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知道水的三种基本形态和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即温度的变化,加热和降温)。
2、能够用加热和降温的符号将生活中见到的几种自然现象进行转换。
3、通过实验和动手操作,产生对水的三种形态变化的探索兴趣。
活动重点:
知道水的三种基本形态和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
活动难点:
能够用加热和降温的符号将生活中见到的几种自然现象进行转换。
活动准备:
冰块、水、水壶、PPT、操作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认识水的三种基本形态。
教师出示教具,帮助幼儿认识水的三种基本形态:液体、固态、气态。
教师小结:我们回忆一下,水在自然界以三种基本形态存在,固态、液态、气态。那它们之间可以转换吗?可以的,接下来,我们了解水的'三种基本形态变化的条件。
二、基本部分,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
教师出示PPT讲述:
1、液体变气态(加热)气态变液体(降温)
2、气态变固态(降温)固态变气态(加热)
3、固态变液体(加热)液体变固态(降温)
三、活动操作。
1、操作卡片,练习三态变化的条件。
2、讲述《雪孩子的故事》。
师:今天我们认识的水的三种基本形态及相互变化的条件。那么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云是液体还是固态呢?我们把这个问题记录在问题集合板上,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探寻这个答案,下次来的时候我们再把它的答案写在板块的后面。
活动延伸:
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答案:为什么深秋初冬的时候会出现霜呢?
第二篇:《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学生身边很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的三态变化,通过想象、思维、讨论交流归纳概括出分子的基本性质。目的是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物质世界的微粒观,为后面学习化学变化的实质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和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
2、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通过对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学会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看待物质,形成物质世界的微粒观。
教学重点: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了解了物质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但不能自发的从微观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本质的探究冲动还有待激发。所以,要从学生生活和已有知识基础上,设置情境,激起思维,交流碰撞,释放潜能,形成共识。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猜想分析、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表达概括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交流意识与协作精神。努力将一些枯燥和晦涩难懂的问题寓教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直观生活情境中。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大海、河流、冰棱、露珠、雨雪、白云等美丽变换的自然风景图片 提出问题:
1、这是谁不断变换身姿为我们呈现出如此美妙、壮丽的自然风光?
2、当你陶醉于这样的美景之中,有没有想过水如此多姿仅仅缘于水能发生什么变化?
3、你有没有进一步想过:水为什么会有三态变化?
设计意图:未知来源于已知。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创设情境和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的冲动,学习内容自然呈现。
一、水的三态变化
过渡:要弄清水为什么有三态变化,就要进入微观世界进行探讨。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从微观讲,水是由什么构成的?
当水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出了问题,思维有了起点和依据,迈出了探究的 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明确构成固液气三种状态的分子间的距离是不同的,状态变化的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而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没有改变。提出问题:很显然,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化水的状态就改变,让我们猜一猜是什么 原因使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播放冰、水、水蒸气相互转化的微观过程示意动画。交流总结:水为什么会有三态变化:
水分子的能量改变→水分子运动速率改变→水分子间间隔改变→水的状态改变 描述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微观过程。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和动画,将宏观知识微观化,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挑战自我:从微观上解释:
1、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2、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会有许多水滴滴下。
设计意图: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还要让学生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其过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分析表达能力,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过渡:了解了水三态变化的微观过程后,你对水分子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生思考总结:水分子很小、水分子在不断运动、水分子间有间隔。
提出问题:很多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的,这些物质也有三态的变化,那这些物质的分子是否也具有相似的性质?学生猜想。实验(体会与验证):
1、品红在水中扩散(教师演示)2、50毫升酒精与50毫升水混合(学生演示)生描述现象并加以解释。
交流总结:事实上,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也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你能举出几例吗?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和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不仅是水分子,其他分子也是不断运动、分子间也有间隔,分子具有相似的性质,使学生学会“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课堂小结:
随着各个探究活动的结束,让学生闭上眼睛,从知识、思维方法、情感方面,对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对知识形成过程中使用的思维方法进行新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我思我获”,发展学生智慧,然后交流,畅谈收获!
在线测试:见学案
布置作业:仔细观察课本P33水的天然循环路线,设想你是大海中的一个水分子,你和你的小伙伴是怎样参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的,以“一个水分子的经历”为题写一篇科学小作文。
设计意图: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更深入的体会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将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应用、拓展、延伸,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三篇: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
第7课 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57—5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3.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教学重点:
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教学难点:
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模式 课前准备:
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
全班: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关于温度和水的知识,谁来说说我们学习了水有哪几种形态?分别是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气态、液态和固态)
3.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就一起来探究水的三态变化(课件揭题并板书)4.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水的液态和气态、固态和液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们同学们还记得是怎么转化的吗?
5.同学们对过去学的知识都没有忘,老师很高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水在自然界当中各种形态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水形态变化的名称、状态和产生的季节或一天中的什么时候见到等问题。)(板书归类。)
资料:
云:水蒸汽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的小水滴。雾:水蒸汽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低空。露:水蒸汽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高空 霜:低空的水蒸汽在0℃以下受冷凝固成的冰晶 雪:高空的水蒸汽在0℃以下受冷凝固成的冰晶。冰:水在温度下降到0℃以下受冷凝固成的冰晶。雨、露:都是出现在夏季,露主要出现在夏季的早晨
冰、雪、霜:都是出现在冬季,霜在北方一般是在霜降10月23日(二十四节气)之后的早晨出现,而冰是在温度低于0℃就会出现结冰,雪条件更苛刻些当然大的前提就是温度低于0℃
雾:一年四季都有,最多出现在冬天。冷空气过后,雨雪风停,都有出现雾的可能
霾: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冰雹: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6.原来水在自然界有这么多的形态呀!结合我们之前复习的内容,还有刚才水的各种形态同学们有哪些疑问?学生质疑。
(二)教师归纳总结,出示自探提示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出示自探提示)
1.自然界中水的这些形态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 2.什么原因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三)学生自学课本57—58页
二、解疑合探(17分钟)
1.蓝蓝的天空中总是飘着几朵(白云),那么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云是怎么形成的呢,谁能看着图试着说一说?(找2-3名学生,说的好,给奖励。课件出示云的形成及条件)同学们说的真好,像个小科学家。老师呀也想知道自然界中其他的水的形态是怎么变化的,你们能举一反三,帮助老师解答吗?
2.出示小组合作要求。3.学生汇报,课件出示。(预设也许霜和雪学生不一定回答得出,播放视频)4.现在我们知道了,学生齐读。
那么水可不可以从液态变为气态、固态变为液态、固态变为气态呢?你能举例说明吗?
5.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完善了水的三态变化图,知道了水的三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们之间既可以相互循环,又可以依次循环。那么,你们知道了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呢?(温度的变化)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课讲到这里,看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或者,你还想知道什么问题呢?
2.老师有一个问题,找个同学读一下,谁能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结合,老师这幅示意图,大胆的说一说?(学生汇报)
四、运用拓展(8分钟)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
2.预设:老师这里准备了几道题,看看谁答得又快又好。(出示练习题)3.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分别指名说)板书设计:
7.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篇:大班教案 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变化,知道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冰;
2.那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水的三态变化。
3.用多种感觉和体验水的变化的有趣和好奇。
活动准备:电热水壶一个、2人一块冰
活动过程:
*小实验:水→蒸气:在孩子共同关注下,观察烧开水,水和蒸气互变现象,看看电热水壶口往外冒气时,把一个盘子放在壶口上会发生什么现象,观察蒸气凝成的小水珠。蒸气→水:看看盘子上有什么,小朋友可以把手掌触摸蒸气感受手的潮湿。
*让孩子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冰块,感知冰的特性,说一说冰块放在手心有什么感觉,你能拿冰块多久,看看冰块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小朋友很喜欢冰块,这些冰块被小朋友玩到融化了,你们回家可以做许多式样的冰块:彩色冰块、豆豆冰块、模型冰块……
活动延伸:
*孩子非常喜爱冰棍,由此引导孩子去探索冰凝固和冰融化的奥秘,既能染孩子进一步了解、感知冰的特征,有能满足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家园互动。
*小朋友回家做冰块玩。
活动过程的对话:
孩子们看到老师准备电热水壶,又打了水,都围起来看。
荣一郎说:“水是软软的。”小实验开始了,插电加热,很快水开了。
陈 新说:“水壶唱歌了。”
张俊骞说:“水壶的嘴巴冒气了”。
老师说:“水壶的嘴巴冒气了,这个现象我们叫它什么?”
有小朋友说冒烟、有小朋友说烧开水,蓝钧说是小乌龟,与水联系上了。
思考过程的观察记录
黄 劲说:“水蒸气。”在孩子共同关注下,观察烧开水,水和蒸气互变现象,看看电热水壶口往外冒气时。黄 晨把手放进蒸气上:“我的手湿湿的。”
有几个小朋友好奇也来试试,老师把一个盘子放在壶口上发生什么现象?看看盘子上有什么,盘里有许多水珠。小朋友可以把手掌触摸蒸气,感受水的变化。老师打开窗,水蒸气出去了,去哪儿?变成什么?有小朋友说,找它的好朋友玩。只要黄 劲说到天空变成白云了。
潘子健说怎么会变成冰呢?
感受冰块的冰冷:
孩子每2人一块冰,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冰块,感知冰的特性,说一说冰块放在手心有什么感觉,你能拿冰块多久,小手冻得受不了,一个个做鬼脸。
看看冰块变化?慢慢地融化了。老师告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冰在0度凝固,温度升高了冰块会融化的。陈炫昊玩冰块后,手冰凉的,调皮的故意去摸摸老师的手,看到老师被冻吃惊的样子,觉的他自己胜利了。小朋友很喜欢冰块,这些冰块被小朋友玩到融化成水了,还依依不舍。
怎么会变成冰呢?请大家回去放水到一个容器内,放进冰箱里,一段时间,就做成冰块了。
评价:孩子非常喜爱冰棍,由此引导孩子去探索冰凝固和冰融化的奥秘,既能让孩子进一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过程,用多种感觉和体验水和蒸气互变的有趣过程,又感知冰的特征,又能满足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家园互动。
大班科学教案:彩色的阳光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光有不同的颜色组成,知道阳光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
2、探索观察七种颜色的方法,并通过涂色表现自己的发现。
3、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镜子人手一面,多棱镜每组一面。
2、装水的玻璃瓶若干,水盆4~5个。
3、画纸和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看阳光,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吗?我们一起看一看窗外的阳光吧!
师:你们看到的阳光是什么颜色的?(个别幼儿说一说)阳光真的像你们说的是这种颜色吗?
二、了解探索阳光的材料。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看看它们是谁呀?(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用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幼儿自由交流)
三、利用材料探索阳光的颜色。
1、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亲自动手探索发现七彩的阳光。
探索一,将水盆放在阳台上,给每个小朋友一面小镜子,让幼儿将小镜子斜放在水里,玩一玩,看一看能发现什么?随即交流自己的发现。
探索二,让幼儿看一看阳光下的玻璃瓶,还能发现什么?幼儿自由交流后在集中交流。
探索三,引导幼儿利用多棱镜观察阳光,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引导幼儿继续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与幼儿一起得出结论:阳光是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组成的。
四、引导幼儿用油画棒记录阳光的颜色。
师:小朋友今天真能干,自己在玩中发现了太阳的光芒是七彩的,我们一起来画个七彩的太阳宝宝吧!
幼儿进行涂色活动,活动完成后,让幼儿自由交流欣赏。
第五篇:大班科学教案: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活动目标:1.了解水的变化,知道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冰;2.那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水的三态变化。3.用多种感觉和体验水的变化的有趣和好奇。活动准备:电热水壶一个、2人一块冰活动过程:*小实验:水→蒸气:在孩子共同关注下,观察烧开水,水和蒸气互变现象,看看电热水壶口往外冒气时,把一个盘子放在壶口上会发生什么现象,观察蒸气凝成的小水珠。蒸气→水:看看盘子上有什么,小朋友可以把手掌触摸蒸气感受手的潮湿。*让孩子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冰块,感知冰的特性,说一说冰块放在手心有什么感觉,你能拿冰块多久,看看冰块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小朋友很喜欢冰块,这些冰块被小朋友玩到融化了,你们回家可以做许多式样的冰块:彩色冰块、豆豆冰块、模型冰块……活动延伸:*孩子非常喜爱冰棍,由此引导孩子去探索冰凝固和冰融化的奥秘,既能染孩子进一步了解、感知冰的特征,有能满足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家园互动。*小朋友回家做冰块玩。活动过程的对话:孩子们看到老师准备电热水壶,又打了水,都围起来看。荣一郎说:“水是软软的。”小实验开始了,插电加热,很快水开了。陈新说:“水壶唱歌了。”张俊骞说:“水壶的嘴巴冒气了”。老师说:“水壶的嘴巴冒气了,这个现象我们叫它什么?”有小朋友说冒烟、有小朋友说烧开水,蓝钧说是小乌龟,与水联系上了。思考过程的观察记录黄劲说:“水蒸气。”在孩子共同关注下,观察烧开水,水和蒸气互变现象,看看电热水壶口往外冒气时。黄晨把手放进蒸气上:“我的手湿湿的。”有几个小朋友好奇也来试试,老师把一个盘子放在壶口上发生什么现象?看看盘子上有什么,盘里有许多水珠。小朋友可以把手掌触摸蒸气,感受水的变化。老师打开窗,水蒸气出去了,去哪儿?变成什么?有小朋友说,找它的好朋友玩。只要黄劲说到天空变成白云了。潘子健说怎么会变成冰呢?感受冰块的冰冷:孩子每2人一块冰,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冰块,感知冰的特性,说一说冰块放在手心有什么感觉,你能拿冰块多久,小手冻得受不了,一个个做鬼脸。看看冰块变化?慢慢地融化了。老师告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冰在0度凝固,温度升高了冰块会融化的。陈炫昊玩冰块后,手冰凉的,调皮的故意去摸摸老师的手,看到老师被冻吃惊的样子,觉的他自己胜利了。小朋友很喜欢冰块,这些冰块被小朋友玩到融化成水了,还依依不舍。怎么会变成冰呢?请大家回去放水到一个容器内,放进冰箱里,一段时间,就做成冰块了。评价:孩子非常喜爱冰棍,由此引导孩子去探索冰凝固和冰融化的奥秘,既能让孩子进一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过程,用多种感觉和体验水和蒸气互变的有趣过程,又感知冰的特征,又能满足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家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