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
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1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为科学课程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比如我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欲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四年级学生学习认真,积极性高。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特点。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更爱动手和说话。通过观察,学生对理科课程的知识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能力不强。这学期要加强教学,在科学课堂的常规培养、科学学习的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取得进步。
二、教材分析:
1、该卷的内容:
《科学》年级上册由五个单元组成:“动物与运动”、“位置与运动”、“力量与运动”、“白天与黑夜”、“交通”。本教材将在初三第一册和第二册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强科学探究能力。本教材以“运动”为主线,通过学习与运动相关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的世界,从而为下学期学习“改变世界”打下基础。
2、本单元的目标:
(1)动物的运动
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观察和模仿动物运动的各种方式,逐步养成坚持合理体育锻炼的习惯,通过类比推理分析动物身体结构与运动功能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设计仿生产品。
(2)位置和运动
通过学生对各种活动的体验,可以选择参考物体,定性描述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了解地图图例,帮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用简单的工具测量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不同时间的距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力和运动
探索力与运动的关系,体验各种力的不同结果,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白天和黑夜
通过观察、实验和查阅数据,帮助学生理解与地球运动相关的现象。帮助学生探究太阳和阴影的关系,昼夜交替的现象和原因,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历程。
(5)运输
鼓励学生对常见车辆进行分类,通过收集数据了解车辆的发展史,认识到科技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大胆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以大师的精神分析生活中的交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教学重点:
重视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培养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生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思考和个人实践,在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
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点: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在本册的活动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3、要求学生不仅观察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
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2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工作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校为家,从小事做起,再接再厉,同心协力,努力认真做好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继续发扬“团结合作,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把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
二、工作目标:
以教育教学为工作重点,并以“科研兴教”、“变教书能手为教育专家”为目标,努力为提高本班的数学教学质量而奋斗、机智、耐心地工作。
三、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标准》的要求与本班学生的特点,教学中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虽然,在教材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直观形象的素材,以便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但毕竟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材中所揭示的数学知识的难度在逐步加深。因此,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是十分重要的。
(二)关注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重要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对一个新的知识的出现,要力求让学生体会到它是如何产生的,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对一个连续发展的知识,应结合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教学。
(三)提供独立探索问题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目标,为将这一目标落实到每个单元的教学中,不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的内容,教材中都需提供学生可以开展探索活动的题材。当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除了课堂上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共同探索的活动方式外,也应适当地安排一些个人独立探索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随后再开展小组交流、讨论。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用书安排了一些教学案例片段及点评,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进行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3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遵循四个“有利于”思想,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态度分析
四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兴趣会随之减弱。尤其从这学期开始,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所以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是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与加拿大Lingo Media国际集团合作编写的一套全新的小学英语教材。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供小学6年级的学生使用。本册教材的特点是:
1、强调语言运用。
2、注重能力培养
3、突出兴趣激发
4、重视双向交流
5、融合学科内容
6、重视灵活扩展
7、实现整体设计。
本学期使用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英语(第四册)》(PEP PRIMARY ENGLISH STUDENTS’ BOOK 4),本册教材分为六个单元,两个复习单元。本册教材强调语言的运用,注重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兴趣的激发,重视双向交流,融合学科内容,重视灵活扩展,实现整体设计。
四、教学目的任务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初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整洁、规范。
6、养成响亮清晰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认真模仿语音、语调,以培养语感。
7、能在完成某个任务(如涂色,小制作)的过程中学会相关的词句,并且培养动手能力。
8、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五、教材重点难点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初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整洁、规范。
六、主要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将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七、课时安排
略
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4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4人,他们大多数年龄在10——11岁之间,他们身心健康,活泼可爱,接受知识的能力强,。由于科学接近生活,大多数同学对科学很感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抓住学生新奇、爱动的特点,创设多种观察实验的情景,多给学生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实验中发展智力和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班内的优秀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能及时完成,能大胆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些同学学习方法得当,模仿能力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表演能力强,成绩突出。
中等生同学好动,欠细心,但能认真刻苦学习,成绩良好。
学困生:有部分同学大脑比较灵活,但缺乏吃苦精神,他们有好玩的思想,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不刻苦,学习成绩较差。
针对以上情况,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搞好优生优培和困难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大面提高教学成绩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25课,分为五个单元。
“变化的世界”是全册的起始课,目的是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变化现象的兴趣,感受自然界中各种变化的奇妙。同时也突出本学期以获取资料、设法记录各种变化的能力为训练重点。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心天气变化,利用自己建立的“小小气象站”观测、记录天气变化,并坚持做长期天气观测,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分析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中培养学生坚持长期观测、研究天气变化规律的兴趣和能力。
第二单元,“物质的状态”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帮助学生发现、判断物质的状态及各种状态物质的特点,如水的三态变化,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科学结论的能力。
第三单元“生长与变化”为学生提供了亲历种植、饲养的机会,在观察、测量、记录生物生长过程和主要变化等活动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生物生长的资料,利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发现。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生命的伟大和宝贵。
第四单元“有趣的变化”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变化现象提出疑问,帮助学生利用实验探究一些物体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发现物质的变化过程有的是可逆的,而有的是不可逆的,鼓励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第五单元,农业与技术是本册书的结束单元,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发展,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农业技术发展带来的好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畅想未来农业,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和能力。
“展示会”是全册书的总结,围绕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设计了一个较完整的设计、布置、展示活动。目的是通过整理本学期对“变化的世界”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总结、归纳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从小养成良好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学会自己确定标准,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统。并通过展示与同学交流,达到分享学习成果的目的,从而充分体会成功学习的乐趣。展示会活动,也是对学生本学期学习效果的一次较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应分别从活动组织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概念系统掌握三个方面,对各小组给予综合评价。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学习,帮助学生: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事物变化的信息,利用简单工具(包括自制的)对一些变化进定量的测量;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气、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通过分析数据或图表,找出变化的规律;能通过亲历各种活动,搜集各种变化现象的有关资料,并尝试探究、解释变化的原因。
2、能从自己日常生活入手,仔细观察周围常见的变化,并有兴趣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愿意参与同学进行分工、合作,体验讨论与交流的乐趣;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或实验结果;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的体验;能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完成设计任务。
3、能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变化,列举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能描述植物、动物、人生长发育的过程和主要变化,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的区别;能说出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通过实验发现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能说出有一类变化仅仅是形态的变化,不会产生新物质;而有一类变化则不仅是形态的变化,还会产生新物质。
4、能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变化的现象和问题,如热胀冷缩、去锈、去污;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气预报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本学期教学重难点及奋斗目标奋斗目标:
本学期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力争使70%的学生进入优秀之列,100%的学生及格,期末成绩位列全街道同课前五名。
三、教学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措施:
本册教材主要是围绕“运动与变化”这一组统一概念设计编写的,即四年级(上册)围绕“运动”、四年级(下册)围绕“变化”统整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因此在进行本册教学时要通过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的分析,帮助学生初步体会自然界是变化的,变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教学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3、加强观察、实验、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用。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5、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加强直观教学,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6、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7、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5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任教的四年级,共有学生42人。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还比较好。对本班的学生,我认为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5、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五、教学进度安排:
1、四则运算(5课时)
2、观察物体(二)(1课时)
3、运算定律(7课时)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9课时)
5、三角形(5课时)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课时)
7、图形的运动(二)(2课时)
8、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3课时)
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
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6指导思想: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47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9人。学生们比较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有良好的课堂记录习惯。但是,部分孩子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这部分学生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特别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常常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许多学生的作业态度不够端正。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教材内容: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教材分析: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二篇:四年级课程的教学设计
四年级课程的教学设计
四年级课程的教学设计 1
一、本课说明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用“wps文字“软件进行简单文字处理的基础知识,以及电脑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表格在文档中的作用,表格的组成,以及插入表格、在表格中输入内容的操作。通过本课的学习,可激发学生对表格制作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制作电子报刊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
1、知识性目标
了解表格和单元格,学会插入空白表格和输入内容。
2、技能性目标
演示课程表的制作过程,学生自己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要熟练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巩固快速输入文字方法技巧。
3、情感性目标
让学生学会表格制作知识和输入文字的技巧,激发学生学习表格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制作课程表的过程中,理解表格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插入空白表格;
(2)在表格单元格中输入内容。
2、教学重点
(1)插入空白表格;
(2)在单元格中移动光标位置。
四、教学准备
本课的光盘素材资料:同学录.wps、座位表.wps、课程表.wps等分发到学生机上。
五、教学过程
1、展示作品、激发兴趣。
(屏幕展示学生本学期的“课程表”)同学们这个表中的上课内容好像是哪个班的呀?
学生观察、汇报。
对,是我们班的课程表,同学们想不想在“wps文字”软件中制作出我们的课程表呢?今天啊,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文档中插入空白表格,输入相关的课程名称。
2、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插入表格;
教师演示讲解(根据本班的课程安排,插入空白表格,输入课程名称,并保存。)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帮助。
(2)指导学生在表格中输入课程内容。
教师演示讲解(指导学生用鼠标或键盘将光标移到表格空格中,输入表格内容,遇到相同内容时,用“复制”、“粘贴”的办法快速输入。)。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小组之间相互帮助)。
3、巩固练习。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课的“试一试”。
展示学生完成情况,全班交流心得。
4、总结评价。
教师总结后,小组同学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和作品完成情况对书中的“评一评”打上星星。
四年级课程的教学设计 2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工作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校为家,从小事做起,再接再厉,同心协力,努力认真做好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继续发扬“团结合作,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把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
二、工作目标:
以教育教学为工作重点,并以“科研兴教”、“变教书能手为教育专家”为目标,努力为提高本班的数学教学质量而奋斗、机智、耐心地工作。
三、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标准》的要求与本班学生的特点,教学中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虽然,在教材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直观形象的素材,以便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但毕竟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材中所揭示的数学知识的难度在逐步加深。因此,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是十分重要的。
(二)关注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重要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对一个新的知识的出现,要力求让学生体会到它是如何产生的,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对一个连续发展的知识,应结合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教学。
(三)提供独立探索问题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目标,为将这一目标落实到每个单元的教学中,不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的内容,教材中都需提供学生可以开展探索活动的题材。当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除了课堂上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共同探索的活动方式外,也应适当地安排一些个人独立探索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随后再开展小组交流、讨论。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用书安排了一些教学案例片段及点评,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进行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四年级课程的教学设计 3
一、本课说明
本课是在表格初步制作之后的艺术加工,能够培养和体现学生审美观点及实际动手能力,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信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将会激发学生巨大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完成自我设计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学习目标
1、知识性目标
熟悉各种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的使用,理解它们的作用,从而对表格的文字进行一定的修饰;另外,要让学生掌握设置表格边框的颜色、线条以及填充表格底纹的方法。
2、技能性目标
学会熟练设置表格的文字格式,设置表格的边框和填充底纹颜色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3、情感性目标
能够感受美、鉴赏美,体验自我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积极向上的品质;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设置表格单元格中的文字格式;
(2)设置表格边框的颜色、线型和填充底纹效果。
2、教学难点
(1)根据需要,选择并设置不同单元格的边框色和线型;
(2)根据需要,选取中并填充不同单元的底纹效果。
四、教学准备
上一节课制作的课程表、水电费统计表、本课美化后的课程表。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复习表格编辑操作,运行“wps文字”软件,打开上节课做好的表格,问:“如何给这个课程表加斜线表头、插入行、对齐单元格文字?”
学生操作、演示过程,并口叙操作过程。
屏幕展示:展示课程表美化前后的对比画面。
问:你认为哪一效果比较好?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汇报。
教师将学生汇报总结(字形、字号、字色的改变是为了醒目、突出重点:表格边框的样式、颜色、粗细的改变是为了美观和个性化;底纹的改变是为了使表格生动、美观、醒目。)。这节课学习内容就是如何对表格进行美化。
2、新授
A、设置表格单元格中的文字格式
教师演示讲解、学生观察;
提出学习任务:设置表格中的单元格文字格式;
学生参考教材自主探究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学生示范。
B、指导学生设置表格;
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观察。(提醒学生注意:设置表格或单元格边框之前,都必须先选定表格的整体或局部。)
学生动手实践。
教师巡视指导后,请学生示范操作过程。
C、指导学生设置底纹;
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观察。
学生动手实践。
教师巡视指导后,请学生示范操作过程。
3、练习
打开上一节课的“水电费统计表“文件,做教材中的”试一试“的两个题目。
学生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帮助。
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全体评价。
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收获,在教材中的“评一评“中画上星星。
四年级课程的教学设计 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遵循四个“有利于”思想,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态度分析
四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兴趣会随之减弱。尤其从这学期开始,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所以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是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与加拿大Lingo Media国际集团合作编写的一套全新的小学英语教材。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供小学6年级的学生使用。本册教材的特点是:
1、强调语言运用。
2、注重能力培养
3、突出兴趣激发
4、重视双向交流
5、融合学科内容
6、重视灵活扩展
7、实现整体设计。
本学期使用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英语(第四册)》(PEP PRIMARY ENGLISH STUDENTS’ BOOK 4),本册教材分为六个单元,两个复习单元。本册教材强调语言的运用,注重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兴趣的激发,重视双向交流,融合学科内容,重视灵活扩展,实现整体设计。
四、教学目的任务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初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整洁、规范。
6、养成响亮清晰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认真模仿语音、语调,以培养语感。
7、能在完成某个任务(如涂色,小制作)的过程中学会相关的词句,并且培养动手能力。
8、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五、教材重点难点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初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整洁、规范。
六、主要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将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七、课时安排
略
四年级课程的教学设计 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4人,他们大多数年龄在10——11岁之间,他们身心健康,活泼可爱,接受知识的能力强,。由于科学接近生活,大多数同学对科学很感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抓住学生新奇、爱动的特点,创设多种观察实验的情景,多给学生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实验中发展智力和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班内的优秀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能及时完成,能大胆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些同学学习方法得当,模仿能力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表演能力强,成绩突出。
中等生同学好动,欠细心,但能认真刻苦学习,成绩良好。
学困生:有部分同学大脑比较灵活,但缺乏吃苦精神,他们有好玩的思想,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不刻苦,学习成绩较差。
针对以上情况,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搞好优生优培和困难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大面提高教学成绩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25课,分为五个单元。
“变化的世界”是全册的起始课,目的是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变化现象的兴趣,感受自然界中各种变化的奇妙。同时也突出本学期以获取资料、设法记录各种变化的能力为训练重点。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心天气变化,利用自己建立的“小小气象站”观测、记录天气变化,并坚持做长期天气观测,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分析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中培养学生坚持长期观测、研究天气变化规律的兴趣和能力。
第二单元,“物质的状态”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帮助学生发现、判断物质的状态及各种状态物质的特点,如水的三态变化,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科学结论的能力。
第三单元“生长与变化”为学生提供了亲历种植、饲养的机会,在观察、测量、记录生物生长过程和主要变化等活动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生物生长的资料,利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发现。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生命的伟大和宝贵。
第四单元“有趣的变化”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变化现象提出疑问,帮助学生利用实验探究一些物体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发现物质的变化过程有的是可逆的,而有的是不可逆的,鼓励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第五单元,农业与技术是本册书的结束单元,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发展,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农业技术发展带来的好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畅想未来农业,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和能力。
“展示会”是全册书的总结,围绕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设计了一个较完整的设计、布置、展示活动。目的是通过整理本学期对“变化的世界”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总结、归纳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从小养成良好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学会自己确定标准,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统。并通过展示与同学交流,达到分享学习成果的目的,从而充分体会成功学习的乐趣。展示会活动,也是对学生本学期学习效果的一次较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应分别从活动组织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概念系统掌握三个方面,对各小组给予综合评价。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学习,帮助学生: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事物变化的信息,利用简单工具(包括自制的)对一些变化进定量的测量;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气、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通过分析数据或图表,找出变化的规律;能通过亲历各种活动,搜集各种变化现象的有关资料,并尝试探究、解释变化的原因。
2、能从自己日常生活入手,仔细观察周围常见的变化,并有兴趣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愿意参与同学进行分工、合作,体验讨论与交流的乐趣;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或实验结果;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的体验;能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完成设计任务。
3、能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变化,列举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能描述植物、动物、人生长发育的过程和主要变化,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的区别;能说出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通过实验发现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能说出有一类变化仅仅是形态的变化,不会产生新物质;而有一类变化则不仅是形态的变化,还会产生新物质。
4、能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变化的现象和问题,如热胀冷缩、去锈、去污;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气预报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本学期教学重难点及奋斗目标奋斗目标:
本学期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力争使70%的学生进入优秀之列,100%的学生及格,期末成绩位列全街道同课前五名。
三、教学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措施:
本册教材主要是围绕“运动与变化”这一组统一概念设计编写的,即四年级(上册)围绕“运动”、四年级(下册)围绕“变化”统整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因此在进行本册教学时要通过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的分析,帮助学生初步体会自然界是变化的,变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教学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3、加强观察、实验、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用。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5、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加强直观教学,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6、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7、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四年级课程的教学设计 6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任教的四年级,共有学生42人。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还比较好。对本班的学生,我认为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5、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五、教学进度安排:
1、四则运算(5课时)
2、观察物体(二)(1课时)
3、运算定律(7课时)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9课时)
5、三角形(5课时)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课时)
7、图形的运动(二)(2课时)
8、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3课时)
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
四年级课程的教学设计 7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四个单元、14个活动主题和一个研究课题,主要综合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我是中国人”、“我与学校”、“我的家乡”、“走近世界”中的教学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正确搜集整理信息、独立观察及合作探究,在提高他们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使他们懂得自己与同学、朋友间要相互尊重,建立真正的友谊;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初步了解有关祖国和世界的地理常识;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了解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懂得遵守交通法规。感受祖国地域辽阔和灿烂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体会科技技术能为人类造福。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的道德观、价值观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助人,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合作,体会合作的好处;初步形成正确的友谊观;学会交流和沟通技巧,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正确面对欺负和威胁,敢于抗争。使他们懂得自己与同学、朋友间要相互尊重,建立真正的友谊;关心集体爱护集体。
2、初步了解有关祖国和世界的地理常识;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了解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懂得遵守交通法规。
3、感受祖国地域辽阔和灿烂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体会科技技术能为人类造福。
四、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5名,其中男生人,女生人。通过了解,本班学生普遍热爱劳动、团结班集体、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有不少可以帮助老师的得力助手。部分学生在对待学习、生活的态度上存在消极、不勇敢、不自信的现象。针对以上现象,将通过循序渐进、合理利用、因势利导等方式进行改善和提高。
五、课堂教学计划
(一)教学要求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二)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追逐教育教学最前沿意识,树立现代化的育人观和人才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课改需要。
2、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我会抓紧点滴时间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的知识,让读书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充实自己。同时通过网络、媒体,开阔眼界,争取完善自己,创新自己,做到终身学习。
3、多反思、多总结。每节课后进行自我反思,以提高业务素质,从“保守的经验型”教师转向“开拓的创新型”教师,同时总结自己教学工作中的成败,以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4、确立研究课题:如何使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并进行研究。
四年级课程的教学设计 8
一、本课说明
本课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对刚建立的课程表进行编辑,包括绘制表格斜线表头、插入空行、对齐表格的文字。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知道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对表格进行各种编辑调整,使课程表越来越好看。
二、学习目标
1、知识性目标
了解表格的单元格的多种对齐方式,熟练选中表格的单元格、行和列。
2、技能性目标
掌握在表格中绘制表格的斜线表头的方法,能够在表格中插入和删除行,会设置表格单元格的对齐方式。
3、情感性目标
通过对编辑课程表的基本方法的介绍,以及协作学习知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建立友爱、合作的情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绘制斜线表头;
(2)插入行;
(3)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
2、教学重点
(1)绘制斜线表头,并输入文字;
(2)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
四、教学准备
上一节课制作的课程表、水电费统计表。
五、教学过程
1、展示作品、激发兴趣。
(屏幕展示上一节课完成的课程表和编辑后课程表)请同学们比较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学生观察、汇报。
对,后面一幅课程表进行了编辑,输入了表格斜线表头、插入了空行、对齐了文字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内容。
2、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绘制斜线;
教师演示讲解。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帮助。
(2)指导学生在表格中插入行。
教师演示讲解。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指导学生设置表格中文字的对齐方式。
教师演示讲解。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巩固练习。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课的“试一试”。
展示学生作品,全班交流心得。
4、总结评价。
教师总结后,小组同学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和作品完成情况对书中的“评一评”打上星星。
教后反思:
上课时,先展示编辑后的课程表,让学生比较编辑前的课程表和编辑后的课程表的不同,指出前一课制作的课程表的不足之外,使学生对表格的编辑修改越来越有兴趣。
四年级课程的教学设计 9
【教材分析】
1.《制作课程表》是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三课的内容。 2.主要内容是在Word环境下的表格处理。是制作表格学习中的重要部分。 3.目的是学生学会插入表格,单元格合并、绘制斜线表头,进行表格编辑操作。 4.本节课也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都有着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1.课程表是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一个学习用品,学生的课程表大多都是手抄或半手抄的。制作一份电子的,富有个性的课程表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新鲜的,具有挑战的。 2.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的电脑,电脑操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已经能在Word环境下熟练录入文字,对文章进行简单的编辑排版。并且学生已经学会在word中插入简单的表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进一步了解表格、行、列、单元格的概念,区分行与列。 ②、根据需要制作表格。掌握绘制斜线表头、合并单元格等方法。过程与方法: 以任务驱动和探究式学习的策略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的精神。 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认识表格的结构并根据需求绘制斜线表头、合并单元格。
②、难点:设计、制作斜线表头,合理调整表格、美化表格。
【教学策略】
本课内容通过制作课程表,让学生掌握复杂表格的制作方法,并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在创建表格的基础上,学会修改和美化表格。
课程表是学生平时常见的东西,自己制作一张课程表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一张与众不同的课程表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能显示出他们的与众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在制作中去寻找乐趣!所以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主要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PPT课件,各种漂亮的课程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1.这节课是咱们班的信息课,谁能告诉我今天除了信息课咱们班还要上哪几门课呢?(学生回答今天的课程安排)你是通过什么知道今天的课程安排?(课程表)
2. .有了课程表,每天上什么课就一目了然了,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精美的课表(展示课程表)(学生看了这些课程表很惊奇,很羡慕。)
3、那么这些精美的课程表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呢?(用电脑)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要学习用的内容。(板书:制作课程表)
【设计思路】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展示课前收集的一些精美表格,让学生感受美的同时体会到表格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表格制作大有用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知冲突,引出新知
1. (出示第一表格),请学生数一数,这张表格有几行几列?(学生很快的回答出: 8行,6列)
2.(再出示一张表格),这张表格几行几列呢?(学生尝试回答)学生回答9行6列,也回答9行7列、8行7列等。也有其他的回答。
看来大家意见都不统一,为什么第一个表格没问题,第二个就意见很多呢?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这两个表格。学生会发现他们的不同。
这时我询问学生,这两个表格哪一个更适合制作 “课程表”?学生选择之后,教师适时的加以说明:第二张表格排版上显得更加得合理了。
3.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制作一个这样的表格:
首先,请学生制作一个9行,7列的表格,(学过的知识,学生很快完成)接下来就是我们这节课新的内容了,请同学们注意,我们要在这张表格的基础上来合并单元格、画出斜线等。
4.要进行这些修改,首先要找到“表格与边框”工具栏。现在老师让同学们自己边看教材边尝试修改表格,比一比谁找的又快又好。(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同学真的很了不起,学习能力特别强。谁能来和大家分享你的制作方法?(学生汇报编辑方法,教师相机鼓励,并且鼓励用多种方法完成。)
【设计思路】本环节中出示了两张课程表,一张简单的一张复杂的,通过对比,引发认知冲突,从而引出新的知识点。在插入表格、输入文字、调整行高列宽及单元格大小等学生已有知识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再现自学操作方法。教师适时表扬与鼓励,更能激发学生在电脑操作中探索更多的操作及途径,达到熟练、全面地运用电脑。这样在学生的自学汇报讨论中,教师适时点拨明确制作表格的步骤,让学生掌握知识且清楚明了。
三、整合知识,美化作品
1、学到这儿,同学们已经将课程表的骨架搭建好了,接下来我们就填充好课表内容,并进一步美化这张课程表。谁来说一说,你想如何美化?(学生会提到:给课表加上标题,插入艺术字,修改字体、注意字号、调整行距列宽、颜色,表格颜色,插入图片等)
2、现在就请大家根据需要进一步修饰课程表,完成作品。(学生操作,师巡视指点)
3、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设计的课程表?(学生介绍、评价)
【设计思路】通过美化作品,整合已有知识;通过现场演示来展示学生作品并对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展示学生作品可以极大的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以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四、归纳总结,内化建构
同学们,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合并单元格、绘制斜线表头。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用word制作表格既方便、又快捷。课程表只是众多表格中的一种,课后同学们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做一做生活中的其他表格。那么我给同学们安排一项作业,同学们课后制作一张值日表或者小餐桌菜谱(出示表格,给学生一个参考)。
【设计思路】本环节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制作生活中常见的表格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完成建构。
【教学感悟】
1、兴趣是通往学习的大门,本节课通过谈话切入,让学生欣赏一些精美的表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身边的事物着眼。使学生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要学,充分发挥其智力潜能和创新潜能。
2、教学中,通过对比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出本课的新知识点。然后采用“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行、列、单元格这些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互学的学习方式完成本课学习,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同学之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在操作上互相合作,评价上互相检查。学生在学习中,自由发挥,使学生在自我开发潜能中,逐步掌握快速制作课程表的方法,然后采取现场演示的方式,使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3、在学生能掌握表格制作的步骤后,教师提出以课程表为例进行实际制作。学生都想亲自动手制作一份电子课程表。此时让学生动手既有知识的储备,又有创作的激情,所以全体同学能自发地主动地开始操作练习。在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以往学过的知识对课程表进行了简单的美化。如:插入艺术字、插入图片、修饰文字等,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强化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4、最后布置作业值日表、菜谱等,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广泛应用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板书设计】
制作课程表
行 (行高) 首行
列(列宽) 首列
单元格 行列交叉
合并单元格 输入文字 美化图文
第三篇:[其它课程]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五课
古诗三首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溪,”意思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
“千朵万朵压枝低。”意思是成千上万朵花压得枝条地垂下来。“留连戏蝶时时舞,”意思是戏闹的蝴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意思是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婉转动人。
《寒食》
“春城无处不开花”意思是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飞舞着杨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意思是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
“日暮汉宫传蜡烛”意思是暮色降临,宫中开始传赐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意思是轻烟在皇帝贵戚家渐渐升起。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意思是井口和瓜州之间隔着一条长江。
“钟山只隔数重山”意思是我所居住的钟山也只隔了几座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意思是春风又一次吹绿了长江两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明月什么时候照我返回到家乡呢?
主题思想 《江畔独步寻花》主要写了诗人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独自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蝴蝶飞舞、黄莺歌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泊船瓜洲》通过描写诗人泊船于瓜州之上,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的心情。
《寒食》主要描写了春天京都长安城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第八课
本文通过描写“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美丽的情景,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第一部分通过奶奶的故事引出自己对五彩池的向往,同时介绍了五彩池所在地。第二部分主要从形状、颜色、成因等方面描写五彩池的神奇。
第三部分照应课文开头,肯定五彩瑶池就在人间。
五彩池的神奇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五彩池的形状、大小不一,而且数量多;
2、五彩池的水来自同一条溪流,但是溪水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同了。
第九课
卫星比武
这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通过讲同学们观看《卫星比武》的电影,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几种人造卫星的特点和功能,突出了各种人造卫星的重要作用,激发同学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词语解释
兴致勃勃:兴趣很高的样子。炽烈:旺盛猛烈。
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扶摇,盘旋而上,腾飞。轨道:物体运动的路线。
拍摄:用摄像机、照相机把人、物的形象定在底片上。
庄重:语言、举止不随便,不轻浮。敏捷:迅速而灵敏。
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琳琅,精美的玉石。
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各显神通:比喻各有各的办法和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近义词 勘测—探测
敏捷—灵敏
约摸—大约 隐蔽—隐藏
宛如—好像
紧急—紧迫 兴致勃勃—兴高采烈
目不暇接-应接不暇 反义词
敏捷—迟钝
隐蔽—显露
减少—增加
庄重—轻佻
得意—失意
自豪—羞愧 兴奋—消沉
生字
Péi培(11)(培育)(培训)(培养)(培土)Xùn训(5)(训练)(训斥)(教训)Yíng营(11)(营养)(军营)(营部)Zhēn侦(8)(侦察)(侦破)(侦获)Chá察(14)(观察)(考察)(察看)Zī资(10)(资料)(资金)(资本)Mǒu某(9)(某些)(某处)(某天)Kuàng矿(8)(矿石)(矿山)(矿产)Cáng藏(17)(躲藏)(隐藏)(收藏)Háo豪(14)(自豪)(豪华)(豪放)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航空夏令营里的孩子们正在看电影。第二部分:描写卫星比武的过程。
第三部分:写各种卫星都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比武难分高下。
第十课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本文通过讲述法国著名科学家、微生物学创始人巴斯德如何征服狂犬病的故事,赞美了巴斯德为造福人类,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词语解释
出色:特别好,超出一般。潜伏:隐藏;埋伏。
罕见:难得见到;很少见到。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部扫除。披靡,溃败。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恙,病。
无所畏惧:大胆;毫不惧怕地面对险情或难题,迎着困难上。焦虑:焦急,忧虑。生字
Zhù助(7)(助手)(帮助)(互助)Chù畜(10)(畜生)(畜力)(畜牧)Mó魔(20)(魔鬼)(魔力)(魔法)Fēng疯(9)(疯子)(疯狂)(疯狗)Jù惧(11)(惧怕)(恐惧)(畏惧)Pò魄(14)(魄力)(气魄)(魂魄)Cán残(9)(残疾)(残杀)(残酷)Kù酷(14)(酷暑)(酷爱)(冷酷)Hún魂(13)(灵魂)(国魂)Jì寂(11)(寂寞)(寂静)(空寂)近义词
寂静—安静
出色—杰出
驱逐—驱赶 潜伏—埋伏
犹豫—迟疑
焦虑—焦急 残酷—残忍(冷酷、严酷)
成功-胜利
惊心动魄—触目惊心 反义词
罕见—常见
犹豫—果断(坚决)成功—失败
疑虑—相信
勇敢—胆小(怯懦)出色—逊色 安静—嘈杂
潜伏---暴露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创始人。第二部分:(2)讲巴斯德和他的助手发起对狂犬病进攻的原因。第三部分:(3—12)讲述了巴斯德在人体上实验狂犬病疫苗获得成功的艰辛过程。第四部分:(13)总结巴斯德对人类的贡献。
第十一课
小数死因调查报告
本文是一篇调查报告,作者通过对小树死因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小树的死因,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并且与集贸市场有很大的关系。最后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绿化成果,说明了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的重要。词语解释
调查:为了了解情况进行考察。枯萎:干枯萎缩。
摊贩:摆摊的小商贩。根基:基础。措施: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处理办法。适宜:合适;相宜。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讲述“我”调查的原因。第二部分(3-4)写调查的情况。
第三部分(5-6)写“我”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第四部分(7-12):写根据调查、分析得出结论。第五部分(13)根据调查结果,我提出自己的建议。生字 diào调(10)(调查)(调动)(曲调)gùn棍(12)(木棍)(棍棒)(棍子)Shèng剩(12)(剩余)(剩下)(剩饭)yí宜(8)(适宜)(宜人)(相宜)lā垃(8)(垃圾)(垃圾箱)jī圾(6)(垃圾桶)kēng坑(7)(沙坑)(泥坑)(坑人)tián填(13)(填写)(填空)(填土)dìng订(4)(订购)(订书)(订单)近义词
制止--阻止
光秃秃--光溜溜
考察--调查
奇怪--纳闷
订立--制定
适宜--适合 枯萎--萎缩
措施--办法 方便--便利
发现--发觉
坚决--坚定 反义词
枯萎--茂盛 浪费--节约
优良--恶劣 制止--提倡
奇怪--平常
奖--罚
12、绿色记事本
本文讲了一群小朋友在“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一些环保行动和想法的事,教育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积极投入到环保事业中去。词语解释
弥补:想办法补救的意思。濒临:紧接;临近。
惭愧: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
额外:超出规定的数量或范围。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别出心裁: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严于律己:严格地约束自己。律,约束。
肃然起敬:使人产生恭敬的感觉。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讲老师将“绿色记事本”发给孩子们,并给孩子们介绍它的作用以及制作原料。
第二部分(3-10)介绍了小奥茨的“环保周记”。
第三部分(11-12)讲同学们交流“环保周记”,互相学习环保知识。近义词
普通--一般 耗费—消费 惭愧—愧疚 补偿—赔偿 真诚—诚实
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反义词
普遍—特殊 真诚—虚伪 惭愧—自豪 耗费—节省 别出心裁----千篇一律
耐心—急躁
13课、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这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作者看祖国地图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赞美了祖国土地辽阔、山河的壮丽,展望了祖国的美好前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沼泽:水草茂盛的泥泞地带。摩天:与天接处,形容极高。诸:形容数量众多。
雄奇:形容景色非常壮观而又独特。壮观:景象宏伟。宏伟:雄壮伟大。蓝图:比喻建设、规划。依偎:亲热地靠着,紧挨着。mò漠(13)(沙漠)(冷漠)(漠视)wān湾(12)(海湾)(台湾)(港湾)jiàn健(10)(健身)(健康)(强健)kāng康(11)(康复)(安康)(小康)xiá峡(9)(海峡)(峡谷)(山峡)tài泰(10)(泰山)(安泰)(泰然)dǒng懂(15)(懂事)(懂得)(懂行)hóng宏(7)(宏伟)(宏大)(宏观)近义词
宏伟—雄伟
蓝图—计划
呼唤—呼吁 壮观—壮丽
依偎---依靠
宽阔—宽敞 反义词
温暖—寒冷
巨大—渺小
宽阔—狭窄 思念—忘却 第十四课
陈嘉庚办学
本文具体介绍了陈嘉庚先生为家乡办学的事迹,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崇高精神,教育我们应立志建设家乡,为祖国做贡献。华侨:居住在国外的中国人。远涉重洋:源源地渡过海洋。重洋,辽阔无边的海洋。兴隆:兴旺昌盛。诚信:诚实,守信用。积蓄:积存的钱。犹豫:拿不定主意。
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间误事。琅琅:拟声词,本课指响亮的读书声。聆听:指仔细注意地听。欺侮:欺凌侮辱。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陈嘉庚的身份和远在异乡的他,时时想念自己的故乡。第二部分:具体描写陈嘉庚是如何为家乡办学的。
第三部分:写陈嘉庚先生为了强国,不断办学的事迹。
xiù袖(10)(领袖)(袖子)(袖口)shè涉(10)(干涉)(跋涉)(牵涉)lóng隆(11)(隆重)(兴隆)(隆起)zhèn镇(15)(小镇)(城镇)(镇定)yóu犹(7)(犹豫)(犹如)(记忆犹新)yù豫(15)(犹豫)(豫剧)(毫不犹豫)fàn范(8)(模范)(范围)(示范)zhuàn赚(14)(赚钱)(赚头)qī欺(12)(欺负)(欺骗)(欺压)wǔ侮(9)(侮辱)(侮蔑mie)(欺侮)近义词
兴隆--兴旺
耽误—耽搁 聆听—倾听
欺侮—欺负 犹豫—迟疑
杰出—卓越 欣赏—观赏
着急—焦急 源源不断—连续不断 反义词
杰出—平凡
熟悉—陌生 喜欢—讨厌
耐心—急躁 犹豫—果断
开始---结束 欺侮—保护
亲切—亲密 熟悉—熟识 美妙—美好 想念—思念 关闭—开启 亲切—冷淡 诚信—欺诈
课文后作业第二题
(1)、办学原因:他看到镇里因为穷,私塾都关闭了。
(2)、他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怎么行呢?
(3)、他对妻子说:“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4)、他的做法是:一边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作,一边把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学校。
15、舞动的北京
本文通过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图案和会徽图案的象征意义,以及会徽问世后,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和赞扬,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灿烂的中华文明,激发我们热爱祖国、愿为祖国争光的思想感情。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会徽揭晓的时间、地点和人们激动的心情。
第二部分:(2-3)写会徽的诞生和它所蕴含的意义。
第三部分:(4)写会徽诞生后各方面的高度评价。词语解释: 攒动:拥挤晃动。隆重:盛大庄重。
揭晓:公布(事情的结果)。期盼:期待,盼望。诞生:出生。蕴含:包含。韵味:情趣,趣味。协调:配合得适当。
浑然一体:形容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别致:与众不同,新奇。wǔ舞(14)(跳舞)(舞蹈)(舞动)huī徽(17)(会徽)(校徽)(徽章)jiē揭(12)(揭晓)(揭示)(揭穿)xùn讯(5)(讯号)(喜讯)(音讯)shā纱(7)(纱窗)(纱布)(纱巾)xié协(6)(协商)(协和)(协调)nǎi乃(2)(乃至)(乃父)(乃翁)zhì致(10)(细致)(别致)(精致)zhǐ旨(6)(旨意)(主旨)(圣旨)近义词
悠久-久远
浓烈-强烈
灿烂-绚丽 急切-迫切
协调-和谐
隆重-盛大 激动-感动
展现-展示
别致-新颖 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反义词
别致-普通(粗糙)
成功-失败
坚定-动摇
激动-冷静
赞扬-训斥
隆重-低调
结合-脱离
赞扬-责怪
急切-沉着
浓烈-清淡
浑然一体—支离破粹
词语积累(描写场面壮观的词语)人山人海
人海人潮
排山倒海 人头攒动
熙熙攘攘
车水马龙 热火朝天
踵趾相连
接踵而至 门庭若市
高朋满座
宾客如云 人声鼎沸
摩肩接踵
万众欢腾
16、大使馆妈妈
本文通过记叙陈小龙在异国他乡由于语言不通遭遇困境,后来在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感受到家的温暖的事,表现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依恋之情。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1976年初秋的一天,中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收到一封不同寻常的信。
第二部分(2-7)写使馆对陈小龙的帮助,使他脱离困境。
第三部分(8-9)回到那封信上,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继续介绍信的内容。词语解释
爱戴:敬爱拥护。稚气:孩童的气质、神态。
安顿:是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排妥当。夺眶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眶,眼眶。落魄:潦倒失意。
举目无亲:比喻单身在外,人地生疏。孤独:独自一个人,孤单。羞涩:难为情。鞠躬:弯身行礼。热忱:热情。由衷:出于内心。侨居:在外国居住。近义词
热忱-热情(热心)
忘却-忘记 孤独-孤单
恐惧-害怕
羞涩-羞怯 热爱-酷爱
永久-永远
安慰-抚慰 爱戴-拥戴
安顿-安排
缺乏-缺少 反义词
破旧-崭新
感谢-埋怨
热忱-冷漠 安慰-刺激
忘记-牢记
永远-短暂 热爱-痛恨(憎恨)
平静-激动 热腾腾—冷冰冰
17、莲叶青青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讲述作者回忆祖母喜爱荷叶,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上一缸荷花,荷叶长大了,却把荷叶剪下来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事,赞美了祖母那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表达了“我”对祖母深深的怀念之情。词语解释
一望无边: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地域十分辽阔。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然,是,对。欣喜:欢喜、高兴。
探头探脑:不断伸头张望。形容小心窥探的样子。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念念有词: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念念,连续不断地念叨。
左邻右舍:左右的邻居。也比喻关系比较接近的其他单位。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夏天玄武湖里的莲叶勾起了“我”对祖母的回忆。
第二部分(2-7)写荷叶的价值大。第三部分(8)写作者对祖母的思念,并赞美祖母。生字
xuán玄(5)(玄妙)(玄机)(玄理)bān斑(12)(斑纹)(斑马)(花斑)bó驳(7)(斑驳)(驳回)(反驳)gāng缸(9)(水缸)(鱼缸)(茶缸)zhǒu肘(7)(肘子)(胳膊肘)sūn孙(6)(孙子)(儿孙)(外孙)chuāng疮(9)(冻疮)(疮疤)(生疮)tì替(12)(代替)(替换)(替班)jiǎn剪(11)(剪刀)(剪子)(剪断)近义词
萧条—萧索
张望—观望
仿佛—似乎 斑驳—斑斓
舒展—伸展
合适—适合 独特—奇特
寻找—寻觅
忽然—突然 欣喜—欢喜
确实—的确 反义词
萧条—繁华
舒展—蜷缩
欣喜—忧愁 独特—普通
清凉—炽热
忍受—发泄 急急忙忙—不慌不忙
18、萧山杨梅
主题思想:本文讲的是作者回忆小学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深切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词语解释:
名贵:著名而且珍贵。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遨游:漫游;游历。
喜怒哀乐: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感情。
惬意:意愿得到满足而感到愉快、舒服。宝库:储藏珍贵物品的地方,多用于比喻。探索:探寻、求索。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开篇写由萧山杨梅引出了对一位老师的回忆。
第二部分:(2-7):回忆和金老师在学校时的幸福时光。
第三部分:(8):写对金老师的思念。生字
yuè阅(10)(阅读)(查阅)(阅览)jí籍(20)(书籍)(古籍)(户籍)(学籍)jiān兼(10)(兼并)(兼任)(兼程)cā擦(17)(擦脸)(擦拭)(擦手)chū初(7)(初中)(最初)(初次)kù库(7)(库房)(仓库)(车库)(库存)cāng沧(7)(沧海)(沧江)(沧桑)sāng桑(10)(桑树)(桑叶)(桑田)近义词
领略-领悟
鼓励-激励 允许-容许
仍然-依然 反义词
允许-禁止 名贵-低贱 坚持-放弃(终止)
名贵-珍贵 宁静-安静 惬意-舒服
宁静-喧闹(嘈杂)清楚-模糊 探索-探究
布置-部署 新奇-稀奇
温暖-寒冷
练习题
一、选字填空
(励、厉)顾()
严()(傲、遨)()游
骄()(兼、谦)()并
()虚(陪、部)()队
()同(沧、抢)()先
()桑
(杭、坑)()州
土()
二、在下列词语中正确填写“的”“地”“得”.耐心(地)等待
名贵(的)衣服 深红色(的)杨梅
认真(地)整理 新奇(的)天地
瘦瘦(的)身体 愉快(地)歌唱
默默(地)忙着 热心(地)招待
唱(得)非常好 穿(得)非常漂亮
打(得)很疼
三、选词填空
1、紧张
紧急
(1)比赛马上要开始了,我们拉拉队员心里比运动员还()。
(2)情况万分(),洪水马上就要漫向村庄。
2、发现
发觉
(1)他到了集市,才()忘记带量好的尺码。
(2)他的儿子跑到田里一看,()那些禾苗都枯死了。
3、辽阔
宽阔
开阔
(1)海鸥在()的海面上自由自在地飞翔。
(2)一辆辆汽车满载着货物奔驰在()的公路上。
(3)他是一个思想()而又活泼愉快的人。
4、寂静
平静
宁静
(1)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2)山村的夜晚格外()。
(3)在这()的夜晚,我漫步在湖边,望着远方那闪亮的星星,心里充满了幻想。
19、地震中的父与子
主题思想:本文通过讲述在一次大地震后,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父子俩在险境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表现了父子之间深深的情谊。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洛杉矶大地震使成千上万的人受到伤害。
第二部分:(2-10)写父亲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阻挡,抢救儿子。
第三部分:(11-22)写父亲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救出了包括儿子在内的十四个孩子。第四部分:(23)高度赞扬这对父子。词语解释
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昔日:往日,从前。
坚定:(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
埋头:专心,下功夫。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破烂不堪:破破烂烂得不成样子。开辟:打开通路。颤抖:哆嗦,发抖。
灾难: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严重损害和痛苦。
拥抱:互相搂抱。xī昔(8)(昔日)(昔人)(往昔)qī漆(14)(油漆)(涂漆)(上漆)guǎi拐(8)(拐弯)(拐角)(拐卖)wā挖(9)(挖苦)(挖地)(挖土)jué掘(11)(掘土)(掘井)(开掘)kòng控(11)(控制)(失控)(控告)(指控)pì辟(13)(开辟)(精辟)(开天辟地)yōng拥(8)(拥抱)(拥挤)(前呼后拥)近义词
猛然-突然
失常-反常
颤抖-发抖
安顿-安排
开辟-开拓
绝望-失望 控制-操纵
阻止-阻拦
悲痛-悲哀 反义词
漆黑-明亮
危险-安全
悲痛-欢喜 幸福-痛苦
绝望-希望 20、母亲的呼唤
主题思想:本文通过讲述作者对幼时母亲的呼唤的记忆以及她对呼唤的理解,表达了作者与母亲彼此依恋的真挚感情,同时也歌颂了人世间伟大的母爱。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概括地写了母亲的呼唤是人们甜蜜的体验。
第二部分:(2-5)具体写了母亲呼唤自己的三件事。
第三部分:(6)总结“我”已了解到母亲的呼唤是母爱的流露,是亲情和关怀的表示。词语解释:
体验: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轻柔:轻而柔和。呼唤:召唤。
一心一意:指意念专一,不想别的。涨潮: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海洋水面发生涨落现象,水面上升叫涨潮。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愚笨:头脑迟钝,不灵活。
声嘶力竭:嗓子喊哑,力气用尽。形容竭力呼喊。嘶,哑。竭,尽。
不堪:达到不能忍受的程度,表示程度深。领悟: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沉睡:睡得很熟。近义词
流露-透露
模糊-含糊
期待-等待 激励-鼓励
甜蜜-甜美
急切-迫切 害怕-恐惧
慈祥-和善
愚笨-愚蠢 反义词
愚笨-聪明
模糊-清晰
熟悉-陌生 快乐-伤心
甜蜜-痛苦
慈祥-严厉 焦急-镇定
21、爬山
主题思想:本文记叙了作者和父亲二十六年前的一次爬山的经过,以及父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启发,从而告诉我们要努力征服自己,尽力做好每件事,还教会我们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二十六年前父亲在一个夏日的清晨带“我”去爬山。
第二部分(2-9)写父亲和“我”爬山的经过,以及父亲对“我”的教育。第三部分(10)写“我”从青山那里学到沉静,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词语解释
似懂非懂:好像懂,又好像不懂。若隐若现:好像隐没了,又好像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
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慢腾腾,不慌不慢。
一五一十:比喻叙述时清楚有序而无遗漏。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是,对。
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清脆:声音清晰悦耳。崎岖:高低不平的样子。
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生字
sī斯(12)(斯文)(斯人)(斯时)níng凝(16)(凝结)(凝视)(凝固)zhǔ煮(12)(煮饭)(煮菜)(煮沸)chán蝉(14)(蝉鸣)(蝉翼)(蝉衣)zhé哲(10)(哲理)(哲学)(先哲)rán燃(16)(燃烧)(燃料)(燃放)huáng煌(13)(辉煌)(煌煌)zhì智(12)(智慧)(智力)(机智)huì慧(15)(聪慧)(慧心)(慧眼)近义词
凝视-注视
思考-思索
艳丽-绚丽 反义词
逞强-示弱
宁静-喧哗
辉煌-暗淡
辉煌-灿烂辛苦-辛劳清脆-沙哑厚实-单薄逞强-逞能
征服-制服 崎岖-平坦 艳丽-素雅
22、语言的魅力
主题思想:本文通过讲述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给一位双目失明的行乞老人的木牌加了几个字,帮助老人行乞的故事,说明了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主要写在繁华的巴黎大街边,有个双目失明的老人在乞讨,但路人对此无动于衷。
第二部分(2-5)写让.彼浩勒给老人的牌子上加了几个字,结果给老人钱的人多极了。
第三部分(6)揭开了行人突然慷慨施舍的谜底——原来木牌上的语言产生了神奇的力量。
第四篇: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1
作为一名应物专业的大三学生,我个人认为能做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在已度过的三年的大学生活里,我们所接触的大多是专业基础课。而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也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对于真正动手实践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应用物理专业偏向光通信光电等方面。因此这个课程设计对我们的学习乃至工作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课堂上我们无法学到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当然也因为种种的原因,导致我们的实践实习机会也很少。所以,当听到我们将有此次课程设计时,我的心情充满期待,期待这个不一样的体验。为了做好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组提前翻阅了很多资料并且把实验指导书看了多遍。根据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我们决定用单根光线实现本地A、B两电话通话。也许是因为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以至于在实验中碰到很多次壁。
当我们第一次面对那台小小的实验箱时,觉得很不可思议。如此小的一个产品竟然可以完成那么复杂的线路。我不得不感慨科技的力量是如此之大。我们在老师解说之下明白了实验仪器上各个部分的作用,随后我们按照指导书仔细认真的完成了第一个A、B之间的单向通话。我们把在实验箱上接好的线路送给老师检查时,老师一眼就发现我们的错误并让我们自己寻找错误的点。我们因为不够熟悉每一条线路的功能,因此检查了很久仍无法发现错误。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改正了错误并且明白了A、B之间通话的过程和原理。当电话接通并能听到声音的那一刹那,我们都兴奋不已,信心倍增。我们5个同学都争相感受实验的成果。随后我们又做了一个A、B之间双纤双工通话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结果很成功。我们又开始准备完成最后的压轴:课程设计。我们设计的题目是时分复用单纤双向传输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曾经因为实践经验的'缺乏失落过,也曾经因为差一点成功而热情高涨。也许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
我们做的课程设计与建筑家和艺术家的设计是不同的。他们可以尽情的翱翔在幻想的世界里设计出自己的作品。但是我们却好比工程师,一切是想法必须有据可依,有理可导。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都只能是幻想,永远成不了设计。
虽然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很多的知识都是边学边用,但也因此巩固了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我学到了很所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为了完成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确实很辛苦,但苦中仍有乐,和团队人员一起工作的时光,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大学里三年的相处还赶不上这几天的课程设计,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
对我而言,知识上的收获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更加可喜。让我知道了学无止境的道理。我们每一个人永远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人生就像在爬山,一座山峰的后面还有更高的山峰在等着你。虽然挫折是一所人人都不愿意上的大学,但从那里毕业的都是强者。挫折是一份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这次课程设计必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上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
课程教学设计2
一、单元主题: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二、综合实践活动或学科研究性学习:
1、绘制思维导图。
2、研究性学习
活动一主题:假如你是一位黑奴贸易的受害者,请写出你的悲惨经历,表达对奴隶贩子的控诉。
活动二主题:以玻利瓦尔、章西女王为例,介绍其主要事迹,并谈感受。
整合设计说明
一、学情分析
我校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局限性较大。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特别是本单元中三角贸易、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等,学生接触不多更是陌生和好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图片、配音、录像制造意境,制造浓厚的历史氛围,同时尽量设计场景,增加学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讲述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和工业革命后欧洲国家进行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以及殖民地人民进行的抗争部分史实。
第16课《血腥的资本积累》是理解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本课主要通过“罪恶的‘三角贸易’”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两部分内容揭露了自17世纪以来,西方殖民主义者所进行的血腥肮脏的原始资本积累的历史。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过程虽然充满了血腥和暴力,但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资本主义发展带来了巨额的资本,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第17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介绍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玻利瓦尔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工业革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时期,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为代表的民族解放斗争。
三、单元内容整合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重难点,教师设计了两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即活动一:假如你是一位黑奴贸易的受害者,请写出你的悲惨经历,表达对奴隶贩子的控诉。教材从3各方面叙述了罪恶的三角贸易:一是罪恶的奴隶贸易的背景,二是三角贸易的简单经过,三是奴隶贸易给西方殖民者带来的影响。教师可连环设问,层层递进,最后引导学生揭示奴隶贸易的本质就是血腥的资本积累。活动二:以玻利瓦尔、章西女王为例,介绍其主要事迹,并谈感受。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从学习了解历史人物基本知识入手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需要2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血腥的资本积累》,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一位黑奴贸易的受害者,请写出你的悲惨经历,表达对奴隶贩子的控诉。分析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两种资本原始积累方式,黑奴贸易和殖民掠夺。他们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资本,是资本主义初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
第二课时:《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介绍了玻利瓦尔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和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章西女王的抗英斗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二:以玻利瓦尔、章西女王为例,介绍其主要事迹,并谈感受。通过对历史人物主要活动的了解来把握拉丁美洲和亚洲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基本线索,应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学会正确评价两位重要的历史人物。
课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媒体:
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2、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3、生字词卡片及白鹅的挂图(或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
1、阅读单元导语。
2、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从三方面引导与梳理:学习内容,课文特点,学习要求。)
3、揭题,引入本课。(可结合出示挂图或课件简笔画)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学习小组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或同桌互教互查)
2、教师分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如,8个认读的生字,课文中注音的其他词,待等容易读错的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注意正音,读通读准)
4、指导写字。(引导观察,发现,自主识记字形,重点指导笔画多和字形复杂的字。)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1、口头填空:这是一只—————————————————的白鹅。(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候……)
2、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姿态:左顾右盼
叫声:引吭大叫
步态:从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四,初识高傲
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表情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作业
1、写生字。
2、朗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订正。
2、导入:你还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二,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识高傲
1、出示两句话:
(1)鹅的叫声很高傲。
(2)鹅的步态,更是傲慢。
2、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写具体的 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
3、小练笔(填空)
(1)厉声_______厉声_________________大叫厉声______________大叫(从这五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
(2)鹅的步调_______,_______的,颇像_______________出场。(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
三,研读第五,六,七自然段,总结高傲
1、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并带这问题研读,交流。
如:(1)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 最可笑的是什么
(2)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 是怎么侍候的
(3)作者怎样仔细观察鹅的吃相 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4)鹅的吃相表现出它的高傲,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1)食料简单的句子。(一日三餐,三样东西)
(2)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先……再……然后……)
(3)鹅老爷脾气的句子。(每逢……就……责备,架子十足)
(4)有人侍候的句子。(堂倌,非……不可)
(5)狗扬长而去的句子。
3、返顾全文: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四,体会情感,朗读背诵
1。作者写鹅的高傲,你有什么看法 (透过字面体会作者对鹅深深的喜爱之情)
2。朗读,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五,作业
1、抄写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2、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准备园地四的口语交际与习作。
课程教学设计4
一.教学定位:
表面化学是应用化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表面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生在学完物理化学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对表面现象的理论及方法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表面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实施
绪论(1学时)
介绍为什么开设本门课程,本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怎样学好本课程的有关要求;考核办法。
第一章:界面现象的热力学基础(7学时)
1.1 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1.2 弯曲界面曲率与表面张力关系
1.3 润湿和铺展
本章重点:比表面Gibbs函数和表面张力定义、物理意义及应用,弯曲界面曲率与表面张力关系,Laplace公式的导出及应用。润湿作用的类型及判据,接触角与润湿方程。
本章难点:表面张力作为有向量的描述,高能固体表面的自憎现象。
第二章:固体表面对气体吸附的规律(8学时*)
2.1 固体的`表面的特点
2.2 固体对气体的吸附作用
2.3 吸附等温方程式
2.4 固体-气体界面吸附的影响因素
2.5 多孔性固体的吸附与凝聚
本章重点:固体表面的特征与结构,吸附理论及应用,多孔性固体的吸附与凝聚。
本章难点:滞后圈与孔的结构。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基本性质及应用(10学时*)
3.1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结构及类型
3.2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3.3 胶束理论
3.4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
3.5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及应用
本章重点: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基本作用、典型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本章难点:表面活性剂降低低表面张力的效率、能力与其结构的关系。
第四章:乳状液及其应用(12学时*)
4.1 概述
4.2 乳状液的制备和物理性质
4.3 乳状液类型的鉴别 稀释法,染色法,电导法。
4.4 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
4.5 乳化剂的选择
4.6 乳状液的变型和破乳
4.7 微乳状液
4.8 乳状液的应用
本章重点:乳状液的稳定性及乳化剂的选择、微乳状液,乳状液形成及稳定性、HLB值、PIT值、微乳状液。
本章难点:乳状液的稳定性。
本课程在讲授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物理化学中的基础热力学知识处理表面问题,建立表面科学理论体系;应将表面科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多举一些例子,使学生对所学理论有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从界面观点分析和解释表面现象;为了使学生较好地跟上教师思维,课堂上适当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一起思考。
课程教学设计5
在任务的设计上,我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解决同一个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开拓的意识。在学生学习确实遇到困难时,我及时为学生搭起解决问题的“支架”;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及时给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解决;在学生完成规定任务或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我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努力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在本课难点“修改边框属性”上,让学生学习的.时间不够,而且没有太深入的讲解,如果再花些少时间讲解里面的内容,可以为后面几节课打下基础。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我放手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提示来自学,鼓励学生合作探究,相互帮助学习,学生兴趣盎然,很多问题都能通过自学或讨论解决。
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的过程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特定氛围中所面临具体困惑,这能激发学生想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创设学习氛围,使学生能投入到课堂中来,明确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课程教学设计6
1、背景
20xx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中提出在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的同时,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络信息,获取知识和技术,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和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从这一描述中可以看出,新《大纲》强调以媒体为辅助的任务式教学模式,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综合英语》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尽可能多的英语信息,便出现了消极灌输知识的现象,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真正的培养起来,综合英语课程的综合能力培养目标未能够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被抹杀了。
自20xx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开发建设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自20xx年以来,全国高职教育领域已经建设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网络视频课程。但是因为视频时间较长,难以保证学生在长时间内保持高度注意力,实际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这些教学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也不高。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迅速步入“微”时代,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名词早已深入人心。在教育领域,“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模式,在中小学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微课”概念最初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信息技术中心胡铁生老师提出,并在佛山市的中小学基础教育中进行尝试建设(简称“佛山模式”)。如今,全国高校纷纷加入到“微课”建设与推广的行列中,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xx—20xx)》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这也有力推动了国内“微课”教育资源建设的步伐。
2、调研目的和意义
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比较大,传统的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要求,特别是接受能力差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课堂所学知识非常有限。但是成功的微课程一旦制作成功就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使广大师生获益。课前学生可以在家或者宿舍观看视频自学,课内教师针对学生看视频后产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并且能够针对学生的预习和课堂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性更强。同时,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教师一对一的指导这些形式使得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比以前更多,这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而且,微课程实际上是把课内学习延伸到了课外,所以微课程的设计成了关键。微视频不是课件,是比预习更有深度的学习,其效果不亚于原本教师课堂上讲授知识的质量。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只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就一定能掌握所学知识或者技能,除此之外还能收获学习的.信心和积极的态度,这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微课程视频不仅是可以永久保存的教学资源,也是教师间相互学习的资源,教师通过观看他人的微课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好的学校、优秀教师的微课程是师资培训的好教材,而且加上网络便捷的传播手段,很容易宣传推广。
3、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微课视角下综合英语课程项目化建设的设计研究及应用,旨在根据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要求,以课程大纲为依据,确定综合英语课程项目化建设的模块并构建综合英语知识体系;以构建知识体系为依据,结合课程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科学组织设计许多不同的教学单元,构建单元教学体系并设置教学任务单和学生学习任务单;根据教学任务单制作微课视频,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根据学生学习任务单布置任务并设置考核评分标准。
4、综合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微课设计及应用
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应注重对学生英语基础能力的训练,结合教学实际完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微课项目化教学优势。总结高职综合英语项目化课程微课教学经验,在课程微课资源平台建设方面可以自制微课,依托共享资源,学生参与资源建设等多种方式实现。
通过调研发现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对专业相关工作有很高的意愿,对毕业生回访验证具备良好英语能力适应作环境。建立微课资源平台要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微课在线等国内优秀资源平台。与企业合作启用超星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积累海量资源,从专业资源库和共享名师名课中搜集符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微课资源,不断学习中搭建特色微课资源平台。教师可以在校内实训中心拍摄或通过图片音视频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制作微课,对课程教学场景模拟再现展示英语交际能力。教师要在微课资源平台上为学生提供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微课具有运作简便、空间随意等优势,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很多课程彰显其神奇魔力,要有序把微课教学嵌入高职综合课程项目化教学中。将微课应用于课前自学、课后巩固等环节。课前教师登录微课资源平台发布项目任务,通过微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工作场景。课堂中微课承担任务导入,或工作过程演示、或答疑解惑等不同任务。教师通过微课资源音视频、PPT等方式创设教学情景,采用情景模拟等不同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工作模拟中熟悉英语课程知识。课后师生同微课资源平台及时反馈交流实践成果,强化学生体验经历。
课程教学设计7
数字化信息高速、广泛传递的特点,使世界形成了一个没有边界的信息空间,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0xx年9月前所使用《信息技术》初中课本是依据20xx年教育总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20xx年9月后所使用的新的教材是依据20xx年江苏省教育厅制订的《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组织编写的,不管是哪一本教材,都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所以我们在教学生这门学科时更要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型的学习研究环境,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要学会应用学到的知识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各项任务。于是我们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活动设计研究方案。
我们所说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活动设计,更多的是指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在教学中通过活动设计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活动设计在于与生活实际应用相联系,不管是其抛出的问题还是解决的问题都要从生活中来服务于生活,让此课程的教学能完全穿插到生活及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充分体现课程的融合性教学。
从20xx年年底这个课题提出后至此已经将近二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这二年的时间中本组成员在教学中不断通过实验法、调查法、抛锚法、总结法进行实验研究,将初一初二教材中的知识点化为各个情境活动来教学,与普通教法比较效果,进行总结探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研究过程我们把一些知识点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情境活动教学知识点,在不断的尝试中选择比较好的情境活动进行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总结如下:
一、设计活动要启发想象,唤起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的意识,强调在课堂上只要敢于参与就是成功。比如在教学生制作电子报刊时,学生面对功能强大的Word软件,不知如何下手,我先发同学看一些以前学生的作品,再让学生上网自己去看一下,找一些自己喜欢的素材,然后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我仔细观察学生作品,将有闪光点的作品通过电子教室演示给大家看,并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进行讲评,接着大家一起再试一试。几次下来,学生的思路开阔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性,同时还培养了参与意识,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在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冲破束缚,制作出有个性、与众不同的作品;同时,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敢于创新。例如,在我校的“艺术节”活动中为各种比赛设计海报;制作班级课程表等。这样,逐渐帮助学生树立“求异、求新”的观点。
二、设计活动应以学以致用为基础,学生乐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用”,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服务。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学以致用”的原则。
(一)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与学生的“用”相结合
我们教师在掌握知识的要点后就要着手与设计一个可行而又使学生乐学的活动来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快乐得学并学得更好。例如:在教鼠标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时通过动画“鼠标的一天”形象的演示鼠标的操作并通过让学生用“画笔”设计明信片,送给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在此教学实验中有二名学生设计的家乡的图片在全国的电脑绘画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Word文字处理”,学生可以利用它制作课程表、写信;“PowerPoint”,学生可以利用它来制作本班的秋游相册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都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都是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趣,乐于学。
(二)在应用中练习,巩固知识
学习知识与技能是为了“用”,有了“用”的可能、“用”的需求,学生才会想办法强化巩固所学知识。这说明,在课堂上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实用性,形成一定有意义的活动。例如:在介绍了“电子邮件”一课后,我就把自己的E-mail地址告诉学生,让他们课外可以给我发电子邮件。有的学生们在节日通过电子邮件给我发来了精彩的贺卡,有的学生还告诉我一些心里话。我收到后一一回信,信中写的都是赞扬、鼓励的话语,这在给他们以自信心和鼓励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形成了一个交流的新方式。在学习了Word后,我设计一个小报制作的活动,主题由学生来定,许多学生高兴地制作自己喜欢的小报,在制作的同时同学们不仅计算的操作能力加强了,还难过互评提高了审美力。学生学习新知的劲头也更足了。
三、活动设计中设计好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交互的氛围中,以真实情境下的“任务”为驱动,通过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培养技能。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进行活动“任务”设计时,重点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活动设计中的任务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为教材中的每一模块设计一个活动,此活动中包含这一模块中的所有知识点。再针对知识点的多少有时要分成若干小任务,每个小任务中隐含着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每一课完成一个或几个小任务。例如学习Word这一模块时,我设计的大的活动是设计自己的一份小报,是要求每一位同学在整个学习完成时编制一份精美的电子报刊。但本章有以下多个知识点:1.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2.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3.Word的图文混排功能;4.自选图形、艺术字、文体框的使用;5.Word的表格功能。于是我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又分成不同的小任务活动方式来组织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每个小任务中隐含着其中的一个知识点,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在活动中尽量结合时尚的、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设计任务也非常重要。如在教学文本框、艺术字、自选图形时,我设计的活动是:运用这三者设计一个母亲节的礼物一张母亲节的贺卡,有些同学在卡上写下了对母亲的爱。由于学生学这个内容时刚好是母亲节前的一个星期,同学们在教师的提醒下很高兴有这样一份礼物给自己的母亲,在做好后让同学们发到学校的论坛上或发邮件给自己的母亲来送出礼物,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时,很快就掌握了各种对象的使用方法。
(二)活动设计中的任务要有层次,要注意渗透方法
活动设计要有层次,并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例如,学习“在PowerPoint制作秋游相册”一课时,我们的'教师在活动中设计了基本任务与选做任务。基本任务是:要求学生能在文件中插入多张幻灯片,在首页中起上标题,在后面的页面中放入秋游的照片;选做任务是:让学生试着做上些效果。学生制作出了很多具有个性的作品。例如,有位学生将照片经过了处理放上去,有圆形的等不同形状的,其中还配上了欢快的音乐,作品非常有创意。
(三)活动设计中的任务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也就是说要提倡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是我国面向未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在国外将这种整合方式称为数字化学习。例如,在教“上网收集信息”一课时,从学生熟悉的“苏州园林”课文引入,设计的活动是:“依照书上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从网上收集信息,然后利用Word组合成一篇图文并茂的介绍性的文稿来一下介绍著名的苏州园林,也可以介绍一处名胜古迹。”这个任务中就整合了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内容。
四、活动设计要兴趣引路,寓教于乐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教师在一节课开始时的导语是很关键的。好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充分发挥导语的激趣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
作为计算机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求新的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以快速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如发问式:你能自己组装一台电脑吗?你能把你对家乡的印象“放入”计算机里吗?你能用计算机制作一份礼物给你的母亲送上一份惊喜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下去的新课的讲授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另外,还可以用范例作品代替语言,让学生欣赏美妙的音乐、美丽的图画、用Word设计的版报、用PowerPoint制作的自我介绍、用Flash制作的动画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例子,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上课一开始,就应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适当运用游戏小软件,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单调的练习易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和分析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后,我们在活动设计中适当地采用游戏小软件穿插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如吃苹果这种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们在忘情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练熟了指法以及鼠标的各种操作,了解了回车键、空格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学会了键盘的使用。而教师如果让学生背诵、死记键盘上字母的排列、键盘功能等,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所以正确引导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但电脑游戏软件的选择必须要强调趣味性、益智性和学习的功能,同时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
(三)课外活动中设计活动组织各类竞赛,发展学习兴趣
如我们去年课外活动中设计了一个正反方的辩论活动,一组是电脑的好处,一组是电脑的坏处,让学生通过收集材料,组织成电子作品表现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画图与电子刊物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答辩,效果良好。这学期我们正在组织开展机器人的活动,学生积极性很高,本来不喜欢程序的同学慢慢的对程序也充满了兴趣。学生参加了汉字输入、电脑绘画、电子报刊、机器人等比赛,成绩突出。学校也可通过各种竞赛活动,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中文输入比赛”、“绘图比赛”、“优秀电子报刊展示”、“网页制作比赛”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也可把学生的作品放在校园网上展示,一段时间后,组织评比、总结、反馈,对好的作品予以表扬。展示学生的作品(包括展示其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了一个追赶的目标,是一种鞭策。
五、活动中要求全方位互动,培养合作精神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当以启发代替灌输,以辅导代替管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课堂上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学生会感到厌烦。所以,在我们的活动设计中做到精讲多练,并做到全方位互动,即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上,学生有问题可以与老师或同学交流,寻求别人的帮助。还可在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通常我们的活动中分成不同的小组大家协作完成任务。如在“小报制作”时,要让一个学生在一节课内完成一个高质量的小报是不现实的。因此,Word开始时我就布置学生可以四人小组方式组成协作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都能按自己的特长来完成作品,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Word学习完后通过网络在Word寻找所缺的材料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成电子小报。如机器人制作中学生们二人一组协调组装调试机器人。这种需要多人互相协调、一起合作才能顺利完成的任务,最能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
六、活动中及时评价,体验成功
教学中及时点评,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每个活动后都应该安排一个固定的评价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在作品展示时,即使是一个不理想的作品,教师也要找出其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找到自信,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在点评时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创意的作品,能起到示范的作用,使全体学生在评价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活动设计研究》我们组内教师通过二年的时间在不断教学实践中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化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活动,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不但掌握了知识点,还学会制作了许多生活中实用的作品,给家人、朋友带来了快乐,拓宽了知识面,并获得了许多各类比赛的奖项,效果好。
课程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阅读图书,学习故事的语言形式。大胆想象,创编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想象、猜测等方法阅读图画书,在阅读中体会,在体会中阅读。
3、情感与价值:在阅读中懂得:做自己,最幸福。引导学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才能获得快乐幸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封面图片)聊一聊图中的小猪。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阅读关于这只小猪变形的故事。(板书课题:小猪变形记)
生齐读课题:小猪变形记
二、细听故事,学会思考
师出示故事的微课视频,带着学生边渎故事,边思考,教会他们认真倾听,观察思考:小猪是如何寻找快乐的?
视频观看结束之后,让学生用一个字说说小猪是如何寻找快乐的?教师引导回答“变”,板书放大变字。
三、聊聊故事,语言归类
1。小猪是如何变形的
教师引导试着用(小猪用 把自己变成 。)句式说一说。
2。小猪是如何打招呼的
师:小猪装扮好自己之后,乐呵呵的出去了,看看他分别遇见了谁?他又是怎样和别的小动物打招呼的呢?
出示小猪遇见斑马的图片,指导读读小猪和斑马的话,趁机告诉学生很得意很骄傲的告诉别人自己的特长就是炫耀,那么小猪接下来又向谁炫耀去了呢?
总结小猪和小动物打招呼的语言
四、大胆想象,帮小猪变形
变成鹦鹉的小猪最后遇见了猴子,你们说它还会变吗?变成什么呢?现在把这只可爱的小猪请到你们身边,请你展开大胆的想像,(板书:大胆想象)拿起画笔帮小猪变一变吧!
音乐声中学生自由画图并和同桌说一说怎么变的。
师生交流。
五、做快乐的自己
那最后,小猪找到真正的快乐了吗?我们一起到泥潭看看吧!
(出示小猪打滚图文)这会小猪的心情如何呀?
生齐读:原来当小猪是最开心的事情呀!
其实,通过这节课我发现我们班的每个小朋友也各有各的优点,在老师的心中,你们都是最棒的,老师希望你们都做幸福的自己!(板书:做自己,最幸福!)所以也请小朋友对自己说————
生齐声:做自己,最幸福!
六、认识作者,快乐阅读
小朋友,咱们的故事讲完了,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么有趣好看的绘本是英国著名的插画家本·科特自写自画的作品,后来有中国的儿童诗作家金波审译送给我们中国的小朋友读的。(出示封面,指名读作者。)
《小猪变形记》这本书是聪明豆绘本系列中的一本,插画家本。科特还与其他作家合作创作了许多好看的图画书,金波爷爷也把这套书审译送给中国聪明的.小朋友们,想看吗?
师出示图书并介绍:希望课后小朋友能读一读这些有趣的故事,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套绘本的。
师:这节课和老师一起读书快乐吗?一起大声告诉老师:
生:读书最快乐!
师:下课。
教学反思:
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一些自我意识也逐渐建立,同时也开始了“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思想历程,这个历程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同时往往也是漫长而曲折的。《小猪变形记》这本绘本就是用一种奇妙的方式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历程:一只百般无聊的小猪一心想要改变自己的形态去模仿其他的动物,想从中寻找到快乐和幸福,可他各种奇异的创举都以闹剧告终,最后才发现原来对他来说,做自己,最快乐!
本书用明亮的色调展现了小猪自我探索的心理过程。借肋了图画书的形式,所以就显得特别的好笑和读起来也特别轻松。
在活动中,我主要采取微课的形式促使学生边听边看绘本,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一步步了解故事的发展。在开始部分,从封面切入,激发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兴趣: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他想干什么呢?你们喜欢这只小猪吗?这时,孩子的兴趣已经上来了,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想了解故事内容的期待。接着,我趁热打铁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故事配音微课,让孩子们仔细观察画面,体会画面上所蕴涵的意思,还引导孩子大胆讲述,让孩子去体会故事以外的情节。特别是讲到小猪与小动物之间的对话时,师生分角色扮演小动物来模仿小猪与小动物当时的对话及神态,使活动的气氛活跃起来了。以至于后来一碰到什么动物孩子们马上会说出小猪变成谁?活动中,孩子主动参与,兴趣盎然。而且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适时设疑,给孩子们创设的想象思考的空间,让孩子们在聆听中思考,在思考中懂得:欣赏自己,做自己是最快乐的。
在这个故事片段中,我带领着学生先去学习小猪变成长颈鹿和斑马时和小动物们打招呼的语言,突出了不起,告诉学生炫耀的语气,后三个片段开始我试着用填空的方式,让孩子接着说一说他会怎么打招呼。这样的过程孩子发展了语言,在后面创作故事的环节里,孩子们发挥想象,并让自己说的话与文本语言结构一致。让学生大胆想象这一环节,我也是在一次次的试教中,深有感触,面对知识面比较窄的一年级小朋友,应该先和他们谈谈他们喜爱的动物、卡通人物,给他们提供一个发散点,这样会使他们的创编比较容易上手,根据我提供的练习纸进行填空写话,让语言发展渗透在无形之中,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在自由读书过程中关注语言,自觉发展语言。
在课堂操作中,我为了追求环节的完整,节省时间,很多地方处理匆忙,给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较少如果在课堂上让孩子多展示一些,更有助于孩子对故事本身的喜爱,和对阅读的向往。小猪变其他动物时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让孩子们说一说,就更加有实效性。所以读书是孩子的快乐,他们才应该是主角,在今后的绘本阅读课上,应该给孩子更多发表言论的机会,让阅读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课程教学设计9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评比活动方案
泗泾中小学分部
一、指导思想:
1、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深化实施素质教育,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2、加强校本研训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加强集体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搭建合作共享互动展示的平台,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和低效的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
二、评比内容及安排:
评比分三个内容开展。
1、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上交一份教学设计(详案)。(第7、8周)
(1)选择上课内容,设计教案。教学目标应体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2)备课组、年级组内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交流探讨对教材的理解、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想及做法。
2、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上一节公开课。(第11、12、13周)
(1)试教修改,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
(2)在本班进行公开教学。课堂教学要重视目标意识,目标达成度要高;凸显教学的重点,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合理,效果明显;课堂训练精而有效,提高40分钟的效率。评选小组、学校教师一起听课。
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评:上交一份教学评价。(第15、16周)
(1)开展一次“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专题式学习讨论活动。
(2)积极参与评课,上课教师选择一课例撰写一份评课报告,字数500-800字。
三、参赛对象:
一年级、预初、初一语数英教师。
四、评选小组名单:
组长:车先林
组员:李勇、夏茂进、龚根弟、郭伟峰、朱成兵、赵艳。
五、表彰奖励:
评选产生“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优胜奖和鼓励奖(各50%)。分部对获奖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并通报四中、四小、二小表彰。
20xx/2/24
(注:第八周周五,4月4日前上交“教学设计”,并报公开课时间。 第十六周周五,5月30日前交“教学评价”。)
课程教学设计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高度社会化,大量的信息数据需要处理,出现许多决策问题需要人们去分析、评价,统计知识及其方法已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每个领域里的策略分析方面,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统计知识已作为数学教育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经。北京市21世纪数学实验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结合生活实例、通过例题的教学对学生渗透有关统计的初步知识,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统计的意义,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可能性》一课是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十单元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概率知识主要是以直观为主的。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实验,亲自实践、体验,在游戏中获得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从而获得有用的概率基础知识,用来解释生活现象,更为全面地分析问题,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奠定基础。
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如何体现课改新理念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游戏激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这几只小螃蟹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它们都雄心勃勃,想取得胜利,不信你听!(课件)你们说说谁能得第一?(个别发言)要是再来一场比赛呢?
是呀,在不同场次的比赛中,每一只螃蟹都有可能取胜,这就是可能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动脑来体会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自主探究
(一)师生共同体验“一定”,“不可能”
1、我们先来做个摸球的游戏:(出示一个口盒都是粉色球)
师:我这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彩球,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谁来摸一个给大家看看?(指名到前面)
(1)你们猜猜他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
(2)你说说你有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摇一摇,不能偷看)
(3)我也想猜猜,你摸出的一定是粉色的。(生拿球)给我点鼓励
(4)谁还想摸?你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5)我猜一定还是粉色的。
(6)谁还想来试试?
(7)你知道这个盒里的小秘密了吗?(指名)想不想验证一下(一个一个拿)
小结:正像你们所说的,这个盒子里都是粉色的球,任意摸一个,摸出的一定是粉色球。(板书:一定)
2、师:在这个都是粉球的盒子里,有可能摸出你们刚才所说的黄色……的球吗?为什么?
小结:是呀,正因为这个盒子里没有黄色……的球,任意摸一个就不可能是黄色的。(板书:不可能)
(二)小组合作,体验“可能”
师:在我们摸球的同时,有几个小朋友也在摸球,看看他们是怎么摸的?(录象)
师:看明白了吗?做这个游戏时应该注意什么?
不能偷看(一会儿在做游戏时,大家都来做监督员,互相监督,不能偷看。)
结果怎么办?组长要做好记录。摸到红球就在红球那做个标记……
你们都等不急了吧,在组长的位子里也有这样的一个盒子,请静静的快把它拿出来,在组长的带领下按顺序摸球,请把结果填在表一中。(小组活动)
师:我们统计一下,你们组摸到粉球几次,黄球几次(按组说)
师:观察每组摸到粉球和黄球的次数,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同学一共摸到粉球几次,黄球几次,我们一起算一算。
师:我们全班同学一共摸到粉球……次,摸到黄球才……次,你想到了什么?
师:盒子里两种颜色的球到底有几个,你想知道吗?请组长把球拿出来,数一数。(3粉1黄)把球收到盒子里
总结:刚才我们同学真了不起,盒子里粉色球的个数多,我们摸到粉色球的次数就多,所以就说,摸到粉球的可能性大(板书)
相反:黄色球的个数少,摸到的次数就少,所以说,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小。(板书)
师:请你想一想,盒子里有10个粉色的球,1个黄色的球,摸到粉球的次数会怎样,摸到粉球的可能性呢?
如果有20个粉球黄球还是1个,这时怎么样?
如果盒子了全是粉色的球,怎样呢?
师:大胆的想像如果盒子里粉球黄球的个数同样多,那摸到粉球、黄球的'次数会怎样?
师:你们猜的对吗?我们来验证验证
请组长在盒子里放上同样多的粉色、黄色的球,可以是2粉2黄,也可以是1粉1黄。多余的球怎么办?把摸球的结果记录在表2(小组活动)
师:观察每组摸球的次数,哪个组摸到球的次数比较相近,看着结果,你想说些什么?一起算出全班摸球的次数,全班摸出粉球……次,黄球……次,你想说什么?是不是像刚才记录的那样相差的很多?
总结:当粉球、黄球个数同样多时,我们摸到两种颜色球的次数非常相近,可能性也是相近的。
三、联系生活,学以治用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可能性的问题,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还有些事情是不能确定的。下面我们来做个小练习。
2、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你能说说吗?
3、这节课每名同学都能开动脑筋,学到了新知识,那谁最聪明,谁的反映最快呢?我想利用旗子做个小测试,谁愿意参加这个测试?请你快速快速的拿出旗子。
小结:看来你们的反映的都很快,反映能力都很强。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通过摸球游戏研究了可能性的问题,其实生活中好多事物具有可能性,希望你们在学习上勤动脑勤思考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创设了“联系、发展的游戏情境”,使全体学生在好奇、有趣的情感体验中有序、有效地完成了试验探究、尝试应用的学习任务。课后将成败进行了反思:
1、我认为实践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会记忆深刻。因此,我在这节课中创设小螃蟹赛跑、神秘的盒子等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多种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摸球的实践活动中来,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问题也才会自然地被学生发现,解决。
2、课堂上时间分配比较合理,学生参与面广,游戏的广度深度符合学生的特点,整堂课气氛活跃,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虽然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数学的思维方法还是要渗透的。在计算全班共摸到两种颜色的球各几次时,渗透了怎样计算更简便。
在第一次师生共同摸球时,就渗透了一些摸球的方法:摇一摇,不能偷看。为后面的小组实践打下了基础。
4、尊重相信每位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探索空间。
当然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在倾听学生发言时,还不够耐心,有时有抢话的现象。
2、板书可采用图文结合,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更具体形象地做到表达的有效性、条理性。充分让学生有意识地获取和读懂板书,形成合理的质疑。
3、课上有些问题的思考价值不高,如“我这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彩球,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没有依据的猜测,在提问时应少叫几个学生回答。有些问题没有什么思考的价值发,如:“拿出来的球怎么办?”
4、应该增强个别环节的实效性。第二次合作摸球,应该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的思考,讨论,甚至在摸球的次数上也可增加,从而使学生在合作探索中更深刻的体验到当两种球的数量同样多时,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是相近的。这样能使知识自然的有所升华。
5、“偶然性”提出的时机不够准确。可以在分析完全班总体情况之后,再回到个别有问题的组,提出“偶然性”的问题,这样学生会更明白。
课程教学设计11
一、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本学期,我们四年级的每位任课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感受阅读的'乐趣,使阅读成为自己一种主动的、快乐的阅读。
2、在阅读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能主动做读书笔记,随时汲取阅读材料和生活中的好词佳句,经常写读后感
3、在阅读叙事性作品,包括故事与人物传记中,注意领悟内容体验情感。
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集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加大整本书的主题探讨。
5、诵读课内外优秀诗文12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0万字。
三、教学安排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第1—5周 中华经典诵读
第6—7周 小学生必备古诗
第8—12周 神话童话故事
第13—16周 外国经典科幻故事
第17—22周 自选课外读物
四、提质措施
1、做好图书推荐工作。依据读书活动的要求,结合实际,为学生推荐一批好书。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动学生借阅、传阅、网上阅读、有条件的家庭自己购买等,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
2、加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教师的指导要建立在共同阅读的基础上,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3、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按照计划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写好读书笔记,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读书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期末展出优秀读书笔记或评选出班级读书先进个人。
4、在班里成立图书角,使学生都能沉浸在浓郁的读书氛围中
5、布置学生每天读不少于半小时的课外书。每周做1到2篇详细的读书笔记
6、定期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读书情况。
五、检查形式
1、古诗文背诵比赛。
2、讲神话故事比赛。
3、“古今中外名著知识知多少”比赛。
4、读书笔记征文比赛。
根据以上比赛结果,确定学生本学期阅读情况等级,评价等级分为一般、良、优,并发放奖品,以资鼓励。
课程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正确的运用以上知识点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扎实的经历….挖掘生成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对比/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向学生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借助生活中的情景引入新课,帮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来源与生活,且可以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通过课上及时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在探究新知、问题求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依托课上安排的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6通过帮助学生感知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向学生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让学生掌握、理解…….
2、并会正确的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难点:
1、从知识的本身来看(是否有难点)
2、如何让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本节课知识点本身较为简单,但如何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维/抽象/对比/猜测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训练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计算规律类)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生活
情境图
发掘其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巡视,寻找解法典型的学生。并让其板演
板演学生讲解解答思路,从而得到第一则归纳素材
整体感知蕴含的规律,让学生再举例,丰富素材
让学生尝试归纳结论
先让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再汇报、他生补充纠正,师揭示准确的结论、(表述)
呈现结论
出示小黑板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分层练习)
四、梳理知识,解决质疑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生生互助)
3、你对本节课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课程教学设计13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之后,我知道了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学科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以间接经验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以学生的亲自实践和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获得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学科课程有很大的不同,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素质,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这门课程中,第二部分“综合实践活动创新教学设计与评析”,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设计与活动过程。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这门课程的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怎样进行学生实践活动有了一些思路。案例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综合活动”四个领域,其中,综合活动展示的是综合实践活动非指定领域——主题班会与学校大型活动的活动设计与流程,更便于我们教师有针对性地借鉴。
人与自我教学案例中,“学生与网吧”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活动设计:主题的.提出、活动目标、活动设计、活动过程(活动计划和活动展开两个方面)教师反思、点评。在这一部分里,不仅学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法,而且明确了一种让我的学生能更好的对待网吧使用网络的教育方法,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教育比老师家长的说教更有效果。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锻炼了能力。 “学生与网吧”的课题,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从而主动拒绝网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习惯接受老师或者书本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程教学设计14
十八岁和其他
教学目标:
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4、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
二、针对各个版块,小组讨论交流
(一)十八岁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
(1)焦急忧虑(2)激动喜悦(3)辛劳(在“青春”版块中)爱
2、句子的理解
(1)第一段第一句中“欣慰”和“似水流年的迷惘”的原因:“欣慰”是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挚友、知己。“似水流年的迷惘”是因为时光流逝,十八年里因孩子引起的“焦急忧虑”或“激动喜悦”都已转眼逝去,留给自己的也许只有“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见第三段)
(2)“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作者用诗人的话来形容养育孩子的十八年光阴,自己沉湎于养育孩子的巨大幸福中,猛然间惊讶时光之飞逝。
(3)第四节中“这样的心情”指:“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第1节);“会情愿溺爱你”(第2节);“高兴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令人满意开怀”(第3节)。
3、交流父母养育自己的片段。
(二)两代人的矛盾
1、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流行观念的影响;(2)父母的愚昧与落伍;(3)子女的盲目与急躁;
(4)缺乏沟通、理解、平等。(根本原因)
2、探讨:你同意文中父亲归纳的原因吗?你是如何看待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的?你和父母产生过矛盾吗?有了矛盾后你是如何处理的?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去做的?你认可他们的做法吗?(让学生明确平等、对话、理解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
(三)读书的苦乐
1、理解文意(补充阅读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见《学习与评价》)
苦学乐学
蒋士铨每日夜读直至鸡叫一遍
被不出书被父亲罚跪,母亲训斥幼时用柳枝拼字
诵诗作为闲时游戏
我为病中母亲诵读
考取举人
我“十年寒窗”、“光宗耀祖”的传统压力曾祖母的“读书最乐”,引我共鸣
涉猎古今中外名篇,废寝忘食,读书“闲趣”
儿子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我希望儿子做一率性的读书人,但现在?
2、我的态度:“同情”却不能不“鼓励”,甚至“鞭策”,希望考取大学。
3、探讨: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然后思考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一定是对立的吗?
(四)青春
1、作者对孩子的希望:(1)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2)惜时如金。
2、延展:
(1)我挺秀的树自负
(2)《金缕曲》(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三、品题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十八岁”为题?为什么要写到“其他”?
本文是杨子在儿子18岁生日时写的,文章四个部分,并不是正面直接描写18岁,而是写由18岁引起的有关两代人矛盾、读书、青春等内容。可见,18岁只是一个契机。其实可以联想的东西还有很多,而作者独取四部分,与儿子平等对话,可谓取舍有道。
四、总结
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什么是爱呢?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同样,也需要理解与尊重,也需要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
五、艺术特色
小标题的运用。十八岁的青春有许多内容可写,如何安排文章结构很重要。作者把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化为了四个小标题,分别是成长的喜悦、两代人的冲突、读书的苦乐和珍惜青春时光。尽管并非是青春的所有内容,但小标题的运用的确给人非常清晰的写作思路。
谈话式的行文方式。本文的行文方式很特别,作者用一种谈话般的形式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这种行文远离了板起面孔的说教,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文字本身与阅读者容易化为一体,在对话中让阅读者受到了心灵的感化。
语言朴素、真挚。谈话般的行文方式注定了语言的朴素与真挚,全文就是靠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语言把父母之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人读后无法不为之动容。
课程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
作为数学老师,我一直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校领导把民族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我希望学生也能在数学课堂上通过感受、体验、探究等方式,让土家族课程回归生活,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动手实践培养土家族审美能力,拓宽土家族文化视野,让学生能够感受土家族绘画的风格,体验土家族民族绘画之美,提高土家族文化素养。
[能力目标]:能熟悉土家族绘画的特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体验数学知识在土家族绘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及创造性活动。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等设计有关土家族的存牌、手抄报等。
三、教学重点
动手设计有关土家族文化的'绘画,感受数学知识要素民族文化上的丰富体现,体验土家族文化之魅力。
四、教学难点
分析土家族特点,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及创造性活动。
五、教法学法
1、教法:本课采用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情境创设法为主要的教法,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数学。
2、学法:依据新课程理念,学生的学法是参与体验、小组合作。
六、教学用具绘画工具等
七、教学过程
在课前准备阶段,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提前一周搜集整理土家族民风民俗的资料,为进入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一)通过多媒体欣赏土家族文化
播放土家族建筑和室内装饰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独特鲜明的土家族风格。
(二)“土家族民俗知多少”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纷纷发言。(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民族绘画形式,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
(三)小组合作,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对于土家族文化的了解,画出独特的土家族文化特色的装饰图片,同时想想用了哪些数学知识
(四)小组交流展示,每个小组拿出自己小组内的作品上台展示,同时介绍自己的主题,以及用到的数学元素,同时评比出最佳创作和最佳合作小组。
(五)新课小结
第五篇: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内容选取依据
1.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机与电器技术等专业的培养目标。2.产品生产企业、各类控制工程公司的职业工作岗位。3.前后续课程的关系。
4.维修电工高级工职业标准。5.根据岗位职业发展及个人发展需求,选取最新的技术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好的基础。6.根据课程工学结合需要,强调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培养,确保学生下企业的职业适应能力。
二、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的生产制造岗位及其在生产设备中的维护维修岗位所需的技能与知识为教学内容,序化知识与能力,结合典型“案例”、“项目”组织教学,在实训室、生产现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取 “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将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培养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为了提高课程学习质量、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安排了工学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真实岗位上工作,理解相关职业规范与标准。
三、课程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要求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知识教学要求
(1)掌握单片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单片机的故障处理和维护维修的原理、方法;(3)熟悉单片机的的技术要求与选型依据;(4)熟悉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知识;|(5)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6)了解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发展方向。3 .技能教学要求
(1)本课程计算方法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熟练的运算能力,除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外,在教学过程中安排2-3次习题讨论课,内容以交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计算为主;
(2)培养学生掌握单片机系统的基本实训方法与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安排12个实验、8个实训项目;
四、课程教学组织及实施 .教学方式
理论课62学时,实验课10学时,安排1周项目实训,实施工学结合。2 .教室与实践地点一体化
教学地点在中央财政支持的 “电工电子与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的机电综合实训室及企业现场进行。
.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将课堂搬到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教师边讲课,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融合。将工作实际经验、产学研成果设计成教学案例,以“案例”、“项目”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融合。教学过程中学生脑、手并用,迅速理解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与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学生实践时,除主讲教师外,配一位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技能要求高的实践内容由企业兼职教师与主讲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指导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内学习——边学边做
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案例教学,根据学生特点、课程特点,将课堂搬到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过程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案例式、互动式、研讨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通过现场演示、多媒体、计算机仿真、网络等现代教学技术,边学边练,注重教学效果的提高。
2.课外学习——课余及双休日工学结合 在课余及双休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行开放式管理,学生先申请,经实训基地管理部门批准后,可到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工学结合”实训。实训时,学生可结合典型工程案例,自主学习,教师辅导。课余及双休日工学结合实施分层次教学,即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能力选择课题。通过学生动脑设计,动手安装、调试,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技术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技术。.超前学习——能力扩展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与实训、机电综合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毕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这些教学环节均有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技能的持续提高及扩展,为适应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课程考核与评价
1.理论课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上课提问情况、作业情况、职业素养等),占总成绩 30%。其他成绩占总成绩 70%。2.实验课成绩评定
实验课采取分段考核、多种考核手段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中,学生每做完一次实验,都给定当堂课的实验成绩,实验课后学生每次实验报告给定一个成绩。阶段学习完成后,向学生列出几个综合性较强的实训项目,学生抽查其中的一个项目作为考试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题目给分都非常详细,当堂课学生每完成一步给一步的分。最后将每堂课的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成绩、考试成绩三者按照一定的比例,作为学生本门课的最后成绩记录学生的学籍档案。
集中实验考核(占 40%),实验报告(报告评分,占 10%);平时项目实验调试结果(现场评分,占 50%)。3.课程实训考核:职业素质(占 10%);实训报告(报告评分,占 40%);实训结果和进度(现场评分,占 40%);学生相互测评(由学生测评小组完成,占 10%)。
4.综合实训考核:设计与实训报告(报告评分,占 40%);现场安装调试(现场评分,占 40%);实训小组成绩(系统运行结果占 20%)。
5.维修电工高级工考核:由省劳动、社会保障厅组织考核,并发证。
6.课余及双休日工学结合工程考核:按学院技能课程考核要求考核,通过者学分记录选修课学分。
7.下厂成绩评定
实习结束后,学生成绩由企业、系和专业教研室成立考评小组评定。成绩比例如下:(1)企业评价:50%(2)指导教师成绩:30%(3)考评小组成绩: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