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数积木》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数积木》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数积木》含反思!
设计思路:
在区角活动和游戏中,孩子很喜欢用积木经行建构,在活动中,经常会听到孩子有这样的讨论:“我的房子比你造的高!”“我的房子造的比你大!”“为什么你的房子比我小但是用的积木比我多呢?”“你用的积木比我多”。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孩子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中间的积木看不见,不知道有多少。于是针对孩子空间逻辑的发展,设计了这节以培养孩子有条理推测数量和挑战空间逻辑的活动。我觉得这个题材对发展幼儿空间方面的计算能力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想针对我部目前还不配备白板的情况下,对教案作进一步的调整和梳理,继续设计出符合大班幼儿的教学活动。活动过程:
活动目标:
1、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学习有序地观察和统计数量的方法。
2、能清晰地表达观察的内容,喜欢挑战空间逻辑游戏。
活动准备:
正方体小积木;“积木房”图片若干;记录用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话建筑,赢积木
导语: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老房子和新建筑,你喜欢怎样的房子,为什么呢?
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欢的房子?
过渡:今天我们就用积木来造房子!每组的桌上有几块积木呀?够不够造一幢房子?
那就请你们就分成4组在数积木游戏中赢取更多的积木。
二、争回答,数积木
(一)数数相同数量的积木房
导语:听清题目哟!(出示相同数量积木建造的不同房子)
出题:我用积木造了4幢房子,请你们用好方法数一数,每幢房子各由几块积木建成的?
形式:将答案记录在记录纸上,呈现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对的为本组加上一块积木。
验证:移去屋顶,拆层演示
重点提问:房子有几层?每层有几块?一共有几块?
小结:数量相同的积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积木被其他积木挡住了,我们不容易发现,点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不多数,也不漏数看不见的那些积木。
(二)找找躲起来的积木块
导语:有的小组领先了,有的小组暂时落后,不过没关系,我又造了一幢房子,房子里有些积木很顽皮,像玩捉迷藏一样躲了起来。让我们仔细观察,把藏起来的积木找出来。
出题:准备好了吗?请问这幢房子有几层?;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每一层有几块?共有几块积木建成?
重点:移去屋顶,拆层演示,帮助幼儿学会数隐藏起来的积木块。
小结:房子一层层往上造,如果上层有几块积木,那这些积木下一定也有几块积木
三、造房子,数“砖块”
(一)造幢房子把分数
导语:经过两轮的比赛,哪一队的领先了呢?请每组朋友用你们现有的积木造一幢房子,然后我们一起来数数你们的房子由几块积木建成,共得到了几分。
重点:鼓励各组建造出点数上有难度(有多层、有重叠)的房屋
集体点数时一层一层数清楚
(二)学做小小建筑师
导语:(出示建房图纸)你们造房子、数积木的本领都那么大。那你们能不能在根据图纸上的建房要求,在5分钟内造出与图上一模一样的房子,并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他是由几块积木建成的呢?
要求:每队派一个代表挑选喜欢的图纸,用积木搭出与图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点观察:每组搭的房子是否与图纸上的一样,各组搭建、点数的方法。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数积木》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910字。
第二篇:大班数学:数积木
大班数学:数积木
一、活动目标:
1、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方体。
2、体验数形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1、一个纸盒,内装若干长方体、正方体积木,正方体积木若干。
2、ppt。
3、作业纸和笔。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几何形体的特征
1、出示一口袋,玩“摸摸奇妙盒子”游戏。
师:老师想请小朋友在口袋里摸一摸,看看这个口袋里有什么?(积木)。师:说一说:我摸到一个积木,它是长方体(正方体)的。
2、取出幼儿所摸的积木,全体幼儿验证。
3、出示ppt,玩“看图说图形”的游戏。
(二)学习数立方体。
1、出示若干正方体积木,并堆成楼房。
师:这座楼房是由什么形状的积木堆成的?那它有多少块呢?请小朋友先自己来数一数,然后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将“楼房”拆开,让幼儿数一数,并说出总数。重点让幼儿观察藏在后面的立方体。
3、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
师:图上有多少立方体呢?请每组小朋友互相合作数一数并把你们一组得到的答案填在老师发给小朋友的记录纸上,如果有困难你们可以用老师发给你们的正方体积木按图拼搭,再数数后记录。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的图形是由几个正方体组长的。
(三)幼儿操作练习。
1、幼儿每人一张立体图形,看图在括号里记录相应的数。
师:刚才数正方体时都是小朋友合作完成的,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自己来数数图上的正反方体有多少,并把答案写在括号内。
2、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点评。
大班数学:数积木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在区角活动和游戏中,孩子很喜欢用积木经行建构,在活动中,经常会听到孩子有这样的讨论:“我的房子比你造的高!”“我的房子造的比你大!”“为什么你的房子比我小但是用的积木比我多呢?”“你用的积木比我多”。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孩子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中间的积木看不见,不知道有多少。于是针对孩子空间逻辑的发展,设计了这节以培养孩子有条理推测数量和挑战空间逻辑的活动。我觉得这个题材对发展幼儿空间方面的计算能力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设计了此次教学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我将目标设定为:
1、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方体。
2、体验数形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方体。难点:体验数形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四、说活动准备
1、一个纸盒,内装若干长方体、正方体积木,正方体积木若干。
2、ppt。
3、作业纸和笔。
五、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幼儿在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数立体积木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几何形体的特征
1、出示一口袋,玩“摸摸奇妙盒子”游戏。
2、取出幼儿所摸的积木,全体幼儿验证。
3、出示ppt,玩“看图说图形”的游戏。
(二)学习数立方体。
1、出示若干正方体积木,并堆成楼房。
2、将“楼房”拆开,让幼儿数一数,并说出总数。重点让幼儿观察藏在后面的立方体。
3、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的图形是由几个正方体组长的。
(三)幼儿操作练习。
1、幼儿每人一张立体图形,看图在括号里记录相应的数。
2、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点评。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详案《区分左右》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公开课详案《区分左右》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数学公开课详案《区分左右》含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案: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一、活动目标
1、乐于观察和比较,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学会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3、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不断更新: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0篇【必看】
二、活动准备:木偶,图示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幼儿复习以自我为中心区分左右。
师: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当我说左手你们就伸出你们的左手,当我说右耳朵的时候你们就用手指着你们的右耳朵。
(二)幼儿初步了解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出示木偶(背对着幼儿)幼儿判断其左右是什么
师:这是一排木偶,这里有小狗,小兔子,小乌龟……
师这是小狗,它的左边是什么?
2、出示木偶(正对着幼儿)幼儿判断其左右是什么。
师:现在小朋友来看下小狗的左边是什么呀。
3、幼儿认识到正对着他们的事物的左右和他们是相反的。
师:当失误和我们是面对面的,它的左边就是我们的右边。
(三)通过游戏,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教师出示图示,幼儿观察并判断
师:这是一幅有很多事物的图,他们和我们是面对面的.所以他们的左右和我们的是相反的。
2、几个幼儿排成一排,与他们面对面的其他幼儿判断其左右的幼儿是谁。
不断更新: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0篇【必看】
教学反思:
根据《纲要》中的科学教育要求:“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我选择了思维游戏中的左右手操作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探索、操作中感知、区分左右的空间方位。并穿插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初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并迅速做出判断和反应,从而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和判断力。
大班数学公开课详案《区分左右》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130字。
第四篇:《数豆子》教案(详案)
《数豆子》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5分钟)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那好,我们先来玩一个猜数游戏。
师:请看这是什么?(出示装有28个红豆的杯子)生:红豆。
师:你觉得这里有多少个红豆? 生:(请一个学生猜)1.初步感受
师:诶,咱们先别急着猜,我们来看看10个红豆有多少? 师:好,我们一起来一个一个地数出10个红豆。师:请看10个红豆有这么多。2.猜数游戏(估计数量)
师:来,咱们接着猜,你估计有多少个? 生:我估计有...个(请3个学生)师:(把20—30的数字板书下来)3.揭示课题
师:到底谁估得最准确呢?你有什么方法验证? 生:数一数。
师:好办法!(板书:数豆子)4.数豆子 师:怎么数呢?
生:(假设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师:就用你的方法*个*个数。(教师拿,学生集体数豆子)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15分钟)1.计数器上拨数
师:一共有多少个红豆? 生:28个。
师:谁估计得比较准?恭喜你(奖励大拇指)师:28,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呢?
师:我们知道计数器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师:请同学们静悄悄地请出我们的好朋友——计数器,开始拨出28。师:完成的同学OK手势。
师:请一个勇敢的孩子来帮帮王老师。谁来?
师:请你,勇敢的小公主/小王子。(学生上讲台拨计数器)师:(拨号后问)你告诉大家,你是先拨什么,再拨什么? 生:我发言,我是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再在个位上拨8个珠。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吗?
师:说得真好,从高位拨起,先拨十位,再拨个位。(表扬你一个大拇指)2.各数位上数的意义
师:十位上2个珠表示什么?个位上8个珠又表示什么? 生:十位上2个珠表示2个十,个位数8个珠表示8个一。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师:全班跟他说一次。
师:板书“2个十,8个一,合起来是28”。3.写数
师:计数器可以表示28,那你会写28吗? 师:我们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呢?
生:我发言,先写十位上的2,再写个位上的8。师:大家同意吗?
师:请孩子们拿出课堂作业本,写一写28。师:请一个勇敢的孩子来白板上写。
师:(学生写完后问)小公主/小王子,说说你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生:先写十位上的2,再写个位上的8。师:写得很好,说的也很好!师:跟他一样写的同学向老师招招手。4.读数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28,1、2起。生:(全班齐读28)师:(板书:读作:二十八)
师:读数的时候,我们是先读什么,再读什么? 生:先读十位上的2,再读个位上的8.5.教师小结
师:不管是拨数、写数,还是读数,都是从高位到低位。
十位在前面,是高级一点的数位;个位在后面,是低级一点的数位。
三、课堂小练,巩固提升(20分钟)
师:孩子们表现真好!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完成几个小挑战,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1.做一做,填一填。P29.师:请看这个数是多少?大家一起读出来。生:26.师:我们的好朋友淘气,想用小棒的方法来表示26,每捆小棒是10根。师:他应该先摆多少捆小棒呢?一起说。生:(全班一起回答)先摆2捆。师:再摆多少根呢?
生:(全班一起回答)再摆6根。
师:2捆小棒,表示2个十。6根小棒,表示6个一。(师生集体交流)师:笑笑想用计数器来表示26。她应该怎么样拨呢?
生: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表示2个十;再在个位上拨6个珠,表示6个一。(教师引导学生集体回答)
师:()个十和()个一是26。(全班一起读)
2.教师出示数字22,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并同桌交流两个“2”的意义。师:孩子们这个数是多少?一起读出来。生:22。师:请在计数器上拨一拨22。看谁拨的又对又快!师:完成的OK手势。师:你是怎么样拨的?
生: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再在个位上拨2个珠。
师:(学生边发言,课件边演示)你们拨对了吗?表扬一下自己。师:这两个“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师: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个位上的2表示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同桌互说)
师:全班一起说,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个位上的2表示2个一。3.我拨你认。
师:好!我来拨数,你会认吗? 师:我先在十位上拨几个珠?一起来数。生:1、2、3、4、5、6、7、8、9。师:(引到学生说)表示9个十。
师:我再在个位上拨了几个珠?一起来数。生:1、2、3、4、5、6、7、8、9。师:(引导学生说)表示9个一。师:这个数是多少? 生:这个数是99。师:99再添1是多少呢?
生:99再添1是100。(课件展示)。师:你会拨100吗?请试试看。师:我们一起来看看100应该怎么样拨。
师:99的个位上有9个珠,再添1个,个位上就是10个珠。个位上的10个珠,表示10个一。10个一,就是1个十。我们把个位上的10个珠换成十位上的1个珠。
师:个位上一个珠也没有,十位上原来有9个珠,再添1个,十位上就是10个珠。十位上的10个珠,表示10个十。10个十就是100。我们把十位上的10个珠换成百位上的1个珠。师:现在十位上一个珠也没有,百位上有1个珠,表示100。
师:所以,100只需要在百位上拨1个珠,十位和个位一个珠也没有。师:同学们,你拨对了吗? 4.写数
师:请完成课本第27页第3题写数。(集体订正)
师:请看,你会写吗?
师:百位上有1个珠,就在百位上写1,个位和十位一个珠也没有,就写0。师:读作:一百。(板书)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5分钟)师: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生:我知道了怎么拨数、写数、读数。
师:除了计数器和小棒可以表示数,还有很多图形、实物和符号也可以表示数。师:生活中有很多数,请同学们找找生活中的100。师: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同学们再见。
第五篇:(检阅教案及反思)详案
检
阅(第二课时)详案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3、通过朗读、想象,换位体验等方式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阅读中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关键语句,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流程(预设):
一、走进检阅----感受场面
1、带领学生回顾国庆60周年的盛大、隆重的检阅。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你能从画面中获得哪些信息?
真厉害,眼睛真亮。是的,这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阅兵式,场面多么盛大,多么隆重。其实,每年的国庆节,世界很多国家都要举行盛大、隆重的阅兵仪式。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波兰的首都华沙观看一场特殊的检阅。(板书课题)
2、复习词语。
3、波兰的国庆节在七月,场面盛大隆重。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文读读这场《检阅》,边读边找出描写检阅场面盛大隆重的语段。你从哪些文字感受到场面盛大隆重呢?抓重点词语体会。指导读出自豪激动的心情。
4、创设情境:仔细观察这支队伍,你发现了什么? 观众是怎么称赞他们的? 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板书)
这个小伙子是谁?这些小伙子是谁?(板书:博莱克 儿童队员们)
二、走进博莱克——这个小伙子真棒
1、引入:为什么博莱克赢得大家的称赞呢?你能快速地从课文中找出来吗?自由读这段话,这个小伙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你从哪儿感受到? 指导朗读,读出这个小伙子的“棒”。
2、联系生活实际,谈亲身感受。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成功的背后得付出多大的艰辛,更何况博莱克这样特殊的人。透过这个镜头,我们仿佛会看到什么? 根据提示,想象说话。
3、面对这样一个小伙子,你想对他说什么?
博莱克就是这样坚持不懈地努力训练,才有了今天出人意料的表现。回读第12自然段。
4、博莱克走得那么认真,你猜当他拄着拐杖经过主席台时,他会在想什么? 小结:是呀,博莱克真是一个自信、坚强的小男子汉。难怪一名观众由衷地赞叹-----这个小伙子真棒!
三、走进儿童队员——这些小伙子真棒
1、引入: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赢得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儿童队员们呢?他们可是手脚健全啊,走得好是应该的。为什么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默读课文第2——9自然段,想想:队员们在讨论什么事?
2、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这件事很难办?“鸦雀无声”什么意思?
3、模拟情景:现在就让我们的教室变成俱乐部,把我们自己当成儿童队员。此时此刻,俱乐部里虽然鸦雀无声,但是我相信每个队员的脑袋瓜里都会有几个问号在打斗?他们皱着眉头在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你是怎么想的,怎么为难的?交流反馈。
4、指导读好带问号的句子,读出这件事多为难。
5、质疑讨论:博莱克左腿截肢,很不适合参加这次检阅了,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么?相信他会理解的,还用为难吗?你们说是吗?(自由发表意见)
6、该怎么办呢?既要使检阅的队伍整齐划一,又不伤害博莱克。梁淳懿,你是队长,你是儿童队员的核心,你的点子多,请你说说你有什么好主意? 你为什么决定让他参加?还把他安排在第一排?难道你不担心吗? 既然你这么想,那就请你再一次大声的告诉大家你的决定。
7、队员们,听了队长的话,你们同意吗?那书上的他们同意吗?“羡慕”是什么意思?别的队会羡慕我们什么呢?
此时,再也不是沉默的局面,大家的想法得到了统一,每个队员都欢呼着—— 大家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8、再次回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正是这些小伙伴们的大胆决定,使博莱克有机会参加检阅,并站在队伍的第一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自信、坚强的博莱克,难怪人们由衷地赞叹—— 看着这整齐划一的队伍,人们再一次由衷赞叹——
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又一次发出由衷地赞叹——
四、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我们身边有一批像博莱克这样特殊的人,以及无私帮助他们的人。作为残疾人,应该像博莱克那样——身残志坚。
作为健康人,我们更应该像文中的儿童队员们那样——尊重残疾人,关爱残疾人。
板书
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
博莱克
自信
坚强
这些小伙子真棒!
儿童队员们
尊重、关爱残疾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俱乐部、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羡慕、情不自禁、隆重、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等词语。
二、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 3 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课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学情分析
小学生对大型活动参加少,要让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军队的威严和使命。设计理念
本课的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另外,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懂得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反思】
《检阅》一课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通过观众席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第二课时我紧扣文中的两个重点句子“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移情体验、大胆想象来体会儿童队员的心理,从而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在教学中我发现对于观众为什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的确是一个难点,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儿童队员在做决定时的矛盾心理来理解“这些小伙子”对残疾孩子的信任与关爱。
对于“检阅”三年级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课始,我带领学生欣赏了“建国50周年国 庆的大阅兵”,让学生对检阅有了直观的感受。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感悟,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到在波兰举行的是一次十分隆重盛大的检阅。在教学到“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时,就让学生精读第12自然段,说说博莱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他虽然拄着拐杖,可还是走得非常认真,和全队保持一致,很勇敢。”我马上让这位学生读出博莱克的勇敢,他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这里面好几个同学都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博莱克的坚强与勇敢,我还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博莱克是个拄拐的残疾儿童。为了能和队员保持一致,为了使他们的队伍整齐漂亮,他肯定付出了不少努力。想象一下,他是怎样练习的?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博莱克好几次都走不好,但他还是坚持练习”;“他摔倒了,但还是坚强地爬起来”;“烈日炎炎,他练得满头大汗也不肯休息一会儿,比其他的儿童队员练得更刻苦,更认真”„„通过这样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博莱克的坚强与自信,体会到他真的很棒。
在理解“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时,主要通过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们讨论时矛盾的心理。我就让学生模拟情景:俱乐部里鸦雀无声,队员们在思考什么呢?通过写话,反馈交流让学生移情体验感受队员矛盾的心理:“让博莱克去,就有可能丢儿童队员的脸;不让他去又会伤他的自尊心。到底该如何是好?”学生体会的不错。
我让学生在感悟“这些小伙子真棒”时,除了体会儿童队员的犹豫和矛盾心理,明白这件事很棘手之外,还抓住“羡慕”这个词,感受其他队会羡慕儿童队员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羡慕我们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羡慕我们尊重关心残疾人。”“羡慕我们团结友爱”„„让学生感受到儿童队员对残疾儿童的关心与尊重。
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孩子们是否学而有得,能得多少,善于挖掘人物形象背后的故事,才能真正地让人物形象在孩子们心中变得丰满、生动,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