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10的分解与组成》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设计《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数学教案设计《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发现数组成的递增、递减及互相交换的规律。
3、在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10的9种分法。
【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课件、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
1、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2、教师引导10、9、8、7、6、5、4、3、2、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双手,如图:双手平伸是10,弯下一根是9,弯下二根是8,弯下三根是7,弯下四根是6,弯下五根是5。也可以说,弯下一根手指是9和1,弯下二根手指是8和2,弯下三根手指是7和3,弯下四根手指是6和4,弯下五根手指是5和5。
二、通过故事情境,感知10的分解与组成。
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它们带来很多的宝贝,请幼儿每人取出10个宝贝,(快思 www.xiexiebang.com)试着把它们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多少种分法?自己试着来记录一下……
三、通过课件,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1、师:数一数来了几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2、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巩固练习。
10个小朋友一组,边唱找朋友的歌曲边做游戏,唱完后迅速分成两部分,说一说10分成了几个几?
五、活动延伸。
将各种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区供幼儿操作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大班数学教案设计《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151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银行》含反思》:大班教案《银行》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策略进行10元以内人民币之间的兑换,运用已有经验感知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自主结伴三至四人开展小银行游戏,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银行》含反思教案吧。
《大班教案《4的分解组成》含反思》:大班教案《4的分解组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了解4的分解组合,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记录的习惯,并发展幼儿表达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4的分解组成》含反思教案吧。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设计:10的分解与组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设计:10的分解与组成一、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四、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五、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矿泉水瓶若干个,废报纸球10个,铅笔,记录单,黑板,粉笔,学习教科书,数字卡片。
六•活动形式: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七、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示数卡。如
师:这是数字宝宝几?(9)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小朋友与老师的数合起来是9 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2•3•4•5•••••)
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体小组和个别)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一)、创设情境,手指歌导入。
1•手指头呢,可重要了我们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头还可以变成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看他们来了••••
2•手指头除了跟我们玩,还可以帮我们数数呢!今天我们就用手指头数数,大家快来试一试吧!
(二)•手指动起来
1•小小手指有几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根一根数来做好朋友。
2•教师引导幼儿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双手(和老师一起伸手指数数)
3•小朋友可真棒,来一边说一边做吧,相信你们能行!
4•数的真好,1和9合在一起是多少呢?2和8?3和7?4和6?5和5?(指名回答适时鼓励)我们还可以这样说:10可以分成1和9,9和1•••••
(三)•玩游戏:打保龄球
1•幼儿动手操作,把10个矿泉水瓶摆成一排,用废报纸球去打水瓶,让幼儿观察打到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打到?这样和起来有几个?(记一记,思考10 的多种分法)〈1〉把幼儿分成10组,每五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总结10的九种分法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 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趣味儿练习,《十只青蛙》
1010101010
∧∧∧∧∧92 83 74 65 518 27 36 4
(五)结束活动:学生齐读儿歌《十只青蛙》,分组到室外组织打球比赛,巩固对10的分解和组成。回家把今天学习10的组成说给爸爸妈妈听,比比谁的办法更好。
第三篇:大班数学《8的分解与组成》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8的分解与组成》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8的分解与组成》教学反思
为了让大班幼儿能在小学有效学习数的分解与组成知识,幼儿园的大班教材就已经安排了数的分解与组成内容,其中第一学期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第二学期安排的是6至10这5个数的分解与组成,这也与《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大班幼儿数学认知目标要求相符的。
第一学期大班的幼儿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各数的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分解与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尽管以往教学数的分解与组成时,所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但还是发现,活动过程与方法都有些机械,不够灵活,所以本次活动前我用心思考:如何以游戏的方式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如何用操作来引发幼儿思维的活动?
去年10月份,我在园内公开课时,执教了《4的分解与组成》,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我的设计非常好,就是没有给幼儿提供记录单。所以在后来的数的分解与组成活动中,我都给孩子们提供了记录单。本次在执教8的分解与组成时,我课前为每组幼儿准备了一张大的记录单和8个苹果图片及提前画好的一棵苹果树。
参照教学用书中的活动设计,先学习8的组成,运用“结苹果”的游戏,幼儿很快也很顺利完成了活动任务,效果良好。在运用游戏“摘苹果”来学习8的分解时,我指名两个幼儿来进行“摘苹果”,其活动目标就是要求幼儿知道8具体能分成几和几,两名幼儿上台后,拭目以待,老师一声令下,“摘苹果”开始了,结果是A摘了4个,B也摘了4个,这样就把8分成了4和4,幼儿记录后,重新换幼儿,游戏继续进行,通过6轮游戏后才发现,8能分成4和4,出现了4次,8能分成5和3出现了2次,而8能分成1和7及其他情况均未出现,这是因为,每个幼儿都不想落后,都想在活动中表现自己,他们的能力相当,所以摘下的苹果数总是相差不多,如果用这种游戏方法可能很难完成活动任务,而且效果不佳,此刻,我机灵一动,打算重新考虑游戏方法,对幼儿说:“这个游戏经常出现重复现象,我们不玩了。”于是在美工区,拿来两个可比克的盒子,取来8根水彩笔,指名幼儿来分,告诉幼儿,每次分的要和别人的不一样,很多幼儿的常规思维就是等分,首先是8能分成4和4,接下来,就有幼儿将彩笔分成了5和3,当然也有重复的分法,但是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就会发现重复,于是掌握了规律的幼儿就在前面幼儿分的基础上,直接将一个盒子里的水彩笔,取出一支,放在另一个盒子里,幼儿们一边探究,一边分,一直将8的7种分法全部分完,并正确记录了下来,在此时,我依旧用鼓励的口气说:“赶快开动脑想想,还有别的分法吗?”就在其他小朋友还在思考怎样分时,C突然举起了手说:“老师,老师,我还有分法。”我以为他肯定是慌张,弄错了,就给他一个机会:“你说吧!”“8可以分成8和0,8可以分成0和8”,他一口气说完,很是自豪。于是我表扬他:“你真是个爱动脑子的聪明的孩子!”
最后在填写记录单时,对于填写的顺序我作了引导和指导,让幼儿按照顺序进行了填写,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想到了以下几点:
1.课前准备活动很重要,不仅仅是物质教具材料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幼儿预设生成的问题该如何处理?提前备的活动设计只是一种预案,教学活动中要随时调整活动方案,我们不能完全按照课前备的教案去执行,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有自己主见和构想,不要照葫芦画瓢,按部就班,才能使活动效果趋于高效化。
2.幼儿园的活动虽说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在游戏情境中渗透知识,但是,并不是说越好玩的游戏就会收到好的效果,教师在游戏活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游戏活动的有效性,不要一味地为了游戏而游戏,失去了游戏性活动的目的和价值,降低了游戏活动的效果。
3.虽然本次活动效果比较良好,但是中途出现了一点小的意外,临时改变了游戏方案,操作材料有限,只有一部分幼儿参与到了活动中,进行了分彩笔的活动,对于绝大多幼儿来说,只是举了手,也没有实际操作,故此,我们在准备活动材料时,必须考虑到全体幼儿都能参与其操作活动,这样才是是最公平的课堂。
4.重视活动材料的便捷性、实用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本次活动中,我提前花了较长的时间为幼儿准备了苹果树,苹果图片,但在实际活动中,没有分彩笔活动效果好,所以,我们在平时准备教学用具时,首先要考虑到它对活动效果的辅助作用,不要认为越华丽、漂亮的教具就是最好的,这是一个误区,今后在活动中值得注意。
第四篇:说课稿:大班数学《10的分解组成》
大班数学活动《10的分解组成》
一、说教材:
新《纲要》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10的分解与组成是在孩子们对10以内的数的形成,并了解了数与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对数的认识已经具备了初步的了解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说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10以内舒的合成与分解,提升计算能力。
2、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数的概念,并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三、说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难点:引导幼儿理解游戏规则。
四、说活动准备:
1、基本已掌握9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有一定的经验。
2、实物图片、54张扑克牌
五、说教、学法:
新《纲要》中提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去动物演唱会”为主线的情境教学法贯穿活动始终,中间穿插运用了引导观察法、赏识激励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等教法,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整个活动中,我把幼儿作为了学习的主体,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法、操作法、观察法等各种方法,调动各种感官的参与,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六、说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教师讲述游戏情景,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活动开始时为了能一下子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我设计了游戏情景:森林里最近非常热闹,动物王国要开演唱会,瞧!小动物们要出场了,请你们拍9下手欢迎小动物们出场。(运用这种情景的导语可以一下子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拍手欢迎小动物时也复习了9的形成)
2、创设情景,学习10的形成
这是该活动的重点、难点,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10的形成,我依然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计了小动物参加演出的情境。因为大班幼儿思维特点是具体性过度到抽象性思维的转变,所以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主要运用引导观察法、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在情境中轻松自然地学习新知识。
(1)通过直观地演示教具9只小兔子变成10只小兔子的过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9添上1是10”(师出示小兔子图片)看,首先出场的是谁?数一数有几只小兔子?用数学几表示?等等我—— 哟!又来了一只小兔子,现在是几只小兔子?用数字几表示?本来有9只小兔子,又来了一只小兔子,变成1只小兔子,我们就可以说:“9添上1是10”
(2)请幼儿为小兔子送胡萝卜了,引导幼儿观察数字9与数字10之间的关系,理解9与10之间多1少1的规律。
小兔子要吃胡萝卜,我们帮小兔子送胡萝卜好不好?(请幼儿一一对应送胡萝卜图片给小兔子)数一数,有几个胡萝卜?(9)用数字几表示?小兔子多还是胡萝卜多?多几?少几?(引导幼儿说出9比10少1,10比9多1)怎样变成一样多?我们再来送一个胡萝卜(9添上1是10)
(3)运用同样的方法请小猴子为大家表演,并重复上述流程送水果,让幼儿巩固刚刚对10的形成的认识。
(4)变换小兔子、小猴子的排列形式、位置,让幼儿排除干扰正确点数。
小兔子要为大家表演了,它们能够边敲跳边变换队形呢(师将小兔子排列成圆形),瞧,排成什么形了呢?小兔子有几只呢?(师再变换一种排列方式让幼儿点数总数)
小猴子也想象小兔子那样变换队形表演,小朋友们谁能上来帮助它们摆出新队形?(这里请幼儿上前摆队形,既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又拓展了幼儿的思维)一起数一数小猴子的数量变没变。
(5)认识数字8,知道8是可以代表任何总数是10的物体
今天有几只小兔子,几只小猴子为大家表演呢(10)我们可以用数字“10”表示,小朋友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0(这里让幼儿自已找数量是10的物体,让幼儿从刚才的情境中走出来,在实践中认证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集体操作:请幼儿为小兔子送胡萝卜了,引导幼儿观察数字9与数字10之间的关系,理解9与10之间多1少1的规律。
(三)操作学具,让知识得到进一步内化
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的、形象的,因此操作是解决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与知识抽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较好的手段。于是活动最后环节我安排了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学具,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得到练习巩固,使知识得到进一步内化。
七、延伸活动:
光靠一次活动是不能完全到达预期目标的,因此必须开展相应的延伸活动。如:区域活动、凑10游戏、生活活动随机渗透等。
八、说活动特色:
本次活动最大的特色是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充分体现了《纲要》提倡的活动课程观。
第五篇:《10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设计
《10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三、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四、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和教学光盘。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
3、数字卡片若干。
五、活动过程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把10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
∧
∧
∧
∧
∧ 9 8
7
6
5 1
2
3 4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9、、6、、6、3、、(三)、巩固练习
1、卡片填数 □
□ ∧
∧
∧
∨
∨
□ □
□
2、数学书第19页习题(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钥匙和锁上的数字,哪两个数字合起来是10,就用线连起来)。3、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视频。
(四)游戏活动
1、“找朋友”。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