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案

2020-10-19 12:0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古诗三首》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三首》教案》。

《古诗三首》

大新县桃城第一小学

覃丹娜

一、回顾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早上好!今天由覃老师来给大家上课,希望大家能认真听讲,等下老师可要提问的哦!(你们把笔和笔记都准备好了吗?)

2.在上新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看一幅画,看看大家能从图片中回忆起我们低年级曾学过的哪一首古诗吗?请看屏幕:(有人知道与图有关的诗句吗?

嗯,是《村居》)

3.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这首诗主要讲的是二月早春乡间孩子们放学回来后兴致勃勃放风筝的情景。这样惬意的童年生活,真是让现在还宅在家里的我们感到羡慕是不是?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去宋代感受一下当时人们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出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古诗三首》,首先我们先来学习这一课的生字。

2.(1)现在来认读这一课的几个生僻字,注意读准字音。

(2)接下来学习4个会写的字,请大家注意听(多媒体展示)。请同学们在纸上把这几个字练写一遍。

3.学完了生字,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三、再读课文,理解题目意思。

题目中的“四时”是指一年四季;“田园”是乡村;而“杂”是有感而发;注意这个“兴”的读音。“其三十一”就是第三十一首。题目的意思是: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的感想。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首先了解一下诗人的时代背景:(多媒体出示)《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首先了解一下诗人的时代背景:(多媒体出示)《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田园诗,共六十首),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自由朗读古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完这首古诗,(出示要求)请结合注释大概了解一下诗句意思。

(1)理解词语:

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锄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儿女:男女。

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呢?(有小孩子在种瓜)这是大部分同学一看就知道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品味古诗的韵味:《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请同学根据老师划分的节奏,再读古诗,读出韵律。边读边想象,说一说这首诗展现出了怎样的画面?(有没有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读出节奏),下面我们一起来理解诗句。思考下列问题:

5.诗中先写了哪些人物?(村庄儿女、童孙)他们在做什么?(耘田、绩麻、学种瓜)。

(1)诗歌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出示)

(2)后面两句诗写了谁?(童孙)他们在做什么?(学种瓜)

这两句诗中哪两个字最为简洁传神?你们知道吗?从哪里看出来?(小孩子虽然不懂耕织,但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去种瓜。这两句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勤劳好学)

四、课堂小结。

这么可爱的孩子怎能不令人喜爱呢?天真可爱的孩子和和谐的劳动场面深深地吸引诗人,所以他写下了这首名诗(课件出示)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是一首田园诗,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田园诗?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的田园诗。(好了,什么是田园诗。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的田园诗。最后我们再来一起读一遍古诗。(好了,下课!希望同学们明天还来给老师捧场,谢谢大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早上好!刚才是不是被爸爸妈妈从被窝里吼起来的?有的同学现在还在吃早餐的吧?哈哈!被老师猜中了!好,言归正传!)上节课,在诗人范成大的描绘中,我们感受到了:农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和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上节课的这首诗《四时田园杂兴》,再次感受农忙时节农家孩子们的天真快乐。

2.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另一位诗人杨万里的脚步踏入宋代,首先了解一下诗人的时代背景。同学们还记得《小池》这首诗吗?(点课件)这是一首描写初夏时节荷花池的情景。下面我们一起去感受诗人笔下冬日里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这首诗是:(稚子弄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并划出诗歌的节奏。

2.好,想必同学们已经完成了(老师点名读一下啊,看看自学的效果,嗯!还不错)现在跟着老师一起读古诗,看看你画的节奏对没有?

(读完诗句我们来分析诗题)题目中的“稚子”是什么意思?(小孩子)“弄”是一个动词,意思是(玩)。诗题告诉我们,这首诗写的是(小孩子玩冰)。小孩子到底是怎样玩冰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3.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的大概意思。课件出示并跟着读意思(看图)(2分钟)

(1)大概了解意思后我们来逐句分析:(出示课件)从这两句中,你知道孩子们在干什么?(右边图片)诗句的意思是:(早晨,小孩子把冰从盆里拿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

①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时间是早晨?(晓)

②小孩子用什么方法把冰做成乐器的?(用彩丝穿起)。

(出示课件)在这句中诗人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从“脱,穿”这两个词中你觉得小孩子怎样?(我们知道儿童的聪明伶俐、天真活泼的特点。)孩子们为什么会玩这种游戏呢?这和当时的时代有关系,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出示时代背景)土牛是用土捏成的牛,人们通过打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该春耕播种了。

(2)小孩子把冰做成乐器之后,是怎么玩呢?让我们一起读后两句句。①这两句诗写了什么?(课件出示意思)

(点击)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什么比作什么呢?

(停不点)②为什么最后一句诗说冰碎了?(可能是一不小心敲碎的是吧?)(点击)③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孩子们怎样的感情变化?(小孩子由高兴变得失望无比。)从(忽作)这个词可以体会出来。

三、小结。

多么聪明可爱的孩子呀,诗人也被感染到了。(点课件)结束!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首《村晚》

1.同学们,我们已经跟着两位宋代诗人,从夏季到冬季,体会到了农村童孙的勤劳好学和弄冰稚子的聪明可爱,接着让我们再跟随另一位宋代诗人雷震,去感受乡村傍晚的童真童趣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同学们齐读诗题,说一说:诗题《村晚》告诉我们什么呢?地点在哪里?(乡村)时间呢?(傍晚)所以诗题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乡村的傍晚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2.大家先自己读一读古诗,我们来了解诗人背景。

3.按照前面学习的方法,对照注释了解诗意。

4.我们再一起来读古诗,读出节奏。

5.读完古诗,思考下列问题:

(1)前面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草、池塘、水、陂、山、落日、寒漪)7中景物。(彩笔圈出)

在诗句中出现了两个“满”字,分别用来形容什么东西?(草盛水满)②“衔”“浸”又个表示什么呢?

(2)此时,谁出现在这如画的美景中了?(牧童)他在做什么?(骑着牛,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吹着短笛)他吹笛子的样子是怎样?(横坐在牛背上)从(无腔信口吹)

看出来他很随意。

①从这里我们认识了天真活泼、自由自在的小牧童。

6、最后我们来理清诗句意思:第1.2句告诉我们;第3.4句讲了:

(3)这样一幅乡村落日美景怎能不令人神往呢?(点课件)这首诗(诗人通过)

(4)今天我们学到了一种描写手法,是什么呢?(动静结合)的手法。这种手法我们曾经在《鸟的天堂》学过。

希望同学们也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把三首古诗读一遍。(多媒体录音)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多姿多彩、无忧无虑的童年,你们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课后就用你们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今天的课就上到这,谢谢大家,再见!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下载《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三首》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诗三首》教案

    第一单元 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古诗词教学应该提倡“三要”:诗句要反复诵读;诗意要大致了解;诗篇需熟练背诵。首先,古诗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只有出声诵......

    《古诗三首》教案

    《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 3、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

    古诗三首教案

    诵读欣赏 古诗《蝉》《孤雁》《鹧鸪》 一、教学目标: 1.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 2.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二、教学重点: 了解古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三......

    古诗三首教案

    《古诗三首》教案 主备人:刘家军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

    《古诗三首》教案

    品读中体验整合中悟情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教学理念】 这三首古诗词同是写景的,通过将同一主题的三首古诗词整合在一起教学,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解与体验,因......

    24古诗三首教案

    《古代诗词三首》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2.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

    6、古诗三首教案(★)

    第6课 古诗三首 导入新课:领略过童话世界的多姿多彩,现在让我们在唐朝大诗人的引领下一同游览一下祖国雄伟壮丽的河山吧。让我们来学习古诗《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

    古诗三首精品教案

    5.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秋思》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