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教案[范文大全]

时间:2022-04-04 03:0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爱迪生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爱迪生教案》。

第一篇:爱迪生教案

爱迪生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迪生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迪生教案1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3、通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脑、敢于表现的能力。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理解本课的内容。

2、认识迪、检等11个生字,会写油、团等9个字。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制作认读生字和课文插图的幻灯片。四面镜子。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爱迪生是世只是闻名的发明家,他一生约有两千多项创造发明,为人类做出了巨大在贡献。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生自由说)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想办法把生字学得又快又轻松,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小组推荐识字好办法,介绍给同学们。

4、出示幻灯片,多种方法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情况。

三、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感知全文内容。

2、生自由读课文。要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好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

让学生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和段落用心读一读,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体会,看谁读得好。

3、交流感悟。

通过读课文,找出哪些是直接描写爱迪生的,哪些是间接描写爱迪生的,在小组内交流。

4、检查交流情况。

5、实践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的幻灯片,引导学生思考: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爸爸为什么恍然大悟?

(2)出示镜子,找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实践镜子的反光性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同学自由组合,根据课文内容编成小品演一演,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2、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汇报作业情况。((1)排演课本剧;(2)说说读了哪些关于学迪生的书籍)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全班读。

二、写字指导。

1、教师指导

2、油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由+三点水旁)

3、团要注意和困比较;

4、炎可以用熟字来记,如:把谈、淡去偏旁;

5、用捡来记检

6、重点指导好责,第三横要长,且不过横中线。

7、贝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了竖弯勾。

8、学生认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注意分辨要填的字的读音和意思:来不(及)、着(急)、(做)事、

爱迪生教案2

课前准备:

收集介绍爱迪生生平事迹的资料,了解他小时侯喜欢动脑、动手的特点以及他长大后在科学发明上的伟大贡献。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侯的故事。请听老师读课文,看看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

二、师范读课文。说一说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2、齐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字音准确。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段就回家多读一读。

4、同桌合作学习我会认的字并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A、读出生字,要求字音准确。

B、互相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齐读生字,说说这些字的偏旁部首和字型结构。

6、全班交流怎么记住生字的方法。

7、用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8、自读生字,边读边记。

9、车检测生字。

四、齐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句子读通顺、流利。

五、我会填。

jíjí

上医院已经来不()了,爸爸很着()。

Zuzu

爱迪生长大以后,为电灯的发明()了很多工()。

六、作业:1、收集有关爱迪生生平事迹的资料。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爱迪生教案3

学习目标

1.会认迪等11个生字,会写油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A案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查阅介绍爱迪生生平事迹及其伟大发明的资料。

2.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3.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简介爱迪生,导入新课

1.出示爱迪生像,老师板书爱迪生三个字,指名认读,说说怎样记迪字。

2.学生介绍课前了解的爱迪生生平及其发明。

3.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了解他小时候的故事吗?

4.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和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查,纠正读音。

3.老师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随机进行正音练习。(要提醒学生:看清斥的声母,看清性阑堂检炎等字的韵母;恍然大悟的恍和晃字音相同,但意思不同,晃在明晃晃一词中应变读为一声)

4.课件出示开火车或夺红旗游戏,分组竞赛认读词语、生字。

5.交流识字方法。

演读课文,感悟内容

1.小组内推荐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让学生听后说说故事大意)

2.老师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悟课文。(提示学生留意哪些地方读得好,给自己留下较深的印象或使自己产生了某种感受,做个记号)

3.小组合作,分角色演读课文。(当叙述读到某个角色的活动时,该角色扮演者要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情。老师巡视,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鼓励学生互相提意见,出主意)

4.选一两个小组进行演读比赛。台下同学进行评议,要求说出演读好或不好的原因。(目的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理解文中的词语、句子)

重点评议:

a.医生──动作:环顾四周迟疑还是摇头夸奖;表情:迟疑满意的笑容;语言:连连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演读中感悟医生开始时的束手无策,以及随后对小爱迪生想出的办法感到满意和夸赞。

b.爸爸──表情:又急又气恍然大悟;语言: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在演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以及他对小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c.爱迪生──动作:一溜烟似的奔出捧着;表情:委屈;语言: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在演读中感悟小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布置作业

1.课外练读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品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欣赏、品味。

2.出示我知道图标,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字词、内容、思想、学习方法等)

(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回顾初学课文时对课题的质疑,让学生认识爱迪生救妈妈的聪明办法是利用了玻璃镜子对光线有聚集作用这一科学知识。爱迪生之所以从小就这么聪明,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动脑、动手,在实践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

巩固识字

1.游戏加一加。(如:尸+出=屈火+火=炎忄+生=性)

2.游戏对口令。(如:竖心旁,光字边──恍字记心间。其他字处理方法相同,师生对、同桌对、男女对、小组对)

3.小组内比赛找本课的形声字,看谁找得快。(如:溜、悟、晃、恍、聪、伙、油、检)

4.生字扩展组词竞赛。

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图标,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

2.出示我的发现图标,说说发现了什么。(如:油检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团字里面的竖勾要写在竖中线上。炎字下面的火要比上面的火大一些。责字中间一横要写长些)

3.学生临摹,老师巡视,注意纠正书写姿势。

积累运用

1.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2.说说你想积累本课哪些词语。可以是带生字的,也可以是不带生字的,写在黑板上,然后读一读。

(如:检查、急性、一溜烟、明晃晃、斥责、委屈、亮堂、恍然大悟)

3.让学生在小组内讲一件发生在课堂上或家里的小事,争取把课文中学的词语用上几个。

拓展阅读

1.把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印发给学生阅读。

2.搜集爱迪生的名言,抄在积累本上。

B案

课前准备

1.爱迪生救妈妈彩色挂图。

2.生字、生词卡片。

3.小黑板。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发明家爱迪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爱迪生小时候的一件事。板书:爱迪生救妈妈。

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确,读通顺。

3.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后自由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指名回答。

4.结合学生回答,老师简要介绍爱迪生。

学习生字

1.小黑板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爱迪(dí)生检(jiǎn)查急性(xìnɡ)阑(lán)尾炎(yán)一溜(liù)烟

斥(chì)委屈(qū)亮堂(tánɡ)恍(huǎnɡ)然大悟(wù)

学生自由读,不会的同桌合作。提示堂在亮堂一词中读轻声。

2.指名读,注意正音。

3.开火车练读,齐读。

4.脱离词语和拼音读生字。

5.游戏:摘苹果。(师把生字做成苹果卡片,学生进行摘苹果游戏,读对的把苹果送给他)

6.小组为单位认读生字,商量记字方法。

7.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如用口诀、顺口溜等记忆生字)

8.同桌合作:做找字游戏。

朗读感悟

1.自选最喜欢的段落朗读。

2.汇报交流朗读情况。

a.指名读,注意正音。重点段落老师示范。

b.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结合课文说一说,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救妈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并指名到前面表演,体会用镜子能聚光的原理)随机理解斥责、一溜烟、恍然大悟的意思。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读课文。

4.集体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复习

1.指名或分小组分段读课文。

2.复习生字、新词。

a.开火车读字、组词,并选择词语练习说话。

b.以小组为单位巩固识字。

写字指导

1.分析字形与范写。

油:是熟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的。

检:注意和捡字区别。

团:注意先里边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炎:注意两个火的区别。

斥:注意和斤字区别。

2.学生书写、临摹。

3.组词练习,看谁组得又多又正确。

完成课后练习

1.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2.指名说答案,订正。

3.用及急做作组词。

读读,想想,议议

1.默读课文,想一想:爱迪生之所以能够想出办法救妈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你受到什么启发?

2.四人小组交流想法。

拓展活动

课外收集有关爱迪生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听。

爱迪生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注意读音。傻、孵、蛋等难字重点记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思维能力、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方法

三、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前五分钟:成语泡泡对对碰。请十位同学教大家读成语

设计理念:此前的一个单元是成语单元,学生对成语很感兴趣,于是,在课前五分钟,我设计了成语泡泡,让学生人手一个,将自己的成语教给班上其他的同学听,以此来激发兴趣。

一、引题。

1、出示爱迪生的幻灯,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出示词语:爱迪生

2、简单介绍爱迪生

3、出示小鸡的幻灯,问:看,是什么这么可爱?

奇怪,爱迪生和小鸡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回到爱迪生小时候,去看看他正在干嘛呢。

设计理念:在这个环节中,我用一个悬念,将课文引出,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开始文章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正音。

1、自由大声读课文。(小手指,点着字。看着书,认真读。)

2、全班齐读一次。

设计理念:这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生字之前,先将课文熟悉,以课文来引出要学习的字词,同时也学习朗读文章的技巧。

三、认识汉字,玩字卡游戏。

(一)集体学习

1、老师请同学领读词语。

2、小老师教读生字。

设计理念:离开课文之后,首先是词语的学习,本课的词语和生字都很少,在这个部分我没有亲自去教授,而是请已经会的同学上来带领同学们一起读。让会的教不会的,会的更自信,不会的更有学的兴趣,同时也是初步认识生字。这种“以会带不会”,自主学习的方式,尽量将学习的时间交给我们的学生,把地方腾出来,让学生的空间更加开阔。这让我想起了郭思乐教授经常说过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自由生长的秧苗当然有可能高产。集体的集中学习,已经掌握的学生可以大面积带动还没有掌握的学生。

(二)小组学习

1、跟组长,学生字。小组内部组长带学

2、边读边摆,分门别类。将相同结构或部首的字摆在一起。

3、找结构收字卡。小鸡小鸡不乱跑,我来带你把家找。

4、字卡游戏:老鹰抓小鸡。老鹰抓小鸡,小鸡摆桌上。

5、我来救小鸡,小鸡快快跑。生字过关,找出还不熟悉字的学生,再次认读。

6、双轨火车+抽大奖。将不熟悉的字进行游戏,并说一说,该字的记字的方法。

四、设计理念:

对于生本课堂是让孩子们在自由的环境下有序地生长,我们老师的任务是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回归人的自然的教育。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很简单,儿童的。天性是活动的,创造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有趣的游戏就是学生学习的激素。但是那么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我考虑到,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每一个游戏都应该是有效的。第一步是跟组长学字。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学生。学生之间的学,是主动的。老师教的是被动的,当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和吸收,学习字的效果就会有所提高。人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要让学生坚持有兴趣地学习,游戏就起着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步摆字卡,这里我设计了将相同结构或者相同部首的字摆在一起。因为在识字的学习中,了解字的间架结构是很必要的,也是在学习书写的时候也很重要。第三步是收字卡的环节,这个环节我设计了给小鸡找家的口诀,让学生能够巩固刚才建立的结构意识,同时再一次巩固生字的识记。第四步是一个互相检测的游戏,在这个环节中被抓到的“小鸡”就是不认识的生字,这些生字摆在桌面上,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便调控接下来的学习内容。第五步是“救小鸡”的环节,就是请会读的同学给不会读的同学做示范,让还没有掌握的同学再一次认读生字。第六个环节,是一个再次巩固难记字的过程。将上一轮游戏中出现较多人不能识记的字再次提出来,在游戏中识记。

五、拓展

1、说一说你了解的爱迪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课文的故事。

2、科学家的话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资。――爱因斯坦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推荐读物

设计理念:在预习的时候,我找了一些资料,让学生对爱迪生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在拓展的部分,几个学生将自己的那份资料读给同学们听。既拓展了知识面,又加大了识字的渠道、阅读的渠道。在推荐读物的部分,分成了老师推荐和学生推荐两部。推荐读物不仅仅是为了推荐而推荐的,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的课前五分钟的内容就因课文内容的改变而改变成了讲科学家的故事。希望在这个单元中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家的了解。

爱迪生教案5

【课前透视】

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收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挂图或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题)

2、演示:利用课件或图片、实物等,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引出爱迪生,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

(由于课文介绍了一个大多学生都比较熟悉的人物,所以教师抓住这个线索,引导学生观察,谈话,拉近学生与文中人物和课文内容的距离。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增加了学生的体验。)

〖对话平台

一、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难点字词多读几遍,利用拼音和工具书把字词读准。

2、利用生字词语卡片,互读互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识字游戏:开火车读字、听音抽字卡、出示偏旁组字等。组织学生巩固生字词语的掌握,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经验。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了教学实效。)

二、朗读

1、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评议。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2、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4、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记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三、想像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思考,想想爱迪生是怎样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的?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说话练习。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

(结合课文插图的特点,启发学生根据图画想像课文中发生的故事,进行练习说话,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重点词语的点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如:“炎”字上下两部分不同。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

爱迪生教案6

老师上课前先和学生一同查找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了爱迪生。这是为上课做铺垫,以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学习习惯。

(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

上课了,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出示爱迪生图片)这就是爱迪生晚年的照片。

内容出示: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他的发明有1000多项,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是啊,爱迪生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他妈妈的命呢!(板书:救妈妈)

意图:为了让学生对爱迪生有更深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同时引起学生深思---爱迪生是如何救妈妈的?

(二)自读课文、反馈检查。

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吗?先来看看屏幕,老师可有读书的要求哦。

1、出示自读课文的要求:

(1)读准生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小节号。

意图: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自读课文的时候,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够督促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字以及一些重要的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检查生字(屏幕出示注音的生字,指名朗读、开火车读)

(2)检查词语

检查急性斥责委屈亮堂

明晃晃阑尾炎恍然大悟一溜烟似的(指名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齐读)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

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分段,了解段落大意,在分段的同时理清课文思路。

(请五个学生读课文,师生互相正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读了课文,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

生1:爱迪生从小就有一颗好奇心,我们要向他学习。

生2:爱迪生太聪明了!

生3:爱迪生真是急中生智啊!

意图:为了表扬鼓励发言好的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及时指正语言不规范,表达不顺畅的毛病。

2、课文里也有一句是医生夸爱迪生的话,老师把医生夸奖爱迪生的话放到了屏幕上。意图: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出示句子:“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①学生读句

②给“多亏”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幸亏)

③小结:孩子们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初步知道了爱迪生靠聪明救了妈妈(板书:聪明)谁能用夸奖的语气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意图:这是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理解能力,同时增强师生沟通,利于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重点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是在写爱迪生救妈妈的?请先在这个自然段前面用“☆”表示,然后捧起书读一读。

1、出示文本,请一生读。

2、大家再静静地认真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用划出写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意图:加强学生交流,同时教师进行指点,屏幕出示句子。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1)指名读再男生、女生分别朗读句子。

(2)(出示课文插图)看图说话。

意图:指导学生在说话过程中用上学过的词语“一溜烟似的、捧着、明晃晃、亮堂”等词

(3)指导读好这几句话。

3、师生合作读课文。

师引读:在爱迪生七岁那一年,他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送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在家里做手术。可是,家里的光线太暗了。正当大家急得团团转时,爱迪生他怎么做——

生读:“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师:爸爸见了又急又气,斥责道:——

生:“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师:爱迪生委屈地说:——

生:“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师: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生:“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4、学习爸爸和爱迪生的对话。(屏幕出示句子)

爸爸见了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1)师引导:谁能抓住“斥责、委屈”这两个词语来当当爸爸和爱迪生读好这个对话呢?

(2)通过说话来理解“恍然大悟”一词。

爸爸恍然大悟,明白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他对爱迪生说:“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意图:引导学生在说话时用上文本中词语,如“斥责、委屈”等词。加深学生对一些重要词语的理解与积累。

5、师小结:是的,正因为这样做,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所以医生对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意图:再次出示句子,指导读好这句话。反复朗读,加深课文理解。

6、用“夸奖”一词联系说话。

填空:爸爸夸奖爱迪生,说:“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小伙伴夸奖爱迪生,说:“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意图:通过填空的形式,便于学生熟悉课文,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看,童年的爱迪生是多么聪明: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的手术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一到第三自然段。

意图:引起学生深思---看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当时的环境又是如何紧急的呢?

1、你从哪些词语当中体会到妈妈病情的严重?(学生交流板书)

2、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三个自然段

3、请你用上“突然、直打滚、检查、急性、马上、来不及、摇头、急得团团转”说说当时情况的紧急。

意图:进行课堂小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六)板书设计:

30、爱迪生救妈妈

聪明

(镜子)

昏暗———————亮堂

直打滚来不及急得团团转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在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同时帮助学生解决了在自主学习中的难题---爱迪生是如何救妈妈的?最重要的是,在让学生了解了爱迪生救妈妈的方法后,感悟到爱迪生的聪明以及沉着冷静。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中心内容与中心主旨,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交流。

爱迪生的妈妈得了阑尾炎,需要马上在家里做手术,可是屋里的光线太暗了,是爱迪生想办法让屋子变得亮堂起来,是医生成功的完成了手术。这充分的说明了---爱迪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通过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以及在课堂上与老师的积极交流,学生不仅从爱迪生救妈妈的行为中感悟到了“聪明”,还从课文刚开始的导读中认识到,爱迪生确实是一个聪明好学,不气不馁的伟大发明家。

在与学生一起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不断深刻的感悟课文中各个角色的感情,这样才能在更进一步的拉近与学生的课堂距离,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学完这篇课文后,学生体会到不同人物的感情,通过对比朗读,使学生明白了,爸爸都没有想明白的,爱迪生想到了,说明爱迪生很聪明,感悟到了爱迪生爱动脑筋。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倡导学生要像爱迪生一样拥有一颗好奇的心,积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贡献。

爱迪生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爱迪生爱科学,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引导学生向爱迪生学习,爱科学,学科学。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世界闻名、省吃俭用、顽强、合适、不懈”等词语;会用“节省、顽强、合适”造句;了解句与句的关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爱迪生进行实验的故事。

教学重点:

1.通过重点词、句、段,体会爱迪生热爱科学、不懈努力的。

2.了解段落中句与句的关系,弄清叙述层次。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垃圾瓶瓶罐罐燃烧聋瞎

省吃俭用顽强合适价钱便宜

(二)教学另一部分生字词。

爱迪生做实验,要用上各种各样的化学物品。如:

磷(l0n)是一种非常容易燃烧的化学物品。

(三)继续学习课文。

第2、3自然段

1.12岁的爱迪生在火车上卖报。卖完了报,他做什么?请你们自己读第2自然段。

2.学生自读。

3.这一自然段中,什么是你没有想到的,使你很感动?(12岁的报童卖完报,想尽办法在火车里做实验。)

4.车长同意他在吸烟车厢占一个角落。我们可以想见,爱迪生怎么向车长提出要求,车长才同意的。如果你是爱迪生,你会怎么说?

5.后来,车长又为什么把他赶走了,而且还打聋了他的耳朵?

当车长把爱迪生那些心爱的瓶瓶罐罐、化学药品扔到车外时,他会怎么样?

6.这两个自然段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爱迪生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着了火,被车长赶走了。

(四)继续学习课文。

1.爱迪生为了研究科学,耳朵被打聋,对于12岁的少年该是一次多么大的打击!生活又是那样地贫穷,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但是爱迪生是怎样做的?

指点:这一段开头第1句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

2.整个这一段都是讲他钻研科学的决心怎么没动摇的。紧接这总说的一句,后面讲了几句?每句讲的是什么?第1句与后面几句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3.齐读第一句。第2、3、4句各指名一人读,以弄清段落中句与句的关系。

4.这一段的内容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指点:这就是“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作者把这一句概括全段内容的话,写在全段的开头,我们一看就明白了。

第5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从上一段学习的内容,我们一看就明白,这一段写的是什么。

3.指点:写的是“爱迪生试制电灯”。这一内容也是用一句话写在段落的开头。

4.谁能根据全段的内容具体说说这一段写的是什么?

5.提示:这一段中的“常常”“实在”“不懈”“终于”这些词语告诉我们什么?(不懈:即不放松。)

6.齐读全段,突出上面这些词句。

7.结合教学“躺”,发准后鼻音;突出字形教学,写好“身”最后一笔。

教学“供”(g3ng),就是“给”的意思。组词:供给、供应、供不应求、供销。

8.现在看看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第1句):总的说爱迪生试制电灯。

第二层(第2、3句):说爱迪生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废寝忘食地做实验。

第三层(第4句):说他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最后一段

1.上课一开始,我们说爱迪生是“发明大王”,这是为什么呢?读了最后一段就明白了。

2.齐读。

(五)复述课文。

各自准备,从第3、4、5自然段中择其一段,讲讲爱迪生怎么热爱科学,刻苦钻研。

(六)课后练习及作业。

1.造句:节省顽强合适

爱迪生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夸、奖”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结合词句体会妈妈当时情况的危急。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生字,学习一、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体会妈妈当时情况的危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说说自己对爱迪生的了解。

2、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感悟。

1、自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语。

3、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朗读自主感悟。

2、学习第二自然段,结合重点词句理解妈妈病情严重,情况紧急,并指导感情朗读,进行句式训练。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夸奖”,指导学生分析字形。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爱迪生教案9

一、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教学时将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通过让学生读懂课文,学会生字词,学习说话,同时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爱科学的思想情感。还着力于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朗读、看图、填空等手段,巩固了所学的生字词,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语文学习时空。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找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从而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词语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

3.从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中领会他的聪明,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用上积累的词句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爱迪生。

五、教学流程

(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出示爱迪生图片)这就是爱迪生晚年的照片。谁能想出方法记住他名字中的一个生字:“迪”(生识记字形)

2.看老师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看仔细了,写字的时候要把字写端正。

3.说说你对爱迪生的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教师适当评议)

4.老师也把收集到的信息打在屏幕上,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一生读)

内容出示: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在***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000多项,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过渡:是啊,爱迪生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他妈妈的命呢!(板书:救妈妈)

6.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反馈检查。

过渡: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吗?先来看看屏幕,老师可有读书的要求哦。

1.出示自读课文的要求:

(1)读准生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小节号。

(学生按要求学文,教师巡回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屏幕出示注音的生字,指名朗读、开火车读)

(2)检查词语(加点的是生字)

检查

急性

斥责

委屈

亮堂

明晃晃

阑尾炎

恍然大悟

一溜烟似的(指名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齐读)

教师点拨指导如下:

①这些生字把它放到词语中,有的读音发生了变化,如:“堂”单个的读第二声,放到词语中读轻声。(生练读“亮堂”)

②明晃晃:这里的“晃”是多音字,单个字读第三声,连成词语组成了ABB结构,在读的时候读音要变化了。当第一个(A)不读第一声的时候,后面两个读第一声,如“明”读第二声,连起来就读明晃晃(míng

huāng

huāng)(学生练读)。当遇到第一个音是第一声,那后面就读它本身的音。如:金(jīn)灿灿(càn

càn)

③对“阑尾炎”一词的理解,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教师再补充解释:阑尾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盲肠,它长在我们的右下腹。它一发炎非常疼痛,甚至还要夺去人的性命。突然发作又非常厉害的阑尾炎就叫急性阑尾炎。

④一溜烟似的:“溜”这是个多音字(注意第四声),“似”也是个多音字,在文中和“的”连成词语读翘舌音。读这个词语:一溜烟似的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把这个词语放到句子中,谁能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出示句子:“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学生朗读、交流)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

(请五个学生读课文,师生互相正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读了课文,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发言好的学生,同时及时指正语言不规范,表达不顺畅的毛病)

2.课文里也有一句是医生夸爱迪生的话,老师把医生夸奖爱迪生的话放到了屏幕上。

出示句子:“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①学生读句

②给“多亏”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幸亏)

③小结:孩子们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初步知道了爱迪生靠聪明救了妈妈(板书:聪明)谁能用夸奖的语气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过渡: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是在写爱迪生救妈妈的?请先在这个自然段前面用“☆”表示,然后捧起书读一读。

1.出示文本,请一生读。

2.大家再静静地认真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用“”划出写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学生交流,教师指点,屏幕出示句子)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1)指名读再男生、女生分别朗读句子。

(2)(出示课文插图)看图说话。(指导学生在说话过程中用上学过的词语“一溜烟似的、捧着、明晃晃、亮堂”等词)

(3)指导读好这几句话。

3.师生合作读课文。

师引读:在爱迪生七岁那一年,他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送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在家里做手术。可是,家里的光线太暗了。正当大家急得团团转时,爱迪生他怎么做——

生读:“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师:爸爸见了又急又气,斥责道:——

生:“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师:爱迪生委屈地说:——

生:“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师: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生:“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4.学习爸爸和爱迪生的对话。(屏幕出示句子)

爸爸见了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1)师引导:谁能抓住“斥责、委屈”这两个词语来当当爸爸和爱迪生读好这个对话呢?

(2)通过说话来理解“恍然大悟”一词。

爸爸恍然大悟,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对爱迪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说话时用上文本中词语,如“斥责、委屈”等词)

5.师小结:是的,正因为这样做,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所以医生对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再次出示句子,指导读好这句话。)

6.用“夸奖”一词联系说话。

填空:爸爸夸奖爱迪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伙伴夸奖爱迪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过渡:看,童年的爱迪生是多么聪明: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的手术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到第三自然段,看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当时的环境又是如何紧急的呢?

1.你从哪些词语当中体会到妈妈病情的严重?(学生交流板书)

2.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三个自然段

3.请你用上“突然、直打滚、检查、急性、马上、来不及、摇头、急得团团转”说说当时情况的紧急。

(六)巩固生字词,书写

1.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巩固生字词

①找找形声字:溜、悟、晃、恍、聪、伙、油、检

②游戏“对口令”(如:竖心旁,光字边——“恍”字记心间。)

③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如用口诀、顺口溜、组词等记忆生字)

2.书写:“油、团、炎”三个字和“检查、斥责、夸奖”三个词语。

①出示“我会写”图标,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说发现了什么。(如:“油”“检”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团”字里面的竖勾要写在竖中线上。“炎”字下面的“火”要比上面的“火”大一些。“责”字中间一横要写长些……)

②重点指导、范写

斥:联系“斤”的书写,第三笔在横中线,第四笔在竖中线,最后不要忘写点。

责:上下结构,上面要写得扁写,中间横短,第三横最长,下面的“贝”略长,横折的横在横中线上。

夸:大字头撇捺不超过横中线,要盖住“亏”

奖:大字要托住上半部分,最后笔是捺

炎:上小下大,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

(七)板书设计:

30爱迪生救妈妈

聪明

(镜子)

昏暗———————亮堂

直打滚

来不及

急得团团转

(备注:此课在学校的青年教师展示课比赛中获铜奖)

爱迪生教案10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0课,还记得爱迪生是怎样的人吗?

通过收集,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

同时介绍爱迪生: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爱迪生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这里的“秘诀”是什么呢?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实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二、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有什么习惯?(爱动脑)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段。

正因为他爱动脑筋,所以,他的妈妈有一次得了疾病,他就靠他的聪明救了妈妈。

2、四人小组自学2——5自然段。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妈妈得了什么病?当时的情况怎样。

2)、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爸爸的看法是什么?医生的看法呢?

3)、手术的结果怎样,医生是怎么夸爱迪生的?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好下列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

1)医生。动作:“环顾四周”;“还是摇头”;[

表情:“迟疑”、“满意的笑容”;

语言:“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读中感悟医生开始的束手无策,以及此后对小爱迪生想出的办法感到满意和夸赞的感情。

2)爸爸。表情:“又急又气”、“恍然大悟”;

语言:“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在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对小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3)爱迪生。动作:“一溜烟似的奔出”、“捧着”;

表情:“委屈”;

语言:“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在读中感悟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4、指名表演。全班评议。

三、学习我会写的字。

1、齐读生字。

2、用学过的方法记字。

3、读一读,比一比:

捡——检;谈、淡——炎;斤、诉——斥;

由抽——油;才困——团;青贝——责;情生——性。

4、·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5、描红练习。

四、作业。

1、听写生字。

2、预习31课。

目标:1、会认“迪、检”等11个生字,会写“油、检查”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是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重难点:标1、3。

爱迪生教案11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能正确写出要求写的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

2、演示:利用课件或图片、实物等,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引出爱迪生,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

二、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难点字词多读几遍,利用拼音和工具书把字词读准。

2、利用生字词语卡片,互读互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识字游戏:开火车读字、听音抽字卡、出示偏旁组字等。组织学生巩固生字词语的掌握,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三、朗读

1、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评议。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2、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4、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记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四、想像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思考,想想爱迪生是怎样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的?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说话练习。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如:“炎”字上下两部分不同。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课文,感悟课文。

教学重、难点:能朗读好课文,对课文有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复习生字词语。利用字词卡片,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二、朗读感悟

1、教师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找一找,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启发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语言、神态等,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如:从父亲对爱迪生前后的态度变化;从爱迪生的动作表现;从房间内的变化等方面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师生共同研读相关的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爱迪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的好品质。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体会课文内容。

三、讨论

爱迪生之所以能想出办法救妈妈,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拓展

1、你还知道关于爱迪生的哪些资料?在全班交流。

2、收集爱迪生说的名言警句,积累下来。

3、课外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词语解释:

环顾:向四周看。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

相关链接:

爱迪生生平简介

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

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他一生中的发明超过二千多种。他不但成为近代物理史上一位相当杰出的科学家,更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

爱迪生一生卓越的成就并非侥幸,而是他百折不挠、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成果。由于家境贫困,爱迪生只受过三个月的小学教育,十二岁就开始在火车上工作。虽然如此,他仍然努力不懈,刻苦自学。他在少年时代已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但掌握了丰富的电学、化学等知识,还喜欢在车上和家里进行一些「小实验」。1863

年,他在一家铁路公司当服务员,他的发明生涯也从此开始。随着他的发明一个个地诞生,他的名子开始为人熟悉,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

1873 年爱迪生制造出双工式发报机,翌年又制造了四工式发报机。1876

年,他在门洛帕克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也就是「爱迪生发明工厂」。在往后的两年,他发明了留声机,轰动了全世界,使他获得法国爵士的衔头。

爱迪生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电灯。他做了 1600 多次耐热材料和 600

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灯泡。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为了推广电灯的使用,他研究出并联电路、保险丝、绝缘物质、铜线网络等电器系统的各种附加设备;又制造了电压稳定的发电机和经济配电的三线掣。1882

年他在纽约建立了一个电力网。虽然他使用直流电 的输电方法限制了传送电力的距离,但这项伟大的贡献,已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1883 年爱迪生发现热电子发射现象,为电子管的面世奠定了基础。1887

年,他在西奥伦治建立了更大的实验室。在那里他的发明更是多不胜数,其中较重大的有 1888 年的电影摄录机;1896

年的电影放映机和镍铁电池。他接二连三的发明,使他在1928 年获得了国会金质特别奖。

1931年,爱迪生在西奥伦治与世长辞,享年 84 岁。

爱迪生教案12

教学目标:

1.了解爱迪生爱科学,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引导学生向爱迪生学习,爱科学,学科学。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世界闻名、省吃俭用、顽强、合适、不懈”等词语;会用“节省、顽强、合适”造句;了解句与句的关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爱迪生进行实验的故事。

教学重点:

1.通过重点词、句、段,体会爱迪生热爱科学、不懈努力的。

2.了解段落中句与句的关系,弄清叙述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爱迪生。

《春蚕》那一课告诉我们,母亲半夜起来添桑叶,点的是蜡烛,现在电灯已经普及,一按开关,灯就亮了,又方便又明亮。这电灯是谁最先发明的?他的名字叫爱迪生。(板书课题)

爱迪生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多少学,但是他从小热爱科学,自己刻苦钻研,11岁时就研究牛顿定律,还动手做各种实验。例如他发明电灯时,光收集资料,就用了本笔记本;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先后用过铜丝、白金丝等一千六百多种材料,还用过头发和各种不同的竹丝,最后选中了日本的一种竹丝,经过燃烧炭化后,成为最初的灯丝。

爱迪生不停地钻研,16岁就制成发报机,一生一共有1368种发明,平均半个月就有一个发明。在高峰时期,每隔5天,就有两项发明,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

今天我们学习《爱迪生》这课文,就要向爱迪生学习,要爱科学,学科学。

(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第一句讲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世界上很有名,叫世界闻名,你知道我们哪些科学家、文学家是世界闻名的?)

2.这一段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3.爱迪生怎么热爱科学,怎么做实验,有没有具体地写?

这一段就是总的介绍爱迪生。

4.齐读。

(三)自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省吃俭用就是吃的用的都很节省。

垃圾(词义学生从生活中已理解,侧重教学字音、字形。)

再写一个“山”。右半边分上中下三部分,右上是“艹”,燃烧即点起来烧,可组成“点燃、燃起、易燃品”等词。

聋(让学生想办法记字形)

弄瞎眼“瞎”是指眼睛看不见了,所以是“目”。注意右上部的笔画。

顽强就是不怕困难,坚持下去不屈服。爱迪生为了做实验,耳朵被车长打聋了,眼睛差点儿弄瞎,但他不动摇,坚持做实验,不断地搞创造发明,这就是“顽强”。

合适就是适合,符合要求的。

价钱便宜“价”组词:物价、价格、价目、价值。便宜,“便”,是多音字,读第二声,“便宜”即价格低。“宜”组词:适宜、风光宜人。“宜”本音为二声,在词句中读轻声。

(五)范读课文。

(六)写字。

爱迪生教案13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诱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注意积累词句。同过程阅读感悟,引导学生领悟爱迪生聪明、多动手、善发现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生字,会写9个字。

2.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4.领悟爱迪生聪明、多动手、善发现的特点。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挂图或课件。

2.学生准备:收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30.爱迪生救妈妈)

2.演示:利用课件或图片、实物等,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引出爱迪生,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

3.出示爱迪生画像

这就是爱迪生,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现,你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他小时候还想过办法救妈妈的命呢(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他是用什么办法救妈妈的吗?请赶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吧,读后说说你最想对爱迪生说什么?(爱迪生真是聪明)

[设计意图]

由于课文介绍了一个大多学生都比较熟悉的人物,所以教师以亲情谈话为契机,抓住这个线索,引导学生观察,谈话,拉近学生与文中人物和课文内容的距离。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增加了学生的体验。这样导入,亲切自然。

二、读文识字

1.亲情激励:今天,我们也来学学爱迪生,看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帮助大家把生字学得又快又轻松,谁就是我们班的爱迪生。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生字要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小组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4.小组推荐识字的好办法,班级交流。

5.大家评比班级“爱迪生”。

6.出示生字词;

(1)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2)学生自愿选择生字,读一读,并在文中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子,读给大家听。

7.识字游戏:开火车读字、听音抽字卡、出示偏旁组字等。组织学生巩固生字词语的掌握,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8.听拼音。出示生字卡老师读字音,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9.生字部件组字。老师给每个小组许多汉字部件,学生合作用这些部件组成学过的字。如:尸+出=屈

10.展示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经验。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了教学实效。

11.指导朗读

①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评议。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②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③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④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记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环节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讲识字记忆方法。【加减法】

谈 — 讠 → 炎(炎热)

斤 + 丶 → 斥(斥责)

由 + 氵 → 油(油灯)

大 + 亏 → 夸(夸奖)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如:“炎”字上下两部分不同。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5.引导欣赏: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对它笑一笑,并向同桌夸夸你写的字。

6.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发“笑脸”奖。

[设计意图]

本课要求写的字较少,而且书写上难度不大。因此,采取了集中指导的做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评议及正确书写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语。利用字词卡片,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设计意图]

从巩固学习内容入手,实现自然过渡,导入新课。

二、引导感悟

1.教师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找一找,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启发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语言、神态等,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如:从父亲对爱迪生前后的态度变化;从爱迪生的动作表现;从房间内的变化等方面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师生共同研读相关的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爱迪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的好品质。思考讨论:

① 爱迪生的妈妈究竟处在怎样的危险处境?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内交流。

② 如果不及时做手术,妈妈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这可怎么办呢?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来?

指导学生看图,说一说。

③这个办法究竟怎样?找出相关的语句说明。

结合爸爸和医生的动作、表情来评议。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体会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

以读为本,在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抓住主要问题,引导学生感悟语境,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体验讨论

1.爱迪生之所以能想出办法救妈妈,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预设答案:爱迪生从小就喜欢动脑、动手,在实践中发现了许多科学知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深入体会人物品质,在充分交流与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2.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关于爱迪生的哪些资料?在全班交流。

四、拓展活动

1.课外搜集有关爱迪生的故事。

2.收集爱迪生说的名言警句,积累下来。

3.课外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设计意图]拓展练习,有效地实现了课内外的有效衔接,拓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促进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板书设计:

决定手术

28.爱迪生救妈妈{ 镜子聚光 } 善动脑 勤动手

手术成功

附:词语解释:

环顾: 向四周看。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蕴含科学知识的文章。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妈妈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炎手术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培养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因此,本教学设计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以读为本,诱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注意积累词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本设计还安排了拓展练习的教学环节,有效地实现了课内外的有效衔接,拓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知识,促进了学生的积累,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爱迪生教案14

师:课前我们先做一个游戏,猜猜他是谁?“他是美国人,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一生却共有两千多项创造发明,对人类的文化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电灯就是他发明的,这个人是谁?(生抢答:爱迪生。)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书)你真是个见多识广的孩子。你真是于乐于探究啊。你认真预习了课文,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非常好。对他就是爱迪生,课前老师也让大家收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你对爱迪生都有哪些了解呢?快把你收集的信息说说吧!(生汇报)

师:看,爱迪生多不起啊!,他的一生有20xx多项发明,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发明,这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因此他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那么这句话谁会读?为什么这么读?(带敬佩的口气)

课件句子“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师:爱迪生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就是因为:出示(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能想出一些好主意,)导读

师:有一次还他*着自己的聪明还救了**的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要问的?(他为什么救妈妈?他是怎么救的妈妈呢?)那就让我们打开书137页自己读读课文,记得要边读边想刚才的问题,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下面的拼音或者查(生读课文)

师:课文看大家读得那么认真,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你认识了吗?快试着带拼音读读(课件)

爱迪生检查急性阑尾炎一溜烟斥责委屈亮堂

恍然大悟油灯团团转夸奖明晃晃

1、自己认读

2、小老师教读

3、小组长领大家学习

4、开火车

师:一溜烟说明什么?非常快,快得像烟

师:晃是多音字。老师这里要告诉你们,晃在明晃晃这个词中读成第一声,大家跟我读一读:“明晃晃”。(出示词语卡片:明晃晃、晃荡)大家跟着老师读读这两个词语。

师:好我们先进行到这里,词我们读得这么好,把他代入课文中能读好么?找5人分读课文,边读边想,爱迪生为什么要救妈妈?他的妈妈怎么了?生读

师:谁能说说爱迪生的妈妈怎么了?(急性阑尾炎)

师:有听过这种病?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阑尾在我们肚子的右下方,形状就像半条蚯蚓,其中一头跟盲肠相连。因为阑尾很细,而且盲肠里的细菌还常常喜欢袭击阑尾,所以就会引发阑尾炎。它发炎时非常疼痛,一旦穿孔还能夺去人的性命。突然发作的又非常厉害的阑尾炎就叫急性阑尾炎,)现在医学发达,阑尾炎并不难治,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也是非常危险的,更何况是在100多年前,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等待他的只有两个字——死亡!

默读2.3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妈妈当时处境十分危险的句子?

生:一天,妈妈忽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课件句子:一天,妈妈忽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师:直打滚是什么样子?不停的打滚叫直打滚

不停的摇头叫不停的叫

体会一下妈妈此时的情况,你应该怎么读?学生带体会读

师:还有哪句话说明妈妈处境非常危险?(大家急得团团转。)

课件出示: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大家急得团团转

师:观察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得后部分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谁还能说几句类似的话?得

师:谁能做做急得团团转的样子?表演

师:你们怎么急成这个样子了?

生:妈妈要马上做手术,可是光线太暗……

师:是这段吗?课件出示: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爸爸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

生读

师:难道医生和爸爸没有想办法吗?

师:爸爸想的什么办法?

师:医生怎么说的?为什么连连说?

师:医生想出什么办法了吗?

生: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可是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

师:此时此刻,医生和爸爸束手无策,妈妈又危在旦夕,大家都非常着急,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来再现这一场景呢?

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成果?

分小组分角色朗读一组在座位上如果朗读不到位,马上指导。(注意爸爸的着急,医生的无奈)

师:就在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爱迪生又是怎么做的呢?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

师:爸爸看到了,什么反映?(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课件出示: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就是啊,都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爸爸能不气能不急吗?谁愿意当又气又急的爸爸来斥责爱迪生?

师:爱迪生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谁来读读爱迪生的话?你为什么这么读?(爱迪生这时候是很委屈的)

想想当你受委屈的时候,你是怎样说话的?

分角色,男生读又气又急的爸爸,女生读满腹委屈的爱迪生。老师导读

:师:爱迪生真的想出办法了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师:看!房子一下子亮了,妈妈得救了!(课件:屋子亮了的图)

师:你知道屋子为什么会变亮吗?(爱迪生用镜子把光聚在一起)让我们一起走到**的病床边看看当时的情景吧!(用镜子蜡烛演示)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

师:这时的爸爸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可是(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就叫恍然大悟

师:观察这幅图,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他是?

师:爸爸恍然大悟会说什么?课件:爸爸恍然大悟说:“”当你恍然大悟你会做出什么动作?带感情完成句子。

师:此时此刻,医生的反应是什么呢?

医生也露出满意的笑容

师:是啊,医生也露出满意的笑容,他会说什么呢?

课件:医生也露出满意的笑容说“”

老师看看哪位医生能露出满意的笑容。指导朗读,注意表情。

师:通过爱迪生想出的好办法,手术的结果怎样了呢?齐读最后一段

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你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师:课上到这里,老师想问问大家,爱迪生为什么这么聪明呢?

师:你看,爱迪生小小年纪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了妈妈,让我们都来夸夸爱迪生怎么样?

可是每个人都夸他一句夸一节课也夸不完啊?那我们一人送他一个夸奖好吗?(写夸奖两个字)

看看身边的小朋友写的怎样,谁写的好就夸奖他一下吧

小结

爱迪生教案15

教材分析

读了本文,我们都会赞叹爱迪生的聪明。我们可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谁能想出好办法帮助大家把生字学得又快又轻松,谁就是我们班的爱迪生!如果趁热打铁,再引导孩子们怀着对爱迪生的崇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朗读书声一定非常悦耳,爱动脑筋的品质也会永驻孩子们的心中。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辞别了张衡,我们又迎来了充满智慧的小爱迪生。看,童年的爱迪生是多么聪明: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的手述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

二、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1)读准生字。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接着教师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随机进行正音练习。要提醒学生:看清斥的声母,看清检、性、阑、炎、堂、恍等字的韵母;然后听老师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当音,进一步读准生字字音。

(2)识记生字。先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在小组里自主合作识记生字,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接着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和哪个生字交朋友。目的是让学生在组词说话中巩固记忆。然后开火车认读生字。

(3)巩固生字。在游戏中回忆已经认识的生字,看谁记得多。

游戏一:听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游戏二:找朋友组字。如,氵+留=溜;尸+出=屈;火+火=炎;忄+生=性。

2.写字指导。

写字教学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动脑筋自主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把字写好。如,爱迪生肯动脑筋救了妈妈的性命,我们小朋友也爱动脑筋,一定会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把这九个字写好。捡检;谈淡炎;斤诉斥;由抽油;才困团;青贝责;情生性。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请自读课文,读后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小组交流。朗读感悟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词语,读通句子。除了把生字、词语读准外,还要注意分辨课后我会填中要填的字的读音和意思:来不

(及),着

(急);

(做)事,工

(作)。

2.师生齐读课文,感知全文内容。读后让学生说说大意。

3.老师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悟课文。提示学生留意哪些地方读得好,给自己留下较深的印象或使自己产生了什么感受。

4.选读课文,在体会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中欣赏课文。让学生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和段落用心读一读,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体会,看谁读得好。在品读欣赏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好下列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

(1)医生。动作:环顾四周、还是摇头;表情:迟疑、满意地笑容;语言: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读中感悟医生

开始的束手无策,以及此后对小爱迪生想出的办法感到满意和夸赞的感情。

(2)爸爸。表情:又急又气、恍然大悟;语言: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在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对小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3)爱迪生。动作:一溜烟似的奔出、捧着;表情:委屈;语言: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在读中感悟小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5.朗读课文比赛。小组派代表朗读第三、四自然段,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6.议一议,说一说。爱迪生想出什么办法救了妈妈?爱迪生为什么从小就那么聪明?这一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在质疑中提出。爱迪生之所以从小就这么聪明,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动脑、动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

三、积累运用

1.建议积累检查、急性、急忙、迟疑、片刻、斥责、委屈、亮堂、发明家、一溜烟、明晃晃、环顾四周、恍然大悟等词语。

2.让学生用几句话讲一件发生在课堂上或家里的小事,争取把课文中学的词语用上几个。

四、实践活动

自选伙伴、编排表演课本剧的方式巩固拓展对本课的学习。

1.感悟角色。医生、父亲心情焦急,爱迪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行动迅速。

2.分配角色。自主组织、竞选角色,确定导演与演员。

3.准备道具。蜡烛、镜子、小条凳等。

4.编排。这是关键环节,要启发学生想想课文中每个角色说的话,体会他们的表情与动作,还可以对文中没有写到的一些情节作一些具体、合理的想象和补充。

5.表演。各组表演,评委评分。

6.总结颁奖。师生评价总结。颁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演员奖、优秀合作奖。

第二篇:爱迪生教案2

一、复习导入

(一)谈话,回顾第一段

师:我们知道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的命。

(二)填空概括全文

师:谁能通过填一填讲讲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 课件出示: 爱迪生()岁的时候,妈妈得了(),病情十分()。爱迪生想用()的方法救妈妈,爸爸一开始不理解,反而()他。结果手术成功了,爱迪生得到大家的()。

1、学生个别口头填

出示短文(缺“斥责”、“夸奖”没填)

师:你填得很正确。爱迪生想用镜子聚光的方法救妈妈,爸爸一开始不理解,反而——斥责他。结果手术成功了,爱迪生得到大家的——夸奖。斥责和夸奖,小朋友们会写吗?那就拿出准备好的纸,自己认真地写一写。

2、学生默写“斥责、夸奖”。

请两个学生分别把“斥责”和“夸奖”写在黑板预先画好的格子里。教师巡视指导。师:填好的小朋友轻轻地把这段话读一读。

3、反馈。

师:看黑板,这两个小朋友填对了吗?(课件出示完整的短文)下面填对的小朋友举手。没有填对的小朋友下课的时候改一改。请小朋友马上把纸收好。眼睛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学生齐读

(三)分析词语,导入课文

师:再看这两个词,你发现了什么?(生:它们是一对反义词)

师:是啊!值得夸奖的爱迪生一开始为什么反被爸爸斥责呢?

(生:当时妈妈病情十分危急,爸爸以为爱迪生还在贪玩,所以又气又急)

二、自主研读第二三自然段,感受当时气氛的紧张急迫

过渡:师:是啊!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请小朋友自由读读二、三自然段,找找你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当时情况的紧急?[板书:急]

(一)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

(二)个别反馈,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当时情况的紧急了? 学生反馈。

说一个,读一个。如果该生一开始就读得很好,教师直接加以肯定,读得不好,教师引导后再要求其读。

1、直打滚:[预设1]:你已经感受到了妈妈的疼痛了!

[预设2] :平时我们肚子痛,会捂着肚子,但是妈妈却疼得——生接:直打滚!师:你再来读!大家一起读。

2、急忙:[预设1]:对啊,连爸爸多么着急啊!

[预设2]:几十里可不近啊,爸爸得再快一点!再读。请两三个学生读。

3、终于:[预设1]:我听出了焦急的等待!

[预设2]:是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上午,医生没有来,中午,医生没回来,到了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医生——生接:终于来了!师:请学生再读。齐读。

4、马上:[预设1]:是啊!不能再等了!急性阑尾炎拖延了救治时间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预设2]:等会儿再做行吗?

生:不行!再读。

5、来不及:[预设1]:你也替妈妈着急了!

[预设2]:医院条件好啊,怎么不上医院去做手术呢? 生:已经来不及了!再读。

6、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预设1](学生找到这一句):

师:唉,连有经验的医生都迟疑了,想不出办法来!这时医生的心里是什么感觉啊?(焦急、无奈)你能读出焦急、无奈的感觉吗?

课件出示: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1)自读。

(2)请学生个别读

师评价:听得出你很发愁。/多么无奈呀!/是啊!光线太暗是现在遇到的最大难题啊!/这位医生是多么着急啊!

(3)齐读

师:大家都想不出办法,情况更急了![板书,在急后加上两个!号] 师: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吧!

[预设2]:(学生没有找到这句话)

师:医生已经来了,那就赶快动手术吧!

生:不行,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

师:是啊,连医生也迟疑了,想不出办法来!这时医生的心里是什么感觉啊?(焦急、无奈)你能读出焦急、无奈的感觉吗?

课件出示: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

(1)自读。

(2)请学生个别读

师评价:听得出你很发愁。/多么无奈呀!/是啊!光线太暗是现在遇到的最大难题啊!/这位医生是多么着急啊!(3)齐读

师:那就多点几盏油灯。

生:不行,油灯太暗了。

(4)课件出示第三段,师引读:是啊!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都想不出办法,情况更紧急了![板书:在急后加上两个!号]

(三)创设情境,师生合作读二、三段 课件出示二三段,播放秒针声音

师:听!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妈妈疼得在床上直打滚!现在时间对妈妈来说就是生命呀!让我们合作接力读读二、三段,再来感受一下当时情况的紧急吧!师: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师生接力读。

三、读第四段,重点感受爱迪生的机智和聪明

(一)自读自悟,感受爱迪生的聪明机智

师: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刚满七岁的爱迪生是怎么做的呢?他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夸奖?请你划一划,读一读。

1、学生找,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

(1)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学生读出句子,课件出示。师: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预设1]生:你动作真快!师:你从哪看出他动作快? 生:一溜烟,不一会儿 师:一溜烟,快得像什么? 生:兔子,火箭~ 师:你能读出他的快吗? 学生个别读两到三个。

[预设2]生:你捧着镜子干什么?

师:是啊!的确让人奇怪,连爸爸也不明白呢!你能读出疑惑的感觉吗? 生读。

(2)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过渡:[预设1]师:还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夸奖?

[预设2]师:他用行动告诉了我们答案,谁找到了? 学生读出句子,课件出示

有感情朗读

师:看到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你们心里是什么感觉?为什么?(高兴,兴奋,惊奇,赞叹,恍然大悟)请你带上感情读一读。

(二)理解“恍然大悟”

当有学生说到恍然大悟的时候,师:是呀,爸爸也是恍然大悟![板书:恍然大悟]他会说什么?(生:道歉、夸奖)

师:这时,大家着急的心情也终于平静了下来。[板书:擦去急!]

(三)拓展说话

出示图片课件。师:瞧!现在的病床多么亮堂!这光赶走了什么,带来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四)教师总结:这都是爱迪生善于动脑的功劳啊!你有什么话要夸夸他吗?[板书:学生说,教师随机写]

四、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师:你能用朗读夸夸他吗? 课件出示:

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一)个别读

(二)齐读

第三篇:爱迪生孵小鸡教案

18.爱迪生孵小鸡

中山永丰实验学校

袁跃金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字音;学会运用表示声音的词语;

2、发现提示语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了解其作用;

3、继续学习预习的方法:用查找的资料解决课文中的问题;

4、体会爱迪生爱动脑筋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

1、了解提示语

2、体会爱迪生的“爱动脑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陈毅、梅兰芳两位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名人小时候的故事,那就是(齐读课题)2.“孵”,是一个生字,大家读准了。请注意,它是形声字,左形右声,比较难写,跟着老师写一写(书空,注意左右相等)

它是什么意思呢?看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查字典也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解释这个字也可以。请读课文,划出描写母鸡孵小鸡的句子。

交流出示:

母鸡用自己的身子把蛋盖上,蛋就暖和了,蛋里面就会长出小嘴,长出小脚,长出羽毛,变成小鸡,最后,“笃笃笃!”啄破了蛋壳,小鸡就从蛋壳里钻出来了。

1)自己轻声读读这句话,特别注意读准用红色标出的词语。

2)指名读句子。

3)句子中的“笃笃笃”是一个表示声音的词,这是什么声音呀?(是小鸡用尖尖的嘴用力啄蛋壳的声音)是呀,瞧!后面还跟了个“感叹号”,是因为(小鸡很努力地想要把蛋壳啄破呢!)多可爱呀!有了这个词,小鸡努力想要破壳而出的样子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

4)再读读这个句子,体会体会。

3.母鸡孵小鸡,这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再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

过渡:爱迪生为什么要孵小鸡?他又是怎样孵小鸡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一起走近爱迪生的童年。

1.轻声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读准多音字,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出示词语(颜色区分)

哦嘘哦嘘

笃笃笃

好奇

着凉

暖和

傻劲

搂在怀里

瞪眼

孵蛋

1)请生读

2)发现屏幕上的这些词在排列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吗?(分别是拟声词、有多音字的词、带有生字的词)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同学们,小时候的爱迪生究竟是个怎样的孩子?请同学们读读第一节,圈出这个词。(爱动脑筋)2.指导朗读 1)师生合作读。

2)同样的意思,我们也可以这样说: 媒体出示:爱迪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小时候,他老爱问这问那:“这是什么呀?”“那是什么呀?

(二)学习2——12节

1.是呀,在课文中他问了哪些问题呢?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呢?自由度课文2——12节,用直线划出爱迪生提的问题。读后交流出示:

“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10多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呀?” “妈妈,蛋也跟人一样,会着凉吗?” “我为什么孵不出来呢?”

2.下面我们就把这些问题再放回课文中,联系课文,来看看爱迪生的小脑蛋瓜里怎么会产生这些问题的。(媒体出示第2-4节)

1)引说:一天,爱迪生看到平时总喜欢在窝外散步的母鸡,今天却——呆在窝里不出来;平时母鸡总是每天只下一个蛋,可今天却看到——窝里有10多个蛋。发现今天与平时的情况不一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爱迪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善于观察)

是呀,善于观察的爱迪生发现了母鸡“反常”的情况,又不知道为什么,就好奇地问妈妈——“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10多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呀?” 2)指名读(读出好奇的语气)

齐读 3)同桌两人分角色朗读

3.妈妈没想到,自己这一回答,又引出了爱迪生的第二个问题——“妈妈,蛋也跟人一样,会着凉吗?” 生齐读。

4.媒体出示第6、7小节

1)妈妈笑着把“母鸡孵小鸡”的过程告诉了爱迪生。请同桌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爱迪生和妈妈。读一读他们说的话,读的时候特别注意抓住提示语体会他们的心情。

同桌练读。

指名读。

男女声配合读。

2)小结:以后,小朋友写对话运用提示语的时候,也可以加上表示表情、动作或心情的词句,这样就能使文章更生动。

3)下面来看看老师出示的几句话里,提示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媒体出示:

“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10多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呀?”爱迪生好奇地跑去问妈妈。“母鸡不是在下蛋,是怕蛋着凉。”妈妈把爱迪生搂在怀里说,“妈妈抱着你,你不是暖和多了吗?”

爱迪生更奇怪了,瞪着眼睛问:“妈妈,蛋也跟人一样,会着凉吗?” 4)生交流,师小结:啊,原来提示语可以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又在中间,真像个调皮的孩子一样。5)师引读。

6)听了妈妈的解释,原来只知道人会着凉的爱迪生不由得又产生了新的疑惑。说话练习:听了妈妈的话,爱迪生想:。

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啊!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爱迪生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善于思考)

5.是啊,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爱动脑筋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妈妈的回答还不能让小爱迪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他决定亲自——(试一试)

师引读,媒体出示:他用柴草做了一个窝,里面放了许多蛋,学着母鸡的样子,正蹲着孵小鸡呢!1)当时只有5岁的爱迪生是怎么孵小鸡的呢?(生再读)从这句话中找到一个关键词(生:蹲)爱迪生蹲了多久?课文没有直接写出来,但我们从侧面能看出来,是哪句话? 2)过了一个钟头,又过了一个钟头,爱迪生一直保持着一个姿势,一动也不动地蹲着。请你们蹲1分钟,有什么感觉?20分钟呢?(想也别想)

从这个“蹲”字,我们深深体会到了爱迪生做事敢于实践(板书:敢于实践)是呀,没想到这一试,又试出了新问题!(媒体出示问题三——“我为什么孵不出来呢?”)(生齐读,加上提示语再读)

6.那么,他又怎么会提出这第三个问题的呢?自己快速读读第8——12节,找找答案。1)生交流(媒体出示:爸爸看见爱迪生这股傻劲,真觉得好笑,就把爱迪生拉了起来,说:“走吧,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2)请男同学来读读这句话。(指名1男生读)这句话中的“傻劲”是指什么?(钻劲)爸爸说爱迪生是个傻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同桌讨论)交流讨论。

指名回答。

7.爸爸口中的这股“傻劲”其实是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劲,让我们带着这些感悟,再来读读这段话。齐读

四、总结提升

1.爱迪生就有这么一股钻劲儿,遇事爱动脑筋,凡事都要去试一试,才会不断地有新的发现。正是凭着这股傻劲,爱迪生长大后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播放爱迪生发明的幻灯片)

2.同学们,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成功也会离你们越来越近。

板书设计:

爱迪生孵小鸡

善于观察

爱动脑筋

善于思考

敢于实践

第四篇:《爱迪生孵小鸡》教案

《爱迪生孵小鸡》教案

《爱迪生孵小鸡》教案1

爱迪生孵小鸡》原文

爱迪生小时候,老爱问这问那:“这是什么呀?”“那是什么呀?”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爱迪生5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看见家里的母鸡老呆在窝里不出来,就“哦嘘哦嘘”地叫着去赶它。可是母鸡歪着脑袋,眨了眨眼睛,一动也不动。

这是怎么回事啊?爱迪生把母鸡抱起来一看,哟,窝里有10多个蛋。奇怪,母鸡今天下了那么多蛋呀?他好奇地跑去问妈妈。

“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10多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啊?”

“母鸡不是在下蛋,是怕蛋着凉。”妈妈把爱迪生搂在怀里说,“妈妈抱着你,你不是暖和多了吗?”

爱迪生更奇怪了,瞪着眼睛问:“妈妈,蛋也跟人一样,会着凉吗?”

妈妈笑起来了,告诉爱迪生,母鸡是在孵蛋呢。母鸡用自己的身子把蛋盖上,蛋就暖和了,蛋里面就会长出小嘴,长出小脚,长出羽毛,变成小鸡,最后,“笃笃笃!”啄破了蛋壳,小鸡就从蛋壳里钻出来了。

爱迪生听了妈妈的话,就跑开了。过了一个钟头,又过了一个钟头,妈妈没有看到爱迪生,心里多着急呀!爸爸心里也很着急,东找西找,啊,原来爱迪生跑到邻居家里去了。他用柴草做了一个窝,里面放了许多蛋,学着母鸡的样子,正蹲着孵小鸡呢!

“孩子,快回家去!”

“不,不!妈妈说的,鸡蛋着了凉,就孵不出小鸡来了,我正在孵小鸡呢!”

爸爸看见爱迪生这股傻劲,真觉得好笑,就把爱迪生拉了起来,说:“走吧,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

爱迪生嘟着嘴说:“我为什么孵不出来呢?”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4个生字,并积累表示声音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总分的结构来写的。

3、知道爱迪生从小爱问问题、爱动脑筋、敢于实践,后来成了的科学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简单介绍爱迪生。

2、出示课题指名读

二、出示阅读要求,学习课文

1、按要求自学课文

2、学生自学

三、交流阅读情况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读词语

2、学习“孵”

3、学习“搂”

4、理解“哦嘘哦嘘”“笃笃笃”

(二)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交流

2、小结

(三)交流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学习1-7节

1、轻声读读课文1-7节,划句子。

2、出示三句问句指导朗读

3、齐读第一节,指名读三句疑问句。

4、小结

5、自读1-6节,完成填空

(1)指名交流。

(2)师生合作读

(3)小结、板书

6、说话练习

7、小结

8、读1-7节

五、学习8-12节

1、按学习步骤自学8-12节。

2、指名交流填空

3、讨论爱迪生傻不傻。

4、小结

六、说写练习

1、出示练习1

(1)自己说一说。

(2)指名交流。

2、出示练习2

(1)同桌互说

(2)指名交流

教学反思

一、还阅读的时间给学生

课文语言浅显,内容简单,可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领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因此,本课的设计时,我以学生主动质疑、自主探究为主,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投入。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并根据生字音、形、义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如“孵”注重字形的分析,“笃笃笃”的“笃”、“哦嘘哦嘘”的“嘘”则注重字音的指导,而“搂”字则通过做动作来理解字意,并且让学生找姐妹字,以旧带新,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本课的'阅读教学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质疑解疑的方法,读懂课文。

二、还质疑问难的时间给学生

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抓住“爱迪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为线索,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文本中寻找答案,解决疑问,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当最后一个问题“爱迪生为什么孵不出小鸡来?”出现时,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研究兴趣。考虑到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前,我已放手让学生搜集过相关的资料,所以他们在课堂上兴致勃勃地谈了各自的观点,终于解开这个谜团。这一教学环境的设计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其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初步尝试了课程的整合。我通过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抓住

三、课外延伸始终围绕文本教学

课文接近尾声时,我也安排了课外延伸这一环节,但并没有将话题转向让学生说说世界上还有哪些大发明家或是伟人,我让学生围绕本课主人公爱迪生展开交流,说说爱迪生后来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他一生发明了多少东西,你崇拜他吗?为什么?这些话题使得学生对爱迪生的认识更为立体丰满了,对这个人后来为何能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发明家有了深刻的认识。

《爱迪生孵小鸡》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独立认识本课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并积累表示声音的词。积累词语:着凉、孵蛋、暖和、邻居、傻劲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进一步了解表示人物语言的句子中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结构图的'方式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爱迪生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进一步了解表示人物语言的句子中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教学难点:

知道爱迪生从小善于观察、敢于实践,后来成了的科学家。学习爱迪生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质疑,出示课题。

1、师:美国有位发明大王,你们知道是谁?

2、交流(板书:爱迪生)

3、师介绍:爱迪生

(板书:爱迪生孵小鸡)

4、教学“孵”(字形指导,了解字义)

二、学习生字,细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爱迪生有没有孵出小鸡呢?爱迪生是个怎样的孩子?

2、生字教学给“嘘、笃”正音。“搂”找姐妹字:楼篓

3、交流。(爱动脑筋、爱提问题)

4、齐读第1节。

过渡:轻声读2-12节,思考:爱迪生提出了哪些问题?

5、学生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6、交流找到的句子。

(1)这是怎么回事?

联系上下文,什么事让他感到奇怪?(指名读第2节)

解决方法:爱迪生把母鸡抱起来一看,呦,窝里有10多个蛋。

(师生接读第3节1、2句话)

(板书:善于观察)

(2)奇怪,母鸡今天下了那么多蛋啊?

解决方法:问妈妈。

(同桌分角色读4-5)

(板书:善于思考)

(3)“蛋也和人一样,会着凉吗?

(男女生对读6-7节)

(4)“我为什么孵不出来呢?”

思考:他是怎么孵小鸡的?

(指名一人扮演爱迪生,一人读第8节第4句)

(板书:敢于实践)

(分角色表演爸爸和爱迪生的对话)

7、完成词句活动室第二题:说说划线部分在句子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8、思考:爱迪生为什么孵不出小鸡来?

三、复习巩固,适度拓展。

1、读词语:着凉、孵蛋、暖和、邻居、傻劲

2、给句子配音(词句活动室第一题)

3、送你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4、师: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像爱迪生学习,做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孩子。

四、课外延伸(可以任选一题)

1、查一查:爱迪生小时候的其他故事。

2、写一写:描写人物之间的一次对话,注意句子中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爱迪生孵小鸡》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积累词语(表示声音的词)。

2、复习表示人物语言的句子中,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爱迪生从小善于观察、敢于实践,学习他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品质。

重点难点:

掌握在对话中提示语不同位置的用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爱迪生

2、你能说说你对爱迪生的了解吗?

3、把课题补充完整。

学习生字:孵(左半部书空)

二、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爱迪生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交流

(1)生字。

歪(反义词) 楼(换部首) 邻(前鼻音) 傻(右半部书空)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3)交流思考题,学习课文第一节。

三、再读课文,深入学习

1、轻声读课文第二~十二节,思考

课文是怎样具体表现爱迪生从小就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的?边读边划出有关的语句。

2、交流

(1)爱迪生更奇怪了,瞪着眼睛问:“妈妈,蛋也跟人一样,会着凉吗?”

指导朗读,再演一演。

过渡:爱迪生怎么会提出这个问题来的?分角色朗读二~六节。

出示句子:爱迪生看见母鸡老呆在窝里不出来,就“哦嘘哦嘘”地叫着去赶它。

仿说练习,积累表示声音的词。

再读二~六节,体会对话中提示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他用柴草做了一个窝,里面放了许多蛋,学着母鸡的样子,正蹲着孵小鸡呢!

想象说话:爱迪生蹲得腿也酸了,他想:,,,,

小爱迪生这么做,能孵出小鸡来吗?

(3)爱迪生嘟着嘴说:“我为什么孵不出来呢?”

指导朗读。

你能告诉爱迪生其中的原因吗?(信息交流)

课后小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3、希望大家像爱迪生那样,做一个善于观察生活、勇于思考的好孩子。

《爱迪生孵小鸡》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并积累表示声音的词。积累词语:着凉、孵蛋、暖和、邻居、傻劲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进一步了解表示人物语言的句子中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3、知道爱迪生从小善于观察、敢于实践,后来成了著名的科学家。学习爱迪生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品质。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质疑,出示课题。

1、师:美国有位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你们知道他是谁?

2、交流(板书:爱迪生)

3、师:爱迪生是著名的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创造和真知灼见。他一生共有约一千多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爱迪生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板书:爱迪生孵小鸡)

4、教学“孵”(字形指导,了解字义)

说明: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教师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爱迪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学习生字,细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爱迪生有没有孵出小鸡呢?你觉得爱迪生是个怎样的孩子?

2、生字教学给“嘘、笃”正音。“搂”找姐妹字:楼、篓

3、交流。(爱动脑筋、爱提问题)

4、齐读第1节。

过渡:轻声读2—12节,思考:爱迪生提出了哪些问题?

说明:

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第一节,初步了解爱迪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并为下文的学习打下铺垫。

5、学生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6、交流找到的.句子。

这是怎么回事?

联系上下文,什么事让他感到奇怪?(指名读第2节)

解决方法:爱迪生把母鸡抱起来一看,呦,窝里有10多个蛋。

(师生接读第3节1、2句话)

(板书:善于观察)

奇怪,母鸡今天下了那么多蛋啊?

解决方法:问妈妈。

(同桌分角色读4—5)

(板书:善于思考)

“蛋也和人一样,会着凉吗?

(男女生对读6—7节)

“我为什么孵不出来呢?”

思考:他是怎么孵小鸡的?

(指名一人扮演爱迪生,一人读第8节第4句)

(板书:敢于实践)

(分角色表演爸爸和爱迪生的对话)

说明:

通过在第2—12节中寻找爱迪生“爱动脑筋”的词句,可以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读懂课文。

7、完成词句活动室第二题:说说划线部分在句子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8、思考:爱迪生为什么孵不出小鸡来?

说明:

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查找有关资料,作简单说明。

三、复习巩固,适度拓展。

1、读词语:着凉、孵蛋、暖和、邻居、傻劲

2、给句子配音(词句活动室第一题)

3、送你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4、师: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像爱迪生学习,做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孩子。

教育学生学习爱迪生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品质。

四、课外延伸

1、查一查:爱迪生小时候的其他故事。

2、写一写:描写人物之间的一次对话,注意句子中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可以任选一题)

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了解爱迪生;学习对话描写,注意提示语的不同位置。选择性的作业更受孩子欢迎。

《爱迪生孵小鸡》教案5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孵、邻、傻、歪、搂”5字字音,正确书写前3字,理解“孵”的意思。在语境中读准4个多音字的字音。

2、学用象声词,体会其使句子生动丰富的作用。

3、能正确朗读课文,根据爱迪生的一系列行为,开展合理想象,补充其心理活动。

4、了解爱迪生从小爱动脑筋、敢于实践,体会大发明家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5、推荐阅读《科学家小时侯的故事》、《影响世界的100个名人》。

教学过程:

一、图文引入课文,由关键词“爱动脑筋”展开学习。

1、图文引入

师:(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生:母鸡孵小鸡)

师:(出示:母鸡孵小鸡时,身体一动不动地轻轻伏在蛋上,等待小鸡破壳而出。)这句话就表达了图意,请轻声地将句子读通顺。

生:1生读,齐读。

师:“孵”指鸟类将自己的卵在体外培育成雏鸟。这个字字型比较复杂,跟着老师写一写。书空:孵。

2、揭示课题

师:母鸡孵小鸡,这是件再自然也不过的事了,可它却引发了一个5岁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好奇。他不是别人,正是日后获1328项发明专利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孵”前板书:爱迪生。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22课爱迪生孵小鸡(板书:22小鸡)做一番学习。

3、找关键词

师:小时侯的爱迪生究竟是个怎样的孩子?课文开头第一节用一个词就写明白了。默读第一节,圈出关键的这个词。(生述,师板书:爱动脑筋)

二、围绕“爱动脑筋、敢于实践”进行划、读、写、填、说

1、读文划句,体会“钻劲”

师:是啊,就连母鸡孵小鸡,爱迪生也要研究一番,课文字里行间展现了这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身上透出的一股子钻劲。对于母鸡孵小鸡这件事,他是怎样步步追究的呢?我们来配合读读第2-7节。出示:

●爱迪生5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看见家里的母鸡老呆在窝里不出来,就“哦嘘哦嘘”地叫着去赶它。可是母鸡歪着脑袋,眨了眨眼睛,一动也不动。

●这是怎么回事啊?爱迪生把母鸡抱起来一看,哟,窝里有10多个蛋。

●奇怪,母鸡今天下了那么多蛋啊?他好(hǎohào)奇地跑去问妈妈。

“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10多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啊?”

“母鸡不是在下蛋,是怕蛋着(zháozhuó)凉。”妈妈把爱迪生搂在怀里说,“妈妈抱你,你不是暖和(huohé)多了吗?”

●爱迪生更奇怪了,瞪着眼睛问:“妈妈,蛋也跟人一样,会着凉吗?”

妈妈笑起来了,告诉爱迪生,母鸡是在孵蛋呢。母鸡用自己的身子把蛋盖上,蛋就暖和了,蛋里面就会长出小嘴,长出小脚,长出羽毛,变成小鸡,最后,“笃笃笃!”啄破了蛋壳,小鸡就从蛋壳(qiàoké)里钻出来了。

师:这段话中有几个多音字,轻声读一读,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生自渎,开火车读)

师:对于母鸡孵小鸡这件事,爱迪生是怎样步步追究的。老师读每组中的前一句,你们读粗体字。(师生配合读第2-7节,师、生交换再读。)

师:和老师一起读过课文了,我相信大家都能出色地完成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要求:

我会找

默读第2-7节,按要求划有关爱迪生表现的语句:直线划“倍感好奇不断地研究”

曲线划“每次追究得到的答案”

生:交流划句情况(非粗体为“不断研究”,粗体为“得到答案”),纠正错误。

师:你们和爱迪生一样都是能动脑筋的孩子,句子找对了,能不能把爱迪生身上的这股钻劲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边读边想他的这种钻劲从哪来?

生:两组--读非粗体字,两组—读粗体字。

2、推测想法,读写结合

师:先别急着回答,现在让我们透过爱迪生的言行,推测他这么做之前的一个个想法。我们来写一写,说一说,好吗?联系每组句子的前后内容,在横线中补上爱迪生的想法,在括号里填写表示声音的词语。完成了填空,我们的体会就更深刻了。要求:先独立填,再4人小组每人交流一句。

出示:

我会说

当看见母鸡老呆在窝里不出来,爱迪生奇怪:?他就“”地叫着去赶它。可是母鸡歪着脑袋,眨了眨眼睛,一动也不动。

当赶母鸡,母鸡仍一动不动时,爱迪生奇怪:赶它,这是怎么回事啊?他就把母鸡抱起来看。

当看到窝里有10多个蛋时,爱迪生奇怪:?他好奇地跑去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

当妈妈说“母鸡不是在下蛋是怕蛋着凉”时,爱迪生更奇怪了:蛋?于是他瞪着眼睛问:“妈妈,蛋也跟人一样,会着凉吗?”

妈妈笑起来了,告诉爱迪生,母鸡是在孵蛋呢。母鸡用自己的.身子把蛋盖上,蛋就暖和了,蛋里面就会长出小嘴,长出小脚,长出羽毛,变成小鸡,最后,“()!”啄破了蛋壳,小鸡就从蛋壳里钻出来了。

生:两组分别交流。

3、课文内容填空,了解“母鸡孵小鸡”经过,深切感受“钻劲”

师:妈妈的一番回答有没有解开爱迪生心中的一个个谜团?(生:没有。)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生:第8-12节。)

1生:读第8-12节。

师:尽管妈妈说得已经很详尽了,但爱动脑筋的爱迪生不由得又在想——

出示第7节:

我会填

我也要学母鸡的样,用身子把蛋(),蛋就()了,蛋里面就会(),(),(),变成(),最后,“笃笃笃!”()了蛋壳,小鸡就()了。究竟能不能孵出小鸡,我还得再试试。

师:自由地读一读,到课文里找答案。默读第7节,圈出要填的词句,并记住它们,等会儿交流时老师看谁不看书就能填。

生:1生说填空,全班说填空。

师:爱迪生这么想着,就跑开了。过了一个钟头,又过了一个钟头,妈妈没有看到爱迪生,心里多着急啊!爸爸心里也很着急,东找西找,啊,原来爱迪生跑到邻居家里去了。瞧,(出示课文插图)他真的是去孵小鸡了!

请参照课文插图完成填空,出示:

他(),(),(),正()

孵小鸡呢!

说说爱迪生是怎样孵小鸡的。

生:2生交流,全班齐说。

师:这真是一个敢于实践的好孩子!板书:敢于实践。生齐读“敢于实践”。

师:有意思的是这个爱动脑筋的小爱迪生直到父亲拉他回家,他还嘟着嘴说——(出示:我为什么孵不出来呢?)生:我为什么孵不出来呢?

三、利用预习内容,开展语言实践

1、师:谁来帮帮爱迪生,出示:“人为什么孵不出小鸡来?”、“母鸡是怎样孵小鸡的?”把预习时得来的“人为什么孵不出小鸡来?”、“母鸡是怎样孵小鸡的?”科学道理告诉爱动脑筋、敢于实践,却一时找不到答案的爱迪生,好吗?

生:讲述以上两问题的科学道理。

2、师:爱迪生,他的善问,他的刻苦,他的钻研,使他最终成为响誉世界的——和老师一起读。

出示:

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一生发明的东西大约有两千多种,像留声机、电灯、有声电影、蓄电池等。

爱迪生从一个穷苦的、没有受过正式学校教育的孩子,成为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发明家,经历了许多的艰难曲折。他留给人类的财富是这样多,以至于很多人称赞他是天才,但是爱迪生说“所谓天才那是假话,艰苦的工作才是实在的。”

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爱迪生”这个名字像一颗明亮的星星,永远闪耀着光辉。

3、推荐阅读《科学家小时侯的故事》、《影响世界的100个名人》。

《爱迪生孵小鸡》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积累本课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学习中要多动脑筋、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提问的道理。

重点难点:

1、研读爱迪生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句子。

2、理解爱迪生是个爱动脑筋、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提问的人。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说说图上的孩子在干什么?

2、谈话引入:小朋友,你知道爱迪生吗?爱迪生(1847-1931)是世界有名的“发明大王”。他一生发明的东西大约有两千种,像留声机、电灯、电影、蓄电池等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他小时候的一件事。

3、板书课题:18 爱迪生孵小鸡

学习“孵”:齐读,读准字音。

换部首记住字形。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小组学习。

2、交流学习情况:

(1)小老师领读。

(2)交流:您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预设:“搂”换部首,“笃、嘘”加部首。)“

(3)开火车读读字词。

(4)在这篇课文中,有些字有两种读音,你都会读吗?

3、小组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1)指名交流

(2)集体读(已出示答案)

(3)教师引读

(4)用自己的话说说母鸡是怎样孵小鸡的。

(引导学生可以在预习时查好资料,也可从妈妈的话中受到启发,整理成自己的话。)

答案:爱迪生五岁的`时候看见母鸡老呆在窝里不出来,窝里有十多个蛋 ,他就去问妈妈,妈妈告诉他母鸡是在孵蛋 ,他便亲自 用柴草做了一个窝,里面放了许多蛋,学母鸡的样子孵小鸡。

三、巩固复习

1、开火车读词语。

孵蛋 着凉 暖和 邻居 傻劲 脑筋 蛋壳

2、重点指导字形:孵

左右结构,“卵”和“孚”要靠紧点,注意竖中线的笔画是“卵”的“横折钩”。

3、指名读课文。

《爱迪生孵小鸡》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注意读音。傻、孵、蛋等难字重点记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思维能力、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方法

三、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前五分钟:成语泡泡对对碰。请十位同学教大家读成语

设计理念:此前的一个单元是成语单元,学生对成语很感兴趣,于是,在课前五分钟,我设计了成语泡泡,让学生人手一个,将自己的成语教给班上其他的同学听,以此来激发兴趣。

一、引题。

1、出示爱迪生的幻灯,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出示词语:爱迪生

2、简单介绍爱迪生

3、出示小鸡的幻灯,问:看,是什么这么可爱?

奇怪,爱迪生和小鸡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回到爱迪生小时候,去看看他正在干嘛呢。

设计理念:在这个环节中,我用一个悬念,将课文引出,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开始文章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正音。

1、自由大声读课文。(小手指,点着字。看着书,认真读。)

2、全班齐读一次。

设计理念:这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生字之前,先将课文熟悉,以课文来引出要学习的字词,同时也学习朗读文章的技巧。

三、认识汉字,玩字卡游戏。

(一)集体学习

1、老师请同学领读词语。

2、小老师教读生字。

设计理念:离开课文之后,首先是词语的学习,本课的词语和生字都很少,在这个部分我没有亲自去教授,而是请已经会的同学上来带领同学们一起读。让会的教不会的,会的更自信,不会的更有学的兴趣,同时也是初步认识生字。这种“以会带不会”,自主学习的`方式,尽量将学习的时间交给我们的学生,把地方腾出来,让学生的空间更加开阔。这让我想起了郭思乐教授经常说过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自由生长的秧苗当然有可能高产。集体的集中学习,已经掌握的学生可以大面积带动还没有掌握的学生。

(二)小组学习

1、跟组长,学生字。小组内部组长带学

2、边读边摆,分门别类。将相同结构或部首的字摆在一起。

3、找结构收字卡。小鸡小鸡不乱跑,我来带你把家找。

4、字卡游戏:老鹰抓小鸡。老鹰抓小鸡,小鸡摆桌上。

5、我来救小鸡,小鸡快快跑。生字过关,找出还不熟悉字的学生,再次认读。

6、双轨火车+抽大奖。将不熟悉的字进行游戏,并说一说,该字的记字的方法。

四、设计理念:

对于生本课堂是让孩子们在自由的环境下有序地生长,我们老师的任务是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回归人的自然的教育。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很简单,儿童的。天性是活动的,创造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有趣的游戏就是学生学习的激素。但是那么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我考虑到,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每一个游戏都应该是有效的。第一步是跟组长学字。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学生。学生之间的学,是主动的。老师教的是被动的,当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和吸收,学习字的效果就会有所提高。人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要让学生坚持有兴趣地学习,游戏就起着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步摆字卡,这里我设计了将相同结构或者相同部首的字摆在一起。因为在识字的学习中,了解字的间架结构是很必要的,也是在学习书写的时候也很重要。第三步是收字卡的环节,这个环节我设计了给小鸡找家的口诀,让学生能够巩固刚才建立的结构意识,同时再一次巩固生字的识记。第四步是一个互相检测的游戏,在这个环节中被抓到的“小鸡”就是不认识的生字,这些生字摆在桌面上,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便调控接下来的学习内容。第五步是“救小鸡”的环节,就是请会读的同学给不会读的同学做示范,让还没有掌握的同学再一次认读生字。第六个环节,是一个再次巩固难记字的过程。将上一轮游戏中出现较多人不能识记的字再次提出来,在游戏中识记。

五、拓展

1、说一说你了解的爱迪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课文的故事。

2、科学家的话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资。――爱因斯坦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推荐读物

设计理念:在预习的时候,我找了一些资料,让学生对爱迪生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在拓展的部分,几个学生将自己的那份资料读给同学们听。既拓展了知识面,又加大了识字的渠道、阅读的渠道。在推荐读物的部分,分成了老师推荐和学生推荐两部。推荐读物不仅仅是为了推荐而推荐的,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的课前五分钟的内容就因课文内容的改变而改变成了讲科学家的故事。希望在这个单元中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家的了解。

《爱迪生孵小鸡》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孵”等词的意思。

2、初步建立段落概念,了解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3、通过学习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感受他爱提问爱动脑勇实践的品质,知道这与他今后的成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解伟人成长的历程及其杰出贡献,激发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抓住课文主旨

1、师:同学们,在第四单元导学中,我们认识了六个名人,其中有两个科学家,还记得吗?他们是:爱迪生牛顿;

2、请你回忆回忆挑其中一位用一句话介绍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3、揭题质疑

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其中的一位科学家——爱迪生,(板书:爱迪生)、学习爱迪生这位大发明家小时候的故事;了解他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感受这与他今后的巨大成就有什么关系。

4、预习了课文,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们知道,课题中的哪几个字告诉我们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孵小鸡

孵小鸡是爱迪生小时候干的一件事,也是课文写的主要内容。

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5、“孵”是一个生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注意“卵”里面的两点都是一向的。

★“孵”是什么意思呢?预习时查过字典的,说说看?

(鸟类伏在卵上,用体温使卵内的胚胎发育成雏鸟。)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冒出问题,什么问题吗?

(板书:为什么?怎么样?结果?)

小结:要把一件事写清楚,一般都要把“为什么做,怎样做,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交代清楚。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理清叙事脉络

1、文中哪几节告诉了我们这些内容?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2-12)

2、指名三人分三部分读。(随机正音“和”“着”“好”“啄”)

2-12节向我们讲述了这些内容,我想和3位小朋友一起来读课文,刚才我们三位小朋友读的分别就是这三块内容,板书(2-7,8,9-12)也就是事情的三个层次,我们可以在每一个层次的后面,也就是7、8、12小节的后面用“/”表示。(板书:“/”)3、整个故事听下来,我们感受到爱迪生是一个?(板书:问)其实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已经概括地告诉我们了,一起读一读,你是从哪个字看出他特别喜欢问问题的?(板书:老)老就是——“总是”“经常”“一直”,是啊,爱迪生脑子里真是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起把这句话读好。(板书:这问那)

3、课文就是这样先概括地把爱迪生小时候老爱问问题的特点简要叙述了,再通过他“孵小鸡”的这件事来进行具体说明。这篇课文因此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我们可以在1.12小节的后面用“//”表示。

三、再读课文深悟人物特点

1、爱迪生老爱问这问那,那么他问了哪些问题呢?轻声读读课文2-8节,用直线划出爱迪生问的问题。

1)交流朗读(读出不明白,疑问的语气):“母鸡今天下了10多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呀?”

“妈妈,蛋也跟人一样,会着凉吗?”

2)平时,你们一般什么时候会问问题?(看到不明白,听到不理解的就产生了问题),爱迪生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呢?读读课文找一找。

3)引说:

平时,爱迪生看到母鸡总是只下一两个蛋,今天看到——鸡窝……,觉得与平时看到的太不一样啦,就好奇地跑去问妈妈——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10多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呀?

听了妈妈的解释,原来只知道人才会着凉的爱迪生不由得又产生了新的疑惑,——妈妈,蛋也跟人一样,会着凉吗?

2、刚才我们找到两个问题都是爱迪生问妈妈的,难道他只问了这两个吗?“老爱问这问那”可不能只看问句,再仔细读读,找一找爱迪生还问了什么?用浪线划出。

交流:

★这是怎么回事啊?

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点评:当爱迪生看到的情况与平时不一样时,他就有了疑问。)

3、引读2—7节:

是啊,这个问题虽不是问话的形式,但也是他心中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再通过朗读来感受爱迪生老爱问这问那的特点。

4、听了妈妈的这段介绍,爱迪生会有问题吗?读读后面的内容,想一想,爱迪生又会冒出什么问题?

交流

点评:当他听妈妈解释了“母鸡孵小鸡”的.原理后,心里又产生新的想法,并决定亲自去做一做。

5、学习爱迪生的做法,体会人物精神。

1)于是就有了插图上描绘的的那一幕:充满了好奇的爱迪生听了妈妈的话,就跑到邻居家里去——你来读!

(出示:他用柴草做了个窝,里面放了许多蛋,学着母鸡的样子,正蹲着孵小鸡呢!)

齐读。

2)当时只有5岁的爱迪生是怎么孵小鸡的呢?——圈出“蹲”。

爱迪生蹲了多久呢?课文没有直接写出来,但我们从侧面能看出来,找到有关句子。

(出示:过了一个钟头,又过了一个钟头,妈妈没有看到爱迪生,心里多着急啊!爸爸心里也很着急,东找西找,啊,原来爱迪生跑到邻居家里去了。)

(指名两位同学读:抓住“时间长”,“急”点评)

3)过了一个钟头,又过了一个钟头,爱迪生一直保持着一个姿势,一动也不动地蹲着。请你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想你蹲10分钟会有什么感觉?20分钟呢?“一个钟头又一个钟头”啊,那么长的时间爱迪生会有怎样的反应?老师这儿有一些词,同桌一起轻声地读一读,讨论讨论,你觉得哪些词与“蹲”得时间久产生的反应有关?

出示:

气喘吁吁头昏眼花满脸通红

疲惫不堪腰酸背痛大汗淋漓四肢无力

双脚发麻头重脚轻身心疲惫

4)谁先来试试,可要正确选择哦!

一个钟头过去了,他;

又一个钟头过去了,他。

5)指导朗读:从这个“蹲”字我们深深体会到了爱迪生的坚持……带着这些感悟,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四、了解成就体会精神

1、课文选取了爱迪生小时候看上去很傻的一件具体的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科学家爱迪生老爱问这问那,爱动脑筋的特点。谁能讲讲最后成为科学家与他小时候的这些有什么关系?

(爱问问题,其实就是发明创造的萌芽!正是因为爱迪生看到不明白的就问,听到不理解的也要问,还经常自己去尝试一番,所以,他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

2、让我们来看看他一生的成就。出示第一条:

15岁办报社、发明“电报机”、开设电信局。

(学生默读后,三条泛红,并张贴)

3、请你默读老师列选出的内容,然后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要将这三条变红凸显?

(最早、最伟大、成就最大)

4、请你结合板书,可以以“爱迪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为开头,用一段话介绍你对爱迪生的了解,自己先试一试。

5、人们都夸他是世界发明大师,天才!

而这位天才却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出示)

你们现在也只有8岁,只要你们投身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成功也会离你们越来越近。

板书设计:

(fu)

22爱迪生孵小鸡{为什么孵?}

(发现)老爱问这问那//怎么孵?/

结果?/

15岁办报社、发明“电报机”、开设电信局

(发明)32岁发明“白炽灯”

84岁与世长辞,一生正式登记的发明共有1328项

《爱迪生孵小鸡》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孵”等词的意思。读准“和、着、好”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爱迪生善思善问的语气语调。

3、通过学习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知道正是他具备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品质,后来才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并学习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抓住课文主旨

师:同学们,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母鸡孵小鸡)板书:孵小鸡

“孵”是一个生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注意“卵”里面的两点都是一向的。

“孵”是什么意思呢?

1、师:孵是鸟类伏在卵上,用体温使卵内的'胚胎发育成雏鸟。

2、你们瞧,有一个小男孩也在孵小鸡?他是谁呀?(爱迪生)板书:爱迪生

3、你们了解爱迪生吗?(简短交流)

4、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这个大发明家小时候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2课,读题——22、爱迪生孵小鸡

5、童年时期的爱迪生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并圈出相关语句。

二、初读课文理清叙事脉络

1、谁来说说看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交流:爱提问(板书:爱提问)

2、对,师生配合读:爱迪生小时候,老爱问这问那:“这是什么呀?”“那是什么呀?”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3、爱迪生喜欢提问,这在故事的一开始就体现出来了。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2-7节,用直线划出爱迪生问的问题。

1)交流朗读(读出不明白,疑惑的语气):

“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10多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呀?”

“妈妈,蛋也跟人一样,会着凉吗?”

2)那爱迪生为什么会问这些问题的呢?小朋友再读课文2~7节找一找

3)交流:

平时,爱迪生看到母鸡总是只下一两个蛋,今天看到鸡窝里居然有十多个蛋……,师:这说明什么?――善于观察(板书:善观察)(预设:爱迪生的母亲怎么没把蛋取走?)

4、真是个细心而又爱动脑筋的可爱孩子,下面我们一起把2~7节读一读。

5、当妈妈耐心地向爱迪生解释说母鸡呆在鸡窝里是正在孵小鸡之后,这个善思的孩子心里又有新的问题了,他呀在想——(抽生说)

6、是啊,母鸡能孵小鸡,那人能不能孵小鸡呢?于是就有了插图上描绘的那一幕:你们瞧——

1)出示:他用柴草做了个窝,里面放了许多蛋,学着母鸡的样子,正蹲着孵小鸡呢!

齐读。

2)爱迪生怎么孵小鸡的呢?——圈出“蹲”。

爱迪生蹲了多久呢?找到有关短语。(出示:过了一个钟头,又过了一个钟头,)

3)过了一个钟头,又过了一个钟头,爱迪生一直保持着一个姿势,一动也不动地蹲着。那么长的时间爱迪生会有怎样的反应?

一个钟头过去了,他_______________;

又一个钟头过去了,他_________________。

4)从学着母鸡孵小鸡还看出了爱迪生是个敢于实践的孩子。(板书:勇实践)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引读“过了一个钟头……”

5)爱迪生孵了这么久,他孵出小鸡了吗?为什么?

6)父亲说他傻,他究竟傻不傻?

四、了解成就体会精神

1、同学们说得真好,(指着板书)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孩子怎么会是傻孩子呢?正是因为从小有了这股子钻劲,爱迪生才会成为一名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2、让我们来看看爱迪生一生的成就吧。

出示:

15岁办报社、发明“电报机”、开设电信局

(发明)32岁发明“白炽灯”

84岁与世长辞,一生正式登记的发明共有1328项

3、人们都夸爱迪生是个天才!而这位天才却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出示)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也只有9岁,只要你们热爱生活,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用一颗炽热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你们也会体验到探索的乐趣,那样成功也会离你们越来越近。

第五篇: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爱迪生救妈妈》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张家庄小学 崔艳肖

一、教材简析

《爱迪生救妈妈》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八单元的课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了文章,我们都会为小爱迪生的聪明和智慧赞叹,同时也看到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肯动脑筋,善于观察生活,一定会有所收获。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抓重点词句品读,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实际感受感悟情况危急和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三、设计理念

教学中我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围绕爱迪生在什么情况下救妈妈,怎样救妈妈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中感悟爱迪生的善发现、爱动脑筋。抓住重点词语“急性阑尾炎”“团团转”“斥责”“委屈”“恍然大悟”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况理解课文,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去感悟体会爱迪生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优秀品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注意积累词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并通过朗读领会爱迪生的聪明。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出示爱迪生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30.爱迪生救妈妈)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现,你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他小时候还想过办法救妈妈的命呢(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他是用什么办法救妈妈的吗?请赶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吧,读后说说你最想对爱迪生说什么?

二、读文识字

(一)亲情激励:今天,我们也来学学爱迪生,看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帮助大家把生字学得又快又轻松,谁就是我们班的爱迪生。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生字要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小组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四)小组推荐识字的好办法,班级交流。(五)大家评比班级“爱迪生”。

(六)出示生字词:1.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2.学生自愿选择生字,读一读,并在文中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子,读给大家听。

(七)识字游戏:开火车读字、听音指字、出示偏旁组字等。

(八)听拼音。出示生字卡,学生在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九)生字部件组字。老师给每个小组许多汉字部件,学生合作用这些部件组成学过的字。如:尸+出=屈(十)展示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十一)指导朗读。

1.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评议后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小组代表。2.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4.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

三、指导写字

(一)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二)讲识字记忆方法。(汉字加减法)谈 —讠→ 炎(炎热)斤 + 丶 → 斥(斥责)由 + 氵 → 油(油灯)大 + 亏 → 夸(夸奖)

(三)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如:“炎”字上下两部分不同。

(四)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欣赏: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对它笑一笑,并向同桌夸夸你写的字。(六)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发“笑脸”奖。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引入课题

(一)出示爱迪生图片,读词语“爱迪生”。(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积累词语(一)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检查 急性 斥责 委屈 恍然大悟 亮堂 环顾 迟疑 明晃晃 一溜烟 阑尾炎(二)小组内多种形式朗读词语。

三、看图,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妈妈怎么了?有危险吗?(课件出示有关句子读一读,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

四、自主学习,研读课文内容

(一)面对当时家里的环境,大人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阅读提示: 大声朗读课文的2-4自然段,勾画出表现他们着急的句子。(二)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合作学习。

(三)课件出示这段话,围绕这段话抓住重点词句,集中交流,感悟课文。预测: 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 通过做动作来理解词语“环顾”,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迟疑”。重点指导朗读句子。

(四)看到大人们着急的样子,爱迪生是怎么做的?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找出有关句子,并派代表读出来。(课件出示:“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跑出大门„„”)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一溜烟”。2.指导朗读句子。

(五)爱迪生回来了,这时爸爸是怎么说的?(观察课件图片)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斥责”。

(六)“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看到这情景,大人们又怎么样了?

1.抓住“恍然大悟”、“满意的笑容”等词语体会情感。2.指导分角色朗读这段爸爸和爱迪生的对话。

(七)妈妈的手术成功了,这时爸爸、医生、小伙伴、妈妈都会对爱迪生说些什么?

六、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一)此时,你最想对爱迪生说什么?(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写下来。)

(二)课件出示爱迪生名言,激发孩子们自信努力的信心。(三)教师总结。教学反思:

《爱迪生救妈妈》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在教学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立足文本,以读为本,力求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体会、感悟课文内容。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因此,在教学时我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力求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另外,在教学时我还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受,想象病人在床上“直打滚”,体会妈妈当时的痛苦;再想象当时的情况,来理解“急得团团转”的意思;抓住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让孩子体会爱迪生救妈妈的急切心情;结合课文内容,从爸爸“斥责”态度的变化来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等。学生通过对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感悟到了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学生朗读还训练地不够扎实。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有层次的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的个性在朗读飞扬。语文的教学不在于一时,而在于日积月累。努力把握每一节课,让学生真正学会感悟、学习,是语文教学中应该努力的方向。

下载爱迪生教案[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爱迪生教案[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爱迪生孵小鸡教案(5篇)

    22、爱迪生孵小鸡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孵、邻、傻、歪、搂”5字字音,正确书写前3字,理解“孵”的意思。在语境中读准4个多音字的字音。 2、学用象声词,体会其使句子生动丰富......

    《爱迪生孵小鸡》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孵”等词的意思。读准“和、着、好”几个多音字的读音。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爱迪生善思善问的语气语调。 3、通过学习爱迪生小时候......

    课文爱迪生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爱迪生不怕困难和危险,顽强地进行发明创造的事迹中受到教育。2.读懂重点词句,通过读课文,感受当时的情景。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

    爱迪生

    《爱迪生救妈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检查”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学二三段,通过读找划圈体会妈妈病情之急......

    爱迪生

    爱迪生》读后感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我在明亮的台灯下一口气读完了《爱迪生》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我没有见过爱迪生,但是我的眼前却清晰地浮现出他的形象:一个本来......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2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5篇)

    课前透视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

    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教学重点:1、生字的认识2、对话的朗读指导一、导语今天,老师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