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六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2、讨论分析本单元课文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的表达能力。
3、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
4、阅读交流“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断”,提高学生多方面鉴赏作品的能力。
5、完成本单元习作《我和书的故事》,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
6、教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难点:
完成本单元习作《我和书的故事》。
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师生一起到语文百花园,看,这里的花朵可真不少,看我们能从中采集到多少有用的花蜜呢?
(一)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1、出示例句
●秦王那么厉害。
蔺相如不怕他。
虽然秦王那么厉害,但是蔺相如不怕他。
2、读句子,边读边比较,前两个句子前后之间有什么关系?
3、找出第三句话里的关联词语,想想它用在这里表示什么?(虽然……但是……表示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是转折关系。)
4、再出示几组句子让学生练习。
●我和他是邻居。
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
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
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
●我们多听多练。
我们能把普通话学好。
读上面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每组的两个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是什么,再用相应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
例如:
●因为我和他是邻居,所以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因果关系)
●虽然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但是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转折关系)
●花草树木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能防止水土流失。
(递进关系)
●只要我们多听多练,就能把普通话学好。
(条件关系)
●如果我们多听多练,就能把普通话学好。
(假设关系)
你能用上这些关联词语另造几个句子吗?(学生自由发言。)
(二)拓展与交流:
1、分角色朗读三位学习小伙伴的话,你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呢?
2、想想自己对哪篇课文印象最深、哪一点感觉最深,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由各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交流的成果。
在汇报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三)阅读平台
1、本组课文带我们到中外名著中去游览了一番,下面就让我们再来共同欣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春》、《儒林外史》这几部名家名篇的精彩片断吧。
2、学生默读每一个片断前的导语,明确三个片断的作者、出处及特点。
一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关于生命的意义的一段话,娓娓而谈,言简意赅,信念坚定、充满豪情。它成为人们的一则座右铭。
二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对初春景象的一段描写,叠词、语句、拟人的运用,使语言十分清新、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想起来形象生动。
三是我国杰出的讽刺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对范进中举后的状态的一段刻画。从其动作、神态、语言中方面进行了细致、准确的描写,把一个可笑的读书人的疯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的面前。
3、学生自由读文章,把文章读正确。
4、仔细地读一读这几个片断段后,想一想各自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自己读后有怎样的感受?
6、交流读后的感受。
(四)积少成多
1、出示P157的成语。
2、读一读这些词语,想一想有些什么发现?(都是四字成语、神态描写……)
3、类似的还有哪些?(如:眉开眼笑愁眉苦脸……)
4、把这些成语背一背或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二、口语交际
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我们欣赏了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相信同学们在课下也曾看过不少名家名篇,有很多精彩语句片断使你历历在目。今天,我们就以“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断”为话题,继续开一次名著赏析会。
1、先来看看活动的建议,了解一下,自己在赏析和倾听时应注意什么?
第一、赏析角度要注意多样性。要根据自己的喜爱、认识进行赏析,可以从优美的词语句子、巧妙的表达方法、奇特的观察方位、耐人寻味的哲理等不同角度去分析、评价。
第二、交流过程要注意互动性。别人发言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感想或见解;自己发言后,要主动征求同学或老师的意见,并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阐述或说明。
2、自己先准备。
3、在学习小组内介绍。
4、小组推荐发言。
5、依据评价标准评出最佳讲解员。
三、习作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读过各种各样的书,说说最近读过哪些书?这些书的什么内容吸引了你?你和这些书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能给大家讲讲吗?
(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写一写你和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二)学习范文,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1、朗读《我和书的故事》一文,想想文中围绕我和书写了什么内容?
2、书给文中的我带来了哪些乐趣?
3、文中有哪些描写你比较欣赏?(画上波浪线)
4、指名朗读文章,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看看别人是怎么写“我和书的故事”的,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
(三)构思指导。
1、回忆自己读书的经历,选择感受最深的与书有关的事情写出对书的认识。
2、学生自读本次习作的谈话导语,想想自己明白了哪些要求。
3、思考“习作讨论平台”的三个问题,与同学们交流。
(四)教师点拨,提醒注意事项:
1、用第一人称来写;
2、联系自己的实际时,一定要是真实的心得、体会,千万不要无病呻吟;
3、想想怎样才能把你和书之间的故事写得既清楚又能吸引别人;
4、标题要合适。
5、写之前,可以先列一个写作提纲。
(五)学生当堂习作,自己修改,教师巡视,酌情个别指导。
(六)同桌互改草稿,交由老师查阅。
(七)誊抄。
[附]我和书的故事
画画、唱歌、跳舞……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各有所好,各得其乐。而我的乐趣大部分是泡在书海里。
书是我的好朋友。儿时,我常常偎依在妈妈怀里,望着皎洁的月光,听妈妈给我讲故事。那迷人的故事,常常使我在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里留连忘返。逐渐,听故事已经不能满足如饥似渴的我了。强烈的求知欲促使我捧起了小人书,那深动的内容吸引了我。慢慢地,小人书也不能使我满足。于是我开始向方块字垒起的“城堡”发起“进攻”。岁月如流水,渐渐地我已阅读了很多书。
书,陶冶了我的情操,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感情。我曾为被黑暗社会吞没的小音乐家扬科哭泣;曾为被*臣所害的杨家将愤愤不平;曾和小灵通一起漫游世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我常把书比做一叶扁舟,是它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它能增加我们的见识,开阔我们的胸襟,因此,高尔基把书比做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也留下“贵者因书而贵,富者因书而富”的金玉良言。是的,书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太多了,也许只有爱书的人才了解书的珍贵。
每得到一本内容健康的好书,我都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为它穿好“外套”,再把鼻子凑上去闻闻她那沁人心脾的墨香,巴不得知识的溪水立刻潺潺流入我的心田,我立刻捧着它,如饥似渴地读起来。那一篇篇优美的辞章,又如甘露滋润着我的心田。我知道在知识面前我还是一贫如洗,我将孜孜不倦地去读,去钻。我的乐趣将会永远在书的海洋里寻觅。
由于我对书的乐趣,所以对写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晚上作完作业,独坐于书桌前,在柔和的灯光下,一叠稿纸,一支笔,就成了我最理想的倾诉心曲的工具。通过笔尖,我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啊!书给我带来了丰富多味的乐趣,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第二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百花园六
宜阳县双语实验学校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
百花园六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学习说绕口令,领悟汉语言文化的丰富多彩。
2.读一读,填一填,让学生懂得同音字音同意不同的特点。3.了解使句子更具体生动的写法。4.背一背古诗《七步诗》。
4.学会求助时的说法,先想后说,注意顺序。【教学重点】
1.学习分清同音字的字形,区别用法。2.在读背中扩大积累。
3.在口语交际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难点】
1.学会在向人求助时的正确表达。2.在读、记、背中扩大积累。【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语海畅游》1.练习绕口令。2.同音字练习。3.学习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受汉语魅力,学说绕口令。1.(出示课件2)学生先自读练习。2.学生表演。3.师生共同评价。
4.把自己以前学过的绕口令交流一下。
二、选字组成词语,学习同音字。1.让学生先读一读三组同音字。
2.先想一想每个字的用法,再选择正确的字填空。(出示课件3)3.练习填字组词。4.相互交流。5.教师评点指导。
三、赋予句子生命,更生动具体。读读比比,发现探索。
(出示课件4)读一读每组里的两个句子,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加上了描述状态的词语后,句子更加生动具体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七步诗》,背下来。
2.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练习求助时使用合适的语言。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朗读理解背诵 学习《七步诗》 1.讲《七步诗》的创作背景。
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
2.(出示课件6)看屏幕,自己结合注音,试着读一读。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4.讲解诗句意思,赏析这首诗。(出示课件7)
1.理解诗歌意思: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2.赏析: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出示课件8)3.学生练习背诵这首诗。
二、设置具体场景,学求助表达
1.一个小女孩在超市里和妈妈走散了,她很着急,她想向售货员阿姨求助,她该怎么说呢?
2.指名两名表达能力好的同学演一演。3.师生评价,教师指导。
4.(出示课件9)学生看求助时的做法:(1)用合适称谓,说话礼貌。
(2)说清楚自己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3)认真听对方说话。(4)向帮助你的人表示感谢。
第三篇: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六》教案+教学反思
语文百花园六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2.讨论分析本单元课文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的表达能力。3.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
4.阅读交流“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段”,提高学生鉴赏作品能力。5.完成本单元习作《我和书的故事》,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
6.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使课文阅读、生活体验、习作表达三者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难点】
1.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3.完成本单元习作《我和书的故事》。【教具、学具】 1.教具:PPT课件
2.学具:学生搜集描写神态、心理、动作的成语。
【授课类型】综合性学习【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感悟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2.讨论分析本单元课文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的表达能力。3.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这学期,我们走过了五个百花园,来到第六个学习花园,花园的花朵令人赏心悦目,受益无穷。请不要走马观花,而要细心赏析哟!
二、温故知新
(一)运用关联词语连句。1.(课件出示例句和题目要求)
2.读句子,边读边比较前两个句子前后之间有什么关系。3.找出第三句话里的关联词语,想想它用在这里表示什么。(虽然……但是……表示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是转折关系。)
4.再出示几组句子让学生练习巩固。(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和题目要求)(1)读下面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每组两个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是什么?再用相应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2)你能用上这些关联词语另造几个句子吗?(课件出示参考答案)
1.因为我和他是邻居,所以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因果关系)2.虽然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但是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转折关系)
3.花草树木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能防止水土流失。(递进关系)4.只要我们多听多练,就能把普通话学好。(条件关系)5.如果我们多听多练,就能把普通话学好。(假设关系)
(二)拓展与交流。
1.分角色朗读三位小伙伴的话,说说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2.想想自己对哪篇课文印象最深、哪一点感觉最深,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由各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交流的成果。在汇报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三、阅读平台
(一)(课件展示以下名篇的精彩选段)本组课文再一次带我们游览了中外名著。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春》《儒林外史》这些名家名篇的精彩片段。
(二)学生默读每一个片段前的导语,明确三个片段的作者、出处及特点。
(课件出示这几个名篇片段的的作者、出处以及其特点)
一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关于生命的意义的一段话,娓娓而谈,言简意赅,信念坚定、充满豪情。它成为人们的一则座右铭。
二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对初春景象的一段描写,叠词、排比、比喻、拟人的运用,使语言十分清新、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想起来形象生动。
三是我国杰出的讽刺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对范进中举后的状态的一段刻画。从其动作、神态、语言中方面进行了细致、准确的描写,把一个可笑的读书人的疯态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人的面前。
(三)学生自由读,把段落读正确。
(四)仔细地读一读这几个片段,想想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自己读后有怎样的感受。
(五)交流读后的感受。
四、积少成多
(一)(课件出示成语)
(二)读读这些词语,想想有些什么发现。(都是描写神态、心理、动作的四字成语。)
(三)类似的成语还有哪些?
(四)把这些成语背一背或抄下来。
题的能力。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
【板书设计】
文百花园六
关联词造句
阅读平台
积少成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对“名家笔下的精彩语段和片段赏析”的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听说习惯,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聪明勇敢的蔺相如、勇猛无畏的斯巴达克,领略了赤壁之战的壮烈,感受了渔夫老人的坚韧顽强。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奇妙的殿堂,开展一次“名著赏析会”的系列活动,请你来做小小评论家,点评“名家笔下的精彩语段”,展现你“小小点评家”的风彩。
二、自读文本,明确步骤
(一)学生默读“活动建议”,说说赏析精彩语句或片段的步骤。
(二)学生汇报、评议、补充。
(三)学生齐读“活动建议” 2中赏析步骤部分。(师板书:说出处→诵语段→会赏析)
三、创设情境,探究技巧(课件出示两种情境及评议要求)
(一)创设情境一:我是小小朗诵家。
1.进行朗诵比赛,比比谁能通过声情并茂地诵读来表达其中的感情。2.学生评议,总结朗诵技巧。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恰当使用手势。
(二)情境二:我是小小评论家。1.学生在组内交流阅读感受。
2.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归纳。(1)简要介绍名著的标题、作者及主要内容和精彩片段。(2)从多角度思考,赏析作品:可以评环境、景物或人物的描写;可以评写法的运用;也可以评人物的性格。
3.交流、评价中看法相同的可做补充,不同的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但要自圆其说,以理服人。交流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交流时应注意事项)
(1)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抓住要点、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听人说话要认真耐心,与人交流能理解尊重对方。
四、放手赏析,才情展示
欣赏了朱自清的《春》,现在请你把准备好的精彩片段拿出来,准备与同学交流。
(一)组内交流,推选代表面向全班展示。
(二)集体展示,全面互动。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不要停留于作品表面的表达,而要联系背景,提升理解的高度。既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又要对学生的表达及时肯定、细心纠正。
(三)评选“小百灵”(朗诵得非常好的同学)和“小小评论家”。把例文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教师的引导、同学的交流、名著的精彩、大师的文笔,还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见解。
五、总结延伸,拓展练习
同学们,刚才我们张开羽翼,在文学的海洋遨游了一番。既领略了名著的风采,也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课下,让我们继续读名著、思名著、辩名著,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整理汇总后做成《名著赏析报》与大家分享吧!
【板书设计】
语文百花园六
明确要求 倾听发言 全班展示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完成本单元习作《我和书的故事》,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读过各种各样的书。最近你读过哪些书?(学生交流。)
(二)这些书让你们得到知识的乐趣,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也许,在你的读书经历中,发生过许多与书有关的事情,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写一写你和书之间的故事。
二、明确要求(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一)学生自读本次习作的谈话导语,想想自己明白了哪些要求。
(二)思考“习作讨论平台”的三个问题,与同学们交流。1.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2.提醒学生注意:(1)用第一人称来写。
(2)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讲真理。(3)内容具体,语言流利、生动。(4)标题要合适。
让学生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采撷读书之路上那一朵朵最艳丽、最芬芳的花朵。通过自读自悟,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回忆自己读书经历中那些与之类似或记忆犹新的事情。
三、范文引路(课件展示《我和书的故事》)
(一)指名朗读《我和书的故事》一文,想一想:文中围绕“我”和书写了什么内容?书给文中的“我”带来了哪些乐趣?文中有哪些描写你比较欣赏?(画上波浪线。)
(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看看别人是怎么写“我和书的故事”的,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
四、下笔成文
学生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一)再读“习作讨论平台”,列一个写作提纲。
(二)作文比赛:学生独立习作,快速行文,自己修改。教师巡视指导、点拨、提示。
五、取长补短
(一)同伴交流,共同提高。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别人写的精彩之处,帮助别人修改文章。
(二)集体会诊,再创佳作。教师选择佳作,集体评议。先让学生评议,然后由教师归纳。
1.找出精彩的词语、句子,加以评点。2.选择新颖的开头和结尾,加以评说。
3.学生根据别人的评价和佳作评议的启发,二次习作,二次成文。【板书设计】
语文百花园六
明确要求 准备提纲
写好作文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关联词语连句,能在小组内讨论分析本单元课文的人物形象,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阅读交流“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段”。通过学习,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库存,提高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的表达能力。
第四篇:语文百花园六 教案
教材分析:
本百花园安排了“温故知新”“阅读平台“口语交际”“习作”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2、讨论分析本单元课文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的表达能力。
3、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
4、阅读交流“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断”,提高学生多方面鉴赏作品的能力。
5、完成本单元习作《我和书的故事》,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
6、教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教学难点:
完成本单元习作《我和书的故事》。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第一课时
总课时:
上课时间:
备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师生一起到语文百花园,看,这里的花朵可真不少,看我们能从中采集到多少有用的花蜜呢?
(一)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1、出示例句
秦王那么厉害。蔺相如不怕他。
虽然秦王那么厉害,但是蔺相如不怕他。
2、读句子,边读边比较,前两个句子前后之间有什么关系?
3、找出第三句话里的关联词语,想想它用在这里表示什么?(虽然……但是……表示前后)
4、再出示几组句子让学生练习。
我和他是邻居。
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我们多听多练。
我们能把普通话学好。
读上面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每组的两个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是什么,再用相应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例如:
因为我和他是邻居,所以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因果关系)
虽然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但是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转折关系)
花草树木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能防止水土流失。(递进关系)
只要我们多听多练,就能把普通话学好。(条件关系)
如果我们多听多练,就能把普通话学好。(假设关系)
你能用上这些关联词语另造几个句子吗?(学生自由发言。)
(二)拓展与交流:
1、分角色朗读三位学习小伙伴的话,你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呢?
2、想想自己对哪篇课文印象最深、哪一点感觉最深,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由各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交流的成果。在汇报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总课时:
上课时间:
备课时间:
(三)阅读平台
1、本组课文带我们到中外名著中去游览了一番,下面就让我们再来共同欣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春》、《儒林外史》这几部名家名篇的精彩片断吧。
2、学生默读每一个片断前的导语,明确三个片断的作者、出处及特点。
一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关于生命的意义的一段话,娓娓而谈,言简意赅,信念坚定、充满豪情。它成为人们的一则座右铭。
二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对初春景象的一段描写,叠词、语句、拟人的运用,使语言十分清新、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想起来形象生动。
三是我国杰出的讽刺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对范进中举后的状态的一段刻画。从其动作、神态、语言中方面进行了细致、准确的描写,把一个可笑的读书人的疯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的面前。
3、学生自由读文章,把文章读正确。
4、仔细地读一读这几个片断段后,想一想各自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自己读后有怎样的感受?
6、交流读后的感受。
(四)积少成多
1、出示P157的成语。
2、读一读这些词语,想一想有些什么发现?(都是四字成语、神态描写……)
3、类似的还有哪些?(如:眉开眼笑愁眉苦脸……)
4、把这些成语背一背或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总课时:
上课时间:
备课时间:
口语交际
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我们欣赏了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相信同学们在课下也曾看过不少名家名篇,有很多精彩语句
片断使你历历在目。今天,我们就以“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断”为话题,继续开一次名著赏析会。
1、先来看看活动的建议,了解一下,自己在赏析和倾听时应注意什么?
第一、赏析角度要注意多样性。要根据自己的喜爱、认识进行赏析,可以从优美的词语句子、巧妙的表达方法、奇特的观察方位、耐人寻味的哲理等不同角度去分析、评价。
第二、交流过程要注意互动性。别人发言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感想或见解;自己发言后,要主动征求同学或老师的意见,并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阐述或说明。
2、自己先准备。
3、在学习小组内介绍。
4、小组推荐发言。
5、依据评价标准评出最佳讲解员。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总课时:
上课时间:
备课时间:
三、习作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读过各种各样的书,说说最近读过哪些书?这些书的什么内容吸引了你?你和这些书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能给大家讲讲吗?(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写一写你和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二)学习范文,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1、朗读《我和书的故事》一文,想想文中围绕我和书写了什么内容?
2、书给文中的我带来了哪些乐趣?、文中有哪些描写你比较欣赏?(画上波浪线)
4、指名朗读文章,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看看别人是怎么写“我和书的故事”的,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
(三)构思指导。
1、回忆自己读书的经历,选择感受最深的与书有关的事情写出对书的认识。
2、学生自读本次习作的谈话导语,想想自己明白了哪些要求。
3、思考“习作讨论平台”的三个问题,与同学们交流。
(四)教师点拨,提醒注意事项:
1、用第一人称来写;
2、联系自己的实际时,一定要是真实的心得、体会,千万不要无病呻吟;
3、想想怎样才能把你和书之间的故事写得既清楚又能吸引别人;
4、标题要合适。
5、写之前,可以先列一个写作提纲。
(五)学生当堂习作,自己修改,教师巡视,酌情个别指导。
(六)同桌互改草稿,交由老师查阅。
(七)誊抄。[附]我和书的故事
画画、唱歌、跳舞……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各有所好,各得其乐。而我的乐趣大部分是泡在书海里。
书是我的好朋友。儿时,我常常偎依在妈妈怀里,望着皎洁的月光,听妈妈给我讲故事。那迷人的故事,常常使我在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里留连忘返。逐渐,听故事已经不能满足如饥似渴的我了。强烈的求知欲促使我捧起了小人书,那深动的内容吸引了我。慢慢地,小人书也不能使我满足。于是我开始向方块字垒起的“城堡”发起“进攻”。岁月如流水,渐渐地我已阅读了很多书。
书,陶冶了我的情操,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感情。我曾为被黑暗社会吞没的小音乐家扬科哭泣;曾为被*臣所害的杨家将愤愤不平;曾和小灵通一起漫游世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我常把书比做一叶扁舟,是它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它能增加我们的见识,开阔我们的胸襟,因此,高尔基把书比做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也留下“贵者因书而贵,富者因书而
富”的金玉良言。是的,书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太多了,也许只有爱书的人才了解书的珍贵。每得到一本内容健康的好书,我都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为它穿好“外套”,再把鼻子凑上去闻闻她那沁人心脾的墨香,巴不得知识的溪水立刻潺潺流入我的心田,我立刻捧着它,如饥似渴地读起来。那一篇篇优美的辞章,又如甘露滋润着我的心田。我知道在知识面前我还是一贫如洗,我将孜孜不倦地去读,去钻。我的乐趣将会永远在书的海洋里寻觅。
由于我对书的乐趣,所以对写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晚上作完作业,独坐于书桌前,在柔和的灯光下,一叠稿纸,一支笔,就成了我最理想的倾诉心曲的工具。通过笔尖,我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啊!书给我带来了丰富多味的乐趣,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教学反思:
第五篇:语文百花园六教案
语文百花园六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重点字词体会本单元心理描写的句子。
2.了解学习名著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中活学活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唤起对名家笔下的人物的敬仰、钦佩之情。重点难点
1.赏析名家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语言魅力。
2.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形象写得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教具准备
名家作品片段 课时要求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心理描写
本次教材为大家出示了三个句子。句中的加点词语都和“想”有关,但表示的程度不一样。指导学生认真朗读这三个句子,结合语境理解这些加点的词语。二 拓展与交流
丫丫和宁宁的对话为大家介绍了两种学习名著的基本方法。一个是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一个是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这两种方法我们都可以在实践中应用。三 阅读平台
我们要欣赏的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卡罗纳》讲述的小男孩儿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鼓励他,默默地关爱他的故事。想要读懂短文内容,就要抓住描述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通过品读、交流,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懂得在别人遭遇不幸时,要学会同情、体贴,给予关爱。生活中难免遭遇不幸,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对于我们周围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我们应该给予真诚的关爱,这也是这篇短文给我们的启示。1.了解作者。
亚米契斯:意大利著名作家。二十岁时出版了第一本书《意大利军旅生活》。1886年,亚米契斯写了他的最畅销书——《爱的教育》。今天,《爱的教育》在各国均有译本,被誉为世界少年最优良的读物之一。2.理解词语。
庄重:严肃稳重;不随便,不轻浮。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屏息:抑制住呼吸。关切:关心。
千叮咛万嘱咐:再三地嘱咐。表示对嘱咐的事情极重视。嚎啕大哭:大声哭叫。形容放声大哭,表示非常伤心。
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一处看。形容注意力集中。端详:仔细地看。悲哀:伤心的意思。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四 积少成多
文中给出的几句话都是名人关于读书的评论,都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或者应该怎么读书。要深刻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深入体会这几句话表明的道理。我们还可以收集一些与读书有关的名言名句,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要认真读书。
名著赏析会(一)名家笔下的人物 一 交际内容
我们都学过或者读过很多名家的文章,这些文章中的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和同学们一起召开一次名著赏析会,来交流名家笔下的人物给自己带来的深刻的印象,或者这些人物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影响。二 交际步骤
1.与班内同学自愿组成小组。
2.每个组员从学过或者读过的名家作品中选一两篇,给组员介绍作品中是怎样描写人物的外貌或动作、语言、心理的,把这些片段读给同学听,并发表自己的评论,说一下自己为什么认为这些片段精彩。
3.还可以讲作品中某个人物的其他故事或者作者是怎样来刻画这个人物的。
4.讨论时注意要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说清楚;讨论中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当对别人的看法有不同意见时,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诚恳、要有礼貌。
写自己喜欢或佩服的人 一习作内容
在你的周围肯定有不少让自己喜欢或者佩服的人。选一个自己喜欢或者佩服的人,写一篇作文。要把人物的形象写得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二习作要求
1.写一篇关于你喜欢或者佩服的人的作文。
2.你喜欢或者佩服的人的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这些事情写下来,把打动自己的地方重点地写一写。
3.写好后读给同学、老师听。注意语句通顺,写后认真检查,及时修改。三习作构思
1.想一想你最喜欢或者佩服谁?你为什么喜欢他(她)呢?把这个人确定下来。2.选取你最喜欢或者佩服的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两件事,把这些事写下来。3.最后,通过描写这个人物,你从他(她)身上学到了什么,他(她)的哪些品质值得学习。例文赏析
油爸爸
我爸爸是个踏遍荒漠戈壁,为祖国寻找石油的人。他在野外石油勘探队工作,是司机又是技师,经常不在家。从我记事那天起, 爸爸每次归来,我都能从他身上闻到一股刺鼻的柴油味、汽油味,因此,我亲昵地称他——油爸爸。
记得有一次,天已经很晚了,爸爸突然回到了家里。只见他满脸灰尘,头发乱蓬蓬的,穿着一身油腻腻、皱巴巴的工作服,手里提着个很大的包。我高兴地喊了一声:“爸爸!”就扑进了他的怀抱中。妈妈也快步迎了出来,笑着问:“吃饭了没有?”我连忙接过包翻了起来,可是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看到给我买的礼物,于是生气地撅着嘴对爸爸说:“这么大个包,也没给我„„”爸爸听完,高兴的脸上一下子涌上了惭愧的神情。见到爸爸尴尬的样子,妈妈忙过来哄着我说:“文文别闹了,你看爸爸多辛苦哇!先让你爸爸洗脸吃饭好吗?”可爸爸并没有急于去洗脸,而是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坐下来对我慢慢地说:“爸爸在突击完成油田探勘最紧张的测线任务,可忙了,已经苦干了好几天了。今天是专程回来领取急需的配件的,明天一早就得返回油田基地,没有顾上给你买礼物。再说,我们那里只有隆隆的钻机声和一座座帐篷,没有市场和商店,所以„„文文,原谅爸爸好吗?”当时,看着爸爸的神情我似懂非懂,想说些什么,可又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点着头听着。从那以后,爸爸每次归来都要送给我一件小小的礼物。后来,我渐渐懂事了,妈妈才告诉我这都是爸爸怕我失望,在临开工之前抽空为我准备好的礼物。
记得还有一次,听爸爸说,他的汽车在半路出了毛病,当时正下着大雨,爸爸为了修车,就趴在车底下检修起来,机油一滴滴地淌在爸爸的脸上,他也不知道。回到家中,爸爸简直成了“落汤鸡”,雨水、机油抹成个大花脸儿,逗得我们全家笑得前仰后合。一会儿,一盆清清的洗脸水变成了“黑墨汁”,妈妈的白毛巾也变成了黑抹布,连白色的香皂也裹上了一层“黑油衣”。爸爸喜欢我,也热爱自己的工作。当我每次看到队上的领导匆匆忙忙将休假中的爸爸唤走时,我就习惯性地撅起小嘴送他,爸爸总是笑呵呵地说:“文文,要好好学习,听妈妈的话。”并指着自己的脸,逗我说:“来,亲一下,再见!”看着汽车远去,想着爸爸黑红的脸庞,我的心总是沉甸甸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但回到屋里后,一看到爸爸得到的各种奖状、奖杯时,我好像又明白了许多。噢!我需要爸爸时刻在我身边,但找油更需要爸爸,我为有这样的好爸爸而感到骄傲,我也要像爸爸一样爱油田,长大当个油姑娘。
我爱你,在荒漠上找油的可亲可爱可敬的好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