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教案(共5篇)

时间:2019-05-11 21:32: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教案》。

第一篇:马克思教案

一、教学课题: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懂得物质和意识的含义、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对能动作用的理解、“决定作用”和“能动作用”的关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能够运用意识反作用原理结合谈谈二者之间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启示。

(3)鼓励学生树立无神论的信念和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2)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说明当代大学生拥有正确意识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

(1)物质和意识关系并不是谁对谁错的,而是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2)对意识能动作用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归纳法、讲授法、教学工具辅助法。

六、教学过程

1、物质和意识的含义

物质的含义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关于“物质”的性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关于“物质”的地位:辨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大厦的基石。

(3)关于“物质”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4)关于“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5)关于“物质”的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的含义 ——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4)意识的本质是:意识是客观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性质是第二性的)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⑴物质决定意识。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科学发展证明,在意识产生以前,物质世界早已存在,而意识只是在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出现以后才产生的,不是从来就有的。第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没有人脑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意识对人脑这一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器官的依赖,反映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第三,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人脑固然是产生意识的器官,但人脑并不能自行产生意识,这是因为仅有一个健全的人脑,如果不参加社会实践,完全脱离物质世界,就不能产生意识。

⑵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首先表现为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它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次,更突出地表现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们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对 “ 意识能动作用 ” 的理解:

(1)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

一方面人们的意识有正确和错误的差别;另一方面即使都是正确的意识,也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其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客观原因: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主观原因: 一是立场不同:从观察自然界事物看,位置不同,视觉反映不同;从阶级社会中人们认识事物看,阶级立场不同,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和理论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①意识对客观事物反作用的基本含义: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②对自然界反作用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人类世代都在发挥着、并不断积累下来。其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正确的意识在人们改造自然界中起着积极作用。错误的意识在人们改造自然界中起着消极作用。

③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有利作用和阻碍作用。

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曾长期处于盲目状态中,但意识的指导作用仍然是存在的,改造社会就是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但由于人们基于不同的利益关系有着不同的思想,因而社会关系的改变就表现为不同意识的冲突。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都以各自的思想意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并试图来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阶级的意识有利于社会购发展,反动阶级的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总之,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对“决定作用”和“能动作用”关系的正确理解

(1)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两者不能等量齐观。

(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具有辨证的性质。

(3)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承认前者必须同时承认后者,反之亦然。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物主义经历了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机械唯物主义 —— 辨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形式。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6、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正确的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阻碍作用。而人的理想即是人的意识的一种,也可以说是一种延伸。每个人都会有意识,当然每个人也会有理想,理想也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中,包括一些精神病患者。正确的理想在人们生活当中起到莫大的作用,小至关系到每天的生活,大至关系到人的一生。有理想的人就如同黑夜里有灯的行人,黑暗中也能够走向远方;也就如海岸上的灯塔,为海船指引方向。所以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才能树立好正确的理想。

大学生与大学生的价值观,一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大学生作为客观合理性的存在,决定了价值观的真实性。将辩证思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我,便在人生的矛盾与多样的心路历程撷取一段,解读自己的哲学,探寻我之为我的价值落点,为宇宙的多彩增加渺小又真实的一个相素。这就是当代大学生要积极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因。

7、课后思考

是否可以认为,宗教观念中有上帝鬼神,客观世界中也一定有上帝鬼神呢 ?为什么 ?

第二篇:马克思教案

§第17讲: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教学方法:归纳法和讲授法相结合

一、物质和意识的含义

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关于“物质”的性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关于“物质”的地位:辨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3)关于“物质”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4)关于“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5)关于“物质”的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意识的含义——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人们面对同一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的差别。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包括状态、性质、变化规律等)的意识,我们称之为正确的思想意识。反之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就是错误的思想意识。这二者的区别不在于对客观事物是否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某种原型,因为宗教观念也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但宗教观念对“某种原型”的反映是不真实的。从本质上看,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决不能认为宗教观念中有什么就意味着客观世界中也有什么。

人们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都是根据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不管是对自然现象还是对社会现象的认识都是如此。正确思想意识的科学预见性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反映形式。

(4)因此,意识的本质是:意识是客观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性质是第二性的)

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1、基本内容: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无论是自然界的产生和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基本方法:(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1、基本内容:(1)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基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主主义。

3、对“物质决定作用”的理解: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依赖于物质,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4、对“意识能动作用”的理解:

(1)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在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着重从主观方面努力,尽力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②人们的意识是有差别的。

一方面人们的意识有正确和错误的差别;另一方面即使都是正确的意识,也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其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客观原因: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主观原因: 一是立场不同:从观察自然界事物看,位置不同,视觉反映不同;从阶级社会中人们认识事物看,阶级立场不同,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人们的具体利益是有差别的。如果离开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把各自的具体利益作为立足点,观察问题时就不可能获得正确认识。因此,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应当永远坚持的立足点。二是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

世界观不同,观察与思考的方法不同,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否正确。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是否正确,不仅影响着他的人生道路,而且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

三是知识构成不同。

一个人原有知识正确与否,极大地影响着他对新的认识对象的理解。一般说来,原有知识正确会有助于正确理解新的认识对象;原有知识错误,则可能导致新的错误。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应注意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同时,每个人在以往的社会环境和自己的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同样会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一个人掌握的科学知识越多,对新的问题正确认识的可能性越大;一个人对知识规律性的联系理解和掌握的越深刻,就越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因此,我们要使自己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必须端正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2)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和理论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重视正确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反对“精神万能论”和“精神无用论”。

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曾长期处于盲目状态中,但意识的指导作用仍然是存在的,改造社会就是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但由于人们基于不同的利益关系有着不同的思想,因而社会关系的改变就表现为不同意识的冲突。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都以各自的思想意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并试图来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阶级的意识有利于社会购发展,反动阶级的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总之,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越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青年学生应该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也是不可推卸的义务:我们应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5、对“决定作用”和“能动作用”关系的正确理解(1)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两者不能等量齐观。

(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具有辨证的性质。

(3)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承认前者必须同时承认后者,反之亦然。

6、对“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联系和区别的理解

前者是马克思主义对后者问题的正确回答。后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是一种观点和回答,而且是正确的回答。此外还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物主义经历了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形式。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第三篇:马克思基本原理教案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自1848年产生至今164年来,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及其影响最为深刻和最为广泛的理论;是100多年来哲学社会科学中真理性最突出的社会历史理论;是引起并造成东西方长期分离,对抗和严重危机的理论;是敲响资本主义丧钟,塑造社会主义制度并引起这两种制度激烈竟争的理论;是震撼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心灵围绕利益追求因而无法保持宁静的理论。因为是这样一种理论,所以,它成了这个时代不可超越的理论,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也不管人们是否喜欢它,这种理论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参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任何人企图绕开它而孤立的行走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致力于掌握这种理论的基本精神,不仅是心灵的消极颓废,而且肯定是一种重大的损失,无论这种损失是个人的还是整个社会的。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主义的内涵:

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和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女权主义等等。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准,刑罚不准,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则必言之,言之则必行之”。

——定性分析是任何科学的开端和起点。

(2)西方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表述:

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一元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持征是批判”,“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就是哲学”,“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经验科学”等等,都是从定性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

(3)中国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表述(见教材第2页)第一、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第二、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通规律的学说。

第三、从它的阶级属性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构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是由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主义学、历史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人类学、伦理学等10多门学科构成的,在这众多学科中,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头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具体展开和详细论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心脏;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必然结论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底线体系的双脚,本书介绍的内容恰好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的。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物质条件。

第二、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日趋不满和强烈反对,客观上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第三、对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创造性的批判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表观在:

1、自然科学自哥白尼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论》开始到达于文1859年提出生物进化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论据。

2、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主要代表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批判吸收,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最有力的思想保证,甚至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3、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谦·佩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思想的批判性的继承,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极为重要的现实材料。

4、对英国的殴文、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者的借鉴,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宝贵历史材料。

第四、马克思、恩格斯良好的个人素质、崇高的理想责任和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密切关注以及积极参与,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主观条件。

基于以上诸多条件,所以,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并不是马、恩 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杜撰出来的,并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对前人、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加以扬弃并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创造出来的。

2、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学说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它的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源泉。

第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理论上最为深刻和响亮。

第三、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实践上最为直接。

第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既在理论上特别在实践上最为深刻和辉煌。

第五、把马克思主义绝对化、教条化,必然导致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走向贫血症。

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科学与技术的任务

科学→认识世界→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获取信息 技术→改造世界→解决做什么、怎么做→获取能量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以实践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①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显著的特征。

实践是至高无上的桥梁和途径,人间一切秘密都存在于实践之中,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离开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所有问题都无法解释,与人和人类社会相关的一切问题都无法加以说明。

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及其统一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在哲学上,它实现了两大统一,克服了两个脱节,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统一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结合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二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特殊发展规律,特别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表明资本的主义存在是有限的。三是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任务不仅是要科学的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二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利益在理论上的表现和反映,公开声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即公开自己学说的阶 级性和党性;三是对一切错误思潮和派别作坚决的批判和斗争,决不做任何妥协和让步。

第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是统一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和灵魂,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论与归宿。只有科学性,没有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说教;只有革命性没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就会误入歧途、盲目蛮干,就会丧失自觉性、原则性、预见性和系统性。所以,为了防止这两个极端现象,必须通过实践这个中介力量把它们统一起来。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塑造了中国人的革命气概和革命风度,使中国的优秀分子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重大任务,终结了中国人民对内受封建势力压迫,对外受列强欺辱的历史。

第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实现的。往后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对抗西方势力、适应世界节奏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第三、全中国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发和引导。没有统一的意志和行为就意味着乌合之众的泛滥,没有创造性思维与行为就意味着死亡。

第四、对于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能够使大学生确立宽广的理论视野,提高思辨能力,增强区别是非、真伪的能力,从而更加自觉地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成为有所作为,充满活力,顶天立地的优秀人才。

2、怎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第一、掌握任何科学理论和技能都要有一定的付出,要下功夫,梦想不用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达到目标是不可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

第二、先保持继承性的学习态度,在此基础上以批判性的态度审视,进而具备创造性→真理性→价值性;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任何教条主义态度。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必须反对:

1理论上的——教条主义 ○2经济上的——平均主义 ○3政治上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4外交上的——封闭主义 ○5生活上的——禁欲主义 ○

第三、要具备为兴趣而学习,为理想而学习,为个人素质提高和人格完美而学习,为热爱知识本身而学习,决不能带着急功近利的态度而学习,克服实用主义的学习态度。

第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为什么? 理论

实践

↓ ↓ 眼睛明亮的瘸子←→身体强壮的瞎子

第五、要克服、消除浮躁的心态。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在直观上判断就是阐述哲学中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世界是什么、世界状况怎么样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正确地回答了世界是什么,又正确地回答了世界状况怎么样,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科学的唯物论和科学的辨证法,成为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

(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形成社会后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世界观就其内涵来说,就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整个世界形成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说:“哲学中的最高分裂是思维与存在的对立,近代哲学的全部兴趣就在于和解它们的对立。”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代表费尔巴哈说:“神是否创造世界的问题,就是精神对感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全部哲学史就是围绕这个问题而兜圈子。”

恩格斯在吸取前人认识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概括了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的内容

其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即世界在本质上是什么的问题,对该问题回答态度不同,划分出哲学上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其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对该问题回答态度不同,区分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3)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 第一、如何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家都不能回避因而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否则就丧失了哲学家的资格。

第二、如何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它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规定着哲学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其它一切哲学问题都是围绕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第三、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客观标准。

第四、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是哲学中的理论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人们实践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最高问题。

3、哲学中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形态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资产阶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式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3)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形态: A:古代朴素辩证法; B: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C: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

(4)形而上学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式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中国独有)

二、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大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

旧唯物主义用人们的感觉器官所能够达到的程度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认为世界要么是金木水火土即五行说、要么是元气说、原子论。这至少有两大成就:

一、是用物质现象来说明世界本身,为唯物主义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基本合理的通道,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二、是克服了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干扰。

但也有严重缺陷:缺陷

一、它们用个性来代替共性,把个性当成人类认识的最终界限,看不到人类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不断深化的过程。缺陷

二、它们提出的个性要素是万物的根源,万物产生于具体要素,又回归 于具体要素,免不了导致循环论,最终导致宿命论。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大意义

(1)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只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突出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但他还没有解释什么是物质。列宁在其《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首次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对物质作了科学的规定,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对物质的高度精辟的概括,把哲学中各种派别共同面对的焦点和分歧都囊括了,具有极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物质是标志客观的哲学范畴,这就把纷繁复杂、五彩缤纷、无限多样的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毋庸置疑的加以规定了,把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真正确立了,坚持了彻底的唯物辩证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物质观上的根本缺陷。

第二、物质及其客观实在性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并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彻底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从而克服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一切形式的不可知论。

第三、物质及其客观实在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感觉在而存在的,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批判并克服了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第四、科学的物质范畴不仅在自然领域是物质的,在人类社会领域也是物质的,把自然的物质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统一了起来,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克服了唯心主义历史观在社会领域的统治局面。

第五、列宁物质范畴为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奠定了牢固坚实的基础。

三、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上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的物质是不可能存在的。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也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也是没有的。

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1)物质世界是以绝对运动表现出它的属性的,但物质世界在绝对运动中还有它静止的一面。

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承认 相对静止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承认相对静止是正确理解运动的参照系,才能真正理解运动,进而才能理解物质;第二、才能正确把握物质运动过程中的多样性;第三、才能区别、改造和利用事物。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它们在关系上也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

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承认运动并把运动绝对化,否认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只承认静止并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错误。

所以,把握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要求我们既要随着运动着的物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又要求我们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的相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注意保持稳定性,防止朝令夕改,变来变去,以致让人们无所适从。

3、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1)时间空间的含义、特点: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具有不可逆性,不会倒转,不可重复出现。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或左右、前后、上下。

(2)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①它们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只有在时间空间中才能进行。

另一方面,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物质运动是时间空间的实际内容。离开物质运动,无论是时间数值还是空间数值都是神秘莫测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此外,时间既是绝对的即客观的,又是相对的即可变的,时间空间的相对性、可变性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物质运动的特性制约着时间空间的结构。关于这一点可以完全通过非欧几何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来加以科学的说明。

②割裂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要么会导致牛顿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错误,要么会导致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的错误。

③正确地处理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不仅要求我们在理论上树立科学的时空观,防止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而且更加特别的要求我们抓住时机和机遇,快马加鞭,更好更快地发展国民经济,切勿错失良机。

4、世界统一于物质

(1)具体科学对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证明

第一、天体起源和演化理论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二、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理论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三、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理论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四、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既包括了无机物,又包括了有机物,同样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2)哲学对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证明

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哲学命题,证明这一命题是非常需要具体科学的,但还需要哲学的证明。哲学能够从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等辩证思维中来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3)全面理解并把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以这一问题为根据并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这一问题也是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要求,是建设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武器。

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人的活动是实践的活动。实践是人类在世界上能够立足并保持自我存在的根本途经,是人最深层而又最广泛的保护伞,是界定一切真伪的无私的审判官,也是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客观尺度。

1、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基本形式

(1)实践定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是主体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对实践含义的具体展开。实践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②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③实践具有社会性。④实践具有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实践

二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三是科学实验

三者的关系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实践,它决定着其它实践形式,其它实践形式为生产实践服务。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为什么?

第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人的生命、人的存在和发展寄托在实践活动之中。实践创造了人本身,人是实践活动的结果。

第二、人的本质是由实践所规定的。人是一种由外界各种关系包围着的客观存在,与人相关的一切秘密之所在都存在于实践活动之中。

第三、人的意识的产生、发展以及确证也是通过实践来完成的。所以,实践是人存在的主要方式,人离不开实践。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为什么?

实践是把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实践又是把人类社会与自然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现实基础。脱离实践的社会生活就会成为莫名其妙的神秘的社会生活,也就在根本上没有社会生活。自然社会化和社会自然化,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归根到底是实践活动推动的结果。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关系形成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本节在第一节的基础上开始回答物质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物质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物质世界的状况是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永恒性

1、联系的含义及其特点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复杂性)、具体性。

2、联系的客观性及在此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改变联系的某些环节和结果,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才能在联系问题上坚持唯物论。

(2)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把联系看作是随心所欲的联系是唯心主义的态度。

3、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及坚持这一观点的重大意义(1)普遍联系观点主要是指:

①任何事物都跟周围其它事物处在这样那样的联系这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任何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就是由无数具体事物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游离于世界之外的事物是没有的。

(2)承认联系的普遍性的意义

①理论意义:只有联系、事物才能存在、才能发展、也才能被人们所理解;承认联系,才能坚持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和偏执观点。

②实践意义:第一、以改革为手段,以发展为目的,调整好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各个行业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内部结构,使每个要素及其环节在最佳联系中发挥作用,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防止顾此失彼。

第二、以积极稳妥、大胆有序的姿态永远坚持对外开放,并以开放为必要条件,勇于参加到国际发展舞台,从外部吸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 大能量,充实自身力量,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防止闭关锁国,夜郎自大。

第三、用科学发展中的以人为本的原则,自觉有效地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创造性地构建好和谐社会,防止社会在倾斜中出现动荡。

第四、运用联系的观点努力塑造好个人的素质,使个人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个人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理论修养、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健康的体质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等,防止个人畸型发展。

“与智者为伴,必得智慧;同愚者为伍,必将毁灭”。

4、发展的科学内涵

发展不是事物在其内部的简单重复,不是原地踏步,不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不是下降和倒退。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上升运动,是质变;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是指能够经得起历史发展考验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历史发展必然性,因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5、怎样正确对待新事物?

6、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为什么?

第一、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内部,以旧事物为母体,同时又是旧事物无法排除的异已力量。

第二、新事物继承、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合理健康的东西,在新的环境又吸容纳了新的内容,比旧事物更有优越性。

第三、新事物在社会领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因而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新事物不可战胜原理是我们保持乐观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在社会生活中,这一规律往往表现的异常明显。把握这一规律,对于理解社会生活、认识社会历史的确发展、增强人们为美好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和必胜信念,具有重要的人生观和方法论意义。

7、辩证唯物主义过程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于世界发展的思想也就是过程论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过程论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面的内容:

第一、一切事物都是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存在即是过程。每个事物既有现实存在的暂时性,又有稳定的相对性。整个世界就是无数事物的生成和消失的过程相互衔接,彼此结合所构成的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堆积。

第二、前进的发展是事物和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没有发展,就没有真实的过程。唯物辩证法把肯定发展的前进方向性作为过程论思想的核 心。

第三、承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还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之一。

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论思想贯彻到底,就要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一切过程的总的方向和基本趋势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现象。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的三大规律及其各自任务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的任务都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的变化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怎样发展的问题,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如何发展的问题。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这一规律是贯彻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它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钥匙;

第三、这一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3、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实

(1)辩证矛盾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对立统一。我不能和你在一起,然而我又不能离开你。

(2)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即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1)矛盾同一性的含义: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趋势,具体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②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你能变我,我能变你。

(2)矛盾斗争性的含义: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趋势。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没有区别、对立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前提条件,离开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只讲斗争性不讲同一性是左的错误,只讲同一性不讲斗争性是右的错误。因此,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5、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割裂二者的结合关系,单独考察它们,谁也对事物都不能起推动作用。

(2)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三点:①②③(3)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两点:①②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①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之中,即处处有矛盾

②每一事物自始自终都存在着矛盾,即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正确坚持辩证法的前提,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2)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指每一事物的矛盾以及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 矛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有其不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的就是矛盾特殊性。

(3)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

①二者是相互区别的,矛盾普遍性只是概括了矛盾特殊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并没有概括矛盾特殊性中的所有的东西,因此,矛盾普遍性单纯深刻,而矛盾特殊性比较丰富、生动。

②二者又相互联系,一方面矛盾普遍性即共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即个性之中,离开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就成了空洞的抽象,所以,矛盾普遍性离不开矛盾特殊性。另一方面,矛盾特殊性即个性包含着矛盾普遍性即共性,离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也不可能存在。同时,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不仅是科学的认识主法,又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重要的哲学基础,是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要的哲学理论依据。

7、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的含义及它们各自的意义

①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把握质是一切认识的开端和起点,是对事物的定性分析;

也是制定正确的实践政策的基础。②量是指事物发展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份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结构分式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

把握量是对事物认识的继续和深化,是对事物认识的精确化,是定量分析;达到了对事物量的认识,才能在实践中制定具体可行的对策。

③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和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

把握了度才能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事物;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达到胸有成竹;才能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2)量变与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事物微小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②质变是事物显著的变化,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③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基础,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质变的维系者,规定着质变的方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无论做人做事都可以受它的启发而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做出富有成效的收获。

8、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其关系

①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种相反的趋势和力量。

肯定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没有肯定,事物就不能达到自我规定,事物是什么无法说明。

否定是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没有否定,事物就不能展望自己,事物的多样性就无法体现。

②肯定和否定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从联系来看,肯定离不开否定,离开否定的肯定是不存在的肯定;否定离不开肯定,离开肯定的否定也是不存在的否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绝对的肯定和绝对的否定都是没有的。

(2)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①科学否定观的内容来自于肯定和否定的相互关系。

其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外力所强加的;

其二,辩证否定有两个重要特点:否定是联系环节,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其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保留又变革,既继承又抛弃,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②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定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无论对人对事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简单的肯定一切,也 不能简单的否定一切,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这样才不至于走向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轨道。

(3)事物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①事物前进性的根据: ②事物曲折的表现:

③把握事物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意义。第三节

一、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1、规律及其特点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物质世界在联系、发展中是有规律的,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规律是指事物在运动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其特点有: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客观性、可变性、多样性等等。其中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2、为什么说规律是客观的?为什么人们要尊重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支配着人们的意识活动和行为活动。人们要有所作为,必须按规律办事,不能凭想当然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要想改造自然界及其社会,必须首先学会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在规律面前并不等于人可以束手无策、无所作为。

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

(1)它们都是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它们之间有区别:自然规律是通过其本身无意识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无需人的参与。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要通过人的目的、理性、意志的介入才能表现出来,才能发挥作用,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规律。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 :

①从无机构的反映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适应性; ②从低级生物的刺激适应性到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③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出现;

(2)意识主要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标志和前提基础的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 的决定性环节,对意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第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第三、劳动的迫切需要并在其过程中产生了语言,然后语言和劳动结合在一起成为意识产生和发展的两个最强大的动力。

第四、劳动不断丰富着意识的内容,改变着意识的形式。

2、意识的本质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③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通过实践能动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具体表现是:

其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其二、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其三、意识对人体生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其四、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中最重要的表现。

4、怎样才能正确的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一、要对意识作用有一个正确估计,即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

第二、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这是正确发挥意识作用的前提基础。

第三、要明确发挥意识作用的基本途经是实践。理性有多么强大,就多么狡猾。

第四、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认识世界是这样,改造世界也是这样。

5、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现实意义

(1)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要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必要条件。(2)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要求人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大胆解放思想,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努力。

第二章 实践、认识、真理(认识论部分)

本章在第一章即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础之上回答了什么是认识、认识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的基本形式是什么、认识的发展动力是什么、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事实上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详细展开。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主体与客体的含义及其关系

(1)主体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能动性、意识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客体是指纳入主体活动范围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历史性、变动性等特

点。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区别在于:主体是主动的方面,客体是被动的方面。

联系在于:主体与客体相互依赖、相互制制、相互转化。具体表现在 ①主体认识客体,具有认识关系; ②主体改造客体,具有实践关系; ③主体鉴赏客体,具有审美关系; ④主体利用客体,具有价值关系; ⑤主体与客体相互转化。

(3)把握主体与客体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认识论上来看,认识论的基本矛盾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从实践活动来看,全部实践活动就在于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背离或脱节,必然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不良后果。苏联解体的最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此。人的自我分裂、人的异化就是主体与客体没有达到统一而造成的恶果。人本身的悲剧、人与社会关系的悲剧、人与自然关系的悲剧,说到底是没有协调、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发生的。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变化发展着的实践活动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为解决新课题准备实际材料和手段。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产生于实践,依赖实践,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反作用。

3、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表现 ①考察认识的前提来源不同。

②对认识的来源内容所采取的态度不同。③在认识上对立的实质不同。

4、辩论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区别

一、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则是消极被动的直观的反映论。

区别

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离开实践来考察认识问题,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引入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区别

三、旧唯物主义不懂辩证法,不了解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辩证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揭示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使认识不断提高和发展。

2、认识过程中的两种形式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1)感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及特点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到的对于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的形成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感性认识的特点是具体性、直接性和形象性。(2)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及特点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在感性材料的基础,通过抽象思

维所达到的对于事物本质、规律及内部联系的认识。

理性认识的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的特点是抽象性,间接性和概括性。(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首先,它们是认识过程中两种不同水平的认识,存在着低高层次的差别。

其次,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懒感性认识,承认这一点就是认识论上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承认这一点,就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包含、渗透。

最后,割裂二者关系,就会在理论上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在实践中就会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

条件

一、必须深入实际,搞调查研究,拥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条件

二、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理性加工,也就是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实际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4、非理性因素在的含义及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非理性意识形式,主要包括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直觉、灵感、想象、热情、顿悟、本能等。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的作用

对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具有激活和驱动作用。黑格子说:“如果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伏尔泰说:“热情是一切伟大的标志”。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①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具有参照作用。②对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

③有助于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对善和美的价值追求。

5、从认识到实践即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切实的检验和发展。

6、理性认识怎样才能飞跃到实践中去即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是什么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第三、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进行具体的试验。

7、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的依据

①从主体方面看,主体认识事物要受到地位、立场、生理、思维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制约;

②从客体方面看,主体的认识要受到自己所处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历史的限制;

③从客观事物自身来看,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2)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的依据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事物由一种质态的转化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不可能是简单的完成或封闭状态,而是一个无限递进的过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及在此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真理的客观性在于: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所以,在真理面前必须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

40(3)唯心主义在真理面前否认真理的客观性,鼓吹“有用即真理”,提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2、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1)绝对真理是指:

①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②人就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2)相对真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①从微观上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某一事物一定阶段、一定层次、一定结构、一定特点的近似的认识,承认对微观事物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深化,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②从宏观上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宏观物质世界某一领域、某一范围的认识,还有更多领域没有认识到,承认对宏观世界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扩展,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具有各自的规

定性。但它们又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离开相对真理就没有绝对真理;

另一方面,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份、颗粒,不包含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是不存在的。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绝对真理是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而相对真理是这条长河中的水滴、河段。

(4)把握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是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就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防止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教条主义,又要防止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过时的无用的说教。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中两种相反、两种对立的不同认识,前者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后者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所以二者是有区别的。

(2)真理与谬误是统一的。表现在:它们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 ;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要做真理的卫士,决不做谬误的宠儿。通过发展真理、捍卫真理来繁荣生活,实

现自由。

二、真理标准及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胡说八道

(1)主观唯心主义标准观

①圣人的言论

②伟人的言论

③多数人的意见

④是否有用

⑤经验形式等

(2)客观唯心主义标准观

①圣经

②上帝等

(3)旧唯物主义的标准观

①生活

②事实

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这是坚持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

第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这是唯一的,除了实践再没有另外的客观标准。

第二、实践是指能够最终对一切认识的真理性做出判定的。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将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第一,一切实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所有认识;

第二,实践是发展的,认识也是发展的,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一个过程。

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就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知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

4、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1)价值的含义及其特点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存在的意义。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否则就没有价值,甚至有害。

价值的特点有: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2)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人们的全部实践活动,归根结底就是遵循两个原则: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是:

第一,它们是有区别的。

①真理体现客观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价值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②真理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则是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③真理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则是社会中的多样性原则。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本身没有主体的差别,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

第二,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二者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①真理和价值相互渗透和包含。一方面,真理中渗透包含着真理的成份,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和运用真理来改造世界的过程。

②真理和价值相互引导和转化。真理对价值的引导,表现为真理的发现和利用必然创造巨大的价值,价值引导并且制约和促进真理性认识的深化。

③实践既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又是实现真理和价值辩证统一的基础。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是价值的实际确定者。另一方面,实践既是认识真理的基础和决定因素,也是达到改造世界、实现价值的唯一手段。实践的特点决定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当人们在自己所创造的社会中直观自身的时候,往往发现自己是行尸走肉一般,人在无可奈何中苟延残喘。但人不甘心以这种方式处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开始致力于认识所处的社会。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过去了,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人们才终于找到了社会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本章——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不同的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历史唯心主义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因而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精神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而认为社会是按照其本身固有规律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物质资料的产生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所以,在围绕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即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历史理论存在的主要缺陷

第一、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察产生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原因;

第二、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没有考察甚至抹煞、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历史唯心主义一直在社会历史领域独霸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人类社会领域首次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而且唯心史观开始逐渐丧失统治地位。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关系

(1)社会存在是指人类赖以存在的各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称,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产生方式是社会存在的最主要的内容。

(2)社会意识是指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中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根源和基础。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

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所有的社会意识都有具体的、历史的。

③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直接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尽管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依赖于社会存在,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①社会意识正确的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成了先进的社会意识,就会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否则,就必然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被人们群众所掌握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落后的社会意识欺骗、愚弄了人民群众,就会成为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1)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不是消极的,而是一个能动的复杂的过程。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机械的反映社会存在,而是有它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以不同的形式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就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

(2)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都属于思想、意识方面,但二者又不是完全等同。社会意识包括精华和糟粕两个部分,而精神文明则只是社会意识中积极的、精华的方面,所以,发展精神文明成为极为重大的现实任务。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

5、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是指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湖泊、矿芷资源、动物、植物等等。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久必要条件,离开地理环境,生产劳动就无法进行,人类社会就不可想象。

第二、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它提供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物质资源。

第三、地理环境的优劣,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通过生产的不同影响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第四篇:马克思读后感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在几个星期的时间里,我重点阅读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内容,感触颇深。本以为毛泽东选集应该是一本比较晦涩难懂,理论性很强的著作。但深入阅读后觉得其中的内容是很易于理解,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通俗易懂的,而其中的理论和传递的思想也是值得我们品味领悟的。虽然当下的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的生活状态都会与中国革命时期不同,但毛泽东所倡导的思想路线和奋斗宗旨,以及分析问题时的角度仍然对我们有着指导意义。

毛泽东是中国伟大的开国领袖,也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毛泽东当年的著作,回顾当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让我加深了对于这位伟大领袖的敬佩感。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他以独特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不断总结升华的结晶。其中的第一卷包括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是对于这两个革命战争时期的国情和局势的深刻分析与总结。第二卷和第三卷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著作;第四卷包括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

第一卷中的内容让我对于第一次国内革命和第二次国内革命局势和国情有了详尽的了解。其中包括了对于革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的具体分析,也有革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总结及失败的教训。阅读这些著作的过程,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这位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思考问题的缜密和细致,思维的全面独到,以及深远的政治理想。这正是一位思想家的伟大之处。这也时刻提醒我们分析考虑问题时要全面客观,同时也要有自我批评和反思的能力。毛泽东选集中,一些文章所传递的思想理论对于现代的行为思想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其中有一篇文章‚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用很通俗易懂的语言批判了那些没有依据胡言乱语,随意发表一些不靠谱言论的人。毛主席提出‚不做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明确反对教条主义‛。其中用4个感叹句表达了对于这种行为的深恶痛绝:‚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对于问题没有深入调查,缺乏依据,做一些睁眼说瞎话的事是毫无意义的。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通讯十分发达的社会,但凡有一些言论便会在网络上疯狂传达,很多人都没有依据,盲目从众,肆意随性的抱怨和批判。文章中还比喻‚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只有进行了艰苦的‚十月怀胎‛式的调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才可能会有‚一朝分娩‛式的迅速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对于反对教条主义,这在我们现在生活中也是同样重要的,凡事不能教条化,应该灵活一点,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适的调整,理论结合实践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这个讲究创新的时代,思想的僵硬钢化是要不得的,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经过调查,才会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习惯于按照上级的要求,不加思考的生搬硬套,缺乏一些变通性和创新意识。我们常常被一些所谓的规矩所束缚,虽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一些规则和规矩也应当适时的为之加入更对新的元素,以使之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赋予其新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在1930年五月一日,发表了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究竟该走怎样的道路,当对于此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在建党的初期,党的工作重心集中在城市,当时工人阶级在革命过程中占据主要位置。但之后大革命失败,党的工作重心逐渐开始移动到农村。对于农民阶级的力量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那时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行动问题上,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毛泽东在文章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各种深刻的矛盾,认为当时红色政权虽然还很小,但是中国革命肯定会很快地发展起来的。文章中形成了以农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的思想。毛泽东认为:现在虽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微小的力量聚集积累起来也是十分强大的,并且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他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自信,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中国革命会从一点点发展得很快,红色政权的革命力量就像星火燎原一般席卷全国并且最终取得最终的胜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这样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对问题的强大洞察力。相信一点一点的力量积累起来可以克服很多复杂的问题。邓小平曾说过‚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正确的部分。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阅读一本书,了解以为作者,也了解他的处事态度。从这本著作中体现的是主席思考的严谨和全面,和自我反思自我突破的精神。他的文章中从不避讳革命过程中出现的失败和错误的抉择,而是从这些问题中总结经验,自我反思,保持着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沉着向前。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学习和培养这样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思想,也是我们应该做好的事情。

第五篇:马克思小抄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

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

巴哈的唯物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初期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4.马克思主义创立时间是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主义两大创新:唯

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5.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主义与历史唯物

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

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其二,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7.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

范畴。物质和运动时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他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8.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无知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9.实践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0.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11.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

验等。

1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1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

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14: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化,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1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2)质变是

量变的必然结果(3)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16: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否定是事物发

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17: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

识具有知道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8.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9.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

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20.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

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21.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原因

(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2)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22.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这里的无条件型、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基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即又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23.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知识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

定的(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24.如何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他作为劳动

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同时,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无视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2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首先,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

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为生产力月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

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的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29.为什么说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统一?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

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人类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含义:

(1)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和目的性月和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3)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30.如何对待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即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

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注入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所

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恰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的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他设计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人士和时间的复杂问题。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知道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环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淡然,如果问题是有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边个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势。

3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其决定作用?(或者群众使馆或创造

历史作用的表现)(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2.怎样健全群众史观?

群众观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都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33.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

因素,是使用价值和机制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同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34.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的关系。

商品时劳动产品,生产产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任何一种劳

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和两次劳动,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他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

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5.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3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

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37.劳动力商品的内容和特点。内容:(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特点:由于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在统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也是有区别的的,所以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生产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他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38.划分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或者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依据: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意义: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

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又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39.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

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目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40.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的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 来表示。4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过剩

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在: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

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主义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4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2)垄断

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43.金融资本: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

资本。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44.金融寡头掌控世界金融的方式

在经济领域中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在政治上,进一步控制上层建筑,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加强其统治地位;还通过建立证词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教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以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和社会生活。4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

主义。

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机构自

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

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

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租赁或承包经营。

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

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大量订货,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的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支,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企业创造市场条件。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本质: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

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势,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方式。

46.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动因: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后果:积极的: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及也有积极的影响。消极的: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

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47.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

条件出发,认为物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

段,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和尖锐化。列宁认真总结了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集中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智慧,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

在列宁看来,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数国

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列宁所提出的这个新论断,是以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为依据的,也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成为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利用战争给俄国带来的革命形势,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证明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论断的正确性。

48.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

空想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49.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

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50.列宁领导的岁为爱恶果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

期,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展示共产主义时期、又展示共产主义(取消商品的货币关系)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恢复商品的货币关系)。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

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51.1928年10月,苏联开始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大

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32年底完成。1933年斯大林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时说:由于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增加到了70%,所以,苏联已经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国。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52.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在发展

战略方面来看,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道工业国的转变。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53.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

产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证券,既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5)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追忆精神文明。(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54.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

主义呢?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55.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

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行驶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

因。

5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相近的细节描绘。57.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58.如何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两个必然”和

“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理解。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

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他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全面准确的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么鉴定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事件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下载马克思教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教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心得体会(共5篇)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心得体会通过在校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让我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对我以后的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课程如数学,运筹学,经济学......

    马克思论文(共5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若干思考 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安全0902 姓名:张璇 目前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理论界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其中也存在一些......

    马克思报告(共5篇)

    三亚学院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自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实地调查学院管理分院 班级工商管理1101 姓名张莺琳 学号指导老师2012年8月目录一、研究对象............

    马克思

    马克思传读后感 看过不少叙述和回忆伟大导师马克思的书,如李卜克内西的《回忆马克思》,梅林的《马克思传》,每一次阅后都像火炬燃起心中的干柴,周身充满了无可比拟的热量。 今天......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马克思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马克思

    有理想有纪律便会团结有理想,有纪律便会团结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少数部门和单位,不是严肃认真地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而是自行其是,只顾为本单位甚至个人谋取私利,不惜损害......

    马克思

    1.正像邓小平所说的:“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哲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2.“我不能否认...马克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