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教育与爱的缺位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比例逐年上升,案犯年龄越来越小,而情结严重程度与造成的危害却不断增大。从犯罪心理学角度阐述,青少年犯罪是指在强烈而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下实施的毫无理智、不计后果、失去自我控制力的突发性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正处于情绪发展的重要时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尔(Hall)在《青春期》一书中指出,青春期是“疾风怒涛”时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这一时期的人情绪跌宕起伏,剧烈波动,情绪体验广泛且丰富多彩,表现出明显的爆发性、冲动性和不稳定性。如何有效地控制、减少、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是我们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风气的染浊、环境的复杂多样、家长自身观念的缺失,情绪引导的疏忽,无疑加速促成了青少年犯罪的诱因,致使青少年人格歪曲信念变形,导致违法犯罪事件日益增多。
来看这样一则案例:一个14岁初中二年级男生夏某,在学校表现默默无闻,成绩中等,家中父母、爷爷奶奶两辈人对孩子学习和生活习惯要求十分严苛,经常指责并言辞犀利的对其进行批评、管教甚至体罚,长期的精神折磨使这个原本开朗爱笑的孩子变得沉默,他为了在家能获得片刻的安静或认同,学会了讨好父母和长辈,一个眼神便知道大人心意,言听计从,让家里所有长辈误以为孩子在严格的教育下,变得懂事听话、刻苦努力。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一次偶然机会和同学去了网吧,长期禁锢并束缚的欲望被掀开,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日日沉迷于游戏的世界,让他在网络竞技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与新鲜感,为了能继续玩游戏,他开始偷钱,在一个周末的午后,夏某趁父母不在家,偷拿家长生意上刚结算回来的一沓施工款,准备转账到自己的银行卡中,结果被买菜回来的奶奶发现。当奶奶气急败坏的谩骂并扬言要立刻打电话给孩子父亲时,他径直走向厨房,拿起菜刀,朝奶奶肩膀砍去,然后拿着钱极其淡定从容的走出家门,留下倒地血泊中的奶奶,最终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
记者在采访男孩时得知,从他出生便和父母以及所有长辈一起生活,大人彼此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和争吵,少不更事的他要经常承受来自大人所有负面情绪的宣泄,甚至打骂。孩子这样说道:“我讨厌回家,在家里觉得活着没什么乐趣,他们生我好像就是为了拿来撒气;我不知道得到表扬是什么感觉,我做什么都不对,我可能生下来就是个错误,我恨他们!”冰冷的语言中毫无感情,很难想象10几岁孩子会有如此刺骨的感受,岁句句戳心却真实的可怕。
案例中,被告人明显是在无法掌控的爆发式情绪下,付诸于冲动且突发性的违法行为,表现出青少年犯罪毫无理智、不计后果的特点。他们在情绪失控的状况下,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甚至头脑“一片空白”,促使日久积压的仇恨情绪瞬间爆发。犯罪过程突出而且简单,犯罪动机形成的时间极短且不复杂,往往事先并无预谋,导致在心理亢奋的状态下恣意妄为。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时代下孩子自身的智慧和灵性意识层面得到极大的释放,他们渴望爱,但又不知如何能够得到爱;他们知道自己的弱小与无力,于是他们想尽办法讨好父母,让父母看见他们的存在,只为能享受来自父母的真实的关爱。孩子想方设法求关注,希望被看见;父母无知无感的活自己,一直在忽略。这种长期的得不到和心理压抑积累的负面效果,终有一天会如洪水猛兽般爆发。
近年来,失和、失教、失德的家庭逐渐增多,在一定情况下,这些家庭中存在的不健康因素成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一是家庭教育的缺陷,当代青少年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或不会爱滋长了他们贪婪、偏激、冷漠、享受等坏习惯,这是构成违法犯罪的潜在因素;有的家长信奉“棒棍出孝子”,不会与子女沟通,用打骂、侮辱、体罚代替教育,使孩子滋生敌对心理。二是家长自身的失德行为,经常言语污秽互相攻击,造成家庭氛围的压抑,无形中对孩子造成不良心理影响;有的家长甚至思想颓废,生活低级趣味,经常在子女面前宣扬利己主义,金钱至上观念;三是家庭破碎,父母离异或感情不和,极易使青少年心灵受到创伤,逐渐变得孤僻、偏执、自私、无情、难以相处,一旦遇到不良外因的诱惑,就会产生犯罪意识,走上犯罪道路。另计统计,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倍多。
除父母外,学校教育也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当前许多学校片面的将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首要标准,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的学校对犯错误的学生随意做出开除处理,使一部分学生走向社会违法犯罪;还有个别老师,对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关心、帮助,而是批评、挖苦,使他们逐渐趋于孤独,偏离正常轨道,导致违法犯罪;同时老师的讽刺、责备,无形中为学生树立了反面榜样,师者本应为人师表,其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们照单全收,偏激的语言表达,也是造成学生之间互相口舌之争的根源之一。
青少年是国家和整个社会重点关注的群体,也是影响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群体,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世界观、社会观,引领他们走上正确道路,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青少年违法犯罪,一方面,社会应对于犯罪后愿意改过自新的失足青少年群体给与充分的理解和评估,让其重返校园,避免过早将未成年少年丢向社会;另一方面应大力宣传开展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德行修养方面的课程体系建设,让情感教育走进课堂;同时应发动各部门持续开展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针对社会环境中对青少年影响深远的赌博、吸毒、不良影视文化、网吧等媒介和传播途径,既要做好引导宣传工作,让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到其危害性,也要坚决清理、整顿低级庸俗和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同时也要增强青少年的风险识别和抵御能力。
我们也需认识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及特点也是发展变化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司法工作者以及全社会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探索新问题的解决之道,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