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级
六
学
科
语文
章(组)
六、《名著之旅》
学习内容
《语文百花园六》
学习内容
分
析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六”中编排了“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大栏目。
“温故知新”安排有“运用关联词语连句”“拓展与交流”“阅读平台”“积少成多”四项内容。“运用关联词语连句”练习,是认识具有转折、因果、递进、条件等关系的简单复句。“拓展与交流”采用了三个同学对话的方式来谈论学完本单元课文后的收获,以吸引大家参与讨论。”“阅读平台”选编了三个著名作家的三部经典作品的三个精彩片段,供学生阅读与鉴赏。“积少成多”选编了一组(16个)四字成语,都是描写人物外表神态的,意在加强学生的词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段”,这是高段系列名篇赏析中的第三次口语交际活动。在前两次欣赏人物描写和情节记叙的基础上,本次的侧重点完全由学生自己去确定,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多方面鉴赏作品的能力、用普通话交流表达认识的能力和主动参与交流评价的能力。
“习作”要求写“我和书的故事”。这是话题作文,与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名著之旅”紧密配合,以引导学生从阅读到写作,从理解到表达,把自己读书的收获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学情分析
语文教学要重视综合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求新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构建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议、练、说、评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2、讨论分析本单元课文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的表达能力。
3、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
4、阅读交流“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断”,提高学生多方面鉴赏作品的能力。
5、完成本单元习作《我和书的故事》,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
6、教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1、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
难点:完成本单元习作《我和书的故事》。
学习方式
方
法
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学习准备
学生:搜集关联词资料
教师:制作课件
学习时数
四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今天我们师生一起到语文百花园,看,这里的花朵可真不少,看我们能从中采集到多少有用的花蜜呢?
(一)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1、出示例句
秦王那么厉害。
蔺相如不怕他。
虽然秦王那么厉害,但是蔺相如不怕他。
2、读句子,边读边比较,前两个句子前后之间有什么关系?
3、找出第三句话里的关联词语,想想它用在这里表示什么?(虽然……但是……表示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是转折关系。)
4、再出示几组句子让学生练习。
我和他是邻居。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
我们多听多练。我们能把普通话学好。
读上面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每组的两个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是什么,再用相应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
例如:
因为我和他是邻居,所以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因果关系)
虽然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但是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转折关系)
花草树木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能防止水土流失(递进关系)
只要我们多听多练,就能把普通话学好(条件关系
如果我们多听多练,就能把普通话学好。(假设关系)
你能用上这些关联词语另造几个句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
(二)拓展与交流:
1、分角色朗读三位学习小伙伴的话,你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呢?
2、想想自己对哪篇课文印象最深、哪一点感觉最深,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由各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交流的成果。
在汇报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第二课时
一、阅读平台
1、本组课文带我们到中外名著中去游览了一番,下面就让我们再来共同欣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春》、《儒林外史》这几部名家名篇的精彩片断吧。
2、学生默读每一个片断前的导语,明确三个片断的作者、出处及特点。
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关于生命的意义的一段话,娓娓而谈,言简意赅,信念坚定、充满豪情。它成为人们的一则座右铭。
二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对初春景象的一段描写,叠词、语句、拟人的运用,使语言十分清新、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想起来形象生动。
三是我国杰出的讽刺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对范进中举后的状态的一段刻画。
从其动作、神态、语言中方面进行了细致、准确的描写,把一个可笑的读书人的疯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的面前。3、学生自由读文章,把文章读正确。
4、仔细地读一读这几个片断段后,想一想各自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自己读后有怎样的感受?
5、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积少成多
1、出示P157的成语。
2、读一读这些词语,想一想有些什么发现?(都是四字成语、神态描写……)3、类似的还有哪些?(如:眉开眼笑愁眉苦脸……)
4、把这些成语背一背或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口语交际
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我们欣赏了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相信同学们在课下也曾看过不少名家名篇,有很多精彩语句
片断使你历历在目。今天,我们就以“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断”为话题,继续开一次名著赏析会。
1、先来看看活动的建议,了解一下,自己在赏析和倾听时应注意什么?
第一、赏析角度要注意多样性。
要根据自己的喜爱、认识进行赏析,可以从优美的词语句子、巧妙的表达方法、奇特的观察方位、耐人寻味的哲理等不同角度去分析、评价。第二、交流过程要注意互动性。
别人发言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感想或见解;自己发言后,要主动征求同学或老师的意见,并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阐述或说明。2、自己先准备。
3、在学习小组内介绍。
4、小组推荐发言。
5、依据评价标准评出最佳讲解员。
第四课时
一、谈话导入:你读过那些书?
二、习作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读过各种各样的书,说说最近读过哪些书?这些书的什么内容吸引了你?你和这些书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能给大家讲讲吗?
(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写一写你和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二)学习范文,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1、朗读《我和书的故事》一文,想想文中围绕我和书写了什么内容?
2、书给文中的我带来了哪些乐趣?
3、文中有哪些描写你比较欣赏?(画上波浪线)
4、指名朗读文章,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看看别人是怎么写“我和书的故事”的,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
(三)构思指导。
1、回忆自己读书的经历,选择感受最深的与书有关的事情写出对书的认识。
2、学生自读本次习作的谈话导语,想想自己明白了哪些要求。
3、思考“习作讨论平台”的三个问题,与同学们交流。
(四)教师点拨,提醒注意事项:
1、用第一人称来写;
2、联系自己的实际时,一定要是真实的心得、体会,千万不要无病呻吟;
3、想想怎样才能把你和书之间的故事写得既清楚又能吸引别人;
4、标题要合适。
5、写之前,可以先列一个写作提纲。
(五)学生当堂习作,自己修改,教师巡视,酌情个别指导。
(六)同桌互改草稿,交由老师查阅。
(七)誊抄。
作
业
设
计
修改作文,誊抄作文
板
书
设
计
我和书的故事
读过哪些书
感受最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