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买文具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课件出示“认一认”)
师: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谁来说说你认识哪些人民币?
师:你用过人民币吗?在什么地方用过人民币?(很多同学都在不同的场合用过人民币,通常因为我们的年龄小,爸爸妈妈都给我们较小的钱,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10元以下的人民币。)
(2)小组合作:
师提出合作要求:(课件出示)
认一认,说一说,有不认识的马上请同学帮忙。
理一理,分一分,比比哪组的方法多。
想一想,说一说,每组派一个小朋友向大家介绍自己组里的分法。
师:请小组长,把信封里的人民币倒出来,放在白纸上,每个小朋友轮流认一认,并说说你是怎么认的,有不认识的,可以请同学帮忙。理一理,分一分,比比哪组的分法多。想一想,说一说,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呆会儿,每组派一个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内的方法。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请学生到黑板上来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把人民币装进袋子。我们可以从这些人民币上的颜色、图案、文字来区分它们。它们的正面有一个国徽,它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3)认识人民币之间的进率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吗?好久没见它,原来,它开了一个文具店,今天开业,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看去看看。(课件出示文具店图)
师:机灵狗的文具店有哪些文具?你最想买什么?应该怎样付钱?
……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你们猜猜我会怎么付钱!我想买1本练习本,会怎样付钱?
……
师:我想买1把尺子呢?想买1枝钢笔呢?
(引导学生说出多种付钱方式)……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都得10角,也就是1元钱)课件演示
师:所以我们说1元等于10角。(板书)
师:我想买1块橡皮会怎样付钱呢?
(引导学生说出多种付钱方式)……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都得10分,也就是1角钱)课件演示
师:1元等于10角。(板书)
(4)游戏:小组内兑换人民币。如用1元换10角,1角换10分……
三、巩固练习,总结谈话
(1)1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
师:小朋友们,机灵狗的文具店来顾客了,她带了一元钱想买一些文具,你们愿意帮她买吗?
(课件出示题目)同桌在一起讨论,再集体说。
(2)完成第71页“填一填”里的3道题,做完后反馈订正。
(3)游戏。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买买文具的游戏,好吗?
师:老师有五个要求:1、每一个小组开一个商店,学习组长扮售货员。2、其它小朋友扮顾客,每位顾客只能买一件自己最喜欢的文具;3.买文具时要注意文明礼貌,轮流购买,当别人买文具时,组内的其它小朋友要注意看这个顾客是否付对钱和售货员是否找对钱;4.活动结束后,评选出“文明顾客”和“优秀售货员”。
(学生在轻松优雅的音乐声中开展游戏活动)。
师:哪位小朋友说说,你买了什么文具?付了多少钱?怎样付钱?
……
师: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大家勤开动脑筋,一定能想出一个好办法。
师:刚才活动时,售货员发现有什么问题吗?评一评你这个小组的文明顾客。
(评出文明顾客和优秀售货员,并发奖。)
师:今天,小朋友们特别能干,不仅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还学会了买自己喜欢的文具。回家后,你们能不能为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帮妈妈购买一些日用品?
(多媒体显示实践题--“帮妈妈买日用品”)
生:能。
师:好,下一节课同学们再汇报各自帮妈妈购物的情况。
篇2: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文具实物图、小黑板
学具: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请你算一算(看卡片口算)
1、40×2=30×3=20×7=
2、()×40=80()×30=60()×20=120
3、8÷2=24÷8=15÷3=
二、新知探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到新学期,孩子们都会为自己添置一些文具,这学期你又为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
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到了文具店(贴出挂图:每个文具盒20元),想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些文具(揭示课题:买文具),你们帮帮他们好吗?
2、学习80÷20和140÷20
⑴从文具店里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淘气今天带了80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问题: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师:“你会列出算式吗?”(板书:80÷20)
师:“你为什么这么列式?”(因为求的是80里面有多少个20)
师:“80÷20等于几?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算法。
师:“那你会用竖式来计算吗?请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汇报时提出:“为什么4要写在个位?(因为80里面有4个20)”把你的想法告
诉同桌的孩子。
⑵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80元可以买4个书包,那140元呢?可以买多少个书包?(学生列出算式)
师:“你能像刚才一样用竖式来计算吗?”
学生试做,并回答为什么7要商在个位。
⑶比较80÷20与140÷20两个算式,你发现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师(用手势显示被除数的前两位)提问:为什么80÷20中的4要商在这里,而140÷20的7不商在这里?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孩子说说。
学生汇报时教师可以引导,80÷20你拿什么来除?先看的什么?140÷20呢,为什么不拿14来除?
通过小组内讨论感知“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的算法”。
⑷巩固:带着这样的想法请你做一做。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90÷30120÷40100÷30
师用手势表示:除数30,先看什么?如果不够就看什么。
3、学习268÷20和268÷30
⑴师“笑笑今天带了268元,也想买一种文具,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贴出:每个书包30元的实物图)[
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268÷20和268÷30两个算式。
师:“请你估一估笑笑能买多少个文具盒?你是怎么估的?”、“那能买多少个书包呢?”
⑵师:“你能用竖式计算吗?试着做一做268÷20”
学生试做268÷20。提问:你是怎么做的?汇报时讲清算理:除数是两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先用26除以20,在十位上商1;1乘20等于20,26—20等于6,再用68除以20在个位上商3,3乘20等于60,余8。
师:“268÷30呢?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
学生明确用268来除后再自己做一做。
⑶师:“请你仔细观察268÷20和268÷30有什么不同?怎样判断商是几位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帮着梳理,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不够除就看前三位。
⑷巩固: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165÷30210÷50482÷40731÷60
三、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有什么样的特点?”(揭示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师:“在做这样的题时,你想提醒小朋友们注意些什么?”
四、开放练习
听说要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买文具,大队部先后收到了350元和562元的捐款。你能像刚才一样提出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自由提问题,并用竖式来解决问题和进行练习。
篇3:“买文具”教学设计
“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读、写简单的小学。(课本第2-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经历从“元、角、分”到以小数来表示的过程,建立起初步的数感。
3、通过用小数来表示商品价格,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难点
明确小数的意义与特征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学具准备
课本附页中的.人民币图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自己买过东西?买过什么?花了多少钱?
(让学生自由发言)
星期六,淘气也去超市买文具,却看不懂标价牌上的价格,想请大家帮帮忙,好吗?
(出示情境图)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小数
(1)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书橱”里陈列的文具,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
①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②请个别学生汇报。
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促进每个学生去感受和理解每个文具牌上小数所表示的意义。
(2)填一填
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
①翻开课本第2页,填写或在练习本上写。
②同桌互相检查核对。
2、认知小数的特征
(1)师介绍小数
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这样的数叫小数。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作小数。
①这里的“…”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白除了这几个,还有无数的小数。
②观察一下小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都有小数点)
小数都有小数点,小数的读法也和以前的数不同。
比如:16.85读作十六点八五。
(师过介绍边板书)
师:日常生活中小数的应用很广,象长度18分米,也可以说成 1.8米。
(2)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单价,再指名读。
(3)师生共同小结小数的读法。
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右边的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3、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如有的学生说不出来可留作业,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课前再交流。
4、试一试
认真看图,图中一共是多少钱?既可以用几元几角几分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认真想一想,填一填。
(1)独立完成,师巡视,及时了解情况。
(2)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应用
1、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讨论“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统计所有教科书的价格,并填一填,与同伴说一说。
3、思考讨论。
售货员叔叔粗心的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元写成了0.35元,会造成什么结果?写成了35.0元呢?
让学生议一议,引发他们对小数点的关注。
4、剪下附页1中的图1做游戏。
5、向学生介绍“你知道吗”有关知识。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买文具
小数 小数点
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
篇4:《买文具》教学设计
《买文具》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学习除加、除减两步混合运算,突出现实情境的作用,进一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在教学本节课时,先让学生了解情境图的内容,收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明确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最后对运算顺序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发展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买文具(一)
⊙解决问题,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问题:小华和小英一起到商店买文具,小华想买一个日记本,小英想买一支钢笔,售货员阿姨想考考她们,告诉她们日记本3个12元,钢笔5支20元,你知道小华和小英各应付多少钱吗?
2.引导学生读题,解决问题。
3.导入新课:这是我们学过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将尝试把除法和其他运算结合起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教学新课之前,复习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扫除障碍。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问题呈现。
师(课件出示教材5页情境图):大家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并汇报自己收集到的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试着提出数学问题。
3.解决问题一: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1)筛选有用的信息。
(请学生将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的信息找出来,与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2)独立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练习本上呈现出来)
(3)集体交流,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预设
方法一:直接画图解决问题,如下图所示:
师: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吗?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请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直观图列出算式)
方法二:画图并分步列式解决问题,如下所示:
18÷3=6(元)
6+4=10(元)
师:18÷3求的是什么?哪部分图可以用18÷3表示?6+4求的是什么?哪部分图可以用算式6+4表示?
(学生对照直观图说出算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方法三: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如18÷3+4。
师(板书算式18÷3+4):你是怎样想的?能结合情境图说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如果把这个算式改成4+18÷3可以吗?应该怎样算?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列出的两个综合算式中既有除法,又有加法,计算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篇5:《买文具》教学设计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文具实物图、小黑板
学具: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请你算一算(看卡片口算)
1、40×2= 30×3= 20×7=
80÷2= 240÷8= 15÷3=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0×()<150 70×()<440
80×()<650 50×()<320
二、新知探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到新学期,孩子们都会为自己添置一些文具,这学期你又为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
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到了文具店(贴出挂图:每个文具盒20元),想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些文具(揭示课题:买文具),你们帮帮他们好吗?
篇6:《买文具》教学设计
让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的不同,明白有余数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有什么样的特点?”(揭示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师:“在做这样的题时,你想提醒小朋友们注意些什么?”
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除法的第一单元《买文具》,即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以及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呈现80÷20与140÷20这两个算式的解决,即整十数除以整十数,但在试一试中又出现新的知识点,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有余数,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分为了以下两个层次来进行:
1、80÷20与140÷20,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学生在解决时通过以前学过的口算来完成,老师主要在于帮助其解决商的定位问题。并通过比较80÷20与140÷20的相同与不同,让学生感知除法竖式的算理与法则,从而完成从口算到竖式的迁移。
2、通过具体情境呈现90÷30与165÷30,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比较两个算式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来进一步的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法则和算理,并且会进行运用。
在小结中,老师让学生自己说在列竖式做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以及做的方法。
在评课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老师给我的建议,尤其式韩老师和赵老师的建议让我收获颇多。从她们的建议中,我更加明白应该怎样来了解教材,怎样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对于怎样组织和处理教材也有了更清晰的把握。最后谢谢学校给我这样的机会和这些老师的辛苦指导,我会更加努力的争取上好每一节课。
篇7:《买文具》教学设计
⑴从文具店里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淘气今天带了80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问题: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师:“你会列出算式吗?”(板书:80÷20)
师:“你为什么这么列式?”(因为求的是80里面有多少个20)
师:“80÷20等于几?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算法。
师:“那你会用竖式来计算吗?请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汇报时提出:“为什么4要写在个位?(因为80里面有4个20)”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孩子。
⑵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80元可以买4个书包,那140元呢?可以买多少个书包?(学生列出算式)
师:“你能像刚才一样用竖式来计算吗?”
学生试做,并回答为什么7要商在个位。
⑶比较80÷20与140÷20两个算式,你发现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师(用手势显示被除数的前两位)提问:为什么80÷20中的4要商在这里,而140÷20的7不商在这里?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孩子说说。
学生汇报时教师可以引导,80÷20你拿什么来除?先看的什么?140÷20呢,为什么不拿14来除?
通过小组内讨论感知“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的算法”。
篇8:《买文具》教学设计
《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结合买文具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读写简单的小数,难点是明确小数的意义与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
师:都买过些什么?
生1:买过盐。
生2:买过铅笔。
生3:买过瓜子。
…
师:那么你能说出它们的价格吗?
生1:铅笔1角钱一支。
生2:一包瓜子5角钱。
生3:本子3角钱一个。
…
师:可见,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文具商店看一看买文具好吗?
生:好!
(师板书课题,出示情境图:文具商店里:铅笔0.5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水彩笔16.85元)
二、学习新知:
1、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从图中了解到些什么呢?
(生观察后回答)
师:你们知道每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吗?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把你的想法互相说一说。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铅笔0.50元,也就是5角;尺子1.06元,也就是1元零6分…
2、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一下,价格标牌上的数与元角分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1)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
3、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0.5、1.06、3.06、16.85、8.00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数一样吗?为什么?
生:不同,因为有个点。
师:非常好,所以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小数,中间的点叫小数点。
4、师:小数该怎样读、怎样写呢?
(1)自学课本。
(2)指明回答,师适当补充。
5、师:有位售货员叔叔不小心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点错了,3.50元写成了0.35元,这样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1)小组讨论。
(2)指名说一说,教师小结,特别强调小数点的重要性。
三、固练习:
1、填一填,相信你能行。
2、出示投影:
1张5元
4张1角
1枚1分1张10元
1张2元
1张5角1张2元
4枚1分
元角分
是元元角分
是元元角分
是元
(1)学生独立解答。
(2)指明说,师总结。
3、说一说
统计年本学期教科书的年价格,并与同伴说一说。
例如:数学7.40元,也就是7元4角。
4、游戏
用附页1中的人民币游戏,同桌一组,一个说元角分,一个用小数表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小数。
生2:我学习会了小数的读法、写法。
生3:…
板书设计:
买文具
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小数。
16.85
小数点读作:十六点八五
篇9:《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使学生从小懂得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
2、熟记1元=10角
1角=10分
教学难点:元、角、分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各种人民币面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商店买过东西吗?用什么买?(钱)世界上有许多许多的国家,不同的国家就有不同的钱,你知道中国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的人民币,你们想看看吗?
二、实践活动,引导探究。
篇10:《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在生动活泼的操作中,初步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会用小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并能正确使用人民币。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人民币。
教学准备:小面额的人民币,文具、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购物的情境,理解人民币的功能。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小朋友,看是谁呀?
师:淘气想带大家到文具店去逛一逛,愿意吗?
(出示文具柜)
师:货架上都有什么文具?同桌两人小声说一说。
师:你想买些什么?怎么买呢?
生:我想买一支铅笔,需要5角钱。
生:我想买一盒水彩笔,
师:刚才这几个同学买文具时,都需要什么?
生:钱。
师:我们国家的钱币叫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为学生创设“买文具”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想买什么文具,用什么来买,使他们初步理解人民币的功能。】
二、小组合作,获取知识
活动一:人民币的分类
师:请小朋友拿出信封中的人民币,请你仔细的看一看、摸一摸,你能发现什么?(主要引导学生从人民币的数字、面额、字样和各种图案来说一说)
师:你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生:我把1元的、1角的、1分的放在一起。2元的、2角的、2分的放在一起。
师:为什么这样分?
生:我是按数字的大小来分的。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我把钱按用什么制成(材料)的分为纸币、硬币。
生:我按几元、几角、几分的来分:
把5元的、2元的、1元的放在一起;
把5角的、2角的、1角的放在一起;
把1分的、2分的、5分的放在一起。
师:你真能干,你是按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人民币有纸币、硬币,它的单位有元、角、分。(板书:人民币——元、角、分)
【通过对人民币的分类,使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
活动二、认识人民币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人民币把它介绍给自己的同伴儿。
(小组讨论)
师:请你认真地看看这些人民币的正面、反面,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辨认它的面值呢?
(课件显示小面额的人民币,学生全班交流)
生:可以从上面的数字进行辨认,上面写有数字“1”的就是1元钱,写有数字“2”的就是2元……
生:不对,1角、2角、5角上也是数字1、2、3,但我们就不能说是几元钱。
师:那除了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外,还要看什么?
生:可以看上面的汉字,上面写有“壹圆”两个汉字的就是1元钱,写有“壹角”的就是1角钱……
师: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辨认呢?
生:我们可以从人民币的颜色进行辨认。5元是咖啡色的,5角是紫色的,1元是红色的,1角是浅灰色的,2元和2角都是绿色的,但它们的深浅不一样,2元是浅绿色的,2角是深绿色的。
生:我们还可以从大小上进行辨认,2元的比2角的大,5元的比2元的大……
生:我们小组还发现它们上面的图案不一样。
师: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人民币上的图案与风景……
师:刚才大家说的都是纸币,哪一小组来说说硬币怎么辨认呢?
生:我发现硬币可以从它们的轻重进行辨认,1元硬币很重,5角的比1元的轻一些,1分的硬币最轻,因为它最小。
师:可以从人民币的颜色、图案、大小来辨认,最主要的是看票面上的阿拉伯数字和大写汉字。小组轮流说人民币的面值,其他小朋友拿出相应的人民币,比一比谁拿得又对又快。
师(展示被人为损坏的人民币):请同学们观察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有些人总爱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这样不好。
生:我觉得它很可怜。
生:我很讨厌乱画的人。
师:每张人民币都印有什么图案?
生:国徽。
师:这个国徽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是我们国家印制的。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折,也不要在上面乱写乱画,平时还要注意养成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活动三:购物活动。
1、师:下面老师来当营业员,同学们当顾客来买文具(出示课题——买文具)。谁愿意来买?
(师生一起买文具,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2、师:如果你有1元钱,你能买哪些文具?(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活动)
师:谁来介绍一下1元钱你都买了些什么?是怎么买的?
生:用1角钱买一支铅笔,找回9角。
生:我买一本练习本,需要2角,找回8角。
生:我可以买10支1角的铅笔,或买2支5角的铅笔也正好是1元钱。
(教师板书):
1元(把人民币贴在黑板上)
1角 找回9角
2角 找回8角
10个1角
5个2角
2个5角
师:从这里你可以知道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生:我发现1角+9角=10角,2角+8角=10角。
生:1元里面有10个1角。
师:你真能干!下面请大家看屏幕1角、1角的数,数出10角来。(师用课件演示1元=10角。)
师:我们知道了1元=10角,想一想:1角=( )分。
【本环节设计购物活动,突出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人民币的功能,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四:解决问题。
换钱游戏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缺少零钱,需要进行人民币的兑换。下面我们一起来玩换钱游戏。
师:一张1元的能换 张5角的。
生:能换5张2角的。
师:1元还可以怎么换?
生:能换10张1角的。
生:能换1张5角的,2张2角的和1张1角的。
师:一张5角的可以怎么换?
生:换5张1角。
生:换1张2角和3张1角。
生:2张2角和1张1角。
师:我们在兑换人民币时,一定要认真,千万不要出错。
三、课后延伸:
师:这节课通过买文具,我们认识了小面额的人民币,除了今天认识的,你对人民币还知道些什么?请小朋友们周末与爸爸、妈妈出去购物时注意多观察。还可以查阅一些有关的信息。我们下节课再继续交流探讨,好吗?
篇11:《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买文具时应该说些什么,能正确表达自己购买文具的愿望。
2、买文具时,能与售货员正确对话。
3、教育学生说话时态度要大方,语言亲切、有礼貌,听别人讲话时要认真耐心。
教学重点
1、能进行买卖文具的对话并使用礼貌用语。
2、分角色对话时做到态度大方自然。
教学难点
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如质量差、价格贵、售货员或顾客出现差错)能及时应付。
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到文具店或商场文具柜台买文具,也可以观察别人买文具,记住买文具的过程,感知买文具的一般知识。
2、每个同学准备一两件文具,并贴上价格标签。
3、用纸作一些钱。
4、有放文具的柜台课桌。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看图想象,导入 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吗?今天我们去文具店买文具,好吗?(板书课题)(出现挂图)
1、你们瞧,已有两位小朋友比我们先去文具店买东西了。你们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售货员阿姨又会怎样说呢?
2、(下面我们请三位同学来扮演图中的售货员和顾客。板书:售货员顾客看看他们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分角色表演。
3、师生评议。(他们表演得过且过怎样?谁愿意来说一说。他们都很讲礼貌,顾客表达也很清楚。师:说得真好。)(板书:文明礼貌,表达清楚)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做个这样的顾客呢?
二、学生试练,进行合作,实践。
1`、利用自备学具,小组演练。(请同桌的同学把各自的文具盒打开,放在桌子中间,然后一人当售货员,一人当顾客,练习一下怎样买学习用具。开始吧。)
2、指名表演。
3、师生评议。(你们说他们表演得好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说得真棒。)
三、举一反三,深化训练
1、师生表演,设置训练情境。
(1)是啊,这位售货员非常热情周到,现在连老师也想向她买学习用具了。)
(2)师边说边走向扮售货员的女生进行交际。
(3)师拿着刚买的圆珠笔在手心写写画画说:这支圆珠笔真不错,还有香气呢。咦?怎么断水不能写了呢?这可怎么办呀?同学们,如果你们遇到了这种情况(小黑板出示:买学习用具,发现质量有问题,应该怎么办?),请同桌的同学进行讨论。
2、鼓励发表意见。(如:退换圆珠笔;还可以怎么办?打投诉电话。你还懂得拿起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做得真棒。)
3、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还遇到过别的情况吗?
如:以次充好;价钱太贵;忘了找钱;多找钱;态度不好
4、面各小组自主选择一种情况,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演一演。
5、根据学情,选择上台表演。
6、师生评价,激励扩展求异。
师小结:大家在买东西时,不管遇到任何意外情况,都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四、读一读儿歌
五、总结提高,课外延伸
师:今天,小朋友们特别能干,学会了怎样买自己所需要的文具。回家后,能不能为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帮妈妈购买一些日用品?
(小黑板出示)实践题帮妈妈买日用品
附板书设计 :
买文具
售货员 顾客
文明礼貌 表情达意
教学反思: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新年过去了,孩子们都长大了一岁,听课状态出乎我的意料,个个学习劲头很足,今天学习的新课是《买文具》,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是对小数意义最初步的了解。教学时我结合买文具的生活情境,在购物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标价牌上用小数表示的价格,自然引入小数;再经历把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和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小数表示的过程,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小数的特征,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同时让学生充分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对于标价所表示的几元几角几分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我及时地抓住这个时机,趁热打铁,研究这些价格的组成部分,让他们小组讨论这些数的共同特点,从而了解小数的意义:当我们不能用整数表示一个数的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如5角是1元的一半,不能用1元来表示,我们就可以用0.50元来表示。像0.50、8.00、3.50、16.85、1.06等这些数我们就叫做小数。
巩固练习时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贰圓、贰角、壹角、壹分、贰分小面额的人民币不认识,其原因:一是因为学生对汉字的壹、贰、叁不认识,二是因为有些小面额的人民币目前已经很少见了,有的已经不流通了,学生不认识。发现问题后,我及时把壹、贰、伍、拾这几个汉字写在黑板上,并在字上注上了拼音,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完成第三页练一练第一题:用小数写出具体的几张钱币为几点几元时错误就少多了。我还要求学生这样表述:几个几元几个几角几个几分合起来是几元几角几分,写成几点几元。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用合起来的回答方式可以帮助他们今后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
总之,全课围绕着价钱的两种表示形式认识小数及小数表示的意义,较好的达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的知识。虽然是开学第一天上课,但是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我感到心中也有说不出的喜悦。
篇12:《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文具实物图、小黑板
学具: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请你算一算(看卡片口算)
1、40×2= 30×3= 20×7=
2、( )×40=80 ( )×30=60 ( )×20=120
3、8÷2= 24÷8= 15÷3=
二、新知探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到新学期,孩子们都会为自己添置一些文具,这学期你又为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
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到了文具店(贴出挂图:每个文具盒20元),想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些文具(揭示课题:买文具),你们帮帮他们好吗?
2、学习80÷20和140÷20
⑴从文具店里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淘气今天带了80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问题: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师:“你会列出算式吗?”(板书:80÷20)
师:“你为什么这么列式?”(因为求的是80里面有多少个20)
师:“80÷20等于几?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算法。
师:“那你会用竖式来计算吗?请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汇报时提出:“为什么4要写在个位?(因为80里面有4个20)”把你的想法告
诉同桌的孩子。
⑵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80元可以买4个书包,那140元呢?可以买多少个书包?(学生列出算式)
师:“你能像刚才一样用竖式来计算吗?”
学生试做,并回答为什么7要商在个位。
⑶比较80÷20与140÷20两个算式,你发现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师(用手势显示被除数的前两位)提问:为什么80÷20中的4要商在这里,而140÷20的7不商在这里?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孩子说说。
学生汇报时教师可以引导,80÷20你拿什么来除?先看的什么?140÷20呢,为什么不拿14来除?
通过小组内讨论感知“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的算法”。
⑷巩固:带着这样的想法请你做一做。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90÷30 120÷40 100÷30
师用手势表示:除数30,先看什么?如果不够就看什么。
3、学习268÷20和268÷30
⑴师“笑笑今天带了268元,也想买一种文具,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贴出:每个书包30元的实物图)[
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268÷20和268÷30两个算式。
师:“请你估一估笑笑能买多少个文具盒?你是怎么估的?”、“那能买多少个书包呢?”
⑵师:“你能用竖式计算吗?试着做一做268÷20”
学生试做268÷20。提问:你是怎么做的?汇报时讲清算理:除数是两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先用26除以20,在十位上商1;1乘20等于20,26-20等于6,再用68除以20在个位上商3,3乘20等于60,余8。
师:“268÷30呢?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
学生明确用268来除后再自己做一做。
⑶师:“请你仔细观察268÷20和268÷30有什么不同?怎样判断商是几位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帮着梳理,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不够除就看前三位。
⑷巩固: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165÷30 210÷50 482÷40 731÷60
三、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有什么样的特点?”(揭示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师:“在做这样的`题时,你想提醒小朋友们注意些什么?”
四、开放练习
听说要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买文具,大队部先后收到了350元和562元的捐款。你能像刚才一样提出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自由提问题,并用竖式来解决问题和进行练习。
教学设计与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除法的第一单元《买文具》,即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以及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2、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呈现80÷20与140÷20这两个算式的解决,即整十数除以整十数,但在试一试中又出现新的知识点,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分为了以下两个层次来进行:
1、80÷20与140÷20,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学生在解决时通过以前学过的口算来完成,老师主要在于帮助其解决商的定位问题。并通过比较80÷20与140÷20的相同与不同,让学生感知除法竖式的算理与法则,从而完成从口算到竖式的迁移。
2、通过具体情境呈现268÷20与268÷30,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比较两个算式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来进一步的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法则和算理,并且会进行运用。
在最后的练习中,老师通过呈现开放式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的选择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目的在与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让优秀的学生能完成更多的练习。
篇13:《买文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中的第一课时“买文具”。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认识中括号。教材中出示了买文具的情境图,学生通过情境图找到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逐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已经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备一定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学生在二、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含有两步的混合运算和小括号,但没有对整数混合运算进行总结性学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三步算式;
2.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理解并能掌握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买文具”问题解决的过程,认识中括号并体会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经历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体验数学运算、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好习惯。
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看题,耐心细致计算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五、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法
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堂本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每到新学期,小朋友们都会给自己添置一些新文具。那这学期开始的时候,你买了哪些新文具呢?
生:铅笔盒;钢笔;三角尺等。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在新学期的时候添置了新文具。
(二)探究新知
1.PPT展示教材P47的情境图
师:今天,淘气、笑笑和奇思也来到了文具店买文具。这幅图是文具店的图片,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呢?
(板书课题:买文具)
(学生分享找到的数学信息:计算器、铅笔盒、圆珠笔、足球的单价,每盒钢笔的价钱和每副羽毛球拍的价格)
师:你发现的可真多!那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数学问题)
师:你真会思考!淘气刚刚告诉我,他有一个数学问题,想让大家帮帮他,你们愿意么?
生:愿意!
师: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孩子!这是淘气的数学问题: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钱?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1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多少钱。
师:也就是我们要知道计算器和钢笔的单价。现在,请大家拿出课堂本,自己先列出算式。在列算式的过程中,想一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生独立列式)
师:谁来说一说?
生:(分步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师:能说一说你的思路么?
生:先求出3个计算器的钱,再求出1支钢笔的钱,然后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的钱了。
师:思路真清晰,不仅列出了算式,还算出了答案,真厉害!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综合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22×3+24÷4
师:笑笑跟你列的算式是一样的,都是列出了一个这样的综合算式。那我们应该怎样计算这个算式呢?拿出课堂本(号本),请你们自己先尝试着计算这个算式,计算的过程中可以用横线表示出计算顺序。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师:做完了的同学,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计算呢?(学生互动、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学生分享)
师:我们在综合算式下面画横线表示计算的顺序,(教师演示)这样我们就算出了答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淘气的问题,那么两种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有哪些不同与相同的地方呢?哪种方法简便呢?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分享)
师:根据这个算式(22×3+24÷4),谁能来总结一下像这样的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呢?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学生总结,演示PPT,学生跟读)
师(小结):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里,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
如果加法或减法两边同时有乘、除法,则可以同时计算乘、除法。
2.PPT展示教材P47的问题三
师:全班一起读题,请大家用画横线的方法标出每题的计算顺序,独立完成。(学生标出顺序)
师:谁能来说一说呢?(学生分享)
师:根据这些计算顺序,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师:含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如果有两个小括号,可以同时计算。
(三)巩固练习
师:请翻开教材48页,看着第1题,自己独立完成。(学生提数学问题并解决)
(展示学生作业,共同校正)
师:第2题,请一个人读题。(学生读题)
师:怎样列算式?
生:270÷3-140÷2
=90-70
=20(千米)
师:看着第3题,开火车的形式来回答。(学生分享、教师演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分享,教师总结)
师:那在计算含有三步的混合运算是,应注意什么?
生:先想怎么计算,想运算顺序;不能口算的要用竖式计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谁能来说一说?(学生分享)
生(教师板书):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里,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
如果加法或减法两边同时有乘、除法,则可以同时计算乘、除法。含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如果有两个小括号,可以同时计算。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买文具》。(板书课题:买文具)
(二)自主探索,领会新知
师:(PPT展示教材P48“试一试”)全班同学一起读题!(学生读题)
师:按照左边算式现在的顺序计算,结果是13,等式不成立,怎么办呢?先自己独立探索,看看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探索)
师:完成的同学,请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学生交流)
师:谁能来说一说呢?你是怎么加括号的?
师:要使这个等式成立,9÷3×5-2画横线的部分必须等于9,;而3×5-2等于13,要想等于9,需要把5-2添上小括号先算,变成9÷3×(5-2);而要使横线部分等于9,要先算3×3,还需要括号来改变原有的运算顺序。但是小括号已经用过了,我们不能在它外面再套一个小括号,所以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的符号“中括号”,中括号是一种改变运算顺序的符号,也叫方括号,用“【】”来表示。(板书:中括号【】)
师:跟着我在本子上写一写中括号。需要强调的是,在混合运算中,如果使用了小括号后,仍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就要用中括号了。孩子们,一定要记清楚了。
师:现在我们给这个等式添上中括号,然后用横线标出运算顺序,咱们再写出计算过程来检验等式是否成立。(教师板演)
师:根据这个过程,谁能来说一说含有中括号的算式,在计算时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小结,PPT展示:在含有中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把四则混合运算学完了,谁能来总结一下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呢?小组讨论一下,回忆已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可以分成几种情况,运算顺序怎样,试着举一个例子。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教师总结,出示PPT,齐读)
(三)巩固练习
师:请翻开教材49页,看着第4题(学生读题)
师: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上面的等式只有小括号,下面的等式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
师:请大家用横线标出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共同校正)
师:玩过扑克牌没有?看着第5题,咱们来玩个小游戏。(小组交流,展示)
生:(6+4÷2)×3=24;6+(4+2)×3=24
师:看着第6题,拿出课堂本,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做的时候要标出运算顺序哦,开始!(共同校正)
师:第7题,请全班一起读题,先独立思考,写出方案,写完的同学同桌交流,看看你的方案是否合理,以及合理与不合理的理由。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买奖品总共的钱要低于350元,奖项之间有差异。(共同校正)
(四)课堂小结
师:请两位同学再来说一说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生分享)
八、板书设计
篇14:《买文具》教学设计
一、铺垫孕伏
请你算一算(看卡片口算)
1、40×2= 30×3= 20×7=
2、()×40=80 ()×30=60 ()×20=120
3、8÷2= 24÷8= 15÷3=
二、新知探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到新学期,孩子们都会为自己添置一些文具,这学期你又为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
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到了文具店(贴出挂图:每个文具盒20元),想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些文具(揭示课题:买文具),你们帮帮他们好吗?
2、学习80÷20和140÷20
⑴从文具店里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淘气今天带了80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问题: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师:“你会列出算式吗?”(板书:80÷20)
师:“你为什么这么列式?”(因为求的是80里面有多少个20)
师:“80÷20等于几?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算法。
师:“那你会用竖式来计算吗?请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汇报时提出:“为什么4要写在个位?(因为80里面有4个20)”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孩子。
⑵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80元可以买4个书包,那140元呢?可以买多少个书包?(学生列出算式)
师:“你能像刚才一样用竖式来计算吗?”
学生试做,并回答为什么7要商在个位。
⑶比较80÷20与140÷20两个算式,你发现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师(用手势显示被除数的前两位)提问:为什么80÷20中的4要商在这里,而140÷20的7不商在这里?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孩子说说。
学生汇报时教师可以引导,80÷20你拿什么来除?先看的什么?140÷20呢,为什么不拿14来除?
通过小组内讨论感知“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的算法”。
⑷巩固:带着这样的想法请你做一做。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90÷30 120÷40 100÷30
师用手势表示:除数30,先看什么?如果不够就看什么。
3、学习268÷20和268÷30
⑴师“笑笑今天带了268元,也想买一种文具,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贴出:每个书包30元的实物图)
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268÷20和268÷30两个算式。
师:“请你估一估笑笑能买多少个文具盒?你是怎么估的?”、“那能买多少个书包呢?”
⑵师:“你能用竖式计算吗?试着做一做268÷20”
学生试做268÷20。提问:你是怎么做的?汇报时讲清算理:除数是两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先用26除以20,在十位上商1;1乘20等于20,26—20等于6,再用68除以20在个位上商3,3乘20等于60,余8。
师:“268÷30呢?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
学生明确用268来除后再自己做一做。
⑶师:“请你仔细观察268÷20和268÷30有什么不同?怎样判断商是几位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帮着梳理,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不够除就看前三位。
⑷巩固: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165÷30 210÷50 482÷40 731÷60
三、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有什么样的特点?”(揭示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师:“在做这样的题时,你想提醒小朋友们注意些什么?”
四、开放练习
听说要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买文具,大队部先后收到了350元和562元的捐款。你能像刚才一样提出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自由提问题,并用竖式来解决问题和进行练习。
篇15:《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内容:
一、欣赏世界各国的钱币
今天,老师先请小朋友来欣赏世界各国的钱币。
(光盘:世界各国的钱币)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许多国家的钱币,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人民币)
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看光盘)
二、新授:
(一)认识人民币。
1、出示所有面值的人民币图。(光盘)
师: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请小朋友结合每组中自己带的人民币,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他们的,有什么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
2、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每一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我们将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再请同学上来介绍给全班小朋友来认识。
(学生在小组中利用实物分类)
3、指名学生上来按自己分类的方法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
(学生大致有两种分法:A:分成硬币和纸币两类;B:按元、角、分分类。)
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揭示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4、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呢?(看光盘)
5、看看屏幕上展示的人民币,按每种面值一张来计算,这些人民币共有几元几角几分?(让学生算一算)
6、观察硬币的另一面,你看到了什么图案?(国徽)
我们要象热爱自己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要随意损坏它。
三、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也要用带来的钱来买东西,(课件出示买文具主题图)
这些文具是同学们学习时的好帮手,我们要爱护它们。谁能给大家介绍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在下面的活动中,同学们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文具。
揭示课题:买文具(板书)
(一)、友情提示(课件出示)
1、每个小组推荐1名成员当售货员,其余成员当顾客;
2、每个顾客用带来的钱买文具,每人只买1件;
3、当顾客的同学要先思考打算买什么东西?注意看清所要买的东西的价钱?再思考怎样付钱;
4、当售货员的同学要注意各种东西的价钱?要注意收顾客多少钱,思考怎样找钱;
5、购物时要文明购物,做个遵守秩序的顾客。
师:我们要文明购物,应该怎么做?(排好队)
师再强调要求,活动时顾客要与售货员对话交流。
(二)、活动开始
(三)、反馈、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小,老师想知道你们“买了什么东西,这东西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师:请我们的顾客来说一说“买了什么东西,这东西多少钱?是怎样付钱的?”
学生汇报
(1)、探索1角=10分
生1:我买一块橡皮擦1角,付了1张1角。
师:有谁跟他买的一样吗?但付钱方法不一样的吗?
生2:我付了一张5角的,找回4角。
生3:我付了一张1元的,找回9角。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好,如果老师想用1分、2分、5分的硬币来付钱,可以怎样付钱呢?
生1:2个5分。
生2:10个1分。
生3:5个2分。
生4:1个5分和5个1分。
生5:1个5分、1个2分和3个1分。
(师给合板书加法算式)
5分+5分
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
2分+2分+2分+2分+2分
5分+1分+1分+1分+1分+1分
5分+2分+1分+1分+1分
……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都是10分,也就是1角。
师:1角=10分(板书)(课件演示)
师:这就是元、角、分的关系。
(2)、探索1元=10角
生1:我买了一枝钢笔1元,付了1张1元。
师:还有没有同学也是买钢笔的,但付钱方法不一样的吗?
生2:我付了1张2元,找回1元。
生3:我付了1张5元,找回4元。
生4:10张1角。
生5:5张2角。
生6:1张5角、2张2角和1张1角。
生7:2张5角。
(师给合学生回答板书加法算式)
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
2角+2角+2角+2角+2角
5角+2角+2角+1角
5角+5角
……
师:观察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都是10角,也就是1元。
师:1元=10角(板书)(课件演示)
(3)、找零钱
师:有没有人买尺子?一把尺子多少钱?(8角)你是怎样付钱的?
生1:1张5角3张1角。
师:还有同学也是买尺子的?还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吗?
生2:给售货员1元,应找回2角。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1元=10角,一把尺子8角,10角—8角=2角。
生3:我付了一张2元的,找回1元2角。
师:请小组售货员说说是怎样找钱的?
生4:因为2元=20角,一把尺子8角,20角—8角=12角,12角就是1元2角。
师:同学们都学得很好。
(4)、补差价
师:有没有人用1元买1个削铅笔刀。(1元2角)
生:没有,因为钱不够,还差2角。
师:那应该怎么办呢?
生:再拿2角,凑成1元2角就够了。
(5)1元钱还可以买什么文具?
师:老师也想参加你们的活动,我想用1元钱给我的孩子买“1块橡皮、2支铅笔和1本练习本”大家说可以吗?(课件出示)
生:不可以,钱不够。
师:为什么?
生:买2支铅笔就要1元钱。
师:那老师就买点别的东西,大家帮老师想想办法,用1元钱我能买哪些学习用品?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生1:我买了10个橡皮擦,刚好1元。
生2:我买了2本练习本,1个橡皮擦,1枝铅笔。
师:你是怎样算的?
生2:我是这样算的:2角+2角+1角+5角=10角,也就是1元。
生3:我买一把尺子和一本练习本刚好1元。
师:你是怎样算的?
生3:我是这样算的:8角+2角=10角,10角=1元。
……
四、总结
师:同学们真棒,不但会购买小件物品,我们还要爱护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希望你们以后都能成为理财小能手。(对学生品德教育)
篇16:《买文具》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和巩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懂得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
能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 练习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 练习本 练习册
教学过程
一、引导谈话,导入新课
师:我们学习了有关乘法的计算、神奇的计算工具和一些有趣的算式,发现数学世界真是奇妙无比。其实在数学计算中,还有许多运算规律,你们想去研究、学习吗?师引入新课: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探索和学习一些有关数学计算的规律。(板书课题:买文具)
二、互动新授,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交流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从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指名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梳理(课件呈现):
从图中可以知道计算器、铅笔盒、圆珠笔、足球的单价。
从图中还可以知道每盒钢笔的价钱和每副羽毛球拍的价格。
(2)课件出示问题:买3个计算器和一支钢笔要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检查。
教师根据巡视,有选择地选取用分步方法和综合方法计算的两名学生进行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板书。
分步算式: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综合算式:
22×3+24÷4
=66+24÷4
=66+6
=72(元)
(3)质疑:这个综合算式既含有乘法,也含有加法和除法,这位同学算得正确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顺序。
指名汇报交流结果,师根据生答进行点拨(板书):在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4)刚才这位同学的计算正确吗?还可以怎样计算?
指名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小结:
刚才这位同学的计算是正确的,但他把乘和除这样的同级运算分成了二步进行,在书写上比较繁琐,我们也可以同时进行计算,使过程更为简练。(师板书算式):
22×3+24÷4
=66+6
=72(元)
(5)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2题。
全班齐练,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6)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下面计算式题:
35+65×40÷5
12×(153-83)÷8
(96-6)×(15+9)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说一说每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师根据生答,概括小结(课件出示):
在加减乘除混合计算的式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在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时,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尝试探索,领会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试一试”:你能添上括号使9÷3×5-2=1成立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自己的解决办法。
师根据生答质疑:刚才同学们提出要在算式中加上中括号,这是一个新的符号。有了小括号,为什么还要在算式里添上中括号呢?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符号吗?
师根据生答小结(课件呈现):中括号是一种改变运算顺序的符号,也叫方括号,用“【】”来表示。因为题中已经有了小括号,如果需要再改变运算顺序,为了和已经使用了的小括号区别开来,就要用中括号。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含有中括号的算式,在计算时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3)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四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总结一下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吗?(师根据生答,课件呈现)
1、只有加减运算或者只有乘除运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既有加减又有乘除运算时,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一练的1至3题。
板书设计:
买文具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22×3+24÷4
=66+24÷4
=66+6
=72(元)
22×3+24÷4
=66+6
=72(元)
篇17:《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
简单小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
1、小数意义的理解。
2、小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元、角、分与小数。
板书:元、角、分与小数。
元、角、分的知识大家都知道了,小数是什么呢?我们还不认识,这节课我们就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和小数交朋友,大家想不想交一个新的好朋友呀?
二、讲授新课
1、认知小数。
(1)出示课本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书橱”里陈列的文具。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同桌交流,请个别学生汇报)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课本2页,同桌互相核对,教师同意结果)
(4)认识这些小数。
在学生都理解了标价牌上小数的意义后,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数叫做小数。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有无数个)
观察小数,发现有什么特点?(不难发现小数都有一个点)
这个“.”是小数点。这个点很重要,举例说明: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元写成了0.35元,会造成什么结果?写成35.0元呢?
2、小数的读法。
(1)学生自己先试试读读。
(2)教师范读。
板书: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
(3)学生自己读。
(4)说明小数读法的要求。
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来读。
(5)读一读。
0.02 0.31 0.50 2.4 10.33 8.05 20.00 4.135
(注意:强调小数点右边的数的读法)
3、小数的写法。
(1)如何用小数来表示物品的价格呢?
(2)尝试练习:3元5角= 元 2元5角5分= 元 15元6角= 元 8角= 元 5分= 元 3元5角= 元。
完成后组织讨论,教师巡视,并帮助个别学生。最后提问学生同意结果。结束后请学生读一读。
三、课堂活动
1、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
2、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3题。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2、小黑板作业。
五、作业设计
1、找小数。
2 3.2 0.02 1.00 50 5.0 18.01 0.7 1.11
2、填空。
2元1角= 元 7元5角2分= 元 50元5角= 元 2元5角1分= 元 51元2分= 元 1角5分= 元
篇18:《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零用钱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
教学准备
1、剪下附页二中的人民币小样;
2、搜集并整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吗?好久没见它,原来,它开了一个文具店,今天开业,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看去看看。(课件出示文具店)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1、参观文具店
师:机灵狗的文具店有哪些文具?多少钱呢?
师:你喜欢哪样文具?想拥有它吗?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用人民币来买。
2、认识人民币
(1) 小组内交流自己对人民币的认识。
(2) 组长整理同学们介绍的内容,进行汇报。
[课前学生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并整理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所以在这里,我让孩子自己进行交流,再由组长整理进行汇报。]
(3) 刚才我们介绍的都是纸币,生活中还有一种钱币是金属的,叫硬币。
(4) 共同辨认硬币。观察相同点和不同点。
[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在此,向学生进行教育,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3、巩固新知
游戏:我问你答
(1) 教师说面值,学生举起相应的人民币学具。
(2) 教师说特征,学生拿出人民币。
4、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师:机灵狗想让我们陪它一起去银行换一些钱,让我们跟它一起到银行去,看看在那里我们能学到什么。
(课件演示机灵狗用一元钱换十个一角钱;用一角钱换了十个一分钱)
(1)课件中止,学生汇报:在银行知道了什么。
(2)继续看课件,机灵狗提问:“小朋友们,五元能换多少张一元?两角能换多少张一角?五角能换多少张两角和多少张一角?”(钱由图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1)师:小朋友们,机灵狗的文具店来顾客了,快看看,她想买什么?
“我只带了一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出示各种文具及价格)
师:小朋友们,她带了一元钱,能买什么呢?
同桌在一起讨论,再集体说。
(2)忙碌的一天结束了,一起看看机灵狗今天的收入是多少?
出示各种面值的钱,学生计算。
[在具体的情境中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四、学生互评、自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在哪方面努力?你的同桌呢?
[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不但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巩固了本课所学,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
买衣服
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说一说目的是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书上提出的三个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购买单件物品,可以怎么付款”购买两个物品,如何付款等问题。学生付款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他们在交流中将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大面额的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及币值。
二、练一练。
第一题:
使学生掌握较大面额人民币间的互换。
第二题:
使学生正确清点币值
第三题
此题有多种答案。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利用附录中的纸币说一说,摆一摆,看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摆法,学生想出一种方法就符合要求。
三、数学故事
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储蓄的常识,使学生感受到储蓄的`功能,培养他们勤劳节约的好习惯。
去商店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会用复名数表示商品的价格。
2、借助操作,能表示多个商品的总价。
教学过程
二、观察主题图
1、看清主题图的含义,解决提出的问题。
2、也可以设计模拟购物,在活动中计算多件物品的钱。
3、也可发在活动中提出其他的问题。
二、填写一填。
目地是熟悉计算方法。
教师要让学生根据主题图选取有用的信息,
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学生只要能够根据实际操作计算出购买多件物品的钱就可以了,不需列式。
应找回多少钱
教学目标
在实际购物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应付款和找回的钱。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主题图
1、让学生看清图意。
2、根据统计表的要求填一填,教师也可以借助模拟活动进行操作,使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一、说一说
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
学生只要能够根据实际操作计算出应付的钱和应回的钱就可以了。
不需要列式。
二、数学游戏
1、解释游戏的规则,组织学生做也准备工作。
2、在小组活动时,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各级地参与。
3、顾客和货员可以交换。
篇19:《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p56—57的《买文具》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文具实物图、小黑板
学具: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请你算一算(看卡片口算)
1、40×2= 30×3= 20×7=
80÷2= 240÷8= 15÷3=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0×()<150 70×()<440
80×()<650 50×()<320
二、新知探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到新学期,孩子们都会为自己添置一些文具,这学期你又为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
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到了文具店(贴出挂图:每个文具盒20元),想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些文具(揭示课题:买文具),你们帮帮他们好吗?
2、学习80÷20和140÷20
⑴从文具店里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淘气今天带了80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问题: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师:“你会列出算式吗?”(板书:80÷20)
师:“你为什么这么列式?”(因为求的是80里面有多少个20)
师:“80÷20等于几?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算法。
师:“那你会用竖式来计算吗?请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汇报时提出:“为什么4要写在个位?(因为80里面有4个20)”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孩子。
⑵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80元可以买4个书包,那140元呢?可以买多少个书包?(学生列出算式)
师:“你能像刚才一样用竖式来计算吗?”
学生试做,并回答为什么7要商在个位。
⑶比较80÷20与140÷20两个算式,你发现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师(用手势显示被除数的前两位)提问:为什么80÷20中的4要商在这里,而140÷20的7不商在这里?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孩子说说。
学生汇报时教师可以引导,80÷20你拿什么来除?先看的什么?140÷20呢,为什么不拿14来除?
通过小组内讨论感知“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的算法”。
3、练习:试一试第1题。90÷30和165÷30
让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的不同,明白有余数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有什么样的特点?”(揭示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师:“在做这样的题时,你想提醒小朋友们注意些什么?”
反思
大观小学:庄晓娟
这节课设计的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除法的第一单元《买文具》,即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以及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2、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呈现80÷20与140÷20这两个算式的解决,即整十数除以整十数,但在试一试中又出现新的知识点,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有余数,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分为了以下两个层次来进行:
1、80÷20与140÷20,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学生在解决时通过以前学过的口算来完成,老师主要在于帮助其解决商的定位问题。并通过比较80÷20与140÷20的相同与不同,让学生感知除法竖式的算理与法则,从而完成从口算到竖式的迁移。
2、通过具体情境呈现90÷30与165÷30,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比较两个算式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来进一步的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法则和算理,并且会进行运用。
在小结中,老师让学生自己说在列竖式做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以及做的方法。
在评课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老师给我的建议,尤其式韩老师和赵老师的建议让我收获颇多。从她们的建议中,我更加明白应该怎样来了解教材,怎样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对于怎样组织和处理教材也有了更清晰的把握。最后谢谢学校给我这样的机会和这些老师的辛苦指导,我会更加努力的争取上好每一节课。
篇20:《买文具》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零用钱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
教学准备
1、剪下附页二中的人民币小样;
2、搜集并整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吗?好久没见它,原来,它开了一个文具店,今天开业,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看去看看。(课件出示文具店)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1、参观文具店
师:机灵狗的文具店有哪些文具?多少钱呢?
师:你喜欢哪样文具?想拥有它吗?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用人民币来买。
2、认识人民币
(1) 小组内交流自己对人民币的认识。
(2) 组长整理同学们介绍的内容,进行汇报。
[课前学生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并整理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所以在这里,我让孩子自己进行交流,再由组长整理进行汇报。]
(3) 刚才我们介绍的都是纸币,生活中还有一种钱币是金属的,叫硬币。
(4) 共同辨认硬币。观察相同点和不同点。
[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在此,向学生进行教育,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3、巩固新知
游戏:我问你答
(1) 教师说面值,学生举起相应的人民币学具。
(2) 教师说特征,学生拿出人民币。
4、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师:机灵狗想让我们陪它一起去银行换一些钱,让我们跟它一起到银行去,看看在那里我们能学到什么。
(课件演示机灵狗用一元钱换十个一角钱;用一角钱换了十个一分钱)
(1)课件中止,学生汇报:在银行知道了什么。
(2)继续看课件,机灵狗提问:“小朋友们,五元能换多少张一元?两角能换多少张一角?五角能换多少张两角和多少张一角?”(钱由图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1)师:小朋友们,机灵狗的文具店来顾客了,快看看,她想买什么?
“我只带了一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出示各种文具及价格)
师:小朋友们,她带了一元钱,能买什么呢?
同桌在一起讨论,再集体说。
(2)忙碌的一天结束了,一起看看机灵狗今天的收入是多少?
出示各种面值的钱,学生计算。
[在具体的情境中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四、学生互评、自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在哪方面努力?你的同桌呢?
[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不但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巩固了本课所学,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