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两篇精读课文《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两篇篇略读课文组成。《浪淘沙》是一首借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诗人豪迈气概和奋发有为精神的诗篇;《江南春》为我们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书湖阴先生壁》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感情;《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运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青山不老》写的是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森林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保护环境的意识,造福后代、造福人类的精神,在茫茫青山中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三黑和土地》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了三黑这一获得自己的土地而勤劳耕作,憧憬美好生活的农民形象,表达了翻身的农民的无比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的感情。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要求根据文中提供的素材确定主题与角色,阐述出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看法,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学会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习作《学写倡议书》能根据现实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学会用正确的格式书写倡议书。《学习园地》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古诗词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文章或段落的主要观点。学会识别公交路线图,选出最佳方案。积累中国文化常识中的内容:五行、五金、五谷、五音、五彩。
2.单元重点:
(1)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我们知道在每篇课文中,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或表达观点时往往会使用一些关键句,能突出表现文章的内涵。这些关键句,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或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暗示了文章的思路,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些关键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找到关键句,我们就容易提取关键词。文中主要观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阐释自己的主要观点,我们往往利用题目直接点明中心。《只有一个地球》的题目简洁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通俗易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表现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2)学写倡议书。学写倡议书时,首先要注意格式。标题要鲜明,正文写清倡议的内容,最后要署名并写上日期。其次观点明确,抓住内容:(1)写明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最后抓住结尾,表明希望。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人类如何做才能长治久安,作为六年级学生虽然对环境以及环境的破坏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全面,不够系统,因此在学生本单元的文章时,是有一定困难的,我们的做法是:1.利用互联网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世界,2.教师紧扣训练点进行有效指导。
【教法建议】
1.在阅读教学中,注意精讲多练,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展开阅读,在课堂情境中习得阅读方法,注重文本解读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增强问题意识,从揣摩写法与创作意图出发设计阅读教学,精心选择优质信息进行有效补充和拓展,以读促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2.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不同,重在培养学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读课文的能力。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为主,教师做适当点拨。
3.本次习作难度不是很大,需要注意几点:倡议书的格式要正确,倡议书的内容要具体,不能泛泛而谈。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课文
古诗三首
只有一个地球
青山不老
三黑和土地
口语交际
意见不同怎么办
习作
学写倡议书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合计
17.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簸”。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能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文。
4.学习一组写景的古诗,感受作者对大地的赞美,体会借景物描写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懂《浪淘沙》,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内
容
增删
一、导入新课
1.上课前,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播放: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
3.板书课题:浪淘沙。齐读课题。
二、介绍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政治家、改革家。其诗作,诗中寓理,敢于直面人生,树立思想之风标;其诗风,刚直豪放,短小精干,清新自然,与同期伟大诗人白居易齐名。《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三、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
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同桌对读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四、精读古诗,理解诗句。
1.学习第1、2句。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簸”是多音字,在这里读(bǒ)
(2)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
(3)分小组学习、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
(4)学习汇报。教师随机答疑。(板书:浪淘风簸)
(5)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气势雄伟)
(6)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学习第3、4句。(出示3、4句诗)
(1)全班齐读。
(2)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板书:直上银河)
(3)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之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女生读诗句。(板书:想象写实)
方法指导:了解诗中的典故,古诗中运用典故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余韵盎然、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果不知道所用典故,势必影响对古诗的理解把握,所以要加强平时的阅读,多积累一些诗歌中常见的历史故事,多记忆一些古诗名句,无疑对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是很有帮助的。
3.指导朗读。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5.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五、拓展延伸,保护黄河。
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素材。
2.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3.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
六、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六、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1)
(2)
(3)
(4)
(5)
(7)
(8)
(17-29)
(9-12)
(13)
(14)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内
容
增删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
2.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领略了黄河的宏大的气势,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江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
3.继续用学习上节课古诗的方法来学习《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板书: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
二、学习古诗
(一)学习《江南春》
1.导入: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1)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3.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3)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4)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5.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4)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6.后两行——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7.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1)小组交流探讨。
(2)汇报交流成果。
(二)学习《书湖阴先生壁》
1.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元日》《梅花》最著名。
湖阴先生:指杨德逢,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2.初读诗文、感知诗意
(1)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采用边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
(2)小组讨论、交流、继续研究。
(3)交流反馈,重点引导:
A.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
静:干净。
畦:读音qí,意为田园中划有界限的长条方块。
排闼:读音tà,推开门,排为推,闼为门。
B.理解诗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4)学生尝试自己翻译诗意。
3.诵读诗句,感悟诗境
(1)划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再悟诗意。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深入理解诗句,感悟诗境
(教师出示问题)
A.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B.本诗哪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C.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重点引导;
A.“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
教师引导: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
继续引导: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这两句再读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心情的愉快。
自读自悟,想像画面,感悟诗境。
B.含有“护”“绕”二字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手法。
教师引导: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边读边悟,想像画面,感悟诗境。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3)学生在此基础上自读、小组交流读、感悟诗境。
(4)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
(5)再次齐读,加深印象。
三、总结与拓展
1.黄河的磅礴气势,江南的美丽春色,乡村的青山绿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
2.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还有很多,同学们在课下可以自己找来读一读,背一背,积累下来。
四、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浪淘沙》《钱塘江春行》。
五、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六、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3)
(4)
(5)
(6)
(7)
(8)
(9)
(10)
(11)
(12-14)
(15)
(16)
(17-18)
板书设计
九曲
万里
浪淘沙
浪淘风簸
自天涯
气势雄伟
直上银河
同到
向往美好生活
千里
莺
绿
红
晴朗明丽
江南春
水村
山郭
酒旗
生机勃勃
春景优美
令人神往
寺
楼台
烟雨
朦胧迷离
净无苔
院内
花木成畦
洁净清新
书湖阴先生壁
一水
护田
将绿绕
追求自然
门外
两山
排闼
送青来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3.学习作者围绕主要观点,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一步一步得出只有一个地球的结论。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围绕主要观点,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一步一步得出只有一个地球的结论。
2.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树立起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本课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教具准备】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内
容
增删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有关地球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
2.看到以上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3.板书课题:只有一个地球。
4.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吗?
(1)为什么题目说“只有一个地球”?
(2)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地球?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晶莹
包裹
摇篮
和蔼
资源
慷慨
贡献
滥用
基地
目睹
(重点指导生字“资”为平舌音;前鼻音“蓝、滥”;后鼻音“莹、慷、贡、”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以下的词语:晶莹
摇篮
慷慨
滥用
注意读准“晶、篮、慨、滥”的字音。
(2)学习多音字:处(chù
chǔ)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②读一读:垃圾经过分类处(chǔ)置后,原来脏乱的小乡村发生巨大变化,处(chù)处都给人留下清新洁净的印象。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遨游
光亮而透明。
晶莹
漫游,游历。
资源
大方,不吝惜。
慷慨
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文中指地球能够向人类提供的一切可供利用的东西。
枯竭
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威胁
干涸,断绝,用尽,在本文中指资源用尽。
映入眼帘
和蔼:
和善,态度温和,容易亲近。
和蔼可亲
进入视线。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主要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
课文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三、学习“会写字”
莹
裹
篮
蔼
资
慷
慨
贡
滥
基
睹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慷
慨
滥
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莹
裹
篮
蔼
资
贡
基”,上下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慷”和上下结构的字“裹、蔼”,学生练写。
裹:中间的“果”要写的扁一些,下部是衣字底。
蔼: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注意下部右边里面是撇、点。
慷: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部中间一横要拉通拉长。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地球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五、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六、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1)
(2)
(3)
(4)
(5)
(7)
(8)
(17-29)
(9-12)
(13)
(14)
(15)
(16)
(17-29)
(30)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认识,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内
容
增删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词。
2.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深入解读,明确中心
同学们,请看,此刻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地球,你会用什么词语?(看来每个同学对地球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用到的词语也不一样,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
对,那么在宇航员心中,地球又是怎样的呢?(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告诉我,第八段)
非常好,说明你认真地读了课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宇航员用了两个关键词来形容地球,这两个关键词分别是:可爱、容易破碎。
那么问题来了,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地球可爱,又为什么说地球容易破碎?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用直线划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波浪线划出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这样划的理由。讨论出结果的小组可以安静地举起你们的手,让老师知道你们讨论好了,老师看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好。讨论完后老师反馈哪个小组讨论最高效。)
可爱的原因:
1.地球的美丽(第一段)
2.读一读具体语句——具体哪些描写,哪些词语让你觉得可爱美丽呢(颜色,比喻,引导看课文的图片)
3.朗读:地球是如此的可爱和美丽,如果让你们读,你们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有没有同学自愿起来示范读一下的?再全班读一读,指导朗读)
容易破碎的原因:
1.自然资源容易枯竭,容易受到人类的破坏,造成生态灾难(第三、四段)
2.读一读具体段落语句
3.在这里提到了两类自然资源,分别是什么?不可再生与可再生资源
4.哪个同学给老师解释一下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都有哪些?
5.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我们来齐读一遍第三段最后一句“但是……”有同学知道“不可节制”的意思吗,能否联系实际理解?
6.对于可再生资源,是否就可以无条件再生?不是!为什么?举手告诉我具体的句子。“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去掉行不行,本来就是“原本原来”,原来可以也就是说——现在不可以,原因是——因为人类……
7.所以:如果人类没有恰当的利用自然资源,随意毁坏,我们的资源必将会枯竭并且造成一系列的灾难
8.第三、四自然段,如果让你们读,你们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轻柔的还是强烈?)——两段都有一个转折词语“但是”,语气加重和强调!特别是“但是”后面的句子,下面我们进行接读,老师读前面,你们从“但是”开始读起,我看哪个小组读出了强调的语气,各自反馈)
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技小品文,在这两段中,作者就举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例子来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你们还知道其他常见的说明方法吗(: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引用),请同学们看看前面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第一段:打比方;第二段: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这一段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什么——地球的渺小)
是的,地球是渺小的,而且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它是那么的容易破碎!如果它破碎了,我们能否到别的地方去?(不能)是的,请同学们看课文五到七自然段,就讲了这个问题。留意老师的手势,我读第五段,你们读第六、七自然段。提出设想——推翻设想,表明了我们除了地球,别无去处!
方法指导: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议论性的文字,议论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中,常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以起到揭示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呼吁人们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点明了主题。
三、拓展延伸,联系实际
是的!同学们,如果地球遭到破坏,我们别无去处!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了!然而,这些年来,人类究竟对地球做了什么!请看资料!
看完,我们来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出示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学生看一看)
分享1:写下你的感受,跟同桌交流一下。
分享2:谈谈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
四、学习写作方法
1.学一法:题目点明中心,亮出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阐释自己的主要观点,我们往往利用题目直接点明中心。
2.举一例:
本课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简洁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通俗易懂。
3.练一练:
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垃圾箱上的有不同符号,你知道它们的意义吗?是的,倡导大家自觉进行垃圾的分类。请结合自己平日观察到的现象,拟定一个题目,亮出自己的对人们的做法的观点。然后试着写一写
示例: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交流知道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学会联系实际去谈谈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本单元的要求之一就是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孩子们做得很好!
最后让我们回到题目,题目是什么?“只有一个地球”,你从“只有”读出了什么?
1.“只有”的含义理解,没有第二个、无法移居、独一无二
2.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板书)
3.就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提出了呼吁,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保护地球的坚决和热情!
同学们,保护地球,人人有责,希望你们都能用实际行动去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
六、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地球万岁》《自然之道》。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3)
(4)
(5)
(6)
(7)
(8)
(9)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可爱:晶莹球体、人类母亲、生命摇篮
珍惜资源
保护地球
易碎:范围很小、资源有限、难以移居
课后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本文是一篇比较生动的科普作品,同时紧扣环保主题,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在教学新课之前,我比较重视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搜集了相关资料,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透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球家园的完美,对地球母亲的亲切,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透过不少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图片和触目惊心的数据统计,学生从中了解了我们面临的十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自然产生了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因为预设学生在理解“太可爱“与“太易碎“中会偏向于后者,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努力让学生体会地球母亲的“可爱“。从多媒体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图片,美得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从文本,从生活实际,从图片去充分感受地球母亲的美丽可爱以及她的慷慨无私。正是有了这样的感情积淀,在后文的教学中透过理解“不加节制“、“滥用““随意破坏“等重点词语才更强烈地比较出,人类是多么地自私,多么地贪婪,让学生意识到,如果“不加节制“地“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有许多需要可加以改善的地方,例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朗读第四自然段的时候,“但是“之前为一个层次,可用较平直的语调,要强调“但是“后面人类的行为,以引起人们注意“但是“之后的资料,“不但……还……“可强调,人们的行为是在走向自我毁灭。在朗读训练中,虽然我有各个层次的安排与预设,期望透过文本,透过交流生态灾难,看视觉震撼的图片,看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学生一次又一次深入地感受,朗读好文本,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情绪没有随着教学的深入而高涨,使得学生的朗读也没有质的飞跃.由于学生初读课文用时比较多,交流地也比较充分,之后的写话就显得个性匆忙,最后梳理课文用的小结也没有完成。
总之,这节课给我带来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这次上课的经验积累,也激励着我在将来的教学中留住精华,摒弃糟粕,努力做得更好!
19*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关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3.阅读课文,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进行环境描写,体会老人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教学重点】
1.作者从不同方面进行环境描写,体会老人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2.感受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
【教学难点】
1.理解“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2.关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
容
增删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谈话:上节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吧!
二、介绍作者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主要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难读的字,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肆虐
盘踞
淤泥
劲挺
荡漾
绿洲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不紧不慢
如臂如股
(2)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出示阅读提示:
(1)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2)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大意。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
五、品读释疑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圈点勾画,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老人到底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句话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优美画面,表达了作者满目绿树的惊喜之情,同时,暗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看到这样的一组数据,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5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绿。这就是——生:“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3)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
3.明白创造奇迹的艰难,感悟老人的精神
过渡:那么,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呢?
(1)请大家默读课文的2—3自然段,细细找一找,找到后标上序号,并写一写批注。师巡回了解情况。
(2)反馈,共同评议。
(这个了不起的奇迹是老人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创造的。)”
(3)大环境——险恶
出示句子: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教师总结:在这样险恶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却创造出了这样的一个奇迹,真是不简单啊!我们不由得赞叹——生读(15年啊,绿化了8条沟,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4.过渡:老人用他的坚毅抵住了环境的恶劣,而他生活的小环境又有着怎样辛酸的故事呢?
从哪里可以看出艰苦。
(1)学生交流,师归纳:
“a独自一人的孤单;b生活的简单清苦;c同伴离去的坚持;d老伴去世当天仍在植树;e有福不享;f选择青山为归宿;g年纪虽大,依然坚持”等7个方面。
小结: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青山,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5.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1)小组讨论交流:
(这是总结全文的中心句,点明中心,升华主旨。老农人留下的不仅是这片青山,还有更宝贵的东西——保护环境的意识,造福后代、造福人类的精神。老人植树造林、保护家园的精神永远流传,青山必将长青。)
六、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记叙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故事,赞扬了老人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七、课堂小结
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
八、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大瀑布的葬礼》。
九、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1)
(2)
(3)
(4)
(5)
(7)
(8)
(17-29)
(9-12)
(13)
(14)
(15)
(16)
(17-29)
(30)
(31-33)
板书设计
青
景观引入
参天杨柳
绿色波浪
粼粼波光
山
大环境———险恶
不
背景状况
小环境———艰苦
生命的意义
老
村干部补充介绍—了不起的奇迹
人生的价值
老农陪同参观—一层层的树梯
课后反思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课后老师们与我交流了教学经验我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思我这节课的得与失。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并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二、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上以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奇迹”,“老人为什么一定要种树”,“为什么青山是不老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我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即老人在15年的种树岁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老人15年如一日地种树,面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当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继离世时,他继续种树;当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过世时,他仍在种树;当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清福时,他还是选择种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紧接着追问老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种树,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概括,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五、存在不足
1.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较单一,引导语表达不够准确,过渡语的表述缺乏深情。
2.在理解大环境的险恶的时候,未设置相应的情境,要是能给学生出示一些相应的环境图片,会给学生很直观的印象,学生可以会更快地理解险恶的环境。
3.教师在课堂上的关注面太狭窄
4.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不是很到位,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但是老师缺少有感情的读的引导,齐读的形式多样,但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情况,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让学生以更多的时间亲历文本,与文本对话,是我必须要做到的,今后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上出一堂更好的课。
20*
三黑和土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阅读课文,抓住关键句,把握课文主要观点,了解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感受土地与生命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和重获土地的喜悦。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描绘的景物。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
容
增删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谁知道农民赖以生存的是什么吗?(土地)
2.齐读课题。
二、介绍作者
苏金伞(1906-1997),1906年2月17日生,河南睢县人,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地层厂》、《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多种。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难读的字,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词语
咸盐
耙子
荞麦
蝈蝈儿
蹚坏
闺女
(2)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农民三黑得到土地后,爱不释手,认真侍弄土地,种上荞麦,等到丰收。
2.围绕“三黑和土地”,理清文章脉络。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小节)总写热爱土地。拥有土地的农民无比喜悦,将土地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4-8小节)精耕细作。三黑极其高兴地在土地上精耕细作,同时突出三黑的勤劳。
第三部分:(9-14小节)美好憧憬。三黑对明天的美好生活充满希望。
第四部分:(15小节)心如蜜甜。三黑高兴地耙地。
五、品读释疑
(一)自由读诗歌,想一想诗歌塑造出三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翻身做主人的农民形象。)
(二)默读诗歌,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诗句,将你的感受和体会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读一读。
1.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1)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统领全文,开宗明义,表现出拥有土地农民,对土地的炽热之情。)
(2)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将农民面对土地的那种迫切的心情和扑进土地怀抱的激动地举止表现出来。)
2.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給细细打碎。
(1)这一小节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怎样的情感?
(作者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手法,先概括写出三黑这样翻地,然后围绕这一层意思,运用简洁的语言从不同角度表现三黑翻地的样子,一举一动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珍惜与热爱之情。)
3.三黑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今天准备好了,叫麦籽儿睡上。
(1)为什么说“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经过自己的劳动,土地变得平整,松散,在三黑看来“简直是一张软床”,为麦籽儿准备“这么好的床”,是幸福的,“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舒服地躺在自己的土地上,赶快发芽,“赶快钻出来吸收雨露”,用肌肤体验快乐。因为三黑不曾拥有自己的土地,三黑不曾用自己的劳动改变自己的生活,虽辛勤劳作而不曾拥有这份幸福,如今自己的土地赋予了三黑新的生命活力,所以三黑感慨从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以后会睡更好的“床”。)
4.三黑耙过地,坐下来歇一歇。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1)
这句话是三黑渴望丰收,似乎看到了成片绽开的荞麦花,强调土地是农
民的希望。
(2)
通过想象,由主人公三黑眼前的待种的松软的土地,想象到麦花雪白的美丽景象,表现三黑的对丰收充满希望。
5.阅读方法解析:
虚实相生,这是诗歌意境的结构特征。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6.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烟蝈儿也叫得更欢。
(呼应开头,突出翻身的人儿无比喜悦。)
(三)主题延伸:
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想一想,广袤的土地还会承载谁的幸福,请仿照第13--14小节写在下面,然后与同学交流。
示例:他又在打算:
明年要继续开发,把树栽得壮壮的,让荒原变绿洲。
再买个无人机,陡坡山洼细巡逻,防虫害,除隐患,凤凰孔雀,向东飞。
六、总结课文主旨
这篇文章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了三黑这一获得自己的土地而勤劳耕作,憧憬美好生活的农民形象,表达了翻身的农民的无比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的感情。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1)
(2)
(3)
(4)
(5)
(7)
(8)
(17-29)
(9-12)
(13)
(14)
(15)
(16)
(17-29)
(30)
(31-33)
板书设计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三黑和土地
三黑翻地耙地
精耕细作
热爱土地
勤劳快乐
三黑在地头憧憬美好未来
憧憬未来
三黑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浪淘沙》
《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
江南春
师:谁来读一读今天要学的这首诗的题目?(生读《江南春》。)
师:由这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江南。
生:我想到了江南的景色非常美丽。
生:我想到了江南的春天是怎么样的。
生:我想到了山上的小树披上了嫩绿的颜色,遍野的油菜花全部开了,金黄金黄的。”
师:哦,在你心目中,江南的春天是这样的美。是吗?还有发表的吗?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是唐代的诗人杜牧的作品,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能不能将它给读正确读流利了。(生开始读。)
师:有人说诗是最精练的语言,这样一首诗把标点符号,题目都算进去,总共的字数是——35。可是,这35个字组成的这首诗的语言非常简练,意思是很丰富的,你能读懂多少呢?它里面的一个词可能要用一句话来解释。下面请你试着解释解释。(生自学,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师:现在我们来看,题目不用解释了,剩下的你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都可以来说。
生:在南朝的时候大约有四百八十座寺庙。
生:五百座的。
生:在南朝修建的几百座寺庙中还有多少座存在在这烟雨之中呢?
师:你说的是几百座,他说的是大约四百八十座……
生:大批佛教寺院。
生:这四百八十寺不是真的是这么多,是夸张。
师:其实也不是夸张,是虚指。据我掌握的资料表明,南朝时候建造了五百多座寺院,这里的480其实是大概的数字。所以刚才有同学用大约,有同学用大批,有同学用几百,这些都是可以的。
师:那么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意思是?
生:在南朝的时候,大约建造了480座寺院。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南朝的意思吗?
生:一个朝代。
师:南朝是一个朝代。
师:是什么时候的一个朝代呀?
生:宋、齐、梁、陈。
师:对,宋、齐、梁、陈这四个王朝总称南朝。现在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干吗要说南朝呢?
生:干吗不叫北朝呢?
师:是呀,为什么呢?
师出示资料:
从公元420年至589年,在我国长江以南先后存在过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南朝。
师:读完,你明白为什么是南朝了吗?
生:是因为这些朝代都是在长江以南。
师:大家都懂了吗?现在,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诗是精练的语言,就南朝这个词语就有这么丰富的意思,这是精练呀。咱们一起来读读这精练的句子。
生:南朝四百八十寺。
生:最后一句我来解释。有多少楼台存在在这烟雨中。
师:楼台是指什么?(生说不上来,示意和上句联系起来理解。)
师:楼是——楼房。
师:楼是楼阁,台是亭台,联系上面的寺院,其实楼台就是指——寺院。
师:整句意思是?
生:长江以南的江南他们存在过,过了这么多年。
师:解释哪个?
生:烟雨中就是说没有了。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多城什么地都没有了,可春天依然存在!
师:我看到过两种解释:一种是说这么多的寺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另一种是说有多少座寺院隐没在烟雨中。两种解释,你赞成那一种?选哪一种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的理由。大家来看,我们将诗的下面两行理解了,那上面两行你理解吗?
师:上面的两行中有什么不懂吗?
生:酒旗风不懂。
师:酒旗与风分开来解释。酒旗是什么意思。(大家乱说,气氛有些乱。)
师:以前啊,酒家门前都挂一面旗帜,上面写这酒字,大家看书上有图呢!看一看。酒旗其实是一个招牌。它是用布头做的,看到这样的旗帜,我们就知道这里有酒喝,有酒店。哦,以前叫酒家,还不能叫酒店。你想啊,以前喝酒的地方,一般是在自己家里开的,所以叫酒家。
生酒吧。
师:还酒吧呢,什么网吧、书吧、氧吧,等等都是现在才有的。记得还有首诗中曾经提到过。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估计诗的作者没有看到酒旗,所以就向牧童借问。现在我们来看,酒旗风是什么意思呢?
生:酒旗在风中摆动。
师接:好象是在招引客人。过来过来,喝点酒吧!(众笑)
师:还有不理解的吗?
生:绿映红
师:由绿你想到了什么?
生:绿柳。
生:绿叶映衬着红花。
师:你由绿想到了绿叶,由红想到了红花。你理解映就是映衬的意思,很好!
生:绿树和红花互相映衬
生:在辽阔的绿地上,隐隐约约露出几朵红花。
师:绿映红,其实我的理解是绿草和红花,绿叶和红花都可以。绿树和红花好象不太和谐,这三个字妙在这个映字上,光有绿草或者光有红花我们都不觉得很美,只要两样在一起相互映衬才感觉到美。现在还有理解的吗?
师:有的同学不理解莺,其实莺是一种鸟。莺啼就是黄莺在啼叫,如果用拟人的手法来说可以说成——黄莺在唱歌。对了,还有一个成语叫莺歌燕舞呢。多美呀,黄莺和燕子都是美好春天的象征。
生:我有个问题,为什么不是莺啼千里,而是千里莺啼呢?
师:如果是莺啼千里那就是说莺的歌声传遍千里了。(众笑。)
师:那么千里莺啼是什么意思?千里怎么解释?有的同学认为这是夸张。其实不然,这个千里就是指江南。
师:这个千里就是指千里江南,可是诗中为什么不说江南莺啼而说千里莺啼呢?这个千里有什么奥妙吗?
生:千里,千里马。
生:千里是到处。
生:江南有千里。
师:千里其实就是指江南的每一个地方。那为什么不直接用江南呢,而用千里来代替?
生;这样是为了诗中的词语与题目不重复。
生:这样写写出来江南的大,而江南两字我们感受不到大。
师:有道理,你们说的其实就证明了诗是最精练的语言。
师:现在我们来看整首诗,你能解释这精炼的诗句吗?自己在下面好好说一说。
(生练习)。
师:我请两位同学说。
生:千里江南,处处都是莺歌燕舞,处处都是绿草红花,相互映衬着。南朝一共修建了大约四百八十座寺院,现在又有多少存在于这烟雨之中啊?
师:很好,前面两行还是写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怎么到了后两行感觉不是写春天了,前面两行是写眼前的春景,后面两行写的是什么呢?——以前的。
我们来看,杜牧(803-853),而南朝(420-589),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杜牧在说南朝,也就是说几百年前的朝代了。说他们——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师:他到底在想什么呢?现在是生机勃勃的春景,可是又想到南朝修建了那么多的寺院,啊,题目是江南春,怎么写着写着春景不写,倒写起什么寺院来了呢?
生:春天是永远不会变的,不会今年来,明年不来了。
师:不会今年美丽,明年不美丽了。
生:那个南朝修建了那么多寺院,但是他们却经不起岁月的考验。
师:同学们,是呀,南朝时候的皇帝和大官都特别相信佛教,于是修建了许多寺院,为什么修建这么多寺院呢?原来是他们以为寺院可以保佑他们的江山永远坚固。(众笑)南朝的皇帝过着奢侈的生活,不关心老百姓的生活,所以,从420年到583年这短短的163年间光朝代就换了四个。杜牧心里想,你看看你们修了这么多寺院不是可以保佑你们的江山吗?杜牧想说什么呢?
生:杜牧想对皇帝说修建寺院还不如多关心关心老百姓。
师:是呀,修建寺院希望佛主保佑江山永固,还不如想办法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样有了小家庭的牢固,才可能会有大国家的牢固呀。
生:皇帝呀,你只知道修建寺院,难道你不留心身边的美景吗?现在的大自然中到处是美丽的景色,难道你不知道欣赏吗?
师:皇帝,大官们都应该来欣赏大自然的美,这美就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师: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请大家下课后写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这一首诗。(生背)
《江南春》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江南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诗人描写了江南秀丽的景色,同时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所作所为。
这首七言绝句共四行诗句,写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景有情。诗人先扬后抑,前两句描绘出了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在欢快地歌唱,一丛丛的绿树,映衬着簇簇红花。水边的村庄,靠山的城郊,一面面酒旗在春风中迎风飘荡,这是多么睛朗明丽、生机勃勃的春景啊!充满了作者对江南春景欣赏、赞美的喜悦之情。在前两句“扬”的基础上,第三、四句一变为“抑”,诗人的神来之笔在三、四两句,江南一带还有大批寺庙建筑,在这春天迷濛的烟雨中若隐若现!南朝的帝王都好“佛”,为此大兴寺院,弄得农田锐增,百姓不堪重负。虽然大批寺院耸峙,蔚为壮观,也不失为江南一景,但每一座寺院要耗费农民多少血汗!诗人显然对包括唐朝统治者在内的帝王将相不顾人民疾苦,伤财劳民之举持反对态度,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根据教材特点和课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懂得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默写《江南春》。
(二)能力训练点
1、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读中感悟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在美丽、凄迷的景色中,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对美好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制作多媒体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对如何学懂古诗已有一定基础,以往的串讲串问效果不理想,学生不感兴趣,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感到累、烦。
苏霍姆林斯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三、说教法
漫画大师丰子恺有一幅题为《教育》的漫画:一位先生把一块块泥放进模子里,印出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泥娃娃。这就是我们传统教育——千人一面,抹杀个性。
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再也不能干这种“做泥人”的蠢事了。那么,在遵循教学共同规律的同时,应让语文教学展示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以及教材的特点,运用尝试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学习,老师从旁组织、指导、点拨、激励、运用多媒体,动用多种感官,进入到诗人描绘的情境中,体会诗句的意境美。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
四、说学法
1.课前认真预习,记下疑难问题,课前查询诗人简况和写作背景材料。
2.学生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每个学生教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所以在理解诗意这一环节彻底放开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合作探究理解意境,读中感悟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程序
(一)师用言语表扬激励,树立信心。
(绝大多数人的失败是由于缺乏自信。)(二)举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感悟诗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一上课就进入想学爱学、渴望学习的境界。先分组举行小型诗歌朗诵赛(侧重写景方面的诗),并给予奖品表扬激励,设小组奖、个人奖。
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情趣盎然,紧接着把学生带进新课,点击出示配景诗《江南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接着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每一上新课之前,我都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后让学生尝试说说,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或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所说的和所提的,老师归纳总结出有价值的内容和问题,以便在学习古诗中深入渗透探究解决问题。
(二)知诗人,介绍写作背景
让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对诗人进行简介及介绍写作背景。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其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又为理解古诗内容做好了准备,同时帮助其获取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品质。
(三)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
人们认识事物要经过感知——重现——理解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感知得具体,才能理解得深刻。因此,我先从整体入手,点击,出示景——诗——配乐朗读。让学生认真听,仔细观察图像后,说说对这首诗的总体感觉。再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景物。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由于学生理解特点及机能的差异,所受家庭教育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差异,因此采用的学习方法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选择适于自己的方法,决不强求一律,厚此薄彼。)注意读准生字的音,观察生字的形,老师随机点拨提醒学生生字的音、形跟哪些字的音、形易混,注意读正确、写正确。然后抽读,齐读。
《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诗教学更不能忽视读的重要性。
(四)明诗意,入境悟情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行理解诗意,体会感情的基础上,我将随机指导学生通过看图、想像、朗读,使他们与诗人产生共鸣。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比如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借助工具书,找自己要好的伙伴进行探讨研究等等,尊重学生群体中常态分布的“差异”,让学生的个性在唐风古雨中尽情沐浴,潜能在读情画意间从容释放。
小组活动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与合作意识,以往的小组活动成员大多是由教师分配指定的,学习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通过实践证明,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自主选择学习伙伴,使他们体会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快乐,使课堂焕发出了活力。
2.汇报自学成果,进一步解诗明意。
学生个性生理要素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心理潜能在学习之初不可能充分发挥。让学生随时表现这些潜在的能力,能促进其潜能的开发。因此,我主张给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权利(如前面的诗歌朗诵赛、介绍诗人及写作背景等等,现在的自学后的汇报都体现了这一点)学生在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得到了别人的肯定,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3.提疑、释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因而,在教学中,我交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课前,问学生预习时发现了什么问题;课中,允许学生随时提问;课后,问学生还有哪些未解决的问题。
学生所提的问题往往直接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反复吟诵,体会意境。
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有它独具的音乐美、节奏美。成功的朗读就是用有声的语言再现诗的意境。这就要求朗读者立足于诗的总体,把诗人倾注于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上自己丰富的想像,融会贯通起来。所以我在这里先让同学们回想诗人杜牧和写诗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让诗人的情来激起自己的情。我先出示大屏幕投影——江南春天美景,再配上一段优美的乐曲《春江花月夜》,接着让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全诗,把诗人喜爱美好春光,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评价,师读生评价。
学生经过反复品尝、吟诵,完全陶醉在诗的意境中,深深地受到感染,这时会产生一种兴奋的情绪。然后,因势利导,激发其写作动机,引导学生进行练笔,使其想象得以再现。
5.展开想象,化诗为文。
想像和联想是诗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古诗中的许多句子都充满着神奇的想像和丰富的联想。一首诗往往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而学生此时已充分理解了诗意,能用口头语言表达。所以我要求学生根据这首诗,结合插图,发挥想像写一段话。把诗歌的语言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把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练笔机会。
6.欣赏、积累知识。
说说自己喜欢的词或句,为什么?
(五)扩展延伸,旨在打破课堂的界限,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展示欣赏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课后把收集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六)小结下课
六、板书说明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直观教法的体现,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展示教学的总体思路。本篇板书我依据作者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展现文章内容,从而有助于学生调理结构,强化理解,这样做是依据板书设计的目的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条件性原则进行的。
古诗三首
《浪淘沙》创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
《江南春》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
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创作背景
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王安石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二次罢相后,直到哲宗元祐元年(1086)因病逝世,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园居住长达十年。据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王安石故居距城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路程恰为由城入山的一半,故安石晚年号半山老人,亦因此得名。在这段时间里,王安石与隐居紫金山的杨德逢交往甚密,诗题中“湖阴先生”就是杨德逢。
只有一个地球
一、创设情境,感知地球
师:(播放地球图片。)自古以来,地球就让我们人类感到那样神秘。直到20世纪,科学家们才揭开了她那美丽而神秘的“面纱”。在茫茫宇宙中,只有我们这个星球上存在着生命,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请看老师的手势,再读一遍。(师手势强调“一个”,生再读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就跟随宇航员一起到太空中看看我们的地球吧!
(出示地球在太空中旋转的图片。)
师: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就是她孕育了万物生灵,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
生:地球,你太美了!(语气平淡。)
师:你们一次深情地赞美地球,如果她听到了,会热烈地鼓掌的。
生:(大声、深情地再次朗读。)地球,你太美了!(生不约而同地鼓起掌。)
师:谁还愿意来赞美地球?
生:地球,你太可爱了!
师:好极了!谁再来?
生:地球,你太伟大了!
师:你的赞美可真深情。记得曾经有一位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被破坏了!),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宇航员的感叹。
师:读后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们的地球怎样可爱?
师:你很会提问题,谁还有疑问?
生:我们这个地球这么可爱,为什么容易被破坏?
师:你可真善于发现问题。
生:宇航员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们都想知道地球怎样可爱,又为什么容易被破坏是不是?请同学们打开书,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生自读课文。)
师: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地球非常可爱。
生:我知道了我们的地球很渺小。
生:我知道了地球遭受了什么破坏。
生:我知道了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师:你们读得很认真。读了一遍课文,你们了解到了课文怎样描写地球可爱,怎样说明地球容易被破坏了吗?请同学们再一次快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把描写地球可爱的内容和描写地球容易被破坏的部分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
(生读课文,做标记,师巡视。)
二、读中感悟,赞美地球
师:课文中哪部分写出了地球的可爱?简单地说说。
生:第1自然段。
师:谁愿意选择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读出来,并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生:“据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我喜欢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地球的美丽。
师:谁来评价她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很流利。
师:你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谁再来?
生:她读得没有感情。
师:其实,她平时感情也挺丰富的,只是今天没表现出来。谁能说说,要想把地球的美读出来,哪些词应该强调地读?
生:“薄薄的”应该轻声读。
师:你体会得不错。
生:“纱衣”应该轻轻地读。
师:你理解得挺好。你读读这个词。
生:(轻柔地读)纱衣。
生:“晶莹透亮”应该强调。
生:“相互交错”也应该重读。
师:你们说出了自己的体会。地球是那样的晶莹,那样的缥缈,怎样读才能读出这样的感觉来呢?谁愿意试试?(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你读得太出色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地球的美!
师:谁还愿意读出你喜欢的句子?
生:“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和蔼可亲。”我喜欢这句的原因是这句写出了地球的可爱。
师:老师想问问你读得这么出色,是带着什么感情来读的?
生:带着对地球妈妈的赞美与喜爱来读的。
师:我们就像她那样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这句话!(生齐读。)
师:读到这里,你们看见地球妈妈了吗?闭上眼睛想想,她长得什么样?长着什么样的头发?什么样的眼睛?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生:地球妈妈长着一头绿色的长发,美丽极了!
师:你可真会描述。
生:地球妈妈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可美了!
生:地球妈妈穿着一件水蓝色的纱衣,漂亮极了!
师:孩子们,我们心目中的地球妈妈是那样美丽迷人。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亲眼看一看地球妈妈美丽的容颜。(播放地球美丽风光短片。)
师:孩子们看过之后,你们为能有这样美丽、可爱的地球妈妈感到自豪吗?那就来读读这句话吧!想必此时你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体验。(生齐读宇航员的感叹。)
三、合作探究,痛惜地球
师:可是,地球是那么容易被破坏,这多么令人感到痛心呀!书上哪部分写了地球容易被破坏?
生:第3自然段。
师:有补充吗?
生:第2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
师:第2自然段描写了地球渺小,我们一会再学习。下面我们就来学习3、4自然段,了解人类是怎样破坏地球的。同学们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看哪组学得最主动。(生学习,师逐组巡视、指导学习。)
师:孩子们,你们学得真主动!老师要检查你们的学习情况,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你们的学习情况?
生:我们小组通过“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这句话,知道了人类是怎样破坏地球的。
师:还有补充吗?课文中还怎样介绍人类破坏地球的?
生:还有“地球是无私的……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这句,说的也是人类破坏地球的。
师:刚才,他们小组通过读课文了解到了人类是怎样破坏地球的。接着汇报。
生:我们小组通过读课文画重点语句来了解人类有哪些破坏地球的行为。
师:那么人类的破坏行为究竟有哪些?
生:(读)“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师:老师注意到你不仅读出了人类破坏的行为,还读出了人类破坏地球的后果,能不能只说人类的破坏行为呢?
生:不加节制地开采。
师:真聪明,继续。
生: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师出示三个句子:不加节制地开采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师:当你们读到这些破坏行为的时候,你们的心中有什么样的体会,能用一个词来说说你现在的心情吗?
生:难过。
生:愤怒。
……
师:谁愿意把这些句子再读读,注意你这次的任务非常重,因为你代表了这么多同学的心情呢!(生带着强烈的感情读。)
师:老师强烈地感受到了你此时的心情,就像他那样,我们齐读。
(生齐读,读得更有感情了。)
师:人类这样的破坏会导致怎样严重的后果呢?哪个小组愿意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来汇报?
生:我们小组学习时采用了结合学习资料来读课文的方法。我们收集的资料是:黄河每天要被迫“喝下”500万立方米污水;长江每天被迫接受3 600万立方米污水;鄱阳湖已被围湖造田“吃”掉了一半,如今每天还要“吞下”2 100万吨泥沙,湖底增高了3厘米。
师:请问你们的资料在哪里收集的?
生:在网上查找的。
师: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接着汇报资料。
生:南极臭氧空洞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使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皮肤癌发病率上升。
生:由于人类不顾后果地排放温室气体,地球表面迅速变热。例如:飞机起飞时就能看见尾翼的后面有两条长长的尾气。科学家已建议让飞机调整飞行的高度,可是也不能挽回破坏。
师:你在哪查找的资料?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
师:你真是个有心人!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学到知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课后继续交流手中的资料,好吗?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地球母亲遭受的破坏。被破坏的资源也会伤心,会愤怒。
(播放地球遭到破坏的短片。)
师:(配乐解说)地球遭到了人类的破坏,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灾难。水资源短缺,人们只能饮用受污染的水,黑烟笼罩在大地的上空,无节制地采伐树木造成森林被毁,土地荒芜,多少人饱受着干旱和洪水的折磨。随着人类破坏的加剧,江河泛滥,酸雨连绵,臭氧层减薄,地球的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地球已是千疮百孔,地球母亲在哭泣!
师: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看完短片后,我心里太难过了。
生:我想说的是,人类太残忍了。
生:我们不能再这样破坏地球了!
师:孩子们,想一想,在人类无休止的摧残之下,地球母亲现在变得怎么样了?她美丽的绿色长发呢?水蓝色的纱衣呢?
生:地球母亲的头发已经大面积减少了,光秃秃的。
生:地球母亲美丽的纱衣已经破烂不堪了。
生:地球母亲的眼睛已经变得无神了,流出了黑色的泪水。
师:老师知道你们还有很多的话要说,但我们怎么忍心再说下去,因为这是我们的地球母亲呀!请再读读这句话。
(出示:生读宇航员的感叹。)
师:地球那么容易被破坏,除了3、4自然段,课文还有哪写出来了?
生:(读)“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 300多千米的星球……就像一叶扁舟。”
师:还有补充吗?
生:(读)“同茫茫宇宙相比……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师:刚才他们所读的都是说明地球渺小的内容。课文采用什么说明方法突出了地球的渺小?
生: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师:你能把数字找出来读读吗?
生:(读)“6300多千米”“5亿多平方千米”“五分之一”。
师:你很会读书,谁来补充?
生:还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把地球同茫茫宇宙相比。
师:这就是地球,她是这样渺小,这样容易被破坏。
四、理解体验,保护地球
师:同学们可曾想过,假如有一天地球被破坏得再也无法让人类生存了,我们能到哪儿去呢?
生:我们只能在太空中流浪。
师:太可怜了!
生:我们没地方去,只能死亡。
师:更悲惨!
生:我们可以到火星或月球上去居住。
师:你很有想法,你的想法真美好,可它能实现吗?下面请默读5~7自然段,看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为什么?(生默读。)
生: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因为“科学家已经证明……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师:看来,失去了地球这个家园,我们别无去处。
师:“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被破坏了!”宇航员发出的感叹值得我们深思。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出宇航员说的这句话再读读。然后试着联系全课,联系“可爱”与“被破坏”说一句话,用上“如果……就……”的句式。
生:如果人类再这样破坏地球,我们的地球就会灭亡。
生:如果我们再不保护地球,我们就无处可去了。
师:看来,同学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地球面临的严竣现实。不过,事在人为,你能不能向积极的、美好的方面假设一下呢?
生:如果我们精心保护地球,地球就会越来越美。
生:如果我们给地球母亲擦去了泪水,地球母亲就会更漂亮。
生:如果每个人都不往地上乱扔垃圾,我们周围的环境就会更好了。
师:你能结合身边的实际来谈,说得真好!谁再来谈谈?
生:如果我们每个人多种一棵树,地球妈妈的头发就会越长越浓密。
师:是呀,如果非要给地球母亲的这份美丽加上期限,我们就希望是永久……孩子们,精心保护地球,刻不容缓!
师:来,为了我们仍然有生存的家园,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自然段,用我们的声音,我们的力量来呼吁人类保护地球!
(生齐读最后一段,越读越有力量。)
师:你们的呼吁真有力量,我想全世界都听到了你们的呼吁!
五、回归整体,珍爱地球
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读懂了课文。请结合板书,回忆一下这篇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生:课文先写了地球既美丽又很渺小;接着写了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由于人类的破坏,使得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然后写了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最后告诫了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师:我们来看课题,作者为什么用“只有一个地球”为题?请把下面一句话补充完整,“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
生: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不能再破坏地球了。
生: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地球。
师:(师播放《让世界充满爱》。)洪水肆虐,沙尘成灾,地球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来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生齐读: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时刻警示世人:(生齐读: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本设计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一主线,围绕文本,构建开放而又具有生成空间的阅读话题,挖掘文本价值,以生为本,以读为本,给予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机会。在读中引发学生思维,唤起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思想和教材产生共鸣,师生共同亲历发展认知、陶冶情操、引发创造的成长历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1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三、重难点说明:
引导学生利课本和资料,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四、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图片导入
我先出示了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吸引学生注意力,从感官上感受地球的美丽壮观,导入课题。
(二)选读探究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为三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探究学习时,首先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导学生抓住
“6300多公里”“同茫茫宇宙相比”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和作比较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
通过阅读资料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地球的易碎性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进入相关的段落,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看到美丽的家园伤痕累累,此时此刻,孩子们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这时让学生观看地球妈妈遭到破坏的影像资料,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3.地球的唯一性
当选择这一部分学习时,引导他们抓住“至少”、“本来”等词,体会说明文应用词准确。接着,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九大行星的资料,再推荐相关网站让他们上网查阅,然后引导下载别的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有关资料。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三)升华情感
这时,让孩子们把最想说的话与同学们交流,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四)拓展迁移
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这样的设计,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五、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太可爱:
美丽而渺小,慷慨无私
太容易破碎:资源枯竭、不可再生
精心保护地球
六、教学小结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只有一个地球
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非耗竭性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等。可再生自然资源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一旦种源消失,该资源就不能再生,从而要求科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物种种源,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土壤属可再生资源,是因为土壤肥力可以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更新。但土壤又有不可再生的一面,因为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以比再生的土壤自然产生更多新过程快得多在一定时间和—定条件下也就成为不能再生的资源。
《只有一个地球》
青山不老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这里不仅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且还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他们之中有的慷慨激昂,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惊天地、泣鬼神,也有的平凡中透着伟大.今天,我们这节语文课就来讲述一个平凡老者的不同寻常的故事(板书: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感知奇迹
请大家先自读课文,概括地表述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读文
生:交流
师:小结
师:(引)肆虐的风沙抵挡不住老人坚定的信心,满坡的翠绿是老人恒久相守的理想。下面就让我们感受一下这种变化带给人们的震撼吧!
(演示)1.晋西北环境恶劣的沙尘场面
(画外音)在我国的晋西北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许多的村庄,每一、二十年就得被迫搬迁一次.很多人忍受不住,含泪扶老携幼,背景离乡,那金黄的沙土成了此地人们心中隐隐的痛
(演示)2.(改造环境)
虽然环境是恶劣的,条件是艰苦的,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站了出来,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家园。这位老人就是其中之一。即使肆虐的风沙把他们的劳动一次次毁掉,即使干旱、霜冻不时冲击他们本已贫困的生活,但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对绿意无限眷恋,使他们义无反顾,终于,一片绿波荡漾、松涛阵阵的绿洲屹立在黄土之上,出现在世人眼前。
师:同学们,看了这几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请大家畅所欲言,谈一谈你的看法。
生:如此恶劣的地方会变为绿洲,太不可思议了
生:老师,我觉得太神奇了!
(三)品析重点词句,解读奇迹
师:是啊!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亲勤劳的双手描绘了美好的家园;辛勤的汗水滋润了干渴的心田。老人用粗糙的双手、单薄的身躯创造了一个属于大家的奇迹,这个奇迹是什么呢?(读文用——画出来)
生:(读、画、说)
(出示3)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师:15年在人生之中是长还是短?
生:很长
师:人生苦短能有几个15年,而在老人这15年中却干了多少事啊!
生:(齐读)绿化了8条沟、7条防护林带、3700亩林网……
师:一亩约667平方米,我们的教室不过60~70平方米,你能想象一下老人造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停顿)
(引)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是满山遍野的绿。通过这一连串的数字,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老人什么样的形象呢?
生:伟岸、高大。
生:值得尊敬、学习。
师:(结)老人用他不屈不挠的毅力在风沙面前竖立起一道天然屏障,也在我们的心中竖立了高大的形象,现在就让我们用赞美的声音读一下吧,来表达此时的心境。
师:(引)奇迹已然创造,我们就要用心去品读,找出具体描写这一奇迹的句子读一读。
生:第一自然段
师:谁能读一读,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悟,想一想这样一个景象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概括?
(提示)
绿意()
翠色()
郁郁()()葱茏
师:作者写出了绿渊的如此美丽,他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你能把这个比喻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吗?
生:读比喻句(师加以品评、指导)
师:(引)树木营造了欲滴的绿色,我们身边也不乏垂柳依依翠杨挺拔,那么这里的树是什么样的?
生:读(杨树、柳树……一层层的绿梯)
师:树的勇敢扼制了山洪的凶猛,庞大的根系牢牢扼住了稀疏的黄土,树土的关系在老人心里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生:“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师:土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农民有了沃土才会有希望,而树恰恰是保证水土流失的关键,所以,老人把他的精力都用在了植树造林上,这树是他的命根,这树是他的希望,这树就是诠释他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
同学们,绿色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可对于生活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晋西北来说却是难得一见的,那么,为什么在这里植树就这么难呢?
生:大环境,风沙肆虐
生:干旱、霜冻、沙尘暴
生:环境异常险恶
师:(结)这里可称作穷山恶水,这里可称作荒无人烟,这里也可称作死亡之地。而就在这如此恶劣的环境里,这位老人却15年如一日植树造林,创造出这一片青山秀水。这难道不是奇迹吗?
师(引)老人用他的坚毅抵住了环境的恶劣,而他生活的地方又有怎样辛酸的故事呢?
生:早出晚归
生:七位同伴五位过世
生:风雨同舟的老伴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师:15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他不走,因为(出示)生读:“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他不走,因为(出示)生读“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师(引)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老人要把一生奉献给山沟
生:要把生命奉献给青山
师(引)看眼前翠绿的青山,听耳边朴实的话语,我被老人的行为所感动,在我眼前,老人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出示)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了。”
生质疑: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什么意思?
生交流汇报
师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让我们带着对老人的崇敬再读一读这句话吧!
师(引)巍巍青山承载了几代人的梦想,棵棵杨柳记载了老人寄情荒山,造福人类的足迹,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的意义却在茫茫青山之中得到了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让我们满怀敬佩、崇拜、感激之情与作者同呼:
(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畅谈感想
(出示图片)巍巍青山常绿
白发老人沉思
师:面对这位老人,你想说什么?
生汇报(舒缓的音乐起)
师总结: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让我们像晋西北的老农一样,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青山不老
一、说教材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理念与目标。
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强调教育要体现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青山不老》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根据以上这些,从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2)能够利用导读解决疑难,培养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
(3)能够运用写作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从中获得感悟。
3.知识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说教学内容及过程
这篇略读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首先,提出质疑,初步感悟。
让学生第一次拿到文本时,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能捕捉并提炼课文的重要信息,对《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补充课堂中学生的反馈情况)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能产生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了学生细心读书、边读边想的好习惯。(补充学生提出的问题)今天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集中,实际只要解决了“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那么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次,利用导读,解决问题,升华感悟。
我利用略读课文中的导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解决问题。导读的三个问题是层层深入的,同时也揭示了课文的中心。前两个问题“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通过读,学生都能找到答案。再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学生的情感也同时得到升华。对最后一个问题“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我安排了写,主要意图是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是多方面的,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最后,以读代讲,体验感悟。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抓住把读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自己认认真真地读书,应当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工作。所以,我设计时教学时,主要想让学生靠在课堂上读通,读懂,读熟课文。
备课时,抓住备“读”。要多读,善读,每读一次有一次的要求,用什么方式读要有明确的目的。
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先安排初步感知课文,根据要求来自由读课文;交流“老人创造的奇迹和什么情况下创造奇迹”时,以读代讲,讲得少,用读去体会。最后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过写感想后读一读。
《青山不老》
《三黑和土地》
《三黑和土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黑和土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首现代诗歌,描述了翻身农民三黑重获土地的喜悦心情,对土地的无比热爱之情,以及有了土地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体写出三黑得到土地后,视若珍宝、爱不释手的情感。认真地侍弄土地:仔细地翻地,来回地耙地,把土地弄得非常松散,简直像一张柔软的床。非常适合种子在上面生长。第二部分介绍三黑把荞麦种子播种到地里,看到麦苗的良好长势,听到地里的蝈蝈叫,想起心酸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展望未来,向往美好的生活。
二、说目标
1.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掌握作者比喻的修辞手法。
(3)了解三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重难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和重获土地的喜悦。
(2)想象文字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农民对土地的感情。
(3)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描绘的景物。
三、说教法
自主朗读感悟法: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
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提供,通过语言渲染等途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内容,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课时一分为5个环节: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每个人都有非常喜欢和珍爱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农民三黑,看看他所珍爱的东西是什么?(板书课题:三黑和土地)
2.苏金伞介,学生初步了解。
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
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著有诗集《地层厂》、《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
旱天
恨不得
土疙瘩
顺溜
松散
麦籽
白霎霎
荞麦
耙地
痒抓抓
蹚坏
闺女
3.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B.读懂文意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画面,读给同桌听,两人互相评价。
2.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了农民三黑得到土地后,爱不释手,认真侍弄土地,种上荞麦,等到丰收。)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给每个部分加个标题。
第一部分:(1-6小节)农民三黑有了土地,视若珍宝,把整个生命投入到土地上,翻地、耙地。标题:翻地耙地
第二部分:(7-12小节)三黑把荞麦种到地里,听到蝈蝈叫,想起童年的生活。标题想起童年生活
第三部分:(13-15小节)三黑展望美好的未来。
标题:展望未来
(板书:翻地、耙地
播种,蝈蝈和童年
展望未来)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人物形象?(翻身做主人的老农民形象。)读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2.你最喜欢诗歌的哪些语句?圈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想一想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1)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2)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刚梳的头。
以上两个句子,都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农民见到土地比作“旱天的鹅见到了水”;把耙过的土地比作“妇女刚梳的头”。
3.“从来没有睡过这么好的床”是什么意思?
预设:这里的“床”是指翻过后耙平整的土地,很松散、很柔和。
预设:三黑太热爱自己的土地,把整过的土地比作一张床,一张非常适合种子生长的温暖的床。
4.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也对土地产生了感情,非常热爱它。)
(四)分组探讨,体悟感情。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表达了三黑什么感情?
(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汇报,教师指导:
这首诗歌表达了重获土地的农民喜悦心情以及对土地的无比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板书:热爱土地
憧憬未来)
(五)总结全文。
1.自读课文后,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把土地看作一张床,一张非常适合庄稼生长的温床。)
2.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学习本文比喻、拟人的写法)
五、说板书设计
翻地、耙地
三黑和土地
播种,蝈蝈和童年
热爱土地,憧憬未来
展望未来
三黑和土地(相关资料)
《控诉太阳》
五点二十分,这残暴的时间,从世界上
拉走了我们的闻一多先生!
擦干眼泪
我要提起控诉。
--但控诉谁呢?
呵,太阳,我选定了你!
五点二十分,正是你,太阳,辉煌照耀的时刻,为什么眼睁睁地
看着卑鄙的谋杀,在大街上公开地进行!
你怎么不早点落下去,或者索性不出来!
让那些暴徒们
把中国的人民杀光,你都可以不作见证。
也或者,七月十五日
又是下雨的日子,跟李公朴先生死的那一天一样?
--哎哎,霪雨的昆明
霪雨的中国呵!
然而五点二十分,究竟还是白天,是应该由你管束的。
谁叫你带来与黑暗不分,而又同样可怖的白天哪!
194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