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5的分解组成》及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5的分解组成》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理解数的组成中的互换规律,学习5的分解组成,会按顺序分合。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5的分解组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组成,会按顺序分合。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2、初步理解数的组成中的互换规律。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雪花片人手5个,菠萝图片5个
活动过程:
一、动手操作
1、请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手中的5个雪花片,试着把它分成两份,看有哪几种分法,师巡视
2、请一个能够比较好的按顺序分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分法:在磁板上分5个菠萝的图片,分好一个说一遍意思,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来就是5等,师用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分合式;依次摆下去。
3、提问:你是这样分的吗?这样分有什么好处?引导幼儿学会这种按顺序依次分的方法,以免漏掉。
4、小朋友再按这种方法分一下你的学具。
二、演示分合式,学习两个部分数间的互换关系。
1、出示5分成1和4,5分成4和1的分合式,让幼儿观察。
引导幼儿发现两种分法分出来的两个数的位置交换了,总数没有变。
2、同样观察5分成2和3,5分成3和2的分合式之间的互换关系。
三、猜棋子游戏。
四、指导幼儿完成《数学》P16的练习。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形象可爱的教具,如:可爱的小动物、小猫、小狗、大象等,还有漂亮的小房子的图。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5”的4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5”的4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5”,但大多数幼儿都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合操作。
本文扩展阅读:分解通用名词,其中有词语、同名EP、化学名词因式分解等。
第二篇:8的分解组成与分解教案及教学反思
8的分解组成与分解
科目 大班数学
课时 1课时
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6、7的分解组成,能够对水果进行分解组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整节课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空,使幼儿经历一个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自己动眼观察,大胆猜想,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操作、验证、游戏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情感体验,并作出分析、归纳的过程,亲身经历对数字分解组成的“再创造”,“再发现”。从中体验收获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1)、幼儿能运用卡片、糖果探索出8的分解组成方法。(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积木、卡片、糖果了解8的分解组成。
(2)通过做游戏,反复练习,巩固并掌握8的分解组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三、幼儿特征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幼儿的了解和幼儿前面的学习表现而做出的。
1、幼儿是大班6-7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幼儿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李发菊
3、幼儿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经历和体验,比如自己整理书包、被褥等;
4、幼儿对于游戏兴趣很高,游戏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并且能自己创设情境来巩固、应用所学知识
5、幼儿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
6、幼儿已初步掌握了数字分解组成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新课教学通过让学生分一分,合一合,说一说等活动使每个幼儿都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让幼儿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数字组合的规律。
教学8的分解组成时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在开放式的学习氛围中全体参与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合作交流,从而找到8的分解组成的规律,实现不同的幼儿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另外,在练习设计中,结合幼儿自身特点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有分积木练习,游戏练习,巩固练习,还有拓展练习。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数学意识。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具准备
幼儿教科书大班下册;专门为本课制作ppt课件;1-8数字卡片以及8个圆片。
2、学具准备
1-8数字卡片、8个圆片、积木、糖果
六、教学过程
(一)、做手指操:师生一起利用手指复习6、7的组成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幼儿猜谜语,猜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8的组成与分解。
2、让幼儿发现身边的数学。说一说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数字8。
3、让幼儿说一说平时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利用幼儿的最爱吃的水果—草莓,用分8个草莓的方法,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本课
做好铺垫。
(三)、新授课
1、组织幼儿分圆片,初步感知8的分解组成。
2、让幼儿观看课件-------分草莓,使他们进一步了解8的分解组成。
3、在了解的基础上分数字卡片,进一步感知本节课的内容。
(四)、巩固练习
1、组织幼儿拍手游戏
2、找朋友游戏:要求---两个人的数字合起来是8 • 1.和老师一起玩 • 2.两个小朋友一起玩
、用8元钱可以买到下面的哪两种水果,比一比看谁的方法多?
让幼儿充分利用游戏,掌握本节可所学内容,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掌握知识,要求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幼儿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验证、推理与交流。
(五)、课堂延伸
让幼儿看图说一说算式------一图四式
(六)、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教师引导幼儿谈收获,感受收获的喜悦。
(七)、作业:回家与爸爸妈妈用数字卡片一起做游戏----规则:两个人的数字卡片合起来必须是8
教学总结与反思
一开始,我让幼儿猜谜语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的过程中拉近我和幼儿的距离,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我创设了“摆一摆”的教学情景,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的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设计,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幼儿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幼儿的发散思维,同时加深一定的难度,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收获的喜悦。
全课设计,我力求做到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始终处于好奇、好学的学习情绪中,让每一位幼儿都学有所得。
整节课我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空,使幼儿经历一个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自己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操作、验证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情感体验,并作出分析、归纳的过程,亲身经历对8的分解组成“再创造”,“再发现”。不断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幼儿得到鼓励,体会到成功与收获的喜悦。
由于大班孩子多,我又是第一学期教大班的课,对于幼儿的管理还不够到位,虽然课堂设计新颖,也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不断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幼儿得到鼓励。但是,课堂上看起来纪律有一点乱,有一少部分幼儿掌握的不够熟练,这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多练一练。另外,在今后的课堂上,我还需要多加强、加大对幼儿的管理力度,以便更好的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第三篇:数学课《5的分解与组成》活动反思
教学反思
—— 数学课《5的分解组成》
在准备这一节数学课之前,我有试探性的了解到我们班小朋友的数字掌握能力,结合他们较为活泼积极的性格特点,我制作了一个动物水果版本的PPT,伴随动物和水果的排列组合,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度。这一点在课堂上,实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不足的是,即便是我有前面的试探性了解,却忽视了孩子知识储备的较大差异,对于大部分小朋友,我需要慢慢的一步步的分解并且重复一遍,才能掌握5的分解,但是有几位小朋友很快就学会了,对于后面相对重复巩固阶段的学习就失去了兴趣,这样不仅会让小部分孩子不能专心听讲,同时也对课堂纪律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节课下来,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触,孩子对于肢体的活动十分有兴趣,比如说,在课堂导入的开始,我让大家伸出自己的右手,数一数几个手指头,然后,听我口令,出示正确数目的手指头,他们手高高举起,十分配合并且开心的完成这个环节。所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想出更贴近生活,更调动孩子兴趣的活动,这样对课堂的愉快顺利开展,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每次认真备课上课、反思之后,我对于我们班孩子的心理和性格了解的程度,增进了很多。我需要更加努力,找到一个真正适合壮壮班小朋友学习进步的教学路子。
第四篇:5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5的分解与组成
张志华
活动目标 :
1.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和游戏活动轻松学习5的分解与组成。2.在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
3.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分解.组成的意义。
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卡.棋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有两个动画片里的人物要和小朋友们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小朋友们猜猜会是谁呢?(课件出示米老鼠和唐老鸭)今天听说米老鼠要请客,唐老鸭也要请客,快瞧!客人是谁呢?(课件出示5只企鹅图)数数看有几只?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米老鼠邀请小企鹅去做客,唐老鸭也邀请小企鹅去做客,小企鹅该怎么办呢?(自由说)最后得出结论:把小企鹅分成两部分。
二.集体活动
1.把小企鹅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呢?小朋友们就用手里的5个棋子代替小企鹅来分一分吧?一部分代表去唐老鸭家,另一部分代表去米老鼠家,每分出一种就写在记录单上,每次分的结果要不一样吆!(播放音乐)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幼儿要不漏掉不重复)3.幼儿汇报分法。
4.归纳总结分法,并数数有几种。(播放课件)读一读。5.相反组成法也有4种,读一读。(多种形式读)
三.游戏活动
小朋友们真能干!顺利的为小企鹅解决了难题,它们可开心了!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知道小朋友们爱做游戏,接下来我们就来做游戏好不好?
游戏一:猜数游戏
老师手里共有5个棋子,把这5个棋子分成两部分,分别放在两只手里,给出一只手里的数量,让孩子们猜另一只手里的数量。
师幼互动,再同桌互动。
游戏二:对数游戏
口头对数,师出1,生对4,正好组成5.师幼互动,同桌互动。四.结束语
这两个游戏好玩吗?小朋友们回家后也和爸爸妈妈做做这两个游戏好吗?
第五篇:6的组成分解教学反思
学前班《6的组成和分解》教学反思
在6的分解和组成这一教学内容中,我注意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境,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允许孩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孩子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
1、创设情景,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
《纲要》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大胆地创造、使用教材,以“分磁钉”这一游戏情景出发引入课题,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使孩子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中,激发孩子的思维,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动手操作,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今,孩子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中孩子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孩子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本此活动的内容“6的组成和分解”,因为孩子们已有一定的分解组合知识经验,于是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在这个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印象必然较深,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成功、愉悦感。
在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1、数学课的教学,应处于不断学习和摸索中,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握要恰当准 确。
2、教学方法单一,没有让课堂活起来。学前班学生不是记数字,背数字,而 是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发展。在教学设计时形式单一,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应多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意图,从而真正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4、教学经验不足,应多向同行和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5、课堂组织教学有待于加强。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不断地激发孩子学习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孩子得到鼓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孩子积极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