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
教材首先通过将不同功率的用电器分别接在电路中工作时,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不同,使学生通过实验直接比较出在相同时间里,铝盘转过的圈数不同。认识到铝盘转过的圈数直接反映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多少,而在相同时间里铝盘转过的圈数,则反映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快慢。使学生直观地建立起“电功率”的概念。然后认识电功率的单位,通过小资料介绍常用“家用电器的电功率”,进一步强化用电器电功率的大小不同,其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而后介绍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相关知识,最后说明电功率的测量,为下一节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
2.理解电功率的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P=UI。
3.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电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在不同电压下,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关系,使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所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教学难点】
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
课前准备
◆
灯泡、可调电压的电源,开关、导线、多媒体课件等。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展示课件:
1、观察动画,分别把灯泡和空调接入电路,电能表转盘转动的快慢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
2、观察铭牌的图片,想一想,灯泡上的“25
W”和空调上的“1060W”的字样是什么意思?
二、知识讲解:
学生通过看书回答:
电能表铝盘转的快慢不同,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灯泡上的“25W”和空调上的“1060W”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1060W”比“25
W”灯泡消耗电能快!
教师总结:
在力学中学习过表示机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
刚才的实验说明了电流做功也有快慢之分,用什么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呢?
引导学生得出电功率的知识:
电功率的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一)电功率
1.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是
W。
常用单位:
kW
=
W
W
=
mW
各种不同的用电器,电功率各不相同,翻看电器的说明书,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电功率”这样的参数。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思考:
洗衣机半小时做功180000J,电流通过公共电车2s做功120000J,如何比较谁的功率大?
引导学生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来比较做功的快慢。
3.定义:物理学中,把电流所做的功与所用时间之比叫做电功率。
定义式:P=W/t
W——消耗的电能——焦耳()
t——消耗这些电能所用时间——秒(s)
P——用电器的功率——瓦特(W)
提问:我们上一节学习的电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引导学生推导电功率的另一个公式:
P=UI。
例题1:一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通过其中的电流为0.4A,通电2min,小灯泡的电功率是大?
解:
P=W/t=
UIt/t
=
UI=
2.5V×0.4A
=1W
答:小灯泡的电功率是1W。
(二)“千瓦时”的来历
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
kW·h”的来历,说说自己的理解。
功率的单位还可以用千瓦(kW),如果时间的单位取小时(h),由公式P=w/t,变形后得到W=Pt,这时电功W的单位就是“
kW·h”。
1kW·h就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
h所消耗的电能。
例题2:某电视机的电功率是
150
W,每天使用
h,一个月用电多少千瓦时?
(按
天计算)
解:P
=
150
W
=
0.15
kW
t
=
h×30
=
h
一个月内消耗的电能是
W
=
Pt
=
0.15
kW×90
h
=
13.5
kW
·
h
答:一个月用电
13.5
kW
·
h。
想想议议:
一位电视记者在讲到某工厂上半年共节约电5
000
kW
·
h的时候,手举一只理发用电吹风机说:“我这只电吹风是
500
瓦的,也就是
0.5
千瓦,这个工厂节省的电力可以开动
000
个这样的电吹风”。这位记者错在哪里?
学生总结:这位记者的说法混淆了电能和电功率概念。
交流讨论:
不同用电器的电功率一般不同,那么,在不同情况下,比如在不同电压下,同一个用电器的功率总是一样的吗?
教师演示:
取一个标有“36
V
W”的电灯泡。把它接在36
V的电路中,它正常发光。把它分别接在24
V和40
V的电路中,观察并比较它们的亮度。
现象:在电压为
V
时,灯泡正常发光;在低于
V
时,灯泡发光暗淡;在高于
40V
时,灯泡强烈发光。说明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随着它两端电压的改变而改变。
(三)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2.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3.实际电压、实际功率
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叫做实际电压,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
师生总结:
U实
=
U额,则
P实
=
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U实
U额,则
P实
P额;可能烧毁用电器。
U实
U额,则
P实
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展示图片:生活中各种用电器的铭牌。
提问:这些来自生活的铭牌标示的是什么电压、什么功率?谈谈你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认识?
想想议议:一种彩色灯泡的额定电压是
V,要接在220
V的电路中,要串联多少个这种灯泡才行?
(四)电功率的测量
提问:
1、测量电功率可以用专用的功率表,但是在非专业的实验中,我们是否有其他方法呢?根据什么原理去测量?
2、我们需要什么器材去测量电功率?
学生总结:可以用P=UI,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三、课堂总结:
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国际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3.功率的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电功。
4.功率的定义式:
推导得到:
P=UI
5.千瓦时的来历:1
kW·h=1
kW×1
h(W=Pt)
6.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7.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
U实=U额
P实=P额
U实<U额
P实
U实>U额
P实>P额
四、布置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板书设计:
第2节
电功率
一、电功率
1.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是
W。
常用单位:
kW
=
W
W
=
mW
3.定义:物理学中,把电流所做的功与所用时间之比叫做电功率。
定义式:P=W/t
二、“千瓦时”的来历
由W=Pt可知,1kW·h就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
h所消耗的电能。
三、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2.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3.实际电压、实际功率
U实
=
U额,则
P实
=
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U实
U额,则
P实
P额;可能烧毁用电器。
U实
U额,则
P实
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
教学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