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身边的小事教案
身边的小事教案1【教学设想】通过有层次的训练,达到交际的目的。从个人训练到两人合作,再到多项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聊聊身边的“小事”。
(课件出示1)身边的“小事”(板书:身边的小事)
二、观察插图,谈论感受
(一)提出看图要求
1.看完图后,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2.先小组内交流,再由组长汇总,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二)不文明的行为
1.(课件出示2)课本上的第一幅图片:
(1)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不文明的行为?(一个戴红帽的小男孩,不排队,提前上公交车。)
(2)说说你对这种行为的看法。
预设:这个小男孩太不文明了,别人辛辛苦苦等了半天,他不用等就上车了,太气人了!
预设:如果我在场,我一定阻止他的这种不文明行为,太自私了!
2.(课件出示3)课本上的第二幅图片(右上):
(1)说说图上的内容。(出去旅游,跑到树上拍照;到处涂涂写写。)
(2)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这种随意跑到大树或雕像上拍照的行为太不文明了,不光会损坏大树,还很危险,出现意外,损人损己,后悔就晚了。
预设:旅游时,在墙上等处留下字迹,是非常自私、不文明的行为,留下字迹,美好的景物就会面貌全非。
3.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小组长作好记录。
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身边不文明的行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汇总如下
(课件出示4)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板书:不文明的行为)
随地大小便 乱扔垃圾 随地吐痰
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 在墙上涂丫 乱闯红绿灯
在公共厕所用完后不冲水 小摊小贩占道经营 语言不文明
毁坏公共设施 浪费水、电、粮食 踩踏禁行绿地
见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 破坏学校的环保标语牌 ……
(3)小结: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是极端自私的表现,展现一个人的内心素养,是被大家厌恶的行为,轻则受到谴责,重则给社会、他人或自己造成灾祸,害人又害己。
(三)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1.(课件出示5)课本上的第三幅图片(左下):
(1)观察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走在前面的同学,打开门后,先让后边的人先行,最后自己把门关上。
(2)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这种行为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令身边的人感到很温暖。
预设:事情虽小,但是让人敬佩,是文明的行为。
2.(课件出示6)课本上的第四幅图片(右下):
(1)说说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小事?
出门遛狗时,狗狗拉下大便,主人自觉把狗狗的大便收拾干净。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预设:狗主人的行为非常文明,这样,我们的环境就很整洁了。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7)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随手捡拾垃圾 帮助有困难的人 随手关掉水龙头
在公共汽车上主动让座 语言文明 爱护小动物
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 维护学校的环保标语牌 ……
(3)教师小结:只要我们有做好事的意识,处处留心,好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会不光让别人感到温暖和爱,还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赞赏。
三、谈谈自己的打算。
我们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应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向他人释放正能量。说说自己今后在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个文明、受人尊重的人?
预设:要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预设: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好人。
身边的小事教案2教学目标
1、懂得做好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生活的好事,懂得做好事就是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教学准备
1、调查生活中的好人好事。
2、制作相关卡片和相关课件。
3、学校好人好事登记本。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立足生活,引出思考。
1、播放课件动画,再现文中“三个小朋友思考想做好事”的情境,引发思考:他们想做好事,那么怎么做好事呢?从而导出单元课题:“怎样做好事”。(板书单元课题)
2、评一评,你觉得小明这样说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播放课件:老师叫同学们每人做一件好事,小明就想着要做什么好事。放学回到家,小明的妈妈让他去扔垃圾,小明却说:“妈妈,我正忙着想做好事呢,别打扰我!”观看完后,让学生来说一说“你觉得小明这样说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3、在学生交流中,总结出:做好事不一定要干惊天动地的大事,像帮妈妈扔垃圾就是在做好事,做好事就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而揭示课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悬念,谈话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对后面的学习活动充满了期待与好奇,并初步感悟到“做好事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二、联系生活,发现“好事”。
1、阅读书本P47页,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好事自己能做到,让学生明白做好事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
2、谈谈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共场所你所能做的好事?
(1)出示你在家里做好事的卡片,谈谈你在家里常做些什么事?在这些事中,你认为哪些是好事?哪些是不好事?
(2)讨论:“为自己洗洗袜子、整理书包”是不是好事?
(3)总结:实际上帮自己洗袜子,妈妈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点别的事情,这也是为给妈妈提供方便,这怎能不算是好事呢?让学生体会做好事就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3、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边讨论边填写卡片:在学校里和公共场所中,能做些什么好事?
4、汇报交流,成果展示。让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充分地感受到“好事时时有,好事处处在,做好事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设计意图:我充分利用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由学生经历过、熟悉的事情,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对“好事”与“小事”进行体会,进行教育,认识在自身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学习,教学环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学生的思想认识逐步提升。
三、模拟场景,导之以行。
1、设问思考:生活中有许多小朋友可会做好事呢?想不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好事的?
2、说一说。先出示课件:课本第47页的内容,在组织学生交流:看看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事,你做过吗?当你做这些事的时候是怎么想的?跟同桌说说吧。
3、汇报交流,并在学生回答的.同时,采访他当时做好事的心情。如果学生没做过的事,老师先做榜样,带领学生们师生共演,现场进行模拟表演,为下面的表演作铺垫。
4、创设情境,模拟表演。我准备了图画纸、彩笔、红领巾、围巾、脸盆、洗衣粉,设计了以下几种情境(出示课件)让同学们自由组合,选其中一种在小组内进行表演,最后再让学生汇报表演,在表演的同时随机采访,让学生谈谈自己做好事的感受。
情境:
(1)上艺术课时,同桌忘了带彩笔……(图画纸、彩笔)
(2)星期天,妈妈不在家,看见自己的红领巾脏了……(围巾、脸盆、洗衣粉)
(3)放学了,教室的电灯没有关……
(4)假日里,陪爷爷奶奶……
(5)表演自己想到的力所能及的好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看看,想想,说说,演演,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体验做好事不仅可以给别人带来幸福,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帮助学生进一步地认识到做好事的意义,并获得做好事的真实体验,真正达到导行的教学目标。
四、拓展延伸,养成习惯。
1、加深体验,引导升华。
(1)播放濮存昕的工艺广告感受文明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2)播放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学生深切体验,领悟到只要我们用心去帮助别人,做点对社会有利的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一种贡献。
(3)让学生“动”起来,就是让学生做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红领巾歪了就动手系一系”、“书包乱了就整理整理”、“地上有纸就捡起来”、“书桌歪了就摆整齐”……这样入境体情,以做促学,闪烁着思维的火花,感受到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2、联系实际,课堂延伸。
(1)观察学校好人好事登记本,表扬做好事的同学,给学生树立榜样。
(2)总结延伸,激情鼓励。“同学们,你们看我们好人好事登记本上,已烙下这么多学生成长的足迹,还有这么多的空白留给我们去填,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每天都来做好事,看看谁做的好事多。”
设计意图:儿童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只有把课堂引向真正的生活天地,构建和谐统一的教与学过程,才能使学生将生活中的体验内化为思想道德行为准则,真正落实品德教育的目标。
身边的小事教案3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身边的‘小事’”。通过这样的口语交际,促使学生能够具体清晰地讲述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在对比中感受到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带给别人的困扰,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
教学目标:
1.乐于与同学交流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一些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从中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重点)
2.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文明礼仪规范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抓拍一些校园生活中的照片。
学生准备:搜集了解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向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请看(课件出示课前拍摄的两张照片)。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生1:红领巾值日生拉着一年级新生进校门。我觉得红领巾值日生真棒。
生2:一个同学乱扔垃圾,把垃圾扔在垃圾桶边上。我觉得他很不文明。
师: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有一些是令人感到温暖,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有一些是不文明的,需要大家去纠正和防范的。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这些“小事”。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拍摄的校园生活照片来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进而引入今天要探讨的话题——对身边的“小事”的看法。初步的交流使学生对好与坏两种不同的身边的小事有了初步明确的感受。
二、借助图文,交流探讨
师:请同学们先来观察书本上的四幅插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上面两幅图体现了不文明的现象,而下面两幅图体现的都是比较文明的现象。
师: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选取其中一幅图,首先讲清楚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再结合图说说自己的看法。交流后,选取一名代表来发言。
(学生自由讨论)
生1:我讲的是第一幅图,图上有许多人在排队乘公交车,有一个孩子插队上车了,我觉得这种现象很不文明,我们要批评这个孩子。
生2:第二幅图画的是一位小男孩在墙上乱涂乱画,我觉得他太不文明了,这样乱涂,墙会变得很脏很难看。
生3:我讲的是第三幅图,一位小哥哥进门以后发现后面有人,他就礼貌地推好门,让后面的人进来,他的举动可真有礼貌哇!
生4:我讲的是最后一幅图,在公园里,小哥哥带着小狗去玩,小狗随地拉了一堆屎,小哥哥看到以后,主动将狗屎用纸捡起来扔掉,他的文明习惯可真好哇!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既把看到的说了出来,又能分析具体的情况,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让我们也很有启发,谢谢你们的精彩发言。
设计意图:首先,我们要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文本的价值,书上四幅插图,上面两幅图讲述了同学们身边不文明的小事,而下面两幅图则介绍了一些生活中的文明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却能让别人感到温暖,在看、听、说的过程中,学生表达得更加生动了。
三、联系生活,深入探讨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小事”呢?请和四人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你发现的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再和组内同学谈谈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最后,请推荐一名代表,汇总组内谈到的“小事”,和其他小组交流。对于讲得比较好的小组,老师要奖励你们。
(四人小组交流谈论)
师:首先我们来谈谈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和你的看法,好吗?
生1:我们小组内提到了几件不文明的小事,比如:有的同学在教室里乱扔纸屑,有的同学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乱拿别人的东西,还有的同学破坏学校的公物,这些行为真的很不文明,大家应该改掉这些坏习惯。
师:你的事例讲得很简洁,很清晰,还谈了自己的看法,真棒!
生2:我们小组发现了一些现象,有的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很不卫生,很不文明,还有的人随地大小便,真是非常不文明。
生3:我们小组还发现了有的人乘车不排队,在车上看到老人也不主动让座,真的很不文明。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更有一颗正义的心。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人像你们一样,有一颗善良正义的心,他们的一些行为经常令人感到温暖,我们要帮他们宣传宣传。
生4:我们小组发现,有的人在乘车时,看到老人或者孕妇就主动让座,也获得了大家的赞扬。
生5:我们班的小何同学主动帮助同学打扫教室,有人受伤了,她也是主动搀扶受伤的同学去医务室,她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我们要向她学习。
师:你们觉得他们说得好吗?好在哪里?
生6:说得很好,他们既说清楚了事情的大概经过和结果,又能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说得十分清楚。
师: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小事”,就能从这些“小事”当中获得一些启示。好的,我们向他们学习;坏的,就告诫自己,以后不要有类似行为,这样,我们自己的品行就会越来越优良,受到身边人的喜爱。
设计意图:真正能打动人的是身边人和身边事,真正能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是充分说和及时点评,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说,四人小组讨论环节保证了所有人都有表达的机会,推荐同学概括说则考验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和组织语言概括表达的能力。同学和老师的点评则起到了引向中心、点拨方法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画“文明之心”
师:同学们,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文明、美丽的心,那么我们随时随地都会在自己身边感受到令人温暖的言行,请你设计一颗“爱心”,加上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文明礼仪,携手前进的心意,好吗?
生:好的!
设计意图:进行实践的延伸,意在将这份口头表达拓展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这份文明的快乐,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言行,使教学更有意义。
【身边的小事教案】相关文章:
1.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活动教案
2.身边的小事的作文
3.身边的小事作文
4.身边的小事的小学作文
5.身边的小事作文参考
6.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英文作文
7.作文身边的小事
8.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作文
9.以身边的小事为题的作文
第二篇:身边小事做起班会教案
《深化三创建,从身边小事做起》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时间:2012年10月11日
活动地点:2#307
活动主题:深化三创建,从身边小事做起
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此次主题班会,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并深化学习学院的三创建活动,让每位学生争做文明学生,让我们的宿舍争当星级宿舍,让我们的教室争创示范教室,让我们的校园成为文明校园。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引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班会的主题是《深化三创建,从身边小事做起》,请先听我讲个有关废纸的故事。
很早以前,美国有个名叫福特的大学生,他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在他前面面试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当福特最后敲门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时,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废纸,便弯腰捡了起来,顺手把它扔进了纸篓里,然后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录用我呢?‛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几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但是他们的眼睛只能‘看
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能看见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从你捡起那一张废纸起,我就知道你不会忽略小事,所以我决定录用你。‛福特就这样进了这家公司,后来还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美国福特公司‛,使得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上占居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次应聘,一家公司,一项产业,这些似乎都与一张废纸毫无关联,但这个故事却生动地告诉我们:那些看见小事、关注细节的人往往更能成就大事!
由此联想到我们学校,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宿舍,我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否是清洁、舒适和文明的?大家是否也都养成了关注身边小事的习惯了呢?我们都希望在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健康成长。好的环境需要我们来创造,同样也需要我们来保护。
二、全班交流
1、班长和团支书针对此次班会的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其他班委和同学作了动员,倡议同学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做文明学生,争创星级宿舍和示范班级,为文明校园的建设出一份力量。
2、各位班干部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班级整顿的建议,鼓励大家配合自己的工作,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
3、各宿舍舍长发言,指出各宿舍存在的问题,对各自宿舍成员提出新的要求,鼓励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创星级宿舍。
三、班主任总结:
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意思是:作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作起。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争做一名文明学生。,
第三篇:身边小事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六年()班的学生,我叫——————我演讲的题目是《找到感动,学会感动》
在我的心中有个玻璃杯,里面存放着大的、小的;红的、绿的东西。那便是我的酸甜苦辣的记忆的芯片,从中随意取出一小片,插入我记忆的波流中——幼儿时的我,十分贪玩。学校附近有一条小河,那水特别得清,特别得绿。一到了夏天,河里的鱼啊,虾啊就特别多。尤其是那大龙虾,或微微地浮在水面上,或隐隐地藏在水草中。那大龙虾还非常容易上钩,一上就是两只,三只。看着小伙伴们一脸的神气和喜悦,我也心痒痒了,加入到了这钓虾的队伍。由于我太小,一不小心踩了一个空,掉在了河里。我在水里扑腾着,叫喊着——正巧一位老师路过,他连忙跑下河滩,顾不得脱衣,就冲进了水中,把我拖上了岸。不知是由于落水受了惊,还是年幼无知,我望着浑身湿透的老师,我竟然没有感动——
小学时的我,还是那么地贪玩。白天的不知疲倦,晚上就睡得很沉很沉,早上常常起不来。为了不迟到,我也因此常常在匆忙中忘了带饭盒。一到中午,我的肚子自然就唱起了令人难受的“空城计”,而同学们那津津有味的模样更使我几乎馋涎欲滴。每到此时,班主任老师总会拿出她盒中的一半饭,让我共同分享。奇怪的是,老师总是吃得很少很少,但她总是说自己吃饱了。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望着老师那母亲般的微笑,我仍然没有感动——
随着年级的增长,我面临着课程的增加,学习负担的加重,没办法只好跟贪玩“拜拜”了。老师们也抓的很紧,我生性好强,为了使自己的成绩不能十分难堪,我可真算是学而不厌了。一有空,我就请教老师。有时甚至连老师吃饭时也要逮。老师往往马上放下饭碗,一边檫着额头的汗水,一边耐心地给我解答。或许是学习压力过大,或许是忙于挤时间,面对老师略带倦色的脸,我依然没有感动——
忽然,我的思绪被拉回现实,这里面我说的我不是我自己,是你,是他,是我们大家,什么是感动,这是感动?!这就是感动!
生活里面没有那么多汶川地震中的母亲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但是我们要学会感动。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你就会被身边的人感动,也会感动着周围的人。
我们要学会感动于父母的唠叨,因为只有他才是你这个世上最亲的人。这世上除了父母没有人愿意从始至终的不求任何回报的给予你爱。
我们要学会感动于老师,哪怕是他曾经对你进过了严厉的批评,因为只有他才是你的成长道路上给你最大的无私帮助的人。
我们要学会感动于学校,做一个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的学生,因为他们装点了我们的生活,有了他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会变的冲满色彩。
感动就藏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就看你有没有去发现它,有没有把它找出来。
第四篇:作文身边小事
身边小事
昨天上午,我上了一节难忘的数学课。这节数学课学的是最小公倍数,老师讲得生动有趣,同学们上课学得很认真,听得津津有味。当课堂到了最后阶段时,彭老师问同学们:“有谁知道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倍数用什么符号来表示?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空气也似乎被凝固了。
过了半晌,我和冯勃高举手臂,冯勃甚至双手举起,看了我一眼后又向老师举手;我也高举双手,两手的顶端向着老师,脸上露出了一副迫及不待的样子,心里非常激动,甚至跺起脚来。我同桌认为我疯了,我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乐之颠,继续向老师请求回答问题。彭老师等了一会儿,见还只有我和冯勃举手,就让冯勃回答。冯勃说:“最大公因数的表示符号是小括号。”彭老师点了点头,然后在黑板上用个例子来表示,过了一会又问:“最小公倍数的表示符号是什么?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举起双手,老师请了我,我回答:“最小公倍数用括号来表示。”话音刚落的那一刻,我突然认为我和冯勃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有一种无比光荣的自豪感。这件事给我一股学习的动力,也让我明白了:“知识,总会赢得别人的赞许。
第五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
【教学设想】
通过有层次的训练,达到交际的目的。从个人训练到两人合作,再到多项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聊聊身边的“小事”。
(课件出示1)身边的“小事”(板书:身边的小事)
二、观察插图,谈论感受
(一)提出看图要求
1.看完图后,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2.先小组内交流,再由组长汇总,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二)不文明的行为
1.(课件出示2)课本上的第一幅图片:
(1)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不文明的行为?(一个戴红帽的小男孩,不排队,提前上公交车。)
(2)说说你对这种行为的看法。
预设:这个小男孩太不文明了,别人辛辛苦苦等了半天,他不用等就上车了,太气人了!
预设:如果我在场,我一定阻止他的这种不文明行为,太自私了!
2.(课件出示3)课本上的第二幅图片(右上):
(1)说说图上的内容。(出去旅游,跑到树上拍照;到处涂涂写写。)
(2)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这种随意跑到大树或雕像上拍照的行为太不文明了,不光会损坏大树,还很危险,出现意外,损人损己,后悔就晚了。
预设:旅游时,在墙上等处留下字迹,是非常自私、不文明的行为,留下字迹,美好的景物就会面貌全非。
3.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小组长作好记录。
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身边不文明的行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汇总如下
(课件出示4)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板书:不文明的行为)
随地大小便 乱扔垃圾 随地吐痰
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 在墙上涂丫 乱闯红绿灯
在公共厕所用完后不冲水 小摊小贩占道经营 语言不文明
毁坏公共设施 浪费水、电、粮食 踩踏禁行绿地
见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 破坏学校的环保标语牌 ……
(3)小结: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是极端自私的表现,展现一个人的内心素养,是被大家厌恶的行为,轻则受到谴责,重则给社会、他人或自己造成灾祸,害人又害己。
(三)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1.(课件出示5)课本上的第三幅图片(左下):
(1)观察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走在前面的同学,打开门后,先让后边的人先行,最后自己把门关上。
(2)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这种行为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令身边的人感到很温暖。
预设:事情虽小,但是让人敬佩,是文明的行为。
2.(课件出示6)课本上的第四幅图片(右下):
(1)说说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小事?
出门遛狗时,狗狗拉下大便,主人自觉把狗狗的大便收拾干净。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预设:狗主人的行为非常文明,这样,我们的环境就很整洁了。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7)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随手捡拾垃圾 帮助有困难的人 随手关掉水龙头
在公共汽车上主动让座 语言文明 爱护小动物
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 维护学校的环保标语牌 ……
(3)教师小结:只要我们有做好事的意识,处处留心,好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会不光让别人感到温暖和爱,还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赞赏。
三、谈谈自己的打算。
我们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应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向他人释放正能量。说说自己今后在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个文明、受人尊重的人?
预设:要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预设: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