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找规律教案反思
《小班找规律教案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找规律教案反思!
(1)小班优秀数学公开课教案《找规律》含反思
活动目标:1.能按照物体的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能主动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美。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ppt 编织绳 小鱼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今天小猫过生日,邀请了小狗小兔和小猴来做客,它们各走一条路,(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请小朋友来看一看它们走了哪三条不同的路。
二.发现规律
1.观察三条路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形状.大小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观察每个小动物食物的排列规律,请个别幼儿进行回答,横线上应该填什么特征的食物。
三.幼儿操作
1.教师示范,请幼儿认真观察。
2.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串小鱼。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小鱼是排列的。
活动延伸:
在区域投放不同特征的珠子请幼儿有规律的进行串连。
教学反思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新增的一个内容,它蕴涵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是今后学习生活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我在执教这节课时,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力求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思想,设计以下环节的教学。在教学的开始,我先带领学生玩“动作接龙”的游戏,从而很自然地引入课题。接着,我让学生欣赏六一儿童节小朋友布置教室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的队伍的规律,先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后面一个应是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找出规律,从而揭示规律的含义。第三,智力闯关,运用规律。在经历了几组规律排列的练习,让学生在思考、叙述的过程中运用了一定的规律,不知不觉中地再一次体验了规律的含义。接着,我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规律,欣赏生活中规律的美,出生活中有规律事物后,聘请学生来当一回设计师,用不同的规律给三组圆形涂上漂亮的颜色,然后小设计师展示、介绍自己作品并进行比较,这样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班找规律教案反思这篇文章共2430字。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规律,尝试按2种元素进行规律排序。
2、通过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智慧盒、课件、鼓和小锣、录音带
教学过程:
1、请幼儿听着《挥动翅膀的女孩》音乐,做小鸟的动作飞进教室,并坐下。
2、(1)【图案】感知、猜测、操作
——导入:“今天,小动物也排着队伍来了,请看它们是谁?”(放课件:动物逐一出示5个小动物)(幼儿集体答:白熊、黑猫)
师引导:“1只黑猫1只白熊,又来了1只黑猫,1只小熊
(幼儿表述:一只黑猫一只白熊„„)
——猜测:师:“猜猜,接下来会是谁呢?”(幼儿回答)“我们看看对吗?”
——操作:“我们也拿出黑猫和白熊棋子,把它们摆在第1行,顺序要和上面的一样。”
(2)【图案】感知、猜测、操作】
——观看课件(2只蜜蜂2只小鸟)师:“看看谁又来了?”(蜜蜂、小鸟)“
师:“他们又是怎么样排队伍的呢?”(幼儿表述:2只蜜蜂2只小鸟)
——幼儿操作:“他们的队伍真齐呀,我们也来试试”。“请小朋友把智慧盒打开,拿出蜜蜂和小鸟棋子在第2行摆出和老师一样的队伍。”(教师检查指导)
——自己检查:(幼儿表述——一只黑猫,一只白熊„„;两只蜜蜂两只小鸟„„)然后,收回图案棋子。
(3)【声音】感知,操作、表现:请幼儿拿出红黄两组棋子摆在第9行和第10行。(准备)
——老师交代玩法:“老师敲一下鼓,你就拿一个红色的棋子放在第1行第1个,我敲一下锣,你就拿一个黄色的棋子放在红色棋子的后面。”(试拿一次,再摆。)
第1行:(1红、1绿、1红、1绿„„)
第3行:(2红、2绿、2红、2绿)
第5行:(1红、2绿、1红、2绿1红、2绿)
请爸妈们一起检查并改正。
——小结:“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好几种排队的方法。下面我们还要学一个更难的游戏。”
3、【游戏】感知体验
——亲子互动游戏:《九宫格》
——请小朋友站到前面一排,爸妈站在后面一排。
——老师用棋子摆好九宫格,讲玩法:指红色棋子,每人自拍手,指黄色棋子两人互相拍肩。
——听音乐《桃花朵朵开》进行游戏:第1次,1、1、1、1„„
第2次,1、2、1、2、„„
——请幼儿拉着爸妈的手,走出教室。
第三篇:幼儿园《找规律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最近课间活动小朋友特别喜欢帮花片、积木排队串珠串项链活动。通过与孩子的谈话交流我了解了孩子对排列规律的正确感知,但缺乏对排列规律的认知。结合教材内容《排一排》,以及根据《新刚要》中主动活动教育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的愉快的心里氛围中积极主动有趣的去观察、实践、创造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我设计了数学活动课《找规律》,想通过此次活动使幼儿对有规律的排列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中主动创设活动,参与活动,积极投身实践,这样幼儿身心才能获得较大、较快的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物品、图形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物品是什么。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幼儿的创编以及创新能力。
3、引导幼儿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并让幼儿体验与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在各种事物中找出其排列规律。
活动难点:在掌握其排列规律后继续创编其规律
活动准备
根据本次活动内容创设我做了精心的准备:
1、小兔子过生日情景图。
2、一串两色的项链;一串两黄,一红糖葫芦。
3、打击乐器若干;彩色图片若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课前律动(智慧宝宝)
2、小朋友们可真棒个个都是聪明可爱的智慧宝宝,那智慧宝宝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天吗?谁能说说你过生日时最快乐的事是什么?看来小朋友们过生日那天过的都很快乐,还有那么多的生日礼物。
3、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它想邀请小朋友们参加它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去吗?老师还为它准备了一件生日礼物,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出示项链)可是老师还没完成智慧宝宝们能帮帮我吗?下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条项链珠子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幼儿先观察再发言最后动手)
二、引导幼儿感知、探索AB、ABB、ABC等排列规律,并创编新的排列规律。(基本过程)
1、小朋友们不愧为智慧宝宝这么快就帮老师完成了礼物那就让我们带上礼物坐上公共汽车快快出发吧!音乐《公共汽车》。
2、小朋友们快看我们来到了小兔子的家,看小兔子家漂亮吗?知道小兔子家为什么这么漂亮吗?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在小兔子家发现了哪些有规律的摆设?(观察后说一说)原来小兔子家之所以这么漂亮是因为家里的摆放很有规律。
3、看,小兔子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样小朋友们都爱吃的这是什么?(出示糖葫芦)你们想吃吗?小兔子说了要想吃得有一个条件,谁发现糖葫芦的排列规律就把它送给谁吃(自由发言)
4、为了给小兔子助兴老师想用这串糖葫芦变一个小魔术你们想看吗?(师表演)出示糖葫芦你发现它有什么变化?怎么了少了一个,少了一个什么颜色的?你怎么知道的?(幼儿根据糖葫芦的排列规律一红二黄总结)
5、现在老师就代替小兔子把糖葫芦送给表现最好的几个小朋友。
6、小兔子的宴会开始了,老师想用掌声祝贺它(师拍手XX X-XX X-)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老师的掌声有何规律?谁能接着做下去,你能不能也创编一个有规律的掌声来祝贺小兔子。小兔子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你能创编一段有规律的节奏吗?
7、小朋友们可真棒小兔子十分高兴准备切蛋糕了让我们一起为它唱生日歌好吗?和老师一起边唱边跳舞一起祝它生日快乐。
8、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我们的动作有什么规律吗?
三、活动总结
1、小朋友们今天高兴吗?看看今天在小兔子家我们有怎样收获?(老师引 导和孩子们共同总结)
四、活动延伸
1、原来规律就在我们身边,小朋友们想不想送给小兔子一件生日礼物,让 我们一起用我们学过的知识给小兔子设计一件生日礼物。(师幼共同设计)
2、小朋友们小兔子看见礼物高兴极了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外面做游戏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和小兔子一起蹦蹦跳跳走出教室好吗?(音乐《小兔子乖乖》)
第四篇:找规律教案及反思
探索乐园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欣赏等数学活动过程,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感。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规律的美及其对于生活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能够学会找简单规律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用语言清晰地表述规律。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我们先来做个规律,放松一下,学会的就跟老师一起做(有节奏的拍桌子2次,拍手1次。)
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学会了啦,谁能告诉老师你的秘诀是什么?
对了,老师的这组动作是有规律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教学新知
1、发规律
生活中处处有规律,让我们先来新开业的这家超市找一找吧。(出示多媒体画面)同学们认真观察,你发现了那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学生可能回答:
我发现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也许有的学生会说一面红色,一面黄色,一面蓝色,又一面黄色,一面蓝色……(教师出示幻灯片彩旗)你观察的真仔细,不仅发现了它有规律,还能说出它的规律。如果再往后接着插彩旗,你认为应该是什么颜色呢?(根据学生回答幻灯片出示红色旗。)
你回答的非常好,一看你就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
同学们依次说出彩带、灯笼、花篮、盆花的排列也都是有规律的。2.创造规律,巩固深化:(出示课件一排小花)
(1)先想一想自己打算按什么样的规律装饰这些花,再动笔涂一涂颜色。
(2)展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展示)
大家找到这么多规律又创造了这么多规律,真了不起。这些有规律的东西把超市装扮的那么漂亮,我都迫不及待的想进去看看呢,你们想不想?
3、找规律
(1)、我们一起进超市里面去看看吧。(幻灯片出示图例)货架上放了这么多球,售货员阿姨摆的可真整齐,我们来看一看,这组球的摆放有什么规律吗?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说一说。
教师巡视指导,找学生回答,教师加以补充。
同学们都回答的很好,这足球就是2个篮球2个足球,重复出现。(板书:重复出现)所以我们就说这组球的排列规律是:2个篮球2个足球。(幻灯片圈出2个篮球2个足球)也可说2个篮球2个足球,又2个篮球2个足球,这就是它的排列规律。
再找学生说一说。
(2)、接下来,我们去生活区逛一逛吧。同学们能不能按照刚刚我们寻找规律的方法,看看这组闹钟有什么排列规律呢?学生举手回答。
这组闹钟的排列规律是2个黄色1个红色。也可以这样说2个黄色1个红色,又2个黄色1个红色,就是它的排列规律。
(3)、接下来到了儿童游乐区。同学们快来看售货员阿姨多用心啊,积木都摆放的这么有规律,你能找出它的排列规律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积木的排列规律是:1块积木2块积木3块积木。回答的真完整,我们能不能换一种说法来描述这一组的规律呢?引导学生说出1块积木2块积木3块积木,又1块积木2块积木3块积木,这就是它的排列规律。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 给(?)所在的图形涂上颜色
3找规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4按自己确定的规律填数.5.欣赏规律
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东西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大家看,(课件演示: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除了老师找的这些,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的规律吗?看看我们身边的,再想想我们平时看到过的,还有哪些?(出示校园中有规律的图片)看来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总结反思: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找规律
有顺序的一组一组
重复出现
“找规律”教学反思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体现数学的价值。”这一理念来设计、实施教学。
一、内容的真实性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先是创设超市开业了情景,接着围绕找一找这里有规律的事物这一主题,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现实场景中,将数学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去享受,以激发他们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二、探究性、活动化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和保障。
这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探索,交流自己的发现,准确的描述规律。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主发现不同层次的规律,有图形形状的规律,颜色的规律,掌声的规律。利用15朵花按自己喜欢的规律涂色,展示学生的答题纸,汇报自己不同的想法。充分地让学生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切身感受到数学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一直在担当着主人翁的角色,主动地探索规律、创造规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三、联系生活,感悟规律的美
从学生说出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有规律的事物,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结合,学以致用,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营造出规律的美的感受。再用课件让学生进一步对规律的美有所体验,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中也处处充满这美丽的规律。
总之,在教学环节当中,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找一找、涂一涂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不足之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应该使用儿童语言及语气,贴近学生,使学生有亲切感,更加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
第五篇:找规律反思
听≤找规律≥课后反思 东高白学校教师 张晓琴
王海玲老师执教的≤找规律≥一课我听了之后收获很大,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首先,创设有趣的生活情景将本节课要学的内容贯穿始终。自然、流畅。
其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层次地组织教学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有关搭配的事情,但没有仔细研究过这些事情。他们在有序地进行搭配,寻找所有的搭配方案时会感到困难。尤其是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开展数学思考时更需要指导和帮助。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尊重学生的实际,理解学生的困难,满足他们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
如第50页的例题把教学活动设计成三个层次。首先是理解题意和实物操作,在小红购买衣服的情境中提出“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这个问题,先帮助学生理解“选配”这个词的意思,体会小红有许多种不同的选配方案。借助实物操作,通过“先选衣服,再配裙子”和“先选裙子、再配衣服”的图示帮助学生解决理解题意时的困难。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是怎样选配的,使操作行为在头脑中留下印象。这种印象不但具体生动,而且是有条理和完整的。
接着是用图形代替实物,用连线表示选配,再次体会选配的过程和答案,用图形代替实物取材方便,操作简便,还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选配的含义,能完整地呈现出各种选配方案。然后是小组讨论两个问题,对选配问题进行比较理性的思考。“不重复、不遗漏”地选配,要在头脑里再现选配操作活动的全过程,反思在图形间连线的方法,有序地整理各种选配方案,组织起有条理的思考。研究衣服件数、裙子件数与多少种选配方法的关系是探索问题的计算方法。由于1件衣服和3件裙子之间有3种搭配,所以2件衣服和3件裙子之间共有2×3=6(种)搭配。也可以这样想,由于1件裙子和2件衣服有2种搭配,所以3件裙子和2件衣服共有6种搭配。这些思考凸现了搭配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搭配问题。
另外,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非常重视孩子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如在教学例题时,明确题意后,让每位学生动手配一配,在充分操作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选配的?”然后指名在全班汇报。通过交流汇报、同学们之间的互相补充、完善,从而得出有条理、有顺序的搭配,能很快很方便的知道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整个过程,教师完全是个参与者、引导者,而不是个机械的传授者。包括后面的建立数量关系、“想想做做”的处理都是由学生来主导的。我觉得这样不仅能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还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在情感上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等。
总体来说,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掌握得较好。
听≤找规律≥课后反思 东高白学校教师 张秀峰
王海玲老师执教的≤找规律≥一课我听了之后收获很大,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首先,创设有趣的生活情景将本节课要学的内容贯穿始终。自然、流畅。
其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层次地组织教学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有关搭配的事情,但没有仔细研究过这些事情。他们在有序地进行搭配,寻找所有的搭配方案时会感到困难。尤其是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开展数学思考时更需要指导和帮助。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尊重学生的实际,理解学生的困难,满足他们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
如第50页的例题把教学活动设计成三个层次。首先是理解题意和实物操作,在小红购买衣服的情境中提出“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这个问题,先帮助学生理解“选配”这个词的意思,体会小红有许多种不同的选配方案。借助实物操作,通过“先选衣服,再配裙子”和“先选裙子、再配衣服”的图示帮助学生解决理解题意时的困难。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是怎样选配的,使操作行为在头脑中留下印象。这种印象不但具体生动,而且是有条理和完整的。
接着是用图形代替实物,用连线表示选配,再次体会选配的过程和答案,用图形代替实物取材方便,操作简便,还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选配的含义,能完整地呈现出各种选配方案。然后是小组讨论两个问题,对选配问题进行比较理性的思考。“不重复、不遗漏”地选配,要在头脑里再现选配操作活动的全过程,反思在图形间连线的方法,有序地整理各种选配方案,组织起有条理的思考。研究衣服件数、裙子件数与多少种选配方法的关系是探索问题的计算方法。由于1件衣服和3件裙子之间有3种搭配,所以2件衣服和3件裙子之间共有2×3=6(种)搭配。也可以这样想,由于1件裙子和2件衣服有2种搭配,所以3件裙子和2件衣服共有6种搭配。这些思考凸现了搭配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搭配问题。
另外,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非常重视孩子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如在教学例题时,明确题意后,让每位学生动手配一配,在充分操作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选配的?”然后指名在全班汇报。通过交流汇报、同学们之间的互相补充、完善,从而得出有条理、有顺序的搭配,能很快很方便的知道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整个过程,教师完全是个参与者、引导者,而不是个机械的传授者。包括后面的建立数量关系、“想想做做”的处理都是由学生来主导的。我觉得这样不仅能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还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在情感上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等。
总体来说,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掌握得较好。
听《抽屉原理》课后反思
东于中心校东高白学校教师 张秀峰
“抽屉原理”应用很广泛且灵活多变,可以解决一些看上去很复杂、觉得无从下手,却又是相当有趣的数学问题。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抽屉原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本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设计时着眼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小组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有以下几点可取之处:
1、情境中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抽扑克”的小游戏,简单却能真实的反映“抽屉原理”的本质。通过小游戏,一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好玩又有意义。
2、活动中恰当引导。
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设计中,教师着重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的结果早就可想而知,但让学生通过放一放、想一想、议一议的过程,把抽象的说理用具体的实物演示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发现并描述、理解了最简单的“抽屉原理”。同时,通过活动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归纳出求至少数的方法。
3、游戏中深化知识。
学了“抽屉原理”有什么用?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我能行的环节里,设计了一组简单、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有效的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理念。
4、课堂结构完整无缺。
课前的游戏简短有效,在结束新课前,用“抽屉原理”来解释,会有一种前后呼应的的整体性。
听<分数的意义>课后反思
东于中心校东高白学校教师 张秀峰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2个重点问题。
现在的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接触到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能够用不同的生活来感悟书本、理解书本的知识。因此,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色的部分,讨论怎么想的,在“说一说”、“议一议”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应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教学时举出大量实例或图形,引导学生运用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分析。分析时紧紧抓住单位“1”的概念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含义。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初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从而再引导学生揭示分数单位的概念,理解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在巩固练习时,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巩固新知识,充分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更好了理解分数的意义。
《找规律》一课教学反思 东高白学校教师 张晓琴
四年级下册的找规律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索两种事物进行简单搭配的规律。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以买3个不同的木偶娃娃配上两顶不同的帽子,研究有多少种选配方法为素材,引导学生经历“实物搭配——图形搭配——建立数量关系”的探究过程,发现其中的规律。从编者的意图来看,例题教学应该有这样的四个层次:
一、在买娃娃配帽子的情境中理解“选配”的含义。
二、开展选配活动,交流选配结果。
三、用图形代替实物,反思选配过程,感受图形的优点。
四、小组讨论总结,引导学生要有条理地思考,用数学运算解决问题。
王海玲老师灵活地运用了教材,通过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将本节要学的内容贯穿始终,自然、流畅,学生学的积极、主动。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孩子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如在教学例题时,明确题意后,让每位学生动手配一配,在充分操作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选配的?”然后指名在全班汇报。通过交流汇报、同学们之间的互相补充、完善,从而得出有条理、有顺序的搭配,能很快很方便的知道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整个过程,教师完全是个参与者、引导者,而不是个机械的传授者。包括后面的建立数量关系、“想想做做”的处理都是由学生来主导的。我觉得这样不仅能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还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在情感上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等。
本节课主要有2次活动。第一次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用纸片试着摆一摆、找一找有几种搭配方法,然后组内交流,指名汇报,互动评价,重点在让学生理解怎样找能有条理有顺序,以及解决搭配的两种策略。第二次活动,用符号代替实物,用连线代替摆放,帮助学生向抽象思维过渡。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要重点突出生活因素,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此外,还可以从搭配的结果反向思考两种不同事物数量的可能性。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东高白学校 张秀峰
本学期,我的实验课题仍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对自己的工作做简单的总结。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能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众数时,当学生发现平均数和中位数不能代表一组数的一般水平时,提出用什么数代表呢?由此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自学潜能。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并体验自学的乐趣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密切师生和生生间的相互关系,使教师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化,从“讲师”角色向“导师”角色转化,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氛围。开展合作学习还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学生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从而促进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另外,在数学合作学习的课堂上通过充分的课堂交往,营造了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和自学的氛围。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尤其是对这些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某一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一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自己找出了学习的方法,而且探求知识的过程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保持的强度,使他们的思维得到相互启发和训练,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三、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如,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学生通过折、剪、摆等方法,发现规律、认识规律、理解规律。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合理安排教学,抓好学生的自学,适当地进行学法指导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学能力尚弱,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来指导学生自学。适当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还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交给学生一些读课本的方法,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体验到读课本或读懂课本的乐趣,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例题教学中,教给了学生的阅读例题的“准备题”、“旁注”、“插图”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这些内容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以帮助学生在自学课本时利用这些辅助材料来理解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五、将自习课的大量时间留给学生,逐步向“无师”自习迈进。
学生毕竟还小,让自己安排学习还存在困难,因此,课始老师先布置好任务,然后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完成的基础上再通过小组交流全面的完成任务。
虽然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初步意识,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总觉得学生之间有了依赖思想,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总在重复别人的现成结论。对此,在今后的时间中需不断地改进。
参加四年级数学教研活动总结
东高白学校
张晓琴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将参加本学期教研研讨活动的体会汇报如下:
一、注重集体教研的作用。
坚持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
二、多媒体教学深入课堂,优化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研讨中都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一次演示都能为学生理解、解决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指导。每一步设计的都是那么入情入理,可见,教师在课前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来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
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教学手段更新颖,课堂气氛更活跃。多媒体教学开展的直接效果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大大提高。更形象、直观的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视课后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
每次活动中,都注重课后反思,听课后反思,教后反思,既要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又要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并对具体问题阐述解决的办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虽然也都进行反思,但对于反思的内容不具体,反思不够深刻。今后要加强课后反思,使课后反思成为教师积累经验的平台。记录自己一节课的成败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实践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记录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从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中的前车之鉴;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记录教学中学生的独到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来看,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这些独具一格的解法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记录教学再设计,每节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及时修订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要加强反思,使课后反思成为教师积累经验的平台。
2008~2009第二学期教研活动小结
东高白学校
张秀峰
本学期我参加了中心校组织的五年级数学教研活动,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交流使我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我以后的课堂教学非常有帮助。在我们这个小组里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这个小组每个成员都是那么的优秀,在一线教师队伍中都是出类拔萃的教师,和这么多优秀教师在一起交流、学习,我真的感觉到幸福!
通过组长陈老师精心的组织我们本学期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集中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每一次活动都能使我有很大的收获,例如集中听课评课这一活动,在评课中听到了那么多老师精彩的评价和好的建议,对自己的以后的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特别是每次评课最后的精彩总结,真是画龙点睛,使我对每一节课都有了清晰的认识,课中好的地方是我以后值得借鉴的,一些需要改进之处也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我们集体备课中,老师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利用这一时机我们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各自的教学想法和各自的先进经验,并把自己遇到的一些好的教学题目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共享,把自己教学中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在这样的交流和探讨中我们的教学思路开阔了,教学中的疑难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对于我们大家来说都是很有帮助的。
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继续努力,下学期我们的教研会更加的好!大家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