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收集资料,辅助理解课文。
2.学生能够抓住“大眼睛”的特点,并体会贫困山区孩子的艰苦处境,能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3.通过对比,学生能够懂得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和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模式:读悟式。
四.教学准备:学生小组交流课外收集到的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五.教学流程:
<一>讨论:“大眼睛”与我们的眼睛有什么不同?一>
1.板书:特别大、明亮、专心、充满忧郁。
2.为什么? (渴望读书)
3.追问:“渴望”怎么理解?
<二>学习2、3自然段:二>
1.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她“渴望读书”?
<1>“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水库上。”
“30里路=15公里=2、3个小时。”
路途十分遥远,还充满危险。--想象上学路上情形。(她每天大概几点钟起床,几点到校,下午回家后又要多晚才能休息?)
<2>“生怕……生怕……”
A 从作者的联想中,你体会到些什么?
B 用读表现出来。
C 有同感的孩子,再来读一读。
D 她可能还生怕什么?补充句子。
E 观察句子的特点,学习、理解排比句式;再找相同句子。
<3>“虽然……虽然……可是……”
A 你能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B 可就是这样一双渴望读书的眼睛里,却充满忧郁,为什么?
(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害怕会失去!)
板书:害怕失学!
2.练读2—3自然段,抽生朗读。
<三>看资料,读2—5自然段:三>
1、这双大眼睛只是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缩影,他们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有的甚至无学可上。请看老师收集到的资料:(观看图片时,伴轻音乐,教师插入解说词:
A 这个村子里一共有二十多个孩子,可能够上学的却只有4个!这块短小的破旧的木板,就是他们的黑板!
B 破旧的教室里,因为下雨已经积满了水,可孩子们一点也不在乎,仍然认真学习。
C 坐在冰凉的石块上,爬在狭窄的木头上,可她们却多么的专注!
D 任何一块空地都是他们学习的地方,教室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太奢侈了!
E 不知有多少个孩子,曾经从这钢丝上落入水中,也不知有多少个孩子,因此而丢掉了性命。可是他们为了学习,却一个接着一个,年复一年的义无反顾的从上面走过!
篇2:《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
3、激发同学结合课文背景展开联想,培养同学的想象思维能力。
4、培养同学珍视学习、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
同学准备:收集有关“大眼睛”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你最喜欢吃什么?最喜欢做什么?(生说)
切入:同学们吃的可真是五花八门,玩的也是丰富多彩,多么幸福呀;可就在这同一片蓝天下,与大家同样的年龄,同样的肤色,有这样一群人却过着大家难以想象的生活,他们拥有着与大家截然不同的渴望。(出示CAI图2、3)
画外音:(图2)他们没有“肯得鸡”,没有“德克士”,他们想的.只是如何填饱肚子;(图3)对于他们,上学成了梦寐以求的事情,他们“渴望读书”。这节课就让俺们走进这样的一位山区小朋友吧,俺们或许能从她身上获得一些启示。
4、齐读课题:〈〈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二、初读,整体感知
1、指名读,及时反馈矫正字音。“谁来为大家读读这篇课文?”
2、默读考虑: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引导:照片怎么来的?照片表示了什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出示图4)
三、精读,体会文意 (一) 学习1自然段
1、快速读1自然段,边读边勾出给你感触最深的词语或句子。
2、同桌相互说,教师巡视;汇报,提升。 过渡:虽然行走的路程是如此艰辛,可是。
3、指导有感情朗读: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论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
联想:想象一下,上学途中,她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再读这句话。 过渡:走完艰辛的山路,终于来到了学校,(出示图5)而上课的时候,她的大眼睛却有引起了作者无尽的遐想。作者联想到这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呢?
1、齐读4—5自然段。
2、读完说说。
3、联想,(理解:忧郁;忧郁什么?为什么忧郁?点出“贫穷”);品读。
4、考虑:她读书又是为了什么呢?(改变自身的命运)。
5、有感情朗读2—5自然段 小结:是啊,接近失学的儿童又何止“大眼睛”一位呀,她似乎在看着人们,而人们也做出了回应。
小结:这一串串数字无不凝聚着人们的爱心,更反映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保守。
四、联系生活,拓展课文
正是由于希望工程的热心捐助,才使“大眼睛”实现了读书的梦想,健康快乐地生长了起来。(出示图8)“大眼睛”生长了,可是还有许许多多像童年的“大眼睛”一样的小朋友,他们的眼里仍然充溢着读书的渴望。此时此刻,当你再次面对这些小伙伴,面对着这样的“大眼睛”,你想说点什么,你能做点什么呢?(自由发言)
解说: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 总结:同学们,当俺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时,你可曾想到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的同龄人,他们是多么困苦;当俺们在家长怀里撒娇时,可曾想到那些在贫困的生活中仍能自强自立的小朋友们,他们多么令人怜爱!给予它他们关爱与温暖,俺们能够做到;珍惜美好幸福的学习生活,俺们应该做到。只要俺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板书设计:略。
篇3:《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能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
3、培养学生珍惜美好幸福的学习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大眼睛”渴望读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铺垫情感。
1、同学们,透过你们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我能感受到你们的学习、生活是幸福、快乐的。同时也不禁让我想到,在我国一些偏远山区,有着一群和你们同样可爱的孩子,可是,他们却没你们般幸福,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吧。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播放贫困山区孩子学习生活的图像。)他们家境贫寒,几度失学、辍学,在求学的道路上艰难地行走。看,她只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代表,照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引出课题: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二、朗读感知,扫清字词障碍。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指名带读词语。解释:蜿蜒、跋涉。
三、锁定重点,品读“大眼睛”内涵。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用笔画出最能概括“大眼睛”特点的词语?(明亮、忧郁、渴望)(汇报交流,学生自由表达,在对话交流中,教师相机做以下引导和点拨,把握重点。)
1、特点一:明亮。
(1)明亮在这段话中是什么意思?(上课专心,认真。)从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来?
(2)体会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姑娘对知识的渴求。她还“生怕”什么?(放开,让学生想象)
2、特点二:渴望、忧郁。
(1)她渴望什么?又有什么使她忧郁的呢?
(2)请你再来读读这段,想一想,她担心失去的是怎样的学习机会?
(3)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来说一说她担心失去的是怎样的学习机会?
(4)跟着这个小姑娘我们一起到山里去看看吧,贫困地区的孩子就是这样上学的。(出示贫困山区孩子学习的图片)
尽管学习条件是这样得艰苦、恶劣,可是我们分明看到扛着桌椅上学的他们,脸上还挂着笑容,因为他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是那样强烈地渴望着读书。
(5)我们再来凝视这双大眼睛,我又仿佛听到了她内心深处的声声呼唤,她在呼唤着什么?忧郁中她在苦苦地呼唤着——我要读书!渴望中她在真切的呼唤着——我要读书!透过这双大眼睛我们仿佛听到千千万万濒临失学孩子都在呼唤着——我要读书!引读“这双大眼睛……”
四、自主读文,感受“大眼睛”魅力。
1、是啊,这双大眼睛告诉我们很多很多,从此,这张“大眼睛”照片产生了无穷的魅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
2、自读课文第6自然段,你从中都能知道些什么?
3、学生汇报。(出示数据与事实)
4、是啊!这千千万万笔捐款,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希望小学,凝聚的是一片片爱心,播撒的是未来的希望,圆了多少孩子读书的梦想! (播放社会各届人士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5、引读最后一节。“直到今天……”
五、畅谈体会。
通过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和大家谈一谈。
篇4:《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收集资料,辅助理解课文。
2.学生能够抓住“大眼睛”的特点,并体会贫困山区孩子的艰苦处境,能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3.通过对比,学生能够懂得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和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2、3。
三.教学模式:
读悟式。
四.教学准备:
学生小组交流课外收集到的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五.教学流程: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流程
<一>讨论:“大眼睛”与我们的眼睛有什么不同?一>
1.板书:特别大、明亮、专心、充满忧郁
2.为什么?(渴望读书)
3.追问:“渴望”怎么理解?
<二>学习2、3自然段:二>
1.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她“渴望读书”?
<1>“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水库上。”
“30里路=15公里=2、3个小时。”
路途十分遥远,还充满危险。--想象上学路上情形。(她每天大概几点钟起床,几点到校,下午回家后又要多晚才能休息?)
<2>“生怕……生怕……”
A从作者的联想中,你体会到些什么?
B用读表现出来。
C有同感的孩子,再来读一读。
D她可能还生怕什么?补充句子。
E观察句子的特点,学习、理解排比句式;再找相同句子。
<3>“虽然……虽然……可是……”
A你能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B可就是这样一双渴望读书的眼睛里,却充满忧郁,为什么?
(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害怕会失去!)
板书:害怕失学!
2.练读2—3自然段,--抽生朗读。
<三>看资料,读2—5自然段:三>
1、这双大眼睛只是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缩影,他们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有的甚至无学可上。请看老师收集到的资料:观看图片时,伴轻音乐,教师插入解说词:
A这个村子里一共有二十多个孩子,可能够上学的却只有4个!这块短小的破旧的木板,就是他们的黑板!
B破旧的教室里,因为下雨已经积满了水,可孩子们一点也不在乎,仍然认真学习。
C坐在冰凉的石块上,爬在狭窄的木头上,可她们却多么的专注!
D任何一块空地都是他们学习的地方,教室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太奢侈了!
E不知有多少个孩子,曾经从这钢丝上落入水中,也不知有多少个孩子,因此而丢掉了性命。可是他们为了学习,却一个接着一个,年复一年的义无反顾的从上面走过!
篇5:北师大第八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
北师大第八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
一、激发情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瞧,见过这双大眼睛吗?(课件出示照片)在哪见过?查了资料知道她是谁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苏明娟的这双大眼睛。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问题,课文围绕大眼睛讲了哪些内容?生开始读文
1.课文中的生字词都认识了吗?让我来检查一下。
课件出示:跋涉,(“跋”字右半部分容易出错,伸出小手跟我来写一写)
蜿蜒(“蜒”字走半部分不能写错,谁来提醒一下)
丰碑、积攒、金寨县
濒临失学(“濒临”是什么意思?)
希望工程(了解吗?谁来介绍一下)
2.谁来说说,课文围绕大眼睛讲了哪些内容?
生边说,师边引导:这是介绍了照片的来历,这是讲述了照片的内容,这是说了照片的产生的影响。
师:谁能像刚才老师那样完整的说一说?(这篇课文从照片的来历、内容、影响三方面来介绍的)
师进行总结,进行方法指导:大家看,把每一部分的内容结合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记住这种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三、深层品读,引发感动
(一)研读来历
1.那么,记者为什么要拍下这张照片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划下相关句子,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生划书,师巡视)
生谈,师出示课件(在安徽省金寨县——一座大水库上面),谁再来读读这两句?说说你的感受。
3. 师根据生谈,总结:这条求学路是这么艰难,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艰难”的?生边谈,师点击课件相关词语,变红。
(1)“跋涉”
师:换成“步行”可以吗?为什么?对,在艰难的路上行走,这才叫跋涉。说再来读读第一句话?
(2)“30里”
师:30里是多远?从寿光路小学到中山公园的5个来回就是30里,步行需要4.5个小时,此时的你,听了这些想说点什么?生说后,师导:带着感受读读这句话;假如你就是这个小女孩,读出你的感受。
大家看,他们的求学路就是如此艰难与遥远!还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
(3)“蜿蜒”
师:用什么词可以替换?(弯曲、崎岖、狭窄……)
女孩每天走在弯曲狭窄的山路上,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想象一下小女孩会遇到什么困难?
生说,师指导朗读: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第二句话;是呀,多危险啊!读出路途的危险;是呀,读一读这句话,提醒小女孩你要小心啊!
4.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组图片,他们就是这样跋山涉水去上学,谁带着感受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5.面对这样的求学路,小女孩想过要放弃吗?从哪得知的?谁来读读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从那个词语中看出来小姑娘对读书的`渴望?(按时)
6.是呀,无论路途多么艰难,无论天气多么恶劣,小女孩从没想过要放弃,这一切源于她对读书的渴望。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二)研读内容
过渡:记者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这双大眼睛打动了无数人,请同学们默读2.3自然段,思考一下,这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1.谁来说一说?师板书:明亮、专注、渴望、忧郁
2.读读这些词所在的段落。
3.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来大家都看这个句子,谁再来读一读,你是从哪里体会出“专注”的?
生谈,师引导:
(1)“注视” 师:全班注视给我看,是啊,此时我感到你们的衍生和精力全集中在我的身上。谁带着专注的眼神来读读这段话。
(2)“生怕……生怕……”师:他生怕什么?生照课文说,师再读“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后面是省略号,还生怕漏掉什么?”
生边说,师边引导,a、是呀,他是多么专注呀,放在句子中完整的说一说。b、是啊,他是多么渴望读书啊!是啊,他是多么珍惜每一个学习机会啊!
4.这还是一双忧郁的大眼睛。什么是“忧郁”?她忧郁的是什么?
生谈,师引导,多可怜呀!多让人同情呀!
5.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出示课件,音乐起,师导:
在那里,他们抬头只看见天空和大山,跋涉的是蜿蜒的山路;他们吃的是土豆、玉米、酸汤,穿的是打着补丁的旧衣服,住的是简陋的黄泥屋;教室是破破烂烂的平房,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即使是晴天,屋里也是黑乎乎的,桌椅是由砖块和木板搭成的,甚至趴在冰冷的大地上写字。
这双大眼睛从内心深处发出了呐喊——我要读书。让我们齐读这两段(伴乐)
6.同学们,这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只有一双吗?你是从哪得知的?生齐读4.5自然段。
看这这张照片,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是呀,这张照片背后告诉了我们许许多多。
跟着老师再来读读这两段。师引读。
(三)研读影响
过渡:这双大眼睛蛇那样明亮、专注,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他深深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和关心,震撼了人们的心灵,所以他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
请同学们默读6.7自然段,划下让你震撼的数字,划好后,在小组内交流感受。
四、1.是呀,这些数字凝聚着千百万人的爱,师出师课件,音乐起,师导:
十年来,大家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献文具图书,共计捐款17.82亿元;十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十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7549所希望小学拔地而起。
2.但是,课件出示“今天还有5000万失学儿童正在等待希望工程的救助……”
当你再次面对这些孩子,你想说点什么?又想做点什么?
生谈,师板书:关爱、珍惜
3.课件出示十年后苏明娟的照片,师引导:大家看,这是十年后的苏明娟,在希望工程的救助下,实现了苏明娟的读书梦想,她也参与到了人民教师的队伍中,她要将这把爱心接力棒继续传递下去。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5.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最后生再齐读课题。
篇6:小学四年级语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特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愿望,理解作者由此联想到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入情入境,动情朗读,深入感悟;
2、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教学重点:
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特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愿望,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中。
教学难点:
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设备分析: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感知教材,让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完整的表象。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启发思维,接受知识。同时采用多样、灵活的手法,实现事物的大小、快慢、动静、抽象与具体之间的转换,有利于再现语文教材中的有关形象,以提高学生感知成效,正确认识事物,激起他们多彩的情感。在教学《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课时,教师可展示大量的贫困农村孩子艰苦现状的图片,并配以反映孩子们渴望读书的话语和唤起人们支持希望工程、奉献爱心的背景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既让城里的孩子们了解农村孩子求学的艰难,又给他们心灵以强烈地震撼,激发他们备加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真正达到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受到教育的目的。并为突破“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习”这一教学难点,
学生状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于希望工程不陌生,很多孩子早在报刊、杂志、电视或者家长那里听说过希望工程的孩子们的故事。但学生之间有差异,有些学生可能了解的多一些,有些只是听说过而已。对于书上“大眼睛”苏明娟的了解,以及这张照片的来历了解的人就更少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上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课前我们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希望工程的熟悉程度,看看他们之间的差异,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可以让了解多一些的同学做简单准备,把已有的知识比较生动、简洁地讲给其他同学听,体现同学间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此外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抓住文章的重点品析语言文字的情感。但是在这篇文章的学习中可能对“大眼睛”照片带来的作用和意义并不了解,学习时他们可能忽略对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特别是忽略对背景资料的理解。所以,在学习中要训练学生在网上查找到有意义的背景资料,帮助理解课文的内容。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教师自己要沉到文章中感受文章中的语句美、结构美和寓意美,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词语,从而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再有,要利用多媒体制作精美、引人入胜的课件以及自己授课时情感的起伏来感染学生。总之,读文章也好,讨论问题也罢,要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空间,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大眼睛”照片)同学们这张照片在大街小巷、报刊杂志上你也许曾经见过,知道照片上这个女孩叫什么吗?
2、你怎么知道的?通过这张照片你还知道什么?很好呀,课前查阅资料,通过课文了解背景可以为我们的学习开辟更广阔的天地,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这也是本课金钥匙告诉我们的学习方法。
3、那照片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理清文脉。
1、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双大眼睛的?请打开课本。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语、句子要多读几遍,画出不会读的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
2、有不会读的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吗?(教师巡视,选择容易读错的几个字词板书,如:蜿蜒、跋涉。要求说一说这些生字识记的方法,并理解词义。)
3、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阅读课文也可结合课本插图,想一想围绕这张照片,课文都讲了什么呢?(照片的来历、看到照片所想到的及照片所造成的影响。)
4、哪些自然段都写的是照片上的内容呢,在这些段落前面标上▲。
5、自己小声读一读2-5自然段描写大眼睛的这一部分课文,找出每一自然段最能体现大眼睛特点的一个词语用“---”画出来。(板书:专注忧郁讲述唤起)
三、深入文本,个性阅读。
1、是呀,就是这双明亮、这双专注、这双渴望、这双忧郁的大眼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请自己默读这2、3自然段,在你认为印象深刻地词语或者句子旁边做批注,写上你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能谈一谈你的感受吗?
(学生交流时师补充:他还害怕什么呢?小姑娘是那样的专注,那样的渴望学习、渴望读书,你怎样通过朗读来表达出来呢?)
(学生交流时师补充:(1)、这个渴望就是苦苦的盼望,就是迫切的期望。那谁能再读读课题,你把这种渴望读出来。真好,同学们一起来读,老师真的听出来你们读懂了这双大眼睛。(2)、同学们,看见了吗,就在每天清晨我们还在梦乡中的时候,想一想这位大眼睛的小姑娘她已经出发了,结合我们刚才学习的内容,看着屏幕,你能用这样的句子说一句话吗?(课件出示填空:)虽然(),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可以结合书上的句子来说。(1、3段内容,你能深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吗?)
2、老师知道同学们还有很多话要说,那就把你们想说的话融入到朗读中去,与“大眼睛”的小姑娘进行心灵的沟通。(课件出示2、3自然段内容。)
3、再看看这双大眼睛,它好像在看着你……(课件出示图文配乐,师引读4、5自然段)
四、由点到面,唤起共鸣。
1、她想给我们讲述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跟着这位小姑娘,一起到山里去看看他们学习的地方吧!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就是这样上学的。(课件出示配音乐)
2、我们惊叹,我们震憾,同学们,当你看完这一张张,一幕幕艰难求学经历后,你能不能再来说一说。(课件出示填空、图片组合)就连()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3、同学们让我们环顾四周,看看你的面前,你的周围,再看看这些图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4、同学们讲得真好,我们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有这么多的老师关注着我们学习,我们是多么幸福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几段震憾我们心灵的句子吧!(学生朗读2---5段)
5、凝视着这双大眼睛,我仿佛听到她内心深处在娓娓诉说,她在诉说什么;你听见了吗?
(1)、我又仿佛听到她内心深处一声声地呼唤,她在呼唤什么?(课件出示图文—我要读书!)
(2)、夜幕中她在苦苦地呼唤着——(我要读书!)
(3)、渴望中她在真切地呼唤着——(我要读书!)
(4)、透过这双大眼睛,我们仿佛听到了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孩子都在苦苦地呼唤着——(我要读书!)
(5)、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也来呼唤吧——(我要读书!)
6、这呼唤的声音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这双大眼睛,她好像穿越了时空,来到了我们这间教室,她望着老师,望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向我们倾诉,向我们呼唤。
7、她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同情和关心,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请同学自读课文第6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1)、你还知道了什么?(学生自读,并汇报交流:希望工程的标志就是这双大眼睛。)(板画:眼睛板书:希望)
(2)、这些数字是惊人的,有这么多孩子重返校园,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呀。无数个老人,无数个孩子,无数个好心人都投入到了希望工程,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
8、就这样,希望工程在众人的关心与支持下,一路走来,那双大眼睛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这张照片也张贴在我国的城市、乡村、大街小巷。
9、你通过课前查阅资料知道苏明娟现在的情况吗?(课件出示)
五、畅谈体会,拓展延伸。
1、是呀,正是由于希望工程的热心捐助,才使苏明娟实现了读书的梦想,健康快乐地成长了起来。苏明娟成长了,可是同学们,这双大眼睛仅仅是千千万万贫困儿童的缩影,在我国,还有成千上万贫困的儿童挣扎在失学的边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课件播放《爱的奉献》)
2、同学们,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每个人都献出自己一份爱心,让这些失学儿童早日回到学校,让我们这个世界永远充满爱的阳光吧!
3、课后大家可以登陆《中国希望工程网》,关注希望工程。
篇7:小学四年级语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
2、激发学生结合课文背景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珍视学习、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大眼睛”渴望读书的特点。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于县城,学习、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在知识能力储备方面,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学会了一些阅读的方法,阅读习惯良好,初步具备了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预习课文、搜集信息资料的能力。能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铺垫情感。
1、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短片,请认真看。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照片,再请同学们看这张照片,让学生说这张照片的哪个地方最吸引你,这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板书课题: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二、初读感知
课文是怎能样描绘这双大眼睛的,请同学们带着下面两个问题自读课文。
1、找出描写大眼睛的段落,并在前面标上▲
2、快速找出最能体现大眼睛特点的词语并在词的下面打上●
三、锁定重点,品读“大眼睛”。
1、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哪个词或句子最能打动你,拿出自己的笔作记号。并把它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2、指名汇报:谁愿意把你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1)第二段:抓住 “专注”“生怕”两个词进行质疑:为什么会那样专注?又为什么会那样害怕?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的文字。
指导朗读(读出她的专注和生怕)。
想象:他还会生漏掉怕什么?
课件出示:还生怕漏掉( )
再读本段,指名读。
(2)作者还怎样描写这双大眼睛。第三段:抓住关键词语“忧郁”。“忧郁”是什么意思?她“忧郁”的是什么?
抓住关键句“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为什么?)
相机引出第一段内容:她上学需要跋涉30里蜿蜒的山路,经过一座大水库。.....(解决生词:蜿蜒、跋涉等)她担心会失去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能说说这样的学习机会在文中指的是怎样的学习机会吗?课件播放贫困山区孩子学习生活的图像。
利用“虽然( )可是就是这样的学习机会也担心会失去。
指导朗读。(看大屏幕)
凝视这双大眼睛,我仿佛听到了这双大眼睛在向人们诉说一句话。师生一起呼唤“我要读书”(出示课件)
(3)这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仅仅指苏明娟吗?请看第四、五段:指导朗读
这双大眼睛,向我们深情地诉说着――引读“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
这双大眼睛,向世人热切地呼唤着――引读“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
出示课件(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激情描述。)
(4)自读第六自传然段,你又知道了什么呢?
从此,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便与“希望工程”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这张“大眼睛”照片产生了无穷的魅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大眼睛”为什么会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展示新建的希望小学的图片。师述:希望工程仍在继续,“直到今天……”引出课文的第七自然段(生齐读第七自然段)学生谈感受。
四、深入主题,感受“大眼睛”魅力。
(出示“大眼睛”的近照)她是谁?还认识她吗?啊――依旧是那双乌黑、闪亮的大眼睛,它还忧郁吗?是啊!已不再忧郁,而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所有的孩子都不忧郁了,2008年春全国农村中小学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同学们一定很关心“大眼睛”现在的学习生活情况吧?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五、畅谈体会,超越升华。
1、正是由于希望工程的热心捐助,才使苏明娟实现了读书的梦想,健康快乐地成长了起来。苏明娟成长了,可是还有许许多多像童年的苏明娟一样的孩子,他们的眼里仍然充满着读书的渴望。此时此刻,当你再次面对这些孩子,面对着这样的“大眼睛”,你想说点什么,你能做点什么呢?(播放给希望工程捐款的图片并配上《爱的奉献》歌曲。
2、在歌曲《爱的奉献》中结束本课。师总结:孩子们,5、12 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灾难,许多孩子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给他们上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将与贫困地区的孩子手拉手,心连心,共建美好的家园。
板书设计: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明亮 专注 召唤
渴望 忧郁 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