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教案

时间:2019-05-11 22:1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蛇》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蛇》教案》。

第一篇:《蛇》教案

《蛇》教案

题蛇№2教学目标德育了解爱情诗的思想内容,领会真挚美好的情感智育蛇这一意象的特点,代表什么美育品味诗歌的感情表达,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意象表达丰富情感的方式教学难点意象的探究教学关键情感价值课型教学方法朗读

分析教具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总结练习作业

一、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192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在诗歌界反响甚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二、学生朗读

三、蛇的意象的探讨诗中的“蛇”实际上就是“爱”的同义语,是诗人“寂寞”情绪或心境的一种比喻或象征,确切地说,是一种青春期特有的难以言表的单恋单相思。

四、诗人借助“蛇”这个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受和渴望?在“蛇”这一冰冷寂寞的对象物上,沉淀、蕴含、寄托了当时才二十出头的年轻的诗人何等深挚浓烈、难以排遣的思恋之情。这条长蛇作为诗人寂寞心绪的外现,成了通人情、有灵性,让人信赖和喜爱传递爱情信息的“忠诚的伴侣”。

四、分析结构全诗分为三节,诗的第一节写恋人不在身边而感到“寂寞”。第二节写“蛇”的“相思”(乡思为相思谐音),取“蛇”栖息草丛的生活习惯,说它想念的草原,就是姑娘头上的浓郁的乌丝。用这比拟“我”对心爱的人的乌丝的感情。借蛇的“乡思”,凸显“我”对姑娘的相思。第三节写“蛇”的归来,通过蛇的行动抒写了“我”的意愿。取“蛇”轻轻行走和只能以口衔物的特点导入疏导归纳引导布置了解识记理解巩固完成板书设计蛇将“寂寞”比喻为“蛇”,就是“爱”的同义语课后记事

第二篇:青蛙和蛇教案

青蛙和蛇教案

邾城街第六小学

任约梅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以防万

一、彼此羡慕、脸色苍白、习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演读中进行角色体验,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3、在讨论中理解,青蛙和蛇很希望成为朋友,让学生受到爱得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角色体验中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

2、认识到,青蛙和蛇虽然是天敌,但是在故事中仍然希望做朋友,感受小青蛙和小蛇的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学习1——3自然段,了解小青蛙和小蛇是怎样成为朋友的?他们又是怎样在一起玩耍的?)

第二课时

一、引疑导入

小青蛙和小蛇成了一对好朋友,他们相邀第二天还要一起玩,他们俩回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二、图文结合,体验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4—7自然段,看小青蛙、小蛇回家的变化。

2、学生交流。

3、归纳整理 小青蛙家

①师:当青蛙妈妈看到小青蛙滑行着穿过地板,有什么反应?

生:惊呆了

理解为什么青蛙妈妈会惊呆了?指名读

②师:快乐的小青蛙会怎么给妈妈描述这天快乐的情景呢?

出示:

妈妈,今天我在__里遇到了__,我教他__,他教我__,我们成了__,我很__!

③师:青蛙妈妈听了小青蛙的一番话,又有怎样的反应?又说了些什么?把青蛙妈妈的话画下来,自己读一读,看看读出了什么? 词语:浑身颤抖

脸色苍白(指名读)师:青蛙妈妈在担心什么? ④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心情变得?

看来,青蛙妈妈不会同意小青蛙和小蛇交朋友。小蛇家

蛇妈妈会不会同意小蛇和小青蛙交朋友呢?

①默看第五自然段,分男女生画出蛇妈妈和小蛇的话。②找出描写蛇妈妈动作和表情变化的词。张大嘴巴

露出毒牙 ③讨论为什么蛇妈妈面对自己的孩子会有这样的表情? ④句子:难道你不知道,吃青蛙是我们家族的习俗? 理解“习俗”,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⑤体会小蛇的话

⑥分角色朗读蛇妈妈与小蛇的对话

三、引发思考,拓展延伸

1、第二天小青蛙有没有来,为什么没来?

2、以小青蛙或小蛇的身份给对方写封信

3、小结

青蛙和蛇是天敌,这是自然法则,但是在美好的故事里,他们也希望成为朋友。

教学反思:

《青蛙和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6组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中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蛇吃青蛙是其本性。让小学生知道,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是不能成为朋友的,这也是自然界生存法则,但是我在设计的时候着重从小青蛙和小蛇想继续做朋友入手,从而体会小青蛙和小蛇之间纯洁的友谊。这篇文章语言流畅,生动有趣,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细致,对话很有趣,贴近儿童生活,适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体现以读为主。

为了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我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从词语入手,再逐步加深到句子。比如:惊呆、浑身颤抖、脸色苍白、张大嘴巴、露出毒牙。朗读中,既有学生的自由朗读,也有默读,还有学生的品味读和分组读。当学生对情感的体验不够时,我注重了启发与引导,对于难读大的句子,我进行范读,达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今天的课,学生在朗读上做的比较好,情感的体验还是比较到位。

二、以写代说

当学生在纠结小青蛙和小蛇能继续做朋友吗时,我让学生以小青蛙或小蛇的身份给对方写一封信,并配上有点悲伤的音乐来渲染气氛,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就很容易来代替文本中得任务来抒发感情,从而把这节课推上了高潮。看得出来,学生很有爱心,都非常理解小青蛙和小蛇,也明白小青蛙的难处,也相信小蛇是善良的,从而受到爱得熏陶与教育。

三、教学流程清晰

我的教学流程很简单,跟课文一样,与那些打破流程的课相比,我的课看起来有点机械,但是我觉得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必经在内容上是有层次性的。

第三篇:青蛙和蛇教案

青蛙和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以防万

一、彼此羡慕、浑身颤抖、脸色苍白、习俗”等词。了解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一些联系。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体会、质疑、讨论相结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正确、流利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一定的表达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体会“青蛙与蛇”的个性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小蛇和小青蛙是对天敌,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明白在自然界中不能做朋友的不止这一对。初步了解一些自然法则。

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角色体验中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

2、认识到:青蛙和蛇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课时:两课时

教法和学法:课前搜集资料,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青蛙和蛇

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的大脑迅速活动起来,思考与课题相关的问题,引出学生提出:“为青蛙和蛇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后来怎么样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学会生字。

恰好 臭美 彼此 羡慕习俗 保佑 小蛇 准备 苍老 教会 拥有 使劲 接近背后 骨头 断裂

交流学习方法并归纳总结。

第一、初步检查生字的读音、部首和结构,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述出来;

第二、“你发现了什么?”要求学生通过归类、比较来巩固识记字音、字形和结构,哪些是后鼻音和前鼻音,哪些是翘舌和平舌。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有哪些,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蛇、拥、劲、接”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写的时候大多数字要左窄右宽,而“劲、断”却要左宽右窄。

第三、给生字找朋友,并把生字词写一写,要求写的规范、美观、整洁。

2、将生字带入文中熟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体内容。A、读课文,疏通语句。

B、思考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C、读了文章之后,你有哪些困惑?

(三)、识记生字。完成小字作业。

第二课时

(一)、媒体再现,引疑导入。

1、播放课件,再现小青蛙和小蛇在一起快乐玩耍的情景。

师:小青蛙和小蛇在路上相遇,成为了朋友,看,他们玩得多高兴啊!

2、他们会永远成为朋友吗?(在板书“成为朋友”后打上“?”)

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吧!

(二)、图文结合,分角色演读,体验感悟。

1、课件出示文中第二幅插图,看看图中有谁?他们在说什么?自读第四自然段,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出相关句子。

2、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勾画的句子。

3、谁来扮演青蛙妈妈来给我们表演?

4、评评演得怎么样? 在评议中体会“浑身颤抖、脸色苍白”的含义。

5、你觉得青蛙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在讨论中体会青蛙妈妈的担心,体会青蛙妈妈对小青蛙的爱。

6、互相学着演一演,比一比谁最关心自己孩子的妈妈?

7、看来,青蛙妈妈是坚决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交朋友的。她的理由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明确:青蛙妈妈说蛇是坏人,应该远离他们。

8、看图朗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小蛇的妈妈又会怎样对小蛇说呢?

9、默读第五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蛇妈妈和小蛇说的话

10、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11、看图中(出示插图)蛇妈妈的样子真可怕,你能从文中找出表示蛇妈妈表情的词语吗?指名学生找到词语“张大嘴巴、露出毒牙”你会做这种表情吗?指名学生演蛇妈妈的表情“张大嘴巴、露出毒牙”

12、带着这个表情读读蛇妈妈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吃青蛙是我们蛇家族的习俗。)课件出示句子:难道你不知道,吃青蛙是我们家族的习俗吗?你能用不同的话来说这个意思吗?

在句子变换中体会“习俗”的含义。

13、读一读,想一想,说说蛇妈妈是怎么想的,小蛇又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说一说。抓住表情的变化体会蛇的本性。

14、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过渡:青蛙妈妈和蛇妈妈都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做朋友。这可怎么办呢?

(三)、引发思考,思辩明理。

1、出示文中第四幅插图,师简述六、七自然段内容。

小青蛙和小蛇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2、指名读六、七自然段。

指名说说,小青蛙会来和小蛇玩吗?为什么?

3、青蛙妈妈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呀!请看一看——

播放自然界中蛇吃青蛙的录像。使同学们对自然法则有直观的感受。

4、讨论:小青蛙和小蛇有什么愿望?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学生结合看到的,进行讨论,思辩,明确:虽然小青蛙和小蛇想成为朋友,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师:是啊,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板书:(不能)

(四)角色朗读,语境体验

1、在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色,将学生从旁观者推向了与文 本对话的位置,成为有情感的“事中人”,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角色体验。

2、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不能成为朋友呢?

师小结:自然界中不能成为朋友的不仅仅是小青蛙和小蛇,还有好多动物呢!这是自然界的法则。(红字板书:自然法则)同学们,还有很多自然界的法则等着你们去探索呢!

(五)拓展训练,发展想象

请学生分别以小青蛙和小蛇的口吻给对方写一封信,告诉对方不能在一起的原因,让学生发挥想象并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生存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第四篇:农夫和蛇教案

农夫和蛇(两则)

课前准备:

了解作者,预习课文掌握文中生字词。

教学目标 :

1.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2.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3.培养学生概括、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4.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小学到中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等。)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的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则他写的寓言。

1.寓言及其特点:

寓言是以劝喻性或讽刺性故事为内容的文学形式。

① 短小精悍,内容简单;

②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③ 创作上常用夸张或拟人等表现手法;

④ 从简单易懂的故事中体现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

2.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相传原为奴隶,后获得自由。善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3.《伊索寓言》产生于希腊的古典时期。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喻人,教人处事和做人的道理,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在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的名字搜集整理,编订而成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寓意。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2.复述、概括故事。

这两则寓言通过农夫和蛇的故事说明人的本性不会改变,不能对敌人心存任何侥幸,深仇大恨是难以和解的。

三、细读课文

1、第一则寓言中作者是否将“恶蛇“误写成了”恶人”?为什么?

2、第一则寓言中第一句话“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探究课文

农夫和蛇

(一)对我们的启迪:

(1)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是揭露恩将仇报和告诫不要怜悯恶人。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就限于结尾说的那些话?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参考答案:其寓意还可作如下理解:①不要怜悯象蛇一样的恶人。②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是蛇一样的恶人的本性;或,不要指望向恶人施善他会还你仁义;或,“善有善报”不一定适用于恶人。③与中国成语“养虎为患”有类似相通意。

农夫和蛇

(二)“我一见到那被你用斧子劈开的石头,就对你没有好感,同样,你一见到你儿子的坟墓,就会想起对我的仇恨,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一段是蛇不和解的理由,请讨论:这个理由对吗?它说明了什么?

不对,这是蛇的歪理。首先,是前提错了:是蛇先施恶于人,才有了人的报复;第二,仇恨的深浅不一样,蛇伤人致死后果严重,农夫劈蛇未遂,后果轻微。

现在受害的一方主动和解,施害一方应该“感激”才是施害一方拒绝和解,正说明他本性凶残恶毒,并且自以为强大,能压倒对方。

从农夫和蛇

(二)中得到的启迪:

1、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不要对凶残狠毒的家伙抱有幻想。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就限于结尾说的那些话?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寓意还可作如下理解:①对没有改变邪恶本性的仇敌,不要抱有幻想。②在邪恶之人的面前,你的“和解”举动反可能助长他的恶毒气焰。③要看穿似乎头头是道

的歪理背后的本质。④自以为比你强大得多的敌人是不会重视你的和解建议的;或向比你强大得多的敌人求和,是不明智的举动;或与中国俗语“老鼠和猫不能交朋友,猫和猫才能交朋友”有某种相通之处。

五、合作探究:

两则寓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A、寓意方面:都表现出蛇是不可轻饶的罪恶动物,从而揭示出对恶人不要抱有幻想,要提高警惕。

B、语言方面:都是先叙述故事,然后在文章最后点明寓意。

不同点:

A、叙事方面:第一篇表现在形式上,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第二篇是以对话的方式。

B、写法方面:都是运用对比的写作方式,但是第二篇在点名寓意时具有一定的诗意。

1、你是如何看待农夫和蛇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2、你是如何理解农夫临终时所说的教训的?

六、课外延伸畅谈

这则寓言也告诉我们:人世间,善人有善人的道德准则,恶人有恶人的处世哲学,正所谓“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宽容和懦弱只会助长本性凶狠残忍的恶人的气焰,我们要时时学会洞穿恶人的处事逻辑,善于用勇敢和智慧同一切邪恶斗争,来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

测评题:

1.给下列字注音:

冻僵()隆()冬 怜悯()劈()开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怜闵 残忍 隆冬 B.砍柴 版斧 放弃 C.苏醒 尹索 守候 D.纠缠 劈开 仇恨 3.《农夫和蛇》选自,相传伊索是 公元前6世纪 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4.寓言是以 或 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形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 或。在创作上常运用 和 等表现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

第五篇:花蛇弯弯教案

花蛇弯弯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盘曲弯绕的大蛇与孩子嬉戏的情境,引发丰富生动的想像。

2、在想像的过程中,对蛇的身体弯曲易变的造型产生兴趣。活动重点:

了解蛇身体弯曲易变的特点。活动难点:

紧扣活动主线,引发孩子丰富生动的想象。活动准备:

仿生蛇的玩具若干; 挂图、花蛇弯弯的图片;

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6~29页《花蛇弯弯》。活动课时: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花蛇来了。

1、教师出示蛇的谜语“坐也卧,立也卧,行也卧,卧也卧”,请幼儿猜一种动物。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蛇的实物玩具。

3、“这是一条小花蛇,今天它要到我们幼儿园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了。”教师用花蛇的口吻和小朋友友好地打招呼,并引导幼儿和花蛇打招呼。

4、分发玩具蛇,让孩子们自由地玩一玩、摸一摸,感受蛇会弯曲、可变形的特点。

5、出示花蛇弯弯的图片,“今天,花蛇弯弯也来到我们幼儿园了,你想和它玩吗?想和它怎么玩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表述,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以简笔画记录。

二、花蛇在幼儿园。

1、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很喜欢花蛇弯弯,听听看,他们在一起是怎么玩的呢?教师讲述故事一遍。

2、花蛇弯弯和小朋友们怎么玩的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关的挂图。

3、结合挂图再次讲述故事一遍。

4、在草地上,花蛇弯弯怎样和小朋友玩的?在操场上呢?花蛇弯弯怎样和小朋友一起学习?

5、这么有趣的花蛇弯弯,你们喜欢吗?小朋友们也很喜欢花蛇弯弯,他们怎么对弯弯说的?

6、那花蛇弯弯喜欢小朋友吗?它是怎样告诉小朋友它也爱他们的?

7、花蛇和小朋友一起踢足球,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三、花蛇曲里拐弯车。

1、再次讲述故事,幼儿阅读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6~29页《花蛇弯弯》,仔细观察花蛇弯弯变成的各种物体、形状、数字。

2、花蛇和小朋友开开心心玩了一天以后,是怎样把小朋友送回家的?小朋友把花蛇当做了什么车?

3、幼儿边看挂图,边用手中的玩具蛇摆摆各种造型。活动延伸:

1、在美工区捏塑各种造型的花蛇弯弯。

2、尝试用笔画下花蛇弯弯的各种造型。

3、继续和玩具蛇做朋友,玩一玩、摆一摆、描一描。(李海云)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开始,为了让幼儿感受蛇的特点,产生与蛇亲近的心理,我利用谜语和玩具,让幼儿利用多种感官充分感受,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想象,我觉得,更能使孩子的想象丰富、生动。而且,在活动中,我紧扣“花蛇会怎样和小朋友玩”这一主线,先引发孩子假设可能出现的情形,然后以此为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倾听、理解故事。

下载《蛇》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蛇》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冯至蛇教案 - 副本

    高二语文导学案 课题:《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爱的心语 编制人:胡小丹 课时:1 总课时:7 编制日期:2014.02.21 教学目标: 1、分析诗中意象的运用,理解“蛇”这一意象的隐......

    冯至蛇教案---副本

    高二语文导学案 课题:《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爱的心语 编制人:胡小丹 课时:1 总课时:7 编制日期:2014.02.21 教学目标: 1、分析诗中意象的运用,理解“蛇”这一意象的......

    冯至《蛇》教案

    导入新课 一、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192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在诗歌界反响甚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二......

    冯至蛇教案

    蛇—冯至 教学目标: 1、分析诗中意象的运用,理解“蛇”这一意象的隐喻。 2、通过诵读与意象分析解读作者的情感走向。 3、理解以丑为美的诗歌审美特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

    花蛇弯弯教案

    花蛇弯弯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盘曲弯绕的大蛇与孩子嬉戏的情境,引发丰富生动的想像。 2、在想像的过程中,对蛇的身体弯曲易变的造型产生兴趣。 活动重点: 了解蛇身体弯曲易变......

    蛇与庄稼教案

    蛇与庄稼 (娜孜依拉)教学目的: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贪吃的蛇教案

    活动目标1、学画不同动态的蛇,练习先深后浅或先浅后深两种色重叠涂的方法。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3、教育幼儿有保护动物的意识。活动过程一、欣赏故事,引......

    《观蛇舞》教案

    《观蛇舞》教案 ● 教学设计思路 本篇课文为自读课文,教师布置学生提前搜集与课文有关的材料,反复朗读课文,从而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对难点问题加以引导,达到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