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过生日 教学设计
《过生日》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8—19页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多少、大小的比较,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感知要想知道谁多谁少,就必须进行比较。
2、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获得比较多少活动的体验。正 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和结果。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10分钟)
师: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 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参加淘气妈妈的生日宴会,看看她的生日怎么过的?餐桌上都有什么?
生:看图说出餐桌上摆放的物品。师:如果让你来切蛋糕,你想切成什么样? 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自主探究
(议---10分钟)
1、比较大小
师:如果有人把蛋糕切成这样,你觉得怎样分配比较合理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蛋糕大小的图。)
生:个别回答,集体讨论,得出3号最大,1号最小。师:同学们的分配方法虽然不同,但都挺合理的。合理的原因是你们都已经比较了三块蛋糕的大小。知道哪块最大哪块最小。如果西瓜切成这样你是不是也能比较它的大小?
生:回答比较结果。
2、比较多少
师:下来我们为淘气一家三口分配一下饮料,你们看一看我这样分配行不行?(引导学生观察饮料图)
生:思考后回答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我发现桌子上还有两瓶饮料,谁能说出哪瓶饮料多哪瓶饮料少?
生:发表不同意见。
师:同学们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因为这两个饮料瓶子高矮形状都不一样,我们用眼睛就不能准确的判断出多少。你能想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吗?
生:同桌讨论,说出不同的方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瓶饮料的多少。
三、课堂练习
(练---20分钟)
1、课本19页练一练1---3题。
2、比较教室里讲桌和课桌的大小。
3、比较本班男生和女生的多少。
板书设计:
过生日
大小
多少
第二篇:过生日 教学设计
过生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课本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比较的方法,初步了解比较的思维方法。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初步感知直接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在掌握了“多” “少”“最多”“最少”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的方法,会用多种方法比较。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日歌(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生:知道,生日歌。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你们过生日时妈妈会买什么?今天是淘气妈妈的生日,看,他们在开生日会呢?过生日中有哪些数学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过生日”。
(出示课件)
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片,你们能用带数字的话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生:1个大西瓜,1个西红柿,3个大小不同的盘子,1张大桌子和 1个小圆凳,3杯饮料和2瓶饮料,一个大蛋糕。
二、合作研讨,探索新知
1、比大小
(1)比蛋糕
师:同学们真棒,能数出这么多东西来。
师:淘气最爱吃蛋糕了,看,淘气把蛋糕切成了三块:图1,图2,图3。同学们,你们能比较一下哪块蛋糕最大,哪块最小吗?
生:图3最大,图1最小
师:你是怎么比的?(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眼就看出来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图1是图2的一半,图2是图3 的一半,图3又是整块蛋糕的一半,所以图3最大,图1最小。
(2)比西瓜
师:淘气还把西瓜也切成了3块:图1,图2,图3。你们能比较一下这三块西瓜哪块最大,哪块最小吗?
生;图3最大,图1最小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图1是图2的一半,图2是图3 的一半,图3又是整块蛋糕的一半,所以图3最大,图1最小。
师: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
2、高度相同,粗细不同,比多少(1)大小一样,高度相同,比多少 师:过生日还少不了要喝饮料。讲台上有3杯饮料(大小一样,高度相同),你们能看出来哪个杯子的饮料多吗?
生: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师:真棒,3个杯子大小一样,装的饮料高度也一样,所以3杯饮料一样多。
(2)高度一样,粗细不一样,比多少
师:同学们太厉害了,难不倒你们。老师再考个难一点的。现在讲台上还有3杯饮料(粗细不一样,装的饮料高度一样),你们知道哪杯装的饮料最多,哪杯最少吗?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师:虽然3杯水的高度相同,但杯子的粗细不同,因此装的水就有多有少。粗的杯子装的水最多,细的杯子装的水最少。
3、高矮不同,粗细不同,比多少
师:刚才那些同学们一眼就看出来了,现在老师变个魔术,两瓶饮料,大小不一样,高矮也不一样,你们还能知道哪个瓶子装的饮料多吗?
生:。。
师: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个瓶子装饮料多呢?(学生讨论,教师指导,走动听听各小组的意见)
师: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也有很多想法,我们一起来听听吧。生:可以把一个瓶子的饮料倒倒另一个瓶子去 生:可以把它们倒在一个杯子里,标上记号作比较 生:可以把他们倒在两个一样的杯子里做比较 生:可以看说明书
师:刚刚同学们说了很多的想法,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操作一:把一个瓶子的饮料倒到另一个瓶子中,学生说出答案 操作二:把他们倒在一个杯子里做标记比较,学生说出答案
师:粗细不同,高矮不同,我们不能直接判断哪个装的多。但是我们可以,把他们倒在同一个杯子里面比较,也可以倒在两个一样的杯子里面比较,或者把其中一个倒空装另一个饮料的杯子,还可以直接看说明书。
三、加深理解,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真厉害!不仅会直接比较,还会推理比较了。接下来我们就来智慧大比拼,看看那个小朋友能把这五个题全部做对了。
第1、2小题:师读题,学生独立完成。
因为第一个瓶子倒出3杯水,第二个杯子倒出5杯水,5杯水比3杯水多,所以第二个瓶子装的水多。
3、出示教材p19第4题。
(1)说说图意,并说说你要向淘气学习什么。
(2)谁喝得多?说一说理由。
同样多的两杯水,如果喝的多,那么剩下的就少,如果喝的少,剩下的就多。
4、完成教材p19第5题 学生独立试一试,集体评讲。
3块糖大小完全一样,就看那杯水少,谁少的就会甜,水多的就会淡一些。
四、全课总结
通过小红的生日聚会,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板书设计:
过生日
第三篇:《过生日》教学设计
《过生日》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接触比较,通过体验比较的过程,获得比较的不同方法,从而理解感知最多与最少,最大与最小,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低年级学生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大小,比多少的感性经验,因此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开展教学多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感知和理解最多与最少,最大与最小。学生对比较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对比较活动中的相对认识不足,本节就要通过观察,比较,思考等活动,体验比较方法.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
2.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3.通过比较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4.在教学中渗透互相关爱,尊老爱幼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
感知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的含义。教学难点:
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教学资源:课件 瓶子 杯子 教学教法:情境----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知道自己的生日吗?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小红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今天是小红的妈妈的生日,看,小红今天在为妈妈过生日.(课件出示情境图)
2、观察主题图,这么多好吃的,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过生日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比较大小
(1)、学生看图说出餐桌上摆放的物品。
(2)、爸爸开始切蛋糕了,他一共切了几块?(出示课件)(3)、比一比,哪块最大?哪块最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会比较大小,并知道最大和最小只有一个。】
(4)、小朋友们,刚刚我们比较了三块蛋糕的大小,知道哪块最大哪块最小。如果西瓜切成这样你是不是也能比较他们的大小呢?(出示课件)(5)、学生回答比较的结果。
(6)、学生说一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需要我们比较大小?
2、比较多少
(1)、我们身边有很多大小不一的东西,需要我们仔细去比较,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两杯饮料:(出示课件)
比一比:哪杯装的最多?最多的画“√”,最少的画“o”。(2)、同桌讨论完成此题,再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水位一样时,要看杯子的大小。最大最宽的杯子装的水最多,最小最窄的杯子装的水最少。】
(3)、小朋友们请看,他们家过生日喝了两种饮料,这两瓶饮料哪瓶多,哪瓶少呢?你们能比较吗?(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意见)(4)、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比谁多谁少都是靠眼睛观察,然后判断的,现在这两个饮料瓶的高矮、形状都不一样,我们只靠眼睛观察就不能准确的判断了,那么你能不能想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呢?(5)、学生集体找方法,教师演示比较的过程。演示两种方法:
A、把高瓶子倒空,将矮瓶子里面的饮料倒进高瓶里面就可以比较出来了。B、把他们倒进玻璃杯里面比较。(6)、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种比较的方法,你们真棒!看来,我们比较多少、大小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进行动手操作,用同一个物体量来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尝试解决问题,直观感受比较的过程。】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再次出示生日情境图,观察,从这幅图上,你能不能用刚学过的比较大小、多少,来比较一下餐桌上的物品?
学生可能会发现盘子的大小不同,西瓜和西红柿的大小不同。
2、完成教材P19页第1、2题。学生认真观察,独立完成
3、出示教材P19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4、出示教材P19页第4题
(1)说说图意,并说说你要向淘气学习什么。(2)谁喝得多?说一说理由。
5、完成教材p19第5题
A、指导学生观察图,用自己的话编一个小故事,同桌交流。B、讨论、交流,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多少的方法。】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经历,更需要提升;基本数学思想需要潜移默化,也需要显性化处理。此时的总结,意在“画龙点睛”地梳理“建模”过程,渗透模型思想。】 板书设计:
过生日
最大 最小
最多 最少
第四篇:过生日 大小多少比较 教学设计
《过生日》(大小、多少的比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学生认识事物或现象,经常是和其他事物或现象通过比较,从而完善自己的认识的过程。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创设“过生日”这一情境引出学习内容,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学习并积累比较的方法,这里的比较大小、多少是一种简单的定性比较。为后续的学习做好方法上的铺垫。同时也渗透了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通过一单元比多少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学生在比较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是对比较的相对性认识还是不足,本节课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观察、比较、思考、交流等活动,体验比较的方法。利用实物操作,有助于学生他们更好的感知和理解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8—19页《过生日》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感受比较的意义,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正确的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
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初步感知直接比较的方法。
3、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以及认真倾听及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获得比较大小、多少活动的体验,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和结果,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课件、杯子、两瓶不同的饮料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 生:自由回答。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一起去参加淘气妈妈的生日宴会,看看她的生日怎么过的?(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自己先看一看,在心里数一数,再和你的同伴交流,等一下汇报的时候再告诉大家。餐桌上都有些什么呢?(板书: 过生日)生:汇报交流。看图说出餐桌上摆放的物品。
[设计意图:以过生日这一场景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在交流中认真的倾听和大胆的表达。]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一 :比较最大、最小
师:淘气要为妈妈分蛋糕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分的。(出示课件)仔细观察,说一说哪一块最大,哪块最小?你是怎么想的? 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分享。
生1:我是直接观察发现,第三块蛋糕是整个蛋糕的一半所以它最大,第一块比第二块小,所以第一快最小。
生2:我是想把它们方在三个大小一样的盘子里,第三块方在盘子里装不下,所以它最大……
生3:我还想把它们三块蛋糕的图片重叠在一起就可以知道谁最大,谁最小了。生:(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完后补充评价)
[学生相互评价语言模版:如:我有夸奖-----;我有疑问-----;我有补充-----;我有提示-----;我有复述-----。。。]
师:学生回答后老师可以利用课件演示分蛋糕的过程,也可以三幅分好的蛋糕图片重叠比较,通过操作活动加深学生理解。师:现在谁再来说一说。
生:第三块最大,第一块最小。(板书:最大、最小)
师:刚刚我们比较了三块蛋糕的大小,知道了哪块最大、哪块最小。淘气又把西瓜切成这样你还能比较他们的大小吗?(出示课件)生: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回答比较的结果。
师(总结方法):刚才我们在比较三块蛋糕、三块西瓜的大小时同学们都用到了哪些好的方法谁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还可以把他们放在同一个盘子里比较;还可以把图片重叠在一起。
(教师板书:方法
1、观察
2、找一个参照物
3、重叠)
[设计意图:在生动的情境中,两次比较活动培养学生直接观察的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并知道最大和最小只有一个。通过交流分享让孩子在交流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总结方法,也为后面的思考交流做了铺垫。] 活动二 :探究最多、最少
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大小不一的东西,需要我们仔细去比较。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比较 的方法,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三杯饮料。(出示课件)你有什么想法? 生1:哪杯饮料最多?哪杯饮料最少? 生2:。。。
师:刚才同学们都提得非常好。淘气也和你们有同样的问题。哪杯装的最多?最多的画“√”,最少的画“○”。(出示课件)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板书:最多、最少)
师:三个杯子里的饮料装得一样高,你是怎么比较谁装得最多?谁装得最少?先独立思考,在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会儿把你们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分享。生1:左边的杯子比中间的杯子细,……
生2:我想把三个杯子的饮料倒入一个带刻度的杯子里,看看他们分别是多少,然后再比较。生3:。。。
师:同学们刚才的想法都非常的好,对同学的发言,你还有什么想说的。生:(相互评价补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说出自己的比较的方法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活动三:动手操作 ⑴倒一倒
师:老师这里有三个大小一样饮料瓶,我要请今天听得最认真的孩子来动手操作。要求:请从2号瓶中倒出半瓶水,然后再从3号瓶中倒出的水比1好少,比2号多。最后说一说哪瓶倒出的水最多?哪瓶倒出的水最少? 生:学生操作,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直观感受到倒出的水和剩下的水的关系,也为教材 P:19第4题学生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⑵哪个装得多?
师:同学们,淘气家过生日喝了两种饮料,这两瓶饮料?你们能比较吗?现在就以两人小组为单位,充分的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想办法比一比,思考完的小组经过老师同意,可以下位参与其他组的学习讨论。再把你们的方法和发现告诉大家,比一比哪个小组表现最优秀,将会得到今天的数学星。(学生出现不同的方法)
生:2人小组,每组两个不同的瓶子,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汇报时各组演示比较的方法,说出哪瓶多,哪瓶少。
生1:我们小组是把两瓶饮料到入同一个杯子,看谁的水多谁就装得多。生2:我们是把一瓶饮料中的饮料先倒出来,在把另外一个饮料瓶中的饮料倒进去,看能不能装得下,装得下就说明开始的饮料瓶装得多,装不下就是这瓶饮料装得多。
生3:我们的方法比他们的都简单直接看饮料瓶上的标示的净含量的多少。师:对演示交流及时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操作展示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最多”、“最少”的含义。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开动脑筋,尝试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培养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激励性的语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星的奖励更能调动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中。]
师:孩子们你们真聪明,发言非常的精彩,想出了这么多种比较的方法,你们真棒!看来,我们比较大小、多少不仅可以直接观察作出比较,还可以进行动手操作用同一个物体来量,接下来老师就要来考一考你们。
三、运用新知,巩固练习
1、用你今天学到的知识比较大小、多少,来比较一下说一说教室里的物体。生1:课桌子大,板凳小。
生2:。。。
2、完成教材 P19第1、2、3题。学生认真观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3、完成教材P19第4题。谁喝得多?用自己的话编一个小故事,说一说理由。(引导学生说出两杯同样多的水,喝得越多,剩得越少,喝得越少,剩得越多。)
4、完成教材P19第5题。指导学生观察图,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常识作出判断,同
桌讨论、交流,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说三块糖大小一样,水越少的越甜。)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到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多少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探究数学知识。]
四、回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每个同学都表现得很棒!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交流分享学习所得)我学会了比较大小还有多少的方法可以观察,可以重叠,还可以……
[设计意图: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经历,更需要提升。回顾总结,意在梳理所学的知
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板书设计
过生日(大小、多少的比较)比大小 最大 最小
1、观察 方法:
2、找一个参照物 比多少 最多 最少
3、重叠
六、课后作业
七、教学反思
第五篇:幼儿园 青菜奶奶过生日教学设计
青菜奶奶过生日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蔬菜,能简单描述它们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并知道他们的名称。
2。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安物点数,并根据蔬菜的大小、长短进行简单排序。
3。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同伴讲述。
活动准备:
1。新鲜蔬菜若干:胡萝卜4个,长短不一的黄瓜3根,大小不一的番茄5只,粗细长短不一的茄子2个,蔬菜分别放在小布袋里;相应的蔬菜图片。
2。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青菜奶奶过生日”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图片青菜提问:
“这是谁?”“这是青菜奶奶还是青菜宝宝?”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青菜奶奶要过生日啦!她要请客,谁想去呢?”
“青菜奶奶还请了一些客人,它们呀都躲在神奇的大口袋里呢,猜猜看会是谁呀?”
二、认识蔬菜并简单描述颜色及特征。
教师:“宝宝们现在把小手伸进布袋里,把小客人请出来吧,看看是什么?”
幼儿观察、交流。
1……观察各种蔬菜,知道蔬菜的名称
教师:“宝宝,你手上的小客人是谁呀?”“它是什么样子的?”
逐一认识茄子、西红柿、黄瓜。
2。区分萝卜,丰富孩子知识面。
教师:“**,你的小客人都是谁呀?”“你们的小客人都是萝卜呀?那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萝卜吧!”
小结:
萝卜有长的有圆的,还有不同的颜色:红色、白色、红色就是红萝卜,白色就是白萝卜。还有绿色和橘黄色,它们的名字也叫绿萝卜和橘色萝卜吗?呵呵,是青萝卜和胡萝卜!”
三。“小客人”来排队。
1。根据蔬菜的大小、长短进行简单排序。
教师:“今天,青菜奶奶请的客人可真多呀!有萝卜、西红柿、黄瓜、茄子等。我们把“小客人”放在一起,排好队一起去青菜奶奶的家吧,那怎么排呢?”
引导幼儿从大到小或从高到矮排序,感知事物具有多元化的,可以用很多方法排序。
2。感知5以内的数量。
教师:“好,队伍已经排好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每种都有几个小客人吧!
幼儿数数,教师记录。
3。知道所有小客人加上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蔬菜。出示汉字“蔬菜”
四。“去青菜奶奶家”巩固对蔬菜的认识。
1。交代任务
教师:“青菜奶奶年纪大了,视力不好,她看不清你是谁?宝宝们可要声音大一点告诉青菜奶奶你们带的蔬菜是谁哦!”
2。出发去青菜奶奶家。
教师:青菜奶奶家到了。谁先去敲敲门?
教师扮青菜奶奶:谁呀……你是什么样的黄瓜宝宝……你们一共有几个啊?好,请进请进……
五。和青菜奶奶过生日,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顺利结束了,整体来看基本上按照我预设的环节一步一步的完成。我的这一节活动目标设置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园品牌活动之一《智慧探索之旅》活动,让幼儿探索在前、总结在后,层层递进,基本达到目标。另外在我的整个活动中不仅仅局限在科学,其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排序点数,是一节偏向于数学领域的整合课程。孩子的思维是多元化的,在环节的设计上,让幼儿用多种方式进行排序,很多孩子能说出从小到大、从高到矮、从长到短排列,这里我引导幼儿说出从胖到瘦排列,自然完成我的教学难点,整个活动幼儿都非常投入,很感兴趣。不足的是在活动的最后环节中可以适当加深难度,多提供一些蔬菜或出示一两个孩子平时不太熟悉的蔬菜例如苦瓜等扩宽幼儿的知识面,将我的这一节活动进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