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数高楼》及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中班音乐教案《数高楼》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启发幼儿根据乐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高楼,以说唱结合的形式体验歌唱的快乐,并能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念白部分,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数高楼》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根据乐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高楼。
2.激发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3.以说唱结合的形式体验歌唱的快乐,并能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念白部分。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发音练习,学唱并用动作表现“哩哩哩哩、恰恰恰”的乐句。
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感知并熟悉歌曲的前半部分的旋律。
师:你们看,草地上小弟弟小妹妹在玩什么游戏呢?想不想和他们一起到草地上玩玩呢?
弟弟妹妹在草地上玩的时候唱了一首好听的歌,刚才你们听到我唱了吗? 她们怎么唱的呢?你们听这两句一样吗?小朋友们看,这个和前面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二、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学习完整演唱并表现搭高楼的方法。
1.请小弟弟和小妹妹和我一起来数高楼。
师:看,小弟弟小妹妹发现了什么?(高楼)
小弟弟小妹妹呀想请他们的好朋友一起来数高楼,他们会怎么邀请呢?
教师示范:老师还会把它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呢,听!
(来来来,小弟弟,来来来,小妹妹,我们一起数高楼,哩哩哩哩,恰恰恰,哩哩哩哩,恰,恰恰恰)
你们想不想请你们的好朋友一起来玩呢?(师幼共同演唱。)
2.在说唱变化中体验节奏型变化的不同韵律。
看,这座高楼一共有几层啊?那你们猜猜,高楼里都住着谁呢?
启发联想。总结:“一层楼,住着谁?一只小猫喵。”
听听声音。总结:“二层楼,住着谁?两只小狗汪!汪!。”
看看图形。总结 “三层楼,住着谁?三只老鼠,吱吱吱。”
猜猜谜语。总结:“四层楼,住着谁?四只青蛙,呱呱呱呱。”
数数念念。总结:“五层楼,住着谁?五只小鸡,叽叽叽叽叽。
完整练习A歌唱与B说唱。
3.引导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教师进行前示范,用优美的声音、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
启发幼儿用恰当的语气表现乐曲中的衬词,引导幼儿唱衬词的时候,声音要象小皮球一样跳起来。
用对唱的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歌曲,提醒幼儿注意看教师指挥演唱歌曲。
三、鼓励幼儿一起合作表演歌曲。
引导幼儿用身体来搭高楼,用歌声来数高楼,让幼儿在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同时,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1.分角色演唱:男孩子歌唱,女孩子说唱
2.角色交换进行表演唱。
课后反思: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更是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因素。歌词中有个别词组句子幼儿不太容易理解,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因为有几句后面加了个 “哟”字,小朋友初步会唱的时候,每句后面都加了个“哟”字,我通过语言提醒幼儿好几次,都没有效果,当时我想,这样下去不行,要是唱的时间长了,就更难改过来了,所以我必须马上纠正过来。(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我想用语言不行,就用手势提醒法试试看,我和小朋友说好了,唱过去这一句后面有“哟”字的时候,我就提前用手臂交叉在胸前,要是没有,我就不做动作。一试之后,效果真不错,就这样在多次用手势的提醒下,幼儿终于正确的演唱歌曲了。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整个活动我注重强调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通过团体的情感互动,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
本文扩展阅读:高楼即高层建筑,按传统来说,一般9层以上,带电梯的楼宇即可以被称为高楼。但在现代社会,由于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高度也越来越高,对高楼又增加了新的定义,一般18层以上被称为高层建筑,100米或30层以上可以被称为超高层建筑或摩天大楼。在中国大陆,建筑规范规定100米以上高度的属于超高层建筑;在日本、法国则超过60米就属于超高层建筑;在美国则普遍认为500英尺(约合152米)以上的建筑为摩天大楼。根据世界超高层建筑学会的新标准,300米以上为超高层建筑。
第二篇:中班教案数高楼
中班音乐活动:数高楼
《纲要》在艺术领域明确指出能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和能力;有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的目标,本节音乐活动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以音乐游戏,通过同伴间的互动、合作等形式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促进幼儿与同伴间的交流,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一、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有节奏地数高楼。
2、促进幼儿与同伴间合作的经验。
3、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图片。
2、配套光盘。
3、幼儿已有观察高楼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1)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来看一看高楼,你们见过高楼是什么样子的吗?(2)我们的城市有许多的高楼,你们数过吗?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数一数高楼。2.出示相关图片,理解、记忆歌词:
(1)教师生动、有表情地朗诵歌词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含义。(2)提问引导幼儿学习歌词中数高楼的部分。
师:我们呢一起来学学歌曲里面是怎样数高楼的?(请幼儿跟随教师侯,边看图片边学习歌词中是怎样数高楼的)
(3)学习随音乐旋律朗诵歌词。教师放音乐伴奏,幼儿朗诵歌词 请幼儿跟随教师后清唱歌词:
师:请小朋友们跟随老师后面,轻轻地学唱歌词。请幼儿感受歌曲曲调,幼儿随音乐拍节奏: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跟着节奏后面拍拍手!
5、幼儿学唱歌曲,教师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演唱。(1)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熟悉了歌词和节奏,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要用你们最好听的声音来唱哦!
(2)学习歌表演,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师:这么好听的歌曲,你们学会了吗?老师想请你们开动小脑筋,来为这首歌编动作,比一比,看谁想的动作最多。6.玩游戏:数高楼
(1)教师边交待游戏规则,边做示范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好听的歌曲了,现在我们来边唱歌边玩有趣的游戏吧。①全班幼儿站成圆圈,面向圆心,另请两个幼儿做“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
②第1—4小节:圈上幼儿边唱歌边手拉手,按顺时针方向走4步,再按逆时针方向走4步。
③第5—8小节:圈上幼儿立定唱歌,同时拉着的手高高举起搭成高楼。“弟弟”和“妹妹”钻进门洞后,抬起头来看高楼。
④反复第1—8小节:圈上幼儿手不动,站着唱歌。“弟弟”和“妹妹”在圈上幼儿搭成的门洞里钻进钻出,注意不要互相碰撞。
⑤第9—10小节:“弟弟”和“妹妹”各站在圈上一个幼儿的面前。圈上幼儿一边唱歌,一边两臂屈肘,两手交叉抱肩(肘抬平)。
⑥第11—18小节:圈上幼儿站着不动,“弟弟”和“妹妹”按节奏依次用食指碰圈上幼儿的手臂(两拍碰一次),同时口中唱“一层楼,二层楼……”表示数高楼。当数到“十层楼”时,数高楼的幼儿手指碰在谁的手臂上,这个幼儿就要跟数高楼的幼儿互换位置,变为“弟弟”或“妹妹”。游戏继续进行。
(2)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游戏。
7.活动结束,教师表扬表现好的幼儿。
四、活动反思
本节课了充分切合生活经验,选择“高楼”这个主题,融入音乐、游戏,合作游戏等多种形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习歌曲时,教师利用与之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记忆并理解歌词内容,根据多种提问一步步学习,如:怎样数高楼?放音乐,跟着节奏说歌词等,幼儿很快便掌握歌曲内容;兴趣得到了更大的提升。进入到游戏环节中,课堂氛围在前面的基础上,显得更为活跃,教师通过先请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示范游戏流程,在反复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体验边唱边游戏的乐趣。
第三篇:音乐《数高楼》教案
音乐《数高楼》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有节奏地数高楼。
2、学唱歌曲和给歌曲编动作。
3、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1)师:你们见过高楼是什么样子的吗?你们能用自己的身体手和脚表现出高楼的样子吗?
请小朋友出来做高楼的样子。
(2)我们的城市有很多的高楼,是不是啊?你们有没有数过?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数一数高楼。
(3)今天呢,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也是关于数高楼的,我们一起来听一下他们是怎么数高楼的好不好啊?
二、欣赏歌曲
1、请幼儿感受歌曲曲调。
2、幼儿随音乐拍节奏。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跟着节奏后面拍拍手。
3、引导幼儿说出歌词,记住歌词。
4、幼儿学唱歌曲,教师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三、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熟悉了歌词和节奏,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要用你们最好听的声音来唱哦。
四、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师:这么好听的歌曲你们学会了吗?老师想请你们开动小脑筋来为这首歌编动作,比一比,看谁想的动作最多。
五、玩游戏:数高楼
(1)教师边交代游戏规则,边做示范。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好听的歌曲了,现在我们来边唱歌边玩有趣的游戏吧!(2)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游戏。
六、活动结束,教师表扬表现的好的幼儿。
第四篇:中班说课:数高楼
中班歌曲《数高楼》
一、设计意图:
我们知道,音乐是孩子的天性,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要引导孩子喜欢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那么寻找合适的教材也是相当重要的。《数高楼》是一首旋律上口易唱,行动活泼,富有动感的2拍子歌曲,音域范围是C1-C2,在歌词方面,歌词虽然比较繁复,但是里面没有特别难理解的地方,而且里面的说唱十分新颖有趣,非常适合孩子的口味。节奏中出现了2个附点音符和2个休止符,这对于中班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我们班的孩子喜欢唱歌,对音乐也有初步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但对唱歌缺乏持久的热情,如此有趣的说唱歌曲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而一个乐句中既出现附点音符又出现休止符也能提高幼儿对于节奏的把握,因此我选择此内容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二、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感受歌曲,在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能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
2、尝试有节奏地数高楼,感受说唱活动的乐趣。
三、为了达成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图谱
2、节奏谱两份
一份是数高楼的节奏,一份是有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节奏谱。
3、录音机、音乐。
4、高楼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律动《郊游》入场,导入活动
(二)、感受歌曲,在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能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
(三)、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一)、律动《郊游》入场,导入活动 师带领孩子听郊游的音乐进入教室,引导孩子能跟着2拍子歌曲合拍地走进教室,并能根据歌词内容自由创造合拍地做各种动作。在这里我需要关注以下细节,幼儿做动作时的空间位置。要引导幼儿分开一点,不能太挤。在歌曲结束的时候适时出示高楼的图片,导入活动。
(二)、感受歌曲,在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能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
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我在这里分为2个步骤:
1、了解节奏型,尝试有节奏地数高楼
以:“小弟弟、小妹妹他们也在数高楼,我们来听听看他们是怎么数的?引导孩子倾听音乐,鼓励孩子讲述是怎么数高楼的?同时出示节奏谱,因为有两个节奏乐句是一样的,所以在出示的时候上面一句,下面一句,这样便于比较理解两个乐句是一样的。出示节奏谱后鼓励孩子看图谱有节奏地数高楼。为下面学唱歌曲做铺垫。
2、利用图谱,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能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
由于在这里由于歌词比较繁复,所以引导孩子用图谱记忆歌词。通过提问:这首歌曲里除了听到数高楼你还听到什么呢?引导孩子回忆歌词内容,教师并出示图谱,由于本首歌曲的歌词十分繁复,所以我觉得教师有必要清唱一遍歌曲,带领幼儿逐句回忆,借助图谱引导幼儿记忆,把握歌曲的内容和节奏,在歌词中有一句比较难理解的“答数没法求”教师要向幼儿解释是因为楼太高了,数不清楚,所以说答数没法求。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演唱歌曲,在开始演唱的时候要指导幼儿看着图谱演唱,看着图谱演唱能引导幼儿更准确地记忆歌词,把握歌词,在演唱的时候,里面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这个乐句是整首歌曲的难点,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把这个乐句拿出来,鼓励幼儿拍一拍节奏,掌握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在休止符的地方可以摊平手表示。然后从看着图谱演唱过渡到跟着琴声演唱。引导幼儿唱准音,把握节奏。在跟着琴声演唱的时候可以演唱3遍,逐步加深要求,可以从唱得轻一点到唱得响一点。并提醒幼儿唱准休止符唱清歌词。
(三)、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反复的学唱是一种枯燥的活动,我认为音乐活动中给予幼儿欣赏、表现音乐的机会也非常重要,为此,我设计了这个环节,引导幼儿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这个环节中幼儿的表现欲望很强,要关注幼儿以下细节:
1、要关注幼儿的空间位置,可以一半幼儿在旁边搭一排高楼,一半幼儿边唱歌边数。
2、要提醒幼儿用符合音乐情绪的动作表现音乐,鼓励、欣赏幼儿的表现,为幼儿的积极表现注入动力。
五:活动延伸:进行音乐游戏《数高楼》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
第七周
2012 年3 月21 日 活动名称
科学:各种各样的风筝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风筝的结构以及风筝上天的科学原理。
2、师生合作,尝试让风筝上天。
3、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风筝的结构以及风筝上天的科学原理。
活动准备
风筝上天的原理介绍,风筝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测风筝上天的秘密
1、出示风筝
“这是什么?有哪些部分组成?”
“风筝是怎么样上天的?为什么叫它风筝呢?”
2、幼儿大胆猜测并讲述。
二、介绍风筝上天的科学原理
1、风筝究竟是怎么样飞上天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2、观看资料,教师介绍
“谁来当一回小科学家,给大家介绍一下风筝上天的原理?”
3、幼儿介绍→教师小结
三、师生游戏,尝试风筝上天
1、“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风筝上天的道理,那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2、户外游戏,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浓,能通过教师的讲解知道风筝上天的原理,从而产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从活动的情况来看,幼儿对风筝上天的科学原理已经理解透彻,能用自己的理解、简单的语言讲述风筝上天的科学原理。另外本次活动以放风筝结束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幼儿在理解原理后借放风筝更直观地观察风筝上天的原理。
第七周
2012 年 3 月 23 日 活动名称
健康:放风筝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探索风筝的不同玩法,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
2、练习肩上投过高130-150cm的障碍物,提高投掷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3、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能在肩上投过高130-150cm的障碍物。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自制的风筝,130-150cm的障碍物。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小手小脚动起来。
1、热身操:稍息、立正、抱臂看齐、小手挥挥、小脚跳跳„„(教师自编)
2、器械操:幼儿人手一副哑铃随口令有节奏地练习各种动作。
二、花样玩风筝,探索不同的玩法。
1、分小组自由玩风筝。
将幼儿分成4组,鼓励他们探索风筝的玩法。师:“请大家分成四组玩风筝,看一看、比一比谁玩风筝的方法最多?而且还和别人的玩法不一样?”
2、分组游戏,教师适时指导。
3、交流讨论。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玩风筝的?”(幼儿交流、演示)
4、小结并提出新要求。师:“刚才小朋友玩的都很好,现在我想给大家增加一点难度,你能把风筝投过这样高的障碍物吗?应该怎样做?”(个别幼儿回答并示范,教师小结。)师:“就是这样做的,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5、幼儿练习,教师做适时的指导,主要指导幼儿肩上投掷的动作。
6、活动评价。
三、放松活动:马兰花
活动反思:
对于放风筝是幼儿喜欢的事情,小朋友们喜欢在操场上跑来跑去的感觉。互动中幼儿探索不同的风筝玩法,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自己想,自己玩,觉得很有意思,同时他们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玩法。教师在幼儿玩的过程中增强了一定的难度,给简单的玩法提出一定的挑战,幼儿很感兴趣,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了本次活动。
第七周
2012年 3 月 22 日 活动名称
美术欣赏:中国的名风筝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片,了解各地区不同的风筝制作工艺。
2、对中国的渊源文化有一定了解,激发兴趣。
3、养成良好的作品欣赏习惯。
重点、难点
知道中国的各个地区有不同的风筝。
活动准备
具有地区代表性的风筝图片各一幅(ppt模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风筝是中国典型的民间玩具之一,你见过什么样的风筝?你知道它是哪个地方制作出来的吗?
2、教师:我们知道风筝在中国各个地方都能见到,在这些地方又以山东潍坊、北京、天津、江苏南通等地的风筝最为著名。你知道这些的风筝他们的制作方式、风筝形状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吗?
3、教师: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这些地方的风筝照片,想看吗?
二、欣赏图片,了解不同的风筝制作工艺。
1、播放风筝图片(北京)
【介绍:北京风筝相传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最典型的代表是沙燕风筝。沙燕又称扎燕,沙燕风筝的装饰多在双翼,纹样多以蝙蝠为素材,取汉语谐音同“福”,寓意幸福、福气。】
2、播放风筝图片(南通)
【介绍:在品种纷繁的南通风筝中,以哨口风筝(又名哨口板鹞)最具特色,为全国绝无仅有,板鹞上缀满哨口,大小不一,下部的特大哨口选用巨型葫芦制作,中小哨口选用葫芦、毛竹、白果、龙眼等制成。】
3、播放风筝图片(潍坊)【介绍:山东潍坊风筝与年画一样,历史悠久,并受当地木板年画艺术的影响。它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艳协调、放飞时平稳高飞,有民间乡土气息。】
4、播放风筝图片(天津)
【介绍:对天津风筝制作技艺做出重大贡献,享誉中外的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1872-1961年)。这种风筝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把一尺多长的大风筝,折叠后放在一个小信封里,便于收藏和携带;并在风筝着色上吸收了我国建筑中彩绘技法,使风筝更富有名族特色。一生从事风筝制作,苦心钻研,大胆创新,一生研制风筝200余种,被人称誉为“风筝魏”】
5、播放风筝图片(四川)【介绍:主要流传于成都、绵竹等地,半印半画,先在纸上印好人物或动物形象的黑线轮廓,糊在骨架上,再用红、黄、蓝、绿灯水画粗粗刷几笔,显得潇洒流畅。】
三、情感教育,结束活动。
1、教师:风筝不仅是一种体育游戏活动,而且它已成为我们生活中普遍引人兴趣的美好事物,它寄托了人类的美好理想和自由愿望。
2、教师:美丽、有趣的风筝给我们带来了欢乐,那除了今天介绍的这几种有代表性的风筝外,你还知道哪些具有代表性的风筝呢?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主要是向幼儿介绍几种中国比较有名的、具有各自特色的风筝名称及来源等。从活动开展的情况看来,由于幼儿之间已有对各类风筝有所了解,因此,在讲述风筝时幼儿比较会讲。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对中国的名风筝有了很好的认识和了解。
第七周
2012年 3 月 21日 活动名称
意愿创作:风筝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对称印染的方法制作风筝,在折好的纸的周围染色。
2、能大胆尝试、体验制作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用对称印染的方法制作风筝,在折好的纸的周围染色。
活动准备
1、制作风筝的ppt。
2、宣纸、水粉和报纸。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春天到了,小朋友们有没有出去放过风筝?
师:那你们放过的风筝或者看过的风筝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2、引出风筝的对称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的风筝,小朋友们看看都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师:老师也从很多的风筝中选出了两个风筝面,小朋友看看好不好看?
师:这么多漂亮的风筝很多的形状很多的颜色可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你们发现了吗?(引出对称)
3、激发幼儿做风筝的兴趣
师:看了那么多的风筝,你们想自己做一个风筝面吗? 师:那么我们怎么做风筝呢?
师:平时我们都是用水彩笔油画棒画,可是今天我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来做风筝面。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特殊的材料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看然后把你的感觉告诉其他小朋友。师:这种纸叫做宣纸和我们平时用的纸不一样,它比较软比较薄吸水性还很强一般这种纸我们用来画国画或者写毛笔字的但是今天我们用它来做风筝面。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小朋友了,只用宣纸和水粉怎么做出对称的风筝面呢?
4、教幼儿如何做对称的风筝面 师:老师有一个好办法第一步我们先将宣纸对折对折再对折第二步我将三角形的每一个角浸到不同的颜色里,一定要轻轻的,否则宣纸会破掉做出来的风筝面就不漂亮了,第三步我们将印染好的宣纸轻轻的打开放到宣纸上等待晾干,这样一个漂亮的风筝面就做好了。(老师边做边示范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老师再带领幼儿说一遍过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部„.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棒,现在会做了吗?现在试试吧!(老师根据幼儿情况让他们自己做或者带着他们一步一步的做)
5、展示好的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小朋友从来没有做过风筝,因此都觉得非常好奇。当看到印染的一个个漂亮风筝时,都非常惊讶,因为有印染的经验,所以幼儿在进行印染操作时,都比较有序,小心翼翼地,期待着自己的作品美好地诞生。当幼儿打开自己的作品时,尤其觉得自豪,到处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作。幼儿都玩得很开心。
第七周
2012年 月
日 活动名称
语言:风筝和纸船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棕熊和红松鼠之间的友情。
2、体验宽容和谅解别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体验宽容和谅解别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背景,小棕熊和红松鼠的贴绒各一个。
2、纸风筝和纸船若干。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由谈话引题
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吗?你和好朋友在一起玩感觉怎么样啊?
(二)幼儿理解故事前半段
(三)教师操作教具,幼儿熟悉故事后半段
(四)播放录音完整欣赏故事
结合生活实际,请幼儿讲一讲和好朋友在一起玩都喜欢玩些什么?大家一起玩要怎么做呢?
(五)歌表演:《拉拉勾》《对不起,没关系》等歌曲联唱,达到复习与深化作用。
活动反思:在教学开始,我想首先拿出课前和孩子们一起折好的纸船,引导学生练习说话:纸船漂呀漂,它会漂到哪里去呢?纸船会带些什么去哪儿呀!幼儿自由说,老师由孩子的发言顺势引入新课:它漂到了我们班的课堂,给咱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知道学习,不仅仅只是学,更加关键地是要学以致用。因此在本课教学的最后,我留了一个幸福为主题的拓展性作业:纸船给松鼠和小熊带来了幸福,那么,让我们也用手中的纸船去创造快乐和幸福吧!
第七周
2012 年
月 日 活动名称 语言:假如我是小风筝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表现风筝的特征。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运用多种方式表现风筝的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风筝,风筝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风筝
二、风筝展示
幼儿:我家有塑料的蝴蝶风筝的,它的翅膀可以折叠的。
幼儿:我的风筝是我外公给我做的,用竹篾,还有我外公画的孙悟空图案呢,我最喜欢了。幼儿:我有一个蜻蜓风筝,它的眼睛会发光的,它可以在晚上放的。幼儿:我在电视上看到的蜈蚣风筝很长很长,也很重,要很多人抬的。幼儿:我还看到世界上最小的风筝的,只有我们的小指甲那么大
教师小结:龙头风筝,狐狸风筝、小兔风筝、葫芦娃风筝、蜈蚣风筝等,其实风筝的种类很多。
三、编一编,学说句子“假如我是„„小风筝,我就„„”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通过观看风筝课件和幼儿自带风筝实物,让幼儿了解了各种各样的风筝,通过编一编,学说句子“假如我是„„小风筝,我就„„”激发幼儿大胆想象、敢于表征的欲望。
第七周
2012 年
月 19
日 活动名称
数学:风筝家族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10以内数量,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2、能运用对应的方法观察物体数量的差异,增强观察力和判断力。
3、能安静、独立地完成操作题,体验成功的兴趣。
重点、难点
能运用对应的方法观察物体数量的差异,增强观察力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
教具:大小风筝等各10个、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各10个。学具:人手一组数量不等的点子卡、各种图形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不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10以内数量,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1、比较风筝的多少。(出示两排风筝)师:“图上有什么?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他说的到底对不对?” 师:“怎样摆放才能一眼就看出两排风筝谁多谁少?”
2、幼儿操作,师幼共同探讨。
3、比较图形的多少。(出示一副图形组合图)师:“图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图形拼出来的?” 师:“哪种形状多,哪种形状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引导幼儿用个数一数的方法来进行比较。)
4、小结:不管这些实物怎么排、怎么变化大小。我们只要用数一数、比一比的方法就能知道它们到底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二、小组操作练习。
1、给最多的一组打“√” 师:“请大家想一想哪排点子最多?找到后请在点子的后面打√”。
2、拼图计数。师:“先看样图拼一拼,拼好后数数你用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并记录在纸上。”
三、活动评价。师:“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活动反思:
本堂课幼儿十分感兴趣,在课堂上积极的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大部分幼儿都能分清10以内数量的多、少和一样多。但还有一部分幼儿不能很好的掌握,教师需要在这些幼儿身上多放点注意力。
第七周
2012 年
3月
日 活动名称
数学:积木世界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幼儿积极愉快地参加活动,充分感受图形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认识圆形方形,能从多种物品中正确区分圆形和方形。
重点、难点 能从多种物品中正确区分圆形和方形。
活动准备
魔术盒1个,圆形片,方形片,娃娃家,(钟,积木,盒子,杯子,桌子,布)小筐子若干,纽扣,镜子,瓶盖等物品。
活动过程:
1.导语:小兔子我们开火车大到积木世界去玩,好吗?《开火车》 积木世界到了,我们进去玩玩吧!
咦,这儿有个魔术盒,看看里面能变出什么,变变变------它是什么呀?什么形状2.小兔子你们找一找说一说圆形和方形的物品。幼儿自由回答。1.出示圆形,方形的实物。
小兔子,你们瞧,桌子上有什么?我们和它们玩个游戏吧!竞赛的形式游戏3"4次。2.哎呀!玩具累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出示圆形和方形的家。小兔自由操作,兔妈妈观察。
3.小兔子旁边有圆形和方形的玩具,你们和它们玩玩吧!边玩边说,“圆形我和你玩一玩”,“方形我和你玩一玩”。
4.结束:小兔子你们玩的开心吗?我们坐火车回去吧!请上车,开车喽----!《开火车》
活动反思: 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活动中,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