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优秀教学设计
《池上》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按形声字的特点熟悉要求会认的生字,会写“浮萍”两个字。
2、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3、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预备:
1、教学课件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古诗?
2、诗中的儿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活泼、可爱、天真)
3、今日,我们再学一首描写儿童的古诗。板题,读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同学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状况。
(1)
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沟通学习生字新词:
a.认真观看,本课的生字具有怎样的特点?(都是形声字)
b.复习儿歌:形声字,好识记。形音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表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
c.同学依据声旁识记字音。
d.同学依据形旁分析字义。
e.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3)
同学简洁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同学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
同学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
小组逐句内沟通自己的理解,相互启发、补充。
5、集体沟通,了解《池上》大意。(指名一人读诗句,一人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指名读
2、同学沟通“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你想到了哪些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出示:小娃撑小艇
指导同学重读红体字,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小娃得弱小)
(3)出示:偷采白莲回
由小娃的弱小理解“偷”字,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欢乐、无忧、自由。)
(4)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觉吗?
2、同学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来整体,拓展延长。
1、同学带着理解,同学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老师配乐范读,同学配乐朗读。
4、熟读成诵。
5、老师小结:这首诗前两行使我们看到了一幅漂亮的荷塘图,一个“偷”字用的极为传神,写出了小娃的顽皮、可爱,接着,笔锋一转,写了他不懂得隐蔽踪迹,于荷塘中露出了一条清楚的水道。狡黠中流露着顽皮,天真中透露着忠厚,体现着童真童趣。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池上》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亮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实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1、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预备:
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音乐、图像)
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师:今日,我们学习21课《古诗两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我想先考考大家,你们知道编辑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支配在一起吗?
(出示两首古诗)(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的儿童。)
师:对,是这样的缘由。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欢乐的歌,童年是一幅漂亮的画,童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今日,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古诗的童年中,去查找童年的欢乐。
二、读诗。
1、师: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首诗:《池上》(板书课题),这首诗大家都已经预习了,那你们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它的吗?
师:同学们说得很清晰,看来课前预习花了许多工夫。老师课前也搜集了有关资料,比较简洁,大家一起读一读。
老师出示:(生齐读)
2、师:了解了,现在来读诗,大家会读吗?要不,你们先在下面练习一下吧。(同学先练读,老师再指名读,然后齐读。)
(读准后鼻音:撑、艇、萍)
3、师:完会读正确还不算会读,还应当读出诗的节奏来。大家看,这两首诗的节奏会一样吗?为什么?
(老师可以结合同学的回答讲解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学问。)师:《池上》这首五言绝句要读出什么节奏来呢?大家读一读,可以用铅笔在诗上划“/”作记号。
(同学各自练习朗读,并且依据练习时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可以有不同节奏)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池上》
(老师依据同学所读,用粉笔在黑板上给诗做上记号)
(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留意声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大家一起来练读一下。)
(生齐读,留意怎样运气。)
4、师:同学们刚才诵读的节奏都是可以的,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爱的节奏诵读两首古诗,并且再次提示大家声断气连。
5、师: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同学们觉得这样读好玩吗?老师想出一个方法,可以让你读诗好玩一些。你们看——
(师拍手读诗,生跟着念: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6、师:这样读好玩一些吧?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读诗?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几种方式,特别好,但是都是一个人读的,可不行以采纳两个人一起合作的方式呢?比如,你们最喜爱的拍手嬉戏,也可以边玩边读诗呀,我们一起来!
(同学两两组合,边拍手边读诗!)
7、师:同学们想出了许多方法来把读诗变得好玩,现在,你们就自由选择最喜爱的方式,把这这首诗都美美地读一读。
(老师在同学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指名表演读。)
8、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手舞之,足蹈之,摇头晃脑,你们觉得这样读诗读得好玩吗?那以后,你们也可以用多种形式,把诗读得好玩一些,让学古诗变得轻松好玩好不好?
三、解诗。
师:这首诗我们都会读了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师:对,我们还要了解诗中写了什么。你们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关心我们理解诗意吗?(字典,工具书,插图,询问老师同学等)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现在就用这些方法试一试自己理解诗意,再把你从诗中读懂的意思讲给你的同桌听,假如有问题同桌争论,两个人都不能解决再请教老师。
老师在教室内巡察。为同学解决困惑的地方。如:
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巧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隐蔽、藏匿。
浮萍:借助图片理解词义(浮在水面上的一种水草,许多许多,连成一片)当船从水面上划过时-------浮萍随着水波荡开来。
三、品诗。
1、师:《池上》这首诗简洁明白,一读就懂,但仅仅懂得诗意还远远不够,由于一首诗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情,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这些诗句,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都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诗,假如让你来给诗配上一幅画,你会画上哪些景物?
(一个小孩,一条小船,还有白莲,一些浮萍。)
2、师:老师依据你们所说的景物,把这首诗改了改,(出示“
娃撑艇
偷白莲
不解藏
一道开”),读一读,你有什么发觉?
师:是呀,老师给诗减了一下肥,这就叫把诗读瘦了。字数少了,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却更大了。现在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
情景创设:(播放背景音乐——老师轻轻地描述:
一个夏日的早晨,几朵白云闲适地飘浮在瓦蓝瓦蓝的天空,初升的太阳明媚地照射着大地,湖面吹来阵阵凉快的清风,满池的荷花开的非常娇艳……
同学们,这漂亮的情景你们看到了吗?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这个小娃娃又是怎样偷采白莲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美美地写下来。生:(在音乐声中尽情想像,悄悄地描写。)
3、师:同学们可以放下你手中的笔了,现在,我们来沟通一下你所想象到的画面。
4、师:同学们你们真会想象,在你们的笔下,我感觉白居易写的《池上》仿佛变成了一副活的画向我们走来。此时,在你的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天真烂漫、淘气活泼)
5、师:假如他知道偷了莲蓬还会藏了踪迹,你们还觉得他有这么可爱吗?
师:是呀,正由于他的天真烂漫,才会偷采莲蓬而不解藏踪迹啊!你们喜爱这个孩子吗?那就带着你的宠爱之情,读这首诗。(生有感情地诵读《池上》)
6、师: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天真烂漫、活泼淘气小娃形象。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宠爱之情)
7、师:白居易的诗一直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整首诗虽犹如大白话,但极富韵味,布满童趣。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一次想象画面,试背。
8、指名背诵古诗、集体背诵。
四、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完成练习。
2、搜集描写儿童的诗句,用我们今日学的方法去读、去画、去悟、去唱。
《池上》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熟悉“浮、萍、踪、迹”4个生字,正确书写“采”。能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浮萍、踪迹”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背诵积累。
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阅历等方法理解“撑、采、踪迹”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引导观看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引导谈话法,品尝语言、诵读体会法。
学法:朗读法,观看法,图文对比、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谈话:我知道小伴侣们已经会背许多古诗了,谁情愿把自己最喜爱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呢?
2、今日我们又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池上》。(板书课题《池上》)
3、师简介。
二、初读感知,感受节奏
1、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古诗,留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现在同桌之间相互读,相互检查字音是不是都读准了。
3、逐句检查朗读,熟悉生字“踪、迹、浮、萍”。
(我观察小伴侣们都坐得端端正正,说明大家已经读好了。老师要检查了,谁来挑战呢?)
(1)出示“撑小艇”。抽两个孩子拼读,要求读好后鼻音。以词带句,齐读“小娃撑小艇”。
(2)出示“踪迹”。抽两个孩子拼读,读好平舌音“踪”,重点识记“踪”。以词带句,齐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3)出示“浮萍”。抽两个孩子拼读,读好后鼻音“萍。”(“浮”左右结构三点水,说明它和水有关;“萍”上下结构草字头,说明它和植物有关。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东西)结合浮萍的图片熟悉“浮萍”。浮萍是漂移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4、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5、老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1)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师配音范读)
(2)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诗?教给你们一个小诀窍: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样会破坏诗的韵味。画斜线的'地方要稍稍停顿,但要读得声断气连。请小伴侣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3)自由读、抽生读、齐读。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真是聪慧的小精灵,一下子就把握了读诗的诀窍。这首诗我们都读了这么多遍了,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敢不敢连续接受挑战?)
1、出示“浮萍一道开”和“小娃采莲回”的图片,请小伴侣们认真观看,对比古诗,看看这两幅图分别对应的是哪两句诗,说一说理由。
(设计意图:让同学依据图画所描绘的景象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是为了降低难度,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将同学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通过图文配对的方式呈现出来。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同学对古诗大意的初步感知。)
2、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理解识记“采”。
师边读诗句边做“采”的动作
a、在这两句诗中,有一个字是“摘”的意思,谁知道是那个字?(采)“采”上下结构爪子头,下面是个“木”字。爪子头代表什么呢?所以“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b、指导写“采”
(2)重点理解“偷”,通过采访,感受小娃既可怕又兴奋地心理并指导朗读。
a、在这一句诗句中,还有一个字告知了我们小娃摘的不是自家的莲蓬,而是别人家的,谁知道是那个字?(偷)
b、说到这个“偷”啊,老师想问你们一个小小的问题,盼望你们能够大胆老实地回答。你有没有偷偷的摘过别人家的桃子呀,橘子呀之类的你爱吃的东西?(有)你真是个顽皮可爱的小馋猫!这种偷采的行为在幼儿时期间或做一两次是可以的,就像这首诗中的小娃偷采莲蓬一样,在诗人白居易的眼里是天真可爱的,不过现在我们已经是学校生了,这种偷采行为以后还能做吗?(板书:小娃
天真可爱)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谈话让同学能够联系自己以前的生活实际,真实地感受到乡村儿童的顽皮可爱。)
(3)假如现在你就是小娃,我来采访采访你:小哇呀小娃,你偷偷地采摘别人家的莲蓬,当时心里感觉怎么样?(紧急、可怕)小哇呀小娃,你采了这么多你最喜爱吃的莲子,心情怎么样?(兴奋、兴奋)
(4)让我们用兴奋又紧急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3、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图片,(还记得这幅图片吗?)小马在雪地上画了什么?(月牙)那么月牙就是小马留下的踪迹。谁再来说一说什么是小狗(小鸭、小鸡)留下的踪迹?
练习说话:是留下的踪迹。
(2)出示“浮萍一道开图”,请小伴侣们在图中找找小娃留下的踪迹。(理解“踪迹”在诗中的意思是指船开过后留下的痕迹。)
(3)哪两句诗是写小娃在池塘里留下的踪迹?(出示“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生齐读)
4、通过老师说诗句的意思同学说出相对应的诗句,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你们真是擅长观看的小精灵!现在老师要考考小伴侣们与老师的协作默契程度。老师描述一个画面,看看你们能不能从这首诗中找出一句与这个画面相对应。
四、诵读积累
1、大家找得可真准啊!可是淘气的荷叶宝宝还想进一步考考大家。他们把这首诗中的一些字藏起来了,你能找出他们藏在哪儿吗?
2、淘气的荷叶宝宝不信难不倒大家,他把更多的字藏起来了,你还会吗?
3、现在荷叶宝宝把全部的字都带走了,谁能依据这幅图,把他们全部找回来?我们一起来试试吧!(配音乐读)
(设计意图:难度递增的填词嬉戏能激发同学背诵古诗的爱好,降低背诵的难度,关心同学按部就班地背诵古诗,增加同学学习的趣味性)
五、拓展
读了这首诗,你们喜爱诗中这个小娃吗?其实他和你们一样天真可爱,老师也喜爱他,闻名诗人白居易爷爷也特别喜爱这个小娃,所以他才写了这首《池上》。(板书:宠爱)今日,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儿,让我们赶快来熟悉熟悉他。(出示《所见》)
1、自由读。
2、抽生读。
3、生齐读。
六、总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池上》,熟悉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娃。假如想要把他永久留在你们的心里,就请今日回去把《池上》背会并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七、作业
1、背诵古诗。
2、把《池上》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小
池
唐
白居易
小娃
天真可爱
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