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历程及毛泽东思想理论
体系的重要内容
[板书]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板书]
1、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
[板书]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世界
①、清朝的封建统治走向衰落,对外闭关自守,对内残酷地剥削,极端专制的清王朝,当时已十分腐败“官以贿成,刑以钱免”,“文官爱钱而惜死,武官惜死而爱钱”。军队内部,烟、赌成风。
②、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崛起。
17世纪40年代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改革制度的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如虎增翼。国内矛盾的日益尖锐,对外侵略,对外扩张日益激烈。中国,一个古老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自然也成了其对外扩张的重要对象。英国作为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就首当其冲。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板书]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中法条约〉〉;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第一、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
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存在,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著的优势。——革命对象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其经济力量仍然是很软弱的,它们一般都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一定的联系。——联合力量第三、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同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成为近代中国的主要统治者。
中国封建势力的总代表,起先是皇帝和贵族的专政,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阶级的联合专政,它们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残酷统治人民,是中国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势力。——革命对象第四、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成为统治中国的太上皇,不但操纵着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它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是阻碍中国进步的最根本的原因。
——主要对象
第五、由于中国处于许多帝国主义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加之小农经济的存在和帝国主义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处于不统一的状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很不平衡。
——条块分割
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
其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是世界上也少见的。——依靠力量3、资产阶级没有能力能够救中国
[板书]
①、农民阶级不可能救中国
[板书]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纲领,再者,农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不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②、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救中国
[板书]
“戊戌变法”——抵制和反对人民革命。
“辛亥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
4、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板书]
①、向西方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③、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
④、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产生
⑤、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
[板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大革命
(1921—192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各地工人大罢工
(2)、第一次国共合作
(3)、各地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
(4)、北伐战争
2、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战争时期
(1927—1937)
[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八一”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胜利之路。
(4)、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5)、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长征的开始
王明的“左”倾错误主要表现在:
第一、推行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的经验神圣化。第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强调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主张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进攻路线”,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否认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作用。
第三、单纯的军事观点,反对人民战争。
第四、在组织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惩办主义
⑥、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辟——遵义会议
⑦、长征的胜利
3、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937—1945]
①、第二次国共合作
②、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地道战”
“地雷战”
“敌后武工队”
③、相持阶段时,解放区的严重困难
“整风运动”
“大生产运动”“敌后战争”
④、《论持久战》。——抗日战争的三步骤
驳斥了国民党的“亡国论”和“速胜论”
“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
;“关于游击战争的思想”;
“关于新民民主义革命的思想”
⑤、“中共七大”
⑥、抗战胜利
4、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①、重庆谈判
②、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③、粉碎国民党的重点、全面进攻
(4)、伟大的战略决战
大转折——辽沈
大决战——淮海
大反攻
——攻可南京
⑤、新中国的诞生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945—1956]
[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一化三改”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1953—1958]
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前十年
[1956—1965]
①、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党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基本思想的内容: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一、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
第二、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既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第三、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第四、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质的基本设想
第五、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第六、提出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第七、指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②、三年“大跃进”的失误
③、国民经济的调整
7.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低潮时期
(1965—1975)
①、文化大革命
②、林彪的反革命集团的被粉碎
③、挫败四人帮的组阁阴谋
④、“四人帮”的被粉碎
8、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确立
(1978------
三、《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历史条件:
1、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当时时代的特点:战争与革命,俄十月革命的胜利带来的巨大影响。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状况决定了中国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社会大革命,需要先进的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历次运动证明略]
3、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代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主要指近代工业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人阶级已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4、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1915年新文化运动,是一切伟大的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2、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3、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党的七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解放战争时期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
5、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在曲折中得到发展。
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毛泽东思想得到全面恢复和重大发展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板书]
1、关于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
(1)、将中国的资产阶级区分为买办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前者是革命的对象,后者是革命的动力。
(2)、科学分析了中国农民阶级及其各个阶层,指出了农民是可靠的同盟军,确立了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的思想。
(3)、指出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内容,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4)、指出了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唯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板书]
(1)、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2)、制定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之路]
(3)、提出了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4)、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5)、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6)、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以及一整套同时并举和“两条腿走路”的经济建设方针。
此外,毛主席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不发达的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的设想,提出了“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思想与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等。
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板书]
(1)、宗旨——为人民服务
(2)、原则——党指挥枪
(3)、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官兵一致。
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板书]
(1)、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3)、不要四面出击,抗战的三个阶级等。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板书]
毛泽东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精辟论述了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辨证关系。
(1)、又红又专。
(2)、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3)、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大作用,知识分子要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6、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
[板书]
(1)、从思想上建设党。
(2)、党的作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3)、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团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4)、反对官僚主义。
四、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板书]
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板书]
(1)、一切从实际出发。
A、要用全面性的观点看问题。
B、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要从处于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A、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来正确认识中国的客观实际,并从实际出发来应用马列主义。
B、要在实践中,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使之马克思主义化,以中国自己独创性的理论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板书]
(1)、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
A、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地为人民谋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B、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把向人民群众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共产党的一切言论和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敢于为人民利益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
C、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和党悟,团结、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而不是少数人发号施令或包办代替。
D、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三个代表”
(2)、从群众中来到群中中去,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板书]
(1)、必须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和向外国学习的关系。
(3)、正确处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既坚决反对外国对中国的干涉和侵略,也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对别国的侵略和干涉。
——邓小平理论中的独立自主
五、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是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巨变中产生的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历史性巨变,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毛主席留给中国共产党的最伟大的精神财富。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杰出的代表。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板书]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板书]
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列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想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是毛泽东为主要创立者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把她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而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把她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形成的历史背景
[1978——1992]
(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板书]
由于特殊的国际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建立之日起。就在封锁中搞建设的。加上中国国内的诸因素。因此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社会主义的中国与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相比差距越拉越大,虽有成功、也有教训。差距越拉越大迫使我们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就是“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主义带来深重灾难
[板书]
1966——1976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上处于在动荡的状态,经济上到了崩溃的边缘,以至于人民不得不“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生活仍处于贫困的状态,恰恰在这一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在西方发达国家展开。资本主义开始了又一次经济结构的调整。结果,社会主义的中国和资本主义的西方生活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因此,当邓小平从“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中走出来时,就不得不思考,这是为什么?
思考的结果是: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
(3)、邓小平同志在进行思考时有两个特点:
[板书]
第一是以“贫穷的社会主义”为反面教材的。
“四人帮”社会主义观的本质特征,就是按照“极左的面目出现的主张普通贫困的假社会主义”越贫穷越好。表现在婚姻观上找贫穷的工人、贫民。按照邓小平的观点,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其生产力发展速度必须高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它就站不住。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著名论断。
第二、这种理论思考又是从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开始的。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没有的速度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就是要迅速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如果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就谈不上什么优越性。“讲社会主义,首先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某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实际上就是这种社会制度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所以邓小平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论证思考。
思考使邓小平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包括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一直是从批判“贫穷的社会主义”这一观念入手,开始并展开他的理论创造活动的,从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条件
[板书]
20世纪前半期,是战争与革命构成了时代主题
。两次世界大战、抗美援朝、中印之战等。战争的危险性很大,因此一切工作的重心便以备战为主。50—60年代帝国主义亡灵之心不灭。美朝战争、将介石反攻大陆等,使我们在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千万不能忽视阶级斗争,“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20世纪7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从军事力量的对抗转向综合国力的较量,主要标志为中国在联合国地位的恢复,中日、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生活中多元化追求的增多,“南北”问题,“东西”问题已突现。
为什么会出现转变呢?
第一、20世纪人类已经经历了两次战争的灾难,在具有空前破坏力的核武器存在的条件下,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平已经成为时界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当代世界的一种趋势。
从总的国际局势来看,制约战争的力量,世界和平的力量不断发展,因此争取比较长时期的和平是可能的,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第二、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自觉地认识到:要其正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独立,必须获得经济的发展,改变贫穷和落后状态。
发展问题成为占世界人口3/4的第三世界国家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又一趋势。第三、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发展速度和再发展问题,问题在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不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不可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如第三世界国家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发达国家面临的市场问题、经济问题也就难以解决。
如果第三世界国家继续贫困下去,发达国家的经济就可能没有出路,所以经济上的开放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且也是发达国家的问题。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必然促使各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在深度上进一步发展,广度上全面展开。
在当代,交通工具和信息手段的发达,使身处于不同地理环境的民族或国家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地理环境再也不是交往的界限,“地球村”的形成,当代的交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交往,形成了规模更为宏大的世界市场。国际联合体以及全球循环的物质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邓小平精辟地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的世界”就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全面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依赖,世界已经一体化。
开放世界的形成,以及物质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的全球循环,增强了各民族、国家之间的共生性,这种共生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不能长久孤立于世界之外。
关键的问题——国际条件的转变对邓小平理论的影响:
正因为主题变化了,我们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才有可能进行经济改革和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才有可能实行“一国两制”。
时代主题变化了,时代变化了没有?
现在是什么时代呢?按照辨证唯物原理: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仍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由此决定了我们当前的国际社会仍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但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而已,我们要搞清楚这一问题。
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理论条件
[板书]
邓小平理论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在这里对理论的继承是继承其精髓和灵魂,用其最基本的原则[而不是背离]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决不是照搬照抄。
在这里,需要给同学们补充的是,不管是马列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他们的体系中都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灵魂、精髓部分。[指最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会过时]
如马列主义的一切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思想的实事求是,邓小平的理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二层次:理论的基本原则部分
[大部分不会过时,少数会过时]
第三层次:对具体问题的具体论述
[大部分会过时,但其中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不会过时]
如对无产阶级政权的理论的论述,夺取政权的道路的论述,所有制问题的论述等。
我们在这里要继承的是灵魂和基本原则,发展的是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
王明的“左”倾错误犯的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
4、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实践条件
[板书]
让学生回忆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动力。
标准和目的,实践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不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
5、“三起三落”的独特经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的主观条件
[板书]
历史环境,社会需要和时代特征只是为某种理论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和可能,但理论并不能自动地产生出来,要使这种理论的产生从可能转变为现实,还需要这种理论的创立者具备一定的特殊的主观条件,包括个人的社会经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20世纪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创造了具有这种条件的邓小平,邓小平由此而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
第一、从邓小平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环境看,他是在西方的法国和“半东方”的俄国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
[板书]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出生于四川广安,1920年16岁时从重庆到上海,到巴黎勤工俭学[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青年牺牲较多需要劳动力],开始接受各种西方理论[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抛弃“工业救国“的幻想。1926年赴俄就学于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1926年回国,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事业。
第二、从邓小平的个人经历看,“三起三落”的独特经历使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产生了深刻而特殊的理解。
[板书]
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使他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而他每次陷入逆境,并不是因为他个人的失误造成的,相反是由于他坚持正确的意见而遭到错误的处理。正是由于坚持真理而“落”,所以当真理被人们普遍认识之后,邓小平就奇迹般地“起”。“落”与“起”之间的神奇性,根源于邓小平是正确的这一根本点上,同时这种大起大落的经历又造就了邓小平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形成了他透过历史看未来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塑造了他在复杂的社会运动中,在同“左”“右”各种思潮的斗争中,艺术性地引导社会前进的特殊能力,并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产生了一种深刻而特殊的理解。
第一次,邓小平回国后在冯玉祥队工作,后蒋叛变,冯玉祥不杀共产党人,而是集中起来把他们从西安送到开封集中培训,邓逃跑,到武汉后,派到广西工作,组织了白色起义,组建了红七军和红八军,后因李立三叛变,邓率部投奔井冈山的毛泽东和朱德。不久王明上台,开始在党内整顿,在闽西整罗明,在中央整邓小平,毛泽东等。
[这次思考得出结论是决不能搞教条主义]
第二次,遵义会议后逐步受重视,解放后主持西南工作,后调中央工作。[马进京、高岗、林彪、邓小平、习仲勋]。文化大革命初期与毛泽东观点相异,被下放江西。[反“右”]
第三次,1973年12月26日军区首脑进京会议上,毛主席公开讲邓小平的才能,再次受重用,一上台便大手整顿,再次被下放。
三次受迫害使他深深地懂得了教条主义害死人,绝不能搞教条主义,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第三次,从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地位看,邓小平一直是一个处理全局问题的领导者,由此形成了一种宏观的战略式辨证思维方式。
1927
年,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4年再次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56年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8年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生涯。期间,邓小平的活动领域涉及党、政、军以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他一直是一个处理全局的领导者。这样一种历史地位,加上丰富的革命和建设经验,邓小平形成一种宏观的、战略式的辨证思维方式,是毫不奇怪的。
第四次,从邓小平的思维方式看,邓小平是一位具有高度辨证思维能力,善于进行宏观思考和战略设计的理论家。
[板书]
邓小平具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利用自己的高度思维能力对之进行综合,这才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曾多次赞扬他善于“照辩证法办事”。这种善于照辩证法办事的特点集中在邓小平的宏观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上,在对各种事物、现象的分析中,邓小平始终是从全局的相关性来把握个体,从大局,以更宏大的系统和更深远的关系去把握事物,.这是邓小平思维方式具有其他人难以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原因所在。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板书]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起点有三种观点:一种从56年底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一种从75年开始,一种是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多数人的观点],我们沿用第三种观点。
第一阶段:[1978--1982]党的十二大
这是邓小平理论主要观点的形成时期,具体地说,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关于实行改革开放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观点等等,以此为基础,在党的十二大上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
第二阶段:[从1982——1987十三大].理论逐步展开,形成轮廓时期。
这一时期邓小平围绕着在理论上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阐发了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提出的十二个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第三阶段:[1987——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鲜明标志,就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台阶式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与革命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践的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等,都从理论上作了新的深刻透彻的概括和阐发,从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灵魂的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成为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从党的十四大开始,邓小平理论进入新的检验和发展时期。
邓小平文章有两篇,建议同学们阅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
解放生产力
[第一个宣言书]
第四阶段:
92年以后,继续发展阶段
2001年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
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涵义
[板书]
1、是马列主义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板书]
在我党历史上有两次伟大的转折,遵义会义和三中全会,出现了两位特别卓越的人物:毛泽东、邓小平。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十三届三中全会形成了第3代领导集体],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两次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板书]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主题,谁解决了这一历史时代主题谁就是伟大人物,时代不同主题也不同。
马克思时代:有三个历史主题,马克思解决了,他便成了伟大人物
(1)、无产阶级与人民大从用什么样的世界观看待世界,用什么样的办法解决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如何认识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
《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
(3)、社会发展的规律如何,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历史唯物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列宁时代:
(1)、如何认识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论》
(2)、在资本主义较发达的国家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
《一国胜利论》
俄十月革命的理论与实践
(3)、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建立什么样的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国家与革命》
《无产阶级专政》
毛泽东时代:
(1)、在东方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的问题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如何建立社会主义
4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
《两类矛盾理论》等,但最终没解决好
邓小平时代:(1)、什么是社会主义(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3)、如何实现祖国统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板书]
毛泽东与邓小平个人的关系是同志、战友、领导关系,两个理论体系的关系是纠正、继承、发展关系,(1)、纠正
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A: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典型的是58年的大跃进;B:在生产关系变革上急于过渡,想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他老人家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反对他的是机会主义的。C:阶级斗争扩大化,毛主席提出从思想政治标准划分阶级,这样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两个劳动阶级—工人和农民,两个剥削阶级—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级,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因此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党内表现为走资派,提出了继续革命的理论。(文化大革命)
纠正时有两大难点:A、历史造就了毛泽东崇高的威望;B、华国锋提出了
“两个凡是”。
功绩是大的(2)、继承
A、实事求是的思想
B、群众路线的思想
C、独立自主的思想
D、首先从农村抓起
E、关于发展平衡理论
(行业、地区的不平衡)
F、关于基本矛盾理论,两类矛盾理论等
(3)、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一国两制,三个有利于标准
第一生产力论等,纠正继承概括为拔乱反正,继承发展概括为继往开来
邓小平的失误:
A、摸着石头过河
B、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急视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
C、晚年经济建设上也有急于求成如开发区的迅速增加
4、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板书]
5、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板书]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科学体系及主要内容
[板书]
一、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板书]
1、中国当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板书]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再次发生了历史性转换,即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按照唯物辩证法原理,随着主要矛盾的转换,事物原有的发展进程便会结束,新的发展进程便会由此开始。这样经过1949—1956这一特殊的过渡阶段,中国历史便由现代进入当代,这也就是说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当代中国这一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长久地建立在这一落后的基础之上,而且社会主义的优势性根本体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的社会所没有的发展速度而得以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
于是一个历史课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允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际上,这就是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和中华民族兴衰的重大的历史课题。
2、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板书]
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根本问题,就在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之际,毛泽东就开始探讨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探讨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并告诫全党: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这表明毛泽东已经意识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探讨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
历史的发展不是直线前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根本问题,但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失误在于:(1)、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形成了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力图通过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形式解决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通过
“抓革命、促生产”的形式来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上不理解市场经济的作用,不理解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和提供激励的有效形式,实际上现代化既是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过程,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过程。(3)、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尤其在生产关系上盲目追求
“一大二会”,先是看中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后又提出
“五七指子”,企业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使之成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
3、邓小平同志对这一历史课题的探讨
[板书]
1980年后,邓小平通过对中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以及非洲一些搞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认识到:
——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搞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实际,必须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不是完全清醒的”或者说
“没有完全搞清楚”。
——从总体上看,中国过去的社会主义体制是
“学苏联的”,它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又存在着一些弊端。问题在于,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怎样搞社会主义,苏联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而且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正因为如此,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失误,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
——要研究一下,为什么好多非洲国家搞社会主义越搞越穷。1988年他在同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谈话时,邓小平指出:“确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是可以的,但自先要了解什么叫社会主义。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要讲社会主义也只能讲符合其莫桑比克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可见非洲一些国家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也是促使邓小平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因之一。
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要集中力量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正是搞清了这一问题,当代中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并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确是一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的进程始终围绕着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规划。“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等等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句话,邓小平理论全部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展开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板书]
判断一种理论是否形成体系,就在于它是否系统地回答了所研究领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只要是系统地回答而不是零星地回答。是回答该领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而不是回答个别问题,那么就意味着某种理论体系已经形成,无疑,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它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外文版书名就译作《当代中国的基本问题》,其主要内容有:
1、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板书]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
[板书]
3、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板书]
4、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板书]
5、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板书]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对外开放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国策。
[板书]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板书]
8、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分三步走的以台阶式的发展战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不可能,所以必须允许和鼓劢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板书]
9、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上,指出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其中农业是根本,科教是关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板书]
10、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上、强调作为工人阶段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适应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依靠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板书]
11、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板书]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板书]
一、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板书]
1、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板书]
(旗帜就是方向,就是形象)
我党在一大树起马列主义的伟大旗帜,七大时树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的章程。
(如何处理好领导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可酌情而讲)
2、邓小平理论是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并把她写进章程,她便具有了不可动摇的组织权威(不论理解与否都必须坚决执行)和科学权威(是真理、是科学,她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板书]
3、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板书]
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的精神具有多重支柱,而中心支柱必须是能够为中华民族在当代世界如何自立、自强、如何发展指出方向的科学的理论,能够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的,只能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曾经充满感情地写下这样一段话: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邓小平坚强的性格不仅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而且源于他对中华民族精神遗产的自觉传承。邓小平理论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有浓烈的民族情感。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是“中国化”的,这种“中国化”的风格不仅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上。而且表现在渗透于这一理论之内。洋溢在这一理论之外的民族情感上,当邓小平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爱国主义的情操和社会主义的理想已经直接融合在一起了。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已经成为邓小平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出发点和基本立场。
正因为邓小平理论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所以它才能成为统一全党的指导思想,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4、是设计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要理论
[板书]
在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垮台后,现在只剩下了中、朝、越、古巴、老挝五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中国是最大的,中国社会主义若垮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必将遭遇极大的挫折。中国的社会主义能否搞好,关键在于有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中国搞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必将随之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板书]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勇气,对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包含两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包含二方面的含义:其一,邓小平理论所依据和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所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正如邓小平所强调指出的,“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和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造成对毛泽东思想的割裂和损害时,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捍卫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当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低潮时,有人提出,社会主义的红旗中国还能扛多久时,邓小平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还表现在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完全来源于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而科学社会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就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和基本的命题。这一理论中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马克思主义这个命题展开的。之所以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是为了在实践中能够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发展生产力的目标和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使我们可以更加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用事实证明社会主义真正优越于资本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另一层含义是指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没有从本本出发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发展和创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不可能一成不变。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内在要求。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向前发展?主要有二个原因:
第一,时代的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向前发展。时代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有一个大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开拓新的视野,发展新的观点,进入新的境界。马克思主义理论仅仅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社会主义还没有成为现实,他们不可能详细回答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要发展,这是时代的需要。
第二,各国具体情况不同,要求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基本原理,在应用到各个国家时,必须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使之本土化。在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遇到的一个新课题。我们不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设想的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即使都是经济落后的国家,我们面对的情况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相同。所以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真研究中国的现状,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它还必须要求认真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邓小平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突破了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建设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板书]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板书]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板书]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光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板书]
4、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板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板书]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板书]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板书]
2.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板书]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板书]
4.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板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体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他们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在当代中国,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板书]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句话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板书]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板书]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20世纪前半期,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是找不到现成的答案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根据世界近代历史和中国近代历史的特点,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实际情况,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从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以后,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我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十分复杂而艰巨的课题,既不可能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找到现成的答案,又没有别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可循,照抄书本不行,照搬别国的模式也不行,所以,只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一方面,他坚持“老祖宗不能丢“;另一方面,他又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邓小平正是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领导全党解放思想、冲破了苏联僵化模式的束缚,纠正了把马克思主义某些原理教条化的倾向,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一国两制理论等等一系列新的认识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我们党和人民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其它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板书]
(1)、始终作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
[板书]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板书]
“三个代表”的共同要求是发展,通过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而要谋求发展,最根本的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创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进行理论创新的典范。实践是没有止案件在境的,创新也是没有止境的。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于时俱进,一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且在发展着的实践中,总结新经验,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各项事业于时俱进。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板书]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是党能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用户的根本条件。“三个代表”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对于党的先进性,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现金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去考察。因此,只有坚持于时俱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先进性,才能真正做到“三个代表”。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板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党致力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正是为了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就是要体现在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三个代表”的落脚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板书]
精髓:即贯穿理论体系的基本精神。
一、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板书]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涵义及相互关系
[板书]
1、解放思想:即指的是针对思想僵化迷信盛行的情况,敢于冲破思想禁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具体来讲:(1)、从对马列主义僵化,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2)、从照搬照抄其他经验中解放出来。
(3)、从照搬照抄自己的经济中解放出来。
(4)从传统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5)、从个人崇拜中解放出来。
2、实事求是的涵义:
[板书]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1900多年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文中对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写道:“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朝颜师古注“实事求是”四字,谓“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务得事求”指务必得到客观事物的事实情况;“每真求是”指不断追求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特点。因此实事求是本意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
对“实事求是”作出全新的马克思主义解释,使之内涵精神又升华。并用之来概括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是毛泽东。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列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邓小平同志对“实事求是”的解释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按照邓小平的观点,实事求是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第一个层次,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第二个层次,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作为第一层次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凝结,但它只是最一般的哲学原理的要求和反映。作为第二个层次,则已经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因为实事求是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一、是源于唯物论的观点。第二、是源于反映论的观点。第三、是源于辩证法的观点。
实事求是又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第一、它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关系的一种根本立场和态度,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产物。第二、它是同中国式革命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武器。第三、它是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同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建设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
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在实事求是中,关键是一个“求”字。“求”的状态如何,思想是解放的还是被各种迷信束缚的,是积极进取的,还是消极保守的,就是一个前提性问题了。
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实际上提出了人类认识世界要关注人本身的主观条件的问题。人是作为社会的主体而活动的。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反映。不仅客体决定着人们的认识,而且主体即有思维能力并进行实践活动的人本身,也规范着人的认识,邓小平解放思想的理论意义就在于此。解放思想,也就是要关注作为主体的人的精神条件,包括知识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并把它作为实事求是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换言之,即使在一个精神枷锁的环境中,也仍然要解放思想,不断反思自己,即把自己的思想、思维方式作为自己的思考对象,使自己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
第二、解放思想是为了破除思想僵化的主体精神状态。
思想僵化就是思想禁锢于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中,禁锢于旧的条条框框中,一切从“本本”或上级指示出发,因循守旧,不敢思考,不敢创新的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精神萎缩下来,没有任何创造性。
思想僵化与实事求是是对立的,因为思想僵化从“本本”、指示、旧的传统出发也就不从实际出发,究根到底是一种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从根本上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所以要达到事实求是,必须破除思想僵化,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第三、解放思想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达到新的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必须真正解决问题”,“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是说,解放思想不仅仅为了扰乱反正,破除思想僵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新情况,从而解决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际上就是达到新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并不单纯表现为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同时也表现为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为指针和方向。使解放了的思想为实事求是服务,并达到新的实事求是,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如果解放思想是沿着实事求是的路子走,那么这样的解放思想没有界限,越解放越好,不存在什么过头和越界的问题,反过来,如果解放思想不是沿着实事求是的方向前进,这种所谓的思想解放就是过了头,就会变成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是胡思乱想。
在邓小平看来,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为了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达到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离开实事求是来解放思想,只能导致怀疑一切,离开解放思想讲实事求是,即使想求也求不到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是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的,是在具体的认识和解决过程中实现的,是通过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互动来实现的。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实践在不断地发展,总会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倾听群众的呼声,总结新的经验,才能保持思想的活力,防止思想僵化,也才能发现新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这个过程既是不断实事求是的过程,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任何离开这个过程抽象地讲解思想的做法,任何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三、在摸索中“求是”,在试验中创新,按照辩证法办事
[板书]
1、在摸索中“求是”
在邓小平同志看来,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的事业。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也是罕见的,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依照“本本”坐而论道不行,主观主义想当然不行,开始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哪一步走的不稳妥,就赶快改,“走一步,看一步”,在摸索中求是,实际上体现着一种实践反馈的方法。
2、试验中创新
[板书]
邓小平的创新,在理论上不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离径叛道式的创新,而是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际措施和具体政策上不是脱离实践的创新,而是建立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创新。一句话是实事求是的创新,是大胆试验中的创新,建立特区“试验场”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在试验中创新的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提出了改革一切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任务,怎么改?邓小平认为“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试验。试验中间会出现各种矛盾,我们要及时发现和克服这些矛盾,这样我们才能进步得比较快”。如果没有特区“试验”及其经验,许多大的改革政策是不可能那么快就出台并取得那么好的效果的。
3、按辩证法办事
[板书]
在摸索中求是,在试验中创新,是实践的辩证法。
对于实事求是来说有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如果思想方法不对头,不善于实事求是,结果还是做不到实事求是,在这个意识上说,实事求是一定要与按辩证法办事结合起来才能落到实处。
“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按照辩证法办事就要从发展着的实际出发,理论要联系变化着的实际。
在我党历史上,邓小平是少数几个真正把握了辩证法实质的人。他从来不迷信“本本”,一方面注意从当今世界发展的形势和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力求使大政方针符合实际;另一方面又告诫大家一定不要“照抄照转”中央文件。而应开动脑筋,将之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邓小平指出:思想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要提倡“独立思考,敢想敢说敢做,固然也难免犯错误,但那是错在明处,容易纠正。”“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不但中央、省委、地委、县委、公社党委,就是一个工厂、一个机关、一个学校、一个商店、一个生产队,也都要实事求是,都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想问题、办事情”,在他看来,学习理论和上级文件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把理论与当前实际相结合,学习理论主要不是学习和了解导师们得出的结论,而是要把握他们得出这些结论的方法。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一定要坚持,但必须使之与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联系不断发展的实际,认真研究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形象地说,就是要坚持一种“前后左右法”,即要对前(历史)后(未来)左右(周围现实的各种条件)达到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同时反对任何超前的“左”倾向和落后于现实的右的倾向,这样才能不断达到实事求是。
四、从实践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板书]
实事求是的直接目的的为了使认识达到真理,而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而实践这一标准本身也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具体化。而要使实践标准具体化,必须走出认识论一般原则的层次与唯物史观相结合,提出较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这样才能更好更大地发挥作用。
正是在这种条件下,面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惑和疑虑,邓小平提出了今天已经家喻户晓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更加适合具体的操作。第一、这里,生产力已不再是一般的生产力,而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凡是符合这一点的,都可以大胆采用。第二、综合国力既可以是直接的现实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潜在的。首先是经济方面的,也包括政治、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对于那些远离经济建设的部门,就可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其决策和工作。第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对发展生产力目的的规定。也是搞社会主义的总目的所在。
三个“有利于”标准,重点突出“有利于”,突出了以往被人们所忽略的“实践标准”中的价值问题,实现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有机统一。
[毛泽东思想中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实事求是,二是群众路线,前者为真理标准,后者为价值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整体,具有内在的联系。其中,发展生产力是基础和根本,因为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究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说,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生产力标准是根本标准。
这主要因为: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多种目标的根本条件。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
第三、就社会主义社会而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首要表现”“根本表现”,就是能使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任务”“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因此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制度方针、政策、措施的根本依据,应当成为检验实际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根本标准。五、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板书]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板书]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对与时俱进的科学表述和精辟概括。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发展的科学,行动的指南。马克思、恩格斯一贯认为,我们不想教条式预测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始终着眼于“眼前的历史运动”,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到《资本论》的发表,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就是不断探索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行动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是褊狭封闭、万古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正是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破解时代课题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完成新的飞跃。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无限创造力的根本之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是立足于时代、根植于实践的伟大理论创新,凸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板书]
体现时代性就是要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脉搏,符合时代特点,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把握规律性,就是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理论发展和各项工作符合这三大规律;富于创造性,就是要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谱写新的理论篇章结合起来,把发扬革命传统与创造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
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对开创党和国家工作的新局面至关重要。
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就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勇于和善于创新。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3、创新的意义
[板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根本任务
[板书]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
[板书]
1、三中全会以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板书]
(1)、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解为社会主义的全部内容。
这里强调一点的是: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理解成一种理论体系,运动过程,社会形态及生产方式。
(2)、不是把社会主义特有的内容当作社会主义来看待。
(3)、抛开生产力抽象地理解社会主义。
第一、表现在对社会主义目标的认识上,只强调生产关系上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和差别。
没有涵括生产力目标。斯大林把社会主义理解为计划经济+公有制+按劳分配,这一公式强调了计划与市场,公有与私有,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对立。这样的思维定式反发展生产力抛在了一边,带来了极大危害。如文革中大批的“唯生产力论”,“宁愿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第二、表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上。
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而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贫困落后的基础之上的。怎样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课题。而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不可跨越阶段的自然历史过程,我们过去的实践总想绕过这个问题来进行社会主义,那就企图改变生产关系来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在物质远没有富裕的情况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样不仅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使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第三、表现在离开生产力这一最大的实际来确定社会主义的阶段,屡犯超阶段的错误。
共产主义必须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基础。离开这一点来谈社会主义就不能从实际出发,而只能从观点出发来认识社会主义,这必从使我们在社会主义的实践运动中付出沉重代价。
(3)、在所有制和分配方式问题上,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和单一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存在着树大的片面性。
2、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
[板书]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这是邓小平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本质的起点,他针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实际。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止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有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
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误解有:
第一、误把单纯的“精神崇高”理解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板书]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它在精神方面的表现,但绝不能仅仅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在精神方面,在“左”倾错误时期,很多人认为我们的物质产品虽不如资本主义丰实,但我们有精神的优势,政治的优势,并以为凭借这些优势即使不高也能战胜资本主义。这自然就把“继续革命”“关键兴无”,“突出政治”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结果是越抓越不行。
第二、误把“一大二公”当作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板书]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其中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本来应该根据生产力来确定,但我们做的正好相反。不是着力发展生产力,以生产力来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而是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以为公有制水平越多越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结果导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脱节,严重阻碍甚至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误把平均主义当作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板书]
中国是个封建思想和小生产意识影响很深的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根深蒂固。这种思想和“左”的思想奇妙地结合在一块,使长期以来平均主义被当作社会主义所固有的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却被当成“按酬付劳”的“资产阶级雇佣劳动”观点,遭到严厉批判。大搞平均主义的结果是严重起来损害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共同落后,共同贫穷。使生产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第四、误把“普遍贫穷”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板书]
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展到了顶峰,四人帮提出的“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荒谬理论,一时间“富”被当作资本主义的代名词和同义语,谁也不敢误富,“穷”被当作社会主义的代名词,越穷越好,越穷越光荣。
3、在实践中的反思
[板书]
没有弄清楚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以否定的方式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不是社会主义,封闭僵化不是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及其理解
[板书]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板书]
2、对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解
[板书]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一个目标:
(1)、这一科学论断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了首位,并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板书]
马克思主义一直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但过去解放生产力,指的是社会主义革命推翻和消灭旧的社会制度,把生产力从旧制度的束傅下解放出来,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就是发展生产力,不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了,邓小平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好的,它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要通过各种具体的体制[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才能体现出来。基本制度建立以后,各种具体体制的建立,完善还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开拓创新。在某一时期建立的某种具体体制,随着实践的发展就会产生弊端,束傅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要发展生产力,还有一个不断改革从而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傅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直讲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二个目标:(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目标。
[板书]
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使资本主义的两极对抗不可能消除,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剥削、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直接后果,因此许多空想社会主义就把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作为最直接的目的和愿望。但他们并没有找到良方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从资本主义内部运动出,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找到了一套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现实的途径
。“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我们的改革并不是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是使富的更富、穷的更穷,社会主义建设不应用人民的血汗重新培植一个剥削阶段。如果产生出新的剥削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了邪路了。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是社会主义压制于其他经济形态的本质规定,这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认识。
第三个目标
3、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把“共同富裕”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最终目的[板书]
“共同富裕”相对于前两个目标来说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与其他一切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两极分化。但它是共同贫穷,而不是共同富裕。少数人富,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少数人富。多数人穷都不是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历史上一切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为这追求的共同理想,共同富裕更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梦想,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梦想变为现实成为可能。
注意: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
4、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手段与目标的辩证统一
[板书]
在3个目标中,第一个生产力目标是后二个目标的基础,第3个目标是最终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有前2个目标作为手段,因此它们之间是手段与目标的统一。
1、2句是生产力方面的手段3、4句是生产关系方面的手段
5句是目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表现在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为主的基本制度,才能保证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
5、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体现在以下几个动词上: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反对僵化观点。
[板书]
6、社会主义是按自身固有规律运动的过程,和人们发挥能动作用的过程的统一
[板书]
[这一点可自由发挥]
7、五句话是递进关系
[板书]
8、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对立统一关系
[板书]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肯定出现贫富差距,这与3、4句是对立的,但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根本的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们又是统一的在这5句话中,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力。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重大意义
[板书]
1、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把对社会的认识由特征层面深入到本质层面。
[板书]
2、社会主义本质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一整套理论大厦的基石。
[板书]
3、社会主义本质贩论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们对社会主义观念的深刻改革。
[板书]
4、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板书]
四、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板书]
1、坚持社会主义必然坚持发展生产力
[板书]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最终的决定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源自于它创造了比封建社会发达的生产力,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又成为它发展的桎梏,社会生产力的更进一步发展,要求更优越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建立在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在于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发达的生产力,否则它就没有产生和存在的理由。
过去我们曾急略过发展生产力问题,导致了贫穷才是社会主义的观念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并将生产力目标纳入社会本质范畴,这是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得出的重要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2、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必然性
[板书]
(1)、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板书]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而此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只有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按社会主义的原则进行分配,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否则财富匮乏,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分配方法,都不能达到共同富裕。
(2)、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矛盾的根本途径
[板书]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距离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的要求相差更大,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中,主要是社会生产的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重点和根本任务必然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功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板书]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目标,三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三者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分割,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靠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创造物质技术基础。因而,最根本的还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成功通路的形成是以秤力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得到证实的。
(4)、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并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
[板书]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必须利用自己的“政权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也曾深刻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社会主义从诞生的那一天便遭受着资本主义敌对势力的封锁、欺负,甚至军事进攻,企图扼杀它,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曾以其能迅速发展生产力的优越性生存了下来,社会主义只有使社会生产力充分地痛流出来,才能发挥它的优越性和吸引力,才能最终代替资本主义,才能为未来的共产的社会提供物质技术前提。
(1)、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3)、是体现社会的优越性,战胜资本主义的需要
(4)、是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历史前提)决定的(5)、创造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需要
(6)、提高或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安全的需要
(7)、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
(8)、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
五、发展是硬道理
[板书]
邓小平通过他多年领导建设实践的思考,不但得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而且把社会主义本质同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把发展问题提到了能否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能否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能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高度,认为我们所做的全部事情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在南方谈话中,他把这些凝为一句话:
“发展才是硬道理”。
1、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
[板书]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是时代的特征,中国应同世界一致,中国的主题也应同世界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发展是一种带有世界历史性的客观需要,中国人民若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落伍,就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自己耽误的时间弥补过来,中国社会主义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能复兴。
2、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政治性命题
[板书]
中国的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发展不仅仅停留在经济上,要把它提高到一个政治的高度,不这样看问题,就不会明白为什么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的发展问题那么忧心如焚,90岁高龄时南方视察,再次谆谆告诫党和人民不发展不行,发展太慢也不行,80年代末的风云变幻,东欧的剧变,苏联的解体,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发展问题。
3、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战略性命题
[板书]
战略问题—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
战术问题—局部性、短期性的问题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包含的问题很多,矛盾也十分复杂,如经济落后、文化、科技、教育的落后,政局的稳定、祖国的统一,国防建设的加强等,所有问题的解决集中到一个焦点上,那就是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
4、什么是真正的发展—发展慢了就是不发展
[板书]
在唯物辩证法中,运动—变化—发展是同序列的,范畴,更高级的是发展,任何的运动、发展都是永恒的,但任何的运动、变化、发展又都是必然通过一定的参照系和能比较出来的,在同类事物中,决定其前途和命运的,不是发展不发展问题,而是发展快慢的问题,人类社会越向高级发展,越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状态,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莫不如此,因此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就必须促进生产力和经济、文化,以以往所没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这才叫发展,邓小平讲:
“现在周边一些国家比我们发展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发展太慢不能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也就是不发展,也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邓小平同志说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5、抓住机遇—实现真正发展
[板书]
邓小平同志指出:
“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这里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善于运用辩证法中变不利为有利,变可能为现实的矛盾转化思想,他讲的机遇是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的统一,是冷静分析形势与革命乐观主久精神的统一,是稍纵即逝的发展契机与实践主体有准备的奋力捕捉契机的统一,总之契机既不是单纯客观的,也不是单纯主观的,实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邓小平同志更多地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如何不失时机,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板书]
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任务中,又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把科学技术摆在第一的地位,并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马克思曾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说第一生产力呢?
1、从科技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来看,必须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板书]
2、从现代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因素所占的比重来看,必须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板书]
当今世界,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之大,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高科技产业雨后春笋。
3、从知识创新和创造知识的劳动在现代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必须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板书]
科研人员是劳动者;“知识已经被认为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因此,信息、技术和学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江泽民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四、坚持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板书]
针对经济建设中姓
“贸”
姓
“社”
问题的质疑,邓小平同志在92南方视察讲话中指出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建设新条件下,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一个实践准则和理论准则的统一,对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体现了党的实是求是的思想路线
[板书]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中,我们最大的实际就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中国实际,是真正的实事求是,用它来统一思想,才能勇于创新,大胆试验,取得新的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就坚持,违背的就纠正,才能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各项工作前进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2、“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为我们解放思想,促进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板书]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没有先例的伟大创新事业,哪些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哪些是实事求是的,这靠主观判断是无法证明的,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但实践是一个总体范畴,具体起来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个别实践是无法足以证明或设想措施的正确性,“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验证一切工作得失,无疑是正确的。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板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基石)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板书]
1、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板书]
马克思在《哥达纲令批判》一书中提出资本主义制度被推翻以后,要经过三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发展阶段的理论: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通常称作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但历史的发展已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但社会主义并不是发生在高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诞生于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当落后的国家。现实的社会主义无法选择自己的历史起点,这就决定了现实的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结论。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科学分析和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便成为社会主义实践面临的首要问题。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阶段的认识
[板书]
列宁是第一个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经过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实践。意识到不能从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出发建设社会主义,应对社会主义阶段进行符合本国实际的判定。“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就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重新认识基础上的。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曾提出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
“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等概念。说明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熟程度不同的阶段,但列宁并明确提出进入社会主义后有一个初级阶段的思想。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了超现实的判定。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并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之时,计划10—15年的时间过渡过共产主义,赫鲁晓夫宣布20年建成共产主义。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都没有做出贴近实际的正确判断。
3、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曲折过程
[板书]
(1)、50年代末,毛主席曾提出社会主义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长的时间,这对我党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由于认识不足,纠“左”不利,把主要矛盾看作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提出了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错误,导致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产生。
(2)、理论孕育:1979年9月29日
叶剑英《建国30周年的讲话》中孕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我们现在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3)、概念的提出:
[板书]
198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理论初步阐述
[板书]
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中,再次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在初级阶段,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97年党的使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以后,虽然我们身处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环境,但在主观上却并未自觉意识这一客观事实。错误地认为我们所进入的就是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由于没有认清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必然会在建设的指导方针、政策和策略上出现一系列失误。严峻的事实教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总结经验,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国情现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板书]
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初级阶段,具有其历史的.现实的必然性。
1、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条件所决定的[板书]
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在世界历史所造成的特殊条件下,经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进入社会主义的。也就是说,中国不是象马恩当年设想的那样,在发达的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而是在东方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基础上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由于世界历史给东方落后国家提供的历史机遇,它可以跨越资产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但是它不能跨越生产力发展的必备进程和客观阶段,社会主义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在生产高度现代化、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充分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充分体现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显然,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这就决定了我国必然有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2、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板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社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处于不发达状况。今天的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很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的后列,(1)、人均收入只有700美元,(2)、经济结构上,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科技结构等方面极不平衡,距离现代化的目标还很遥远,(3)、在经济运行机制上,我国的市场经济仍然不发达,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均不完善,有待发育,(4)、社会生活中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还占有相当比重。(5)、国民总体素质不高。只有少量的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普遍的技术水平不高,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6)、科技教育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7)各地区发展还很不平衡,少数城市和有些沿海地区发展水平较高,广大农村还比较落后,一些人的温饱还有待解决。从总体上说,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成熟,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度还不高,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社会主义的各项具体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中国现在在世界上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与中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不小,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1/4,但其国内的生产总值以美元计是中国的10倍,中国与亚非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家处在同一发展线上。
3、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板书]
由于我国不是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又是在两种制度并存,两条道路竞争的格局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中,通过内调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发展,这一切意味着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任重而道远,即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4、是由实现现代化任务的艰巨性决定的[板书]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总书记对党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和由此决定的这一阶段的长期性,作了精辟的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这样一个阶段:
(1)、它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是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由文盲半文盲人中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比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由贫困人中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比较完善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7)、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8)、是逐步缩小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三、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
[板书]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这个阶段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要使中国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包含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在内的工业化。在中国要全面实现工业化,需要很长的时间。
1、中国的工业基础很落后,我们工人旧中国接受下来的工业几乎等于零
[板书]
在这个基础上起步,将占世界人口1/5的国家实现工业化。决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历史上发达的国家工业化都走过很长的历史时期,英国的工业革命持续了几个世纪,发达的国家工业化都花费了从近一个世纪到几个世纪不等的时间,中国的人口比现今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之和还要多,中国工业化所需的资源,财力和物力,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即使考虑到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展因素,中国现代化的难度也比这些国家都要大,所需的时间也比较长,没有一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是难以完成的。
2、实现中国的城镇化,对中国来说也极为繁重
[板书]
西方发达国家现在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很小的比例,多的不超过15%,最小的只有3%,而中国至少占80%,中国要使非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譬如将农业人口降到总人口的1/4,也需要将7亿农业人口转移到非农业领域,这几乎是发达的欧洲人口之和如果转移相当于加拿大那么大国家的人口,完全转移这些人口也需半个多世纪,从现在算起到21世纪中叶。[不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因素]
3、现代化是一个变化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要求也不一样
[板书]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21世纪中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或具体地说是人均收入4000美元左右,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代的目标,现在中等国家发达是这个水平,而发达国家远远超出这个水平,到21世纪中叶,这些国家肯定在现有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从动态角度来看,要完成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这些分析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是比较中肯的,应该看到,“至少“两字表示一百年只是一个下限,初级阶段可能更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板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
[板书]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涵义: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表明:
(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指出了我国社会的性质.[板书]
标志: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以马克思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
(2)、从量上看,我国社会主义还没有发展成熟。还处在不发达阶段,从而使这个阶段有着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的特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板书]
(1)、从生产力状况看,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
解放以来,生产力有了极大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远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理应具有的生产力发展的高度,这突出表现在:
第一、经济总量可观,但人均占有量极低。
第二、生产力发展多导次性,既有现代化工业,也有落后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落后工业,既有科技水平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也有文盲半文盲占人口很大比重状况同时并存。
第三、地区发展不平衡。
第四、生产力落后决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较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还占相当比重,整个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化生产方式二元结构特征极为突出。
(2)、从生产关系状况看,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及多层次不平衡,决定了生产关系只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也只能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从上层建筑状况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经确立,但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任务还很重,建设高度的民主政治所必需的经济文化条件还很充分,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4)、从意识形态状况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主体规范,但是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严重的影响还严重存在着,经常侵蚀着党的干部队伍和国家公务员队伍,并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板书]
1981.6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概括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力,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并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商城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五、一切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板书]
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史上的首创。邓小平在谈到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特别强调:“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视野,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有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探索。”这就是说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或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名下的某些错误观点出发,只能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一切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才能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板书]
2、一切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才能对我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一个正确地认识[板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才能理解我们现在所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
[板书]
4、一切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菜呢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积极与巫傩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板书]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板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发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板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性组成部分。
[板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制定一切方针的根本依据。[板书]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一)
[板书]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一、正确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板书]
1、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板书]
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较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及实现的根本途径。
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部署、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2、正确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板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A、工、人均占有量低.。除钨、稀土人均占有量较高,钛、锌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外,其他均低于平均水平。
B、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服务业不发达。
C、人中基数大。
D、经济结构不太完善。
因此要实现工业化,会面临许多困难,选择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2)、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能否全面进步。
(3)意义:
第一、正确选择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跳跃式发展的首要条件。
“亚洲四小龙”发展历史(略)
第二、是关系全局纲领。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整体性。方向性、长远性的指导作用。它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是制定和运用各种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以及立法的基本依据。能否选择切合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关系到能否实现奋斗目标。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
第三、是动员和指引人民群众奋进的目标和道路
经济社会发展战备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通过它可以动员人民群众为实现这一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这一蓝图而努力奋斗。
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特点;
[板书]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板书]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21C中叶。反我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三步走”战略方针:
[板书]
第一、我国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反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第二、“三步走”战略步骤:
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钨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第三步、下世纪用30-50年时间翻一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基本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三步中最关键的是第三步目标不高,但做起来不容易。
发展战略的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和交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邓小平提出的”分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进行的科学总结。它必然成为我国今后制定现代化
建设战略蓝图的指导方针:
第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证明社会主度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基础与保证。
我们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但中心仍然是经济的发展。
第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现代化不能争于求成。
在通往现代化的征途上存在着众多的困难,因为”中国科学技术落后,困难比较多,特别是人中太多。增加人民的收入很不容易。短期内要摆脱贫困落后状态不容易,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反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也不能把时间
定得太短,欲速则不达。
第四、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生积累。轻消费。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根本目标是很清楚。那就是消灭贫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五、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为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创造必要的体制条件。
(三)、分三步走战略的特点:
1、既体现了雄心斗志,又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板书]
我们要用100多年的时间走资本主义几百年走过的路。(雄心壮志)。实事求是表现在:目标降低了。不再是建设强国。而是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时间延长了。至少延长了半个世纪。
2、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板书]
3、注重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板书]
(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
二、实现分三步走战略的重大意义
[板书]
1、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板书]
2、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板书]
3、必将大大加快世界文明的进程
[板书]
三、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
[板书]
我国的现代化实现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为了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必须以速度发展经济。因为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怎样尽快发展中国经济呢?邓小平认为:“要善于把握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也就是说要善于排除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把握时机使国民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邓小平语重心长地指出“抓住电动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太慢,老百姓比较就有问题”,“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另人就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要落在后面了。”
机遇是客观存在的,在机遇面前,各国和各地区都是平等的,谁抓住机遇谁就能走在别人前面,谁错失机遇谁就落后。历史证明了这一真理:一个是二战后在20年内经济快速增,就抓住了两个机遇;一个是二战后,日本防务由美国提供,军费直线下降,美国侵朝、侵越战争对日本54亿美元的“特需订货”,国际贸易体制自由化等有利时机,引进技术、扩大出口。迅速成为亚洲强国。
亚洲“四小龙”从60年代中期开始,利用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资本市场资金供给比较宽松的机会,大量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用国内产品替代进口品,大力发展出口工业。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跨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
我国在经济发展史上则有多次与机遇失之交臂的惨痛教训,13世纪宋元之际,由于持续的战乱,刚刚出土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在摇蓝之中;17世纪明清之际,中国又由于战乱,错失了发展机遇,使中国在走向资本主义和现代化的竞争中,比西方国家落后了一大截。18世纪后期,中国正处于“乾隆盛世”而英国则发生了工业大革命,当时的夜郎自大的清政府,闭关锁国。以不变应万变,把现代工业和国际贸易拒之门外,终于落在了世界各国的后面。19世纪中叶,以戊戌变法为标志的一批仁人志士,试图走富国强兵之路,但被慈禧太后疯狂镇压,没有出现类似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经济发展的格局,错失追赶西方列强的机遇。
1911年的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又葬送了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变法图新。振兴
民族经济的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下面临着一个百年机遇:
机遇之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持久和平的国际大环境专心致志地发展本国经济。
机遇之二、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原来的美苏两极争霸世界的格局,中国也成为其中一极,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遇之三、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为我国扩大开放提供了更大空间。
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形成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不公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要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管理与资本,而且发达国家也展中国家的市场。
机遇之四、世界经济的中心正逐步向太平洋沿岸地区转移,太平洋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加速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
古代以农业文明为主的时期,中国及其他文明古国处于了经济中心。在中世纪时以各航海技术为首的商业文明,扮成在地中海地区,在近代工业文明时代,以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为中心。二战后,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金元帝国”的建立经济技术移向大西洋地区上世纪的60年代后,随“四小龙”的迅速增长,东盟各国的奋起直追,世界经济中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本世纪有经济学家称之为“亚洲太平洋世纪”。这里没有中国的发展是形不成的,而中国又正处于亚太地区的中心地带,这一有利的战略位置对于中国经济的腾飞具有不要估量的战略意义。
机遇之五、新技术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机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们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我们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实现技术创新,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初级化,就有可能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追赶西方发达国家。
机遇之六、良好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为我国今后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抓住机遇的原则:
第一、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埋头苦干,反中国的经济建设。
第二、必须要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第三、必须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感,不要片面求稳。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二)[板书]
一、要有一个合理的经济结构
[板书]
在探索具体实现
“分涉走”经济发展战略方针时,邓小平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重要经济思想,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二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三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之间组合和构成情况
[或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在社会生产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
[板书]
分类:根据不同产业中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来划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根据人类经济活动的先后顺序来划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板书](1)、农业和工业之间
(2)、农林牧副渔和轻重工业之间
(3)、煤电油和基他工业之间
(4)、“骨头”和
“肉”之间
[即工业和住宅建设,交通市政建设,商业服务业建设等]
(5)、积累与消费之间
(6)、经济发展和教科文卫之间
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与我国当时选择的粗放型、封闭型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有关,在这一传统发展战略的约束下,我国又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依靠行政力量采用
“紧”的投资计划,集中短缺的资金源投入到优先发展的行业,其结果是资源严重短缺,投资效益很差,经济结构严重扭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慢。
3、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以下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板书]
(1)、农、轻、重之间比例关系,关键是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
(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比例关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更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
(3)、区域之间的协调关系,既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不能以牺牲一部分地区来发展另一部分地区。
(4)、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不能以牺牲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来追求高积累、高增长。
(6)、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要两个文明一起抓
4、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原则和方向
[板书]
强调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相互协调,一方面要注重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不能搞
“单打一”,另一方面,要有发展重点,农业与交通、教育与科学应是发展战略,因为过去这些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要使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合理化,就要重点发展这些行业。
怎样处理好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正确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邓小平指出:
“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以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调整总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
(2)、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3)、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轻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和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调整方向:
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这就是说,第一产业要全面提高农业的质量和隐步增加农业产量;第二要调整工业结构和提高工业素质;第三要大力兴起和发展流通与各种服务部门。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
[板书]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板书]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因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具体表现为:
(1)、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
(2)、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
(3)、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发展提供劳动力
(4)、农业的发展提供最广大和最可靠的市场
(5)、是经济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6)、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出口商品
农业在我国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因为我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多,而可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人均占有量很低,如果农业发展滞后,十几亿人口的吃饭就成问题,邓小平一再告诫我们
“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隐定不隐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隐定不隐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隐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农村不隐定,整下政治局势就不隐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2、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目标和政策
[板书]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并进一步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具体来说:
(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板书]
(2)、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城经济。
(4)、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5)、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6)、逐步发展规模经营:
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尊重农产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三、继续发展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振兴支柱产业
[板书]
1、基础工业及措施
[板书]
基础工业: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和能源、钢铁、重要原材料等基础工业。
措施:
(1)、集中必要力量,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
(2)、实行投资倾斜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应当放大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以及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尤其要重视老工业基地和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
(3)、高度重视节约能源、原材料和运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支柱产业及措施
[板书]
支柱产业: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
措施:大力推进其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带动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调整,支柱产业的发展,必然确定目标,择优扶持,集中突破,注重提高,加强自主开发能力,形成经济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3、十六大提出的在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板书]
(1)、新型工业路子: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第二: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第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四、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板书]
1、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作用和意义
[板书]
(1)、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条件
(2)、是加快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素质的需要
(3)、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服务社会化,专业化水平的需要
(4)、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需要
(5)、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6)、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
2、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板书]
(1)、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是:
建立开放型,多层次,多功能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和相当配套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是加快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就业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农村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
(2)、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3)、制订和完善有关第三产业,特别是有关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秩序,使第三产业的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4)、以企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建立充满活力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赋予第三产业自主经营权。
(5)、积极鼓励第一、第二产业的人员,资金和设备向第三产业转移,一方面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增就业人员和企事业及行政机关下岗人员从事第三产业,另一方面鼓励第三产业兼并应当关停并转的工业企业。
(6)、要特别重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民到小城镇兴办第三产业,建设小城镇市场和基础设施,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7)、积极引用外资、技术和销售渠道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国内第三产业走出国门,发展对外贸易和服务业、旅游业,实行国际化经营。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三]
[板书]
一、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板书]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板书]
(1)、地区经济协议澳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是实现全国经济布局合理的途径。
(3)、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条件。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
[板书]
(1)、它有利于开通市场,货畅其流,打破封锁,实现贸易互补。
(2)、它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联合开发,协作配套,实现资金的融通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优势产业。
(3)、它有利于集中中财力,无力,人力,连、合起来发展基础产业,共同打开水陆空出口通道,改善投资和市场的环境。
(4)、它有利于共同利用科技开发能力,联合技术开发和攻关,开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与低物耗的产业,实现智力与技术互补。
(5)、它有利于促进共同繁荣,将强民族团结,安定边境。
(6)、它有利于组织跨地区经济贸易集团,充分利用本地的出海出境口岸,共同走向国际市场,发展与走遍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与睦邻友好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生产力布局发生了新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各地重复建设项目多,妨碍了生产的合理写作全国统一市场得形成,应港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加淮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板书]
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与引导地区经济康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1、统筹兼顾,因地制宜
[板书]
要大力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发展分工,是各地区各发展其长,发展自身的经济优势;各地区都要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树立全局观念,避免不合理的建设和重复引进;各地区要根据自然地理特点和经济的内在联系,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发展格局特设的地区经济;加强地区的合理分工,形成有利于发挥地区特设和区域协作的统一经济体系和统一市场;把经济的统一性和发挥地区经济的特赦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2、发展优势,分工合作
[板书]
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字眼地区和加工地区,沿海和内地的关系,比买你去见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各地区经济在更高的起点上向前发展。
3、利益兼顾,共同富裕
[板书]
正确处理地区的经济利益关系,这是地区经济联合的关进;把资金合资烟头相应倾斜与投资韩晶和经营环境好的地区和产业;国家要继续扶持“老、少、边、穷”地区,使这些地区的经济面貌和人民生活都有显著改善。
三、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
[板书]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骨干作用。这类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继续发展优势,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富集,能演较为充裕的地方。这类地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政策个开放步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四、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板书]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板书]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条件
(2)、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根本条件。
(3)、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条件。
2、实心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板书]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板书]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资金短缺压力的需要。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社会需求结构变得需要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需要。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需要
(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需要
(7)、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具体内容略)(由学生补充材料)
3、经济发展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板书]
(1)、方针:坚持速度与消息的统一,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基本方针。
(2)、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建设效益的辩证关系
经济发展速度已经济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以经济增长速度为条件。但方则发生不一致时,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四中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
3、意义:
[板书]
坚持经济建设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高经济效益可以逐步缓解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等矛盾;能够增加供给,缓解供需矛盾,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能够加速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在社会现有劳动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提高经济建设效益可以节约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耗费,加快生产力发展速度。
五、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板书]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板书]
(1)、劳动力:是劳动则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形成的劳动能力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管理)
(2)、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经济建设要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3〉建立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相结合的科技体制。
2、经济建设要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板书]
(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从刚本上说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内容略,实例从报纸上剪裁]
3、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
[板书]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2)、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措施:防止工业污染和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推广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强化环境保护;增加环保投资,提高投资效益;编制环境保护规划,江污染防治费用纳入政府预算。
4、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板书]
(1)、我们必须坚持志愿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戏院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措施:一是合理开发资源,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二是要依法管理和保护资源。
三是要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由1972年世界环境大会提出的,它包括:消除平昆和保持适度经济增长、控制人控增长和开发人力资源,适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建立公平的分配雁泽,推动技术进步和对于危险的有效控制,降低能原和原料的密集程度,提高科技含量,实现地区经济平衡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板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决定的。在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居主导地位。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板书]
1、生产资料所有制
[板书]
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占有,支配,使用和收益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2、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板书]
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构成该社会的所有制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在社会经济形态中所处的地位,占有的比重及相互关系。
3、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板书]
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4、以公在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板书]
(1)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多层次生产力水平]
(2)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板书]
这种所有制结构,最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最实际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反映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板书]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经历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建立最适合生产力状况,最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板书]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板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提出,形成与发展
[板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1997年党的十五大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针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阐述,由“必要补充”改为“基本方针”。由“基本方针”明确为“基本经济制度”,进而强调要“坚持和完善”。这是党中央特别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实践,特别是在总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发展。
3、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板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目前我国经济总量(GDP)居世界第六,人均超过800美元,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但2001年人均国民收入(GPI)仅居世界第141位,相当于美国的1/39,日本的1/36。总体来说,我国生产力水平公平还比较落后,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二十多年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以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要求来衡量,仍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单一,国有经济战线过长,比重过高。在现有的608个工业门类中,国有企业涉及604个,其中大型国有企业涉及533类,占全部工业门类的87.7%。有限的国有资本几乎遍及所有的经济领域,在许多产业仍然“一统天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多种经济成分不能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4、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板书]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板书]
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关建性作用。因此,要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第一、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公有制为主体,首先体现在国有资产和集体所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有效地组织社会生产,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人事,促进经济高速
发展。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能简单地从数量和比重上衡量,而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质”的优势上,即体现在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规模经济、资本的增殖能力和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
其次,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企业目前已占企业总数的32.6%。它们的蓬勃发展,充分体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要求,有利于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第二、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为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要从战略上调查国有经济布局,坚持贯彻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有所为,就是国有经济要控制少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在国防和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基础行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行业要占去配地位,在重要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可以控股,也可以参股,通过少量国有资本控制和影响更多的社会资本。有所不为,是指国有资本要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让更多的社会投资主体进入,依靠多种经济成分解决现阶段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第三、要支持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符合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占整个国民经济的1/3,占公有制经济的1/2。集体企业就业人数为14377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19.7%。其中,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291万人,乡镇集体企业从业人员13086万人。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促进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面宽量大,多为劳动密集型,是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龙其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极富活力的一个新增长点,是近年来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力。以乡镇企业为重点,支持和帮助城乡集体经济发展,是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当前要针对产权界定难、贷款融资难等实际问题,调查政策,深化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晰产权,建立出资人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努力实现集体经济新的飞跃。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板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绝不是权宜之计,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板书]
一是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已占GDP的1/3;二是拓宽了就业渠道。
到2001年底,城镇非公有单位就业人员已达432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29.3%;其中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经济单位从业人员达671万人,私营个体单位从业人员达3658万人。三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融资体制由单一的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变化。
到2001年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已达38.5%;四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
五是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占了很大比重,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集体水平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应做到:
[板书]
一是充分认识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对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应支持和鼓励发展。
二是在政策上要清除各类岐视性规定,在市场准入,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待遇。
个人资本投向“民航”,要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投资参股能源、交通、电信和供水、供热、供气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建立企业集团公司,允许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控股现有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要支持和帮助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它们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在政治上要关心帮助,在参与政治生活方面应当一视同仁。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市场经济的发展证明,多种所有制经济安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要求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这一共同点,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努力培育多元的市场主体,完善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和强化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创建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所有制结构调整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
[板书]
1、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含义
[板书]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应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板书]
现阶段我国国有经济的特点
[板书]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所有,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所以称为国有经济。
特点:
第一、这不是覆盖全社会的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板书]
而是同集体所有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并存的一种全民所有制。
第二、全民所有制企业提供的积累基金属于全体人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分配。
它提供的消费基金,特别是个人消费基金,则主要是在全所所有制企业,国家机关和国家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职工中进行分配;第三、它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统一管理。
而国有企业拥有全部法人财产权,包括对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利。国有经济的作用:
[板书]
(1)、以国有经济掌握着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命脉,从总体上控制着生产和流通。
拥有现代化的大中型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大型商业、通信业、银行、矿藏、水流以及属于国有的森林、土地、山岭、草原等自然资源、(2)、国有经济掌握着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化大生产,代表了我国生产力的趋势和方向。
它们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改造提供各种先进的设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3)、国有经济又是保障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并且保障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贸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保障、3、集体经济的发展及作用
[板书]
集体经济:
[板书]
即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作用:
[板书]
(1)、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2)、它不仅向城市和部门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农副产品和原料,而且还为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轻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城镇集体经济已成为一支强大的经济力量,在工业、交通运输和商业等领域中占较大比重。对予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繁荣市场、稳定物价、提供黄金积累、安排劳动就业、扩大商品出口以及巩固工农联盟,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等有极其重要意义。
(3)、沿海地区,集体经济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发展创汇农业和使乡镇企业进入国际大循环,走向国际市场,对扩大和加深我国对外开放将起到重要作用。
四、个体经济
[板书]
1、个体经济:
[板书]
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
经营的经济。
特点:它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不剥削他人劳动,劳动者的劳动与自有的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劳动产品归自己所有。
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在经营范围、规模、方式到原料来源、销售价格、收费标准等方面,都是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和影响,都要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管理。因此,它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是从属于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经济。
2、特点:规模小、操作方便、经营灵活
[板书]
同分散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但也可以同社会化大生产的某些环节相联系。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因而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特别是在那些以劳务活动为主和适宜分散经营的经济活动中,在那些群众需要而国家和集体又不能有效经营的行业中,个体经济有很大适应性,应该大力发展。即使将来社会化大生产水平有了相当的发展,个体经济仍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以弥补现代化大生产的某些需要。
3、作用:
[板书]
(1)、它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和零星分散的生产资源,挖掘民间的特殊技艺,增加社会产品和出口产品,保存传统的手工艺和服务项目,增加外汇收入,满足人民各种需要。
(2)、它以规模小、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补充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不足,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生活需要,方便人民生活。
(3)、个体商业从事的商品贩卖,促进了城乡和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交换,活跃,繁荣了市场。
(4)、它可以动员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广开艺业门路,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即节约了国家投资,又增加了财政收入,还提高了个体劳动者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安定。
(5)、它还锻炼和造就了一批善经营、懂管理、有技术的人才,通过市场竞争,起到促进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作用。
要继续鼓励和引导个体经济的发展,依法保护其合法利益,进行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五、私营经济
[板书]
1、私营经济
[板书]
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
在私营经济中,私营生产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依靠雇佣劳动进行生产性经营。私营经济存在剥削关系。
我国私营经济自1982年以来发展较快,有一批私营企业具备较大的生产经营规模。私营企业经营范围也较广,主要经营建筑、加工制造、采矿、农副业、商业、运输、饮食、服务等行业,这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作用
[板书]
目前,我国私营经济的经营活动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是同占优势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在原材料上,燃料的来源和产品的销售、价格的确定等方面,受到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它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对私营经继续鼓励和引导,要依法保护其合理的权利和权益,进行管理,使其健康发展。
3、出现的条件
[板书]
我国私营经济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相对落后,发展也不平衡,而且人口众多,不仅每年城镇有大量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同时农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大量农业需要转向非农产业,现阶段的公有制经济还不可能吸收这样庞大的劳动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必须自谋出路,在公有制还不能有效地把一切生产要素组织起来的条件下,私营经济的存在就有必然性。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它可以发展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出口创汇、增加财政收入,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同时,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六、外资经济
[板书]
1、定义:
[板书]
外资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经济成分是指国外投资者根据我国涉外的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开办的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听外商投资部分。
(1)、外商独资企业
[板书]
是指外商经过我国批准,在我国境内租赁土地,独自投资、独自管理、自负盈亏的企业。
(2)、中外合资企业
[板书]
是指我国同外商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
(3)、中外合作企业
[板书]
指由外商出资金、设备,我方出土地、劳动力,双方签订合同,合作经营的企业,在合同期内,外商可用提取折旧费的办法取回投资,并按照合同规定享有权力、履行义务、分享企业利润,合同期满后,企业归我方所有。
2、性质
[板书]
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贸企业所吸收的外贸绝大部分属于是资本主义性质,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属于从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取的一种手段。这此企业在国家控制和调节下同社会主义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都要遵守我国的法律,接受我国政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合资、合作经营的企业还包含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股份,它们中的相当部分是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双方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盈方。因此,这些企业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经济,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3、作用
[板书]
积极发展外资经济,对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还不发达。资金十分短缺,技术比较落后,生产经营管理不中,利用国外资本,可以弥补
我国建设资金之不足,建设者一些国民经济急需的项目;可以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加快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可以啬国家。地方的财政收入,积累建设资金;可以学习外因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管理和技术人才;还可以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等。
当然,吸收外资可能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带来的消极因素比起利用外资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竟要小得多,外资经济中存在剥削现象,但从长远来看,它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板书]
进入新世纪后的一段时间内,国有企业改革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六大报告对今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明确的部署。
1、继续调查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板书]
方针: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抓大放小的方针
(1)、国有经济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四大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即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持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这是国民经济有所为和要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其他行业,特别是一般竞争性行为,由于国有经济不具备优势,要逐步退出和收编。
(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经重逐步降低
由目前的1/3多一点降到“十五”末占30%,这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所有制结构。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经重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高一些是理所当然的(目前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一般占5%左右,发展中国家则占10%左右)。我国国有经济也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占20%以上。但是也不能比重过高,以免影响有效竞争的开展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3)、积极地实行抓大放小方针
国有经济主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掌握干把个甚至几百个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就能左右国民经济大局,主宰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几年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大产业整合力度,推动了国有经济实力继续向大型企业集聚,一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显著增强。按照国家经贸委规划,“十五”期间,要努力发展30-50家大型企业集团,并紧紧围绕提高大型企业国际竞争力推进相关的工作。
与引同时,对于数以千计的没有市场前景,没有资源或者没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数以万计的一般中小企业,则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通过兼并、破产、资产重组(指大企业)等逐步退出市场,或者通过多种形式放开、搞活、转制(指中小企业),不要久施不决,变成沉重负担。为此要抓紧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退出机制,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债务清理,二是职工安置。相应地,一定要适当增加银行呆坏账准备金,二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
[板书]
国有经济由于控制着我国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使国有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要积极推进作为国有经济主干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规范,使其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1)、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积极采用能够提高国有经济效率的经营方式。
[板书]
要改革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制。同时,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分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就是说,要积极吸收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革。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在股要市场募资是一种重要形式。据统计,自1991年~2001年底,我国上市公司累计募资已达7726.84亿元。
存在的问题:国有股一股大现象比较普遍;一股独大问题也很突出(国家股东和法人股东占压倒大多数);我国相当多的以国有股东为大股东的公司是由其控股母公司资产剥离包装后上市的。有的母公司原来的优良资产转到上市公司后,剩下的非主业和不良资产留在母公司,这样的安排使有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受没有竞争力的母公司所控制,董事会成员也主要由母公司任命。母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就有可能把上市公司视为“提款机”,通过各种方式把上市公司资走掏走。
(2)、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板书]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责共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据此,当前要注重维护股东包括中小股东的利益;要健全董事会制度,上市公司要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要真正代表出资人利益,防止和纠正“内部人控制”;强化外部监督,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形成有效的对经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董事会和总经理原则上分设;处理好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代会)的关系,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何等。
目前存在的问题: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董事会不到位,不能很好代表出资人利益,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关系(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3)、推行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板书]
垄断行业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的领域,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垄断有三大类:
第一类叫自然垄断。它是以输送网络系统的存在为基础以及与此相应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所决定的。首先,输送网络(如电网,电话线,自来水煤气管道,铁路等)业务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其中相当部分是沉淀成本,如果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进行重复投资,不仅会浪费资源,而且使每家的网络系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必须足够大,以有效降低产品的固定成本,进而降低产品单位成本。范围经济则要求将密切相关的业务很好聚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经营,以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因此与自由竞争能促进效率提高不同,网络性自然垄断行业由一家经营比多家厂商竞争更有效率,资源配置更为优化。正因为这样,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都承认“适用除外”原则,把自然垄断部分排除在反对之列。
第二类叫行政垄断。政府职能部门要消费者按照它审定的价格购买它指定的产品和服务。这也包括政府不准某些商品自由经营,或者不准某些商品进入它所管辖的地区销售,或援矛本地企业一些业务垄断权等。业务主管部门限制或禁止行业公司之间开展价格竞争,也属于这一类。
第三类叫经济垄断。企业凭借其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技术集中等经济优势,在生产经营和服务领域限制,排斥竞争的垄断,也称厂商垄断,包括企业之间搞限价、价格同盟(如行业自律价),企业之间及竞争企图垄断市场的购并等。
对以上三大类垄断,需作具体分析和对待。
首先,对行政垄断总的要加以反对和破除。
[板书]
例外的是,烟草还需国家专卖,垄断经营。不如对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食盐的供应,由国家定点生产。对于一般的行政垄断,包括地方封锁,部门市场分割,政府限制贸易等,都是坚决反对,因为这类垄断是会麻痹市场机制,损害效率的提高,还会带来收入分配不公。
其次,对经济性垄断,也要防止和的对,特别是对于各种形式的价格操纵和串谋、追求暴利的定价等,要予以揭露和制止。
[板书]
现阶段中国经济的集中度较低。据统计,1999年,我国销售额居于前十名的商业企业的年销售为1260亿元人民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为8%,而美国1998年销售额居于前十名的商业企业的年销售额为4013亿美元,占全国零售额的20%,这表明中国市场的集中度低。因此,经济性垄断问题还不十分突出。
比较复杂的是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和引入市场机制的问题。
除上述几方面的工作以外,还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推进企业管理和现代化,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以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板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板书]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板书]
在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是马克思一个基本观点。
社会主义传统的分配方式是在按劳分配理论指导下,不论是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把按劳分配作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认识并使其与公有制,计划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调控社会生活三者方面的运行。从1956年~1978年,我国基本上是否定按劳分配以外其他分配关系存在的合法性。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进程,我们对以往的分配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反思:一方面,由压抑消费政策转变为富民政策,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完善社会分配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在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上,从过境只讲按劳分配到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政策,再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将其完善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党的十五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依法保护佥收”,“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到十六大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2、按劳分配的内容:
[板书]
凡是有劳动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劳动产品经过社会扣除之后,社会以劳动为尺度。按照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的原则。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仍然适用
[板书]
市场经济按劳分配是相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劳分配并不矛盾,而是相互统一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基本性质和要求未变,但按劳分配适用的范围、实现的方式和程度、与马克思设想的模式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做法有着很大不同。按劳分配的寅,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要按价值规律,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作用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首先,两个主体既企业与劳动者在流通过程中要根据市场形成的劳动力以价格,在合同中规定劳动者的标准工资,作为劳动力的交换价格。其次,劳动者成为企业职工进生产过程。企业职工的最终所得不要看实际付出的劳动大小。
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板书)
(1)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在整个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中,既不能因为强调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而否定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和发展:也不能因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而动摇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3)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按劳分配在实践中出现的其它情况
[板书]
(1)、平均主义
按劳分配的本来含义是反对平均主义,可是运行的结果却是平均主义。
(2)、官本体制:官本体制本来与按劳分配毫无牵挂,但却偏偏结下了不解之缘。究其原因,就是按劳分配的劳动标准不好计算,而官价却是容易把握的尺度。
(3)、脑体倒挂。简单与复杂劳动之间的关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实在复杂。
(4)、在实践中演化为“按权分配”,对于公共福利而言,不是人人平等,不能体现按劳分配,而是为权所用。
以上诸种现象,在按劳分配的传统框架里根本无法解决,就像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这是实践中的一个黑洞,我们只能采取对按要来分配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按要来分配可以消除平均主义,因为人们拥有的“要来”并不是平均的,要来分配也可以消除官本体制,因为官价从来都有不是生产要来;要来分配可以消除脑体倒挂,知识产权的收益就是劳动的升华。
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板书]
1、在企业内部实行分配
2、通过货币关系实现
3、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
[板书]
1、什么是生产要素
[板书]
对于生产力由哪些要素构成,哪些要素有权参与分配,形成了大致3种观点。
(1)、多数人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除了马克思的三要素外(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管理、技术也应纳入生产要素中。生产要素是指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需要和使用的各种具有相对特殊功能的基本因素,具体来说,包括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原材料、资金、技术、专利、信息、管理、教育等.(2)、生产力要素层次论。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也称实体性因素层次,包括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是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第二层次,又称附着性或渗透性因素层次,指科学技术、教育、信息等没有实物形态,只能附着在实体性因素之上或渗透在这些因素之中,通过改善实体因素的质来发挥作用的因素;第三层次,也称运行性因素层次,主要指生产管理它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生产结构安排,产品设计、规模选择、生产与销售决策等。
(3)、实物形态和流动形态构成的。以商品形式出现的实物形态的要素,如劳动力、不多资本、地产等以外,更主要的是另一类以各种流动的形态出现的物质生产要素,如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等。前一类叫物化的生产要素,后一类叫流动的生产要素。只有物化的而没有流动的,就像只有物质而没有运动一样,真实的社会生产是不可想象的;只流动的而没有物化,就像运动没有物质一样,真实的社会生产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
[板书]
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实际上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按其每个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时间的长短来进行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性
[板书]
(1)、市场一种观点认为: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一种分配方式。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明显区别在于通过市场竞争性的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所依存的最基本的前提是一切产品,特别是参与产品生产过程的每种生产要素都必须是商品,并以存在的这些要素所有权为前提,否则也就不存在相应的比较完善的市场和市场机制,生产要素作为商品的事实,要求它们的使用从所有权的角度,必须向其所有者支付相应的费用,生产要素这种参与分配经济行为的发生,就是取决于资源主要由市场配置这种特定的经济运行方式,在这样的市场机制下,资源的分配和配置要求收入分配必须与其相统一。
(2)、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收益或收益太低,生产要素就不会投入。生产的基本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只要通过市场投入生产和服务,就要得到相应的报酬,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信息、技术、才能、商标等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日浙重要,也要求按要素分配。
(3)、第三种观点认为,多数人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加快党的富民政策的实施步伐,实现共同富裕。
3、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如何结合[板书]
在两者如何结合的问题上,有的学者提出,在我国现阶段,客观存在着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和结合的社会经济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关系及其结构。结合将采取外部结合和内部结合两种形式。
(1)、外部结合,指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分别在不同的经济领域中发生作用。即在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而在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2)、内部结合:指在同一经济内部可以同时存在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两种分配方式。
具体说来有三种形式:
a、在混合所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相互融合,就使得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在混合所有经济内部共同发生作用,形成两者的内部结合。
b、在公有性质的股份制企业,由于将有一部分企业内部职工股和社会公众股,这就产生了按股分红,它和按劳分配就在企业内部结合了。
c、在股份合作制经济中,既有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又有劳动者的资本联合,在前一种情况下,劳动者的分配将采取按劳分配的方式,从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同一经济中实现内在的结合上。
4、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
[板书]
多数人认为具体实现形式是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利润的分配。
也有相当部分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生活资料,先按劳分配不行,而应该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因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既是劳动者,又是财产所有者,因而应从两方面取得收益,如果光按劳分配,没有按资分配,那就只是劳动者,不是所有者;如果光按资分配,没有按劳分配,那就只是所有者而不是劳动者。
思考题:你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板书]
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板书]
长期以来,传统的观念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强调市场经济只能与私有财产制度相联系,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
1、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板书]
社会主义制度是基本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在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逐渐发育成长起来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所以两者能够结合起来而不矛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的结合,体现了人类社会自发组织、自发管理能力的提高和社会成熟的程度,属于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之一,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生产力发展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是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我国通过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并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既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又能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2、搞市场经济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板书]
邓小平说:“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搞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是统得太死,限制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限制了经济的活力;另一方面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都不能很好发挥。这两方面都是对生产力的束缚。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僵滞局面,市场经济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①供求,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出现了生产的单一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矛盾,这就使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商品交换则把供求双方联系起来,从而解决供给和需求的矛盾,②价格,价格是把供求双方联系起来的利益纽带,是价值的实现形式。价格是协调供求、引导资源流动和在不同生产部门和企业配置的指示器,通过价格的双向调节,使供求在新水平上达到平衡。③竞争,竞争是指买卖双方之间及买方之间、卖方之间围绕商品价格和质量进行的较量,只有竞争才能使价格随供求的变化而升降,价格的变化及过来调节供求。所以,竞争作为一种强制的社会力量使价值规律的要求得以贯彻,并在优胜劣汰中变成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自觉行动。竞争是市场活力的灵魂。市场机制就是在供求、价格、竞争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中,发挥着节约资源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它使市场经济这种组织的开放运行系统,内有追求利润的动力,外者竞争的压力。形成特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凡是市场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的地区。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板书]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的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信号瓜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板书]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
[板书]
(1)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法上基本和资本主义社会相似。”是就市场经济本身通行的共性东西而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形式、手段、方法等。都可以借鉴,拿来为我所用,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企业是市场法人主体;产品、服务、货币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均衡价格;通过灵敏的市场信号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必须有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计划调控来干预市场的运行,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本质要求:产权明晰化、市场主体法人化、要素流动市场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关系法制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点: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产权商品化、宏观调控间接化、市场体系完善化、交易过程规模化、市场管理法制化。现代市场经济具有信息化、金融化、知识化、金球化四大特征。
(2)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不是有计划与无计划、计划性与盲目性、自觉性与自发性。有调控与无调控之间。而是所有制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主体:前者是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目标是共同富裕,后者是按资分配,导致两极分化。
二者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目的不同,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掌握在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手中。为全体人民谋利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为少数人或小集团谋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辅。共同富裕,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根本利益一致,靠发展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关系自我完善可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追求剩余价值。按资分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劳资对立,靠自身难以协调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基本矛盾。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板书]
(1)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2)在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具体地讲:
A、在所有制结构业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上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多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
B、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以注意消除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C、坚持国家对市场经济的电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但决不能推崇市场的自发性,国家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市场与计划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继计划经济体制之后形成的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比较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正在形成的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它们最重要的共同点,是政府在经济生活中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干预经济即宏观调控的职能依然存在,不可偏废。所不同的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不是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对微观经济活动施加影响,经济生活已不再是安全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的作用已不再被认为是无所不能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政府作为代表社会总体利益的经济行为主体,与企业、个人并列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三大经济行为主体。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曾经与早期市场相伴随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大大减弱了,整个经济的计划性增强了。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宏观调控的经济体制,就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早期的市场经济,而只能是现代市场经济。
我国的对外开放
[板书]
一、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
[板书]
和平:东西问题(政治问题)。“一战”后,出兵围剿红色苏俄;“二战”后建立了雅尔塔体制,划分势力范围,逐渐形成两大阵营。战争使人民珍视和平。战后,从70年代开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元化加强,两大阵营趋向缓和,和平是可能的,苏联解体后,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相互制约。发展:南北问题(经济问题)。无论富国、穷国,都需要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板书]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即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受任何干涉和侵犯,国家利益是最高原则。其中的主权(对内最高权,对外独立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没有和平的环境,什么都干不成。
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
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看作是处理国际关系最具强大生命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遵循睦邻友好原则,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创造和维护和平友好、长期稳定的周边环境。
三、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板书]
(1)、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板书]
科技革命的出现使得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凸现出来。
第一次,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应用和纺织、冶金、造船、航海业大发展为标志,工业、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世界市场形成,向现代社会转变,国际政治关系萌芽。第二次,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电的应用和化工、机械、汽车、航空等的发展为代表。提高了社会化程度,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发展。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第三次,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可追溯到30年代初,核、化学、火箭、计算机等的萌芽)1945年,原子弹的成功预示着科技革命的到来。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宣告开始,方兴未艾,航天、计算机、生命科学等促进了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各种交往手段越来越现代化,综合实力影响着政治。
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国际化发展。这种国际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社会生产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已超越国界,形成生产的国际化
B、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一体化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场的作用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本质上具有开放性,是我们市场经济应具有的。从我国的历史看,闭关的教训最深刻,开放的经验最值得汲取。
(2)、为什么把对外开放确定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板书]
A、进行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对外开放
在落后的产业基础上赶上新技术革命,现代化建设任务繁重,资金,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存在较大差距。另外,观念仍须改变。不能对资本主义东西退避三舍,僵化看待。(封建社会,男女有别)列宁运用资本主义十分灵活,苏联三十年代的建设也在特定的情况下开放了。
B、提高经济效益要求对外开放
各国的资源技术均有长处和不足,通过开放可实现优势互补。进口我们缺乏的,出口我们优势的,广泛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的成果”。大一点讲,实施后来者战略。凡是后来居上的文明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日、德、美),中国应该典型了。马恩肯定了资本主义的成就,列宁灵活地采用了资本主义,斯大林利用了资本主义文明的成果。放心吸收,不崇洋媚外、搞民族虚无主义就行了,但是,只要落后就有吃里爬外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应该把发展问题提高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但是,世界的发展也闪耀着中华文明之光。马克思曾说:“中国人都是发明家,他们比法国人还要文明、开化得多。中国人发明火药的时候,法国人还在用棍棒厮杀,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而法国人那时还不会写字,中国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预告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火药把骑士阶级打得粉碎’,指南针导致了地理大发现,‘拓宽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奴隶制文明,青铜时代。没有四大发明,新大陆的发现,世界的航运与贸易乃至以后的发展不知会推迟多长时间。在吸收过程中,要注意分精华与糟粕。
C、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要求扩大对外开放
相对发达的工业与低水平的农业。农业基础落后,剩余大量劳动力,发展农业需要大量资金。安置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都需开放。
D、是我国生产力长期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资金、技术、管理,提高人员素质。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
四、对外经贸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对外开放格局
[板书]
1、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
[板书]
发展对外贸易。通过进出口贸易争取更多的外汇,加速经济建设。作用:
(1)、优化资源配置。进口稀缺的,出口富裕的。我国曾高价进口英国镁粉。
(2)、提高经济效益。用较少劳动换回较多的劳动,获得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如与俄罗斯的边境贸易。
(3)、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扩大就业。玩具、传统工艺。
(4)、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在贸易中,技术、管理水平得到检验,交流可以提高我国的经济素质,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引进先进技术:科学无国界,科技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应造福于人类。引进先进技术是实施后来者战略的重要保证。不能单纯地引进、再引进。应引进、吸收、创新、再引进、再创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从国情出发,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设备,加强管理,争取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提高国产化水平。
利用国外资金: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大量资金,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逐年增加,到1997年累计利用外资近3480亿美元,仅2001年就达570多亿美元,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但优惠政策导致了不平等竞争。要优化投资结构,投向基础设施、支柱产业、高新技术等方面。要加强管理,防止重复建设,注意环境保护。
发展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
劳务合作:承建海外工程,分保等。作用:1、赚取外汇,减轻就业压力。开发西伯利亚。2、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黄河小浪底。3、带动出口。原材料,设备,配件。4、提高声誉。
旅游:自然遗产,大自然的造化;人文遗产,人类智慧的结晶。作用:创汇,带动各行业发展,促进商品出口,扩大就业,增加和国际交流和影响。问题:服务质量,设施水平均亟待提高。
2、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板书]
分步骤、有层次、逐步推进。1979年试办特区,1980年,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1988年,设立海南省(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同时,加强周边,开放五个沿江城市,十八个省会城市,十三个沿边城市,增加三十四个开放口岸。
形成了有重点、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对外开放格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
全方位: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都开放;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多层次:就是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对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实行开放,并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城市——内地中心城市”。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加大了开放的力度,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将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对外开放达到了新的水平。
经济特区等的共同特点: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已从铺摊子、打基础到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上来。方向:以工为主,工贸结合,外向、多功能的综合性特区。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地区:1、扩大地方管理权限,2、对外商给予优惠政策,(急缺产品允许部分内销)
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开发区与经济特区的区别:
管理体制上:特区是独立的行政区域,开发区为地方政府管辖,开发新技术、发展新产业;经济结构上:特区,工为主,工贸技结合的外向型综合性经济,开发区以开发工业生产新技术和科研为主。
广阔的陆地疆界为沿边开放创造了条件和机遇,特点:
(1)、起点和开放度较低;(2)、主要是发展中国家;(3)、主要形式是边贸、旅游和劳务输出;(4)、任务是创造条件,打基础,缩小东西差距,改变落后面貌。
沿海港口城市兴办保税区:
开放度最大,开放层次最高,直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经济试验区”。比特区有更优惠的政策,特殊性在于可享受“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五方面:(1)、免进口关税;(2)、区内与国外间货物的进出口可免许可证;(3)、国内外企业可在区内设置转口贸易机构,从事转口贸易和为区内企业代理国际贸易业务、转口贸易权可由区管委会直接审批;(4)、区内实行现汇管理,企业外汇金额留成;(5)、区内各类仓库、工厂间货物可买卖,并通过保税区生产资料市场与非保税区企业进行交易。
五、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板书]
1、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板书]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努力扩大出口。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深化贸易体制改革,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完善有关关税制度和贸易融资机制。
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逐步推进服务领域开发。通过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改善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提高法规和政策透明度。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板书]
中国经过15年艰苦的谈判过程,主语在2001年12月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入世”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加速我国自身经济的发展,促进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育。中国入世后,通过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将促进中国价格体系的理顺、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经营体制的转变;有助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束缚,建立统一的市场,从而达到货畅其流,使资金、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第二,有利于我国外贸环境的改善。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是贸组织成员有143个,成员方之间的贸易占整个国际贸易的90%,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中国如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经济联合国”,就会逐渐被排除在世界经济主流之外,这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三,中国可以取得稳定的、多变的优惠待遇。世贸组织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是非歧视原则,即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加入世贸使我国能够享受到任何成员方给予其他成员方的优惠。
第四,中国可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取得双边贸易谈判的主动权。我国可以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有效解决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纠纷。
第五,中国可享受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为外贸发展提供良好机遇。世贸组织规定,发展中国家可以享受特殊待遇,在关税保护程序、继续实行普惠制、过渡期等方面均较发达国家优惠。很多条款中列明“宽松条款”,发展中国家还可从世贸组织得到特殊援助,如定期培训外贸人才等。从已有的经验来看,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因为加入世贸组织而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而是均较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2、积极参与区域和洲际经济合作组织
[板书]
中国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介入区域性、洲际性的国际经济组织,有利于更好的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参加国际组织将使中国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同时也会把我国的对外开放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中国将在世界的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也将促进世界的发展。江泽民指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