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刺客列传》教学设计
《刺客列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自读积累,夯实文言基础。
2、精彩赏读,学习人物刻画方法。
3、分析评价,培养自主解读意识。重点难点:
1、学习司马迁刻画人物时采用的丰富多彩的手法以及不同手法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教学方法:在自读、选择性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讨论或辩论。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自读积累,夯实文言基础,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
一、以骆宾王的诗歌导入新课: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二、自主阅读导引
《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沬、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
三、背景介绍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四、战国末期燕秦两国的斗争形势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
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五、整体感知课文
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完成:
㈠正音正字:
暴虎冯河 暴戾恣睢 骨髓 自刎 揕其匈 变徵 戮没 泾渭分明 濡缕 矐 偏袒扼捥 匕首 惶急 被八创 箕踞 偻行 ㈡古今异义
1.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
提心吊胆
2.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困窘,走投无路 3.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行走/作为
4.北蕃蛮夷之鄙人 古义:见识短浅的人.5.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古义:皇帝的侍卫.宽容
7.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主人
8樊於期偏袒扼腕上前 袒露一只肩膀.9.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眼泪
10.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第二年
.㈢通假字
1.荆轲嘿而逃去 2.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3.秦王必说见臣 4.右手揕其匈 5.今太子迟之,请辞决 6.燕王诚振怖 7.燕王拜送书于庭 8.而秦舞阳奉地图柙 9.图穷而匕首现 10.卒起不意
11.乃引匕首以擿秦
12.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 13.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14.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15.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 16.偏袒扼捥而进曰
17.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㈣名词活用为动词 1.盖聂怒而目之
2.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3.荆轲和而歌于市中 4.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5.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 6.天雨粟,马生角也 7.皆白衣冠送之
8.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㈤名词作状语
1.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2.稍蚕食诸侯
3.北有甘泉谷口与固 4.南有泾渭之沃
5.右陇、蜀之山,左关殽之险 6.偻行见荆卿
7.太子再释而跪,膝行流涕 8.彼秦大将擅长于外而内有乱 9.太子日造门下
10.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11.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12.怒发上冲冠 13.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㈥意动用法 1.太子丹迟之 2.群臣怪之 3.太子丹患之 ㈦使动用法
1.太子丹受而舍之
2.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 3.使使以闻大王
㈧被动句
1.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2.父母宗祖皆被戮没 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第二课时
继续夯实文言基础。整体感知课文。
1、翻译课文中几组句子
A(1)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2)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3)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B(1)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2)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3)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 C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 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不把天下所有的土地完全并吞,不使天下所有的国王完全臣服,它的野心是不能满足的。)
D(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E翻译13段课文
F(1)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2)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G鲁勾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日:“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
H 太史公日: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二、学生讲述课文主要内容,并理清思路。
(一)、01~05节:荆轲其人其事
(二)、06~15节:刺杀秦王始末
(三)、16~17节:后继故事
(四)、18节: 太史公评价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问题探讨:
本文开头写荆轲遭盖聂和鲁勾践的怒目、怒叱,都不计较,这和《史记》中叙述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一样,意在表现他们“含羞忍耻丈夫事,一朝之愤非良图”的励志精神。请结合司马迁生平,探讨其屡次叙述此类情节的个人感情因素。
(提示学生联系第一专题中《太史公自序》的“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退而深惟„„”一段,以及《报任安书》中关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表述,思考司马迁的这一遭遇与荆轲、韩信、范雎的共同处以及荆、韩、范三人的做法对司马迁的前鉴和激励因素。)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精彩赏读,学习人物刻画方法。重点研读课文第二部分。教学步骤:
一、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一)思考: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一部分可分为几层?
(二)精读第三层,思考:
1.指名朗读13自然段。
2.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3.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4.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5.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精读第四层:
1.自读这一部分,思考: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包括哪些情节?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2.讨论思考题
二、小结本课,讨论归纳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形格。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评价,培养自主解读意识。
教学步骤:
一、分析评价,培养自主解读意识。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2、本文在正面刻画荆轲形象的同时,还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对荆轲形象的刻画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结合课后“阅读与探讨”第3题)
其他人物形象
秦王,太子丹
樊於期,高渐离,秦武阳,田光之节侠,樊於期之刚烈,高渐离之坚毅,是对荆轲沉勇刚毅性格的不同角度烘托;而鞠武的谋而懦、秦武阳的暴而怯,则是对荆轲性格的反衬。
3、“易水送别”与“廷刺秦王”,是《史记》中脍炙人口的精彩情节。说说这两段文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色。
“易水送别”以音乐的凄婉与慷慨和诗歌的苍凉悲壮渲染壮别气氛,语气长短有致而富于情韵;而“刺秦王”则以密集的动词、形容词渲染生死搏斗的激烈场面,语句简短、节奏急促,从而使文字表现艺术和内容表达要求,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4、陶渊明有一首《咏荆轲》的诗,请评论陶渊明的态度。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义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四、延伸拓展:
1、田光自刎激太子,樊於期割首作献礼,你如何看待这两人的自刎行为?
2、组织学生将“秦廷行刺”一段搬上校园舞台,进一步体会司马迁所塑造出的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这些形象带给我们的思考。
第二篇:刺客列传教学设计
《刺客列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鉴赏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技巧。2.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教学重点
分析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技巧。
三、教学难点
对荆轲刺秦王的行为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 问题探讨法。
五、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上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课文的脉络、解决了课文重要的文言现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刺客列传》。(展示学习目标:1.鉴赏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技巧。2.正确评价荆轲秦王的行为)
先交流一下预习情况。
(投影课前预习题:分析荆轲的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要求先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再结合文本谈依据,力求全面。)
(几位学生分析荆轲人物形象。)
(教师板书:荆轲:勇、智、义、信。然后投影解读)勇:好击剑,顾笑武阳,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智:私会樊於期,顾笑武阳。义:为燕国百姓,为报太子之恩。信:一诺千金,虽遭误会而不辞。
荆轲是一位刚毅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一诺千金、视死如归的侠客。(投影提醒:分析人物形象注意:概括、全面、有据。)
(二)文本研读
1.人们评价《史记》刻画人物的艺术“摹形传神,千载如生”,本文作者刻画主要人物荆轲的方法有哪些?请作具体说明。
(教师投影问题,学生略作思考)(学生回答,老师提醒思考的角度。)
(教师板书:正面:语言、动作、神态、表情 侧面:对比衬托、环境渲染
这些描写最集中体现在哪两段?集体回答。(学生回答:第13段、14段)一学生把第13段朗读一遍。
(学生读后,老师带领学生鉴赏。)2.这段文字言简意丰,读来荡气回肠。(1)描写荆轲的文字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荆轲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抒发荆轲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慷慨情怀。(2)对众人的描写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给整个画面笼罩一层悲哀的色彩。“高渐离击筑”,“士皆垂泪涕泣”“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除了描写荆轲及众人的文字,本文还描写了哪些内容?(3)写景、写音乐 “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乐调由凄婉的变徵之声转为激昂的羽声,场面由悲壮向壮激昂。
易水送别这段场面,有语言,有动作,有神态;有悲凉的环境,有激越的音乐,场面之悲壮,气氛之激昂,足以惊天地,泣鬼神,铁石心肠也会为之感叹唏嘘,荆轲伟岸的背影越拉越长,弥漫着华夏几千年的时空。
让我们一齐朗读这一小节。
(三)能力提升
“廷刺秦王”这一段的描写也很精彩。快速阅读“秦王闻之,大喜„„秦王不怡”,完成以下两题。1.划出描写荆轲、秦舞阳神态的词语,说说其作用。
用秦舞阳的“振恐”与荆轲的“顾笑”形成鲜明的对比,照应前文“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揭示刺杀行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2.圈出描写荆轲、秦王动作的词语,思考其作用。荆轲:“取-奏--把-持-揕-逐-掷”,秦王“惊-引-起-拔-走-负-击-断”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刻画出荆轲的机智、勇敢、顽强的性格
善于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采用对比衬托,环渲染等手法,是刻画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希望我们课后多研究,写作多运用。
(四)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
荆轲刺秦王未遂,留下了千古遗憾,也留给后人无尽的评说。
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有人说荆轲的行为你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行为?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客观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区分荆轲事迹与精神的历史影响和今天对荆轲的再认识。②要区分荆轲个人的动机与客观效果。③要区分客观上的历史趋势与微观上的具体环境。
(小组代表轮流发言,要求有理有据有条理。发言控制在一分钟之内。)
其他组派一名代表,模仿古人评价,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上黑板板书。)教师评点择其一二评点。教师表态
我个人觉得荆轲见义勇为,急人之难,扶助弱小,不畏强暴,这种慷慨磊落、不怕牺牲的精神感人至深;危急关头,不甘失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这种顽强坚毅、不屈不挠的精神激荡人心。
荆轲刺秦王虽然以失败告终,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进程是不可能的,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他以他的行动向一切专横者、征服者表明:一个国家的版图尽管小,它的人口尽管少,但它的人心不可欺,它的尊严不可侮,谁要想进攻它,征服它,谁就必将遭到被压迫人民的坚决抵抗。荆轲的故事的客观影响、客观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它本身,它已经化作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融入在中华民族的英雄气质与光荣传统中。
他有一颗勇敢的心,他是一位失败的英雄。
说实话,学习这篇课文,有一首诗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感谢太史公用他那生花妙笔再现了荆轲这样一位刚毅勇敢、沉着机智、见义勇为、一诺千金、视死如归的侠客形象。
荆轲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作者简介】
【字句浅释】
解题:战国末年,荆轲要为燕国太子报仇,去秦国行刺秦王.他在易水河边与送行者告别,唱出了千古不泯的悲壮之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骆宾王在易水边送人时,就自然想起荆轲赴秦的往事来.燕丹:燕国太子,名叫丹.壮士:指荆轲.发冲冠:头发立起来,把帽子(冠)都冲动了.表示非常愤怒或者慷慨激昂.昔时:那时,当时.最后让我们集体朗读陶渊明的诗结束这一堂课的学习。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五)课后作业。(本周内完成)
1.苏轼在《留侯论》中写道:“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说出了自己评价豪杰的标准。那么,你心目中评价英雄的标准是什么呢?请以“论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议论文。
2.阅读《刺客列传》全文。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君子重义气为自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座席中吹过萧萧的衰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官廷。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可惜呀!只可惜剑术欠佳,奇功伟绩终于未能完成。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死去,他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1、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点拨: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描写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结合写景:风萧萧,易水寒,衬托了慷慨悲壮之情。
2、作者是怎样描写廷刺秦王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点拨:多用短句,渲染了千钧一发,你死我活的紧张形势。突出动作描写民,展示了双方生死搏斗扣人心弦的曲折过程。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衬托手法,突出了荆轲的英雄形象,年十二就杀人的秦舞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秦群臣恐急慌乱,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威慑秦廷,以秦王不怡良久,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荆轲刺秦王的行为,历代有截然不同的评价,苏洵认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不足言”,司马迁则认为“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陶潜说“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龚自珍说他有“江湖侠骨”。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
点拨:这是一道开放题,所持观点能合理有据,自圆己说则可。例如持肯定态度,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趁势,但他不畏强秦,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畏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刘伯承挽叶挺有“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句,未尝不含褒轲之意。
文言现象梳理
1、一词多义: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擅巴汉之饶。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乃造焉。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矣。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其意。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轲自知事不就。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
2、文言虚词: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唯荆卿留意焉。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3、词类活用
盖聂怒而目之。
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太子迟之,疑其改悔。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陛,秦舞阳色变掁恐,群臣怪之。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1、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参考译文:荆轲爱好喝酒,天天同杀狗的屠夫和高渐离在燕国的街市上喝酒,喝到尽情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在街市上和着节拍唱歌,相互娱乐,可是过一会又相对哭泣,好象旁边没有别人一般。翻译指点:“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和而歌于市中“是介宾短语后置句,译成“于燕市饮”,“于市中和而歌”。“酣”酒喝得很畅快,此处可翻译成“尽情”。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参考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为荆轲送行。翻译指点:“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是定语后置句,即“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白衣冠”这里用作动词,翻译成“穿着白衣戴着白帽”。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翻译指点:“诚”“以”“逆”“比”这些词在译文中要得到落实,“宗庙”翻译时可保留。“给贡职如郡县”是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调整句序。
参考译文:燕王确实害怕大王的声威,不敢出兵抵抗我国的军队,希望全国做臣子,排在诸侯行列里,像郡县一样地纳贡应差,以便能够奉守先王的宗庙。
4、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
参考译文:而按秦国的法律,殿上侍从大臣不得带任何兵器,那些担任侍卫的郞中们带着兵器,都排列在殿下,皇帝没有下令,是不准上殿的。翻译指点:此句中,“群臣侍殿上者”是定语后置句,“尺寸”是借代,代指一点点,翻译时要把其指代义翻译出来。
第三篇: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文章中的通假字、古今词和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2学习荆轲不畏强暴,勇敢坚忍的精神
3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中重要的字词句。通过本文了解《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教学难点】
荆轲在危亡关头不甘失败、背水一战的奋斗精神。【教学设想】
在理解课文大意和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重点赏析“荆轲刺秦王”这一部分,把握司马迁人物刻画艺术。【课文分析】
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关于荆轲的故事,重点叙述了“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从准备、实施、到最后失败,事件过程完整。情节围绕一个“刺”字展开,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了生动的表现。【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信条,而历史上有一部分人他们的道德信条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史记·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沬、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那我们来认识他。二 背景介绍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三 朗读课文,疏通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5)记叙荆轲的身世、特长、游历何结交。第二部分(6——8)写太子丹与秦王交恶而欲行刺秦王。
第三部分(9——13)荆轲受命,做好了谋刺的准备工作,启程赴秦。第四部分(14)荆轲刺秦王不成,壮烈牺牲。第五部分(15——17)秦王灭燕,高渐离献身。第六部分(18)太史公论赞。
第二课时
一、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摄同慑 2荆轲嘿而逃去
嘿同默
3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
购同媾 4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从同纵 5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 6右手揕其匈
匈同胸 7偏袒扼捥而进曰
捥同腕 8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腐同拊 9今太子迟之,请辞决
决同诀 10燕王诚振怖
振同震 11而秦舞阳奉地图柙
柙同匣 12图穷而匕首现
现同见 13卒起不意
卒同猝 14乃引匕首以擿秦
擿同掷 15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
溢同镒 16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庸同佣
(二)古今异义
1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古义:困窘,走投无路 /贫困 2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 古义:提心吊胆/因失望而痛心 3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古义:行走,作为/人有意识的活动4田先生不知丹之不不肖
古义:不才
今义:不争气 5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6樊於期偏袒扼腕上前 古义:袒露一只肩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个7北蕃蛮夷之鄙人
古义:见识短浅的人
今义:对自己的谦称 8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古义:皇帝的侍卫.今义:中医医生.9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10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 11家丈人召使前击筑
古义:东家,主人
今义:岳父
(三)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盖聂怒而目之
瞪视 使使往之主人
派 荆轲和而歌于市中
唱歌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作人质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率领 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
上前 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
住
皆白衣冠送之
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秦王闻之,乃朝服,设九宾
穿上朝服 天雨粟,马生角也
下雨
2、名词作状语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第5段)天天
稍蚕食诸侯
像蚕一样 北有甘泉谷口与固
在北面 南有泾渭之沃
在南面
右陇、蜀之山,左关殽之险
在右边,在左边 偻行见荆卿
弯腰曲背
太子再释而跪,膝行流涕
双膝着地向前 彼秦大将擅长于外而内有乱
在国内 太子日造门下
天天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向北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用匣子 发尽上指冠
向上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像簸箕一样
3、使动用法
太子丹受而舍之
使„„住来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
使„„臣服
4、意动用法
太子丹迟之
以为迟,嫌迟 群臣怪之
觉得奇怪
(四)倒装句式
和而歌于市中
介宾短语后置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给贡职如郡县
介宾短语后置句 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
(五)被动句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6
父母宗祖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六)固定句式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将奈何(“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有所” 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岂„„乎”,表揣度,是否„„呢。)荆卿岂无意哉(“岂„„哉”,表反问,难道„„吗。)仆所以留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对文章重点部分(荆轲刺秦王)的分析
1、易水诀别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2)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描写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④结合写景:风萧萧,易水寒,衬托了慷慨悲壮之情。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廷刺秦王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计见秦王、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遇难去世(2)作者是怎样描写廷刺秦王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小结:多用短句,渲染了千钧一发,你死我活的紧张形势。突出动作描写民,展示了双方生死搏斗扣人心弦的曲折过程。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衬托手法,突出了荆轲的英雄形象,年十二就杀人的秦舞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秦群臣恐急慌乱,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威慑秦廷,以秦王不怡良久,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三 对荆轲形象的分析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
(一)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为了塑造荆轲的形象,文章通过易水送别时的慷慨悲歌的场面,行刺时的短兵相接的惊心动魄的情景,不仅富有戏剧效果,而且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作者是怀着敬慕的感情,塑造了荆轲豪爽不羁,见义勇为,不惜牺牲这一人物形象的。通过“行刺”这一特殊事件,也揭示了燕、秦誓不两立的尖锐矛盾。教师板书: 沉深好书
(二)历来其他学者对荆轲的不同评价
历来歌颂荆轲这一人物不乏其人。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东晋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也写有《咏荆轲》一诗,“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对荆轲敢于和秦王政拼搏,就作了大胆的肯定。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要回避历史的真实。
对于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苏洵认为“始速祸焉”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不足言”
左思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近代龚自珍说他有“江湖侠骨”。
但也有不同的意见,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未尝不含褒荆轲之意。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
(三)谈谈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 荆轲刺秦王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吗? 这是一道开放题,所持观点能合理有据,自圆己说则可。例如持肯定态度,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趁势,但他不畏强秦,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畏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第四课时
一
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秦王,贪婪,专横,凶暴,但又外强中干。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还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
捉拿樊於期。何等刻毒。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多么贪婪。当荆轲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
太子丹,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高渐离,是荆轲的朋友。易水送别时,他只是“击筑”。从他击筑的情调,可以看出他是相当激奋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五年后,前222年,燕国为秦所灭。秦兼併天下之后,下令捉拿太子丹和荆轲的客人。高渐离逃到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给人家做傭工。一天听到堂上客人击筑,他在旁批评,主人命他击筑,才露出本相。秦始皇知道后,命人用马粪燻瞎他的眼睛,教他击筑给秦始皇听。高渐离把铅放在筑里,举筑击秦始皇,替燕国报仇,没有打中,被杀。这都反映了六国人民反抗强暴的要求。
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这是一个少年的性格特点。二
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形格。
例如: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一句话,太子丹仁慈之心可见。
荆轲与樊於期的一席对话,荆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谋,大智大勇;樊於期,痛于骨髓,切齿拊心,复仇之心,溢于言表。樊於期的“仰天太息流涕”的神态,“偏袒扼腕”,“自刎”的动作,使他的语言形象化了。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似乎“万事俱备”了,但荆轲迟迟不动,不动也是一种行为。太子迟之,荆轲叱之,但均未名其妙处。直到“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方才省悟到荆轲为何“留待”。这就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荆轲的性格。荆轲易水一曲,名垂千古。人物的神态、表情,慷慨悲壮。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色变振恐”的神色,写出武阳的年幼胆怯;“群臣怪之”的神态,说明荆轲一行行迹可疑。荆轲一“顾”,一“笑”,一“谢”,竟然化险为夷。秦王“还柱而走”的狼狈,以剑击轲的残酷,以行动说明秦王是一个色厉内荏的暴君。
荆轲被断左股,虽然,仍“引其匕首提秦王”;身“被八创”,“知事不就”,还“倚柱而笑,箕踞以骂”,通过荆轲的行动、语言,塑造出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秦强燕弱,矛盾尖锐,斗争复杂。作者把人物放在这一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活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
第四篇:《刺客列传》教案
《刺客列传》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文章中的通假字、古今词和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2学习掌握一些重要的实词和虚词。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的艺术。
第1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信条,而历史上有一部分人他们的道德信条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史记〃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沬、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那我们来认识他。二 背景介绍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二、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摄同慑 2荆轲嘿而逃去 嘿同默 3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 购同媾 4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从同纵 5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 6右手揕其匈 匈同胸
7偏袒扼捥而进曰 捥同腕 8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腐同拊 9今太子迟之,请辞决 决同诀 10燕王诚振怖 振同震 11而秦舞阳奉地图柙 柙同匣 12图穷而匕首现 现同见 13卒起不意 卒同猝 14乃引匕首以擿秦 擿同掷 15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 溢同镒 16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庸同佣
(二)古今异义
1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第7段)古义:困窘,走投无路 今义:贫困 2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 7 古义:提心吊胆 今义:因失望而痛心 3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8 古义:行走,作为 今义:人有意识的活动 4田先生不知丹之不不肖 9 古义:不才 今义:不争气 5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9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6樊於期偏袒扼腕上前 11 古义:袒露一只肩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个 7北蕃蛮夷之鄙人 14 古义:见识短浅的人 今义:对自己的谦称 8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14 古义:皇帝的侍卫.今义:中医医生.9持千金之资币物 14 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10愿大王少假借之 14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 11家丈人召使前击筑 16 古义:东家,主人 今义:岳父
(三)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盖聂怒而目之 瞪视(2)使使往之主人 派
(3)荆轲和而歌于市中 唱歌(4)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作人质(5)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率领(6)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 上前(7)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 住(8)皆白衣冠送之 穿上衣服,戴上帽子(9)秦王闻之,乃朝服,穿上朝服(10)天雨粟,马生角也 下雨
2、名词作状语
(1)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天天(2)稍蚕食诸侯 像蚕一样(3)北有甘泉谷口与固 在北面(4)南有泾渭之沃 在南面(5)右陇、蜀之山,左关殽之险 在右边,在左边
(6)偻行见荆卿 弯腰曲背(7)太子再释而跪,膝行流涕 双膝着地向前(8)彼秦大将擅长于外而内有乱 在国内
(9)太子日造门下 天天(10)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向北(11)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用匣子(12)发尽上指冠 向上(13)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像簸箕一样
3、使动用法
(1)太子丹受而舍之 使……住来
(2)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 使……臣服
4、意动用法
太子丹迟之 以为迟,嫌迟 群臣怪之 觉得奇怪
(四)特殊句式
(1)和而歌于市中 介宾短语后置句(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3)给贡职如郡县 介宾短语后置句(4)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5)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6)父母宗祖皆为戮没(7)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七)一词多义
1、顾:(1).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也不顾(2).顾野有麦场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5).大行不顾细谨(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7).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之所出耳(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固:(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3).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8).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3、间:(1).凡天地之间(2).奉命于危难之间(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4).安得广厦千万间(5).彼节者有间(6).遂与外人间隔(7).间以诗记所遭(8).谗人间之可谓穷矣(9).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0).间关莺语花底滑
(11).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12).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1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14).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刺客列传》教案
第2课时
一、朗读课文,疏通课文
1、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5)记叙荆轲的身世、特长、游历何结交。第二部分(6——8)写太子丹与秦王交恶而欲行刺秦王。
第三部分(9——13)荆轲受命,做好了谋刺的准备工作,启程赴秦。第四部分(14)荆轲刺秦王不成,壮烈牺牲。第五部分(15——17)秦王灭燕,高渐离献身。第六部分(18)太史公论赞。
二、对文章重点部分(荆轲刺秦王)的分析
1、易水诀别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2)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描写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结合写景:风萧萧,易水寒,衬托了慷慨悲壮之情。
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廷刺秦王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计见秦王、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遇难去世
(2)作者是怎样描写廷刺秦王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小结:多用短句,渲染了千钧一发,你死我活的紧张形势。突出动作描写民,展示了双方生死搏斗扣人心弦的曲折过程。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如见其形,如
闻其声。衬托手法,突出了荆轲的英雄形象,年十二就杀人的秦舞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秦群臣恐急慌乱,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威慑秦廷,以秦王不怡良久,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三 对荆轲形象的分析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
(一)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1)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太子也。”(2)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3)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4)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为了塑造荆轲的形象,文章通过易水送别时的慷慨悲歌的场面,行刺时的短兵相接的惊心动魄的情景,不仅富有戏剧效果,而且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作者是怀着敬慕的感情,塑造了荆轲豪爽不羁,见义勇为,不惜牺牲这一人物形象的。通过“行刺”这一特殊事件,也揭示了燕、秦誓不两立的尖锐矛
(二)历来其他学者对荆轲的不同评价
历来歌颂荆轲这一人物不乏其人。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东晋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也写有《咏荆轲》一诗,“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对荆轲敢于和秦王政拼搏,就作了大胆的肯定。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要回避历史的真实。对于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苏洵认为“始速祸焉”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不足言”
左思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近代龚自珍说他有“江湖侠骨”。
但也有不同的意见,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未尝不含褒荆轲之意。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
(三)谈谈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 荆轲刺秦王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吗? 这是一道开放题,所持观点能合理有据,自圆己说则可。例如持肯定态度,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趁势,但他不畏强秦,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畏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第五篇:《刺客列传》读后感
《刺客列传》读后感
世外中学 六年级 徐智翔
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他为了编成史记着一本伟大的书而漫游华夏各地。在他的雄心壮志以及辛苦付出之下,史记作为一个伟大的存在流传了3000多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将千百年来的历史浓缩在这一本书内。
史记中的故事真是数也数不清,我最喜爱的荆轲列传这一篇了。我十分敬佩其中的刺客荆轲。他的英雄的大无畏精神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性情刚烈也被放大突出。他儿时便喜欢读书击剑,结交的朋友还是个宰狗的酒友。荆轲自己也是个酒鬼,天天和他的朋友在一起喝酒。这从小培养了他的豪情壮志,以及不怕死的精神。等他长大以后,为自己的国家赴汤蹈火,为国家做出了巨大奉献,也为燕国成为最后一个被消灭的国家作出牺牲。故事围绕荆轲刺杀秦王展开。他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牺牲自己刺杀秦王,在失败过后也毫不畏惧死亡,光荣牺牲。
荆轲作为中国几万刺客中的一员,只是冰山一角。中国史上的刺客都有同一个特点:他们都对死亡无所畏惧,对于牺牲坦然面对。之所以荆轲有名,不过是因为他刺杀的是秦王而已,而无所畏惧则是所有刺客的共同点。刺客不仅是刺杀别人的残酷工具,更是敢于打破自己内心的畏惧的勇士,不畏艰难勇敢冒险的人。在这篇文章里,刺客精神也不仅仅表现在一个人的身上。文章中的许多人物都拥有着刺客精神。他们为了保住机密而宁愿自杀,以自己的生命来表达自己的忠心耿耿。
我们也应该要有刺客精神,虽谈不上要以生命做代价,但是要有不畏艰难的心。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刺客列传》读后感
文来中学 六年级 袁轲
《史记》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他早年就心怀大志,为写《史记》漫游各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一言的《史记》。
《史记》一书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本史书从上古传说到汉武帝,3000多年历史,二十六史之首。《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讲述人物的分别是:本纪,世家和列传。它们讲述的对象分别是帝王,诸侯大臣和平民。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一句话,贯穿了整篇《刺客列传》。从春秋至战国末期,太史公司马迁共为我们讲述了五位著名的刺客:曹沫、专诸、豫让、聂政以及最著名的荆轲。他们之中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有的活了下来,有的被就地正法……
五位刺客可以说都是“士为知己者死”,其中最具名气的刺客就是荆轲了。
荆轲是燕国人,他喜好读书,擅长剑术。但是,他在外游说,可不为他人所重用,直到太子丹的谋士田光把他引荐给太子丹。田光先后用了很多技巧,为荆轲成功刺杀秦始皇找到了机会,但荆轲刺杀秦始皇未成功,反被秦始皇刺死。最后,秦国来攻打燕国,灭掉燕国。
从个人品德上来看,他是个集勇气、智慧、爱国情怀于一身的英雄。为什么这么说呢?荆轲不是个有声望的公卿贵族,他没有出将入相,没有惊天动地的功绩,只是一个普通的游侠,但他却做了一件当时无人敢做的举动——刺杀秦王。燕太子丹为了保全自己的国家,想让荆轲效仿曹沫劫持秦始皇而立下盟约,但是秦始皇很强大,也说明了秦国最终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能力。
其实我觉得荆轲是有实力刺死秦王,其实他真正的目的是代太子丹逼迫秦始皇签下盟约,所以他并没有把带毒的剑直接刺向秦始皇。说明他一味地追求最完美的结果,而丢失了绝佳的机遇直至丢了性命。所以他爱国,剑术也好,只是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
像荆轲这样,不畏牺牲为国捐躯的刺客,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很多,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精神,才会在历朝历代都有杰出的英雄。虽然他们并不一定成功,但是他们的光辉事迹,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流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