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艺术教案
【活动目标】
1、在会念儿歌的基础上学唱A段歌曲,用歌声表现歌曲优美温馨的情绪。
2、理解歌词,尝试创编A段歌词,大胆表达对身边人的情感。
3、感受和表现歌曲中“爱”的情感,体验师幼、同伴之间互动交往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幼儿自制的爱心卡;幼儿已学会儿歌。
【活动过程】
1、幼儿安静(闭上眼睛)欣赏钢琴演奏,初步感受旋律的情绪情感。
2、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按节奏复习朗诵儿歌(前半段歌词),体验随乐朗诵诗歌温馨的意境。
3、出示图谱,教师范唱歌曲前半部分,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中温馨的意境。
4、学唱歌曲前半部分。
5、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表现“我爱你”。再次演唱前半段,并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我爱你”。
6、教师完整范唱歌曲,理解后半部分歌词。
7、幼儿唱前半段、教师唱后半段接唱歌曲。
8、尝试创编前半段歌词,并将同伴的名字编进歌曲,幼儿俩俩相对演唱歌曲,引导幼儿用歌声、表情、动作大胆表达自己身边人的爱。
9、出示爱心,以传递爱心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对身边人爱的情感。
(1)这是我们市一幼小朋友制作的爱心,他们让我把他们的爱传给你们。(强调:每一句唱到我爱你的时候传递爱心)
(2)小朋友边唱边传递爱心。
(3)写现场老师对唱,并传递爱心。
三、友情提示
按照歌曲结构继续创编歌词演唱歌曲,引发表达对身边人和物、家乡、祖国爱的情感。如:我要对着××说,我爱你;我要对着××说,我爱你…
第二篇:艺术教案
第一单元 装扮我们的校园
课题一: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与第一学段的单元主题“校园里的发现”具有纵向关联。在此,通过讨论、策划、设计和表现,重塑我们的校园之美。美术方面具体的学习内容有:欣赏学生的壁画、设计学校的平面图,合作完成壁画作品,设计一张“会说话”的课程表,装饰自己的校园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互相合作,整体设计校园环境,能用线描淡彩画发表现校园一景。
2.能有创意的打扮自己的教室或校园的一角,能根据需要设计出有特色的校园标志。
3.能积极参与环境艺术实践活动,并努力实现自己的设想。教学重难点:
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集体讨论,有策划、有目的的开展布置教室的系列活动。在活动中领会到集体活动由策划到操作的全过程及乐趣,体验艺术活动中集体合作的作用。教学准备:
教具:趣味课程表一张,彩笔,剪刀,胶水。多媒体教学光盘。学具:剪刀胶水,纸样一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讲授新课 1. 启发兴趣
我们每个班级前边墙壁上都贴有不同的课程,但是同学们所看到的课程表非常简单,让我们装饰一下,作一个——有趣的课程表。2. 出示课题,对照课程表的项目内容说出它的用途。3.
看多媒体教学光盘引入有趣的课程表提问:这种课程表与我们普通课程表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比普通课程表醒目、漂亮、挂在墙上五颜六色很美,时间长了不用看文字,根据颜色就知道上什么课。4. 出示趣味课程表,请同学们欣赏课程表的制作特点,除了有漂亮的色彩,还可以灵活移动。
5. 进一步分析新颖课程表是一张张小卡片组成的,可以随着不同年级的 升高而更换内容。三.讲授制作方法 1. 设计图样
2. 叠起后排齐剪开
3. 在中间小梯形内填写内容。4. 根据内容给边框涂色。5. 套挂成型。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也可以自己完成。
讲套挂步骤,并示范。五.小结 1. 优点:
(1)可长期使用,随着年级内容的更改而更改。
(2)有趣、新鲜、漂亮、醒目,不看内容也知道是什么课。
(3)好保存,放假可摘下来保存,新学年开始重新组合使用,还可以收起来寄给外地的朋友。2. 缺点:
害怕别人乱摘、乱换。
3. 改进办法:作完张贴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在上边。
第二课时 引导阶段
1.多媒体教学光盘展示校园装饰壁画小样范作实物,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思考问题校园里设置的艺术品应该如何与校园环境相协调?在校园里设置艺术品应该考虑选择那些内容和形式?你认为目前我们的校园环境应作哪些改进?何处应增加何种壁画作品?提出作业要求设计一件校园装饰壁画,并任选材料制作成小样。3.走出教室,进行校园实地考察,然后交流讨论,对校园环境现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改进实施方案,包括自己要设计的校园艺术品的内容、形式、使用的材料及制作方法步骤,并对同学的方案加以评述。
二、发展阶段
归纳学生的各种方案,分步讲解艺术品与所处环境协调统一的原则、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材料的选用以及制作方法步骤。
学生进入设计制作过程,其间教师及时将有创意的作业向大家介绍,供大家借鉴。对创意构思和制作有困难的同学给以适当的指导帮助。
三、完成设计制作过程。
四、展示讲评
交流展示作业,师生共同评述作业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注意将作品与拟置于的环境结合起来进行评价,避免单一评价作品本身。五.课后拓展
(1)对社区或乡村环境进行审美考察,提出自己的改造见解,并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环境艺术小品的模拟设计制作实践。
(2)如有条件,请校方安排施工,将优秀作业小样放大为设计尺寸,置于校园中。
环境艺术是人与其活动的环境场所、自然景况、各种接触用品等之间的综合设计和处理。它包括城乡环境总体规划设计、园林绿地设计、商业及交通信息系统环境设计、室外建筑群体的设计、室内陈设,各种用品设计以及与之相配的室内外雕塑、壁画等的统一安排设计。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明确了环境艺术品与所处环境的协调统一设计原则。
2.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否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环境化建设的习惯。
3.是否表现出关心校园和社区环境艺术建设的热情。
4.制作过程中是否表现出有计划性、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课题二:穿出我们的风采
课
时:1课时
课
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通过校服的设计与模拟制作练习,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教学难点:服装设计过程中把握大体比例 课前准备: 教师教具:服装设计作品欣赏多媒体课件;人体模特图投影片及与之配套的数套服装图复合投影片。
学生学具:搜集若干服装设计效果图、照片等图片参考资料;铅笔、彩色水笔、各种布头或彩纸,剪刀,胶水等。
一、导入 同学们,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大家想不想使我们的校园变的更加美丽多彩呢?那么让我们献出智慧与热情,为我们的校园添色彩吧
1、学生讨论“如何为我们的校园添色彩”这课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请数名已准备好的学生“模特”进入教室进行服装表演。3、师生讨论:购买服装时如何进行选择?
学生装应该具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各抒已见)
学生回答:颜色比较鲜艳的、宽松休闲的、适合运动的。有的喜欢颜色比较素淡的、比较合身的衣裙等等。
学生装的特点:宽松休闲、适合运动,颜色搭配适中。
二、新授
1、欣赏服装设计作品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欣赏服装设计作品,介绍服装设计过程的几个环节:(1)、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从整体入手,用简单的几何形概括的把握服装的廓形,要与人的职业、身份相实用。(2)、服装的色彩设计:服装的色彩要与人的肤色、发色成对比或调和的关系,也要考虑到人的职业、身份相适应。常用的搭配方法有同种色组合、类似色组合、对比色组合。
2、引导学生进行校服设计练习。(请同学们试试看)
⑴、用铅笔设计草稿、用水彩笔着色完成。线条应简练概括,涂色不必过于均匀,只做标示性涂绘,体现生动的效果。
⑵、用简练的线条勾画出人体的大体轮廓,用碎布头或彩纸剪贴服装。⑶、要求每位同学任选一种方式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放轻音乐,调节课堂气氛)
三、评讲作业
结合学生作业让同学们一起进行评价,找出优点、缺点,好在那里,缺点如何进行改正会更好,教师总结评价。
四、课后拓展
⑴、评选出最优秀的校服作业,向学校推荐,争取用于今后本校校服设计制作的备选方案。
⑵、留心生活中各种不同职业、身份人的不同着装,分析其优缺点和需改进之处。运用所学知识在父母、亲友购买和定做服装时,尝试为他们提供参考意见。
⑶、举办校服设计作业展览、交流、评议活动。⑷、根据优秀的设计稿,利用报纸、布料、包装纸等材料制成服装,用围巾、帽子、树叶、花瓣作为饰物,进行时装表演。
课题三:唱出心中的歌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人物动态姿势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概括表现事物的能
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多维的空间意识和造型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能用泥塑造出各种动态的人物。难点是能塑造出动态人物的动作。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
让我们分组唱歌,大家都来为我们的校园生活献上一首心中的歌!出示同学们创作的在艺术课堂上活动情境的人小泥塑,感受其情趣,通过传看,让学生初步了解用泥塑的形式制作人物的方法、模式对用泥塑来制作人物有个初步认识。
学生的“玩”泥,让学生了解了泥土的特点——可塑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泥塑的兴趣。
二、新授 教师讲解 制作泥塑人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
抓住人物的典型动态、典型表情。
②
不拘拟死板的比例、结构,只要生动、有趣、有创意就行。
③
塑造时可采用多种手法,如:捏、卷、贴、刻、按等技法,让人物形象更加的生动、丰富。2 教师示范。
三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为辅助,教师启发引导的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获取知识,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完成作品,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达到知识的深化。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练习,可个人捏一个或一组小泥人,也可一小组捏一组各种动态泥人:(音乐演唱组、歌舞表演组、体育运动组等组合人物)。四 总结
主要通过同学间的作品展示,谈手捏泥人的感受,谈泥人的造型是否生动有趣,有没有自己的特点,可表现的内涵,是否大胆的发挥,自己是否可再改进。教师对每一件作品都应加以鼓励。
完成作品后,全班举行一次展览,师生相互欣赏。⑵学生针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评出了创意最优秀作品、形象最生动作品、制作最精美作品、材料最丰富作品。
第二单元
方寸之间
本单元设计了“邮票寄深情”“书票藏情趣”“跳动的火花”三个课题,学生将学习剪纸、版画等艺术形式,通过欣赏学习邮票、火花、藏书票以及有关的音乐作品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发现和感受邮票、火花、藏书票的美感,探究其制作的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设计、表演、创作等多种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跳动在方寸之间,让学生学会在方寸之间言志,在方寸之间抒情。
课题一
邮票寄深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剪纸的表现方法,运用剪纸的手段表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尝试制作邮票图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积极主动收集、欣赏各种邮票,感受其中的历史与文化气息及其美的表现形式与方法,了解集邮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小品,感受和邮票有关的思乡、思亲之情。教材分析:
本课让学生用剪纸的形式来设计邮票,会取得一种非常别致的艺术效果,受到集邮爱好者和人们的喜爱。制作剪纸形式的邮票道德要设计好适合剪纸这种形式表现的图案,这个图案在设计时,又要受到邮票形状的限制。教具准备:剪好的范品,剪子、红纸、白纸、水彩笔 学具准备:剪子、色纸、白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学生用具
二、导入新课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单色剪纸,彩色剪纸。今天我们要学习在一定规格中设计剪纸——剪纸图案的邮票。板书课题:剪纸图案的邮票
三、讲授新课
1、欣赏书中P20页剪纸图案的邮票 第一套:《十二生肖》剪纸邮票,第二套《儿套歌舞》邮票 学生作品:有《蝴蝶》、《梅花鹿》、《抓狂》
2、设问:这些邮票的设计都要适合在一个什么样的图形中 ?
教师小结:在长方形中。因为邮票的形状大部分都是长方形的,所以我们设计的邮票要适合于这个长方形。
3、邮票除了图案以外,上面还有什么特点。
1)国籍
2)面值
3)时间
4)套数
5)型号
6)锯齿
4、讲解制作要点
1)要设计好适合剪纸这种形式的邮票图案。2)图案的设计要受到邮票形状的限制。
3)设计邮票要有特定的文字内容,图案设计应同邮票文字布局取得和谐效果。
四、布置作业
用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两张剪纸图案的邮票
五、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制作时遇到的问题。2)对普遍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六、课堂小结
1、小结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2、表扬展示部分优秀作品。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旧知识
1、邮票版面特点。
2、剪纸邮票制作要点。
三、学生继续制作,上节课未完成的作业
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评作业,小结
1、师生共同评议,选出优秀作品。
2、指出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板书设计
1)国籍
2)面值
3)时间
4)套数
5)型号
6)锯齿
课题二
书票藏情趣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的供欣赏的藏书票若干,学生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橡皮、肥皂、颜料等工具和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欣赏藏书票
欣赏邮票、火花、书签、藏书票,感受方寸之间的美感,并辨认出藏书票。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它们各有哪些美感?
教师出示一本书,请学生猜与书关系最密切的朋友是谁?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藏书票。
活动二
藏书票里的情趣 朗读诗歌《方寸之间天地宽》,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美和意象美,体验诗歌的情趣。展示制作的诗歌《方寸之间天地宽》课件,请学生朗读,体会诗歌的内容。
师:请大家熟悉这首诗歌,并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这首诗歌歌颂的主要对象。第二,请你就诗歌的语言韵律、描写对象、表达的情趣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三
赏析藏书票作品,积累美感经验。
1、教师出示几种藏书票,组织学生欣赏,感悟藏书票的制作方法。学习阴刻、阳刻两种表现方法,了解作品主题、构图、黑白、表现技巧等艺术要素及特点。
2、体验藏书票的美誉;“版画珍珠”、“纸上宝石”“书上的蝴蝶’,理解其缘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藏书票中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进行初步的审美感知。
3、引导学生探究藏书票的版画制作过程,了解阳刻和阴刻的刀法。师:有谁知道这张藏书票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让学生去发现去感悟。
4、理解藏书票的文化含义。师:请同学们想想、说说藏书票有什么意义?
启发学生领悟到藏书票是爱书者的一种标志,同时也是对书籍的一种美化。执教时间:3月20日——3月22日
札记:这节课学习运用橡皮、肥皂等材料制作藏书票,表现自己的个性及情趣、体验制作藏书票的乐趣,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基本的审美创新能力。借助诗词朗诵、歌曲学唱等艺术活动,加深对藏书票作品的感受,有热爱生活、热爱读书的情感。藏书票被人们誉为“版画珍珠”。第二课时
活动一
尝试创作藏书票,表现个人情趣。
1、请大家利用手中的材料,创作一张具有创新意识、风格不
同的藏书票。
2、学生自由组合创作藏书票。
教师播放《绿色的书签》歌曲录音,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愉快的创作。
3、联系前面欣赏过的藏书票,让学生懂得制作藏书票的材料及步骤和方法。
A 可以运用橡皮、肥皂等材料设计制作小型版画——藏书票。B 步骤。选择材料(肥皂、橡皮、石膏板、纸版等);明确主题,设计草图;拷贝落幅;刻制;拓印;装帧。
C 制作方法。拓印的方法;阴刻、阳刻的表现方法。D 构图的合理安排与设计。E 拓印的表现技法。活动二
展示交流
1、组织学生将完成的作品粘贴到艺术窗中,全体学生共同评议。师:你认为谁的藏书票设计得最新颖?谁的藏书票最有趣?谁的作品最优美干?谁的藏书票有些地方需要修改?
2、鼓励每个学生起来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抓住其中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
3、将几种各有美感特点的藏书票制作者邀请到台前,请他们以表演、诗歌等形式介绍自己的作品,与同伴分享创造的快乐。
4、将所设计的藏书票粘贴在自己最喜欢的书中。板书设计
A 可以运用橡皮、肥皂等材料设计制作小型版画——藏书票。B 步骤。选择材料(肥皂、橡皮、石膏板、纸版等);明确主题,设计草图;拷贝落幅;刻制;拓印;装帧。
C 制作方法。拓印的方法;阴刻、阳刻的表现方法。D 构图的合理安排与设计。E 拓印的表现技法。
执教时间:3月23日——3月24日 札记:藏书票被人们誉为“版画珍珠”。它是供读书、爱书、藏书者使用的一种标志,也是书籍的一种美化装饰。当你买到一本心爱的书,在扉页贴上一枚精美的小小藏书票,往往会使书本立即增光生辉,从而增添你读书的乐趣和爱书的情趣。
课题三
跳动的火花
教学准备
不同的火花资料、吹塑纸、水粉颜料、《卖火柴的小女孩》芭蕾舞光盘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发现火花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画册查找关于火花的图片、文字资料,相互介绍彼此所认识的火花。
2、结合学生自己的经验,请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所见过的最漂亮的火柴盒,说一说,它上面都有哪些好看的图案?
3、学生讨论:火花在火柴盒上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人们喜欢火花?
火花的功能:实用、美化、装饰、标志四大功能。活动二
火花家园
1、欣赏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经典火花设计作品,体验火花的美感。
2、了解火花设计的题材包罗万象,讨论哪中表现形式的火花作品是自己最喜欢的,并能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执教时间:3月27日——3月28日
第二课时
活动
一、制作火花
1、学生运用粉印版画的形式,制作自己设计的火花。表现时可采用四连画的构图形式,各幅作品的色调要统一在一个基本的颜色中。有条件的班级可以采用集体合作的方式,分小组同时创作一个主题,作品可以有多幅,不同的小组表现不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例如:请学生自带纸盒或其他纸盒,把自己设计制作好的火花粘贴在纸盒上,学生尝试以小组形式展示作品。
2、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说说自己对制作作品的看法。
活动四
教学评价
对火花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有自己的认识,并能体会到火花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设计和制作出富有美感、有特色内容的火花,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制作的作品。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儿童剧场
课题一
音乐之声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断及插曲,了解音乐剧的特征。
2.体验音乐剧抒情优美的情绪,学会用色彩表现情绪,制作小动物剪影。3.制作雪绒花装扮教室。教学准备:
1.电影音乐剧《音乐之声》的VCD、CD 等。2.彩纸等美术手工工具。课时:1课时
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活动一:快乐的多来咪
1.教师安排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音乐剧方面的资料,初步了解音乐剧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在艺术课中介绍自己所知道的音乐剧,讨论在音乐剧中的感受。
2.欣赏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断,了解剧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引发对音乐的热爱,对老师的喜爱。
音乐剧《音乐之声》,充分表达了教师玛利亚对大自然的热爱,她给孩子们教的“多来咪”无疑是一堂诙谐生动的音乐课,7个调皮苦闷的孩子爱上了音乐和玛利亚,他们唱出了怡人的《孤独的牧羊人》、激昂的《我最爱的东西》,睿智的《十六以后是十七》等,给她们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特拉普家的孩子们在父亲的晚宴上,在客人们面前说“晚安、再见”时,那乐趣横生的情景令人难忘。活动二:感受乐曲
a)
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请学生上台表演不同的角色,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请台下的同学把对音乐的感受用色彩表现出来。
b)
小结:欢快的乐曲用浅色表现,深沉的乐曲用深色表现。旋律的音高、节奏不同,色彩的深浅程度不同。
3.小游戏:教师方不同情绪的音乐,让学生用色彩表现。增强学生对音乐直觉的感受能力。
活动三:我是小小牧羊人
欣赏歌曲《我是小小牧羊人》,感受乐曲的情绪,带领学生分角色表演、体会,教学生快速制作小动物的剪纸外形,通过夸张表现,突出动物特征。选用色彩鲜明的彩纸,要求造型具有个性。活动四:我爱雪绒花
1.播放雪绒花的音乐,观赏植物雪绒花,带领学生制作雪绒花作品。要求:选用与乐曲情绪相适应的彩纸,运用油画棒进行大胆的造型表现。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3.表演《雪绒花》,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作品装扮舞台或教室,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情感体验。札记:儿童剧场是艺术课系列单元的延续,本课涉及现在比较时尚的音乐剧。通过这个平台向学生们介绍丰富的戏剧艺术,使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实践范畴的多元艺术门类有所了解和认识。执教时间:4月3日——4月5日
课 题 二
三
岔
口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欣赏传统京剧《三岔口》感受和了解京剧艺术中的哑剧表演形式,对传统京剧艺术表演有初步定认识。
2.表演、感受哑剧的基本特点,在即兴模仿的过程中体验乐趣。3.学习戏剧人物的表现方法,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准备:
1.京剧《三岔口》的VCD,画册和剧照。2.京剧《拾玉镯》的VCD。
3.彩纸、水粉颜料、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课时:3课时
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第 一
节 活动一:感受体验哑剧表演方式
1.播放京剧片断,师生交流自己对京剧的认识,启发学生积极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2.共同欣赏京剧《三岔口》片断,了解剧情。发现京剧中的另一种表演形式——哑剧,分小组对作品展开讨论,发表自己对看法,对京剧艺术中的哑剧表演形式进行分析,分析他们的特点。3.哑剧强调利用表演者的肢体语言,传达一些语言不易传达的思想和情绪。请学生模仿:如将将看到、听到、摸到、闻到的各种感觉以动作表达出来,体会出肢体语言在哑剧中的重要作用。活动二:学习表现京剧中的哑剧人物
a)
带领学生欣赏我国民间木版画表现戏剧主题的作品,体会出只要抓住人物的动态,就可将自己对哑剧中的人物表现出来。
b)
教师演示用彩纸做底,油画棒绘画的表现手法,让学生感受到只要夸张的表现人物动态就能较好的表现哑剧人物。
c)
用具拓展:展示用水粉颜料表现的作品,开阔学生的思路。
d)
细节的处理:欣赏学生作品,感受其不同地侧重点,如重点表现人物的动态、表情、服饰、或脸谱的花纹。
活动四:学生创作
a)
布置作业:根据刚才的记忆,把对《三岔口》的印象和感受,用自己喜欢的美术形式表现出来。
b)
引导学生同位合作表现一张大画面。
c)
教师指导构图,启发学生抓住自己对《三岔口》印象最深的细节进行表现。
活动五:展示、小结
师生交流作品构图情况,教师提出修改意见。
第 二
节 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活动一:回顾交流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京剧知识,畅谈自己对哑剧的认识。
2.展示上次构图好的作品,并对部分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活动二:学习色彩知识
1.感受冷、暖色的不同情感体验。
2.欣赏不同色彩搭配的作品,进一步体会色彩的重要性。活动三:学生作画
1.引导学生同位交流,抓住自己喜爱的瞬间,大胆的进行描绘。2.注意色彩的运用,即合理搭配冷暖色。
3.教师播放《三岔口》京剧,启发学生随时抓住自己感兴趣的片断进行绘画。
活动四:展示、交流
1.分组展示作品,并将作品贴在教室周围,感受浓浓的京剧氛围。2.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总结。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思想情感。活动五:联系与拓展
1.欣赏京剧《拾玉镯》片断,感受哑剧所带来的不同情绪变化,提高对祖国传统艺术的喜爱,并引发主动探究的意识。2.启发学生用绘画等美术形式进行表现。
第三节
一、欣赏课本内范画
1、听一段京剧录音。
2、结合京剧人物脸谱知识,分析人物造型、比例关系,环境衬托。
二、画教材上的内容
1、临摹
用铅笔在宣纸上画草图,仔细观察,注意人物形象特征、面部五官位
置、各部分比例关系、服装的装饰及衣纹等。在宣纸上用铅笔作画,用力一定要轻。
2、落墨
作品的成败,落墨是最关键的一步。一般可先从头部和五官画起,逐渐画到整身。因笔墨不易修改,只能加不能减,因此落墨要谨慎。
3、着色
采用平涂的方法,可选用较大的笔一扫而过。面部可以用赭石做基调,根据性别、年龄适当加其他(如曙红、朱砂等)色。
4、整理
先把画面推开一定距离,整体观察一下,尽力纠正不当之处,使画面
完美。
三、根据剧照创作
把握住人物的大比例、特征、神态即可。
四、记忆画
用记忆画的形式,描绘自己喜爱的戏剧人物。
五、学生习作。
六、巡视指导。
七、作品评讲,优秀作品展示。
札记:本节课通过对戏剧人物的神态刻画,反映人物的特征,使学生了解优秀的戏剧艺术,并能用中国画的表现技法画出自己喜爱的戏剧人物。
执教时间:4月13日——4月14日
第四单元
树的礼赞
课题一
好大一棵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运用视觉、触觉等感官,感受自然中的树和艺术作品中树的形态特征,有亲近、爱护树木和生态环境的情感。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主动收集有关赞美树的文字、歌曲、美术、摄影等作品,探究用表演、绘画、制作等多种艺术方式,表现丰富多彩的树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树美化我们的环境,点缀着我们的城市,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和希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1、不同类型树木的图片、纪录片、美术手工材料。
2、《好大一棵树》歌曲录音带或光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先来做一个变色游戏。教师将示范用的白纸贴在黑板上,用黄色分别画两组不同方向的并列线(如图1)。然后引导学生注意色彩变化。教师在左边一组并列黄线之间用红色笔画相间的并列红线(或点),要求学生眯起眼睛观察,注意整体象什么颜色?(学生回答橙色或桔黄色)教师表扬学生回答正确,引导学生概括出:黄色与红色配在一起就是橙色。板书:红+黄=橙。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可让一名学生到黑板前用蓝色在另一组黄线并列线之间加同一方向的蓝色相间的并列线(或点),再让学生眯起眼睛观察,看看又变成了什么颜色?(学生回答绿色)学生会感到色彩变化游戏很有兴趣。教师概括:黄色与蓝色配在一起,就变成了绿色。板书:黄+蓝绿。然后教师在两组色线处分别用三种原色笔重叠添画上粗重的树干和几枝大树枝 学生马上看出这是两查树,导出课题:会变色的树(板书)。教师指出,树上方枝叶部分叫作树冠,下面直立与地面相通的部分叫树干,扎入土地部分叫根。
三、引导学生观赏课本例图
左上图是公园花圃的照片,黄、红、橙、绿各色的花、叶平行排列,很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右上图是色彩变化例图。指导学生观看,教师加以讲解:左边一纵列,上边是黄色色块,中间是黄白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就成了淡黄色,如下边的淡黄色块;中间一纵列,上边是红色色块,中间是红黄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为橙色,如下边的橙色色块;右边一纵列,上边是蓝色色块,中间是蓝黄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则成了绿色,如同下边的绿色色块。可让学生稍远观察,整体感受,体会这种色彩的变化现象。引导学生结合观察过的各种树概括出:春天的树长出了新树叶,呈现嫩绿色;秋天的树叶变成了橙色或黄色,并阅读(可稍加讲解)左上图下面的说明。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举例说明画树冠可以用不同方向的线、点或近似枝叶走向的线来表现不同的树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如图3)。
让学生用红蓝色笔画出并列相间的线或点并放远观察,认识红、蓝两种原色配成紫色的色彩变化现象,并板书:红+蓝=紫。
四、学生作业
启发学生吸用红、黄、蓝三色笔练习画树,以两种颜色相是的点、线画树冠,用三种色重叠画树的树干,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对树的形态、色彩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将作业放远观察,领会色彩变化的不同情趣。
五、课堂小结
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引导学生欣赏,给以鼓励。
教师小结:各种不同的颜色都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配出来的,由于每种色含量不同,产生的色彩变化效果也不同。启发学生课后试着用这三种色彩变化效果进行配色绘画练习,看看还能产生出哪些色彩变化效果。
第二课时
活动一
触摸身边的树
寻找生活中常见的、有代表性树,体会树的造型、色彩变化,感受不同树木在一起所形成的深浅不
一、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在与树近距离的接触中,引导学生围绕树的形态、色泽和机理展开交流,结合文学作品体验树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风貌。
2、启发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赞赏自己所见的树,比如高耸入云、枝繁叶茂、残枝败叶、独木成林、苍劲挺拔等。
3、观察和想象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同树木的动态,直观对比、品味不同树木的形与寓意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4、教师与学生一起选择生活中一棵老树进行树干的拓印练习,感受拓片的机理变化,体会感受其中沧桑与斑驳,利用拓片的机理变化完成一幅美术作品,给作品起一个名字。活动二
歌唱心中的树
2、赞美不同的树。启发学生运用师生收集的散文、成语、歌曲、诗歌等文学作品,赞赏树的外形、精神品质,抒发自己对树的情感。
3、欣赏歌曲《好大一棵树》,感受旋律的美及歌词所表现的意境,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启发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歌词。请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哪句歌词?
执教时间:4月20日——4月21日
札记:各种不同的颜色都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配出来的,由于每种色含量不同,产生的色彩变化效果也不同。启发学生课后试着用这三种色彩变化效果进行配色绘画练习,看看还能产生出哪些色彩变化效果。、第三课时
活动一
描绘心中的树
1、欣赏教科书中或师生收集到的以树为题材的各类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等方面感受其美感。讨论这些作品中,作者都运用了哪些不同的观
察视角和绘画语言,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学生选择不同的形式,以大树为题画一幅画,形式不限。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大胆表现,比如这棵神奇的大树可以是小鸟的幸福家园,可以是孩子们的游乐园,可以是长满各种果实的梦想果园等等。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表现形式以及设计创意等方面进行讨论。活动二
作品评价
1、评价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收集有关树的文学、音乐、美术等资料和信息,会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树的形态、色彩等外形美,并用丰富恰当的语言及其他艺术形式表现和赞颂树的外形美。
2、能从大自然和艺术作品中领悟树的精神品质,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至少学会一两种艺术方式,创造性的表现树蕴含的文化与精神,体验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3、根据自己所表现的有关树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材料,理解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及材料之间的关系及效果。
4、在绘画、表演等艺术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能欣赏、理解和评价同伴的艺术作品及艺术活动。活动三
活动拓展
1、观看纪录片《沙漠、黄河是怎样形成的》,请学生谈一谈,这部纪录片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视觉冲击,进一步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如果没有了树木,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2、在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学生观看风光纪录片《天然氧吧——张家界》,再说说郁郁葱葱的绿色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3、设想一下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树木,会给人类和动物带来哪些灾难,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建议学生发挥想象绘制一幅以“绿色的呼唤”为主题的招贴画。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树
高耸入云、枝繁叶茂、残枝败叶、独木成林、苍劲挺拔
第五单元
翩翩起舞 课题:舞苑奇葩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运动物体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
●了解人物动态产生的原理。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内容:
这是一节美术和音乐、舞蹈综合的科目。教学中必须考虑利用音乐、录像、道具等手段来激发、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融入到欢快的音乐节奏中,促进他们大胆、自由的表现。
教学安排如下:
欣赏感受——综合体验——赏析评述——回忆构思——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一、图片、作品赏析
1.教师提问导入:
“什么时候我们会唱歌、跳舞呢?”请同学们自由回答。
2.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各种类型的舞蹈图片。
通过欣赏,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每张画面的不同之处,并请同学模仿部分图片上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教师提问:
A.“谁知道,阿姨跳的是哪一种舞蹈?”(芭蕾舞)
B.“你怎样看出来的?”。
(从衣服上,还有用脚尖跳舞。)
教师提问:
A.“小朋友们在跳什么舞蹈?”
(小朋友们在跳民族舞蹈,都穿着民族服装。)
B.“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他们的动作很夸张,表情非常开心。)
3.欣赏画家和小朋友们的作品。
教师提问:
A.“这幅画是法国画家德加的作品,名字叫《舞台上的舞女》。这幅画主要的色彩是什么?”
(黄色和白色)
B.“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画得很逼真、很优美;就像真的在舞台上表演一样。)
教师提问:
A.“画面里的小朋友在跳什么舞?”
(新疆舞,维吾尔族姑娘把辫子梳成许多条。)
(两个女孩子在扭秧歌,因为她们手里都拿着扇子和布。)
B.“同学们都观察得非常仔细,整个画面都用了大红的色彩,为什么?”
(表现了当时热烈、欢快的场景。)
教师提问:
“这幅画主要用了蓝色背景,谁来说说,看了这你有什么感受?”
(蓝色代表着宁静,像大海一样。这两个跳芭蕾舞的小朋友非常的投入,动作很优美。)
4.总结舞蹈表演者的特点。
教师提问:
“这些跳舞的小朋友和我们平时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舞蹈演员的特点: 穿着特制的舞蹈服,头发梳得很漂亮,化妆、动作很夸张,表情都笑眯眯的。)
二、欣赏感受
1.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儿童歌舞《好日子》、《家在中国》片段。
教师带领学生边拍手边欣赏。
教师提问:
A.“看了小朋友的表演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同学们自由回答。
B.“舞台上的光线和我们生活中的光线一样吗?舞台的布置有什么特点?”
(舞台上有很多耀眼的彩色灯光,有五颜六色的背景。)
C.“谁能来模仿一下小朋友们的表情(动作)?”请几名同学分别表演。
按照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导入部分是否精彩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但欢快的音乐舞蹈动画容易让学生过于兴奋而分散注意力。因此,我把欣赏舞蹈图片放在了课程的开头,在了解了舞蹈特点之后再进一步欣赏欢快的歌舞,这样有一个较好的过渡。同学们一看到欢快的舞蹈、听到愉快的乐曲和歌声会立刻兴奋起来,此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带领同学们随节奏拍手。
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把自己想到的答案用语言表达出来,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
三、综合体验
1.请全班同学一起随电视表演舞蹈。
教师提问:
“看到电视上的小朋友跳得这么好,你们是不是也想来表演了?”
2.选部分优秀同学在前边领舞,老师加入到他们中间。
3.游戏:“音乐停、舞蹈停”。请同学们观察跳舞同学的表情和动作。
教师选取一段或几段儿童音乐,快慢相宜,挑选3—5名有舞蹈基础的同学到前面来即兴表演,可以做简单的装饰,准备简单的道具。教师随时掐断音乐,表演的同学要保持不动。请同学们选出表演最夸张的小演员并给予表扬。游戏进行三次。
四、想像和构思
1.总结欣赏体会。
教师提问:
“看了这么多的作品,谁能告诉老师,要画好一幅跳舞的画,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跳舞的人动作要夸张,要把服装和表情画好,色彩要美丽,背景要涂满颜色,人物比例要尽量放大。)
教师现场勾画一幅构图,注意强调画面的整体感和舞台气氛。
2.引导回忆和构思画面。
教师提问:
“现在每个同学都来想一想,你表演过舞蹈吗?你看过别人表演吗?”
“你想画一幅什么样的画,谁来描述一下。”
五、创作表现
通过语言引导和教师示范,同学们开始用铅笔起稿,本节课完成作品的起稿部分。
使用的材料可以丰富多样,课前让同学们预习并准备好自己要使用的材料。
六、交流评析
在同学们的创作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把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请同学们为他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与自己的作品进行对照。
课题:
舞蹈人物速写
教学目标: 1.学习速写的表现方法,用简洁的线条迅速地表现出人物的动态特征和精神状态,画出较成功的速写作品.(了解)2.通过速写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练习)教学重点: 训练人的观察对象的能力和以迅速,简单的线条画出对象的主要特征的能力.让学生学习速写,对学生进行绘画的技能训练.教学难点: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练速写贵在坚持,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问题.课前准备: 教师:放大书中范画,收集画家速写作品.准备油画,素描的人物画作品.学生:速写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揭示课题—《人物速写》,观察范画,教师作启发性谈话:
这些画在以前你看见过吗 ?它们有什么特别的2、出示几幅人物画作品.油画人物画,素描人物画,速写人物画.观察和欣赏三幅画后,共同讨论不同画种的表现特色、艺术特色、作画时间 油画: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可长达数年 素描:形象逼真,明暗丰富
速写:想象概括简洁,线条流畅。从对比中让学生了解速写的特点.3,出示画家的作品,进行欣赏教学.加深学生对速写的理解.4,学习用速写的方法来描绘人物.教师示范作画,让学生看清教师是怎样把握住大形象,大构架,大比例的,怎样用长线表现主要特征,怎样省略那些表秒的繁琐现象„„(借用人体模特,请小朋友坐在椅上,摆一个看书的姿势为研究对象).(二)讲解要点
1、指导学生练习.提示: 站七坐五盘三半,坐着看书时,坐高是五个头高.不管你看到的是正面或侧面,重点要表现出头,手与书本之间的微妙关系,这样才能画出看书时的动态.2,进行速写练习时,要做到这样几条:(1)锻炼自己的眼力,认真观察,抓住对象的基本特征.(2)千万不要看一眼画一笔,应先画出大形象,大构架,大比例,力求寥寥几笔勾出对象的概貌.(3)提倡默画.训练对形象动态的记忆能力,将观察到的形象和动态,在记忆尚未消失之时,凭借印象和记忆,及时默画下来.经过这样多次训练,能强化对形神动态,记忆力和作画的中和概括能力.(三)学生作业
教师作好个别的辅导.(四)作业讲评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归纳小结.(五)课后小结
课题一 爆炸的信息
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业,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广告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课引导学生欣赏优秀广告作品,结合生活实际与同学合作重新创编由区委、有意义、有美感的广告作品。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收集身边的广告作品,能划分广告作品的种类。比较不同广告作品的风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广告作出自己的审美评价。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从欣赏优秀广告作品中获得启示,结合生活实际与同学合作重新创编由区委、有意义、有美感的广告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光目标:利用大家熟悉的广告用语的结构特点,重新填词,创编广告用语,体验广告带给我们生活的乐趣。教学准备
1、各种生活广告资料,图片的(平面的)、影视的(动态的)等。
2、为广告配乐的音乐作品(CD或录音带)。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我们身边的广告
1、课前布置学生将自己身边最容易得到的广告资料带入课堂,说一说自己对广告的认识以及广告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哪些影响。
2、播放电视广告,组织学生对自己了解的广告展开讨论。讲一讲自己印象深刻和与广告亲密接触的小故事。
3、说一段你最熟悉的广告用语,分析一下它的审美特点(包括内容与形式)。活动二 广告的魅力
1、根据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广告图像资料和广告歌词,创编广告,进一步分析和判断广告的价值。
2、教师指定商品,请学生为该产品以朗诵、绘画等形式进行宣传,通过对此项活动的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思考广告艺术对方便消费者购买、促进商品流通所起的积极作用。
3、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你怎样来分辨社会中广告的真伪,对那些言过其实的广告,甚至是恶意欺诈的广告表明正确的态度。活动三
评价鼓励
1、学生能否对生活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广告从语言、音乐、画面设计、传递的内容信息等方面做出自己明确的评价。
2、对能利用生活中的广告资源恰当的进行创编表演的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板书设计:
我们身边的广告
广告的魅力
课题二
情系你我他
教材分析: 公益性广告,为社会奉献出许许多多人间真情,为千家万户送去关爱和温馨。今天,在我们的艺术学习中,学生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全新的视角来
认识、了解广告这一别具一格的艺术门类。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优秀的社会公益类广告,初步了解社会公益类广告的特点、反映的内容、表现的方式和达成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设计公益招贴广告,利用歌、乐、舞等综合表演形式呈现广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电视公益广告,明确电视广告制作的大体程序,尝试制作电视公益广告。教学准备
1、不同风格的公益类广告的招贴画资料。
2、表现不同主题的电视公益广告资料。
3、为展示某一社会公益主题而进行的大型综艺广告宣传活动的音像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公益广告暖人心
1、社会公益广告,是以反映人们的观念、意识、见解、要求以及关注社会热点,反映民声问题的一种广告传播形式。它是弘扬社会公德,沟通人们之间的信任与了解,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与工具。
2、组织学生讨论社会公益广告与普通的商品广告又和不同,社会公益广告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结合“非典”时期或欣赏过的其他公益类广告,谈谈自己受到过怎样的启示。活动二
尝试设计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题目,进行社会公益广告招贴画的设计活动。活动的形式可独立可合作,自由命题。总之,一切教学活动的安排要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现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这一前提。
2、引导学生整理课前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与表现主体相关的新闻报道、调查报告等;图片资料——与表现主题有关的照片、画面等;特定资料等。
3、在完成资料收集后,进行初步的创意与构思,学生可以用草图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构思。然后在组内进行讨论,最后进行进一步的修改。
4、在设计构思基本确定后,开始确定表现手段。如果是集体合作,大家一定要分工协作,确定好各种材料的准备,以便下节课的创作。执教时间:5月18日——5月19日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欣赏感受
组织学生欣赏经典的电视公益类广告,看一看它的画面处理,听一听它的音乐合成,读一读它的文字表述,想一想它的创意构思。结合以前的学习,组织学生讨论当前电视公益类广告所具有的特点(反映时代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关注社会热点、传达人文精神)。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公益类广告,并谈谈喜欢的原因。活动二 分工合作
根据人员的分工不同开展各自的工作,各负其责,小组成员之间只有密切合作,才能共同完成校园公益类广告的创作活动。活动三
课后拓展
在校园公益类广告完成之后,教师将学生的公益类电视广告作品通过校园电视网进行播放。让更多的学生欣赏到这些作品,同时也能使参与电视公益广告制作的同学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艺术创作带来的快乐。板书设计:
社会公益类广告作品欣赏
“城市牛皮藓”的危害
课题:让我告诉你
教学准备
1、优秀的广告艺术资料(影视、图片、音乐、广告用语等)。
2、学生进行广告创作时所需的工具、材料等。
3、录音、录像设备等。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请看我的创意
1、组织学生畅谈在生活中见到过的电视广告,那些电视广告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请每个同学说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电视广告,谈一谈自己喜欢的原因。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感受,与学生一起欣赏较为优秀的电视广告艺术。看一看这些作品是怎样利用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进行作品呈现的。它创设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2、结合学生对电视广告艺术地了解,引导学生欣赏种类丰富的招贴广告作品。比较招贴广告与电视广告的不同与相同之处,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招贴广告作品,说一说喜欢这个作品的哪些地方。组织学生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招贴广告在进行创作表现时所应关注的艺术要素,如:构图、色彩、造型表现手段等。活动二
创作构思
联系上面的欣赏教学,安排学生进行招贴画创作表现活动。
1、使学生明确自己创作招贴画的立意、构思,想表现怎样的内容。
2、进行画面布局,选择呈现手段。
3、进行招贴画的制作实践活动。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自由选择表现手段和表现材料进行招贴画的创作。如;绘画、剪纸、粘贴、拓印等形式均可。第二课时
活动一
体验升华
1、结合学生对广告知识的了解与认识,组织学生进行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广告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广告艺术作品,体验感受作品中的个性与特色。观察作品中都运用了哪些艺术形式与手段,进行了怎样的艺术策划与成线,选择了何种广告用语的表述方式,最终达到和形成了怎样的整体风格与特点。
2、组织学生欣赏作品,并自由发表对作品的评论。谈一谈自己对不同广告的体验、感受。设想一下,如果同一个题材的内容,让你来完成一个广告的创作,你会选择哪种艺术表现形式。活动二
实践创新
结合前面所了解的广告知识,选择一个题目进行报刊类广告设计。要求彩色鲜艳、图文并茂,表现工具不限,风格自定。A 为果园里的水果出售做一个商品销售广告。
B 为我们自编的科幻小说或少先队报刊作一个征订广告。C 为我们学校招生做一个宣传广告。板书设计
1、使学生明确自己创作招贴画的立意。
2、进行画面布局,选择呈现手段。
3、进行招贴画的制作实践活动。
课题:
吸引人的招贴画
教学内容:
《招贴画》——设计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招贴画的特点和作用,并通过对招贴画的欣赏,提高审美能力。初步学习招贴画的设计制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用最典型最简练的形象表达主题,了解招贴画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
通过对招贴画的欣赏,提高审美能力。教学教具:
各种形式的招贴画、设计步骤图等。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出示各种形式的招贴画复制品,让学生观赏,问:“这是什么画?”
二、讲新课,板书课题:招贴画——设计 让学生朗读课文,板书:“主题突出,色彩对比强烈,文字简洁易懂,形式新奇独特。”再指导观赏课本第22页的图例。
三、启发学生按下面四点内容思考:
1、招贴画的作用,2、招贴画的特点。
3、招贴画的内容。
4、招贴画的设计步骤。
四、教师按上面四点讲解:
1、招贴画是宣传画的一种,贴在繁华显眼的地方,向群众宣传的。
2、招贴画的特点是:主题突出、色彩对比强烈,文字简洁易懂,形式新奇独特,在短时间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招贴画宣传的内容很多:如电影、戏剧、音乐会、各种会议、展览、运动会、商业活动等等。
4、招贴画的设计步骤:
教师用自己创作的范品介绍自己的设计经验,使学生对设计步骤有更具体的理解。边讲边示范,用课前准备的“招贴画设计制作程序”作完整的补充:一是动手前要对设计招贴画的内容作分析,二是要明确目标,在选择典型形象,用什么响亮的标题及色调等方面作认真思考,心中有数了才动手。(1)起稿。
(2)画主体和大色块。(3)将画面补充完整。(4)加文字说明。
五、布置作业,以学校的一次活动为题(教师提示活动的内容如合唱比赛等)设计一幅招贴画。
要求形象简练,突出主题,注意大色块的对比,字体和色彩要与整体相协调(本节课确定招贴画的主题,设计招贴画稿,第二节课着色完成)。
六、学生设计、教师辅导。
七、课堂小结。
第二节
一、检查草稿,分析设计优秀的草稿,开启全班同学的思路,进出口修改草稿。
二、教师提示:
1、招贴画的文字即“题目”,要简洁易懂,作为构图的一部分认真处理,选用的形象要有鲜明的特征,使之突出主题,色彩要对比强烈、醒目。
2、要用美术字书写画面的文字。
3、着色时要讲究色彩调子,又要注意主体的色彩和背景的色彩关系,做到既对比又调和。
4、引导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思路,认真审查、修改设计图。
三、学生着色,完成作业,教师辅导。
五、课堂讲评。
第七单元天竺国
课题一
细密画
教学内容:细密画 教学目标:
细密画是波斯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始于《古兰经》边饰图案。能运用细密画的技巧,发挥想像力与观察力,完成绘画作品.激发主动探索与研究精神(1)能主动收集活动资料并与生活经验结合.(2)能将观察,搜集的资料以心得纪录的方式呈现 教学重点:综合并应用细密画的技巧,制作细密画的绘本作品.构思艺术创作的主题与内容。
教学难点:色彩华丽,富于装饰性。教具:矿物质颜料、纸、毛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
1、教师简介
一种精细刻画的小型绘画。主要用作书籍的插图及封面和扉页上的装饰图案。随着时代的变化,它们有的画在羊皮纸上,有的画在纸上,也有的画在书籍封面的象牙板或木板上,形式不一。多数采用矿物质颜料绘制,甚至把珍珠、蓝宝石磨成粉当颜料。
伊朗细密画是波斯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始于《古兰经》边饰图案,色彩华丽,富于装饰性。其代表人物为法尔希扬先生(Ostad Mahmoud Farshchian)。
2、欣赏
3、学生谈感受
三、绘制 学生绘制,教师巡回指挥
四、课堂小结
第八单元 艺术家的故事
课题一
心中的未来
教学目的:
1、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未来生活变化,激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想象中的未来。
3、培养学生的构图、造型、色彩等综合美术能力。
4、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构思、想象、构图及造型的表现。教学难点:
构思、构图新颖、独特、能充分体现心中的未来。教学具准备:录相、科幻资料、图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导 二讲授新课
1、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有幻想过未来吗?你们幻想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谁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大胆想象,幻想出与众不同的未来。这节课我们要来表现的是《我心中的未来》
3、引导阶段:1)在小组内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收集的科幻资料和图片,为想象创作提供素材,教师选择部分小组进行汇报,了解学生交流情况。2)教师放一些高科技在生活中运用的录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3)引导学生欣赏范图:欣赏教材范图,并详细说明作品:在构思、构图、色彩上的独特应用;作品借助哪些因素幻想出对未来的向往?你可以借助什么东西来好象对未来的向往?
4、发展阶段: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构思,绘制《我心中的未来》的草图,然后集体讨论草图中表现的内容,明确未来的生活与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联,启发学生绘画出心中的未来。
表现技法介绍并作适当示范:油画棒、水彩结合法、刮蜡法等。学生选择资料和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三、课堂辅导:巡回指导、纠正问题及时展示有创新性作品。
四、引导观摩作业:
1、学生互相观摩作业,并选出较优秀作业进行欣赏。
2、师点评全班同学作业总体情况。
第八单元
课题二
肖像画
教学目标 : 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教学重点 :
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 :
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具准备 :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学具准备 : 绘画工具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游戏导入
(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 游戏 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
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
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刚进初中,有些同学不熟悉)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板书:你,我,他)二,描述特征
说说“他”的特征
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
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1,《蒙娜 · 丽萨》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达 · 芬奇,《蒙娜 · 丽萨》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看达 ·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2,《凡 · 高自画像》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3,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4,现代版的《蒙娜 · 丽萨》
5, 探索
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讨论,猜想.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1、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2、表情
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 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 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 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 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 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感知人体比例,结构
探索:头部比例——三停五眼
A,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内成员之间互相“测量”“三停五眼”,并记下大体的结果.B,请学生说一说刚才测量的结果.C,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总结.感知人体比例,结构(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简介)A,人体比例——立七,坐五,蹲三半
B,人体结构——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脸,感觉一下自己的肌肉和骨骼
出示人体肌肉和骨骼图
过渡 :刚才,我们重点学习了人物的脸型与表情,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在画肖像之前,我们感受一下画家们是如何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五,临摹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仔细观察你所选的肖像画,把人物特征用简洁的言语写在作业上.六,引导评价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临摹出画中人物的神情吗
你所临摹的画是否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认可
(精选几张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请填写好评价表,并存入学习档案袋.七,课后延伸
请大家课后去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如图片,文字等),存入学习档案袋,并与同学交流感受.搜集罗中立《父亲》相关资料.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交流导入
1,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2,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搜集过程和感受.3,欣赏罗中立《父亲》.三,授新
1,看“图”写“话”
出示赵延年的版画《鲁迅像》《阿 Q像》.学生仔细观察,体验.各小组任选其一,写 100个字左右的肖像描写.小组派代表读一下,其他小组学生进行评说.2,看“话”画“图”
教师出示一段人物肖像描写,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画一幅人物肖像画.(3分钟左右)
肖像描写: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创作的肖像画,学生教师进行点评.3,表现方法
结合图例,简单介绍一下油画,版画,国画,素描等表现方法及其优势.(如有学生了解的,请学生向其他学生作介绍)4,漫画在人物特征表现中的特殊作用
出示漫画作品.学生自己体验,讨论.说说漫画的特点(夸张).5,特征的把握
通过对人物形象整体特征的把握,并恰当地强化细部特征,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情绪,年龄和职业等.四,创作表现——尝试为同学画一幅肖像画
仔细观察人物特征.选择任何一种表现方法创作肖像画.可以画正面,也可以画侧面.鼓励适当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对象特征.在所画的肖像画旁写上所画对象的姓名和你表现他的哪些特征.五,引导评价
能否通过学习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并和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
能否将人物特征生动地表现在画面上 对自己所表现的人物是否满意 被表
现的人物(同学)是否满意
和同学一起讨论他们的作业,询问他们对这样的学习活动的感受,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同学和老师如何评价你的作品
请填写好评价表,并存入学习档案袋.第八单元
课题二
墨与彩的韵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的韵味的理解和感受,并表现在自己的画上。
课前准备
范画数张,生宣纸数张,毛笔,笔洗,画毯,中国画颜料等。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1.学生体验:
(1)拿出生宣纸和毛笔,让学生谈一谈,宣纸和图画纸有什么不同?教师总结:宣纸和毛笔以及墨是中国画的工具。这也是中国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
(2)让学生动手用墨和水在宣纸和图画纸上随意涂画,然后看看有什么不同?
(3)教师展示范画并提出问题: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2.师生共讨:
(1)你知道国画的历史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水墨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使它不断发展。(2)你理解水墨画的韵味吗?
出示作品,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令我们回味无穷,遐想翩翩。其特点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水、墨、色交融变化,颇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
(3)你知道这种韵味是怎样形成的吗?
教师示范: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点染,堆积、泼洒能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学生有了动手的欲望,急于想体验一下。教师因势利导。
3.学生实践:
教师布置作业,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用笔要大胆,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4.作品评价:
提出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画面要体现出变化莫测的韵味。(1)学生互评:(2)师生互评:
5.小结: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创作,使大家对水墨画的韵味有了很深的了解和体验,好多同学的作品都不错,希望大家课后去练习,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看看效果怎样?
第三篇:艺术教案
语言领域:借你一把伞
(二)(早阅)
活动目标:
1.学会自己专心看书,能较完整地讲述一两个故事情节。
2.初步学会用声音、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蚂蚁、青蛙、兔子、小狐狸、大熊等动物头饰若干。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活动指导:
1.自由阅读。
交待阅读操作材料的注意事项:安静地、逐页地阅读,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理解故事内容。
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2.讲述故事。
请幼儿两两一组,相互讲述故事。
3.故事内容。
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点评。故事表演。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幼儿分小组表演故事。交待表演规则:每人扮演不同角色,按照故事情节发展有顺序地呈现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处理人物对话、表情、动作。对幼儿表扬进行指导、点评。《山林或公园真美》 活动目标: 学会运用建构材料及辅助材料进行小组合作的主题建构。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种建构材料、辅助材料,山林和公园的图片或照片。
1.2.动的兴趣。
1.活动指导
一、引导幼儿观察山林和公园的图片或照片,引题。引导语:山林里有什么?公园里有什么? 引导幼儿充分讲述。根据幼儿的讲述,及时小结山林和公园的景色、设施等,激发幼儿活
二、引导幼儿自由组成小组,商量小组建构事项。引导幼儿讨论、确定本组建构的主题和内容,如建构山林可以有树木、野花、流水、2.房屋、小动物的家等,建构公园可以有亭子、游乐场、湖泊、小桥、小路、草地、鲜花等。
3.引导幼儿讨论、确定各成员的建构任务,以及使用的建构材料。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小组确定主题。
三、引导各组自主选择材料,分工制作,集中组合,共创作品。
1.观察各组建构情况,提醒幼儿耐心、细致地建构和使用替代物,适时、适量地帮助与
2.指导幼儿。
四、展示各组创作的作品,共同欣赏和分享。
《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敲敲腿》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完整演唱歌曲,并唱准休止符。
2.能用歌声表达敬爱爱老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敲敲腿》、播放器等。
材料配套:亲子手册《领域活动·重阳节》。
活动指导:
一、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幼儿知道“重阳节”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节日。
1.引导语:小朋友们,重阳节快到了,你们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是农历的九月初九,有两个“九”。“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意思,因此我们国家把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希望大家都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帮助老人。
二、组织谈话活动,请幼儿说说爷爷奶奶平常都做些什么,引导幼儿知道爷爷奶奶的辛苦,并启发幼儿说说自己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三、清唱国歌,引导幼儿欣赏。
1.引导语:爷爷奶奶辛苦了,我们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敲敲腿,让爷爷奶奶放松放松。
2.我给小朋友唱首歌,听听歌曲里的宝宝是怎么捶背和敲腿的。
3.教师清唱歌曲后提问:①歌曲里唱了些什么?②好宝宝是怎么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敲敲腿的?
四、配以相应的动作再次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再一次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内容,并理解休止符的唱法。
1.在“咚咚咚”的地方配以有节奏的捶背、敲腿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歌词的内容。
2.示范休止符的唱法,在休止符处用轻捂嘴巴或是“嘘”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休止符的唱法。
五、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尝试跟随音乐演唱。
1.引导幼儿尝试听音乐完整演唱,并随乐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重点指导幼儿在休止符前的一个字不要过于强大而太用力地唱,用自然的声音唱即可。
2.请幼儿两两一对,其中一个幼儿先扮演爷爷或奶奶,另一个幼儿边唱边给“爷爷”或“奶奶”有节奏地捶背、敲腿,而后交换角色对唱。
1.2.术·落
《落日
(一)》 活动目标: 能大胆地使用自己喜爱的颜色或方式来表现落日。增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家长带领幼儿观看日落的景色。物质准备:图画纸、各色水粉颜料、调色盘、水粉笔及棉签若干。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艺术·落日》,幼儿活动操作材料《艺
日》。
活动指导:
一、出示教育挂图《落日》,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1.引导语:太阳快下山时把天空照射得怎么样?远处的山和湖面也被阳光照得怎么样了?
2.引导幼儿充分表述自己的感受。
3.小结:太阳快下山时发出美丽的光芒,附近的天空变成了金黄色,蓝蓝的湖水被映得五彩缤纷,远处的山也披上了金黄的霞光,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美丽、壮观。
二、启发幼儿分析、构思。
1.分析
引导语:画家爷爷用哪些颜色来表现落日的光辉?(红色、金黄色。)这些颜色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觉?(明丽、温暖。)近处的湖水和树分别是什么颜色?(蓝色和暗绿色。)给我们什么感觉?(宁静。)湖水的蓝色、树木的暗绿色与落日光辉的红色、金黄色形成对比,使落日显得特别美丽辉煌。
2.构思。
引导语:看了《落日》,你们也来画一幅美丽的《落日》吧,可以大胆地使用你们认为最好看的颜色去画一画阳光,画一画晚霞,画一画太阳照射在水波上的光芒,还可以画你想画的其他景物。
三、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各种颜料作画。
1.鼓励幼儿大胆运用颜色,画出日落时的美景。
2.观察指导,给予个别幼儿适当的帮助。
四、展示作品,组织幼儿自由参观、评议。
《小鸭洗澡》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噪音、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初步能根据生活经验创编歌曲和动作,体验创编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鸭木偶一个、音乐《小鸭洗澡》、播放器、自制的《小鸭洗澡》图谱。
活动指导:
一、演示木偶小鸭,讲述小鸭跌倒弄脏衣服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小鸭洗澡》的情境。
引导语:小鸭子弄脏了衣服,我们来帮助小鸭洗澡吧。
二、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理解歌曲,激发学唱歌曲的兴趣。
三、展示图谱,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结合图谱,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尝试演唱。
2.带领幼儿边做洗澡的动作边演唱歌曲。
四、鼓励幼儿简单创编新歌词。
1.引导语: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洗澡的?(大象用长长的鼻子喷水洗澡,猪打滚,猫舔毛等。)
2.鼓励幼儿交流后创编新歌词,继续演唱。
五、引导幼儿自由结伴表演唱。引导幼儿分成小组,用互相帮助洗澡的方式,边表演边唱歌。
《美丽的菊花
(一)》
活动目标:
1.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多姿多彩的菊花。
2.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观看菊展,或教师带幼儿观察园内栽种的菊花。
2.物质准备:各种绘画材料(水彩笔画、棉签画、排笔画、国内的相关材料),各种各样的实物菊花。
活动指导:
一、出示各种实物菊花,引导幼儿交流、讨论观察菊花的感受,丰富经验。
1.提问:①你们看到了哪些菊花?花朵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是什么形状的?(可以请幼儿上前,边说边画出菊花的花瓣)整朵花看起来像什么?②菊花和其
他的花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引导幼儿了解菊花花瓣数量多且细长、重叠、向上卷的特点。)③你觉得菊花美吗?美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种菊花?
二、介绍作画材料,引导幼儿选择材料自主作画。
1.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菊花,着重观察花瓣的特点以及整株菊花的外形特征。启发幼儿构图,安排画面。
2.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作画,重点在于表现出菊花花瓣多、细长、重叠、卷翘的特征以及菊花丰富多彩的颜色。
3.在写生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使用颜色。
三、展示和分享。
展示幼儿作品,布置成“菊展”。让幼儿分享创作的快乐。
第四篇:艺术教案
音乐名称:请你和我跳个舞 教学目的: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唱歌,感 受歌曲的基本节奏。2.学会听间奏,并能用拍手、拍腿等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
重:初步唱会歌曲 难:区分左右 教学准备:
风琴、音乐、复习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教学过程:
1.幼儿律动:拍手、跺脚、点头 2.幼儿练练声; 3.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幼儿体验歌曲情绪; 2)幼儿跟着老师学唱2-3遍; 3)幼儿配动作唱歌;
4)请做得好的小朋友唱歌;
3、教师表扬唱得认真的小朋友,对个别幼儿提出下次课的要求。
4、教师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教师可示范怎样邀请别人和转圈。
5、教师与一幼儿示范舞蹈。6.结束。
音乐游戏:种葵花
1.幼儿边唱歌曲边随音乐节拍做动作。2.幼儿体验音乐带给自己的乐趣。
舞蹈:请你和我跳个舞 教学目的:
1.能与同伴交流,体验结伴跳舞的乐趣。
2.尝试用不同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歌曲不同的节奏和歌词,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重:初步学会舞蹈
:难:合音乐节奏舞蹈 教学准备:
请一个能干的幼儿与老师一起跳舞,活动时为小朋友示范。风琴、音乐 教学过程:
1.结合歌曲的内容,进行节奏练习,认识左右。2.幼儿练练声。
3.复习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
4.教师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教师可示范怎样邀请别人和转圈。6.小朋友跟老师一起跳完整的邀请舞
歌曲名称:小花伞 教学目的:
1.感知歌曲欢快与抒情的不同乐句,体验同伴互助互爱的友情。2.能用轻快、愉悦的歌声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3.能与同伴合作表演唱。教学重难点:
初步唱会歌曲,理解歌曲内容。教学准备:
有平面伞的图片 风琴、音乐 教学过程: 1.幼儿律动 2.发声练习
3.欣赏歌曲: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并随音乐节奏朗诵歌词 4.幼儿学唱 1)幼儿跟唱
2)教师纠正错误
3)引导幼儿用轻快、愉悦的歌声唱 5.鼓励幼儿合作表演唱。
美术活动:有趣的房子 教学目的:
大胆想象小动物喜欢的房子,并运用不同的材料创作表现,进一步激发爱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大胆表述自己设计的房子 教学准备:
小兔、小猴、大象、长颈鹿图片。教学过程:
1.激起幼儿兴趣,点出房子课题。小兔、小猴、大象、长颈鹿一起说:“我们的 房子又小又旧了,想请小朋友帮助我们设计一幢漂亮的新房子,你们愿不意愿意啊?
2.2.引导幼儿讲述房子特征。兔: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最喜欢吃什么吗?你们就用我吃的东西做房子吧。猴:我最喜欢吃水果了,我想有一栋能发出水果香味的房子。大象:最喜欢去旅行,我想带上一座跟我去旅行的房子。长颈鹿:我最喜欢高高的房子。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辅导。4..幼儿对自己画的房子进行介绍。
表演游戏:邮递员 教学目的:
目的:幼儿大胆表演邮递员,尽量多说出城市的名称。教学过程: 幼儿学儿歌:“叮叮咚咚敲门啦,你是谁呀﹖我是送信的邮递员呀,哪儿来的信呀﹖X X来的信呀,信要送给送给谁呀?信要送给X X”
音乐游戏:十个小矮人 教学目的:
1.能随音乐节奏愉快地参加游戏,点人者随节奏点数十个小朋友; 2.幼儿随音乐节奏做高人和矮人的动作;
歌曲:娃哈哈 教学目的:
1.感受新疆音乐舞蹈的民族风格,能体验到生长在祖国怀抱的温暖与美好。2.学习新疆基本动作“垫步”、“挽花”、“托帽”等。3.能有表情的完成动作 教学重难点:
重:唱会歌曲
难:学习“垫步” 教学准备: 风琴、音乐 教学过程:
1.幼儿律动:拍手、跺脚、点头
2、幼儿练练声;
3.学唱新歌:1)教师范唱,幼儿体验歌曲情绪;2)幼儿跟着老师学唱2-3遍;3)幼儿配动作唱歌;4)请做得好的小朋友演唱歌曲; 4.老师带领幼儿学习“垫步”、“挽花”、“托帽
5.教师伴奏,幼儿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 6.教师纠正难点
7.幼儿完整唱一遍。
音乐: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学目的:
1.体验各族儿童幸福生活的愉快情绪。
2.能感受独唱、齐唱混合延长形式的美感和分辨ABA三段体音乐的的结构变化。
3.会听前奏和间奏,能大胆、乐意的担任独唱,齐唱时能控制自己的声音,不大声喊唱。教学重难点:
能用独唱,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风琴、音乐 教学过程: 1.幼儿律动; 2.幼儿练声;
3.幼儿欣赏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愉快情绪;
4.播放歌曲,幼儿跟随老师一起拍手、拍肩、叉腰轻轻跺脚等方式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5.幼儿学唱歌曲
6.教师纠正错误
7.教师引导幼儿独唱、齐唱
8.小结可的情况绘画:甜葡萄 教学目的:
1.指导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合理构图。
2.尝试通过不同的构图方式来表现自己对维吾尔族生活的想象。教学重难点: 画出葡萄的特征 教学准备: 范画一张 教学过程:
1.幼儿欣赏歌曲
2.教师出示范画,引起幼儿兴趣;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用歌词讲述; 4.听音乐画画,教师给予指导 5.教师评讲作品。
舞蹈:我是小牧民 教学目的:
1.初步感受蒙古族舞蹈的风格。
2.能随音乐大胆表现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学习踏踮步、压手腕等。3.体验与同伴一起跳舞的欢乐情绪。教学重难点: 动作协调地舞蹈 教学准备:
唱会歌曲、风琴、音乐 教学过程:
1.幼儿律动 2.幼儿练练声
3.复习歌曲《我是小牧民》。4.教师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
5.教师指导幼儿协调地做舞蹈动作。6.小朋友跟老师一起舞蹈
7、纠正错误
8、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完整舞蹈。
音乐游戏:洗手帕 教学目的:
1.幼儿边唱歌曲边随音乐节拍做动作; 2.幼儿体验音乐带给自己的乐趣。
绘画:快乐的国庆节 教学目的:
1.指导幼儿进行意愿画,把国庆节高兴的事情画出来。2.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画面布局。教学重难点:
画出过节的欢乐气氛 教学准备: 范画一张 教学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谈话活动,引起幼儿回忆过节最高兴的事情。2.教师出示范画
3.幼儿作画,教师给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合理布局画面。4.教师评价幼儿作品。
音乐游戏:十个小矮人
1、能随音乐愉快地参加游戏
2、有节奏地点数十个小矮人
歌曲:小树叶 教学目的:
1.体验歌曲中小树叶依恋大树妈妈的情感。
2.会用连贯、跳跃的方法及亲切、柔和的声音歌唱。3.能大胆想象,模仿风吹树叶飘落的各种姿态 教学重难点:
用小树叶依恋大树妈妈的情感来歌唱
教学准备: 风琴、音乐 教学过程:
1.幼儿律动 2.发声练习
3.学唱新歌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3)幼儿跟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4)幼儿跟着老师唱歌,5)纠正幼儿错误,激发幼儿想象自己离开妈妈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回来和妈妈在一起的心情 6)有表情地唱歌
4.教师小结课的情况。
歌曲:烫火锅 教学目的:
1.能感受歌曲中浓厚的地方特色,体验歌曲中表现烫火锅的乐趣2.会用说唱的方式自然地表现歌曲的幽默和活泼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唱会歌曲 教学准备: 风琴、音乐 教学过程: 1.幼儿律动
2.呼吸与发声练习
3.引导幼儿回忆烫火锅的感受 4.教师示范唱歌曲 5.幼儿学唱歌曲: 1)朗诵歌词 2)跟老师慢唱
3)说白段用重庆方言说 4)教师纠正错误
5)教师带领幼儿练习,鼓励幼儿表现出烫火锅的高兴心情 6.教师小结。
泥工:漂亮的水瓶 教学目的:
1.感知用彩泥装饰水瓶的立体花纹的美
2.利用彩泥,尝试用团、搓压、刻等方法装饰水瓶; 3.能分类有序地收放物品 教学重难点:
装饰水瓶的多种方法 教学准备: 彩泥
教学过程:
1.观赏装饰花瓶,感知花瓶色彩及图案的美; 2.教师示范装饰花瓶
3.幼儿尝试制作装饰花瓶,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指导幼儿运用压、搓、团、刻等简单技巧; 4.作品欣赏,5、教师小结
树叶贴画:快乐的叶宝宝 教学目的:
1.体验用自然物制作艺术品的乐趣 2.能用剪、粘贴等方法制作树叶装饰画
3.有良好的整理习惯,会有序、整齐、分类收放材料 教学重难点: 制作树叶装饰画 教学准备:
收集树叶、胶水、手帕 教学过程:
1.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猜一猜,今天要用这些树叶来做什么什么?” 2.幼儿欣赏做好的树叶装饰画 3.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4.幼儿制作树叶装饰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 5.相互欣赏评价作品。
打击乐:会跳舞的叶子 教学目的:
1.喜欢进行节奏探索,能根据不同打击乐器的音色为歌曲伴奏 2.会用身体动作探索出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 教学重难点:
能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音乐 教学过程:
1.幼儿扮树叶娃娃,随音乐《会跳舞的叶子》飘进活动室——提问:“怎样让你的动作轻柔、很优美?”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如拍手、拍肩、弹手指、跺脚等
3.幼儿用乐器打击三拍子,探索每种乐器的声音特点 4.引导幼儿为歌曲《会跳舞的叶子》伴奏 5.幼儿进行歌曲表演。
绘画:果园 教学目的:
1.体验小组分工合作作画的乐趣
2、能用较丰富的色彩表现果园丰收的景象 3.能与同伴交流画面的内容和布局 教学重难点:
重:能表现果园丰收的景象 难:画面布局 教学准备:
家长带孩子参观果园 教学过程:
1.音乐欣赏,你能听出歌曲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欣赏范画,“你觉得画中的果园美在哪里?”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 4.作品展示。
5、小结评价歌曲:小鱼的梦 教学目的:
1.感受三拍子音乐旋律的舒缓、优美
2.能在听听、讲讲、跳跳、画画中学习歌曲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歌曲 教学准备: 风琴、音乐 教学过程:
1.幼儿律动,做小鱼游
2.幼儿练声,提醒幼儿轻声唱,不大声吼叫 3.幼儿欣赏音乐故事《小鱼的梦》 4.教师范唱
5.幼儿学唱歌曲 1)朗读歌词 2)幼儿跟唱
3)教师纠正错误 4)幼儿跟琴练习
喷刷画:树叶拼画 教学目的:
1.对喷画感兴趣,能主动积极尝试制作
2.能用不同的树叶通过想象组合成自己喜欢的图案,感受树叶造型的美3.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喷画的方法 教学准备:
颜料、牙刷、树叶、梳子 教学过程:
1.与幼儿一起回忆拾落叶的情景
2.教师出示喷刷画,体验树叶变形的乐趣,了解喷画的方法 3.教师示范作画
4.幼儿制作喷画,老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 5.欣赏评价。
6、展示作品
听音游戏:猜猜我是谁
1.对各种声音感兴趣,能认真、仔细地听辩。2.体验活动中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愉悦。
歌曲:大家来运动 教学目的:
1.熟悉歌曲内容,初步学会新歌,能用打击节奏的方式来填充歌曲中的节奏 2.能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演唱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新歌 教学准备: 风琴、音乐 教学过程: 1.幼儿律动
2.发生练习1 1 3│5 5 3│x x x│x x x│x x‖
来 来来 打乒乓 乒乒乒
乓乓乓 好 球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理解歌词内容,提问:歌中唱了哪些体育项目,歌中的运动员是怎么做的?
4、学唱歌曲 1)听歌曲 2)跟唱歌曲
3)采用对唱、接唱的方式填充节奏 4)鼓励幼儿分组表演唱 4.小结评价
撕贴画:狮子王 教学目的:
1.能用撕贴的形式表现狮子的形态 2.愿意自由添画,展现丰富的画面内容
3.能适量地使用胶水,保持画面的干净、美观 教学重难点:
能用撕贴的形式表现狮子的特征 教学准备: 撕贴画一张 教学过程
1.自由想象、讨论,老师画一个圆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这个太阳可以变成哪些东西?”
2.欣赏图片,感受狮子的明显特征
3.尝试自由撕贴,表现他们心目中的狮子 1)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狮子?
2)鼓励幼儿自由表现自己喜欢的狮子的摸样,并适当添画场景和相关内容 3)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畅谈自己的“画面内容”
音乐游戏:数高楼
1.体验玩音乐游戏的愉快 2.遵守游戏规则
线描画:可爱的大象
教学目的:
1.感受线描作品线条变化的美2.尝试用线描的形式表现 教学重难点: 画出大象的特征 教学准备: 范画一张 教学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书中大象的画有什么不同? 线描画的特点:没有涂颜色,有很多形状和线条
2.说说大象在干什么?
3.幼儿进行线描画,教师巡回指导 4.欣赏画面中的大象
歌曲:小木马 教学目的:
1.初步唱会歌曲,并能配合音乐的节奏做动作 2.体验用不同节奏表现马儿奔跑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唱会歌曲 教学准备: 风琴、音乐 教学过程: 1.发音练习:“今天,我们到大草原去旅行,怎么去呢?”(乘火车,坐飞机),引导幼儿用交通工具编成的歌曲进行发生练习2.教师范唱歌曲 3.幼儿学唱歌曲
1)随音乐节奏朗诵歌词 2)幼儿边做律动边哼唱
3)幼儿随老师的音乐练习唱歌 4.小结评价
剪贴:窗花 教学目的:
1.感知窗花的审美特征,体验剪纸活动的乐趣2.大胆设计和剪出多种样式的窗花
教学重难点:
重:有剪窗花的兴趣
难:窗花的折剪方法 教学准备:
剪刀、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1.欣赏窗花,初步感知剪纸艺术的美,观察窗花的特征(对称、简洁),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2.老师示范窗花的折剪方法
3.幼儿折剪窗花,教师鼓励并指导幼儿折剪不同花纹的窗花,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剪刀
4.贴窗花:相互欣赏歌曲:新年来了 教学目的:
1.体验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理解歌曲内容,大胆演唱 2.想象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教学重难点: 理解歌曲内容 教学准备: 风琴、音乐 教学过程: 1.幼儿律动 2.幼儿练声
3.幼儿欣赏歌曲《过新年》
4.教师与幼儿一起理解歌词,练习打节拍,提问:过新年人们都要干什么?他们心里有什么感觉?你想过新年吗? 5.幼儿学习歌曲 1)集体跟唱
2)教师纠正错误 3)分组表演唱
6.小结:过新年,小朋友又长大一岁,你们应该怎么做呢?
绘画:放鞭炮 教学目的:
1.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体验过节的愉快 2.尝试表现人们放鞭炮的各种动态及情景 3.能保持画面的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教学重难点:
画出人们放鞭炮的各种动态 教学准备: 范画一张 教学过程:
1.播放音乐,感受节日的气氛: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过新年 2.欣赏范画,请幼儿说出画面内容
3.自由作画,鼓励幼儿把自己放鞭炮的样子画下来 4.幼儿互相欣赏
制作:小灯笼 教学目的:
1.感受自制灯笼的美
2.会用彩纸、绳子等工具制作简单的灯笼 3.能安全使用工具并进行分类有序地收放物品 教学重难点:
能自制一个小灯笼 教学准备: 一个小灯笼 教学过程:
1.欣赏教师自制的灯笼,幼儿讨论灯笼的做法 2.教师示范灯笼的制作过程
3.幼儿制作灯笼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做 4.用幼儿制作的灯笼布置教室
歌曲:小雪花 教学目的:
1.能感受三拍子音乐的抒情、优美,能体验歌曲对小雪花的赞美之情和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歌曲内容,吐词清楚地进行歌唱 教学重难点: 初步唱会歌曲 教学准备: 风琴、音乐 教学过程: 1.幼儿律动 2.幼儿练声
3.引入情景,激发学唱歌曲的兴趣,观看教室悬挂的雪花,引导幼儿讲述歌曲的内容:这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雪花有几瓣?带领幼儿朗读歌词 4.欣赏歌曲《小雪花》感受音乐的节拍、节奏及歌词内容 5.幼儿学唱歌曲,体验爱小雪花、爱冬天的情感 6.小结活动内容
歌曲:小花灯 教学目标:
1.感知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和民歌风格,体验舞蹈的乐趣 2.会用舞蹈动作表现自己对新年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理解歌曲的内容 教学准备: 音乐、风琴 教学过程: 1.幼儿练声
2.幼儿复习歌曲,提醒幼儿用最好听的声音歌唱 3.欣赏舞蹈,教师完整地示范一遍 4.幼儿练习舞蹈《小花灯》 5.教师纠正动作 6.幼儿完整舞蹈 7.鼓励幼儿相互评价
绘画:冬天 教学目的:
1.引导幼儿画出冬天人物、景物的特征2.鼓励幼儿大胆构图 教学重难点:
画出冬天人物、景物的特征
难:合理布局画面 教学准备: 范画一张 教学过程:
1.引出绘画主题“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想把它画下来吗?”
2.教师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
3.幼儿开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大胆幼儿画,学习布局画面 4.幼儿互相欣赏 5.结束
第五篇:艺术教案
艺术第十册教案
第一单元:装扮我们的校园 课题一: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相互合作,整体设计校园环境,能用线描淡彩画法表现校园一景。
2、能有创意地装扮自己的教室或校园的一角,能根据需要设计出有特色的校园标志。
3、积极参与环境艺术实践活动,并能努力实现自己的设想。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提供活动空间及活动所需的相关工具材料。学生准备:颜料、绘画用笔、制作所需的各种实物材料等。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爱我们的校园
1、分小组实地考察校园,讨论教学楼、科技馆、体育馆、操场等的方位布局。
2、选择校园一角,用线描淡形式画一处校园小景。
3、回教室,用图形和文字画出校园平面示意图。
4、组内讨论怎样使校园更漂亮,如校门的设计及校园里还可以添加什么设施等。
5、小组合作整体设计我们的校园——先设计平面图,再集体做一个模型大沙盘。
6、将模型大沙盘放在学校陈列室,作为给学校的建议。活动二:打扮我们的教室
1、与小组成员讨论怎样对教室内外的壁画进行布置和美化,使之成为同学们互相学习、展示和对话的天地。小组长将讨论的内容和方法记录下来,在老师引导下分工合作。
2、进行队角布置。
3、在教室两侧、后墙或外面走廊的墙壁上有计划地进行布置。
4、设计个性化课程表。
活动三:动手装扮校园文化墙
1、欣赏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壁画作品。
2、观察学校的走廊和围墙,和老师一起讨论怎样进行美化。
3、用绘画的方法绘制壁画。
活动四:学唱《我们可爱的学校》
1、欣赏歌曲,熟悉、理解歌词内容,有节奏、有情感地朗读歌词。
2、欣赏歌曲旋律,感觉其节奏,学唱歌曲。
3、注意二声部演唱的和谐、均衡,并注意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课题二:穿出我们的风采
一、教学目标
1、有兴趣讨论小学生的着装问题,能从服装的色彩、款式等不同角度进行审美思考,表达出自己的审美观点。
2、能在调查、了解各类校服的基础上设计出有特色、款式多样的校服,学会绘制服装效果图。
3、乐意设计自己的文化衫,并根据需要画出文化衫上的图案。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学生准备:绘画颜料、各种废旧材料。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的校服我设计
1、分小组讨论什么是小学生美的形象,什么样的着装适合小学生,小学生是否可以根据自己的着装风格自己设计校服。
2、了解邻近学校学生的校服款式,调查他们对校服的满意程度。
3、用剪贴等形式收集几款校服款式,讨论其优缺点,小结校服设计的总体要求。
4、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用白布将设计的款式制作出来,并用彩笔绘制图案。活动二:创意服装秀
1、了解服装除了实用以外,还有修饰人的外表、提升人的品位等作用,设计师设计服装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种理念或一种想法。与小组成员讨论在服装的材料和款式上有哪些创意设计的构思。
2、确定一个主题或选择一个故事,为主人公设计有特色的服装款式。
3、利用身边的材料,如画报纸、丝线等装扮自己。
4、分小组进行展示:在节奏感强的音乐声中展示创意服装。活动三:学唱二声部全唱歌曲《校园里的小白杨》
课题三:唱出心中的歌
一、教学目标:
1、能在优美的音乐氛围中感受到校园团结活泼、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2、学唱《哦,十分钟》,能联系自己以前学过的校园歌曲,并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现歌曲内容与情感。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空白磁带、简单道具等。学生准备:各种乐器或自制乐器、简单道具、磁带等。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班班有歌声
1、唱校歌或班歌。在班级文娱委员组织下,每天课前几分钟齐唱校歌或班歌。
2、老歌填新词。根据以前学过的歌的旋律,小组讨论填上新歌词并唱一唱。
3、学唱歌曲《哦,十分钟》,体会歌曲轻松、活泼的旋律特点,并自编舞蹈进行表演。
4、举办主题音乐会。活动二:闻声起舞
1、道具:这几年学过的歌曲精选伴奏磁带、录音机、各种头饰。
2、游戏方法:任意播放一首歌曲的伴奏音乐,看谁能最快说出这首歌名,并戴好相应的头饰,跟着音乐唱起歌,并创编出舞蹈动作。
3让学生回忆并唱这几年所学过的歌曲,并与同伴一起进行即兴表演。活动三:好歌伴我成长
1、课前现复习以前学过的歌,听听前两年艺术档案夹里录制的歌,尝试创作自己作曲、作词的歌。
2、开展“我最喜欢的歌”歌曲对唱活动。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对歌竞赛。
3、创编音乐剧。确定主题,将曾经学过的歌串起来,配合简单道具或服饰进行表演。活动四:优美的课间音乐
1、仔细聆听教师准备的各种不同节奏和风格的音乐,说说自己的感受。
2、与同学讨论,什么样的乐曲适合在课间播放。
3、回家收集音乐磁带,看是否适合在课间休息时听,也可以自己弹奏再录音。
4、将大家收集的乐曲整理成一盒磁带,作为课前音乐。
第二单元:方寸之间 课题一:邮票寄深情
一、教学目标
1、积极、主动收集、欣赏各种邮票,感受其中的历史与文化气息及其美的表现形式与方法,了解集邮知识。
2、欣赏、学唱《邮递马车》《绿色的书签》等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歌词形象,体验歌词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3、感受歌曲《小火柴》欢快、跳跃的节奏及说唱结合的歌曲形式,体验小火柴生命虽短,但发光热做贡献的品质、二、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邮票,了解集邮知识,《邮递马车》《一枚邮票》等相关的音像资料。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畅游邮票天地
1、学生收集各种邮票,欣赏和探讨有关邮票内涵,感受方寸之间所记录的历史足迹及多姿多彩的风情,了解邮票的收藏价值,体验收藏邮票的乐趣。
2、配乐朗诵诗歌《乡愁》,感受乡愁与邮票中的情感联系。活动二:歌声中的邮缘
1、欣赏歌曲《邮递马车》,听歌曲中的变化音级,结合手势进行学习和演唱。
2、慢速模唱歌曲旋律,以听唱法学唱歌曲。
3、感受歌曲旋律的音高变化和节奏较稳定的特点,体验马车奔驰向前及赶马车邮递员愉快心情。
4、用打击乐器为此歌曲进行伴奏,并用动作表现赶马车的形象与情景。活动三:剪纸邮票
1、着重欣赏邮票中的剪纸形式,分析比较其运用的方法,了解民间剪纸艺术。
2、学习运用阴刻、阳刻、阴阳结合刻的制作方法,尝试制作图案。
3、鼓励学生表现邮票的多种内容,探究不同花纹的装饰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线条的疏密变化和黑白节奏关系来突出主要形态,完成主题塑造。
4、启发学生交流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感受,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四:欣赏小品《一枚邮票》
1、欣赏小品表演《一枚邮票》,感受和体验小品的语言内涵,角色形象及所传递的快乐。
2、等对小品的主题、事件、演员技能等进行审美评价,表达自己理解和审美观点。
3、分组汇报表演。
4、学唱歌曲《绿色的书签》,准确的把握歌曲速度、节奏语音准。
课题二:书票藏情趣
一、教学目标
1、有收集、欣赏各种藏书票的兴趣,能欣赏和感受藏书票所表现的不同内容及表现形式的美感。
2、学习运用橡皮、肥皂等材料制作藏书票,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情趣、体验制作藏书票的乐趣,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基本的审美创新能力。
3、借助诗朗诵、歌曲学唱等艺术活动,加深对藏书票作品的感受,有热爱生活、热爱读书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供欣赏的藏书票若干,学生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橡皮、肥皂、颜料等工具和材料。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藏书票
1、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藏书票是外来的艺术形式,是实用与审美结合、图像与文字并重的一种特殊艺术品。
2、欣赏藏书票佳作,说说为什么藏书票补人们誉为“版画珍珠”的缘由。活动二:藏书票蕴藏情趣
1、朗诵诗歌《方寸之间天地宽》,体会、感受诗歌寄予的书票情趣与作者对书票抒发的真挚情感。
2、学生尝试创作一首有关藏书票的诗歌,并配乐朗诵。
3、学唱歌曲《绿色的书签》,准确地把握歌曲速度、节奏与音准。活动三:制作藏书票
1、了解藏书票是供读书、爱书、藏书者使用的一种标志,也是书籍的一种美化装饰,学生运用橡皮、肥皂等材料设计制作小型版画——藏书票。
2、学生展示交流,欣赏、评价学生作品,从中感受不同学生的不同情趣与表现技巧。
3、在自己的一本心爱的新书扉页上贴印上自己制作的一枚精美的小小藏书票,让书本立即增光生辉,增添活宝读书的兴趣和爱书的情趣。
课题三:跳动的火花
一、教学目标
1、收集、欣赏各种火花作品,了解火花的内容、表现形式。运用粉印彩色版画的形式制作设计自己喜欢的火花图案。
2、感受歌曲《小火柴》欢快、跳跃的节奏及说唱结合的歌唱形式,体验小火柴生命虽短,但发光发热做贡献的品质。能准确地演唱这首歌。
3、欣赏芭蕾舞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受舞蹈中小女孩的孤单、悲伤和向往幸福生活的积极情感,能用舞蹈动作表现漂亮的火花,运用形体造型表现火花的故事情节。
二、教学准备
不同的火花资料,水粉颜料、《卖火柴的小女孩》芭蕾舞光盘等。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发现火花
1、老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画册查找关于火花的图片、文字资料,相互介绍彼此所认识的火花。
2、结合学生自己的经验,请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所见过的最漂亮的火柴盒,说一说,它上面都有哪些好看的图案。
3、学生讨论:火花在火柴上起什么作用?为什么人们喜欢火花? 活动二:火花家园
1、欣赏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经典火花设计作品。
2、了解火花设计的题材包罗万象,讨论哪种表现形式的火花作品是自己喜欢的,并能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活动三:歌中舞中看火花
1、欣赏和学唱歌曲《小火柴》,感受歌曲旋律欢快、跳跃的节奏,能清楚的歌唱。
2、感受和学习歌中说白与歌唱的衔接,并按照歌曲的力度变化处理自己歌声的强弱,并能用动作进行歌表演。
3、欣赏有关表现火花的舞蹈或自己设计舞蹈、形体动作表现火花。
4、了解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欣赏芭蕾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受舞蹈带给人的足尖舞蹈的美感,理解舞蹈中用了那些动作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及表达情节、情感。活动四:制作火花
1、学生运用粉印版画的形式,制作自己设计的火花。
2、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说说自己对制作的作品的看法。
第三单元:儿童剧场 课题一:音乐之声
一、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断的内涵和角色形象,了解音乐剧的特征。
2、学唱音乐剧《音乐之声》插曲《哆来咪》,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并创编动作分角色表演。
3、体验《音乐之声》插曲《雪绒花》,体验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感受抒情性三拍子歌曲的美感,能用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表现歌曲。
二、教学准备
1、电影音乐剧《音乐之声》的VCD等。
2、自制的打击乐器和其他的乐器。
3、自制的表演道具、美术材料和工具。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的哆来咪
1、安排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音乐剧方面的资料,初步了解音乐剧的有关知识。
2、欣赏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断,了解剧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引发对音乐的热爱,对老师喜爱。
3、欣赏歌曲《哆来咪》,根据歌曲表现的情节分8个角色和老师进行生动的游戏、歌唱表演,感受角色的不同音高。
4、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旋律的音高、节奏,设计人物动作,进行表演准备。培养学生乐句顺畅衔接能力。
5、根据音乐剧《音乐之声》的一个片段内容,分小组进行道具、舞台背景的设计,大家一起丰富音乐剧歌曲的表演活动,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6、学生进行音乐剧歌曲的表演,在欣赏与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演兴趣和能力。活动二:我是小小牧羊人
1、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分析歌曲的情绪和角色,了解歌曲的结构,讨论这些歌曲于自己过去在艺术课上学习过的歌曲有那些方面相同和不同,寻找其中的差异。采用多种表现方式进行歌唱练习。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教师以一段旋律带动学生,让学生自己完成多段歌曲的演唱,在固定联系中进行歌词创编,丰富歌曲中的小动物形象。
3、学生制作小动物纸偶或手偶。通过夸张表现,突出动物特征。要求色彩鲜艳,造型据有个性。
4、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小音乐剧的编排。在编排中根据歌曲的歌词内容、旋律情绪,创编不同角色、动作,配合纸偶的道具表演,进行歌曲表演的排练。
5、表演《孤独的牧羊人》。欣赏《音乐之声》中《孤独的牧羊人》音像片断。引导学生在观赏比较中发现音乐剧的表演要素。活动三:我爱雪莲花
1、师生回顾《音乐之声》的主要故事内容。谈一谈各自对该剧中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和音乐片断,为什么能够吸引自己。
2、欣赏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歌曲《雪绒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知道它是男主人公借咏唱雪绒花,抒发内心的爱国情感。引发学生积极学唱歌曲和参加歌舞表演的愿望。
3、学唱歌曲《雪绒花》。学生在演唱中尝试用原版英文唱,提高学生多种歌唱语音的表现力。
4、观赏植物雪绒花,并利用多种材料制作雪绒花。
5、表演《雪绒花》。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作品装扮舞台或教室环境,以小合唱或别的方式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情感体验。
课题二:三岔口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欣赏传统京剧《三岔口》,感受和了解京剧艺术中的哑剧表演形式,对传统京剧艺术表演有初步的认识。
2、感受哑剧的基本表演特点,参照京剧《三岔口》中“矮子步”的表演,即兴模仿表演剧中人物动作和情节,体验其中的乐趣。
3、学习戏剧中表现生活的几个动作,体验虚拟表演形式的趣味。
二、教学准备
1、学生对京剧艺术的进一步了解,以及对《三岔口》剧目的有关资料的收集。
2、京剧《三岔口》的录像带或VCD,京剧《三岔口》的画册和剧照。
3、京剧《拾玉镯》的VCD,京剧《三岔口》的画册和剧照。
4、自制的表演道具和美术材料及工具。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活动
活动一:感受、体验哑剧表演方式
1、师生交流自己对京剧的认识,知道京剧是我国国粹。
2、共同欣赏京剧《三岔口》的演出片断,进一步了解剧情。
3、欣赏《三岔口》中的锣鼓经—四击头,并尝试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演奏。发现京剧中的另一种表演方式——哑剧。分小组对作品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京剧艺术中的哑剧表演形式进行分析,分析他们的特点。
4、了解哑剧所特有的表演形式,哑剧是一种不说话,借着身体的姿态表达思想、情绪或故事的戏剧动作。
5、模仿与表演。
活动二:表演“矮子步”
1、欣赏《三岔口》中“矮子步”表演的情节,分析戏剧塑造人物角色的方法与手段,了解为什么在这里设计了“矮子步”的动作来表现这个人物的心理特点。
2、分小组模仿剧中“矮子步”的表演方式和姿态,进行表演练习。
3、大家对表演和角色的助理进行分析和评价。活动三:联系与拓展
1、欣赏京剧《拾玉镯》片断。
2、模仿其中的表演形式,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进行表演活动。
3、欣赏京剧《拾玉镯》的另一个片断中开门的动作。
4、学生分小组讨论其中的表演形式,并尝试着进行表演。
第四单元:树的礼赞 课题一:好大一棵树
一、教学目标
1、能运用视觉、触觉等感观,感受自然中的树和艺术作品中树的形态特征,有亲近、爱护树木和生态环境的情感。
2、能感受歌曲旋律音高的起伏、节奏的疏密特点,体验歌曲深远、思念、赞颂的情绪和以树寄托人们对亲人、家乡的眷恋深情。
3、能主动收集有关赞赏树的文学、歌曲、美术、摄影、戏剧等作品,探究用歌唱、表演、绘画、制作等多种艺术方式,表现丰富多彩的树的形象,表达有关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
1、不同类型树木的图片、记录片、美术手工材料。
2、《好大一颗树》歌曲录音磁带和光碟。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触摸身边的树
1、寻找生活中常见的、有代表性的树,体会树的造型、色彩变化,感受不同树木在一起所形成的深浅不
一、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在与树近距离的接触中,引导学生围绕树的形态、色泽和肌理展开交流,结合文学作品体验树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面貌。
2、启发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赞赏自己所见的树。
3、观察和想象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同树木的动态,直观对比、品味不同树木的型与寓意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4、教师与学生一起选择生活中的一颗老树进行树干的拓印练习,给作品起个名字。活动二:歌唱心中的树
1、赞美不同的树。
2、欣赏歌曲《好大一棵树》,感受旋律的优美以及歌词所代表的意境,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欣赏舞蹈《好大一棵树》,感受舞蹈的结构,表演的形式,舞蹈队形变化,运用演员的服装造型表现树的形象等美感要素。
4、创编舞蹈:好大一棵树。活动三:描绘我喜欢的树
1、欣赏教科书中或师生收集到的以树为题材的油画,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等方面感受其美感。
2、学生选择不同的形式,以大树为题画一幅画,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大胆表现。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表现形式以及设计创意等方面进行交流、评价、升华情感。
课题二:绿叶对根的情意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和理解《绿叶对根的情意》旋律倾诉性的特点,体验歌曲深深的依恋情绪,理解歌词所表达的叶与根的相依相恋情怀,并由此升华到母子情、师生情、赤子之情。
2、能用文学、美术、舞蹈、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并表现绿叶与根的情感和母子、师生情等自己想要抒发的情感,懂得以物代情,托物的艺术表现手段。
二、教学准备
1、相关图片,有关两峡情、母子情、师生情、海外游子思乡的VCD光盘或电视片等。
2、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录音带、伴奏带,《故乡的云》《七子之歌》《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录音带或CD。
3、各种绘画工具等。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
1、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力度变化。
2、欣赏和跟唱全曲。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诵歌词,请学生谈一谈自己所理解的绿叶与根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情意。
4、在动听的背景音乐中,教师或学生将歌曲内容编成故事,表现歌曲的角色形象和情感。
5、学生随歌曲伴奏一起演唱歌曲。活动二:绿叶与根的对话
1、创设情景,讨论要表演情节,准备戏剧表演所需的有关材料。
情景一:绿叶是孩子,树根是妈妈,妈妈用自己身心的爱抚育孩子成长,终于有一天孩子长大了,要离开妈妈,此时此刻他们彼此会说些什么话呢?
情景二:叶飘落,离开了根,他们天各一方,彼此思念,此时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以歌曲为背景音乐进行戏剧表演。
3、教师引导学生除了想象表演绿叶与根的对话以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创设情景。
活动三:树的依恋
1、学生朗读表演歌谣。
2、绿叶与根,大树与小树,你想到了什么?
3、引导学生由此展开联想,母子情、赤子情、大海与小鱼.......4、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四:美术制作
1、欣赏以树木材料为表现手段的手工作品,看一看作品是怎样利用材料的天然形状与肌理的。
2、请学生根据自己对“绿叶与根的情意”的理解,拓展想象,创作一副装饰画送给对你厂长有过帮助的人。例如以树叶粘贴的方式来进行制作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