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瓶子瓶子倒下了》及教学反思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瓶子瓶子倒下了》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音乐及歌词的变化玩游戏,积极、愉快的参与游戏活动,并创编各种瓶子的动作,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瓶子瓶子倒下了》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目标】1、积极、愉快的参与游戏活动,并创编各种瓶子的动作。
2、能音乐及歌词的变化玩游戏。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教学准备】
课前玩过打保龄球的游戏;瓶子图片、实物、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听“瓶子瓶子倒下了”音乐进场。
二、引导幼儿创编各种瓶子的动作。
1、观察瓶子。
师:这里有一些饮料瓶子,看看它们长的什么样?
2、欣赏歌曲,并引导幼儿创编瓶子的动作。
(1)歌里面有些什么瓶子呢?
(2)你能变成这些瓶子有趣的瓶子吗?怎么变呢?
3、引导幼儿创编
(1)师:这是个什么瓶子?还有那个×瓶子和他的有不一样的动作?
(2)创编瓶子倒下的动作。
三、肢体表演游戏:瓶子瓶子倒下了。
幼儿合着音乐进行游戏2-3遍。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本文扩展阅读:瓶子(bottle),容器,一般口较小,颈细肚大,多用塑料、瓷或玻璃制成。常用于装液体物质(例如:水,油等)。
第二篇:小班音乐活动教案《瓶子瓶子倒下了》
【教学目标】
1、积极、愉快的参与游戏活动,并创编各种瓶子的动作。
2、能音乐及歌词的变化玩游戏。
【教学准备】
课前玩过打保龄球的游戏;瓶子图片、实物、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听“瓶子瓶子倒下了”音乐进场。
二、引导幼儿创编各种瓶子的动作。
1、观察瓶子。
师:这里有一些饮料瓶子,看看它们长的什么样?
2、欣赏歌曲,并引导幼儿创编瓶子的动作。
(1)歌里面有些什么瓶子呢?
(2)你能变成这些瓶子有趣的瓶子吗?怎么变呢?
3、引导幼儿创编
(1)师:这是个什么瓶子?还有那个×瓶子和他的有不一样的动作?
(2)创编瓶子倒下的动作。
三、肢体表演游戏:瓶子瓶子倒下了。
幼儿合着音乐进行游戏2-3遍。
第三篇:瓶子主题 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好孩子要诚实》
教学目的
通过学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教育学生说话要诚实,有错就改。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好孩子要诚实》这首歌的歌词充满了儿童情趣,第一段结束用小花猫的叫声“喵、喵、喵”表示“怎么办?怎么办?”,第二段结束的“妙”字是“喵”的同音字,但却表示“对!对!”,是赞美孩子的诚实态度。这里没有说教、没有责备,使儿童易于接受,而且全在儿童的心灵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一、组织教学,初感音乐。
1、听音乐进教室。
(听《好孩子要诚实》的伴奏音乐,轻松愉快的拍手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
2、师生问好(表演唱)。
X X | X X | 3 4 5 6 | 5— | 3 4 5 6 | 5— | X X X X 头儿点点,(点头)手儿摆摆,(招手)1 2 3 4 | 5 6 5 | 5 4 3 2 | 1— || 我们对您 说一声 :“老师您好!”(鞠躬)
二、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师:(课件出示组图)看看上面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分别讲解每一幅图,互相补充、各抒已见。教师顺势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四幅图其实有一定的联系,让学生互相讨论,加以想象,组织一段语言。你能利用这4幅图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吗? 请同学到台前讲故事,并奖励小贴饰。
师: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啊?
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抓住时机很自然的和学生对话,教育学生做事要诚实。(体现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教给同学们一首新歌,名字就叫《好孩子要诚实》。(板书课题)
三、唤起共鸣,自由感觉。
1.感受音乐。(放音乐)听一听,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视觉感受。(出示画面)学生凭着歌词大意讲解画面,教师复述。3.学习歌词。(打出字幕)随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拍手齐读歌词;
4.学习歌曲。①随琴哼唱歌曲。②听录音范唱。③师生同唱。④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歌曲语气、情绪、角色的变化。教师巧妙的运用表情、力度、语调来演唱,把握歌曲的故事性,就能带动学生也激情的演绎,把故事情节通过歌声逼真的表现出来。师生共同(分组)演唱既锻炼了学生模仿能力、合作能力,也协调了整节课中师生关系,体现了教学中师生共学、平等民主的学习形式。
师生间简单的谈谈对诚实的看法,让学生对歌曲中小主人公的做法有个评价,介于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对歌曲的喜爱,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生之间互相鼓励,自编拍手歌谣。)
四、艺术提高,自由创作。
让学生在会唱歌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自己对歌词的理解。
1、表演唱(自由设计演唱形式。)① 对唱。
包括:分句、分段、男女、小组等形式。② 一领众和。
独唱到台前演唱,其他同学来小合唱; 独唱头饰表演唱,其他同学表演舞蹈(分组)。
2、打击乐器伴奏。(任意挑选乐器)①小组表演。3~4人伴奏,1~2人演唱。②整体表演。5~8人伴奏,其他同学演唱。
3、集体表演。(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自分三组,合唱、舞蹈、器乐。
五、轻松小结。
(轻音乐)结束了本节课的高潮部分,在学生余兴未尽的情绪中让学生带着“诚实”走到课下,咀嚼一节课的余味。
瓶瓶罐罐音乐会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说说,发现瓶子和罐子与其他物品一起产生的声音,初步听辨声音的不同。
2、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杨柳青》,各种瓶罐、各种物品(包括木制玩具、塑料玩具、蚕豆、赤豆、回形针、硬币、钮扣、纸、保鲜袋、棉花)。
活动过程:
一、幼儿玩瓶子、罐子
“今天老师带了好多好玩的瓶子、罐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全体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从旁观察。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瓶瓶罐罐,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教师观察幼儿如何去操作,适时地指导幼儿。)
二、教师出示一些瓶子、罐子(内装有小玩具):老师也喜欢玩瓶瓶罐罐,你们瞧,我是这样玩的。教师摇动瓶子、罐子,提问:
1、你们听见了什么?是什么声音?(问题非常明确的提出,要求幼儿能非常有针对性的回答。)
2、声音从哪里来的呢?怎么会有声音的呢?里面有些什么呢?
3、你们玩的瓶子个罐子里有声音吗?为什么?
幼儿:我们玩的瓶子和罐子里没有声音。因为瓶瓶罐罐里有东西就能发出声音,没有东西就没有声音。
三、探索感知声音的来源。
1、是不是所有的东西在瓶子里都能发出声音呢?(是、不是)
2、教师请幼儿往自己的瓶子里尝试放置物品,寻找瓶子、罐子里声音的来源。(在幼儿操作之前提出此问题,能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尝试,有目的地利用一切资源去发现,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去发现放在瓶子、罐子里能产生声音的物品和不能产生声音的物品。)
3、讨论交流探索结果。
(1)什么东西放在你的瓶子里会发出声音?(木制玩具、塑料玩具、蚕豆、赤豆、回形针、硬币、钮扣。)
(2)什么东西放在你的瓶子里不会发出声音?(放置纸、棉花、保鲜袋)它们放在里面为什么没有声音呢?(因为它们很轻)
4、教师小结: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瓶子、罐子都能发出声音。
(把不能发出声音的棉花、纸重点提出,让幼儿解决为什么没有声音的原因,找出没有声音的缘由,由幼儿自己发现,这样能更轻易地被幼儿所接受)
四、游戏《猜声音》
1、教师提供三只同样的瓶子(瓶子不透明并且里面放置的物品也不同,分别是积木、回形针、硬币),分别摇一摇,提问:
这三个瓶子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声音?
(选择的声音有明显的不同,明确三种不同的声音,让幼儿能初步分辨不同点。)猜一猜,瓶子里面是什么?
2、教师小结:原来一样的瓶子装不一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游戏激发幼儿再次的兴趣,进一步训练了幼儿听觉,及分辨的能力。)
五、瓶瓶罐罐音乐会
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有这么多东西放在瓶子、罐子里都能发出声音,那我们就用它们来演奏好听的音乐吧!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放置在自己瓶子、罐子中,并按照瓶子、罐子所发出声音的不同分组,在教师指挥中演奏音乐《杨柳青》。
六、延伸活动
有这么多东西都能发出声音,那请小朋友到家里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也会发出声音的?明天来告诉我们,我们再来开音乐会,好吗?
(活动延伸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兴趣,使活动有延续性,幼儿有再探索的欲望。)
会唱歌的瓶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自己动手发现用瓶子演奏,体会不同的音乐元素带来的快乐,感受音乐的乐趣。
2、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鼓励孩子们共同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沙锤、吹排瓶、吊瓶范例 玻璃瓶若干、塑料瓶、沙子、水、粮食、筷子
活动过程:
一、制作会唱歌的瓶子
1、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喜欢唱歌,我也喜欢,今天我还带来一个会唱歌的瓶子让它和我们一起来唱歌好不好?
2、我这里还有几个会唱歌的瓶子你们看?(展示范例)
3、孩子们我的会唱歌的瓶子好不好啊?你们想不想也有一个会唱歌的瓶子啊?这就需要小朋友们大胆的想象用我这里的材料,自己动手设计一个会唱歌的瓶子吧。有一个要求,你自己要好好的研究一下瓶子怎样能唱歌,你的瓶子唱歌的方法不要和别人的一样,要有自己的特点,记住了吗?(幼儿自己制作会唱歌的瓶子,教师辅导演奏)
4、谁先来让我们看一看你的瓶子怎样唱歌的(让幼儿独立演奏)
二、运用演奏
1、我这里有一个节奏练习,让我们一起来试着演奏一下。
2、我这还有一个节奏练习,我们再看一看。这个有一点难度了。
3、这样大家互相换一换瓶子体验一下不同的感觉。(换瓶子练习两个节奏练习)
4、这样让我们一起合奏这两个节奏练习。
三、伴奏实践
1、大家演奏的可真棒啊!我有一个提议让我们边演唱边用会唱歌的瓶子伴奏好不好?
四、活动延伸
1、今天大家亲自制作了会唱歌的瓶子,还能用瓶子为我们伴奏真是太了不起了。你们回家可以自己再找一找除了瓶子会唱歌还有什么东西能唱歌,找到了告诉好不好?
好玩的瓶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经验,感受玩瓶子所带来的乐趣。2.让幼儿乐于参与操作、游戏等活动,能大方地与同伴和老师交往,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音乐:歌曲《照镜子》《大猫和小猫》《小老鼠和小花猫》。
2.各种透明瓶子人手1个,瓶盖上贴2~4个五角星,调羹、蚕豆、花生等自然物若干。3.粘贴“老鼠”用的眼睛、胡子、尾巴。4.小猫胸饰每人1个。
活动过程:(一)瓶子操
1.宝宝扮小猫随《照镜子》音乐抱着瓶子(没有瓶盖)做操:变高、变矮、变胖、变瘦。2.宝宝们互相比较瓶子的大小、高矮、胖瘦、长短等。评析:《照镜子》音乐中的情节正好和瓶子的特征相匹配,音乐也为宝宝比较瓶子做了铺垫,这就调动了宝宝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盖瓶盖
1.请宝宝仔细看看瓶子上缺了什么?并进一步引导宝宝认识瓶盖的各种颜色(红、黄、绿、蓝、白、黑)。
2.要求宝宝给自己的瓶子找个合适的瓶盖。3.数数瓶盖上点子的多少,并互相比较多与少。
4.喂瓶娃娃吃东西,引导能力强的宝宝注意将五角星与食物数量相匹配。
评析:本次环节引入自然,此环节活动充分利用了瓶子的数学价值,如可以根据瓶子大小盖瓶盖、复习瓶盖的颜色、根据瓶盖上五角星数量的多少喂瓶子娃娃吃东西,同时还锻炼宝宝吃饭的技能。(三)瓶乐会
1.让瓶子来唱歌:宝宝摇晃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初步感受用力大小与声音大小的关系。2。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并用瓶子乐器演奏,提醒宝宝用力的大小要与歌词相匹配。评析:瓶子里装了东西以后,宝宝会摇晃发出声响,自然进入本次环节,引导宝宝感受用力与声音大小的关系,并同时运用于艺术领域,为歌曲《大猫和小猫)伴奏,显得流畅和自然。(四)瓶老鼠 1.提问:小猫喜欢吃什么? 2.观察瓶老鼠:引导宝宝用好听的语言描述老鼠的眼睛、胡子和尾巴,如尖尖的、圆溜溜的等。
3.制作瓶老鼠:在瓶子上粘贴眼睛、胡子和尾巴。
4.音乐游戏“猫捉老鼠”:把瓶子口的线拉开,宝宝牵着线走,听到猫来了,快速逃跑。评析:由瓶子娃娃吃东西引出猫宝宝吃老鼠,然后进入美术活动,粘贴瓶老鼠,做好后,把事先系在瓶口的线拉开,变成了拖拉玩具,非常受宝宝的欢迎,也为音乐游戏做好了准备。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时可继续玩这个游戏。
2.鼓励幼儿玩出更多有关瓶子的游戏,如“绕瓶走”“赶瓶子”等。
瓶子总动员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让瓶子发出声音。
2、充分体验游戏与在音乐中感受自制乐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制作好的“会唱歌的瓶子宝宝”范例一个(在瓶子内放入一些物品,使之发出声音。)
2、歌曲《表情歌》音乐磁带,幼儿自己自制好的人手一个画有眼睛、鼻子、嘴巴的瓶子宝宝,各种操作材料(花生、黑豆、绿豆、玻璃珠、沙子、小石块等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瓶子宝宝”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以瓶子宝宝的口吻引入:
师:“听说中一班的小朋友很聪明,今天我想跟你们交朋友做游戏,我也很棒哦!听,我还会唱歌呢:小瓶子,真好玩,摇一摇,唱一唱,摇一下,唱一下,摇二下,唱二下,我的本领大不大?”“你们喜欢和我交朋友吗?今天我还邀请来了许多好伙伴呢。”
2、让幼儿和瓶子宝宝说悄悄话。
师:请小朋友轻轻地拿1个瓶子宝宝摇一摇,和瓶子宝宝说一句悄悄话吧!
二、引导幼儿思考。
出示会唱歌的“瓶子宝宝”让幼儿观察。
师:“怎样让你们的瓶子宝宝也唱起歌来呀?”(引导幼儿想象出让“瓶子宝宝”唱歌的方法。)
三、提供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探索。
1、简单介绍操作材料。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豆子、花生、玻璃球、沙子、小石块,小朋友自己也来动动手,想想办法也让你的瓶子宝宝唱起歌来,好吗?
2、提出操作要求:
师:待会儿小朋友可以选择一样材料放进瓶子里试一试,盖上盖子,摇一摇,听一听;它唱出来的歌声是怎样的?试好了以后,再换另一样材料试一试,听一听,它们发出来的声音一样吗?哪一种最响亮?
3、幼儿自由尝试、探索。
①提醒幼儿注意倾听装不同材料的瓶子发出的声音。②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四、分享交流操作结果。
1、感受不同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尝试瓶子宝宝会唱歌。)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发现呢?你在瓶子宝宝里面放了哪样材料,它唱出来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并摇一摇瓶子宝宝。)
2、小结:小朋友说得真棒,豆子发出来的声音很脆、很亮、最好听。花生发出来的声音较粗、较沉。沙子发出来的声音沙沙沙,较轻、较小声。玻璃珠发出来的声音咚咚咚,最响。
3、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让瓶子宝宝唱歌。
师:大家想一想:“你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让瓶子宝宝唱歌?”
(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方法让瓶子宝宝唱歌,并向同伴展示。如:弹、按、拍、转、踢、滚、搓、敲身体各部位等。)
五、以“瓶子宝宝乐队”的形式为乐曲伴奏,体验自制乐器的乐趣。
1、放《表情歌》音乐,用摇动方法为乐曲伴奏。
2、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打击自制乐器为乐曲伴奏。
六、活动延伸:
1、在音乐区投放会唱歌的瓶子宝宝和音乐磁带,让幼儿随时都能为乐曲伴奏。
2、请幼儿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材料放在瓶子宝宝里面,也会唱歌。
外星人来了
一、活动背景
随着主题活动《给你一封信》的开展,幼儿对“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画”成了幼儿“信”的文字,幼儿乐于“写”信也乐于“看”信,外星人寄来了一封有趣的信,上面画代表什么意思呢?幼儿对这封神秘的信充满了好奇,产生了强烈的解析愿望,带着几分幻想,怀着几分渴望,伴随着美妙的乐曲,教师与幼儿共同展开了一次初步的音乐探索活动。
二、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看图谱创编相应的肢体动作。
2、探索音乐转换时的动作变换,培养发散性思维。
3、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享受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室内布置有“宇宙飞船、星星”的太空 景象,营造外星人出现的神秘气氛。物质材料:图形乐谱,录音磁带“外星人来了”,信封(贴好邮票,写好本园邮编及收信人姓名,并画上外星人的标志),瓶子、积木、筷子、铁碗、小棍等„„ 知识经验:幼儿已对信的结构有了深入的了解,并有用图看信内容的经验。
四、活动流程
分析理解 → 局部感受 → 表现创造
五、活动过程
1、出示“信”引导幼儿产生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封外星人寄给我们的信,你们想看看吗?”
2、看信,讨论一下信的内容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图画。师:“这封信上有什么图画呢?”
幼:“有小朋友的头、小手、小脚和风车。”
师:让我们一起做:“摸摸头,拍拍手、跺跺脚、转转小风车。”
3、教师再从信封中取出“外星人”寄来的磁带,完整地欣赏乐曲两遍,感受乐曲特点:先缓慢,节奏感强烈;后来热烈欢快。
4、引导幼儿看图谱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师:“小朋友试 一试头的动作怎么做呢?”头(拍头、摇头、点头„„),手(拍 手、晃手„),脚(跺脚、点脚„„)。
5、重点讨论音乐转换时的感受,加强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6、鼓励幼儿依照乐谱提示自由创编肢体动作,完整表现音乐1-2遍。
7、放松活动:启发幼儿运用积木、瓶子和小棒、杯子,碗、筷子等器具尝试敲击乐曲节奏,体验操作的快乐。
六、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到表演区和音乐区中分组或轮流活动,并结合已有经验画一画外星人。
音的强弱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指导学生初步感受与分辨音的强弱。
2、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3、通过音乐游戏训练学生对强、弱音的分辨能力和反应能力。
教具准备:
鼓、碗、碟、筷子、饮料瓶、大米、黄豆、塑料袋、纸、强弱卡片、音乐课件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中间都有碗,碟,筷子,饮料瓶两个,黄豆,大米。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神秘好玩的氛围,让学生萌发出学习音乐与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学生一走进课堂,改变传统的秧田式的坐法,以小组就坐,更便于合作与互动。〉
一、组织教学,相互问好。
师:今天大家见面都很高兴,让我们相互问候一下,老师敲鼓,学生随鼓声节奏拍手,鼓声一停便和邻近问好,要求要不断换伙伴。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礼仪,训练学生的听觉及节奏韵律感,培养合作意识及做人的礼节。)
二、活动实践,引出音的强弱。找一找:
师:你身边还有那些物体可以发出声音? 生:寻找,按教师的节奏去发出声音。师:请你找到与别人不同的声音。生:变换不同物体敲击,体会音色的变化。想一想: 师:生活中都有那些声音?
生:窗外的风声、下雨时的雷声雨声、鸟叫声、狗叫声、跺脚、走步声、手拍掌,捻指、翻书、扇风、拍腿、闹铃响声、嘴里发出的声音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感受音的强弱,让教学“活”起来,激发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导入强弱的辨识与体验:
师:小朋友,现在你们面前放着很多东西,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生:能。
师:那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那个小朋友的办法多? 生:<积极发言>。
师:我们的本领真大,创造了那么多的声音,在老师这儿有一只大鼓,谁愿意上来让它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生:<让鼓发出强和弱的声音。> 师:这些小朋友真会动脑筋,让一只鼓发出了那么多不同的声音,但老师对其中两种声音最感兴趣。<示范强弱两种不同声音>谁听出来了,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声音大,一个声音小。
三、直观形象,感受音的强弱。
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敏,但是在音乐王国里,我们把它取名为强音和弱音,他们还有两个小符号呢!<取出f符号用强音读f,f,p符号用弱音读p,p,〉你猜猜,哪个记号是强音记号,哪个是弱音记号?
生:f是强音记号,p是弱音记号。
师:被你猜中了,你真聪明,我们把“f”叫做强音记号,“p”叫做弱音记号。<出示卡片> 师:我们能不能在这些东西中选一样自己最喜欢的,让它发出强音和弱音?<请两个小朋友示范> 师: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故事,题目是《大雨和小雨》,可就是少了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你能想办法自己动手做两件能发出大于小雨声音的乐器来吗? 生:能。
师:那我们就动手做吧,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生:<把黄豆和大米分别灌入两个不同的饮料瓶中> 师:大家都做得非常快,做好的小朋友可以动手摇摇,听听你的乐器能发出多棒的声音? 生:<让自制的乐器发出声音> 师:瞧,很多小朋友都做好了,让我们来介绍一下自己手中的乐器,你来试试,你的乐器能发出什么声音? 生:<摇装了黄豆的瓶子> 师:哪些小朋友制作的乐器和她一样的,就把你的乐器举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生:<齐摇黄豆瓶> 师:那另外一个乐器能发出什么声音呢? 生:<摇装了大米的瓶子> 师:有没有和这两个不同的乐器呢? 生:<各自展示> 师:张开你灵敏的大眼睛。看见了吗,在每个小朋友的凳子上都有一个f强音记号和p弱音记号,现在把它们分别贴在你自制的乐器上?看谁贴得又快又准,让我们一起试试。
四、创编小故事,体验音的强弱。
师:其实强弱之间是有很多变化的,只有细心灵敏的小朋友才会体会到声音变化带给你的快乐。让我们用自制的乐器来讲个《大雨和小雨》的故事吧,可你们得想一想,大米瓶和黄豆瓶,哪个适合给大雨伴奏,哪个适合给小雨伴奏?
师:天阴阴地,下起了蒙蒙的细雨<生轻摇沙球>慢慢得雨越下越大,<重摇黄豆球>小树苗张着嘴巴尽情地喝着雨水,饱了饱了,雨公公,请您慢慢停下来吧,雨小下来了,慢慢停了,<轻摇沙球,越摇越轻>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播放“大雨和小雨”的歌曲音乐)师:我们不仅能做乐器,还能用它来讲故事,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自我制作的球的办法,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学会了与人的分工、合作和交流,使学生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五、运用音的强弱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我们学习音的强弱,每首歌都要按照强弱规律去演唱,如:2/4拍应该是强弱,3/4拍歌曲应该是强弱弱,才能使歌曲动听。下面就来为歌曲按强弱规律去伴奏。生:齐唱《小鼓响咚咚》
师:这是一首3/4拍歌曲,3/4拍的强弱的规律为[强 弱 弱]所以在演唱歌曲时也应遵循这一规律,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范一起边唱,边用强、弱、弱为歌曲伴奏。师:带来《小雨沙沙沙》和《小白船》音乐课件,请同学们创编节奏伴奏。生:表演。
(设计意图:把理论知识运用了歌唱教学中,让学生唱好歌,这是音乐教师最重要而又最艰巨的任务。)
六、小结。
在本课,我们不仅知道了音有强弱之分,而且还能模仿、表现音的强弱,同学们的表现让老师很高兴,今天这节课到这就结束了,让我们踏着音乐快乐的走出教室。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瓶子娃娃》教学反思
大班的幼儿手部协调性都发展的比较好,可以加强对手部协调性的锻炼。另外幼儿的兴趣也比较大。
瓶子娃娃分为两课时。第一节课幼儿学习掰辫子,每个幼儿都准备好一个空瓶和6根毛线。为了让幼儿掰辫子比较方便,课前让小朋友在瓶子里注满水。紧接着幼儿学习用三根毛线打节固定一头,弄两条,再将一头固定在瓶口用瓶盖转紧。在学习打结的时候,有个别小朋友节打的比较下面,有的小朋友打的比较上面,有的还不会。这在预期中想到过,在学的过程中让幼儿注意打结的地方离线头要有一个拇指长,幼儿比较好理解。有的编完辫子辫子比较松,后来我再指导幼儿编一小段要把辫子收紧再继续编,最后完成的也比较好。
第二节课,准备了勾线笔、海绵纸、皱纹纸、还有卡纸、双面胶、剪刀分给每个小朋友。我们需要在瓶子上做一些装饰,例如眼睛、嘴巴、衣服、手或者脚。我先做了示范用勾线笔在海绵纸上画眼睛嘴巴,让幼儿再剪下来,有的幼儿空间想象能力还不是很强需要画,有个别可以直接剪下来。贴双面胶也是锻炼幼儿手部灵活性,也属于精细动作,有个别幼儿撕不下来还需要帮助。有想象力的幼儿还将娃娃的手也做了下来,另外画上蝴蝶结,纽扣、口袋。大部分完成的不错。
幼儿对手工制作比较感兴趣,参与的热情比较大。女孩子比男孩子更感兴趣一些,有的女孩子会帮男孩子去掰辫子,下课甚至帮小朋友掰。课后我将瓶子放在美工区,请一些能力弱的小朋友继续学习。
第五篇:小班科学《瓶子盒子和盖子》教学反思
一,案例背景
为了有效提高园内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活动的组织活动,进一步贯彻指导纲要精神,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整体素质。根据幼儿园会议的精神和学年的安排,将开展青年教师质量类竞赛活动。这个事件将是同一类异质模型,充分展示了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预设和组织能力。我选择了一小类科学活动瓶(盒)和盖子。
二,案例描述
我的设计目的是通过这个科学活动瓶(盒)和盖子,让孩子用现有的生活经验,自己的手找到东西来激发孩子仔细观察匹配的盖子的选择,让运动孩子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小班儿童的年龄特点,考虑到瓶盖对幼儿,逐一对应能力发展,制定了以下目标。尝试使用拉,按,旋转,扭曲等动作打开和盖住瓶子,发展小肌肉运动。在教学过程中,继续让孩子自然练习拉,按,旋转,扭曲等动作,在感觉瓶子尺寸和盖子尺寸的过程中 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儿童通过第一次操作的机会,到有棱纹的瓶子找到正确的盖子,用方法盖住瓶子。儿童的第二操作是找到具有带肋瓶的合适的盖子,并学习用收紧方法覆盖盖子。最后通过方式让幼儿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三,分析和反思
这种活动,根据小班儿童的年龄特点,采用互锁,层层进步原则,在儿童操作过程中根据瓶子的特点(大小,颜色,形状等)选择适当的盖子,尽量拧紧盖子,扭曲,按技能开发手的动作。根据我的孩子的口语表达,我没有问太多的问题。孩子的操作基本上可以按照我的要求做,进行得很顺利,我很担心开始,担心孩子会在操作时会有瓶子竞争,盖子的情况,但是幸好没有发生。在孩子们的活动中发现了不同的瓶盖,不同的瓶子,也用扭转和按压的方法盖上帽子,因为我放了很多材料,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被动员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我是 预置目标孩子基本上是完成了,知道瓶子找到正确的盖子,可以按下,旋转方式打开盖子盖子。物料准备也很充足,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操作。但也有缺点,在理解链接的含义,我给每个孩子的小椅子下面放一个矿泉水瓶和盖子,最后完成这个链接后,因为我不知道瓶子最后放在哪里,后来导致一些孩子回来的瓶子,导致场景有点混乱。而且因为我是一个新老师,教学经验不够在课堂上很紧张,导致我的讲话速度很快,而且声明不是节奏,不能对孩子理解我的话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