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笃实的演讲稿
第16周
《展现自我,欢庆六一》国旗下演讲稿
陕县第二小学 六(5)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六五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展现自我,欢庆六一》
上周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本届文化体育艺术节隆重举行,是对同学们文化体育素质和精神风貌的一次大展示,更是各参赛班级群体意识、竞争意识、团队精神、顽强拼搏精神的综合展现。使我们全心身的投入,把校园变成文化素养、体育才华展示的大舞台,展示风采,展现魅力,塑造形象,让文化体育艺术的氛围成为同学们最高的精神享受大餐。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尽情的舞蹈,唱歌,脱离了学习的束缚,大家都展现出自己最美的那一面。我们现在是祖国的少年,祖国的花朵,更是朝气蓬勃的小学生,我们正经历着人生中最美好的黄金时光——青春。在青春里,我们展现出自我的风采,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所有人,绽放自己的光彩,做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自己,但做不一样的自己并不意味着反抗老师,与家长顶嘴。
六月的脚步徐徐向我们踏来,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孩子们共同期盼着的国际六一儿童节。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日子。这一天,我们欢声笑语,用最美好的笑容来面对这一天。
六一儿童节,是一个盛大庄重的节日,但我们也不能忘记饮
水思源,不能忘记我们身上鲜艳的红领巾是用鲜血换来的,更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最后,我代表六五班全体同学衷心的对大家送上一句祝福“祝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乐,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也祝各位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篇二:国旗下演讲稿争做“笃实宽厚”美德少年
争做“笃实宽厚”美德少年
——第12周六(2)班国旗下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六二班的李鹏飞,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争做“笃实宽厚”美德少年》。五月份,学校政教处开展以“笃实宽厚”为主题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笃实宽厚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待人宽厚不是胆小无能,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误解或摩擦,特别是当别人由于误会而冤枉了自己或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时,应当怎样对待呢?是斤斤计较,不依不饶,还是以宽容的态度相待呢?我们历来提倡后者。
大家听过《彭总挨打》的故事吗?有一次,彭总带着部队行军。路途中一位战士挡在路中,彭总批评他几句,谁知这个战士对着彭总就是两拳。后来,连队知道以后,把这个战士捆了起来,送到了彭总面前。当这个战士来到彭总面前时,知道自己打的是大首长,心里想,这个祸闯大了,还不知道这个首长会怎样处置他。谁知,彭总根本没放在心上,连忙替他松了绑,还叫士兵给他倒茶,从中可看出彭总真是一个心胸宽广,不记仇的好首长啊!
宽厚待人,不光反映在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身上,我国历史上也有宽厚待人的典范。
历史上有个叫蔺相如的臣相,由于护驾有功,所以官职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将廉颇的忌妒与不满,便处处与蔺相如作对。但是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无理取闹,只是笑而避之,从而有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廉颇对于蔺相如如此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从此两人便联手,一起为赵国奉命效劳。所以说,学会宽容,宽厚待人于人于已都有益处。反观历史上那些善于妒忌的人,遇到一点不满便怨天尤人,这些人纵然学问再好,也难成大器。三国时期的周瑜悲惨的结局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同学们,笃实宽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小学生待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别人发生摩擦,当别人不小心踩到你,你应该摆摆手,说声没关系;当别人弄坏了你的东西,向你道歉时,你也应该宽容地付之一笑。人生如此短暂匆忙,我们又何必把每天的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无谓的摩擦之中呢?天地如此宽广,比天地更宽广的应该是人的心!因此,我们从小应养成笃实宽厚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使能使同学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使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桥梁”更加坚固!最后,我倡议:同学们人人自律诚信,争做笃实宽厚美德好少年!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篇三:习主席讲话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感悟 习主席讲话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感悟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是去年5月4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殷切期望。四者辩证统一,有机联系,缺一不可。这是总书记传授给青年学生的“八字真经”,我们当时刻铭记于胸,付诸于行,用青春的臂膀扛起时代的重任,用青春的面庞装点祖国的容颜,用青春的笔触书写壮美的诗行。
修德诚意,让德行成为一种人生追求。古人讲“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都是对人才的共同要求。“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专注固然可贵,但在无孔不入的功利思想下仍能“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个人前途和国家民族发展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坚守和成就才更加闪耀。“我心自有大未来”的气魄担当固然可敬,但在纷繁多样的利益诱惑中仍能“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将远大理想和正确成长路径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人生才更加亲切和厚重。格物更需格己,觉人先要自觉,让修德诚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追求吧!明辨自持,让明择成为一种人生智慧。我们成长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口袋里的智能手机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甚至比古人一年还要多,但更加丰富并不必然更加深刻。我们常常在信息与思潮的相互激荡里迷失自我,在理想与现实的相互碰撞中彷徨失落。今天的文盲不再是大字不识的人,甚至不是不会使用网络的人,而是徘徊于杂乱言论里忘却信仰的失己者,是沉溺于庞杂信息中无所适从的迷茫者。我们是用鼠标表达出自己最低沉的抱怨,还是用稳重的自持点亮自己的前程?我们是用键盘敲击着分分秒秒的空白,还是用从容的自信照亮我们的未来?时代等待着我们用行动给出答案。笃实行久,让实干成为一种人生气度。有些人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人生。”知行脱节似乎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形象”,很多时候我们恰恰忘了,每个实验的成功,都来自于拿起试管再来一次的坚持;每个事业的完成,都来自于埋下身子再细一点的执着。“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青春的深刻和精彩不在于名噪一时的轰轰烈烈,而在于水滴石穿坚持的浪漫,在于星火燎原的团结奋斗。1932年的《东方杂志》探讨过梦想的中国,“工业化、电气化、自由平等的中国,国人有饭可吃、有衣可穿、有屋可住、有人可爱”,但那是一个梦想无处安放的年代。几十年来,正是一代代青年在坚定的信念下实现了“翻身做主”的革命梦,“自力更生”的建设梦和“变富变强”的改革梦。可以想见,2049年的天安门城楼上空,一定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到那年,今天的青年学生差不多60岁,将要退下工作岗位。我们一定会骄傲地讲:“百年中
国梦的实现,有我的一份儿篇四:2014年北京大学 守正笃实 久久为功
北大校长王恩哥开学致辞:守正笃实 久久为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王恩哥讲话 各位新同学,我们身处的这个园子,被几代中国知识分子视为精神的家园,甚至被称为“圣地”。从今以后,你们将无数次地听到这些口号的召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它们绝不是一些空洞的口号,而是116年来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实实在在的人生实践。北大是一部厚重的书。无论初入燕园还 1 是已经在这里磨砺过几年,同学们都应该读一读我们的校史,了解自己所在院系和学科的历史,认真思考我们的前辈所走过的道路。所谓“守正”,就是要铭记历史、坚守传统,始终捍卫我们北大的精神。回顾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过往,更是为了开拓未来。从今天起,百年北大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将在你们身上传承下去,并被赋予新的内涵。
北大是各位同学曾经的梦想。来到这里,你们又站在了一个实现更大梦想的起点上。进入北大,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从这里眺望世界,会让你豁然开朗。这里的机会很多,资源也很多,再加上北大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传统是如此深厚,有时难免会让人目迷五色、眼花缭乱。这是北大的优势所在,也可能给你们带来许多“幸福的烦恼”,因为你将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比如,该选什么课?那么多的名师,谁的课都舍不得放弃,可时间又是有限的;该参加什么社团?“百团大战”真是让人兴奋,可哪个社团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晚上是到图书馆自习,还是去百年讲堂看精彩的演出?暑假是学外语、做科研还是出国交流?将来毕业的时候还必须考虑人生的大方向,是治学、从政还是经商?是留在让人又爱又累的北京,还是扎根基层、报效家乡?而在我们这个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变化就更快了,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各种思潮激荡碰撞,每个人都会遇到困惑、烦恼,会受到诱惑,也遭遇挫折。大家都在问,路在何方? 当你四顾茫然时,请不要急躁,路永远都在自己的脚下。对于很多年轻的北大人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在今天这堂开学第一课上,我想送给各位新同学的,也正是这八个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做人不能没有主心骨。没有挺拔的脊梁,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只是浮华,一个人没有精气神,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个人是立不起来的。1919年7月,北大教授胡适在“少年中国学会”演讲时,提到三种人生观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这三种错误的人生观并没有完全失去市场,仍然值得我们警惕。希望同学们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传承和发扬北大精神,积攒和激发正能量,铸就守正、刚毅的主心骨,再来观察社会万象、制订人生规划,那时对一切疑惑和彷徨就会洞若观火、清澈明了,也自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荆棘坎坷。不能见风就是雨,不能当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如果这样,就做不了大学问、大事业。各位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学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要目光短浅,为急功近利所驱动。
像樊锦诗这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北大人还有很多,比如坚守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十余年如一日的邓稼先校友,比如潜心数学研究最终赢得世界尊敬的张益唐校友,比如不久前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牺牲在岗位上的甘肃临洮县长柴生芳校友,还有刚刚去世的汤一介先生,他们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宠辱不惊,处之泰然。
他们的事业之所以成功,人生之所以有意义,还因为他们志存高远,将个人选择同国家需要、人民利益和人类文明进步结合在一起。我们北大人,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历史使命感和理想主义情怀。正如中文系谢冕教授在《永远的校园》中所写:“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被无形的力量维系在一起”。暑假期间,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受到观众追捧。看过这部戏的同学应该知道,剧中有许多以北大为背景的情节。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开学典礼上,老校长马寅初勉励新生们说:“你们来到这里,不仅为自己开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同时还肩负着开创伟大祖国未来的使命。我衷心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你们当中看到共和国的部长、世界银行的行长、经济学的大师。”这段剧情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但反映的情感却是真挚的,讲的这番话,振聋发聩,令人心潮澎湃。我自己也是1977年高考的亲历者,当时我们这批学生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而事实上,许多77级、78级学生日后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为了国家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当然,胸怀大志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小事情,从“扫一屋”做起,方能“扫天下”。作为校长,今年我给同学们提了一个要求——管好自己的自行车。中秋节当天,我看到了学生会发起的倡议书,号召大家把自己的自行车规范停放。这几天我在校园里走,看到教学楼前、图书馆前、宿舍楼前,同学们的自行车整齐排列,心里非常高兴。这是一件小事,但如果大家做到了,不仅能收获整齐,而且能学会约束自己,从而方便别人,从中汲取正能量,收获一天的好心情。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北大人,才是永远立得住、打不败的北大人!
同学们,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今天,也是在开学典礼上,我和所有的老师都对大家寄予厚望。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发愤图强,希望你们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希望你们不仅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还要勇于担当,实现梦想,致力于造福他人、造福社会、造福世界。
亲爱的同学们,北大欢迎你们!谢谢大家!4(据北京大学官方网站)
5篇五:守正笃实 久久为功
守正笃实 久久为功
——在2014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北大校长 王恩哥
各位新同学,我们身处的这个园子,被几代中国知识分子视为精神的家园,甚至被称为“圣地”。从今以后,你们将无数次地听到这些口号的召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它们绝不是一些空洞的口号,而是116年来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实实在在的人生实践。北大是一部厚重的书。无论初入燕园还是已经在这里磨砺过几年,同学们都应该读一读我们的校史,了解自己所在院系和学科的历史,认真思考我们的前辈所走过的道路。所谓“守正”,就是要铭记历史、坚守传统,始终捍卫我们北大的精神。回顾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过往,更是为了开拓未来。从今天起,百年北大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将在你们身上传承下去,并被赋予新的内涵。北大是各位同学曾经的梦想。来到这里,你们又站在了一个实现更大梦想的起点上。进入北大,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从这里眺望世界,会让你豁然开朗。这里的机会很多,资源也很多,再加上北大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传统是如此深厚,有时难免会让人目迷五色、眼花缭乱。这是北大的优势所在,也可能给你们带来许多“幸福的烦恼”,因为你将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比如,该选什么课?那么多的名师,谁的课都舍不得放弃,可时间又是有限的;该参加
什么社团?“百团大战”真是让人兴奋,可哪个社团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晚上是到图书馆自习,还是去百年讲堂看精彩的演出?暑假是学外语、做科研还是出国交流?将来毕业的时候还必须考虑人生的大方向,是治学、从政还是经商?是留在让人又爱又累的北京,还是扎根基层、报效家乡?而在我们这个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变化就更快了,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各种思潮激荡碰撞,每个人都会遇到困惑、烦恼,会受到诱惑,也遭遇挫折。大家都在问,路在何方? 当你四顾茫然时,请不要急躁,路永远都在自己的脚下。对于很多年轻的北大人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在今天这堂开学第一课上,我想送给各位新同学的,也正是这八个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做人不能没有主心骨。没有挺拔的脊梁,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只是浮华,一个人没有精气神,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个人是立不起来的。1919年7月,北大教授胡适在“少年中国学会”演讲时,提到三种人生观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这三种错误的人生观并没有完全失去市场,仍然值得我们警惕。希望同学们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传承和发扬北大精神,积攒和激发正能量,铸就守正、刚毅的主心骨,再来观察社会万象、制订人生规划,那时对一切疑惑和彷徨就会洞若观火、清澈明了,也自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笃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主题。现在同学们来到北大,未来几年的主题毫无疑问应当是“求学”,研究学问最要紧的是踏实、勤奋,是老老实实、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苦学、苦干、苦熬的工夫。蔡元培先生1917年就任北大校长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希望同学们“抱 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荆棘坎坷。不能见风就是雨,不能当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如果这样,就做不了大学问、大事业。各位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学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要目光短浅,为急功近利所驱动。
这里,我还想跟同学们分享1958级校友、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人生故事。1963年,作为一个柔弱的女生,樊锦诗从北大考古专业毕业,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到千里之外的敦煌。她的父亲不同意这样的选择,还专门给学校写了一封信,但这封信最后还是被樊锦诗扣了下来。初到敦煌之时,她也有过犹豫动摇,因为“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但她坚持了下来,在敦煌已经坚守了51年。她说,“当年决定来敦煌并没有想到过干一辈子,只是觉得要找到一样自己喜欢干的事儿。干着干着就爱上了,就离不开了。现在,别说离开哪怕出差时间长点,就会想敦煌,想尽快回到敦煌。”
像樊锦诗这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北大人还有很多,比如坚守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十余年如一日的邓稼先校友,比如潜心数学研究最终赢得世界尊敬的张益唐校友,比如不久前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牺牲在岗位上的甘肃临洮县长柴生芳校友,还有刚刚去世的汤一介先生,他们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宠辱不惊,处之泰然。
他们的事业之所以成功,人生之所以有意义,还因为他们志存高远,将个人选择同国家需要、人民利益和人类文明进步结合在一起。我们北大人,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历史使命感和理想主义情怀。正如中文系谢冕教授在《永远的校园》中所写:“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被无形的力量维系在一起”。暑假期间,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受到观众追捧。看过这部戏的同学应该知道,剧中有许多以北大为背景的情节。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开学典礼上,老校长马寅初勉励新生们说:“你们来到这里,不仅为自己开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同时还肩负着开创伟大祖国未来的使命。我衷心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你们当中看到共和国的部长、世界银行的行长、经济学的大师。”这段剧情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但反映的情感却是真挚的,讲的这番话,振聋发聩,令人心潮澎湃。我自己也是1977年高考的亲历者,当时我们这批学生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而事实上,许多77级、78级学生日后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为了国家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
当然,胸怀大志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小事情,从“扫一屋”做起,方能“扫天下”。中秋节当天,我看到了学生会发起的倡议,号召大家把自己的自行车规范停放。这几天我在学校里看到,在图书馆前,在宿舍旁,自行车都摆放得整整齐齐。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很有感触,这是一件小事,但大家都做到了,不仅收获了整洁、安全和便捷,更从中汲取了正能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北大人,才是永远立得住、打不败的北大人!
同学们,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今天,也是在开学典礼上,我和所有的老师都对大家寄予厚望。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发愤图强,希望你们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希望你们不仅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还要勇于担当,实现梦想,致力于造福他人、造福社会、造福世界。
第二篇:笃实演讲稿
篇一:国旗下演讲稿争做“笃实宽厚”美德少年 争做“笃实宽厚”美德少年
——第12周六(2)班国旗下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六二班的李鹏飞,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争做“笃实宽厚”美德少年》。五月份,学校政教处开展以“笃实宽厚”为主题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笃实宽厚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待人宽厚不是胆小无能,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误解或摩擦,特别是当别人由于误会而冤枉了自己或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时,应当怎样对待呢?是斤斤计较,不依不饶,还是以宽容的态度相待呢?我们历来提倡后者。
大家听过《彭总挨打》的故事吗?有一次,彭总带着部队行军。路途中一位战士挡在路中,彭总批评他几句,谁知这个战士对着彭总就是两拳。后来,连队知道以后,把这个战士捆了起来,送到了彭总面前。当这个战士来到彭总面前时,知道自己打的是大首长,心里想,这个祸闯大了,还不知道这个首长会怎样处置他。谁知,彭总根本没放在心上,连忙替他松了绑,还叫士兵给他倒茶,从中可看出彭总真是一个心胸宽广,不记仇的好首长啊!宽厚待人,不光反映在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身上,我国历史上也有宽厚待人的典范。同学们,笃实宽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小学生待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别人发生摩擦,当别人不小心踩到你,你应该摆摆手,说声没关系;当别人弄坏了你的东西,向你道歉时,你也应该宽容地付之一笑。人生如此短暂匆忙,我们又何必把每天的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无谓的摩擦之中呢?天地如此宽广,比天地更宽广的应该是人的心!因此,我们从小应养成笃实宽厚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使能使同学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使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桥梁”更加坚固!最后,我倡议:同学们人人自律诚信,争做笃实宽厚美德好少年!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篇二:笃实宽厚国旗下演讲稿 第16周
《展现自我,欢庆六一》国旗下演讲稿 陕县第二小学 六(5)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六五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展现自我,欢庆六一》
上周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本届文化体育艺术节隆重举行,是对同学们文化体育素质和精神风貌的一次大展示,更是各参赛班级群体意识、竞争意识、团队精神、顽强拼搏精神的综合展现。使我们全心身的投入,把校园变成文化素养、体育才华展示的大舞台,展示风采,展现魅力,塑造形象,让文化体育艺术的氛围成为同学们最高的精神享受大餐。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尽情的舞蹈,唱歌,脱离了学习的束缚,大家都展现出自己最美的那一面。我们现在是祖国的少年,祖国的花朵,更是朝气蓬勃的小学生,我们正经历着人生中最美好的黄金时光——青春。在青春里,我们展现出自我的风采,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所有人,绽放自己的光彩,做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自己,但做不一样的自己并不意味着反抗老师,与家长顶嘴。
六月的脚步徐徐向我们踏来,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孩子们共同期盼着的国际六一儿童节。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日子。这一天,我们欢声笑语,用最美好的笑容来面对这一天。六一儿童节,是一个盛大庄重的节日,但我们也不能忘记饮 水思源,不能忘记我们身上鲜艳的红领巾是用鲜血换来的,更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最后,我代表六五班全体同学衷心的对大家送上一句祝福“祝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乐,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也祝各位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篇三:习主席讲话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感悟
习主席讲话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感悟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是去年5月4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殷切期望。四者辩证统一,有机联系,缺一不可。这是总书记传授给青年学生的“八字真经”,我们当时刻铭记于胸,付诸于行,用青春的臂膀扛起时代的重任,用青春的面庞装点祖国的容颜,用青春的笔触书写壮美的诗行。
勤学格物,让学习成为一种人生习惯。我们这代青年人正处在变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在浩瀚的知识海洋和快节奏的时代变化面前,我们有限的知识积累总是相形见绌。青年阶段是人生系统学习的重要时期,这就需要我们在青年时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处理好“博”和“专”的关系。博而知其广,专而求其至,这样才能对知识的积累、对事物的表象穷其理、求其质、融其道。用积累夯实基础,用传统融会前沿,用思想触碰现实,让勤学格物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习惯。
修德诚意,让德行成为一种人生追求。古人讲“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都是对人才的共同要求。“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专注固然可贵,但在无孔不入的功利思想下仍能“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个人前途和国家民族发展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坚守和成就才更加闪耀。“我心自有大未来”的气魄担当固然可敬,但在纷繁多样的利益诱惑中仍能“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将远大理想和正确成长路径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人生才更加亲切和厚重。格物更需格己,觉人先要自觉,让修德诚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追求吧!明辨自持,让明择成为一种人生智慧。我们成长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口袋里的智能手机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甚至比古人一年还要多,但更加丰富并不必然更加深刻。我们常常在信息与思潮的相互激荡里迷失自我,在理想与现实的相互碰撞中彷徨失落。今天的文盲不再是大字不识的人,甚至不是不会使用网络的人,而是徘徊于杂乱言论里忘却信仰的失己者,是沉溺于庞杂信息中无所适从的迷茫者。我们是用鼠标表达出自己最低沉的抱怨,还是用稳重的自持点亮自己的前程?我们是用键盘敲击着分分秒秒的空白,还是用从容的自信照亮我们的未来?时代等待着我们用行动给出答案。
笃实行久,让实干成为一种人生气度。有些人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人生。”知行脱节似乎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形象”,很多时候我们恰恰忘了,每个实验的成功,都来自于拿起试管再来一次的坚持;每个事业的完成,都来自于埋下身子再细一点的执着。“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青春的深刻和精彩不在于名噪一时的轰轰烈烈,而在于水滴石穿坚持的浪漫,在于星火燎原的团结奋斗。
1932年的《东方杂志》探讨过梦想的中国,“工业化、电气化、自由平等的中国,国人有饭可吃、有衣可穿、有屋可住、有人可爱”,但那是一个梦想无处安放的年代。几十年来,正是一代代青年在坚定的信念下实现了“翻身做主”的革命梦,“自力更生”的建设梦和“变富变强”的改革梦。可以想见,2049年的天安门城楼上空,一定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到那年,今天的青年学生差不多60岁,将要退下工作岗位。我们一定会骄傲地讲:“百年中国梦的实现,有我的一份儿
第三篇:笃实演讲稿
争做“笃实宽厚”美德少年
——第12周六(2)班国旗下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六二班的李鹏飞,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争做“笃实宽厚”美德少年》。五月份,学校政教处开展以“笃实宽厚”为主题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笃实宽厚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待人宽厚不是胆小无能,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误解或摩擦,特别是当别人由于误会而冤枉了自己或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时,应当怎样对待呢?是斤斤计较,不依不饶,还是以宽容的态度相待呢?我们历来提倡后者。
大家听过《彭总挨打》的故事吗?有一次,彭总带着部队行军。路途中一位战士挡在路中,彭总批评他几句,谁知这个战士对着彭总就是两拳。后来,连队知道以后,把这个战士捆了起来,送到了彭总面前。当这个战士来到彭总面前时,知道自己打的是大首长,心里想,这个祸闯大了,还不知道这个首长会怎样处置他。谁知,彭总根本没放在心上,连忙替他松了绑,还叫士兵给他倒茶,从中可看出彭总真是一个心胸宽广,不记仇的好首长啊!宽厚待人,不光反映在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身上,我国历史上也有宽厚待人的典范。
历史上有个叫蔺相如的臣相,由于护驾有功,所以官职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将廉颇的忌妒与不满,便处处与蔺相如作对。但是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无理取闹,只是笑而避之,从而有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廉颇对于蔺相如如此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从此两人便联手,一起为赵国奉命效劳。所以说,学会宽容,宽厚待人于人于已都有益处。
反观历史上那些善于妒忌的人,遇到一点不满便怨天尤人,这些人纵然学问再好,也难成大器。三国时期的周瑜悲惨的结局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同学们,笃实宽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小学生待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别人发生摩擦,当别人不小心踩到你,你应该摆摆手,说声没关系;当别人弄坏了你的东西,向你道歉时,你也应该宽容地付之一笑。人生如此短暂匆忙,我们又何必把每天的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无谓的摩擦之中呢?天地如此宽广,比天地更宽广的应该是人的心!因此,我们从小应养成笃实宽厚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使能使同学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使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桥梁”更加坚固!最后,我倡议:同学们人人自律诚信,争做笃实宽厚美德好少年!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篇二:笃实宽厚国旗下演讲稿
第16周
《展现自我,欢庆六一》国旗下演讲稿
陕县第二小学 六(5)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六五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展现自我,欢庆六一》
上周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本届文化体育艺术节隆重举行,是对同学们文化体育素质和精神风貌的一次大展示,更是各参赛班级群体意识、竞争意识、团队精神、顽强拼搏精神的综合展现。使我们全心身的投入,把校园变成文化素养、体育才华展示的大舞台,展示风采,展现魅力,塑造形象,让文化体育艺术的氛围成为同学们最高的精神享受大餐。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尽情的舞蹈,唱歌,脱离了学习的束缚,大家都展现出自己最美的那一面。我们现在是祖国的少年,祖国的花朵,更是朝气蓬勃的小学生,我们正经历着人生中最美好的黄金时光——青春。在青春里,我们展现出自我的风采,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所有人,绽放自己的光彩,做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自己,但做不一样的自己并不意味着反抗老师,与家长顶嘴。
六月的脚步徐徐向我们踏来,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孩子们共同期盼着的国际六一儿童节。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日子。这一天,我们欢声笑语,用最美好的笑容来面对这一天。
六一儿童节,是一个盛大庄重的节日,但我们也不能忘记饮 水思源,不能忘记我们身上鲜艳的红领巾是用鲜血换来的,更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最后,我代表六五班全体同学衷心的对大家送上一句祝福“祝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乐,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也祝各位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篇三:习主席讲话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感悟 习主席讲话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感悟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是去年5月4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殷切期望。四者辩证统一,有机联系,缺一不可。这是总书记传授给青年学生的“八字真经”,我们当时刻铭记于胸,付诸于行,用青春的臂膀扛起时代的重任,用青春的面庞装点祖国的容颜,用青春的笔触书写壮美的诗行。
修德诚意,让德行成为一种人生追求。古人讲“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都是对人才的共同要求。“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专注固然可贵,但在无孔不入的功利思想下仍能“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个人前途和国家民族发展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坚守和成就才更加闪耀。“我心自有大未来”的气魄担当固然可敬,但在纷繁多样的利益诱惑中仍能“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将远大理想和正确成长路径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人生才更加亲切和厚重。格物更需格己,觉人先要自觉,让修德诚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追求吧!明辨自持,让明择成为一种人生智慧。我们成长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口袋里的智能手机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甚至比古人一年还要多,但更加丰富并不必然更加深刻。我们常常在信息与思潮的相互激荡里迷失自我,在理想与现实的相互碰撞中彷徨失落。今天的文盲不再是大字不识的人,甚至不是不会使用网络的人,而是徘徊于杂乱言论里忘却信仰的失己者,是沉溺于庞杂信息中无所适从的迷茫者。我们是用鼠标表达出自己最低沉的抱怨,还是用稳重的自持点亮自己的前程?我们是用键盘敲击着分分秒秒的空白,还是用从容的自信照亮我们的未来?时代等待着我们用行动给出答案。
笃实行久,让实干成为一种人生气度。有些人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人生。”知行脱节似乎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形象”,很多时候我们恰恰忘了,每个实验的成功,都来自于拿起试管再来一次的坚持;每个事业的完成,都来自于埋下身子再细一点的执着。“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青春的深刻和精彩不在于名噪一时的轰轰烈烈,而在于水滴石穿坚持的浪漫,在于星火燎原的团结奋斗。1932年的《东方杂志》探讨过梦想的中国,“工业化、电气化、自由平等的中国,国人有饭可吃、有衣可穿、有屋可住、有人可爱”,但那是一个梦想无处安放的年代。几十年来,正是一代代青年在坚定的信念下实现了“翻身做主”的革命梦,“自力更生”的建设梦和“变富变强”的改革梦。可以想见,2049年的天安门城楼上空,一定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到那年,今天的青年学生差不多60岁,将要退下工作岗位。我们一定会骄傲地讲:“百年中
国梦的实现,有我的一份儿篇四:2014年北京大学 守正笃实 久久为功
北大校长王恩哥开学致辞:守正笃实 久久为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王恩哥讲话 各位新同学,我们身处的这个园子,被几代中国知识分子视为精神的家园,甚至被称为“圣地”。从今以后,你们将无数次地听到这些口号的召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它们绝不是一些空洞的口号,而是116年来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实实在在的人生实践。北大是一部厚重的书。无论初入燕园还 1 是已经在这里磨砺过几年,同学们都应该读一读我们的校史,了解自己所在院系和学科的历史,认真思考我们的前辈所走过的道路。所谓“守正”,就是要铭记历史、坚守传统,始终捍卫我们北大的精神。回顾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过往,更是为了开拓未来。从今天起,百年北大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将在你们身上传承下去,并被赋予新的内涵。北大是各位同学曾经的梦想。来到这里,你们又站在了一个实现更大梦想的起点上。进入北大,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从这里眺望世界,会让你豁然开朗。这里的机会很多,资源也很多,再加上北大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传统是如此深厚,有时难免会让人目迷五色、眼花缭乱。这是北大的优势所在,也可能给你们带来许多“幸福的烦恼”,因为你将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比如,该选什么课?那么多的名师,谁的课都舍不得放弃,可时间又是有限的;该参加什么社团?“百团大战”真是让人兴奋,可哪个社团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晚上是到图书馆自习,还是去百年讲堂看精彩的演出?暑假是学外语、做科研还是出国交流?将来毕业的时候还必须考虑人生的大方向,是治学、从政还是经商?是留在让人又爱又累的北京,还是扎根基层、报效家乡?而在我们这个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变化就更快了,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各种思潮激荡碰撞,每个人都会遇到困惑、烦恼,会受到诱惑,也遭遇挫折。大家都在问,路在何方? 当你四顾茫然时,请不要急躁,路永远都在自己的脚下。对于很多年轻的北大人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在今天这堂开学第一课上,我想送给各位新同学的,也正是这八个字。守正,就要有主心骨。做人不能没有主心骨。没有挺拔的脊梁,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只是浮华,一个人没有精气神,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个人是立不起来的。1919年7月,北大教授胡适在“少年中国学会”演讲时,提到三种人生观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这三种错误的人生观并没有完全失去市场,仍然值得我们警惕。希望同学们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传承和发扬北大精神,积攒和激发正能量,铸就守正、刚毅的主心骨,再来观察社会万象、制订人生规划,那时对一切疑惑和彷徨就会洞若观火、清澈明了,也自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荆棘坎坷。不能见风就是雨,不能当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如果这样,就做不了大学问、大事业。各位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学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要目光短浅,为急功近利所驱动。
这里,我还想跟同学们分享1958级校友、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人生故事。1963年,作为一个柔弱的女生,樊锦诗从北大考古专业毕业,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到千里之外的敦煌。她的父亲不同意这样的选择,还专门给学校写了一封信,但这封信最后还是被樊锦诗扣了下来。初到敦煌之时,她也有过犹豫动摇,因为“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但她坚持了下来,在敦煌已经坚守了51年。她说,“当年决定来敦煌并没有想到过干一辈子,只是觉得要找到一样自己喜欢干的事儿。干着干着就爱上了,就离不开了。现在,别说离开哪怕出差时间长点,就会想敦煌,想尽快回到敦煌。”
像樊锦诗这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北大人还有很多,比如坚守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十余年如一日的邓稼先校友,比如潜心数学研究最终赢得世界尊敬的张益唐校友,比如不久前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牺牲在岗位上的甘肃临洮县长柴生芳校友,还有刚刚去世的汤一介先生,他们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宠辱不惊,处之泰然。
他们的事业之所以成功,人生之所以有意义,还因为他们志存高远,将个人选择同国家需要、人民利益和人类文明进步结合在一起。我们北大人,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历史使命感和理想主义情怀。正如中文系谢冕教授在《永远的校园》中所写:“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被无形的力量维系在一起”。暑假期间,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受到观众追捧。看过这部戏的同学应该知道,剧中有许多以北大为背景的情节。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开学典礼上,老校长马寅初勉励新生们说:“你们来到这里,不仅为自己开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同时还肩负着开创伟大祖国未来的使命。我衷心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你们当中看到共和国的部长、世界银行的行长、经济学的大师。”这段剧情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但反映的情感却是真挚的,讲的这番话,振聋发聩,令人心潮澎湃。我自己也是1977年高考的亲历者,当时我们这批学生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而事实上,许多77级、78级学生日后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为了国家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当然,胸怀大志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小事情,从“扫一屋”做起,方能“扫天下”。作为校长,今年我给同学们提了一个要求——管好自己的自行车。中秋节当天,我看到了学生会发起的倡议书,号召大家把自己的自行车规范停放。这几天我在校园里走,看到教学楼前、图书馆前、宿舍楼前,同学们的自行车整齐排列,心里非常高兴。这是一件小事,但如果大家做到了,不仅能收获整齐,而且能学会约束自己,从而方便别人,从中汲取正能量,收获一天的好心情。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北大人,才是永远立得住、打不败的北大人!
同学们,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今天,也是在开学典礼上,我和所有的老师都对大家寄予厚望。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发愤图强,希望你们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希望你们不仅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还要勇于担当,实现梦想,致力于造福他人、造福社会、造福世界。
亲爱的同学们,北大欢迎你们!谢谢大家!4(据北京大学官方网站)
5篇五:守正笃实 久久为功
守正笃实 久久为功
——在2014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北大校长 王恩哥
什么社团?“百团大战”真是让人兴奋,可哪个社团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晚上是到图书馆自习,还是去百年讲堂看精彩的演出?暑假是学外语、做科研还是出国交流?将来毕业的时候还必须考虑人生的大方向,是治学、从政还是经商?是留在让人又爱又累的北京,还是扎根基层、报效家乡?而在我们这个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变化就更快了,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各种思潮激荡碰撞,每个人都会遇到困惑、烦恼,会受到诱惑,也遭遇挫折。大家都在问,路在何方?
当你四顾茫然时,请不要急躁,路永远都在自己的脚下。对于很多年轻的北大人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在今天这堂开学第一课上,我想送给各位新同学的,也正是这八个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做人不能没有主心骨。没有挺拔的脊梁,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只是浮华,一个人没有精气神,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个人是立不起来的。1919年7月,北大教授胡适在“少年中国学会”演讲时,提到三种人生观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这三种错误的人生观并没有完全失去市场,仍然值得我们警惕。希望同学们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传承和发扬北大精神,积攒和激发正能量,铸就守正、刚毅的主心骨,再来观察社会万象、制订人生规划,那时对一切疑惑和彷徨就会洞若观火、清澈明了,也自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笃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主题。现在同学们来到北大,未来几年的主题毫无疑问应当是“求学”,研究学问最要紧的是踏实、勤奋,是老老实实、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苦学、苦干、苦熬的工夫。蔡元培先生1917年就任北大校长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希望同学们“抱
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荆棘坎坷。不能见风就是雨,不能当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如果这样,就做不了大学问、大事业。各位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学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要目光短浅,为急功近利所驱动。
这里,我还想跟同学们分享1958级校友、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人生故事。1963年,作为一个柔弱的女生,樊锦诗从北大考古专业毕业,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到千里之外的敦煌。她的父亲不同意这样的选择,还专门给学校写了一封信,但这封信最后还是被樊锦诗扣了下来。初到敦煌之时,她也有过犹豫动摇,因为“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但她坚持了下来,在敦煌已经坚守了51年。她说,“当年决定来敦煌并没有想到过干一辈子,只是觉得要找到一样自己喜欢干的事儿。干着干着就爱上了,就离不开了。现在,别说离开哪怕出差时间长点,就会想敦煌,想尽快回到敦煌。”
像樊锦诗这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北大人还有很多,比如坚守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十余年如一日的邓稼先校友,比如潜心数学研究最终赢得世界尊敬的张益唐校友,比如不久前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牺牲在岗位上的甘肃临洮县长柴生芳校友,还有刚刚去世的汤一介先生,他们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宠辱不惊,处之泰然。
他们的事业之所以成功,人生之所以有意义,还因为他们志存高远,将个人选择同国家需要、人民利益和人类文明进步结合在一起。我们北大人,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历史使命感和理想主义情怀。正如中文系谢冕教授在《永远的校园》中所写:“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被无形的力量维系在一起”。暑假期间,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受到观众追捧。看过这部戏的同学应该知道,剧中有许多以北大为背景的情节。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开学典礼上,老校长马寅初勉励新生们说:“你们来到这里,不仅为自己开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同时还肩负着开创伟大祖国未来的使命。我衷心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你们当中看到共和国的部长、世界银行的行长、经济学的大师。”这段剧情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但反映的情感却是真挚的,讲的这番话,振聋发聩,令人心潮澎湃。我自己也是1977年高考的亲历者,当时我们这批学生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而事实上,许多77级、78级学生日后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为了国家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
当然,胸怀大志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小事情,从“扫一屋”做起,方能“扫天下”。中秋节当天,我看到了学生会发起的倡议,号召大家把自己的自行车规范停放。这几天我在学校里看到,在图书馆前,在宿舍旁,自行车都摆放得整整齐齐。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很有感触,这是一件小事,但大家都做到了,不仅收获了整洁、安全和便捷,更从中汲取了正能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北大人,才是永远立得住、打不败的北大人!
同学们,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今天,也是在开学典礼上,我和所有的老师都对大家寄予厚望。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发愤图强,希望你们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希望你们不仅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还要勇于担当,实现梦想,致力于造福他人、造福社会、造福世界。
第四篇:笃实宽厚国旗下演讲稿
第16周《展现自我,欢庆六一》国旗下演讲稿
陕县第二小学六(5)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六五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展现自我,欢庆六一》
上周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本届文化体育艺术节隆重举行,是对同学们文化体育素质和精神风貌的一次大展示,更是各参赛班级群体意识、竞争意识、团队精神、顽强拼搏精神的综合展现。使我们全心身的投入,把校园变成文化素养、体育才华展示的大舞台,展示风采,展现魅力,塑造形象,让文化体育艺术的氛围成为同学们最高的精神享受大餐。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尽情的舞蹈,唱歌,脱离了学习的束缚,大家都展现出自己最美的那一面。我们现在是祖国的少年,祖国的花朵,更是朝气蓬勃的小学生,我们正经历着人生中最美好的黄金时光——青春。在青春里,我们展现出自我的风采,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所有人,绽放自己的光彩,做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自己,但做不一样的自己并不意味着反抗老师,与家长顶嘴。
六月的脚步徐徐向我们踏来,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孩子们共同期盼着的国际六一儿童节。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日子。这一天,我们欢声笑语,用最美好的笑容来面对这一天。
六一儿童节,是一个盛大庄重的节日,但我们也不能忘记饮
水思源,不能忘记我们身上鲜艳的红领巾是用鲜血换来的,更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最后,我代表六五班全体同学衷心的对大家送上一句祝福“祝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乐,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也祝各位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国旗下演讲稿争做“笃实宽厚”美德少年
争做“笃实宽厚”美德少年
——第12周六(2)班国旗下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六二班的李鹏飞,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争做“笃实宽厚”美德少年》。五月份,学校政教处开展以“笃实宽厚”为主题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笃实宽厚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待人宽厚不是胆小无能,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误解或摩擦,特别是当别人由于误会而冤枉了自己或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时,应当怎样对待呢?是斤斤计较,不依不饶,还是以宽容的态度相待呢?我们历来提倡后者。
大家听过《彭总挨打》的故事吗?有一次,彭总带着部队行军。路途中一位战士挡在路中,彭总批评他几句,谁知这个战士对着彭总就是两拳。后来,连队知道以后,把这个战士捆了起来,送到了彭总面前。当这个战士来到彭总面前时,知道自己打的是大首长,心里想,这个祸闯大了,还不知道这个首长会怎样处置他。谁知,彭总根本没放在心上,连忙替他松了绑,还叫士兵给他倒茶,从中可看出彭总真是一个心胸宽广,不记仇的好首长啊!
宽厚待人,不光反映在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身上,我国历史上也有宽厚待人的典范。
历史上有个叫蔺相如的臣相,由于护驾有功,所以官职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将廉颇的忌妒与不满,便处处与蔺相如作对。但是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无理取闹,只是笑而避之,从而有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廉颇对于蔺相如如此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从此两人便联手,一起为赵国奉命效劳。所以说,学会宽容,宽厚待人于人于已都有益处。
反观历史上那些善于妒忌的人,遇到一点不满便怨天尤人,这些人纵然学问再好,也难成大器。三国时期的周瑜悲惨的结局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同学们,笃实宽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小学生待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别人发生摩擦,当别人不小心踩到你,你应该摆摆手,说声没关系;当别人弄坏了你的东西,向你道歉时,你也应该宽容地付之一笑。人生如此短暂匆忙,我们又何必把每天的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无谓的摩擦之中呢?天地如此宽广,比天地更宽广的应该是人的心!因此,我们从小应养成笃实宽厚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使能使同学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使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桥梁”更加坚固!最后,我倡议:同学们人人自律诚信,争做笃实宽厚美德好少年!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