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六年级科学10至12课教案

2021-08-04 18:2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上学期六年级科学10至12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学期六年级科学10至12课教案》。

@@小学导学案

六年级

科学

单元

第三单元

主备人

@@

课题

第10课:

卵石的形成学习内容

本课以卵石

为研究对象,认识地球表面物质形态的运动和变化。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了解地表是在不断变化的。

学习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卵石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认识流动水的力量、重力对地表改变的作用。

2.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加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

3.形成喜欢大胆想象,想知道,爱提问的科学态度。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

学习重难点

重点::知道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而形成了卵石。

难点:认识卵石形成的过程。

师生准备

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带盖的玻璃杯、碎砖、透明的塑料瓶。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

方法提示

一、认识卵石的形态特点,揭题

1、出示卵石实物。

问:你见过这种石头吗?在哪里见过?

2、这种石头叫卵石(板书:卵石)

想一想:为什么叫它“卵石”?卵石与其它石头相比有什么特点?

3、卵石不分大小,都形似鸟卵,光滑圆润。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雕刻家是如何造就它的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卵石的形成二、获取卵石形成的事实,并进行预测

1、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说说卵石是哪里来的?

2、出示河道上、中、下游图片或录像了解事实,这是一条

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图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猜一猜:河流上游的岩石最初是从哪里来的?

三、认识卵石的风化作用

1、岩石变成卵石,那么岩石是从哪里来的呢?看书36页下面的3副图说说你的想法?想想每种现象都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2、师::刚才大家谈到温度变化会引起山体松动,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

(1)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2)确定方案,分组实验。

(3)汇报交流:实验的结果怎么样?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4)小结:温度的变化、水结成冰、植物的根长大等原因长期对岩石产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四、认识搬运中产生的磨圆作用

问:现在河道中的岩石有了,它又是怎么变成下游河滩上的卵石的呢?

(1)学生猜想。

(2)你能用模拟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

(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4)确定方案,分组实验。

(5)汇报交流:你们是怎么实验的,为什么这样做,实验的结果怎么样?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6)小结:岩石在流水的搬运过程中,岩石和岩石之间有摩擦,岩石与河床之间有摩擦,岩石与水之间也有摩擦,岩石受到这一系列的摩擦作用使得岩石越来越小,棱角逐渐被磨圆。

五、课堂小结

(1)师:根据以上研究,你认为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分组讨论,然后把你们的结果告诉大家。

(2)分组讨论

(3)交流小结: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

六、拓展延伸

1、想一想,在某些海滩上也有大片大片的卵石,你认为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想一想,今天的高山在遥远的将来可能是什么样呢?

长江作业本第10课时内容

10、卵石的形成岩石

卵石

高山

搬运

风化

冲刷

破碎

摩擦

碰撞

@@小学导学案

六年级

科学

单元

第三单元

主备人

@@

课题

第11课:

溶洞

学习内容

本课是在学习了(卵石的形成)一课的基础上,以溶洞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认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2、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的想象,并应用类比推理对溶洞以及钟乳石等的形成进行推测。

3、探究中能够与人合作、积极交流,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4、通过研究溶洞,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对溶洞及钟乳石等的形成进行推测。

难点: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的想象,并应用类比推理对溶洞以及钟乳石等的形成进行推测

师生准备

教师:(1)有关溶洞的声像资料。(2)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的成因课件。

学生:(1)滴管、烧杯、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吸管、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石灰石、鹅卵石等。(2)收集一些溶洞图片资料,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课前参观当地的溶洞。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

方法提示

一、认识溶洞及其内部地貌特点。

1、教师提供生动、丰富的声像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溶洞。

2、深入仔细地观察并结合已有的经验,使学生认识溶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花,并充分描述其特点。

二、研究溶洞的形成原因。

介绍溶洞存在的地理位置。人们经过考察发现,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岩构成的山中。

1、提出问题: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岩构成的山中,溶洞的形成与石灰岩有关吗?有什么关系?

(1)学生分组讨论。

(2)提出假设。

2、指导学生做岩石腐蚀实验。

(1)提出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2)分组实验。

(3)师生交流。①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②你们从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秘密?(石灰岩的岩石都能被盐酸腐蚀)

3、利用类比推理分析溶洞的形成。

三、研究钟乳石、石笋、石柱的成因。

1、学生根据钟乳石的形态特点和溶洞的形成过程推想其成因,让学生充分讨论生并利用实验验证。

问:当酸性水流经石灰岩表面或沿裂缝渗透到岩石后,流走的水中会增加什么物质?

2、分组实验

(1)用吸管往少量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会发现什么现象?

(2)继续往里面吹气,又会发现什么现象?

(3)用酒精灯给再次变清的石灰水加热,直到水分蒸发,有什么现象发生?

3、分组汇报并分析实验结果。

4、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想钟乳石的成因。

5、播放钟乳石形成的课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6、引导学生根据钟乳石的形成过程,推想石笋、石柱的成因。

7、播放石笋、石柱的形成课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石笋、石柱的形成过程。

四、拓展。

1、大便器用久了,表面会形成一种难以除去的物质,你们有什么办法除去它吗?

2、炊壶底部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

长江作业本第11课时内容

溶洞的形成内部地貌特点:

溶洞的成因:

钟乳石、石笋、石柱的成因:

@@小学导学案

六年级

科学

单元

第三单元

主备人

@@

课题

第12课:升高的河床

学习内容

本课以阅读黄河的资料为教学的开端,逐步深入,应用对比实验研究水、土、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利用和破坏,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巨大改变作用,从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收集、阅读有关黄河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对比试验研究事物相互关系的能力,认识水、土、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3.能结合课文中的资料,认识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了解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利用和破坏,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通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4.培养学生保持水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结合课文中的资料,认识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了解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利用和破坏,认识水、土、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通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师生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黄河的各类资料。水槽两个,长木板两快,土,草皮,喷壶。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

方法提示

一、情境生疑问

1、初步了解黄河的有关情况

(1)师: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你从电视或其它途径见过黄河吗?你能说说你心里的黄河吗?

(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心中的黄河。

(3)师:看来课前同学们了解了不少关于黄河的资料。

2、阅读课本中的资料

(1)师:关于黄河,课本中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资料,大家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阅读资料并回答

(3)师:通过这些资料,你知道黄河下游的河床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吗?

(4)师:你能猜出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吗?学生猜测

(5)师:我们知道土会被水冲走。黄河水这么黄,是不是黄河水中有很多泥沙?这些泥沙是从哪里来的呢?请同学们看书本43页的照片后先思考,然后在组内讨论、交流。

3、自主思考,然后在组内讨论、交流。

4、分组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现在每组请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

二、探究释疑

1、完成模拟实验。

(1)师:为了验证大家的想法是否正确,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模拟实验。大家先看书。

要求:①弄清实验目的,准备哪些器材;②设计操作的步骤及方法;

(2)指导学生准备器材;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4)学生分组归纳、小结,得出结论。

(5)每组的派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教师总结:当往只装有黄土的木板上浇水时,黄土很容易和水一起形成浑浊的水浆流走;而往有草皮的木板上浇水时,植物的根牢牢地把土锁住,土壤被保护起来,所以流下来的水还是比较清的。看来,刚才同学们实验后认为“植物对土有保护作用”是正确的。通过这个实验,你还想到了什么?

三、阅读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师:同学们都知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那么它一直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吗?黄土高原上的植被都到哪里去了呢?请阅读书本44面的资料,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植被缺少的原因。并全班交流

(3)、师:如果这些行为一直持续下去,你认为会有什么后果?

(4)、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想法。

四、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你认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你所生活的地方的自然条件受到了破坏和保护吗?

长江作业本第12课时内容

升高的河床

河床升高的原因

:

下游泥沙的来源:

水土流失的原因:

下载上学期六年级科学10至12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学期六年级科学10至12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2013/2014学年上学期 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接任六年级科学教学,同学们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科学探究已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像科学家那样......

    09至10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09至10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任高二(15、16)两班语文课,兼任15班放主任。两个班学生人数分别为57和59。每周课时为12节,即每班6节。 15班最先学生人数是60人,绝大多数来......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至7课

    第一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第一课 让身体热起来 教学目标: 1、能体会到我们的身体能发出热 2、知道使身体发热的方式有那些。 3、养成乐于和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未能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要通......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学生基本情况: 六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三年半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量的科学知识,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初步地自主探究的能力;从......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1 1、基本情况:本学期以来,我组教师发扬勤恳工作,团结协作的精神,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树立了良好的工作风气,已发展为一个团结互助,关系融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