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壕吏》教案[范文模版]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在巧妙的叙事中所表达的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悍吏的谴责。
2、通过诵读,联系作者经历,感知一个饱经忧患、胸怀天下的“诗圣”形象。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在巧妙的叙事中所表达的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悍吏的谴责。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联系作者经历,感知一个饱经忧患、胸怀天下的“诗圣”形象。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交流有关杜甫的资料。
杜甫生活的时代,大唐帝国正经历着由盛而衰的剧变,其一生的创作,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二、整体感知
1、散读全诗,读准字音,疏通文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戍(shù):驻守某一地方。且:姑且,暂且。已:停止,完毕。本诗主要叙写了一户普通家庭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
三、品读诗歌
1、细读老妇“致词”的十三句话,想象老妇面对悍吏怎样的逼问才有这样一番说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①“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②“你们家还有别人吗?”(室中更无人。)③“你撒谎!不是还有个孩子在哭吗?”(唯有乳下孙。)④“孩子的母亲呢。快把她叫出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⑤“这怎么行!你们家必须有一个人要跟我们走。”(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这种“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悍史的蛮横、凶悍,老妇的悲伤、凄苦。
2、除了老妇的致词以外,作者还在哪些诗句中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爱憎? 例1:“暮投石壕村”句中“暮”、“投’、“村’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表现了当时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社会现实。例2:“有吏夜捉人”句是全诗的提纲,“夜捉”两字如实地描绘了悍吏抓了手段的狠毒,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此的揭露与批判。例3:“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说明老百姓长期以来饱受抓丁之苦,即使到了深夜也睡不安稳,有风吹草动立刻“逾墙’而逃。
例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呼”与“啼”形成强烈对照,体现了“吏”的暴戾凶悍,老妇的悲伤凄苦,同时“一何”修饰“啼”与“苦”,加重了感情色彩。例5:“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夜久”表明老妇哭诉、悍吏百般威逼的过程很漫长,联系前文的“暮”、“夜”更能强烈感受到这一点,同时联系“如闻泣幽咽”句,“夜久”还表明诗人对老妇一家的遭遇万分关切,彻夜难眠,关心百姓疾苦之情溢于言表。例6:“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句既叙事又抒情,一方面照应文章开头,另一方面也是对“请从吏夜归”的补充,如果说前面我们对悍吏是否会带走这样一个孤苦的老妇还心存疑问的活,至此我们已经全然明白了结果,我们再次体会到了悍史的暴戾和人民的疾苦。
四、课堂总结
陆时雍称赞《石壕吏》“其事何长,其言何简”,诗人十分善于裁剪,在简洁的叙事中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
五、课后作业 完成《学习单》。
第二篇:石壕吏教案
《石壕吏》教案
一、导入
时代用冷酷的目光选中了杜甫,让他受尽种种磨难,用枯瘦的手去蘸起人民像墨汁一样的浓黑的悲哀,来记录盛唐这个伟大的时代如何走向败落。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备受后人赏爱,可又有谁知道那每一个字都是他眼中的泪,都是他心里的血,都是他无可奈何的惨叫。上节课我们学习他的两首抒情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叙事诗《石壕吏》。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复述故事内容。2.分析诗歌人物形象。
3.体会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情怀。
三、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从此走向衰落,759年唐军在邺城大败,数十万人死伤殆尽,唐军退守河阳,到处抓人以补充兵源。诗人被迫离开洛阳,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看到的尽是妻离子散、离家别土的悲剧,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段经历写成的。
四、预习检测
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石壕(háo)吏 逾(yú)墙走 邺(yè)城 老妪(yù)幽咽(yè)炊(chuī)戍(shù)戊(wù)戌(xū)
五、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一
大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感情。(三分钟后期待你有感情的朗读)
自学指导二
默读诗歌,根据课下注释,了解诗歌大意,复述故事内容。提示:按记叙六要素复述
(三分钟后期待你精彩的讲述)
自学指导三
请同学们默读诗歌,独立思考以下问题:
1.诗中主要写了石壕吏与老妇两个人物,请结合诗句分析他们各自的人物形象.2.诗人对他们的情感态度分别是怎样的?(五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回答。)明确:
官吏:呼 一何怒 凶暴蛮横 不可一世
老妇:啼 一何苦 值得同情 勇挑重担 杜甫:沉默 关心时局 同情百姓
自学指导四
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
杜甫为什么眼看着官吏的粗暴行径而始终保持着沉默?(三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回答)
明确: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他一方面希望官军尽快打败叛军,这样征丁拉夫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默认了差役的行为,只是觉得他们的方式太粗暴了。而另一方面,他又深深同情人民疾苦。既爱国又怜民,左右为难。
六、小结
一生忧国 心系百姓
杜甫是时代和人民的传声筒。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不仅是因为他诗艺精湛,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杜甫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息息相通,杜甫的脉搏与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我们不能穿越时空去体验当时的战乱之苦,但我们仍能清晰地感受到他那拳拳之心。
七、达标检测
请想象一下老妇被抓走后,老翁的心理活动。请用第一人称描写,不少于50字。(五分钟后请展示你的文采。)
八、作业:
必做题: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选做题: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板书:
官吏:呼 一何怒 凶暴蛮横 不可一世
老妇:啼 一何苦 值得同情 勇挑重担
杜甫:沉默 关心时局 同情百姓
忧国忧民
第三篇:《石壕吏》 教案
《石壕吏》 教案
《石壕吏》教案
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
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今天,我们学习《石壕吏》。(板书文题)
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三、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唐肃宗乾元元年(7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3.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再现诗中的情节。
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4.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多媒体显示: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学生听读配乐朗诵,深深体味诗作的思想情感。
.赏析本文巧妙独特的构思艺术。
提问: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只用120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独特的构思。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现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一篇“抒情独白”。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情节中可能隐去了吏的“怒”“呼”。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曰“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答曰:“室中更无人……”;最后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四、学生自主质疑,深入理解诗意,进入探究阶段。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临行独与老翁别,似乎也没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幽咽”的人是谁?
3.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的原因是什么?
4.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五、学生齐背诗歌,或抽查背诵
六、堂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七、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阅读《登岳阳楼》,感受诗人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参考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登上岳阳楼,面对洞庭湖水,产生万千感慨。诗中饱含着诗人对穷途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叹:对终生壮志未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诗人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万方多难的社会现实,由小天地转入大天地,由个人的悲伤转向“戎马关山”的家国之痛,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深情,并以“凭轩涕泗流”之情态与开篇“今上岳阳楼”所见的壮阔气魄构成照应之势,表现了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训练
.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找出杜甫《春望》中的对偶句,仔细体会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并模仿写一两组对偶句。
2.改写《石壕吏》。
注意发挥合理想像,补充出诗中表达跳跃的部分,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
二、关于举办“古诗文朗诵赏析会”的设想
内容是小学、初中一二册上学过的诗词文,赏析内容自己按理解准备。要求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文手段完善地再现作品的意境并完成对作品的赏析。
三、开放探究
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问:题目《春夜喜雨》,诗中却无一“喜”字,结合诗句分析,“喜”字表现在何处?
参考答案: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虽诗中无一“喜”字,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叫“好”。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像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第四篇:石壕吏教案
《石壕吏》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
3.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二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诗歌 三 教学难点:初步尝试鉴赏诗歌,体会藏问于答的写法 四 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对联: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问“今天咱们要接触的名人就在这两幅对联里猜他是谁”?(设计意图:引用朱德、郭沫若的对联认识杜甫,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对杜甫的认识,烘托课堂气氛)2.简介背景
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粥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后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渍。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河南省孟县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老师首先朗读诗歌,同学标出生字词,接下来学生自主朗读,注意重点字词。逾墙走:越过墙逃跑 一何:多么 戍:防守 新:最近绝:没有 幽咽:隐约,轻声地哭
师:从内容上看,这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类似的诗歌我们还学过什么? 明确:叙事诗。《木兰诗》 师: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诗人夜投石壕村,看到官吏捉人的故事
(三)解读诗歌
1.全班齐读第一节,理清文意
师: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写了几个人几件事?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
明确:四个人,四件事,有吏夜捉人 师: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 明确: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师: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 明确:捉人
2.全班齐读第二节,理清文意
师:吏和妇的行为分别是怎样的?有什么作用? 明确:吏:呼,怒;妇:啼,苦
吏与妇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官吏的残酷无情,老妇的可怜 3.全班齐读第三节,理清文意
师:老妇致词说了哪些家事?诗人是怎样知道的?
明确:一家三男被征 二男新战死 寡媳衣不遮体„„听妇前致词 师:老妇一家三男被征,说明了什么?三男已死二男,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兵役之苛酷及战争之惨烈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明确: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地去了。可见战争使百姓民不聊 生。老妇希望以自家处境来博得差吏的同情,高抬贵手。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明确:差吏并不理会老妇人的哭诉,仍然逼老妇家出差役。老妇人只得回答,家里没有男人了(隐去老翁),只有吃奶的孙子和喂奶的母亲,寡媳衣不蔽 体,贫困可知,也可见战争破坏之严重。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明确:差吏仍是追问不放。老妇自请赴役,仍从掩护老翁出发。力虽衰而请 赴役,并请即刻动身,故作恳切,凄苦之情溢于言表。
师: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引导学生体会藏问于答的写法)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4.齐读第四节 师:“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 “如”字用得很含蓄,假如没人哭,作者为何有此感觉?假如有人在哭,那么会是谁在哭呢?
明确:骚乱终于停息,在死寂一般的深夜,仍听到抽泣之声,也许是寡媳在哭泣,也许是更多的人在哭泣。诗人第二天天明上路时,只跟老翁告别。一夜之间,经此巨变,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5.语言品味
分析红体字的意境
有吏夜捉人:表现捕吏对村民突袭搜捕,令人惊骇 老妇出门看:表现老妇很机警,为老翁出逃作掩护
急应河阳役:表现老妇想快些让家庭脱离危险的心情,也表明前方战事紧急 独与老翁别:老妇被抓,儿媳不得出面,只有与逃回的老翁告别,表现出家庭残破的凄惨景象 6.小结
师:根据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的主题吗? 明确:诗歌叙述了捕吏乘夜捉人,连老妇人也未能幸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人民饱受战祸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含蓄地揭露了捕吏的凶残。
总结:安史之乱中,陈陶之战,四万唐军一日内为国捐躯;潼关战役,二十万唐军全军覆灭;邺城战役失利,郭子仪、李光弼等所率唐军战马万匹只剩三千,甲杖十万,几乎全部丧尽„„ 《石壕吏》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名篇,其凝重沉郁的风格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学生。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战乱中遭受苦难的人们的深切同情,从中我们也看出了作者的矛盾心理。七 布置作业
背诵《石壕吏》并完成课课练的作业
第五篇:石壕吏教案
《石壕吏》 教案教学设计 初二年级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
2.理解杜甫矛盾心理,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
3.理解古代诗歌“藏问于答”的手法
教学重点: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及“诗史”的体现
教学难点:杜甫矛盾心理的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研讨法 情景再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重点是“诗史”的体现和“融情入景、景随情移”的手法。并从中分析杜甫的心理变化过程,突出诗歌风格的变化。并导入新课,提示学生找杜甫诗歌“诗史”的地方。
二.分析文章的中心
1、刚刚我们大家一起仔细阅读了这首诗,那有同学能告诉大家,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事?(参考: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明确:县吏夜晚抓人,老夫自愿服役。
2、为何抓人?抓何人?老妇人又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中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打仗抓人;抓壮年男子;“老妪力虽衰”(看图)
3、为何连这样一个年老力衰的老夫人都不放过?
明确:特殊的时代造成的,并介绍时代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要求学生复习文学常识:《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主要内容分析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第一段交待了什么内容?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刚刚解释到暮,回想一下暮是什么意思啊?明确:傍晚!在我们看来傍晚投宿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古代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这个兵祸连接的时代!但是杜甫,却于夜色苍茫之时才匆忙地投奔大盘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有一种暗示性,大家可以想像n种可能,可以提问引发学生的想象。
提问为何作者直接点出吏捉人,而不写征兵、点兵?
明确:如实描绘之中寄寓了揭露批判之意,在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更丰富。
第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
第二,第二,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
这一句话点名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规的时代气氛,为后面老妇的致词埋下伏笔,也交代了致词的由来,是事情发展的开端。
(2)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对比分析
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可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时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
(3)对话练习:把吏和妇人的对话补充完整,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等老妇出门看的时候,县吏便扑了进去,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到哪里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赖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的处境是够让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来博取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老妇说:“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到了怒吼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呢!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妇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我这老太婆虽然已年迈力尽,但请让我连夜跟你们回衙门,然后好到河阳去当名伙头军,等赶到那里也许还来得及为将士们做早饭。”
这二、三两段是本文的重点,就是老妇致词的内容,事件在这里也达到了高潮。
可让同学进行即兴表演,揣摩人物形象。
(4)明确这是古代诗歌“藏问于答”的手法,使内容更加的集中。
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最为典型。
(5)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提问:如果去掉后会有怎么的效果?)
夜久表明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有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诉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
(6)此一家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收留杜甫对其有恩,为何杜甫不加以指责?
明确:杜甫一种矛盾的心理体现,渴望早日平定叛军,唐王朝又急需补充兵力,所以没办法阻拦,大力赞扬了老妇人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但杜甫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战争中人民的同情,也有对县吏委婉的批判。
作业:续写文章,注意有所侧重和“融情入景、景随情移”的手法运用
板书设计:
县吏(呼)老妇(啼)
蛮横 凄苦
凶狠 悲伤
杜甫一种矛盾的心理体现,赞扬了老妇人勇于
承担苦难的精神。对战争中人民的同情,对县
吏委婉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