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4.感悟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
教学重点:
1.知道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
2.感受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
教学难点:
理解“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回乡之路的片段”。
2.展示幻灯片(大西北的环境),同学们,课前已经请大家查阅了资料,在你的印象中,晋西北是个怎的地方呢?
3.【出示课件
】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
岁的老人,他从
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板书:青山不老)齐读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检查预习
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1)出示词语:【课件】
肆虐
盘踞
淤泥
劲挺
荡漾
绿洲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不紧不慢
如臂如股
谁来读一读这些词?指名读,师生评价,纠正,理解。生齐读一遍。
(2)这三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关键词语为学生抓主要内容做铺垫)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
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
(二)了解奇迹,感悟精神
1.了解奇迹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老人到底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1)学生找出第四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出示句子:【课件
】
年啊,绿化了
条沟,造了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2)理解“了不起”
①请大家自己读读这句话,想想“奇迹”是什么意思?那这句话中“了不起的奇迹”指的是什么?
②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了不起”?
(3)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
3.明白创造奇迹的艰难,感悟老人的精神
那么,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呢?
(1)请大家默读课文的1—2
自然段,细细找一找,大环境是怎样的?
(2)反馈,共同评议。
①第2
自然段的教学
学生提出“这个了不起的奇迹是老人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创造的”时,转入第2自然段的教学。
(板书:大环境)
A.学生说后,出示句子。
【课件
】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B.指名学生回答,按以下模式进行评议:
请自由读读这句话,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的环境,你会用什么?
(板书:险恶)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点拨:这样的环境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关键把握
“县志”(二字,让学生明白县志中的内容是真实的。)请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来说一说。
C.教师总结:在这样险恶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却创造出了这样的一个奇迹,真是不简单啊!
我们不由得赞叹——生读
(15
年啊,绿化了
条沟,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③第3
自然段的教学
过渡:老人用他的坚毅抵住了环境的恶劣,而他生活的小环境又有着怎样辛酸的故事呢?
(板书:小环境)
引导学生重点把握:
教师出示。(课件)(板书:艰苦)
小结:
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青山,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4.奇迹延续,感悟精神
(1)你从哪儿感受到老人确实老了。
生读,勾画,集体交流。(课件)
(2)
过渡:作者要走了,面对这样的一位老人他感慨万千。(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
质疑: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与
“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什么意思?(生交流)
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让我们带着对老人的崇敬再读一读这句话吧!
(板书:精神永存)
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生命的意义却在茫茫青山之中得到了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让我们满怀敬佩之情与作者同呼:
出示:【课件
】青山是不会老的!
5.(课件)出示一段视频,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农说?想对全世界说?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总结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让我们像晋西北的老农一样,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四、作业(小练笔)
板书设计:
19青山不老
奇
大环境
险恶
精
神
迹
小环境
艰苦
永
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