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合集]

时间:2022-05-28 01:0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授课的教学设计》。

第一篇:新授课的教学设计

新授课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授课的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作者穿越戈壁滩时所见、所闻、所感,对沙漠中特有的景象——旋风、海市、彩虹、丝路花雨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从自然景观中获得的人生感悟。

教学目标:

体会作者从自然景观中获得的人生感悟,感受语言的美;增长有关海市蜃楼的知识以及成因,拓宽知识面。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从自然景观中获得的人生感悟。

教学构想:

这篇课文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由于课文篇幅长,还有很多学生们没有见过的词,所以先解决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然后再交流文中的重点问题。通过重点问题,大体了解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大家都很感兴趣的课文——《海市》,这篇文章对沙漠里的风情作了描写。

二、学习课文

1、简介作者张抗抗。

2、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海市蜃楼的材料。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沙漠的哪些景象?你对什么最感兴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把课文读通

5、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远看沙漠是什么样子?(一马平川、断墙残垣、触目惊心)

(2)大漠的旋风是怎样的?

(3)海市是什么样子?它是怎样形成的?

(4)彩虹是怎样的?你喜欢吗?

(5)课文最后讲“我多想筑一条引水的渠啊,然后,在路边种上一排排树苗。那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作者对于绿色、生命的赞美。)

(6)讨论:课文描写了戈壁滩上的旋风、海市蜃楼、彩虹、丝路花雨,为什么以“海市”为题?

三、总结

欣赏了大漠风情,我想大家对于沙漠有了更深的认识。海市蜃楼虽然很美,但那毕竟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们应该追求一些实际的、真实存在的美的东西。

板书设计:

海市

旋风

沙漠

海市蜃楼

彩虹

丝路花雨

作业设计:

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预习语文天地

新授课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发生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的反应、对水的反应。

3、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准备

每组几条蚯蚓、放大镜、一只浅水碟、一张白纸小棍

教学设计

(一)谜语引入

上课前咱们先猜一猜,读,是什么?(看见过蚯蚓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昨天我们布置了去寻找蚯蚓,你找到了吗,在哪里找到的?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今天蚯蚓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让我们欢迎他们。通过今天我们对蚯蚓的细致观察,可能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二)实验1:蚯蚓的身体和运动

1、在认识《蜗牛》一课时,我们探究了关于蜗牛的哪些方面的问题?今天你希望了解蚯蚓的哪些方面的问题?(板书边板书边回忆蜗牛的运动,食物等)

2、认识一个人首先看他长什么样。怎么就首先看看蚯蚓是什么样子的,他是怎么运动的。

3、你会观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

还可以借助一些东西观察,比如:棍碰放大镜

观察的顺序可以是:

然后我们把自己的发现真实地记录。组长领记录表。

4、看记录表的要求,你能抓哪些是关键词。(可以画图,标注各部分名称真实)

5、请男士将蚯蚓轻轻放在白纸上,开始观察。

6、学生观察,教师巡视纪律,指导记录。10分钟

7、展示:看一生画的蚯蚓。画得很细致。有哪几部分,跟你标注的一样吗?两端很相似,怎样区分头尾?环带有什么用吗?可以繁殖。

8、怎样运动的?跟蜗牛一样吗?可以动作模仿。伸缩运动

9、还有什么发现吗?对刺激有反应、(二)实验蚯蚓的反应

1、蚯蚓会游泳吗?猜一猜有什么反应。

2、试一试,请女生轻轻将蚯蚓放在水中,看有什么反应。(不用担心,他不会伤害人。勇敢)

3、有什么反应?他可能会说:由此可看出:

4、观看一段视频。现在你知道蚯蚓为什么要爬出来了?

(三)课外延伸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蚯蚓的外形、运动以及反应,可是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你有什么办法?(饲养,观察,记录,交流)

新授课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所吃食物等;

2、使学生能提出问题,初步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

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蚯蚓的基本习性。

教学难点:

通过对蚯蚓习性的观察,培养学生了解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学准备:蚯蚓、学校附近的土壤、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

1、引入活动。

教师课前捉几条蚯蚓,上课时出示蚯蚓并提出问题:“认识这是什么吗?”“蚯蚓的家在哪儿?”“蚯蚓平时都吃什么?”根据回答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把握他们的学习起点,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2、提出问题和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探究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我们还有哪些问题?”就是训练学生成为敢提问、爱提问、会提问的孩子。学生在“问题银行”里存入了许多问题,但不是每个问题都适合自己研究。接下来组织学生讨论“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具备的条件选择研究问题。教材中卡通任务的对话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引导。

3、观察蚯蚓的“家”。

关于土壤的问题只有“真刀真枪地”观察和研究土壤才能得到解决。这一环节包括室外观察和室内观察两个层次,旨在创设条件让学生运用多种感

官和工具进行自主发现,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4、思考蚯蚓吃什么、蚯蚓的“脚”在哪和蚯蚓呼吸等问题。

蚯蚓生活在土壤里,那蚯蚓就是吃土吗?蚯蚓是靠什么来运动的?蚯蚓像人一样需要呼吸吗?让学生回忆之前户外的观察,通过感官的认识抽象出蚯蚓的真实生活。

5、交流与总结。

结束观察活动后,围绕“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什么?”进行交流,要引导学生把所有的发现都表达出来,以丰富事实资料。接着启发学生概括总结蚯蚓的基本习性,这里要注意不要强求孩子们的语言十分严密十分科学,教师不要代替他们作出结论。

6、最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在观察活动中所发现的新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并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后续研究活动,不仅为下面的教学创造条件,而且能够保护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增长才干。

新授课的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朗读,较准确地评价作品人物,体味人性美;

3、合作、探究学习,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特别能品味美文的语言。

4、写作短信,表述并感受浓浓的亲情。

学习方式:

朗读、品味、讨论、质疑。

学习步骤:

一、导入: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今天,让我们步入一个家庭,去感受这个四口之家浓浓的亲情。

二、朗读课文

三、课文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它是以爸爸的口吻来叙述的,谁能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给同学们讲述这个故事?

四、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奶奶、爸爸、妈妈。爸爸孝顺、有责任心奶奶仁慈和善良、爱孙子妈妈温顺明理,也孝顺我乖巧、懂事

五、请谈谈这个家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和睦,温馨。互相体谅、关爱家人。这是个互敬互爱,充满着骨肉之情的家庭。这个家庭是非常团结幸福的,他们都能顾全大局,为他人着想。

六、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把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进行讨论(提示:从关键句、关键词入手,注意语言的品味)(学生读书,圈点、勾画,讨论。每个小组可由一人记录通过讨论所形成的问题)。

七、学生把有关问题提交上来,老师归纳组合,讨论发言,共同探究。

八、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九、迁移拓展,抒写亲情,发短信给至亲。请同学们按照屏幕上的要求,以亲情为主题,发一条短信,写一段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把它发给你的亲人……

十一、结课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啊!

十二、布置作业

1、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2、读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冰心的《繁星》、《春水》。

新授课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标、志”,会认会读会写会组词。

2、认识词语:攀爬标志吸烟通行禁止请勿

3、掌握常见的标志:请勿攀爬、请勿吸烟、禁止通行。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理解识记生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以致用,会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学习。

2、掌握常见的标志:请勿攀爬、请勿吸烟、禁止通行。

教学难点:

掌握标志:请勿攀爬、禁止通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动画人物胡图图课堂引出本课内容并揭题:

像这种有箭头、图片和文字的牌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标志。

2、齐读课题2遍。

二、学习生词“标志”

1、师:生字宝宝迫不及待的想和你们做朋友了,你们愿意吗?让我们跟随图图老师来好好了解一下它们吧!

2、开火车读“标志”

男生、女生赛读“标志”

3、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们吗?

随机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补充

4、师: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让我们来听听图图老师的温馨提示吧。

5、师示范写,学生书空跟写。

6、每人独立写一遍“标志”。

7、图图老师出难题,你接受挑战吗?谁愿意做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这儿的词语呢?

三、认识常见标志

1、在超市里找标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

学生随机找,师点出相应图片

2、出示“请勿攀爬”图片

问1:这个标志有些什么颜色?红色、黑色。

问2:黑色的人在干什么?在爬楼梯。

问3:人那么大个,梯子那么小,爬起来危险吗?很危险。

问4:那为什么在中间划一道红色的杠呢?红色的杠表示不允许这么做。也就是说不可以攀爬。也就是请勿攀爬。请勿就是不可以的意思。

问5:我们一般在哪里可以看到“请勿攀爬”标志呢?

公园里的假山上贴的有;建筑工地危险的地方贴的有……

3、同理认识“请勿吸烟、禁止通行”。

4、游戏大闯关

(1)2人一组,一人说出标志名称,一人找出标志图片。

(2)连连看。

四、小结

在公共场所,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牌子,上面有一些简短的文字和符号,贴在醒目的地方,以提醒人们注意。那些就是标志。

新授课的教学设计6

目的要求

1.了解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的详写与略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弄清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个晶莹的丰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简介背景。

二.学习课后生字。

三.听录音,注意读音

四.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五.给课文分段。

全文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1自然段)

第二段(2自然段)

第三段(3—13自然段)

第四段(14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从哪里看出部队在艰难地前进?

2.讨论。“冰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说明了什么?

3.回答以上问题。

4.概括段意。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这一段。思考:除了恶劣的环境,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2.讨论:

(1)“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说明了什么?

(2)面对这些困难,将军想到的是什么?

3.回答以上问题。

4.概括段意。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布置自学思考题:

(1)将军的神态有几次变化?每次变化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

(2)说说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和穿着。

(3)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3.学生按思考题思考以上问题。

4.指名回答问题。

5.概括段意。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朗读这一段。思考: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得住考验,将军还有疑虑吗?

2.讨论:

(1)为什么“将军什么话也没说”?

(2)“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说明了什么?

(3)“那声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3.回答问题并概括段意。

五.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新授课的教学设计7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各课中的内容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在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很多内容可以同时搜集得到。在教学本单元之前,教师要安排学生根据单元准备的要求,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在每一课的教学前,根据本课的内容提取相关资料即可。对于材料的准备,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完成,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太阳系家族模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并进行交流。

情感目标:愿意合作交流;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四季交替的规律与原因,并且课前收集了有关太阳家族的资料,对本节课有了一定的认识。课前指导学生多种渠道搜集与太阳家族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将探究延伸至课外,带着问题去,带着成果来,所以对解决本节课重难点比较容易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的兴趣。利用科技视频调动学生思维。通过教师介绍,学生的探究组成。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师: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教学导入:太阳给地球带来了什么?思考、提问让学生一开始就有问题。

活动1:播放视频《太阳的形成》了解太阳形成的原因了解太阳的一些基本知识。

活动2:播放视频《太阳的形成》看、讨论太阳巨大的能量去了哪。

活动3:播放视频《太阳系的形成》看、讨论了解有关太阳系的知识

归纳小结:引导学生归纳太阳的知识。讨论对太阳能的设想。

教学流程图:

(一)检查工具,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探究阶段(教师指导)。

(三)观看视频。

(四)总结阶段(学生想法,点评)。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太阳的形成、太阳系的组成方面更多的知识。

八、帮助和总结

本课利用视频让学生对太阳的表面、能量、形成及太阳系的形成。教师的视频要选择好才能让学生更多地认识太阳的知识。

新授课的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初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能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读课文培养学生早起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早上,太阳公公醒来了,它从山顶探出半个脑袋朝下面大声喊:“孩子们,快起床跟爷爷做早操呀!小露珠、小鸟儿、小蜜蜂、丁丁、冬冬听到了,赶快爬起来跟爷爷一起做早操。同学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操的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儿歌吧!

二、感知课文,认识生字

1、老师播放课文录音,请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指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小组帮助学习。

3、指名读,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带读课文。

4、哪个小组愿意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识字的,认识了哪些字?(在学生说的同时教师相机出示这个生字的卡片,并带读几遍。)

5、“开火车”检查认字的情况。

6、给自己喜欢的字宝宝找个好伙伴组成词。

三、课堂调节,保持兴趣

播放歌曲《健康歌》,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四、读文感悟,培养语感

1、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2、小合作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各组推选一名同学参与朗读竞赛,其余同学充当评委。

3、边看画面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2、配上动作背诵课文。

二、拓展训练,培养创新

1、你能把下面四组词语连起来吗?

小露珠跳来跳去

小鸟儿滚来滚去

小蜜蜂跑来跑去

小学生飞来飞去

2、动脑筋,编儿歌

还有哪些动物会做早操呢?你能像课文那样也编一首儿歌吗?

三、指导写字

1、出示6个生字,学生认读。

2、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全班交流,总结出较好的识记方法。

3、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这些字应该怎样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教师相机教学新笔画“竖钩”)

4、描摹6个生字。

5、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辅导。

新授课的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节奏练习、学唱歌曲《郊游》、律动。

教学目标:

1、完整地聆听歌曲,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拍击节奏、倾听歌词。感受本首音乐的特点,为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达到轻松地学会歌曲。

2、练习歌曲的基本节奏并能熟练演唱。

3、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每个乐句应该带着合适的表情和情绪去演唱。

教学过程:

导入(10分钟)

同学们,现在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种子从土里钻出来,努力地生长。大地一片万紫千红,看!柳姑娘梳起了长长的辫子,在风中舞蹈。春天这么美的景致,怎能辜负?让我们去“郊游”吧!

1.今天,我们来学习歌曲《郊游》(播放音乐)请同学们认真聆听。

2.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举手回答。)

出示幻灯片总结。(欢快、跳跃)

再次聆听,感受欢快的旋律和节奏的跳跃感。

学一学。(歌曲中的基本节奏练习)(12分钟)

1、谁来跟我这样做!

师:谁来跟我这样做?

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师:哒?哒??哒哒??哒

生:跟做

师:我们?一起?拍拍?手

生:跟做

师:哒?哒??哒哒??哒

生:跟做

师:一起?跺跺?脚

生:跟做

2、有节奏地加歌词唱读。(师用双响桶伴奏)

3、跟小视频唱读歌词。

唱一唱。(12分钟)

1、播放音乐,学生自己跟唱,着重教唱难唱的乐句。

2、齐唱、分组开火车表演唱。

3、学生稍作休息,教师做课小结。

做一做。大家一起来律动!(6分钟)

让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吧!

动作要领如下:

第一段《星光恰恰恰》音乐起,学生双手叉腰,脚步跟着音乐节奏左右踏步,然后听音乐及老师的口令:1.2.3.4.5.6,拍拍手(拍手三下),如此反复。

第二段音乐是间奏,脚上和手的动作不变,加上转方向,依次向左做90度旋转,向左向左再向左,直到转回原位。

第三段动作同第一段。

在同学们动作掌握能做整齐时,教师有秩序组织全班学生围成一圈绕教室随音乐律动。

下课。伴随《星光恰恰恰》的音乐学生快乐地队走出教室。

新授课的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使简单材质经过学生的想象、组织形成较为生动具体的物象,给学生以想象和创造的极大空间,从而体验美术学习和创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在于开发学生识图与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人物表情特征,并进行美术表现。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范作)红红,你们欢迎她吗?可是,她看到我们班有位同学坐的不端正,她很不开心。(生气脸)非常好!同学们都坐端正了。红红很高兴,又恢复了笑脸。(开兴脸)

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做,玩一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课变脸。(板书)

二、做一做

要想做好这个变脸的玩具,首先要学会折出基本脸型,请看ppt。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动手折一折。请做好的同学举手。

(激励学生示范并说一说,师补充制作过程及要求。)

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示范一下?

(评价学生的作业,并进一步强化制作过程及要求。)

三、学习第二至四小节,感悟童趣

大家会折了吗?折好了脸型,我们就要试着在折纸上画出各种表情了。

那在生活中,同学们什么时候会做出各种表情呢?

过生日时,爸爸妈妈给你买了大蛋糕和你最喜欢的玩具!

你心爱的玩具被弄坏了!

(学生一起做表情,挑选一位同学上台示范。)

你可以画出这个表情吗,谁能帮她画出来?(学生板画)

老师也试着画了几个表情,请同学们看一看,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表现)

四、实践

请同学们大胆进行创作,老师看哪一位同学做的又快又好!

实践要求:折纸要整齐,折痕明显

表情生动。

五、检测

评价学生作业,对创意好的学生作业进行展评。

你最喜欢哪一个作品?为什么?

拓展学生思维:谁能给自己的玩具编个小故事?把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

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你的故事。

第二篇:如何写数学新授课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将要进行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的总体设想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它是一个系统性活动,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可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数学新授课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大致相同,包括:

课前系统部分:教材分析(教材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

课堂系统部分: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探究新知(思考、研究问题); 应用新知(抽象建构;解决问题); 小结反思(梳理知识,整体构建); 拓展延伸(深化问题,提升能力); 课后提升(布置作业)。

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反思。各环节的内容如下: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这一内容说得如何,很好的体现教师对教材理解的程度。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应该理解为这节内容在教材体系中意义,课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把握教材,然后综合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内容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这样安排的意义。这就要求不仅要描述出该教材安排在哪里,更要分析教材是基于怎样考虑将这一内容安排在这里。在分析教材安排时,应该包括包括:

(1)前面已经安排了哪些知识与技能等的基础;

(2)本内容包含了哪些内容?相关知识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与前面内容之间有何关系?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拓展或应用;

(3)该内容与后学学习的内容有怎样的联系或者在后续学习中还有怎样的发展。

2、该内容的学习需要让学生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技能或者研究方法、将发展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这些知识为学生的学习和终生发展有何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有哪些重要的意义,这一知识对人类生产、科技发展、资源环境等一个或者多个方面有何重要意义。

只有分析清楚这些内容,接下来关于教学目标的制订奠定了基础,否者教学目标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二、学情分析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是教学设计关键一步,教师应该了解本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及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已成为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2、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三、确定目标

进行数学教学设计之初,教师关注的不是“学生要学什么数学”而是“学生学过这些数学能够做什么”,这就是教学目标。它是设计者希望通过数学数学活动达到的理想状态,是数学教学设计的根本。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的依据,具有引领和指导的作用。

设定教学目标的原则

1、必须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联系。结合本课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的类型,设定学生应该运用的学习技能,认知的过程和需要应用的学习方法,可以生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必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结合。教师在设定目标时,既要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存在的认知障碍,也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3、是目标设定必须具体化、细化,具有可操作性。

四、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亦即重点知识。在每课中均处于核心的地位,具有统领性、代表性、典型性等特点。

教学难点的确定,应是知识学习与学习方法、技能的训练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最佳契合点。难点不是以知识点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尤其是学生在理解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困难等,确定本课教学的难点问题。

五、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活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就应该根据所学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来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在“做数学”和“用数学”中发展智慧与能力,教学过程和活动,是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是整个教学设计最具有操作性的一个环节。是教师组织教学的程序和环节,也是学生学习和认知的程序和环节。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还必须关注学生如何学。教学设计要适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发展的状况与需求,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

每位教师都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及采用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设计也会不尽相同。但无论怎样的教学设计,我认为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活动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学过程和活动的设计、编排,必须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依据,与教学目标相统一。

2、在设计、编排教学过程时,应根据自己所教授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必完全拘泥于教科书知识点的体例结构和编排顺序。要根据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资源,尤其是需要学生自己阅读、分析、理解的材料,一定要通过安排学生活动的方式,发挥这些资源对学生学习、认知和训练、掌握学习方法、技能的作用。

4、注意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充分考虑到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可能性。

新课导入的设计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教学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的一环,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把握得当,那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一)导入的常用教学方法

1、以旧引新,复习引入。复习与新课有联系的旧知识,引出与其密切联系的新知识,这一方法不可拖泥带水,语言应生动简洁.

2、实例分析,揭示本质。通过一定的实例,对其分析、研究、揭示其深刻的内涵和本质,从而导入新课。如:集合概念的引入、负数的导入等等。

3、问题解决,需要引入。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导入新课。

4、设障导入,引起重视。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障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而且会强化学生的感知。

5、比较分析,类比引入。通过相关或相近、相反意义的概念进行新课导入,是新授课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灵活性大,知识覆盖面广,对学生知识积累起承上启下、不断巩固和复习的作用。

6、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这种方法,不需要太多的过渡语言,直接切入新课,简洁、明了。这种直接引入课题方法的优点是:学生能明确这一节课将学的内容,将要掌握的重点、难点,以便学生从心理上引起重视。缺点是:课题引入过于生硬,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知识结构、思维品质等,不易引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新课导入的教学策略

引入新课中创设思维情境有以下几种方法:

1.巧设悬念,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向。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意向是在一定恰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如在教学相似三解形的引入时,提问学生:不过河,如何测河对岸的树高?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意向。

2.提出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导学”的中心在于引导,引在堵塞处,导在疑难处,搞好引导,能有效地促进思维状态的转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在新课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会引发学生解疑的要求。如在教学负数的引入时,提问学生:1.你有5元钱,还了2元 4 钱,还有多少钱?列式算出。2.你有5元饯,还了8元钱,还有多少钱,列式后能算出结果吗?

3.探索、发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其进行的过程中就蕴含着很好的思维情境。学生在尝试了探索、发现后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后印象深刻,学习信心倍增,从而能较快地牢固地接收新知识。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课的引入时,先让学生解五、六个一元二次方程,并引导学生列表:各个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X1、X2、X1+X2、X1·X2,并探索发现其关系。

在导入教学的设计中,还应注意:1.自然合理。导入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以一定的积累为基础。2.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聚精会神地投入进来,在情感上与教师、教材贴得更近。3.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无论在操作层面上,还是在思维层面上,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4.教师情感的投入。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才能带动学生,引起学生对整个课堂的关注。课堂练习的设计

课堂练习是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化过程。所以,课堂练习的选择是具有与课堂例题相匹配的一类化归题目.它不止让学生模仿例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化归的实践,运用化归的思想解决问题,并通过学生的反馈检验教学效果.课堂练习的选配,必须目的性明确,化归方向较明显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而且要有一定的梯度,既有让学生可直接模仿的地方,也要有例题引申化归的地方.因此要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安排课堂练习,一是通过“制错找因”,创设思维情境。在学生学完一个数学新概念或定理后,教师可以针对所讲内容设计一些较简单,又易于区分新概念的练习题,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辨清新旧知识的异同点,这类练习题可以以“是非判断,选择填空”等形式出现;练习方式可以边问边答,也可以以笔算形式进行,当堂练习,当堂讨论解决。比如在《对顶角》中,在学了对顶角定义及性质后,就可以安排如下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若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②若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它们相等,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③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通过这一组问题的师生问答,学生能进一步明确构成对顶角的两个缺一不可的重要条件:顶点相同、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对顶角相等”这一性质的理解。二是编选变式题,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三是编选的课堂练习要体现出一定的思维层次性,先直观后抽象,先易后难,梯变合理,螺旋上升。四是题型要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堂小结的设计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新课的导入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注重,但课堂小结却为不少人所忽视。往往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例行公事般的草草了事,这样难以使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得以系统概括和深化,更不能诱发学生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画龙点晴” 处,它不只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复述,更重要的是对本节课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归纳,它应使一堂课所讲知识及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化,初步形成认知结构。教师在小结时,不妨引导学生说说:“今天我们运用了哪些旧知识和已经掌握的方法进行学习的?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这样既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便于建构知识系统,又可从中得到学法指导。

在每个环节中又分别分三个部分来设计:教学环节及内容、师生行为(预设)、设计意图及教学活动评测。

我认为对教学活动的评测是教师进行活动设计不可忽缺的重要环节之一。首先,评测是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效果的检测,具有重要的衡量和指导作用。其次,客观科学的评测,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和强化,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评估与检测的设计,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围绕教学目标来检测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基本技能形成状态;二根据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程度与热情来检测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把严谨性和启示性作为检测的重要标准;三是根据教学活动过程中 学生的具体表现来肯定或纠正学生的学习行为,把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作为评价重点。四是设计和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来评价和检测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根据学科特征,数学教学活动的检测可分为:(1)数学基础知识的检测,包括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等。这类检测要渗透在每个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纠正,要求严格不留后患。(2)数学基本技能的检测,包括运算能力、判断和辩析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等。这类检测可专项设计小竞赛等活动来进行,要重视对学生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检测。(3)数学综合能力的检测,包括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角度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实际中自觉运用数学的意识等。这类检测依赖于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观察和分析,教师要随时向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和机会。

六、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撰写应避免对教学设计思路、指导思想的再次重复。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当然任何一个考虑全面的教学设计都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来自于课程目标及价值取向的多维性,来自学生主体个性差异和发展的不同性,来自课程活动的交互性和思维的发散性,也来自评价方式的动态性和数学教材的多样化。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我们在教学设计中不可能把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一切设计完美,在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出乎意料的情况与干扰。作为教师应该将其视为可利用的因素,充分利用这些不确定性赋予数学课程可持续发展的“余地”,体现数学教学设计的艺术和魅力。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优秀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轻松走进课堂, 在愉快且又适度紧张中学习(探究),又要让学生带着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走出课堂,在自由自在中研究(学习)。

第三篇:新授课教学流程

新授课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说明:教师要精心设计新课的引入,力求简明得体、富有情趣,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欲望进入学习。

二、预习检测

1、利用全体小测、教师抽测、组内互测等方式检查课前预习的情况,主要内容是文学常识或者生字词的音、形、义。

2、初步感知

学生以随笔的方式写出自己读完文章之后的认识。根据学情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感受等方面选择一个或几个方面,形成自己独到的认识和体验。起始年级可以设计成问题,例“课文哪里打动了你?”、“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等。

说明:为保证预习效果,教师可利用一节课的剩余时间或自习、早读等时间安排课上预习,待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后再留预习作业。

三、整体感知

1、自主阅读

出示读文要求,学生阅读、思考(根据文章长短安排阅读任务)。

说明:读文要求包括阅读方式的选择和关于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问题。例如,记叙文中把握线索、概括事件、梳理情节等,说明文中的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理清说明顺序等,议论文中的论题、论点、论据等,根据文体特点灵活设计。主要目的是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即“文章写了什么”。

2、交流展示

说明:根据学生自学情况教师决定交流展示方式。

四、精读细品

1、自主阅读 ① 出示思考题。

说明:思考题要少而精,必须针对本课的重难点,且不贪多,每篇课文抓住一两点即可。问题的形式可以是几个提纲挈领的“主问题”,也可以是一系列层层

深入的“小问题”。主要目的是把握文章写法、主旨等,即“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② 学生自读。

学生细读文本,独立完成思考问题。

说明:此环节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教师巡回指导、掌握学情。

2、合作探究

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在组内进行交流。

说明: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交流,切忌把“合作”变成组长的“独角戏”。

3、展示交流

教师具体明确各组展示任务,小组代表按照任务要求展示本组探究结果。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倾听,并进行互动:问难、纠错、补充。

说明:此环节中,教师要注意评价标准的设定、交流方向的把握,促进各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4、精讲点拨

在小组展示的基础上,教师围绕学习中的疑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更高层次的点拨,深入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刻感悟文章的主题。

说明:以谈话法、讲授法为主,并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把“读”作为主要的学习手段,在读中感悟、品析,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把学生个体自学、合作学习中形成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五、归纳总结

以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归纳、整理文章主旨以及在内容或写法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形成对文本的整体印象,把握学习重点。

说明:小结主要针对本课学习重难点,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六、质疑问难

学生提出在学习活动中尚不明确的疑难问题,师生互助解决疑难。

说明:通过此环节,引导学生确立“堂堂清”的学习意识,避免知识掌握的模棱两可、一知半解。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七、巩固运用

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定,有层次、有梯度,突出重点,击破难点。同时要注意基础巩固与能力提升、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阅读练习与写作训练的结合。

说明:巩固练习根据每节课的课时容量而定,可在当堂以检测的形式完成,也可以留作课外练习作业。

要点提示:

1、此流程的使用:此教学流程为阅读课流程,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灵活的增删。

2、教学目标:“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一定要首先做到心中有目标,并选择精要的教学目标。

3、小组学习:高效课堂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小组长做“老师”。小组学习策略即人为地把大班授课制变成“小班”化教学,小组长即“小班”的老师,要让小组长在学习小组内行使教师职责。

4、多媒体的作用:要把多媒体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

5、作文教学:阅读教学中可以随文进行“小写作”训练,同时教师要完善作文教学流程,抓好指导、写作、评改各个环节,做到“小作文训练经常化”、“大作文训练完整化”,变“重写轻改”为“重评重改”。

第四篇:新授课

“新授课”研究报告

“新授课”研究团队是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以冉少杰老师为组长的带领下组成的研究团队,旨在改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目标。

新授课主要目标是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由于我校班级人数较多,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教学主要弊端为:老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机会,这些都降低了课堂效果。

为改善这一状况,通过借鉴他校课改模式,“新课型”研究团队以《中庸·第二十章》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理念,提出“新课型”五要素:新课导入、博学新知、审问慎思、明辨解疑、目标达成。

下面就五要素做主要汇报:

一、新课导入:

课堂“导入”,又称“开场白”或“导课”,是课堂上正式教学的前奏,它是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的教学组织行为。

1、直接导入法:最简单的导入方式,特点“短、频、快”。

2、温故导入法:

温故导入是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准新知识的连接点,以旧知识为基础发展深化,从而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3、创设情景法: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制造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

4、兴趣导入法:是教师在授课开始之前通过多种方式(观看与本节有关科普知识、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渴求新知识方法。

5、实验导入法: 实验导入法是物理、化学、生物课等让通过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教师操作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

课堂导入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能够把心理调整到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状态,提高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博学新知:

“博学新知”是一种自律学习、主动学习。这样能提高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根本变化,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潜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责任心。

1、查阅资料法:即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增加对新知识的了解的方法。学生可查阅的资料有字典、学习报、参考书等。

2、小组讨论法:即让学生分成小组分享各自的想法、信息、知识的方法。小组讨论可以达到集思广益,知识共享的效果。

3、师生互动法:教师可以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

4、借助互联网: 借助互联网进行课前预习。

三、审问慎思:

好的问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为了保证一节课的质量,为了让课堂更加精准、实效,初步设计“审问慎思”环节由教师作为这一环节的主导,作为问题的设计者。

1、层递式提问:对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进行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提问。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2、列举式提问: 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

3、对比式提问:可以诱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共性、区别个性、加深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4、引发争论式提问: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

5、类比式提问:能帮助学生发生联想、想象,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明辨解疑的策略:

1、要注意组员之间的层次性,差异性和互补性:教师要注意组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

2、注意问题难易程度,优生带领,中下学生优先,因“生”设问:优等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带领者,除了自己积极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外,还要组织组内的成员围绕目标共同学习,归纳成员的发言要点,鼓励其他成员畅所欲言,与他们交流自己的观点,使学习小组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3、学习任务、要求要明确:教师要把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布置清楚,要让每个小组及每个人都明确自己要完成的任务。

4、时间要充足:任课教师要根据“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留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探究的时间。

5、养成良好习惯。

五、目标达成:

1、概括总结式:在一节课要结束时,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知识的脉络与主线,深化主旨,强化重点,明确关键性知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形成条理,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2、分析比较式:为了使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本质特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教师可以将新学知识的各个部分以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它们的内在联系或找出它们各自相同或不同的特点,以起到更准确、深刻理解知识的作用。

3、回顾反思式: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新知识,加强学生的记忆,巩固新知识。小结时也可以用板书,让学生归纳出有哪些知识点、重点、难点。

4、交流评价式:课堂教学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活动。同时要让学生有机会去畅谈自己的体验评价、感受和收获,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困惑和喜悦,提出建议和见解。

第五篇:于都二中高效课堂新授课教学设计

于都二中高效课堂新授课教学设计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2014.10.12 高二政治备课组 邱斌

【设定目标】

了解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多种选择;认识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双重影响;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通过学习、讨论、探究、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化现实问题的判断、比较、鉴别、概括的能力。通过对社会文化生活现状以及当代社会文化生活“喜”与“忧”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追求健康向上文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现象影响的意识价值观。

【课前预习】

学生在前一天要完成课堂预习,初步完成课本知识构建。

【教学环节】

一、教师导学(8分钟)

(一)目标引领(2分钟)

1.提出目标:

(1)了解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多种选择;

(2)认识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双重影响;(3)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2.提出问题:

(1)我们身边的文化生活具有什么特点?

(2)我们身边的文化生活为什么具有多样性的特点?(3)什么是大众文化?

(4)什么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5)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6)面对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我们该怎么做?

(二)方法引领(6分钟)3.示范演练:

问:面对文化生活出现的喜忧参半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视频【百度搜索】视频:《广电总局叫停凤姐 抵制低俗文化》

答:政府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但是光有政府的管理和引导是不够的,作为公民应该自觉抵御、拒绝不良文化影响。企业应该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统一。(补充在课本上)4.提炼方法: “三审法”

二、合作探究(25分钟)

(三)分组自学(6分钟)

(1)分解任务,提高效率(1分钟)

①从文化的角度,你认为上述现象反映了什么变化?你还能提供类似的事例吗?这些事例体现了当代文化生活的什么特点?

②广告、电视节目、报刊杂志等我们称为文化产品。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让我们目不暇接,为我们的文化生活增添无限色彩、色彩斑斓。我们的文化消费也多种选择,结合课本P86页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特点,分析是什么原因给我们带来如此斑斓色彩的文化生活呢?

③【百度搜索】(展示百度新闻首页图片)

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百度新闻网页。网络属于大众传媒。首先观察一下首页的栏目。通过栏目的内容,我们可以搜索我们需要的内容。那么思考:摄影、读书、旅游;科技;数码、游戏等搜索能够满足我们的那些需要?这些搜索为什么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可喜的变化?

④结合书本89页材料讨论问题——“经典”VS“流行”文化的价值。

搜索【百度百科】经典文化·流行文化

学生例举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的例子(2)学生自学,自我思考(2分钟)

学生根据分解的任务,结合老师提示的分析步骤和方法寻找答案。(3)小组交流,推选代表(3分钟)

学生带着各自找到的答案进行小组交流,每个小组为6人,以核心发言人为主,其他学生补充,发言代表负责记录,记下本组对所分配问题的分析思路与问题答案

(四)成果展示(6分钟)易题可述,难题板演(同时进行)

(五)合作探究(13分钟)

(1)分析点评(立足对题):

从各组发言代言的分析思路与问题答案(答题要点,答题顺序)的方面进行即时分析,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予表扬与鼓励。(2)归结错点(立足错题):

主要从解题思路、答题思路两方面从正确思路和答案中概括出其共性的东西,从错误的思路和答案中找出学生在分析此类问题时的误区,并通过廓清误区概括出解答此类问题的正确思路及答题模式。(3)找出节点(比较正反)(4)总结归纳:

①更快捷的解题思路(亮点); ②解决此类问题的误区(错点); ③解决问题的关键(节点)

三、当堂检测(10分钟)

(六)当堂检测

1.检测实施(6分钟)

1.我们要讲的“文化 ”,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自然科学 ③技术 ④语言、文字 ⑤选举人大代表 ⑥企业的生产和广告推广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2.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②参加学校运动会 ③参加演讲会、辩论赛 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 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⑥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⑦参加合唱团、舞蹈队 A.①③⑤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②④⑤⑦ D、①②④⑥⑦

3.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 D.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 4.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讲的“ 文化”是()A.广义上的“文化”,与“文明 ”的含义相近B.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C.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上的“文化”

D.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 ”,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 2.检测分析(4分钟)

(七)课后提高(2分钟)

作业一:针对错点布置作业。主要以《导与练·课后作业》、《课时达标》为主。作业二:梳理答题思路及自行纠错

下载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授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新授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读音、节奏,熟练朗读课文。 2.疏通文义。 3.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学写排比论据。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时掌握一定的文言文......

    化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化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一、出示目标 引导自学 出示目标可以是教学目标,自学提纲等。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以及应达到的要求,此处应注意三点:一是导入要激发学生兴趣,方式有故事......

    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一、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理论依据 新授课是教学全过程中最重要的课型,是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知识的关键。马列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获得知识有两种途径......

    生物新授课教学模式

    新郑二中分校高二生物组 构建模式提高效率 作为一名教学经验并不丰富的青年教师,教学模式概念模糊,教学随意性很大。因为没有一个可操作的模式去规范,课堂教学不规范、课堂效率......

    数学组新授课教学模式

    高一数学新授课“六环节”教学模式 一、课堂基本模式: 复习及引入——创设情景(新知形成)——新知应用——实战演练——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二、具体实施 1、复习及引入:根据......

    高中生物新授课教学模式

    新授课教学模式 一、教学流程 二、操作要义 (一)情景导入 利用情景导入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愉快地接受探究课题。 1.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

    历史知识新授课教学体会

    历史知识新授课教学体会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是新的课改......

    高中化学新授课教学流程

    二、高中化学复习课教学流程 “213高效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了教受制于学、学受导于教的思想,重视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基于此,复习课教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