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及课时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运用合理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气氛中得到锻炼,得以发展身体素质。调动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学会行进间的运球。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身心,在学习中寻求成功,在挑战中培养勇敢顽强的品质。
二、内容设计
1、在热身部分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进取心强的特点,自编一套动作舒展大方、易学的热身操,配上节奏明快、动感强烈的音乐,在教师的引导下做球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兴奋性,使课堂充满快乐气氛。
2、通过玩球帮助学生熟悉球性,找球感,为学习运球技术做铺垫,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控制球?让学生在运球游戏中开动脑筋边玩边想、主动思考。使之更好地掌握运球技术。
3、有了前面的铺垫,教师再让学生学习行进间运球动作技术。通过讲解示范学生练习,自评、互评,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培养协调性。
4、通过迎奥运游戏,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加本节课趣味性,提高学生练习热情,培养团队精神。
5、最后在轻松、愉快的节奏中,进行舞蹈放松。
三、教学设计
(一)年级:八年级;人数:40人;教师:安静。
(二)教材
1、球性练习;
2、行进间运球;
3、游戏“你跑我跳迎奥运”。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建立运球技术表象,了解篮球技术的基本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发展灵敏、协调能力,训练快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奥运精神,培养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及课时计划】相关文章:
1.第10课时练习课教学设计
2.高一第一学期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计划
3.《放飞蜻蜓》第二课时说课教学设计
4.《猫》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5.《鲸》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6.《称赞》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7.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研究论文
8.八年级语文的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9.预习课教学设计
第二篇:体育与健康课技巧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课(水平四)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进入迅速发展阶段,但随着力量素质的增强和身体形态的巨大变化,柔韧性会有所下降,安排的体操技巧单项教学——跪跳起,结合前面所学的其他技巧动作,组成一套联合动作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单个动作的动作质量,发展学生的灵巧、柔韧、协调和定向能力,增强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发展前庭器官的平衡能力,以巩固小学阶段获得的柔韧素质,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和互助等优良品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体操技巧的基本知识。
2、通过技巧教学,发展学生的灵巧、柔韧、协调和定向能力,增强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发展前庭器官的平衡能力。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和互助等优良品质。
三、教学内容:
1、学习体操技巧——跪跳起技术动作,练习体操技巧联合动作燕式平衡-前滚翻-后滚翻成跪撑-跪跳起-挺身跳技术动作
2、身体素质练习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摆臂、提腰、压腿、收腹 难点:摆臂与压腿的配合
五、教材和教学对象分析:
体操技巧动作,是发展学生的灵巧、柔韧、协调和定向能力,增强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发展前庭器官的平衡能力的有效教材,跪跳起动作技术的学习,提高学生四肢与身体的协调配合,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如与立定跳远。根据体操项目的动作特点,安排学生进行安全保护,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动作越来越复杂,需要身体各部位许多大小不同的肌群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安排素质练习,为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教法分析
本课采用分组练习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进行技巧动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学生一起评价,激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努力完成动作,提高动作质量;引导学生懂得欣赏、尊重别人,对动作质量完成得好,动作有提高的同学给掌声鼓励;关注学生的差异,帮助完成动作困难的学生,使他们在学习中提高,享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竞赛,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培养体育运动兴趣。
七、教学顺序
课堂常规→徒手操→学习跪跳起→练习联合动作→素质练习→放松调整→课堂评价
八、预计运动负荷
预计本次课学生的平均心率115±5次/分,练习密度为50%±5%。
第三篇:体育与健康《投掷课》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课(投掷课)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理念,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动脑、动手,自制教具。适当调整、补充、改造教材,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及经验的联系,努力创造适合广大中西部地区体育教学的新思路。
三、教材选择
以五个教学领域统领全局,在水平四上,选择形式多样的投掷练习。教学内容设:投准练习;低姿势前抛练习;侧向投掷练习;打“保龄球”练习。
四、教学设计
(一)学生年级:初中二年级(八年级),人数40人,男女各半。
(二)教学时间:2004年12月
(三)教学内容:多种形式的投掷练习。
(四)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会多种形式的投掷练习,提高投掷技能,发展上肢、腰腹力量及身体的协调性。
3、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并能运用2—3种投掷技术。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合理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六)运动负荷:中(50—70% VO)
(七)教学方法:情境学法,游戏比赛法。
(八)组织形式:(男女生分组练习)投准练习→低势前抛练习→侧向投掷练习→“保龄球”练习。
(九)教具:
(1)废旧自行车外胎7只(2)装沙矿泉水瓶45支(3)实心球10个(4)细铁丝约30米(5)录音机一台
(十)场地示意图
(十一)教学过程:
1、战前动员:设置情境(安排本次课的练习内容及组织方法等),女生命名为巾帼队,男生命名为勇士队(队形如图)。
2、战前训练(准备活动):
(1)慢跑活动(按图(2)所示方向进行)
说明:男、女生分别依一路纵队的形式,从↑方位跑进,先把手中的瓶按1米左右间距沿直线放置,然后绕瓶作“S”形跑动,2—3分钟后,再依次收瓶。
(2)做简易自编自操5—6节,按图(1)所示队形进行。(3)抛接练习提醒学生高度要适宜,注意安全。
3、战斗开始
(1)炸“调堡”(投准练习),男、女生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队能把炮弹(装沙矿泉水瓶)准确地投入敌人的“碉堡”(自行车外胎)内。练习如图(3)所示。
要求: = 1 * GB3 ①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投准方法,按统一口令投掷、捡瓶。
= 2 * GB3 ②通过调整投掷距离来调整投掷难度。
(2)打“坦克”(低姿势前抛练习):鬼子的坦克一辆接一辆地开过来,战士们发射火箭炮,奋力击毁坦克(如图(4)所示)。要求:投弹时重心要下降,炮弹要低平,出手时机要把握住。
(3)打“飞机”(原地侧向投掷练习):战士们将炮弹射向空中行进中的飞机。(如图(5)所示)
要求:
= 1 * GB3 ①侧向投掷,把握时机,争取击中目标。
= 2 * GB3 ②应对学生进行侧面示范展示,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3 * GB3 ③应采用下蹲姿势前行通过敌机“侦察区”。(增加学生下肢体能练习)
(4)打“保龄球”:男女生分组进行打“保龄球”比赛,击倒瓶多者组为胜。(如图(6)所示)。
4、战斗结束(放松活动): 师生共同庆祝战斗的胜利,并唱歌表示庆贺。注意事项:
1、练习过程中,应充分调动体育小干部的积极作用。
2、让学生想办法完成学习目标,使练习既安全有效又充满乐趣。联想:
1、在“坦克”和“飞机”上系上彩带,教学效果是否会更好些?
2、“飞机”是否可以设计成上下两圈相连,便于学生调整投掷角度。
五、结论:
本次课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通过设立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使身心得到锻炼
第四篇: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解析与教学设计
•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解析与教学设计
一、认真把握课程性质与理念
二、教科书、教师用书变化与研修方法 • 三、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解析 • 四、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
一、准确认识课程性质 • • • • 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 • • • • • • • •
二、教科书、教师用书新变化 • • • • • •
(一)指导思想更加明确
符合当前体育教师的实际的需求。
在继承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与教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
技能形成、运动负荷、生理曲线、心理发展等。认知、技能、情感、行为多领域并进。情绪、自信、意志品质、团队精神等。
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 • • 注重各年级教材内容的衔接。
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新成果。
(二)整体设计各册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教材的容量和建议性的授课时数比例 • • 1.划分了各年级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建议性的教学内容、课时、比例
• • •
• • 规定了建议学生应该掌握、基本掌握、了解和供学2.明确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内容类别和课时建议
校选择的内容 • • • •
(三)修订教材的总体思路有了较大的创新
把技术体系转变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体系,最终成为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教育体系。
• • “针对学生身体的教育”“通过身体进行的教育” 教师教学用书从体育教师的教学需要出发,使体育教师了解自己所教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了解课程标准要求,掌握所教年级完整的知识技能框架体系。掌握如何把知识技能的教学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行为。• • 使体育教师明白为什么教,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把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这个载体转化为促进学生生成、发展的教育手段,以及如何激励、指导、评价学生的方法等等,使体育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和教学的系统思路,帮助、指导体育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教材研修方法 钻研教材
在弄懂教材的基础上,把握好在教 学过程中重点、难点。(重点: 教材或动作技术结构的主要部分 ;难点:教材、动作技术关键或学 生不容易掌握的技术环节)跨栏教 材示例:知识点,重难点。教师应以发展的视角,树立“用 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地教学 思想,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积极灵活的使用教材。(诱导: 踏跳板---高度、远度)
关注教材延伸价值,实现综合目标 在掌握运动技能和身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 感受到:顽强拼搏、忍 受挫折、团结奋进、积 极合作、遵守规则、热 爱集体和积极进取等优 良品质,将对学生的一 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 影响。
(全程跑、连续击篮板球)跳高教学思考:
素质测试→不同高度,自选起点→ 建立小组学习掌握动作→分层递进、建立自信、体验成功→学会技能、掌握方法→不断进取,调节情绪,意志品质→人际交往,竞争合作。
• • • • • • • • • • • • • • • • 三、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解析 体育基础知识教材 田径教材 体操教材 球类教材 民族民间 四、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突出有效性和针对性,教学步骤比较清晰;运动负荷适宜,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作出比较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总体上经济、实用、有效,能够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变化)• •
1、全年教学计划示例
2、耐久跑单元教学计划示例 •
3、足球单元教学计划示例 •
4、踢毽单元教学计划示例 •
5、掷实心球单元教学计划示例 •
6、单杠单元教学计划示例 •
7、跨越式跳高教学计划示例 •
• • 课堂教学设计示例(说课)• • 说课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
1、指导思想
2、学情分析
• •
3、教材分析
4、教学目标
• •
5、教学程序①上课常规;②准备活动与诱导;③学练内容;④教学组织;⑤教法等 • •
6、本课亮点
7、教学效果的预计 • •
8、结束语等。
第五篇:高中体育与健康武术课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与健康武术课教学设计
单位:单县一中 授课人:赵建国 地点:单县二中
授课年级:高二(6)班 武术“五步拳”是本次课的新授教材,它是武术运动中最常用的一种组合动作,五步拳是后面武术教学内容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前面所学手型和步型技术的综合运用,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
一、教学内容:五步拳中的“并步抱拳、搂手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对拳及它的攻守对抗(新授)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一书武术项目实践部分中的第二部分五步拳。这项内容既有着重上肢手型的练习,又有着重下肢步型的练习,而且均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协调性,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符合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也符合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五步拳是本次课的新授教材,它是武术运动中最常用的一种组合动作,五步拳是后面武术教学内容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前面所学手型和步型技术的综合运用,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
武术基本功组合拳共4个课次,本课为第1课次,是新学教材,重点是基本手型和步型的身体协调,攻中有防。为第2课次的少年拳教学作好准备。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武术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之一,虽没有基础,但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
根据高二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主题式情境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2)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五步拳基本技术及攻防要素。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重点、难点:
重点:五步拳动作的标准性。
难点: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
六、教学方法
(1)教学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既懂又会,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教法设想:
五步拳采用尝试、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在尝试中、在与事例动作比较的过程中得出五步拳技术的要点,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自创方法,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采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3)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尝试---比较---讨论----创造----练习----比赛----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
七、教学流程图:引导、提问、巡视、纠错。(音乐)
(五步拳)学:看、听、练、论、创、演。(音乐)
队形变化
(攻防对抗)示范:用、练、编。
整理
太极拳放松[简单动作](音乐)、小结、。
下课 回收器材。
八、教学过程
1、课堂常规
5分钟 热身操
学生在动感时尚的节拍里跟随老师共跳热身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模仿能力,既活动了身体,又调动了武术激情,为本课的新授教材奠定基础。
3、教师示范演示全套技术动作
2分钟
五
步
拳
图 示
{本节课学习内容 并步抱拳(图1)搂手弓步冲拳(图2)弹腿冲
拳(图3)马步架打(4)}
歇步盖打(图5)、提膝仆步穿掌(图6、7)、虚步挑掌(图8)、起势、收势(图9)。
3)
并步抱拳(图1)搂手弓步冲拳(图2)
弹腿冲拳(图
弹腿冲拳(图3)马步架打(图4)、歇步盖打(图5)
提膝仆步穿掌(图6、7)虚步挑掌(图8)起势、收势(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