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本课的11会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把句子写生动的方法。
3.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具体的构段方法,初步认识从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写作方法。
4.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具体的构段方法,初步认识从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写作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情境。
1、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一望无际、波澜壮阔的大海。也愿意去探索海底的秘密,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穿上潜水衣,带上氧气瓶,一起到海底探险,去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吧。
2、探险之前先来做一个小小的热身,复习一下生字都认识了没有。
(1)
齐读词语,开火车轮读。
(2)
摘星星游戏。
二、逐段研读,深入探究。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字词都掌握的不错,热身结束,开启海底之旅吧。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文中有一句话给出了我们答案,谁来告诉老师?(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我们知道整篇课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我们管这样的句子叫做——中心句。齐读这句话。这句话不但是中心句,而且是开头问句的答案,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来解答,我们管这样的句子叫设问句。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你觉得哪些地方很有趣,很奇特呢?
学生交流,朗读句子,说自己的理解。
出示海绵波涛澎湃的图片,除了波涛澎湃还可以想哪些词?(波涛汹涌,波浪滔天、汹涌澎湃、惊涛骇浪)海底是怎样的?(宁静)板书:宁静。海底为什么宁静?用因为所以这对关联词说一说。海面和海底的反差太大了,这种鲜明的对比更让我们感受到海底世界的神秘和奇异。海底不但宁静,而且——黑暗。板书:黑暗。海底为什么是黑暗的?也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在黑暗的深海里有什么?(深海鱼)指名读深水鱼的句子。用了什么方法写的?这样是不是再次让你感受到了海底世界的美丽和奇异?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1)那么,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这是个什么句子?(设问)(2)那么,海底到底有什么声音呢?戴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来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呢?(海底的动物在窃窃私语)板书:动物 声音。谁来告诉老师或者给大家表演一下什么是窃窃私语?这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海底的动物是怎样窃窃私语的呢?让我们用水中听音器听一听。(出示课件)指名读句子。
(4)“嗡嗡、啾啾、汪汪”这些词叫什么词?(拟声词)这个句子叫什么句?(排比句)
(5)海底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声音?(不是)你是怎么知道的?(省略号)
(6)那还会有什么声音呢,展开你的想象,仿照课文的句子说一说。
(7)这些声音是怎么来的?(吃东西的声音,行进的声音,发出警报的声音。)(8)课文中写出了这么多种声音后,还用了省略号,说明海底的声音怎样?(海底的声音多种多样。)
(9)从这么多种声音中,可以看出海底的景色怎么样?(景色奇异)
2.教师小结:在这一自然段中,前三句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声音,这就是概括地写;读了后两句才知道海底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具体的写,先概括后具体,句与句之间就是这样联系起来的。
3、激趣朗读: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可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啊,给我们的耳朵以美的享受,下面就请同学们美美地朗读第二自然段,也给老师的耳朵增加一些美的旋律!
4.谈话过渡: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奇妙无比,那么它们又是怎样活动的呢?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写到了哪几种动物?找出你喜欢的动物的活动方式读一读。
2、(1)海参的活动方式是怎样的?谁来演示一下什么是伸缩?你知道还有什么动物也是这样前进的?它们的活动有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列数字,只能)谁能通过朗读把海参活动的慢体现出来?
(2)梭子鱼的活动又有什么特点呢?从哪里看出来的?(列数字,作比较)同样一小时的时间,梭子鱼能游几十千米,而海参只能前进四米,相差太远了。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梭子鱼的快吗?
(3)乌贼和章鱼又是怎样活动的呢?理解反推力。还有谁也是这样活动的?(虾)乌贼和章鱼多可爱啊!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4)贝类是怎样活动的?巴可以换成什么?(贴)用了什么方法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段是怎样把这个意思说清楚的?小结3——5句,具体介绍了五种动物的活动方式:它们有的速度极慢,有的速度极快;有的向前进,有的向后退;有的自己活动,有的自己不动。就在这快与慢、进与退、动与不动的鲜明对比中,突出了它们的活动方法不同,也说明了海底的动物多种多样。总结方法: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①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
②说明方法:数字、举例、作比较
③修辞方法:比喻、拟人。
谈话过渡: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到海底各种各样的动物也给海底增添了奇异的景色,海底的植物又是怎样的呢?海底还有其他物品吗?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这海底动物活动方式的多、奇和有趣,我们是领略到了。海底植物又如何呢?(板书:植物)
2.自读第五自然段,看这段话是围绕什么意思来写的?(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是怎样把这句话写具体的?
(1)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2)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3)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3.课件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直观了解。(相机板书:种类繁多)
4.学生自由朗读。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交流:
(1)了解到什么?(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1)海底有哪些矿物?(煤、铁、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稀有”是什么意思?(很少有的;极少见的。)海底蕴藏的矿物怎么样?(板书:矿物 蕴藏丰富。)
三、总结课文。
1.把2——6自然段连起来读。思考:海底是一个什么世界?
2.让学生想一想,为了说明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课文开头、中间和结尾各写了什么?
3.小组交流说说课文哪些地方说明了海底景色奇异,哪些地名说明了海底物产丰富。
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每段中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在景色奇异中包括着物产丰富,丰富的物产中也显示出景色的奇异。
5.海底世界视频欣赏。
四、激励拓展。
1.你觉得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2.人类对海洋还没有完全认识,还有待于同学们继续去研究、去探索。当然有个前提条件,得学好科学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