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记》教案
《学记》教案
教学目标: 1. 2. 3. 了解儒家关于教学相长、尊师重道、善学善问等思想学说。掌握本文善用比喻与对比的说理方法。
注意积累实词:道、旨、知、器等的意义;积累虚词:之、其等的用法;积累名言名句。教学重点;
1、2、难点:
第三自然段的重点理解。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导入
课文《学记》选自《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二、文学作品简介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学记》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逐层理解各段阐发的教育思想; 掌握本文善用比喻与对比的说理方法 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
三、阅读课文,疏通文字 重点词语的理解: 1. 2. 3. 4. 5. 6. 7. 8. 9. 肴:带骨头的肉。旨:甘美的味道。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困:不通。自反:反躬自省。豫:同“预”,预防。可:适当。时:及时。
陵:超过。节:限度。孙:同“逊”,顺。摩;观摩。
10. 扞(hàn)格:抵触。胜:克服。11. 燕朋:轻慢而不庄重的朋友。12. 燕辟:轻慢邪辟的言行。13.喻:启发诱导。
13. 道:同“导”,引导。牵;强拉。14. 强(qiǎng):勉励。抑:压制。15. 开:启发。达:通达。17.严:尊敬。
18.不臣于其臣:不用对待臣下的礼节来对待其臣。19.尸:祭主。20.诏;召见。
21.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功:效果。22.庸:功劳。
23.攻:治,指加工处理木材。
24.节:树的枝于交接处。目:纹理不顺处。25.说:同“悦”。
26.从容:同“舂容”,即撞钟。
四、小结
1、〈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为:三礼 名句:玉不琢,不成器
五、布置作业1、2、3、一、复习、导入
1、名句背诵、注释
2、文学知识
二、课文讨论学习讨论疏通文字、理解文意(1)第一节: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解: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尚书·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就是这个意思。
第一节的理解:
儒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全面研究,在中国古代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讨论的问题之全面、深入、细致,完全是前无古人的。
这一节,从个人到国家论说教育的重要性。首先,以日常生活的常识:璞玉必须雕琢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来比喻人必须受教育,进而推出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后引用名言来证明这一道理。
我们耳熟能详的“师道尊严”,大概就出自这一节的说法。使我们稍感欣慰的是,教师在古代受到尊重,竞成了一种重要的礼节,即使在国君面前,也可以不受常礼的约束而受到特殊待遇。尽管该种特别礼遇是有限的,但毕竟体现了古人对老师的重视。读熟课文 掌握重点词语 完成课文文字疏通 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可以用上“今不如昔”的说法。如今在好些地方,师道不仅不再尊严,并且教师的地位、待遇也远远落到了官员们、职员们、商人们、演员们等等等等的人群之后。诸多困扰着教育的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与咱们这个教育历史悠久、教育制度和思想发达的古国不太相称,也与日后的发展不大相称。
(2)第二节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注释: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是这个意思。第二节的理解:
这节论说教学相长的规律。先采用比喻从反面论证:“学”的重要性。来理论阐述教学相长,以强调“师生都要学习”。最后引用名言证明。结构上与上一段类似。
三、课文释疑
1、关于“道”和“器”。古时候,“道”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在道家用来指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在儒家则用来指维护统治的道德原则。有时候,也借指某种规律、主张、思想学说、道理、方法。器,通常是指国家祭祀用的器,“成器”即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理解。孔颖达疏为:“若不学之时,诸事荡然,不知己身何长河短。若学,则知己之所短,有不足之处也。不教之时,谓己诸事皆通,若其教人,则知己有不通,而事有困弊,困则甚于不足也。”
四、小结
本文在论述中采用了的论证方法(1)比喻论证:采用比喻生动、形象的论述了事物。(2)对比论证:通过对比,鲜明地突出了阐述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1、2、一、复习导入
1、阅读课文
2、第一、二节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二、课文第三节的理解 第三节:文意的疏通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释: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闲,而教育效果反而加倍的好,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教导有方;对于不善学的人,老师教得很辛苦,效果却仅得一半,学生反而归罪于老师。善于发问的人,好比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下手的软处开始,慢慢的扩及较硬的节目,时间久了,木头自然分解脱落;不善发问的人,使用的方法刚好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有如撞钟,轻轻敲打则响应得小声,重力敲打,则响应的声音就很响亮,一定要打钟的人从容不迫,然后钟声才会余音悠扬传之久远,不善答问的人刚好相反,这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翻译课文
理解课文论述时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第三节的理解
第三节专门讲教育和学习的方法,方方面面都讲到了,从及时施教、因人施收、启发诱导,到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可以说非常全面。
这节论述精进学业的方法。可分为三层,第一层首先就善学者和不善学者的态度正反说明,其次对善问者与不善问者的感受正反说明,两者都从学生的角度来论证。第二层,采用撞钟的现象比喻论证善答、“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最后一层总结。本段中重点要理解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三、课文释疑
1、“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孔颖达疏为:受者聪明好学易人,是为学之善,故师体逸豫,而弟子所解又倍于他人也。所得既倍于他人,故恒言我师特加工于我者。己暗钝不入,师体勤苦,而功才半于他人。己既暗钝,而不自责,乃反怨于师独不尽意于我也。
2、撞钟之喻。通常认为文章说明善答者所用的比喻,那真是用得恰倒好处,主要是强调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但是仔细品读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回答一个人的提问,是要考虑到因材施教,他问什么东西,你就把他要的解答告之就好。如果把前后因果全盘拖出,会不会扼杀了他再度发现问题的乐趣,或者导致他不懂,大大降低兴趣呢?
另外,兴趣是求知的一股动力,一个有兴趣的人,你只要给他点几下,就能激发起他的兴趣,他就会自己去追寻,自己去找更多的数据来满足他的兴趣,反之,如果一个没兴趣的人,你不管是多么努力,准备再多的教材花再多的心血,也只是像把金子往一个深锁的门砸去,你纵使好不容易把门砸破,也只是让他换更坚固的门罢了,所以,结合上下文,可以发现,这里在强调因材施教的同时,更有强调兴趣、态度重要的审议在内。
这是个很不错的比喻。敲钟者应当了解钟的特点和性能,然后以适当的方法去敲击。了解钟是前提,掌握敲钟的技巧次之。没有对钟的特点、性能的熟悉,技巧本身就无从谈起。因此,敲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老师回答学生的提问,同样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对学生的问题、心态等等有较准确的把握,答问才会说到点子上。
从学生的角度说,也同敲钟一样,倘若是好钟,用不着重重地敲和反复地敲。常言道,响鼓不用重捶。这就要取决于钟、鼓本身的性能了。破钟、破鼓,共呜不好的钟、鼓,无论怎么敲,声音都不会洪亮,不会声若雷呜。就人而言,有两方面的因素影响到接受老师的指点。一是本身的悟性,一是已掌握的知识水平。这两个方面总是相互关联的。光有悟性,缺乏必要的知识作支撑,便找不到立足之处;只有满肚子书本知识,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知识就成了摆设和点缀。所以,做一个好的敲钟人不容易,同样,做一个好的钟也不容易。好的敲钟人遇上好的钟,自然是天作之和的美事。
四、小结
课文用了大量的比喻有:
玉不琢,不成器:比喻人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成材,懂得大理。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以“味美”比喻“道善”,论说只有学习才能懂得“道”的好坏。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攻坚木:先枝叶后节目,比喻问题的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强调了问学必须由易而难,循序发问。
撞钟:以钟发声比喻教学的效果。首先要经过敲击才能发声,强调了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教育。叩之小。大比喻教学的不同方式。“待从容,然后尽其声”。比喻因材施教的最好结果。
五、布置作业
1、翻译课文
2、完成练习册作业。
第二篇:学记教案
《礼记*学记》(前三段)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了解儒家关于教学相长的思想学说和古代教育教学的一般原则。
2、能流畅、节奏清晰地朗读选文,并熟读成诵。教学重点:
1、理解选文内容的大意。
2、能流畅、节奏清晰地朗读选文,并熟读成诵。教学难点:
1、理解各段大意和阐发的教育思想。
2、重点理解第三自然段的含义。教学方法:
多种形式诵读、讨论、探疑、释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记》选自《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我们今天学的内容是从全文中节选出的前六段。
二、《礼记》和《学记》简介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周礼》、《仪礼》全称为三礼。为儒家论礼丛书。
《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写作年代约在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是我国古代教育论著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三、听课文录音,教师正音
四、学生在正音的基础上再次边听录音边跟读。(要求:把字音读准读熟)
五、请一学生范读第三段。
六、学生集体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节奏清晰)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初步体会文中所阐述的道理。
八、讲读课文,疏通文句,领悟文意(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师生共同探疑、释疑)
(一)1、请同学A朗读第一段。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请同学B简单解读第一段,并提出还存疑的地方,然后师生共同探疑、释疑。<老师解释关键字:就:接近;动:感动;化:教化。> 译文:启发思虑而求合乎法则,招求善良的人,(这二件事)能取得小名声,但还不能感动众人。亲近贤良的人,关怀疏远的人,能感动众人,但还不能教化整个的人民。君子如果想要教化人民移风易俗,那一定要从学习上入手!
3、请同学C谈谈读完第一段之后的感受。
(二)1、请男生齐读第二段。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2、请女生派一代表起来简单解读第二段,并提出还存疑的地方,然后师生共同探疑、释疑。
<老师解释关键字:知道:懂得道理;君:统治。> 译文: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帝王建设国家和统治人民,都是把教育和学习放在首位。《兑命》说:“应该想到有始有终地经常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3、请同学D谈谈读完第二段之后的感受。
4、师小结:
儒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全面研究,在中国古代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讨论的问题之全面、深入、细致,完全是前无古人的。这一节,从个人到国家论说教育的重要性。首先,以日常生活的常识:璞玉必须雕琢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来比喻人必须受教育,进而推出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后引用名言来证明这一道理。我们耳熟能详的“师道尊严”,大概就出自这一节的说法。使我们稍感欣慰的是,教师在古代受到尊重,竟成了一种重要的礼节,即使在国君面前,也可以不受常礼的约束而受到特殊待遇。尽管该种特别礼遇是有限的,但毕竟体现了古人对老师的重视。现在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可以用上“今不如昔”的说法。如今在好些地方,师道不仅不再尊严,并且教师的地位、待遇也远远落到了官员们、职员们、商人们、演员们等等等等的人群之后,诸多困扰着教育的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与咱们这个教育历史悠久、教育制度和思想发达的古国不太相称,也与日后的发展不大相称。
(三)1、请全班同学齐读第三段: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请同学E声情并茂地朗读第三段,并提出有疑问的地方,然后师生共同探疑、释疑。
<老师解释关键字:反: 反省;长:增长;学学:教人学习。> 译文:虽然有鱼肉等美好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就不明白它的美妙。因此,学习过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行不够,教过人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还有未通达的地方。知道自己的学行不够,这以后就能自我反省而更多地去学习。知道自己的学识还有未通达的地方,这以后就能自强不息地求进步。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增长的。《兑命》说:“教人学习,能收到相当于自己学习的一半效果。” 大概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3、请全班同学再次齐读第三段,并注意领会文意。
4、请同学谈谈学完第三段之后的感受,注意联系现实。(全班同学各抒己见)
5、师小结:这节论说教学相长的规律。先采用比喻从反面论证:“学”的重要性。来理论阐述教学相长,以强调“师生都要学习”。最后引用名言证明。结构上与上一段类似。
九、请第一、二小组齐读前三段,师补充:课文释疑
1、关于“道”和“器”。古时候,“道”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在道家用来指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在儒家则用来指维护统治的道德原则。有时候,也借指某种规律、主张、思想学说、道理、方法。器,通常是指国家祭祀用的器,“成器”即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理解。孔颖达疏为:“若不学之时,诸事荡然,不知己身何长河短。若学,则知己之所短,有不足之处也。不教之时,谓己诸事皆通,若其教人,则知己有不通,而事有困弊,困则甚于不足也。”
十、请第三、四小组齐读前三段,师小结: 课文用了大量的比喻有:
玉不琢,不成器:比喻人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成材,懂得大理。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以“味美”比喻“道善”,论说只有学习才能懂得“道”的好坏。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十一、请全班同学再次声情并茂地朗读前三段选文,结束本堂课。
第三篇:石钟山记教案教案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石钟山记》教案
●预习题
一、填空
《石钟山记》选自《 》,作者苏轼,字,号,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 的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诗与 时期的 称“苏黄”,词与 时期的 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称“苏黄米蔡”宋四家,散文列唐宋古文八大家。“八大家”是
、、、、苏轼、、、曾巩。
二、给下列字词注音
1.《课课练》中“识别记忆”第1题 2.补充:
磬 罄 馨 栖 澎湃 亲家 滨 枯蛤 镌
三、解释文中重要的词语
1.《课课练》中“识别记忆”第2题,“语言运用”第 5 题、第6题 2.补充:
鼓 遗 适 固 方 发 当 殆 莫 何
四、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1.完成《课课练》“语言运用”第4题。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2.完成书上“练习四”
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主要写什么,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 2.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3.文章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语言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方 式共有5种:记 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它们分别体现在文章哪些段落?
4.第二段集中笔力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景?作者着力描写这些景物有何意图?
5.文章三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6.根据课文及有关资料,谈谈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几种观点,并说说应该怎样看待苏轼的见解。
六、回忆、查找以前学习过的宋诗(或唐诗)中蕴涵深刻哲理的诗作或诗句,并把它工整地写在纸上,准备简要谈谈其中蕴涵的道理,以及对自己的启发。
[设计思想] 怎样确定语文教学内容,是课程改革以来一个很纠结的问题。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文课程研究专家王荣生近几年来一再呼吁并致力于“课程目标内容化、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1]李海林最近在文章中指出:“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该教的没有教,不该教的乱教’”。[2]他认为当前较理想的语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体系—教材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并未建成,课程体系中第一个环节尚未完成,因而导致“语文教学内容”成为一个纠结的问题。其实,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该教的没有教,不该教的乱教”的现象未必具有普遍性,但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甚至盲目性,却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国家课程标准内容较为抽象宏观,即“课程目标内容化”程度不够,给教师提供的可操作性不强,教师往往要借助于权威的“课程标准解读”才能知道怎样做;教材编写体例的不同价值取向,也会给教学内容的确定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语文教师无论执教的是哪种版本的教科书,都有必要对同类教科书进行认真比较研究,一方面要研究不同版本教科书对相同课文的编排处理,理解领会其教学目标的定位和练习设计的价值取向,从而可以多角度地审视课文,开放性地解读课文,这样才能使“教材内容教学化”不会导致新的机械操作;另一方面,要理性地认识不同版本教科书编排处理的精当所在和缺憾之处,以便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地取长补短,广泛地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尤其是文言文教学,不可为了落实单元人文专题却淡化了对经典课文丰富滋养的广泛吸收,使教学内容人文性有余而工具性不足。[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知识和能力:
1.给文中磬、栖、澎湃等字词注音
2.解释文中鼓、遗、适、固、方、发、殆、莫何等重要的词语 ●过程和方法:
3.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找出其规律。
4.识别文中所运用的几种语言表达方式(),理解其表达效果,并掌握 这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理解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学习作者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1.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及其规律。
2.通过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主旨的写法。[教学难点] 探究石钟山得名的科学原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教学方法] 1.提问对话法 2.诵读涵泳法 3.探究阅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1.导语:有一首宋代的小诗我很喜欢,题目叫《题西林壁》,不知道同学们是否也喜欢。是你们初中学过的,我们来一起背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的作者是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他的诗、词写得漂亮,而散文的艺术价值也很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游记《石钟山记》。(板书课题)2.作者:(看屏幕)
(引学生看注释1)后让学生看屏幕,口头完成填空:
诗称“苏黄”,(北宋的黄庭坚);词称“苏辛”(南宋的辛弃疾),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书法称“苏黄米蔡”宋四家(黄庭坚、米芾、蔡襄);文列唐宋古文八大家。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介绍:苏轼的一生是“两起三落,一再遭贬”。他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一生遭受政治磨难。他生活的时代,北宋贫弱的局势逐渐形成,社会危机急遽发展,士大夫中酝酿着政治革新运动,刚刚中进士的苏轼也参与这一浪潮,提出革新敝政的要求。但是后来王安石推行新政,措施过于激进,苏轼又站在保守派一边加以反对,于是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州、徐州等地。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写过讽刺新法的诗被告发,获罪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贬黄州团练副使。他的著名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下学期将学习)就是在此期间写的。到了1086年,宋哲宗即位,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执政,苏轼又被召回朝廷。由于他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新法的施行仍有可取之处,又主张保留某些新政,于是又为旧党所不容。再度出知杭州。1093年,哲宗亲政,又起用新党,苏轼再遭打击,真是新仇旧恨,集于一身,一再被贬,后遇朝廷赦免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谥号文忠。3.题解
《石钟山记》是苏轼著名的一篇散文,它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样,是一篇别开生面的游记。
教学步骤
一、第一轮阅读: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具体任务:
1.展示预习情况,扫除读音障碍(看屏幕,指名学生认读)
蠡 磬 罄 馨 栖 澎湃 亲家 滨 枯蛤 镌
2.对照课文注释,自读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什么,找出文中表达全文的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纠正,师酌情评判。——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考察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表达中心思想的一句话是:第三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有无,可乎?”
二、第二轮阅读:重点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看屏幕)具体任务:
1.重点掌握文中以下词语的意义
鼓 遗 适 固 方 发 当 殆 ▲《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要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共168个,其中实词150个,虚词18个。以上8个词是150个实词当中的。
▲要把字词放到具体语境中去理解掌握。
2.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弄清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一)指名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注意他的句读和字音有无错误,并且准备翻译。1.学生讨论解决下列问题(1)找出活用的词,并作解释。
鸣也——鸣(之)也,即“使(之)鸣也”。鸣—叫,发出声音。
(2)解释几个实词和虚词:
焉——语气词,不译; 鼓—振动,动词; 遗——旧 有的,遗留下来的。(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靠“之”或“者”把宾语提前)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石之铿然有声者——铿然有声石。
马之千里者——千里马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的人 2.学生翻译第一段 3.学生齐声朗读第一段
(二)学生推荐班级里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读第二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完后,如果你觉得自己会读得更好,不妨勇敢地站起来试试。
1.发动学生再次朗读该段(酌情处理)2.解释几个实词和虚词:
适——往,到。固——坚持,(含“固执地认为”意思)。侧——倾斜(一说“旁边”)。方——正。发——发生、发出。当——处在„„位置。3.词类活用: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4.特殊句式: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宾语前置句。
5.学生自由朗读该段
6.指名学生翻译写“石钟山夜景”的文字
(三)指名班长或学习委员朗读第三段 1.学生解释几个词:
殆——大概,可能。考——敲(击)。乃——竟然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2.指名学生翻译该段。3.齐读该段
三、第三轮阅读:赏析文章构思的独特之处(看屏幕)具体任务:
1.分别概括出文章三段的大意
2.文章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语言表达方式?它们分别体现在文章那些段落?
3.第二段集中笔力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景?作者着力描写这些景物有何意图?
4.文章三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一)学生快速阅读全文, 分别概括出各段的大意。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 1.质疑——叙议结合 2.解疑——记叙、描写 3.发感——议论
(二)文章三段各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语言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学生讨论回答,边分析边板书——
1.叙议结合;2.记叙、描写;3议论(见板书)
(三)描绘出一幅阴森恐怖的石钟山夜景,景物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非常逼真。作者意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考察探访之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泊绝壁之下”作铺垫。
(四)文章三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是因果关系,第一、二段与第三段之间又是因果关系。因有疑而探访,由探访而解疑;因解疑之不易而产生感悟,抒发感慨,揭示深刻的道理。——这正是该篇游记的匠心独运之处。
四、结合课文及有关资料,谈谈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几种 观点,并说说应该怎样看待苏轼的见解。(看屏幕)
观点 依据 代表人物 1.主声派——水声如钟、石声如钟——郦道元、苏轼、李渤 2.主形派——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清)俞樾 3.形声派—兼有“声、形派”的依据—(清)郭庆藩、今人 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此山造化工。
风入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清)郭庆藩《舟中望石钟山》
对苏轼见解的看法——尽管苏轼考察的结果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他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敢于怀疑、勇于身体力行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这与他一生中坚持自己的立场,不随便附和“革新派”和“保守派”的行为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精神对我们学生的学习也是有启发作用的: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学生要有问题意识,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学习的方法,学会自己构建知识。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 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五、迁移训练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宋代人的散文,《六国论》《伶官传序》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是因事说理的游记,它们都体现了宋代散文因事见理、长于议论的特点。其实,不仅如此,宋代的诗歌也以入理见称,世有“唐诗主情,宋诗入理”的说法。1.学生讨论(宋)苏轼《题西林壁》蕴涵着什么哲理 2.学生展示揭示深刻道理的诗作或诗句。备用——
1.杜甫《春夜喜雨》(前部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朱熹《观书有感》,苏式《题西林壁》,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四篇:周记教案
小学六年级作文教案:我的课余生活 教材分析
本次是记一项活动的习作训练,属于记叙事情一类的。从题目看,限定写“课余“的某种生活。“习作提示”、中说: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下棋、打乒乓球、集邮、唱歌等都是课余生活。本次习作有三点突出的要求2第一要选好事例,应该在真实的课余生活中选择自已最喜爱的活动,再选印象最深的一两次写。第二耍围绕中心,而且这一中心应该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或锻炼体魄,或增长知识,或启迪心智,或陶冶情操。这点要求与本单元阅读训练要求——划找中心句紧密相关。第三要做到有详有略,与第十一册“注意详略”的习作要求相比应该有明显的提高。而这就成了本次习作的难点。
训练目标
1.会选择有意义的课余生活作为习作内容。
2.学会有详有赂地记叙活动过程。
3.感受丰富的课余生活,发展自己的爱好。
训练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带课余生活照片,印发习作范文《我爱集邮》,自设填空灯片。
课时目标 1.审清题目,知道本次习作的要求,学习范文《我爱集邮》
2.指导选材,口头作文,开始习作。
教学过程
一、引入生活。
1.引言。同学们,我们是毕业班的学生,将要离开这所学校了。但老师还有一件心愿没了,就是不知道同学们在课余常参加哪些活动,有哪些收获?如果我知道这些情况,今后也可以向你们的初中老师介绍。同学们能不能来介绍介绍你的课余生活,了结老师的这桩心愿?(板书:我的课余生活)什么叫课余? 课余就是指除在学校学习以外的时间,如每天放学以后,双休日及其他节假日.2.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准备一些自己的课余生活照片,带来了吗?现在请你拿出来,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介绍。最好采用以下的句式:(灯片出示)我在课余喜欢(),看,照片上的我(),参加这项活动能()。或()是我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能()。
小结:看来,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有的喜欢下棋、打乒乓球,这是体育活动;有的喜欢集邮、唱歌,这是文娱活动;还有的喜欢游山玩水、养鱼种花等活动。
二、展示生活。
1.片断细说。刚才你们用一句话总体介绍了自己的课余生活,但我的印象不深刻。你们能不能把某个生活过程说得详细一点,譬如动作过程、语言心理过程,请大家想一想再说。学生细说 生活片断(可先小组讨论再指定说)。
2.评议指点。××同学的介绍挺有条理,他把过程说得较细。××同学介绍他和表哥下棋,说了自己的心理活动,还说了表哥的神态和语言,但不能说自己的神态怎么怎么,因为自己的神态是“看”不见的,只能“感受”到。听了××同学的介绍,我们仿佛在看一场电影。他把事情说得有声有色,让人像在看一场电影。
三、反映生活。
1.提出建议。
听了这几位同学的介绍,老师感到很高兴,因为老师了解了一小部分同学的课余生活。但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大家一个一个都介绍,大家说怎么办?好!呆会儿请大家写。在写之前,老师要告诉大家,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有的同学把偶然参加的一两次活动作为课余生活;二是有的同学课余生活是不健康的或危险的,如射弹子,晚上去掏墙洞捉鸟等,还有的课余生活完全是为了玩,没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介绍好的课余生活呢?
请大家打开课本,学习本次的习作要求及提示。2.学习“习作要求”及“提示”.自读、思考: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要注意什么?
交流: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要注意3点:确定中心,选好事例,有详有略。(板书:确定中心、选好事例:有详有略)讲解:确定中心就是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有积极意义的一种活动写(补充板书:最喜爱,有意义),选好事例就是选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两次来写(补充板书:印象最深),并且详写跟中心有关的内容(补充板书:详写跟中心有关的内容)。
3.学生试写,反映生活。
题目可用指定题《我的课余生活》,也可以自定——以课余生活的名称作题目中的主
要词语,如《我爱集邮》、《课余栽培乐趣多》等。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柔和、优美的轻音乐。
教学目标
通过讲评,例文比较,进一步修改习作及誊抄。
教学过程
一、学生继续写作5分钟。
二、讲评指导(教师在学生习作过程中巡回辅导,并有意识地挑选习作)。同学们基本上把自己喜爱的活动写下来了,老师看到了许多优秀的习作,他们都能(指板书)围绕中心有详有赂地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但也发现有些同学的习作还存在一些问 题。
1.选材问题。
有位同学写《我爱游泳》,安排了以下的材料,请你们看他这样的选材是否合理,不合理的材料打个“×”,并说明理由:我爱游泳
①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爱游泳。
②爸爸是游泳能手,我爱看爸爸游泳。
③我学会了游泳,并爱上了游泳。
④我一次游泳的经过,乐趣无穷。
⑤游泳的好处是有益身心,增长知识。
(材料②与本次习作无关,应该删去。)
根据本次习作要求,上面的材料哪些应详写,哪些可略写?(学生回答,略次详详略)
根据习作题目《我爱游泳》,可看出习作的重点是爱,如何爱游泳应作为详写内容,其余的内容可略写。
2.中心思想方面。
××同学的作文题目是(),而中心是(),这样对吗?你认为应该怎样确定?
3.详略方面。
××同学的作文中心是(),所以,()()应该详写,()该略写。4.选择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的进行讲评(也可以附文《我爱集邮》为例)。
三、修改习作。
请同学们对照要求,自行修改,老师将把好的习作连同照片一起展示在宣传栏内。
四、佳作共货。
通过修改,大家的作文都有了进步,按下来请把你的作文轻声、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同桌再给你修改——互改。
(朗读时播放优美、柔和的轻音乐)
五、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特别是大家用笔写下来的介绍,我对大家有这样丰富的课余生活,感到非常高兴,通过这两节课,老师对大家也更了解了。但愿大家进中学以后,课余生活能更丰富。
六、誉抄作文
第五篇:《墨池记》教案
盐城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06级高二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5)
专题三 杂 记
墨池记
曾巩
编写:卞建容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熟读成诵,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2.了解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
3.从“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事例中获得教益。
二、资料链接
(一)作者简介(1)曾巩简介
曾巩,字子固,北宋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省)人,杰出文学家。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登仁宗嘉二年进士第。历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明、亳诸州。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府,享年六十五岁。后人称其为“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他与欧阳修等人一起,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归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作有《元丰类稿》,《隆平集》等传世。(2)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晋怀帝永嘉年生,死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正体世称“书之圣”。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
(二)文章简析
本文是作者应抚州州学教授王盛之之请而写的一篇叙记。文章先由墨池的传闻推出王羲之书法系由苦练造就的结论,然后引申到为学修身要靠后天的勤奋深造的普遍道理。学习不能依赖天赋,必须刻苦努力,专心致志,曾巩这里的学习,并非单指学习方法,主要指的是道德的提高和深造。
(三)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1-2节):首先说明墨池的所在,接着指出古迹不实,然后强调不由天成,而 盐城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06级高二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5)
须“以精力自致”由物及人,题小旨大,发人深省。
第二部分(第3节):交代作“记”的缘由,讽喻宣扬不当。
第三部分(第4节):交代写作时间、作者,属于“记”这种文体的固定体例。
(四)文史知识(1)“三不朽”思想
曾巩“重德”意识,源于儒家的“三不朽”思想,《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世就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三者之中,立德最难,立功其次,立言最易。立德者,以德为为天下倡也,古之尧舜,为天下之立德者也;立功者,以功为天下利也,古之文、武周公,为世道之立功以利百姓者也。立言者,著其说以导乎后人也,古之孔孟,著其书为后世所学者也。而三者俱为圣者也。(2)关于墨池的记载
除荀伯子《临川记》中有王羲之墨池的记载外,浙江省永嘉县积谷山中也有一个水池,池旁刻有米芾所题“墨池”二字,庐门归宗寺内也有王羲之的洗墨池,此外湖北蕲水(蕲春、浠水一带)等地亦有类似遗迹。这些遗迹有些当然是后人的附会,但也可见人们对王羲之勤奋精神的钦佩和仰慕之情。
三、文言知识归纳
1、正字音
徜徉()()恣肆()()楹间()洼然()......岌然()窈然()商贾()涵煦()....啮食()畎亩()阿附()湍急()....滃然()蘖而殇()()有恃无恐()刬削().....
2、通假字
(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2)刬削消磨 ..
3、古今异义
(1)临池学书,池水尽黑(2)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3)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4)强之以为山 ....(5)魁岸踞肆,意气端重(6)修既治滁之明年 ....(7)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 ..
4、重点实虚词
(1)临池学书(2)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5)言必信,行必果(6)低眉信手续续弹 . 盐城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06级高二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5)
(7)有池洼然而方以长(8)而尝极东方,出沧海 ..(9)岂其徜徉肆恣 ..(10)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11)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
.(12)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
5、词类活用
(1)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2)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 ..(3)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4)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
6、特殊句式
(1)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2)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3)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4)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5)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6)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7)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2006年高考湖南卷)
《湖南文征》序 曾国藩
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
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不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曰理,曰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请书而传请世,称吾爱恶悲份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胜者,多排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非缛而寡实。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孤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革,盖亦山国荒僻之亚。然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上与《诗经》、《周易》同风,下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而况湖湘后进,沾被流风者乎?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善言情者,约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 盐城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06级高二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5)
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定,后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学,稽《说文》以究达诂,笺《禹贡》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其犹君子棋于择术之道欤!
(选自《曾国藩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 .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 C.间以婀娜之声 间:间或 .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B.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 D.上与《诗经》、《周易》同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的一项是().... A.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 B.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
C.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 D.《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 4.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行文的顺序看,作者先说文集,次论文法,再论文风,然后谈湖南文化源流,最后是对《湖南文征》及其编撰者的评价。
B.论及群经之外的百家著述,作者认为,无论是以理胜者,还是以情胜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并非尽善尽美。
C.谈到文化源流,作者认为,湖南虽属“山国荒僻之亚”,但由屈原、周子(敦颐)所开创的文化传统,泽被后世。
D.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湖南文征》收录考据之文极少的客观原因是罗研生深明考据家之学,“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1)奚足以语文事? 译文:(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
译文:(3)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译文: 盐城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06级高二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5)
《墨池记》答案
四、文言文答案
1.C 解析)间:偶尔
2.B 解析)A介词;助词。B均为介词,用。C表承接;表并列。D介词;连词。3.D 解析)只是用这个例子说明了湖南出人才 4. D 解析)客观原因错误,这应该是主观因素 5.(1)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2)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3)这部文集所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湘潭的罗研生,把他所编写的《湖南文征》一百九十卷给我看,嘱咐我为它写序。国藩非常的浅陋,牙齿又日益的衰败,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 我私下听说古代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标准的。《易》、《书》、《诗》、《仪礼》、《春秋》这些经书,他们的体例形势语言,竞没有一个宇沿袭。就是周朝秦朝的诸予散文,也各自有自己的体例。拿着这个衡量那个,画与金玉和花卉草木是不同类的东西,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的。后来的人本来不会写文章,勉强获取古人所造来摹写仿照他,于是有相合的地方也有背离的地方,于是用标准无标准命名它们。假若人们
不等待摹写仿照,那么人们各自在已具有了自然形成于心的文章,大概有两种情况:说理,抒情。这个方面每个人都本来就具有。就我所知道的道理,用笔写成书流传于世,抒发我喜爱憎恶悲伤高兴的情感,就拿缀辞来表达它,就像剖开肝肺陈列成书简书册。这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文章。性情敦实憨厚者i模仿能做这件事。而那些意思的澡浅用笔的好与坏,就相差十万百千的距离而没有尽头。在群经之外,诸予百家著述文字,大概有略微的胜利。凭借道理胜出的人,多阐发幽深极端的语言,但是它的弊端在于猛烈而失去内里;凭借情感取胜的,大多是缠绵悱恻感人的语言,它的弊病在于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从东汉到隋朝,丈人秀士,大多意思不简单行文,词藻多华丽的语言。就是议论大的政事,考证大的礼仪,也每次都用排比句连缀成文,偶尔有美好的语言,经过唐代也没有改变„„
湖南这个地方,北边靠着大江,南边迫近五岭,西边连接着黔蜀,大批的树苗被革除,大概也因为是山国荒芜僻静的低垂的地方吧。然而周朝的末年,屈原从这儿出现,《离骚》中的文章成为后代抒发情的鼻祖。到了来世,周于又在这个地方出现,创作了《太极图说》、《通书》,成为后世说理文的鼻祖。两个贤能的人,都没有继承前人的传统,创立了成就高的好文。往上,和《诗经》、《周易》相同的气势,往下百代的人才都不能超出他们的范围。何况湖南后起沾染了流传下来的气势呢?这部文集所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善于抒情的,大概十分之四;而且骈体也很有文采,不说标准而标准没有紊乱。只有考据的文章搜集的很少。前代哲人倡导的不固定,后代人羡慕的也少。研究罗研生的学作,考核《说文》来彻底推求透辟肯定的解诂。注释《禹贡》来明晰地理情况,本来就是要深入明白考据家的学说。而且论只是崇尚体例要点,不崇尚广泛的引用,获取别人的长处而不要沉溺于他们偏颇的地方,这就像君子下棋选择方法的道理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