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援藏工作总结
2016年援藏工作总结
从2014年8月20日起我们一行10人奔赴阿坝州小金县开展援建工作至今快两的时间了,在这两年看似简单枯燥的日子里我们敢作为、敢担当充分发扬了仁寿人的那种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奉献精神,给小金县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负组织的重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藏区,建设小金”的援藏誓言。
两年的时间看似短暂,它却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援藏体验,也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两年的援藏生活,使我深深体会到:“援藏”需要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需要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需要承受大自然对生命的考验,更需要忍受漫漫长夜带来的孤寂和痛苦。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这是我们援藏干部人才常说的一句话。我深信它的力量源泉来自于对党的忠诚,对事业、对责任、对人生的坚定信念。生活再艰苦我都能挺过,条件再差也难不倒我。我曾因高原反应难受过,也曾因失眠而痛苦过。失眠成为了我来藏区觉得是最难适应的事,很多时候我都很担心这样下去的结果。坚持、坚持,再坚持。我时常给自己加油、鼓劲,每天总是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每当我站在学生们的面前,望着他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时,什么样的痛苦和烦恼都被抛在了脑后。我想,这就是教师一种独有的精神,更是教师一种特有的美德。
援藏就意味着吃苦,援藏就意味着奉献。我想尽一切办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去适应艰苦的环境,很快融入了工作中,如今,我已从刚开始的忧虑和困惑,到现在的适应并渐渐喜欢上了小金县城。
我身为一名援藏教师,随时随刻都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行,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严格要自己,以健康文明的形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我们积极响应州委,县委及学校的各项号召,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领会学习内容,做好群众工作。
自从我踏入美兴小学后,我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小金人,已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辛勤付出。在教学工作中,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工作精神从事体育教学。为了适应美兴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我不断地钻研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和培养藏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了达到教学最优化,我除了认真学习美小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我还根据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制教具,自编游戏,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教学等,努力构建更加开放、和谐、高效的体育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锻炼了身体,学到了技能,又陶冶了情操。
其次,做好传帮带工作。作为一名援藏教师,我深深地知道,单纯搞好自己的教学,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在抓好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带动全校的体育教研工作,多次给全校的体育教师们上示范课,观摩课,并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把先进的教学理念传递到各偏远乡镇,然后和当地老师谈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和他们一起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
法,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我认真做好课后反思和经验总结的工作,并把自己的思考形成文字记录下来和同事们进行经验交流。
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学校举行的大型活动也积极参加,所担任的角色也很多,如运动会的组织安排,六一节和教师节的节目编排,国学经典的评委等等,所做出的成绩得到同行以及学校领导很高的评价。
最后,我要感谢派员单位给我的这次机会,让我能够零距离的和藏区人民接触,藏区人民的那种淳朴,那种心怀感恩的精神真的是深深打动了我,在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受用不尽。谢谢大家!
第二篇:教师两年援藏工作总结
缘定康巴高原 情系魅力九龙
——两年援藏工作总结
九龙县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 刘治文
“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是省委、省政府为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是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有幸作为南充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于2014年8月进入甘孜州九龙县工作,挂任九龙县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两年来,在援藏工作岗位上,我尽职尽责,倾情奉献,时刻不忘自己肩上的重任,随时提醒自己代表的是南充仪陇的教育形象。作为校长助理,我切实做到了“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有事做顾问,无事做象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的援藏精神,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履行援藏誓言,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援藏两年,是我融入藏区、潜心钻研、服务九龙的两年,也是我加强自身修养、自我改造、自我提升的两年。如今,援藏即将期满,回望过去,感悟时光飞逝,两年的工作,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同事的好评、受援单位的肯定,对我来说倍感欣喜。
一、立足九龙,坚定思想。
在远离故乡、远离亲人的两年里,我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生活和工作条件虽然艰苦,仍积极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
-1- 标准”的实干精神,实现“用脚丈量,用心服务,用情奉献”的援藏誓言,立足本职,开拓创新,以实际行动在九龙人民中树立南充援助干部的良好形象,展现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的昂扬斗志,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实践,为广大师生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为九龙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面对各族同胞,我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对民族地区的指导思想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时刻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扎根课堂,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忘我工作。
二、俯首九中,务实工作。
由于学校工作的特殊性,2014年8月20日抵达九龙后,开学前的那段时间,我大多只能通过已经先开学的云班、网班的老师和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学校的情况,由于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在了解情况的过程中也没少遇困难,但我并没有因此而退缩,收集了大量有关学校的一些信息,为开学后尽快融入新的工作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两年的实际工作中,我被学校安排具体分管德育和艺体工作,着力围绕打造“三个样子”(李永强校长提出: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教师要有教师的样子,学校要有学校的样子)而服务。一是德育工作有实效。狠抓德育教育和班主任队伍培养,两年里数次利用学生集会、深入班级开展德育常规教育;多次利用班主任工作会开展业务培训,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和班主任培养工作出谋划策,作出了应有贡献。二是艺体工作有特色。创新完善九龙中学学生“大课间”活动,体操队列展示与民族舞蹈相结合,- -2实现全自动化,为九龙县中学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2015年省检、2016年国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一线教学有成绩。两年中,我一直深入教学一线,周课时达18节,平常教学踏实认真,所教班级的教学成绩在学校举办的大型评比活动中均名列前茅。
在平常的学校工作中,我谨记自己的身份地位,切实做好校长的得力助手,通过各种会议了解学校情况,着眼大局,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任何一个工作环境,相信认真工作的人都是受欢迎的。正是因为我平常严谨的课堂教学,务实的工作作风,谦逊的为人处世,在两年的交往中,我赢得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三、情系九龙,感悟生活。
2014年9月,初进九龙中学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便看到了老师们身上的热情和淳朴,以及许许多多值得我学习的闪光点,逐步熟悉了高原民族学校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对本地学生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严峻性有了直观切身的体会。由于身体原因,当年国庆休假期间我回仪陇做了手术,很多亲戚朋友都劝我多休养一段时间,但不知为什么,总感觉九龙有一种魂在向我召唤,我想这种魂正是援藏的责任和九龙人民的豁达情怀与深情厚谊。虽不忍离别亲人,可又迫不及待的想回到这个陌生而熟悉的地方。于是,拆线第二天我便踏上了返回九龙的征程,第一时间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管在哪里,工作都是我的第一要务!几年前我拄着双拐给孩子们上课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今的这点小伤又算得了什么呢?因为我内心非常明白,我是为工作而来,不是为了休闲度假,没有理由为一点小伤耽搁太多宝贵的援藏时间。回到九龙之后,同事们的亲切问候让
-3- 我倍感温暖,我想这也许是对我前期工作的一个肯定呢,让我干劲十足。
都说援藏远离亲人是痛苦的,这点确实无可厚非,但有了九龙儿女的相伴,我想我也是幸福的。在日常的交往中,我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慎重与藏、彝学生交往,建立和睦友好的师生关系。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育是一大难题,因而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尽力做好表率。还记得2014年10月24日下晚自习后,我和另外几名老师在校门口执勤,护送通校生离校。但不知什么原因,一名学生出口骂了其中的一名老师,随即我把这名学生带到了值班室进行教育。面对我的语重心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名学生当即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再三表示知错了,一定会改正。但这一折腾下来,其他的学生都走了,只剩下了他一个人,于是我又亲自将他送回了家,沿途一直跟他交流谈心,让他感受到我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第二天,这个孩子主动到了那名老师那里赔礼道歉。从那以后,每次见到我,他总是很有礼貌地给我打招呼。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作为老师最大的收获和最简单的幸福吧!
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认真落实群众工作全覆盖的要求,倾情倾智为藏、彝同胞服务,主动开展爱心帮扶、结对认亲、共创共建等活动,全力传递爱心温暖。我利用自身优势,加强沟通协调,切实解决贫困学生需求。2015年,我从仪陇县人大争取到了3万元资金资助九龙中学贫困学生。但我深知,我所联系的这点资金与藏区孩子实际存在的困难相比仅仅是杯水车薪,但我努力去做了,相信也会为孩子们带去一丝温馨。两年中,我先后5次深入华丘、五百里的结对认亲户家中,为他们带去生活物资,跟他们面对面话家常、聊民生,为他们宣传法制、健康、党的群众路线教 - -4育实践活动和防震减灾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他们的民俗习惯。在与他们的交流中,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到九龙儿女的热情豪放。
经过两年的援藏历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援藏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最艰苦的地方盛开最美丽的雪莲花,回顾两年来的援藏工作,不仅让我身体和生活环境经受了人生道路上最艰苦的考验,更让我学到了“挑战极限,尽善尽美”的敬业精神。两年的援藏经历,是一段难得的人生历练,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它开拓了我的视野,陶冶了我的情操,增长了我的才干,提升了我的素养,特别是锻炼了我在雪域高原艰苦复杂环境下工作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两年援藏经历是一杯香浓的奶茶,值得细细品味,有挫折,但更多的是坚强;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欢笑;有痛苦,但更多的是开心;有付出,但更多的是收获。亲历过藏区后,对人生的得失、取舍都会有新的感悟。在今后的工作中,经常回想藏区,就会知道珍惜现在,摆正心态,不好高骛远,不成天抱怨;经常回想藏区,就会知道感恩拥有,感恩生活,不消极悲观,不刻意强求。回到南充,我要继续发扬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守纪律”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干好本职工作,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援藏不易,今生无悔!
2016年6月6日
-5-
第三篇:援藏教师工作总结
2014年援藏工作总结
金蛇渐行渐远,骏马即将奔来,回首2013年援藏的工作,我感到既繁忙又充实。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爱戴,受到同事的好评,受援学校的肯定,对我来说,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现将2014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身为**赴**的援藏教师,我随时随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行,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严格要自己,以健康文明的形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我积极响应州委,县委及学校的各项号召,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领会学习内容,做好群众工作和三进三同的工作。
二、倾一腔热血,育康巴英才
自从我踏入**中学后,我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道孚人,已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挥汗泼墨,辛勤付出。
在教学工作中,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工作精神从事英语教学。为了适应**中学英语教学的需要,我不断地钻研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和培养藏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了达到教学最优化,我除了认真学习七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用好前端学校的课堂实录和ppt外,我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制教具,自编儿歌,修改ppt等,努力构建更加开放、和谐、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运用英语。课堂中,我还特别注重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时鼓励学生,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
其次,做好传帮带工作。我带动全校英语教师、搞好教研工作。作为一名援藏教师,我深深地知道,单纯搞好自己的教学,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在抓好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带动全校的英语教研工作,多次给全校的英语教师们上示范课,观摩课,然后和各位老师谈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和她们一起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最后,关心学生,奉献爱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一年多来里,我和丈夫每月都要花费300元以上用于资助贫困生。天冷了,为缺衣少吃的孩子添件棉衣,买双运动鞋;离家太远的住校的孩子生病了,带孩子去看病;看到缺少文具的孩子,为他们添置笔记本、钢笔;节假里,带留校的孩子在家里吃饭„„ 我的无私奉献让孩子和家长都感动不已。
三、硕果累累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我认真做好课后反思和经验总结的工作,并把自己的思考形成文字,一年来,教学论****上发表;论文**获全国中小学论文大赛一等奖。所执教的**中学2015级2班,期期英语成绩优异。前端学校7中高度肯定我的教学工作,并指出该班英语学科成绩优异,在所有学科中具有显著优势。在2013年甘孜州全州统考中,我班以班平均分**的成绩高过康定中学列全州第一名。在学校举行的英语竞赛,书法大赛中,我指导的学生也非常出色,多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
成绩属于过去,前进的道路依然漫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追求尽善尽美,以百倍的信心与努力去迎接未来的挑战,为我的援藏工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篇二:用心去援藏--援藏工作总结
用心去援藏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是2006年9月到12月参加的援藏工作。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共同经历一段终身难忘的日子。我们从现代化的大都会来到了一个正向现代化迈进的城市-----拉萨,并且在这座城市生活工作了三个月,充分感受了它的脉动。我们深深地感觉到,西藏,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正在焕发它的活力,向着小康社会的目标,大踏步迈进。而我们,作为****12名援藏人员的其中之一,通过这次援藏,收获了感动,收获了激动,更收获了动力。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多少年来,一批批援藏干部满载着党中央的殷切嘱托,满怀着对西藏教育的无限憧憬,奉献在雪域高原;多少年来,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铭刻着各援藏省市的深情厚谊,屹立在高原大地;多少年来,莘莘学子们沐浴着党中央和援藏省市亲切关怀的阳光,在教育援藏的春风里舒展着笑脸?? 在1993年国家第三次教育援藏工作会议上,中央确定了教育援藏工作“长期坚持,努力搞好,实行对口、定点、包干责任制”的方针,由北京、上海、天津、江苏、陕西、河北、辽宁、山东、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市和中央有关部委分别对口支援西藏有关地市和中等专业学校,仅1995年至2000年,各对口支援省市为西藏教育投资达2.95亿元,选派援藏教师117人次,培训西藏教学管理人员、教师273人次。
到2004年底,教育援藏项目共计188项,资金总额2.37亿元。至此,新一轮的教育援藏工作拉开了序幕。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国家对西藏自治区的殷切关怀。在西藏,我们到处都能感受到这些政策给西藏人民带来的好处。尤其是远程教育这一项,为自治区的无数学龄儿童带来了上学的可能。在没有去西藏之前,我们对西藏的地广人稀并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当我们坐着颠簸的越野车在广袤的原野上穿行时,才明白西藏发展教育的难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西藏的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千米2.1个人。这在北京这样拥挤的大都市是肯定想象不出来的。而且西藏的人口居住非常分散,我们的车子在路上前进,经常从看到一户人家到看到下一户人家中间要隔上半天。这种情况使得孩子们上学非常地不方便,教师很难集中授课。于是在西藏就出现了许多十几个人一个学校的情况,而这些学校的老师只有一个,但是教授的课程又不能减少。教师的能力毕竟有限,这时候远程教育就体现出它的作用来了,通过光盘播放或者远程卫星接收,教师可以一个人完成以前需要好几个老师完成的教课任务。第四批援赞工作小组进藏以后,跟随****的通知下乡去制作专题片,通过这段艰苦的经历,他们对西藏地区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艰巨性都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一起去了日喀则、昌都地区拍摄。去之前就听说昌都地区的道路非常险峻、曲折,路况很差,到了昌都以后才体会了道路很差的概念,那里大多是土路,非常颠簸,而且都是盘山路,山路边就是悬崖,就是江水,大多都只有一条车道,碰上对面来车都要找一个稍宽一点的地方错车,每个县与县之间距离都很远,200多公里的路差不多都要走一天,有的县条件非常差,没水,没电。日喀则回来的路上还遇到了严重的泥石流,堵了3个多小时。*******去了阿里、那曲地区拍摄。路上地势险峻,道路曲折,路况很差,每个县与县之间都要走一天的路程,非常辛苦。他们的拍摄经历很丰富,刚刚过了桑桑在半山腰上就堵了一个小时的车。去阿里都是这种山路、土路,还有就是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好多条让人分不清哪条才是真正的路,一旦走错了就只能在原地绕圈,根本出不去,虽然开车的是个老司机可还是走错了路,一下子撞到了铁丝网上,前挡风玻璃裂了,右侧的车灯只剩下个黑窟窿,车上的划痕更是惨不忍睹了。车上的两人都吓懵了,司机师傅说如果不是车子好,玻璃够厚他们几个的小命就没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他们又上路了,开了一会下起雨来,这时他们才发现雨刷器坏了,于是只能下车擦玻璃,这样跌跌撞撞地终于到了阿里地区的狮泉
在从从阿里的措勤县到那曲的尼玛县时,他们又遇到了另一个挑战,那就是沼泽地。措勤到尼玛是没有路的,都是沼泽地,一不小心就陷下去了,后来向厅里请示,让措勤县对这段路比较熟的同志送他们一段,再让尼玛县的同志接一段,因为这段沼泽地足有300多公里。出发不久他们就发现走错了,领路的同志向当地的牧民问了路才重新上路,措勤县的同志大约送了100多公里时就让他们回去了,因为也怕他们回去有危险,一旦下雨的话这里的路是没法走的,硬走就会更危险,这样赵辛辛他们自己开始走下面的路,刚开始挺顺利的,可过当要过一段沼泽地时他们都害怕了,因为他们的左边是个很陡的山,下面就是沼泽地,有一条路还被水淹没了,更不幸的是天上竟然下起雨了,没办法,没有退路,走吧,他们商量后决定从陡坡上走,车子在陡坡上打滑,刹车没用了,他们就这样慢慢的滑下去了,再顺着陡坡往前走就会翻车,所以只能往下开,车开下去的时候他们只能祈祷了,因为太陡了,随时可能翻车,司机师傅真的很棒,当他们的车滑下去的同时他一脚油门车从泥水坑里冲出去了,悬着的心总算落下了,翻过一个小山我们见到了接我们的同志,当时是一种如获新生的感觉。
在西藏的三个月里,援藏同志们不仅在工作上和******的同志们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还在生活上和******的同志们很好地融为了一体,他们将许多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都和我们进行了坦诚地交流。******的领导则对我们关心备至。第五批援藏小组成员刚到西藏的第二天早上七点,******就出现了高原反应,我们急得手足无措,只好打电话给馆里的同志,她随即通知了*****,****馆长亲自开车把****送到了西藏军区总医院,他们忙前忙后地为***挂号、找医生、办理住院手续。怕****一个人在医院孤独,一起来援藏的同志自身都还有点不适应,馆里还派了记者轮流来陪****,并买了许多好吃的。怕***有思想负担,馆里领导还一再叮嘱****,先把身体养好,再投入工作,****同志感动地都流下了眼泪。中秋节的时候,馆里领导还给我们送来了月饼,让我们虽然离家千里,却依然觉得那么温馨。我们在西藏的三个月期间,时常出现身体不适应的状况,****的领导和电视教育科的领导们多次看望我们,还给我们送来了水果等慰问品,让我们倍感温暖。这也更加促进了我们工作的积极性,让我们更加努力地渴望把自己所学所会的全都用上,来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援藏工作。这次西藏之行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援藏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对我们心灵的一种净化和升华。我们去援藏的同志大部分来自东部地区,接受教育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可是到了西藏之后,我们从自己看到的,新闻里看到的,去采访的时候听百姓说起的,才知道原来在西藏这个外人看来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有着这么多的忧伤。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人口居住的分散,使得这里的孩子接受教育的难度比别的地区翻了几倍。家长们很多很想送孩子去学校,可是却受到了种种因素的限制,只好让他们放羊、放牛,延续着祖辈的生活轨迹,无力摆脱贫困的现状。当我们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上学的眼睛,我们的心一阵阵地痛。尽管国家已经投入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西藏的教育事业,但是还有一些家庭的孩子仍然徘徊在校门之外。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以前做节目的时候看到的新闻,说是内地的一些孩子因为厌学,沉迷于网络等原因而逃离校园,最后家长、社会和学校想了各种办法把他们重新拉回校园。我们想到,真应该让这些孩子去一趟西藏,他们就会明白,他们读书的机会是多么的可贵,在中国,还有多少孩子因为贫困等原因无法进入校园读书。而我们自己则更是看到,西藏地区的同志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够用自己全身心的热情,去投入西藏的****事业和*****事业,让我们感到深深地惭愧。他们对于工作的认真和投入,让我们觉得,西藏的教育发展尽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有这样一批热血仁人在这里,将来肯定能圆满达成目标。而我们虽然已经完成了援藏工作,但是我们仍然会发挥“老西藏”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全身心地投入,用自己的所学,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篇三:援 藏 工 作 总 结 援 藏 工 作 总 结 谭军华
2012年7月,通过自愿申请和组织审查,我有幸成为省委、省政府千名(人才)援助藏区行动计划的一名干部,与来自全市各县区的30余名干部、医生、教师一道来,来到美丽的的阿坝州康定县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援藏生涯。我深知援藏工作任重道远,包含着南充局领导的重托和同事、亲友的期盼,我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锻炼,在州县工商局党组和康定县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始终牢记“援藏一任、造福一方”的神圣使命,克服高原缺氧和远离亲人的重重困难,紧紧围绕康定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工作,为康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工商业务工作发展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充满真情 融入藏区
来到康定,我就时刻提醒自己的,既然来援藏,就要和当地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尽快的熟悉这里,融入这里。条件是艰苦的康定县位于甘孜州东部,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辖3个镇17个乡,面积1.14万平方公里(与南充全市面积相当)。康定县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有17座,海拔7556米的“天府第一峰”贡嘎山在县境东南,县城海拔2800米。康定属高原型大陆性季风气候,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气温都在零度以下,每年一到二月平均温度更是在零下15度左右。
康定县工商局干部编制共46人,6个股室,4个工商所。局机关办公条件艰苦简陋,20多名干部都在租来的两套民房内办公,办公桌椅都是80或90年代大多掉漆生锈。我和来自高坪局的刘成伟同志以及康定局的3名副职共5人挤在约9平方米的办公室办公。住宿的房间也比较狭小,只有6,7个平方,是80年代县农牧局老办公室改造而来,除了一个床,几乎放不下任何东西。
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我自愿报名援藏的那一刻起,我就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选择了援藏就是选择的寂寞和坚强,选择了援藏就是选择了奉献和壮美”。
感情是真挚的刚到挂职的单位,局里就准备了崭新的生活用品,同事们忙着铺床叠被,为我接风洗尘。大家生活上朝夕相处,工作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很快就与同事们建立起了深情厚谊。特别有缘的是:康定局有两名工商干部是南充干校80年带的脱产班学生,见到来自南充局的同行非常热情,多次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让我感到特别亲切。康定组织部和援藏工作队每到周末就组织援藏干部在一起学习文件,交流感情和援藏工作体会,同时丰富了援藏生活。特别是州局的王益西吉村和丁淑娟局长以及刀登支队长经常关心我的日常生活,多次邀请我参加州局疑难案件查处,并对我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让我深深体会到天下工商一家亲和对我真挚的情谊。
政治坚定 维护稳定
甘孜州是我国第二大藏区,康定县作为甘孜州首府所在地,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十分敏感,加之以**为首的民族分裂势力时刻不忘对内进行渗透。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康定头等重要的工作。我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县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把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责任。我自学了大量宗教政策、民风习俗等知识学习,了解甘孜州藏区群众工作政策,掌握了藏区工商工作的方法和本领。结合工商实际撰写了5篇调研材料。我严格按照康定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主动投身到康定县维稳工作行列中,白天按时上下班,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晚上积极投身于县城维稳巡逻队、政府大门执勤、单位办公室值班等活动,没有一次因高原反应或身体不适而未出勤。
在结对认亲、群众工作全覆盖工作中,我结对帮扶了康定8户,共58名困难群众。前后出资5000元积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门路。根据结对认亲工作的要求,我2次到医院看望病人,5次参加结对的农牧民亲戚家里的婚丧嫁娶,还促成了赶羊村一名女生到德阳一中免费就读高中,促进了民族团结。康定县前溪乡是县委确定的县工商局党建、维稳以及扶贫工作的联系点。该乡镇离县城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属于高山峡谷地形,平均海拔3600多米。这里没有熙攘的人流,乡政府所在地只有有两户居民,也没有一个商店,平时很难见到其他的人。乡政府两边都是岩石近90度的山,山上只有低矮的灌木,抬头只能望见两边的山和头顶蓝天。两年来我先后9次带领县工商局职工参加该乡重点时段维稳值班、村两委的换届、寺庙走访、支农惠农政策宣传等工作,前后在该乡工作了70余天。特别是我联系的楼上村,从村到乡镇9公里多的简易村道路,修建在深达千米的悬崖边,简易公路只有3米宽且高低不平,弯急坡陡,有时还有积雪。每次开车经过这条道路需要1个多小时,虽然心中偶尔也会有小小的恐惧,也会担心“一失足,成千古恨”,但援藏事业激励着我,让我义无反顾。2013年2月27日,距离县城40多公里的木格措景区发生火灾。27日下午,县政府发布紧急通知,要求所有机关干部除值班人员外紧急赶赴火场灭火。我和其他班子成员立即带领机关和城区工商所约30名工商干部迅速赶赴了海拔3600米的火灾现场。到了现场发现:27日上午,由于紧挨木格措景区的红海子发生草原火灾,引发了森林大火,木格措景区被大火包围,过火面积已达90公顷;500多名森林武警正使用专业设备与长达2000多米的火线奋力战斗。现场指挥部给我局下达了任务:确保约10亩已过火森林不发生明火,防止火灾死灰复燃!接到任务,我们马上投入战斗:我们用水桶提水来冲洗还散发着热气的木炭;浇湿树林,建立隔离带;用锄头把土壤刨起来将杂草盖住,防止复燃;甚至用湿拖把灭火.....。我们渴了就喝点山泉,饿了就啃点
方便面,晚上就和衣睡在简易帐篷中,通过三天三夜的奋斗,终于胜利完成了任务。回顾两年的一点一滴,虽然在艰巨而繁重的维稳征程中,我的奉献微不足道,但就是这成千上万个微不足道筑起了康定乃至全州的维稳钢铁长城,维护了藏区社会局势的稳定。
带着激情 积极履职
根据康定局党组工作安排,我分管执法工作并联系炉城(城区)工商所。工商执法工作是工商部门主业。康定执法办案工作比较薄弱:全局2011年罚没入库7万元;仅有综合业务股办案,该股还担负商标广告监管职能;法制工作由办公室一名同志兼任,流于形式;执法干部业务水平不高,技能不强。我时刻严格的要求自己,充满激情、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不辜负派援单位和州县工商局领导群众的期望,尽全力完成组织交付的各项工作。
狠抓大案要案。在康定两年,凡是万元以上案件,我都全程参与,和办案人员一道进行现场检查、询问当事人、甚至一起起草案件综合报告。只有通过办理大要案件才能维护企业合法的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经济秩序,树立工商部门执法权威。2012年8月,我刚到康定不久,就查获一抽逃出资案,我们顶住各方压力,成功处罚入库8万元,该案成为当年全州工商系统入库金额最高个案。2013年5月,在带队执法检查中,我们发现在康定大渡河大型水电站开发工地上,有一无照经营油库。经账务检查,该油库一年来非法无照经营成品油1.6万吨,篇四:赖成兵-援藏感想
因为援藏,生活更加充实;经历援藏,人生更加精彩
——青白江区第三批援藏队赖成兵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有一种生活,没有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一年的援藏生活与艰辛,让我体会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愁哀乐。
巍峨的群山、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牛羊、美丽的大草原、独具特色的藏寨碉楼、美人谷的藏族美女,这是我预期中丹巴的模样。但是,现在的我却有着与预期完全不一样的理解:高寒、缺氧、莫名的寂寞、无尽的思念、刺眼的阳光、艰难的翻越„„ 弹指之间已一年,我也习惯于10多小时坐班车来回穿梭于高山间,雪山、牦牛、草原、藏寨碉楼、峡谷风景等已不再燃起我的激情。那神秘的墨尔多山,奔腾不息的大渡河,美丽的藏寨碉楼,翡翠般的党岭都已渐渐定格于我的相册,但有一种援藏情结却在我的身体里渐渐凝聚、升华。我已经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援藏?援藏是一种缘分、一种选择、一种奉献、一种责任、一种胸襟、一种历练、一份收获,更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人生财富。这一年真切体验了援藏工作的艰辛。藏区道路崎岖,气候恶劣,经常停水停电。到了冬季,大渡河河谷的风特别大,寒风刺骨,才真正体会了“丹巴的风,道孚的葱,要娶老婆下鱼通”的真实含义。对于寂寞与思念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工作忙时还好,业余时间生活比较枯燥。每日只能散散步,翻
翻书,上上网。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正是阖家团圆、举杯同乐的日子,但对于我来说,这却是最怕过的日子。看着街头的孩子快乐地牵着父母的手,洋溢着满脸的幸福,而我只能遥望着千里外的故乡,牵挂着无法孝敬年老多病的父母,轻唤着魂牵梦萦的妻子,挂念着需要辅导学习的孩子。“每逢佳节倍思亲”,平日里的乡思已难以释怀,节假日又岂是一个“倍”字了得!
但是援藏工作却又充实。因为自己的真诚获得了藏区群众的尊重,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藏区师生们肯定,于无形中体验了一种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的自豪。甘孜州丹巴县,是一个藏族同胞占总人口约80%的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县情和民情,做好援藏工作,必须搞好团结工作。作为一名援藏教师,工作态度要谦虚谨慎,把握好分寸,扮演好角色,不以专家自居,不以领导自居,既要做好同志间的团结,还要做好民族团结。当地教师都具有丰富的藏区工作经验,了解丹巴的情况,应当尊重他们并向他们虚心学习。同时,工作中要注意尊重藏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赢得藏族同胞的信任,与当地各族干部群众搞好团结,融入到当地干部群众中去,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作为一名援藏教师,开展各项工作都充分体了现表率和引领作用,敢于担担子:两次联系原学校青白江中学领导,开展校际交流,共同探讨,共谋发展;组织校内赛课、做好传帮带、带队参加州上赛课说课活动、参加县级教师赛课评委工作,为丹巴县青年教师成长提出良好建议;主动抓好班队建设,带领初一年级班主任开展德育主题月活动,力争改变丹巴二中以前“重批评轻引导”的德育做法;上课、教研、值班、集会都带好头;真诚地关怀学生,切实地承担起教育责任,以人格影响人格,以智慧启迪智慧,主动与学生交流达100多人次,很多学生都亲切地称呼我“老赖”。一年来,和在藏教师一样工作,一样休假,一样值班,一样参加党员义工活动等集体活动,与当地藏族干部同甘共苦,艰苦环境中结下的友谊特别深厚。藏区民风淳朴,藏族同胞纯洁率真,善良热情,重情重义。家访的时候,学生家长把自己舍不得多吃的土特产拿出来让我们尝尝,临走时还一定要让我们捎点走。每次去走访慰问藏族亲戚时,他们都要请我们到家里,拿出青稞米酒、牛肉土豆、酥油糌粑、核桃苹果,一家人陪我们唱歌喝酒,让我们无比感动。当每一次面对藏区孩子的学习询问、家长的殷切期望和学生的进步与微笑,都让我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成就与价值,感到无比的欣慰。
祥云轻飘,雪峰高耸,流水潺潺,炊烟袅袅,飘扬的风马经幡,跳动的酥油灯火,长明不灭的酥油灯,亘古呢喃的诵经声,写满六字真言的转经筒,刻遍梵文密语的玛尼堆„„藏区生活常常涌现在我的脑海中。回首一年的援藏工作,我无悔:因为援藏,生活更加充实;经历援藏,人生更加精彩。篇五:援藏两年工作总结 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援藏工作总结
泸州第二批援藏干部人才、乡城县中学援藏教师 王小平 1976年,刚高中毕业、年仅17岁的我,离开了父母,去了当时泸州最为偏远、贫穷的农村插队落户,当了“知青”。三年的“知青”生活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体验。艰苦的岁月、艰难的生活虽然让我吃了不少苦,但它却锻炼了我的身体、磨练了我的意志,更让我从此懂得了生活的艰辛、贫穷、善良和做人,也成为了我以后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精神财富。
作为一名全国优秀教师、中学特级教师,到藏区支教,为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已成为我多年的心愿和梦想。2012年7月,已53岁的我,终于实现了援藏的心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援藏教师,与40名泸州第二批援藏干部人才一道,别却了父母、妻儿,共赴雪域高原,开始了我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乡城县中学为期两年的援藏支教生活。
援藏是我人生中的第二次体验,也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两年的援藏生活,使我深深体会到:“援藏”需要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需要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需要承受大自然对生命的考验,需要忍受漫漫长夜带来的孤寂和痛苦,更需要有终生抱病的思想准备。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这是我们援藏干部人才常说的一句话。我深信它的力量源泉来自于对党的忠诚,对事业、对责任、对人生的坚定信念。生活再艰苦我都能挺过,条件再差也难不倒我。我曾因高原反应难受过,也曾因失眠而痛苦过。失眠成为了我来藏区觉得是最难适应的事,很多时候我都很担心这样下去的结果。坚持、坚持,再坚持。我时常给自 己加油、鼓劲,每天总是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每当我一站上讲台,望着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时,什么样的痛苦和烦恼都被抛在了脑后。我想,这就是教师一种独有的精神,更是教师一种特有的美德。这种美德源于对知识的笃信、行于对讲台的痴情和对学生的热爱与责任,它诠释了一个援藏教师对敬业奉献的执着和充实人生的快乐、幸福。援藏就意味着吃苦,援藏就意味着奉献。我想尽一切办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去适应艰苦的环境,很快融入了工作中,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忠诚援藏、智慧援藏、务实援藏、廉洁援藏”、“奉献藏区,建设乡城”的誓言。如今,我已从刚开始的忧虑和困惑,到现在的喜欢并深爱上了乡城。援藏是一种缘分,更是一份责任。在开展群众工作全覆盖的活动中,我积极走访、了解,以真心换真情,很快融入了当地群众中,并与结对的四户藏族同胞建立起了超越血缘的亲情。每当看到藏区群众对教育的重视和孩子们对渴望获得知识的眼神时,我更深知我肩负的责任。两年来,我不知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不知失去了多少次与朋友聚会的机会,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为学生补习功课已成为我在藏区生活的重要部分。上课、辅导、和孩子们天天在一起尽管有些累,但我还是乐此不疲,感到很充实,很快乐。两年的援藏生活,藏区人民的热情、淳朴、善良,时时刻刻都让我感动、让我难以忘怀。2013年的一个星期六,已是农忙季节了,丹巴秋真家田里的玉米收完了没、小麦几时点下去、人手忙得过来不等等这些,都让我这个“亲戚”常常惦记和牵挂。我抽时间回“家”去了一趟。到“家”后没有人,我便去了山下的地里找他们。这时,老远就听见秋真妈妈的声音:“王老师唉,你怎么来这里了?”。我忙说:“我来看看你们。去了家里时,村里 人说你们都在这里”。来到地里,我随即拿上农具干了起来。这时,秋真妈妈指着身旁的几个妇女对我说“她们都是来帮忙的。这几天村里家家都在忙着点小麦,他们看我们家里人手少,都来帮我们”。我笑着说:“这些活我都能干。我下过乡、当过知青”。她“喔”了一声,我怕她不懂“下乡”、“知青”字眼的意思,忙补充道:“我过去当过农民,除了没犁过田,栽秧打谷挑粪什么农活都做过,什么苦都吃过”。这时秋真妈笑着说“是不?那明年五月份你就来家里帮忙收割小麦吧”。我忙说:“没问题,我也想再锻炼锻炼”。我随便说了一句“怎么没见秋真的哥哥”。秋真妈忙说:“他打了电话,说这周回不来”,接着又说:“平时每周都要回来,现在是农忙的时候,家里点小麦都没人手,我们还一心想等他回来帮忙呢”。我忙说:“可能村上还有其它事吧”。这时秋真妈说:“这两天‘十八大’召开了,作为村官要在村上组织大家收看新闻和搞一些活动,还要处理一些群众工作,可能走不开”。我忙说:“对对对,是这样的”。此时,面对面前这位藏族农村妇女,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她不仅淳朴、善良,理解和支持儿子的工作,还了解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真是让我敬佩、让我感动。想到藏区的人们、想到我藏区的“亲戚”们如此淳朴、善良,如此通情达理,如此其乐融融,我真的替他们好高兴啊。我衷心地祝福藏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祝福他们幸福、安康!扎西德勒!藏区人民淳朴真挚,无欲无求,在艰苦的自然环境里与大自然默默地抗争。虽然他们物质贫乏、生活艰苦,但他们很知足、很满足、很快乐,也很幸福。虽然他们不会表达,也不善于表达,但时时都能感受到他们满怀对党、对国家、对社会的感恩之心。藏区的人们几乎人人信教,家家都设有经堂。在简陋的房间里,在供奉的佛像旁,几乎都挂着毛主席的画像。
在他们眼里,毛主席是拯救他们的“菩萨”,共产党是解放他们的“**”。房顶上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要热爱党、热爱祖国”、“社会主义好,跟共产党走”的字样随处可见,这一切都是藏族同胞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一种朴素的情感表白,更是藏族同胞对共产党、对祖国的热爱和朴素的感恩情怀。我的内心一次次受到震撼,心灵一次次得到洗涤、净化。对比藏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我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个人的得失、职位的高低、待遇的薄厚、利益的多寡,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已经很知足了!我更相信因为有了援藏这段经历,我的人生也因此而更加精彩。爱是最伟大的力量,爱和被爱都是快乐的。一个人对社会充满了感恩之心,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有了这样的人生态度,他就必然会拥有“奉献多于索取”的价值观,有了这份善良仁慈的心,他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援藏生活虽然很艰苦,因为有爱,所以我每天都很快乐,生活得很有意义,能来藏区支教,我很荣幸,也很自豪。
第四篇:2011援藏工作总结
援藏工作总结
2011年12月23日
2010年7月,应西藏昌都地区气象局的请求,响应党中央和中国气象局的号召,在省气象局的安排下,本人光荣地成为了全国统一选派的第六批技术援藏干部。2010年7月25日至29日,经过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的第六批援藏干部培训后,带着全省气象部门干部职工的重托,于2010年8月到达西藏昌都地区气象局进行为期一年半的防雷技术援藏工作。一年半来,在中央组织部第六批援藏工作队的正确领导下,在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省气象局党组的高度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努力克服困难,紧紧依靠昌都地区气象局党组和全局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将援藏一年半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 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援藏期间,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西藏历史和民族宗教政策、边防政策,虚心向藏族和其它各族干部群众学习。针对西藏处于反分裂斗争前沿的实际,我认真学习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读有关西藏自治区情况介绍的书籍,增强了对西藏区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深刻体会到对口援藏工作的深远战略意义,更加坚定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工作中,我能够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尊重藏族的民族传统,维护藏汉民族的团结。工作过程中,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团结工作单位中的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同藏族同胞友好交往,用他们能够习
惯并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沟通、交流,注意了解、学习藏族同胞的风俗、习惯。一年半来,我与单位的少数民族职工、单位同事相处得十分融洽。通过这一年半的学习、实践和反思,使自己更加牢固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工作中积极围绕构建城乡和谐社会思想,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干实事办好事。
二 作调研,确定援藏工作思路
为了初步了解西藏防雷工作情况,在拉萨期间即到自治区防雷中心了解全区防雷减灾工作情况,特别是对即将奔赴的昌都地区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为了尽快投入工作,到昌都的当天,不顾剧烈的高原反应,下午即与防雷中心的同志们进行了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交流,初步掌握了全地区的防雷减灾工作开展情况,从业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情况,对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地理环境、资源状况、民风民俗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思考论证,明确了技术援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今后一年半的援藏工作思路。指导思想是:“务实、开拓、创新”,工作思路就是:以夯实检测技术服务为基础,开展雷击风险评估,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为实现昌都地区防雷减灾事业稳定发展、规范化建设做基础。2010年8月拟定了本人2010年半年工作计划,10月拟定了“关于2011年昌都地区防雷中心运行工作建议”,并上报昌都地区气象局党组。
在一年半的技术援藏工作中,本人坚持以“建设、发展昌都地区防雷减灾事业”为己任,“做主人,不做客人”的工作态度,全身心与中心的同志们一道,按照“工作建议”中的目标开展援藏工作,做到了工作有计划,任务有目标,考核有指标。
三 明确思路,找准切入点。
针对昌都防雷中心仅是检测和防雷设计审核的单一技术服务项目,难以促进从业人员提升技术服务能力、树立气象部门防雷减灾技术管理形象的情况。2010年下半年,以雷电风险评估为切入点,利用贵州成熟的技术经验,结合昌都地区防雷技术水平,试验性的开展了“昌都地区林业局加油加气站”、“西藏扩建昌都短波电子对抗台工程”、“西藏扩建察雅短波电子对抗台工程”雷击风险评估项目。工作中毫无保留、耐心的向昌都防雷技术人员讲解雷击风险评估的方法、工作过程和技术要领。2011年在2010年开展雷电风险评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中心的技术人员完成了“昌都危险品仓库区雷电风险评估报告”、“边坝液化气站雷电风险评估报告”、“ 洛隆液化气站雷电风险评估报告”,这几个项目的完成,使昌都地区气象局率先在西藏自治区地区级开展了雷电风险评估工作,对提升昌都地区防雷中心从业人员审计审核能力、防雷技术服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今后在全地区开展该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 做好本职工作,树援藏干部形象
想到一年半援藏时间十分有限,本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牢固树立 “不当过客当主人”的思想,把昌都当故乡,把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意识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全身心投入工作,实实在在地为昌都地区防雷减灾事业做一些
事情。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昌都地区气象局的各种规章制度,身先士卒,与同志们一道认真做好防雷减灾工作,仔细查找、排除安全隐患,对于具有典型代表的,拍照存档,作为今后的技术参考资料。
在一年半技术援藏期间,先后与防雷中心同志们一起完成了昌都县啤酒厂、昌都地区粮食局战备粮库、西藏玉龙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个重要单位的防雷装置检测工作,以及20多个新建竣工项目的防雷检测。发现雷击事故安全隐患50多处,并与中心的同志们一道指导受检单位进行整改,及时消除了这些事故隐患。2011年,在完成常规防雷装置检测、新建项目雷电风险评估工作、新建项目竣工检测验收工作的同时,指导防雷中心完成了某弹药库的防雷工程、昌都地区中石油公司加油站防雷整改工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技术上毫无保留,使这些工程项目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获得中石油公司的好评,也使中心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五 真情援藏,培养人才
在援藏期间,一方面与大家积极开拓服务领域——雷电风险评估;另一方面,指导昌都地区防雷中心技术人员技术工作提高总结能力。指导中心完成2012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防雷减灾业务能力建设》,编制完成《落实三个部门规章实施方案》,指导地区中心技术人员完成《单极法测试土壤电阻率》技术论文,同时自己还完成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防雷措施》技术文章,并发表在2011年中西南八省区联席会议论文集。
六 援藏体会
西藏目前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国家投入大、全区建设速度快,然而本土人才比较缺乏,本人认为有两个因素:(1)西藏交通不便,新生后备人
员知识更新难,工作人员外出交流不便、外出交流成本大,造成本土人才技术水平提升较慢,难于达到内地水平。(2)西藏多数退休人员年龄在40岁左右,正是工作经验丰富,能力最佳的时候,使得第一线工作岗位上多数是经验不足的职工,这也应该是一种人才损失的情况,因此,应考虑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一年半的防雷技术援藏工作,是我一段难得的人生经历,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它开拓了我的视野,陶冶了自身的情操,提升了自己的素质,特别是锻炼了本人在艰苦复杂环境下工作的能力。回顾一年半的援藏工作经历,无怨无悔,深感自豪!对长期坚持在西藏工作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也十分感谢在我援藏工作期间对我工作和生活照顾的领导和同志们。
第五篇:援藏工作总结
援藏工作情况汇报
2010年12月,本人被南京中院党组遴选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人民法院进行人才和智力援藏工作。我于2011年5月5日进藏,截止今日时间已经过半,现将前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向南京中院党组和援藏办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墨竹工卡县的基本情况: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位于拉萨河中上游,距拉萨市以东68公里,属拉萨市的东大门,全县平均海拔4200米,是拉萨下辖县区中海拔第二高的县,素有“天边之乡”的美誉,是吐蕃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的出生地。西藏的主要交通干线318国道川藏公路横贯全县城。全县总面积55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万亩。县辖8个乡镇、43个行政村,总人口4万余人,其中农牧民群众3万余人,属半农半牧区;全县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有铜、铅、锌等十几种矿藏和两泉一湖一寺一沟旅游资源,即日多温泉、德仲温泉、直贡梯寺、甲玛沟。矿产、旅游为我县主要经济支柱。全县有46座寺庙,其中有最为著名的直贡梯寺1200多名僧尼。墨竹工卡县与我市其他县相比,是全市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维护社会局势稳定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
二、本人半年的工作情况
本人于2011年5月5日进藏,2011年6月初,经县委组织部和县人大会议讨论决定,任命我为墨竹工卡法院审判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后经墨竹工卡县法院党组研究决定,由我分管立案庭、民庭、执行局、法警队和女子流动法庭。由于我院人少事多,墨竹工卡县法院党组还要求我协助另外两名副院长分管其 1 他庭室的相关工作。
(一)、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法院工作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我作为一名援藏干部,身处领导位置,深知理论武装头脑的重要性。三个月以来,自己坚持学习理论不放松,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的要求。
一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并在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活动和规范司法、促进司法公正公正与效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专项活动,通过看报刊、听报告、参加培训和认真进行回顾、思考、写心得等到方式,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深层的提高。
二是认真学习法律业务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学习型法官。为了适应分管业务工作要求,除民事方面外,自己认真学习了立案和执行等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和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审判工作实际进行思考,并用于指导工作。使自己进一步树立了现代司法理念、强化了审判工作的理性思维,业务专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为协助院长抓好审判监督工作、立案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委员的职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自己利用培训时间和业余时间阅读大量的相关专业书籍,认真学习了立案、执行等程序法方面的内容,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提升了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为了能做好人民陪审员的工作,组织院内具有法官资格的人员给陪审员们上课、培训,增强了陪审员们参加审理各类案件的能力,从中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二)、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分管工作
尽职尽责,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想干事、会办事、能干实事、干好事是追求的目标。在院党组和院长的领导下,工作上做到了到位不越位,服从不盲从,补台不拆台,分工不分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顾大局、讲效率、求实效、尽力做到工作的不断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通过三个月的努力,分管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分管部门的各位审判人员在业务都有了新的进展。
一是管好民事案件审理工作。对民庭的审判人员提出要求:
1、充分发挥服务“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职能作用,紧紧围绕我县经济发展目标,依法审理在我县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发生的各类案件。年初至今,民庭共受理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购销合同、民间借贷和劳务纠纷等民事案件63件,审结62件,结案率为98 %。案件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努力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坚持能动司法,积极发挥“车载流动法庭”和人民法庭在辖区化解矛盾、调处纠纷的职能作用。针对辖区农牧民法律意识不强、维权意识淡薄等实际,充分利用自己长期从事民事审判的所积累的经验,利用“女子流动法庭”的平台,进村入户开展法制宣传、就地办案、定纷止争。截止目前,我院共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活动30余次,调处各类纠纷40余件,使大量的矛盾纠纷不出村,最大限度地为农牧民群众节约了诉讼成本、减轻了诉累、提供了方便。
3、高度重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积极参与和配合政府部门化解草场、虫草、矿产等资源开发利用及工程建设领域引发的各类纠纷,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集体访事件的发生。
二是管好立案庭的立案工作。立案庭是院内案件的进出口,自分管以来,对立案庭的收案、立案、送达等进行了协调,改进 3 立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在前次案卷质量评查后,就及时召集了立案庭和审监庭针对存在问题、如何在今后确定审限、案件的起始计算、终结案日期的确定几方面作了统一了认识。同时对于院内送达法律文书、案件评查、案件申诉处理的分工,确定由立案庭发放审判流管理卡、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书,规范了案件的审理流程。在便利当事人方面,经院长同意,放诉讼须知、指导诉讼的《走进法院》宣传册等方式,进一步方便当事人,让当事人能过这些内容了解诉讼程序,增强法律意识。在立案庭的提议下,制定统一院内立案、移送卷宗、审理案件过程中涉及立案工作如何搞好协作、送达法律文书的规范、案件的调卷、送卷等方面起草了文件交院党组讨论,从而明确分工,力争用尽短的时间确保当事人合法利益。
三是管好执行庭的执行工作。自分管执行庭以来,组织执行庭积极开展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变当事人上访为法官主动下访,最大限度减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存量”。扎实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按照区高院“苦炼内功促执行、完善机制促执行、讲究方式促执行、依靠法律促执行、依靠科技促执行”的要求,努力化解“执行难”和“难执行”。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4件,执结13件,执结率达98%。
四是坚持踏踏实实工作作风,协助院长抓好审判监督庭的工作。由于全院全年案件数量并不多,强调案件质量必须放在首位。在季度讲评时,组织审判监督庭的审判人员对全院案件承办情况,案件质量进行评查、通报、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认真把好申诉、再审案件的质量关。
五是按照分工,抓好人民陪审员工作。为了保证人民陪审员 4 职能作用的发挥,及时对人民陪审员进行了上岗前的培训,今年在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过程中认真教他们掌握采信证据的方法,认定案件事实,适用法律规则等方面的知识,人民陪审员通过审理多起案件,了解了法官职责、权力、义务、职业道德和司法礼仪,并对宪法、法院组织法、刑法、民法和三大诉讼法等重要法律有更深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实践,人民陪审员在参与办案过程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六是开展好全院的工会活动、女法官协会活动。工会是院内开展各种活动的带头者。院工会虽然硬件条件一般,但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院工会也不定期限开展各种活动,进一步活跃职工的生活情趣,增进了院内的团结意识。今年7月份,拉萨中院的要在全市范围内遴选文艺节目参加拉萨中院建院50周年的庆祝晚会。接通知后,我积极组织安排了两个文艺节目,并亲自参加了一个节目的表演。在中院初选时就入围,并被通知于9月20日正式演出。另外,搞好女法官协会的会费收取、组织论文稿件、及时协调上下级法院之间女法官协会的工作,保证了妇法官协会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讲原则顾大局,自觉遵守各项规定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和人民法官,自己始终注意个人修养的锻炼和培养。以讲原则、顾大局、守纪律为常设目标,并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认真加以实践。
一是工作上讲原则,顾大局,自觉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好班子团结,不闹无原则纠纷。院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工作富有成效,受到各级好评,自己作为成员对此非常珍惜。
二是做到廉洁自律,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不以权 5 谋私,不徇私枉法。除了工作和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反党纪政纪的事,身体力行,执行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藏工作至今没有“闯红灯”和“犯规”行为发生;同时,认真履行了“抓腐”职责,对下属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
以上就是我在藏三个月的工作情况汇报。在藏期间的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不仅要忍受高原缺氧的恶劣环境,还要忍受饮食习惯的不适应,更要忍受与妻儿离别的痛苦。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我对援藏工作的一腔热情,我深刻理解了“老西藏精神”,深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凭借坚定的信念为西藏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因此,我时刻以“缺氧不缺精神”作为自己的座佑铭,时刻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正是这样我在三个月的工作学习中赢得了全院干警们的赞赏。接下来还有近三个月的工作学习时间,我依然会坚持不懈地作好援藏工作,保证圆满完成江苏高院和南京中院党组交给的任务,决不辜负领导们的期望。
援藏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由于各地有各地的司法实践和理念,加之西藏是一个由农奴制直接走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地区,经济和司法理念的转变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仅靠半年时间是不可能改变一切的,所以在藏期间,我必须竭尽我的全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做出我最大的努力,为西藏审判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自己一点微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