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口哨与小狗》及教学反思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口哨与小狗》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乐曲由不同结构构成,并能做出相应变化的表演,喜爱音乐游戏,感受与老师、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口哨与小狗》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带来的快乐情绪,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知道乐曲由不同结构构成,并能做出相应变化的表演。
3、喜爱音乐游戏,感受与老师、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四幅图片,小狗和小男孩的布偶、节奏卡。
2、能看到影像的投影板(手偶表演用)。
3、头饰(小男孩、小女孩、小狗、小猫、蝴蝶、大象等)、大树。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进行手偶表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拿出小狗布偶)幼:“小狗”。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游戏,在做游戏之前,小狗说要送给大家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来听听吧!”(老师随音乐进行手偶表演)
2、初步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内容和情绪特点。
师:“听完了好听的音乐,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有口哨、结尾处有狗的叫声)师:“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感觉?”(轻快、开心……)
3、分段进行欣赏,出示节奏卡,引导幼儿进行大胆想象与模仿。
A、师:“这是一首关于小主人和小狗出去散步的音乐,你们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呢?小主人是怎样散步的呢?小狗又是怎么散步的呢?谁来模仿一下?”(分别进行模仿)师:“我们跟着因音乐一起散散步吧!”(播放A段音乐)
B、播放B段音乐,想象小主人和小狗散步可能遇到的情景。
师:“老师觉得他们在散步的时候捡到了一只皮球,你们觉得他们还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选取幼儿说的情景进行集体模仿)
C、播放C段音乐,讨论小主人和小狗又遇到了什么事情。
4、教师与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
A、邀请一名幼儿当小狗,教师当小主人进行表演。
B、幼儿两人一组分角色合作表演。
C、佩戴头饰,分角色进行集体表演。
5、边观看《口哨与小狗》的舞蹈表演,边进行动作模仿。
6、结束活动:随音乐节奏,教师当小主人,幼儿当小狗,学小狗动作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这次我能大胆地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这比得多少奖都更珍贵。
本文扩展阅读:口哨就是指用口的作用通过双唇、舌头和气流,就能发出“箫”一样的声音。其方法是:双唇合拢,中间留一空,借助于人的唇、舌的作用使气流通过而发出声音。撮唇,中间留一小孔或将手指插口内,使气流涌出而形成的象吹哨子的声音。
第二篇: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
《口哨与小狗》是人音版一年级第一册里第一课中的聆听作品。该作品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乐曲描绘了小主人边吹口哨边与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漫步的情景。
考虑到孩子刚入学,对学校的一切都很陌生,音乐课虽然孩子还比较喜欢,但是一味的唱歌,或者安静的聆听,孩子根本没办法坚持。特别是欣赏课,孩子没有长时间的训练,形成不了好的聆听习惯,更别提以后的听赏了。所以我特地花了一课时的时间,带孩子围绕《口哨与小狗》来认真的聆听。
首先,我请小朋友完整地聆听一遍《口哨与小狗》,提示:这里面有小狗的叫声,听到后请举手。孩子兴趣很浓,听完后纷纷表示音乐特别有意思,里面还有口哨的声音。接着我请学生边听边想,你觉得口哨与小狗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再给这段乐曲编个小故事。孩子的想象力果然很好,把作曲家的意图真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然后我再请学生当一当小狗和吹口哨的主人,来个散步,教室里气氛热烈,孩子也在音乐中尽情的表演了起来。最后,我再请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把你想象的故事简单的画出来。
就这样,一节枯燥的管弦乐欣赏就变成了动与静的结合,姐妹艺术的融合。孩子也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他们爱听,乐听,以致形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2
20xx年5月19日上午第二节课在学校四楼电教室,我参加了学校“适度教育绿色课堂优质课比赛”。从以往教学来看,一年级的孩子对《口哨与小狗》这节音乐欣赏课兴趣浓厚,而且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所以我重新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参加了这次优质课比赛。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我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二是在打击乐演奏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一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也没有运用过多教学手段,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问题,直接让学生坐端正安静的初听全曲,奠定了学生安静聆听的基础。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我都提出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全曲的旋律后,我先让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想象讨论“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我在做手偶表演讲故事时,乐曲音量太大,如果戴上随身话筒,这个环节效果就更理想了。另外,为了追求节奏的动态效果,我采用了在黑板上随音乐直接展示图谱,够直观但不够美观。这些细节都是以后我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总体来说,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3
新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是欣赏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乐曲描绘了小主人边吹口哨边与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漫步的情景。这首曲子活泼、欢快,我曾经选用在书本剧《鼹鼠的月亮河》中。全曲分为3段。今天的课中,我首先播放第一段,请孩子们听一听。接着我用线条在黑板上把乐曲的旋律表示出来。一句形成一个叫声的图案。几遍过后,孩子们都听出第一段中分为几个乐句。第二段,音区变低,变沉重,我用有力的顿笔描画,孩子们觉得音乐也能像美术一样画出来。第三段,我请孩子们听,我画,他们一下子就发现第三段和第一段一样,再听的时候,有细心的孩子就发现,乐句有点不一样,还有小狗的叫声呢。当我把三段音乐都板书到黑板上的时候,孩子们清晰的发现,乐曲的三段结构,第一、第三段的相似,第二段的不同。这节课我上得很兴奋,我是第一次用这样的方法上欣赏课,孩子们也是第一次接触,把无形的音响用有形的线条、实在的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音乐中,随着老师的手一起用线条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4
本周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我参加了四校连片的音乐展示课。从以往教学来看二年级的孩子对《口哨与小狗》这节音乐欣赏课兴趣浓厚,而且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所以我重新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我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二是通过学习舞蹈的动作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二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也没有运用过多教学手段,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问题,直接让学生坐端正安静的初听全曲,奠定了学生安静聆听的基础。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我都提出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全曲的旋律后,我先让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想象讨论,从而引入到A段主题音乐,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我在课堂的语言还是需要再精炼一些,学生的活动再丰富一点,趣味一点。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5
在这学期进行的中班组同课异构的活动中,经年级组长的协商,最后定下课题是音乐欣赏《口哨与小狗》,于12月10日进行。
经过几个星期的策划与构思,拟好教案,加上几位前辈老师的指导,在本班进行了此课的教学活动。
这节音乐欣赏课,我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孩子能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以及主旋律节奏。
首先,重新选择音乐。随教材的磁带上面的音乐因为是加以简化,没有明确的口哨声音。我想,既然是音乐欣赏课,还是给孩子听最原版的音乐比较好。让孩子感受原版音乐带来的整体效果。所以,我从网上下载了《口哨与小狗》的原版音乐。
在课的设计上,我根据原版音乐清晰的口哨声,采用另一段口哨音乐进行导入。让孩子明确音乐是与口哨有关的。
然后,给孩子整体欣赏一遍音乐,让孩子听听除了口哨声还有哪种小动物的声音,借此引出课题《口哨与小狗》。接着,出示小狗玩具,再次播放音乐,边听边讲述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
(但是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时候,听音乐之前,问题并没有问孩子,虽然孩子听的很入神,但是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我在孩子听完音乐才问的,所以效果不太好)
接着,让孩子听主旋律的节奏。我让孩子用小狗的叫声来反应节拍。让幼儿扮演快乐的小狗,高兴的时候会叫,会拍手、跺脚、拍肩膀等。
(这一环节我是让幼儿整段欣赏,所以后面的音乐由于没有进行明确教学,幼儿掌握的不太好。我应该在讲完故事之后,再分段进行欣赏和动作的教授。例如第二段,天空怎么阴沉的,小狗和爸爸如何躲在大树的后面。第四段,小狗和爸爸是怎么爬山的,怎么在草地上玩耍的。这些动作都没有拎出来教授)
在后面游戏表演的时候,让孩子随着音乐,表演故事内容。
(分工没有让幼儿明确。应该让坐在下面的幼儿打主旋律的节拍,而不是坐着不动。上来表演爸爸和小狗的幼儿,在进行到第4段音乐应该换动作,变成在草地上玩耍以及上山的情形。而不是一直不停的跳和走,让人觉得很无趣)
最后整段欣赏的时候,让幼儿换种方式打出主旋律的节奏。利用摇铃以及自制的响声筒。
(让幼儿利用摇铃来打节奏的时候,没有进行示范,所以效果不太好)
总的来说,虽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节奏,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的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这次同课异构的活动,首先感谢汪老师及主任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6
不久前,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虽然这样的活动每年都会举办,而每次也都会让我烦恼、忙碌好一阵子。但也正是这样的活动,每一次总能带给我教学上新的思考、新的启发,所以,教学比武,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啊。不过,这次的比武,我在心态上就有了很大的调整,我不再太在乎活动的效果,能不能得奖等,而真正地从本身的专业提升来考虑和准备比赛了。
心态不一样了,首先在对执教领域和教材的选择上,出发点就不一样了。应该说,我本身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上是有一定优势和经验的,如果选择语言领域的教学内容,我是比较有把握的。但这次我不想再重复自我了。我想试着挑战一下自己,从自己并不擅长但却很有兴趣尝试的领域入手来设计活动。其实,我一直对音乐活动,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活动很有兴趣,再看到身边很多同事,在音乐教学方面都有了很多收获和建树,就特别羡慕,也一直很想在音乐教学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和锻炼。所以,我就打算利用这次的机会,放下包袱,尝试走进自己并不擅长的音乐教学。就算失败也无所谓,只要尝试了、努力了,就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和提升。
领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寻找合适的音乐素材了。由于之前在这方面钻研比较少,所以音乐素材的积累也不多,幸亏组里的同事很热心,向我推荐了很多优秀的音乐素材。于是,在反复地倾听和寻找中,发现了这首《口哨与小狗》,轻快的曲调,清晰的段落,让我一听就很喜欢,很想把它推荐给孩子们欣赏。但作为一首优秀的管弦乐作品,如何让还处于低龄期的孩子欣赏它、感受它、理解它,并产生情感共鸣呢?我觉得光靠教师的表述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能加入一定的故事情节,就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来理解音乐。而且这首乐曲本身就是很富有情节性的,a段的轻松愉快,b段的紧张慌乱,给出了一条清晰地故事线索。所以我就以主人带着小狗出去散步,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来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猜测、想象、表达、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真正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领域定了、素材定了、大致的想法和框架也定了,接下来就要好好考虑具体的环节、教学的策略了。我选择的管弦乐《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XX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特别适合幼儿欣赏和表演。整首乐曲的结构为abaca,但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个活动中,要让他们理解abaca的曲式结构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掐掉了后面ca的部分,只节选了前面aba的乐曲部分,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也可以使幼儿更充分地感受前三段音乐所描述的内容和表现的情感色彩。
在具体的欣赏环节中,我采取了“讲故事导入——听故事欣赏——听故事表演音乐”的教学模式。先请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讲了个什么故事,有没有找到什么有趣的声音,从而让幼儿发现乐曲中最有特点的元素——口哨。接着再分段欣赏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小狗和主人碰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最后再完整欣赏时,请幼儿扮演音乐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在分段欣赏这一环节中,我采取了有节奏地拍手、小手走一走、小脚踏一踏等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a段的音乐节奏。再通过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演,让幼儿多方位地理解b段音乐的特点。为了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乐曲的节奏和结构特点,我还精心设计了相应的图谱,可以让幼儿清晰直观地感受音乐主旋律的节奏和aba的曲式结构。
一切准备就绪,终于轮到我上课了,因为本身保着学习的态度,没什么心理包袱,课前的准备也很充分,所以活动时,我特别轻松,孩子们的表现也很配合,一切都很顺利,孩子们在听听、玩玩、演演中,感受了音乐的美,收获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这次我能大胆地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这比得多少奖都更珍贵。
第三篇: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
不久前,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虽然这样的活动每年都会举办,而每次也都会让我烦恼、忙碌好一阵子。但也正是这样的活动,每一次总能带给我教学上新的思考、新的启发,所以,教学比武,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啊。不过,这次的比武,我在心态上就有了很大的调整,我不再太在乎活动的效果,能不能得奖等,而真正地从本身的专业提升来考虑和准备比赛了。
心态不一样了,首先在对执教领域和教材的选择上,出发点就不一样了。应该说,我本身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上是有一定优势和经验的,如果选择语言领域的教学内容,我是比较有把握的。但这次我不想再重复自我了。我想试着挑战一下自己,从自己并不擅长但却很有兴趣尝试的领域入手来设计活动。其实,我一直对音乐活动,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活动很有兴趣,再看到身边很多同事,在音乐教学方面都有了很多收获和建树,就特别羡慕,也一直很想在音乐教学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和锻炼。所以,我就打算利用这次的机会,放下包袱,尝试走进自己并不擅长的音乐教学。就算失败也无所谓,只要尝试了、努力了,就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和提升。
领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寻找合适的音乐素材了。由于之前在这方面钻研比较少,所以音乐素材的积累也不多,幸亏组里的同事很热心,向我推荐了很多优秀的音乐素材。于是,在反复地倾听和寻找中,发现了这首《口哨与小狗》,轻快的曲调,清晰的段落,让我一听就很喜欢,很想把它推荐给孩子们欣赏。但作为一首优秀的管弦乐作品,如何让还处于低龄期的孩子欣赏它、感受它、理解它,并产生情感共鸣呢?我觉得光靠教师的表述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能加入一定的故事情节,就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来理解音乐。而且这首乐曲本身就是很富有情节性的,a段的轻松愉快,b段的紧张慌乱,给出了一条清晰地故事线索。所以我就以主人带着小狗出去散步,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来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猜测、想象、表达、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真正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领域定了、素材定了、大致的想法和框架也定了,接下来就要好好考虑具体的环节、教学的策略了。我选择的管弦乐《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XX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特别适合幼儿欣赏和表演。整首乐曲的结构为abaca,但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个活动中,要让他们理解abaca的曲式结构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掐掉了后面ca的部分,只节选了前面aba的乐曲部分,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也可以使幼儿更充分地感受前三段音乐所描述的内容和表现的情感色彩。
在具体的欣赏环节中,我采取了“讲故事导入——听故事欣赏——听故事表演音乐”的教学模式。先请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讲了个什么故事,有没有找到什么有趣的声音,从而让幼儿发现乐曲中最有特点的元素——口哨。接着再分段欣赏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小狗和主人碰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最后再完整欣赏时,请幼儿扮演音乐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在分段欣赏这一环节中,我采取了有节奏地拍手、小手走一走、小脚踏一踏等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a段的音乐节奏。再通过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演,让幼儿多方位地理解b段音乐的特点。为了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乐曲的节奏和结构特点,我还精心设计了相应的图谱,可以让幼儿清晰直观地感受音乐主旋律的节奏和aba的曲式结构。
一切准备就绪,终于轮到我上课了,因为本身保着学习的态度,没什么心理包袱,课前的准备也很充分,所以活动时,我特别轻松,孩子们的表现也很配合,一切都很顺利,孩子们在听听、玩玩、演演中,感受了音乐的美,收获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这次我能大胆地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这比得多少奖都更珍贵。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2
该作品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乐曲描绘了小主人边吹口哨边与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漫步的情景。
考虑到孩子刚入学,对学校的一切都很陌生,音乐课虽然孩子还比较喜欢,但是一味的唱歌,或者安静的聆听,孩子根本没办法坚持。特别是欣赏课,孩子没有长时间的训练,形成不了好的聆听习惯,更别提以后的听赏了。所以我特地花了一课时的时间,带孩子围绕《口哨与小狗》来认真的聆听。
首先,我请小朋友完整地聆听一遍《口哨与小狗》,提示:这里面有小狗的叫声,听到后请举手。孩子兴趣很浓,听完后纷纷表示音乐特别有意思,里面还有口哨的声音。接着我请学生边听边想,你觉得口哨与小狗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再给这段乐曲编个小故事。孩子的想象力果然很好,把作曲家的意图真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然后我再请学生当一当小狗和吹口哨的主人,来个散步,教室里气氛热烈,孩子也在音乐中尽情的表演了起来。最后,我再请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把你想象的故事简单的画出来。
就这样,一节枯燥的管弦乐欣赏就变成了动与静的结合,姐妹艺术的融合。孩子也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他们爱听,乐听,以致形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3
在这学期进行的中班组同课异构的活动中,经年级组长的协商,最后定下课题是音乐欣赏《口哨与小狗》,于12月10日进行。
经过几个星期的策划与构思,拟好教案,加上几位前辈老师的指导,在本班进行了此课的教学活动。
这节音乐欣赏课,我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孩子能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以及主旋律节奏。
首先,重新选择音乐。随教材的磁带上面的音乐因为是加以简化,没有明确的口哨声音。我想,既然是音乐欣赏课,还是给孩子听最原版的音乐比较好。让孩子感受原版音乐带来的整体效果。所以,我从网上下载了《口哨与小狗》的原版音乐。
在课的设计上,我根据原版音乐清晰的口哨声,采用另一段口哨音乐进行导入。让孩子明确音乐是与口哨有关的。
然后,给孩子整体欣赏一遍音乐,让孩子听听除了口哨声还有哪种小动物的声音,借此引出课题《口哨与小狗》。接着,出示小狗玩具,再次播放音乐,边听边讲述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
(但是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时候,听音乐之前,问题并没有问孩子,虽然孩子听的很入神,但是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我在孩子听完音乐才问的,所以效果不太好)
接着,让孩子听主旋律的节奏。我让孩子用小狗的叫声来反应节拍。让幼儿扮演快乐的小狗,高兴的时候会叫,会拍手、跺脚、拍肩膀等。
(这一环节我是让幼儿整段欣赏,所以后面的音乐由于没有进行明确教学,幼儿掌握的不太好。我应该在讲完故事之后,再分段进行欣赏和动作的教授。例如第二段,天空怎么阴沉的,小狗和爸爸如何躲在大树的后面。第四段,小狗和爸爸是怎么爬山的,怎么在草地上玩耍的。这些动作都没有拎出来教授)
在后面游戏表演的时候,让孩子随着音乐,表演故事内容。
(分工没有让幼儿明确。应该让坐在下面的幼儿打主旋律的节拍,而不是坐着不动。上来表演爸爸和小狗的幼儿,在进行到第4段音乐应该换动作,变成在草地上玩耍以及上山的情形。而不是一直不停的跳和走,让人觉得很无趣)
最后整段欣赏的时候,让幼儿换种方式打出主旋律的节奏。利用摇铃以及自制的`响声筒。
(让幼儿利用摇铃来打节奏的时候,没有进行示范,所以效果不太好)
总的来说,虽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节奏,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的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这次同课异构的活动,首先感谢汪老师及主任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4
新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是欣赏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乐曲描绘了小主人边吹口哨边与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漫步的情景。这首曲子活泼、欢快,我曾经选用在书本剧《鼹鼠的月亮河》中。全曲分为3段。今天的课中,我首先播放第一段,请孩子们听一听。接着我用线条在黑板上把乐曲的旋律表示出来。一句形成一个叫声的图案。几遍过后,孩子们都听出第一段中分为几个乐句。第二段,音区变低,变沉重,我用有力的顿笔描画,孩子们觉得音乐也能像美术一样画出来。第三段,我请孩子们听,我画,他们一下子就发现第三段和第一段一样,再听的时候,有细心的孩子就发现,乐句有点不一样,还有小狗的叫声呢。当我把三段音乐都板书到黑板上的时候,孩子们清晰的发现,乐曲的三段结构,第一、第三段的相似,第二段的不同。这节课我上得很兴奋,我是第一次用这样的方法上欣赏课,孩子们也是第一次接触,把无形的音响用有形的线条、实在的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音乐中,随着老师的手一起用线条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5
20xx年5月19日上午第二节课在学校四楼电教室,我参加了学校“适度教育绿色课堂优质课比赛”。从以往教学来看,一年级的孩子对《口哨与小狗》这节音乐欣赏课兴趣浓厚,而且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所以我重新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参加了这次优质课比赛。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我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二是在打击乐演奏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一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也没有运用过多教学手段,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问题,直接让学生坐端正安静的初听全曲,奠定了学生安静聆听的基础。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我都提出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全曲的旋律后,我先让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想象讨论“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我在做手偶表演讲故事时,乐曲音量太大,如果戴上随身话筒,这个环节效果就更理想了。另外,为了追求节奏的动态效果,我采用了在黑板上随音乐直接展示图谱,够直观但不够美观。这些细节都是以后我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总体来说,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6
本周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我参加了四校连片的音乐展示课。从以往教学来看二年级的孩子对《口哨与小狗》这节音乐欣赏课兴趣浓厚,而且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所以我重新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我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二是通过学习舞蹈的动作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二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也没有运用过多教学手段,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问题,直接让学生坐端正安静的初听全曲,奠定了学生安静聆听的基础。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我都提出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全曲的旋律后,我先让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想象讨论,从而引入到A段主题音乐,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我在课堂的语言还是需要再精炼一些,学生的活动再丰富一点,趣味一点。
第四篇:小学音乐《口哨与小狗》教案
小学音乐《口哨与小狗》教案
一、教材
首先我想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口哨与小狗》是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课。这是一节欣赏课,通过听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旋律,运用动作理解作品分段等知识,学生能够领会小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要善待小动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扩充了知识储备,提高了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继续了解与探究音乐。
二、学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乐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学生乐于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中。但是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求要因材施教,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我会指导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对能力稍弱的学生需要多鼓励、多引导,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口哨与小狗》,发挥想象力,感受音乐欢乐的旋律,体会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身体律动、模仿声音、小组表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感受力。
知识与技能:熟悉音乐作品的旋律,能用动作来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内心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认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难点是能用动作来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内心感受。
五、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
2.学法:视听结合法、表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用具
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我采用以下的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扩展延伸/巩固提升——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新课导入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会用师生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谈论家中宠物趣事,学生自由发言,我创设情境,课堂上来了一个小朋友和他的宠物,顺势导入本课《口哨与小狗》。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个环节是初步感知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的播放一遍乐曲《口哨与小狗》,学生可用手轻轻打拍,随意身体律动,感受音乐带来的韵律。然后再次播放音乐,并提出问题:你觉得乐曲中都有谁?学生找出答案并模仿叫声和口哨,辅助学生从宏观角度来整体的了解乐曲。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个环节是分段赏析
新课标指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互动教学并能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我采用生动巧妙的启发式教学,请同学们参与身体律动小游戏,乐曲中的口哨声出现的时候请女同学随着音乐踏步,没有口哨时请男孩子随着音乐踏步,通过相同的动作可以把乐曲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反复聆听作品,并运用图形、动作等方式表现乐曲的分段。第一段的主旋律共重复了两次,两次分别用2个三角形表示,两段中间是用一个口哨吹的长音连接起来的,用伸懒腰的动作手势来表示一下。第二段里面也有重复的乐句,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自己用相同动作表示重复部分。聆听第三乐段,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第一段,自己尝试第三段的动作。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对于学生丰富音乐感觉、提高音乐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个环节是拓展延伸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采用编故事加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对本课进行巩固,随后我还会请同学们在小组之间进行自由的展示,最终选取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讨论。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又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又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个环节是小结作业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热爱小动物的精神内涵。在作业的设置上,我会请同学们课下思考如何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第五篇:一年级音乐教案上册《口哨与小狗》
第一课《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律动启发学生感受乐曲的三段体形式,认识并理解图形谱。
2、通过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体会乐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并能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对音乐课和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渗入角色,去感受音乐的美,去体会乐曲的情绪,并能用语言、动作来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三段体形式,并且能够听辨乐段中相同的乐句。能看懂并理解简单的图形谱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设计
1.聆听乐曲《口哨与小狗》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想介绍一首乐曲给你们听听,听一下乐曲中都有谁? 2.播放乐曲《口哨与小狗》,学生可用手轻轻打拍。
问:谁听出来了?你听到了什么? 生:小狗、小鸟„„
3.小狗叫声部分:(1)师:听到了小狗的叫声,那小狗叫了几声呢?(3声)谁来模仿一下?谁能模仿得更像一些?(2)用节奏把小狗的叫声拍出来,然后配上狗叫声。4.吹口哨部分:
(1)师:除了小狗,还有什么声音? 生:小朋友吹口哨,小鸟。
(2)师:小鸟的叫声是用什么模仿出来的?(口哨)谁会吹口哨?(3)揭题:《口哨与小狗》 师:你们刚才听的这首曲子就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专门为口哨谱曲的,名字就叫《口哨与小狗》。设计意图:通过初步聆听音乐作品,感受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同时,对吹口哨这种表现形式产生兴趣,从而顺理成章揭示课题。
二、初听乐曲 1.小游戏。
师:老师请小朋友一起来做个游戏,愿意吗?请听好游戏的规则:(1)当听到乐曲中的口哨声出现的时候,请女同学随着音乐踏步;没有口哨时,请男孩子随着音乐踏步(2)乐曲中小鸟叫的地方做飞翔的动作,小狗叫的地方用手拍出节奏。2.播放乐曲,学生随音乐律动。
(1)师:刚才女同学走了几次呀?(2次)分别是哪两次?(第1和第3)男同学走了几次?(1次)是第几次?(第2次)
(2)师:这就说明这首乐曲可以分成三段,而且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旋律是比较相似的,对吗?(3)师:你们听了两遍音乐之后,心情怎么样?(开心„„)你们都想到了什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家养小狗?平时爱护它吗?我们应该把它当成自己的好朋友。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趣味性的让学生听辨出乐曲的结构段落,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
三、分段聆听
1.第一乐段:
(1)师:这首乐曲共分3段,第一段的主旋律共重复了两次,老师用2个三角形表示,中间是用一个口哨吹的长音连接起来的。我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看你们能否听出来。
(2)聆听乐曲,学生用手势来表示重复乐句。要求:请你们特别关注一下中间的长音,手势要表达清楚。
2.第二乐段:
(1)师:第二段里面也有重复的乐句,但老师不告诉你,请你们来听一下,准备好小手。
(2)播放第二乐段。
(3)师:重复几次呀?(4次)也用图形来表示,可以设计怎样的图形?(生:„„)老师设计了一个最简单的图形——竖线。3.第三乐段:
(1)师:第三段主旋律与第一段是相似的,那老师选择与第一乐段一样的图形,好吗?(2)师:接下去,是谁呀?(生:小鸟、小狗)小鸟的叫声可用什么样的图形或线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