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0.4
平移
一、课型:新课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平移,掌握平移的性质,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会进行平移操作。
2、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平移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概括等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思考探索、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3、通过对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的观察、发现、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平移是平行线的应用,是一种全等变换。教材将平移安排在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相交线、平行线、平移》中的最后一节,既强化了学生对平行性质的理解和应用,又是给学生学习全等形做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注重将新知的学习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平移的性质,会进行平移作图。
教学难点:平移性质及利用平移性质作图。
四、教学思路:
先从身边学生不太在意却经常发生的平移现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网格进行平移作图,在平移的作图过程中与同伴交流和总结平移的性质,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情绪,导入新课:
教师推拉活动小黑板,推拉窗户玻璃,平行移动黑板擦,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我刚才的一系列看似杂乱无章的操作,实际上都有一个共同点,谁能说出这个共同点是什么?共同点是都将物体沿着某一方向平行移动了一定的距离)这种图形变换,叫做平移(出示课题:10.4平移)。
(二)组织学生课堂操作、探究:
1、学生活动一:认识平移现象
课本中的两张图片中哪个物体在平移?(纸箱和重物)
起重机的吊臂的运动是平移吗?(不是);开关门呢?(不是);电风扇扇叶的运动呢?(不是)那什么叫平移?
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叫做平移。从定义上看,平移的要素: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即往哪个方向平移,平移多远。
2、学生活动二:感受平移变换
请同学们和同伴一起利用手边的物体如橡皮,三角尺等做一次平移变换。
请同学们和同伴一起利用手边的物体如橡皮,三角尺等做一次非平移变换。
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现象是平移现象?
3、学生活动三:探究平移性质
(1)动手操作:如图,将网格中的四边形ABCD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四边形A1B1C1D1
其中A平移到A1;B平移到B1;C平移到C1;D平移到D1。A与A1;B与B1;C与C1;D与D1分别称为对应点。
(2)
探索交流:通过平移四边形ABCD得到的四边形A1B1C1D1与原四边形ABCD的对应的边,对应的角有什么关系?
小结: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即:对应的边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的角也相等。
图中:AB∥A1B1,BC∥B1C1,CD∥C1D1,AD∥A1D1。
AB=A1B1,BC=B1C1,CD=C1D1,AD=A1D1。
∠A=∠A1,∠B=B1,∠C=∠C1,∠D=∠D1,(3)
探索交流:连接AA1,BB1,CC1,DD1。这些对应点所连线段的位置、大小分别有怎样的关系?
小结: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后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4)
操作:再将刚才平移所得的四边形A1B1C1D1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四边形A2B2C2D2;
思考:从四边形ABCD直接到四边形A2B2C2D2的变换是平移吗?(是)你是怎么判断的?(只改变了位置,没有改变形状和大小,并且每对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三)知识巩固:
A
B
C
A1
平移△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A1B1C1.(1)
若AB=4cm,BC=6cm,AC=3cm
那么A1B1=
cm;B1C1=
cm;A1C1=
cm
(2)
若∠ABC=35°,∠ACB=40°,∠BAC=105°
那么∠A1B1C1=
°;∠B1C1A1=
°;∠B1A1C1=
°
(3)若AA1=8cm,那么B1B1=
cm;CC1=
cm;
(四)知识应用:
平移在建筑、印染、雕刻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请欣赏课本P134图10-23中的图案,它们都是由基本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
(五)知识小结:
有谁能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归纳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通过操作、观察、探究,认识了什么是平移,以及平移的基本性质。)这节课的重点是平移的性质,希望同学们课下及时复习,并将平移性质应用于生活。
(六)布置作业:
1、课本P135尝试用几何画板软件作图形的平移。
2、设计一个基本图形,利用平移制作一组图案。
3、阅读课本P137《钥匙复制原理》,留意生活中的平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