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音乐课教案《迎新大带小活动》及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课教案《迎新大带小活动》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中班幼儿提醒帮助小班幼儿听、看的兴趣,认真向哥哥姐姐学习,在活动中萌发大带小、大教小、小爱大的亲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自由心态下较大胆表演和创造,体验大带小活动的乐趣,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课《迎新大带小活动》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自由心态下较大胆表演和创造,体验大带小活动的乐趣。
2、在活动过程中,中班幼儿提醒帮助小班幼儿听、看的兴趣,认真向哥哥姐姐学习,在活动中萌发大带小、大教小、小爱大的亲情。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幼儿之间的互动。
活动过程:
一、律动:大带小边唱边进教室。(走走停停)
哥哥姐姐要和弟弟妹妹手拉手边听音乐边出去走走啦!
二、语言节奏:
哥哥姐姐会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这是我的弟弟(妹妹),他(她)叫……,(大家呼)他(她)叫……”
三、歌曲《干净的小手》
哥哥姐姐都很爱干净,每天都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的。
1、哥哥姐姐边唱边用舞板伴奏。
2、哥哥姐姐边唱边在弟弟妹妹前表演。(第2遍创编歌词)
3、哥哥姐姐教弟弟妹妹边唱边洗手。
四、儿歌:上海童谣《烧小菜》
哥哥姐姐的本领可大了,他们还会烧菜,我们弟弟妹妹想不想吃啊?(想)
中班幼儿念上海童谣,弟弟妹妹接后3个字。
五、歌表演《三条鱼》
刚才哥哥姐姐表演过了,我们弟弟妹妹也来表演一个好吗?
弟弟妹妹对着哥哥姐姐唱《三条鱼》,拉哥哥姐姐一起表演。
六、老师表演
袁老师也来表演一个节目:钢琴独奏《铃儿响叮当》。
金老师也来表演一个节目:舞蹈《小牧民》。
七、舞蹈《找朋友》
1、我们樱桃班和贝贝班的小朋友都成为了好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好朋友吧?
2、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拿好小乐曲出教室。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给我的触动很深,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群刚从托班升入小班的幼儿和一群刚从小班升入中班的幼儿们,在开学仅仅只有5天的时间里,居然能在一起搞这次大带小的活动,而且搞的这么有声有色,孩子们从活动中得到了快乐,作为老师的我更是乐趣无穷。
在这次活动的准备中,我们班的幼儿与他们自己的哥哥姐姐之间建立了深刻的友情,哥哥姐姐们时常来喂他们吃饭、帮他们穿鞋子、和他们做游戏、带他们参观幼儿园……他们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信任和依赖,只要一天看不见哥哥姐姐他们就会记挂他们。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一些平时胆小的孩子在活动中能大声唱歌、并能大胆的在大家面前表演节目;一些平时比较活跃的孩子更是如鱼得水,一会和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游戏,一会又和同伴一起舞蹈;一些能力差的孩子在哥哥姐姐帮助下学会了洗手,学会了上海话,回家还有模有样的说给爸爸妈妈听呢!
哥哥姐姐们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一些平时比较调皮的孩子自从有了弟弟妹妹后有了一定的责任感,上楼是扶着他们走,座位让给他们先做,教我们唱歌教我们洗手,连平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都让他们先玩……
这次大带小的音乐活动我们通过游戏化的方法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并在每个环节中都设计了互动发环节,让每一个孩子在愉快的活动中,接受音乐的熏陶。律动:走走停停——让幼儿乐在动中;歌曲《干净的小手》——让幼儿乐在动中;儿歌:上海童谣《烧小菜》——让幼儿乐在趣中;歌表演《三条鱼》——让幼儿乐在创造中;舞蹈《找朋友》——让幼儿乐在参与中……
陈老师说过:“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较不好的老师。”是啊?我们付出多少在
本文扩展阅读: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的总和。活动由目的、动机、动作和共同性构成,具有完整的结构系统。苏联心理学家从20年代起就对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Α.Н.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对苏联心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成为现代苏联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石。
第二篇:幼儿园“大带小”活动反思
幼儿园 “大手牵小手”活动反思幼儿园大手牵小手反思
手拉小手,欢乐多又多
1.谈话活动的重要性。
让大班幼儿看一些小班弟弟妹妹刚入园的焦虑、哭泣照片,激发大班幼儿对小弟弟小妹妹的关爱之心,通过谈话活动,让幼儿获得相应的知识经验。如:见到弟弟妹妹要热情的打招呼,大胆介绍自己,知道对方的名字,并抱抱或亲亲对方;提醒幼儿要照顾好弟弟妹妹,牵着手,慢慢走,下楼梯时手搀扶好弟弟妹妹慢慢走;在游戏的时候细心地照顾好弟弟妹妹,以防摔倒,若摔倒及时将其扶起来;在跟弟弟妹妹分享食物的时候,应注意向他们介绍食物的名称,若嘴角有食物残渣应及时为其擦拭,并教给他们用餐卫生。
2.自我服务的提高。
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如:在分享食物的时候,可以教给弟弟妹妹怎么拆包装,在入睡这一环节时应熟悉儿歌,熟练掌握上床睡觉的程序及规则。
3.对幼儿的表现及时梳理反馈。
在“请让我来帮帮你环节”,小四班的小朋友午睡时哭闹的厉害,大班的幼儿会主动拿出糖果去哄弟弟妹妹“你别哭了,妈妈下午下班就来接你了”;还有的小朋友主动给弟弟妹妹脱鞋子,给他们盖毛巾被,轻轻的拍打还哼着歌曲哄他们睡觉。
在小三班“请让我来喂喂你”环节,大班的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排队取餐点后,喂给弟弟妹妹吃,“大老虎的嘴巴,啊呜”,听着孩子的话语真的很感动,由衷的感觉孩子们长大了。
4.活动中的渗透教育。
在大带小的活动中,因为我班是带小三班和小四班两个班,再给弟弟妹妹送礼物环节,教师请幼儿问问小班老师班里有多少个小朋友,自己班 里来了多少人,怎样做礼物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得到礼物。对幼儿渗透数教育;
在送礼物之前,教师带幼儿预约时间,请幼儿电话联系小班教师,看看送礼物什么时间最方便,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5.活动中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是合理
此次活动,在“请让我来帮帮你”环节,由于是小班入园第一天,午睡时孩子哭闹的厉害,多数小班幼儿根本不理会哥哥姐姐的帮助,但是大班孩子还是会坚持哄弟弟妹妹,很让人感动。希望在做此类活动时时间稍稍后延几天,使小班孩子能熟悉一点幼儿园的常规会更好。
(2)有些过程流于形式。
由于开学第一周活动很多,在保证自己班级活动顺利开展的情况下还要和拉手班级做好衔接,由于时间比较紧,有些活动只是走马观花的流于形式,没能深入的挖掘其教育价值。
在这次大手牵小手的活动中,大班的孩子和小班的幼儿各自收获着不同年龄段的快乐,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会越来越好。
第三篇:幼儿园教学反思:大带小
幼儿园教学反思:大带小
在开学初的那段日子,教师们为了消除新入园孩子们的焦虑感,都会想尽办法,利用漂亮的玩具、小食品、木偶、游戏等让孩子开心。但由于幼儿来自几十个不同家庭,每个孩子的个性以及焦虑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很难让所有孩子一下子远离恐惧和分离焦虑。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探索,利用幼儿园特有的优势进行以大带小的活动。
早饭后,小杰捧着新玩具小声抽泣着,严固靠在老师的怀里边哭边喊妈妈,乐乐不安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奇奇站在窗前愣愣地看着窗外……任凭老师不住地哄劝,他们仍深深地思恋着家人。“小弟弟、小妹妹好!”随着清脆的问候声,大班的孩子们推门而入,他们给弟弟妹妹带来了惊奇与快乐,使原本沉闷的气氛一下充满了活力。屋子里的哭泣声渐渐被说笑声和歌声所代替。这边,大姐姐张鑫给妹妹讲图书,小妹妹也不甘寂寞,用手指着书大声说:“这是小白兔,它到那里采蘑菇去!”“对,兔妈妈带着孩子去采蘑菇……”那边,几个女孩跳起了孔雀舞、小杰也在一旁跺跺脚,挂着泪花的小脸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奇奇的眼神从窗外转向了拼搭区,他看到小光哥哥塔好一辆坦克,坦克的炮还能上下移动,就走过去,和哥哥玩起打仗来。哥哥为他端来一杯水,一口一口地喂他,刚才还眼神忧郁的奇奇,一下子兴奋、快乐起来。西西姐姐拿着心爱的玩具娃娃来到哭闹厉害的瑞瑞身边,说:“玩吧,给你!”倔强的妹妹一回身,背对着西西。西西就势和妹妹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瑞瑞终于在姐姐的带动下抱着娃娃开心的玩起来,而且玩得非常投入。大班的钧钧是个内向少语、动手能力较差的孩子,但在弟弟妹妹面前却变得自信了。他手把手地教弟弟画画,又跑到积木区帮妹妹穿鞋,虽然他的动作有些不协调,反复穿了好几次,但终于穿好了。一时间,大孩子与小孩子轻松而自然地交流着,交往着。小孩子在哥哥姐姐感染下很快熟悉并适应着新的环境,体验着幼儿园生活、游戏的快乐,没有了初入园时的恐惧与陌生。同时,大孩子把照顾弟弟妹妹当成一种责任,克服了自我中心化,在帮助弟弟妹妹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开学初组织这样的大带小活动,对于小班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认识新朋友、建立新常规是非常有效的。我们大班幼儿的大带小活动始终贯穿于整个一日活动之中,让孩子们都充满了热情,尤其是大班的孩子们,一个个充满爱心的镜头,让我倍加感动。孩子们交流了自己关心、帮助弟弟妹妹的感受与经历,许多的孩子产生了共鸣,弟弟妹妹在我们的关心下喜欢上幼儿园了,让弟弟、妹妹看看哥哥姐姐的本领,在活动中处处体现了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的关心如:孩子们考虑到弟弟妹妹比自己年龄小,哥哥为他端来一杯水,一口一口地喂他,用自己的语言去关心弟弟妹妹,活动中能进一步感受到自己是哥哥姐姐,本领越来越大,树立了初步的责任意识。
第四篇:幼儿园大带小活动案例反思
幼儿园大带小活动案例反思
文章来源:未知 文章作者:悠游仙鱼 推荐给朋友 收藏本页
在开学初的那段日子,教师为了消除新生入园的焦虑感,都会想尽办法,利用漂亮的玩具、小食品、木偶、游戏等让孩子开心。但由于幼儿来自几十个不同家庭,每个孩子的个性以及焦虑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很难让所有孩子一下子远离恐惧和分离焦虑。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探索,利用幼儿园特有的优势进行以大带小的活动。
早饭后,小杰捧着新玩具小声抽泣着,严固靠在老师的怀里边喊妈妈边哭,乐乐不安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奇奇站在窗前愣愣地看着窗外……任凭老师不住地哄劝,他们仍深深地思恋着家人。“小弟弟、小妹妹好!”随着清脆的问候声,大班的孩子们推门而入,他们给弟弟妹妹带来了惊奇与快乐,使原本沉闷的气氛一下充满了活力。屋子里的哭泣声渐渐被说笑声和歌声所代替。这边,大姐姐张鑫给妹妹讲图书,小妹妹也不甘寂寞,用手指着书大声说:“这是小白兔,它到那里采蘑菇去!”“对,兔妈妈带着孩子去采蘑菇……”那边,几个女孩跳起了孔雀舞、小杰也在一旁跺跺脚,挂着泪花的小脸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奇奇的眼神从窗外转向了拼搭区,他看到小光哥哥塔好一辆坦克,坦克的炮还能上下移动,就走过去,和哥哥玩起打仗来。哥哥为他端来一杯水,一口一口地喂他,刚才还眼神忧郁的奇奇,一下子兴奋、快乐起来。西西姐姐拿着心爱的玩具娃娃来到哭闹厉害的瑞瑞身边,说:“玩吧,给你!”倔强的妹妹一回身,背对着西西。西西就势和妹妹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瑞瑞终于在姐姐的带动下抱着娃娃开心的玩起来,而且玩得非常投入。大班的钧钧是个内向少语、动手能力较差的孩子,但在弟弟妹妹面前却变得自信了。他手把手地教弟弟画画,又跑到积木区帮妹妹穿鞋,虽然他的动作有些不协调,反复穿了好几次,但终于穿好了。一时间,大孩子与小孩子轻松而自然地交流着,交往着。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懒惰虫》教案及反思
教科院12级学本2班 12131020211 郭正强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并较自然地进行歌唱。
2、能在歌曲结束时,及时模仿动物叫声或用语言对问句并作出相应的回答。
3、不愿意做懒惰虫,乐意做一个勤劳的孩子。活动准备:
一只毛茸茸的小鸡玩具,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座位排成“圆形”,并玩过“点兵点将”游戏。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蜜蜂做工》。
驾驶带领幼儿随着音乐从活动室外面飞进教室,并在教室里边唱歌边表演《蜜蜂做工》。
二、玩“点兵点将”游戏。
(1)教师出示小鸡玩具,问小鸡:“你是小小鸡,你是一只小小鸡?(小鸡没有回答)。
(2)组织幼儿讨论:你们能帮助小鸡回答吗?(如:小鸡发出叽叽叽的声音,就表示回答)
(3)教师边用《懒惰虫》歌曲旋律唱问:你是小小鸡„„“边逐个对座位上的幼儿点小鸡。歌曲唱完,被点的最后一名幼儿站起用“叽叽叽”叫声表示回答。(4)由幼儿建议,教师边唱其他小动物边点兵点将,鼓励和表扬幼儿大胆地利用相应的叫声进行回答。
三、学唱歌曲《懒惰虫》。
(1)看图片,并用语言表现对懒惰虫的理解。“懒惰虫是什么样的人?”(2)边玩游戏边听教师范唱,理解歌词内容,教师边唱边点人,唱完后提问:“懒惰虫什么地方痛?”
(3)倾听教师第二遍范唱,然后讨论用什么动作表示一身都是痛。(如牛动身体,双臂抱紧等)
(4)秒年 用手指两拍一下做点人动作,边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四、游戏《懒惰虫》。
(1)学习用语言和动作,坚决大胆地表现对懒惰虫的否定。教师:你们是不是懒惰虫?幼儿:我不是懒惰虫。
(2)介绍游戏玩法:教师或幼儿扮演点人者,边唱歌边点数寻找懒惰者,当歌曲唱完后,被点到这,必须站起来,大声地否定:“我不是懒惰虫”。(3)讨论活动:你喜欢懒惰虫吗?为什么?激励幼儿争做爱劳动的好孩子。
学习歌曲
1、以故事理解歌词:刚才毛毛虫和大树爷爷做挠痒痒的游戏,可开心了!咦,有一条毛毛虫还在睡懒觉呢,大家都去叫它:“醒来啦,太阳出来啦!”可是它却说:“哎哟,我眼睛痛,我的肚子痛,我的一身都是痛。”大家怎么叫他都不愿意起床,不愿意做事请。大伙儿生气了,就叫他“懒惰虫”。大树爷爷笑眯眯:“别着急,我来试试”。
2、清唱示范歌曲。
提问:大树爷爷用什么办法把毛毛虫叫醒了?为什么毛毛虫听了大树爷爷的歌会很快起床做事?你听到大树爷爷唱了些什么?
三、情景游戏——唤醒小动物。森林里的小动物都不肯早起,爱睡懒觉,你们愿意去帮助他们吗? 活动反思:
歌曲《懒惰虫》诙谐、幽默,旋律流畅,歌词生动,适合小班幼儿。歌曲虽然以“反面形象”出现,但他的教育意义是很显现的,教育孩子做一个勤奋的人。“勤奋”的概念很宽泛,对于小班孩子的理解有难度,想到班级中有一部分孩子早起的现象,因此,我把音乐中的“懒惰虫”特指为不愿早起,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更符合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为避免歌曲中“反面形象”的负面影响,我又赋予歌曲《懒惰虫》一个特定的功能,即“唤醒功能”,大树爷爷轻轻一唱,爱睡懒觉的毛毛虫就起床了。多神奇,一首歌变成了一个好办法。基于这两个重新赋予的特指,就可以情景自然贯穿活动始末,有了反复吟唱的理由,自然地激发了孩子不当懒惰虫的想法,同时帮助孩子感受体会了歌曲的诙谐情趣。新授歌曲必须要有七八遍的反复跟唱,才会被孩子接受熟悉。单调机械的模唱显然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内驱力,因此在清音跟唱后,我设计了游戏环节“唤醒小动物”,引导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学会歌曲的吟唱。孩子幼儿都沉浸在“帮助唤醒”的角色中,尽情地反复自觉地吟唱。对他们而言,已经不是在学唱新歌,而是在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