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教案

2022-02-26 14:0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西方哲学史》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方哲学史》教案》。

《西方哲学》教案

课程名称:西方哲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周学时 :4

授课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第1 教学周/第1-2 节(第1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西方哲学的意义和方法,介绍西方哲学的起源。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对哲学学习方法的介绍。

授课内容:

绪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西方哲学

1.哲学的核心。世界的最终规律?世界的最终本质?世界的目的、意义、价值?对这些问题的自由讨论。哲学的核心是一套经过论证的价值观,以命题体系的形式存在。

2.哲学是和哲学史分不开的。西方哲学是西方哲学家智慧的结晶。通过学习西方哲学,我们可以了解哲学家究竟说了些什么,了解他是怎样进行思考的,了解他的活的思想。哲学本身就是思想的运动,不学习哲学家的思想,就无法深入地了解哲学思维究竟是怎样进行的。不学习西方哲学,大多数人的哲学思考只会是偶然的,不系统的,上升不到一定层次。学习西方哲学,不仅仅对研究哲学是必要的,对业余从事思考的人,也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意义。

二、如何学习西方哲学

1.同情的了解。首先要理解,然后是批判(挑毛病),最后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对哲学思想的评价,切忌简单地扣帽子、打棍子、贴标签,而是要深入思考,寻找出哲学家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思想,为什么这样来表述思想的理由。我们要的不是死知识,而是活思想。

2.理论反思功能:从前提上进行批判。批判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分析和检查。

3.逐渐培养阅读原著的能力。阅读次序:不要死抱住教材不放。要大量阅读,首先是导论性和通论性的著作,然后是专论性著作,从特定时代、特定地域、到特定学派、特定哲学家。由浅入深。

4.同时要注意下列原则:第一:由浅入深,第二,文史相关知识参照阅读,第三,联系实践,勤于思考和讨论。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西方哲学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1 教学周/第 3-4 节(第 2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了解古希腊哲学的起源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神话思维和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关系。

授课内容:

第一编 古希腊哲学

第一章 早期古希腊自然哲学

第一节 古希腊哲学的开端

一、古希腊哲学产生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1、海洋文明。资源贫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紧张(比较中国)。人仰望星空,对宇宙奥秘产生了兴趣和了解自然规律的愿望。

2、古希腊文化的开端。奴隶主阶级的产生,有闲阶层的出现,城邦制、民主制度。神话和自然哲学。

二、神话中的思想萌芽

1.关于本体的思想

2.对世界的普遍原则的一些认识

3.自然和社会发展演化的思想

4.人本主义思想

5.原始自然哲学

6.神秘主义。灵魂不死的观念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古希腊神话自然观的特色是什么?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 教学周/第1-2 节(第3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了解伊奥尼亚派的基本观点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和逻各斯概念

授课内容:

第二节 伊奥尼亚派

一、米利都学派

1.泰勒斯(约624B.C.~547B.C.)。始基和本原。

(1)水本原说:万物起源于水。其来源可能是关乎生命现象,在他对生命现象的观察中,发现生命和水有着直接关系。植物和动物需要水,呼吸的气体也是湿润的。从此得出这样的观念。

(2)万物都充满着神灵。他还无法摆脱万物有灵论。

2.阿那克西曼德。阿派朗:无定者

3.阿那克西美尼。气本原说,灵魂说

二、赫拉克利特

1.火本原说:世界是永恒活火。火有比喻的含义,有流动不居的意味。

2.流变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

3.逻各斯:变中的不变。规律。和老子的“道”可能相通,都有道路和言谈的意义。

4.对立面的和谐。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赫拉克利特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 教学周/第 3-4 节(第 4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理解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的基本思想。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巴门尼德的“on”的意义。

授课内容:

第三节 毕达哥拉斯

一、数本原说:这个本原的意义和前面几个学派的意义略有差别。这个本原的意义来自于世界万物所共同具有的结构。由结构上的共同性归结到数量关系,是非常天才的发现。

所谓确定的一和不确定的二。后者是前者的质料,前者产生后者,随之产生出数字、点、线、面、体,产生各种具体事物。这种思维方式受了神秘主义的影响,数学的神秘意义一直延续到近代欧洲。

二、美德在于和谐。和赫拉克利特的对立面的和谐相似,只是这种和谐来自数学。

三、灵魂轮回说。也是受神秘主义的影响。

第四节 爱利亚学派

一、巴门尼德。

1、真理和意见的对立。真理之路: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

意见之路:存在者不存在,不存在者存在。

前者是逻辑学里面同一律的先驱。主张事物本质的不变。开始有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分。后者是他所反对的观点,也就是赫拉克利特的观点。

2、存在/是(on, Being/to be, Sein)作为系动词的意义。

“是”在印欧语系各种语言中具有强大的语法功能,基本的各种时态和语态,有很多都借助系词才得以构成。系词的种种变化,贯穿整个语言。根据卡恩的研究,“是”具有三种意义,其一,系词用法。具有语法功能。其二,存在用法,类似英语的“there be”句型。同时也有“起作用”的含义,在近代以来,尤其现代,又出现了“生存”(existence)的意义。

其三,断真用法。含义为“真的”,汉语中,真伪和是非相对应。

on(中性分词)的意义包含了上述三种用法。

是/存在概念的提出,是前所未有的,它首次扭转了古希腊的思维方式。从本源到本质,从宇宙生成论到存在论/本体论(ontology)。开始有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分。有了这个区分,形而上学(metaphysics)也就产生了。

3、是/存在的特点:第一,永恒的(无生灭)、完满的、第二,唯一的(连续的、不可分)、第三,不动的、第四,超感性,由思想来把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

二、芝诺。对运动的否定,四个悖论:二分法,阿基里斯追乌龟,飞矢不动,运动场悖论。

芝诺的意义,是从反面来论证存在/是的静止不动特性。虽然说他割裂了动静之间的关系,这四个论证却促使人进一步思考运动和静止之间的关系,为哲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说”的意义?

2.如何理解巴门尼德的“是”?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3 教学周/第1-2 节(第 5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理解多元论哲学的三个代表人物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四根说、努斯说和原子论

授课内容:

第五节 多元论哲学

一、恩培多克勒

1.四根说:水、火、土、气。这四根每一个都是巴门尼德式的“不动的一”

2.爱恨说:也称为“友爱”与“争吵”

3.认识论观点:同类相知说,流射与孔道。

4.灵魂轮回说。

二、阿那克萨戈拉

1.种子说。种子有形状、颜色和味道,但是不可见。其性质主要有:第一,永恒性,第二,无限性,第三,同类性,第四,混合而存在。第五,种子是不动的。

2.奴斯说。努斯或者奴斯,是nous的音译,指理智、心灵、理性。这个概念是阿那克萨戈拉首创的。他在哲学史上的贡献有二,一是把哲学带进了雅典,二是提出了努斯概念,这个概念是西方哲学史上提出的第一个精神性的概念。

努斯的特点是:无限、单一、不与任何东西混合、独立自主。最精粹、最纯洁、主宰和安排一切。知晓一切。

3.异类相知说。这和同类相知说的侧重点不同,讲的是相反的性质彼此差异,刺激人的认识。

三、德谟克利特

1.原子和虚空。原子(充实)和虚空是两类本原。原子的性质:第一,不可分、内部充实坚固、没有虚空。第二,数量无限。第三,不能为感官所感知。性质相同,但是在形状、位置和次序上有区别。

原子通过在虚空中运动而形成万物。运动的形式是涡旋运动。

2.影象论。是他的认识论思想。在认识的途径上,先有影像,后有认识。在认识的分类上,有两类:真理性认识,暗昧性认识,也就相当于巴门尼德的真理与意见。理智高于感官。

3.灵魂学说:灵魂是由精细的球形原子构成,自己能运动,并能使他物运动。由此引出了一个伦理学观点:精神愉快高于肉体快乐,幸福就是灵魂安宁。

小结:早期希腊哲学以自然哲学为主,寻找宇宙本原,但是巴门尼德已经开始提出了寻求确定不变的本质的思想。自然哲学由于自身过于朴素,不能解释宇宙现象,莫衷一是,所以必然走向衰落,哲学需要新的思路。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2.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说

3.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3 教学周/第3-4 节(第 6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理解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的三个命题

授课内容:

第二章 古典时期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统一希腊,是城邦制从繁荣走向衰落的时期。

第一节 智者派

智者,是辩论家、演讲家,教授辩论术、演讲方法,对推动逻辑发展作出很大贡献。苏格拉底起初也是智者中的一员,其论辩方式受了智者派很大的影响。

一、普罗泰戈拉。

1、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是旧的翻译。杨适的翻译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判定它们是什么的尺度,也是判定它们不是什么的尺度,而且,按照杨适的解释,“万物”的真实意思是和人的需要和运用有关的东西,如货物和金钱)可见对这个思想的理解还不确定。

不一定是相对主义,可能是感觉主义。以全人类的尺度为尺度,就是人本主义的思想,以个人的尺度为尺度,就是唯我论和极端相对主义的。

二、高尔吉亚。怀疑哲学的三个命题。第一,无物存在/无“是”。否认巴门尼德的存在/是,认为这个概念是臆造的。第二,即使有物存在/有“是”,也无法认识。第三,即使可以认识,也无法告诉别人。这三个命题是非常彻底的怀疑论,怀疑论的意义是对命题进行揭露,揭露其矛盾,促使其改进。同样,怀疑论也是促进哲学发展的磨刀石。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

2.如何理解高尔吉亚的三个命题?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4 教学周/第1-2 节(第 7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了解苏格拉底的基本思想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美德即知识,“是什么”的追问方法,辩证法思想。

授课内容:

第二节、苏格拉底

一、美德论。“知道你自己”。自知其无知是最高的智慧。孔子以有知出发,苏格拉底以无知出发,中西伦理学的逻辑起点是耐人寻味的。苏氏把哲学由宇宙论、存在论引导到伦理学。教人追求美德和善的生活。从此,哲学也把美德或好的生活作为核心。

二、美德即知识。无人故意作恶。求真和求善这两个目的要统一在一起,真正的知识不仅仅是求真,更是求善,因为“存在/是”

三、认识的目的:“是什么”,万物的“是”,善的“是”(本质),善之所以为善。

四、方法论:辩证法或精神接生术。分为四个环节,最重要是通过对话来达到归谬,揭示矛盾。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

2.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思想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4 教学周/第3-4 节(第8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了解柏拉图前期的基本思想。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理念的意义,四线段说

授课内容:

第三节、柏拉图

一、前期理念论。

1、idea的意义:和“是”的关系。理念或“相”,idealism的来源

2、分有说。摹仿说。床喻。

3、日喻:善的理念是最高的,可以用日喻来表示。

4、洞喻。洞喻。

二、知识论。

1.回忆说

2.知识等级说(四线段说)。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柏拉图的前期理念论和认识论思想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5 教学周/第1-2 节(第9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了解亚里士多德对知识的分类和《范畴篇》中的实体学说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范畴篇中的实体学说

授课内容: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

一、第一哲学的定位

三种知识的区分。创制的、实践的和理论的。理论学科分为:物理学、数学、第一哲学(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来源):作为是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也就是实体ousia,它和estin/on的关系)。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及其意义。为什么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是古代形而上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呢?是因为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之前,哲学包含了整个科学研究的内容,具体学科的内容和方法都被哲学所包办代替。

二、实体学说之一:《范畴篇》的个别事物实体论。

1.范畴的分类:十种:实体、数量、性质、关系、何地、何时、所处(姿态)、所有(状况)、动作(活动/主动)、承受(被动/遭受)

2.实体和属性。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长得白/坐着/身高1.85米/被打了/在雅典/……猫是动物。区分实体和属性的标准,即实体的特点:

第一,不能做谓词/宾词,只能做主语/主词。第二,独立自存性。属性依附实体,而不是相反,比如上面举的例子不能倒过来说。第三,不变性。

3.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类概念是第二实体。这一点可以说是和柏拉图最明显的不同。亚氏和柏拉图学派分道扬镳,但是二者后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他并不能完全驳倒柏拉图的全部学说。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范畴篇》的实体学说?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5 教学周/第3-4 节(第10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实体学说和灵魂说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实体学说

授课内容:

三、实体学说之二:《形而上学》中的实体学说

1.四因说和所谓“质料的发现”。形式、质料、动力、目的。

2.形式质料说。纯形式和纯质料。神学思想在亚氏形而上学中的地位问题。

3.潜能和现实。神是不动的原动者。

四、灵魂说

1.感觉灵魂

2.理性灵魂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实体学说,以及和前期实体学说的异同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6 教学周/第1-2 节(第11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了解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葛派的概况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斯多葛派的概况

授课内容:

第三章 希腊化时代的哲学

公元前338年,雅典被马其顿占领后,城邦制结束,大帝国时代开始,也就开始了晚期希腊哲学。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又取代了马其顿。由于晚期希腊哲学和罗马哲学的延续性比较强,哲学史家一般把它们看作同一个时期,也称为“希腊化时代”。

第一节 伊壁鸠鲁主义

一、物理学:原子论

1.原子是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2.原子具有重量。

3.原子的自动偏斜。个体自由。

二、感觉主义

三、伦理学:快乐主义

古罗马的卢克莱修(略作介绍)

第二节 斯多葛派

一、基本思想

1、物理学:气(普纽玛)和逻各斯(宇宙理性)

2、伦理学:共同体主义、顺从命运(理性)、禁欲主义倾向。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伊壁鸠鲁原子论的特点?

2.斯多葛派的基本思想?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6 教学周/第3-4 节(第 12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晚期斯多葛派的代表人物,皮浪的思想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爱比克泰德的自由论、皮浪的主要思想

授课内容:

二、晚期斯多葛派

1、塞内卡

2、奥勒留

3、爱比克泰德

论自由和必然的统一。主要思想:人的权能,人的自由,运用表象。

第三节、怀疑主义

一、皮浪主义。阿那克萨库斯的学生,阿氏是德谟克利特的二传弟子。

1.不可知论

2.中止判断是最高的善:悬置或者悬搁epoche

3.不动心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爱比克泰德的自由观

2.皮浪的主要思想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7 教学周/第1-2 节(第13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了解新柏拉图主义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普罗提诺的太一流溢说

授课内容:

第四节 新柏拉图主义

一、普罗提诺

1.流溢说。太一、心智、灵魂、物质。

2.对太一的认识。神秘体验,迷狂

二、波菲利问题(略说,以后在经院哲学中详细说明)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普罗提诺的“太一”和流溢说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7 教学周/第3-4 节(第14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讨论和第一部分总结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开展课堂讨论

授课内容:

讨论:第一,古希腊哲学的特点?第二,古希腊的理性主义色彩?第三,古希腊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并结合讨论对第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讨论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第一,古希腊哲学的特点?第二,古希腊的理性主义色彩?第三,古希腊的宇宙论和本体论?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8 教学周/第1-2 节(第15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了解基督教哲学的概况和背景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圣经基本教义

授课内容:

第二编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第一章 中世纪哲学的诞生——教父哲学

第一节 中世纪哲学简单背景

一、时间与社会状况

1、时间。早期教父哲学与晚期希腊哲学重合,因此,同历史学上的中世纪并不一样。

2、社会状况(与古希腊社会比较)

二、思想特征

信仰和理性的关系。雅典与耶路撒冷的关系,是西方思想史上的根本问题之一。

三、《圣经》与哲学

1、基本教义:创世说、原罪说、赎罪说、三位一体说(伊利奈乌)、道成肉身说、三德(神学上的美德):信望爱

2、精神与逻各斯:游斯丁

3、《约翰福音》与希腊哲学简单说明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什么是三位一体学说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8 教学周/第3-4 节(第16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了解教父哲学的一般特点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教父哲学的特点。

授课内容:

第二节 教父哲学概况

一、什么是教父哲学

2世纪到6世纪,教父是基督教的理论家,学说的内容是反对异端,申明教义和宗教理论。思想倾向是利用希腊哲学,尤其是斯多葛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思想来论证宗教理论。教父必须是遵循正统学说、过圣洁生活、被教会所册封,生活在2-6世纪。

二、护教士:

1、早期代表:游斯丁(逻各斯)和伊利奈乌(三一的雏形)的思想

2、德尔图良的信仰主义(反智主义):唯其荒谬,我才信仰

三、体系初创者:亚历山大里亚学派

1、柯莱门特

2、奥利金的宗教哲学:三一说和创世说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什么是教父哲学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9 教学周/第1-2 节(第17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奥古斯丁的主要思想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奥古斯丁的认识论、信仰观、时间说、神正论

授课内容:

第三节 奥古斯丁

主要著作:《上帝之城》、《忏悔录》、《教义手册》

奥古斯丁(公元354-430)是最著名的教父,宣称信仰高于理性,他利用新柏拉图主义对基督教教条作为系统的阐述,奥古斯丁鼓吹神学历史观,坚持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的教权至上的观点。

一、认识论:自我意识与光照说

1、我错故我在(是):fallor, ergo sum2、真理与光照

二、信仰和理性

1、一神论的上帝观。

2、信仰高于理性:上帝的神秘,三一的神秘

3、信仰寻求理解

三、创世与时间

1、上帝从无中创造世界

2、时间是什么:时间是心灵的延伸。过去、现在、未来是人的思维的三种功能,记忆、注意和期望。

四、神正论。原罪与自由意志。关于恶和罪的起源,灵魂的不朽、堕落和得救。

1、灵魂:

2、原罪说和恩典说。自由意志是恶和罪的起源。原罪的起源是人滥用自由意志。人的自由意志是上帝所赋予的,但是人毕竟低于上帝,所以人不能正当的使用自由意志。从亚当开始,人生而获罪,只有靠上帝的恩典而得救。恶是善的缺乏。上帝为此奖惩和赎罪。

3、先定说:上帝只拯救一部份的人,上帝的选民。

六、上帝之城

世俗国家和上帝的国家。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奥古斯丁的认识论

2、奥古斯丁的信仰观

3、奥古斯丁的时间理论

4、奥古斯丁论恶的起源和恩典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9 教学周/第3-4 节(第18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波爱修斯的思想与经院哲学的概况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经院哲学的基本问题

授课内容:

第四节 黑暗时代的哲学家:波爱修斯(约480-525)

黑暗时代(6-10世纪)波爱修斯(约480-525)主要著作:《哲学的慰藉》等。

1、人本主义思想。万物本源是上帝,他以其理性统治宇宙。但人也具有理性,因而也能成为神。人不应从自身之外寻找上帝的全善全能,而应从自身寻求。人自身的不完满性推知上帝的完满性。人拥有理性也必然有自主性和自由判断。

2、人有认识能力。其表现为感觉、想象、理性和智慧。它是先天的,固有的,它与外部事物结合而形成知识。

3、个别与一般关系。一般是个别的抽象,它不能脱离个别而存在。(波菲利问题)

第二章 经院哲学的兴盛

第一节 概况

一、什么是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也称士林哲学,公元10世纪,基督教会为培养人才,在宫廷和教会建立学校,称之为“经院”,招收封建贵族弟子为学员,讲授《圣经》及神学家的理论,称为经院哲学。特点是研究超自然的圣经词句,是脱离现实的纯抽象的论证。经院哲学是从古代哲学过渡到现代哲学的桥梁。

二、对象和目的1、对象:经院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自然界和现实,而超验的上帝、天使等。

2、目的:为教义和教条作论证和辨解,使之系统化。

三.特征

1、是一种宗教哲学,生活在经院之中;

2、盲目崇拜权威;

3、使用“辨证法”。

四、主要问题

第一,理性和信仰的问题。理性逐渐取得独立地位。

第二,波菲利问题,即一般和个别的问题。分为唯名论和实在论。前者认为共相仅仅是名称,没有实在性。后者认为共相有实在性。唯名论逐渐占上风。

五、阶段:

1、9-12世纪末,准备和形成阶段;

2、13-15世纪兴盛和衰落阶段。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波爱修斯的主要思想

2、经院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10 教学周/第1-2 节(第19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爱留根纳、安瑟伦、阿伯拉尔的思想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授课内容:

第二节 早期经院哲学

一、爱留根纳(800-877)

主要著作:《论神的预定》、《论自然的区分》等。

1、理性高于权威。神不只是神学研究的对象,也是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理性产生权威,而不是相反,当理性与信仰产生矛盾时,应服从理性。

2、论自然的区分(泛神论):神存在一切之中。肯定神,也肯定自然,神就是全体,全体就是神。全体就是以神为中心的统一的整体,即自然。它的存在有四种形式:

其一,非被创造而自身能创造他物的自然----作为最终原因的上帝

其二,自身被创造而又能创造他物的自然----上帝之中的诸理念,统一为逻各斯

其三,自身被创造而又不能创造他物的自然----具体事物

其四,自身非被创造也不能创造他物的自然----作为终极目的的上帝。

二、辩证法与反辩证法的斗争(和理性与信仰有关)。辩证法,是论辩的技艺,也就是逻辑学,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辩证法”的意义,我们已经了解了几种?

1、贝伦加尔:辩证法派。对圣餐的讨论。

2、达米安:反辩证法。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3、兰弗朗克:调和折中

三、(1033-1109)唯实论的主要代表

主要著作:《独白》、《宣讲》、《上帝为什么化身为人》等

1、信仰与理性:信仰高于理性

2、上帝存在的证明(本体论证明,仅依靠概念分析,不依靠经验证明)。

人心中先天具有上帝的观念,这一观念是无比伟大、无比完善的,正因为它无比伟大与完善,所以它不仅存在头脑中,而且也存在于现实之中。

后来的哲学Descartes、Hegel、Spinoza基本赞同这一观点,Locke、Aquinas、Kant不同意。

3、意义

四、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伯拉尔,温和唯名论者(1079-1142)

1、生平:极端唯名论者罗色林(1050-1114):共相仅仅是声音

2、怀疑精神

3、辩证法《是与否》

4、共相是概念。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爱留根纳对自然的区分

2、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10 教学周/第3-4 节(第20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托马斯的基本思想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托马斯的本体论思想及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授课内容:

第三节 托马斯·阿奎那

一、背景

1、修会与大学

13c天主教会权力达到顶点,王权、教权斗争异常激烈

隐修体制的没落,修会是托钵僧组织,弗兰西斯会和多米尼克会

大学的建立在12世纪,教授内容:神学、医学、法学、艺术

2、亚里斯多德思想的传播

时间:11-13c阿维罗伊主义、阿维森纳,大量阿拉伯著作被译成拉丁文,古希腊思想重新传播回欧洲

3、双重真理说

二、托马斯哲学的特点

1、生平(1225-1274)著作:《神学大全》、《反异端大全》等

2、托马斯哲学的特点:

(1)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基础,神学为目的中世纪最庞大的理论体系;

(2)折衷主义的中间路线;

(3)理性服从信仰,同时,强调哲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3、意义影响:

(1)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2)对近现代哲学产生巨大影响。新托马斯主义。

三、存在论

1、存在与本质

“是”(on)区分为存在和本质。这一区分是古希腊哲学所不能达到的。回顾一下巴门尼德。

存在是实现。存在包含本质。存在先于本质。上帝是存在和本质的同一

2、潜能与现实

3、实体与偶性

4、质料与形式

三、上帝存在的证明

托马斯反对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认为人类没有天赋的上帝观念,不能从上帝的观念中推出上帝的存在。但他认为,人们可以从万物的存在推断出上帝的存在。他的论证有五条原因:

1、从世界的万物的运动变化推断出“第一推动力”,即上帝的存在;

2、从世界万物的因果关系推断出“世界第一因”,即上帝的存在;

3、从个别事物的存在只是偶然的和可能的,推出一个“必然的存在者”,即上帝的存在。

4、从世界的事物的完善性推断出一个“绝对完善物”,即上帝的存在;

5、从一切的事物具有的目的性推出一个最终的“目的因”,即上帝的存在。

前三种被称为宇宙论证明,其方法是从相对的东西推出一个脱离相对的绝对的存在。后两种叫做目的论证明,是对苏格拉底以业的目的论的发挥,它对欧洲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直到18c才被休谟与康德推翻。

四、温和实在论

在“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上,总结以前的成果,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

1、认为“一般”有三种存在方式:

①“一般”作为上帝的造物的理念(或原形),存在于被造物之前;

②“一般”作为上创造个别事物的形式、本质,存在于个别事物这中;(隐蔽的质)

③“一般”作为人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形成的概念,存在于人的理智之中。

2、实质:

①从哲学角度上说,调和唯名论与唯实论;

②从社会角度上说,服务于神学,为教权服务。

四、社会政治观

等级秩序是神创造的,永恒的。罗马教皇是基督的全权代表。君主权力是神授的。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政权。对一切异教应毫不留情地惩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托马斯的本体论思想

2、托马斯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11 教学周/第1-2 节(第21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了解后期经院哲学的特点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奥康剃刀

授课内容:

第三章 经院哲学的衰落

第一节 反正统神学的异端思想

一、异端学说

1、什么是“异端”:与正统经院哲学相对立的、冲突的思想体系;

2、包括内容:

(1)阿维罗伊主义;

(2)神秘主义。艾克哈特(1260-1327)哲学。

二、阿维罗伊主义

1、时间与代表人物:西格尔

2、主要思想:阿维罗依主义者坚持二重真理学说。哲学和神学的目的虽然一致,但道路不同,两者之间就可以容许原则性的对立。神学可以主张灵魂不死,哲学则以肯定灵魂有死。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二重真理学说实质上是争取科学独立的思想。

第二节 晚期唯名论

一、罗吉尔·培根哲学(1213-1294)

主要著作:《大著作》、《小著作》、《第三著作》等

1、科学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科学的目的在于研究自然界中具体的事物,而不是抽象的“本质”、“实体”。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它组成自然界。共相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是个别事物的相似点。

2、经验主义认识论。探求知识、真理路上的四种障碍:

(1)盲目崇信权威;

(2)固守习惯;

(3)流行偏见;

(4)虚妄浮夸,由此造成真理失准。

二、邓司·司各脱哲学

著作:《牛津论著》《巴黎论著》

1、上帝观。上帝创造世界,但上帝与物质世界完全不同,不可能通过物质世界来认识和把握上帝。物质虽然是被动的,但在上帝的帮助下,物质可以有思维能力。人不是消极被造,有意志自由。

2、唯名论观点。物质世界是存在的基础,世界本身就是物质的。物质与形式比较,物质在先,是独立的实体。万物是由物质与形式构成的,形式是使物质成为现实性和个体性。个别事物按其本质说是了后的实体,“一般”“形式”是同类事物的共同性。

3、认识论。认识开始于感觉,感觉虽不能感觉一切事物,但通过对多数事物的经验也可以获得确定的了解。理性高于感性。

三.威廉·奥康(1300-1350)主要著作:《逻辑大全》、《神学百谈》等

1、反对教会专权的政治观点。

2、唯名论。

3、奥康剃刀

晚期唯名论者奥康提出的哲学观,在他看来,一切无逻辑的自明性,又没有经验证据的命题和概念都必须从知识中剔除(被后人转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质”)。奥康认为托马斯关于“形式”、“隐秘的质”在认识的道路上是虚假多余的知识,应该统统去除,它反映了正统经院哲学的没落和奥康重视经验论据的新哲学观。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奥康剃刀的意义?

2、晚期唯名论哲学家的基本思想。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11 教学周/第3-4 节(第22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的特点和宗教改革运动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路德的思想及其意义

授课内容:

第四章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近代哲学的先声

第一节 人文主义运动

一、什么是人文主义运动

1、内容

2、特点

3、实质

二、主要代表

1、意大利的代表人物

2、尼德兰的代表人物

3、法国的代表人物

三、意义

1、积极意义

2、消极意义

第二节 宗教改革

一、什么是宗教改革

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思想:因信称义

2、意义:

三、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1、思想:改造了因信得救,不靠事功的路德思想

2、意义:

四、宗教改革的意义

1、思想解放,独立思考

2、基督教第二次大分裂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的特点

2、路德的因信称义思想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12 教学周/第1-2 节(第23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精神,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讨论:中世纪哲学的特点和主要问题

授课内容:

第三节 自然科学精神

一、主要代表人物

1、库萨的尼古拉

2、达·芬奇

3、特勒肖

4、布鲁诺

二.对近代哲学的影响

小型讨论:中世纪哲学的特点和主要问题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精神

2、中世纪哲学的特点和主要问题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12教学周/第3-4 节(第24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近代部分导言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分歧所在授课内容:

第三编 德国古典哲学之前的近代哲学

导言:经验论和唯理论争论的焦点何在1、经验与理性

2、天赋观念与白板说

3、归纳与演绎:两种科学理念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经验论和唯理论争论的焦点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13教学周/第1-2 节(第25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培根和霍布斯的主要思想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培根的四假相说、归纳方法

授课内容:

第一章 英国经验论

第一节 英国早期经验论哲学家

一、弗·培根的主要思想。主要著作:《新工具》、《新大西岛》

我们应从“除旧”和“立新”二个方面进行评价。

1、对经院哲学的批判

(1)主要集中在对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并为经院哲学家们所继承的传统科学观和逻辑学的批判。

(2)认为经院哲学的要害之处在于没有实用性。

2、“四假相说”

(1)种族假相

(2)洞穴假相

(3)市场假相

(4)剧场假相

3、实验的方法与归纳的方法

(1)实验方法,即重视感觉又重视理性

(2)归纳方法,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收集材料;第二步是用理性方式进行整理;第三步是从正面、反面不同程度比较。

4、何理解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

①反映了培根所持的反对神学的态度。

②是培根哲学的主要目的,即获得揭示自然规律的知识,然后运用知识对改造自然、支配自然。

③反映的培根唯科学主义的立场,具有片面性。

二.霍布斯

著作《利维坦》《论物体》《论人》《论公民》

1、机械论

(1)只有广延才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动静、颜色、硬度是偶性;

(2)人也受机械论支配

2、社会契约论

以人的自然理性和自然属性说明国家的本质和起源,取代了“君权神授”,是民主国家的理论基础。

3、影响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培根的四假象说

2、霍布斯的思想要点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13教学周/第3-4 节(第26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洛克的白板说和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

授课内容:

第二节 洛克

著作《人类理解论》《政府论》《论宗教宽容的书信》等

一、洛克哲学的特点

1、白板说

2、双重经验论

二、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与莱布尼茨的反批判

1、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

①“天赋观念”是一个无用的假设;

② 普遍同意不能证明天赋观念;

③“潜在的天赋观念”在语词上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

④ 实践上,天赋观念容易被统治者利用。

2、莱布尼茨的反批判

① 洛克既然承认知识除了感觉之外,还有心灵的来源,就证明洛克也不否认心灵中有某些天赋的东西;

② 经验具有局限性,强调理性的必然性与普遍性,否认经验是知识的唯一基础;

③ 莱布尼茨并不否认经验的作用,他与洛克的分歧在于如何评价经验的作用。

3、论点的意义

是哲学史的精彩篇章,使唯理论与经验在一些问题走向一致,为后来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洛克怎样批判天赋观念的?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14教学周/第1-2 节(第27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洛克的知识论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两种观念和两种性质的学说,以及知识的范围。

授课内容:

三、二种观念和两种性质

1、二种观念所包含的内容: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2、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的几种形式。

3、两种性质: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

四、知识的种类及范围

1、种类

2、范围

五.洛克哲学的影响、意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洛克观念论的要旨

2、洛克思想和不可知论的关系?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14教学周/第3-4 节(第28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学期课程总结,考试辅导、答疑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学期课程总结,考试辅导、答疑

授课内容:

学期课程总结,考试辅导、答疑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15 教学周/第 1-2 节(另一学期的第 1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了解贝克莱哲学的主要思想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解释

授课内容:

第三节 贝克莱

主要著作《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

一、贝克莱哲学的目标与特点

①目标与任务

②特点:认识论与本体分离。在认识论上突出主观性和相对性,用严格的经验论反对物质实体;在本体论上用因果推理肯定客观精神实体,即上帝存在。

二、存在就是被感知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如何理解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15 教学周/第 3-4 节(第 2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理解休谟的不可知论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休谟反对因果关系的论证、归纳法问题

授课内容:

贝克莱(续)

三、对物质“实体”的批判、论证精神实体的存在。

第四节 休谟

主要著作《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研究》等

一、经验论

二、怀疑论

三、因果观

1、超出经验范围的知识一概不可知:在贝克莱主观主义的基础上作出了不可知的结论。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如何理解休谟的不可知论,其意义是什么?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16 教学周/第 1-2 节(第 3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总结休谟思想,总结经验论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休谟的因果观

授课内容:

三、因果观

2、因果观念是习惯性联想

3、对归纳法的反对

四、休谟悖论:是与应当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休谟的因果观如何理解?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16 教学周/第 3-4 节(第 4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笛卡尔的方法论和我思故我是(在)的意义。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笛卡尔对上帝的证明和天赋观念论

授课内容:

二、讨论:对经验论的总结

第二章 大陆唯理论

唯理论概论

第一节 笛卡尔

主要著作《方法谈》、《第一哲学的沉思》、《哲学原理》,近代唯理论哲学的奠基人。

一、方法论。哲学体系是一颗大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其他学科是树枝。

1、四条原则:第一,怀疑的出发点、理性的权威和衡量真理的标准,第二,分析、第三,综合,第四,列举(或归纳)

2、理性演绎法,包含两个环节,理智直观、演绎

3、天赋观念:指的就是演绎的起点,即哲学的基本原理。清楚明白是天赋观念的标准。天赋观念的直接呈现说、潜在发现说和天赋能力潜存说。

4、普遍怀疑的方法:认识的阿基米德点。

二、形而上学

1、“我思故我是(在)”cogito, ergo sum I think, therefore I am.①笛卡尔哲学体系的基础、第一原则;

②寻找一个自明性前提,必须进行普遍怀疑,但有一件事不可怀疑,即我在怀疑本身,这里的“我”是指一个精神实体;

③高扬理性力量,具有反对经院哲学,提高主体地位的意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如何理解经验论的特点?

2、笛卡尔学说的方法是?

3、笛卡尔的我思故我是的意义?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17 教学周/第 1-2 节(第 5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笛卡尔的学说体系和二元论思想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笛卡尔对三大实体的论证

授课内容:

2、笛卡尔如何用“我思故我在”的哲学第一原理建立形而上学的体系的。

①普遍怀疑;

②我思故我是(在);

③上帝存在,④物理世界存在;天赋观念的推导

意义:反对经院哲学,提高主体地位。

3、二元论:二种实体

①何谓“实体”;

②二种实体(物质实体、心灵实体)

三、笛卡尔哲学的影响

1、反对派

2、笛卡尔主义

3、笛卡尔哲学的特点、意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如何理解笛卡尔对上帝的论证?

2、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17 教学周/第 3-4 节(第 6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斯宾诺莎的实体、属性概念和样式概念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斯宾诺莎的实体概念和真观念,属性和样式的关系

授课内容:

第二节 斯宾诺莎哲学

主要著作《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神权政治论》等

一、斯宾诺莎哲学的特征

1、寻求拯救的哲学

2、几何学的方法

3、真观念

(1)四种知识的划分;

(2)什么是“真观念”。

二、实体

1、什么是实体

2、实体的性质

①实体是自因;

②实体是无限的;

③实体是唯一的;

④实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属性和样式

①属性,就是构成实体本质的东西;

②样式,就是实体存在的特殊状态,即个别事物。

4、身心平行论

三、人性与自由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斯宾诺莎的实体概念?

2、斯宾诺莎的真观念

3、斯宾诺莎对属性和样式的论述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18 教学周/第 1-2 节(第 7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理解莱布尼茨哲学的基本特点和真理理论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莱布尼茨的真理理论

授课内容:

第三节 莱布尼茨哲学

主要著作《单子论》《人类理智新论》《神正论》等

一.莱布尼茨哲学的特点

1、莱布尼茨面对的问题

①连续性和间接性的问题;

②恶的存在与上帝的至善关系问题(神正论);

2、二种真理

①推理真理;

②事实真理。

3、与笛卡尔唯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①联系:强调理性;

②区别:天赋观念-潜在-看到了经验的作用。

4、回顾洛克和莱布尼茨的论战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如何理解莱布尼茨的真理学说?

2、如何理解天赋观念论?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18 教学周/第 3-4 节(第 8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对单子的理解、前定和谐说

授课内容:

二、单子论

1、对17c机械论物质观的批判

2、单子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3、什么是单子

4、前定和谐说

三、意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单子的特点?

2、什么是前定和谐?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19 教学周/第 1-2 节(第 9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法国启蒙哲学的基本情况,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主要思想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启蒙哲学的特点

授课内容:

第三章 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

总论

一、背景

1、什么是启蒙运动

2、百科全书派

二、特点

第一节 孟德斯鸠和伏尔泰

一、孟德斯鸠

1、《论法的精神》及自然法观念

2、三权分立

3、地理环境决定论

二、伏尔泰

1、经验论

2、自然神论

3、社会政治思想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启蒙哲学的特点?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19 教学周/第 3-4 节(第 10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理解卢梭思想的特点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卢梭关于自然与文明的对立,社会契约论思想

授课内容:

第二节 卢梭

一、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1、自然与文化,及不平等的产生

2、不平等的发展阶段

二、社会契约论

1、契约

2、公意与“强迫自由”

3、影响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卢梭如何论述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2、卢梭如何看待社会契约?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0 教学周/第 1-2 节(第 11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百科全书派概况,以及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的思想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人是机器、人是环境的产物

授课内容:

第三节 百科全书派

一、百科全书派的概况

二、拉美特利

1、心身关系

2、人是机器

三、爱尔维修

1、利益论

2、人是环境的产物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是机器”

2、如何理解“人是环境的产物”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0 教学周/第 3-4 节(第 12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狄德罗与霍尔巴赫的思想,法国启蒙哲学的总结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法国启蒙哲学的总特点

授课内容:

四、狄德罗

1、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

2、观察实验

五、霍尔巴赫

1、自然的整体性和必然性

2、对宗教的批判

讨论、总结法国启蒙哲学的特点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法国启蒙哲学的特点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1 教学周/第 1-2 节(第 13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初步了解德国古典哲学的特点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德国古典哲学的特点,主体性哲学

授课内容:

第四编 德国古典哲学——近代哲学的顶峰

绪论 德国古典哲学概况

一、背景

1、政治: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但内部处于封建割据状态。16世纪的宗教改革及宗教战争使得德国国力衰微。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使得德国出现了300多个诸侯国。经济发展非常缓慢。

2、哲学思想的发展:路德以后的第一个德国大哲学家是莱布尼茨。他的学生沃尔夫把他的体系教条化,称为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休谟问题得不到解决,走向了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的独断论也阻碍了哲学的发展,哲学面临突破。

二、特点

1、思辨性

2、辩证性

3、体系性

4、唯理精神、理性精神,非经验性

5、启蒙精神的深化,是近代启蒙主义哲学的最高阶段。

6、意识哲学、精神哲学。不是简单的唯心主义范畴能够概括的。

三、代表人物

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

第一章 康德

导论

1、生平和著作(1724-1804),出生于哥尼斯堡,1770以前称为前批判时期1781年以后是批判哲学时期。著作有“三大批判”,还有《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纯粹理性界限内的宗教》等。

2、前批判时期思想概述

第一节 纯粹理性批判

一、哥白尼式的革命

1、康德哲学的问题

2、主体性精神的确立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德国古典哲学要解决什么问题?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1 教学周/第 3-4 节(第 14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了解康德的感性学说和先天综合判断学说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先天综合判断

授课内容:

二、先天综合判断

1、什么是先天综合判断

2、人类的知识何以可能?

三、感性学说——先验感性论

1、形式与质料

2、空间与时间

3、先验唯心论和经验实在论

4、先天形式学说的意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

1、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2、哥白尼式革命的意义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2 教学周/第 1-2 节(第 15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理解康德知性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现象与本体的区分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十二范畴的推导、物自身的概念、先验幻相学说

授课内容:

四、知性学说——先验分析论

1、知性的必要性

2、范畴理论:十二范畴的推导

3、人为自然立法

4、现象与本体

五、理性学说——先验辨证论

1、先验幻相

2、理念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思想

2、什么是先验幻相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2 教学周/第 3-4 节(第 16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理解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以及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授课内容:

3、灵魂:谬误推论

4、世界:二律背反

5、上帝:纯粹理性的理想

6、向实践理性的过渡

六、康德第一批判的意义

1、综合了经验论和唯理论

2、为知识划界,为信仰保留地盘

3、批判形而上学,证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意义?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3 教学周/第 1-2 节(第 17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了解康德道德哲学的主要思想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康德的自由观和定言命令思想

授课内容:

第二节 实践理性批判

一、自然律和道德律

1、必然与自由

2、禀好与责任

3、幸福与善良意志

二、自由即自律

1、反对功利主义伦理学

2、道德律令的形式和质料

3、自律与他律

三、定言命令

1、假言命令与定言命令

2、绝对命令的三种形式

3、实践理性优先于纯粹理性

四、实践理性的公设

1、至善

2、三条道德公设

3、公设与至善的关系

五、康德伦理学的意义

1、道德形而上学的确立

2、宗教信仰和道德的统一

3、自由与必然

4、道德命令是软弱的么?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及其意义

2、康德如何解决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3 教学周/第 3-4 节(第 18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介绍康德的美学和目的论思想,对康德哲学做出总结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目的论思想

授课内容:

第三节 判断力批判

一、判断力: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中介

1、规定的判断力和反思的判断力

2、合目的性

二、美学:审美判断力批判

1、纯粹美与依附美

2、纯粹美的四条原则

三、目的论判断力批判

1、自然的合目的性

2、道德的目的论:人类理性的完善

讨论、总结:康德的意义

1、批判:人类理性的立法作用

2、理想主义倾向

3、先验哲学的合理性

4、人本主义和主体性

5、不可知论的意义:认识的有限性。保护道德、知识本身和人类理性,使之不至于滥用。

6、世界主义和全球化观点。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康德的美学思想的意义

2、康德哲学的贡献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4 教学周/第 1-2 节(第 19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费希特知识学的基本思想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费希特的绝对自我,知识学的基本原理

授课内容:

第二章 费希特和谢林

第一节 费希特知识学的基本原理

生平和著作

一、知识学与绝对自我1、知识学的目的2、对康德的批评

3、绝对自我4、本原行动

5、理智直观

二、知识学的基本原理

1、自我设定自身

2、自我设定非我3、自我与非我的统一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如何理解绝对自我?

2、知识学三条原理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4 教学周/第 3-4 节(第 20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了解谢林前期哲学的基本特点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谢林的绝对同一。

授课内容:

第二节 谢林的同一哲学

生平和著作

对费希特的批评

一、自然哲学

1、从自然到精神

2、对立统一

二、先验哲学

1、从主体到客体

2、三个阶段:理论哲学、实践哲学、艺术哲学

三、同一哲学

1、绝对同一

2、意义和问题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谢林的绝对同一及其意义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5 教学周/第 1-2 节(第 21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初步了解黑格尔思想的基本情况,开始进入精神现象学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精神现象学的自我意识部分

授课内容:

第三章 黑格尔

导言

一、生平和著作

二、思想特点的初步了解

1.范畴是纯概念,熟知非真知

2.范畴是绝对精神的环节,按照否定之否定的模式发展

3.概念的确定性和流动性的统一

4.逻辑思维的三种形式:知性(抽象同一)—否定的理性(对立)—肯定的理性(具体同一)

第一节 精神现象学

导言:绝对知识的演变,从感性到绝对知识,从低到高。

一、意识

1、感性确定性

2、知觉

3、知性

二、自我意识

1、欲望

2、主奴关系

3、自由意识

三、理性

1、观察的理性

2、道德的理性

3、自律的理性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黑格尔如何论述主奴关系?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5 教学周/第 3-4 节(第 22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初步理解精神现象学的结构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精神的三个环节:伦理、教化和道德。绝对知识

授课内容:

四、精神

1、伦理

2、教化

3、道德

五、宗教

1、自然宗教

2、艺术宗教

3、天启宗教

六、绝对知识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如何理解从伦理、教化到道德的转化

2、如何理解从精神现象学到逻辑学的转化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6 教学周/第 1-2 节(第 23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初步了解黑格尔逻辑学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有、无、变的否定之否定关系。本质论的三阶段

授课内容:

第二节 逻辑学

概况:

一、存在论

1、质

存在(纯有、无、变)

定在自为的存在2、量

3、度

二、本质论

1、本质作为实存的根据

2、现象

3、现实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如何理解否定之否定?

2、如何理解本质和现象?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6 教学周/第 3-4 节(第 24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初步了解黑格尔逻辑学的结构、自然哲学的基本结构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概念论的演进,逻辑学向自然哲学的转化

授课内容:

三、概念论

1、主观概念

2、客体

3、理念(生命、认识、绝对理念)

四、逻辑学的总结

第三节 自然哲学

(一)机械论

(二)物理论

(三)有机论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逻辑学如何变为自然哲学?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7 教学周/第 1-2 节(第 25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初步了解黑格尔的精神哲学结构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

授课内容:

第四节、精神哲学

一、主观精神

1、人类学(自然灵魂、感情灵魂、现实灵魂)

2、现象学(意识本身、自我意识、理性)

3、心理学(理论精神、实践精神、自由精神)

二、客观精神

1、抽象法(财产、契约、不法行为)

2、道德(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现实性)

3、伦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

三、绝对精神

1、艺术(一般性的美、艺术类型、部门艺术)

2、宗教(一般宗教、宗教种种、绝对宗教)

3、哲学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如何理解绝对精神?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7 教学周/第 3-4 节(第 26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归纳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命题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真理是全体、否定的辩证法

授课内容:

第五节 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精神

讨论、总结前面黑格尔的论述

一、真理是全体

二、哲学无前提

三、否定的辩证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如何理解否定的辩证法?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8 教学周/第 1-2 节(第 27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特点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实体即主体,或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授课内容:

四、实体即主体

1、实体即主体

2、思想的客观性

3、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实体即主体

2、如何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第 28 教学周/第 3-4 节(第 28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的一致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历史和逻辑的一致

授课内容:

五、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的一致

六、历史和逻辑的一致

总结德国古典哲学的特点和主要思想。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作业及思考题:

1、黑格尔哲学的意义和评价

第五编:西方哲学现代部分

绪论

一、现代西方哲学产生的时间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

三、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

四、学习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方法

【基本要求】

一、使学生掌握学习现代西方哲学课程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大致线索。

二、主要掌握现代西方哲学的新特征。

三、使学生认清学习该课程的基本意义和主要方法

【参考学时】4学时

第一章 唯意志主义哲学

【基本要求】

一、理解唯意志主义在西方哲学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二、一般了解叔本华在西方哲学中的转折性意义。

三、使学生重点掌握尼采的哲学思想及其哲学的文化批判意义

【参考学时】8学时

第一节 概况

唯意志主义(voluntarism)这个词,是以拉丁文voluntas 演变而成的,后者意为“意志”。在哲学上,唯意志论搞的乃是一种把情感意志作为人的本体以及宇宙万物根源的哲学学说,它力图用激情、欲望本能等来解释人的本质以及宇宙的本质。(与心理学的意志不同:①具有本体论意义;②具有非理性色彩,在心理学中是伴随理性的一种心理现象。)

唯意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A.叔本华和F.W尼采,丹麦哲学家S.克尔凯廓尔,后者同时又是存在主义的思想先驱。

(一)唯意志主义是哲学史上非理性主义思想的发展

唯意志论作为零散的哲学思想在古希腊就已存在。中世纪的奥古斯丁认为,人体的功能来源于灵魂,灵魂又具有“自觉”的“记忆”、“理智”、“意志”三种机能,其中意志是其他一切精神活动的基础,德国近代哲学家康德的思想也存在着知和意的对立,表现为“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对立。理论理性就是自然界的因果律,实践理性则是意志自律的,即意志自由的,它不受因果律支配。

康德的思想对唯意志主义有直接影响,叔本华曾经认真研究过康德的著作,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据他自己说就是从康德哲学出发的,当然也对其进行了批判。

不过西方古典哲学中的唯意志主义仅仅是他们哲学中的一个因素,没有形成学派。作为一种哲学思潮的唯意志主义则是在十九世纪中期形成的。

(二)唯意志论是对近代以来的理性主义统治的反动

唯意主义之所以能在十九世纪中期形成一种哲学别是与当时哲学发展状况分不开的。

大家知道,西方哲学史自近代以来,一直是理性主义(包括经验论)占统治地位。理性主义分为经验论和唯理论,它们或者把人看作是一种机械地服从自然的动物,否认人的自由,霍尔巴赫曾说过一段著名的话:“顺着自然为你划就的必然的道路放心地走去吧。(《自然的体系》上卷P315),或者他们把人看作理性的动物,把人抽象为干巴巴的理性线条,看不到人是加着生命、血肉、情感、欲望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黑格尔的理性辩证法就是如此,在黑格尔的辩证法里,人变成了一个一个的概念,完全以一种异化的形式存在着。

唯意志主义正是对这种理性主义的反动,当然它又走到了另一面。

唯意志主义总的来说有这样几个特征:

1.本体论上的唯意主义

当代哲学中的实证主义等现代经验主义思潮一般都回避世界的本质问题。唯意志主义则不同,他们都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既不是物质,也非经验和理念)

2.认识论上的直觉主义和反理性主义

他们认为人的理性不可能把握实在,甚至割裂了实在。而正确的途径只有依靠直觉、体验和各种本能冲动。所以,他们又反理性。是反理性主义之一派。

3.伦理观上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与其反理性主义的本体伦,认识伦一致,在伦理观上,他们一般都反对人应理性地生活,即服从社会规范地生活,而是强调道德的相对性,强调个人的价值、自由等。

第二节 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

    .四个问题:

一、生平与著作

二、思想背景

三、哲学思想

四、哲学影响

一、生平与著作

1、阿瑟·叔本华(Auther schopenhauer)生于德国但泽(1788--1860年);与黑格尔同时代,略晚。童年有悲观气质,与母亲交恶;1809年,在哥廷根大学学习医学、历史和哲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歌德非常欣赏叔本华。后又研究过印度哲学和佛学。到柏林大学任教,事业不顺;晚年受到关注。在法兰克福去逝。

▲补充:人格上有点缺陷 :官司 ; 一把枪;私生子;

2、主要著作: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年

《论自然意志》1836年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841)

《附录和补遗》1851年(自杀、苦难、女人等)

二、思想背景

三个方面:

1、社会背景——1848年革命前后

2、生活经历——暗淡人生

3、思想背景——柏拉图理念论、贝克莱哲学、康德哲学、印度哲学与佛学《奥义书》

三、哲学思想

三个方面:

一、反理性主义的本体论

二、直觉主义的认识论

三、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一、反理性主义的本体论

1、“世界是我的表象”

世界是指各种事物的整体,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日月星辰等。而各种事物是与主体不可分离的东西,是作为客体,以主体为条件和前提,相对于认识、相对于主体而存在的东西。整个现实的世界被知性所规定,是主体直观到的。作为主体的我们只知道所知觉的世界。世界是作为表象而存在。

“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

“ 一切为认识而存在的东西,即整个世界,只不过是与主体发生关系的客体,只不过是直观者的直观,总之,只不过是表象而已。”

“ 整个的对象世界就是表象,从而完全地,也永远地被主体所决定。”

2、“世界的本质即是意志”

意志就是物自体,是指一种内在地支配事物的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原始欲望和冲动。意志是完整不可分且无处不在的,是无止境的、绝对自由的生存追求。生存意志will to live

自我的本质不是认识,而是意志的行动。人身体的及其行动是客体化的意志。意志是所有事物的内在本性,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意志的表现和产物。意志先按照等级确立理念,然后外化成各种具体的事物。理念和事物原型和摹本的关系。理念是意志的直接的客体化,事物是意志间接的客体化。

“ 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内在内容,是世界的本质和生命。可见的世界、现象只不过是意志的镜子。”

“意志既是每一特殊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也是全部事物的实质和核心,它既表现于盲目的自然力中,也表现于人类的自觉行为中”

“整个身体无非是客观化了的意志。” “牙齿和肠胃是客观化的饥饿,生殖器是客观化的性欲。” “意志客体化的这些级别不是别的,正就是柏拉图的那些理念”。

二、直觉主义的认识论

1、理性和科学只能认识经验事物

表象世界是经验和科学的认识对象。主体先验地具有表象能力,构成对象世界、构成客体。

四种表象能力:直观表象能力、思维表象能力、感性想象表象能力和独立表象能力。由四种表象能力形成四种对象,即物理对象、逻辑对象、数学对象、和伦理对象。这是认识的充足理由的四重根。

2、认识意志,只能通过非理性的直觉体验

他们认为人的理性、科学不能认识物自体,不能把握绝对自由、流变的力量,不能把握作为本体的意志。而正确的途径只有依靠直觉、体验和各种本能冲动。所以,他们又反理性。是反理性主义之一派。

直觉的认识就是集中全部精神力量,超越时空之外,使精神沉浸在客体的静观中,达到主客体的合一。体验事物的本质。

直觉的认识方式就是艺术的途径。艺术的认识采用的是“观审法”。艺术观审则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认识主体摆脱生存意志,摆脱根据律上升为纯粹认识主体时获得的能力。换句说也就是当认识主体摆脱了功利关系和各种规律后达到的一种艺术直觉。在这种艺术观审中,主体就能获得事物的理念,并与理念融为一体。

理性、科学是意志的工具,服务于生存意志。

三、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1、人生是一场悲剧

(1)人生本质上是一种痛苦。人的生活在本质上是一种意志的行动,表现为人为盲目的欲望和冲动所驱使,而欲望成为痛苦的根源。人生的满足和幸福是短暂的和消极的。

(2)人生是梦幻和泡影。人生是一场噩梦,夜梦是短梦,而人生是长梦,二者没有本质区别。

“如果我们对人生作整个的考察,如果我们只强调它的基本方面,那它实际上总是一场悲剧,只在细节上才有喜剧的意味。” “生命,整个地根本地就是痛苦。它是痛苦分不开的” “欲望按其本质上就是痛苦。”

2、人生痛苦的解脱

解脱痛苦的方式实现意志转向。从事哲学和艺术创造。哲学能够通过能够理智限制和缓和意志,抑制痛苦,艺术通过直观进入无我境界,体验意志本身,忘却痛苦。但只是暂时地缓解。

根本的方式就是要彻底地否定生存意志,实现宗教禁欲。通过通过宗教,实性禁欲,灭绝意志,达到寂灭和安宁。所以,死亡是最后的方式。

四、叔本华哲学的地位与影响

1、叔本华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深远的。开创了非理性主义的先河,引导了悲观主义的时代气氛。他是当代唯意志论哲学的先躯。尼采就直接从他的生命意志学说引出了权力意志论。除此之外,对当代实用主义、生命哲学、存在主义甚至精神分析学、法兰克福学派都有重要影响。

哈特曼、弗洛伊德、霍克海默等有影响。

2、中国的王国维、殊曼殊

第三节 尼采的权力意志论

引子:著名德国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

影响深远、饱受争议。思想深刻,但叛逆、极端。

贵族主义、等级价值——影响法西斯

同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反应,直到20 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

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三个问题:

一、生平与著作

二、哲学思想

三、思想影响

一、生平与著作:

1、生平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900年8月)

1844年10月15日,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勒肯镇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尼采相信自己有着波兰贵族血统并为此而感到自豪。自幼聪颖过人,但身体孱弱,性情孤傲。1864年尼采入波恩大学修神学,后转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古典语言学,并开始接触叔本华的哲学思想。

1869年,年仅25岁的尼采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尼采辞去了巴塞尔大学的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涯,同时也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1889年,长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于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在都灵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了理智。1900年,尼采与世长辞,享年55岁。

补充:贵族血统、宗教氛围(牧师家庭、小牧师)、与瓦格纳的友谊与破裂

尼采与其妹妹(伊丽莎白)

2、主要著作

(1)《悲剧的诞生》(1872)

(2)《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

(3)《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3-1885)

(4)《善恶的彼岸》(1886)

(5)《道德的谱系》(1887)

(6)《权力意志》(1895)

(7)《瞧,这个人》(1908)

二、哲学思想

(一)酒神精神

尼采的悲剧意志贯穿于他的整个思想,从时间上看,他的悲剧意识的产生早于“权力意志”概念,但从逻辑上看,他关于权力意志构成世界本质的理论则是悲剧精神的基础,既然世界是一个在权力意志的支配下的不断轮回的过程,这种循环破坏着一切善和恶,痛苦和愉快,所以人们就要超出善恶,“把痛苦视为一种工具,作为愉快的根源”“欣然接受一切不确定的东西”(《权力意志》第1060节)这正是所谓悲剧精神。尼采对悲剧精神的集中阐释是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

悲剧是阿波罗精神和狄奥尼索斯精神的统一

尼采认为希腊人对人生的悲苦有着极敏锐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之所以还能表现出旺盛的活力,乃是由于悲剧精神的产生,而悲剧则是希腊人两种自然的艺术精神即阿波罗精神和狄奥尼索斯精神的统一和结合。

所谓阿波罗就是太阳神和光明之神,阿波罗精神在古希腊乃是道德、理性的、理想、向善力量的象征。

而狄奥尼索斯则是古希腊农业之神和酒神,狄奥尼索斯是真实的、放纵、破坏、疯狂和本质力量的象征。前者构成一个幻想的世界,后者构成了一个醉狂的世界。

他接着认为,反映阿波罗精神的古希腊艺术是史诗,雕刻和建筑、希腊文化的最初阶段完全为阿波罗的势力所统治。

与此同时,不可制止的狄奥尼索斯冲动也自发出现于希腊,表现为歌手和音乐。

于是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这两种势力,在经过长期不调合之后,神秘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个既为阿波罗,也为狄奥尼索斯的双重性的结果。”《悲剧的诞生》第4节。

用我们的话来说,悲剧反映的应当是理想和现实,理性和非理性、精神和生命的冲突。

虽然尼采认为悲剧是两种精神的合一,但他更重视的是酒神精神,有人索性把他的哲学精神称为酒神精神。所以他认为当尤里庇德斯把悲剧中的酒神精神除去的时候,便只剩下浅薄的喜剧了。

2、悲剧精神是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生活和世界的肯定。

通过对希腊文化的研究,尼采以为,希腊人对人生的痛苦、艰难与恐怖有着细致而深刻的感受,但他并没有悲观厌世逃避现实,相反,他们却勇敢地接受人生接受命运,肯定生活,他们为“这种对生命之最后的,最快乐的,兴旺的,欢腾的肯定,不但是一切本能中最高的本能,而且也是最深刻的本能……(《瞧,这个人悲诞生》)”

因此,他认为人生就是悲剧美,悲剧精神就是对生活和世界的审美态度。

悲剧是二者结合,不是分开的二者各自一方便不是悲剧精神了。为此,他既反对完全沉溺于虚无飘渺的理想的肤浅的乐观主义,也反对无所作为的悲观主义,尤其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他区分了悲观主义和悲剧精神,而他的悲剧精神则是一种与命运抗争,把痛苦看作欢乐的源泉的、勇于奋斗、勇于开拓的英雄精神。所以,尼采说:“我有理由把自己当作第一位悲剧哲学家——也就是说与悲观主义哲学家完全相反的哲学家。”

(二)强力意志

1、术语——德文:der wille zur macht

英文:the will to power

内涵:力量、生命活力、主动力、创造力等,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本能冲动和内在驱力。

“而是你们的意志,权力意志——不竭的创造性的生命意志。”《查》p1362、理论观点

(1)世界本身、人的存在本身在本质上就是强力意志,强力意志是支配宇宙万物的内在的、根本的力量。

世界上一切自然事物、自然过程在本质上都是强力意志的表现。物理中的原子无非是强力意志,除此之外,原子也不复存在。化学中的分解与化合无非是一种强力意志侵占、征服另一种强力意志。有机体吸取营养就是强力意志占有和征服环境。抗强欺弱,强弱之争构成了全部自然史的内容。

人的生命活动也都是强力意志的表现和生成,无论在肉体还是精神上都是如此。人们的理性认识、道德价值观念都服从于盲目的本能冲动,服从于生命意志。

“这个世界就是权力意志——岂有他哉!你们自己也是这个权力意志——岂有他哉。”

“只是生命所在的地方,即有意志:但是这意志不是求生之意志,——我郑重地告诉你——而是权力意志。”“生命本质上就是掠夺、伤害,对陌生者和弱者的压迫、压制、严酷,把自己倾向强加于人,吞并和剥削。”

“对于肉体来说,强力意志分化为追求食物的意志,追求财富的意志,追求工具的意志,追求奴仆(听令者)和主人的意志。”而“精神的功能就是陶铸的意志、同化的意志等等。”(同上第286节)

(2)世界本身不断进行流转、变化和生成,这一过程是循环往复的、没有初始和终结。这是强力意志所支配的永恒轮回的过程。存在的生成性是最高的强力意志。这意味着世间万物包括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要不断地重现,不断地重新经历。这正是宇宙生命意志强大、充沛的表现和证明。

“世界就是:一种极大无比的力量,无始无终;一种常住不变的力量,永不变大变小,永不消耗,只是流转易形,而总量不变……一个奔腾泛滥的力量的海洋,永远在流转易形,永远在回流,无穷岁月的回流,从各种形态潮相同,从最简单的海向最复杂的、从最净的、最硬的、最冷的涌向最烫的、最野的、最自相矛盾的,然后再从丰盛的回到简单,从矛盾的纠缠回到单一的愉悦,在这种万化如一,千古不移的状态中肯定自己,祝福自己是永远必定回来的东西,是一种不知满足、不知厌倦、不知疲劳的迁化。……”(《权力意志》第696节)

“万物消逝、万物复归,存在之轮永远循环;万物死灭、万物复兴,存在之年永远运行;万物碎裂,万物复合,操作之屋宇永远雷同。”

补充分析:对世界做了统一性、本质性的解释和描述。具有形而上的性质。

但是,与传统形而上学不同:

第一,反对现象与本体的二元划分(人间与天国)

第二,反对将本体逻辑化、概念化(幻影崇拜症)

第三,反实体论、体系论

意志就是现实世界本身、现象世界本身。意志不是实体性质。否定彼岸世界、抽象世界、观念世界,肯定现实世界、生命世界和具体世界。

意志的分布有差异,等级的存在就是合理的,有的人天生高贵做主人。

(三)对西方文化精神的批判——重估一切价值

尼采以酒神精神的悲剧主义人生态度和强力意志的本体论立场对西方文化的两种基本精神:理性主义精神和宗教信仰精神进行了激烈的、尖锐的批判。

1、对西方理性主义的批判

尼采认为,西方文化自苏格拉底以来开始走向堕落。苏格拉底是西方理性主义、科学乐观主义精神的始祖,他确立了理性至上、知识至上、科学至上的文化传统。

(1)从地位和性质上看,理性、科学不具有至上性

在尼采看来,人在本质上是生命意志的存在,人的存在是非逻辑的,理性、知识只是意志的工具,为人的需要和利益服务,理性和知识只有在意志的层面才有其真实性。理性概念、科学知识不是绝对的真理,只是有用的工具,平常所谓的真理其实只是有用的虚构。

“真理就是这样一类错误,要是没有它,某一些生物就活不成。”“真理的标准就在于提高权力感” 真理是“伪造的体系在生物学上的利用。”

(2)从文化后果上看,导致了社会的片面化发展

在这种文化传统下,求知欲泛滥,理性成为生活的主宰,逻辑、规则统摄一切,知识成为最高的目的。这种情况到近代发展到了严重的程度。

“文艺复兴以来,旺盛的求知欲、不知餍足的发明的乐趣,急剧的世俗倾向达到了高峰。”

(3)从生存后果上看,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

文化的片面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生存后果,也就是生命的酒神精神和意志本体遭到了否弃,本能被压抑、苦难被轻视,情意被贬值,人性被异化,人生失去了真正的目标、丧失了激情、活力和乐趣。

2、对基督教的批判

首先,对基督教基本教义的批判

上帝观念、原罪观念和来生观念是基督教最基本的观念。尼采认为,上帝观念是生命最大的敌对者,是对人的存在的最大异议。对人的生活、生命意志的战争都是以上帝名义发动的。上帝的王国在哪里开始,生命就在哪里结束。

原罪观认为,人的肉体情欲、生命本能是罪恶的,人享受生之欢乐,要受到惩罚。尼采认为,这种观念必将导致了人藐视自己,陷入恐惧感和良心的自责,引发病态的自弃情感。这样,基督教把最高的恐怖加于生命本身。(与神话的区别——无最感、渎神、平等、自然主义)来生观念则使人沈于虚幻的彼岸世界,逃避尘世生活和现实幸福,逃避人对存在的自我责任感。

“上帝的观念迄今为止是存在的最大障碍”

其次,上帝之死

尼采在西方文化发展中第一个宣告了上帝之死的人。上帝之死是指现代西方人已经不再对上帝有真实的信仰,不再相信有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存在。基督教的最高理想已经破灭。

尼采认为,上帝之死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是人类存在的真正开端,人作为生活的创造者和超越者得以可能。上帝之死也揭示了西方社会出现了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

3、对基督教伦理道德的批判

上帝死了,但是,上帝还有最后的避难所——伦理道德领域。尼采对基督教的道德又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为此,尼采首先通过考察道德的历史谱系,确定了分析评价伦理道德问题的根本标准。这一标准就是意志主义的生命价值观。伦理道德与人的生命意志直接相关。道德善恶真正的标准在于是否表达人真实的的生命意志,能否增强人的生命活力,能否促进人的发展。在这一意义上,尼采区分了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主人道德是代表了人真实的生命意志的道德,是增强人的权力感、力量感的道德,表现为一种自主、控制、支配的欲望,是强者的道德,是真实的道德、积极的道德。奴隶道德是否定和消解人的生命意志的道德,这种道德使人被动消极、软弱自弃,是弱者的道德,是虚伪的道德。尼采认为,基督教道德是一种颓废的道德、奴隶道德、羊群的道德和虚伪的道德。

基督教在道德观念上宣扬善良、同情、怜悯、和仁慈。尼采认为,同情和怜悯侵蚀人的身心,剥夺人的能力,包含着俯就和藐视,使人丧失自尊,让痛苦蔓延。这种道德损害了发展律,是助长颓废的工具,是颓废的道德。

基督教主张禁欲、谦卑、顺从、容忍的美德。尼采认为,这种道德否定了生命本能和活力,使人丧失主动性、软弱自弃,是奴隶的道德和羊群的道德。基督教还倡导平等和博爱,但是在其中却隐含着复仇、怨恨和谎言,是虚伪的道德。

尼采认为,基督教道德已成为西方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这种道德否定了生命中一切有价值的、真实的东西,实际上表达了弱者、被统治者、奴隶的复仇、嫉妒和怨恨的心理。尼采强调主人道德,以此颠覆这种道德传统。

(四)超人学说

1、超越平庸的人:末人、善人、现代人。

2、超人是理想类型的人

3、超人是人对自身的不断的超越、是人的可能性。

4、人高于动物,超人高于人。人是动物和超人之间的桥梁。

5、超人:生命力、创造力、个性,超人有生命意志、主人 道德

6、超人喜好冒险、特立独行

7、超人不是英雄崇拜、超强能力(拿破仑、凯撒、歌德等)

8、超人不是圣人、名人

9、超人绝不是女人能成为的10、超人是反对人类的平等的,处在等级制度中。

超人是大地的意义

三、思想影响:

1、争议

梯力、罗素、杜兰特等,前苏联——反动的首席思想家

新的解读: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等存在主义者。

外国学者——史丹 和考夫曼等人;我国学者——周国平、陈鼓应等

2、尼采的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的思想具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冲击力,它颠覆了西方的基督教道德思想和传统的价值,揭示了在上帝死后人类所必须面临的精神危机。雅斯贝尔斯说尼采和克尔凯郭尔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而此颤栗的最后意义尚未被估价出来。20世纪初的整整一代思想家和艺术家都在尼采的著作中找到了那些激发了他们富于创造性的作品的观念和意象。

舍勒、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尔、加缪、德勒兹、弗洛伊德、福柯和德里达等等都是深受尼采思想影响的哲学家,而直接受他影响的文学家同样数不胜数:茨威格、托马斯·曼、肖伯纳、黑塞、里尔克、纪德、还有我们熟悉的鲁迅。

讨论:如何正确地评价尼采思想的价值,积极的启示何在?

第二章 实证主义(positivism)

【基本要求】

一、使学生一般了解实证主义的基本概况

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实证主义的基本精神,掌握实证主义对现代西方哲学确立和转向的基本意义

三、重点掌握孔德的实证哲学理论

【参考学时】4学时

第一节 实证主义概况

实证主义的广义上来说,包括孔德、斯宾塞创产的早期实证主义,马赫、阿芬那留斯的马赫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及现代的逻辑实证主义,人们分别把它们叫作第一、二、三代实证主义。

我们本章所说的实证主义是指第一代实证主义即孔德、穆勒、斯宾塞的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是:

(1)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本源和基础,一切知识必须局限在经验的实证范围内,不能超出经验范围之外。

(2)我们不能对经验之外的世界作任何研究,形而上学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实证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是开创现代西方科学主义思潮和实证主义思潮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

两个根源:

A、实证主义的理论根源应当是欧洲近代的经验主义哲学,但在经验主义哲学中,实证主义更多体倾向于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和不可知论,——实际上任何彻底的经验主义必然导致这一结论。

B、实证主义的科学根源是十六世纪末日益发展的实证科学。十六世纪末的自然科学特别强调观察和实验,与空洞、荒诞的经验哲学相对立,要求知识的“实证性”、“确实性”,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这就形成了对观察实验的经验方法的推崇,孔德的实证主义正是在这个科学背景下产生的。

第二节 孔德的实证主义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1798年生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境,十六岁进巴黎工业大学学习工程和数学,曾任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秘书。原于意见不合而分手,在巴黎教授哲学,曾因患精神病入院。

孔德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也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始祖,“社会学”这个词就是他首先提出来的。

孔德的主要著作为:《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实证哲学概况》(1848)《实证政治体系》(1851-1854)

一、实证哲学的基本观点

孔德把自己的哲学称作“实证哲学”。实证一词的拉丁文原意是肯定、明确、确实的意思。当时的“确实性”、“明确性”往往与实际的观察和实验相联,所以,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经验科学又称“实证科学”。而“实证哲学”在孔德看来正是这种科学精神的体现。

1、一切科学认识的对象都是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超出这一实证范围认识是不可能的。

与任何经验科学认识都不过追求本体,实体之类虚幻的东西,而只把在实验和观察中的具体的经验材料作为研究对象,所以任何科学认识也必然不超出这些实证材料,所有这些经验之外的东西则是不可把握,所以不能形成科学认识。他说:“实证哲学的根本特点正是认为人类理性必然不能说明一切高不可攀的玄妙奇迹”,又说:“人类精神如果不钻进一些无法解决问题,而仅限于在一个完全实证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是仍然可以在其中为自己最深入的活动找到取之不完的养料的。”(《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P28-32)

2、科学认识的目的在于发现现象中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即规律,应尽量简化这些关系。但科学不是用规律解释现象,而是去描述现象。

他说:“实证哲学的基本性质,就是把一切现象看成服从一些不变的自然规律,精确地发现这些规律,应把它们的数目压缩到最低限度,乃是我们一切努力的目标。”(同上P30)

他的所谓规律应不是我们所说的本质联系,而仅指现象间的一些不变的先后关系,如任何规律在经验范围内只能表现为先后和关系。摩擦生热,和相似关系如木头和金属摩擦产生热。因为他是否认本质和原因概念的,他举牛顿万有引力为例,认为万有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这不过是地球上十分熟悉的重力现象的一种推广,他说:“至于确定这种引力和这种重力本质是什么,它们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我们一律认为无法解决,是不再属于实证哲学的范围的,我们很有理由地把它让给科学家们去想象,或者交付给形而上学家们去作烦琐的论证。”(同上P31)

3、哲学本身则是揭示各门单独科学之间联系的总科学,它研究最普通的规律,是具体科学的总结。

孔德认为这样的哲学同传统的形而上学不同,因为它们的研究方法是根本不同的。

新的哲学的研究是各专门科学中完成的工作自然延续,因此它与专门科学的方法没有什么不同。

而传统形而上学的问题不仅能用科学的方法(即根据经验材料和合理的推论)来解答,而且如果遵循具体的科学的概括方法的话,是不能提出的。所以新哲学是超越于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之上的。

孔德虽然批判形而上学,但他的作为研究具体科学联系的哲学仍然具有形而上性质,后来的马赫主义则批判了这种思想,把哲学直接规定为认识论。

二、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

为了以历史的形式论证实证哲学是现今唯一可通用的哲学,孔德认为自己发现了一条为人类智力的发展所永远必然遵守的根本规律,他用这样一段话概括这条规律:“我们每一种主要观点,每一个部门,都先后经过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又名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又名为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又名为实证阶段。”(同上P25)

1、神学阶段

他认为,在这一阶段,人类精神探索的目标主要是万物的内在本性和现象的根本原因,而这个本性或根本原因往往被勾结为一些超自然的主体。这种神学体系达到最完善时便以一神代替了多神的统治。

1、形而上学阶段

这是神学阶段向实证阶段过渡的中介阶段,因为神学阶段和实证阶段是极端对立的,所以不能直接过渡。

他认为形而上学阶段只不过是神学阶段的略为改头换面,这时人们仍然力图探索万物的内在本质,但却把那些超自然的主体换成了一些抽象的力量——实体,为了说明各种现象,只是它们分别指定一个相应的实体。同神学阶段一样,形而上学的最后阶段也放弃了各种不同的特殊实体。没想出一个唯一的实体,使它成为一切现象之源。

3、实证阶段

形而上学阶段,人们把各种实体概念弄得越来越烦琐,以所在任何心理正常的人看来都只不过是现象的抽象名称(同上P30)。于是人们渐渐习惯了只是考虑事实本身,这时人们便过渡到了实证阶段。

所以在实证阶段,人类精神“不再探索宇宙的本源和目的,不再求知各种现象的内在原因(P26),而是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上,实证的范围内,把推理观察密切结合起来,从而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即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的关系。”(P26)

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实证体系也不能趋于完美,尽管它可以能永远达不到这个地步,但一旦达到这一步,它也同样会把各种现象当作唯一事实的各种表现,这等于说,形而上学是实证体系不可避免的趋近方向,对此,他达到了与康德相同的结论。

这就是他的人类智力发展规律,对此,他提出了三方面的论证:

1、对于个体从智力发展考察,他说:“既然个人教育和人类教育的起点必然相同,个人教育的各个主要阶段也就相当可以代表人类教育的基本时期”。(P27)他认为我们每个人在其发展中都经过三个阶段,童年时期是神学家,青年时期是形而上学家、壮年时期是物理学家。

2、对人类从统一考察,每一时代都需要一种理论来联结各种事实,但在人类精神的开端,人们不可能根据所观察制定理论,制定实证体系,因为任何观察本身是需要理论,没有理论我们不可能把孤立的事实结合起来,而且最常见的情形是面对着事实视而不见。(P28)所以,人类之见是陷入理论和观察的恶性循环,这是为本于神学观点的发展打开了一条自然的出路。

3、对实践的考察,在原始时代,正是神学的刺激,才使人们从事种种艰苦的观察和实验工作。他说:“要是没有占星术那些诱惑人心的妄想,没有炼金术的那些欺骗,试问我们会从何获得必要的恒心和毅力,去取集大量的观察和经验,作为后来为这两类现象建立初步实证理论的基础呢?”(P29)

这三点论证得不充分,三阶段论主要是从圣西门那里继承来的,圣西门说过,古代是宗教神学统治的时代,后来是假设体系或“自然神论阶段”,近代是实证的阶段。三阶段论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另外,孔德本人也只是一半古典一半现代的人物,即他的“哲学论”仍然是形而上学,其基本思想也没有超出古典经验论许多,只是他很多论述方式及对形而上学的排斥属于现代精神。

第三章 生命哲学

【基本要求】

一、明确生命哲学在现代西哲非理性主义思潮中的地位

二、理解并掌握生命哲学的基本理论特征

三、重点掌握柏格森的哲学思想

【参考学时】4学时

第一节概论

生平与著作

1859-1941.巴黎高师。法兰西学院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柏格森狂)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时间与自由意志》1889

《物质与记忆》1896

《创造进化论》1907

主要著作:

一、产生与发展

第二代非理性主义思潮或人本主义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20世纪上半叶,产生并流行于德国、法国。对解释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等有重要影响。后由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发展走向衰落。

主要该表人物:德国——狄尔泰、齐美尔、奥伊肯、斯宾格勒等

法国——柏格森

其中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社会学家、一位历史学家。

关于怀特海哲学的归属问题:

二、生命哲学的特点

1、赋予生命以本体地位,强调生命的根本意义,强调流动、变化和生成。

2、关注的问题有:新形态的形而上学(生命形而上学问题)、人的生命本质问题、生命哲学的方法论问题、人文科学方法论问题、历史文化问题、异化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问题。

3、方法论:反对理智主义、科学主义、自然主义的方法论,强调直觉主义、体验主义和解释学方法

三、产生背景

德国的非理性主义、浪漫主义文化传统——歌德、席勒和赫尔德、晚年谢林等,强调生命、非理性、情感、精神、意志。

早期生命哲学的先驱——叔本华和尼采。意志主义哲学。

第二节柏格森的哲学思想

柏格森的哲学思想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加以概括和总结:绵延理论、时间理论、自我理论、自由理论、意识理论、记忆理论、创造进化论、直觉主义方法论等。只讲两个方面:绵延理论、创造进化论

一、绵延理论

1、实在即绵延

真正的存在不是事物,而是变化的状态。实在是由形成着的事物构成的。实在即活动——绵延。绵延就是存在的连续不断、不可分割、永无终结的流动、变化、创造和生成。

“存在的只是活动” “ 所有的实在只是倾向”

“没有已造成的事物,只有正在创造的事物;没有自我保存状态,只有正在变化的状态。”

2、绵延就是生命

绵延就是宇宙内在的生命活动与创造。是宇宙本身不断生成的、不断延伸、永不中断的生命之流,是多样的、异质的、连续的整体。

3、绵延就是纯粹的时间

绵延就是不断变化的生命状态。在生命的绵延中,不是一个事物跟着另一个事物的串联,而是不同状态的绝对的连续。不同的状态既是绝对的连续,又有质的的差异。在状态的连续中,每一个变化着的状态都包含了过去,预示着未来。绵延就是在时间中的生命之流,即纯粹的时间。

纯粹的时间与物理学意义的上的绝对时间有着根本的不同。物理时间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一维的线性时间,物理时间是均匀的、同质的瞬间的累加。物理时间是可分的、可以度量的。物理时间是将时间空间化、静止化、抽象化。物理时间与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联系在一起,是事物运动的形式。

4、对绵延的把握:直觉、体验

对绵延的认识只能通过直觉或意识体验,即意识与对象的合一,对生命的内在体验,精神对精神的直接洞察。也就是在绵延中思维。

科学的方法和传统哲学的理性方法不适合把握绵延、生命和变化。理性分析、抽象思辨都是把认识对象空间化、静止化,只能把握事物局部的、具体的相对的特征

讲解:绵延——无载体、非实体、连续不可分、无限性,整体性的、一体性、自由性。

反实体论形而上学、反理性主义。有机论。

“芝诺悖论”: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否定连续性。

比喻:河流、音乐、人的生命

二、创造进化论

生命冲动是最基本的实在,是绵延和运动的本质。生命之流不断绵延、不断创造、不断变化,导致了宇宙的生成。世间万物正是生命冲动不断创造、驱动生命不断进化的产物,是生命创造、变化过程的具体显现。目前的世界不是已完结的过程,正在不断的生成,新质的事物正在不断的产生。生命冲动推动生命形式向更高的形式发展。

生命进化是一种发散的进化,由于分离而进化,生命进化从同一冲动本源开始,分成各种不同的进化路线。产生多种分叉形式。

生命冲动创造事物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是生命冲动的自然运动,即生命冲动的向上喷发,产生一切有生命的形式;一是生命冲动自然运动的逆转,即向下坠落,产生一切无生命的形式。生命冲动总是试图克服下坠的倾向,克服物质的惰性;物质的东西总是牵制生命的向上运行。二者的汇合产生了生物有机体,植物的生命、本能的生命、理智的生命就是在这一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三个分叉形式。

生命进化与达尔文的物化起源的进化论不同,其所回答的是宇宙的生命整体的进化和生成,动力来自于内在的生命冲动本身,而不是外界环境。同时,反对线性的进化论,单线的进化模式。

生命进化论强调进化的偶然性、创造性和生成性,而不是预成的。为此,创造进化论坚决反对宇宙的机械论和目的论。宇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

讲解:炮弹比喻,喷泉比喻。作家的作品。

第四章新康德主义

【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新康德主义的理论特征,主要是与康德哲学的关系

【参考学时】2学时

一、概况

属于思辨唯心主义思潮。从这一学派的名称来看,与康德哲学的直接关系。另一方面又 不是康德哲学的翻版,而是对康德哲学的新解释。

1.新康德主义产生和演变

时间:19世纪中叶。德国

创始人:李普曼《批判的论述:康德和模仿者》

朗格《社会主义史》

19世纪70年代,繁荣。

四个流派:马堡学派:认识论问题,柯亨、那普托。

弗莱堡学派:价值论问题,李凯尔特、文德尔班。社会科学方法论。

哥廷根学派:心理学,心理的反省。克内利乌斯、内尔逊。

实在论学派。黎尔、屈尔佩。认为自在之物、范畴都是实在的。

2.产生背景

(1)与马克思主义直接相对立的思潮出现的。格弗尼兹:重升的太阳康德,马克思的星辰。

(2)当时的科学发展需要。生理学、心理学、认知科学、人文科学如人类学、历史学。

3.理论特点

复兴康德哲学:发挥康德哲学中主观主义和现象主义先验主义和信仰主义。

否定和排除其关于自在之物的理论。

二、主要人物:

1.朗格:⑴肯定康德哲学理性批判的意义。哥白尼倒转即主体性原则的确立。主体对对象的构造性。

⑵对唯物主义的解释:缺乏理想,利己主义。

物质和肉欲。

⑶生理学唯心主义。感觉认识决定于感官生理结构。因果观念植根于主体的生理构造。物质也是我们组织的产物。

2.柯亨:1842年-1918年。《康德的经验理论》《纯粹认识的逻辑》《纯粹意志的伦理学》《纯粹感受的伦理学》

(1)哲学观:哲学就是科学认识的逻辑。即各们科学一般的逻辑结构。先验方法:科学的思维过程。

(2)对自在之物的解释:一种调节原则和一个界限概念。人为自己设定的一种目标和界限。经验的自我创造性规律的范围。排斥其客观性。

(3)纯粹思维的地位:纯粹思维创造对象世界是利用数学和逻辑实现的。数量关系。无穷小概念的演算。

3.文德尔班:

(1)价值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哲学观,早期科学没有充分发展没有独立,科学集合在哲学的旗帜下,科学也是一种哲学。哲学称为爱智慧。亚里士多德区分为第一哲学,物理学也是哲学。笛卡尔将哲学分为形而上学物理学和具体科学。黑格尔人物是科学之科学,伴随科学的发展,各门具体科学独立出来,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哲学的领地已被瓜分了。哲学变成了李尔王。

德国情形:哲学归到科学之中。哲学变成哲学史,探讨哲学的内在发展。

文德尔班人物哲学还有自己的领域,即宇宙人生问题,以价值眼光审视知识,获得对宇宙人生的一般理解。即价值评价问题。哲学是一种价值论。

第五章 实用主义(pragmatism)

第一节 概况

一、产生

时间 :实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产生于十九世纪末的美国。

代表:实用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逻辑学家,数学家查理·皮尔士,系统阐述实用主义基本观点的是美国的威廉·詹姆士,约翰(J·Dewey)杜威。此外还有西尼·胡克,英国的席勒等。

背景:

实用主义是典型的美国本土哲学。实用主义是美国人求实精神的产物,同时又培养了这种精神。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认为实用主义是“美国精神”。美国人的求实精神和采取心是实用主义培养起来的,美国的领导是实用主义类型领导的集团”。

(1)实用主义首先是美国的经济、政治和民族精神本质的产物。

美国是一个资产阶级革比较彻底的国家,南北战争(1861-65)消除了南方的农奴制,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得到极大的发展,到了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一位。

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美国在政治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制度。在思想上宣扬机会均等,生存竞争和积极行动的精神,宣扬人的才能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人都有发展自己的机会,能否抓住机会发展自己,能否在工作和事业和激烈竞争中取得胜利,关键在自己,关键在行动。这样,抓住机会,努力竞争,积极行动,就成了美国人的精神特色,实用主义是“美国精神”的哲学版。

(2)实用主义的科学背景是进化论的盛行。进化论的中心思想为斯宾塞准确地概括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产生后,很快就为各种多样的哲学所利用。实用主义很快吸取了生物进化论的生物竞争的思想。强调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适应环境,确保利用,是实用主义思想家的共同特征

(3)思想理论背景——

当时英美哲学界主要盛行着布拉德雷和罗伊斯的绝对唯心主义以及刚刚兴起的孔德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一方面反对绝对唯心主义的抽象性,思辨性和脱离生活的空洞性,却赞同保持内心生活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他也反对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的唯科学主义倾向,认为它冲击了人的精神世界的独立性;但赞同实证主义与环境,与事实保持密切接触的现实主义态度。

二、理论特征

1、试图建立一种新的经验主义。与传统经验论有着重要的区别。元经验、生活经验。超越二元对立的主客体统一。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

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即实在,经验即生活。经验的内容是经验的事物和能经验的过程的统一,经验就是经济和历史。包括要们动作,所追求,爱和相信的东西,也包括人们观察,畏惧、渴望的东西。可见这里的经验对象不仅感官获得的东西,也包括某些非感知的东西为建信梦、情感等。“经验”是人的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是行动和遭遇的统一。(经验自然即包括能经验的东西,又包括经验过程,所以经验必然把人同环境统一在一起。)“真正的经验材料被认为是行动的适应过程,习惯、活动机能、行为与遭遇的联系,感觉隔壁活动的互相协调。把经验当作一个统一整体来看作,不把主体与客体,经验与自然分离开来。

2、强调行动、实效对于意义、知识、理论和真理等问题的重要性。其基本理论精神有①重行动,反空谈;②重实际效果,反空洞理伦;③重实用,反对形式主义;④重相对,反绝对化;⑤重多样性,反机械的一致性;⑥重或然性,反规律性;⑦重向前看,反对向后看;⑧重探索,修改,实验,创新,不重视已有的东西。

3、试图融合哲学上的各种二元对立

实用主义既有人本主义精神,又有科学主义精神,即有理性主义色彩,又有反理性主义的色彩。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第二节 实用主义哲学家的主要问题与思想

一、皮尔士的主要问题与思想

从理论的侧重点来说,皮尔士主要侧重逻辑问题、意义问题、语言问题。公开发表的《信仰的确定》和《怎样使我们的观念明确》;八卷本的《皮尔士文稿集》

“意义就是效果”,这就是著名的“皮尔士原则”。要确定一个概念的意义主要应考查这个概念在行动中引起的效果,我们必须把概念修改成为某种动作,而在动作中击获以这一概念的意义。思维的目的不在于发现规律,唯一目的在与确定行为的信念和习惯,二、詹姆士的真理问题

詹姆士则主要侧重真理与价值问题。《真理的意义》(1909)《实用主义》(1912)。《实用主义》是他影响最大的著作。

1.什么是真理

(1)真理包含着人的因素,真理不是与实在的“静态的符合”而是思想与经验世界的积极能动的交往。“符合的意思无疑地是摹写。”但是有很多事实是无法摹写的。如对与一个挂钟,“过去的时间”,“力”“自发性”

“广义地说,所谓与实在,相符合,只能意味着我们一直被引导到实在,或列实在的周围,或与实在发生实际的接触,因而在处理实在或处理与它相关的事物比与实在不符合时要更好些。”(《实用主义》P109)

(2)真理即是有用。真理的意义是使实验与经验圆满地联系起来。“真理的意义不过是这样的,只要观念(它本身只是我们经验的一部分)有助于使它们与我们经验的其它部分处于圆满的关系中……观念就成为真实的了”。(《实用主义》P32—33)

“只要我们相信一个观念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它就是真的。”(实用主义P41)“说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实用主义P104)

(3)要证实真理,证实有用,必然要到观念的实际后果中去。

三、杜威工具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生平著作简介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年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一个杂货店商人家庭,早年倾向与新黑格尔主义,1894—1904年他住芝加哥大学哲系主任时,转向实用主义,他的一些著作受到詹姆斯的赏识,他自己也很快成为实用主义的著名人物只成为实用主义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总到中国讲学,著名现代哲学家胡适就是他的学生。

人们认为他是实用主义神圣家族中的家长在他九十岁生日的纪念文章中,杜威被说成是“哲学家们的哲学家”,是“美国人的顾问导师和良心,在他没有开始讲话之前,对与整整一代来说,连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没看弄清楚。”评价之言,无以复加。

杜威的实用主义,实际上是皮尔士的科学精神和詹姆士的人道主义无反顾融合。

杜威的主要著作《实验逻辑论文集》(1910)《哲学光复的必要》(1917)《哲学的改造》(1920)《经验与自然》(1925)《人的问题》(1946)

1.世界是偶然的,无规律的,认识不在与把握必然性,而在与应付环境,认识即是实验。(同上P194)

他说:“人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碰运气的世界里面;他的存在,说的坏一点,就是一场赌博。世界是一个冒险的场所;它是不定的、不稳的、不可思议地不稳。它的危险是没有规律的,没有常规的,说不定它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季节里出现。它们虽然总是存在,却是零散的猝发的。拂晓之前是最黑暗的;一败涂地之前是得益洋洋;最兴盛的时刻就是充满恶兆的时刻,就是暗箭上弦的时刻。”

而对这样一个偏然的世界,变幻不定的世界,人的认识首无在于指导人们采取必要的方式去应付环境,而不是“告诉它有某件事件在外界无关病痒地进行着。”(同上P166)

但是,既然世界是偶然的,那么我们应付这个世界的任何方式者只能是探讨性的、实验性的。

“在自然中,成问题的性质与确定的性质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一张地使有一种存在,以及每一个观念和人的每一个活动都成为一项实验,即使不是有计划的实验,至少事实上是实验。在理智上抱实验态度,就是意识到自然条件的这种交错状态,从而加以利用,而不是听其摆布。”(同上P196)

2.认识是介与其他的非认识的经验方式之间的一种解决困难的经验方式。

“经验”在杜威那里,如上述是极其广泛的,经验即是生活,即是生物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其中的认识只是多种经验之一种,而且是处于其他多种经验方式(我认识的)之间的经验方式。

3、知识思想理论和真理是理性发明的解决疑难困境的方式和工具,它们的价值不在自身而在于它们的功效。

既然任何思想理论,真理和方法本质上并不是呆掉地反映客观事物,而是有机体应付环境解决困难的能力,那么,它自然也就成为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既然理论,方法和真理成了工具,对于工具来说本质上是有效无效的问题,而不是真假的问题。他说:

“各种概念、理论、体系,不管怎样精雕细琢,直圆其说,都只能算是一些假说……它们是工具(同上P175)又说:“即然工具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因此真假均不是判断的特性。工具往往是有效的或无效的,适当的或不适当的,经济的或浪费的。”(《逻辑:探索的理论》P287)

真理作为工具只能谈它的效用,而效用必须体现在结果中,所以,他认为能否邦助我们顺利地完成一件工作则是检验真理效用和价值的标准。他说:

“如果它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那就是可靠的,妥当的,有效的,好的,真的。如果它们不能清除混乱,排除缺点……那就是假的。确认、确证、证实的根据在于效果、后果。”(《选择》P182)

4、理论、真理是工具不意味着真理是满足个人利益的工具,而在于公共利益。真理的功效是指那些被观念和理论所认可的贡献。根本话题:如何理解“效用”?

真理是工具,它的标准在与实际效用,这与詹姆斯的真理就是有用走到了一条路上。但是杜威强调真理不是对个人私利的满足,而是对公众利益的满足。

第六章 分析哲学

【基本要求】

一、使学生掌握分析哲学的基本理论特征,深入理解分析哲学与语言学转向的关系

二、熟练掌握罗素和弗雷格对分析哲学的主要贡献

三、重点掌握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思想的发展及其理论意义

【参考学时】10学时

第一节概论

引言:重要的思潮。影响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人物之多,前所未有。历时80多年。其波及西方各国。当然主要是在英语世界国家。印度、拉美、日本都有影响。

分析哲学的名称的来历:分析方法的强调

二、分析哲学的产生和演变

先驱:弗雷格:数理逻辑的创始人

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符号的逻辑

从语言、命题的研究。

正式创立者:罗素:数理逻辑完善。《数学原理》

语言哲学。《论指称》

英国分析哲学的策源地。

摩尔:日常语言哲学

维特根斯坦:逻辑主义立场

日常语言哲学

分析哲学的诸支脉:逻辑原子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日语言哲学、逻辑实用主义

两个方向:

语言哲学的分析论构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语义学阶段和语用学阶段。语义学和语用学二者区分的关键在于前者的研究撇开言说主体即语言使用者,单纯分析语词和指涉物之间的代表性关系,而后者在研究中则明确涉及讲话者和使用者。

语义学的语言哲学研究。

以语义学为内容的分析哲学产生于20世纪初期,是语言哲学发展中最初的理论形式。语义学理论以弗雷格、罗素、前期维特根斯坦和卡尔纳普等为代表。德国著名的数学家和语言学家弗雷格首开语义学理论研究的先河。后来经罗素、前期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以及塔尔斯基等哲学家的发展和完善,专事逻辑分析、语言意义分析、严格形式分析的语言哲学渐成气候。语义学理论缘何要抛开语言使用者、认知主体,通过对语词的意义分析以及语言和指称对象的关系的分析来解决关于世界的认识问题和知识问题?语言在上一世纪初期何以会成为英美分析哲学家关注的问题焦点?诸多的分析哲学家因何要以语言的分析为切入点来研究哲学?分析哲学的语言哲学缘起的根据何在?

语义学研究试图以逻辑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分析方法为手段,探究科学语言的意义问题和科学命题证实的基础问题和可能性根据。对于早期的分析哲学家来说,关注于语言问题,其根本的落脚点和目的是解决知识的可靠性和确定性问题,解决科学命题的证实和证明问题,解决科学知识的有效交流和传达问题。分析哲学的语言哲学兴起的深层根据在于分析哲学的知识论定位,就是对知识的确定性、真理性、清晰性的追求和对知识的主体间可传达性、可理解性、主体间有效性的向往。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具体论述:

第一,从语言哲学的创始情形来看,弗雷格为了论证和解决数学知识的真理性和客观性问题,认为必须要对数学概念进行严格的、精确的定义,使数的界定保持同一性。为此,弗雷格坚决反对心理主义的认识论路线,首次对数学和逻辑研究中的主观性活动和客观性内容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认为数学研究的核心就在于确立客观性的、主体间公共的知识。而实现这一目标,在弗雷格看来,关键性的是实现从对内在观念的研究到对语言、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形式的研究的根本性转向。对语言和命题的意义研究由此凸显出来。弗雷格的著名论文《论涵义和指称》通过对名称、涵义与指称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为语言的意义理论的研究树立了典范。

第二,从语言哲学产生的内在理论根据来看,罗素和前期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论构成了语义学理论模式的深层基础。语言哲学的本质性问题在于解决语言、世界和思想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从语义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来看,语义学研究试图建立理想的人工语言,以克服自然语言的模糊性、歧义性和变动性。通过对语言和指涉物之间关系的语义学分析,可以确定语词的不同的意义类型和指称性功能以及语言表达功能。

语用学的语言哲学研究

语义学意义上的研究虽然在意义理论、指称理论等方面将语言哲学的研究推向了深入,同时对规范地使用语言和进行清晰地表达思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是,语义学的目标和理想显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语义学的语言研究表现出明显的机械性、简单化和理想化。语义学试图在语言和世界、思想之间建立直接的对应性的同构关系,低估了世界、思想以及生活本身、语言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只是一种幻想而已。这种倾向在具体的语言问题上的表现就是没有看到语言的意义、语言的指称在形成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与此同时,语义学理论贬低自然语言,试图建立统一的人工语言以求得意义的确定性和表达上的确定性,实际上它没有看到自然语言本身的灵活性和优越性。语义学的根本性缺陷在于抛开人的使用、抛开具体性和多样性,孤立地考察和分析语言的意义、指称和表达。

语用学正是在批判和克服语义学的缺陷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语用学理论主要通过语言学意义上的语法分析和语境分析,考察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使用,进而解决和确定语言的意义和功能问题,主要的代表有斯特劳森、后期维特根斯坦、奥斯汀以及塞尔等。语用学的产生意味着语义学的界限,这一界限实际上在弗雷格的语境原则中就已经孕育。斯特劳森反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提出语言只有具体的使用中才有真假和意义可言,语用学的基本原则已经开始确立。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转向对语用学理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分析哲学从语义学到语用学的发展,标志着分析哲学引入了主体性的因素、人的因素,在理论中融入了生活和实践的视野,意味着分析哲学在语言问题上实现了积极性的转变,同时找到了语义学研究的理论限度。尽管语义学和语用学之间存在明显的理论分野和差异,但是二者都属于分析哲学的路线,重视语言分析和意义分析,重视语言的主体间交流和传达是二者共同的理论特点和哲学使命。

转折点: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转向

逻辑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结合分析哲学的衰落。奎因的批判。

    ▲.分析哲学与科学哲学的区分。

二、分析哲学的主要特征

特征之一:对分析方法的强调:哲学不是关于某种真理的理论,而是从事语言分析的命题分析活动。分为逻辑主义和日常语言分析。

特征之二:重视语言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力图建立精确的人工语言或澄清日常语言的用法,纠正语言的误用和滥用,从而排除形而上学的未命题。语言成为哲学关注和反思的主要对象,这是传统哲学不曾有关有过的情形,鲜明地表征了哲学的反传统的“现代性”特质。语

特征之三:主张哲学科学化,强调哲学以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和数学为摹本建立自己的哲学,使哲学达到精确性,也就是通过严格的逻辑的分析,制定理想的语言,完善科学的表达方法,从而为科学服务。

⑶分析哲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传统思辨哲学的式微――指向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体系,罗素和摩尔批判黑格尔;分析的时代

实证主义哲学传统的承继-继承了实证主义和马赫主义的反形而上学传统,主张将认识局限于经验现象。之前就是休谟和康德的哲学。

科学的革命与发展(物理学和逻辑学)-形式逻辑到符号逻辑、传统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

第二节 弗莱格的哲学思想

一、弗莱格其人

分析哲学的先驱,1848-1925生于德国的魏玛,耶拿大学任教。主要著作有《概念演算》、《算数的基础》、和《论含义与指称》。

二、弗莱格的哲学思想

⑴反心理主义

反对从心理过程来说明词的意义和逻辑命题的意义,主张从逻辑结构和形式研究命题的意义,严格区分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

“我们绝不要把命题是可以被思考的和命题可能是真实的这两者混为一谈。”

⑵语句的首要性

判断是认识的基础,是交流的基本单位,表现为语句,词的意义是与其实际应用密切联系的。词在语言的使用中、在语句中才能获得意义。“词只有在命题中,才真正有意义。”“决不孤立地询问一个词的意义,只在命题的关系中询问词的意义。”

⑶含义与指称的区分

指称是所指的对象;含义是指称的内容。

二者的区别在于两个名称的指称相同,但是含义不同;有些名称只有含义而没有指称。语言的意义应该用逻辑的语言来表达,建立人工语言。自然语言含混不清,具有不完整性。自然语言不可能建立逻辑严密的语言哲学,主张用形式化的符号语言进行概念演算,建立形式化的逻辑系统。

弗莱格的哲学思想精要

弗莱格从逻辑结构和形式研究命题的意义,认为词在语言的使用中、在语句中才能获得意义,在语义分析中区分含义和指称。指称是所指的对象;含义是指称的内容。弗莱格开辟了命题的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的哲学传统,在西方哲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思考题:任何认识弗莱格哲学的开创性意义?

第二节 罗素的哲学思想

一、罗素其人

1872-1870,贵族世家,1890年考入剑桥三一学院结识怀特海和摩尔。

罗素与弗莱格

诺贝尔文学奖

从事社会进步活动,主张和平和进步。

二、罗素的哲学思想

⑴逻辑原子主义

a.理论的提出-反对内在关系说,主张外在关系说。

新黑格尔主义(布拉德雷)主张任何表示关系的事实决定于关系项的内在性质,都是涉及对象性质的事实。关系不是独立的,对象是统一实体的表现。如:X在y之上:x的一部分性质和y的一部分性质。

罗素的外在关系说:关系具有一种不以他的关系项为转移的实在性,关系并没有进入关系项的定义中,关系是外在的,并不基于关系项的内在性质。事物是分立的。

B.事实与命题:

世界是由相互分立、彼此外在的多元的事实所构成,其中能作为终极本体论实体的是无数简单、不能再分的单一的原子事实。世界是无数相互独立的原子事实的总和。

何谓事实?不是指专名和个体即单一的个体事物,而是指某一个体事物具有某种属性和某些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关系,事实不以我的想法为转移。

事实可以通过逻辑命题,以理想语言加以表述,事实与命题具有同型性和同构性。命题是对某一事实加以肯定或否定的直陈句,命题的真伪取决于亲知原则。即取决于可感知的经验。

C.原子事实和原子命题

原子事实是指不可再分、不能再分为更简单的事物的事实。原子命题包括一个名称和一个表示属性和关系的词,是指这个名称所表示的这种属性和关系。如雪是白色等

复杂事实:诸多的原子事实构成复杂事实,与复杂事实对应的是分子命题,分子命题由原子命题组成,原子命题的真假决定了分子命题的真假,原子事实是相互独立的,不能相互推论,也不相互矛盾。原子命题是分析的终点,是其他命题的依据,是逻辑演算的基础。

*⑵摹状词理论

摹状词理论是罗素对于分析哲学的主要贡献,是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的典范。

A.提出――解决哲学史上的一些哲学困难:虚拟事物的存在问题如金山存在问题。同一律的普遍性问题。存在一词在使用时的混乱。如将存在当做谓词,思辨哲学的存在。

B.内容:

    ▲.专名和摹状词的区分

罗素认为,专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直接指称某一个体事物和特定的对象,本身具有意义。如上海、里根等。

而摹状词是一个复合的不完全的符号,不直接指称个体事物,在孤立状态下没有意义。只有在上下文中才有意义。摹状词分为确定摹状词和不确定摹状词。前者如一个人;后者是那个穿蓝衣服的人。

专名和摹状词的不同逻辑功能。罗素认为,专名能作为逻辑命题的主项,而摹状词不能代表命题主项,因为是不完全的符号,只表明对象的某种性质。

主张,在严格的逻辑表达中,把日常语言中摹状词作为语法主词的语句改为一个相等的命题语句,使原有的语法主词不再出现,从而消除虚拟事物的存在。

例子:金山不存在 改为就x的值而言,x是金,且x是山这个命题是假的。

罗素对哲学史的批判:上帝、空间的点、时间、物质等都是摹状词,是不完全的符号所以传统哲学的一些命题是无意义的。

补充说明:摹状词后来的发展:这、那

第三节 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

维特根斯坦的生平:1889年4月26日;工科教育;由弗莱格推荐跟随罗素学习。

参加二战,仗义疏财,资助艺术家。

《逻辑哲学论》1918年;《哲学研究》1953年。

(一)前期语言哲学思想

⑴逻辑原子论

a.世界的构成:世界是事实的总和,不是事物的总和,事实是实际存在的事态,即事物处于一定的状态或事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关系。单个对象所表示的一定的状态和一定的关系是绝对简单的构成原子事实,原子事实是对象的一定配置。原子事实的特点有:基本性、独立性、多元性、与经验对象的对应性。

b.原子事实通过原子命题来表达,原子命题又称基本命题,原子命题具有简单性、独立性和基本性,基本命题依赖原子事实。

⑵图象论

a.把命题或语句看作是现实和事态的图像,认为人的语言符号描述世界上的事态类似于画家用线条、色彩、图案来描述世界上的事态,用语言思考和说话,就是用语言对事态作逻辑的摹写,命题是事态的图像。

讲解:法庭审理、律师描述车祸。

B.命题成为图像的条件:

第一、命题所包含的名称必须与现实的对象相对应。

第二、命题的逻辑结构是对象之间的逻辑结构相对应。命题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加以配置。不能随意地组合。

C.语言与世界的关系:同构性和同型性

第一、命题的简单要素和事态的简单要素相对应。

第二、基本命题和原子事实相对应。

第三、复合命题与复合事实相对应。

第四、命题的总和事态的总和相对应。命题的总和构成语言,事态的总和构成世界。

D.图像论的语言是理想化的人工语言,即严格的逻辑命题,不是日常语言。

⑶意义论

a.命题是意义的单位,只有命题才有意义,名称只有在命题中,与其他词处于一定的配置才具有意义。

B.命题的意义取决于是否成为事实的图象。图像说是意义理论的基础。

即两个条件:符合语言的逻辑,与事态相对应。命题必须对事态有所陈述。只有可证实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

(4)反形而上学

维特根斯坦认为,一切不能用命题加以表达的,也必定是不能思考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思考的界限。语言不能陈述宇宙总体和神秘的东西。

大多数哲学命题不是错误的,而是无意义的,由于我们不了解语言的逻辑而产生,即语言没有现实的对应物,形而上学问题无意义。不具有可证实性。自然科学的命题有意义。可说的说,不可说的就沉默。

(二)后期哲学思想

⑴语言游戏说

a.语言游戏的概念:是指语言和活动交织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体即通过语言的使用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人的全部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语言是一种生活形式。语言游戏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语言作为一种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形式,所谓生活形式是指人的一种期望、意向和理解等活动,生活形式是由于共同生活和使用语言而成为可能的。说活就是一种生活,说活就是行事。

c.家族相似:语言游戏存在众多的情形,使用名称对对象进行命名只是其中一种,即图像只是一种情形,还有提问、描述、请求、允许、指责等。各种语言游戏之间没有共同的东西,只是一种家族相似。

d.词的意义即它的用法:语言的功能类似于工具的功能,各种不同的词就象工具箱里面的工具一样具有各自不同的用途。词的意义不能根据词所指的对象来确定,而取决于特定的语言环境,词是在上下文中使用的,只有从上下文中才能了解词的用法。词的意义取决于用途及其所处的语境。例子:足球的意义

e.语言游戏要遵守规则,改变规则,语言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规则是公共的、约定的。不是私人的规则,具有一定的公共性。

⑵反对人工语言,推崇日常语言

维特根斯坦认为,建立理想的人工语言是一种幻想,建立精确的语言是相对于一定的目标来说的,以生活形式为转移。精确性是相对的。

日常语言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和多样性。没有必要建立人工语言,只要我们在不同的语境中遵守游戏规则,正确使用语言,回到正确的用法中去就能实现语言的功能,排除哲学的混乱。

⑶哲学的语言治疗

哲学就是要对日常语言进行治疗,规范日常语言的使用。所以哲学的任务不是做出结论,只是陈述众所公认的事情,哲学不使用科学方法进行思考,提供理论和假设。哲学只是描述性的活动,不干预语言的正常使用,使一切保持现状。

哲学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对日常语言的误解。消解哲学问题。批判图像论、逻辑原子主义,传统哲学问题如时间、空间、物质等

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精要

维特根斯坦在分析哲学的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前期思想中,以逻辑原子主义的立场理来理解世界。主张哲学以理想的人工语言对命题进行逻辑的分析。后期转向日常语言分析,通过澄清日常语言的用法,对哲学进行语言的治疗。维特根斯坦哲学也代表了语言哲学的转向。

思考题:

1.罗素摹状词理论对于分析哲学的贡献

2.维特根斯坦前期与后期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第五节 逻辑经验主义运动

一、概况:

逻辑经验主义一般又称逻辑实证主义。属于分析哲学中的一支。其他一有:逻辑原子主义,逻辑实用主义等。包括:维也纳学派、柏林学派和华沙学派。

维也纳学派创立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1923年。开创者是德国思想家石里克。后来集结了许多人物,如卡尔纳普、魏斯曼、纽拉特、汉恩、费格尔、哥德尔等。

特点:比较集中、一致。理论上拒斥形而上学、主张经验证实原则、主张哲学逻辑化,试图创建统一科学理论。

在理论渊源上,共同集成了英国的经验主义、弗雷格、罗素的逻辑主义。

后来,由于奎因对教条的批判导致了衰落。

二、卡尔纳普哲学

生平:1891年-1970年,德国的朗斯多夫。大学时听过弗雷格的两门课。概念演算和数学方法论。参加过一战。

1.拒斥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为什么?如何?

(1)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划分

分析命题:谓词的含义包含在主词之中。如单身汉是没有结婚的男人。A=A。数学命题。

综合命题:谓词的超出主词的含义。这朵花上红色的。经验科学的命题。有意义,依赖于经验的证实。

(2)证实原则

一个不是分析命题的语句,要具有认识意义,必须使一个具有事实内容的陈述,该陈述至少在原则上可以凭经验加以证实。也就是命题可以还原成观察的命题。

经验的可证实性原则使意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区分命题有无意义的主要方法论依据,是对经验科学和形而上学进行化界的主要标准。

    ▲.讲解:

※区分的来源――康德哲学:先天分析判断和先天综合判断。

维特根斯坦:自然科学命题、重言式命题。

后来的逻辑使用主义者奎因批判:单身汉:词典-人-观察。

    ※.经验证实原则:经验的主观性。私人性。经验的有限性。有些现象不能为经验直接观察。电子,场。

物理定律:全称的陈述。验证原则。

波谱:证伪

奎因:意义的单元是一个命题系统。

(3)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a 形而上学无意义

形而上学试图超越经验或到经验之外确定关于实在的知识。形而上学中的本质、自在之物、无限、绝对等问题都是缺乏事实内容的。德不到经验的支持。

B 形而上学的表达意义

形而上学命题并不对事实作有意义的陈述,但却表达了人的情感倾向,尤其使某种永恒的情感和意志倾向。虽不具有认识的效果,却能产生心理的效果。因而形而上学类似于抒情诗,属于诗歌和艺术范畴。

c 哲学的使命

哲学只是认识论中的逻辑部分。哲学的任务是逻辑分析,即通过语言的逻辑句法的分析,研究语言由以组成的符号的种类和顺序,从而理解和澄清命题的意义。

2.统一科学理论

哲学要通过逻辑的句法分析,澄清命题的意义,应建立理想的人工语言,使之达到精确性。

卡尔纳普认为理想的人工语言是物理语言。所谓物理语言是指与事物的可观察的特性相联系的语言。这种语言借助于观察可以加以验证。即表达物理量值如强度、长度、频率等和物理特性如颜色、冷热、大小等。

物理语言具有主体间性和普遍的有效性。可以为大家所理解。

各门科学的命题和语言都可以翻译成物理语言。各门科学所表达的事件都可以用物理语言翻译成时空中的物理事件。

社会事件——人的行为事件

心理事件——生理状态和物理状态

例子:发怒——十点钟时,A 先生发怒了

――――A 身体有这种状况:呼吸和脉搏加速,肌肉紧张。等

第七章现象学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和理解现象学哲学运动的理论特征

二、深刻理解现象学方法的重要性

三、重点掌握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和生活世界理论

【参考学时】6学时

一、现象学产生发展概况

二、胡塞尔现象学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产生:

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产生于上世纪初,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标志就是1900-1901年《逻辑研究》的发表。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不断发展为先验现象学。对很多哲学思潮、很多研究领域、很多学科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了现象学运动。

(1)时间:上世纪初1900-1901

(2)地点:德国

(3)创始人:胡塞尔

(4)标志:《逻辑研究》的发表

2.现象学运动

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德国阶段(世纪初-30年代末)

主要代表:胡塞尔、胡塞尔身边的学生(普凡达等)

理论阵地: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鉴

代表作:《逻辑研究》、《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2)法国阶段(20世纪40-50年代)

主要代表:梅洛·庞蒂、萨特、阿隆、勒维纳斯等

代表作:《知觉现象学》《存在与虚无》

(3)世界各国的现象学效应(60年代以后)

对众多哲学、学科领域、研究领域:哲学解释学、哲学人类学、后现代哲学、美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文学艺术、数学、物理学等一些自然科学。

“任何哲学都企图顺应现象学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表达自己,它是高雅批评的绝对必要条件”《施耐德语》

海德格尔:现象学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决定着这个时代的精神。

3.关于现象学的哲学限定

(1)最广义的现象学

(2)广义的现象学

(3)狭义的现象学

(4)最狭义的现象学

4.现象学的产生背景与理论来源

近代认识论哲学传统:康德、笛卡尔

对现代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唯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的批评

现象学的产生:复兴理性主义(胡塞尔)

复兴存在论、反对形而上学(海德格尔)

以新的哲学方法研究老问题或新问题

5.现象学的理论特征

(1)强调现象学一种方法。

(2)现象学的精神“面向事实本身”

第二节 胡塞尔现象学

爱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年),德国著名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出生于奥匈帝国时期迈林地区的普罗斯尼茨的一个犹太家庭。中学时期,在数学上表现出很强的天赋。1876年,胡塞尔进入德国莱比锡大学,后转入德国柏林大学主要学习数学、自然科学,并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1883年在维也纳大学以关于变分学的论文获数学博士学位。1984年,由于哲学家布伦坦诺的启发,相信哲学能够作为严格的科学,并立志献身哲学。1887年,在哈雷大学任编外讲师,又先后在哥廷根大学、弗莱堡大学执教。胡塞尔哲学思想一生经历了从心理主义、描述现象学到先验现象学等几次重大变化。主要著作有《逻辑研究》(1900-1901)、《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1913)、《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1929)、《笛卡尔的沉思》(1931)以及《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1936)。胡塞尔去世后留有大量遗稿,已开始被整理出版。

一、意向性学说

“意向性”(intentionality)是与胡塞尔全部现象学问题都密切相关的关键性概念。可以说,胡塞尔对意识现象、意识活动进行现象学分析与描述是紧紧围绕意向性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用以揭示意识现象、意识活动的根本特征、基本结构和功能。因而,意向性学说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框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在胡塞尔现象学发展的不同时期,其意向性理论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变化。

“意向性”范畴早在中世纪就已经为经院哲学家所提出和使用。但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主要师承了奥地利哲学家布伦坦诺的思想。布伦坦诺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探讨意向性问题的哲学家,他把人的意识领域即意识现象视为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将意识现象分为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关涉一定对象、具有一定内容的心理活动,具有意向性;物理现象是心理活动所关涉的内容,被心理活动所指向。与布伦坦诺一样,胡塞尔认为意向性是意识活动的根本特征,即意识总是指向对象、指向某物,相反,意识的对象则不具有意向性,只能被意识所指向,并认为意识与对象是相互构成、不可分的,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没有无对象的意识,由此意识活动具有意向性的基本结构。

但无论是对意识,还是对意向性,胡塞尔都有不同于布伦坦诺的理解。胡塞尔的“意识”不是经验心理学意义上的,不是具体的个人化的心理活动,而是排除了与个人心理、生理有关的私人性、主观性因素所剩余的“纯粹意识”或后期的“先验意识”、“先验自我”。胡塞尔反对心理主义,这是最根本的区别。胡塞尔还对意识现象做了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的明确的区分,认为心理活动而不是心理现象始终具有意向性的根本结构,但是有一些感觉和情感性的意识活动如忧愁、高兴等并不直接指向对象,虽然这种心理现象与对象化的意识活动相关,能引起和激发意向性活动。施皮格伯格说:“在胡塞尔看来,没有理由否认存在着与意向经验并列的非意向的经验。”1与此同时,较之于布伦坦诺,胡塞尔对意向性活动和意向性内容中各种复杂多样的表现形态、方式和性质以及内在的结构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入、具体的研究。

在胡塞尔看来,具有意向性的意识活动在意向性特征和意向对象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种类和复杂的情形。从意向性本身来看,有情感性的意向性行为如爱、恨、同情、愤怒;表象性意向性行为如感知、回忆、想像、符号表达等;判断性意向性行为如直陈式判断、假言式判断等认识判断形式。在这些不同类型的意向行为中,情感性的意识行为以表象性或判断性的意向行为为基础,判断性的意向行为以表象性的意向行为为基础。没有没有对象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而在表象性的意向行为中,感知(包括内感知和外感知)是最具基础性的,是想像、回忆的基础。胡塞尔认为,任何意向对象的构成在最终的意义上都要以感知为源泉,即使是虚构的对象也是如此。正因为如此,感知行为构成了所有其它意识行为的基础,对其它各种形态的意向性行为具有奠基性作用。而感知之所以具有这种奠基性作用,在于感知的意向性行为是具有直接性特征的直观行为,在根本上是原本地给予和直接呈现的。

意向性行为不仅在种类上,而且在指向对象、意向对象的方式上也存在着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胡塞尔看来,意向行为能以不同的方式指向对象。同一个意向对象或意向性内容,可以多种不同方式被指向,比如,对于一朵花的意向,我们既可以感知、想像、回忆,也可以进行判断、怀疑,还可以表达希望、喜悦。一个意向性行为既能以单向放射的方式指向对象,也能以多向放射的综合性方式来指向对象。一般来说,只对某一方面、某一对象的单纯的感知或想像属于单向放射的方式,如感知或想像某一特定的个体;对多个对象、对象多个方面进行意向性综合就是多向放射的方式,判断性意向性行为都属于这种方式。从符号性的表达行为而言,前者体现为名词性表达,后者表现为命题性表达。对于一个意向性行为或不同的意向性行为,在意向行为中可以相信意向对象的存在或意向内容的真实性,也可以不相信意向对象的存在或意向内容的真实性。同时,胡塞尔认为,对于不同的意向对象或意向内容也可以有相同的意向行为,或感知、或判断,比如,我可以感知一座房子,也可以感知一朵花。

实际上,意向行为在意向方式和意向内容上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揭示了意向性行为的质料和性质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意向质料是指意向活动中能够决定意识活动与意向对象发生某种关系的东西。换言之,意向质料是意向活动对意向对象和意向内容的特定取向和规定。因而意向质料不仅与与意向对象、意向内容直接相关,而且支配着对象被意向的方式。而意向性质则是指意向活动指向对象的方式,即一类意向活动(如判断性意向活动)所具有的共同主观性形式。所有的判断活动都具有相同的意向性质。意向性质决定了意向活动把何种意向形式赋予意向对象,形成何种意向内容,并因此决定着意向活动的类型和形态。在意向质料相同的情况下,意向性质可以不同;反之,意向行为的性质相同,意向质料也可以不同,表现了意向活动意向性特征的复杂性。胡塞尔认为,单向放射的意向行为和多向放射的意向行为的区别就是由于意向质料的差异所致;而带存在信念的意向行为和不带存在信念的意向行为的不同则属于意向行为性质上的区别。胡塞尔指出,二者虽有差别,但严格说来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统一共同构成意向本质,决定着意向内容和意向对象的性质和方向。

任何意向活动都具有基本性的内在结构。关于意向性活动的内在结构或一般构成问题,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通过对表达性意向活动的具体分析,指出意义表达意向活动的三个基本构成因素:意向性行为、意向性内容、意向性对象。意向性行为作为赋义行为赋予表达式(语言符号)以特定的一般性观念或意义,形成意向性内容,并与某种意向性对象发生关联。意义就是关于某种对象的思想、意向。而对象则是指意向内容与之关联的不变的极,可以是观念物,也可以是时空存在物。表达通过意义指称对象。意向行为通过意向内容指向对象。在《观念》时期,胡塞尔则把原来意义上的意向性对象归到意向性内容当中。意向内容本身形成了一种由意向内容不变的极、意向内容的内核、意向内容的晕圈构成的内在结构。意向内容不变的极指的是意向行为所指向的“对象本身”。意向内容的内核是指在意向行为中当下实际所指向的表现对象本身具体规定性的意向性内容。而意向内容的晕圈则是指意向行为在当下指向意向对象或某个方面的过程中还潜在地、附带地、相关地指向周围领域或边缘领域的东西,有过去性的意向内容和将来性的意向内容所构成。实际上,胡塞尔在这里也指出了意向结构的时间性特征,意向性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性的、时间性的流动的意识结构。在胡塞尔现象学发展的不同时期,关于意向性结构的思想既有根本上一脉相承的东西,也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结构上就是由原来的三元性结构变成了二元性结构,在意向对象上绝对性地排除了外在性、自在性、先在性。胡塞尔的这种变化,是与描述现象学向先验现象学的转变相适应的。先验现象学中意向性理论更大的变化在于确立了先验自我的意向性结构。先验自我作为意向性的总发动者进入意向性领域,存在一个绝对的主体性领域。意向性的根本结构变成“我-我思-我思之物”。

在胡塞尔看来,意向性活动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对象化”,也就是,“意向把那些作为(真实的)意识流的组成部分的材料归之于‘意向的对象’。”2意向通过指向它的各种方式,即通过各种不同的意向性质对呈现于意识中的质料材料进行赋义或“解释”,使这些原本零散、分离、片面的材料发生关联,进行综合统一。通过意向的关联性功能,使一个对象的各个方面,相互牵涉,引起过去的联想或进一步的期待,原本给予的、未被原本给予的都一同地显现出来。通过意向的综合性功能、统一性功能,使各种连续的、杂多的材料归结到意义所指向的同一相关物或不变的“极”上。例如我们可以看一个讲台的正面,看它的后面、上面等,也可以看它的颜色和大小,我们的意识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进行统一的联合和归属,规定为一个讲台。如果没有这种关联、综合和统一,感觉材料就只能是意识流和经验流。正是借助于这种功能,一个对象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维度才能集中统一到一个核心上,形成意向内容、意向对象。在胡塞尔看来,意向对象只是意向行为的实际构成物。意向对象不是某种预先存在的、现成给定的东西,而是经过一系列先验主观性的功能性意向所构成的。

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通过对意向性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与分析,揭示了意向性作为意识现象、意识活动的根本特征。在先验的主观性能力的基础上形成对象,这是一切经验得以可能的必要基础和前提,因而也是一切认识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没有意向性能力,一切认识、一切科学知识都无从谈起。

二、现象学方法

胡塞尔建立现象学,就是要使哲学成为最严格的科学,成为一门真正探求到事物本质的科学,从而实现现象学的最高理想目标“回到事物本身”。胡塞尔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现象学的还原”,还原到意识活动中的“现象”领域,还原到意识现象的“本质”领域,还原到作为纯粹意识的“先验自我”的先验现象学领域,确保事物本身在意识活动中得到清楚明白的显现。真正严格的科学应该建立在直观的自明性原则基础上。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中,广义的现象学的还原包括现象学悬置、本质的还原和先验的还原三个方面。

1.现象学悬置

“悬置”这一术语来自希腊语,由希腊著名怀疑论思想家皮浪所使用,主张对一切存在的事物持怀疑、节制的态度,并将其视为一种哲学的生活方式。笛卡尔使用这一范畴,赋予其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就是在哲学研究的开端处实行普遍的怀疑,对不确定的东西先打上问号。胡塞尔现象学因袭了笛卡尔的方法论传统,将悬置视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哲学方法。但与笛卡尔不同的是,这种方法不是打上问号,只是一种加括号,就是对事物的存在不做判断,存而不论,因而也称为“中止判断”。现象学并不怀疑事物的存在,只是不让这种判断在哲学的研究中发挥作用。胡塞尔说:“我完全可以肯定,有超越的世界存在,可以把所有自然科学的全部内容看做是有效的;但我不能借用它们。”3对世界、事物持有存在的信念是一种缺乏确定性的“自然主义的态度”,无法避免先入为主的假定性前提,是一种独断论。所以,胡塞尔彻底拒斥和批判这种自然主义的独断的态度,主张确立现象学的批判的态度。

所谓自然主义态度是指人类意识的自发性倾向,这种倾向使我们确信外部世界的存在。其中,一种情形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世界、对事物所持的态度,把世界和世界中的事物看成是独立于人、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的东西,这种态度也称之为一种常识的态度;另一种情形是指自然科学家在进行自然科学研究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就是自然科学家不关心认识是何以可能的问题,不去探讨认识的性质和可能的条件,不去探讨认识如何能够“切中”事物,达到作为真理的“事物本身”,而直接去探讨世界上自然事物的性质、结构、内在法则、变化规律等内容,这里预设了自然世界的客观存在。这两种自然主义态度的共同点是都把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无可怀疑的和“实在之物”,表现出对“外在之物”存在的坚定的信仰。不仅如此,宗教和传统哲学也都在观念上追寻、主张和坚信外在超越之物、承认有永恒的、终极的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的存在。胡塞尔认为,无论是自然主义的态度和信仰,还是以往各种宗教和哲学上自觉的观点,都没有使我们“回到事物本身”,达到确然性的真理,相反成为我们“回到事物本身”的障碍。对于传统哲学来说,传统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虽然表现出作为严格科学的理想,但是并没有真正实现这一理想。所以,在胡塞尔看来,进行现象学研究必须悬置“自然主义的态度”,使这种未经审视的态度在认识中失效。在认识的开端,任何认识都不能不假思索地被当作确定性的认识。由此,在意识中只剩下直接被给予的现象或纯粹的意识材料,建立起具有绝对自明性的领域。从这种直接呈现的现象或纯粹意识材料出发进行现象学直观、现象学分析和现象学描述,从而探究事物的本质。这就是现象学的态度。

2.本质还原的方法

胡塞尔认为,现象学并不停留在纯粹被给予的意识现象领域,“现象学的研究是普遍的本质的研究”4,是一门关于事物本质的科学。回到事物本身实质上就是要探求、揭示事物的本质,因而需要进行本质的还原。所谓本质还原,就是把原初给予、直接呈现的意识材料还原为一种具有某种必然性的本质东西,或者说,在纯粹的意识现象中发现、找到能够确定一事物之为该事物的一般性本质,胡塞尔将这种本质称之为“艾多斯”。

什么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本质”?胡塞尔认为,本质就是现象。这种理解与传统哲学认为本质是现象背后隐蔽的东西有重大的不同,它是指现象中所显现出来的能够决定事物本身的东西,包括一般对象、共相、一般事态和一般关系。由此看来,本质不是与现象相对立的东西,本身也是一种现象。在胡塞尔看来,这种本质的东西与个别性事物的区别在于,本质的东西是一种先天的观念,是绝对的、必然的,具有自在性特征;而个别性的东西则具有经验上的偶然性。个别性的东西可能变化,而本质的东西则是永远不变的。需要指出,关于本质的理解,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具有柏拉图式先验客观主义的色彩,但在先验现象学时期,胡塞尔认为本质与先验主体的构造能力不可分,是先验主体构造的一般性的意向性对象,从而表现出先验主观主义的倾向。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这种本质性的认识?在胡塞尔看来,对本质的认识不是来自对众多的个别性经验的概括和归纳,而是通过使用本质直观的方法获得的,这也是一种反心理主义的立场。直观的方法既适用于个别的事物,也适用于本质性的事物。胡塞尔这样指出,“不仅个别性,而且一般性、和一般对象和一般事态都能够达到绝对的自身被给予性。这对于认识现象学的可能性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现象学的特征恰恰在于,它是一种在纯粹直观的考察范围内,在绝对被给予的范围内的本质分析和本质研究。” 5所以,不仅个别的东西可以被直观,而且一般性的本质的东西也可以被直观。使用本质直观的方法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找到可靠的、有效的出发点。在胡塞尔看来,这种出发点只能是直接的被给予之物,也就是经过现象学的中止判断之后所剩余的纯粹现象。所以,进行本质直观必须要先行运用现象学悬置的方法,真正排除到各种假定,摆脱掉各种偏见的影响。如此看来,现象学悬置是本质直观方法必经的准备性阶段。

达到纯粹的现象后,通过借助于对个别对象的直观、体验,对一般性本质进行直观,使之清楚明白地显现,从而实现本质的还原。进行本质直观不能是孤立进行的,不能完全与对个别东西、个别对象的直观相分离。对个别对象的直观并不仅仅指对有实际存在对应物的个别的经验直观,也包括没有实际存在对应物的单纯想像性的直观体验。本质直观并不要求一定要从经验中搜集实际的事例,但本质直观必须建立在对于典型事例的严格的考察上。这就是说,本质直观所借助的,可以是感知意向中的经验,也可以纯粹想像性的表象经验。胡塞尔更强调后者。对个别东西、个别对象的直观是本质直观的基础,或者说是通过本质直观的桥梁。本质直观与个别直观的区别在于,本质直观是纯粹地给予的,是观念性的,具有绝对的明证性;而个别直观是感性给予的,是经验性的,具有断然的明证性。

胡塞尔将本质还原的方法具体表述为自由想像的“变更”,或称为“本质变更”。胡塞尔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通过变更展开事物的多样性;在多样性的持续扩展、覆合中形成统一联系;在持续的扩展覆合中;通过直观确认差异中的同一性。具体说来,这种方法就是,对要考察的事物通过自由的想像,产生该事物多样性的“变体”或“变项”;随着持续增多的事物“变体”的相互重合,它们表现出部分的一致性,形成了统一联系;最后把对事物进行变更所产生的一系列“变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通过直观既注意诸“变体”之间的差异性,又注意它们的同一性。这种差异中的同一性就是该事物的本质。本质就是事物各种“变项”中不变的“常项”。

3.先验还原的方法

胡塞尔认为,经过本质的还原,现象学解决了意识领域中本质性对象、事物的认识问题,回答了揭示经验自然科学、尤其是本质性科学内在结构和规律的可能性问题,确立了形式本体论和实质本体论。但是,对认识本身的可能性问题、对事物、对象、世界本身的存在方式和构成问题还没有给以明确的回答,这正是要由先验还原解决的问题,或者说,这是先验现象学的使命。在胡塞尔看来,这才走到了真正哲学的入口。

作为先验还原的问题是,把对象、事物、世界作为自在性的客观存在还原为对象、事物、世界作为相对于先验的认识主体而存在。先验主观性或先验自我是一切认识形式的起点和源头。对象、事物、世界按其意义来说只是意向性的存在,对象、事物、世界只是先验主体的意向相关物、意向构成物。这个世界对于意识来说只是第二性的,只具有相对的存在意义。因此,这是胡塞尔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回答。

先验还原的归宿为什么是这种先验主观性?现象学只相信自明性的东西,而在“自然的态度”中,人们却自发地相信外部世界是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存在,相信有超越的事物。在胡塞尔看来,这种“自然的态度”并不是自明性的;相反,确立自明性的领域必须批判这种“自然的态度”。为此,胡塞尔主张运用“现象学悬置”的方法来克服这种“自然的态度”,就是将一切先在的未经审视的关于存在的信念、态度和认识放在括弧里,存而不论,中止判断,从而只剩下被给予的纯粹意识现象领域,一种纯粹的意识经验流。这种意识经验流有各种形式的意识活动和体验活动所构成。各种意识活动都具有一种本质结构即意向性结构,能够指向对象、意向对象。而各种意向活动明显有一个共同的自我极,就是先验自我。先验自我是意识行为和意识之流的执行者和统调者,具有主动性、能动性、连贯性、意向性、构成性。胡塞尔认为,先验自我在我的体验流中,能够明证性地显现出来,自我的纯粹性在于它的自我显示。胡塞尔说道:“获得这一明证的基本可能性属于每一个体验流和自我本身;每个自我自身都禀赋着有关其实际存在的绝对保证,这是一种基本的可能性。”6胡塞尔的先验自我,严格地区别于经验性的自我,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这一点构成了与布伦坦诺以及对象论哲学家迈农的自我的重大分歧,因而体现了笛卡尔、康德先验主观论的直接传统。但胡塞尔反对笛卡尔的实体主义倾向和二元论,也就是说这种自我不是一种实体,也不是与肉体相结合的;胡塞尔的先验自我与康德绝对的自我意识更为接近,因为康德严格地否定、排除经验性,强调先天性意义,但

在《逻辑研究》的描述现象学时期,胡塞尔怀疑先验自我的可能性,还在具体意识活动的基础上,也在具体意向活动的关联中来展示纯粹意识的意向性本质。但是,在先验现象学阶段,先验自我明确地浮现出来。在此,胡塞尔确立了一个绝对无可怀疑的明证性的基点,就是纯粹自我意识或称先验主观性。先验的自我主观性作为意识活动的总根源展开对世界、事物的先验现象学构造。由此,事物、对象、客体在纯粹的先验意识之中被构成。先验自我是意识活动的源泉和基础,同时也是在意义上构造世界的基础和原点,从而先验自我成为知识的可能性和世界存在的可能性的最后保证。先验自我理论隐含着唯我论的理论困境,引发了对交互主体性问题的关注。

三、生活世界学说

胡塞尔晚年特别关注生活世界的理论问题,在其后期著作、主要是1936出版的《危机》中提出生活世界学说。生活世界学说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回答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关系,揭示理论科学、自然科学的真正基础和发源地,同时以此来批判欧洲文化发展中的自然主义、科学主义、客观主义、实证主义,找回人性的价值和历史的意义,拯救科学领域、知识领域中的危机,纠正西方文化出现中的唯科学主义偏向。

胡塞尔“生活世界”概念的原本内涵是什么?生活世界有什么特征?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所生活于其中、所经历和所体验的人的经验世界的总体。生活世界具有主体性、价值性、相对性、主体间性、原初性、总体性、非课题性、奠基性等多方面特征。其中,最根本的特征是,生活世界是主体性的世界;生活世界是原初性的世界;生活世界对理论世界而言是具有奠基性的世界。

胡塞尔强调生活世界的主体性特征。作为主体性的生活世界,指生活世界是一个从主体的特殊的视野所经历、所体验的世界。这个世界与每个人直接的、具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过程,尤其是与每一个人所从事的特定的职业密切相关。在这个世界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意识经验、兴趣指向和价值选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需要和生活目标,因而生活世界都是主观的、相对的,从而在表现形态上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活世界如“科学家的世界”、“农民的世界”、“工匠的世界”等。由于有许多的主体而不是一个主体共同地生活于其中,所以,生活世界又是一个主体间性的世界。

正是基于生活世界的主体性,胡塞尔强调生活世界的另一个主要特点:生活世界是人的原初的经验世界,或者说,生活世界是人的原本的生活经验。这样,胡塞尔就把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看做是相同的东西。生活世界是由知觉实际地被给予、被经验的世界,知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活世界是直接给予我们的,是预先给予的世界,是原初明证性的王国,因而生活世界本身具有在先性、明证性和给定性。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与单个的对象和事物都是被给予的,但是在给予方式上存在明显的不同,生活世界本身包括众多的事物,是作为完整的整体被给予的。生活世界是人们所直观、所经验的事物的总体,是为我的存在之物的总体。“因此,我们所经验地直觉到的周围世界有一种经验的整体样式。”7生活世界中的事物不仅包括已被意向和经验到的事物,还包括潜在将被意向和能够被经验的事物。所以,生活世界本身也不是一种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状态。由于生活世界具有经验上的原初性和在先性,生活世界就成为自然而然的、理所当然的世界,成为前科学的、非课题性的世界。

从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规定性中,可以看出他显然并不认为生活世界是完全客观的、自在的,相反,生活世界是被主体化、主观化了的,是主体的意向相关物。主观化了的世界是真正的、实在的世界。当然,胡塞尔并不认为这种主观化了世界是纯然主观的,他说:“如果我们的直观的生活世界完全是主观的,那么整个前科学的和科学以外的涉及日常存有的真理的意义就被贬低了。”8但是,胡塞尔对这一点并没有给以十分充分的重视。胡塞尔强调直观、强调生活世界作为原初给予的特性,仍然贯彻了现象学的基本哲学原则,所以,生活世界依然是先验现象学意义的,但是淡化了原来意向性理论中构成论和纯粹先验论的色彩。

在胡塞尔看来,这种前科学的生活世界构成科学世界的“根本基础”和“发源地”。生活世界之所以具有这种奠基性意义,正是由于生活世界具有主体性和在先的给予性。从科学理论本身形成的来源上看,原初的、给定的生活经验是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所有的科学理论包括数学和自然科学都是从原初的生活经验中生发出来的,是对经验世界的理念化、理想化、和抽象化。胡塞尔说道:“在几何的和自然科学的数学化中,在可能的经验的开放的无限性中,我们为生活世界(即在我们的具体的世界生活中不断作为实际的东西给予我们的世界)量体裁裁一件理念的衣服,即所谓客观科学的真理的衣服。”9科学所追求的客观性建立在主观的经验基础上。没有生活经验也就没有科学理论。所以,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先于科学世界,经验世界先于理论世界。从科学本身产生的外在因素来看,近代的数学、自然科学原本是为了改进前科学时代粗糙的预言,实现精确的预言从而服务于人类生活而设计出来的。所以,在胡塞尔看来,科学理论和科学活动具有着实际的历史的目的和生活的、人性的动机。

然而,自近代科学家伽利略以来,数学化、理念化了的自然科学就逐渐取代了生活世界,离开了原初直观的思想的源泉,生活世界由此成为科学世界“被遗忘了的意义基础”。胡塞尔分析了造成这种遗忘的原因,这种原因正在于科学理论本身是生活世界理念的衣服这一特点。“正是这件理念的衣服使得我们把只是一种方法的东西当作真正的存有,……这层理念的化装使得这种方法、这种公式、这种理论的本来意义成为不可理解的,并且在这种方法的朴素的形式中从来没有被理解过。”10由于这种原因,科学领域中始终通行着“物理主义的客观主义”。

在胡塞尔看来,科学中的这种情形在哲学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其表现就是,在近代哲学中促成了以贝克莱、休谟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以笛卡尔、康德等为代表的先验主观主义的产生,成为这种客观主义的逆反;在现代哲学中则导致了实证主义、唯科学主义大行其道。实证主义思潮的风行导致了欧洲科学发生了严重的危机,也导致了人性、人的生存产生了严重的危机。人们极力地追求客观性和精确性,片面地相信科学和真理,遗忘了原初性的生活世界,遗忘了人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所以,胡塞尔对实证主义、唯科学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指出:“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11所以,实证主义的科学概念是一个残缺不全的概念,实证主义对科学的形式理性的追求排斥了超时间的、绝对的、永恒的问题,扼杀了哲学,无法为科学、人类知识提供最终的意义。为了克服这种危机,应当回归原初的、奠基性的生活世界,通过“历史的还原”找回科学的真正的发源地,以此确立人的价值与意义。胡塞尔认为,这正是哲学的任务,或者说是先验现象学的使命。

思考题:

1、为什么胡塞尔要对“自然主义的态度”进行批判?自然主义的态度和现象学的态度的区别何在?

2、胡塞尔生活世界概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这一理论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3、本质还原的方法与先验还原的方法有何异同?

第八章 存在主义

【基本要求】

一、理解存在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

二、重点掌握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哲学思想

三、深刻理解存在主义哲学的人学理论价值和文化批判意义

【参考学时】12学时

存在主义哲学在现代西方哲学这门课程中属于重点中的重点,地位极为重要。因为存在主义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典型的人本主义流派或非理性主义思潮。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影响甚巨。

对于存在主义的讲授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概况介绍;一是个案剖析,包括三个重要人物。

第一节概况

1、存在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存在主义作为一场哲学运动或者说哲学流派,在时间定位上,问世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四、五十年代成为非常时髦、非常流行的哲学。在六十年代,其理论开始受到挑战,影响趋于下降。但是现在仍不失为西方哲学中一支重要的源流。仍然在理论上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存在主义思想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尼采和克尔凯廓尔是存在主义的直接的思想先驱。尤其对后者而言,更是如此。然而,作为正式的哲学运动和思潮,应以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创立存在哲学为初始。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海得格尔开始从事哲学活动,以现象学的方法追问和考察人的存在结构和存在方式。并完成了存在主义的经典之作《存在与时间》。雅斯贝尔斯也大致在这个时期树起存在哲学的旗帜。由此,存在主义开始在西方哲学的园地里植根立足,并产生影响。由于法西斯和二战的历史变故,法国成为存在主义的中心,萨特、梅劳庞蒂、马塞尔、加缪、西蒙·波伏娃等等以哲学和文学的形式使存在主义声名大震、威名远播。在50年代前后,存在主义思潮在欧陆的地位以及影响达至巅峰。在俄国和西班牙等国家都有自己的代表。不仅如此,其传播和影响还远及美洲。在美国,蒂利希、巴雷特以及怀尔德等人成为存在主义的代言人。

在与宗教的关系上,存在主义在两条不同的路线上展开,即存在主义分为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有神论的存在主义。前者坚持人的自由、自主和自决,而后者则坚持人与上帝的关联,执着于信仰的价值与意义。其中,海德格尔和萨特在前一条路线上;雅斯贝尔斯、马塞尔和美国的蒂利希的思想则笼罩于有神论的氛围里。

6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思潮渐成强势,存在主义哲学受到挑战,影响趋于下降。语言学、人类学以及认知心理学的结构主义立场和方法使抽象的人本学显露危机。

2.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

存在主义并不是十分严格的统一意义上的流派,象逻辑实证主义流派那样。在很多观点和主张上,思想各不相同,存有分歧,甚至互相反对。存在主义这一哲学术语最初为马塞尔首先提出。但是这一术语并未得到一致的认同。其中,海德格尔和萨特均为如此。但是,从基本的理论特质上看,确实表现出某些共同的倾向和大致相同的立场。

存在主义这一名称的由来:这与存在主义反对实体论,反对本质主义,重视现象、直接性有关系。尤其是因为它与人的存在有直接关系。人的存在是一种开放性和超越性。人的存在是非本质主义的。

⑴在哲学的理路上,重视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基本思路。这一点构成了与分析哲学思潮判然不同的理论色彩。分析哲学强烈地拒斥形而上学,否定形而上学在真理论意义、知识论意义上的可能性。而存在主义依然坚持形而上学的哲学意义。但是存在主义反对和批判形而上学的传统模式。即反对和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思辨性和体系性,反对思想与现实生活的脱离。实际上,存在主义重视人的形而上学即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义的本体论。

⑵在哲学主题上,存在主义哲学将其视野聚焦于人的存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方式。揭示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人与上帝的内在的本质的关联。人的生存体验如忧惧、焦虑、烦恼,绝望以及死亡等问题倍受关注。人的生存问题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切入点和立足点。

⑶在哲学的方法上,与现象学的运动有直接的关联。存在主义者大多从试图从主客未分的现象出发,对存在作现象学的分析,或者说,立足于主观性的直观体验和直觉的生存感受作意向性的直接描述。他们试图返归事物本身,即返归人的生存本身。

⑷在哲学的价值取向上,崇尚人的个性自由,捍卫人的个体性。认为人的自由存在,人的个体存在,人的精神存在构成了人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批判本质主义和理性主义,批判科学技术,批判现存的社会结构批判人的异化。其文化的立场是反理性主义的,其理论的基调是悲观主义的。

3、产生背景

(1)社会背景

社会矛盾和危机:社会的纷乱、阶级冲突和民族斗争。无数人陷于苦难和绝望的境地。

社会机器日益强大,个人的自由日益被剥夺,个性丧失,人处于异化状态之中。

技术理性的幻灭:科学技术并没有带来幸福和进步,而成了杀人的工具。科学与人的对立日益加剧。

精神家园的丧失,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极度贫乏。

(2)理论背景

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义、思辨主义的体系的哲学日益式微。理性主义哲学不断地受到批判。直接的先驱有这样几个人物:陀斯妥也夫斯基

尼采

克尔凯郭尔

早期的先驱:奥古斯丁

帕斯卡尔

理论上: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

第二节克尔凯郭尔哲学

生平:1813年,身体有缺陷。失去了亲人。反常心理。双重人格。

著作:《讽刺的概念:特别是关于苏格拉底》每1841

《非此即彼》1843

《反复》《畏惧与战栗》1843

《恐惧的概念》1844

对于克尔凯郭尔的思想三方面:

1.孤独的个体

孤独的个体的范畴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和理论支点。存在主义的思想主题的确立。他是怎样立足于个体来理解人的存在的?

(1)个人存在的独特性

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是与他人不同的独特的主体。只有立足与个人才能理解人本身。

②人是由灵魂、身体和精神自我三部分构成。灵魂使人具有理智,身体使人感知世界。精神自我使人具有情感和意志。精神的自我使人具有独特的个性。而身体和理智则是人之共性服从共同的规律。※精神对人的重要性。

③个体与群体的出离:生存的个体不是整体的一部分,一个环节,不是作为群体中的一分子而存在。个体与群体是相对立的。群众是一个抽象名词,并非真实的存在,它排除了个人的独特性和个性。个人如果作为群众的一分子就丧失了个人本来具有的东西,失去了自由和独立选择的能力,失去了责任感。

    ※.“我是个体的一刹那,但我不愿意是一个体系中的一章一节”

    ※.“群众就其概念本身来说,是虚妄,因为它使个人死不悔悟和不负责任,或者至少削弱了他的责任感,把他降为零数”

(2)个人的自由

在伦理意义上,个人是绝对自由的,他既不受任何外部条件的约束,也不受理性规律和逻辑规则的约束。个人依个体的情感和意志进行自由决定和自由选择。自由来自于人的精神的主观性。

(3)非理性的存在

孤独的个体在生存中,经历着各种独特的内心体验,如痛苦。热情需要和情欲模棱两可、犹豫、动摇等等。这种体验抽象的语言无法表达,理性的逻辑无法把握。

在人的生命体验中,这种非理性的体验是主导性的。

个体在生存中处于罪感中,人处于恐惧和战栗状态中。人在异化力量的包围中人孤独无依,空虚和惶惑。人对自己感到厌烦、苦闷、忧郁甚至绝望。此种情感体验是生存中的本真的体验。这种体验正是在与上帝的关联中产生的。真正的个体必然经常感到自己在上帝面前。由孤独的个体走向上帝是其理论的归宿。

    ※.矛盾、忧郁和两难是人的生存处境。非此即彼的辩证法。

    ※.生存悖论:宗教生活中上帝一人生等

亚伯拉罕;杀子

2.人生发展的三阶段:

人的存在有 三种层次和境界,即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第一阶段:审美阶段――感官享乐。唐璜。失望和痛苦。

第二阶段:伦理阶段――理性生活,实行道德义务。苏格拉底。

第三阶段:宗教阶段――真诚信仰、面对上帝。真实的个人存在。亚伯拉罕。

    ※.讲解: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信仰否定理性和伦理,反对上帝理性化。是人的一种精神依托。

    ※.三阶段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人生就是走向上帝的道路。但每一个人并不必然经历这三个阶段。人面临着选择。

第三节 海德格尔哲学

一、生平:一生漫游在纯粹的思想领域中。生活与康德很接近,近于平淡,但其思想可以说震撼了欧洲的哲学界。

时间:1889年9月26日

地点:德国巴登邦的梅斯尔希,一个农村小镇。

学习历程:学习过希腊文。对希腊文献比较熟悉。当时对诗人荷尔德林非常喜欢。学过神学。后学哲学,在弗莱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大学期间,对其影响较大的思想家有:胡塞尔,李凯尔特。

黑格尔、谢林、克尔凯郭尔、狄尔泰、尼采、里尔克、陀斯妥也夫斯基。布伦坦诺。

求职经历不顺利。马堡大学,与冯特竞争。

与尼古拉哈特曼。

《存在与时间》一书发表后,声名大振。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关系:微妙的关系。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助手。海对其也非常感激。《存在与时间》献于胡塞尔作为生日礼物。胡塞尔曾说:现象学,海德格尔和我而已。海德格尔出名以后。关系不慕。

《存在与时间》发表后德国一期刊全期讨论。马尔库塞说:海德格尔使哲学走进了新时代。胡塞尔被海德格尔的光芒所遮蔽。实际上,更深层原因在于哲学的分歧。胡塞尔认为海德格尔把现象学变成了人类学。达不到哲学的层次。后来指责海德格尔背叛了现象学。“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海德格尔与纳粹:与纳粹有染。极不光彩的经历。校长的起因 :利用其声誉抵制纳粹。

就职演说支持纳粹的言论。训练卫士,伟大庄严的破晓。原因:不再信任民主制,反对平民政治。海德格尔从未正面谴责那粹的罪行。任期十个月,辞职。

二、主要思想

(一)基础存在论

1、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

海德格尔认为,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传统形而上学都把存在(物质或精神)当作现成已有的,具有规定性的东西,即当作某种在者。在没有了解存在物怎样在以前就肯定了他们的在,所以对在者的研究代替了对在本身的研究。

# 对事物本身的存在,怎样在和为什么在,即在的方式在的样法忽略了。

海德格尔认为这是一个根本的误区。没有区分在和在者。在是确定在者作为在者的那种东西。是使一切在者得以可能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使在者显示其为在者的活动和过程,一切在者首先必须在,才能成为确定的现实的在者,在较之一切在者具有优先地位。

但在不时对一切在者的抽象概括。而是指在者在的方式。在总是在者之在。在的方式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在者在的方式是通过时间性展现的。在的本质在于它的在起来。我们不能问在是什么,而只能问在者怎样在,为什么在,也就是追问在的意义。希腊的早期哲学家主要是从显露和生成的意义上理解自然和真理。将存在理解为在起来的过程。而自柏拉图始,则沿着追问在者的思路进行思考。本质也是一种固定的东西,也是在者。这种本质主义的方式是对在的遗忘,因此对在者的论述失去了根基,所建立起来的本体论是无根的本体论。

因而主张恢复对在的研究,从在者来澄清在的意义。建立有根的本体论。以有根的存在论来代替传统的本体论。

    ▲.在的地位:在者的基础

在者之在 时间性

非本质性

2、基本存在论的方法-现象学方法

传统本体论之所以失去根基,在方法上,是因为从在者出发,使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间接推论的方式追问本质。

建构新的本体论应采用新的现象学方法。即采用直接显示、直观的方法。现象学方法就是一种直接显示、澄明在的意义的结构的方法。本质处于无遮蔽状态。现象本身就是本质。本身就是现象。海德格尔排除了胡塞尔的先验还原。先验主体也是一种在者。

现象学方法不是要获得关于客体的知识。达到客观的绝对真理。只是把人直接体验到的种种状态展现、显露出来。真理就是在的无遮蔽状态。发现真理就是展现和澄明在。也就是对在的意义进行释义。故称释义学的现象学。

    ▲.知识论――主客体关系

3、此在的基础存在论意义

批判传统哲学是无根的本体论。没有追问在的意义,由此要建立有根的本体论。那么,什么能作为有根的本体论的出发点呢?

人这种特殊的在者。即此在:几种说法;定在、亲在、限有。

    ※.为什么?要从此在出发。

    ※.答:此在的特殊性。此在与其他存在者相比,具有优先性。此在在本质上具有一种在先的理解,能对存在的展开有所领会。本身不是闭锁的,而是敞开的,此在不仅能追问自己的在本身追问本身作为在者在的意义,而且能对其他一切在者在有所领会,有所把握。此在打开了通向其他一切在者的门户。因此此在具有本体论的优先地位。

而其他一切在者对其为什么在和怎样在是无所关注的觉察的,他们不会提出在的问题。只有人这种特殊的在者,才能称为在的问题的提出者和追问者,只有人才能解释在者在的意义。因此,关于人的此在的分析构成了一切存在论的基础。此在分析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此在分析不是科学意义的,人类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上的,而是指人的此在方式和存在结构。此在的存在比不是一般的存在而是生存。生存本体论。

4、此在基础存在论的内容

(1)此在的本质规定性。

ⅰ此在在本质上包含着在世之中存在。世界是此在的在的敞开状态。此在与世界同时出现,同时在此。此在与世界二者浑然一体的。由此,在世之中存在是此在的最根本的存在结构,是此在的先验规定性。

此在的在世存在本质上是烦(或称忧虑、担忧、操心)。只要此在是在世的在,它就彻底地为烦所支配。“在世打上了烦的印章”。此在的本体论意义是烦。

烦分为烦忙和烦神。

烦忙是指此在与他物发生关系的存在状态,他物作为上手事物作为被使用的工具而与此在照面的。用具的根本方式是它的手头性。使用用具要指向用具由以构成的东西,如鞋子指向制鞋子的原料例如皮子,而皮子则又指向兽类和森林。因此通过用具的使用,不仅揭示了与此相关的他物以及世界的存在。用具、同屋、世界都是此在在世的结构,与此在融合在一起。此在在世赋予其他在者和世界以意义。

烦神是指此在与他人发生关系的存在状态,此在与用具的关系必然意味着此在要与其他人打交道。即他人通过用具的中介与此在照面此在与他人一道在世,共同在世。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因此共在是此在的本质规定性。

    ※.讲解过程:

问题――此在作为一种在者的在的方式是怎样的?

在世之中存在:不是孤立和单独的,总是处于一世界之中。之中并非现成已有的处于一空间当中,而是指不断地发生关系和作用,不断地敞开。

在世之中存在海德格尔称之为“烦”:术语的问题(忧虑、担忧、操心)。

海德格尔的一则寓言:忧虑女神造人。

重点指出:烦并非心理学的意义上的。心理的不适。而是指存在论意义上的即存在状态和关系状态。指示出了人在世之中的各种活动,包括(逗留、居住、从事、制作、耽搁、照料、放弃、寻问和谈论等等)

引申的分析:从生活,人的活动、实践来理解人的存在。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直接关联上来理解人存在的方式。具有实践哲学的倾向和气息,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影响。在西方,实践哲学不仅一人,还有,伽达默尔和阿伦特、克罗齐等等。还有实用主义者。理解存在比不能单纯从一方面出发,而应从关系和相互作用出发。马克思同样代表了对形而上学的拒斥。

指出:但是海德格尔对在世之中的认识并不是积极的,容易使人失去本真的存在。也就是日常的沉沦,为物所累,为人所累。

ⅱ生存性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本质就是他的生存。生存在本质上能存在。即超越自身存在的能力。人以外的一切存在者都是现成已有的东西,是他们所是的东西,是给定的,此在总是先行其自身的在,是其所不是,而将要是的在。此在总是可能之在。按照他的可能性来在。

理解作为此在的在的结构,能对存在有所领会因而能进行筹划、设计、选择和判断。进入到各种可能性之中。因而,此在成为自由的超越性的存在,能使人出离被抛的境地,达到最本己的可能性。

    ※.理解:

生存概念的分析:能存在。

人的生存与物的存在的分析

人的存在的结构是理解、领会。

生存与自由

ⅲ 本己性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具有向来我属的性质,即此在总是我的存在。生存就是此在作为最本己的能在而言的自由存在的可能性。此在立足于自己生存就是此在的存在的本真状态。达到最本己的可能性。

    ※.立足与自己存在。向来我属的性质。

ⅳ 时间性

此在的时间性有以下几点规定:

1此在对存在进行理解的地平线,是澄明和展开在的意义的基础。也就是此在对其他存在者开放的基础。

2是指此在的存在的有限性,即此在在时间上是有终结的。

3此在自身超越的基础。此在是先行于自身的存在,是作为可能性将来而存在。此在总是走在自己的前面,进入到所期待的未来。自由与超越是在时间中展开的。

    ※.未来先于现在和未来。理解比较独特。

    ※.《存在与时间》的主旨:“依时间性阐释此在,解释时间之为存在主题的超越境遇。”

(2)此在的存在样态

此在的存在展现为两种基本样态即本真的存在和非本真的存在。区分的根据在于此在的向来我属性,即此在是否立足于自己生存。在日常的活动中,人的沉沦和异化是人的非本真的此在;而通过畏和向死而在所展现出来的存在则是此在的非本真的存在。

▲非本真的存在-沉沦和异化

此在作为在世的存在,一方面要与作为用具的物打交道,另一方面,要与他人发生关联。但是在日常生存中,我们不是一以贯之地从我们最真实的最本己的可能性去理解我们自己而是遗失在事物与人之中此在完全地被世界和众人的共同此在所攫获,跌入到非本真的无根基状态。

尤其是在日常共在中,此在以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将自己置于他人的地位上,此在完全地本己的此在消融于他人的在的方式中。他人就是常人、众人和普通人。常人在日常状态下取得了支配的地位,一切人都揣手平均状态,失去独立性和自由。个人完全为公共意见所左右不再承担责任。

海德格尔的引文:“他人从此在身上把存在拿去了”

“平均状态就是众人的一种生存论性质”

“众人就是从无其人”

联系尼采对现代人的批判。超人理想。独立人格。

克尔凯郭尔对群众的批判。

海德格尔分析了沉沦的基本样态:闲谈、好奇、两可。

在日常状态下,人的本真的存在被遮蔽起来,人陷于沉沦和异化。但这并非此在在道德上的堕落,但也不是偶然的属性而是内在于此在的生存结构之中。

▲此在的本真状态

1畏

畏与怕的区别:怕指向某种确定的在者,这些在者构成了某种危害和威胁,使人感到害怕,它是此在在日常生活中的献身方式。此在作为在者的情绪。畏所畏的对象就是不确定的,不知所畏者是什么,即畏作为某种可能性的存在而展开的境界。因此,畏所畏的就是在世的在本身。

畏是个人在面对自己,作为一种可能性的存在,在自由选择时所体现出来的情绪。“畏在此在中显示出为自己本身选择和掌握的自由所需要的自由的在。”

人在本己的自由状态中,茫然失据,无可名状,皇皇不可终日。所以人又企图逃避自由,倾向于沉沦,逃避这种不安全,心甘情愿地陷于常人状态。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理论。

2向死而在

对死的理解:

a 死是此在的极限,是任何此在无法超越,无法逃避的命运。

B 死是此在的在的一种可能性。行将到来,但又尚未实现。

C 死是此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无关涉性。死只是个人的死。

向死而在此在领悟到死对于此在的本真意义,从而从沉沦和异化中醒悟过来,真正关注自己的在的意义,而对自己的生,既不执着于过去已经实现的可能性,又不懦弱地逃避死亡,而是毫无牵挂地自由地去开展自己的最本己的能在,积极地自我谋划、自我设计,实现最能体现自己的独特的在的各种可能性。

所以此在应先行到死中去,为死 而在,将个人嵌入死亡的境界领悟自己的有限性。

3良知的呼唤

是指超越世俗的外在的规范的制约,倾听内在自我的呼声,对真正的个人的此在负责,实现本己的个性。

引子:由基础本体论到一般存在论的转变。此在-一般存在。通过语言和真理的理解来理解存在。这种转变与他晚年转向自然主义,批判技术时代人的存在命运和物的存在命运。

(二)存在论的真理观

(1)真理的本体论维度

海德格尔不是在传统的意义上,而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研究关于在的真理问题,即主要不研究真理是什么,而研究真理之为真理的方式和过程。

由此,反对符合论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指主客体二分的基础上主客观的符合一致。而是指在的无遮蔽状态,真理是在的展现和澄明。真理本质上是在的真理,对真理的揭示就是追问在者在的方式和过程。

    ※.什么是符合论?主客二分,才能有符合的可能

    ※.真理是在的追问。无蔽。

(2)早期的真理观

真理是此在的展开状态。在《存在与时间》等早期著作中,海德格尔是通过对此在的生存状态的分析来追问真理的,即通过揭示此在在世的结构即烦来展现在和澄明在的。此在在生存中 不仅展示了个人的在也显示了个人在的烦的活动中所涉及的他人的和世界的在,揭示他们作为在者的在,而这正意味着揭示了在的真理。所以此在的存在此在对自己的领会构成了真理和本原和基础。

“唯当此在此在,方有真理”

“唯当此在存在,存在者才是被揭示、被展开的”

“此在根本不存在之前,任何真理都不曾在;此在根本不存在之后,任何真理对将不在”

(3)晚期的真理观

海德格尔在后期著作中认为,真理并不决定于此在。在本身具有放出自己的力量。“一切在者的在的显示出来并不是有人决定的而是由在本身所决定的在者的到来是基于天命。”

在本身所具有的放出自身的力量就是自由。整理的本质就是自由。自由就是让存在者在公开场中如其所是地公开自身,去其掩蔽。

此在作为在者也进入到公开场中。此在在在者的显现中起到看护者的作用。按照在的天命,看护在的真理。人 必须按照在本身的面貌来揭示在的真理。即人只能揭示先前从自身方面自身澄明的东西。

此在与在的关系:自在的真理。

人与在是共存的在绝对超越的是存在的邻居。诗意地栖居。

技术世界中的物的命运:

事物遭受技术死亡限定――空气…氮。

事物遭到强求:违背大自然的态度,不计后果向自然索取。前技术时代,农民的耕作。

技术时代,土地矿区

事物遭到预定:事物都被纳入到生产系统中,服从技术生产的需要。

科学知识毁灭了事物本身,存在被遗忘。事物本身变得微不足道。这是最大的危险。这种危险可能使人类出现一种转机。即从存在的被遗忘转向对存在的看护,不把事物只放在技术的框架中,展现为储备物。人们应注重事物的更本原的展现和显示。以艺术和诗的形式接近事物的本质。人不在是事物的主宰。而是存在的真理的守护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显然,这是一种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生存理想。

“器”的分析:天地神人的统一。

(三)存在论的语言观

海德格尔在存在论的意义上理解语言的本质,理解语言和存在的关系。将语言理解为存在的直接显现。

(1)语言是存在的家

对存在的追问,就是要把存在带入言词。言词使存在者就其存在显现出来,对存在者的本身加以拢集,命名使物进入存在,即邀请诸物之为物,言词呼唤事物,使其临场,成其所是。

存在献身于言词中,我们通过言词达到存在,语言是存在的家。

    ※.语言与存在的关系。

    ※.比喻:巡游的王者,王者的行宫。存在居住在语言之中。

    ※.“语言的命运奠基于一个民族对存在的当下牵连之中”

(2)人的本质是言说者

人归根到底是一个言说者,人的本质根源于的语言的力量。人在语言中发现自己。

※语言是人的 本质。语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

(3)语言的本质

海德格尔认为,语言不是表达知识的工具,也不是人的一种活动。本真的语言是存在的言说。对在的显现,是在本身说话。人的本真的言说,在于顺从存在本身的言说。回应存在的无声的声音。

语言自己本身说话,语言首先是属于存在的真理。言说者必须首先领会存在者的存在才能真正地言说。人是呼应存在之言的存在者。人是倾听存在的声音,有话可说,才说话。语言不是人的工具。人是语言的工具,语言本身的传信者。

    ※.语言是在的直接显现。存在本身通过语言本身直接显现。人是传信者。言说者是存在。

(4)本真的语言

语言是存在的家。但这一家园不是随意构筑的。诗人和思者奉领存在本身的指示,使这一家园完成。并守护着这一家园。

诗是本真的语言,顺应存在的原始的语言。诗直接凭借语言的艺术的形式。诗直接活动在语言中。诗人聆听,应和本然所是的语言,将存在由晦暗带入澄明。

为此 主张自然语言,即作为事物自发涌现的语言。批判形式化的人工语言和日常语言。这样的语言都遗忘了存在。前者是语言的堕落。后者是精华尽损的诗。

第四节 萨特哲学

一、生平与著作

让-保罗 ·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出生于法国的巴黎。儿童时期,他性喜自由、酷爱读书,尤其是文学作品。中学时,他开始接触到尼采、柏格森等著名哲学家的思想,由此而萌发了对哲学的兴趣。1924年,萨特就读于法国知名学府----巴黎高师,专攻哲学。毕业后,他曾到法国西部的一个港口城市任中学哲学教师。萨特对当时法国流行的抽象的认识论哲学深为不满,希望哲学贴近现实。

1933年,由于好友雷蒙-阿隆的影响,萨特开始接触现象学哲学,并对其推崇倍至。同年,萨特前往德国柏林的法兰西学院专攻现象学,深入地研读了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哲学思想以及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主义。从此,他开始运用现象学方法从事自己的哲学研究以及文学创作,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独特个性与风格的存在主义思想。他的早期文学作品《恶心》以人的生存荒谬性为核心展示了存在主义的主题。1939年,二战爆发后,他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同时,他不懈地进行着关于人的存在、人的自由与责任等问题的哲学沉思。1943年,萨特早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一书,于乱世的风云中问世,标志着萨特式的存在主义的正式诞生。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萨特以演讲、论著、戏剧、评论等多种形式,继续阐发、宣传他的存在主义。其中,他的著名演讲《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成文发表,其风格通俗而简明,产生了不同寻常的学术和社会影响。1947年,萨特与梅劳-庞蒂、波伏娃等人创办了《现代》杂志,使存在主义哲学妇孺皆知、声名远播。

50年代左右,萨特在政治态度上有所改变,成为共产党的同情者与同路人。在哲学上,开始对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接纳与亲近。1960年,萨特发表了《辩证理性批判》,建构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60年代末,在政治态度上开始远离共产党,向左转,步入激进主义新左派,积极支持席卷西方的学生造反运动,并成为其理论上的代言人与精神领袖。1980年,萨特辞世。

萨特一生不断地沉思,不断地挣扎与反抗,以哲学或者文学,更准确地说,以哲学与文学相结合的形式,描绘人的生存际遇,展示、张扬着自我,呼唤和倡导着自由。在某种意义上,萨特的哲学是其个人生存体验的映射,同时也是他的一种生活态度,在其中,蕴藏着迷惘、悲观、躁动的气息,隐含着绝望与无奈的情绪。

萨特勤于笔耕,著述颇丰。其中哲学著作,除前面提及的《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和《辩证理性批判》之外,比较重要的还有《唯物主义与革命》(1946年)、《共产党与和平》(1952年)。

二、萨特的哲学

(一)自由理论

1、反思前的我思

在纯粹的哲学本体论上,萨特试图借助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以现象为基点来建立所谓的现象学一元论,并希望以此克服主客体二元对立的传统哲学。在萨特看来,现象就是存在的直接显现,现象将昭示存在的本质。但现象在萨特哲学中还不是最根本的,因为存在得以显现为现象的根据在于纯粹意识本身。纯粹意识又称反思前的意识或反思前的我思。它的根本的本体论性征在于它本身是非实体性的,它只是纯粹的意向性即指向对象和存在。它本身的存在只在它显现其它存在时才体现出来,纯粹意识不断地对存在敞开,并通过这种敞开展现自身。因而其自身是一种虚无的样态。是一种不断超越的主体性。纯粹意识显现存在,或者说存在显现为现象就是存在本身的不断虚无化。

2、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

萨特通过三重内涵来揭示自在存在的本体论特性。

首先,存在存在:这是指自在存在是不依赖意识的独立存在,因而是一种绝对的存在;其次,存在是自在的:自在存在的根据完全在自身之中,它的存在没有理由、没有原因,不为其它存在、精神实体所创造,自在存在的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再次,存在是其所是:是指自在存在具有固定的本质。这种存在是给定的、现成已有的,没有真正的变化和发展,也无所谓过去和未来。因而自在存在的存在方式不在时间性之中。实际上,萨特的自在存在就是自然的存在和物的存在。这种存在本身是荒谬的,只有进入自为存在的关联中才能获得意义。

在萨特看来,自为存在就是依托于纯粹意识而确立起来的存在样态。它的存在论特性与自在存在具有本质性的区别。首先,自为存在的超越性。自为存在的存在特性可以这样来标志:“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纯粹意识由于能动的意向性和虚无化本性不断地趋向于可能性的超越,因而不是僵硬的、给定的实体。其次,自为存在的自由性。自为存在的意向性由于不断地赋予自己和世界以意义和价值,因而也获得了不断否定自己和世界、不断超越自己和世界的可能性。这种否定和超越永远没有最终的结局。只有不断敞开的过程性。他说,自为永远是悬而未决的,因为它的存在是一种永恒的延期。再次,自为存在的时间性。自为存在的自由超越性内在地蕴含了自为存在的时间性。“不是其所是”指明自为不再是他曾经经历的过去。“是其所不是”意指自为现在的状态不是他将来要成为的。自为的现在就是超越过去、趋向未来的瞬间。自为即在此,又不在此。自为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之中。3、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是人区别于物的存在论特性。物是本质先于存在。他以裁纸刀为例,指出裁纸刀在未存在之前就已先在地具有了一种本质,它的本质预先形成于人的观念中。所以,物的本质是由人赋予和创造的。物是消极被动,不是自身造就的。而人的存在则全然不同,人是自我造成的,其根据就在于人的存在的主观性特征。因为,在萨特看来,人的主观性是人类行动和全部生活的出发点,它使人类的生活成为可能。

萨特认为,人并没有固定的本质,人之初,空无所有,后来才变成某种东西。而人所具有的各种规定性如性格、才能、专长、地位等所谓人的本质,都是出于纯粹主观性的创造。人的一切特性不是与生俱来或是上帝的创造,而是自为的人依据个人的意愿和主观谋划自己造成和选择的。人始终处于选择的可能性之中,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所以,在萨特看来,自由就不是人存在的某一种特性,而是人的存在本身。人的存在就是自由,自由先于人的本质。人内在具有的主观性和超越性决定了自由对人来说是不可逃避的。自由是判决给人的,人的自由是命中注定的。由此看来,自由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本体论结构。

2.自由与责任

自由意味着责任和担负。责任包括对自我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人类的责任。

(二)历史人学

1.历史人学的方法论

可以从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加以说明,具体说来,就是中介方法、前进-逆溯法和总体化方法,实际上,这三种方法可以在统一的意义上称为辩证的人学方法,或者人学辩证法。

(1)中介方法

对于萨特来说,这种中介方法是指通过寻找具体的人和历史条件之间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和因素,从而达到对各种历史现象进行准确把握的方法。作为一种历史认识方法,其显明的特点在于它视个人的具体活动为历史的基点,换言之,这种方法主要从各种具体的条件和各种特殊的关系出发进行研究,具体地揭示人的存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萨特认为,在对人、对历史的研究中,人的活动及其相关因素与生产关系、社会历史结构相比较而言,具有更为直接、具体的影响。

那些因素属于是与个人的具体活动相关联的中介因素?具体说来,这些中介因素包括家庭、童年的经历、周围的直接环境、个体的心理和情感以及两性关系等。中介的方法就是联系个人生活的横断面和成长史来揭示人的生存关系和社会发展。在萨特看来,福楼拜之所以在文学上对资产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进行无情的鞭挞,形成了现实主义的风格,直接的原因就在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家庭关系。萨特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以及社会学等其它辅助学科都有助于揭示和探明这种中介。

中介范畴是黑格尔泛理性主义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意指绝对理念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丰富性和具体性即理念在无数中介性的环节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在黑格尔哲学中,中介是抽象的本体论范畴中的事情,是纯粹精神化的。萨特批判黑格尔的这种绝对的抽象的具体,并将其置于人学历史观的维度。

萨特的历史人学缘何强调对中介的研究?这其中有深层的理论上的原因。从理论背景上看,是直接针对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缺陷而提出来的。在萨特看来,现代马克思主义者由于片面强调社会的构成性原则,凸现客观结构的历史作用,使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成为一种绝对的知识,成为抽象的原则结论,因而将人吞没于抽象的观念里,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空场”。他说“……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偶然性方面抛弃了人类生活的一切规定性,并且不保留属于历史整体化的任何东西,只保留有其普遍性的抽象轮廓,结果它完全失去了人的含义。”(参见《辩证理性批判》(上),第71页)以普遍的结论代替对具体的人的分析,这就陷入了历史的决定论和机械论。虽然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关注的对象上与存在主义相同,但却变成了一种“非人的人学”。萨特指出,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在方法论上的失足之处,就在于它忽略了与个人的具体活动相关联的各种中介性因素,没有去研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注重和加强对中介的研究。“实际上,辩证唯物主义不能再长期失去可以从中获益的中介,因为中介能使它从一般的和抽象的规定性转入某些特殊的和个别的特点。”(同上,第51页)在萨特看来,存在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的存在的特殊性为研究目的的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首先应从方法上做起,与存在主义进行合并,将人本身作为基础而纳入到自身的理论之中。

萨特批判现代马克思主义忽视对中介的研究,这里面蕴含着更深一层的原因,这种原因就是萨特对历史的本体性基础的理论设定。什么因素对于人的存在来说是基础性的,那么方法论上的指向也就确定了。在萨特看来,历史的基础就建基于个人的行动和实践之上。实际上,强调中介也就是强调人、尤其是强调个人及个人实践的历史重要性。

(2)前进-逆溯法

显然,前进-逆溯法是两种方法论思路的一种统合,即存在主义人学方法和马克思主义历史方法的一种结合。如果说中介方法主要还是对存在主义人学方法的伸张和对马克思主义历史方法的批判的话,那么,前进-逆溯法则是在强调这两种方法的互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尤其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优势。

前进-逆溯法是萨特对黑格尔和克尔凯郭尔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对黑格尔和克尔凯郭尔这两位势不两立的哲学家,即给以肯定,又加以反对。在萨特看来,黑格尔强调中介和具体性,但将一切都被概念化和理性化,因而人也完全抽象化、非现实化了。这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而克尔凯郭尔则强调生命、体验和超越,主张人是不能被知识超越的原始实在,他所确立的存在是人的那种在言语之外、在知性之上的内在性和主观性,然而这种主观性却是空洞的、贫乏的。萨特认为,克尔凯郭尔的宗教主观主义是唯心主义的顶点。与此相反,萨特高度赞扬马克思立足于对象化的实践来研究人的存在,认为马克思超越了两者,即肯定了人类存在的特殊性,又将具体的人置于客观的现实中进行研究。“他研究的中心是具体的人,这种人同时由他的需要、他生存的条件和他劳动的性质,即他反对事物和人的斗争的性质来确定。”(同上,第15-16页)然而,在萨特看来,马克思主义在后来的发展中由概念的开放走向了封闭,被先验地构成为绝对知识,已经不再和历史生活在一起,将变化归结为同一。正因如此,存在主义能够得以再生,具有了新的重要性和独立的认识价值。

在萨特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历史分析法,也就是对历史的综合渐进式研究。这种研究触及的问题是历史的可能性问题和历史的必然性问题如什么是历史,为什么会有人类历史这样一种事物以及历史整体化的实践意义是什么。这种方法是前进的,就是把人置于历史的框架中,探求历史的某种普遍性和整体性,确立当代社会的结构、**和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促成的总体运动,从而获得一种整体化的知识。然而,萨特认为,仅仅使用历史的前进式方法是不足以客观地把握历史的整体化的,还必须对个人、对个人的活动进行分析,也就是对与个人存在相关的背景如个人的生理因素、心理特征以及个人所受的家庭教育和外界影响等做回溯式的分析。无论是分析历史人物,还是一部作品,都必须追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精神情感历程。因而,萨特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有重要的历史认识意义,与唯物主义并不对立,应该补充进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方法论中去。

由此看来,前进-逆溯法的核心内涵在于,在对历史的整体化的理解中,必须同时充分估价个人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换言之,历史的辩证整体化不能脱离人的活动、劳动、需要和激情来理解。这种方法又可以称为“双向往复”。用萨特自己的话说:在深入了解时代的同时逐渐确定个人的经历,在深入了解个人的同时逐渐确定时代。这种方法在本质上是历史方法和人学方法、精神分析方法的一种统合和溶汇。这种方法试图实现个体与社会、理性与非理性、分析与综合等不同层面的统一,以达到对人、对历史的全面而准确的理解。

(3)总体化方法

总体化方法与中介方法、前进-逆溯法三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所谓总体化方法就是真正从具体的整体出发来研究历史、揭示历史。因而这种方法又可称为整体化方法。萨特认为,总体化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特色。马克思正是试图在细节和整体中来研究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如马克思对1848年2月革命和路易·波拿巴政变的研究即是如此。由此,萨特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和宝贵之处在于它以普遍性和整体性来阐述历史过程。所以,存在主义要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来研究经验,“以便从中发现一些具体的综合;它只有在一种运动的和辩证的整体化内部才能想象这些综合,而这种整体化正是历史,……。”(同上,第28页)但当马克思主义将自己的结论变成抽象的教条和绝对的原则,抛弃了人的存在的特殊性时,马克思主义就只剩下了一种普遍性的轮廓,不再保留历史整体化的任何东西,停滞不前了。

可以看出,萨特的方法论建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一、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历史方法给予了较为充分的认同和肯定,强调对历史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试图吸收最新的认识成果如社会学中的结构方法和精神分析方法来深化对历史的认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综合趋势,与此同时,对于机械主义、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解也具有很大的批判性意义。但是也必须看到,萨特的方法更注重对个人的分析,将个人的活动的视为历史的绝对起点,因而这种方法也将陷于抽象性,而也将无法实现他自己所主张的具体性和总体化要求。

2.历史的人学阐释

萨特在以《辩证理性批判》的理论转变为标志的后期思想中,将哲学的视野指向了历史,探寻和追问人的自由的历史可能性问题,这一问题正是通过对历史的人学辩证法、历史的展开机制和人类关系的具体历史形态等问题的阐释中得以揭示的。

(1)历史的人学辩证法

萨特认为,辩证理性批判就是要考察历史的可理解性。这种可理解性只能通过历史自身的辩证法来确立。辩证法首先是一个形成过程中的统一体的真正运动,这种辩证的运动和整体化就构成了历史。

Ⅰ、历史辩证法的提出

在萨特看来,历史的辩证法构成了辩证理性的合理有效限度。辩证法只存在于历史的运动中。自然界中不存在辩证法。为此,萨特批判现代唯物主义对辩证法的理解,即反对远离人的纯客观的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正是在对自然辩证法进行批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种批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萨特认为,恩格斯与黑格尔走了同一条错误道路,就是将辩证法从外部导入到自然界之中,强加给了自然界。他说:“我们发现,事实上,在自然界看到的只是人为添加的辩证法。”(同上,第165页)因而,这种辩证法理解超越了辩证法的合理有效限度。

第二、萨特认为,恩格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尝试,不过是通过对自然的陈述使纯粹的事实达到了一种序列化。这种由类比和归纳得来的辩证规律变成了一种形尔上的教条和公式,这种理论是就成了一种“外部的或超验的辩证唯物主义”。这是一种失败的尝试。

第三、萨特认为,这种教条化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抽象的绝对的知识,成为客观化的科学化的一般结论,由此忽略了辩证法的主体的能动本质、否定本质和革命本质。这样就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割裂,把理论仍到一边,把实践仍到另一边。

在萨特看来,从深层分析,自然界之所以不存在辩证法,原因有:其一、自然界是排除人的,不具有主观性和计划性。人与历史是内在的关系,人与自然则是外在的。因而也就不具有辩证的可理解性。其二、自然界不存在真正时间性意义上的发展。自然是偶然的、盲目的和荒诞的,它服从决定论。不存在自我否定和超越的可能性。其三、自然界本身是无限的,无限的东西不能构成现实的整体,因而无法实现整体化。

从上面萨特对自然辩证法的批判性理解中,可以窥视出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倾向和基本主张,即此种辩证法与人有着内在的关联,辩证法必然是实践的,辩证法意味着有人的活动实现的总体化。由此看来,辩证法不应当到自然界中去寻找,而应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去寻找。

Ⅱ、历史辩证法的基础和来源

第一、辩证法与实践。在萨特看来,辩证法必须在实践基础上加以阐明,因为辩证法自身是实践的发展。实践是辩证法的基础和来源。

那么,作为辩证法基础和源泉的实践是如何构成的?对此,他指出:“实践是通过内在化由客观向对象的过渡;计划作为对象向客观性的主观超越,在环境的客观条件和可能性场域的客观结构之间的展开,它在自身中代表了主观性和客观性这些活动的基本规定性的运动同一。于是,主观就表现为客观过程的一个必要契机。”(同上,第81-82页)从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出,①实践是主客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矛盾运动,也就是主体与外在的客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展开;②实践是主观性对客观性的超越,也就是主体在这种关系中起主动的构成性作用;③主体超越的根据在于主体的计划能力,即按照某种合目的性的需要、理解和洞察,在此,萨特一方面强调了辩证法的结构性因素,即人与自然、人与初始条件、人际关系之间的相互性关系;另一方面强调了辩证法的主体性特征,也就是计划的超越性意义。实践如果没有需要、超验性和计划是无法理解的。但是计划只是实践的契机,不是实践的全部,而且要受客观性因素的制约。在人的创造活动中先在条件的历史制约作用在于:“他的存在的物质条件划出了他的可能性场域的范围。这样,可能性场域就是施动者在超越自己的客观境况时趋向的目的。而这个可能性场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和历史的现实。”(同上,第79页)因此,实践既展示为自由的,又是充满惰性的,形成了人的实践的惰性结构,主要表现为匮乏-异化的结构。

第二、辩证法与个人实践。在萨特看来,实践在根本上只是个人的行动,因而辩证法是以个人的实践为源泉的。他认为,辩证法要想不落入形而上学的宿命,那么,它一定是来自一个个的个人,而不是什么超个人的集合体。辩证法是个人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全部历史辩证法寓于个人实践。

Ⅲ、历史辩证法的实质和内容

萨特认为,辩证法的实质性内容是整体化,即实现整体的运动,也就是在个人的实践基础上生成和展开的具体的历史。因而,辩证法是历史统一体形成的真正运动。辩证理性的可理解性基础就在于整体化本身的可理解性。在最基础的层面,整体化是每个个人的实践,是通过众多的整体化的单一性达到的,是具体的整体化,具体的整体化就是个人的实践所形成的,在个人整体化的基础上发生的相互作用,形成社会整体化,社会整体化的历史性运动即构成了社会历史规律。在萨特看来,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思想是理解历史辩证法的关键。而生产关系又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的需要、劳动、享受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为基础,生产关系是由个人的实践的整体化而形成的。由此看来,萨特的历史辩证法正是立足于个人的实践来说明的,个人的具体的活动构成了历史的本体性的基础。

2.历史的展开机制

在萨特看来,实践是历史的真正起点,或者说,人类历史的发生,就是个人进入到实践的领域即人与物质世界、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就是,人以实践的方式实现自身的生存。那么实践何以可能?人们在何种条件下与物质、与其他人发生关系?这一问题的解决,萨特认为需要从匮乏范畴的阐释开始。匮乏是历史可能性的基础,但不是构成历史的唯一因素,而且也不是任何历史的可能性的基础,萨特的匮乏概念是解释以前的历史和现代的历史的。

(1)匮乏与需要。萨特认为匮乏是经济性的,与人的需要有直接的关联。需要是生物有机体对于物质性的单一性关系,这种关系的出现,是生物发展的一种偶然。但是匮乏又是普遍的,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一种根本性的制约,因为这种制约性贯穿于人类生存的始终,是一个普遍性的事实。而且随着人类历史的展开和发展,人类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因而出现新的匮乏。

(2)匮乏与实践。人类生存条件的匮乏首先是生产资料的不足引起人类生活必需品的贫乏,因而意味着人类劳动的不充分,因此,就要进行人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要进行劳动。匮乏的状态决定了人的有机体的存在对于劳动的依赖性。而人一旦发生了主动的实践的关系,也就意味着历史的开始,因而,历史是从对匮乏的克服开始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匮乏为人类历史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可能性,是历史的可能性前提。

(3)匮乏与异化。匮乏和需要使实践必然成为一种历史性的活动,进行劳动和生产,而这一过程也一定会形成生产关系,社会政治结构等等,也就是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实践中,矛盾、冲突和否定性关系将成为历史内容的展开,也就是形成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的历史格局。

第一、人与物的异化

实践意味着人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人通过自身主观性的计划活动使物按照人的需要来生成,即所谓的外部的内在化,这是物被人中介化的情形;然而物质有其本身的固有的规定性和过程,物本身有自己的独立性,人也必然要面对物的需要和要求。所以,人要为物所制约,从而沾染上物的特性。这样,在实践中,人与物就形成了被动的关系,人被物所中介,人变成了自己产物的产物。实践就成为反实践,实践具有反合目的性。他说,“人类的目标在自我实现的同时,在自己的周围确定了一个反合目的性领域。”(同上,第307页)在萨特看来,中国农民由于对树木的大量砍伐,引起了水灾,就是实践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同时产生了反合目的性,“反实践的辩证法”。萨特将实践的这种反合目的性称之为“实践-惰性领域”。

第二、人与人的异化

为克服匮乏、实现生存需要而进行的实践总是反对自己,同时也反对他人,“物在自身中使作用于它的行动异化,这并非因为它自身是一种力量,甚至也不因为它是惰性,而是因为它的惰性允许它吸收他人的劳动力,并且转而使它反对每一个人。……客观化的惰性和物质外在化意味着……它总是一种界定人为他人、将他们构成为其它种类、构成为反人类的产物;”(同上,第293页)实践的惰性特点使人成为物的因素,造成了人与人的对立。因此,人不是在一切处境中都是自由的,相反人们都是奴隶,人们的生命经历是在实践-惰性结构中展开的,而这也构成了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历史社会中阶级斗争发生的契机。

人类的活动原本地为匮乏所制约,在实际的历史条件下,实践不可避免地陷于异化的境地。匮乏-实践-异化构成了历史的展开机制,所以,人的实践、行动也就不是纯粹的自由领域,而是处于一种真正的历史制约中。历史也由此表现为不断地克服异化、又产生异化的循环运动。

3.人类关系的具体历史形态

辩证法的本质在于整体化,整体化就是在个人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对人的关系的把握构成辩证理性极为重要的内容。其中,研究特殊的具体的实际的人际关系占据着主导的方面,也就是研究基于个人实践所形成的各种相互性关系,就是以逆溯的方式揭示各种关系的具体中介和特殊情态。

萨特认为,在实际的历史境况中,人的特殊性的存在确实受着一般的人类关系如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结构等方面的制约,但是对此不能加以简单的还原。人与人之间只存在实际的关系,特殊的联系是体验实在的一种普遍的方式,因为人们是通过局部的、直接的、确定的群体来理解自己的状况。工人受生产群体的影响,但也受居住群体的影响。萨特认为,群体是横亘在个人和阶级利益之间的直接性因素。所以,微观社会学理论有它的合理性,必须从头开始研究集合体,在此,萨特试图分析和揭示各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形态,并且揭示实践中各种不同的自由特性和惰性表现,展示各种关系中的分化与整合、统一与张力。

(1)集合与群体的区分

萨特将人际关系的形态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集合和群体。

第一、两者的联系。

在萨特看来,无论是集合还是群体都是经由个人的实践而形成的关联。个人的实践是共同的基础。就两者的具体关系来说,集合为群体的形成提供基本的可能性和条件。群体的形成是对集合体的一种规定,也是一种否定,但是群体并不是必然地先验地从某种集合中产生,因为它的形成需要具备历史的可能性前提以及中介要素等等。而群体由于其本身的惰性可能回落到集合体的状态。

第二、两者的区别。

在萨特看来,所谓集合是指众多个人的惰性聚合,这种聚合又可称为“系列结构”,是社会性的基本类型。在集合阶段,组成的群集只是分散基础上的被动行动,各个个体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没有形成的共同的行动。这种群集完全是惰性的关联体,是纯粹的实践-惰性结构,可称为“反辩证法”的阶段。在他看来,阶级是作为诸群体的被整体化的集合而存在的,即同属一个阶级的人的关系就是消极、抽象的集合类型。在集合的状态下,自由只是个人的实践的事情。

就群体的关系类型而言,萨特认为,群体是指基于匮乏和个人的需要而形成的共同实践关系,它是对被动的集合关系的否定。“群体的形成从一种共同的需要或危险开始,并由决定其共同实践的共同目标来确定;”(参见《辩证理性批判》(下),第511页)群体的形成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个人依据自身的需要而发动;一是由于共同需要和利益的达成而形成共同的实践和合作行动。

由此看来,萨特立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原始紧张关系即人的生存匮乏来说明群体代替集合的必然性。由于生存以及其它压力的存在,分散的集合关系被超越和否定,产生了人的团结状态,这就是在一个敌对的实践压力下对系列的否定。群体的产生和形成,克服了集合的惰性,具有自由的特性,即共同实践的自由结构。“群体的综合统一在每个人中是作为共同行动的自由、综合发展的自由”(同上,第559页)但是由于匮乏及其它历史境遇的存在,群体的共同实践仍然是实践-惰性的结构,即不能摆脱惰性,从而导致自由的限度和匮乏-异化的历史的结局。

此外,在萨特看来,群体是一种三人关系,即个人的实践作为第三者的存在形成“中介相互性”。个人的整体化行动不是独自进行的,而是存在第三者的中介。“当第三者的共同实践作为调节体被提出来时,我就被纳入共同的行动。”(同上,第543页),在这种中介相互性中,个人是一个自由的主体,并介入到整体化的行动之中。由于第三者的存在,使个体与群体的联系具有了某种内在性。

集合与群体的根本区别在于,集合是个人化的,而群体则是共同的实践;集合是一种惰性的消极聚合,群体是自由的主动构成;集合关系中的人都是他人,而群体中的人是没有他人,是众多的我。因此,群体构成了人的关系的高级形态。

(2)群体的不同样态

依据不同的关联方式、自由与惰性、分化与整合的关系,萨特进一步将群体关系区分为并合中的群体、有组织的群体和机构等不同的群体样态,揭示人类关系的特殊性、变动性、散朴性和不确定性。

第一、并合的群体。并合的群体是群体的初级形态,是在外部的危险和压力下形成。个人为了克服和共同对付外部的威胁和压力,形成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人们由集合的状态融合成集团,进行共同的行动。集合状态下的完全个人化和非人化情形消失,进入到直接的自由实践关系。萨特认为,并合群体的根本特征是“自由的突然复合”。每个人把自己的自由具体化。群体的结合是人性的开始。并合群体的构成具有不稳定性和临时性,时刻面临解体的危险,一旦外部压力和危险解除,就又重新回到集合的状态。这即是群体实践的惰性所在。

第二、有组织的群体。萨特将有组织的群体又称为幸存群体、誓言群体或博爱-恐怖群体,认为它是个人共同统一的实践持久性的创造。为了防止并合群体的解体危险,经誓言保证持久的统一性,个人为保证群体的公共的自由,牺牲自己的个人自由。萨特认为,誓言群体为了维持自身的持久性,必须防止誓言的破坏,因而,誓言群体必然与恐怖和暴力联系在一起。誓言群体必然形成为组织,具有某种权力结构。

第三、机构。萨特认为,为了防止已形成的群体回退到群集的状态,有组织的群体或集团又会发展为制度性的群体,形成严密的机构。在机构性群体中,确立了各种制度性规范,人们之间的关系明朗化、确定化、等级化。人们时刻地处于权威的强制性的支配和统治之下。官僚国家是这种统治权的集中体现,个人失去了自由的本质,自由实践为惰性实践所代替,从而陷于严重的异化。萨特认为,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的国家模式明显地体现了这种情况。

所以,萨特认为,与有组织的群体和机构的确立相伴而来的惰性因素得到了加强,这也就是实践的构成性的辩证法蜕化为反辩证法和被构成的辩证法,由此产生了新的压迫,形成了新的匮乏。人们为克服这种匮乏,又结合成新的并合集团,不断地进行反抗和斗争。

第八章 哲学解释学

【基本要求】

一、重点掌握和理解哲学解释学的主要问题即文本的理解问题和世界的理解问题

二、主要掌握伽达默尔的理论

【参考学时】2学时

1、简况 当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使理解本身成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之际,也就是开始对理解本身进行理解、追问理解本身何以可能这一问题时,哲学意义上的解释学也就诞生了。哲学解释学经由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解释学,到伽达默尔的人的存在方式的解释学,哲学解释学开始成为一种独立化的哲学运动。而哲学解释学理论本身也经历了由认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的解释学转变为本体论解释学。

2、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现代西方哲学中哲学解释学的最大代表当属于德国著名哲学家汉斯-齐奥尔格·伽达默尔。他承继了海德格尔本体论解释学的思路,主要从文化层面(历史、传统、语言)来阐释人的存在方式,揭示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其主要著作有:《真理与方法》、《科学时代的理性》、《赞美理论》以及《对话与辩证法》等。

效果历史

效果历史是指理解具有历史性,理解者的理解必然是在理解者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代、历史条件、历史环境中进行的。这一点意味着理解者不可能彻底地超脱自己的历史处境,抛开自己的历史性直接地进入到所理解的对象之中。理解不是要超越历史间距和克服时间间距所造成的鸿沟,而是直接地融入到历史中、进入到历史中。理解者、读者是不能超越自己的历史性的,不能只承认作者的历史性和作品的历史性而否认读者的历史性,因而,历史性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就是在历史当中存在的。

真正关键的不是要克服存在的历史性,而是正确地估价和适应历史性,这种历史性在理解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具体体现为传统、成见、权威对理解的内在制约性。成见是一切理解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历史存在和我们的传统存在构成了我们进行理解的解释学处境,这决定了理解的本质是一种效果历史,同时是一种“视界融合”。

第九章 弗洛伊德主义

【基本要求】

一、重点掌握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

二、深刻理解无意识理论和人格理论的社会历史理解

【参考学时】3学时

一、概况

产生时间:20世纪初,创始人:弗洛伊德

生平著作。弗洛伊德(1865-1939)奥地利人,犹太人(三个犹太人之一),医学博士,从事精神病研究,弗洛伊德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受法西斯迫害,流亡英国,病逝于伦敦。

主要著作:梦的解析1900、精神分析引论1910;自我与本我1923.哲学理论来源:叔本华、尼采、伯格森、布伦坦诺等

理论影响:

1、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方面有直接影响,产生了新弗洛伊德主义(荣格和阿德勒)

2、对后来的法兰克福学派、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影响特别大。产生了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尔库塞、弗洛姆),后弗洛伊德主义(拉康、福柯、德里达)

二、主要思想

引子: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对于20世纪人类精神的演进和文化观念的更新起到巨大的促动作用。他从诊治精神病患者开始,在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梦的解析中窥测到人的深层心理机制的奥秘,并发现了以性欲和爱欲为核心的本能在人的生存中和在社会的进化中的巨大的影响力,甚至是决定性力量。由此而来,弗洛伊德的思索和研究超越了纯病理学的层面,进入了人类文化的层面,他对传统理性文明观提出了挑战,建立起以本能和对本能的压抑为主要线索来解释文明的机制的非理性的文明观。

(一)心理构成理论

弗洛伊德对于人的深层心理机制的揭示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在早期著作中,他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两个基本层面:意识和无意识。其中,意识是人的理性活动层面,而无意识则由各种各样不可遏止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组成。按着传统观点,理性或意识构成了人的本质规定性,弗洛伊德则认为,意识只是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因而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无意识则对人的整个精神活动和其他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此外,弗洛伊德认为,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还存在着下意识或前意识的层面,其功能是防止本能和欲望等无意识因素渗透到意识之中。

到了晚年,弗洛伊德使上述思想进一步明确,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三个基本层面:一是:“本我”(id),这是由本能和欲望构成的无意识层面;二是“自我”(ego),代表着理性和判断的层面;三是“超我”(super ego),它是由道德观、是非观、良心等构成的对“本我”的道德限制层面,实际上是社会文明规范在个体中的内化。

弗洛伊德指出,“本我”和“自我”服从于不同的原则。“本我”由各种非理性的本能和欲望构成,其中最根本的是性欲冲动,即“力比多”,它为人的各种活动提供动力,它唯一追求的目标是获得快乐,因此,“本我”的活动遵循快乐原则。而“自我”代表着理性和判断,它既要满足本能对快乐的追求,又要用“超我”的道德和是非观来约束本能的活动范围,使之符合现实的要求,因此,“自我”的活动遵循现实原则。健全的心理机制应当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处于平衡状态,而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冲突是常常发生的。

(二)文明起源论

文明起源的机制就说明了这一点。人类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戒律、道德规范等等归根到底是作为对人的性本能的节制而产生的。从杂乱性交的原始群,经过血缘家庭和普那路亚家庭的群婚制,再通过对偶家庭这种不稳定的个体婚制,最终过渡到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实际上就是人的理性文明观通过不断限制性本能的活动范围而建立起来的过程。因此,弗洛伊德断言,文明起源于性压抑。他认为,随着现实原则不断约束快乐原则的活动范围,理性对本能的不断压抑一方面外化为文明形态,另一方面内化为人的压抑性心理机制。他倾向于从个体发生和群体发生两个层面来展示人的压抑性心理机制的建构过程。

在个体发生的层面上,压抑性心理机制的形成表现为“被压抑个体从孩提时期向有意识社会生存的发展”。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性本能或性欲贯穿于人的一生,从孩提的口唇吸吮到成年人的性生活都受性本能的驱使。但是,这是一个从快乐原则不断向现实原则转变的过程,即从直接的满足向延迟的满足、从快乐向限制快乐、从欢乐消遣向苦役工作、从没有压抑向压抑中的安全感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人的爱欲区不断缩小,最终集中到生殖器性欲上,同时,现实原则、操作原则、理性自我对人的本能的限制和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也就随之建立起来。

在属系(群体)发生的层面上,压抑性心理机制表现为“压抑性文明从原始部落向完全有组织的文明国家的发展”。在这里,弗洛伊德对于人类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假说。原始部落实行的是父权统治,父亲独占女人,独占最高的快乐,儿子们被剥夺了属于父亲专利的快乐,而专门从事维系生存所必须的活动。这种人格化的父权统治是一种不稳定的统治,儿子们为了摆脱束缚,获得自由和快乐而弑父,推翻这种一个人的独断统治。然而,这种以弑父为表现形式的反抗行为并没有带来所允诺的普遍的自由和普遍的享乐,而是建立起新的统治,只是以非人格化的联合统治取代了人格化的父权统治。“由一个人的统治发展为几个人的统治,这与‘社会繁衍’的快乐有关,并在统治集体本身中造成了自我施加的压抑,因为这个集体的所有成员如果想维持其统治,就必须服从禁忌。现在,压抑已弥漫于压迫者自身的生活之中。他们的部分本能能量开始在‘工作’中得到升华。”12

弗洛伊德认为,推翻原始部落的父权统治之后,之所以没有能够确立起普遍的自由和普遍的快乐,根本原因在于,在原始社会中,父亲不仅代表着专制暴君,而且也代表着一种基于自然原则的权威和合理性。因此,弑父事实在儿子们心中引起了巨大的负罪感,同时,由于彼此的需求和快乐原则的相互冲突,任何个人都无法以独占权力和独占快乐而建立起人类新的生存秩序。所以,他们只能通过联合来建立起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新的秩序。这种新的秩序虽然改变了统治形式,把父权的专制垄断改变成“有限的教育和经济权威”,但是并没有改变其自身统治和压抑的性质,甚至这种统治和压抑同原始部落的父权统治相比有增无减。

第十章 法兰克福学派

【基本要求】

掌握和理解法兰克福学派产生的理论背景和基本特征

【参考学时】2学时

一、概况

(一)产生与发展

法兰克福学派是由德国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成员所构成的学术团体,是20世纪最大的新马克思主义流派,是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历史沿革情况和主要代表人物的基本情况

1923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建立起一个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社会研究所。研究所创办了《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文库》杂志,它的第一任所长由属于奥地利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历史学家格律伯格(Carl Grunberg 1861-1940)担任。格律伯格在马克思主义内部不同派别的争论中持某种“中立”的态度,他对东方正统马克思主义和卢卡奇等西方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持同样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成了西方和东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联结点”,它所办的《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文库》对东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一视同仁,既发表新发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文稿,发表伯恩斯坦等人的文章,也发表卢卡奇和科尔施等人的文章。可以说,格律伯格担任所长时期,社会研究所的成员尚未形成我们今天所称谓的法兰克福学派。

1930年,霍克海默接替患病的格律伯格担任社会研究所的所长。从此开始以社会批判理论而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我们可以粗略地把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1930年至1949年的20年间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创立时期和早期,从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活动地域来讲,这一时期主要是该学派的美国时期。

霍克海默与格律伯格最大的不同点是他不把社会研究所及《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文库》仅仅当作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交汇或对话的场所,而是为社会研究所的成员确定了明确的研究方向,这就是建立“社会批判理论”或“批判的社会理论”。霍克海默在就任所长时所做的题为《社会哲学的现状和社会研究所的任务》的演说中,明确提出,社会研究所的任务是建立一种社会哲学,它不满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实证性分析,而是以“整个人类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对象而揭示和阐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的命运”,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的哲学批判和社会学批判。由此,霍克海默一方面引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另一方面,他为这一研究引进和组织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如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弗洛姆、本杰明等人,这些人或是成为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成员,或是成为研究所新创办的《社会研究杂志》的撰稿人,由此而构成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强大的阵营。

然而,事隔不久,法西斯上台,法兰克福学派无法继续在德国活动。社会研究所被迫于1933年迁往美国,先后隶属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和伯克利的加里福尼亚大学。在此期间,法兰克福学派成员逐步发展和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批判。其间,霍克海默于1937年发表的《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明确把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概括为批判理论。这一时期,法兰克福学派发表了许多阐述批判理论的重要著作,如霍克海默的《独裁主义国家》、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启蒙的辩证法》、弗洛姆的《逃避自由》、马尔库塞的《理性与革命》等等。

1949年至60年代末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中期,是法兰克福学派成员重新回到德国,在西德活动的时期,这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鼎盛时期或黄金时代。

1949年,应西德政府的邀请,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等人回国,重建社会研究所,二人分别担任研究所的正、副所长。不久,霍克海默担任法兰克福大学校长,后又赴美讲学,实际上社会研究所的工作主要由阿多尔诺主持。这一时期,不仅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人(无论是回到德国还是留在美国)继续建构与发展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而且一批年轻的理论家,如哈贝马斯、施密特、内格特等人开始崛起,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理论家。在这一时期,法兰克福学派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他们进一步强调辩证的否定性和革命性,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异化和现代社会的物化结构,特别是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异化的力量对人的束缚和统治,并制定了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革命战略。法兰克福学派的激进的文化批判理论在60年代末席卷欧洲的学生和青年造反运动中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产生了十分大的影响。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主要代表人物已成为十分著名、十分有影响的社会思想家。代表法兰克福学派这一时期思想的主要著作有阿多尔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弗洛姆的《健全的社会》和《爱欲与文明》、哈贝马斯的《认识与兴趣》、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等等。

从70年代起,法兰克福学派进入了自己的发展晚期,这是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相继去世,学派开始走向解体的时期。

60年代末席卷全欧洲的学生运动使法兰克福学派的声誉达到了顶峰,但此后法兰克福学派很快开始了衰落和解体的进程。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首先,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主要代表人物相继谢世,阿多尔诺于1969年去世、霍克海默于1973年去世、马尔库塞于1979年去世、弗洛姆于1980年去世。其次,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主要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和施密特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由此导致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解体。施密特被视作法兰克福学派的正统继承人,他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在70年代的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依旧有效,而哈贝马斯则强调法兰克福学派的传统批判理论同现代社会条件的不适应性,他开始致力于探讨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主张以交往理性来取代工具理性的核心地位,从而以交往行动理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这些分歧反映在施密特的《论批判理论的思想》、《作为历史哲学的批判理论》和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交往与社会进化》等著作之中。理论上的分歧破坏了法兰克福学派成员间的合作。1969年,哈贝马斯担任社会研究所的所长,但很快,由于同施密特之间关系的恶化,哈贝马斯曾于 1971年退出社会研究所。1972年施密特开始担任研究所的所长。1983年哈贝马斯返回到法兰克福大学任教。虽然社会研究所还依然存在,但哈贝马斯等人更多地是作为单独的思想家而活跃于国际学术界,法兰克福学派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学派的历史基本上已经终结。

(二)主要代表人物

最能代表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思想家和理论家至少有以下几位:

(1)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 1893—1973),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其代表作为《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1937)、《独裁主义国家》(1940)、与阿多尔诺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等。

(2)阿多尔诺(Theoder Adorno 1903—1969),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霍克海默的合作者,其代表作是与霍克海默合作的《启蒙的辩证法》(1947)、《否定的辩证法》(1966)等。

(3)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 1898—1979),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主要代表作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1932)、《理性与革命》(1941)、《爱欲与文明》(1955)、《苏联的马克思主义》(1958)、《单向度的人》(1964)、《反革命与造反》(1972)等。

(4)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1980),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主要代表作有:《逃避自由》(1941)、《自为的人》(1947)、《健全的社会》(1956)、《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1961)、《在幻想锁链的彼岸》(1962)、《占有还是生存》(1976)等。

(5)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 1929—,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代表作有:《理论与实践》(1963)、《认识和兴趣》(1968)、《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1968)、《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1973)、《重建历史唯物主义》(1976)、《交往与社会进化》(1979)、《交往行动理论》(1981)等。

(6)施密特(Alfred Schmidt 1931—),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著作有:《马克思的自然观》(1962)、《历史和结构》(1971)、《论批判理论的思想》(1974)等。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从总体上属于20世纪人本主义哲学范畴。它代表着一种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出发,对现代发达工业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批判的文化哲学理论,从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性格结构及心理机制批判、现代社会机制批判等不同方面。

(三)思想特点

1、关注的理论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

2、继承了青年马克思实践哲学和人本主义的立场

3、是一种文化哲学形态、社会哲学形态

4、在方法上主要是坚持一种新的辩证法或精神分析的方法

二、主要思想

1、霍克海默、阿多尔诺的启蒙批判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在1947年发表的《启蒙辩证法》是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最具代表性的文本形态,对启蒙的批判是从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入手进行的典型的文化反思,在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启蒙的辩证法”这一文化学意义的范畴中,“启蒙”并不特指近代17-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而是泛指西方近现代以来的理性化进程中为思想家所主张和强调的理性之上、知识崇拜以及人对自然的技术主宰和征服的思想启蒙运动。而这里的“辩证法”亦不是通常意义的哲学范畴,即不是指谓事物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而是指事物走向了自身的反面、走向自我毁灭的变化情形。霍克海默、阿多尔诺的“启蒙的辩证法”揭示了以理性和技术为核心,以人的主体性和对自然的征服欲与统治权为主旨的文化启蒙精神,最终走向了反面,走向了启蒙理性自我毁灭的文化历史悲剧。

何为启蒙精神?霍克海默、阿多尔诺继承了韦伯对西方现代性精神的基本理解,在《启蒙辩证法》中明确指出,“过去启蒙的纲领曾经是使世界清醒。启蒙想消除神话,用知识来代替想象。”所谓启蒙精神实质上是古希腊传统理性主义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理性主义,它构成西方工业文明和现代社会的主导性文化精神。这种启蒙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启蒙精神坚信理性万能、理性至上,主张用知识取代神话,把人类从迷信、无知和愚昧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世界走出神秘、变得清醒。理性万能、知识万能的观念是近现代以来倍受推崇的文化观念,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本质精神的核心。康德对启蒙运动有过专门的论述,认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通过独立地、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判断能力,克服自己的不成熟、不完善状态,就是启蒙的内在精神。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缔造者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号召人们以理性战胜迷信,以科学来支配自然界。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以及实验科学发展推动了的西方现代化进程,这一进程实际上就是人的个体化和理性化进程,理性成为人们改造世界和统治世界的主要手段和动力。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在启蒙进程中,以理性统治世界的信念已牢固地确立了起来,启蒙精神认为,“人们想从自然界学到的东西,都是为了运用自然界,完全掌握自然界和人的。除此以外没有别的目的。毋庸置疑,启蒙除了为自己,还为它特有的自我意识的最后残余耗尽了力量。只有能给本身以力量的思想,才足以摧毁神话。”在理性的启蒙精神的激励下,人们抛弃了宗教、神话中超然的神律的精神支配,以理性和知识为最终的尺度和标准衡量和评判一切。这样,人们就按照理性的精神和原则来组织社会,从事各种经济政治活动,经济和政治由此被理性化和技术化了。

第二,以崇尚理性和技术为核心的启蒙精神或启蒙运动,其目标就是确立人对自然界的优越地位和无限统治权。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指出,面对大自然,人们必然要做出判断和选择,要么使自然界受自己支配,要么使自己从属于自然界。在以往的神话世界中,自然的形象是可怖的和神秘的,充满了为人所不知的魔力。及至希腊的古典理性主义观念,虽然也蕴含着对宇宙、自然的可支配性的思想,但是,那时主要强调的是人作为理性的存在对世界统一本质和事物内在结构的理性把握,因而主要是一种爱智的兴趣。然而,基于科学发展和知识进步而迅速加快的理性化,使人们关于自然的观念大为改观了。技术理性由于技术本身的强大的支配性力量,人们开始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启蒙理性不仅强调人对自然的理性把握,更强调人对自然界的征服和支配。凡是不能被预料和不能利用的东西,启蒙精神都认为是可疑的。

第三,启蒙精神认为,人类以理性征服自然,统治世界,其目的是为了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自由,实现人的自身解放。理性、科学、知识在根本上是一种进步的因素。换言之,启蒙精神相信,理性与技术同人的发展是不矛盾的,理性的发展将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同时,理性永远服务于人这个目的。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在启蒙精神中,人处于核心地位,即使在否定人性的神话中,实质上也是人的形象在起支配作用,只是神话是以否定的形式折射人的特征。他们指出:“按照启蒙精神看来,许许多多神话中的形象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来自主体。奥狄浦斯解答了斯芬克斯的谜:‘这就是人’。启蒙精神毫无区别地、不变地重复了这个答案,而不管这种人的映像是具有客观的内容,概括了一种秩序,还是表达了对凶恶势力的恐惧,对获得拯救的希望。”启蒙精神相信自身是完善的,启蒙精神在以知识取代神话,使神话中以否定的形式包含的人的形象以肯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宇宙的中心。

依照启蒙精神所坚持的信念,如果崇尚理性和技术的启蒙精神实际上能够兑现自己的承诺,那么,人类将从根本上改变迄今为止受自然和社会奴役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真正合理的世界,使人成为自然和历史的主人,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但是,在现实历史进程中,启蒙精神并没有真正实现自己的承诺。在理性精神和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极大地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然而,与此同时,在理性化的这一进程中,启蒙精神却在悄悄地走向自己的反面。理性的历史不再表现为进步,而是转化成了退步,启蒙的喜剧转变成了悲剧,走向了自我摧毁。

在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看来,启蒙的悲剧性的辩证法在于,它所设想和追求的人对自然的无限的统治权和人的普遍的自由等目标,非但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实现,而且导致了一种相反的结果,走向了启蒙的“自我摧毁”。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在理性普遍统治的世界中,“人类不是进入到真正合乎人性的状况,而是堕落到一种新的野蛮状态。” “20世纪的神话,以及信仰的非理性变成了总是使社会彻底堕入野蛮时期的被启蒙者的理性活动。”在他们看来,20世纪人类的实际历史发展状况表明,被理性启蒙的世界不是一个人性得到真正发展,自由得到全面实现的世界,而是一个普遍异化的世界。

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从人的一般的生存困境出发,揭示了由启蒙精神所导致的人的异化现象,查考了启蒙“自我摧毁”的证据。在完全被技术理性统治的世界中,不但人与自然相异化,而且还导致了人的自我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异化。

第一,理性启蒙的宗旨是确立人对自然的主人地位,然而,人征服自然的结果并没有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也没有使自然成为属人的存在,相反,人对自然的统治却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疯狂报复。在技术理性主义文化信念占绝对统治的时期,人们往往把自然资源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同时人们还坚信自然在人的技术手段的征服下,会俯首帖耳地臣服于人的统治。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则清醒地指出,人对于自然所持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态度潜伏着巨大的危险性。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则清醒地指出,人对于自然所持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态度潜伏着巨大的危险性。人过分征服自然导致了严重的消极后果:“人类进行毁灭的能力是如此之大,如果这种毁灭力实现了,整个地球就会成为一片空地。或者人类自身互相吞尽,或者人类食尽地球上全部动物和植物,如果地球符合一种著名的论断还有足够的生命力的话,万物就会从最低级的阶段重新开始。”

第二,霍克海默、阿多尔诺指出,“启蒙精神摧毁了旧的不平等的、不正确的东西,直接的统治权,但同时又在普遍的联系中,在一些存在的东西与另外一些存在的东西的关系中,使这种统治权永恒化。启蒙精神始终是赞同社会强制手段的,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否定个人意愿的“被操纵的集体的统一性。”

第三,霍克海默、阿多尔诺沿循韦伯、卢卡奇的思路分析资本主义的分工和机器生产所具有的异化性质,指出,“通过资本主义分工的维持自我生存过程越扩展,这种过程就越是强烈地迫使按技术结构塑造自己肉体和灵魂的个人,进行自我外化。”在他们看来,生产系统用来调整身体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科学的工具越是复杂和精密,人的身体所能得到的经历体会就越贫乏。科学在以理性化的工作方式对待人的经验时,只考虑它的功能而不考虑它的性质。在今天,机器虽然供养了人们,但是它也使人们变得残缺不全。

第四,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启蒙精神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冲突。启蒙精神其核心在于确立人对自然的统治权,然而,启蒙在确立对自然的统治权的过程中,必然引发对人的统治,因为,对自然的统治是与对人的统治联系在一起的。征服自然是在社会的背景中展开的。技术理性所导致的异化在文化的发展中也表现得异常明显。技术发展导致了大众文化的产生,进而导致了艺术的自主性、自律性本质的丧失,泯灭人在艺术中的自由与超越精神。这一点,在大众文化批判中将得到更为集中的阐述。

2、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1)交往行为范畴的提出

交往行为范畴,是与工具行为或战略行为作为一对姊妹范畴被提出来的。哈贝马斯极力主张,在工具行为与交往行为之间做出明确、严格的界分,在他看来,马克思没有从工具行为中明确地分离出交往行为,只是在工具行为的意义上去审视交往行为的,因为社会运动曾被马克思置于生产力的名下。在哈贝马斯看来,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组织合作关系也是一种工具行为,称为战略行为。鉴此,哈贝马斯试图消解、拆分马克思在整体性、综合性意义上使用的生产活动、实践概念,将劳动、生产力视为工具行为,而将生产关系归属于交往行为。

早在1968年发表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一书中,哈贝马斯就明确区分了劳动和相互作用(即交往行为)范畴,并用工具行为、合理的选择、目的合理行为解释劳动概念。后来,他在《交往与社会进化》、《历史唯物主义重建》等著作中,又做了比较性的说明。所谓工具行为,又称目的—理性行为,是指要求在行为目的、行为手段的选择和行为结果之间,保持内在一致性的行为,工具行为的行为目标是指向自我成功的,行为动机具有“冷淡持中性”,它主要依靠认知真实性运行。与此不同,交往行为是指交往参与者遵循有效性规范、以语言符号为中介而发生的相互作用。交往行为的动机具有交互性,它在社会主体遵行主体间认可的规范的有效性基础上层开、运作,以保持社会的一体化、有序化和行动合作化。哈贝马斯在这里所提出的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的区分法,深受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影响和启示,韦伯在其行为类型学理论中,曾将人的合理化行为区分为工具理性行为和价值理性行为两种类别,前者指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行动,后者指在主观上相信行动具有无条件而排他的价值而不顾后果如何、条件怎样都要完成的行动。可以看出来,哈贝马斯关于工具行为的理解与韦伯的规定是一脉相承的,而交往行为则有明显的差异,但就遵从某种价值规范行事这一点来看,交往行为内涵的确与价值理性行为仍然有某种继承关系,但对于哈贝马斯而言,交往行为强调的是一种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而不是一个人的“独白式”行为。根据我国学者苏国勋的研究,韦伯所谓的两种行为属于设定的理想性的范畴,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纯粹的形态,任何实际行动既包含工具合理性成份,又有价值合理性因素在内,而在哈贝马斯那里,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则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独立存在的行为类型。

哈贝马斯之所以强调在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之间划出明确的分水岭,有其深层的理论意图,也就是想突出、确证、强调交往行为本身的特殊本性,凸现与擢升交往行为在社会进化中的地位与意义,从而为以交往进化为主凋的发展理论寻找理论支点。正由于交往行为范畴在哈贝马斯发展理论中享有如此关键性的地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交往行为范畴容易产生歧见和误解的地方,做一下进一步的阐发性理解。我认为,当前的一些研究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范畴的理论内涵并没有给以十分准确的把握,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没有看到哈贝马斯交往行为概念的社会历史内涵;另一方面没有明确地区分广义上的交往行为和狭义上的交往行为。实际上,哈贝马斯持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和理解思路,他确曾将规范结构、实践知识、道德洞见与交往行为概念相提并论,这里所讲的规范、道德并不是在通常的纯粹道德主义、伦理主义立场上立意的,而是指称着一套用以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组织原则或调节规则,其中,生产关系构成了这种组织原则的基本内核,也包括经济系统中的产品分配规则。对此,哈贝马斯写道:“正像劳动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那样,劳动产品的分配也是社会性组织起来的。分配规则谈的不是对物的处理或者对物的有目的的和协调的使用,而是相互期待或相互利益的系统联系。因此,产品分配要求相互作用的规则,这些相互作用的规则是借助语言取得理解的水平上,在主体相互间作为交往行动的公认规范和规则,可以被个别情况所代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不断地被提出。”⑼组织原则当其没有被制度化时,还只是一种处于文化精神层面的理性化的规范结构,一旦被制度化,就开始引导人的行为,协调入们之间的关系,成为左右历史的实践性力量。哈贝马斯在《交往与社会进化》一书中曾说,交往行为是一种法定的制度在道德上的执行,交往行为的现实发生,需要借助于语言以及对规范的理解和承认,但是,语言、规范、理解都只是作为构成因素而存在的。交往行为是一种有历史内涵的现实关系,但它并不能脱离语言、理解自动运行,所以,将交往行为仅仅归结为认识关系、思想道德关系、一种理解行为,是一种片面性的理解。哈贝马斯本人确实主张过,交往行为是指在人们之间建立一种纯粹的理解式关系,他在《我与法兰克福学派》⑽(《哲学译丛》1984年第1期)一文中,曾提出交往行为是以理解为导向,以理解为目的的语言对话行为。这种理解,与他在《交往行动理论》一书中对交往行动概念的理解和说明是一致的,他说,所谓交往行动就是指“使参与者能毫无保留地在交往后意见一致的基础上,使个人行动计划合作化的一切内在活动”⑾但是,这是交往行为理论的一种特定意义上的实践指向,即为解决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而设计的一种理想化的语言交往模式,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解与亲善。前面所提到的经由符号协调、遵行有效性规范而进行的主体间互动关系这种理解是广义上的。我们只有做出这种区分,才能真正理解和解释哈贝马斯交往行为范畴的历史内涵和社会内涵,才有根据认为交往行为不是像人们一般所理解的那样,是一种单纯的言语交往意义的思想道德关系。

此外,还需特别指出的是,交往行为概念尽管内在地蕴含生产关系的意义,但是在哈贝马斯那里,与马克思的生产关系概念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他的交往行为的思想内涵,要比生产关系概念宽泛得多。此前我们已揭示,它是一套组织原则、调整规范引导下的行为,但内容并不局限纯经济关系。马克思的生产关系则仅指人们在生产中发生的客观经济关系,哈贝马斯在此放弃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对划分,上层建筑因素,如原始社会亲族体制下的各种制度、常规、习俗以及禁忌等,还有阶级社会中的阶级结构关系都被认为是直接内在于经济中的交往原则和规范性内容。

(2)主体间规范结构的历史进化功能

哈贝马斯的进化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进行历史唯物主义重建的。在原来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不同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主体间规范结构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反向决定作用。在哈贝马斯看来,生产力主要是指一种技术-组织上可用的知识,也就是主体拥有的工具理性能力。这种能力决定了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他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受制于主体间的关系结构。为此,他说道:“一个社会的组织原则限定着可能性的范围,它特别决定着:在哪种结构里,制度系统的变化才是可能的;在什么程度上,生产力可利用的能力能被社会加以运用;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又在什么意义上才能被催动;在什么程度上,系统复杂性和适应性能力可以被提高。”⑿这段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在技术知识增长,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果原有的调节主体间关系的制度框架、组织原则、生产关系模式不发生转变,那么,这种增长了的知识和能力还只能作为可利用的潜在生产力而存在,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际地应用于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因为这种制度和社会交往模式限制着生产力知识利用的程度、范围和可能性.所以,要实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构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一体化形式,交往行为的进化是社会进化的领步者和引导员。“因此,对社会进化来说,道德-实践意识领域中的学习过程,具有起搏器的功能。” ⒀

第二,生产力的历史进化功能及其限度。哈贝马斯并不否认生产力的历史进化功能,相反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化相当重要的方面,因而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化的一把重要的标尺。然而,在哈贝马斯看来,生产力在社会进化中的地位与意义显然无法与主体间的规范结构、与生产关系原则一比高下。生产力的发展被哈贝马斯赋予为社会发生进化的问题引发机制,即能引发社会系统产生问题,打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原有的平衡性适应关系,激发对原有生产关系的变革与重建。由此看来,哈贝马斯在一定意义上,承认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作用,因而肯定了生产力的进化价值。但哈贝马斯认为,生产力的这种历史功能机制并不是贯彻始终的,或者说,并不总是能够成为进化的问题动力。为此,哈贝马斯曾特别指出:“导致第一个文明的出现或导致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伟大的内在的进化性进步,尽管是跟随生产力有意义的发展,却不是以生产力有意义的发展为条件。在这些场合中,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导致某种进化挑战。” ⒁言下之意是,无论是文明时代的诞生,还是中世纪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转折,都不是由生产力,而是直接由交往行为的进化学习、社会结构形态的进化变迁实现的。这样,哈贝马斯对生产力的历史作用给以了很大的限制,认为其进化功能的发挥是有限度的。

第三,文化意识形态的进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作用的中介。根据前面的论述,生产力的提高与发展依赖社会结构的变革和社会一体化形态的重建,那么,什么因素能够促生这种社会变革与重建呢?在哈贝马斯看来,这种社会变革并不必然要求人们对外在自然控制能力的扩展和增长,而要求某种道德——实践类型的知识必须增长和进化,也就是在某种主体间交往的观念和模式必须要进行革新,实现观念进步。换句话说,社会交往结构的重建,建立在世界观结构的重建基础上,世界观结构为社会变革提供必要的原则和方案。“这种情形,意味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通过意识形态而发生着作用。” ⒂这样,世界观的发展就被哈贝马斯认为是促使生产力(技术—组织上有用知识)和生产关系(道德—实践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的媒介性力量或中介性力量,成为社会进化的前提,进而言之,就是历史的进化通过文化观念的变革而发生作用。这一点,在揭示社会进化机制问题时,我们还会涉及到,这里不做进一步阐发。

从上面,我们充分地看到,哈贝马斯的发展理论凸现与擢升了交往行为在社会进化中的地位和意义。社会进化不仅是生产力的进化,同时进化也在生产关系、交往规范的层面上独立展开,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的内在关系上,这一发展理论极力主张以生产关系的进化来说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相反。用哈贝马斯自己的话说:“(人类)物种所学习的,不仅是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技术性的有用知识,而且包括对相互作用结构具有决定意义的道德—实践意识,交往行为规则确实对工具行为和战略行为领域内的变化做出了反应,并且推进了后者,…。” ⒃由此,主体间关系结构及其观念在历史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发展性价值。

第十一章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基本要求】

一、深入理解和把握结构主义的理论特征

二、重点掌握索绪尔的语言学结构主义及方法论意义

【参考学时】4学时

§1 概况

(一)什么是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首先是以具体科学来产生的,它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六十年代逐渐在法国兴盛起来,并很快取代了存在主义而成为法国社会的主导性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索绪尔(F.Saussure)、列维-斯特劳斯(Cl.L-Strauss)、乔姆斯基(Noam Chomsky)、阿尔都塞(L.Althusser)和皮亚杰(J.Piaget)

“结构”一词起源于拉丁文(Structura),原指一物的各部分要素之间联系或关系的总和。结构主义者的“结构”概念保留了这一含义。但是在结构主义者那里,并没有关于“结构”的统一的和普通的定义,各种结构主义者都把结构概念同自己研究的独特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只能从整体上对结构主义进行一翻总的描述。

1、结构主义是以人、社会和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化的人文哲学思潮。

结构主义的研究对象不是脱离人的自然界,而正是人社会和文化,具体包括语言、文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化学等,但它又不同于传统的与科学对立的人本主义哲学,而是科学化的人文哲学,它反对传统哲学中强调的主观性、人和历史,所以人们批评结构主义是“人的死亡”,它把人同化于一种客观的结构。为了使研究客观化,科学化,结构主义不研究人的意识,而研究人的无意识结构,不研究偶然的历史而研究静态的结构。所以我认为结构主义正是那种追求人的哲学的客观性,科学性,却丢掉了人的哲学的规范性和理想性的哲学。

2、结构主义是一种方法论,结构主义是横贯于各个领域的方法,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说:“社会结构不如说是一种运用于各种社会研究的方法”。(《结构人类学》P279-280)

结构主义方法论有三个主要特征:

A、强调认识社会文化现象要找出对象的静态的结构,而不承认结构有其历史的变化。强调一种共时性研究反对历时的历史的研究。

B、认识对象的结构不是认识对象的表层结构,而是透过表层结构去认识对象的深层结构,而这种深层结构只是人的无意识结构在文化现象上的投射。

C、结构主义方法强调结构优于要素、文化先于自然,社会先于个人的思想原则。结构主义正是想通过这些、原则和方法使人文科学摆脱主观性,摆脱人的自我中心走向科学。

(二)结构主义产生的背景。

1、结构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结构主义的真正产生是在六十年代的法国。而它之所以能在法国产生不是偶然的。在此之前法国到处盛行着与科学对立的反理性主义思潮,先是柏格森生命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代之而起的是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制度的发展,社会的有机性、整体性越来越高,以至于在今天,无论是总统还是公司董事长,无论是议会议员还是政府领袖都是整个官僚机构的一环,任何个人的力量对社会都无能为力,全社会就似乎是由一个神秘的结构支配着,因此,人们对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兴趣,结构主义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2、结构主义产生的科学背景。

自然科学史上存在着“原子论”的研究方法和“整体有机论”的研究方法,前者是一种还原论,即把高级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把整体的物质还原为要素的特性,随着科学的发展,这种方法越来越显示它的局限性,所以到了二十世纪,科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对事物整体系统,整体的有机结构的研究。物理学要研究物质的层次结构,化学要研究分子的化学结构。结构主义正是在这一科学背景下产生的。

3、结构主义的思想来源。

结构主义把自己看作是一种非传统意义的哲学,事实并不是这样,相反,它是各种哲学传统的一个综合。

首先,结构主义继承了哲学史上的先验理性主义传统。结构主义吸取了柏拉图关于理论世界结构体系的思想,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莱布尼茨的“天赋能力”的先验主义思想,他们还吸取了康德关于先验范畴体系的思想。

其次,结构主义还吸取了现代反理性主义的思想。如“现象学”、“精神分析”和“实用主义”等。结构主义认为研究人不能研究人的意识而要研究无意识,要发掘人的无意识中的理性结构。“无意识”这一概念正是精神分析学所经常使用的概念。

§2 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结构主义

一、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

语言学是结构主义产生的发端,其中索绪尔是首先在语言学中提出结构主义原则的。

弗尔特南·德·索绪尔(F.Saussure)(1857—1913)瑞士著名语言学家,按民族来说却是法国人,曾先后担任巴黎大学和日内瓦大学教授,被公认为语言学结构主义的创始人,其著名著作为《普通语言学教程》(有中译本),是由其学生在其死后整理出版的。

索绪尔的语言学结构主义有如下内容。

1、强调对语言进行共时态研究,反对传统的历时态研究方法。

索绪尔以前的语言学家多注重语言的历史发展和历史层次演变,研究词形、词义的历史诸形态,而索绪尔认为现实语言的词和其他语言因素与它的历史形态的联系并不是主要的。而应当通过阐明它与系统的其他因素——词的关系来显示自己的完整意义。

对语言进行历时态研究就是研究语言要素各自的历史,这是传统的原子论的或实体中心论的方法,在语言学上即“以词为中心”,而共时态研究必然要注重要素的关系。所以,对语言进行共时态研究就是把现实的语言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待。所以,接着他又对现实语言进行划分。

2、语言有两种基本表现形态——语言和言语。

索绪尔所说的语言(Language)指的是一种符合社会成规的先验结构或抽象语言系统。

言语(parole)则是在具体的日常情境中由具体的个人发出的语言表达和音响形象,又称话语(speech)。

在语言和言语的关系中,语言是第一位的,它是在人们的集体活动中无意识形成的,并独立地流传,它与说话人的个人意识相对立,个人的言语,即语言的具体表达必须服从社会的语言结构,才能加入这个结构,起到表达作用。用索绪尔自己的类比是,语言犹如象棋的那套抽象规则和惯例,言语犹如真实世界中人们实际所玩的一盘盘象棋游戏。象棋的抽象规则是独立于每一单独的棋赛而存在,是第一性的,尽管它是在每一具体棋赛中才取得具体的形式。

3、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封闭整体。

语言符号系统的独立性、封闭性和整体性是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意义的武断性决定的。

一个词即是能指,词所反映的概念即所指,如树的概念和“树”这一名词。这里的词主要具有“音响—形象”意义。二者的关系构成一个语言符号。但是无论是能指还是所指,都和实际代表的物质无必然的符合之处。如“树”和自然生长的树。

所以为了承认这个词,不可能求助于语言结构之外的现实。“树”这个词能代表生长在大地上的有叶物质,是因为语言的结构使它具有这个意思,使它只有代表树时有才效。

所以,可以说语言是由自我界定的,它是独立于现实的自我封闭的完整系统。

4、语言符号系统的各要素的基本关系是对立关系,要素只有在同其他要素的对立状态中才有意义。

语言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符号系统,那么“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关系正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P102)。在这个系统中一个基本的关系即是对立关系。比如一种联想的对立关系,在“男孩踢了一下女孩”句子中,出现的每一个词都和未出现而能够出现的词有着“公式化”的联系。就是说,存在于“说话者语言的内在库存部分”(《教程》纽约1959版123页)的那些仍通过自己来被选中来促进选中词的意义界定。如踢是由于“吻”“杀”的未被选中界定的。所以说语言符号之间存在着一定否定的对立关系,索说:“它们最确切的特征在于:别的概念所不是的,它们便是。”(P117)所以“任何把一个符号同其他符号区别开来的东西就构成符号”。即是说,联想的对立关系是语言共时性关系的一部分。

(任何一个语言符号只要构成同其他符号的否定关系即可成为符号)

5、任何语言符号的意义是由符号之间的关系即语言结构决定的。

这已是前面多次提到并必然得出的结论。正如索绪尔所说:“语言是由相互依赖的诸要素组成的系统,其中每一要素的价值完全是由于另外要素的同时存在而获得的”。(P114)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与存在主义精神截然不同的精神。存在主义强调个体主体的能动性,是一种极端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如个人本质、价值、自由)。结构主义语言学则否认任何个别要素的实际本质,而把它的本质归结为同其他要素的关系,归结为结构。

索绪尔提出的整体性原则,共时性原则,成为后来结构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中的结构主义方法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28—)犹太人,生于美国费城,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早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语言学、数学和哲学。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教授,哈佛认识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其主要著作有《句法结构》(1957),《笛卡尔语言学》(1966),《语言和心理》(1968)

乔姆斯基主要研究了语言产生的三个层次,如图示:

改写规则

基础(短语结构规则)深层结构——转换——表层结构

词典

1、句法的基础部分

乔姆斯基认为生成语法与传统语法有两个不同之处。

(1)生成语法不象传统语法那样只以话言事实为研究对象,对之进行分析,整理分类归纳等,而是以造成各种语言事实的原则为研究对象,找出其发生规律和成因。

(2)生成语法不是为了教学和改造语言等目的,生成语法是语言能力的模式,而不是说话过程的模式。

这就规定了生成语法的任务,对象和目的。根据这些,他考虑了他对语言的学习情况。

他认为,儿童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无论如何他只能从周围环境中创造和学习有限教学的句子,而当过了儿童语言期(大约2—4岁)之后却能创造出无数新的句子,并能听懂无数过去以来听到过的新句子。这说明语言的学习并不是经验的,否则儿童只能听到多少句子,能讲多少句子。况且一只猫同儿童处于同样的语言环境却不能获得语言,看来人类语言的获得一定有人类自身的内部原因,对此,乔求助于笛卡尔的“先验论”。正因此,他称“生成语法”为“笛卡尔语言学”。

他认为“人类的生物禀赋本身含有一个确定着人们可能获得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的原则系统,而经验则只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这些原则起到完善或优化作用”。(《乔姆斯基语言理论介绍、乔姆斯基序》)对人类语言的先验性他作了浅显的比喻;“所谓语言学习‘似乎和身体的器官生长的情形似’”(同上)这就是说,人类的话言能力就象人的其它器官一样,可以在经验环境中发育成熟。

那么作为人类天然禀赋的原则系统或基础部分包括那些内容呢?

他认为这一原则系统包括两部分即(1)短语结构原则和(2)辞典。

短语结构规则是人类形成句子的一套原则,带有公理的性质。(见全增暇《西方哲学史》下P822)

辞典说明词的性质、结构,以及在形成深层结构时应得的位置。

2、深层结构与浅层结构

乔认为人类天赋的产生语言的原则系统生成语言的深层结构,并由深层结构转换为表层结构,(相当于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

乔所说的表层结构主要是指语言的语法结构,而深层结构主要指语言的句法结构(相当于认识的逻辑图式),举例:

(1)John is easy to please.(约翰容易取悦于人)

(2)John is eager to please.(约翰渴望讨好人)

这里(1)和(2)的语法结构相同,但深层结构即句法结构不同。(1)中“John”是“to please”的对象,(2)中“John”是“to please”的执行者。

同样也有深层结构相同,而表层结构不同的:

(3)John is difficult to teach.(4)John is difficult to be taught.可见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但二者却是有联系的,表现为:

(1)表层结构是深层结构通过一定的转换(变换)规则,转换而来的。他认为深层结构中有一套句法的结构规则,根据这些规则可以转换出不同的新句子,可以由一个深层结构转换为不同的表层结构。

(2)深层结构代表了句子的意义,表层结构则是句子的形式。

乔认为深层结构与浅层结构的这种关系使的不同语言的互相对译成为可能。他认为不同的民族语言各有不同的语法规则,即不同的表层结构,但却有着共同的句法规则即共同的深层结构,而语言的翻译过程,就是把一种民族语言的表层结构转换为共同的深层结构,再从共同的深层结构转换成另一民族语言的表层结构。

为什么各民族的语言会具有共同的深层结构呢?这回答了第一个问题。

评价:

(1)生成转换语法对于人们认识人类认识体系和图式以及人类脑的特殊性质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2)生成转换语法为计算机翻译人类不同语言提供了可能性。(深层结构形式化)

(3)转换生成语法对结构主义更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索绪尔强调了结构的整体性特征之外又强调了结构的转换性,即结构不是静态的,而是由一些内在规律支配的变化过程,强调了结构的自调性即结构由自身规律进行调整,不必借助外来因素。具有封闭性。这些尽管在索那里也存在但并不明确。

(4)生成语法带有一定的先验论倾向。(皮亚杰)

§3

第三节 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特(Claude Levi-strauss)法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哲学家。被认为是“最标准的结构主义者”。1908年出生于一个犹太人血统的家庭,早年在巴黎大学学习法律、哲学和心理学,后来对人类学感兴趣。1935—1939年期间在南美巴西的圣保罗大学业任教时曾领导一支人种学调查队深入当地印地安土著部落收集人种学资料,调查研究。曾任法任美大使馆文化参赞。1959年以来一直任法兰西学院社会学教授。

这种经验使他和萨特走了不同的理解道路,萨特经历了二战,切身体验了由此而来的各种痛苦、恐怖、绝望、苦闷时,形成他存在主义哲学的基调,而斯却未感受到战争的切实威胁,他一直沉漫在对没有时间性质的沉思中,所以他的理论反映着和平时期人们的要求。

主要著作:《亲族关系的基本结构》(1949)、《悲伤的热带》(1955)、《野蛮人的心灵》(1962)、《神话学》I-IV卷(1964—1971)、《结构人类学》II(1958)、《结构人类学》(1973)

一、对亲属关系的结构主义分析

斯特劳斯认为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原始的或文明人中间,每种制度、风俗的底层都有一种无意识的结构,在此意义上,他认为马克思的观点是正确的,他说:“马克思的那句名言: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正在创造历史,首先证明了历史的合理性,其次证明了人类学的合理性”。(合乎理性)(《结构人类学》P353)企鹅丛书1972)

据此,他首先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字模来分析了人类制度之一——新属关系。

他认为所谓亲属关系就是一个社会来与一个家庭有关的亲族称谓体系。如兄弟姐妹,父子,甥舅等。

象语言中的词能结合成句子一样,亲属关系也是由亲属成分即兄弟、姐妹等结合形成。

词与词根据语法结合而成的句子,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看来,不过是表层结构,它受内部的深层结构所支配,亲属关系也是这样,它只是表层结构,在其内部还有一种深层结构,即亲属结构。

那么这种深层的亲属结构的本质是什么呢?或者说它的基本关系是什么呢?斯以为这就是女人的交换。即“一个男人必须以另一个男人那里获得女人,那另一个男人不是把女儿便是把姊妹给他。”(同上P46)正是这种简单的女人交换才产生了兄弟,姐妹、夫妻、父子等亲族关系。

那么这种深层的亲属结构是从何而来的呢?他认为既然语言学的深层结构是先验的无意识结构,那么深层亲属结构也就同样是人类心灵的无意识本性的产物。

二、对神话的结构主义的分析

神话是原始民族对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以及人类社会中的家庭、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传说。对不同的神话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共同规律,这就是神话学的任务。

过去的神话学家有的把神话看成是集体的“梦”,有的看作是一种“审美游戏”的结果,而神话人物则被看作是“人格化的抽象物,神圣化的英雄”等。

斯特劳斯认为,这些解释把神话降到了儿童游戏的水平,看不到神话与世界以及神话和它所得以产生的社会之间的更为微妙的关系。所以这些答案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他认为必须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研究神话。这是基于对这样一种现象的考虑。

他发现,对于神话,一方面,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在神话里没有逻辑、没有连贯性,另一方面,从不同地区搜集来的神话之间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又把第一方面的信息性否定了。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只有用结构主义。

斯特劳斯同样用语言学结构主义的模式来分析神话。他认为神话有神话故事与神话结构之分,前者相当于言语,是有意识的产物,后者相当于语言。是无意识的产物。神话一般地说,最初都有一个创作者,后来经口头流传自然在情节上有所增加和改变就形成了一个神话的多种说法,这就是神话故事。但是每一种神话尽管有多种版本,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神话结构,而其不同版本不过是这一结构的不同表达而已。

(2)既然一种神话的各种不同表达不同版本反映了这一神话的共同结构,所以只能对神话作共时性研究。也即一种神话的不同版本反映了历史的演变情况,但它们之间不能说哪个更真实些,因为神话的内在的无意识结构是不受时间限制的。

(3)神话也象语言一样,是一个系统,它由许多因素即“神话语素”构成,神话的每一情节即是“神话素”。神话的意义不存在于各孤立要素之中而存在于要素的组合方式中。所以要了解神话的意义就必须找出神话的结构。

三、斯特劳斯对结构主义的贡献

斯特劳斯被称为最纯粹的结构主义者,他在结构主义人类学理论中系统地运用了结构主义方法,并作了一定的总结工作,他对结构主义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把语言学的结构主义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给予结构主义方法的普遍意义。

结构主义首先是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种特殊方法出现的,在乔姆斯基那里,结构主义方法已经有了普通化的基础,成为一切认识的本体论前提或先验前提,语言学家,特鲁别茨柯伊也曾提出一切科学的发展趋势都是以结构主义代替历史原子主义,但是真正在这方面作出成就,从而在学术界发生重大影响的则是列维-斯特劳斯。特伦斯·霍克思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一书中,认为斯特劳斯工作总的趋势最终转向对这样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探究即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包括艺术和宗教)是否不仅能应用语言学的方法来研究,而且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在本质是否相同于语言的内在本质。(参见该书中译本P25-26)。

正是在斯特劳斯把结构主义方法普通化的意义上,有人认为斯特劳斯应当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2、强调结构主义是模式化的理性主义方法。

斯认为,结构来自人的心灵的无意识部分,是先验的,这种先验的结构可以表现在一切人创造的文化现象中,认识这样的结构,只能使用假设推演的模型方法,即先假设一个模式,看它是否能说明这些现象,如能说明就是通过这个模式而说明了该现象的结构。对俄狄浦斯神话的分析就是这样,他说:

“我们试图对俄狄浦斯神话作同样的工作,对神话素作出几种排列,直到我们发现有一种排列和上面列举的原则一致为止。”(同上P212)

我们把这一思想同康德哲学比较一下更易理解它的特征。康德哲学有二个强调重点:(1)主体的创造性,(2)主体的认识形式。前者为存在主义所继承并发展为反理性主义,后者为斯氏所想,但取消了认识形式之系统的先验“自我”,所以同意法国现象学家T.利科尔的说法,利科尔认为结构主义是“没有先验主体的康德学说([法]《精神》杂志1963年第11期P63、633)(他说:“结构主义不是创造人,而是把人消溶掉”,“必须抛弃主体(人)这个令人讨厌的宠儿,它占据哲学舞台的时间已经太久了”。)

正是这一点使结构主义走向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并为了科学性而取消了主体性。成为人道主义的反对者之一。

3、对结构的特征作出了较明确的总结

斯特劳斯认为结构具有的特征是:

(1)结构展示了一个系统的特征,它由几个成分构成,其中任何一个成分的变化都要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

这里讲的是后来皮亚杰总结的结构的整体性特征。他对神话的分析就体现了这一原则,他认为神话的意义不可能存在于构成神话的各孤立神话素中,而是存在于各孤立要素的组合方式中。

(2)对于任何一给定模式都应有可能排列出同一类型的一组模式中产生的一个转换系。

神话故事和神话结构就是一种转换系,一种神话结构可以转换成多种版本的神话故事,所以他强调不能把神话结构和神话故事的一致性看作“镜中映象”,认为“它可以是一种转换”(转自《结构主义和符号学》P38)。

同样,亲属结构也可转换出不同的亲属关系体系,如在英语民族中姑、姨、舅叔是同一的,汉族则不然。

(3)如果一种或者数种成分发生变化上述特性使它能预测模式版如何反映。

(一个神话有了结构之后,总是自己产生与自己相同结构的神话)

这里讲的是后来皮亚杰的自动性概念,正是这特性使结构能维持自己的独立性,而不受外部因素影响。他说:

“亲属关系制度、婚姻规则、血缘团体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它的功能是借助盘根错节的血缘和姻亲联系,来保证社会团体的永久存在。可以把这看成是一种机制的蓝图规划,这种机制把妇女从他们的血缘家庭中“抽吸出来”,重新分配给各个姻亲团体,结果,这种过程就是形成新的血缘团体的过程,如此循环不已”。(P309)

正是亲属结构的自调机能,才能使亲属关系制度,亲属团体不断自我产生,自我维持。

(4)模式的组成应使一切被观察到的事实都成为直接可理解的。

这一点强调了结构的可理解性,或者说它使事实成为可理解的,即结构是一种理性的结构。我认为,这正是结构主义不同于精神分析之处。也是结构主义属于理性主义的根本鉴别点。

第十二章 科学哲学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科学哲学的主要问题

二、重点理解和掌握波谱和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

【参考学时】4学时

三个方面:

一、基本概况

二、波普的证伪主义

三、库恩的科学历史主义

第一节 基本概况

一、什么是科学哲学(提问学生)

科学哲学与科学的哲学的区别:前者为“Philosophy of science”后者为“Scientific philjsophy”。

Scientific Philosophy追求哲学的科学化。逻辑经验主义便是典型代表,逻辑经验主义强调要通过引进科学方法即引进数学方法和逻辑方法使哲学科学化。逻辑经验主义者莱欣巴赫《科学哲学的兴起》一书中指出科学哲学“在我们时代的科学里已找到了工具去解决那些在早先只是猜测对象的问题。简言之,写作本书的目的是要指出,哲学已从思辩发展而为科学了”。

Philosophy of science,属于部门哲学,与历史哲学,法哲学等处同一层次。是以科学或科学领域为限制的,与科学无关的哲学问题不在此列。它以科学为研究对象,回答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方法,评价标准概念,理论结构和科学发展模式等问题。

二、产生与发展

科学哲学是指20世纪30、40年代以来以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提出证伪主义为标志,60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流行起来的一种一个理论形态和现代西方哲学流派。

主要代表有:卡尔波普、拉卡托斯、库恩、费耶阿本德、夏皮尔和劳丹

科学哲学问题的早期发展:实证主义、分析哲学 逻辑实证主义(卡尔那普)。但这些哲学都不是专门对科学问题进行集中探讨的,没有局限于科学研究领域。后来波普开始对科学的发展和进化问题等进行集中探讨,标志着科学哲学作为一个流派的正式产生。

三、理论特点

1、研究局限于科学理论和科学活动领域,集中探讨科学活动本身中一般性的问题。如科学的划界、科学的发展模式、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的问题

2、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逻辑化形式化研究方式,批判经验证实原则和归纳主义,强调立足于科学发展史进行历史性、动态发展性分析,引入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维度。

第二节 波普的证伪主义

生平及著作简介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出生于1902年7月28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的一个犹太裔中产阶级家庭,毕业于维也纳大学。1928年,他获授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至1936年间在中学任教。1937年,纳粹主义势力抬头,波普尔移民至新西兰。他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即基督堂市)的坎特伯雷大学任哲学讲师。1946年迁居英国,在伦敦经济学院讲解逻辑和科学方法论,1949年获得教授职衔。1965年,他经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获封爵位,1976年当选皇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9月17日逝于英国伦敦。

爱因斯坦相对论对波普尔后来的科学哲学思想影响较大,波普尔甚至认为他所作的工作主要是使暗含在爱因斯坦工作中的某些论点明确化。波普尔的哲学思想涉及较广,包括科学哲学,社会哲学和本体伦三大方面,其中本体论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总在我们哲学界引起讨论,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哲学家。

他的主要著作有:《研究的逻辑》(1934)经在英文本中改为《科学发现的逻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历史决定论的贫困》(1957)《猜测与反驳》(1963),《客观知识》(1972)等。

一、证伪原则

所谓证伪原则,经验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不能被经验所证实,却必须有可能被经验证伪、驳倒。证实作为全称命题的科学理论是不可能的,而证伪在逻辑上却是可能的。能被经验证伪的都是经验科学命题。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证伪度较高的理论,通过证伪促进知识的不断增长,不断接近真理。

如何理解?

▲用经验证伪原则代替证实原则作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表现出一种反对归纳主义、反对证实原则的理论立场。

个别不能推出一般。由单称陈述逻辑地推论导出普通陈述是永远不可能的。“从逻辑的观点来看,从个别的陈述中,不管它有多少,推出一般陈述来,是显然不合理的,因为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可认成为错误的,不管我们看到多少只白天鹅,也不能证明这样的结论:所有天鹅都白的”。因而,证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反过来,单称陈述却可以合乎逻辑地推出全称陈述的错误。如,只要发现某一特殊的天鹅为黑,那么立刻就能证伪“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普通命题。

经验证实原把某些科学理论划到非科学的领域。如哥白尼、爱因斯坦的理论,在提出时往往离可观察性很远,不符合实际经验。按经验证实原则划线就会把它们排除于科学之外。

反之,按照证实原则,我们又会把伪科学划入科学领域。他举占星术为例,认为占星术也可以偶然地到经验证实,而把偶然的不能证实解释成人为的原因。

▲证伪主要指逻辑上的可能性,是否已经证伪是无关紧要的。在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水在100℃、在200℃达到沸点,在逻辑上是可能的,尽管世界上从来不会有这种本性。它们都是科学命题,尽管一个真一个假。

▲科学理论不能被经验所证实,但可能被经验暂时地确证,但最终都要被证伪。

▲证伪原则是划界标准,被证伪标准划出科学范围的非科学命题有几类:

(1)重言命题,它仅仅是同义词的更换。所有的单身汉都是未婚的。

(2)列出各种可能性的命题。如“明天可能下雨或不下雨。”

(3)数学命题,是逻辑真而不能证伪的。

(4)形而上学命题,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等。

(5)宗教理论。同形而上学。

(6)伪科学如占星术,相面术。

二、知识进步与增长的模式

P1→Ts→EE→P2……

    1、科学始于问题problem

    2、大胆猜想,提出假设tentative solution

    3、批判检验、消除错误error elimnation

    4、新的问题产生new problem

科学或科学理论则是开始于问题的。所谓问题就是矛盾或不一致。它有几个来源,(1)首先是理论与观察的不一致。(2)其次是理论与理论之间的不一致。(3)再次是理论内部的不一致。

有了诸种不一致,产生了问题,人们就要进行猜测,不能通过归纳的办法产生理论,而是提出理论假说。大胆的猜测和理论假设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进出假设说后,下一步的工作便是对理论进行批判和检验,波普尔认为这种通过以下途径。(1)对假说推论出来的结论加以比较,以此检验理论内部的一致性。如同一理论推论出来的结论不能矛盾否则便是理论系统内部不能一贯。(2)考察理论的逻辑形式以确定理论是否带有经验或科学理论的性质,是否是重言命题。这里的标准即是否存在被经验证伪的可能性。(3)同其他理论作比较,以确定当它经受住我们的种种检验,它是否构成科学上的进步。其标志是可证伪度。这主要是确定新理论是否比以往的理论有更丰富的内容,能说明更多的现象。如牛顿物理学与相对论。其标志是可证伪度。(4)通过应用以理论导出的结论来检验理论。波普尔认为,一个理论假说,如果经受了上述检验,而暂时未被证伪,那么,这个理论便得到了暂时的确认。这只能说它在某种上接近了真理,由于理论是猜测,不必然包含着真理,所以,一切理论最终都得被证伪,理论与观察的不一致,于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又开始了新的猜测与反驳,证伪的进程又是开始了。

第三节 库恩的科学历史主义

生平及著作

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1922—)1922年生于美国辛辛那提城,早年求学于哈佛大学,1949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47年开始研究科学史,于1962年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科学革命的结构》,此书在西方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使库恩获得了世界性的荣誉。

库恩担任美国科学史学会主席,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项目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著作除上面提到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之外,还有《必要的张力》(1977)《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的行星天文学》(1957)

一、“范式”理论。

他认为科学系统的核心就是“范式”,科学发展实质上是“范式”的转换过程。范式理论便成为库恩整个科学哲学的核心。

1.范式的内容

范式(paradigm)有模式、模型、范便的意义。

库恩从来没有对“范式”这个对他来说十分需要的概念作过明确的、定义性的解释,而是随着场合的不同而作不同阐述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他对这个思想作多种解释。以中我们可以透出范式的内容。

(1)一般的形而上学原则和信念。

如支配牛顿物理学的是机械论的自然观,托勒密的“地心说”的形而上学原则是上帝创造人的宗教基本教义。

(2)明确表述的基本定律和理论体系。

这相当于拉卡托斯研究纲领的“硬核”部分。如牛顿的运动定律立于牛顿物理学范式。又如麦克斯韦方程式之于经典电磁理论范式。

(3)一般的方法论规定。

这里包括者本定律应用在不同环境情况的方法,如把牛顿定律应用于行星运动,台球冲撞等现象上去的方法。也包括更一般的方法论原则,如不新地使范式才与自然想符合。

(4)范式也包括实施理论能必需的仪器制造和仪器使用技术。

如牛顿范式应用于天文学便包括各种合格的望远镜的使用和使用望远镜的技术,以及对用望远镜的资料加以校正的各种技术。

(5)此外,范式还坚包含各种社会因素对科学的影响,如历史,经济,文化,民族传统和社会心理等,范式的这一内容表明库恩的科学哲学已经向人文主义靠拢了。

总之,库恩的范式内容十分庞杂,但是这许多内容不外乎这样三方面,或者主要是这三方面,即(1)形而上学信念,世界观,(2)基本的定律,规则,方法等。(3)社会,文化,心理等传统。

2.范式的特点

范式除上述内容外,范式还有以下特点。

(1)范式形成于一次重大科学成就,这种成就首先,是把一批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使他们不再进行各种形式的尝试。

(2)其次,这种成就又是以无限制地为信奉者解决各种的问题。

库恩把这两个特点作为范式的根本特征,他说:“凡是具备这两个特点的科学成就,此后我就稿之为“范式””(《科学革命的结构》)

(3)范式是“专业母体”,它由“科学共同体所掌握,组成科学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是指在一定领域中有共同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科学家集团。而这里库恩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指的就是“范式”。他说:“一种范式是,而且也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能共有的。反过来说,也正是由于他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科学共同体。”(《再论范式》)

(4)范式是科学家集团的共同信念。

他认为,在一定历史时期,科学家集团的成员由于接受共同的教育和训练,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共同的信念,认为这种范式是解决一切困难的钥匙,这时范式就成为一种信念,它使科学家们的研究产生一种狂热,想把自然界“强行纳入范式的思想框框里去。”(《科学革命的结构》P151——152)如牛顿力学,当时人们认为牛顿力学几乎可以解释宇宙一切现象了。

至此,我们可以给范式下一个较符合的定义。

范式就是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从而形成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规定该学科发展方向的理论框架。

二、科学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本质上是范式的产生,发展和变换的过程,库恩把这一过程总结为这样一个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危机与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1.前科学阶段。

此阶段的根本特点是,尚未形成范式,各派学说互相争论,相互间的批评成为正常形态,而不象常规科学以解决困难为正常方式。多数社会科学正处于这一阶段。随着争论的发展,由某一显著的科学成就形成了大家接受的解决疑难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等即形成范式,科学便进入成就期,从而进入常规科学期。

2.常规科学阶段

库恩认为,一个科学自出现了统一的范式后,就进入常规科学时期。此谓常规科学就是在一个统一范式指导下进行常规研究的科学。

(1)常规科学的特点

第一,常规科学的目的是坚持和发展范式。与前科学时期不同

常规科学研究不要求改变范式,而是范式内的研究,是坚定不移地用范式去解决科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用他在《必要的张力》一文中的说法来说,这时的思维是一种收敛思维,即在一定的传统范式来继续的思维。

我们在谈范式的特定时指出范式既能把一批人吸引到它这里,同时又为信奉者解决各种问题,而进行广泛的研究。常规研究即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它是一种“圣战”信奉者带着对范式宗教般的热情,妄想解决一切范式尚未能说明的异例。从而扩展范式的应用范围。他也认为如海卫星对天王星的摄动。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第二,常规科学是解决难题的活动。

他把常规科学家解决难题的活动比之下棋和猜谜,下期中遇到难棋,猜谜中遇到难题,谁也不会怀疑犯规和谜底是否正确,而是怪自己的能力。

常规科学家在发展和完善范式的过程中如发范式跟观察和实际事实不一致及运用范式解决问题失败时,不是象波普说的那样,范式被证伪,从而被抛弃,库恩认为,科学家不是去怀疑范式,而是怀疑自己运用范式的能力,检查和审核自己的设计,计算及使用仪器等条件方面是否有误差等等,他说:范式犹如工具,“只能责怪人,不能责怪工具。”

所以,库恩把常规科学的这一特点作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波普尔也并提出划界问题,他的划界标准是可证伪性,根据这点他认为占星学,由于使用模糊传言,而使它失去了可检性成为伪科学。

库恩认为把占星学划归伪科学是对的,但应非由于其论断不可检验,而是由于它不能进行常规科学能进行的解决难题的程序。

他把天文学家和占星术士作了对比。

他说,如果一个天文学家的预测失败了,他可能要找出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难题来,如计算,资料等的误差,或者增加各种理论修改等,他们为一个多年来,正是围绕着这些理论上和数学上的疑点以及仪器方面的相应疑点,共同构成了天文学研究传统。相比之下,占星术却可经常遭到失败但却并不产生疑点,应就他们也可以对失败进行各种解释,但却并不研究这些难题,也不解决这些难题。占星术缺乏解决疑难的传统,这是占星术是伪科学的根据。

(2)对常规科学的评价

由于常规科学的这些特征,库恩清楚地意识到常规科学的积极意义和消积意义,我以他们两方面对常规科学作出评价。

首先,常规科学为科学家提供了发展各种理论细节的机会,使他们得以深入细致地研究自然界的某一部分。是科学进步的必要环节。

其次,正由于在常规科学中科学家盲目地信仰范式,教条式地墨守范式,不许有任何超越范式的突破,所以“它常常压制重大的革新”严格地限制了科学家们的视野。(同上)常规科学又有巨大的保守性。

3.科学危机与革命时期——非常规科学阶段。

我们知道,一个范式包含着观察和描述世界的一种特定的概念框架及基本方法论原则,但我们不能指望任何一种范式是尽善尽美的,所以随着常规科学的发展,这种匹配不当必然严重起来,出现这样一些现象时,科学革命就到来了。

首先,异例转化为反例。

异例就是范式的反常,相当于波普的“证伪”一词,因为反常例子会证伪一理论。一般来说,常规科学家总是把异例当作“难题”来解决,而不怀疑范式的正确性。

但是如果在数量上反常或异例的数量越来越多,堆积起来而不能为常规科学家的努力所解决,同时在性质上,这些异例又是对范式基本原理的打击,这时异例便成为导致危机的反例——它动摇人们对范式的信心。

其次,范式的修改越来越成为特设的。

异例要求对范式作局部修改,当几经修改,异例仍然不能到解释时,人们便会发现,范式的修改越来越变成假设的。

最后,科学共同体意见不一,开始解体。

而对不能解决的异例,科学共同体对于各种修改意见越来越不一致,对现存的范式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态度,以而开始了求助于哲学和对基本原理(范式)的修改。各种新理论层出不穷,于是由基本原理统一在一起的科学共同体解体了,以而常规科学也就结束了。

与常规科学时期相比,非常科学时期主要表现为这样两个特征:

(1)统一的范式失去约束力,各种理论纷纷出现,所以各种理论之间的批判成为科学流动的正常形式。

这一时期科学家们提出各种修改方案,甚至提出各种新的理论来取代旧范式,开始从事哲学和形而上学的争论,试图用哲学的论据为自己的理论开道,科学世界天下大乱。

(2)此时科学选择一个新范式认取代旧范式,而不是发展旧范式。

非常科学时期,旧的范式已变为科学发展的特性,必须打破它,科学才能发展,而打破它就必须选择新范式来替代。

4.新的常规科学时期

当出现新的,普遍被接受的范式时,新的常规科学时期便出现了。库恩认为,新的范式与旧的范式是互不相容的,它们之间没有逻辑的可比较性,他提出了关于新旧范式的不可比理论。它们也是如何选择新范式的理论。

(1)新旧范式代表着不同世界,科学家由忠于一种范式到忠于另一种范式的变化是一种“格式塔”转换,或者世界观的改变。

(2)对新范式的选择没有任何根据。科学家们所作出的任何证明都具有某种“劝诱性”。

正是由于不同范式代表不同的世界,它们之间是不可比的,所以没有任何的论据可以证明一种范式比一种范式好一些,以而使科学家们作为选择。证明一种范式比一种范式好之所以是不可能的,主要有两点理由:

A.科学家们对科学理论价值判断的根据多方面的,分别科学家的范式选择取决于他把哪能方面根据放在第一位。

库恩认为,判断理论的好坏一般地应根据这样一些因素如简单性、社会需要、准确性、无矛盾性、使用范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但是这些能把科学家们的选择统一起来,因为不同科学家可成分别对其中某一方面过分偏爱,并把它放在优选考虑的地位。

因此,一个科学家就有可能由于某种数学特点的简单选择了哥白尼范式,另一个科学家则可能根据社会需要,而在哥白尼理论中看到改革的可能而选择这一范式,第三个则可能同样根据社会需要即哥白尼理论破坏了宗教理论,以而使社会理论假设毫无根据,从而选择哥白尼范式。

这些科学家同样应用着上述理由,但都没出不同的选择,有趣的是,有些相同的选择却又根据不同的理由。

B.在选择范式的讨论中,各种范式的信奉者往往使用自己范式的准则和价值标准来评判各种范式,关于范式选择的各种论证都是劝诱性的,对新范式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它同科学家的心理、社会政治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等紧密相关。对它们的威信求助于心理。正是这样,他把科学革命同政治革命相比拟,政治革命的同的在于以一种政治制度本身所禁止的方式改变这些政治制度。所以在政治是无可凭借的。否认了选择新范式的逻辑根据,必然走向非理性主义和相对主义。《现象学运动》,156页。《现象学运动》,156页。《现象学的观念》,第37页。《现象学的观念》,第47页。《现象学的观念》,第47页。

6《纯粹现象学通论》,第127页。《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37页。《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64页。《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61页。《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62页。《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第5-6页。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页。

下载《西方哲学史》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方哲学史》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方哲学史教案(五篇范例)

    第二章中世纪哲学 第三节中世纪的唯名论与实在论 经院哲学从其产生之日起,它的内部就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倾向和派别:唯名论与实在论。一般说来,实在论属于正统派而唯名论则被看作......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上卷读后感 整个西方的哲学史就如同浩瀚的星空,闪耀着各种哲学家的智慧,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们所闪耀出来的哲学星光。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位......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时间显得很有限。读得不多,可能真正关键的理论也尚未读到,但是在看序言部分时,便已有了些许模糊的感受。它让我有想把这次漫长的阅读坚持......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1 以前看过很多哲学的书籍,看的我是雾里看花,一头雾水啊!这段有时间了,从头又读了一遍哲学,终于让我知道什么是哲学了。就是一般比较有思想的人,整天吃饱之后,玩......

    西方哲学史 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1、试从“有定形”和“无定形”的角度来说明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思想的发展脉络。2、为什么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创了西方形而上学之源......

    西方哲学史讲稿

    “西方哲学思想”讲稿 一导论 1、西方哲学的源流;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精神家园。(黑格尔)(希腊得名于神话:普罗米修斯生丢卡利翁和皮拉,他们是大洪水后仅剩的两人,他们的儿子希伦是......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苏格拉底在其一生中没有写下只字片语.他的思想完全是通过他的两位学生色诺芬和柏拉图以谈话录等形式记录下来.色诺芬是个军人,他的思想是因袭守旧......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可以说,在苏格拉底之前,人类的意识是由酒神的迷狂主导的,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在虔诚之中呐喊世界是一团不灭的火焰,可以听到荷马在疯狂之中演唱神与英雄们强大的力量;而到了苏格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