第一篇:传达学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精神讲话稿
传达学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精神讲话稿
同志们:
2019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条例》的主要内容并做下一步贯彻落实要求。
《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总书记关于宣传工作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贯穿其中。
《条例》的架构:共13章53条,大致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包括总则、组织领导和职责两章,主要是目的依据、定位作用、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工作原则,以及机构设置、党委和党委宣传部职责等管总的内容。第二板块是第三章到第十一章,规定了宣传领域各方面工作,包括理论、新闻舆论和出版、思想道德建设、文化文艺、互联网宣传和信息内容管理、对外宣传、基层宣传工作、意识形态管理、加强党对宣传工作的全面领导等。第三板块包括保障和监督、附则两章,主要是机制保障、经费保障、表彰激励、调研舆情和信息化保障、法治保障、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规定。
宣传工作的定位作用: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党的思想政治领导、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的重要方式;是为实现党的主张和奋斗目标动员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所进行的理论武装、與论引导、思想教育、文化建设、文明培育等工作和活动;宣传工作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宣传工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担当举旗织、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與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条例》提出了“一个高举”“两个巩固”“三个建设”的宣传工作根本任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织;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城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
《条例》对各级党委承担的宣传工作职责的规定:做好宣传工作需要全党动手;各级党委对宣传工作负主体责任,应当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强对宣传领域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和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
《条例》规定了党委的7项主要职责:1.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宣传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指示精神,指导和督促检查下级党组织做好宣传工作;2.定期研究部署宣传工作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3.研究制定宣传工作的重要政策;4.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5.统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6.领导宣传部门做好宣传工作;7.领导同级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做好本部门本单位本领域宣传工作。
《条例》对各级党委宣传部承担的工作职责的规定:党委宣传部是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主管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职能部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牵头协调部门。
《条例》规定了党委宣传部的16项工作职责:1.贯彻落实党对宣传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2.统筹协调意识形态工作;3.指导协调理论研究、学习、宣传工作;4.统筹分析研判和引导社会與论;5.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工作;6.统筹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7.统筹协调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8.指导协调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以及旅游业发展,指导协调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工作;9.宏观指导互联网宣传和信息内容建设管理工作,统筹协调新媒体建设与管理;10.统筹开展对外宣传工作;11.协调推进宣传领域法治建设;12.统筹指导與情信息工作;13.负责宣传工作的内容建设和口径管理;14.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宣传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管理;15.指导下级党委宣传工作;16.完成同级党委和上级党委宣传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条例》对加强基层宣传工作出实招:
在机构设置和工作力量上,规定乡镇(街道)党组织明确1名党委(党工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村(社区)党组织配备宣传员;国有以及国有控股单位党组织设置宣传工作机构;高校党委设立宣传部;国有参股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宣传员;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宣传工作机构,或者配备从事宣传工作的人员。
在阵地建设上,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机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文体广场等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和使用。
在经费保障上,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就宣传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在深学细悟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思想自觉。中央制定颁布《条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制度安排,是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强宣传思想战线党的建设的重大政治要求,我们要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内在要求,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最新要求上来,推动××系统宣传思想工作找准新方位、迈上新台阶。
二、要在全面对标中坚持守正创新,展现更大作为。我们要按照《条例》规定要求,紧扣“一个高举”“两个巩固”“三个建设”的根本任务,不断提升××系统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快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围绕“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快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围绕“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讲好××故事,展现××新形象,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
三、要在真抓实干中严格落实责任,确保落地生根。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把贯彻落实《条例》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以务实有效的举措推动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宣传解读要深入透彻,各单位要将《条例》纳入学习培训计划,推动领导干部学在先、用在前,引导干部群众更好了解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方针政策。要把《条例》执行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大宣传格局,高标准推进各项任务落实,不断开创××系统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第二篇:第一责任人学习传达《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精神发言稿
第一责任人学习传达《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精神发言稿
党中央与时俱进修改《条例》,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总结吸纳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体现了对新形势下党内监督规律的深刻认识,充分释放了越往后监督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对于深入推进巡视巡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整理的第一责任人学习传达《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精神发言稿,欢迎阅读。
第一责任人学习传达《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精神发言稿篇1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利器”和“耳目”。要深入学习贯彻新修改的巡视工作条例,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推动全区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一是坚持学深悟透,对标中央提高政治站位。学习贯彻《条例》,首先要对标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中央巡视工作要求,深刻认识、全面把握《条例》的实质内涵,牢牢把握政治巡察定位,在政治高度上突出党的领导,在政治要求上抓住党的建设,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我作为巡察工作第一责任人,将推动区委履行好巡察主体责任,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把发现问题特别是查找政治偏差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从严开展巡察工作,督促被巡察党组织从“四个意识”上找差距、弥不足,更好地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同时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巡察工作。
二是坚持抓实用好,做实做细“政治体检”。区委将坚决用好《条例》这个党内监督的制度利器,指导我区巡察机构切实履行好巡察职责,充分发挥巡察监督的权威性、威慑性、实效性,继续把巡察工作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结合,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与当前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干部作风建设相结合,紧紧盯住“四个意识”不强的问题,树牢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导向;紧紧盯住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到位的问题,树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导向;紧紧盯住履行“两个责任”不力的问题,树牢勇于担当、履职尽责的导向;紧紧盯住违反“六项纪律”的问题,树牢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永远在路上的导向。积极探索推进一届任期内巡察全覆盖的有效途径,合理开展常规巡察和专项巡察,确保无禁区无死角。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形式保证内容,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巡察全过程,真正发挥政治“显微镜”、政治“探照灯”的威力。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巩固提升政治生态。巡视巡察是方式,解决问题是目的。区委在开展巡察工作时,将始终以《条例》为准绳,挺举“四个意识”这一政治标杆,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尺子,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任务,把统筹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作为基本政治要求,着力发现和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始终把发现问题作为主要任务,与时俱进深化监督内容,在防止“灯下黑”问题上下功夫,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求实效,在“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上见真章,进一步增强巡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进行分类处置,抓住关键“少数”,形成震慑。就巡察中发现的代表性、普遍性问题,向全区各级党组织打招呼,促进他们对照检查、即知即改。对整改不到位或整改后反弹的,要严厉问责,把巡察整改的严肃性和纪律的约束力体现出来,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彻底整改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巡察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坚持严管厚爱,打造过硬巡察队伍。要教育引导巡察干部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担当、严守纪律、扎实工作,坚决担负起区委赋予的光荣使命。巡察干部要将《条例》的学习贯彻作为政治责任和政治要求,在学习上深一层、认识上高一筹、实践上先一步,力求领会更全面、把握更准确、贯彻更坚决。同时要善于学习借鉴各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增强巡察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确保巡察工作取得群众看得见、感受到、反响好的实际成效。要加强对巡察干部的监督管理,努力打造一支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巡察干部队伍。
第一责任人学习传达《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精神发言稿篇2
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当前,要切实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条例》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让巡察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助力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营造良好政治环境。
一、学深学透《条例》,领会精神实质
新的《条例》,政治站位更高,巡视对象全,体制机制新,职责定位更精准,组织领导更严格,对机构设置、工作职责、纪律要求等作出进一步规范,为我们依纪依规开展巡察、推动巡察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学习贯彻《条例》,要把握核心关键,深化政治巡察。一要充分认识政治巡察的意义。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促被巡察党组织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抓好严明纪律这个关键,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二要全面把握政治巡察的重点。深化政治巡察,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在聚焦“三大问题”、紧盯“六大纪律”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个主题年”和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紧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着力加强对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扶贫领域突出问题、项目建设和安全生产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从中发现和推动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彰显巡察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要坚持把巡察组反馈意见当做“一面镜子”,勇于直面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主动接受巡察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三要时刻牢记政治巡察的目标。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风向标”,抓住密切联系群众“生命线”,坚决铲除腐败“污染源”,扎紧纪律规矩“铁笼子”,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二、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贯彻落实
一要落实“两个责任”。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议事规则。作为县委第一责任人,要把推进巡察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及时听取巡察汇报、研究决定巡察成果运用等重要事项,确保巡察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强化纪委的监督责任,对巡察组应当发现的重要问题没有发现的,不如实报告巡察情况的,以及违反巡察工作纪律的,严肃进行责任追究。
二要学习宣传发动。党委(党组)要加强对本乡镇、本部门学习宣传《条例》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学、作表率。要加强学习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读《条例》,准确理解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条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信息手段,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营造关心重视、支持配合、有序参与巡察的良好氛围。
三要打造巡察铁军。要结合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全县巡察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用实干担当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充分发挥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的政治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干部队伍,持续提升能力素质,健全内部监控机制,从严从实监督管理,激发和调动巡察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树立良好形象,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巡察铁军。
第三篇:传达学习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讲话稿()
传达学习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讲话
稿(5篇)
1.市文化委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新跨越
市文化委将坚持用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指导实践,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新跨越。
第一,坚定“一个方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管宣传文化、党管意识形态工作不动摇。
第二,注重“两个引领”。一是要用主流思想舆论引领意识形态工作。二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第三,增强“四个动力”。一是改革推动。推动一批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点改革任务。二是项目拉动。统筹全市文化资源,着力招引、实施一批好项目。三是重点带动。切实抓好引领性、牵引性、带动性强的工作。四是人才驱动。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储备是第一储备、人才工作是第一工作”的科学理念,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第四,构建“六大体系”。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三是培育文化精品创作生产体系;四是打造媒体深度融合的文化传播体系;五是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六是完善文化发展保障支撑体系。
第五,实现“一个愿景”。力争到2022年,重庆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走在西部领先乃至全国前列。
2.市文联
建设重庆文艺发展繁荣的高峰
未来五年,市文联将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标,努力建设重庆文艺发展繁荣的高峰。
一要加强方向引领,服务发展大局。市文联和市级各文艺家协会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引导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开展一批有声势、有影响的文艺活动。
二要加大组织力度,繁荣文艺创作。要进一步加大组织创作力度,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把文艺创作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接轨,推出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文艺作品。
三要培育文艺品牌,提升重庆文艺影响力。要积极承接、举办全国性的文艺比赛和展演,积极参加国内外重要赛事、展演、展示活动,不断提升重庆文艺知名度。
四要广泛联络协调,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新兴社会文艺组织的服务引导,全面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的良好文化环境。
3.市文物局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助推文化强市建设
市文物局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工作,助推文化强市建设。
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建立全市文物资源总目录和文物数据信息资源库,深入实施传统风貌街区、革命文物和抗战遗址、石窟寺及石刻、古建筑和大遗址、三峡后续文化遗产等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重庆基地建设。
要挖掘文物价值内涵。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挖掘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三峡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
要促进文物合理利用。加快建设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专题和特色博物馆为支撑、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重庆特色博物馆体系,着力推动文物保护单位向社会开放,加强文创产品开发,深化拓展一批文物旅游品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要强化文物安全保障。健全完善文物安全巡查检查报告制度,深入实施文物平安工程,扎实开展文物安全状况大排查行动,确保文物安全。
4.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
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的党员干部要正确把握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精神,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提升重庆的城市品位和文化软实力。
一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让老国企焕发新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破“大锅饭”,真正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事业靠奋斗的良性机制。
二是融合发展,嫁接“互联网”,推进实体卖场o2o升级改造。通过实体卖场信息交换方式的升级、读者体验环境的改变等,创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全新阅读购书形态。
三是服务升级,“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从供给侧发力,营造全新阅读空间,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体验式阅读消费需求。
四是项目带动,为业态升级和产业转型提供强力支撑。推进解放碑时尚文化城和两江新华·文化小镇两个文创项目建设。其中,解放碑时尚文化城项目总体定位为国际化的文化地标、重庆首个文化主题购物公园;两江新华·文化小镇致力于打造重庆文创产业的升级版,力争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首选之地和外地游客到重庆的旅游目的地。
5.重庆演艺集团
结合时代特点大胆创新
学习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是集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集团将力争成为重庆演艺的龙头企业、重庆文艺的旗舰企业、重庆演艺人才培训的标杆企业,助力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深入挖掘重庆文化地域特色。独特的山城风貌、本土传说、川江号子等内容都可以与舞台艺术相结合,打造接地气、有特色的舞台节目。
要积极结合时代特点,让传统文化通过表演的形式“活”起来。一方面演艺集团将与重庆电视台、重庆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联合,开办非遗讲坛等线上线下推广宣传;另一方面,集团将把车灯、清音等非遗融入新创排的大型剧目中,使非遗以舞台艺术的方式得到传承。
要响应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是将利用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和比较优势,成立重庆对外文化贸易公司,为打造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提供公共服务平台,逐步构建国际文化贸易企业集聚中心、产品展示交流中心,以及文化产业国际投融资平台。二是注重国际市场,开启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西班牙巡演,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传达提纲
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传达提纲
一、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基本情况
10月27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太原隆重举行,会期共5天。会议回顾总结了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全面部署了今后五年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10月27日上午9:00时,大会在太原工人文化宫隆重开幕,开幕式由王君省长主持。中纪委、中组部派员到会进行了指导。出席会议的代表、特邀代表共702人。应邀参会的还有各民主党派人士、省工商联合会主要负责人、无党派和宗教界代表。列席会议的有:不是本次党代会代表的九届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省纪委委员,曾担任副省级以上职务的党内老同志,省直各部门、省属事业单位、省属国有骨干企业、本科院校、部分中央驻晋单位,以及省人大、省政协各工作委员会和内设机构的党员主要负责同志。
大会的议程有四项:
一、听取和审查了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九届委员会的报告;
二、审查了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三、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届委员会;
四、选举了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袁纯清书记代表九届省委作了题为《以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再造一个新山西、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省纪委作了题为《着力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的书面工作报告。大会审议通过了这两个报告。
大会选举产生了十届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省纪委委员。共选出十届省委委员72名、候补委员13名,省纪委委员45名。
这次大会有四个特点:
一是主题鲜明、指导思想明确。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跨越,促进社会和谐,组织和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开拓创新、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再造一个新山西、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大会鲜明提出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战略,强调抓好“两件大事”,即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五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
这次大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思路,凝聚了人心,是一次团结民主、务实创新、鼓舞士气、风清气正的大会。
二是筹备充分,选举规范有序。
三是讨论充分,代表高度负责。
四是风清气正,组织严密有序。
二、大会的主要精神
省第十次党代会的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袁纯清书记代表九届省委所作的《工作报告》中。
袁纯清书记作的报告共分九个部分、四大板块,全文2万多字。第一板块是第1部分,是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回顾;第二板块是第2、3部分,分析了形势,提出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对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转型综改区建设进行了论述和的部署,是报告的灵魂和核心;第三板块是第4—8部分,是具体工作部署;第四板块是第9部分,部署了党的建设工作。
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
省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就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部署。特别是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促进了思想大解放,描绘了科学发展新蓝图。
1、《报告》从九个方面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来的发展成就: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效明显。特别讲到煤炭工业,对煤炭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报告》中讲到“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山西结束‘小煤窑’历史,进入集约、高效、安全开发煤炭资源的新阶段,产业素质和能源保障能力显著提高,能源基地更加巩固。以有力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三是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四是基础设施大为改善。
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六是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
七是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八是社会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加强。
九是党的建设扎实推进。
2、《报告》从四个方面对过去五年发展作出准确评价:
一是过去五年,是思想大解放,积极探索山西科学发展新路的五年。
二是过去五年,是全省人民同舟共济、经受考验的五年。
三是过去五年,是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的五年。
四是过去五年,是赢得发展大机遇、打造建设大平台的五年。
3、《报告》指出六个方面差距和问题后,概括了八个方面的主要经验和体会:
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强省之要、富民之本,必须把解决发展不足问题摆在工作首位,紧紧扭住不放。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必须从资源型地区实际出发,走山西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第三、解放思想是先导,必须不停歇地推动观念创新,通过打开思想的大门,进而打开发展的大门。
第四、改革开放是活力之源,必须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以大开放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五、民生为本是我们党的宗旨之要,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热忱关心群众,全力造福群众,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突出位置。
第六、统筹兼顾是科学方法,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七、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是必备品格,必须弘扬只争朝夕、干事创业的精神,在顽强拼搏中加快改变山西面貌。
第八、党的建设是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用党的建设新成效保障经济社会新发展。
第二部分:坚定转型跨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1、《报告》分析了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态势:我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左右,要凝心聚力,奋勇前行,唱响转型跨越主旋律,打好实现全面小康攻坚战。
2、《报告》提出三个方面的总体要求:
一是在解放思想中打开视野。解放思想要求我们必须摆脱煤炭依赖、政府依赖、路径依赖的思维惯性,丢弃自以为是、自我满足、自我封闭的狭隘意识,改变坐而论道、空泛议论、眼高手低的行为习惯,摒弃不敢担当、缺乏闯劲、怕当出头鸟的保守思想,跳出求稳守成、小富即安、不富亦安的心理状态。
二是在坚定信心中激发动力。我省有较好产业基础,一大批转型项目陆续建设,发展后劲和协调性增强。山西是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试点省、转型综改试验区,政策效应将深度显现、集中释放。山西资源富集,“有中生有”得天独厚,“无中生有”有势可靠,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一定能加快实现全面小康。三是在奋力赶超中争先进位。要以勇于超越的闯劲,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以新的理念和机制,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跳起来摘桃子,实现超常规发展,每年追赶一个百分点,到2016年全省全面小康程度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3、《报告》强调指出:今后五年是大有可为、加快发展的黄金期,转型跨越的机遇期,改革开放的攻坚期,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
《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总体战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龙头,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创业,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4、围绕今后五年指导思想,《报告》提出“七个新”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山西的主要标志。
一是经济总量有新提升。
二是产业发展有新体系。其中提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区域发展有新格局。四是民生福祉有新水准。
五是社会管理有新作为。
六是生态环保有新局面。
七是发展环境有新气象。
第三部分:抢抓机遇,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报告指出,综改试验区一定意义上就是“新特区”,要用好这个大平台、大政策、大机遇。
《报告》从三个方面部署综改区建设
一是核心在转型。主要是五个转变:在发展形态上,实现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粗放高耗增长向集约绿色发展转变;在发展定位上,实现煤电基地向综合能源基地和现代产业基地转变;在发展方向上,实现资源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转变;在发展动力上,实现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是根本在改革。创新产业转型促进机制。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理顺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产权制度。加快构建与资源型经济转型相适应的资本市场。充分发挥企业转型主体作用。加大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力度。
三是关键在实践。先行先试是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最大政策。在重大转型项目上先行先试,在政策创新上先行先试,在板块突破上先行先试,在破解发展难题上先行先试。
第四部分:“四化”引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报告指出,扎实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是转型跨越的主要任务。
一是推进工业新型化。提升资源就地转化率。努力实现全省新增煤炭一半左右就地加工转化。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重点煤炭企业非煤产业比重达到50%以上。提升传统产业循环率。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机制,使循环经济成为我省产业的基本模式。提升新兴产业占比率。打造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煤机制造基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产业水平。提升节能减排率。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产业、财税、价格、金融等政策,建立长效机制。提升科技贡献率。提升大中型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实施一批对转型发展有引领作用的重大科技专项,规划发展一批科技创新园区。
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是推进市域城镇化。
四是推进城乡生态化。致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
第五部分: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
报告强调,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提升经济外向度,加快走向世界步伐。
《报告》讲了四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招商引资引智是首要任务。要利用地下地上优势资源换市场、换技术、换资本、换项目。“四位一体”抓好项目的储备、签约、落地、建设,吸引更多有利于转型的生产要素进入山西。
二是打造开放平台是关键环节。三是扩大区域合作是重要突破口。
四是营造良好环境是制胜砝码。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立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
第六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报告》从五个方面作了部署:
一是坚持职工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凝聚各方力量。
二是扩大基层民主,夯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三是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建设“法治山西”。
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法治廉洁效能政府。
五是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第七部分: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建设文化强国,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的宏伟目标。三晋文化灿烂悠久,建设文化强省是我们的重要使命。
《报告》突出了四方面内容: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三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优势企业和品牌。
第八部分:以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报告提出从六方面着手,建设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一是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加快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两年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
三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是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五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六是坚持不懈狠抓安全生产,树立安全发展新形象。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着眼于全面安全、本质安全、持久安全,健全安全生产体制机制,落实政府安全监管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投入,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弘扬安全文化,提高企业安全素质。煤矿全面推行机械化生产、信息化管理,严格落实规章制度,提升安全装备水平,推进煤炭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确保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稳定在国内先进水平。要人人讲安全、时时抓安全、事事重安全,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直至根本好转,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第九部分: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报告强调,新形势下党面对的“四个考验”,是对每个共产党员的考验;党面临的“四种危险”,每个共产党员必须时刻警示在心。
《报告》提出六方面要求: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建设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
三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打造一支在转型跨越发展上有激情、有能力、有思路、有作为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四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抓好党员队伍建设。
五是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六是提高反腐倡廉水平,构建山西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报告》最后强调,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山西要办好两件大事:一件是力争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五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一件是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鼓起时不我待、先行先试的勇气;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激发负重爬坡、敢创一流的胆气;必须增强创新意识,保持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的锐气;必须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敢于担当、成事创业的志气,想大发展、谋大发展、干大发展,努力开创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
这次党代会是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省第十次党代会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袁纯清书记作的《工作报告》中。《报告》集中了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科学回答了事关山西发展大局和涉及全省人民根本利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中央精神和山西特色的有机结合,反映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描绘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必须要按照省委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大会精神实质,科学谋划具体工作举措,全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着重在“六个深刻领会”上下功夫。一是深刻领会省九次党代表大会以来我省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启示经验。
二是深刻领会大会提出的未来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
三是深刻领会大会提出的事关山西改革发展全局的“两件大事”。
四是深刻领会“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五是深刻领会大会提出的经济建设、对外开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战略部署。
六是深刻领会大会提出的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
省第十次党代会描绘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山西发展的蓝图。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和开展的宣传工作是抗战史和中共宣传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此一时期也是中共宣传理论和实践较为成熟的阶段,研究这一段历史,总结抗战时期中共宣传工作经验,对于今天进行国际政治斗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祖国统一及推进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笔者拟对抗战时期中共的宣传工作略作探讨,以求方家指正。
一、抗日战争是“政治与军事搅在一起的战争”
战争不仅是物质力量的角逐,也是精神力量的较量,战时宣传工作对于巩固己方军心、民心,瓦解和摧毁敌国军队和人民的精神意志,加速其军事和政治失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生命线,没有它就不可能成为军队。在战时没有它就不能保证战斗的胜利”
[1]这里的政治工作无论就其内容还是从其形式来看,实际上主要就是宣传工作。对于抗日战争这样的实力悬殊旷日持久的战争来说,宣传工作尤其重要。
抗战前中日实力悬殊,无论是军事、国力还是心理,日本都强于中国,[2]同时,日本乃国力强盛,蓄谋已久。中国自近代以来屡受侵略,历经反抗,多遭失败,大敌压境,部分军民有畏战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国民正确认识中日战争的性质、前途,瓦解敌军的军事政治攻势,坚定抗战信心,就成了抗战能否持久和胜利的一个心理前提。中共客观分析了双方形势,认为中国也有优势,那就是中国抗战是自卫战争,是本土作战,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日本劳师袭远,不得人心,必然引起中国民众群起反抗和国际正义人士指责。况且日本军队中大部分士兵和下级军官出身普通家庭,与狂热的法西斯分子不同,背井离乡、抛妻别子,思乡情绪甚浓,若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使其意志消沉,逐渐觉醒乃至厌战反战。只要能争取民心,瓦解敌军的军心,就能扬长避短,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3] 时为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也说,中日武装力量悬殊,“如果不注意最大限度运用自己的政治武器,想单纯地拿刀矛对抗敌人的飞机、坦克,没有不被消灭的。”[4]
二、方针和政策
抗战时期中共的宣传工作从大的方面讲,有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两个部分。宣传工作总的任务是巩固己方军心,分化瓦解敌军;但具体到不同的宣传对象和战争时段,其方针和政策又略有区别,试胪列之。
对内宣传是巩固军心民心,保持军队战斗能力的重要思想保证,正确认识战争的性质和前途是克敌制胜的心理基础。这方面,中共领导和开展的宣传工作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5年华北事变前,蒋介石消极抗日,大片国土沦丧,中共宣传工作方针主要是抗日反蒋。第二阶段,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迅速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宣传方针是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民族抗战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国民精神动员。第三阶段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到抗战胜利,中共主要进行了抗战性质、前途,树立国民信心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工作。
除了面向全国,中共还对解放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等做了广泛的宣传思想工作。如整风运动,彻底打破了王明为代表的错误思想的束缚,使全党达成空前团结。在军队建设上,中共制定了政治思想工作的三大原则,即官兵一致原则、军民一致原则、优待俘虏原则。这些工作卓有成效,为中共的巩固发展和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共的对外宣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向国际宣传,揭露日本侵略暴行,增加国际同情与援助,瓦解法西斯侵略阵营,以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效;二是向日本民众宣传,促其觉醒,发起反战运动;三是向在华日军宣传,粉碎日本法西斯在军队中的欺骗宣传,促其认清形势,瓦解其士气,削弱其战斗力。
与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有所重合又须单独强调的是中共的对敌宣传。对敌宣传是指“对沦陷区的日伪军及伪组织、沦陷区人民的反战宣传”。[5]对敌宣传是中共对外宣传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
初级阶段。抗战初期,中共的宣传工作尚不成系统,组织机构还不健全,除地方党的宣传部门外,还在部队的政治机关中设立兼职对敌的民运指导部(团级设股)和“专负破坏日伪军、处置俘虏等工作之类”[6]的敌军工作部(股),连队设包括文字宣传队和喊话队的敌军工作组。当时,宣传机构和干部都是兼职的多,专职的少,宣传方式方法也较为单调,研究敌情方面的工作还没具体展开。客观上敌方劣势尚不明显,主观上宣传经验不足是这一时期宣传成绩不佳的重要原因,中共中央也承认:“必须认识过去三年在这方面的成绩是微弱的”[7]尽管如此,这个时期还是制订了一些基本正确的宣传政策,如毛泽东提出与日本共产党和日本人民建立“反侵略统一战线”,再如中共的俘虏政策,“这是以事实向敌军宣传而又揭露敌军官对士兵欺骗的最好的办法。”[8]抗战初期,八路军总部以朱德、彭德怀的名义发布了优待日俘的六项命令;此后,中央军委、中央书记处,八路军、八路军总部又发出一系列指示和命令,重申了有关日俘政策,特别强调坚持正确的日俘政策对抗战胜利的意义。日本方面也不得不承认:“八路军瓦解皇军的手段,最厉害的是优待和释放俘虏。”[9]
发展阶段。1940年10月,中宣部颁布了《关于充实和健全各级宣传部门的组织及工作的决定》,指出了党内“重组织轻宣传”的错误思想倾向,认为“党的宣传工作落后于革命的发展和党的组织发展”,强调“宣传部门是党在政治上、理论上和思想上领导战斗的机关,它同组织部门的工作有同样的重要性。”[10]此一时期,中共宣传工作有了重大进步,表现在建立健全了各级专职对敌宣传机构,充实和培训对敌宣传干部,县级以上各级党委的宣传部分设宣传科,“管理党外宣传,鼓动工作及研究敌、友宣传政策”[11],各级党校和各根据地党组织也在有计划训练这方面的干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了推进整个南方工作和“延安推进整个北方工作”这两个对敌宣传中心。[12]
完善和高潮阶段。1941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共对敌宣传工作,在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和宣传内容与形式等各方面都达到了较为成熟完善的阶段。1944年6月后,随着局部反攻的扩大,中共对敌宣传工作搞得轰轰烈烈。很多日籍干部也参与了宣传工作,“今后敌军工作,应该要通过日本人民解放联盟(原名反战同盟)及日人干部去进行(目前尚无日人干部及解放联盟组织的个别地区仍按原状进行敌军工作)。各级政治部的敌工部门,则集中力量进行伪军工作,对敌军工作,只居于方针的领导与协助解决实际困难的地位”。[13] 宣传重点也有变化,在争取瓦解敌方军心的同时,还要“争取日军”;在争取中下层官兵的同时,加强“争取伪军上级”[14],出现了成批日伪军投诚反正现象。这一时期宣传内容更加生动具体,方式方法更为灵活机动,成效也更为显著。
在对敌宣传工作中,针对不同的宣传对象,中共宣传方针也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对敌军的宣传工作,其方针即在于瓦解敌军,因为“我们的胜利,不单的依靠我军的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对伪军伪政权的宣传工作,其方针则是“启发其民族觉悟,争取他们同情抗日,直接或间接帮助抗日事业,以鼓励日寇,使其不能建立强有力的伪军和伪政权,并经过他们去进行瓦解敌军的工作。”对于沦陷区同胞的宣传工作,则应“寄以无限的同情。并揭破敌伪的欺骗与麻痹的宣传,揭破敌伪所用的欺骗与屠杀的两面政策。以提高其民族觉悟,使其不忘正在战斗中的伟大的祖国”。[15]
三、内容与形式
在抗战的不同阶段,面对宣传的不同对象,宣传重点和宣传内容自应有别。
首先说对内宣传工作。华北事变后,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号召全国人民“不分党派,不分阶级,不分职业,一致团结起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把国民的抗日情绪推向高潮,引发了“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
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通电》,呼吁全国人民,“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公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推动实现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抗战爆发后,国内不同程度存在两种论调即“亡国论”和“速胜论”,导致民心摇摆,事关革命成败。针对这些情况,朱德、洛甫、彭德怀、周恩来等先后撰文论述持久战问题。毛泽东于1938年5月发表了《论持久战》,有力地驳斥了两种错误论调,坚定和鼓舞了国民和军队的抗战信心。针对蒋介石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反共行径,中共强调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一方面告诫共产党员,“只有抗战到底,才能团结到底,也只有团结到底,才能抗战到底”[16],防止了党内存在的“左”和右的倾向,培养了党员的团结和统一意识;另一方面,中共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展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宣传思想工作,击退了国民党三次反共高潮。
从对敌宣传工作来看,随着战事进展和党的宣传组织机构的完善和宣传工作经验的积累,宣传内容也逐渐向纵深和宽广拓展。比如抗战初期,中共对敌军实际情况研究不多,对敌宣传工作针对性不强,成效不大。比如过于高调、主观地提出过高的口号:对伪军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只打日寇,不打自治军保安队”,“中国人联合起来打日寇”的口号。对沦陷区人民提出:“取消一切苛捐杂税、田赋、厘金”和“没收伪军和日帝资产”等经济口号。
[17]对日军则提出“动员一切力量使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仗,你们才能得到解放!”“‘回国去参加革命运动,才能得到解放!’这些口号为日军士兵所不易接受,要使日军打败仗的口号,更使他们发生反感。” [18]随战事推移,宣传内容逐渐丰富。《关于充实和健全各级宣传部门的组织及工作的决定》就要求,对敌宣传除了前一时期宣传党的各方面方针政策外,还应有对敌对理论、政策和煽动的反驳和揭破两个不可偏废的方面。[19]到抗战后期,宣传内容不仅丰富,而且生动具体。反攻阶段来到后,延安每周二五两次用日语罗马字播送宣传内容,用浅显通俗的文字广泛深入宣传延安日人解放联盟所通过的斗争《纲领》和《日兵要求书》,扩大联盟影响;开始用日人共产主义团体的名义(如日本共产主义者同盟等)进行共产主义和启发阶级觉悟的思想宣传;揭露日军暴行,印成大量宣传品散发。[20]
从宣传形式来看,中共根据日军心理特点、觉悟程度和宣传环境,因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运用宣传战法:将传统宣传方式与现代宣传技术相结合,灵活多变的宣传方法与富有感染力的宣传品内容相结合。从抗战整个过程来看,初期宣传形式或方法较为单调,后期则较为有效灵活,因篇幅所限,此不多赘,仅将对敌宣传的主要形式综述如下。
标语是对敌宣传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最简易的宣传办法”[21]。它的优点是条件限制少,不易破坏,无孔不入,感染性强。其内容多为唤起日军士兵思乡思亲之情,鼓动日军官兵情感对立,制造日军悲观气氛,宣传我党的俘虏政策。
发送传单也是对敌宣传的重要形式。它文体活泼,形式多样,内容集中,没有固定时间和篇幅。诸如叙事、议论、诗歌、歌曲、散文和书信等都可制成传单。
其他文字宣传还有画报、快报等形式。
口头宣传主要有阵前政治讲话,唱思乡思亲或反战歌曲。战前讲话,可动摇日军作战意志;包围敌军,可讲我军的俘虏政策,敌军宿营时则高唱歌曲,增其厌战情绪。另还有赠送慰问袋、开办日语广播、发行反战日文报刊等形式,前文相关论述中已谈到,也不多说了。
四、经验和启示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中共宣传工作最大的经验就是实事求是、灵活机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时因地制宜,善于抓住不利于敌人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把握宣传时机,集中宣传火力,加强宣传攻势。
具体而言,首先是在不同的战斗阶段,宣传政策和宣传重点因时而异;其次,深入细致研究
敌人的个性心理和群体心理及其国情,区分出不同的宣传对象和层次,因人而异地确定我们的宣传方针政策,战略策略、形式和内容等;第三,在宣传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口头宣传与文字宣传、直接宣传与间接宣传穿插使用,多管齐下,形成宣传合力,取得良好成效。第四,在宣传工作中,中共始终依靠群众,形成运动,不仅群众参与到宣传工作中来,还将“敌人”引入宣传队伍。他们若受到中共各级各类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其对日宣传便有现身说法的效果。如当时的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及其在各地的分校,日本人民解放联盟和日本共产主义者同盟等进步的团体和组织,就培养了不少这样的“敌人”。抗战反攻阶段,很多宣传工作都是由日本人来担任的,在瓦解争取日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2]
实践证明,抗战时期中共宣传工作卓有成效,对持久抗战和最终胜利起到了单纯军事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说,宣传思想工作和军事抗战如舟之双桨,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其意义尚不止于此:它不仅是国民的一次精神动员,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重大改造,它唤醒了广大国民的民族自强团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它不仅巩固了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帮助奠定了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地位,而且为中共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赢得了民心;它不仅坚持和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而且为中共在复杂情势下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加以总结。
[1] 八路军政治部:《战时政治工作的几个基本问题和各种情况下的政治工作》,转引自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研究室:《战时政治工作经验选编》,第2卷,1981年,第1页。
[2] 可参阅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统计荟萃》,海军出版社,1988年5月。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7,第437页。
[4] 朱德:《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30页。
[5] 于景森:《抗战时期党的对敌宣传工作及其经验》,《党史博采》,1995年12期,第21页。
[6]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15页。
[7] 同上,第12册,第425页。
[8] 漆克昌:《抗日战争中的敌伪军工作》,《前线》15期,1941年5月,转引自《战时政治工作经验选编》第2卷,第313页。
[9] 甘泗淇:《一二0师抗战三年来的政治工作》,1940年9月25日,转引自于景森:《抗战时期党的对外宣传工作及其经验》,第21页。
[10]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第506-507页。
[11] 同上,第508页。
[12] 同上,第492页。
[13]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37页。
[14] 同上,第620页。
[15] 宋平:《开展对敌伪的宣传战》,《群众》第7卷第6期,1942年3月30日,转引自《战时政治工作经验选编》第2集,第300-303页。
[16] 转引自王明钦、杨冰洁:《论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宣传的社会心理功能》,《史学月刊》,1995年6期,第75页。
[17]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844、360页。
[18] 宋平:《开展对敌伪的宣传战》,《群众》第7卷第6期,1942年3月30日,转引自《战时政治工作经验选编》第2集,第301页。
[19]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第508页。
[20] 于景森:《抗战时期党的对敌宣传工作及其经验》,第22页。
[21] 漆克昌:《抗日战争中的敌伪军工作》,《前线》第15期,1941年5月,转引自《战时
政治工作经验选编》第2集,第313页。
[22] 《中国共产党宣传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96页,转引自于景森:《抗战时期党的对敌宣传工作及其经验》,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