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22 09:2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相关的《《认识周长》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第一篇:《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周长。

3、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数学思考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

问题解决

明白学习周长的必要性,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周长。

情感态度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具:

课件、树叶、碟片、扑克牌、直尺、彩线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孩子们,大家好,老师有一个消息要告诉大家,蚂蚁家族要举办一场运动会,邀请小朋友们去观看,你们想去吗?不过想去的话是需要入场券的,看大屏幕,答出这些题你就有入场券了。(出示口算题找同学回答)

孩子们,你们很棒,取得了观看运动会的入场券,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看这只小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做了运动场,请注意观察它在树叶上做了什么?是怎样做的?(课件出示小蚂蚁围绕树叶爬了一周的情景)

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观察后看出: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了一圈。

小蚂蚁从哪里出发又回到了哪里。

孩子们,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小蚂蚁有一句话要告诉我们:我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叫做树叶的周长。

师拿出一片树叶,根据小蚂蚁的话谁能指一指这片树叶的周长?(根据学生指的情况强调从一点出发再回到这点)

像这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周长

(1)、刚才我们对周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看这幅图你能指出出它的周长吗?

(学生指,教师展示并进一步明确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孩子们做的很棒!看看下面这幅图你能指出它的周长吗?(出示正方形,找学生指出周长)

师总结:是啊,无论从哪一点开始,只要绕图形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师:孩子们,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数学书,它的封面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边指边说出它的周长吗?同桌相互说一说。孩子们说得可认真了,谁愿意站起来给全班的同学们演示一下。(声音真响亮,说得很准确)对,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课件显示)孩子们,举起数学书,咱们一起来一边说一边指出它的周长。(老师领着说)

(3)、(举起手中的三角形)这是什么形状?你能说出它的周长吗?学生描、说。

2、描周长。

大家做得很好,下面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孩子们请看,这些平面图形,老师描出了它们的周长,老师描的对吗?

(进一步明确描周长时的注意事项。)

刚才孩子们已经找到了不同图形的周长,那你能一笔描出不同图形的周长吗?请孩子们上台试一试。我们看看他们描得对吗?

小结:原来必须要一周的长度才是它的周长。

3、理解封闭。

孩子们真棒,那老师要考考你们了,下面这个图形你能找出它的周长吗?为什么没有?和之前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个缺口、不能从起点饶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

师:不能从起点绕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没有封闭,所以这个图形没有周长。前面的这些图形都是封闭的,因此它们才有周长,为了让周长的概念更完整更清楚,我们在这前面加两个字------封闭。(板书)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孩子们读得真响亮,现在请孩子们来找找,下面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4、师:其实图形的周长指的就是它一周的长度,也就是它所有边长度的总和。所以,量周长要用什么单位?(长度单位)

三、探究求周长的方法。

孩子们已经能找出一个封闭图形的周长,那你能量一量、算一算封闭图形的周长吗?

现在每个小组坐好,课前老师发给小组长的学具拿出来,每个小组都有两个物体,碟片和扑克牌,请你们先找出他们的周长,然后用手里的工具去量一量、算一算。

汇报,你们测量碟片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1:用绳子围出它的周长,再量出绳子的长度。

测量扑克牌用的什么方法。

生1:用直尺量出每边的长度再加起来。

生2、量出两条边的长度,就知道对边了,然后再加起来。

小结:通过刚才的结论我们发现:如果物体的边是直的,我们可以直接用直尺来量,如果物体的边是弯曲的,我们就用绳子围出它的周长,再量出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

五、拓展运用。

孩子们,刚才小蚂蚁又传来了一个消息,由于参观的人太多,前排的座位只能留给聪明的人,我们一起去智慧小屋看看吧!(课件出示智慧小屋的练习题)

六: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孩子们,周长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我们买裤子,要知道腰围,也就是腰的周长。我们操场上的围栏的长度就是操场的周长,孩子们,课后去我们的身边找一找,看那些地方还用到了周长的知识。

七、课下小实践

老师留了这样一个小实践的题,大家一定要认真去做呦!

第二篇:周长认识教学设计

什么是周长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

3、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初步探索各种图形周长的测量和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周长概念的理解

1、描一描 认识周长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跑步比赛,参加比赛的两个小动物一个叫“小瓢虫”一个叫“小蚂蚁”,场地是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路程是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一圈,看谁先跑完。

现在请大家来做观众,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出示课件)师:谁赢了?为什么?

生1:小瓢虫赢了,小蚂蚁没有跑完树叶的边线。

师:哪些是树叶的边线呢?它们是怎么跑的?(它们的路线有什么不同?)生上前演示

师:那也就说跑完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是从起点开始还要回到起点(板书:一周的长度)我们来仔细看看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到底是从哪里到哪里。师:在数学上,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板书:周长)我们拿出手指来描一描树叶的周长,这就是树叶的周长。再一次一边描一边说: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45页,一起动手描一描树叶的周长。请一位学生上黑板板演。

2、摸一摸 感受周长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树叶的周长,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也有周长。比如数学书的封面它也有周长,你知道它的周长在哪儿吗?试着找一找,并在书上描一描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谁能摸给大家看一下吗?生尝试摸 请这位小朋友上来指,看谁看得认真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指一指这本数学书的周长 师生同指

师:还可以从哪里指到哪里也能指出这本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生上去指

师:还可以怎么指?

师:嗨,这也是这本书的周长。师:我们生活里还有许多物品都有它们的周长,现在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找出它的一个面,沿着它的边线用手来摸一摸它们的周长。学生活动:摸一摸物体的周长。

师:谁来说说你们找的结果?你可以边说边指。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生生之间互评。师:通过前面这些,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总结并板书: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3、再次描一描 理解周长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物体表面的周长,小蚂蚁想试试大家的能力如何?又给我们带来四幅可爱的图画,你们喜欢哪一幅就选哪一幅描出它们的周长。描出数学书上P46页练一练的第一题。

师:看来不仅是物体表面有周长,我们的图形也有周长。(补充板书)

课件出示很多平面图形,判断这些图形是否有周长。继续补充周长的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什么是周长。

二、合作探究,在测量中理解周长 师:我们知道周长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那么我们该如何测量和计算周长呢?

师:老师特地为大家带来一些物体和图形朋友,小组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的周长。

说一说: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要注意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测量。全班交流 小结:看来在测量直线型图形的周长时,只需要测量出围成这个图形各条边的长,再计算出它们的总和就行;如果要测量曲线型图形的周长,就需要借助毛线、卷尺等工具。化曲为直。

三、联系实际应用周长

师:下面这些图行都有周长吗?周长是多少呢? 练一练:1.通过格子图,数一数三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你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可以数?

2.小蚂蚁和小瓢虫走的路一样长吗?

四、总结规纳、完善认识

师:我们今天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能用到周长的地方。比如菜园里的围篱笆,买衣服裤子时候的腰围、桌布的花边等等,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多观察生活中的周长。

第三篇:《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

学情分析:

《认识周长》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第一次系统的接触周长这个概念。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线段的长度概念和度量单位有了一定认识,并且具备了测量线段和计算总和以及熟悉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周长的测量、计算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认识。研究周长其实就是研究一个图形的“形”和“量”,“一周”是形,“长度”是量。教材通过描一描、量一量等活动,在具体情境中亲身体验、充分感受,从而理解周长的含义,为之后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等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苏教版版教科书第39—40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测量图形的周长。

2、使学生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培养空间观念。教具准备:树叶、线、铁线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一周边线

1、借助情境,初步感知一周边线

师:春天到了,小蚂蚁也不忘阳光体育运动,树叶就是它跑步的场地。请看(播放课件)

(1)师:这三只蚂蚁哪只是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了一周?(2)师:那你认为什么是边线?

师:这只蚂蚁不是有沿边线跑吗?你们怎么也说它不是? 师:那怎样才算跑一周?

(设计意图:现实中,很多学生对周长的认识都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那是什么,但却无法清晰的描述,所以首先要解决学生对“一周边线”的理解。教学中遵循从动作表象到符号表象的认知规律,创设了蚂蚁沿树叶爬的情境,化静态、抽象为动态、形象,让学生在直观中了解一周边线,在思辨中感悟什么是树叶一周的边线,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一周边线”和数学中“周长”的联系。)

2、丰富表象,充分感知一周的边线(1)指一指

师:(课件出示书签)这里有一张美丽的书签,你能指出它一周的边线吗?(指名指)

师:只能从这点开始指吗? 师:那我从这点开始指可以吗?

师:虽然指的起点不同,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数学书封面一周的边线又在哪里呢?(2)比一比

师:书签和数学书封面比,谁的一周边线长?(说完整话)

二、完整感知,认识周长

1、物体面的周长

(1)师:看来物体一周的边线有长有短,数学上,我们说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书签的周长。(黑板条贴出)

师:一起读一读。

师:那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2)找生活中物体面的周长,边指边说

2、平面图形的周长

(1)师:物体的面有周长,那下面这些平面图形有周长吗?(出示课件)

师:请听要求,你认为有周长的,就用彩色笔又快又漂亮的描出它的周长,没有周长的就不用描,听明白了吗?好,拿出练习纸,开始描。注意,不要用尺子。(2)学生尝试练习。(3)全班交流

师:2号和5号都没描,也是这样没描的举手。师:你为什么不描? 师:你为什么说它们没有周长?

师:说得真好。说明只有封闭图形采用周长。

(1)师:再看这些封闭图形,这两个同学描的,你们觉得哪个是对的?

(3)师:能描出它们的周长,那说说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 师:什么是圆的周长?

师:把圆剪一刀分成两个半圆,这半圆还有周长吗?在哪?(设计意图:对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分解为两条线:实物周长和图形周长。结合书签和数学书封面,先让学生说一说对周长的理解,感知周长,然后结合实例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描一描、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学生们从看到指,从指到描,从物到图,经历丰富的感知过程,从理性上认识周长。)

二、操作测量,再识周长

1、测量三角形和长方形

师: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到底是多长呢?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生:量……

师:长方形要量几条边,为什么?

师:我告诉你量的结果,谁来算算它们的周长。

小结:测量由线段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只要用直尺量出各条的长度,再把它加起来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认识了周长是什么,这时抛出“周长到底是多少”的问题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再加上他们已有的认知经验,通过测量、计算,学生掌握了方法,既是进一步对周长概念数学化的认识,同时为以后学习正方形、长方形等周长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2、测量树叶的周长

(1)师:原来蚂蚁爬的这片树叶周长是多少还有办法量吗? 师:怎么量?要用什么工具?别说话,静下心来想一想,有办法了吗?

(2)学生活动(3)学生介绍量法(4)电脑演示量法

师:可以先用下线沿着树叶的边线围一周,把围到的线拉直放到直尺上量一量,围到的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师:我们把弯曲的边线的长转化成直直的一段线的长来量,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化曲为直法。(板书:化曲为直)

(在周长概念建立和探索出多边形周长计算方法之后,设计这样一个小组活动,要求小组成员讨论如何测量树叶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并得出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同时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思想。)

三、变式练习,深化认识

1、拉一拉——体会变与不变

师:老师这儿用铁线围了一个正方形,要想知道它的周长,我们需要测量几条边的长度? 师:一条边是2分米,那它的周长是()

师:这可是个又魔力的正方形。(拉动变形)它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

师:你想把它变成什么形状?(指名拉)现在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师:为什么它的形状一直在变,周长却没有变呢?

师:只要整条线的长度不变,无论围成什么形状,周长始终不变,都是这条线的长度。

2、数格子图(1)猜一猜

师:下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3)数一数

师:每小格的边长是1厘米,那怎样知道每个图形的周长呢? 小结: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同时,周长也有可能相等。在比较时,不能被图形的大小所迷惑,应该比较它们一周边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4)算一算

师:这个图形除了数,还有什么更快的办法吗?

师: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有时也能通过平移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计算。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在比较周长时容易受到面积的干扰,所以在练习环节灵活运用周才的含义,设置了两次不同的比较,激发学生的思维,强化无论图形怎么变化,只要一周边线的长度不变,周才就不变的道理,突破了难点,既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又渗透了平移的数学方法。)

四、全课总结,课外拓展

1、说一说

师:说一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师:你都是用什么方法学到了这些知识?

第四篇: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周长”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1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悉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周长的测量、计算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认识。

新教材用一整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感知什么是周长,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充分感受,从而理解周长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图形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周长,为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的计算铺路搭桥。本节课通过描、找、说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一周”;再通过“比一比、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地设想、推测、表达、交流,逐步探究“周长”的含义。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各种图形的周长。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根据对周长的理解,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小组合作与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新龟兔赛跑

(1)谈话:孩子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乌龟和兔子第一次赛跑,是谁得了第一?

乌龟输了比赛之后很不服气,它决定找兔子再比一次,请同学们做裁判,看看这次比赛谁赢了? 作为裁判,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比赛规则:绕着操场跑一圈。(2)播放ppt动图。(兔子跑了半圈,乌龟跑了一圈)

生做裁判并说理由。[学情预设,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有同学可能回答虽然兔子跑的快,但是跑了半圈,乌龟跑了一圈,所以乌龟赢了。] 像乌龟这样沿着操场边边,从起点跑到终点,就叫做跑了一圈。

2、小蚂蚁绕树叶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只喜欢运动的小蚂蚁。瞧,它已经整装待发,开始锻炼了。(课件:蚂蚁绕树叶跑)同学们要认真看小蚂蚁是怎么运动的。(2)小蚂蚁告诉了我们什么?

说说你对一周的理解。

[学情预设: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也就是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态演示,通过龟兔赛跑和小蚂蚁爬行的路线,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树叶的“一周”。)

板书:一周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理解周长。(描一描)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品和平面图形,你们认识吗?(逐一出示ppt中的相关图形)

师: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张卡片,拿出你手中的卡片,用笔描一描图形的一周。(学生独立描,然后小组交流,最后让学生上台指出每一个图形的一周。)

师:我们理解了一周的含义,哪个同学想帮大家总结一下什么是周长?

[学情预设,通过上面的环节,学生可能对一周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有同学能总结出周长是指一周的长度。]

2、观察比较,深化概念。(理解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师: 找一找:下面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的周长,哪些不能,为什么? 生:有开口的图形,没有周长。生:有周长的图形必须是闭合的

师:总结,像这种没有开口,完全封闭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3 练一练。

师:请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师:你能在教室里指出一个实物的周长吗?

生1:课桌表面的周长就是桌面一周的长度。(学生边指边说)

生2:黑板的周围长就是四周四条边的总长度。生:我文具盒上面这个面的周长就是这一周的长度。„„

3、小结周长的含义。我们把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设计意图:结合开课的事例,先让学生说一说对周长的理解,感知周长,然后在结合实例,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描一描,说一说等一第列活动,使学生经历丰富的感知过程,从理性上认识周长。)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三)、量算结合,理解“周长”

1、开动脑筋,寻找工具。

谈话: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图形,现在先请同学们来猜一猜,哪个图形的周长更长? 生:我觉得三角形周长更长,因为它有三条边 生:我觉得圆形周长更长,因为他看起来更胖一些。···

师引导: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猜测,到底谁的更准确呢?你有没有办法知道他们的周长。生回答:量一量

师:三角形的周长,我们可以去量,那么圆形的周长,我们应该怎样测量呢? 小组讨论测量图形周长的工具: Ppt总结,出示测量图形周长的工具。2.动手测量,理解周长

师:每个小组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测量一下这两幅图形的周长。学生测量,记录,计算

小组1:我们用尺子先量了一下每个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知道了它的长度。小组2:我们是用绳子直接沿着图形的边绕了一圈,在用尺子量出它们的长度。

生:有的可以用尺子量,有的不行。

师引导:圆形我们可以用尺子量吗? 生思考并陈述

Ppt动图出示用直尺测量圆形的周长,向学生渗透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3.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在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图形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并得出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体会有些图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出示图片

量体裁衣,利用了周长的知识。

(五)、课堂小结,体验成功。

今天,我们熟悉了周长,并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学生总结,老师出示思维导图,帮助同学们构建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是对本课知识的梳理和加深,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它的周长。(贴各种图形)

六、教学反思

(一)对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分层次教学。

对于一个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关于“周长”,他会有哪些属于他们认知层面的解读?周长离他们生活最近的一个点在哪里?我反复琢磨,周长周长,应该先有周再有长度。对于长度,学生已经有比较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感知;而“周”相较于“长”来说,学生更难理解。

于是,我决定把周长分为两层次来教学,先理解把握“一周”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再认识“一周的长度”;而且确定把认识“一周”作为重点。后来想到,“周”在生活中的语言叫做“圈”,于是,我从学生最最熟悉的绕着操场跑一圈引入。学生对于“周”是比较朦胧的,但对于“一圈”,他们人人都有发言权,因为体育课上经常会用到。我没有简单借用体育课上的“一圈”,而是通过小蚂蚁跑“一圈”的三个情境图,形象地表达出一圈的两个重要因素:1.沿着边线,2.从哪里出发还要回到哪里。接着通过一系列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物表面和平面图形的“一周”指的是哪儿到哪儿。这时,水到渠成,一周的长度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二)本节课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体现数学。

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枯燥的,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与生活有关,就为学习周长提供了一个亲切熟悉的环境。周长的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机械地学习只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课的开始就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与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节课从龟兔赛跑,小蚂蚁爬了树叶的一周这一情境引入,生动有趣。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也为周长概念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面的寻找身边事物的周长,也都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这里体现了数学回归到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在一系列基本练习中深化概念。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在师生共同得出周长的概念之后,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指一指、找一找、摸一摸、描一描等一系列基本练习,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对知识进行内化。

第五篇: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第39—4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测量及计算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2.使学生在认识周长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拓展学生想象的思维。

3.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组织有效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4.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会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周长

(一)认识边线

1.谈话:秋高气爽,秋天是个落叶缤纷的季节,美丽的树叶是小甲虫们的比赛场,小甲虫们准备进行一场跑步比赛呢?

引导:比赛的规则是沿树叶的边线跑一周,最先跑完的获奖。(板书:边线一周)这里的一周是什么意思?边线又是指什么?

师:同学们,仔细看,比赛开始了!(动态播放)

(比赛规则:每只小甲虫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一周,最先跑完的获奖)

提问:看清楚了吗?哪只小甲虫能得奖呢?为什么? 指出:第三只小甲虫能得奖。第一只跑的慢,第二只跑的路线不符合规则,而第三只从这一点出发,沿着边线跑,又回到了这一点,这才是沿边线跑了一周。它跑过的路线,就是树叶一周的边线。(板书成:一周边线)让学生集体说一说:一周边线。[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动画引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生动形象地让学生建立对“周长”这一定义的表象。]

2.丰富感知

让学生了解“想想做做”第一题题意

要求同桌相互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边线,并说说要怎样指。交流:指名学生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边线。(注意指导学生指正确,说明白)

说明:(比划演示)指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边线,要从边线上一点开始,沿着封面的边线绕一圈再回到这一点,经过的路线就是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边线。

让学生依次指一指课桌面和三角尺的一周边线。交流:指名学生分别指一指课桌面、三角尺的一周边线。

(二)认识周长 1.描述概念 出示三张书签

引导:你能指一指每张书签的一周边线吗? 让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一周边线。指名学生(演示)指一指书签的一周边线。追问:刚才大家指的都是书签的什么?(一周边线)

指出:一周边线有长有短,这里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书签的周长

(板书:一周边线的长=周长)2.深化认识

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描出一周边线。

交流:展示学生描的一周边线,检查一周边线描得是否正确。追问:这里每个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是它的什么? 强调: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平面图形的周长。(板书补充: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周长)

互动:请你在题里任意选一个图形,把它的周长指给同桌看一看。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在多次的体验交流中,让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逐步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建立周长的概念,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多次的操作活动中,学生进一步体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并为以后“周长的计算”积累丰富的经验。]

二、测量计算,加深认识

1.出示例2的三角形和四边形,你能知道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吗?请你想办法解决,算出周长写在图形下面。

学生测量、计算。

交流: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你又是怎样知道四边形的周长的,是多少?

提问:算图形的周长,为什么要先测量每条边的长,再相加? 小结: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所以把一个平面图形每边的长相加所得的长,就是这个平面图形的周长。

2.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树叶。

引导: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知道树叶的周长是多少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看看哪位同学最先想到办法。

交流:你想到了什么方法?(围一围,量一量)

师:请同学们用围一围,量一量的方法,测量出你们手中树叶的周长,并把周长写下来。(学 生操作)

师:你们树叶的周长是多少?为什么这样测量的长就是树叶的周长?

你认为测量时要注意什么?(紧沿边线围号,正好一周,拉直再量)

师:我们围一围,量一量得到的长度,就是围成树叶一周边线的长,是树叶的周长。

3.小结:学到现在,你知道周长指的是什么了吗?要知道一个平面图形或者物体面的周长,你有哪些办法?

指出:通过指一指、量一量、算一算。我们知道了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要知道周长,可以把围成图形每条边的长相加,也可以用线围一围、量一量。

[设计意图:在理解了周长的含义以后,先让学生求出告诉边长的图形的周长,再安排求没有数据的图形周长,这样有层次的设计,可以增强学生探索的欲望,打开思维,拓宽思路。再通过小组的合作与交流不但掌握了求周长的方法和技能,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想想做做”第3题

师:你能算出它们的周长吗?计算时想想可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学生独立计算周长。

交流:每个图形的周长是怎样算的,周长是多少? 注:板书算式,注意比较不同的算法,说说各是怎样想的。指出:计算周长,就是求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计算时,可以根据每条边长度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灵活地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完善周长的表象,巩固对周长的认识,又能深化对周长的理解,进一步掌握求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方法,提高观察、思维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边线

一周:封闭的 围起来

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下载《认识周长》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识周长》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刘春英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测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2、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渗透化曲为直、平移的数学思......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药家湾小学 冯小花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39~4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测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 识周 长认识周长 教材分析: 认识周长是教材第五册的教学内容之一。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了解了长、正方形的特点,学习了米、分米、厘米等长......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周长的含义,能较准确的指出物体表面的周长,能测量出和表达物体表面周长的长度。 2、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周长,学生通......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教材77、78页认识周长 教材分析:《认识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描树叶的边......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周长的含义。2、会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周长。3、在各项活动中发......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盐山县西门外小学王爱华 课题名称:周长的认识 教学内容: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能......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