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学生描绘物象的能力,使绘画作品更真实。
2、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激发学生对绘画的热爱、美术的热爱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课前准备
教师:幻灯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学生:搜集的图片资料、尺子、铅笔、签字笔或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几张图片,同学们,这些图片漂亮吗?喜欢吗?想不想把它画下来啊?好,今天老师就教大家这种类型的景物。(幻灯片显示主题)
2、同学们有没有观察到刚才的景物都有些什么特征?我们再来看些图片,分析这图片,看道路、树木、近处、远处有什么变化,说说你的感受(总结:路面,近宽远窄、近实远虚,路两旁物象近长远短、近疏远密、近大远小,天空近宽远窄等)。
3、生活中你还见过这种现象吗?你想用你的笔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现在我们来讨论。
(1)我们天天在校园中,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如果要同学们画出来,在纸上怎样表现呢?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分析:这些图片有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透视现象吗?
(3)我们怎样才能在一张平面的纸上画出这么多有层次的、立体的景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讨论这个问题。
二、新授
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习近平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可以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按天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
透视和斜透视。透视在画面中,有消失点,视平线和视点。
2、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由近到远除大小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疏密、色彩)。
霍贝尔是荷兰著名的风景画家。这张画的构思独特,画中乡间小路旁的树木由近及远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远方的透视现象。作品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甜美,洋溢着明朗而宁静的乐观情绪。他的画是透视现象的典型代表对不对?好,那我们来找找这幅画的视平线和视点。
3、大师们都用到了透视现象,我们来欣赏一下世界名画,大家注意观察里面的透视现象。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迪尔克•鲍茨的《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的《圣母的婚礼》、《雅典学院》,梵高的《夜间咖啡馆》,乔治•德•基里科的《忧郁神秘的街道》。
三、指导学生作画
好了,看完了大师的作品,感觉怎么样呢?是不是很想画了?那我们回到我们讨论的问题,来教大家画。(先点幻灯片,再在黑板上板书,粉笔教画)
1、先找到消失点;
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3、按近疏远密的、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好了,现在就是大家自己动手的时间了,我给同学们几张图片,同学们可以画图片上的,也可以画自己喜欢的风景,可以是校园的,也可以是外面的,都可以,要求是要用老师讲的方法画出透视哦。
五、小结、作业评讲
路面近宽远窄、近实远虚,路两旁物象近长远短、近疏远密、近大远小,天空近宽远窄等透视在画面中,有消失点,视平线和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