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呼啦圈转转转》及教学反思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呼啦圈转转转》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健康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设计意图:
呼啦圈是生活中常见的小型轻器械,玩法多样,利用呼啦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还能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活动目标:
1.探索呼啦圈的各种玩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萌发合作意识。
2.练习双脚跳。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
一、活动重点:练习双脚跳。
二、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萌发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玩过圈,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玩圈经验。
三、物质准备:
1.呼啦圈若干、辅助材料若干。
2.音乐《甩葱歌》、音乐《身体妙妙秒》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身体妙妙秒》)。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个新朋友,但是在认识她之前啊,她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大家先一起活动一下小手和小脚,做做热身运动,请我们的助教老师放音乐,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二、导入
(一)教师拿出呼啦圈,像小朋友介绍。
(二)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呼啦圈的各种不同的玩法,体验创造性玩呼啦圈的乐趣。
1.幼儿自由探索呼啦圈的玩法。
教师:“好了,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认识了呼啦圈,现在你们一起动脑筋想一想呼啦圈有多少种玩法,注意不要伤害到自己和好朋友哦。”“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幼儿分散玩呼啦圈,自由探索呼啦圈的各种玩法,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并尝试多种玩法)
2.幼儿相互展示,互相交流。
教师:“大家都找到了很多种玩法,那有没有谁愿意来跟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样玩儿的啊?”
3.幼儿再次探索呼啦圈的不同玩法。
三、游戏环节
(一)游戏“我们都是小袋鼠”教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呼啦圈玩法,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做”我们都是小袋鼠“,老师扮演袋鼠妈妈,你们扮演小袋鼠,袋鼠妈妈要带领小袋鼠一起回家。”(教师引导幼儿回答袋鼠是怎么跳得,并提醒幼儿跳的时候要双脚并拢,蹬地要有力,落地的时候也是两脚着地,并且要轻轻的落地;注意圈的摆放可以交叉,教师可以带领小朋友跳过去,跑回来,然后继续跳过去,又跑回来,如此反复,可以锻炼幼儿双脚跳的能力。)
(二)游戏“大鱼捉小鱼”
1.放音乐,师幼共同游戏。
教师:“小朋友们,刚刚玩了”我们都是小袋鼠“这个游戏,大家都很开心,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做”大鱼捉小鱼“。”(游戏规则:教师用呼啦圈做小鱼的家,教师扮演大鱼,幼儿扮演小鱼在池塘里游(自由游动)。当听到“大鱼来了”,大鱼开始追逐没有在家(呼啦圈)中的小鱼,小鱼要及时跳进自己的家(呼啦圈)中躲避。没有及时跳进自己家中躲避的小鱼,如果被大鱼捉住就停止玩游戏一次,没被捉住的小鱼可以继续游戏。)
2.小朋友独立游戏(教师可让小朋友扮演成大鱼,然后继续游戏)。
四、放松活动
(一)引导幼儿收拾摆放好呼啦圈。
(二)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做放松动作。
五、延伸活动幼儿利用户外活动时间继续探索呼啦圈的不同玩法。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内容的选择比较适合幼儿生活经历,幼儿十分的感兴趣。呼啦圈比较贴近生活,幼儿玩得很开心。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的思维很受限制,特别是在玩法和创新方面。因为是在户外上,很多幼儿比较散开,自己追逐呼啦圈去玩了,所以老师要时刻提醒。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呼啦圈转转转》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018字。
第二篇:大班体育《呼啦圈转转转》
大班体育《呼啦圈转转转》
大班体育《呼啦圈转转转》
活动目标:
1、探索呼啦圈不同的旋转方式。
2、增进身体转动的灵活度。运用肢体表现旋转的动作
3、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呼啦圈若干.多功能厅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让呼啦圈旋转的玩法并与同伴互相交流。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一些呼啦圈的转法)
老师:(引出呼啦圈)提醒小朋友,请小朋友想一想并讲出或示范:要让呼啦圈旋转,可以怎么玩呢?(如一个人将手举高让呼啦圈旋转,两个人手举高、勾手、手牵手、手搭肩让呼啦圈旋转,三个人手举高、手拉手让呼啦圈旋转等方式。
(1)呼啦圈竖在地上可以怎么旋转?如:滚动、立在地上旋转的方式。
(2)离开地面,呼啦圈还有哪些转动的方式?如:“套在腰上、绕早手臂上、绕在腿上、——呼啦圈竖在地可以怎么旋转?
2.鼓励幼儿游戏、尝试各种玩法。
——鼓励团队合作游戏。
3、游戏:旋转大比拼。
首先:分两组围成两个大圈。
每组一个呼啦圈,(1)呼啦圈竖在地上旋转的方式。老师讲解进行比赛
——每组请出一个小朋友在围成的圈内绕一圈回到自己的位置并把呼啦圈交给下一位,(要加上呼啦圈旋转的动作),两组比赛。
----看看哪组最快。想到的方法最多。先完成者为胜。
(2)离开地面呼啦圈旋转的方式。请出小朋友站在中间,两组进行比赛。(看看谁转的最多,谁转的最久)(可以一个也可以两个三个)
活动评价:(1)能说出呼啦圈的转动方式
(2)能用呼啦圈玩转动或滚动的游戏
第三篇:《呼啦圈,转转转》作文教学设计
《呼啦圈,转转转》作文教学设计
作者:邓燕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9 更新时间:2007-10-7 22:03:58
设计说明: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是《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习作的要求之一。因此,教中年级学生写作,就像教一个幼儿初学走路一样,不能急于在走的形式和技巧上下功夫,应该将着力点放在树立表达信心,培养习作兴趣,养成练笔习惯上。其中,在习作习惯的培养上,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自发寻找素材,自能积累语言,自主随心表达”。本课教学针对三年级学生好玩的特点,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学生轻松、主动、积极而迅速地进入状态,在玩中激发灵感,张扬个性,体验情感,发展语言。让他们把文章写开,把思路写活,把笔头写顺,产生强烈的写作兴趣,主动生成作文的综合能力。
转呼啦圈是一项简单方便的健身运动,随时随地都能玩,孩子非常喜欢玩。把转呼啦圈的游戏引进课堂,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开展“呼啦圈,转起来”比赛,把学生带入转圈比赛的情境之中,入境生情,融情入境,让他们带着情感去观察,去体验和感受游戏带给自己的快乐。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动机,激发学生写作情感。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有了游戏中获得的切实感受,学生都能实事求是地表达,无疑也切实地履行着写真、写实的质朴的写作原则,实践着“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习作理念。
设计理念: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适当把游戏引进作文教学,让学生在玩中激发灵感,张扬个性,体验情感,发展语言,动态生成作文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把游戏引进课堂,创设一个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情境,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中去体验、感受,然后将自己在课堂上的经历、感受写成作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呼啦圈数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
1、导言:同学们知道这节课我们要来玩什么?(呼啦圈)老师转几个给同学们看看。
2、老师直转呼啦圈,边转边讲解动作要领:转呼啦圈要送胯、扭腰,腰胯要和谐统一,呼啦圈才能悠悠然然旋转起来。
3、边转边念顺口溜:“呼拉圈,真好玩,呼啦呼啦转得快;腰上转,腿上旋,好像彩云身上绕;左转圈,右转圈,转得我呀心里欢,心里欢。”
4、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转转呼啦圈,课件出示:呼啦圈,转转转。学生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
(老师通过示范转圈,讲解动作要领,念顺口溜,有意思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兴高采烈赛。
导言:同学们想转吗?那我们就来玩一个“呼啦圈,转起来”的游戏吧。
1、宣布游戏规则:游戏分成四组,每组三名选手参加比赛,比赛设三关,每人过一关。在比赛中圈掉到地上者,将被淘汰出局,选手要按老师的要求转圈才能过关。
2、提出要求:在游戏时大家要多观察,打开你的“摄像机”把精彩画面拍下来,打开你的“录音机”把动人的声音录下来,把你摄下的和录下的放到你的大脑“存储”起来,待会儿比一比看谁的最精彩、最动人。
(中年级是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中年级最佳的习作训练形式是观察作文。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重点观察参加游戏的同学的动作、神情。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体验和感受,使他们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以言出其心声。)
3、进行游戏:
第一关:直转呼啦圈。转得最久者优胜。(一分钟)
第二关:加动作转圈。选手在开始转几圈后,按老师示范的动作去做,转到最后者优胜。老师示范动作:伸臂、拍肩、抱头、招手、抬腿向前走、向后走等。
第三关:花样大转圈。转法要有花样,动作要有创新,花样多者优胜。
(现场比赛,参赛选手兴高采烈,台下观众兴致勃勃,学生情感激越,兴味盎然。孩子们在游戏中,精神是欢乐的,思维是敏捷的,语言是流畅的。游戏后学生大有不吐不快之感。)三、七嘴八舌说。
导言:选手的表现真精彩啊!你们都拍到什么?录到什么?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你的同学说说。
1、小组交流,说赛圈游戏情况。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1)说场上选手们的表现。(板书:扭、甩、旋、舞„„,„„像„„)
(2)说观众的表现。(板书:有的„„有的„„还有的„„)
(3)说自己的表现。(板书:紧张、激动、兴奋„„)
课堂教学案例: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放一下你刚才拍到的镜头,说一说转圈游戏的情景。比赛开始了,教室里想起了什么音乐?选手的表现怎样?
生:比赛开始了,教室里想起了“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的音乐,老师哨声一响,选手们拿着呼啦圈使劲地转起来。
生:比赛开始了,教室里响起了《健康歌》的音乐,同学们都兴奋得坐不住了。
生:我们组的吴金鹏非常紧张,两手向上,拳头握得紧紧的,呼啦圈越转越快,转呀转,转得衣服都卷起来了。
生:蔡俐怡的呼啦圈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没转几下就不听她指挥,落地了,真遗憾!
生:张晴柔面带笑容,转得很轻松。,她不小心把呼啦圈碰到了讲台桌,可呼啦圈却不愿意从身上掉下来,她弯下来用力两下,又转了起来,而且转得相当好,她终于赢得了这一关。
„„
师:在刚才的比赛中,谁的花样最多,最吸引你?
生:在第三关“花样大转圈”中,许琪的表现太精彩了。她先是在腰上转,转了几下之后,就加了两个呼啦圈,三个圈转起来,就像身上环绕着彩色的花环,漂亮极了。一个圈子落到膝盖上,居然也能转起来,真是不可思议。
师:此时,台下的观众是怎样表现呢?
生:同学们都站起来,有的同学大喊:“许琪,加油!加油!”;有的同学在使劲地鼓掌;有的同学把脖子伸得老长,想冲上去助威似的„„
生:就连后面听课的校长和老师都坐不住了,他们面带笑容,看得津津有味,还使劲地给他鼓掌。
„„ 师:参加游戏的选手,你能说说自己的表现吗?
生:我在第二关还没开始的时候,心里紧张得“砰砰”跳,当时都有点儿想不上场了,可又一想:不行,这样的话我们组就输了。我鼓起勇气,拿起圈子,硬着头皮把呼啦圈转起来,并且尽量把圈子转高些,边转圈边跟老师做动作,做了好几个动作之后,圈子一直往下掉,我知道坚持不住了。当我转头看其他选手时,才发现他们早就落下来,我松了一口气,原来我胜了。我们小组的同学还在拼命在为我鼓掌呢。
生: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上场,老师一声令下,圈就转起来,呼啦圈像一个听话的小狗一样紧紧地绕在我的身上。我开始做动作,前进、后退,伸臂、抱头、招手,剩下我一个的时候,老师比了一个“娃哈哈”的动作,我边转圈边学老师比这个动作,同学们看了都大声地为我喝彩,我高兴极了。
„„
3、大家谈感受。课件出示:呼啦圈,转转转,-----------------。(用一两句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呼啦圈,转转转,转出我们的快乐!
生:呼啦圈,转转转,转出选手的精彩表现,转出观众的笑声。
生:呼啦圈,转转转,转出花样来,转出激情来。
生:呼啦圈,转转转,转出同学们的健康和活力。
生:呼啦圈,转转转,转出新感觉,转出新希望。
„„
(游戏之后的“说”是为了更好的“写”。“说”有效地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便于学生从所想向所写过渡,便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迪,拓宽写作思路,降低习作难度,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写下来。)
四、妙笔生花写。
1、导言:看来这个赛圈游戏让大家回味无穷,请你把游戏中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写下来。要注意写出同学的动作、神情和自己的心情。
2、学生写片段,教师巡视指导。
(有了精彩的游戏,学生自然“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此时,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情景,体验到的快乐,以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语言诉诸笔端,定能把转呼啦圈游戏写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
五、师生互动评。
1、导言:谁愿意把自己的精彩片段读给大家听?写得好,还要读得好,那才叫真好,自己先练习读一读,改一改。
2、选择有代表性的片段来讲评,师生互评。
3、同学互读自己写的片段,画出写得好的句子,在下面画上波浪线;找出用得好的词,圈出小圆圈;不明白的地方画上问号,与同学交流,再把意思写清楚。
4、反馈同学评改的情况。
(叶圣陶先生说:“写完了,从头到尾看一遍,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改,这是一种好习惯。”大凡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小学生习作也是如此。在自改、互评过程中,提倡把习作的修改权还给学生自己,目的是让他们养成“文不厌改”的好习惯,在评与改过程中提高认识、掌握要领、规范语言、受到情感熏陶。)
六、展示个性拟。
1、回去后把你的片段进行整理,把自己还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在前面添上一个头,后面续上一个尾,就成了一篇好文章,好文章还需要一个题目,你想给自己的这篇文章拟什么题目呢?
2、学生拟题。(有趣的呼啦圈游戏、我们的笑声、难忘的一节课、欢乐课堂、我们爱转呼啦圈、快乐的作文课„„)
3、评一评同学拟的题目的优点和不足。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富有新意的好题目,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使读者急于阅读下去。在拟题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拟出有创意的好题目来。)
七、课后延伸练。
呼啦圈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几种玩法外,还有许多的玩法,现在老师给同学们提供几种,(课件出示八种不同玩法)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设计游戏,和好朋友、家人一起尝试,转出新花样,转出新感觉。然后把游戏的过程记录下来,整理成文。
(把游戏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激发习作的兴趣,拓展习作的内容。让学生在尽情玩转呼啦圈的新花样中,写出有生活味儿的作文来,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第四篇: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
设计意图: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在玩中发现身边的科学,并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幼儿对探索的兴趣,积累探索的方法。
在“陀螺转转转”活动中,我们重视让幼儿获得直接的操作体验,引导幼儿在比较和分析中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如,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发现转动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起幼儿对转动这一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玩陀螺的愿望。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操作和交流,调动幼儿的已有认知经验,激活幼儿的思维,从而使他们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第三个环节是活动延伸,因为影响陀螺转动的因素有许多,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只可能发现其中的几个因素。教师的提问能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愿望,拓展幼儿的思维。
活动目标:1.对物体转动变化感兴趣,探索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2.尝试在探索和比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活动准备:1.直径6厘米左右的红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片的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2.直径6厘米左右的黄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片的偏离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3.牙签(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棉签,纸盒,吸管,记录纸,笔。
4.打印汉字“转动”。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现象
1.出示汉字“转动”,引出话题。
师:今天玩游戏前我先考考大家,这两个是什么字?
师:看到“转动”两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转动的现象?这些转动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教师总结要素,帮助幼儿梳理搜集到的信息。
师: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转动现象,这些转动有的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比如电风扇、洗衣机、微波炉;有的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比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带、锦江游乐园大转盘等。
3.承上启下,引出任务。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玩会转动的陀螺,不过今天的陀螺不是从商店里买来的,而是要我们自己做的。
二、自主探索,发现影响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一)自由探索
1.教师介绍材料,交代任务。
师:这里有许多牙签,还有红色和黄色的塑料片。请你尝试用这两片塑料片制作两个陀螺,比一比自己制作的两个陀螺在转动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想一想让哪个陀螺参加转动比赛。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黄色陀螺比较难转,红色陀螺比较容易转。
3.交流、分享,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牙签在红、黄陀螺上的位置不一样。
师:你想用哪个陀螺参加转动比赛?你们为什么都选择红色的陀螺来参加比赛呢?
辅助性问题:(1)红色陀螺塑料片上的小洞洞在什么位置?黄色陀螺塑料片上的小洞洞在什么位置?(2)牙签插在塑料片的中心和插在塑料片的旁边做出来的两个陀螺在转动时有什么不一样?
4.教师总结要素:原来陀螺的转动和牙签插在塑料片上的位置有关系。(二)转动比赛
1.师:大家都选择了红色的陀螺来参加比赛,现在请你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做的陀螺转得稳。
2.幼儿找同伴进行比赛,教师观察指导,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你的陀螺比他的陀螺转得稳(或不稳)?
3.师:现在你们陀螺上的牙签都插在塑料片的中心,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转得稳,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转得不稳呢?(帮助幼儿发现有的陀螺的塑料片插在牙签的上方,有的陀螺的塑料片插在牙签的下方,大家在转动陀螺时用力方法也不一样。)
辅助性问题:(1)看看比赛的两个小朋友的陀螺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一个小朋友的陀螺的塑料片插在牙签中间,塑料片离桌面远:一个小朋友的陀螺的塑料片插在牙签下方,离桌面近。)(2)为什么同样一个陀螺有时转得稳,有时转得不稳呢?
4.教师总结要素:原来陀螺的转动和塑料片在牙签上的位置有关系,也和转动的方法有关系。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在做陀螺、玩陀螺时发现了这么多关于陀螺转动的秘密。这里还有纸盒和吸管,它们能变成陀螺玩具吗?有什么办法让这些陀螺转得更稳呢?我们可以到活动区去探索,相信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学反思
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趣的陀螺》这一大班科学活动,孩子们一直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中是因为整个活动自然流畅,层次分明,适合大班幼儿的水平,又具有一定挑战性,它激发了幼儿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和热情,孩子们一直表现出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的组织和实施:
第一,通过“玩陀螺”激发幼儿内在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实践中,我们改变传统的“教”的模式,注重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自主探究机会,使孩子们学得更主动、更自由、更有活力。观其行,激其趣。通过情境设置“转转发布会”教师成为活动的支持者,成为幼儿的玩伴,并适时地为幼儿的探究创设陀螺擂台赛展示舞台,不仅让幼儿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又能引发幼儿之间的互动,实现资源共享,更能激发幼儿探究陀螺转动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通过“做”陀螺,让幼儿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亲身感受科学,探索科学。
幼儿对科学的理解是通过一系列活动能动实现的,然而,总会有一部分孩子的实验以失败告终。解其惑,展其趣,在幼儿碰到挫折时,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十分重要,教师若能关注孩子失败的原因,引导幼儿勇敢地面对问题。比如:制作陀螺过程中找不准中心点,轴过长、过短,材料制作过于简单等等,在不断的质疑中寻求症结所在,并鼓励幼儿积极与材料及同伴互动,在多重互动的过程中赢得成功和自信。在此环节中教师还应鼓励幼儿表述操作结果,与同伴交流经验,加深幼儿对科学的理解,使感性知识系统化,使学习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第三,通过“比陀螺”验证自己的制作,共享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有差异的学习经验与能力导致孩子在实验中出现不同的构思,方案和验证过程。在验证过程中,我们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录其行,延其趣。为此教师录制了此环节,对幼儿探究活动的精彩记录促成新的活动产生,延续幼儿的探究热情,而以兴趣为目标的擂台赛,更让幼儿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
虽然,活动中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幼儿教育很高,对陀螺也充满了好奇,可以说基本达到了目标,但我还是有许多地方很值得反思: 活动开始第一环节:玩陀螺,引出任务。陀螺太少,有些幼儿没有动手玩到,没有满足幼儿玩的需求。应在这里多让幼儿玩一会儿,但是在课前我没有考虑全面。
幼儿一起探讨怎样制作有趣的纸陀螺,共同总结制作步骤:
1、用中心对称的方法在圆形纸上进行装饰,并均匀涂色。
2、圆形纸的中心先用大头针戳一个洞,再把小木棍插入洞内,幼儿较快地完成了。孩子们在探索学习陀螺的制作方法时,这里我让幼儿操作完放了较长的时间,足够让幼儿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有些幼儿刚开始还转动的很快,一会儿转不动了,我让他们继续寻找问题,有幼儿马上回答出:老师木棒插入洞太松了,(由于是纸做的容易松动)你有办法吗?我马上提供辅助材料双面胶让幼儿利用它粘贴在木棒上,结果大多数的幼儿没有这样做,而是把双面胶粘贴在圆形纸片上,这样陀螺还是没有转起来。我答案直接告诉了幼儿,没有让幼儿自己探索出来。“活动中容许孩子不成功,但要给孩子改过的机会。”。事后我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这里是我心太急了,以后要切记。
孩子们的科学探究从实现世界中常见的物品或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教师应用即有趣又能引起儿童科学思考的情景或方式引入主题,使孩子们关注周围常见事物,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同时使孩子们的探究有明确的方向,保证探究的有效性,不断地支持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活动。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转呼啦圈
【活动目标】
1、练习呼啦圈的玩法,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2、促进身体协调能力发展,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活动准备】
多个呼啦圈、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音乐激趣
伴随《健康歌》的音乐,进入准备好的活动场地。
师:小朋友们,小萱萱和爷爷在做运动,这节课也让我们来做运动。
二、游戏活动
1、你们喜欢玩呼啦圈吗?出示准备好的呼啦圈。
教师在身体上玩转呼啦圈。
师:小朋友,呼啦圈好玩吗?老师很喜欢玩呼啦圈。你们谁来试一试、做一做?
小朋友上前展示呼啦圈的玩法,教师评价。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玩得很好,那么呼啦圈还有什么玩法呢?
让小朋友展示自己其它的玩法。
师:下面我们每人玩一个呼啦圈,看谁的玩法多,谁玩得好。
2、幼儿自己创编呼啦圈的各种玩法,教师进行指导。
(1)在胳膊上转
(2)在脖子上转
(3)身体上同时转多个呼啦圈。
3、呼啦圈玩法展示
(1)分小组学习、练习。
给各组划分区域,互相玩呼啦圈。
(2)各组优秀小朋友展示,进行玩转呼啦圈比赛。
4、教师评价、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一起玩了呼啦圈。哗啦圈有很多玩法,希望大家今后通过各种方法玩呼啦圈,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