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茶艺表演解说词开场白
导语:茶,天地间的灵性植物,生于明山秀水之间,与清山为伴,以明月、清风、云雾为侣,以天地之精华而造福于人类。茶,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茶艺表演解说词开场白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茶艺表演解说词开场白
1解说词:
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欢迎您来到“****”参观、品茗、赏艺。我是***的茶艺师×××,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绿茶茶艺表演。(行礼)
1、恭请上座:
整理茶具
在泡茶之前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泡茶所用的精美器具:茶道组合:内有茶漏、茶针、茶夹、茶则、茶匙,这是泡茶的辅助用具,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分别的作用。茶漏:用来扩大壶口面积,以防茶叶外漏;茶针:用来疏通壶嘴,使流水更通畅;茶夹:用来夹取茶杯及茶叶;茶则:用来量取干茶;茶匙:用来拨动和挑选茶叶。储茶罐:用来存储干茶;
赏茶荷:形似荷叶,用来鉴赏干茶色泽及形状;
玻璃杯:玻璃杯是冲泡绿茶的最佳器皿,使我们能够更好的欣赏茶舞;
茶盘:用来放臵茶具的基座;
电水壶:又名随手泡,是用来烧制开水的器具;水盂:用来盛放废水。
2、佳茗共赏:今天为大家选泡的是日照绿茶,日照绿茶产于山东省日照市,其外形曲而不卷,条索肥壮,色泽油润深绿,有熟板栗香。请大家赏干茶。
3、回旋烫杯:茶性至清至洁,是天涵地孕的灵物,所以要求泡
茶用具也要一尘不染,用沸水再次烫洗杯子,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之情。
4、龙入晶宫:即投茶入杯。
5、湿润心扉:用少量热水击打茶芽,犹如轻轻扣开少女的心扉。
6、旋香沁壁:轻杯环绕,绿色的茶叶犹如绿色的精灵一般在春波中翩翩起舞。
7、有凤来仪: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下倾上提反复三次犹如吉祥的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敬。
8、敬奉香茗:
绿茶之所以受人们欢迎,不仅因为它是一种生津止渴、提神益思的饮料,还由于绿茶中的化学成分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保健和治疗作用。绿茶防癌,抗氧化,抗辐射,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已得到国际上广泛的认可,常饮有益健康。
茶艺表演解说词开场白
2第一道:点香 焚香除妄念
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安静、祥和、温馨的气氛。
第二道:洗杯 冰心去凡尘
茶,致清致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再烫一遍本来就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三道:凉汤 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叶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只宜用80摄氏度的开水。“玉壶养太和”是把开水壶中的水预先倒入瓷壶中养一会儿,使水温降至80度左右。
第四道:投茶 清宫迎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润茶 甘露润莲心
好的绿茶外观如莲心,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心莲”。“甘露润莲心”就是在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冲水 凤凰三点头
冲泡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
第七道:泡茶 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奉茶 观音捧玉瓶
佛教传说中观音菩萨场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茶艺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给客
人,我们称之为“观音捧玉瓶”,意在祝福好人们一生平安。
第九道:赏茶 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在品绿茶之前先观赏在清碧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好像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道:闻茶 慧心悟茶香
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绿茶与花茶、乌龙茶不同,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到那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品茶 淡中品致味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岩韵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谢茶 自斟乐无穷
品茶有三乐,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二曰:对品得趣。两个知心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肠,此亦一乐也;三曰:众品得慧。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师”众人相聚品茶,互相沟通,相互启迪,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道德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在品了头道茶后,请嘉宾自己泡茶,以便通过实践,从茶事活动中去感受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乐趣。
第二篇:中国茶艺表演开场白解说词
茶艺表演是在茶艺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通过各种茶叶冲泡技艺的形象演示,科学地、生活化地、艺术地展示泡饮过程,使人们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熏陶。中国茶艺表演开场白解说词,我们来看看。
篇一:中国茶艺表演开场白解说词
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来到---品茶赏艺。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性纯洁,客来敬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今天由我给大家表演我国茶艺,也就是陆羽茶道。欢迎各位的到来。
第一道:首先,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的泡茶经验说:“活水还须活水烹”,即用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在这里我们用电热水壶代替,它在茶艺当中称之为“随手泡”。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向同伴们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在这里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大家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大家请看,这是闻香杯,是用来嗅闻茶叶的香气,品茗杯,是用来品茶汤的,公道杯,是用来均匀茶汤香气与浓度的,宜兴紫砂壶,雅称孟臣壶。茶艺组。
业嘉酬宾,让客人鉴赏一下茶叶的外形,这是您们点的“铁观音”。铁观音茶条索卷,由重实呈蜻蜓头状,叶鲜浓,因此也称之为“青茶”。
第三道:大彬沐淋。泡饮乌龙茶对壶的温度要求特别的讲究,这样做是保持壶内外的温度平衡一致。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温壶洗杯。
现在,可以放茶叶了,“乌龙入宫”,乌龙茶是放茶量最多的一种,每次投入量是壶容积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冼仙颜,以上整个过程叫做“温壶冼杯,接风洗尘”。
第六道:玉液彩壶,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第八道: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鲤鱼越过龙门,去寻找美好的未来,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愿在座的各位夫妻和合,家庭幸福。第九道:捧杯敬茶,众手传盅
第十道:鉴赏双色,喜闻高香
乌龙茶的茶汤是金黄明亮色,喜闻高香是品茶三闻中的头一闻,即请客闻一温杯底留香,第一闻是闻茶香的纯度,看是否高香辛锐无异味。
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用食指、拇指分别握住杯环,中指托住杯底,称之为“三龙护鼎”的指法来品茶,第一次品茶,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应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翻滚流动,使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能更精确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芷
为客人斟倒第二道茶,宋代范仲淹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二探兰芷是请客人第二次闻香,请客人去细细地对比,看看那清幽、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云腴是宋代书法家黄庭鉴对茶叶的美称,“二品云腴”即请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是品茶汤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即斟第三道茶,“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闻香讲究“三吃”,即不仅用鼻子闻,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后象抽香烟一样,从鼻腔呼出,连续三次,这样可以全身心感受茶香,更细腻地辨别茶叶的香型特征,第三次闻香还在于鉴定茶香的持久性。
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岩韵
“含”是品第三道茶,通过品饮了头两道茶,茶的生涩感已消失,从第三道开始回甘,即在品茶时像是在嘴里含着一朵小花一样,慢慢地咀嚼,细细地玩味。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茶所特有的“香、清、甘、活”无比美妙的岩韵。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饮了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口白开水,喝这口白开水千万不可急急咽下,而应当像含英咀华一样细细玩味,直到含不住时再吞下去。咽下白开水后,再张口吸一口气,这时您一定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无比舒畅,会有“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哲理--平平淡淡总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游龙戏水”行话称为“看叶底”,乌龙茶的叶片在清水中晃动很像龙在玩水,故名“游龙戏水”。
第十八道: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饮茶之乐,其乐无穷。”自古以来,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径、友谊的纽带,在茶艺表演结束时,请宾主起立,同干了杯中的茶,并把杯底朝天放回茶船。大家以相互祝福来结束这次茶会。
篇二:中国茶艺表演开场白解说词
茶室设计理念:
普洱茶,来自崇山峻岭,经历了马背的蹉跎,岁月的磨砺后她变得圆融、平和,经历了沧桑依旧那么美丽、那么自然。几千年以来勤劳勇敢的普洱人们为茶而歌,为茶而舞,敬茶如神,使得普洱茶拥有“香飘千里外,味醇一杯中”的美誉。
茶室设计:
茶室以一幅品茗下棋的画面为背景,下棋之人的悠闲与典雅的生活品味尽显其中,突出茶室设计的主题。一套精致古朴的紫砂壶茶具象征着普洱茶的历史沧桑,品茗杯排成一弯月牙形置于正前方以示对来自五湖四海青睐普洱的朋友们的欢迎,茶荷置于右上方以示对茶的尊敬,随手泡置于右下方,便于取用。胸前的茶巾,用于清洁。
动态演示语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x号考生xxx,请欣赏茶室设计《迷情普洱》。普洱茶,从嗜茶、名土的墨香中走出来,从皇室宫闱的尊宠中走出来。昔日王谢堂前燕,如今终于飞到咱们百姓家,她那超然脱俗的茶香,会把我们诱入禅境,让我们品悟到淡然无极之美
一 温杯雪盏:茶性本洁,用煮沸的泉水来温润清洗泡茶所用的茶具,赋予茶具一定的温度,恰如人的心灵需要不断的反省,清除心中的尘埃,让心灵洁净与温暖起来,同时也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二 鉴赏干茶:好的普洱茶色泽褐红,条索紧结,有淡淡的槟榔香、樟香、桂圆香等,并伴有特殊的陈香。
三 普洱入宫:将约3科普洱熟茶置于紫砂壶中,片片普洱茶缓缓进入壶中,犹如回到久违的故乡,甘愿融入其中,乐在其中,期待奉献那一缕茗香,一品高贵。
四 游龙戏水:茶来于自然,盛开于壶中,用温的清泉润泽将其从美妙的梦境里唤起,振奋其精神。洗去铅华,返璞归真,开启一段美妙的奉献之旅,一段最有价值的时光。
五 瓯里酝香: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好茶、好水、好器皿,是茶艺冲泡中必要的条件,此外,还需要泡茶人用心去冲泡,心与手相通,技与艺相融。选用甘甜清的普洱泉水,加热至沸,缓缓冲入激荡出普洱茶的真香与妙义。
六 凤凰行礼:把紫砂壶中剩余的茶汤全部沥入公道杯中,以凤凰三点头姿势向客人行礼致意。
七 普降甘霖: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每杯倒七分满为度。
八 敬奉佳茗:来到普洱茶乡,怎能不品饮一杯普洱茶。普洱茶代表了茶乡人民的款款深情。开汤现红宝,入口成妙诗。
九 时光倒流(闻香)普洱茶的香气随着冲泡的次数在不断变化,细闻茶香的变化,茶香会把你带到逝去的岁月,让你感悟到人世间沧海桑田的变幻
十 瞬间烟云(观色)
普洱茶茶汤艳丽亮红,表面一层淡淡的薄雾乳白朦胧,令人浮想联翩。
十一 品茗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啜饮一口普洱茶,体会普洱茶的滋味,回味普洱茶的历史。缕缕茶香让我沉醉。普洱茶是一个历史弥新的传奇茶品,带着原野的芬芳,带着濮人的情怀,带着马背上的记忆,沿着文明的轨迹,穿越历史的尘烟,走近你我的心间。
十二 谢礼
难忘,难忘普洱茶的醇厚回甘,恋,恋普洱茶的陈香悠远,喜观,喜观普洱茶的养生保健。直是“妙茗长自银生城,日月山川育香魂,世间第一风流事,唯有陈香荡魂魄。”各位评委老师,我们的茶艺表演到此结束,愿这缕缕茶香给你们留下一个甜蜜的回忆,同时也祝大家养生有道,福寿同存,心想事成。
表述人:xxx
解说员:xxx
20**年6月23日
第三篇:茶艺表演解说词[范文模版]
尊敬的各位评委,现场的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寒夜客来茶当酒”、“一杯春露暂留客”,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人以茶会友,以茶传情,以茶雅志,以茶修道。据史料记载,饮茶习俗始自汉代,汉末三国时期,饮茶已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帝王、贵族的生活,今天我们以徽茶名品:齐山瓜片,为大家演绎 汉风徽韵。(在你繁忙的工作之余,持杯品茗,清心涤烦,怡情悦性,此乃人生的真谛。饮茶不仅成为您日常生活的享受,更可从中拾起久远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静心备器)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首先要平生静气。让我们伴着舒缓的乐曲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达到驱除妄念,心静气和的目的。择水候汤:“静茗蕴香,籍水而发”,古人早就认识到水对于茶的重要性。陆羽《茶经》云:“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泡茶以泉水为佳,水质要清、水体要轻、水味要甘、水源要活、水温要冽。“茶滋于水,水籍乎器,汤成于火”“活水还须活火烹”。
佳茗酬宾:史书记载,六安茶始于唐代,扬名于明清,问世于1905年前后,早在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有“扬子江中水,齐山顶上茶”之赞语。赏茶的目的是鉴赏茶的形状、颜色和茶叶的香气,齐山瓜片,闻之使人头脑清醒、心旷神怡。
洗涤凡尘:用热水烫洗茶杯,使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韦应物诗云:“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皎然诗云:“此物清高世莫知”。茶是圣洁之物,茶人要有一颗圣洁之心,茶道器具必须至清至洁。清宫佳人:将茶叶投入玉洁冰清的茶杯中。苏轼诗云:“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茶品如人品,佳茗似佳人。将茶轻置杯中如同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
温润灵茶:用“回旋注水法”注水入杯少许,润泽茶芽,温润的目的是使茶叶吸水舒展,以便在冲泡时促使茶叶内含物迅速浸出。
杯中孕香:杯中孕香又称摇香,让茶在杯中充分浸润,使茶香充分散发,最后使茶的色香味三位一体,孕育出茶的真谛。
凤凰点头:经过温润的茶叶已经散发出一缕清香。凤凰三点头”一是经过三次高低冲泻,促使茶叶内的有效成份迅速浸出,且使茶汤浓度均匀;二是对宾客表示敬意;三点头象征谦逊、真诚,如同行鞠躬礼。敬奉香茗:现在我们将这一杯芬芳馥郁的香茗献给佳宾。梁实秋先生说:“清茶最为风雅,主客相对只有清茶一杯,浓浓的,涩涩的,绿绿的”。
闻香观色|:清幽的茶香随着袅袅热气缕缕飞出,令人心旷神怡。杯中汤色清澈碧绿,洋溢着大自然绿色的生机。
赏形品味:齐山瓜片形如瓜子,滋味鲜醇。趁热品啜茶汤的滋味,细品慢啜,体味茶的鲜醇、淡雅,从淡淡的茶味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和、至真、至美地韵味来。品茶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一种文明的熏陶。
(谢茶收具:)静坐回味,茶趣无穷。卢仝(tong)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相约再见:)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享受缘分天空下的徽茶,感受中华传统的文化,让我们共同祝愿“徽茶——齐山瓜片”在未来的岁月里,不断续写发展壮大、再铸辉煌的新篇章!茶艺表演到此结束,谢茶谢大家!
第四篇:茶艺表演解说词
“家梦圆”茶艺表演解说词
(加入情景舞)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叶清风几欲仙;谁人寻得观音韵,便是百岁不老人。客来奉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就由黄端杰、胡银鹤、汪桂丽为我们带来观音韵——家梦圆。
孔雀开屏仙姿舞,焚香通灵静品茶
第一道:茶具介绍展风采,家族和美显神通
茶道六君子:
1.茶针:以疏通壶口,畅通水流;家有隔阂多沟通,顺畅美满开门红。2.茶漏:增大壶口面积,投茶防止茶叶外漏;家兴多因财源广,持家全凭节俭多。
3.茶则:即规则,用来量取干茶;自古传家以方圆,规矩合宜老少安。4.茶匙:用来拔取茶叶;引路叶嘉赖我功,家事出入放轻松。
5.茶夹:用来夹取闻香杯与品茗杯;闻香品茗同拾取,和顺美满共操持。茶 盒:用来鉴赏茶叶;赏茶鉴叶观香茗,持家育人有容心。
杯 托:用来放置闻香杯与品茗杯;家业有成多托举,你帮我助共奋进。紫砂壶:用来泡制乌龙茶;器是茶父担责任,水为茶母共养家。公道杯:均匀茶汤鉴赏汤色;家若和美无贵贱,淡浓一致心相依。闻香杯:用来闻取茶香;气色氤氲聚才香,老少合欢圆更美。品茗杯:用来品茶;壶有仙茗三口品,家生温暖夕夕多。过滤网:用来过滤茶渣;茶好皆因无尘杂,家顺多赖滤凡心。茶 巾:用来擦拭外溢的积水;家似明镜台,勤拭去尘埃。随手泡:用于取水冲茶;沸腾之水随手来,和谐欢愉家梦圆。
第二道:仙姿初展露芳容,家有喜事庆新生(助泡举茶大家赏茶)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铁观音,其生长环境得天独厚,采制技艺十分精湛,外形卷曲,肥壮圆结,色润香郁,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誉。
第三道:孟臣沐霖凡尘去,纯雅礼和家业兴
孟臣是明代人,他制作的紫砂壶令后人叹为观止。所以后人将名贵的紫砂壶称孟臣壶。品茶的过程是茶人澡雪自己心灵的过程,烹茶涤器,不仅是涤净茶具上的尘埃,更重要的是澡雪茶人的灵魂。此道也称热壶烫杯,即用开水将壶杯烫洗一遍,这样不仅可以清洁茶具祛除异味,还可以提高壶的温度,由于铁观音茶性刚烈,泡茶用水宜软,我们所采用的是净化纯水。冲泡铁观音需用100摄氏度的开水冲泡才能使茶叶的色香味更充分的体现出来。
第四道:乌龙入宫仙香诱,家事生活淡浓依
将茶叶从茶荷拨入茶壶,我们称为乌龙入宫。茶叶的用量应视其性质而定,过多则味苦,过少淡而无味,一般以投入壶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佳。
第五道:高山流水觅知音,中庸持家业自平
高山流水即悬壶高冲,达到洗茶温润的目的。冲茶水流不急不慢,合乎中庸治家之道。
第六道:蛟龙入海主龙宫,家事开头益从容
品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大家看,茶水从壶口流向茶海好似蛟龙入海。
第七道:春风拂面洗仙颜,温润家事内外功。“重洗仙颜”是第二次冲泡。这次冲水需轻轻地刮去冲水时所翻起的白色泡沫,称之为春风拂面,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加盖后用热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八道:母子相哺玉液生,重注甘露滋家园。
把紫砂壶中的茶汤,注入公道杯,好似母子相哺;紫砂壶中的水倒净后,乘着壶温再冲水,称之为重注甘露。雅安地震,让我们再次看到很多伟大的母亲以身保护孩子,展现母子相哺的感人情景,借此道茶向天地祈福,希望能再注甘露、少些灾难滋润我们的家园。
第九道:祥龙行雨情无私,凤凰点头爱无疆
祥龙行雨就是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均匀地斟入闻香杯中。凤凰点头即是当公道杯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改为点斟的手法,这里形象地称之为“凤凰点头”,以示向嘉宾行礼致敬。在雅安地震自然灾害面前很多人痛失家园,茶桌上闻香杯和品茗杯连成了一条通往家的道路,也以此祝大家都能家、梦、圆。第十道:龙凤呈祥夫妻合,鲤鱼翻身事事兴
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两杯相合,称为龙凤呈祥,又叫夫妻和合。预含着家庭幸福美满之意。鲤鱼翻身,即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大家家庭和睦,事业飞黄腾达!第十一道:敬奉香茗待客尝,小家莲理大家心
这道程序是通过敬茶使大家心贴的更近,感情更亲近,气氛更融洽。铁观音品饮需要“五官并用,六根共识”。鉴赏汤色、喜闻高香、品啜甘露,呷上几口缓缓品啜,您会觉得味道甘鲜、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第十二道:耳边听涛叮咚响,喜闻高香家味醇
将对杯置于耳侧轻轻的旋出闻香杯,我们可以欣赏到耳边的叮咚水声。铁观音具有天然的兰花香。双手拢杯闻香,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馥郁宜人。
第十三道:品啜玉露口留香,收杯谢客家事长。
吸茶入口,在口里回旋涤荡品味铁观音给我们的幽兰之香!茶人讲究一口尝,二口回,三口品;徐徐下咽、细细品味、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六根开窍清风生,飘飘欲仙最怡人,谁能寻得观音韵,不愧是个品茶人”。
茶人们都说一茶一会,每次茶会都是缘分,愿铁观音的香韵永驻您的心田,谢谢大家的观赏。
原文出自:撇货网
第五篇:茶艺表演解说词
各位领导,晚上好,今天我们为您献上乌龙茶艺表演。首先,介绍茶具
茶泽,用来成茶叶
茶匙,协助茶泽将茶叶拨志壶中
茶夹,用来夹闻香杯和品茗杯
茶漏,放臵壶口,防止茶叶外溢
茶针,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通
茶船、茶巾、茶海又名(公道杯)、盖臵、紫砂壶、滤网、随手泡
闻香杯:因其杯深,颈口小,香气不易散发,用来闻香 品茗杯:用来品尝茶汤的味道
孟臣温暖,温壶,先温壶是因为稍后放入茶叶冲泡热水时,不至冷热悬殊,要水温和气温双高,才能让茶叶的色、香、味完全发挥,所以在泡茶之前,要先将茶具泡及一变。
精品鉴赏:用茶泽成茶叶
请赏茶,今天我们为您沏泡得是安溪铁观音。
佳茗入宫:茶臵壶中,苏轼曾有诗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将茶轻臵壶中如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满室生香。
茶叶的用量:斟酌茶叶的紧结程度,约放壶的1/2或1/3.润泽香茗:泡茶讲究高冲低斟,悬壶高冲,让茶叶随水浪上下而翻滚,起到温润泡的作用。
荷塘飘香:将温润泡的茶汤注入茶海中,茶海虽然小,有茶汤的注入,则茶香拂面。
再注甘露:重新注入甘泉,浇淋壶的外部,内外加温才能泡出观音的兰香神韵。
沐琳瓯杯:用温润泡的茶汤,润泽瓯杯,使杯底留有茶的余香。安溪铁观音产自福建省安溪县,别名红心观音。一年分四季采制,春茶品质最好,秋茶香气更浓,故春水秋香,铁观音茶,形美如观音,色泽沙浴光润,香高馥郁持久,味醇厚爽口,齿颊留香,回味甘甜。
茶熟香温:将温润泡的茶汤注入茶海中,散发着暖暖的茶香。行云流水:将茶汤依次斟入闻香杯内,好似行云流水一般,茶斟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谊。
点水留香:所生的茶汁是茶的精华,用点斟的手法点入闻香杯内,好比凤凰点头,向大家致意。
接下来,我们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这道程序称作龙凤呈祥。鲤鱼翻身:传说中鲤鱼翻身越过龙门,便可化龙升天。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借助这道程序,我们祝愿各位领导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