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课件播放视频:盲人摸象。
师:你们说为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每个人摸到的都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各不相同。
2.师:非常对,虽然是同一只大象,但因为摸的位置不同,结果也就不相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教学例1
1.本位观察。
师:(出示玩具熊猫)这是什么?(生答熊猫)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熊猫长什么样子?
生1:有两只大大的黑眼睛,头顶上的两只耳朵也是白色的。
生2:手和脚是黑色的,肚皮是白色的。样子很温顺。
师: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前、后、左、右拍摄的熊猫照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生1:我看到了前面,它有白白的肚皮、粗粗的腿,和第一幅图是一样的。
生2:我看到了右面。它有粗粗的腿和一只黑耳朵,和第三幅图是一样的。
生3:我看到了左面,它有粗壮的腿也有一只黑耳朵,和第二幅图是一样的。
生4:我看到了后面,它的背部和头部都是白色的,和第四幅图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前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左面或右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师: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熊猫的哪一面?
生1:我看到了左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后面,刚才看到了左面。
师: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们绕了一圈。
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置,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
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熊猫?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位置去观察)
师:你在哪个位置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师:这是老师绕着熊猫一圈拍摄到的录像,我们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玩具熊猫旋转一圈的画面,可以定格)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68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六的1~2题。
四、归纳新知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五、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1)
1.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
2.站在同一个位置观察物体,能同时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六、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