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学习分类》及教学反思
《小班科学教案《学习分类》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科学教案《学习分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某一特征作肯定和否定的分类。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0个穿戴不同的贴绒男女娃娃;绒布1块;标记图数张(如图);每个幼儿1支水彩笔。小塑筐10个;各种颜色的积木若干;蚂蚁头饰6只。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10个贴绒娃娃,引导幼儿观察这些娃娃的外表特征,然后学习分类。
1.启发幼儿说说这些娃娃有什么不同,如有的穿红衣服,有的不穿红衣服;有的戴帽子,有的不戴帽子……
2.想一想,把这些娃娃分成两组,广组是这种特征的(要穿红衣服),另一组不是这种特征的(如不穿红衣服),<教案来.自:banzhuren教案网>可以怎么分,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多。
3.请个别幼儿按不同标准分类后,在黑板上演示,然后教师贴上标记图。
二、使用幼儿用书第14~15页,给物体分类。
三、《蚂蚁搬粮》。
1.教师扮演蚂蚁妈妈,请5名幼儿扮演小蚂蚁,小蚂蚁按蚂蚁妈妈的要求去搬粮食。例
如:请小蚂蚁把红颜色粮食(积木)放在一个筐里,不是红颜色的粮食放在另一个筐里。教师改变要求,幼儿不断改变分类方法。
2.幼儿轮流扮演小蚂蚁,比一比哪个小蚂蚁搬粮食又对又快。
3.小结蚂蚁搬粮食的情况。
课后反思:
教师应在活动之前基本推测到活动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全班孩子同时参与的活动,一定要有足够大的场地,这样不会显得拥挤。我之所以想到这样调整,是因为我觉得这样的调整会让活动开展的更加顺利,能进一步的实现预期的效果。在每次的活动后,教师不但要对活动进行反思,而且还要记录在案,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便在以后类似的活动中不会范同样的错误。
小班科学教案《学习分类》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108字。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声音叮叮当
一、活动目标
1、感知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
2、知道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扩好耳朵。
二、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略多于幼儿人数(会发声的乐器如小铃、铃鼓等,铁罐若干,内装米粒、黄豆、纸团)。
2、空铁罐若干,黄豆、米粒、报纸若干。
3、每人一个小动物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感知声音。
——请幼儿自由选择桌上的材料进行操作,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听一听都有些什么声音?是怎么听到的?
2、倾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教师摇动铁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是否一样。
——分别将黄豆、米粒、报纸装入空罐子中,请幼儿倾听辨别,并根据幼儿用手指指出声音来源的方向。
——小结:耳朵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
3、讨论怎样保扩耳朵。
——没有耳朵会怎样?
——请幼儿捂上耳朵,教师轻声说话,引导幼儿感知听不见的不方便。——怎样保扩耳朵?(不要对着耳朵大声说话、不要让水流进耳朵或留在耳朵里等)
四、活动建议
1、活动后可带幼儿到产外散步,听一听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音。
2、除了游戏“谁的耳朵灵”外,还可带幼儿到产外空地上进行听辨音源的游戏。方法:幼儿戴上头饰遮住眼睛,教师敲击铃鼓或小铃,幼儿根据声音的来源朝相对应的方向前进。
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搬椅子、收拾玩具、脱衣服、脱鞋等。
2、体育游戏:滚大球。准备各种大球1软性材料制成,直径为100厘米)。玩法:①双手推滚大球,边推边跑。②用力把球推出,球向前滚动时,幼儿快跑,追上后继续滚。③两名幼儿距离2米左右,相对推滚大球。④幼儿推滚大球比赛。朝同一方向,同时推滚。
3、游戏:挠痒痒。准备小草、羽毛等轻柔物品。玩法:①幼儿自选一种物品在脖子、脸、手臂等部位轻轻拂过,说说自己的感觉。②在空地上(最好铺有地毯或地板)相互挠痒痒,感受肌肤接触的乐趣。
4、建筑游戏。提供插塑积木若干,引导幼儿拼搭成花、房子、枪等各种形象,互相介绍、展示。
5、美术活动:美丽的泡泡。
6、在日常喝水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清水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
7、欣赏故事《六个朋友回家》,参见附录。知道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还有小手、小脚是六个好朋友,虽然它们各自的本领都很大,但离开了谁都会觉得非常不便。
第三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玩具是靠惯性、发条、电能等动力动起来的。
2、乐于参加探索活动,并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3、能用恰当的词句,简单讲述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惯性玩具、电动玩具、拖拉玩具、机械玩具(发条)以及遥控、声控玩具。
活动过程
一、幼儿玩自己带来的玩具,初步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
(1)幼儿自由的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2)请幼儿说说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3) 将幼儿带来的玩具按不同的玩法分类摆放。
二、幼儿交换玩具玩,进一步探索各种玩具的不同玩法。
(1)请幼儿讲几类玩具都玩到,加深对玩具不同玩法的体验。
(2)请幼儿说说自己玩了哪些玩具,是怎么玩的。
三、引导幼儿深入探讨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式。
(1)出示打开的发条玩具供幼儿观察。
提问:为什么拧了发条玩具就会动起来?
(2)出示打开的电动玩具供幼儿观察。
提问:为什么打开开关玩具就会动起来?幼儿讨论后,教师出示电动玩具证实。电动玩具有电池,开关打开,电源接通了,就会动起来。
(3)接上电池,开关打开,电源接通了,就会动起来。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有的玩具拧了发条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一推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打开开关就会动起来。
四、提供先进的玩具供幼儿观察操作。
(1)观察遥控玩具。
教师打开开关让幼儿观察玩具是否会动,然后问幼儿:玩具为什么会动?
教师操作遥控玩具后提问:让它动起来的是什么?这种玩具叫什么玩具?
(2)提供会录音的娃娃供幼儿观察。
让幼儿对娃娃说话并观察其反应。让幼儿知道娃娃身后有个小录音机,所以他会说出跟幼儿相同的话。
五、结束活动。
小结:这些玩具真有趣,它们都是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了让小朋友玩得开心而设计制造出来的,如果你们发现了其他新的玩具,可以向大家介绍。
延伸:带幼儿到室外玩玩具。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粽叶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感知粽叶的用途。
2、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体验端午节的风俗。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粽子、粽叶若干
2、有关介绍(1)粽叶的短片,(2)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风俗
3、记录表
操作(用小手表示)
活动过程:
一、出示“粽子”,引出话题。
师:“孩子们,今天是老师带来了一种叶子,看看你们在哪里见过它的?它叫什么名字?”(粽叶)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妈妈、奶奶用它来做成粽子,这种叶子的名字叫粽叶。
二、认识粽叶。
(一)观察粽叶,了解粽叶的特征以及生长环境。
1.师:“瞧,在你们的红色箩筐里就有许多粽叶,呆会请你们去看一看、摸一摸,和你的朋友说一说粽叶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看上去像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你还可以闻看有什么味道。”
2幼儿观察讨论。
3.师:“谁来说说你看到的粽叶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教师记录)
4.小结:“原来粽叶是绿色、叶子长长的、宽宽的,摸上去很光滑,看上去像……,而且还有一阵清香呢。”
(二)幼儿观看视频①,了解粽叶的生长环境。
1师:“粽叶也有自己的家,那它的家在哪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粽叶到它家去看看吧!”(教师播放片段:粽叶的介绍以及生长环境)
2、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3、小结:“哦,原来粽叶是喜欢呆在潮湿的.地方,比如林间、山中,有水的地方都是他的家。”
(三)幼儿观看视频②,初步感知粽叶的用途。
1、师:“那你们谁知道这粽叶有什么用?”(幼儿说)
2、教师播放视频②,幼儿观看感知粽叶的用途
提问:刚才这小小的粽叶介绍了哪些本领?
3、小结:“原来粽叶的本领很大,可以包装食品还能搭配菜肴等。是一个健康的绿色食品。特别是每年的农历5月初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那天家家户户都会用这粽叶包各种形状、味道的粽子。包粽子、吃粽子也就成了端午节的一种民间风俗。”
三、延伸
1师:“那孩子们,你们都吃过哪些不同味道、形状的粽子?
2、师:“那你们想自己来动手包粽子呢?(想)好,那下次我们就一起来试着学包粽子好吗?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知西红柿、黄瓜的特征
2、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1、西红柿与小黄瓜若干,提篮人手一个。
2、各组贴有西红柿与小黄瓜标志的篮子各一个;餐盘若干,湿纸巾人手一条。
3、切好的西红柿、小黄瓜若干;小碟子、汤匙人手一套;白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
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了解西红柿与小黄瓜的外形特征。
二、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主要特征。
1、幼儿人手一个西红柿,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西红柿的外形特征:
西红柿是圆圆的。红红的身体,滑滑的。它的身体软软的,摸起来凉凉的。
2、鼓励幼儿看看并摸摸小黄瓜,然后说出其特征:又绿又长。
3、引导幼儿通过与小黄瓜的比较,了解西红柿的特征。
4、比较西红柿和小黄瓜的颜色、形状、大小。
三、观察切开的西红柿与小黄瓜,在比较中了解西红柿的内部特征。
1、西红柿有红红的`肉,有籽,还有许多汁流出来。
2、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你看到了什么?摸了觉得怎样?用鼻子闯到什么气味?
3、小结:西红柿外表是又圆又红的,顶上有绿色的叶子;
切开后里面果肉的颜色是浅红的,有汁和籽,摸起来光滑皮薄。未切开前没有味道,切开后有点酸的气味。
四、品尝西红柿、黄瓜,感知味道,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1、教师:西红柿有什么作用?你吃过西红柿吗?是怎么吃的?
2、引导幼儿了解西红柿的吃法———西红柿汁、西红柿蛋汤、西红柿炒蛋等;
知道吃西红柿有益于身体健康。
3、将切好的西红柿、黄瓜分发给每组。
引导幼儿用小碟子、汤匙取出自己想要的份额。
4、提出品尝要求:
将手擦干净(洗})后品尝;品尝时注意卫生;吃完后将碟子、汤匙放在指定的地方、用纸巾擦嘴等。
五、幼儿边品尝边自由交流
西红柿有酸酸甜甜的味道;黄瓜脆脆的,很清淡。
在品尝中自由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能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辨别不同果味的饮料。
2、体验自己动手调制饮料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装有热水的杯子、勺子、小篮筐、饮料、6种味道的果真、糖果图片一张与水果图做成PPT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黄色饮料,引起幼儿兴趣
1、我带来了一瓶好喝的饮料,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水果也是黄色的呢?今天,水果宝宝要和我们捉迷藏,刚刚你们说了这么多黄色的水果,到底哪一种躲在里面呢?谁来闻一闻,看你猜得对不对。
2、出示红色饮料,这是什么颜色呀?什么水果宝宝也是红色的.呀?哪个红色的水果宝宝会躲在里面呢?请你来尝一尝。
(二)幼儿动手调制饮料
1、小朋友,你们喝过果真吗?还有一些水果宝宝呀也想和我们小朋友捉迷藏,他们躲在了果真里面,我们一起去找出来好吗?
要求:先看一看果真粉末的颜色,然后用勺子舀一点放到杯子里,搅一搅,再用鼻子闻一闻,猜一猜,把自己猜的水果名字记在心里,再来尝一尝验证自己的想法。喝完以后把杯子放回框子里面。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你喝到了哪种水果的味道,(苹果)他是什么味道的。(酸酸的,甜甜的,香香的)
4、总结:刚才,我们用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的方法,找到了许多的水果宝宝,真棒。
(三)经验迁移
1、展示PPT,看,这些是什么呀?(五颜六色的糖果)看起来真好吃,你看见了什么颜色的糖果,红色的糖果让你想起了什么水果呀?(红色的糖果让我想起了红色的草莓)
2、除了糖果,水果宝宝还会藏在哪里呀?(饼干、面包等)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多种有趣的静电现象。
2、培养幼儿观察、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纸娃娃、气球、塑料笔杆、尺子、绸子、吸管、乒乓球、小筐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老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并说说这些操作材料有什么不同。
二、感知有趣的静电现象。
1、出示纸娃娃,让幼儿看一看
提问:纸娃娃会站起来吗?能跳舞吗?。
2、请你们用老师供给的材料,让纸娃娃跳起舞来,让幼儿自由讨论并进行操作,
老师巡回可启发幼儿更换试验材料。
3、请幼儿看看老师的纸娃娃能跳起舞来吗?
只让幼儿看结果。增加幼儿探索的兴趣,可反复让幼儿看几次。
4、幼儿再次进行操作,教师用语言启发。
5、请操作成功的幼儿示范给大家看,并讲讲是如何让娃娃跳起舞来的。
6、幼儿操作,增加兴趣。
三、小结。
纸娃娃为什么会跳起舞来了呢?因为吸管、尺子等经过磨擦它们产生了静电,用它们去接近纸娃娃,
纸娃娃就会跳起舞来。我们平时也能看到许多的静电现象,如夏天的闪电,晚上脱毛衣时盾到的亮光等,
这都是静电现象。
四、出示气球,请幼儿想想除了尺子、吸管可以使娃娃跳舞外,气球行不行?
请幼儿操作,可让幼儿在衣服上、辫子上、头发上、脸上进行磨擦。
1、用磨擦过的气球去接近同伴或自己的头发会出现什么情况?
2、磨擦过的气球用手去接近它,会怎么样?
3、磨擦过的气球往毛衣上放,往墙上放呢?
让幼儿自由操作,并说说操作过程及结果。
五、出示乒乓球,幼儿俩人或三人合作进行操作,通过手里的`工具怎样使乒乓球动起来?
1、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可用语言提示。
2、让实验成功的幼儿表演给幼儿看。
六、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有趣的静电现象,它不但可以让纸娃娃跳起舞来,还能让我们的头发一根一根竖起来,
就连乒乓球也乖乖的跟着我们的指棒转。你们想不想让爸爸、妈妈也看一看呢?请你们把气球带回家表演给家长看。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6
目标:
1.体验绘画的乐趣,能对画菊花产生兴趣。
2.了解菊花的基本结构,知道花瓣是长在花心上的。
3.观察菊花的外形,会用长线条和短线条表现菊花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菊花,了解菊花的基本结构
物质准备:
1.彩色的小棒,没有花瓣的菊花白纸
2.弯弯的花瓣的菊花和卷卷的花瓣的菊花的范画
3.蜡笔、绘画的纸
过程:
一、迁移已有经验,观察菊花的基本结构(出示菊花的欣赏图片):看,这是什么花呀(菊花)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菊花,谁来说说看美丽的菊花中间圆圆的是什么呀?(花心)除了花心还有什么?(花瓣、叶子、花茎)。仔细瞧一瞧,菊花的花瓣长在哪里?(花瓣长在花心上,他们2个好朋友,手拉手儿不分开)。这些菊花可真漂亮!
二、摆一摆、说一说
1.那我们来动手把菊花摆出来吧,在我们的桌上有一张白纸,看,这张纸上有什么?(圆圈)这是菊花的什么?(是菊花的花心)还缺了什么?我们用箩筐里的小棒做花瓣,动手来摆一摆,摆出一朵漂亮的菊花。摆的`时候注意了,花心花瓣好朋友,手拉手儿不分开。
指导:花心花瓣手拉手不分开,说一说是长花瓣还是短花瓣,还是有长有短。
2.摆好后①请短花瓣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摆的菊花,菊花的花瓣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
总结:(边说边画)你摆的是短花瓣的菊花,花心花瓣好朋友手拉手不分开,花瓣还是五颜六色的呢,真漂亮。
②请长花瓣的小朋友说一说③请有长有短的花瓣的小朋友说一说
3.出示范画弯花瓣和卷花瓣的菊花看,这2多菊花的花瓣是什么样的?
总结:原来菊花有这么多种,有的花瓣长长的,有的花瓣短短的,有长花瓣短花瓣一起的,还要卷卷的、弯弯的花瓣,可真美啊!
4.这么美的菊花,我们来画一画吧,请你们用长线和短线把漂亮的菊花画下来。
三、幼儿作画
1.指导孩子花心花瓣手拉手
2.勤换色
3.指导能力强的孩子尝试绘画弯花瓣和卷花瓣
四、评价
请你说一说你画的菊花是什么样的?
目标:
1.愿意参与观察活动,观察时专心、认真。
2.初步了解菊花的主要外形特征,能叫出名称。
3.学会关心、爱护幼儿园里的花。
准备:
白板课件。
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秋天是一个丰收、硕果累累的季节,有许多水果、蔬菜、庄稼都是在秋天成熟的。那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秋天的什么吗?(幼儿随意回答)告诉你们吧,老师最喜欢秋天的花儿。你们看,秋天到了,许多的花儿都开放了,这里的花漂亮吗?是什么颜色的?
二、基本部分,感知菊花外形特征。
师:这是什么花?
师:这些漂亮的花儿,就是秋天里开的时间最长、最漂亮的一种花儿,它的名字叫什么?你知道吗?(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告诉你们,是菊花。
师:菊花的花是什么颜色的?花瓣像什么?菊花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师:这些菊花的样子都一样吗?有几种颜色?它们的花瓣是什么样子?像什么?
三、欣赏儿歌《美丽的菊花》,引发爱护花的情感。
师:我们的菊花可真漂亮,老师帮小朋友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来念一念。
师:花儿真美丽,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幼:看到花只好看看,不好摘。幼2:花是用来欣赏的。幼3:看到别人采花,要说不能采。
四、游戏:蝴蝶飞舞。
师:今天菊花姐姐来到我们的小三班很开心,现在请我们小朋友变成小蝴蝶跟着缪老师飞回小三班找菊花姐姐玩游戏好不好?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还发现在活动中幼儿似乎被教师牢牢地控制着,未能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总是教师在提问?为何不鼓励幼儿发现菊花其他的秘密?如果我们能给幼儿提供几盆真实的菊花供幼儿尽情的观察,是否就可以鼓励他们在看一看中自己提出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整理出有价值、能促进发展的兴趣点,从而教师再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发现、交流、讨论,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在开放和充满质疑的情境中学习,在不断体验探索中感受成功和乐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7
学习目标:
1.喜欢做实验, 进一步探索哪些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
2.初步感知轮子的形状与功能之间的基本关系。
活动准备:
1.《神奇的轮子》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10-11 页。
2.实验物品,例如不同形状的积木、不同大小的圆罐、小塑料圈、瓶盖、长方形盒子等。
活动过程:
1. 出示各种类型汽车的图片,请幼儿指出轮子在哪里,并问一问幼儿轮子是什么形状的。
2. 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10-11 页,向幼儿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三角形或四方形的轮子吗?
·图中哪一辆车能开动?
3. 幼儿两人一组,每组有一篮东西,例如不同形状的积木、不同大小的圆罐、小塑料圈、瓶盖、长方形盒子等。
4. 幼儿面对面坐在地上,轮流选取篮子里的东西滚向对方,对方把东西接住并把能滚动的东西放在一起。
5. 活动完成后,请幼儿观察能滚动的东西,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圆形的。)
6. 请幼儿在活动室内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活动评价:
1.喜欢做实验和分享发现。
2.能辨别可以滚动的东西。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糖果的不同特征。(颜色、软硬、味道等)
2、愿意与老师、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各种糖果
2、糖果王头饰一个
3、PPT过程:
一、参观糖果王国
1、师:小朋友,我是糖果王国的国王,今天呀,我带你们去参观糖果王国,你们觉得王国里有哪些糖果呀?
那我们现在去看看王国里到底有哪些糖果?我们在看的时候不能用手去碰哦!
2、带领幼儿参观糖果王国(边参观边提问)师:这里有什么糖啊?你猜这是什么味道呀?
把你们的秘密藏在心里哦,现在我们坐到椅子上去休息一下吧,待会告诉大家。
二、说糖果(一)、提问:你在王国里看到了什么糖果呀?
你看到的糖果是怎么样的?
你看到的糖果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呀?
小结:每个糖果都有自己的衣服,有的穿红色、黄色、蓝色等。
提问:穿不一样颜色的衣服,你们觉得这些糖果的味道一样吗?
你觉得哪些糖果是什么味道的啊?你怎么知道的呢?
师:小朋友真棒,糖纸上画了一个草莓,告诉我们这颗糖果是草莓味的
(二)、播放PPT1、(出示草莓糖果图片)提问:你们觉得这颗糖果是什么味道的呀?
为什么是草莓味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
(哦,你是看到糖纸上画了一个草莓,就觉得它是草莓味的)
2、(出示菠萝、橘子、牛奶糖果图片)小朋友,那你们看看这些糖果是什么味道呀?
3、(出示芝麻糖图片)那你们觉得这有事什么味道的呀?
你看下这黑色的是什么呀?
小结:这些穿不同颜色的衣服的糖,味道都不一样,是糖加上草莓就变成了草莓味的.糖果了。………
三、品尝糖果师:小朋友,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糖果呀?这些不一样的糖果吃到嘴巴里是什么感觉呢?
待会呀我们选一颗你自己最喜欢味道的糖果,尝一尝你选的糖果是不是和你说的味道一样呢?
提问:你吃到的糖果是什么味道呢?和你刚才说的味道一样吗?
小结:今天呀,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糖果宝宝,也吃了糖,那我们还可以再吃糖吗?为什么?
师:你说的真好,那多出来的糖怎么办啊?
师:那我们明天再吃哦,现在你们每人喝一杯水,去漱口一下。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9
【设计意图】
在一次美术活动时,有一个小朋友发现,一张红色的纸掉进水里,水就变成红色的了,小朋友们对这个现象很感兴趣,于是我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注意创造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物品在水中是否褪色,从而萌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能比较主动的参与观察和操作活动,发现生活中有的东西在水中有褪色的现象。
2、乐意用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收集生活中的红色物体,如红色雪花片,红色皱纹纸,红色蜡光纸,红布,红毛线。
2、一杯清水,二个罐子,每人四个透明盛水的杯子,水杯上分别帖有红色物体的标记。
3、记录单一手一份,印章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1、变魔术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一杯清水和两个罐子,师: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表演一个水的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师:这有一杯水和两个空的罐子,你们看看两个罐子是不是一样的?现在老师把杯子里的水同时倒进两个罐子,等会儿再倒出来,你们看看会发现什么?(老师操作分别将两个罐子里的水倒回到杯子里。结果一个罐子里的.水还是清水,面另一个罐子里的水变成了红色的)
2、寻找原因
师:咦!这杯水怎么会变成红色的呢?(幼儿猜测)
师:让我来告诉你们这个秘密吧,请你们闭上眼睛大声数一、二、三(当幼儿数到三的同时把罐子的盖子打开,让幼儿发现原来里面有一张皱纹纸)
师:有的小朋友说,是纸身上的颜色跑到水里了,是不是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教师示范小实验:观察皱纹纸浸在水里会褪色
师:看清楚这张是什么颜色的?现在老师把它放在水里,仔细看,纸有什么变化?师生一边观察一边发现,纸的颜色变掉了,变深了还是变淡了?
师小结:东西放在水里颜色会变淡,这就叫褪色。
师:那么褪掉的颜色跑到哪里去了,水有什么变化?
4、幼儿实验
(1)认识材料
刚才我们知道皱纹纸浸在水里容易褪色外,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几样红色的东西,看看是什么?我们也来自己动手做实验把它们放在水里看看会不会褪色?
(2)介绍操作方法
每人准备了四个装有水的杯了,每只杯子上都贴有每样东西的标记,就是告诉你应该把哪样东西放进去。
(3)出示记录单,
讲述记录方法这是一张记录单,记录单上也贴着四样东西的标记,等一会儿实验后你发现哪样东西会褪色,就用印章在这个东西的标记下面印个印。
(4)幼儿实验
每个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把四样东西分别放进相应的杯子,观察该物体是否有褪色的现象。
(5)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帮助幼儿一起在实验记录单上记录实验结果。
(6)幼儿讲述实验过程。
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验结果,这些材料放在水里都褪色了吗?哪些材料容易褪色,哪些材料不容易褪色?
(7)小结
并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水里都会褪色,有的容易,有的不容易。
是不是各种各样的纸都会褪色呢?让我们在活动时间再来做实验,是不是各种布料都会褪色呢?那就要我们小朋友在妈妈洗衣服时仔细看一看,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
【活动反思】
幼儿对这次科学活动很感兴趣,积极的探索什么东西会使水变成红色但是,由于引导不够,幼儿对褪色这个概念没有认识。。对于记录单的使用,有些幼儿还没有掌握。记录单的作用也没有完全的体现出来。给幼儿的操作时间也短了一点。
上一篇:小班科学活动:红红的小东西
下一篇:小班科学活动:爱吃萝卜的小兔
【相关推荐】
小班科学活动:饼干变魔术
小班活动:有魔力的颜色宝宝
科学活动:吹泡泡(小班)
小班科学活动:小手摸到了什么
科学:按形状分类(小班)
小班科学活动——水果切切切
小班数学教案(上学期):小猫钓鱼
小班科学活动——瓶子和盖子
小班科学活动:我的蔬菜宝宝
糖怎么不见了(小班科学)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0
活动设计背景
吹泡泡是幼儿生活中经常玩的一种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玩的一种游戏,但每次都是用现成的泡泡水来吹泡泡,很大程度上印制了幼儿的科学探索热情,素服了有的思维发展,所以我实际了这届科学活动课,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在探索中主动去建构知识。
活动目标
1、感知泡泡的特点。
2、通过操作,知道不同形状的棒棒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
3、培养幼儿实际观察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让幼儿大胆想象与表达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感知泡泡的特点,
2、通过操作,知道不同形状的棒棒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
3、学会自治泡泡水。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吸管
2、香皂、肥皂、洗衣粉、洗涤剂、食盐、醋、白糖、酱油等
3、清水 ,废旧电线丝做成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
活动过程
一:师演示吹泡泡,引起幼儿吹泡泡的兴趣,同时引出课题。
二:联系生活经验,让幼儿初步感知泡泡的特点。
三:动手实践,再次感知泡泡特点。
(一)设疑:所有的水都能吹出泡泡来吗?生大胆猜测,引出操作活动。
预设:1、说可以的幼儿,我让他们当场用自来水吹一吹。(通过演示自来水吹不出泡泡的过程,比老师的空说教效果强得多。)
2、说不可以的幼儿,我让他们说说理由,说说生活中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泡泡。
(二)制作泡泡水
1、让幼儿用分别用身边的材料家在在水里。
2、吹一吹,能否吹出泡泡来。(能吹出泡泡来的就在材料旁边做上记号)
3、汇报交流制作情况,水中放入哪些材料会吹不出泡泡来,再次探索原因。
4、引导小结:泡泡水跟普通的'水是有区别的,所放的东西也是有选择的,一般在在清水中加 香皂、肥皂、洗衣粉、洗涤剂、才可以做成泡泡水,但水不能太多,否则吹不出泡泡。
(三)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大小、形状、颜色
1、让幼儿观察用大小不同的吸管和形状不同的铁丝圈吹泡泡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吸管吹出的泡泡大,小吸管吹出的泡泡小;吹泡泡的工具虽然形状不同,但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2我让孩子们带上自己的泡泡水来到操场上玩吹泡泡,启发幼儿观察吹出的泡泡在阳光下是什么样子的。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讨论“怎样留住吹出来的泡泡”
这下,孩子们可兴奋了,都用自己的办法去试,有的用手挥,有的用嘴吹,还有的索性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吹……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再次达到**。果然,经过他们的一番努力,泡泡真的飞上天去了,孩子们看得可开心了。
教学反思
本活动,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充分让幼儿自主感知,直接操作或得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而教师始终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协调者,这个活动组织有序,是和幼儿个性发展,幼儿自然成为活动的探索者,知识的建构者。
你乐,我乐,泡泡乐!在本次科学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而且也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对动物们独特的消暑办法感兴趣。
2、了解有哪些办法可以让自己变得凉快。
活动重点:
了解有哪些办法可以让自己变得凉快。
活动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对动物们独特的消暑办法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45号;《小朋友的书·夏天真人》
2、动物消暑连线图
活动过程:
一、讨论消暑的办法,引出故事。
提问:夏天真热,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凉快些?(教师图示记录)
我们小朋友有这么多的办法,那么小动物们热的时候会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二、教师根据故事情节遮盖式出示挂图,讲述故事,了解动物独特的消暑办法。
1、讲述故事从开始至“水牛大树也笑了笑说:“那你自己想办法把”。
提问:长尾猴遇到了谁?它们是怎么过夏天的?这些办法长尾猴能用吗?
2、出示图4,教师讲述故事从“长尾猴正在想办法”至结尾,我们再来听听,长尾猴最后用了什么办法?
3、出示动作消暑连线图。(图上一边是动物,一边是过夏天的办法)
4、我们再帮长尾猴去找些朋友,谁知道这些动物是怎么让自己凉快的?我们来给它连连线,看看它们过夏天的办法,长尾猴能不能用?
5、讨论帮助长尾猴凉快的办法。
三、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夏天真热》“长尾猴过夏天”,幼儿观察画面,讲讲故事内容。
四、故事延伸,讨论帮助长尾猴凉快的'办法。
长尾猴妈妈告诉它一个过夏天的好办法,你们还有好办法告诉它吗?(请幼儿说说帮助长尾猴消暑的好办法)
活动反思:
《长尾猴过夏天》这个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对动物们独特的消暑办法感兴趣,了解有哪些方法可以让自己变得凉快。这个故事,我通过先看图片,让幼儿猜测,然后让幼儿听故事的方法让幼儿学习看图讲述。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增加了一个内容,让幼儿知道要爱护树木。我通过让幼儿来听一些行为来辨别这件事情的对错,然后,让幼儿根据这个行为来想办法。整堂课基本上还算成功,但是还是有一些幼儿不能知道长尾猴消暑的办法,对于还能用什么方法来消暑,想法也很有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的感知来初步了解水果。
2.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索精神。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材料提供:石榴、柿子、橘子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秋天里有许多好吃的水果,你都吃过那些水果?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水果,让我们看一看,它们是什么?”
2.请个别幼儿上前摸口袋,摸出一种水果并说出它的名称。(要鼓励每个幼儿都能清楚的说出水果的名称。)
3.每组一盆,数一数,共有几种水果?比一比,那种水果最大,那种最小,并进行排序。
4.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1)你最喜欢哪个水果,摸摸看,它是什么样的?闻一闻,有什么气味?你吃过吗?想一想,它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2)你再去摸摸你没有摸过的水果,看看它和你刚才摸的水果有什么不一样?
5.谈话:“我们幼儿园里有棵石榴树,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石榴是怎么样的?”
(1)摸一摸,看看它的感觉如何?
(2)打开石榴,看一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里面是一粒一粒的红色的石榴子)
(3)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和你以前吃的水果有什么不一样?
6.小结:每种水果的味道都不一样,但都有营养。多吃水果对人的身体有好处。你还有那些水果没有吃过,回去可以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亮点是利用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水果作为幼儿谈话活动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幼儿说的欲望,使每位幼儿有话可说。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他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说一说中认识了水果的外形及口味。幼儿的已有经验得到提升,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现与了解吸铁石,知道它能将铁制品吸住。
2、愿意进行探究活动,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饼干铁盒、回形针、小积木、硬币、旺仔牛奶罐、布头、石头等小玩意每组一篮;人手一块磁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饼干盒,问幼儿“这是什么?”故作神秘跟幼儿说“今天老师给大家来变一个魔术,老师不用手指抓饼干盒,只要把手放在盒面上,盒子也会跟着老师的手慢慢地起来!”
1、请个别幼儿试试老师做的魔术
2、引导幼儿发现老师手中的吸铁石
二、认识吸铁石
1、请幼儿看PPT,各种吸铁石图片,让幼儿知道它们都是吸铁石。
2、请幼儿帮吸铁石找朋友,老师出示回形针、小积木、硬币、旺仔牛奶罐、布头、石头等小玩意让大家认识,请大家说说它们谁愿意和吸铁石做好朋友。
三、幼儿操作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教师引导幼儿用吸铁石与每个小玩意亲一亲,看看会不会粘在一起。
2、提问总结:
你们找到的吸铁石的好朋友都有谁?
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你们怎么知道它是吸铁石的好朋友?
总结:原来吸铁石的朋友都是用铁做的。
那我们把吸铁石的好朋友放在盒子里,我们送给吸铁石。
3、请幼儿拿吸铁石到教室里找一找,教师里哪些物品可以被吸铁石吸住?
总结:你们在教室里找到的磁铁的好朋友都是谁?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活动延伸:
我们家里也有很多吸铁石的好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明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反思】
1.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材料的投放。
孩子在日常生活及游戏过程中,很喜欢动手操作周围的物品,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并结合主题,对孩子的活动区域进行操作材料的投放。
2.科技教育应从小班开始。
通 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根据孩子的理解力和认知程度,会更多地对大班的.孩子进行科技常识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更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小班孩子。从小班孩子的年 龄特点来看,虽然他们的无意记忆占优势、逻辑思维能力缺乏,但他们的求知欲、想像力和创造力却非常强。所以,小班孩子提出的问题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 学现象,教师都应给予正确的回答和引导。但是,给小班孩子讲解应注意措辞,教师要将规范、抽象的概念通俗化,并以小班幼儿能理解的词语来解答分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4
学情分析
瓶子和豆子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在一次活动中,我看见有个小朋友将豆子放在瓶子里并摇晃了起来,听到声音,他非常高兴。我并没有干扰他的这种行为,而是在一旁静静观察。因为,这就是他对环境的一种简单的探索,是他对身边事物产生的兴趣。于是,这节课就这样产生了。本课旨在立足于幼儿最初的简单探索,创设与利用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活动目标
1.通过摇一摇的操作,知道装有一颗豆子的响瓶听起来声音轻,装有许多豆子的响瓶听起来声音响。
2.锻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每人两个瓶子,瓶底用红色胶条包好;每人一份豆子,数量超过二十颗。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教师描述情境,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豆宝宝迷路了,你们愿意把它们送回家吗?这些瓶干就是豆宝宝的家,
豆宝宝是怎么住的.呢?瓶身上的圆点会告诉我们。
教师出示瓶身贴着一个圆点的大瓶子。
师:这个瓶子里住着几颗豆宝宝?谁愿意来送一颗豆宝宝回家?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出示贴有许多圆点的大瓶子,引导幼儿观察、理解“许多”的意思。
师:这个瓶子是几颗豆宝宝的家?太多了数不清怎么办?我们把其余的豆宝宝都送进去,这是许多豆宝宝的家。
教师请另一名幼儿把剩余的豆宝宝装进贴了许多圆点的瓶子。
2.进行部分
(1)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检查指导
师:每个小朋友面前都有两个瓶子,但上面没有圆点,请你在第一个瓶子里放一个,第二个瓶子里放许多。
(2)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猜想。
师:如果我们要去豆宝宝家玩?怎么知道哪个是一颗豆宝宝的家,哪个是许多豆宝宝的家?不打开盖子,你有什么办法?
教师分别摇动两只瓶子,请幼儿听一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师:装着一颗豆子的响瓶,摇一摇声音是什么样的?许多颗的呢?
3.结束部分
集体听辨一颗豆子和许多颗豆子做的响瓶声音的不同。
师:哪个响瓶是一颗豆宝宝的家?摇摇看,声音怎样?哪个响瓶是许多豆宝宝的家?摇摇看,声音又怎样?
集体小结:摇一摇,装有一颗豆子的响瓶听起来声音轻的响瓶听起来声音响。
幼儿摇摇、听听,再打开瓶子反复操作几次。
师:豆宝宝玩了一天了,非常累了,他们现在要休息了,我们轻轻排队出去玩,不要吵醒他们哦。
4、延伸活动
在科学区投放瓶子和豆子,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和探索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认识洋花萝卜,知道其主要特征和对人身体的好处。
2、通过观察、交流、品尝了解洋花萝卜的特点。
3、愿意讲述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喜爱洋花萝卜。
活动准备
1、幻灯片-萝卜
2、洋花萝卜、记录纸、刀 ,兔妈妈的标志牌
3、洋花萝卜人后一个洗净切好的生洋花萝卜,糖、醋、小盘子、调羹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认识洋花萝卜。
1、今天,兔妈妈给小朋友带来一件小礼物,看看,这是什么呀?(小萝卜)
2、它其实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洋花萝卜。
3、你们和它打个招呼吧!
二、观察洋花萝卜,感知萝卜的外形特征。
1、教师:请你们想看看洋花萝卜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吗?
每个小朋友可以拿一个,可以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哦!
(幼儿观察,发现)
2、谁来告诉我,你看到的洋花萝卜是什么样子的?
(颜色,形状,味道)
(1)形状:圆圆的 扁扁的 颜色: 红色的
(2)摸摸它们的皮有什么感觉?(滑滑的)
(3)咦!洋花萝卜上面是什么呀?(叶子)
(4)谁能告诉我,洋花萝卜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绿绿的)
追问:叶子什么形状?只有一片叶子吗?引导:长长的,有很多。
3、洋花萝卜下面的这是什么?(根)
教师:洋花萝卜的根长得是什么样子的?(细细的,长长的,上面有很多小的毛毛)
其实,这些根上的毛毛就是根须呢!
4、教师小结洋花萝卜的外部特点。
教师:洋花萝卜的皮是红颜色的,摸起来滑滑的,长着扁圆的身体,它的顶上长着绿绿的长长
的叶子,还有一条像小尾巴似的细细的根呢!!
三 、观察探究洋花萝卜肉的特点。
1、谁知道洋花萝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个别幼儿讲述)
2、幼儿猜测
教师:你们猜一猜,萝卜里面的肉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出示记录表,记录幼儿的猜测。(根据幼儿的回答涂色)
洋花萝卜图片
4、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看到的这红红的是洋花萝卜的皮,切开洋花萝卜我们能看到白白的肉。
四、品尝萝卜
1、幼儿品尝生洋花萝卜,讲述自己品尝中的发现?
(1)你们谁吃过洋花萝卜呀?是什么味道的呢?(请个别幼儿讲述)
(2)洋花萝卜吃起来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
兔妈妈请你们尝一尝,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3)幼儿品尝
(4)谁来告诉我,洋花萝卜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脆脆的,有些辣,有水分,有点甜)
(5)你们吃过洋花萝卜做的菜吗?
2、幼儿品尝糖醋洋花萝卜,讲述自己品尝中的发现
(1)其实呀,兔妈妈也可以把洋花萝卜也可以变成一道很好吃的菜。是凉拌糖醋洋花萝卜,
你们尝一尝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品尝
(3)凉拌糖醋杨花萝卜好吃吗?是什么味道的?
五、介绍洋花萝卜的营养及对人身体的好处。
教师:其实杨花萝卜最喜欢春天,这个季节它生长的最快,味道最好!!
洋花萝卜有很多的吃法,可以做汤,凉拌,红烧,都可以呢!我们也可以让爸爸妈妈
做一些洋花萝卜的菜,看看吃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哦!
第四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鞋子对对碰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特别是午睡起床后,常常有小朋友把鞋子拿错、穿错。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我设计了《鞋子对对碰》的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关注鞋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配对。在游戏中自然渗透数学的概念,达到“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初步尝试按鞋子的大小、颜色、外形等特点进行配对。2培养动手能力、养成自己整理鞋子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
1、按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等特点进行配对
2、寻找鞋底的 秘密,特别是形状:两头大、中间凹。但鞋子的朝向是相反的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近的大小、颜色、款式各异的鞋子散落放在鞋架上,用布遮起来
2、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奇怪的鞋子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娃娃家里的宝宝呀,特别爱漂亮,每天都要换一双新鞋子,所以她的鞋子特别多,最后,连她自己都分不清哪两只是一双了。有一天,她穿了一双很特别的鞋子,一只是大的红鞋子,一只是小一点的花鞋子(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两只鞋子)可是这一天,她非常不开心,你们知道她为什么不开心吗?(幼儿猜测,引导幼儿发现两只鞋子的不同)教师小结:两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也不一样的鞋子不是一双,所以穿的人当然不舒服了。
(二)我的鞋子
师:那你们穿的鞋子是怎样的呢?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脚上的鞋子,并说出自己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初步要求幼儿说完整话。
教师小结:两只大小相同,颜色一样,款式一样,形状也相同,这样的鞋才是一双鞋。
(三)鞋子配对
师:小朋友们今天懂得了这么多的知识,知道了什么叫做一双鞋,而且都穿对了,那么你们帮老师看一看,我今天穿的对不对(教师穿的鞋子不一样)?(幼:不对,颜色不一样,款式也不一样„„.)
师:哎呦!老师今天早上起的急,把鞋都穿错了,没关系,我可以把鞋子换回来。(教师一次次的换鞋子,要求每次换的鞋子都跟原来的不一样,并让幼儿说出哪里不同,最后挑一只与原来的鞋子一样的,但是朝向相同 的鞋子,请幼儿说出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进一步发现鞋的朝向是相反的
教师小结:两只大小相同,颜色一样,款式一样,形状也相同,但朝向相反的鞋子,我们就叫它一双鞋。
师“那么谁能帮我把正确的鞋子找出来呢? 出示几只不同样式的鞋子,请一名幼儿挑选。(出示鞋架和随处乱放的鞋子)
师:娃娃家的宝宝经常把鞋子乱丢乱放,害得妈妈找也找不到,还常常把鞋子穿错。听说我们小朋友很聪明,能够把鞋子一双一双的整理好,他们家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整理一下,好吗? 幼儿分散 收拾,将找到的两只鞋子摆放在身边,并说出为什么要将这两只鞋子放在一起。幼儿互相检查、验证,并把找对的鞋子放在鞋架上。
(四)养成整理鞋子的好习惯
师:我们小朋友真是太棒了,把娃娃家的鞋子一双一双的摆放整齐,这下娃娃的爸爸、妈妈和宝宝穿鞋就很方便了,也不会穿错了,看上去也很漂亮。
2.游戏:对对乐。
幼儿一人手中拿一只鞋,听音乐自由走动,寻找与自己鞋子一样的另一只,配对后,两人将鞋底相互有节奏地碰击,并念儿歌:“对对碰、对对碰,一对鞋子对对碰。”与其他小朋友交换鞋子,再次游戏。
3.依据配对的方法,幼儿再次收拾鞋子。
・教师提醒幼儿一双一双地收拾,并整齐地摆放在鞋柜中。
活动反思:
1、根据幼儿的需求生成教育。
本活动的设计以“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为宗旨,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取经验,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当幼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配错鞋子),于是我生成了《鞋子对对碰》这一活动。通过幼儿的实践,来解决幼儿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生活,促进幼儿的发展。
2、让幼儿在同伴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学习。
同伴的相互作用是
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让他们共同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互相启发、修正。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学会接纳他人的观点,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提供合理的教育“平台”。活动的目标符合我们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又适当的增加了难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观点。在活动中,教师更多是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支持、推动幼儿主动学习。
第五篇:小班科学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活动《落叶》案例反思
水务局幼儿园 岳鹏坤2011.11.我们幼儿园座落在美丽的玉渊潭公园内,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每到秋
季来临,各种花草树木的种子、果实、叶子随处可见,光园内就有石榴树、松树、柿子树等多种植物。这些都是孩子们操作的好材料,结合课程组推荐的《培养儿童好奇心—89个科学活动》一书,我开展了《落叶》这一科学活动。通过这次活动的实践,让我更深层次的理解了幼儿园科学教育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启蒙教育。
一、活动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兴趣
从幼儿周围生活中取材,给幼儿提供符合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幼儿一定很投入。所以我以落叶为材料,开展了一次有关落叶的科学活动。因为园内植物很多,落叶随处可见,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总是被地上的落叶吸引,常常有孩子捡来颜色鲜艳的叶子送给我,班里的桌椅下,孩子们的口袋里也时常出现落叶的身影,它们都是孩子们偷偷带回来的,孩子们对落叶有着浓厚的兴趣。活动准备阶段我与家长链接,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在公园里、家周围、来园的路上,收集落叶,种类尽量多一些,然后把收集到的落叶带到幼儿园投放到科学角。这样材料得到了丰富。收集也是幼儿学习的一个过程,使幼儿对落叶有了初步的认知。
二、创设宽松的氛围,将幼儿摆在主体的位置,引发幼儿主动探索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来到公园里捡各种落叶。面对草地上厚厚的落叶,他们
兴奋无比,有的跑上去踩一踩,有的摸一摸,有的踢一踢,更有的直接躺在了上面感受落叶的松软,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观察、探索着大自然的丰富多姿。也收集了大量落叶。
面对我们一起收集的落叶,大家开始了观察、讨论,以往我会把每一个环节
说什么话,提什么问题等等考虑的特别细致,可现在通过对《培养儿童好奇心—89个科学活动》一书的学习,我会思考出大致几个环节,几个问题,每一个环节具体要做什么,要看孩子们的反应,灵活应对,要让孩子动手做,动脑想,动嘴说,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减少一直是老师牵着孩子走的现象。现在孩子们使用自己找来的材料进行探索,他们兴致盎然,争先恐后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而此刻作为教师要做的是观察他们的行为,聆听他们的想法,跟随他们的思路,适时的抛出引导他们的问题。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孩子们没有压力,敢说,敢做,能将自己的认知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孩子们发现了落叶形状、大小、颜色的不同并能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
三、做幼儿的帮助者,根据实际随机调整教育方案
和孩子们一起到公园捡落叶,可当孩子们面对草地上那厚厚的,松软的落叶时,他们都跑到草地上跑啊,跳啊,踢啊,忘记了自己来的目的,他们此刻感兴趣的不是捡落叶。我赶快变换教学形式,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尽情的感受满地的落叶,把捡落叶推迟,结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内容来定义他的学习到底好还是坏。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幼儿园的学习,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试探他们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教师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
四、容许“儿童的科学”中包含不科学的成分,保护幼儿绝妙的想法
在活动中,孩子们讨论到了“树叶为什么从树上落下来”,有的孩子说,是被风爷爷吹下来的,有的孩子说,小树叶太顽皮了,它们想跑去别的地方玩。很显然它们的理解是不科学的,他们不知道树叶落下来的真正原因。我们应允许幼儿去想象,猜测落叶的秘密,这样也许会导致幼儿一些“错误”认识,但是它作为幼儿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探索要有意义得多。我们应容许“儿童的科学” 中包含某些不那么科学的成分,即泛灵论,实在论,人为论等思想。帮助幼儿产生绝妙的想法并对拥有这些想法充满信心,具有证据。这不正是我们的科学教育所期待的吗?
在这次活动中,通过科学启智的理念,我比以往进步了很多,孩子们不单单在落叶的活动中认识了落叶的大小、颜色、形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认识到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激发了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活动的过程中我总是担心“我不讲,他们会知道吗?”,“再放纵下去会不会偏离了主题?”等等。对自己角色作用把握的还不是很好,还不是十分放的开。在今后的活动中要将主权真正的交给孩子们,教师根据幼儿探索的需要灵活的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成为幼儿学习的帮助者。
最后,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课题,感谢课题组的培训,感谢我们园领导的大力支持,“科学启智”这条道路,我会坚持走下去!走好!篇二:小班科学活动《按图形分类》教案及反思
小班科学活动:《按图形分类》(数学)
东郊幼儿园翁雯雯 活动目标:
1、能排除颜色大小的干扰将图形进行分类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类结果
活动准备:1)大圆形、大三角形、大正方形各一个 2)有图形标记的房子大图
3)颜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趣
1、出示大圆形、大三角形、大正方形,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我吗?(幼儿按老师出示的图形回答问题)
2、教师扮演图形妈妈自我介绍:我是xx图形妈妈。引导幼儿跟图形妈妈问好,加深印象。
二、送图形宝宝回家
1、教师继续扮演引趣:我们的图形宝宝们还没有回家,小朋友能帮帮我们吗?要是看到图形宝宝请送它们回家
2、出示带有图形标记的房子大图。提问:小朋友说说哪座房子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认识图形标记
3、请图形妈妈回家等图形宝宝(教师用大图形示范,学说句式:我送xx回家)
4、在教室里找找图形宝宝。引导语: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找找调皮的图形宝宝藏在哪里?
5、引导幼儿将不同的图形宝宝送回相应的家,并试着一边送一边说:我送图形(三角形、圆形等)宝宝回家。
6、请个别幼儿上台操作,要求一次只能送一个图形宝宝回家。其他幼儿评价
三、指导幼儿操作材料《我送图形回家》
1、分发材料,让幼儿分组按照标记,把图形分类。
2、要求边送边说:我送图形(三角形、圆形等)宝宝回家。
课后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比较枯燥的,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节按图形分类的活动,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下面我自己对本节课的教与学进行了反思:
一、活动刚开始我设计的是图形妈妈来求助,我采用了拟人化的图形卡片,幼儿的注意力就全被我吸引了。接下来的活动就容易开展了。小班的孩子们能顺利地认识并说出图形的名称,这个环节较为顺利。
二、第二个环节中送图形宝宝找家。原来我设计的是引导幼儿对房子进行观察,发现房屋上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标志,从而确定是哪个图形的家。但因为是借班上课,可能对小朋友们不是太了解,可能是我对问题阐述得不够清楚,幼儿的思维一直停留在发现房子里没有图形宝宝。孩子们有模仿性,一个小朋友这样回答后,再提问了两个小朋友就还是一样的回答。我有些乱了阵脚,但我还是顺着孩子们的话往下接:“对,图形宝宝们都不在家,所以要请小朋友帮忙。老师发现啊这座房子上有正方形的标志,我想这应该是正方形的家,你们同意吗?”幼儿们终于发现了房子上的窗户和屋顶上的图形标志不一样,这个部分才得以顺利进行下来。
三、第三个环节通过孩子们自主操作送图形宝宝回家,不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增强了动手能力,还在实践中复习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让幼儿进一步掌握了图形。这一部分开始后幼儿的情绪高涨,都争着要去送图形宝宝。我适时提出要求,一次只能送一个图形宝宝;不能大声叫,会吓跑图形宝宝。有课的前部分的铺垫,幼儿都能很准确地把图形送回家。
四、最后一个环节我投放一个图形分类表和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自己动手送图形回家。幼儿操作完成得很好,我自己对这个环节有个遗漏,忘了提醒幼儿要边送边说。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乐于参与,积极发现。活动材料的精心准备,又为幼儿提供了全面探索的机会。但在课后,也从授课过程中折射出一些自己在平时没注意的一些习惯。比如在课的中间对问题的表达可能不够清晰到位,导致幼儿不理解我的意图。在以后的活动过程中,我要多多注意,不断改进,向其他老师们多多学习。篇三:小班科学教案与反思
小班科学:《旺旺糖果屋》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数取物。2.初步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二、活动准备
透明的袋子若干个(贴有2-5的圆点);红、黄、蓝、绿4种颜色的糖果;小熊手偶1个;动物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数取物 2.难点:按货架上箩筐的标记归类摆放糖果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小熊的“旺旺食品店”要开业了,激发幼儿的兴趣。
“我是只快乐的小胖熊,下午我的“旺旺食品店”就要开业了,这就是我的招牌,上面有我的店名《旺旺糖果屋》,上面还有什么?(气球、糖果、糖纸)有几个?食品店里的糖漂亮吗?是什么颜色的?我一个人忙不过来,瞧,我的好朋友都来帮忙了。”(兔子、小猫、小青蛙、小鸭子)
“有几只兔子?几只小青蛙?几只小猫?几只小鸭子?”
“两只小猫和招牌上的什么东西一样多?三只小鸭子和谁一样多?四只小兔和谁一样多?五只小青蛙和谁一样多?”
“小动物们说要帮助小熊包装糖,小朋友愿意一起来帮助小熊吗? 2.帮助小猪装糖:
(1)“包装时,小朋友要先看清楚袋子上有几个圆点?是什么颜色的?然后就装上和圆点一样多颜色相同的糖。”
(2)教师示范
如:上面有5个黄色的圆点,装5颗黄色的糖果(正确示范)
上面有4个蓝色的糖果,装3颗蓝色的1颗红色的(错误示范),请个别幼儿上来进行纠正,再次强调装糖要求,装与圆点颜色和数量一样的糖果。(3)幼儿操作
请每位幼儿装一袋糖果,装好检查好后拿着糖果袋回到位置上。3.帮助小熊将糖果按货架上箩筐的标记归类摆放好。
(1)请幼儿看看货架上的箩筐上有什么标记?(画有糖的卡片标记、数字2、3、4、5)
(2)这些箩筐有什么标记?(颜色不同)
(3)提出糖果摆放要求:红颜色两个糖就摆在和它一样颜色一样多的箩筐里
(4)幼儿分组按标记摆放。4.结束
小朋友为小熊包好了这么多的糖果,小熊要感谢你们请你们吃糖果,你们先去洗手。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的开展,我觉得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教学活动的导入部分幼儿很投入,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根据教师设置的情节轻松地进行活动。在活动的第二环节幼儿在装糖果操作的时候,应对能力弱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在此环节结束时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能针对幼儿的错误进行纠正,得到再一次的巩固。最后一个环节时间太长,不用每个箩筐都检查,代表性的检查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