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女娲补天
【教材分析】
《女娲补天》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的故事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相传远古时代,天塌地陷,世界陷入巨大灾难。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通阴阳除逆气,万灵始得以安居。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她抟土造人,并化生万物,使天地不再沉寂,是古老相传的大母神。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败、措”等9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出示课题,感受神奇。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交流:你们从课题中感受到了神话的特点吗?说说自己的想法。
2.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思考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结果。
3.检查反馈。
(1)出示句子,其中生字用红色标识,指名朗读。(相机理解“惊慌失措”“坍塌”)
课件出示:
l
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l
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
l
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
l
人们世世代代怀念着女娲,传颂着她的伟大功绩。
(2)组词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
坍塌 倒塌 塌下来
功绩 成绩 业绩 绩效
歌颂 颂扬 传颂
4.概括课文内容。
语文要素
(1)默读课文,说一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课件出示:
起因:水神在与火神的打斗中惨败,因为羞愧撞断了不周山,于是天塌地裂、洪水喷涌、野兽出没,世界陷入混乱和恐怖之中。(板书:天塌地裂、洪水喷涌、野兽出没)
经过:女娲寻找石头、炼石补天、断龟足撑天,又杀死黑龙、烧芦苇堵地缝。(板书:炼石补天、龟足撑天、杀死黑龙、芦灰堵缝)
结果:天和地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板书:恢复平静、获得新生)
(2)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大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初读中感知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选出描写故事主要情节的四字词语板书,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词语。
板块二 自读课文,感受神奇
语文要素
1.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中哪些地方特别神奇?哪些地方特别触动自己?圈画重点词句。
课件出示:
2.全班学生自由接力发言,畅谈故事的神奇之处。
(1)预设1:
课件出示:
要知道,不周山本是一根撑天的大柱子,共工这么一撞,这根撑天的柱子被撞断了。天上顿时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
①引导:共工撞断撑天的柱子后的景象是怎样的?指名学生朗读。
②引导想象:天上露出一个大窟窿会是怎样的情景?裂开了一道道深沟的地面是怎样的?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野兽残害人类的情景是怎样的?
③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第一句,全班齐读第二句。
(2)预设2:
课件出示:
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从此,天上便有了五色的云霞。
①提问:你们觉得哪儿很神奇?(预设:女娲有非凡的神力,能把大窟窿补好;把天上五色的云霞想象成五色石浆补好的天空)
②全班齐读。
(3)预设3:
课件出示:
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纷逃回山林,不敢再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
①提问:你觉得哪些情节比较神奇?
②指3名学生接读“龟足撑天、杀死黑龙、芦灰堵缝”3个情节。
③小结:《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情节生动,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3.指名交流特别触动自己的地方,并说一说触动自己的原因。
(1)点拨:
第2~3自然段中触动你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从人们遭受了大灾难,女娲很难过,决心把天和地修补起来的情节中,感受到她的善良)
第4自然段中触动你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从女娲拣五种颜色石头修补天的情节中,感受到她不怕困难、不怕危险、意志坚定、甘于奉献的美好品质;从女娲用大乌龟的腿撑天,杀死黑龙的情节中,感受到她的智慧、勇敢和非凡的力量)
(2)小结:读了《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勇敢顽强、智慧能干、甘于奉献的女娲形象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女娲是远古时期中华女性先祖形象在创世神话中的生动写照。
【设计意图】阅读、思考、自由接力发言,创设乐于分享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感受故事的神奇和女娲的鲜明形象。
板块三 发挥想象,讲述故事
1.指导把女娲拣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1)课件出示导读提示: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2)引导:课文是怎么写女娲拣五种颜色石头的?
①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
②引导想象:修补天是一项巨大而艰难的工作。想一想:女娲可能去了哪些地方拣五种颜色的石头?她在遥远的路途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熔炼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危险?她可能怎么说,怎么做?
(3)看插图想象:观察插图,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如,女娲手捧石浆,在缭绕的云霞中飞舞穿行,把石浆泼向天上的窟窿。
(4)指名交流:通过联想,把女娲找石头的经过讲一讲。
(5)自由练习。
(6)同桌互相讲一讲,评一评能获得几颗星。
出示星级评价标准。
课件出示:
评价标准
星级
把女娲拣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了。
☆☆☆☆☆
把女娲拣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生动了。
☆☆☆☆☆
2.自主练习讲故事。
(1)你认为在什么地方展开想象比较合适?练习讲《女娲补天》的故事。
(2)指名交流。
3.完整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
(1)自由练习。
(2)四人小组交流。评一评能获得几颗星。
出示星级评价标准。
课件出示:
评价标准
星级
把女娲补天的起因说清楚了。
☆☆☆☆☆
把女娲补天的经过说清楚了。
☆☆☆☆☆
把女娲补天的结果说清楚了。
☆☆☆☆☆
【设计意图】统编教材的精读课文具有样本价值,学生从本单元的前三篇精读课文中学习了感受神奇、想象神奇、讲述故事的方法,那么在本课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练习、运用方法,给学生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最终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板块四 拓展阅读,感受神奇
教师引导:神话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阅读,去感受故事的神奇,感受古人的智慧。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中国神话故事》。
【设计意图】中国神话故事是民族智慧的体现,课外多阅读,能丰富积累,学习表达,了解远古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板书设计】
15* 女娲补天
起因:天塌地裂、洪水喷涌、野兽出没
经过:炼石补天、龟足撑天、杀死黑龙、芦灰堵缝
结果:恢复平静、获得新生
【教学反思】
《女娲补天》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女娲拣五种颜色的石头,燃神火熔炼,用石浆补好天的故事。女娲是远古时期中华女性先祖形象在创世神话中的生动写照。教学这一课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以读为本,边读边悟。
“书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
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在这节课上,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时候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把握神话的主要内容;在研读课文的时候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思考,通过细心揣摩,感受故事神奇的地方。
2.想象补白,启迪思维。
如何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文本再创造,以充实内容,使女娲勇敢顽强、智慧能干、甘于奉献的形象更加丰满。如,修补天是一项巨大而艰难的工作,女娲拣石头的时候可能遇到了什么困难?通过想象进一步体会到了神话的神奇,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了学生有创意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