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上的空罐头说课稿(精选多篇)

时间:2019-10-23 16:1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草地上的空罐头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草地上的空罐头说课稿》。

第一篇:草地上的空罐头说课稿

《草地上的空罐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环保的故事。故事中通过四种小动物对待空罐头的不同态度,深入浅出地让幼儿明白“爱护环境,应从我做起的道理”。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草地上的空罐头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您。草地上的空罐头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

《草地上的空罐头》是选中班语言看图讲述。它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小猴看到空罐头为什么扔空罐头?小猪被空罐头砸到后会怎样?小兔看到空罐头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小乌龟把空罐头当成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其实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价值,就算是我们暂时用不着的东西,也可以找到别的途径发挥它的长处,循环再用。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标: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根据图片大胆想象,清楚讲述小动物是怎样对待空罐头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认真倾听与大胆讲述的习惯。

(3)德育目标:懂得要保持环境卫生,合理利用费旧材料。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心理活动,能用较清晰的语言进行讲述。

3、说教材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充分利用想象,用表情、动作等表现小猴、小猪、小免、乌龟的心理活动并大胆讲述。

教学难点,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保持环境卫生,不污染环境。

4、说教学准备

为了展示作品的优美意境,又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达,我作了以下的准备:

1、大挂图4张,幼儿两人一张小图片,空罐头若干。

2、场境布署:草地、空罐头、小兔的家、小河。

二、说教法:

师生关系不再只是“授”与“学”的关系。《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领者。在活动中力求合作式的控究学习方式。因此,在活动中采用合作交流共同建构方式。

1、看图讲述:为了让幼儿对小猴、小猪、小兔、小乌龟所处的环境有感性的认识,我选用了挂图,这样幼儿感到形象、具体、新颖、有趣。

2、交流讨论法: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

我和幼儿一起扮演小猴、小猪、小兔、小乌龟并根据它们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行讨论,让幼儿在平等、宽松、活泼的环境中有足够的表现自我的机会。

3、操作演示法:木偶形象逼真,深受幼儿的喜爱,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为了帮助孩子的理解,我操作木偶,让幼儿讲述小动物是怎样对待空罐头的?引导幼儿运用“如果——————就会——————”的句式讲述。

4、创设情境诱导法:具体的场景,能引起孩子一定的态度体验,能使孩子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活动室布置的到处都是空罐头、纸屑,让幼儿参观,并说说他们的感受。这样既能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又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突出了教学重点,解决了难点。

三、说学法

1、操作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边操作图片边讲故事。

2、自由讨论法: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教师应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大家都随意扔空罐头,我们生活的环境会怎样?如果你看到空罐头,你会怎样做?引导幼儿用“如果——————就会——————”的句式讲述。

3、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通过亲自体验环境的脏乱,感受到要懂得要保持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和废弃物。

四、说教学思路

流程:出示空罐头,设疑、激趣———看图讲述。

交流讨论———木偶演示以境促感———境中生情,要求感受———拓展升华,延伸活动。

1、出示空罐头,设疑、激趣———看图讲述。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组图片讲的就是关于这个空罐头的。

出示挂图:

(1)请你们看看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2)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2、交流讨论———木偶演示。

我用木偶的形式吸引孩子,由于木偶形象直观,色彩鲜艳,而且富有动感,更能使语言和形象有机融合,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感官,生动地形成语言表象。根据故事内容提问:

(1)小猴为什么扔空罐头?

(2)会用表情、动作等表现小猪被砸到后会怎样?

(3)小兔看到空罐头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小乌龟把空罐头当成什么?

3、以境促感———境中生情

(1)小动物谁做得比较好,谁不好?为什么?

(2)如果大家都乱扔空罐头会怎样?如果你看到空罐头,你会怎么做?

4、要求感受———拓展升华

懂得要保持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和废弃物。其实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价值,就算是我们暂时用不着的东西,也可以找到别的途径发挥它的长处,循环再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那么的美丽,大家应该一起来珍惜爱护它,善用身边的资源,让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更加干净、美丽。

5、延伸活动

有趣的空罐头:收集各种空罐头,在区域活动中开展“用空罐头做——————”的制作活动。制作后请幼儿向同伴介绍:“我用空罐头做——————”

草地上的空罐头说课稿(2)

一、说教材

《草地上的空罐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环保的故事。故事中通过四种小动物对待空罐头的不同态度,深入浅出地让幼儿明白“爱护环境,应从我做起的道理”。特别是最后一幅图:当空罐头被两只小乌龟捡去后,变废为宝,做成了一艘小船去旅行了,是这个故事中最经典的一幅,它提醒了幼儿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的东西都能够做到废物利用。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篇很好的关于环保的语言教材。

二、说目标

1、能够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清楚讲述画面内容,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本次教学的重点)

2、让幼儿从故事中接受和体验到环保意识,从小学会爱护环境,并做到废物利用。(这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三、说学动准备:教学挂图四幅,幼儿人手一套图片,空罐头做成的手式艺品(若干个)

四、说教法

根据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注意不稳定性,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教法:

A、兴趣激励法;

B、语言提示法;

C、直观教学法;

D、视听结合法等多教学方式进行,以此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说学动程序:

第一环节:作品展示,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罐头制成的手工艺品,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漂亮的东西,大家想看吗?(说明:兴趣是孩子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创设了一种宽松的氛围,在活动室的展台上摆放了不同类型的空罐子做成的手工艺品。

2、通过提问导入下一环节:“你们知道吗,这些漂亮的东西都是什么东西做出来的呢?”对,是空罐头。老师能把这些空罐头做成许多好看、好玩的东西。那么小动物们能把空罐头做成什么呢?大家想不想看看。”让幼儿带着好奇和疑问进入下一环节。

第二环节:出示挂图,大胆想象画面内容。

出示图一:呀!发生了什么事?空罐子砸到了谁呀?它疼吗?你从哪看出来?我们来学学小猪被砸后的感觉。(教师可提示幼儿从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去表现)

出示图三:空罐子又被谁看到了?它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它这样做对吗?

出示图四:最后空罐头被谁看到了?它们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它们这样做对吗?

(这个环节通过教师一系列开放性的提问,大大开阔了幼儿的思路引导幼儿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都表达出来。这也正符合了《纲要》所反映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案的环境)

第三环节:完整欣赏做事,动手操作小图片。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通过视、听、操作三者结合,让幼儿更好的理解画面内容,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请幼儿找好朋友,两相互对说,充分为幼儿提供相互交往,交谈的机会和条件,这也是完成此次教学重点“让幼儿大胆清楚地讲述画面内容”的关键所在。

另外,在幼儿欣赏故事的基础上,教师还可提出疑问:如果是你看见了草地上的空罐头,你会怎么做?从而让幼儿明白“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道理”在幼儿的畅所欲言中完成了此教学活动的难点。

第四环节:制作“我用空罐头做什么XX?”

这一环节是此次教学活到的延伸。像罐头这类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的随意丢弃又会造成成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在此次活动中我让幼儿进行大胆的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真正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到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的提高。本次活动的延伸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

草地上的空罐头说课稿(3)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大胆想象,清楚讲述图片内容,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认真倾听与大胆讲述的习惯。

3、懂得要保持环境卫生。

二、活动准备:

大挂图4套,幼儿两人一张小图片,空罐头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空罐头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组图片讲的就是关于这个空罐头的。

(二)、幼儿自由观察、讲述图片。

指导语:请你们看看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1、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2、交流:你看到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三)、逐幅观察,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大胆想象。

1、欣赏图(1)

引导幼儿想象:小猴为什么扔空罐头?

2、欣赏图(2)

重点引导幼儿用表情、动作等表现小猪,启发幼儿想像:小猪被砸到后会怎样?

3、欣赏图(3)

提问:小兔看到空罐头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欣赏图(4)

提问:小乌龟把空罐头当成什么?

四、幼儿结合小图片,自由结伴讲述。

五、完整讲述。

六、组织幼儿讨论:

1、小动物谁做得比较好,谁不好?为什么?

2、如果大家都乱扔空罐头会怎样?如果你看到空罐头,你会怎么做?

思品教育:不能乱扔垃圾。

七、延伸活动:“有趣的空罐头”。

第二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二篇课文《金色的草地》第一课时。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的。一. 说教材和学情

(一)《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我”和“弟弟”总是在这片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地玩耍游戏,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俄罗斯乡下迷人的风景,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还通过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但是学生自觉性还需加强,课堂上自读自悟时,老师需要加强指导。

(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和单元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绒、瓣”两个字。会读 “钓鱼、使劲、合拢、玩耍、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语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2.通过圈划词句、想象说话、多形式朗读等语言实践活动,感受金色的草地的美丽景色,并弄清草地变化的原因。

3.借助句子排序练习,体会段落中句子的有序表达。

4.积累描写草地的句子,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草地之美,体会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谜。

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领悟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还是读,朗读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点,对于一堂课而言,讲解是生动的,朗读时灵动的,朗读赋予文本以生命,赋予课堂以精彩,所以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主要方法是“读”,同时引导学生圈画重点词语、想象说话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三、说教学流程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我按教学板块来说,预设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图片引题,学写生字

上课伊始,我请同学们欣赏了一组蒲公英的图片,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然后请同学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植物?长得怎么样?老师根据图片,顺势介绍蒲公英。瞧,这就是蒲公英,这上面白白的,一根一根的就是蒲公英的绒毛,(出示词语,读一读),这个“绒”字可不简单,在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范写“绒”字,提醒小朋友要注意“绒”字的右边是“戎”而不是“成”。然后请小朋友们学写“绒”字。写完后请同学放下笔再次朗读“绒毛”一词。接着介绍蒲公英,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其实呀,这白白的绒毛里带着的是蒲公英的种子,每当春天来临,蒲

公英就会开出一朵一朵黄色的小花。你瞧,这朵蒲公英花就已经展开了自己金色的——花瓣(出示词语,齐读),同样的方法学写“瓣”这个字。

【用一组关于蒲公英的图片导入新课,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了解了蒲公英这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绒、瓣”两个生字的特点,正确书写了这两个字。】

今天,我们要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进那金色的草地。(板书:金色的草地),一起读课题。

【当学生通过图片和老师的介绍,对蒲公英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引出课题水到渠成。】

读着这个课题,爱思考的小朋友脑海里会有什么问题呢?(预设学生会说:这金色的草地在哪里呢?为什么这草地是金色的?等)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吧,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读完后,反馈问题。(预设学生会这样说:金色的草地在我们乡下的窗前。蒲公英盛开了,所以草地是金色的。)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把草地是金色的说清楚。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让问题起到导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这一板块中,我先请小朋友们大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完后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号。

然后进入生字词的学习。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使用结合。基于这样的理论依托,我把识字教学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分组出示词语。

钓(diao)鱼

使劲

合拢(long)观察

有趣

手掌

玩耍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A.指生读第一行字。理解“合拢”,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想一想还可以把什么东西合拢呢?(预设学生会说:书可以合拢、眼睛可以合拢)学生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合拢就是闭上的意思。

B.再请学生读第二行字。识记“耍”字,我会问:这个“耍”是我们本课的生字,你能帮助大家来记记这个字吗?(预设学生会说:是 而+女,是要的上面部分换成而)教师表扬概括这些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识字的小朋友,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要和耍的区别。

C.第三行的四字词语,引导学生读准 一本正经,“经”的读音是第一声。同时理解 引人注目,你知道什么是引人注目吗?(很吸引我们的)那你瞧瞧,我们教室里的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呀? D.多种形式读词语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在识字环节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并通过层层读,反复读,让生字不断地复现,目的是为了在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2.出示句子: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假和朝是多音字,引导学生读正确。)

读而不思则罔,读中有思,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可以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预设学生会说到大概内容)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语言提炼、概括成:

“我”在草地上和弟弟玩耍,相互吹蒲公英的绒毛。

“我”发现草地会变颜色,还知道了变化的原因。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从老师的概括中了解到在说课文主要事件时要抓住重点,简洁明了。】

第三板块:深入课文,研读第三自然段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你们看,(课件图片)兄弟俩在这金色的草地上尽情地玩耍着。有一天,“我”发现金色的草地还会变颜色呢。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呀?请你读第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来。

反馈时可以请学生把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这段话)请学生自己读一读,圈一圈有关的词语,然后说一说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相机板书:早晨

绿色

中午

金色

傍晚

绿色

接着问学生:你能用下面的填空连起来说说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吗? 我发现早晨草地是__________,中午是___________,到了傍晚的时候,又变成了_____________。

【这样通过读、划、圈、填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同时也理解了蒲公英一天之内不同的变化。

草地的颜色变化真多,当时的“我”会有怎样的心情呢?(预设学生会说:惊奇、惊讶、不解)真是多变的草地,你能把这令人多变使人惊奇的草地通过朗读带到大家面前吗?进行感情朗读。

【在朗读中,我采用个别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读出蒲公英早中晚的颜色变化之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愿意去观察发现大自然的情感。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利用“朗读感悟法”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在学生充分理解读熟了这段话以后,我把这段话的顺序抽乱了,并问学生:你还能排一排吗?(预设学生排对了,教师问:你为什么这么排,而且一下子就排好了,有什么小窍门吗?)根据学生回答概括,原来这段话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所以我们写话的时候,也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顺序。分三组早、中、晚再读这段话。【通过排序,让学生明白作者在写文章时是有一定的顺序的,从而提高自己在写作上的水平】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颜色变化的原因,于是,便问学生:“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是啊,课文中“我”也和小朋友们有这样的疑问,你找到了吗?(课件出示: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赶紧读课文,找出答案。找到了用波浪线划出来。(随后根据学生反馈出示这段话)

谁来说,草地这么多变跟谁有关系呀?(蒲公英的花瓣)

蒲公英的花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句子: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出示两张图片)

拿出你的小手,让我们来做做蒲公英变化的样子。合上、张开,合上、张开。教师可以在学生做动作时引读:当花瓣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当花瓣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了绿色。

【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

此时相机进行想想说话:此时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是啊,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多么可爱的草地啊!大自然真是奇妙。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合作着来读一读这段话。师生合作读。

【通过想象说话和不同形式的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现在,你知道了草地变颜色的原因了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来说一说。

早晨,(),所以草地是绿色的。

中午,(),所以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所以草地又是绿色的。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合拢 张开

【这样在反复的练说中过程中,学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变化,从而感受发现的乐趣。】

第四版块:日积月累,摘抄句子

齐读第三自然段。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过的喜欢的句子收藏在积累屋里。最后,小结。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看到一大片金色的草地,也弄清楚了草地变化的原因。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呀!你仔细观察也会有所发现。这片金色的草地还带给兄弟俩很多快乐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是文章结构的简缩,是课文精华的体现,简洁大方的板书能吸引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此,这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课件)

各位专家评委,整个教学过程,我以“读”贯穿始终,感受草地的美丽,通过品词斟句,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让学生通过学课文,获得语文知识,习得学文方法,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以上是我对本文的所有说课内容,希望得到你们的批评、指导,谢谢!

第三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范文1

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设计围绕“发展学生语言”这条主线,精心创设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一是进行充分、自由、充满情趣的朗读,通过朗读感悟大自然带来的无限快乐,领悟课文词句表达的精妙。二是变静态的文字为动态的表演,在说戏、品评的过程中巧妙地将词语的理解积累和情感的体验融为一体。三是搭建“内化——外化”的语言转换实践平台,在情景对话、想象说话、拓展写话中内化、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和句式,切实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学习目标:

1、认识“钓、拢”等2个生字,会写“耍”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

3、感悟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前准备:

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蒲公英。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引导质疑

1、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回忆一下,什么时候,你在哪里见过怎样的草地?

学生畅谈对草地的印象,随机板书学生交流时用到的一些好

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一片金色的草地。板书课题。齐读课

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学生的疑问主要有:金色的草地在哪里?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不通的句子可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进行生字词的学习。

(1)读准“蒲公英”、“一本正经”的音。

(2)用课件出示蒲公英图片,请学生指出:“绒毛”在哪?

(3)教师用动作演示“合拢”,帮助理解词义。

(4)比较“钓”和“钩”的异同点,强化“钓”的字形。

(5)情趣练读“谢廖沙”,体会外国人名的读法。

①正音“廖、沙”,把字音一个个都读正确。

②联系看过的外国电影,模仿着来叫。渗透外国人名的姓氏特点和读法:“谢廖沙”是译音,“谢”并不是姓,外国的人名可以读得连贯、柔和些。

③情境练读:

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叫——谢廖沙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喊——谢廖沙让我们一起亲热地叫他——谢廖沙

三、深入文本,品读感悟

(一)刚才,我们小朋友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现在,就让我们来解决它。

再读课文,从文中找找有关的语句,用“——”划出来。

(二)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展开以下三个板块的学习)

板块一:学习第一段

课件出示句子: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一大片金色的草地。

看啊!大片大片的蒲公英盛开了,放眼望去,金光闪闪,美丽极了!一起美美地读。

板块二:学习第三段

1、用课件出示句子: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2、加上自己的手势读句子,体会蒲公英花朵的变化。小朋友,来,请伸出你们的手掌。现在,我们的手掌就成了蒲公英的花朵了。

你能加上自己的手势,来读这几句吗?自己先试试看。

3、听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这么有趣的花,老师也想来读呢。小朋友,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在脑子里放放电影,想象一下会动的画面。注意,我要变

(配乐范读)

4、交流汇报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5、指导朗读。课件出示蒲公英花朵张开、合拢时的画面。你能通过朗读,把蒲公英的有趣展现出来吗?

6、情境说话,转化语言。

小作者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发现了这片草地的秘密,多么兴奋啊!

他迫不及待地跑进家门,把这一切告诉弟弟——谢廖沙!你能学着哥哥的口吻,和弟弟说说你的发现吗?

出示句式:把老师当作谢廖沙,说说自己的发现,相机结合说话语气、表情、姿态的引导。

把这个秘密告诉爸爸、妈妈和其他的人。板块三:学习第二段金色的草地给小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很多快乐。课文第二段就写了这样一件快乐的事情。

1、请你读读这一段,你能感受其中的快乐吗?

2、出示: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liào)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3、创设情境,走进文本。

等一会儿,有人要来演兄弟俩玩耍时的情景。请你当当导演,说说这场戏该怎样演。别着急,请你细细地读这段文字,把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做上记号。

4、品词析句,解读文本。

导演们,有什么要提醒演员的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相应的词句,说说表演的要求。)

(1)研读“一本正经”。

①“一本正经”会是怎么样的?

②学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叫叫弟弟的名字。

③哥哥为什么要这样一本正经地喊弟弟?

(2)研读“使劲”。

给“使劲”换个词,体会它的意思。(用力)

(3)研读“打哈欠”。

①请一生示范“打哈欠”的动作。

②弟弟这样打哈欠,是为了什么?

③一起把嘴张大,深深地吸口气,然后慢慢地把气吐出来。体验“打哈欠”的感觉。

(4)研读“假装”。

弟弟这样假装打哈欠,究竟是为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兄弟俩玩耍时的乐趣。

5、情境表演,内化语言。

(1)现在,我们就要来拍这场好玩的草地玩耍戏了。挑选两位小演员扮演兄弟俩。特别提醒在座的小导演,注意看仔细小演员的表演,等会要对照文中的语句来评一评他们的表演。

(2)学生上台表演。

(3)对照文本,品评表演。

高明的导演总是善于解读语言文字。导演们,不着急,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细细地这段文字,静静地回想一下他们刚才的表演。你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

在品评中进一步体会“一本正经”和“假装”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4)根据导演们提出的意见,上台演员再次表演。

(5)教师现场访谈,体验情感。

“谢廖沙,谢廖沙,你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往哥哥脸上吹,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啊?”

“哥哥,哥哥,当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你的脸上,你感觉怎样?”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草地玩乐时的轻松和有趣。

6、情感引读第三段的最后一句。

就这样,兄弟俩吹来吹去,蒲公英的绒毛就像一个个小伞兵,渐渐地飘远,又慢慢地降落。

出示: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引读这一句,将兄弟俩草地玩耍时的那份快乐留驻在心间。)

四、拓展想象,升华情感

1、当四季姑娘的脚步悄悄来到这片草地的时候,她会给这里带来留下很多很多美丽的足迹。你能想象,这片草地还会给兄弟俩带来一些怎样的快乐呢?

选择一个季节,说说草地的景色,说说兄弟俩快乐的情景。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储备,运用以往课文中所学的语言和课外积累的语言说话。

(当学生表达有困难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示范。如: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兄弟俩在草地上打滚、追跑,快乐的笑声在草地上久久地回荡。夏天的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的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弟弟坐在草地上,靠着哥哥,仰着头,对着夜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秋天,五颜六色的野菊花开了,各种各样的野果子成熟了。兄弟俩在草地上采着野杨梅,摘野葡萄,尝野山楂,那酸酸甜甜的味道怎么也忘不了。

冬天,下了一场大雪,草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毯。兄弟俩在白茫茫的草地上打雪球,堆雪人,追逐着,嬉戏着,清脆的笑声在草地上回荡。

3、是啊!在这片草地上,曾留下过多少快乐而难忘的回忆啊!难怪作者会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叹。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齐读这一段。

五、指导书写。

领略着来自草地的美丽和快乐,我们就要走进这一课的生字

1、学生自主识记生字,描红。

2、集体指导识记、书写难记、易错的字:“绒、假、察”。

3、课后作业:如果你喜欢积累,请把课文中你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如果你喜欢表演,请和你的小伙伴一起体验一番兄弟俩草地玩耍的乐趣。

如果你喜欢创作,请选择一个或几个季节,续写这片草地带给兄弟俩的快乐。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可爱的草地

快乐的童年

有趣的蒲公英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范文2

一、说教材

㈠教学内容

《金色的草地》是鄂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小男孩子无意中发现草地会变颜色,然后开始观察,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并从此和蒲公英成了好朋友的故事。本文语言优美,再现的景色奇特美丽,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㈡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㈢教学重点

文章语言美,景色美,文中小男孩“发现”的行为也美。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让学生通过朗读,在读中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㈣教学难点

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二、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

因为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三、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四、说教学程序

这里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分四大步骤:一是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三是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㈠、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

教师激情导课:孩子们,喜欢比赛吗?今天我们来一次“看图猜物说话”的比赛,好吗?然后随之在电脑上勾画出一棵小草,并说:看到小草,你能说一说与小草有关的话吗?这样以“看图猜物说话”这一比赛巧妙地导入新课,一方面注重学生“说话”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生所叙述的内容都融入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当有学生说到“金色的草地”时,教师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现:皱着眉头,显出很吃惊的样子,以此激起学生质疑,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草地应该是绿色的,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这样激起学生学习之兴趣,激起学生探究之欲望。

㈡、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但对话的基础应是学生潜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学生产生了读书兴趣、探究欲望后,让学生自读全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美美地多读几遍,教师巡回倾听。这样学生有充分读书的时间与空间,同时,通过读、找、画等方式去寻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美读”打下基础。

㈢、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更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小男孩发现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学生自由读,教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明白草地变成金色的原因,进而读出草地之美。

③出示金色的草地图,教师说道:“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图,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说出自己面对这块金色的草地想说的话,自然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因而对草地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读好“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这句话。

2、听第二自然段,悟变化之奇。

①教师描述:蒲公英开放时,草地一片金黄,这景色真令人陶醉。孩子们,这块草地还有更神奇之处呢。听听,小男孩向我们讲述啦!

②教师利用课件边出示草地变化图,边播放第二自然段的朗读,让学生在听中发现草地的神奇之处。

③在听后鼓励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感知,知道小男孩发现草地一天之中在不断变色,让学生产生探究之欲望。

3、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①教师激情: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②指导朗读重点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拢。张开时,它是黄颜色,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成了绿色。”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配合表情读,因为学生明白了草地变色的原因后,心情一定很高兴,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学生很快明白“张开”、“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读,也可以配课件展示的图片读,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读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的形式,让学生能在读中悟出草地变色的原因。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③对比欣赏读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草地变色的原因,我用动画展示蒲公英开放的情景,并让学生美读“清晨,太阳升起来,我看到了蒲公英慢慢地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也就变成了金色。”这一句再用课件出示金色草地和绿色草地的对比图,同时,让学生做填空练习:傍晚,太阳( )下山了,蒲公英慢慢地( )了自己的( ),草地又变成( )色了。这样在欣赏对比读的过程中,学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奥妙,从而感受发现的乐趣。

㈣、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1、美读课文后让学生谈自己读后的收获:孩子们,今天我们到一块神奇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学生会说我们欣赏了草地的美,我们知道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我们还知道蒲公英会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随着太阳落下去而合拢。

2、在学生兴致盎然时,进行拓展延伸。教师进一步激情:是啊,蒲公英这种植物真神奇,其实在大自然中这样神奇的植物可多呀!仔细回忆一下,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神奇的植物?

3、课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谈向日葵、夜来香、太阳花、含羞草等植物的神奇之处。

4、最后教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知道得这么多!是啊,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神奇的植物、奇特的现象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这样更能引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范文3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金色的草地》。我准备分从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的故事。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课文在第三自然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本文语言优美平实,内容也较简单,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为了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体验以及能力素养的提高,根据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2个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以上四项目标分为两课时完成,下面我要向大家汇报的就是我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如何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蒲公英生长的过程,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第二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其次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教学过程

这里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分四大步骤:一是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三是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一、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

教师激情导课:孩子们,我们都来开开心心的玩耍蒲公英,好吗?然后让孩子们拿出老师课前放在抽屉里的蒲公英进行玩乐。最后老师说:“课文里的兄弟俩啊,玩耍蒲公英的时候也是可快乐了,你能找出哪一段是描写这样的情景的呢?”

就这样,巧妙地导入新课,让学生都亲身体验融入到课文中兄弟俩玩耍蒲公英时的独特体验与感受,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

当有学生说到“金色的草地”时,教师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现:皱着眉头,显出很吃惊的样子,以此激起学生质疑,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草地应该是绿色的,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这样激起学生学习之兴趣,激起学生探究之欲望。

二、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但对话的基础应是学生潜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学生产生了读书兴趣、探究欲望后,让学生自读全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美美地多读几遍,教师巡回倾听。这样学生有充分读书的时间三、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

与空间,同时,通过读、找、画等方式去寻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美读”打下基础。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小男孩发现了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句,让学生自由读,教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明白草地变成金色的原因,进而读出草地之美。

(3)出示金色的草地图,教师引导: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图,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说出自己面对这块金色的草地想说的话,自然与文本感情产生共鸣,因为对草地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读好第一自然段了。

2、讲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⑴这一段中哪几句话描写了兄弟俩快乐玩耍的情景?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俩?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让学生从具体的词语中体会情感,并通过朗读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⑵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体会玩耍的快乐,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把课文把课文读得轻松愉快,达到感情朗读的效果。

⑶在反复朗读中指导学生散发思维:如果,你们就是那对淘气的兄弟俩,你最想在这片草地上玩些什么呢?

3、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⑴教师激情:这片草地除了给兄弟俩带来玩耍的快乐,还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快乐呢?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他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并出示蒲公英变化表,按课文内容填完整。

时间早晨中午傍晚第二天早上

草地颜色

花的颜色

⑵对照表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出来。

相机指导朗读重点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配合表情读,因为学生明白了草地变色的原因后,心情一定很高兴,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学生很快明白“张开”、“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读,也可以配课件展示的图片读,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读的形式,让学生能在读中悟出草地变色的原因。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3、引导学生发现草地的秘密后,此时学生的心理也会起微妙的变化,及时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将心里想说的宣泄出来,会更好地激发学生星期,激起表达的欲望。因此,此时来追问学生一个问题:感受到蒲公英的变化,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肯定会畅所欲言。

4、从那以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谈出:

发现草地的变化

喜爱金色的草喜欢上可爱的小花

不再随意揪花

接着请学生小声读最后一段,理解“一起睡觉、一起起床”的含义,体会“我”此时的心情,体会观察与发现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之情,从而突破本课学习的第二个难点。

三、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1、美读课文后让学生谈自己读后的收获:孩子们,今天我们到一块神奇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

2、在学生兴致盎然时,进行拓展延伸,课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谈向日葵、夜来香、太阳花、含羞草等植物的神奇之处。并布置学生一项课外作业:请你用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欢的事物,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观察、发现时没有止境的,留心观察,记录生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体会到及时的地记录一些新的发现,会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收获更多的感动。

3、最后教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知道得这么多!是啊,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神奇的植物、奇特的现象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这样更能引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

五、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集中体现了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好的板书还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根据本课的教学预设过程,将形成如下板书,使本课的学习变得更加一目了然。

金色的草地

发现金色的草地合拢张开

寻开心——最喜爱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范文4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课重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生独立识字12个;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初读质疑

3、细读解疑

4、总结延伸

设计意图;

新课改以来,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的教学理念在不断的提高。学习了“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中非常明确的阐述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全面的、综合的、持续的,突破了原来封闭的课堂教学发展论,就“语文课程”的解释隐含着三个层面的内涵:言语能力的层面、文化浸润的层面和审美熏陶的层面。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改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使阅读教学成为“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实施过程。我的做法是以“合理重组教材、改良教学结构、突出学生实践”为突破口,进行“块状推进,整合优化”的实践,以期达到减少头绪、强化综合、丰富阅读教学内涵之目的。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在处理教材上“炼真金”,洞悉各类课文的个性,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大胆剪裁,精心重组,可以将课文转化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块式材料”,以专题性的块材料,替代以篇为特征的语言材料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减少头绪、构筑张力点,取点成面,也便于引导学生凭借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进行自主实践,探究性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意义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对学习意义探寻与创造的过程,成为积淀语言、培养习惯、发展智力、人文熏陶的过程。

在此理念指导下,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感知,了解全文,提出问题。

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感知大致把握后,为他们在部分中的学习搭起一个认知背景面,并为部分学习时紧密联系整体找下底座,使学生的学习更趋丰富。

教学前加强了课前的自主预习。课始初读,正确连贯的读通课文,了解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提出该解决的问题,设定学习目标。当然学生所提问题很可能是离散的、肤浅的,教师要帮助学生随即解决一些比较独立的单纯问题(如知识性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筛选,使问题集中到与课文主要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焦点式的一、二个问题上。可能有的学生会提出:“颜色为什么会变?”“为什么蒲公英的花瓣会合拢、张开?”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集中在课文的重点段——第四自然段。因此我将抓住这些重点问题,以学定教。这样不仅促使学生感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范文5

一、说教材和学情

(一)《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我”和“弟弟”总是在这片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地玩耍游戏,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俄罗斯乡下迷人的风景,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还通过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但是学生自觉性还需加强,课堂上自读自悟时,老师需要加强指导。

(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和单元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绒、瓣”两个字。会读“钓鱼、使劲、合拢、玩耍、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语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

2.通过圈划词句、想象说话、多形式朗读等语言实践活动,感受金色的草地的美丽景色,并弄清草地变化的原因。

3.借助句子排序练习,体会段落中句子的有序表达。

4.积累描写草地的句子,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草地之美,体会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谜。

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领悟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还是读,朗读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点,对于一堂课而言,讲解是生动的,朗读时灵动的,朗读赋予文本以生命,赋予课堂以精彩,所以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主要方法是“读”,同时引导学生圈画重点词语、想象说话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三、说教学流程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我按教学板块来说,预设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图片引题,学写生字

上课伊始,我请同学们欣赏了一组蒲公英的图片,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然后请同学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植物?长得怎么样?老师根据图片,顺势介绍蒲公英。瞧,这就是蒲公英,这上面白白的,一根一根的就是蒲公英的绒毛,这个“绒”字可不简单,在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范写“绒”字,提醒小朋友要注意“绒”字的右边是“戎”而不是“成”。然后请小朋友们学写“绒”字。写完后请同学放下笔再次朗读“绒毛”一词。接着介绍蒲公英,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其实呀,这白白的绒毛里带着的是蒲公英的种子,每当春天来临,蒲公英就会开出一朵一朵黄色的小花。你瞧,这朵蒲公英花就已经展开了自己金色的——花瓣(出示词语,齐读),同样的方法学写“瓣”这个字。

用一组关于蒲公英的图片导入新课,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了解了蒲公英这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绒、瓣”两个生字的特点,正确书写了这两个字。

今天,我们要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进那金色的草地。(板书:金色的草地),一起读课题。

当学生通过图片和老师的介绍,对蒲公英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引出课题水到渠成。

读着这个课题,爱思考的小朋友脑海里会有什么问题呢?(预设学生会说:这金色的草地在哪里呢?为什么这草地是金色的?等)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吧,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读完后,反馈问题。(预设学生会这样说:金色的草地在我们乡下的窗前。蒲公英盛开了,所以草地是金色的。)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把草地是金色的说清楚。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让问题起到导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这一板块中,我先请小朋友们大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完后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号。

然后进入生字词的学习。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使用结合。基于这样的理论依托,我把识字教学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分组出示词语。

钓(diao)鱼使劲合拢(long)

观察有趣手掌玩耍

一本正经引人注目

A.指生读第一行字。理解“合拢”,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想一想还可以把什么东西合拢呢?(预设学生会说:书可以合拢、眼睛可以合拢)学生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合拢就是闭上的意思。

B.再请学生读第二行字。识记“耍”字,我会问:这个“耍”是我们本课的生字,你能帮助大家来记记这个字吗?(预设学生会说:是而+女,是要的上面部分换成而)教师表扬概括这些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识字的小朋友,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要和耍的区别。

C.第三行的四字词语,引导学生读准一本正经,“经”的读音是第一声。同时理解引人注目,你知道什么是引人注目吗?(很吸引我们的)那你瞧瞧,我们教室里的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呀?

D.多种形式读词语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在识字环节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并通过层层读,反复读,让生字不断地复现,目的是为了在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2.出示句子: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假和朝是多音字,引导学生读正确。)

读而不思则罔,读中有思,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可以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预设学生会说到大概内容)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语言提炼、概括成:

“我”在草地上和弟弟玩耍,相互吹蒲公英的绒毛。

“我”发现草地会变颜色,还知道了变化的原因。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从老师的概括中了解到在说课文主要事件时要抓住重点,简洁明了。

第三板块:深入课文,研读第三自然段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你们看,(课件图片)兄弟俩在这金色的草地上尽情地玩耍着。有一天,“我”发现金色的草地还会变颜色呢。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呀?请你读第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来。

反馈时可以请学生把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这段话)请学生自己读一读,圈一圈有关的词语,然后说一说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相机板书:早晨绿色

中午金色

傍晚绿色

接着问学生:你能用下面的填空连起来说说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吗?

我发现早晨草地是__________,中午是___________,到了傍晚的时候,又变成了_____________。

这样通过读、划、圈、填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同时也理解了蒲公英一天之内不同的变化。

草地的颜色变化真多,当时的“我”会有怎样的心情呢?(预设学生会说:惊奇、惊讶、不解)真是多变的草地,你能把这令人多变使人惊奇的草地通过朗读带到大家面前吗?进行感情朗读。

在朗读中,我采用个别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读出蒲公英早中晚的颜色变化之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愿意去观察发现大自然的情感。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利用“朗读感悟法”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在学生充分理解读熟了这段话以后,我把这段话的顺序抽乱了,并问学生:你还能排一排吗?(预设学生排对了,教师问:你为什么这么排,而且一下子就排好了,有什么小窍门吗?)根据学生回答概括,原来这段话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所以我们写话的时候,也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顺序。分三组早、中、晚再读这段话。

通过排序,让学生明白作者在写文章时是有一定的顺序的,从而提高自己在写作上的水平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颜色变化的原因,于是,便问学生:“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是啊,课文中“我”也和小朋友们有这样的疑问,你找到了吗?

(课件出示: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赶紧读课文,找出答案。找到了用波浪线划出来。(随后根据学生反馈出示这段话)

谁来说,草地这么多变跟谁有关系呀?(蒲公英的花瓣)

蒲公英的花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句子: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出示两张图片)

拿出你的小手,让我们来做做蒲公英变化的样子。合上、张开,合上、张开。教师可以在学生做动作时引读:当花瓣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当花瓣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了绿色。

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

此时相机进行想想说话:此时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是啊,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多么可爱的草地啊!大自然真是奇妙。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合作着来读一读这段话。师生合作读。

通过想象说话和不同形式的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现在,你知道了草地变颜色的原因了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来说一说。

早晨,所以草地是绿色的。

中午,所以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所以草地又是绿色的。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合拢张开

这样在反复的练说中过程中,学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变化,从而感受发现的乐趣。

第四版块:日积月累,摘抄句子

齐读第三自然段。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过的喜欢的句子收藏在积累屋里。

最后,小结。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看到一大片金色的草地,也弄清楚了草地变化的原因。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呀!你仔细观察也会有所发现。这片金色的草地还带给兄弟俩很多快乐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是文章结构的简缩,是课文精华的体现,简洁大方的板书能吸引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此,这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课件)

各位专家评委,整个教学过程,我以“读”贯穿始终,感受草地的美丽,通过品词斟句,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让学生通过学课文,获得语文知识,习得学文方法,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以上是我对本文的所有说课内容,希望得到你们的批评、指导,谢谢!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范文6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2个字。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三、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去见见金色的草地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然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进行书写指导。并且出示几句带有生字比较难读的句子来读一读。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初步朗读了课文,自己疏通了课文词句。在自学检查反馈中,我还相机进行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初窥课文大意。

读而不死则罔,读中有思,才是高质量的读,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前线,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之后,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我预设了以下两块的教学:

1、抓住第2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

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当学生说到“蒲公英”一词时,我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的《植物妈妈有办法》里关于“蒲公英”的内容,并结合词语手册里“蒲公英”的插图和说明文字,先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的情况。这段话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这时可能会说“我感到谢廖沙哥俩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乐。”然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当中能看出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并且指导朗读出愉快的心情。再抓住该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引人注目”一词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再回到课文,理解蒲公英开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可是课文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再鼓励几个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一格地表演一下课文当中的这段内容。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仔细揣摩哥哥假装一本正经的叫和弟弟假装打哈欠的用意,体会孩子在游戏中表现的智慧和为对方上了自己的当而开心得意的神态。让那种真正属于孩子之间的乐趣,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得以再现。

2、抓住第3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体会蒲公英的“有趣”。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在上述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我还将随机引导学生去体会个别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例如这句话:“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怎么让学生体会“起得很早”的用意呢?我想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为什么以前我没有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便豁然开朗,原来,以前我从没有起这么早过,所以一直误以为开满蒲公英花的草地是金色的。那么“并”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为了让学生自主感悟,我想可以先把“并”字去掉来读这一句,再加上“并”字读这一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用上“并”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原来那种想法是错的。然后让学生再通过自己的朗读去体会这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摘录描写鲜花的词语。

2、平时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鲜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这样的练习,由摘录写鲜花的词语到介绍鲜花,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将语文学习的平台延伸到了课外,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范文7

我是小学语文组xx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草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有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变化不易理解,也很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要通过一些手势的描述让学生真实可感。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正确读写“玩耍,一本正经,绒毛,引人注目,合拢”等词语。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教学难点是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五、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时,我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

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解决生字词障碍。

读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

第三环节: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有目的的阅读才是最有效的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的阅读才能真正把握文章内容,也为进一步的研读打下基础。

因此在本环节,我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第四环节:有感情朗读,深入体会

在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和大致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会引导着学生逐步深入地去领悟文本。

具体操作步骤及设置如下:

1.研读第二段,在这一部分我会分成两个环节,第一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朗读课文:这一段中哪句话描写了兄弟俩快乐玩耍的情景?

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找出“一本正经,使劲,假装”等词语,第二个环节是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

设计意图:

通过寻找关键词,可以加深学生对对词语的理解,并且通过角色扮演,体会玩耍的快乐。

2.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三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看看文中的“我”有什么新的发现,并且出示蒲公英的变化表,按照课文内容填写完整。

在完成表格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并且用手势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填表格,以及手势模仿等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以及原因。

在学生了解到蒲公英的变化及原因的基础上,及时抓住时机,问学生“我们”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我们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学生谈出: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话收获可以使学生勇于表达的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了解更多蒲公英的知识。

第六环节:小结作业

在最后的小结作业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作者之所以能够发现蒲公英的秘密是因为善于观察,并且希望他们在生活中也要勤于观察。

我的作业是:课下去观察一下自己所喜欢的动植物,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秘密,下节课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具有实践性,并且与生活相结合,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且用于生活。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今天《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范文8

一、说教材

㈠教学内容

《金色的草地》是鄂教版一班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解并描述了一位小男孩子无意中发觉草地会变颜色,然后开头观看,发觉草地变色的缘由,并从今和蒲公英成了好伴侣的故事。本文语言美丽,再现的景色奇怪漂亮,是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㈡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熟悉1个偏旁“又”。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选择喜爱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育观看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㈢教学重点

文章语言美,景色美,文中小男孩“发觉”的行为也美。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让同学通过朗读,在读中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体验发觉自然神秘的乐趣,激发同学观看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㈣教学难点

小男孩通过认真观看发觉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一班级同学来说,特殊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同学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觉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觉草地颜色改变的缘由。

二、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美丽,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同学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同学的实践。”对于一班级同学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同学多读,同时老师要奇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同学读书的评价,关心同学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同学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亮形象,引起同学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同学自悟得意,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看自然的爱好。

2、多媒体情景法

由于一班级同学生活阅历少,但奇怪心强,简单激发爱好,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现课文相关图片,使同学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开心、主动、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现,有助于同学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觉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同学质疑问难,能激发深厚的思索爱好和创新思维。

三、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关心同学学习和把握学问,更重要的是让同学学会求知,让同学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美丽,情境奇怪的特点,我引导同学用“自读自悟、美读沟通、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四、说教学程序

这里我主要说说其次课时的教学程序,分四大步骤:一是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三是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长,谈自然之奇。

㈠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

老师.导课:孩子们,喜爱竞赛吗?今日我们来一次“看图猜物说话”的竞赛,好吗?然后随之在电脑上勾画出一棵小草,并说:看到小草,你能说一说与小草有关的话吗?这样以“看图猜物说话”这一竞赛奇妙地导入新课,一方面注意同学“说话”训练,培育同学口头表达力量,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同学所叙述的内容都融入了同学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当有同学说到“金色的草地”时,老师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现:皱着眉头,显出很惊讶的样子,以此激起同学质疑,同学自然会产生疑问:草地应当是绿色的,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这样激起同学学习之爱好,激起同学探究之欲望。

㈡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但对话的基础应是同学潜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同学产生了读书爱好、探究欲望后,让同学自读全文,并画出自己喜爱的词、句、段,美美地多读几遍,老师巡回倾听。这样同学有充分读书的时间与空间,同时,通过读、找、画等方式去查找文中的美丽语句,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美读”打下基础。

㈢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

如何指导同学感悟语言文字的美,老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尤其是对低班级同学,更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老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小男孩发觉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同学自由读,老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同学明白草地变成金色的缘由,进而读出草地之美。

③出示金色的草地图,老师说道:“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图,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同学设身处地说出自己面对这块金色的草地想说的话,自然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因而对草地的宠爱与赞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读好“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这句话。

2、听其次自然段,悟改变之奇。

①老师描述:蒲公英开放时,草地一片金黄,这景色真令人沉醉。孩子们,这块草地还有更奇妙之处呢。听听,小男孩向我们讲解并描述啦!

②老师利用课件边出示草地改变图,边播放其次自然段的朗读,让同学在听中发觉草地的奇妙之处。

③在听后鼓舞同学说出对课文的感知,知道小男孩发觉草地一天之中在不断变色,让同学产生探究之欲望。

3、读第三自然段,探改变之因

①老师.:可爱的小男孩发觉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认真观看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觉?同学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觉。

②指导朗读重点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拢。张开时,它是黄颜色,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成了绿色。”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同学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同学的个性,让同学采纳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协作表情读,由于同学明白了草地变色的缘由后,心情肯定很兴奋,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同学很快明白“张开”、“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读,也可以配课件展现的图片读,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读的形式,让同学能在读中悟出草地变色的缘由。一方面让同学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现了同学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同学个性张扬的舞台。

③对比观赏读

为了进一步让同学明白草地变色的缘由,我用动画展现蒲公英开放的情景,并让同学美读“早晨,太阳升起来,我看到了蒲公英渐渐地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也就变成了金色。”这一句再用课件出示金色草地和绿色草地的对比图,同时,让同学做填空练习:傍晚,太阳()下山了,蒲公英渐渐地()了自己的(),草地又变成()色了。这样在观赏对比读的过程中,同学更能明白草地奇妙的奥妙,从而感受发觉的乐趣。

㈣拓展延长,谈自然之奇

1、美读课文后让同学谈自己读后的收获:孩子们,今日我们到一块奇妙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同学会说我们观赏了草地的美,我们知道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我们还知道蒲公英会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随着太阳落下去而合拢。

2、在同学兴致盎然时,进行拓展延长。老师进一步.:是啊,蒲公英这种植物真奇妙,其实在大自然中这样奇妙的植物可多呀!认真回忆一下,生活中,你发觉了哪些奇妙的植物?

3、课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同学的回忆。引发同学谈向日葵、夜来香、太阳花、含羞草等植物的奇妙之处。

4、最终老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知道得这么多!是啊,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奇妙的植物、奇怪的现象等着你们去发觉!去探究!老师信任你们肯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觉它们的奇妙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这样更能引发同学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

第四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1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生活在乡下两个小朋友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课文接着写了“我”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在不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课文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平实,内容也较简单,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由于本课是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知能目标: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课后“蒲、英、盛、耍”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在感情朗读、表演、交流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乐的情形,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文章语言美,景色美,文中小男孩“发现”的行为也美。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没有见过蒲公英开放与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此外,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也是难点所在。

三、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

1.鼓励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2.(课件出示)蒲公英图片,请学生们欣赏。说说自己眼中的蒲公英。

3.谈话导入: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变化,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细心观察这种平凡植物的小孩,看看他发现了什么。引出课题并板书(16 金色的草地)。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融入语文学习。多媒体展示蒲公英,可以使学生感受蒲公英的美丽。通过图片展示,设悬引出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3.理解词语:

(1)对于像“合拢”“哈欠”等词语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来理解。

(2)对于“引人注目”“一本正经”等词语可以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3)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查字典来理解。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进行习惯性评价。

5.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理解词义是学生阅读文本的前提,多种形式的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深入体验文本做好铺垫。增强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朗读、审美能力。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乡下是什么地方?

(2)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3)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6)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看有关蒲公英的课件。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小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四)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草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学生自由读,教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了解、感悟。

(3)根据课文展开想象,想象兄弟俩在金色的草地上玩耍的情景。想象他们灿烂的笑容,感受他们的开心。

3.读第三自然段,悟变化之奇:

(1)教师描述:蒲公英开放时,草地一片金黄,这景色真令人陶醉。孩子们,这块草地还有更神奇之处呢。听听,小男孩向我们讲述啦!

(2)教师利用课件边出示草地变化图,边播放第二自然段的朗读,让学生在听中发现草地的神奇之处。

(3)在听后鼓励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感知,知道小男孩发现草地一天之中在不断变色,让学生产生探究之欲望。

4.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1)指导朗读重点句: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配合表情读,因为学生明白了草地变色的原因后,心情一定很高兴,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学生很快明白“张开”“合拢”的意思。利用课间引读。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2)课件引读: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草地变色的原因,我用课件进行引读“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 的,而是 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 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 了。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 ,可以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 的,草地也是 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 的了。”这样在读的过程中,学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奥妙,从而感受发现的乐趣。

(五)教师小结,感情朗读。

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还是药材呢。虽然它看起来是那么不起眼。同学们,自然界还有很多东西像蒲公英一样随处可见,不被人们重视,可是它们对人类却非常有用。你知道那些东西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

(六)拓展延伸,实践探索。

1.说说自己喜欢的事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用自己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并把它写下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七)作业小超市。

1.写一写:你的身边有没有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或者东西呢?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下。

2.演一演:和你的小伙伴演一演我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3.说一说:把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介绍给你周围的人。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微型教案,集中体现了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好的板书还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根据本课的教学预设过程,将形成如下板书,使本课的学习变得更加一目了然。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小学语文组xx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草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有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变化不易理解,也很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要通过一些手势的描述让学生真实可感。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正确读写“玩耍,一本正经,绒毛,引人注目,合拢”等词语。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教学难点是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五、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时,我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

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 )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解决生字词障碍。

读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

第三环节: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有目的的阅读才是最有效的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的阅读才能真正把握文章内容,也为进一步的研读打下基础。

因此在本环节,我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第四环节:有感情朗读,深入体会

在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和大致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会引导着学生逐步深入地去领悟文本。

具体操作步骤及设置如下:

1.研读第二段,在这一部分我会分成两个环节,第一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朗读课文:这一段中哪句话描写了兄弟俩快乐玩耍的情景?

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找出“一本正经,使劲,假装”等词语,第二个环节是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

设计意图:

通过寻找关键词,可以加深学生对对词语的理解,并且通过角色扮演,体会玩耍的快乐。

2.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三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看看文中的“我”有什么新的发现,并且出示蒲公英的变化表,按照课文内容填写完整。

在完成表格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并且用手势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填表格,以及手势模仿等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以及原因。

在学生了解到蒲公英的变化及原因的基础上,及时抓住时机,问学生“我们”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我们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学生谈出: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话收获可以使学生勇于表达的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了解更多蒲公英的知识。

第六环节:小结作业

在最后的小结作业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作者之所以能够发现蒲公英的秘密是因为善于观察,并且希望他们在生活中也要勤于观察。

我的作业是:课下去观察一下自己所喜欢的动植物,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秘密,下节课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具有实践性,并且与生活相结合,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且用于生活。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今天《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3

一、说教材

㈠教学内容

《金色的草地》是鄂教版一班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解并描述了一位小男孩子无意中发觉草地会变颜色,然后开头观看,发觉草地变色的缘由,并从今和蒲公英成了好伴侣的故事。本文语言美丽,再现的景色奇怪漂亮,是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㈡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熟悉1个偏旁“又”。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选择喜爱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育观看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㈢教学重点

文章语言美,景色美,文中小男孩“发觉”的行为也美。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让同学通过朗读,在读中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体验发觉自然神秘的乐趣,激发同学观看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㈣教学难点

小男孩通过认真观看发觉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一班级同学来说,特殊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同学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觉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觉草地颜色改变的缘由。

二、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美丽,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同学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同学的实践。”对于一班级同学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同学多读,同时老师要奇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同学读书的评价,关心同学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同学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亮形象,引起同学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同学自悟得意,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看自然的爱好。

2、多媒体情景法

由于一班级同学生活阅历少,但奇怪心强,简单激发爱好,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现课文相关图片,使同学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开心、主动、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现,有助于同学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觉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同学质疑问难,能激发深厚的思索爱好和创新思维。

三、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关心同学学习和把握学问,更重要的是让同学学会求知,让同学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美丽,情境奇怪的特点,我引导同学用“自读自悟、美读沟通、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四、说教学程序

这里我主要说说其次课时的教学程序,分四大步骤:一是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三是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长,谈自然之奇。

㈠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

老师.导课:孩子们,喜爱竞赛吗?今日我们来一次“看图猜物说话”的竞赛,好吗?然后随之在电脑上勾画出一棵小草,并说:看到小草,你能说一说与小草有关的话吗?这样以“看图猜物说话”这一竞赛奇妙地导入新课,一方面注意同学“说话”训练,培育同学口头表达力量,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同学所叙述的内容都融入了同学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当有同学说到“金色的草地”时,老师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现:皱着眉头,显出很惊讶的样子,以此激起同学质疑,同学自然会产生疑问:草地应当是绿色的,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这样激起同学学习之爱好,激起同学探究之欲望。

㈡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但对话的基础应是同学潜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同学产生了读书爱好、探究欲望后,让同学自读全文,并画出自己喜爱的词、句、段,美美地多读几遍,老师巡回倾听。这样同学有充分读书的时间与空间,同时,通过读、找、画等方式去查找文中的美丽语句,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美读”打下基础。

㈢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

如何指导同学感悟语言文字的美,老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尤其是对低班级同学,更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老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小男孩发觉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同学自由读,老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同学明白草地变成金色的缘由,进而读出草地之美。

③出示金色的草地图,老师说道:“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图,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同学设身处地说出自己面对这块金色的草地想说的话,自然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因而对草地的宠爱与赞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读好“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这句话。

2、听其次自然段,悟改变之奇。

①老师描述:蒲公英开放时,草地一片金黄,这景色真令人沉醉。孩子们,这块草地还有更奇妙之处呢。听听,小男孩向我们讲解并描述啦!

②老师利用课件边出示草地改变图,边播放其次自然段的朗读,让同学在听中发觉草地的奇妙之处。

③在听后鼓舞同学说出对课文的感知,知道小男孩发觉草地一天之中在不断变色,让同学产生探究之欲望。

3、读第三自然段,探改变之因

①老师.:可爱的小男孩发觉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认真观看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觉?同学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觉。

②指导朗读重点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拢。张开时,它是黄颜色,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成了绿色。”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同学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同学的个性,让同学采纳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协作表情读,由于同学明白了草地变色的缘由后,心情肯定很兴奋,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同学很快明白“张开”、“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读,也可以配课件展现的图片读,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读的形式,让同学能在读中悟出草地变色的缘由。一方面让同学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现了同学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同学个性张扬的舞台。

③对比观赏读

为了进一步让同学明白草地变色的缘由,我用动画展现蒲公英开放的情景,并让同学美读“早晨,太阳升起来,我看到了蒲公英渐渐地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也就变成了金色。”这一句再用课件出示金色草地和绿色草地的对比图,同时,让同学做填空练习:傍晚,太阳下山了,蒲公英渐渐地()了自己的(),草地又变成()色了。这样在观赏对比读的过程中,同学更能明白草地奇妙的奥妙,从而感受发觉的乐趣。

㈣拓展延长,谈自然之奇

1、美读课文后让同学谈自己读后的收获:孩子们,今日我们到一块奇妙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同学会说我们观赏了草地的美,我们知道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我们还知道蒲公英会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随着太阳落下去而合拢。

2、在同学兴致盎然时,进行拓展延长。老师进一步.:是啊,蒲公英这种植物真奇妙,其实在大自然中这样奇妙的植物可多呀!认真回忆一下,生活中,你发觉了哪些奇妙的植物?

3、课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同学的回忆。引发同学谈向日葵、夜来香、太阳花、含羞草等植物的奇妙之处。

4、最终老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知道得这么多!是啊,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奇妙的植物、奇怪的现象等着你们去发觉!去探究!老师信任你们肯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觉它们的奇妙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这样更能引发同学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4

1、问好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1号考生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草地》

2、总括语

为了响应现代化教学思想的要求。我认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体,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课程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为了体现这一效果,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3、教材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这次的教学内容金色的草地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主要讲的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草地,开放时草地就变成了金色,后来我和弟弟发展了它颜色变化的原因,位与单元第二节,对本单元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4、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材料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读会写“玩耍”“盛开”“一本正经”等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重点:通过本节课学习把会读会写“玩耍”“盛开”“一本正经”等生字词,作为重点。

难点:把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5、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已有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我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好玩好动,我会把握该学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在上课过程中我会用图示法,直观教学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的已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6、教学教法

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我将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7、教学过程

导入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视频导入的方式。

一切准备都是为了教学过程的更好呈现,我将采用以下的方式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颜色呢,嗯,同学们真棒,那老师来考考大家,大家知不知道草地是什么颜色呢,嗯,我们见过的草地有黄色的,绿色的,还有白色的,,看到的却是金色的草地,大家想去看看吗,好那老师呢今天带大家走向这片金色的草地。

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能够充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同学们更快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

新授

在课堂之初,我会给同学们三分钟的事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且一边读一边用笔圈,画出难读的生字词生字词时间到了以后我会找一名同学来回答问题,学生找出的生字词有“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然后我会带领同学们一起,读不会读的生字,并且引导同学们正确的读写,耍,装,绒,朝,察,读的时候要注意翘舌音,劲,要注意前鼻音。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强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提高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接下来我会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并前后四人为一组共分成10个小组,讨论一下问题,蒲公英草地我早上回家发现它是绿色的,中午的时候变成了金色,傍晚回去的时候又变成了绿色?我会给大家8分钟时间讨论结束后,邀请小组代表分享成果通过激烈的讨论,同学们不难得出。

花朵张开时,他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了绿色的。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最后我会让学生再读一遍这篇课文,并以小组讨论体会作者在文中为什么会说到蒲公英,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时间到了后我会找一名学生来回答问题,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起床给我和弟弟带来了无尽的欢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发散能力,培养同学们喜欢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小结

接下来我会用提问的方法,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所学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金色的草地》这节课的重点生字词,文章内容,还有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今天的所学知识。

作业

对于本堂课的作业,我会做这样的安排,让学生们在课后熟读并背诵课文,并默写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第2天在课堂上做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优美句子欣赏能力。

8、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提纯的金,琢成的玉,所以我的板书设计为左中右三个部分,现在左半部分画上山水船的简图。然后在黑板的中间部分写上今天的课文脉络重点生字词的译意以及修辞手法。在右上方写上思想感情,右下方布置我的课后作业。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简洁明了的展现我今天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们直观形象的感受课文内容。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5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2个字。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三、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 )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去见见金色的草地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然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进行书写指导。并且出示几句带有生字比较难读的句子来读一读。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初步朗读了课文,自己疏通了课文词句。在自学检查反馈中,我还相机进行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初窥课文大意。

读而不死则罔,读中有思,才是高质量的读,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前线,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之后,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我预设了以下两块的教学:

1、抓住第2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

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当学生说到“蒲公英”一词时,我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的《植物妈妈有办法》里关于“蒲公英”的内容,并结合词语手册里“蒲公英”的插图和说明文字,先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的情况。这段话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这时可能会说“我感到谢廖沙哥俩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乐。”然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当中能看出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并且指导朗读出愉快的心情。再抓住该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引人注目”一词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再回到课文,理解蒲公英开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可是课文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再鼓励几个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一格地表演一下课文当中的这段内容。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仔细揣摩哥哥假装一本正经的叫和弟弟假装打哈欠的用意,体会孩子在游戏中表现的智慧和为对方上了自己的当而开心得意的神态。让那种真正属于孩子之间的乐趣,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得以再现。

2、抓住第3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体会蒲公英的“有趣”。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在上述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我还将随机引导学生去体会个别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例如这句话:“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怎么让学生体会“起得很早”的用意呢?我想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为什么以前我没有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便豁然开朗,原来,以前我从没有起这么早过,所以一直误以为开满蒲公英花的草地是金色的。那么“并”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为了让学生自主感悟,我想可以先把“并”字去掉来读这一句,再加上“并”字读这一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用上“并”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原来那种想法是错的。然后让学生再通过自己的朗读去体会这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摘录描写鲜花的词语。

2、平时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鲜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这样的练习,由摘录写鲜花的词语到介绍鲜花,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将语文学习的平台延伸到了课外,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6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金色的草地》。我准备分从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讲述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的故事。描写 “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课文在第三自然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本文语言优美平实,内容也较简单,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为了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体验以及能力素养的提高,根据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2个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以上四项目标分为两课时完成,下面我要向大家汇报的就是我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如何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蒲公英生长的过程,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第二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美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其次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2、多媒体情景法: 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教学过程

这里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分四大步骤:一是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三是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一、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

教师激情导课:孩子们,我们都来开开心心的玩耍蒲公英,好吗?然后让孩子们拿出老师课前放在抽屉里的蒲公英进行玩乐。最后老师说:“课文里的兄弟俩啊,玩耍蒲公英的时候也是可快乐了,你能找出哪一段是描写这样的情景的呢?”

【就这样,巧妙地导入新课,让学生都亲身体验融入到课文中兄弟俩玩耍蒲公英时的独特体验与感受,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

当有学生说到“金色的草地”时,教师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现:皱着眉头,显出很吃惊的样子,以此激起学生质疑,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草地应该是绿色的,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这样激起学生学习之兴趣,激起学生探究之欲望。】

二、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但对话的基础应是学生潜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学生产生了读书兴趣、探究欲望后,让学生自读全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美美地多读几遍,教师巡回倾听。这样学生有充分读书的时间三、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

与空间,同时,通过读、找、画等方式去寻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美读”打下基础。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小男孩发现了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句,让学生自由读,教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明白草地变成金色的原因,进而读出草地之美。

(3)出示金色的草地图,教师引导: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图,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说出自己面对这块金色的草地想说的话,自然与文本感情产生共鸣,因为对草地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读好第一自然段了。】

2、讲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⑴这一段中哪几句话描写了兄弟俩快乐玩耍的情景?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俩?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让学生从具体的词语中体会情感,并通过朗读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⑵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体会玩耍的快乐,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把课文把课文读得轻松愉快,达到感情朗读的效果。

⑶在反复朗读中指导学生散发思维:如果,你们就是那对淘气的兄弟俩,你最想在这片草地上玩些什么呢?

3、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⑴教师激情:这片草地除了给兄弟俩带来玩耍的快乐,还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快乐呢?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他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并出示蒲公英变化表,按课文内容填完整。

时间早晨 中午 傍晚 第二天早上

草地颜色

花的颜色

⑵对照表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出来。

相机指导朗读重点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配合表情读,因为学生明白了草地变色的原因后,心情一定很高兴,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学生很快明白“张开”、“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读,也可以配课件展示的图片读,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读的形式,让学生能在读中悟出草地变色的原因。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3、引导学生发现草地的秘密后,此时学生的心理也会起微妙的变化,及时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将心里想说的宣泄出来,会更好地激发学生星期,激起表达的欲望。因此,此时来追问学生一个问题:感受到蒲公英的变化,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肯定会畅所欲言。

4、从那以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谈出:

发现草地的变化

喜爱金色的草 喜欢上可爱的小花

不再随意揪花

接着请学生小声读最后一段,理解“一起睡觉、一起起床”的含义,【体会“我”此时的心情,体会观察与发现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之情,从而突破本课学习的第二个难点。】

三、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1、美读课文后让学生谈自己读后的收获:孩子们,今天我们到一块神奇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

2、在学生兴致盎然时,进行拓展延伸,课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谈向日葵、夜来香、太阳花、含羞草等植物的神奇之处。并布置学生一项课外作业:请你用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欢的事物,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观察、发现时没有止境的,留心观察,记录生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体会到及时的地记录一些新的发现,会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收获更多的感动。】

3、最后教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知道得这么多!是啊,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神奇的植物、奇特的现象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这样更能引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

五、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集中体现了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好的板书还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根据本课的教学预设过程,将形成如下板书,使本课的学习变得更加一目了然。

金色的草地

发现金色的草地 合拢 张开

寻开心 —— 最喜爱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7

一、说教材

㈠教学内容

《金色的草地》是鄂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小男孩子无意中发现草地会变颜色,然后开始观察,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并从此和蒲公英成了好朋友的故事。本文语言优美,再现的景色奇特美丽,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㈡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㈢教学重点

文章语言美,景色美,文中小男孩“发现”的行为也美。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让学生通过朗读,在读中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㈣教学难点

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二、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

因为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三、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四、说教学程序

这里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分四大步骤:一是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三是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㈠、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

教师激情导课:孩子们,喜欢比赛吗?今天我们来一次“看图猜物说话”的比赛,好吗?然后随之在电脑上勾画出一棵小草,并说:看到小草,你能说一说与小草有关的话吗?这样以“看图猜物说话”这一比赛巧妙地导入新课,一方面注重学生“说话”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生所叙述的内容都融入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当有学生说到“金色的草地”时,教师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现:皱着眉头,显出很吃惊的样子,以此激起学生质疑,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草地应该是绿色的,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这样激起学生学习之兴趣,激起学生探究之欲望。

㈡、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但对话的基础应是学生潜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学生产生了读书兴趣、探究欲望后,让学生自读全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美美地多读几遍,教师巡回倾听。这样学生有充分读书的时间与空间,同时,通过读、找、画等方式去寻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美读”打下基础。

㈢、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更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小男孩发现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学生自由读,教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明白草地变成金色的原因,进而读出草地之美。

③出示金色的草地图,教师说道:“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图,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说出自己面对这块金色的草地想说的话,自然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因而对草地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读好“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这句话。

2、听第二自然段,悟变化之奇。

①教师描述:蒲公英开放时,草地一片金黄,这景色真令人陶醉。孩子们,这块草地还有更神奇之处呢。听听,小男孩向我们讲述啦!

②教师利用课件边出示草地变化图,边播放第二自然段的朗读,让学生在听中发现草地的神奇之处。

③在听后鼓励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感知,知道小男孩发现草地一天之中在不断变色,让学生产生探究之欲望。

3、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①教师激情: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②指导朗读重点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拢。张开时,它是黄颜色,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成了绿色。”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配合表情读,因为学生明白了草地变色的原因后,心情一定很高兴,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学生很快明白“张开”、“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读,也可以配课件展示的图片读,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读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的形式,让学生能在读中悟出草地变色的原因。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③对比欣赏读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草地变色的原因,我用动画展示蒲公英开放的情景,并让学生美读“清晨,太阳升起来,我看到了蒲公英慢慢地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也就变成了金色。”这一句再用课件出示金色草地和绿色草地的对比图,同时,让学生做填空练习:傍晚,太阳( )下山了,蒲公英慢慢地( )了自己的( ),草地又变成( )色了。这样在欣赏对比读的过程中,学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奥妙,从而感受发现的乐趣。

㈣、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1、美读课文后让学生谈自己读后的收获:孩子们,今天我们到一块神奇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学生会说我们欣赏了草地的美,我们知道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我们还知道蒲公英会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随着太阳落下去而合拢。

2、在学生兴致盎然时,进行拓展延伸。教师进一步激情:是啊,蒲公英这种植物真神奇,其实在大自然中这样神奇的植物可多呀!仔细回忆一下,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神奇的植物?

3、课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谈向日葵、夜来香、太阳花、含羞草等植物的神奇之处。

4、最后教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知道得这么多!是啊,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神奇的植物、奇特的现象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这样更能引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8

具体操作步骤及设置如下:

1、研读第二段,在这一部分我会分成两个环节,第一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朗读课文:这一段中哪句话描写了兄弟俩快乐玩耍的情景?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找出“一本正经,使劲,假装”等词语,第二个环节是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关键词,可以加深学生对对词语的理解,并且通过角色扮演,体会玩耍的快乐。

2、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三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看看文中的“我”有什么新的发现,并且出示蒲公英的变化表,按照课文内容填写完整。

在完成表格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并且用手势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填表格,以及手势模仿等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以及原因。

在学生了解到蒲公英的变化及原因的基础上,及时抓住时机,问学生“我们”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我们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学生谈出: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话收获可以使学生勇于表达的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了解更多蒲公英的知识。

第五环节:小结作业

在最后的小结作业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作者之所以能够发现蒲公英的秘密是因为善于观察,并且希望他们在生活中也要勤于观察。我的作业是:课下去观察一下自己所喜欢的动植物,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秘密,下节课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具有实践性,并且与生活相结合,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且用于生活。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9

说教材

本课是以“色彩”为主题的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有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说教学设计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课重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生独立识字12个;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初读质疑

3、细读解疑

4、总结延伸

设计意图;

新课改以来,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的教学理念在不断的提高。学习了“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中非常明确的阐述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全面的、综合的、持续的,突破了原来封闭的课堂教学发展论,就“语文课程”的解释隐含着三个层面的内涵:言语能力的层面、文化浸润的层面和审美熏陶的层面。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改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使阅读教学成为“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实施过程。我的做法是以“合理重组教材、改良教学结构、突出学生实践”为突破口,进行“块状推进,整合优化”的实践,以期达到减少头绪、强化综合、丰富阅读教学内涵之目的。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在处理教材上“炼真金”,洞悉各类课文的个性,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大胆剪裁,精心重组,可以将课文转化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块式材料”,以专题性的块材料,替代以篇为特征的语言材料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减少头绪、构筑张力点,取点成面,也便于引导学生凭借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进行自主实践,探究性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意义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对学习意义探寻与创造的过程,成为积淀语言、培养习惯、发展智力、人文熏陶的过程。

在此理念指导下,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感知,了解全文,提出问题。

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感知大致把握后,为他们在部分中的学习搭起一个认知背景面,并为部分学习时紧密联系整体找下底座,使学生的学习更趋丰富。

教学前加强了课前的自主预习。课始初读,正确连贯的读通课文,了解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提出该解决的问题,设定学习目标。当然学生所提问题很可能是离散的、肤浅的,教师要帮助学生随即解决一些比较独立的单纯问题(如知识性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筛选,使问题集中到与课文主要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焦点式的一、二个问题上。可能有的学生会提出:“颜色为什么会变?”“为什么蒲公英的花瓣会合拢、张开?”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集中在课文的重点段——第四自然段。因此我将抓住这些重点问题,以学定教。这样不仅促使学生感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二、抓住重点,品读感悟。

这一方面的学习首先要围绕焦点问题展开,其次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体悟感情,实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又从思想情感到语言文字的提升。

1、创始情境,激发情感。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生动传神,充满童真童趣。教学时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如: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出示课件,画面上蓝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黄色的蒲公英,色彩鲜艳,给学生以美的震撼,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的欲望。第四自然段是本篇的重点段,在学习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聆听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学生在感受到了发现后的惊喜后,和文中的“我”产生了共鸣,很自然的联系上下文又理解了“我”感情的变化,从“揪”到“不再随意揪”;从“寻开心”到“最喜爱”。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目观其形、耳闻其音、心通其义。

2、以读为本,深化感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进入了角色,他们的情感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通过默读、自读,引导学生找到重点语句,划出重点词语,把它们作为语言训练的依托点,引导学生组织、转化语言,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表演。如:通过“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提领而顿、促使学生主动读书。从自主性读,到感悟性读,再到评价性读,学生自然的感受到蒲公英颜色变化的原因,此时课文的语言已积淀于心,进而转化为他们的语言背景。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

三、总结延伸

通过阅读,学生对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已完全掌握,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非最终目的,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的范例,因此设计了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观察他们所喜爱的花草,练习说说他们的新发现,享受发现的乐趣。

我认为一堂好课应当是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应当尊重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一种分类关心、个别引导、全员帮助的态度来积极营造和谐、互学、相帮的教学氛围,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第五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1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金色的草地》。我准备分从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的故事。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课文在第三自然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本文语言优美平实,内容也较简单,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为了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体验以及能力素养的提高,根据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2个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以上四项目标分为两课时完成,下面我要向大家汇报的就是我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如何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蒲公英生长的过程,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第二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其次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教学过程

这里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分四大步骤:一是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三是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一、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

教师激情导课:孩子们,我们都来开开心心的玩耍蒲公英,好吗?然后让孩子们拿出老师课前放在抽屉里的蒲公英进行玩乐。最后老师说:“课文里的兄弟俩啊,玩耍蒲公英的时候也是可快乐了,你能找出哪一段是描写这样的情景的呢?”

【就这样,巧妙地导入新课,让学生都亲身体验融入到课文中兄弟俩玩耍蒲公英时的独特体验与感受,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

当有学生说到“金色的草地”时,教师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现:皱着眉头,显出很吃惊的样子,以此激起学生质疑,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草地应该是绿色的,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这样激起学生学习之兴趣,激起学生探究之欲望。】

二、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但对话的基础应是学生潜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学生产生了读书兴趣、探究欲望后,让学生自读全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美美地多读几遍,教师巡回倾听。这样学生有充分读书的时间三、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

与空间,同时,通过读、找、画等方式去寻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美读”打下基础。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小男孩发现了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句,让学生自由读,教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明白草地变成金色的原因,进而读出草地之美。

(3)出示金色的草地图,教师引导: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图,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说出自己面对这块金色的草地想说的话,自然与文本感情产生共鸣,因为对草地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读好第一自然段了。】

2、讲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⑴这一段中哪几句话描写了兄弟俩快乐玩耍的情景?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俩?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让学生从具体的词语中体会情感,并通过朗读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⑵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体会玩耍的快乐,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把课文把课文读得轻松愉快,达到感情朗读的效果。

⑶在反复朗读中指导学生散发思维:如果,你们就是那对淘气的兄弟俩,你最想在这片草地上玩些什么呢?

3、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⑴教师激情:这片草地除了给兄弟俩带来玩耍的快乐,还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快乐呢?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他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并出示蒲公英变化表,按课文内容填完整。

时间早晨中午傍晚第二天早上

草地颜色

花的颜色

⑵对照表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出来。

相机指导朗读重点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配合表情读,因为学生明白了草地变色的原因后,心情一定很高兴,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学生很快明白“张开”、“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读,也可以配课件展示的图片读,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读的形式,让学生能在读中悟出草地变色的原因。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3、引导学生发现草地的秘密后,此时学生的心理也会起微妙的变化,及时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将心里想说的宣泄出来,会更好地激发学生星期,激起表达的欲望。因此,此时来追问学生一个问题:感受到蒲公英的变化,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肯定会畅所欲言。

4、从那以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谈出:

发现草地的变化

喜爱金色的草喜欢上可爱的小花

不再随意揪花

接着请学生小声读最后一段,理解“一起睡觉、一起起床”的含义,【体会“我”此时的心情,体会观察与发现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之情,从而突破本课学习的第二个难点。】

三、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1、美读课文后让学生谈自己读后的收获:孩子们,今天我们到一块神奇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

2、在学生兴致盎然时,进行拓展延伸,课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谈向日葵、夜来香、太阳花、含羞草等植物的神奇之处。并布置学生一项课外作业:请你用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欢的事物,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观察、发现时没有止境的,留心观察,记录生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体会到及时的地记录一些新的发现,会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收获更多的感动。】

3、最后教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知道得这么多!是啊,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神奇的植物、奇特的现象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这样更能引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

五、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集中体现了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好的板书还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根据本课的教学预设过程,将形成如下板书,使本课的学习变得更加一目了然。

金色的草地

发现金色的草地合拢张开

寻开心——最喜爱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2

具体操作步骤及设置如下:

1、研读第二段,在这一部分我会分成两个环节,第一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朗读课文:这一段中哪句话描写了兄弟俩快乐玩耍的情景?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找出“一本正经,使劲,假装”等词语,第二个环节是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关键词,可以加深学生对对词语的理解,并且通过角色扮演,体会玩耍的快乐。

2、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三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看看文中的“我”有什么新的发现,并且出示蒲公英的变化表,按照课文内容填写完整。

在完成表格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并且用手势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填表格,以及手势模仿等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以及原因。

在学生了解到蒲公英的变化及原因的基础上,及时抓住时机,问学生“我们”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我们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学生谈出: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话收获可以使学生勇于表达的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了解更多蒲公英的知识。

第五环节:小结作业

在最后的小结作业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作者之所以能够发现蒲公英的秘密是因为善于观察,并且希望他们在生活中也要勤于观察。我的作业是:课下去观察一下自己所喜欢的动植物,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秘密,下节课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具有实践性,并且与生活相结合,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且用于生活。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3

1、问好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1号考生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草地》

2、总括语

为了响应现代化教学思想的要求。我认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体,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课程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为了体现这一效果,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3、教材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这次的教学内容金色的草地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主要讲的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草地,开放时草地就变成了金色,后来我和弟弟发展了它颜色变化的原因,位与单元第二节,对本单元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4、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材料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读会写“玩耍”“盛开”“一本正经”等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重点:通过本节课学习把会读会写“玩耍”“盛开”“一本正经”等生字词,作为重点。

难点:把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5、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已有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我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好玩好动,我会把握该学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在上课过程中我会用图示法,直观教学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的已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6、教学教法

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我将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7、教学过程

导入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视频导入的方式。

一切准备都是为了教学过程的更好呈现,我将采用以下的方式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颜色呢,嗯,同学们真棒,那老师来考考大家,大家知不知道草地是什么颜色呢,嗯,我们见过的草地有黄色的,绿色的,还有白色的,,看到的却是金色的草地,大家想去看看吗,好那老师呢今天带大家走向这片金色的草地。

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能够充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同学们更快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

新授

在课堂之初,我会给同学们三分钟的事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且一边读一边用笔圈,画出难读的生字词生字词时间到了以后我会找一名同学来回答问题,学生找出的生字词有“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然后我会带领同学们一起,读不会读的生字,并且引导同学们正确的读写,耍,装,绒,朝,察,读的时候要注意翘舌音,劲,要注意前鼻音。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强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提高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接下来我会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并前后四人为一组共分成10个小组,讨论一下问题,蒲公英草地我早上回家发现它是绿色的,中午的时候变成了金色,傍晚回去的时候又变成了绿色?我会给大家8分钟时间讨论结束后,邀请小组代表分享成果通过激烈的讨论,同学们不难得出。

花朵张开时,他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了绿色的`。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最后我会让学生再读一遍这篇课文,并以小组讨论体会作者在文中为什么会说到蒲公英,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时间到了后我会找一名学生来回答问题,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起床给我和弟弟带来了无尽的欢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发散能力,培养同学们喜欢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小结

接下来我会用提问的方法,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所学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金色的草地》这节课的重点生字词,文章内容,还有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今天的所学知识。

作业

对于本堂课的作业,我会做这样的安排,让学生们在课后熟读并背诵课文,并默写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第2天在课堂上做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优美句子欣赏能力。

8、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提纯的金,琢成的玉,所以我的板书设计为左中右三个部分,现在左半部分画上山水船的简图。然后在黑板的中间部分写上今天的课文脉络重点生字词的译意以及修辞手法。在右上方写上思想感情,右下方布置我的课后作业。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简洁明了的展现我今天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们直观形象的感受课文内容。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小学语文组xx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草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有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变化不易理解,也很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要通过一些手势的描述让学生真实可感。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正确读写“玩耍,一本正经,绒毛,引人注目,合拢”等词语。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教学难点是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五、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时,我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

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 )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解决生字词障碍。

读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

第三环节: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有目的的阅读才是最有效的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的阅读才能真正把握文章内容,也为进一步的研读打下基础。

因此在本环节,我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第四环节:有感情朗读,深入体会

在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和大致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会引导着学生逐步深入地去领悟文本。

具体操作步骤及设置如下:

1.研读第二段,在这一部分我会分成两个环节,第一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朗读课文:这一段中哪句话描写了兄弟俩快乐玩耍的情景?

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找出“一本正经,使劲,假装”等词语,第二个环节是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

设计意图:

通过寻找关键词,可以加深学生对对词语的理解,并且通过角色扮演,体会玩耍的快乐。

2.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三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看看文中的“我”有什么新的发现,并且出示蒲公英的变化表,按照课文内容填写完整。

在完成表格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并且用手势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填表格,以及手势模仿等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以及原因。

在学生了解到蒲公英的变化及原因的基础上,及时抓住时机,问学生“我们”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我们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学生谈出: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话收获可以使学生勇于表达的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了解更多蒲公英的知识。

第六环节:小结作业

在最后的小结作业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作者之所以能够发现蒲公英的秘密是因为善于观察,并且希望他们在生活中也要勤于观察。

我的作业是:课下去观察一下自己所喜欢的动植物,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秘密,下节课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具有实践性,并且与生活相结合,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且用于生活。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今天《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5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生活在乡下两个小朋友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课文接着写了“我”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在不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课文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平实,内容也较简单,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由于本课是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知能目标: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课后“蒲、英、盛、耍”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在感情朗读、表演、交流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乐的情形,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文章语言美,景色美,文中小男孩“发现”的行为也美。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没有见过蒲公英开放与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此外,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也是难点所在。

三、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

1.鼓励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2.(课件出示)蒲公英图片,请学生们欣赏。说说自己眼中的蒲公英。

3.谈话导入: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变化,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细心观察这种平凡植物的小孩,看看他发现了什么。引出课题并板书(16 金色的草地)。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融入语文学习。多媒体展示蒲公英,可以使学生感受蒲公英的美丽。通过图片展示,设悬引出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3.理解词语:

(1)对于像“合拢”“哈欠”等词语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来理解。

(2)对于“引人注目”“一本正经”等词语可以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3)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查字典来理解。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进行习惯性评价。

5.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理解词义是学生阅读文本的前提,多种形式的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深入体验文本做好铺垫。增强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朗读、审美能力。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乡下是什么地方?

(2)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3)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6)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看有关蒲公英的课件。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小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四)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草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学生自由读,教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了解、感悟。

(3)根据课文展开想象,想象兄弟俩在金色的草地上玩耍的情景。想象他们灿烂的笑容,感受他们的开心。

3.读第三自然段,悟变化之奇:

(1)教师描述:蒲公英开放时,草地一片金黄,这景色真令人陶醉。孩子们,这块草地还有更神奇之处呢。听听,小男孩向我们讲述啦!

(2)教师利用课件边出示草地变化图,边播放第二自然段的朗读,让学生在听中发现草地的神奇之处。

(3)在听后鼓励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感知,知道小男孩发现草地一天之中在不断变色,让学生产生探究之欲望。

4.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1)指导朗读重点句: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配合表情读,因为学生明白了草地变色的原因后,心情一定很高兴,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学生很快明白“张开”“合拢”的意思。利用课间引读。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2)课件引读: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草地变色的原因,我用课件进行引读“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 的,而是 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 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 了。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 ,可以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 的,草地也是 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 的了。”这样在读的过程中,学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奥妙,从而感受发现的乐趣。

(五)教师小结,感情朗读。

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还是药材呢。虽然它看起来是那么不起眼。同学们,自然界还有很多东西像蒲公英一样随处可见,不被人们重视,可是它们对人类却非常有用。你知道那些东西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

(六)拓展延伸,实践探索。

1.说说自己喜欢的事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用自己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并把它写下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七)作业小超市。

1.写一写:你的身边有没有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或者东西呢?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下。

2.演一演:和你的小伙伴演一演我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3.说一说:把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介绍给你周围的人。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微型教案,集中体现了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好的板书还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根据本课的教学预设过程,将形成如下板书,使本课的学习变得更加一目了然。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6

说教材

本课是以“色彩”为主题的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有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说教学设计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课重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生独立识字12个;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初读质疑

3、细读解疑

4、总结延伸

设计意图;

新课改以来,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的教学理念在不断的提高。学习了“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中非常明确的阐述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全面的、综合的、持续的,突破了原来封闭的课堂教学发展论,就“语文课程”的解释隐含着三个层面的内涵:言语能力的层面、文化浸润的层面和审美熏陶的层面。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改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使阅读教学成为“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实施过程。我的做法是以“合理重组教材、改良教学结构、突出学生实践”为突破口,进行“块状推进,整合优化”的实践,以期达到减少头绪、强化综合、丰富阅读教学内涵之目的。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在处理教材上“炼真金”,洞悉各类课文的个性,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大胆剪裁,精心重组,可以将课文转化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块式材料”,以专题性的块材料,替代以篇为特征的语言材料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减少头绪、构筑张力点,取点成面,也便于引导学生凭借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进行自主实践,探究性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意义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对学习意义探寻与创造的过程,成为积淀语言、培养习惯、发展智力、人文熏陶的过程。

在此理念指导下,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感知,了解全文,提出问题。

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感知大致把握后,为他们在部分中的学习搭起一个认知背景面,并为部分学习时紧密联系整体找下底座,使学生的学习更趋丰富。

教学前加强了课前的自主预习。课始初读,正确连贯的读通课文,了解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提出该解决的问题,设定学习目标。当然学生所提问题很可能是离散的、肤浅的,教师要帮助学生随即解决一些比较独立的单纯问题(如知识性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筛选,使问题集中到与课文主要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焦点式的一、二个问题上。可能有的学生会提出:“颜色为什么会变?”“为什么蒲公英的花瓣会合拢、张开?”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集中在课文的重点段——第四自然段。因此我将抓住这些重点问题,以学定教。这样不仅促使学生感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二、抓住重点,品读感悟。

这一方面的学习首先要围绕焦点问题展开,其次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体悟感情,实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又从思想情感到语言文字的提升。

1、创始情境,激发情感。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生动传神,充满童真童趣。教学时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如: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出示课件,画面上蓝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黄色的蒲公英,色彩鲜艳,给学生以美的震撼,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的欲望。第四自然段是本篇的重点段,在学习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聆听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学生在感受到了发现后的惊喜后,和文中的“我”产生了共鸣,很自然的联系上下文又理解了“我”感情的变化,从“揪”到“不再随意揪”;从“寻开心”到“最喜爱”。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目观其形、耳闻其音、心通其义。

2、以读为本,深化感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进入了角色,他们的情感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通过默读、自读,引导学生找到重点语句,划出重点词语,把它们作为语言训练的依托点,引导学生组织、转化语言,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表演。如:通过“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提领而顿、促使学生主动读书。从自主性读,到感悟性读,再到评价性读,学生自然的感受到蒲公英颜色变化的原因,此时课文的语言已积淀于心,进而转化为他们的语言背景。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

三、总结延伸

通过阅读,学生对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已完全掌握,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非最终目的,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的范例,因此设计了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观察他们所喜爱的花草,练习说说他们的新发现,享受发现的乐趣。

我认为一堂好课应当是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应当尊重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一种分类关心、个别引导、全员帮助的态度来积极营造和谐、互学、相帮的教学氛围,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7

一、说教材

㈠教学内容

《金色的草地》是鄂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小男孩子无意中发现草地会变颜色,然后开始观察,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并从此和蒲公英成了好朋友的故事。本文语言优美,再现的景色奇特美丽,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㈡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㈢教学重点

文章语言美,景色美,文中小男孩“发现”的行为也美。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让学生通过朗读,在读中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㈣教学难点

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二、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

因为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三、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四、说教学程序

这里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分四大步骤:一是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三是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㈠、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

教师激情导课:孩子们,喜欢比赛吗?今天我们来一次“看图猜物说话”的比赛,好吗?然后随之在电脑上勾画出一棵小草,并说:看到小草,你能说一说与小草有关的话吗?这样以“看图猜物说话”这一比赛巧妙地导入新课,一方面注重学生“说话”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生所叙述的内容都融入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当有学生说到“金色的草地”时,教师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现:皱着眉头,显出很吃惊的样子,以此激起学生质疑,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草地应该是绿色的,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这样激起学生学习之兴趣,激起学生探究之欲望。

㈡、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但对话的基础应是学生潜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学生产生了读书兴趣、探究欲望后,让学生自读全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美美地多读几遍,教师巡回倾听。这样学生有充分读书的时间与空间,同时,通过读、找、画等方式去寻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美读”打下基础。

㈢、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更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小男孩发现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学生自由读,教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明白草地变成金色的原因,进而读出草地之美。

③出示金色的草地图,教师说道:“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图,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说出自己面对这块金色的草地想说的话,自然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因而对草地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读好“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这句话。

2、听第二自然段,悟变化之奇。

①教师描述:蒲公英开放时,草地一片金黄,这景色真令人陶醉。孩子们,这块草地还有更神奇之处呢。听听,小男孩向我们讲述啦!

②教师利用课件边出示草地变化图,边播放第二自然段的朗读,让学生在听中发现草地的神奇之处。

③在听后鼓励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感知,知道小男孩发现草地一天之中在不断变色,让学生产生探究之欲望。

3、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①教师激情: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②指导朗读重点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拢。张开时,它是黄颜色,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成了绿色。”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配合表情读,因为学生明白了草地变色的原因后,心情一定很高兴,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学生很快明白“张开”、“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读,也可以配课件展示的图片读,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读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的形式,让学生能在读中悟出草地变色的原因。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③对比欣赏读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草地变色的原因,我用动画展示蒲公英开放的情景,并让学生美读“清晨,太阳升起来,我看到了蒲公英慢慢地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也就变成了金色。”这一句再用课件出示金色草地和绿色草地的对比图,同时,让学生做填空练习:傍晚,太阳( )下山了,蒲公英慢慢地( )了自己的( ),草地又变成( )色了。这样在欣赏对比读的过程中,学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奥妙,从而感受发现的乐趣。

㈣、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1、美读课文后让学生谈自己读后的收获:孩子们,今天我们到一块神奇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学生会说我们欣赏了草地的美,我们知道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我们还知道蒲公英会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随着太阳落下去而合拢。

2、在学生兴致盎然时,进行拓展延伸。教师进一步激情:是啊,蒲公英这种植物真神奇,其实在大自然中这样神奇的植物可多呀!仔细回忆一下,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神奇的植物?

3、课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谈向日葵、夜来香、太阳花、含羞草等植物的神奇之处。

4、最后教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知道得这么多!是啊,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神奇的植物、奇特的现象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这样更能引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8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草地之美,体会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谜。

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三、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

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 )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去见见金色的草地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然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进行书写指导。并且出示几句带有生字比较难读的句子来读一读。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初步朗读了课文,自己疏通了课文词句。在自学检查反馈中,我还相机进行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初窥课文大意。

读而不死则罔,读中有思,才是高质量的读,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前线,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之后,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我预设了以下两块的教学:

1、抓住第2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

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当学生说到“蒲公英”一词时,我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的《植物妈妈有办法》里关于“蒲公英”的内容,并结合词语手册里“蒲公英”的插图和说明文字,先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的情况。这段话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这时可能会说“我感到谢廖沙哥俩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乐。”然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当中能看出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并且指导朗读出愉快的心情。再抓住该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引人注目”一词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再回到课文,理解蒲公英开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可是课文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再鼓励几个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一格地表演一下课文当中的这段内容。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仔细揣摩哥哥假装一本正经的叫和弟弟假装打哈欠的用意,体会孩子在游戏中表现的智慧和为对方上了自己的当而开心得意的神态。让那种真正属于孩子之间的乐趣,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得以再现。

2、抓住第3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体会蒲公英的“有趣”。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学生可能会说“草地会变色”很有趣。那么我就出示课文第3段,这一段“草地变色的原因”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首先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文内容,划一划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再出示思考题:“草地怎么会变色”?并提供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即——

“我知道草地的颜色会变,这是因为: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早晨,花朵( ),草地就是( );中午,花朵( ),它是( ),草地就( );傍晚,花朵又( ),草地就( )。

首先是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在指名汇报交流之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谁能不看提示,自己把草地变色这个奥秘说清楚?”在齐读该段之后,体会“我”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后,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变化?以引入最后一段的学习。

最后用“一起……一起……”的句式造句。

在上述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我还将随机引导学生去体会个别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例如这句话:“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怎么让学生体会“起得很早”的用意呢?我想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为什么以前我没有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便豁然开朗,原来,以前我从没有起这么早过,所以一直误以为开满蒲公英花的草地是金色的。那么“并”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为了让学生自主感悟,我想可以先把“并”字去掉来读这一句,再加上“并”字读这一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用上“并”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原来那种想法是错的。然后让学生再通过自己的朗读去体会这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

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摘录描写鲜花的词语。

2、平时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鲜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这样的练习,由摘录写鲜花的词语到介绍鲜花,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将语文学习的平台延伸到了课外,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9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的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思路、教学流程三个方面展开。

【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的说课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因此,根据单元主题和本课特点,我设定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2、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3、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草地之美,体会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谜。

【教学思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主动探究的强烈愿望。因此,教学本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是让学生感受“美”,二是让学生体会“趣”,三是让学生探究“谜”。

这三点既是文章作者与学生情感的沟通点,不是学生与生活的联系点。“美”是辐射整篇文章的基调,“趣”是贯穿整篇文章的主线,而“谜”则是引发学生进行探究的火种。三点点点相连,由外到内,逐层深化,能有效触发学生情思,生成独特感受。当然这三点又应该是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展开的。以上思考决定了我这次说课的主题──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美,体会趣,探究谜”。

【教学流程】下面分三个模块来具体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及思考。

一、营造氛围,感受草地之美

在教学开始,我想首先出示一张金色草地的图片,问学生:“谁能借助朗读把大家带入这金色的草地?”当学生经过品味文本语言,入情入境读好第一自然段后,我再配乐出示一组图片。在优美的音乐中,在丰富的画面中,我深情地向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来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地上。春天,蒲公英盛开了,放眼望去,布满草地的金色蒲公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小鸟飞来了,蝴蝶飞来了,空中弥漫着青草的香气飘飞着蒲公英柔嫩的绒毛。那绒毛轻轻地贴在你的身上,落在我的头发上,亲吻着我们的面颊……小朋友,这时,你最想在草地上做什么呢?”此时,我想孩子们一定会沉浸于美好的想象中,那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也一定会如音符般在课堂上不断跳跃。就这样,让草地的美通过优美的音乐、图片和描述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体验的先后顺序是不确定的,所以我将根据课堂的实际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设计,适时推进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哪儿学到哪儿。但这并不等于脚睬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在课堂信息的重组中,我将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如果学生说到蒲公英花很有趣时,我就让学生观察蒲公英花张开合拢的图片,并边读边用自己的手掌做一做蒲公英花张开合拢的'样子,以加深印象。如果学生说到观察草地的变化很有趣时,我会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草地变色之谜,并各自完成以下练习: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早晨,花朵()时,()被包住,草地就是();中午,花朵()时,它是()的,草地就是();傍晚,花朵又(),草地就有变成()的了。这样,草地变色的原因便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解:原来,草地的变色是因为蒲公英花朵会随着太阳的升起而张开,随着太阳的落下而合拢这一有趣的现象形成的,当草地上金色的花瓣全部张开时,草地就是金色的,当金色的花瓣合拢时,草地就变成绿色了。如果学生说到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很有趣时,我就会指导学生朗读表演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段落,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仔细揣摩哥哥假装一本正经的叫和弟弟假装打哈欠的用意,体会孩子在游戏中表现的智慧和为对方上了自己的当而开心得意的神态。让那种真正属于孩子之间的乐趣,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得以再现。在上述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我还将随机引导学生去体会个别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例如这句话:“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怎么让学生体会“起得很早”的用意呢?我想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为什么以前我没有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便豁然开朗,原来,以前我从没有起这么早过,所以一直误以为开满蒲公英花的草地是金色的。那么“并”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为了让学生自主感悟,我想可以先把“并”字去掉来读这一句,再加上“并”字读这一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用上“并”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原来那种想法是错的。然后让学生再通过自己的朗读去体会这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在学生交流草地之趣的过程中,我还将利用板书逐步归纳出怎样观察的方法:金色的草地不同时间:早晨中午傍晚怎样观察怎么变色: 绿金绿为何变色:合拢张开合拢可爱 有趣上述板书早、晚用绿色,中午用黄色的书写。这样也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原因。最后,在优美的乐曲中让学生朗读全文,从整体上再次感受草地的可爱有趣,这样,学生就趣味盎然地在文中走了一个来回。

三、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教者应该通过一篇课文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学习探索空间。因此,在本课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三个拓展延伸的环节,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逐层加深。

1、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2、又利用课件出示含羞草、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谈这些植物的神奇之处,从而对课文做第二次的拓展。

3、提出实践性要求,布置课外作业:“把你在大自然中的发现及时地记录下来,去体验发现和探索的乐趣吧!”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这正是我这堂课教学设计的一个崇高追求,我相信,这样做一定能体现新课标提倡的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的大语文观。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㈠教学内容

《金色的草地》是鄂教版一班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解并描述了一位小男孩子无意中发觉草地会变颜色,然后开头观看,发觉草地变色的缘由,并从今和蒲公英成了好伴侣的故事。本文语言美丽,再现的景色奇怪漂亮,是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㈡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熟悉1个偏旁“又”。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选择喜爱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育观看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㈢教学重点

文章语言美,景色美,文中小男孩“发觉”的行为也美。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让同学通过朗读,在读中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体验发觉自然神秘的乐趣,激发同学观看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㈣教学难点

小男孩通过认真观看发觉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一班级同学来说,特殊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同学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觉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觉草地颜色改变的缘由。

二、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美丽,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同学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同学的实践。”对于一班级同学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同学多读,同时老师要奇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同学读书的评价,关心同学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同学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亮形象,引起同学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同学自悟得意,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看自然的爱好。

2、多媒体情景法

由于一班级同学生活阅历少,但奇怪心强,简单激发爱好,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现课文相关图片,使同学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开心、主动、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现,有助于同学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觉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同学质疑问难,能激发深厚的思索爱好和创新思维。

三、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关心同学学习和把握学问,更重要的是让同学学会求知,让同学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美丽,情境奇怪的特点,我引导同学用“自读自悟、美读沟通、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四、说教学程序

这里我主要说说其次课时的教学程序,分四大步骤:一是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三是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长,谈自然之奇。

㈠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

老师.导课:孩子们,喜爱竞赛吗?今日我们来一次“看图猜物说话”的竞赛,好吗?然后随之在电脑上勾画出一棵小草,并说:看到小草,你能说一说与小草有关的话吗?这样以“看图猜物说话”这一竞赛奇妙地导入新课,一方面注意同学“说话”训练,培育同学口头表达力量,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同学所叙述的内容都融入了同学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当有同学说到“金色的草地”时,老师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现:皱着眉头,显出很惊讶的样子,以此激起同学质疑,同学自然会产生疑问:草地应当是绿色的,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这样激起同学学习之爱好,激起同学探究之欲望。

㈡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但对话的基础应是同学潜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同学产生了读书爱好、探究欲望后,让同学自读全文,并画出自己喜爱的词、句、段,美美地多读几遍,老师巡回倾听。这样同学有充分读书的时间与空间,同时,通过读、找、画等方式去查找文中的美丽语句,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美读”打下基础。

㈢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

如何指导同学感悟语言文字的美,老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尤其是对低班级同学,更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老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小男孩发觉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同学自由读,老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同学明白草地变成金色的缘由,进而读出草地之美。

③出示金色的草地图,老师说道:“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图,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同学设身处地说出自己面对这块金色的草地想说的话,自然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因而对草地的宠爱与赞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读好“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这句话。

2、听其次自然段,悟改变之奇。

①老师描述:蒲公英开放时,草地一片金黄,这景色真令人沉醉。孩子们,这块草地还有更奇妙之处呢。听听,小男孩向我们讲解并描述啦!

②老师利用课件边出示草地改变图,边播放其次自然段的朗读,让同学在听中发觉草地的奇妙之处。

③在听后鼓舞同学说出对课文的感知,知道小男孩发觉草地一天之中在不断变色,让同学产生探究之欲望。

3、读第三自然段,探改变之因

①老师.:可爱的小男孩发觉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认真观看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觉?同学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觉。

②指导朗读重点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拢。张开时,它是黄颜色,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成了绿色。”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同学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同学的个性,让同学采纳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协作表情读,由于同学明白了草地变色的缘由后,心情肯定很兴奋,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同学很快明白“张开”、“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读,也可以配课件展现的图片读,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读的形式,让同学能在读中悟出草地变色的缘由。一方面让同学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现了同学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同学个性张扬的舞台。

③对比观赏读

为了进一步让同学明白草地变色的缘由,我用动画展现蒲公英开放的情景,并让同学美读“早晨,太阳升起来,我看到了蒲公英渐渐地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也就变成了金色。”这一句再用课件出示金色草地和绿色草地的对比图,同时,让同学做填空练习:傍晚,太阳下山了,蒲公英渐渐地()了自己的(),草地又变成()色了。这样在观赏对比读的过程中,同学更能明白草地奇妙的奥妙,从而感受发觉的乐趣。

㈣拓展延长,谈自然之奇

1、美读课文后让同学谈自己读后的收获:孩子们,今日我们到一块奇妙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同学会说我们观赏了草地的美,我们知道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我们还知道蒲公英会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随着太阳落下去而合拢。

2、在同学兴致盎然时,进行拓展延长。老师进一步.:是啊,蒲公英这种植物真奇妙,其实在大自然中这样奇妙的植物可多呀!认真回忆一下,生活中,你发觉了哪些奇妙的植物?

3、课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同学的回忆。引发同学谈向日葵、夜来香、太阳花、含羞草等植物的奇妙之处。

4、最终老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知道得这么多!是啊,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奇妙的植物、奇怪的现象等着你们去发觉!去探究!老师信任你们肯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觉它们的奇妙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这样更能引发同学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11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二篇课文《金色的草地》第一课时。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的。

一、说教材和学情

(一)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我”和“弟弟”总是在这片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地玩耍游戏,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俄罗斯乡下迷人的风景,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还通过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但是学生自觉性还需加强,课堂上自读自悟时,老师需要加强指导。

(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和单元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绒、瓣”两个字。会读 “钓鱼、使劲、合拢、玩耍、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语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

2.通过圈划词句、想象说话、多形式朗读等语言实践活动,感受金色的草地的美丽景色,并弄清草地变化的原因。

3.借助句子排序练习,体会段落中句子的有序表达。

4.积累描写草地的句子,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草地之美,体会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谜。

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领悟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还是读,朗读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点,对于一堂课而言,讲解是生动的,朗读时灵动的,朗读赋予文本以生命,赋予课堂以精彩,所以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主要方法是“读”,同时引导学生圈画重点词语、想象说话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三、说教学流程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我按教学板块来说,预设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图片引题,学写生字

上课伊始,我请同学们欣赏了一组蒲公英的图片,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然后请同学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植物?长得怎么样?老师根据图片,顺势介绍蒲公英。瞧,这就是蒲公英,这上面白白的,一根一根的就是蒲公英的绒毛,这个“绒”字可不简单,在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范写“绒”字,提醒小朋友要注意“绒”字的右边是“戎”而不是“成”。然后请小朋友们学写“绒”字。写完后请同学放下笔再次朗读“绒毛”一词。接着介绍蒲公英,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其实呀,这白白的绒毛里带着的是蒲公英的种子,每当春天来临,蒲公英就会开出一朵一朵黄色的小花。你瞧,这朵蒲公英花就已经展开了自己金色的——花瓣(出示词语,齐读),同样的方法学写“瓣”这个字。

【用一组关于蒲公英的图片导入新课,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了解了蒲公英这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绒、瓣”两个生字的特点,正确书写了这两个字。】

今天,我们要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进那金色的草地。(板书:金色的草地),一起读课题。

【当学生通过图片和老师的介绍,对蒲公英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引出课题水到渠成。】

读着这个课题,爱思考的小朋友脑海里会有什么问题呢?(预设学生会说:这金色的草地在哪里呢?为什么这草地是金色的?等)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吧,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读完后,反馈问题。(预设学生会这样说:金色的草地在我们乡下的窗前。蒲公英盛开了,所以草地是金色的。)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把草地是金色的说清楚。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让问题起到导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这一板块中,我先请小朋友们大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完后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号。

然后进入生字词的学习。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使用结合。基于这样的理论依托,我把识字教学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分组出示词语。

钓(diao)鱼 使劲 合拢(long)

观察 有趣 手掌 玩耍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A.指生读第一行字。理解“合拢”,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想一想还可以把什么东西合拢呢?(预设学生会说:书可以合拢、眼睛可以合拢)学生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合拢就是闭上的意思。

B.再请学生读第二行字。识记“耍”字,我会问:这个“耍”是我们本课的生字,你能帮助大家来记记这个字吗?(预设学生会说:是 而+女,是要的上面部分换成而)教师表扬概括这些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识字的小朋友,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要和耍的区别。

C.第三行的四字词语,引导学生读准 一本正经,“经”的读音是第一声。同时理解 引人注目 ,你知道什么是引人注目吗?(很吸引我们的)那你瞧瞧,我们教室里的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呀?

D.多种形式读词语

【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在识字环节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并通过层层读,反复读,让生字不断地复现,目的是为了在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

2.出示句子: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假和朝是多音字,引导学生读正确。)

读而不思则罔,读中有思,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可以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预设学生会说到大概内容)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语言提炼、概括成:

“我”在草地上和弟弟玩耍,相互吹蒲公英的绒毛。

“我”发现草地会变颜色,还知道了变化的原因。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从老师的概括中了解到在说课文主要事件时要抓住重点,简洁明了。】

第三板块:深入课文,研读第三自然段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你们看,(课件图片)兄弟俩在这金色的草地上尽情地玩耍着。有一天,“我”发现金色的草地还会变颜色呢。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呀?请你读第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来。

反馈时可以请学生把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这段话)请学生自己读一读,圈一圈有关的词语,然后说一说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相机板书:早晨 绿色

中午 金色

傍晚 绿色

接着问学生:你能用下面的填空连起来说说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吗?

我发现早晨草地是__________,中午是___________,到了傍晚的时候,又变成了_____________。

【这样通过读、划、圈、填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同时也理解了蒲公英一天之内不同的变化。 】

草地的颜色变化真多,当时的“我”会有怎样的心情呢?(预设学生会说:惊奇、惊讶、不解)真是多变的草地,你能把这令人多变使人惊奇的草地通过朗读带到大家面前吗?进行感情朗读。

【在朗读中,我采用个别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读出蒲公英早中晚的颜色变化之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愿意去观察发现大自然的情感。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利用“朗读感悟法”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在学生充分理解读熟了这段话以后,我把这段话的顺序抽乱了,并问学生:你还能排一排吗?(预设学生排对了,教师问:你为什么这么排,而且一下子就排好了,有什么小窍门吗?)根据学生回答概括,原来这段话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所以我们写话的时候,也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顺序。分三组早、中、晚再读这段话。

【通过排序,让学生明白作者在写文章时是有一定的顺序的,从而提高自己在写作上的水平】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颜色变化的原因,于是,便问学生:“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是啊,课文中“我”也和小朋友们有这样的疑问,你找到了吗?

(课件出示: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赶紧读课文,找出答案。找到了用波浪线划出来。(随后根据学生反馈出示这段话 )

谁来说,草地这么多变跟谁有关系呀?(蒲公英的花瓣)

蒲公英的花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句子: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出示两张图片)

拿出你的小手,让我们来做做蒲公英变化的样子。合上、张开,合上、张开。教师可以在学生做动作时引读:当花瓣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当花瓣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了绿色。

【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

此时相机进行想想说话:此时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是啊,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多么可爱的草地啊!大自然真是奇妙。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合作着来读一读这段话。师生合作读。

【通过想象说话和不同形式的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现在,你知道了草地变颜色的原因了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来说一说。

早晨,( ),所以草地是绿色的。

中午,( ),所以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 )。所以草地又是绿色的。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合拢 张开

【这样在反复的练说中过程中,学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变化,从而感受发现的乐趣。】

第四版块:日积月累,摘抄句子

齐读第三自然段。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过的喜欢的句子收藏在积累屋里。

最后,小结。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看到一大片金色的草地,也弄清楚了草地变化的原因。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呀!你仔细观察也会有所发现。这片金色的草地还带给兄弟俩很多快乐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是文章结构的简缩,是课文精华的体现,简洁大方的板书能吸引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此,这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课件)

各位专家评委,整个教学过程,我以“读”贯穿始终,感受草地的美丽,通过品词斟句,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让学生通过学课文,获得语文知识,习得学文方法,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以上是我对本文的所有说课内容,希望得到你们的批评、指导,谢谢!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1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上第2课课文《金色的草地》。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的。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目标及重难点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2个字。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三、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去见见金色的草地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然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进行书写指导。并且出示几句带有生字比较难读的句子来读一读。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初步朗读了课文,自己疏通了课文词句。在自学检查反馈中,我还相机进行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初窥课文大意。

读而不死则罔,读中有思,才是高质量的读,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前线,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的能力。

(四)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之后,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我预设了以下两块的教学:

1、抓住第2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

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这段话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这时可能会说“我感到谢廖沙哥俩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乐。”然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当中能看出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

2、抓住第3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体会蒲公英的“有趣”。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摘录描写鲜花的词语。

2、平时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鲜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这样的练习,由摘录写鲜花的词语到介绍鲜花,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将语文学习的平台延伸到了课外,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完成作业:

1、熟记田字格中的字。 a.默读田字格中的字,想想自己分别怎么记住它们,然后交流。教师着重提示以下几下字:

“耍”,上面是“而”,不要写成“西”下少一横的形状。 “绒”,左边是“纟”,右边是“戎”,“戎”字左下不是“廾”。 “钓”,右边是“勺”,不是“勾”。

“瓣”,中间是个“瓜”,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b.学生描红,然后抄写。

2、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板书设计:

下载草地上的空罐头说课稿(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草地上的空罐头说课稿(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2 金色的草地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下第2课课文《金色的草地》。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的。 一、说教材 本课是以“色彩”为......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课《金色的草地》。我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

    说课稿三金色的草地

    2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3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李玲 B1004 16号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草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

    2《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上第2课课文《金色的草地》。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的。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

    16 金色的草地 说课稿(精选5篇)

    16 金色的草地 说课稿 今天我执教的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金色的草地》。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

    《金色的草地》优秀说课稿[共5篇]

    《金色的草地》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