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时间:2022-01-12 23:1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相关的《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第一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从课标要求我们可以把握教学重点,对三民主义应该详细解读,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进行分析。

二、教材解析

《辛亥革命》是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第19课,分为三部分:第一子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主要讲述革命产生的背景——清政府新政自救、孙中山等革命派人士的活动、预备立宪等;第二子目“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主要讲述与革命历程及结果相关的重大事件——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等;第三部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主要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与局限性。

本课课文编写有承上启下之意:辛亥革命是内忧外患下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延续,承接前几课的民族危机与救亡抗争;下一节课讲述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民国相较清朝有“变”与“不变”——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又因其历史局限,不能解决近代中国社会根本问题,民国时期帝国主义势力依旧猖獗、封建残余大量存在、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说明资产阶级革命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引出下文无产阶级的斗争。

三、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等历史概念有一定印象,对辛亥革命的结果与评价有所理解,前面已学习晚清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对辛亥革命的背景有所了解;但对清末新政、预备立宪、保路运动等概念较为陌生,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刻。

方法基础:学生对于课本阅读理解和史实记忆基本不成问题,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能力方面下功夫,对标高考。

思维基础:高中生抽象思维与直观思维并举,教师应该把直观材料展示与抽象概念讲解结合。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意义,能够梳理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过程,准确表述辛亥革命的性质、意义与局限,了解清末新政、预备立宪、三民主义、保路运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内容。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总结,综合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解获取与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从多个角度讨论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培养学生论证与探讨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革命先烈为实现中国自由民主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会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艰难险阻,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身的决心。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

难点:综合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全面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指导阅读法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联系旧知识,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PPT展示:十九世纪末与二十世纪初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内忧外患,众叛亲离

清政府统治权威削弱,中央集权式微,地方离心主义倾向发展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巨额赔款,清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解读: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晚清时期的政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王朝面临严峻的统治危机。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清政府中央集权式微、地方势力崛起的势头愈加明显,东南互保更加体现地方督抚对中央号令置若罔闻。《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让清政府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统治者不断巧立名目、追加税收,苛捐杂税使得民怨沸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包括但不限于抗捐、抗税、抗租、罢工的斗争,会党起事,收回利权运动等。

此时的清政府,可谓是“内忧外患、众叛亲离”

面对严峻形势,清政府会选择如何度过危机?历史还会留给清王朝多少时间?中华民族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过程: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清末新政

可以从这个材料分析清末新政从哪些层面进行改革、改革要达到什么目标。

“法令不更,痛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的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定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清德宗实录》卷四七六,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丁未)

给出清末新政的内容,以表格形式展示;对清末新政进行客观评价,指出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2)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简要介绍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经历,简要概括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的著作的主要思想。

②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相继建立

以表格形式介绍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梳理课本上关于中国同盟会的内容。

③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详细分析三民主义的内涵,然后做出简要评价。

④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根据地图介绍重要的几场反清武装起义。

(3)预备立宪

整理课本上关于预备立宪的背景、过程、结果,着重分析《钦定宪法大纲》和皇族内阁,从而指明预备立宪让立宪派与革命派合流。

最后把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简要总结一下,展示PPT。

2.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教材对“保路运动”这一名词的讲解比较详细,教师只需补充一些细节,课堂上需要学生思考保路运动与武昌起义二者的关系。提示: 清政府派兵屠杀保路人士,使全国人民充分看清了其卖国求荣的本质,导致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清政府将湖北新军西调,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给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赋予人民什么权利?五权分立指哪五权?总统制与内阁制?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和教材,自主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以辩论的形式进行——123组正方:辛亥革命是一场成功的革命,456组反方: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教师评价并总结。

教师总结:性质:近代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意义: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社会: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局限: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缺乏一个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大多数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三)互动:

1.理解式提问:为什么说清末新政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经济层面:鼓励创办工商企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文化教育层面:新式学堂的创办和留洋教育的发展,学生更多接触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革命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军事层面:新军在革命党人的策反下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社会层面:新政扩大了精英阶层的利益,带来的苛捐杂税和通货膨胀等负担却让下层民众承担,使得清政府更加不得民心。

2.归纳式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6页正文倒数第二段和“历史纵横”的内容,回答“为什么说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①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投入的民间资本,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的广泛反对;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激起粤、鄂、湘、川等省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保路运动。(分析:清政府将铁路收归国有没有对民间资本进行补偿,损害了地主、富商、资产阶级等有产者的利益,出卖路权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所以保路运动的爆发已经说明清政府愈加不得民心,在川粤和两湖地区受到各阶层的反对)

②清政府则派兵屠杀保路人士,使全国人民更加充分看清了其卖国求荣的本质;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清政府抽调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分析:为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清政府将湖北新军西调,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给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

(四)小结:

通过三个子目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与历史意义,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梳理一下本节课的内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没有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反而让各阶层认清清政府的面目,放弃改良,转向革命。在孙中山先生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组建革命团体和政党,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但它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因此英勇的中国人民还要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第二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凉州区五和镇九年制学校

蔡威山

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理解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了解辛亥革命发生的大概过程;深入理解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的意义。

第二、能力目标。阅读教材以及阅读相关历史材料,训练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史观分析历史,评判历史,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第三、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背景的学习和探讨,增强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理解,认识到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通过对辛亥革命过程的了解,增强学生对革命的深入认知,培养学生直面困难,奋发进取的精神。通过对辛亥革命意义的分析,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特别是珍惜来自不易的进步、民主、文明的大好局面。教学过程:

【导入】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让古老的中华大地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也就是在鸦片战争后,我中华民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争。首先站出来的是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承当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当然由于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且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和当时时代局限性,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中国人民抗争并没有停止,到了20世纪初,资产阶级掀起了辛亥革命,今天我们就对辛亥革命进行简单地学习,理解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伟大意义。

【过程】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说明:由于这一阶段学生尚未了解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情况,所以这个地方教师需要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做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工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经济基础。

2、阶级条件: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说明:学生要明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表现,其一就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形成并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当然最终结果是失败的。其

二、就是革命派的形成,在维新变法失败以后,革命派影响日益扩大。

3、思想条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说明:由于这一时期学生对近代西学东渐现象尚且不是非常了解,所以教师要特别说明近代中国存在一个“西学东渐”的现象,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学东渐”主要表现就是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4、组织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并提出较为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说明:知道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主要的革命团体名称,让学生知道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哪一个?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又是哪一个?还要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出“三民主义”的内容,并指导学生理解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之间的关系。

5、军事斗争准备: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特别是1910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影响重大。

说明:要特别指出,这一些列武装起义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革命派的声势。小结:通过辛亥革命背景的分析和学习,注重学生用革命史观去分析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革命过程

1、武昌起义(1911.10.10)

说明:介绍武昌起义的大概过程,最好采用讲解的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武昌起义爆发的那一瞬间某些细节说清楚,或者通过视频方式展示武昌起义的大概过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那一段历史的印象,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了解这一段历史的热情。当然,最后还是要分析武昌起义的意义。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1.1)。

说明:重点是要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人员组成,由此让学生得出结论,中国民国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特别要让学生注意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元年就是1912年。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8)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这一课的重点,需要重点分析。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条款,让学生理解这些条款,教师进行分析点拨,最终要让学生意识到这部法律文件的制定的动机,它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4、结局: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3.10)

说明: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意味着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篡夺。要知道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袁世凯能够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体会到,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三、辛亥革命的评价

1、进步意义(具体内容略)

说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特别要注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阐述它的意义。当然,这里也可以用不同的史观去让学生试着去解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局限:革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

说明:要让学生意识到,辛亥革命虽然是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额里程碑,但是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独裁统治取代了满清统治,民主政治并没有如期实现,中国人民依旧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5、军事基础: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1、武昌起义(1910.10.10)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1.1)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912.3.8)

4、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3.10)

三、辛亥革命的评价。

1、意义

2、局限

第三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知道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指导思想,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学生能够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

在通读教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总结出辛亥革命的过程,培养起分析理解归纳的基本史实的能力.熟悉《临时约法》的内容,和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宪法、法律进行比较,体会“法为国根,民为邦本”的理念。

学生通过对“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的探究,学习历史事件评价的基本思路。学生学习寻找资料,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辛亥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极好教材。《临时约法》的制定体现了“法为国根,民为邦本”的理念。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难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弱化:三民主义.在必修三部分会深入分析.教法:材料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即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讨论,得出结论.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由学生折出一张金字塔形状的折纸,写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阶层.提问:如果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你有何感受?你认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等级专制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辛亥革命的过程.兴起----发展---高潮----结束

辛亥革命的兴起阶段(1894、11—1905、8)

建立革命团体;传播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1895年广州起义、1900年惠州起义等)

辛亥革命的发展阶段(1905年8月——1911年10月)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发动武装起义(1906萍浏醴起义,1911年黄花岗起义等)

辛亥革命的高潮阶段(1911年10月——1912年春)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参议院制定

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思考,探究:

1、孙中山等革命家为什么要选择用暴力的手段推翻清政府,渐进的改革不行吗?(背景)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掠夺,使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的腐败。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心尽失,清政府为挽救统治,与革命赛跑,进行改革,即清未新政,最终结果是失败。

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革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壮大。

2、如何看待《临时约法 》?

3、对辛亥革命的结局你怎么看?(意义原因)成功的一面,即其历史意义: ①推翻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需要注意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而没有完全推翻封建制度)②建立中华民国;这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确立了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失败的一面: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4、作为一场定天动地的革命,我们怎么看待孙中山?怎么看待资产阶级的革命志士? 课堂小结: 板书: 一感知辛亥革命的惊天动地(分析革命过程)

二感受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爆发原因评价其意义

第四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秦川中学

王炜霞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知道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指导思想、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学生能够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

在通读教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总结出辛亥革命的过程,培养其理解归纳基本史实的能力.通过通读《临时约法》,学生熟悉《临时约法》的内容,和美国、法国法律比较,体会“法为国根,民为邦本”的理念。

学生通过对“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的探究,学习历史事件评价的基本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辛亥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极好教材。《临时约法》的制定体现了“法为国根,民为邦本”的理念。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难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弱化:三民主义.在必修三部分会深入分析.教法:材料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由学生折出一张金字塔形状的折纸,在折纸上排列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阶层.提问:如果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你有何感受?你认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等级专制等)让学生直接感受辛亥革命爆发的必要性,由此导入。

2、小组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辛亥革命的过程:兴起----发展---高潮----结束。

辛亥革命的兴起阶段:建立革命团体;传播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1895年广州起义、1900年惠州起义等).1

秦川中学

王炜霞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的发展阶段: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发动武装起义(1906萍浏醴起义,1911年黄花岗起义等).辛亥革命的高潮阶段: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该问题比较简单,也不是本节课重点。因此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根据给定问题寻找答案、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视频展示辛亥革命的简单过程,使学生直接感受历史。

4、思考,探究:基于革命过程的归纳和对革命过程的直接感受,鼓励学生进行质疑。

A、孙中山等革命家为什么要选择用暴力的手段推翻清政府,渐进的改革不行吗?(背景)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掠夺,使民族危机加深。

清政府的腐败。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心尽失,清政府为挽救统治,与革命赛跑,进行改革,即清末新政,最终失败。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革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壮大。

该问题实际上就是辛亥革命爆发原因,通过在革命过程的了解,使学生对革命进行反思,通过对比戊戌变法,联系经济等方面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B、如何看待《临时约法 》? 提供学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全文,进行原材料教学。通过学生的泛读和与美国、法国宪法的对比,总结临时约法的基本原则: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和内阁制原则。体会“法为国根,民为邦本”的理念。得出约法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

3、对辛亥革命的结局你怎么看? 考察辛亥革命历史意义。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寻找与辛亥革命有关的资料。在这里,寻找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通过讨论,深刻体会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秦川中学

王炜霞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历史意义:

①推翻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需要注意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而没有完全推翻封建制度)

②建立中华民国;这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确立了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局限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4、辛亥革命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视频:辛亥革命中牺牲的英雄。使学生感受辛亥革命的精神。

5、课堂小结:视频电影《辛亥革命》片尾:感受辛亥革命的波澜壮阔和伟大。

在幻灯片片头展示: 板书: 一感知辛亥革命的惊天动地(分析革命过程)二感受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爆发原因评价其意义)

第五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实录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李树全 邮编:710003 【内容分析】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近代以来,面对日益深刻的民族危机,实现民族振兴和中华崛起是近代中国人的迫切愿望。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统治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背景下爆发的。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各种政治力量,顺应历史发展大势,使这场伟大的革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中国历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里程碑,革命党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2)了解武昌起义后革命迅速发展的形势,分析“南北议和”的原因,理解其影响。(3)知道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2.过程与方法:

(1)搜集辛亥革命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材料,使学生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社会有全方位了解,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2)讲述武昌起义后中国国内形势,分析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立场,讨论“南北议和”的必要性及其这一事件的后果和影响,(3)结合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4)阅读林觉民的《与妻书》,体会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精神。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走向民主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大势,辛亥革命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大势,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步,(2)革命党人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品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重点难点】

1.辛亥革命是在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的背景下爆发,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全面把握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理解辛亥革命顺应了民主潮流,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2.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是本课教学的又一重点问题。【教学时间】1课时

【导课环节】

师:如果我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共有多少个皇帝?出现过多少个王朝?恐怕没有人能回答。如果我问,中国皇帝制度的结束与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同学们能回答吧?

生:辛亥革命。

师:对。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在此后两千多年中,中国共出现大大小小六十多个王朝、近五百个皇帝。但是不论经历了多少个王朝,出现了多少个皇帝,中国社会专制制度的本质没有改变。而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上说:“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有三个重要角色: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同学们对孙中山、袁世凯和清政府分别有什么认识?

生:孙中山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民国,是一个伟人。

生:袁世凯是一个野心家,他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来还复辟了帝制,是个反动人物。生:清政府腐败。

师:同学们对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客观吗?如果有人说清政府未必腐朽?同学们会怎么想?如果有人说袁世凯对辛亥革命、对中华民国的建立还是有功劳的,同学们又会怎么想?还有,当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孙中山远在海外,过了两个多月,孙中山才回国。所以,有人说,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对这个观点,同学们又有何感想?

学生思考。

师: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重新走进一百年前的那段历史,看看孙中山、袁世凯和清政府在辛亥革命期间,究竟做过什么?当然我更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历史学习,进一步思考,20世纪初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究竟是哪些力量推动了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的认识,提出新的观点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新课教授】

一、乱象中国——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1.天灾与谣言并存

师:我想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天灾与谣言并存。(1)天灾的年代

师:请同学们看当时的一些文字记载(学生读):

中国长江流域各省的前景非常暗淡。……人民将会成千上万地死去,难民营里出现霍乱和斑疹伤寒。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昨天对我说,前景从来没有这样糟糕,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受过这样大的水灾和饥馑的威胁。——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

谷物歉收威胁大半个中国,扬子江流域到处充满了无家可归和嗷嗷待哺的人群。

——英国驻中国公使朱尔典

师:这些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中国长江流域出现严重灾荒,人民生活艰难。

师:从1910到1911年,长江、淮河流域大雨成灾,农田被淹,粮食歉收,米价暴涨。其中湖北、湖南已经是连续七年的水灾,全国各地也都有不懂程度的灾情。在灾荒严重的形势下,最盛产米的湖南长沙发生了抢米风潮。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1910年4月,长沙有一个靠挑卖河水为生的农民,劳累数日,铮的钱竟买不回一升米。绝望之中,一家4口投水自杀,这一悲剧事件引起巨大震动。第二天,一个老妇去买米,缺两文钱,米店不卖给她米,只好回去凑钱。等凑齐两文钱回来后,米店又涨了二文,老妇怒斥米店无理,争吵起来。众人愤怒,砸毁米店,一场大规模的抢米风潮爆发。对抢米风潮,清政府进行镇压,民众沸腾,社会动荡。

抢米风潮背后反映的是人民生活的艰难。据《海关十年(1902——1911年)报告》纪载:辛亥前十年,宜昌、烟台等地工资增加了50%左右,但物价上涨更快,大米、小麦等价格上涨在80%以上,食盐上涨100%,上涨100%的物品非常普遍,民众生活异常艰难。

面对严峻的民生问题,我们看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武昌起义后革命军曾发布布告称:“全国饥民,数逾千万,迫饥寒而死者,道路相望……乃反观清政府,从未闻有一粟一粒之施”。这份布告说明了说明问题?

生:清政府对人民的死活不管不问,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师:对。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政府缺乏有效的措施。人民生活艰难,社会不满情绪在积累,社会矛盾在积累,这是大规模社会变动的基础。

(2)谣言的时代

师:辛亥革命前后,社会上充斥着各类谣言。谣言大多为革命党人在某某地方造反、暴动之类,我选了两个,请同学们看一下:

10月10日 礼拜二 自是外面风声谣言大起,谓都署已获革命党名册,学堂、营盘中今日一一按名捕之。——朱峙三日记

朱峙三的这则日记,记载了武昌起义前的形势。日记中说清政府的湖北当局准备按照缴获的花名册抓革命党人,这是一个谣言。实际情况是,当时的湖广总督为了避免局势失控,决定烧毁缴获的革命党花名册,以安抚人心,防止发生激烈的暴动。但更多人还是相信谣言。谣言愈传愈烈,终于使参加革命党的新军士兵发动了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谣言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把火”。

同学们再看一个叫吴宓的人的日记,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闻天津已陷,并闻北京非常惶惑。革军已有照会给各国使馆,言令于五日内,将一切预备停妥。五日后,即进兵来攻北京矣。”

这篇日记的时间是1911年11月6日,此时清政府还牢牢控制着北京,革命军怎么可能攻到北京呢?明显是一个谣言。但很多人还是相信了。

辛亥革命期间的很多谣言都经不住推敲。面对谣言,清政府也不断辟谣,但人们还是相信谣言。同学们如何看这个现象?

生:清政府已失去了人心。

师:如果从广大民众相信谣言这个角度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人们对社会失去的信心,人民对现实不满,人心思变。

师:很好,人心思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一方面,天灾不断,民生艰难;另一方面,谣言盛行,人心思变,社会形势极不稳定。辛亥革命能够从一场士兵起义演变为全国性革命,是有基础的。

2.改良与革命赛跑

师:还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改良与革命赛跑。(1)改良运动激荡全国

师:1901年,中国带着巨大的民族耻辱进入二十世纪。这一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也面临着深刻的统治危机。为了维护统治,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开始了艰难的改革。

同学们看“新政”的主要内容:“训练新兵、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留学生出国、改革官制等。”

同学们怎么看“新政”措施?

生:“训练新兵、奖励实业”有利于富国强兵;“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留学生出国”有利于思想解放。

师:分析的很好。清末“新政”固然是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但从客观上讲,清末“新政”是有一定积极影响的,如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遣留学生这些措施,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在客观上有利于民主进步思想的传播;奖励实业,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为中国社会变革积蓄了力量。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危机,清政府加快政治改革进程,宣布预备“立宪”。同学们看一下清政府政治改革进程: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1907年,清政府下令成立资政院。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同学们看这个宪法的主要规定(学生读):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国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员,即与齐民无异,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治。

五、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师:读了这部“宪法”后,你对这部“宪法”有什么认识? 生:这部“宪法”还是要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的。

师:总结的很好。《钦定宪法大纲》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规定君权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君权几乎独断一切,专制色彩非常明显。可以说清政府借“立宪”之名,继续维护满洲贵族专制统治。

1910年,在全国各地立宪党人的强烈要求下,清政府同意将预备立宪期限缩短为五年,“立宪”步伐加快。1911年,清政府的第一届内阁宣告成立。

同学们看清政府第一届内阁成员名单: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族)、徐世昌(汉族)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族)民政大臣:善耆(皇族)度支大臣:载泽(皇族)学务大臣:唐景崇(汉族)陆军大臣:荫昌(满族)海军大臣:载洵(皇族)司法大臣:绍昌(皇族)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邮传大臣:盛宣怀(汉族)理藩大臣:寿耆(皇族)师:这个内阁有什么特点? 生:满族占绝对多数。

师:对。所以有人称这个内阁为“皇族内阁”。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清王朝坚持维护满洲贵族利益,它的改革是假的。

师:对。从《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到“皇族内阁”的成立,清楚的表明,“立宪”只不过清政府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在最敏感的政权问题上,清政府不愿意做出妥协和让步。清王朝在政治上的顽固与僵化,对权力过度的贪婪,使原本支持它的立宪派大失所望,他们看清了清王朝的专制本质,与清王朝分道扬镳。清王朝成了孤家寡人,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

清政府“立宪”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但是,“立宪”运动本身,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政治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请同学们再看《钦定宪法大纲》内容,思考一下,这部《钦定宪法大纲》有何积极意义?

生:阅读思考。

师:同学们想一想,皇帝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生:皇权至上,皇权独尊。

师:对,皇权至上,皇权独尊,皇权受不受约束?受不受限制? 生:不受。

使:那么《钦定宪法大纲》对皇权有规定吗? 生:有。

师:对。皇权是受到宪法规定的。那么这一点有什么意义? 生:思考。

师:原来皇权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受任何规定,皇权是无限的。而现在,《钦定宪法大纲》以成文“宪法”的形式,规定皇帝必须在宪法的框架内进行活动,这实际上是对皇权做出的某种规定,将皇帝不受任何约束的无限权力有限化了。这是对“皇权至上”观念的颠覆,是一个重大进步。

同学们再看这个宪法文件,《钦定宪法大纲》提出要设立议会,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有意义吗? 生:有。师:有什么意义?

生:原来没有议会,皇帝独揽一切。现在设立了议会,对皇权有约束。师:但是从《宪法大纲》中,好像看不到议会对皇权有约束呀? 生:思考。

师: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总揽一切行政、司法大权,权力是高度集中的。而现在要设立了议会,虽然这个议会没有真正的权力,但毕竟体现了行政权和司法权要分离的原则,这是不是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否定?

生:是。

师:从原来皇帝总揽一切权力的“集权”到行政权、司法权形式上分离的“分权”,是对皇权独揽一切的集权政治的否定,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变化。

所以说,清政府的“立宪”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但“立宪”的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趋势,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做了一些准备。还有,在“立宪”运动中建立的地方议会——咨议局,很多资产阶级纷纷加入,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这也为民主政治做了一些准备。

对清末“立宪”运动,我们不能全盘否定。(2)革命形势不断发展

师:20世纪初,当清政府主导的“立宪”运动日渐高涨之际,也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不断发生之时。

同学们初中学习过这段历史,有一定的认识,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一次大集结。同盟会制订了怎样的革命纲领?

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师:对。后来孙中山将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这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表明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目标。

同盟会成立后,策划和组织近十次武装起义,同学们看起义情况: 1906年,同盟会发动萍浏醴起义,最终失败。

1907年,同盟会在两广等地先后发动了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等,均告失败。1908年,同盟会策划了钦州起义、河口起义等,宣告失败。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最终失败。

同时期,还有光复会等团体发动的一些起义,例如皖浙起义等,也失败了。

革命党人发动的这些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政府,扩大了革命党的影响,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所以说,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既有清政府的“改良”运动,也有革命党人的“革命”斗争,“改良”和革命声势都很大,中国在“改良”与“革命”两条道路上行走。清王朝在它统治的最后十年,实施“新政”,推动“立宪”,在当时造成了一场规模、声势颇大的政治改革运动。但是,这最终没有挽救清王朝统治,在后来辛亥革命的风暴中,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清政府“立宪”从根本上讲还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的。

师:很好。从根本上讲,清政府的“立宪”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违背民主发展大势。而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顺应了历史潮流。所以说,民主潮流,不可违背。

3.政策与民心比拼

师:还可以用“政策与民心比拼”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20世纪初,为了抵制列强抢夺中国的铁路修筑权,中国很多地方商民开始自筹资金修建铁路。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全国铁路干线一律收归国有。清政府在宣布实施铁路国有的同时,没有对先前已经投入铁路建设的民间资金合理处置,甚至还把一些地方的民间资金,充作股本,不发还本息。

清政府这一措施严重侵犯各地商民利益,引发大规模抗议浪潮。湖南、湖北、四川、广东等地商民纷纷集会、游行,抗议清政府这一政策,保路运动兴起。对清政府这一政策,连一些地方督抚也觉得有悖民意,请求清政府收回成命。但清政府不仅不收回,反而进行镇压,终于激起一些地方出现了暴动。清政府愚蠢的“政策”,把广大民众也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面对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政府调集湖北新军镇压。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湖北传来了武昌起义的枪声。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形势:“天灾与谣言并存、改良与革命赛跑、政策与民心比拼”。我还想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民生艰难、民心思变、民主潮流、王朝愚蠢。一场突发的士兵起义,能够演变为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设计意图:设计“天灾与谣言并存”、“改良与革命赛跑”、“政策与民心比拼”三个小标题,从多个视角,引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全面把握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使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前中国,不仅存在经济上的困境,更有政治上的彷徨,而清政府继续维护其王朝专制利益,违背民心民意,最终导致了这场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各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新象中国——辛亥革命中的中国

1、武昌起义和民国建立

师: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士兵发动起义,武昌光复。两天后,汉阳和汉口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全国各省响应。

此后短短两个月时间,湖南、陕西等十四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成瓦解之势,革命形势高涨。1911年底,宣布“独立”的各省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建国大业。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全国革命形势高涨。

同学们看孙中山宣誓的“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誓词表达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

生:要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为民众服务。

【设计意图:简要叙述辛亥革命的过程,使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有大致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初步认识。】

2.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师: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派北洋军进行镇压。在袁世凯的指挥下,北洋军攻占了汉口、汉阳。但袁世凯随后命令北洋军停止进攻,向湖北军政府提出和谈。湖北方面开始和袁世凯接触,尝试谈判解决南北纷争。

究竟是战是和?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材料:

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孙中山

中国目前的战争如果继续进行,不仅使该国本身,而且也使外国人的重要利益和安全,容易遭到严重的危险”,因此“吁请双方代表团注意,必须尽快达成一项协议,以便停止目前的冲突”

——《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

务宜设法和平了解,早息一日兵争,地方百姓,早安静一日。否则,势必兵连祸结,不但荼毒生灵,糜费巨款,迨至日久息事,则我国已成不可收拾之国矣。

——袁世凯

“洎入都后,筹计饷需,蒐简军需,无一不形匮绌。借款屡议,迄无所成。”致使“军事至今迄无起色”,“奉职无状” ——袁世凯《请收回封爵成命由》

师:这些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南北议和”持什么态度?

生:孙中山反对议和,表示不达目的,绝不议和。师:列强对当时中国形势持什么态度? 生:列强希望“南北议和”。

师:对。列强担心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会影响他们在中国的利益,所以,列强呼吁南北和谈。那么在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袁世凯是什么态度呢?

生:袁世凯也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实现南北和谈。

师:同学们的认识很到位。孙中山虽然反对和议,主张武力推翻清政府。但是,南方阵营中立宪派和旧官僚掌握着相当的实权,主张南北和谈。而孙中山没有实力,不能真正控制住形势。所以孙中山被迫妥协了,同意和谈,并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促成共和,即保举袁世凯作大总统。

作为当时中国最有实力、拥有强大北洋军的袁世凯,也感觉缺乏财力保障,没有确实的把握。再加上袁世凯也看到清政府大势已去,所以,袁世凯极力谋求“南北议和”。

武昌起义爆发后,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列强宣布“严守中立”。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列强在宣布“严守中立”的同时,向南北方施加压力,当时列强既不贷款给南方、也不贷款给清政府,极力促成南北停战议和。

在中国这场革命中,南、北方都迫切需要争取列强的经济和外交支持。列强的态度对南北方产生了重要影响。

1911年12月,南北方代表在上海英租界开始进行和谈。南方提出清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拥有优势军事力量的袁世凯,放弃凭借武力统一中国的想法,表示拥护共和,向南方革命党人做出了妥协。而南方革命党也做出了让步,在商榷清帝退位条件时,没有步步紧逼,没有进行清算,同意给予清帝和皇室的优待条例。由于各方必要的妥协,南北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清帝退位。

有人说“南北议和”是革命党对袁世凯的妥协,革命党应该直捣龙庭,消灭清廷。那么同学们如何看待“南北议和”?

生:我对“南北议和”持肯定态度。因为如果不议和的话,南北方就会爆发战争,战争会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对社会造成巨大破坏。

师:对。那么你如何评价孙中山、袁世凯的选择? 生:我觉得他们的选择都是正确的。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的选择都有利于和平的实现,这对国家和人民来讲是重要的。

师:我也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可以这样说,辛亥革命从一个武装暴动转化为一场和平的权力交接,可以说是当时中国主要政治势力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根本利益为重的结果。各派政治势力不论拥有怎样的力量,都没有在这场危机中执意诉诸武力,而是坚持谈判协商,阻止战争爆发或延续,使亿万人民不再受战火蹂躏。“南北议和”,实乃这个饱受战争之苦的民族之大幸。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经历过无数次王朝更替,但每一次改朝换代无不是血流成河。但这一次,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所以,如果我们能撇开主观倾向,我们应该对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在这场中国大革命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智与克制,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赞赏他们的智慧与才能。

(教师停顿,学生思考。)

师:根据“南北议和”的协议,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标志着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清帝宣布退位的同一天,颁布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优待皇室条件》,对退位的皇帝、皇族有一些诸如保留皇帝尊号、暂居紫禁城、民国政府提供抚养经费等优抚措施。

可能是鉴于清政府以往的“种种劣迹”的缘故吧,很多人对于这个皇室“优待条件”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对旧势力的妥协,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

究竟如何看待这一事件?我们不妨阅读一下清帝退位诏书: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各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师:同学们怎样看清帝退位诏书?

生:在革命形势不断发展、高涨的形势下,清帝只有退位,没有别的选择。

师:对。当时共和是大势所趋,清廷已呈瓦解之势,清廷也确实无可奈何。但是,假如清王朝负隅顽抗,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挣扎,历史又会怎样?

生:最终还是要被消灭,被推翻。师:但中国社会是不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呢?会出现更多的流血呢? 生:思考。

师:如果我们用一种赏识的眼光看清帝退位,恐怕会有新的发现。同学们想想!生:我认为清帝退位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对当时“南北议和”的实现有积极意义。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诏书中“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还有“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体现了清王朝在最后时候,还是很理性的,没有负隅顽抗,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师:很好。清王朝在最后时候,做出了理性的抉择。这个王朝在最后时候,还是以民族安危、国家前途作为自己的最大利益,没有拼死抵抗,而是接受现实,坦然让步,表现了一个王朝的智慧。对此,傅国涌先生讲:“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结束了清朝入关以来二百六十七年的统治,也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漂橹、尸横遍野,没有连年苦战、民不聊生,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迭,在中国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对于清帝退位,伦敦《泰晤士报》的社论说:“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

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讲,恐怕没有比和平更珍贵的!没有比鲜血更值得珍视的!对于这样一场不流血的重大事件,为什么我们不能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呢?

一个皇室的优待条件,换来了共和制度的尽快确立,换来了和平,避免了流血,足以称之为中国的“光荣革命”。

(稍作停顿,学生思考。)

从1911年建立“皇族内阁”到1912年清帝退位,在短短的9个月中,清王朝完成了一个轮回。在革命前,清王朝顽固维护其专制利益,拒绝让步,不肯放弃任何利益。革命爆发后,这个王朝终于认清了形势,主动退让、理性抉择,得到了意外的“优待”。可以这样说,失去了本应该失去的,得到了本不应该得到的。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吧。

(稍作停顿,学生思考。)

师:学习了这段历史后,同学们现在会怎样评价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在这场革命中的表现? 生:讨论。

师:我想用这样几句话来评价他们: 孙中山:襟怀坦荡、大公无私、光明磊落; 袁世凯:勇于担当、顺势而为、郑重承诺; 清政府:主动退让、理性抉择、顾全大局。

孙中山开创了民国,但为了和平与共和大局,毅然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其坦荡胸怀,为后世敬仰。

袁世凯,没有凭借强大的北洋军,谋求武力统一,建立袁氏王朝,而是顺势而为,并且郑重承诺,拥护共和。清王朝顾全大局、主动退让、也作出理性的抉择。

所以,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中国三种政治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意图:在“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这个环节上,花费较多的时间,开展课堂对话和讨论,使学少对当时中国政治形势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能客观分析和评价中国当时各派政治力量在这场大革命中的表现,进一步理解“南北议和”的必然性和影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

3.袁氏当国和《临时约法》

师:清帝退位后,孙中山按照先前的承诺,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位。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在袁世凯宣布就职的第二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南京公布,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我们一起看《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学生读):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进步的原则? 生:主权在民的原则;自由平等的原则。生:还有分权制衡的原则。

师:对。《临时约法》还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也是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

【设计意图:《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其内容,认识其意义,逐步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印象中国——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1.伟大意义

师: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请同学们看1912年3月5日《时报》上的一篇文章,题目叫《新陈代谢》,有这样一段内容: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师: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生:中国从一个君主专制社会变成了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还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师:对。辛亥革命不仅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变得文明了。

还有,辛亥革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临时约法》明确宣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普通老百姓从历来的“子民”、“臣民”、“蚁民”、“草民”、“贱民”,一下子变成国家的主人,民众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它在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巨大震动是可想而知的。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还有,过去皇帝是最神圣的、至高无上的,如今皇帝都可以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旧的腐败的东西不能丢掉呢?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设计意图:以辛亥革命时期《时报》上的一篇文章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更加混乱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组材料:

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陈独秀

民国之政治,比之满清尤为不及,”“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祸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名,无国家共和之实。——孙中山

师:这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是专制政治,中国更加混乱。

师:对。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一个很先进的制度。但是,中国并没有走向富强,军阀混战、军阀独裁,政治混乱甚至比前清还要严重。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民权”、“民生”两大主义均未实现,中国民主道路依旧漫长,富强的道路依旧漫长。

【设计意图: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入分析辛亥革命,思考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辨证地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3.辛亥财富

师:辛亥革命过去已经整整一百年了,在讨论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的同时,我也在想,辛亥革命留给我们这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

学生思考。

师:我想请同学们读一段辛亥先烈林觉民的一封家信——《与妻书》。这封家信是林觉民在准备参加黄花岗起义的前三天晚上写给妻子。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师:读了这段话后,同学们能感受到林觉民烈士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生:林觉民牺牲个人幸福,为天下人谋求幸福的精神。

师:对。我们看《与妻书》中这样一段话:“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充分展现了林觉民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勇于牺牲的精神,这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更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辛亥革命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依然面临民族复兴的艰巨使命,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设计意图:本课最后以林觉民的《与妻书》为载体,引导学生讨论辛亥的精神,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读书目录: 《1911年中国大革命》,马勇著 《辛亥:摇晃的中国》,傅国涌著; 《历史何以至此》,雷颐著; 《天变——辛亥革命纪实》,刘秉荣著 《袁氏当国》,唐德刚著; 《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转型》,廖大伟著;

(注:本课教学实录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年第12期上)

下载辛亥革命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辛亥革命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课 题:第13课 辛亥革命课标要求: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考向指引:1、辛亥革......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意图与思路 本课教学是历史教研组《高中历史课堂材料教学之研究》校本课题研究的一节实验课。本课题主要从材料的发掘和利用、材料的使用和实......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第8课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归纳历史事件的基......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富县高级中学李兴万 课标要求学生能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材内容简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金婷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孙中山早年的主要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 通过阅读材料及武昌起义后的形势......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一、本课内容概述: 辛亥革命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所导致的一次革命能量的大规模释放,是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加重的必然结果,是旧民......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 (2)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第15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史地组:郑秀红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