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 教学设计(含五篇)

时间:2020-04-25 11:2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鸿门宴》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鸿门宴》 教学设计》。

第一篇:《鸿门宴》 教学设计

秦末年,天下大乱。乱世里出现了刘邦和项羽两位英雄豪杰。项羽自己为霸王,刘邦斩蛇起义。两人结拜为兄弟,并约定 “先入咸阳,册封秦王”,而霸王比刘邦慢了一步进入咸阳,自己还想作秦王。就在鸿门摆下宴席,请刘邦赴宴,志在杀死刘邦。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鸿门宴》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鸿门宴》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常识;

2.了解鸿门宴过程;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4.科学评价相关人物。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象棋的楚河汉界引出楚汉争霸,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司马迁及《史记》。

(师生共同回忆。)

2.相关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当时刘弱项强,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3.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心中的项羽、刘邦形象。

4.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正音正字。

5.学生看《鸿门宴》录像片断,引起兴趣,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6.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7.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8.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进行的长达五年的楚汉斗争的开端,本篇课文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刘邦和项羽在残酷的政治军事斗争中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人生性格及运筹谋略,使楚汉之争的结局初露端倪。

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三、合作探究

1.鸿门宴的斗争具有怎样的深层背景?

明确:刘邦、项羽都有南面称孤的野心。当年刘邦看见秦始皇,曾十分羡慕地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也曾自负地说:彼可取而代之!秦王朝覆灭后,刘、项矛盾日趋激化,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则拼死相争。

2.鸿门宴上双方的形势关系是如何转换的?

明确:宴前(非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两告两定。曹无伤告密是导火线,战云密布;项伯夜告却是一个转折点,缓和气氛。项羽攻刘的决定是一时之气,不久风正云散;刘邦见项羽的决定却是深思熟虑之举,次日即成行。

宴中(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三起三落。范增数目举玦,一起;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二起;樊哙闯帐,项羽按剑而跽,三起。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似乎一场血肉横飞的争斗不可避免。但樊哙受赐、慷慨陈词竟让项羽不忍之心陡起,英雄相惜之念生,刘邦的借故逃席更是将危险消弥于无形。

宴后(非正面交锋)刘主动项被动,两毁两受。借故离席毕竟是权宜之计,毁约逃席脱身回营则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项羽受璧既预示了情节的彻底缓和,也更强烈地体现了项羽的悲剧性格。至于张良受托,是其忠心之举,范增毁玉,则为愤怒之为。

3.感受人物形象。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1)项羽

明确: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骄矜自负,不听人言,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优柔寡断,沽名钓誉,缺乏深谋远虑。

(2)刘邦

明确:出身农家,不务正业,贪财好色,一心称王。

有胆量有气魄,而又卑躬屈节。

善听人言,有心计,处事果断。

(3)范增

明确: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提出了策略;说明范增对项羽的思想还不甚了解。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是被刘邦利用。

(4)张良

明确:对刘邦忠诚,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

(5)项伯

明确: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

(6)曹无伤

明确: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欲以求封。投机未成丢了小命。

(7)项庄

明确:没有头脑,剑术不佳,刺杀刘邦未成,笨拙无能。

(8)樊哙

明确:忠诚,勇猛。

4.司马迁是怎样描写人物的?

明确:(1)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2)另一方面,善用对比烘托刻画人物。

5.鸿门宴上的座次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说明了什么?

明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増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仪,宴会中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北向,西向为侍坐。可见在鸿门宴中,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増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是侍坐。

宴设于项羽帐中,刘邦虽为宾客,却得不到尊位,可见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也可见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刘邦处境堪虞,但刘邦却能泰然处之,可见起能屈能伸。而项氏集团内部,谋士范増的地位还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膜,事不可谋,已初见端倪。

6.课文中刘邦对张良、项羽称谓的变化体现了说话人怎样的心理动态?体现了人物间怎样的关系?

明确:在古代,一般士大夫除姓名外,还有字、号、斋名等等,还由于不同的关系和场合,另有不同的称谓。通过某些称谓,我们就可以窥探说话人的心理状态,看出人物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文中刘邦对张良称呼了五次,三次在宴会前,两次在宴会后。

宴前,项羽即将大军压境,三次称张良为君。君是对对方尊敬的称呼,且常常用于平辈之间。而刘邦是主,张良是仆。很显然,这里的称呼是极尽屈身拉拢之能事,降低身价,进一步密切双方关系,以求得张良献计为目的。

宴后,经历了鸿门宴上的惊心动魄,心有余悸,但还未脱离虎口,想借故逃脱。若不留下张良搪塞,恐难如愿以偿,而留下张良,张良可能要冒杀头危险的,不好好相求,谁愿留在这是非之地?故而刘邦改换以前称谓,两呼张良为公。公也是尊敬称呼,且往往用于尊长者,很明显,再降身价,语气近乎哀求,是为了活命要紧。

再看刘邦对项羽的称谓,本来两人同为反秦大将,地位本无大的差异;再者,怀王曾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今刘邦先入关,即便王关中也无可厚非。可如今,项羽兵四十万,而己十万,即使想王关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忍气吞声方为上策。

在文中,称项羽,一连几次将军,称自己,口口声声臣下,甜言蜜语,一副小人嘴脸。

对张良,用尊称,是为了问计,是为了活命;对项羽,用尊称,贬自己,是抓住项羽沽名钓誉的心理,摧垮其思想防线。不同的人,不同的称谓,可谓八面玲珑,圆滑之极。

7.讨论:你如何看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人?

(教师引导:人物性格、品质、身份地位等。)

《鸿门宴》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的一、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二、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

教学重点

分析课文情节及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史记》导入:

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汉武帝建元、元封之间任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黄河边上的龙门山下度过的。10岁时,随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开始了对古代文献的研读,并直接受学于当时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20岁,南游江淮,据《史记·太史公自序》,他这次“上会稽,探禹穴,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以后他在任郎中、太史令以及中书令时,或奉旨出使,或陪驾巡幸,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亲身领略祖国壮阔的自然风貌,调查了解许多历史故实,订正和补充文献上的疏漏,也使他有可能接触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增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了解。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历史著作。它记述了中国上自轩辕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共计五十余万言,分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投影:

本纪——《史记》的十二本纪写从黄帝到汉武帝历朝、历代帝王的兴废和重大的政治事件(其中《秦本纪》)、《项羽本纪》稍有不同)。司马迁是把历代帝王作为历史事件的中心人物来加以论述的,同时又以他们的前后继承关系来显示历史的发展,用以统率整个历史的论述。

表——按朝代的顺序,把历史分成若干阶段,再分别按世代、年、月写成简明的大事记,也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

书——对当时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的专门论述,它们分别叙述礼仪(《礼书》)、音乐(《乐书》)、军事(《律书》)、历法(《历书》)、星象(《天官书》)、宗教(《封禅书》)、水利(《河渠书》)、经济(《平准书》)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它们与后世的专门学科发展史有相似之处。

世家——除《孔子世家》和《陈涉世家》外,所记叙的是春秋战国以来各主要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其用意与“本纪”有相近之处。

列传——大多数列传记叙的人物非常广泛,其中有贵族、官吏、学者、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刺客、游侠、商人等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物。)

《史记》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司马迁从少年学习就接受儒家思想,但并不承认儒家的“独尊”地位。他兼融各家思想,特别是受到黄老之学的影响,加之广泛接触社会实际,以及自己不幸的遭遇,故思想上颇具唯物主义因素及批判精神和反抗精神。他在《史记》中,高度评价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功绩,歌颂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许多爱国的英雄人物,斥责暴君、酷吏,揭露和讽刺了当朝的开国之君和在位的皇帝。连顽固坚持儒家正统思想的班固,也称赞司马迁“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匪,其事赅,不虚美,不隐恶。”

《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司马迁在实录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选取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反映事件特征的重要细节,生动地塑造各种类型的历史人物,使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通过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广泛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其中《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贾生列传》《李将军列传》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史记》叙事饱含感情色彩,字里行间往往注入作者的愤懑之情。《史记》的语言简洁通俗,生动形象,大量吸收民间口语谚语、歌谣等,既整齐严密,又疏朗自然。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极准确地概括出了《史记》在历史学和文学方面的伟大成就。

二、题解与背景

课文选自《项羽本纪》。《项羽本纪》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中的一篇著名作品。作者以他的精彩的笔墨,倾注了很大的热情,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失败英雄”项羽的形象,使其成为我国历代相传的一个典型人物。而《鸿门宴》则是《项羽本纪》中极为精彩的一节。“鸿门宴”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即陈胜起义后的第三年,是项羽、刘邦在灭秦之后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

秦元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楚国的旧贵族项梁与其侄项羽在会稽起义,刘邦在沛县起义,投到项梁部下。当时刘邦48岁,项羽24岁。不久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相继牺牲,“世世楚将”的项梁,采纳了范增“复立楚之后”的建议,趁机拥立老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怀王”作为反秦的首领。后项梁与秦军章邯作战阵亡于定陶,秦将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公元前208年9月,楚怀王熊心兵分两路,令将军宋义、次将项羽率军北上救赵,命刘邦率军攻秦,并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统帅南路军先于项羽入关破咸阳,但为了“待诸侯至而定约束”,退军霸上;然而大恐失掉关中,于是派兵把守,令“无纳诸侯”。再说项羽这一路,宋义在救赵途中停止前进,安兵不动,被项羽所杀。项羽率军继续北上,渡过黄河,破釜沉舟,持三日粮,与秦军九次交战,终于在钜鹿大破秦军。不久,秦将章邯投降。项羽因惧怕章邯部下的将士不附生变,在新安将章邯部下的二十万将士坑杀。当项羽率军军队行进到函谷关时,有刘邦发军队把守,项羽的军队不能入关。项羽大怒,命当阳君攻打函谷关,项羽的军队才得以入关,屯兵新丰鸿门,沛公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把刘邦欲在关中称王的消息报告给项羽,项羽大怒,扬言马上要同刘邦开战。双方的矛盾一触即发,于是发生了本课介绍的刘、项双方“鸿门宴”上的斗争。

三、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正音:

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项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说(shuì)”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讨论问题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欲王关中”。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点拨]: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一个率真、火爆的汉子!

(投影:

《史记》载: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活动设计2]学习课文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项伯夜访,“毋从俱死”。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不敢倍德”。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第三件事)会见项伯,巧于逢迎,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夜归说服项羽(第四件事),导致项羽上当。“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点拨]: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投影画线部分)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第三、四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3.完成P99第三·1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三、四段,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指导学生翻译难以理解的句子;了解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通过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双方矛盾。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2.指名读课文第三、四段,强化生字:

樊哙目眦按剑而跽卮酒彘肩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从百余骑(从:使……从;骑:一人一马。)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4.试译下列语句: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学习课文三、四两段: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说说记叙了几件事。

[点拨]:第一件事“刘邦谢罪,项王留饮”;第二件事范增举玦,“默然不应”;第三件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第四件事樊哙闯帐,“死且不避”。

(投影:

刘邦谢罪,项王留饮,范增举玦,“默然不应”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樊哙闯帐,“死且不避”)

[问题设计A]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点拨]: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问题设计B]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点拨]: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项羽在刘邦来之前以“许诺”项伯“因善遇之”。因而在范增一再暗示他下令除掉刘邦时,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问题设计C]“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点拨]:“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问题设计D]司马迁为什么要详写鸿门宴上的座次?

[点拨]: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活动设计2]分角色朗读课文第四段,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问题设计A]“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点拨]: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问题设计B]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点拨]: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小结:课文三、四两段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玦,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唆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一组分角色表情朗读三、四两段)。

2.完成P99练习二·2和3题。

四、布置作业

1.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

2.思考:文章为什么在沛公脱逃之前交代鸿门与霸上两地的距离?

3.体会文章“情节完整,有张有弛,跌宕起伏”的艺术特色。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五、六段,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指导学生翻译难以理解的句子;了解故事情节,把握情节结构安排的艺术特色。

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P98注释⑥)

2.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

[明确]“不忍”,用今天的语汇表达,就是心慈手软,也可以引申为缺少决断。其实,范增内心并不仅仅认为他是“为人不忍”,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在四人小组讨论课文五、六两段的基础上答疑。

[活动设计2]互动翻译。(投影:1.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P98注释14)

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翻译: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还辞别什么呢?

③“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道,音jiàn)

翻译:取道芷阳,抄小路走。

④“沛公不胜杯杓。”(“不胜杯杓”,指酒醉,以“杯杓”借代酒水。)

翻译:沛公禁受不起酒力。

⑤“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翻译:再拜敬献给大王。

⑥“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翻译:小子不值得与他共谋大事。

2.记叙的几件事:

沛公出逃“脱身独骑”

张良入谢“不胜杯杓”

项王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斗“撞而破之”

[活动设计3]讨论问题:

①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点拨]: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②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点拨]: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活动设计4]讨论情节安排的特色。

(投影: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1—2)宴前,刘项双方的矛盾及活动。

第二部分(3—4)宴上,刘项双方的斗争。

第三部分(5—7)宴后余事。

[点拨]:情节完整,有张有弛,跌宕起伏。第1段为开端,“曹无伤告密,欲王关中”形势骤然紧张,范增说项羽“急击勿失”,火上交油,为鸿门宴伏了杀机。第2段是发展,“项伯夜访,‘毋从俱死’”,透露了机密;张良献计“不敢倍德”,刘邦会见项伯,巧于逢迎;项伯夜归,说服项羽。一下子战云消散,局势缓和。第3、4段是情节的高潮,“杀”与不“杀”的矛盾贯串始终,整个“鸿门宴上”的情节,大体可概括为三起五落。

三起:宴会开始后,“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气氛始趋紧张,一起;项羽因为没有察觉项伯徇私通敌,完全相信了项伯的劝告及刘邦的表白,“默然不应”。而主张“急击勿失”的范增不肯罢休,离席叫项庄进来以舞剑为名,企图“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于是宴会顿时充满杀机:读者眼前,项降和项伯拔剑对舞,一攻一守,心照个宣,气氛更趋严峻,二起;张良如坐针毡,离宴找樊哙告急,樊哙撞倒守门卫士,闯宴怒视项羽,项羽“按剑而跽”,此时故事发展到最高潮,紧张的气氛达于极点,伴随刀光剑影而发生的血肉横飞的事件似乎已不可避免,三起。

五落:可是,事情却出乎读者意料之外。紧张的气氛竟逐步缓和下来。项羽对于贸然闯宴的樊哙不但不怒,反而赞樊哙为“壮士”,读者的心弦稍宽松动,一落。接着,樊哙又锋芒毕露地指斥项羽,颂扬刘邦,其调子虽然是刘邦语言的翻版,却比刘邦要尖锐得多。但“项王未有以应”,并赐“坐”。刘邦与樊哙配合之默契,使项羽更加相信刘邦无意做共中王。读者的心弦又进一步松弛,二落。但是,杀机仍未彻底消除,身处“鱼肉”地位的刘邦坐不安席,机警地托词离宴,樊哙、张良会意随出,宴庭内外一片**。司马迁描述却有条不紊,使读者的视线在宴庭内外不断移动变化:庭外,“宾客”刘邦与群臣紧急策划脱身之计;庭内“主人”项羽与左右还不知道,于是“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气氛张中有弛,三落。情节继续发展:庭外,刘邦轻骑简从,抄小路脱身回营;庭内,张良献礼,项羽“受壁”,四落。此时范增的全盘计划被打乱,因此,范增受玉斗后,“拔剑撞而破之”,满腹怨恨地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一很有见地的预言,完全为后来事态的发展所证实。“宴会”至此结束,刘、项冲突暂时转为平缓,五落。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以项羽欲击刘邦始,以曹无伤被诛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以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为节选,而结构十分严谨,前后呼应,情节完整。

[活动设计5]体会语言的精练生动,绘声绘色。

[点拨]:例如写樊哙闯宴:“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眩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一紧张场面的描绘着墨虽不多,却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心情顿感紧张。又如,写“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三言五语,就把宴会杀气腾腾的场面勾画得动人心魄。南宋人刘辰翁曾赞扬这段文字说:“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这是对《鸿门宴》作者艺术功力极其中肯的评语。《鸿门宴》中的一些语言,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竖子不足与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劳苦功高”等等,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而“鸿门宴”则已成为敌对双方政治谈判斗争的代名词。

三、布置作业

1.P99练习一·2

2.P99练习三

3.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试评价项羽这个人物。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人物形象,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历史人物对项羽的评价及作者的英雄观。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讨论分析人物形象:

[问题设计A]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点拨]: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问题设计B]项羽和刘邦各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投影:《史记》载: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点拨]:俩人觊觎帝位之心相同,但其语言一个率真无忌,一个含而不露。项、刘性格之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我们所学的.《鸿门宴》一文中,刘邦和项羽的性格差别也表现得相当清楚。项羽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气概不可一世;面对自己的政治对手,他却不加思索地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秘密。在整场斗争中,项羽由优势变为劣势,又攻势转为守势,是必然的趋势。刘邦的表现与项羽大相径庭,他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危险当头,他虚心听取张良的意见,还忙里偷“闲”,了解张良与项伯的关系,年龄的少长,然后与项伯“约为婚姻”,使项伯成为自己的保护伞。当项羽说出曹无伤后,他不动声色,一俟回营则立即诛杀。项羽因粗率而显忠厚诚信,但也太缺乏帝王的政治头脑了。而刘邦则正相反。

在用人问题上,项羽骄傲自大,不肯听取不同意见,而刘邦则深谙用人之道,手下人才济济。项羽自以为“力拔山兮气盖世”,凭一己之力便可横扫天下,致使韩信、陈平等人都离他而投了刘邦。只有范增谋略过人,而且对他忠心耿耿,然而却不得重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举玉玦向他示意,他都“默然不应”,而错过了杀刘邦的好机会。刘邦则与之相反,鸿门宴前他那样认真地听取张良的见解,而且对手下的人真是用得其所。(投影:

①项羽沽名钓誉,骄矜自大,直率轻敌,不善用人。

②刘邦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机敏精细,能言善辩,知人善用。

(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

[活动设计2]归纳刻画人物的艺术特色:

1.以典型细节和个性鲜明的对话来描写人物。

2.善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性格特征更为鲜明、突出。

[活动设计3]请学生说说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点拨]: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正是如此,给了刘邦以争天下的机会。

(投影:关于对项羽的评价

①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史记项羽本纪》)

翻译:见教辅P206译文。

教师讲解:《史记》中本纪是给在一定历史时期以内掌握最高统治权者写的。而项羽从起兵反秦胜利到他被汉军所败而自杀乌江(前209~前202),终生未完成帝业,司马迁为什么把项羽传记列入“本纪”,而且放在《高祖本纪》之前呢?这并不是司马迁“求名责实,再三乖谬”,而正是表现了司马迁从历史的实际出发的客观态度。因为在秦亡以后,汉兴以前的过渡阶段,项羽实际支配着当时的政局,代表着当时的政权。正如司马迁在“论赞”中所说的“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司马迁把项羽看得同帝王一样。但司马迁认为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由此可见,司马迁并不完全是以成败论英雄,而是遵从历史,从实际出发,基本客观地评价了历史人物。

②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翻译: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信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刘邦从用人的角度评价项羽,指出项羽不善用人。范增谋略过人,而且对他忠心耿耿,然而却得不到重用。从侧面反映出项羽刚愎自用。这是项羽失败的原因之一。

③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请学生说说四人分别从哪个角度评价项羽的?

[活动设计4]比较阅读,请学生试分析两首所反映的不同情怀和壮志。

[投影1]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点拨]: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

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投影2]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点拨]: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三、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第四题。

2.以“《鸿门宴》中的XX”为题,写一篇短评(题目可另拟)。

3.以“项伯夜归”为题,根据课文情节展开想象与联想,编成故事。

4.预习《兰亭集序》

《鸿门宴》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的:

1.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

2.认识鸿门宴这一斗争的性质,注意本文情节起伏的结构特点,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3.重点学习军、击、内、如等实词和其、而、则、乃等虚词,了解课文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1.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

2.掌握军、击、如、信、谢等文言实词和因、为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做到读文为主而兼顾读史,二者做到相辅相成。

2.注意作者运用对比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设想:根据本文重点、难点,总体上采用诵读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导入课文。

二、让学生自己整理有关《史记》的知识,快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

三、问题设计:

①全文按鸿门宴的前的前后过程分为几部分?

②宴前共写了哪几件事?用精炼的词语概括。哪件事是导火线,这一部分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四、学生带着问题②诵读(1─2)节,教师指导学生不懂之处。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在理解(1─2)节的基础上诵读(3─4)节。

第二课时

六、学习(3─4)节

七、问题设计:

①宴中这部分共写了哪几件事?它围绕对刘邦的态度反映了项羽、范增之间什么矛盾?

②文中的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项伯、樊哙分别具有什么性格的特点?通过他们的哪些言行表现出来的?

八、学生带着问题①②读(3─4)节,并让同学自己指出自已不理解的地方。

九、布置作业:⑴背诵(3─4)节

⑵完成练习(二)P91

第三课时

十、先检查学生背诵(3─4)节情况。

十一、先齐读(5─5)节,然后和学生一起解决其中问题。

十二、再齐读(5─7)节。

十三、问题设计:

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十四、整体把握全文的写作特色,并要学生自己分析项羽、刘邦的形象。

十五、作业布置:

①背诵(3─4)节,完成练习(三)

P91

②整理文言实词及特殊句式等。

【《鸿门宴》 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鸿门宴教学设计

2.鸿门宴

3.《鸿门宴》优秀的教学设计

4.《鸿门宴》最新教学设计范文

5.《鸿门宴》教学设计模板

6.《鸿门宴》公开课教学设计

7.《鸿门宴》教学设计范文

8.《鸿门宴》全程教案

9.鸿门宴课文原文

第二篇: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

交城中学 陈亮发

一、背景介绍

理科学生对文学作品中展现的人性中的矛盾、多面往往不会有深刻、全面的认识。《鸿门宴》作为一篇高中重点课文,充满了力量之美、智慧之美、人性的复杂之美,深受学生的喜爱。本设计是第三课时。在前面的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进行了文字和结构的梳理。本课将通过学生的网络探究,使他们对项羽、刘邦的性格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及切入点

1、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众所起的重要作用。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3、背诵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重点

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背诵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2、切入点

刘、项诗作皆有王者之气,二人皆盖世之雄,但其命运迥异。项羽失败了,可是太史公还是客观地记录了项羽的生平功绩,并把他列入帝王才能进入的“本纪”里面。教学时从探究刘邦成大事的原因以及项羽的人格魅力中切入 教学难点

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式。

教具准备:投影。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二、教学步骤:

(1)导语:

请学生欣赏两首诗

投影

(一)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

这首楚刺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投影

(二)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2)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

可参考课后知识卡片“司马迁与《史记》”。

(3)背景简介

投影

(三)一幅“陈涉起义”的教学图片

一幅“楚汉相争”的教学图片

教师讲解: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4)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

(四)本文的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6)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异读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3.完成思考和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

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说明领袖人物性格事业成败的影响。理清情节发展脉络,熟读一、二、段,背诵三、四段。

二、教学步骤

(1)全班齐读课文,抽查正音情况。

(2)分组讨论主要人物——项羽。

提问: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

明确: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

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

寡谋轻信,轻敌自大;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

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据即可。

提问:项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对比烘托也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对刘邦的刻画,突出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变、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

(3)鸿门宴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不妨选以下三个片段:

投影

(一)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投影

(二)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遣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说:在灭秦战争中,刘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咸阳时,已是姗姗来迟。

投影

(三)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解说:性格急噪与老奸巨猾对比鲜明。

(4)性格特征对领导人物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试结合课文分析,作者司马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

学生讨论。

投影

(四)……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急,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袭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自矜功伐,奋其斯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解说: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写的,他一方面号称“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

(5)选六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中选两个朗读基础好的学生担任主要角色项羽、刘邦,其他四个学生分别担任范增、项伯、张良、樊哙,由担任项伯的学生读叙述文字。

教师略作指导:本文故事性强,人物形象丰满,朗读应注意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情节发展的张弛有效。

正如我们上面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样,项羽一听到刘邦欲王关中的消息,立刻大怒,应读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状来;第二天刘邦赴宴一段谦词卑礼的请罪,他又显得洋洋自得,失口将曹无伤告密一事和盘托出。应读得“得意忘形”。刘邦,赴鸿门假意屈从,言辞中用透出谦卑、伪饰。另外,老谋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练透辟的张良,豪壮威严的樊哙,都应在朗读中使其栩栩如生,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如在眼前。

至于情节,在矛盾的展开中,时松时紧,应学会动用朗读渲染气氛,使听者身临其境。

放录音第一、三段,让学生细细品味朗读的魅力。

(6)着重阅读三、四段,把握人物出场顺序,分节记忆人物言行,背诵,理清背诵思路。

三起三落,情节张弛有效,波澜起伏。

玦 项 剑 项 帐 项

举 羽 舞 羽 闯 王

增 不 庄 翼 哙 款

范 应 项 蔽 樊 待

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7)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三、四段

2.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设计探究性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如实词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句式、名句,一一落到实处。

二、教学步骤

(1)教师示范背诵,或选学生轮流背诵三四段

(2)探究性阅读训练

思考:“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没有称王。但课文中却都超前称了“王”。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批评说:“高帝此时尚未为王,且前后俱称沛公,何忽于张良三称大王耶?”又说:“羽时亦为王,故沛公称羽将军,以其为诸侯上将军也。《史记》乃预书为王,此下项伯曰:‘项王’,范增、项庄曰‘君王’,张良、樊哙曰‘项王’,‘大王’,沛公曰‘项王’凡书王者二十几,似失史体”,你对梁玉绳的批评是如何认识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超前称王,并非失误,自有其因。如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再如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属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分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时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分之虞。看来,司马迁在使用称谓时,是经过仔细斟酌的,既符合当时两军对垒的实力状况何刘邦一方的斗争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态,决不是任意安排的。

(3)小结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远的魅力。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无论是暴戾、辉煌还是悲壮,无论是抗鼎拔山的人杰,还是自刎乌江的鬼雄。

(4)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请找出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1.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

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 同上 连夜

3.常以身翼蔽沛公 同上 像翅膀一样

4.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

5.沛公军霸上 同上 驻扎

6.沛公欲王关中 同上 统治

7.范曾数目项王 同上 用眼示意

8.道芷阳间行 同上 取道

9.刑人如恐不胜 同上 处罚

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词使动用法 使之为王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使动用法 使……活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同上 使……跟从,率领

13.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14.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15.此其志不在小 形容词用作动词 小事

2.判断下列加线的词语的词义,并区分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明确: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明确: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明确: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④而听细说

明确: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3.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

①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

明确:判断句,这就是……啊。

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明确: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呢?

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明确: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 4.名句积累

明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5.课后思考和练习第三题中有5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因

例句 出处 释义

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毛遂自荐》 依靠、凭借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梦游天姥吟留别》 顺着、根据

不如因而厚遇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乘机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梦溪笔谈•雁荡山》 因为、由于

因合纳斗盆 《促织》 于是、就

陈陈相因 成语 沿袭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 原因、理由 ②如

例句 出处 释义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如同、像

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 比、及

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 《〈指南录〉后序》 到、往、去

万事如意 成语 顺、随

如其离违,宜别图之 《赤壁之战》 如果、假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过秦论》 好象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子路、曾……侍坐》 或、或者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同上 至于

空空如也 成语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③意

例句 出处 释义

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 《促织》 意图、意愿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伤仲永》 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意态、神情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 意料

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 《史记•张仪列传》 怀疑、猜疑

④举

例句 出处 释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举起、抬起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竟旧不图其新 《屈原》 提出、举出

举兵伐徐,逐灭之 《韩非子•五蠧》 发起、发动

戌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 攻下、占领

举贤任能 成语 推荐

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 《柳毅传》 科举考试

杀人如不能举 《过秦论》 全、尽

举世无双 成语 全部、整个

⑤谢

例句 出处 释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 道歉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孔雀东南飞》 推辞、谢绝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孔雀东南飞》 辞别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 《汉书•张安世传》 感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 告诉、劝告

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 《芙蕖》 凋落、衰亡

(5)布置作业

1.从下列句中找出加线词语含义相同的两项()

①A.范增数目项五 B.此数者乃用兵之患也

C.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D.不可胜数

②A.则与斗厄酒 B.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D.外连衡而斗诸侯

2.选出与“籍何以至此”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客何为者?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D.大王来何操?

四、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突出那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本节课从深入挖掘文本,开发与整合网络资源入手,开阔学生视野,重视对其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有的放矢。有效而深入地学习。

从文字之美到精神之美,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是囿于课本。对人物的认识未免过于片面,只有充分借助网络,从中提炼、分析能展现人物魅力的资料,才能走进人物,走进文学,走进壮美的人格。网络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带领学生迎来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让学生动手制作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思路,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文字的结论辅以生动的画面和悲壮的戏曲音乐。增强了古典意味和悲剧力量,在“赏”和“析”中突出了“情”,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表达与交流欲望。使历史不再遥远,让语文贴近生活

第三篇:《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众所起的重要作用。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3.背诵课文第三、四段。教学重点

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2.背诵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学难点: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式。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教学步骤]

一、导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知道这是谁的诗吗?(宋代词人李清照《夏日绝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前面是对项羽卓越功业的钦佩,后面是对其败亡的叹惋)。项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早年立志随叔父起兵,身经百战,所向披靡,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的英勇堪称战争史上的经典。然而最终不免陷入韩信30万大军的十面埋伏,面对楚歌其洒泪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叹天灭已,真的吗?有人说是其性格,是其在鸿门宴上一失足酿成了垓下之围、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的千古遗憾。鸿门宴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也预示结局,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史学名篇《鸿门宴》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20岁以前在父指导下专心学习,广览群书这为后其写史记奠定了理论基础;20岁后外去考察,足迹遍布南北这为其写史记奠定了实践基础;元封三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藏书这为其写史记奠定了史事基础。42岁时正式动笔写《史记》,中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55岁终于写完,不久死去。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作者基本上站在同情被压迫者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嘲笑了封建社会的最高权威,鞭挞了贪官酷吏和土豪劣绅,同情并歌颂了农民起义的领袖和当时被社会所贱视的小人物;他写的一些人物传纪,不仅表现了高度的思想性,1 而且大部份有很动人的艺术力量。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三、时代背景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钜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苛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于是派兵守关,想做关中王,驻军于霸上。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就在这样的剑拔弩张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这件事后的情节为:项羽封侯——诸侯反叛——彭城大战——俘汉妻父——汉楚讲和——弑父未遂——单独挑战——攻韩信彭越——鸿沟割地——张良说刘——垓下之围——乌江自刎

四、整体感知

1、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A、字词

B、成语凝集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指名学生口述情节,检查熟悉程度;

3、结合文章标题梳理文章情节 故事情节:

本文中心:鸿门宴

本文线索:杀不杀刘邦

本文顺序:时间顺序

本文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

开端:宴前

交代鸿门宴的由来:无伤告密 亚父定计

夜访张良

刘邦定策

项伯说情

高潮:宴中

宴上的斗争:沛公谢罪 范增示意

项庄舞剑

樊哙闯帐

义责项羽 结局:宴后

宴后余事:沛公逃席 张良留谢

项王受璧

范增愤骂

诛杀无伤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萦,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诛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全文情节五起五落,张弛有效,波澜起伏,虽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部分,而结构却十分严谨,前后呼应紧密,也可说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如下文所示:

密 项

玦 项 剑 项 帐 项

谢 沛

举 羽 舞 羽 闯 王

增 不 庄 翼 哙 款

诛 无

访 范 应 项 蔽 樊 待张

奸 写作特色:全文情节五起五落,张弛有效,波澜起伏

五、根据情节感知,落实字词。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异读字。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3.完成思考和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落实字词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字词落实情况

一、通假字、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座:置之坐上。

8、不——否

二、成语。略

三、古今异义词

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2.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3.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5.寿 古:敬酒。今:长寿。

6.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述。

7、婚姻 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四、一词多义词,见课后练习。

五、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

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不可不语(告诉,动词)。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籍(登记,动词)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道(取道,动词)芷阳。2.形容词用如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3.意动、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樊哙侧(使„„斜侧着)其盾以撞 4.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头发上(向上)指。

道芷阳间行、间至(抄小路)军中。

六、句式变换

1.数词作谓语: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2.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

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3.介词结构后置:

具告以事

贪于财货 4.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奉厄酒为(省略“之”)寿。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秦时与臣游、项羽兵四十万、置之坐。

6、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

七、偏义复词: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八、同义复词:

贪于财货、封府库、项伯许诺、沛公不胜杯杓、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立诛杀曹无伤。

九、固定句式:

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 孰与:与„„相比,谁„„?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 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事知所以距子也。” 为„„所:被„„,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以„„)没有会么东西拿来„„如“军中无以为乐” 何„„为:表反问。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如“何辞为”

十、古代“座次”问题: 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 车骑:由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室内:西为宾、长、贵;

东为主、幼、贱。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左为贵,右为轻。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西——北——南——东

十一、古代的礼节:

坐: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铺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脚跟。跪:仍象坐姿态,但臀离脚跟,伸直腰板。

跽:长跪,把身体挺得很直。

顿首:跪而头碰地后再抬起。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时停留的时间较“顿首”长。

拜: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

再拜:拜了又拜为“再拜”。归纳实词义项:

因、如、举、谢、意、置、斗、坐、王、军、击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设计三个问题,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说明领袖人 4 物性格事业成败的影响。理清情节发展脉络,熟读一、二、段,背诵三、四段。

一、导语

请学生欣赏两首诗

投影

(一)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刺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投影

(二)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学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情节。

三、讨论思考

1、鸿门宴是《史记》流传下来的一段史事,这个词现在的意思是比喻不怀好意的宴请。人们一提到它想到的不是宾主言欢而是剑拔弩张、险象环生。那么既然是宴席,就要有座次之论,那么在鸿门宴上座次是如何安排的呢?这能说明什么? 探究学习:“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増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仪,宴会中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北向,西向为侍坐。可见在鸿门宴中,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増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是侍坐。宴设于项羽帐中,刘邦虽为宾客,却得不到尊位,可见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也可见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刘邦处境堪虞,但刘邦却能泰然处之,可见起能屈能伸。而项氏集团内部,谋士范増的地位还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膜,事不可谋,已初见端倪。

2、处于矛盾冲突顶峰时,人物之间的称谓,往往能体现人物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试分析课文中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判断人物之间的关系。

明确:“鸿门宴”事件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未称王,但文中,张良三次称刘邦为“大王”,前两次只有他自己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项伯、范増、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君王”,显然是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是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迎,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份不同,用语不能过于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是迟早的事,另一方面,是在他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份之虞。由这些称谓来看,刘邦集团处处恭恭敬敬,低声下气,以臣下的身份尽力满足项羽的自尊自大的心理。

3、“鸿门宴”是在什么情况下谁为谁设的宴会?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鸿门宴”的结果对项羽不利,归根结蒂是谁之过?为什么?(或鸿门宴上,范增周密布置欲杀刘邦,项羽意欲为王,在众目睽睽之下刘邦为什么能逃离鸿门宴的?)

明确:学生可能从内部团结与分离来答。可引导学生从人物性格对事件的影响来谈。

1.项羽(出身于楚国一个贵族)

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骄矜自负,听到“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可见其自大轻敌;项伯斡旋泄露军机,项羽麻痹不问,项伯说项羽“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项羽又在“义”字上思虑不定。这可见其寡谋轻信,沽名钓誉;鸿门宴上刘邦一席花言巧语,竟使项羽不好意思,暴露了无伤,说明他无知而愚蠢。范增多次目示、举玦,“项王默然不应”,这可见其羽刚愎自用、不听人言;“项庄拔剑起舞”,项伯“翼蔽沛公”,听之任之,说明项优柔寡断,坐失良机,缺乏政治眼光。樊哙闯宴,威慑项羽,慷慨陈词,指斥项羽。项羽沽名钓誉,不但不怒,反而大加赞赏、赐坐。刘邦逃跑,项羽受璧,无可奈何,缺乏深谋远虑。

听曹无伤言(大怒)决意伐刘——受项伯说(许诺)答应善遇——受刘谢罪(留饮)自愧设宴——见增举佩(默然)纵容刘邦——见伯护刘(不应)继续纵容——樊哙闯斥(称赞)赐坐赐酒——张良留谢(不追)安然受璧 性格特点:

唯我独尊、光明磊落、宽宏大量、“仁义”皆施、直率鲁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优柔寡断、眼见不远、不善用人。2.刘邦

出身农家,不务正业,贪财好色,一心称王。鲰生献计“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正中刘邦下怀。这样重大事件,刘邦都没有告诉过谋士张良,一方面可见其有大志;另一方面可见其真有心计。紧急关头,摇尾乞怜,又向张良求救。张良不计前事,连发数问,从实际出发,提出“沛公不敢背项王”的方针。刘邦首先怀疑张良与项伯的关系,既而心领神会,立刻接见项伯,说得天花乱坠,做得天衣无缝,这可见其能言善变、机敏过人,当张良给其主张,它马上采纳。这可见其虚心请教,善于用人;拉拢收买了项伯,通过项伯软化了项羽,在鸿门宴上受到项伯的“翼蔽”。

刘邦鸿门谢罪是迫不得已,但有胆量有气魄,而又卑躬屈节,称项羽为“将军”,自称“臣”,奉承项羽,掩饰自己,拉旧关系,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低三下四可见其能忍辱负重。刘邦进入咸阳,住在皇宫,尽享荣华富贵,不肯离开。见状,樊哙与张良质问刘邦:“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力劝刘邦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刘邦察纳雅言,“沛公军霸上”。项羽扬言要“击破沛公军”的时候,他听取了张良的意见;刘邦要逃跑的时候,又听取了樊哙的意见。总之,刘邦还是善听人言的。赔罪时,项羽暴露了曹无伤,刘邦不露声色,置若罔闻,密记在心;回军后,“立诛曹无伤”。刘邦多有心计,处事多么果断!为之奈何(惊)——求救张良(问)——拉拢项伯(谋)——谢罪项羽(奸)——脱身独去(识)——留良代谢(周)性格特点:

生性懦弱、虚心请教、多谋奸诈、能言善变、头脑清醒、善于应变、虑事周到、善于用人。

补充:鸿门宴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不妨选以下三个片段: 投影

(一)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投影

(二)6 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遣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说:在灭秦战争中,刘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咸阳时,已是姗姗来迟。投影

(三)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解说:性格急噪与老奸巨猾对比鲜明。张良和范增:(双方谋士,智囊团,事件演变的关键人物)3.范增

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提出了策略,“急击勿失”。鸿门宴上,数次目示、举玦击杀刘邦,项王不应。出召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说明范增对项羽的思想还不甚了解。刘邦跑后,范增指桑骂槐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尔后的历史证实了这一点。可见范增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被刘邦利用。他不能准确把握项羽的思想动态,一味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一方面由于他年龄地位,一方面由于他对时事观察和对项羽的忠心。

老谋深算:夺天下者必沛公也!

洞察敏锐:力促击刘、举佩示意、出召项王 骄横浮躁:拔剑击斗、斥骂项羽 4.张良

对刘邦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鲰生之计,刘邦没有告诉张良,大事当前,张良不计。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张良的话语行为并不多,但刘邦集团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张良导演的。多谋善断:言沛公不敢倍项王也、出招樊哙。处事不惊:亡去不义、君臣商议、军门见哙。沉稳机智:张良留谢 处事有方:大王来何操? 曹无伤和项伯:(叛徒)5.项伯

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禁不住刘邦的拉拢,竟然做了刘邦的内奸。“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这有什么不敢的呢,简直是长刘邦的志气,灭项羽的威风,这完全是替刘邦说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更是对刘邦歌功颂德,对项羽进行指责。难怪在项庄舞剑的时候,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击”。

周密,谋略:夜访张良、极力劝羽、翼蔽沛公、宴上东向坐 6.曹无伤: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欲以求封”。投机未成丢了小命。

鲁莽、草率:使人告密、激化矛盾、宴后被诛

7.项庄:没有头脑,剑术不佳,刺杀刘邦未成,笨拙无能。(有勇无谋,被动。)8.樊哙

忠诚。知道今日之事甚急,立即表示“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勇武。“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7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真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士。难怪项王都得“按剑而跽”,惊呼:“壮士!”大斗饮酒,大块吃肉,粗犷,真乃英雄本色。能言善辩,慷慨陈词,痛责项王,说来头头是道。有勇有智。骂得项羽,“未有以应”,只好赐坐。

有勇有谋,粗中有细,主动请战 人物结构:两峰并峙,双水分流。

项羽集团

项羽

范增

项伯

项庄 刘邦集团

刘邦

张良

曹无伤

樊哙

对比照应,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孰是孰非,孰胜孰负,不问自明。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缺乏远虑,用人唯亲,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轻敌麻痹,养奸贻患,内部不团结;刘邦则与之相反,虽处劣势,但能忍辱负重,虚心下问,善于机变,知人善任,使谋臣尽施其谋,将士尽效其力,并瓦解敌方为自己效劳,及时清除内奸。刘、项在斗争中地位发生的变化,刘胜项负自成定局。

四、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1、善于把人物放到尖锐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内心和性格;

2、善于运用对比;

3、语言精炼,生动形象。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三、四段

2、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而苏轼在《范增论》中说这体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这两种说法,你们是怎么看的?

第四节

教学目标

1、了解本的写作特色彩;

2、探讨项羽的悲剧。导语:略

二、探讨项羽的悲剧根源

1、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而苏轼在《范增论》中说这体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这两种说法,你们是怎么看的?

一:项羽虽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但从宴席前和宴席上的表现来看,是一个优柔寡断、感情用事的人,说他有“妇人之仁”,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二:说项羽在宴席上“优柔寡断”是不准确的。他的叔父项伯替刘邦向他表功和求情之后,项羽实际上就有不杀刘邦之意。正因为项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对范增的再三暗示置若罔闻,对项伯的庇护加以纵容。项羽是一个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的人,说他有“妇人之仁”是不准确的。

三:项羽为什么没在席间杀死刘邦?项伯的求情固然起了作用,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项羽以为刘邦不是自己的对手,对自己根本构不成威胁,只要刘邦不在关中称王,对自己俯首称臣,就可以饶他一命。这样看来,我倒是有些赞同苏轼的看法,尽管这样的“君人之度”是缺乏战略眼光的,项羽日后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四:什么是“君人之度”?就是统治者的宽广的气度,对臣下的过错也能够容忍和宽恕。从项伯的求情和刘邦的“表演”来看,刘邦不但没有丝毫过错,反而有莫大的功劳,不但不应受到任何责罚,反而应该受到封侯封王的奖赏。项羽答应“内奸”项伯的求情,相信刘邦的连篇鬼话,根本不是什么“君人之度”,而只能说是缺乏知人之明,缺乏审时度势的智慧。有人说项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是没有道理的。

„„

刚才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一些思想交锋的“火花”闪耀出来。在这里我不想对大家的发言作老吏断案般的评判,有的议题不必去追求“唯一答案”。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对项羽有一个分析,对我们理解项羽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有帮助:“‘言语呕呕’与‘喑呜叱咤’,‘恭敬慈爱’与‘僄悍猾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阬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谈士每以‘虞兮’之歌,谓羽风云之气而兼儿女之情,尚粗浅乎言之也。”

3、有人说,项羽因为放走刘邦而导致最终失败,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结合古今评论加深学生对项羽悲剧的思考: 刘邦论成败: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对项羽的评价: 太史公: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①,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②?何兴之暴也③!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④起陇亩之中⑤,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⑥,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⑦,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⑧,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⑨,奋其私智而不师古⑩,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11),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12),过矣(13)。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14),岂不谬哉!

周生:《正义》引孔文祥说以为是汉代儒者,姓周。盖:大概。重瞳子:两个瞳人儿。②苗裔:后代。③何兴之暴:怎么起来得这么突然。④尺寸:形容很少。埶:同“势”,权势,权柄。又:有人认为“尺寸”指尺寸之地,这句在“寸”字后断句,“乘执”属下句,是趁势的意思。⑤陇亩之中:田野之中,指民间。“陇”,同“垄”。⑥五诸侯:指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个诸侯国。⑦位

:指王位。不终:指没有维持下来。“终”,到最后。⑧背关:舍弃关中。“背”,弃。⑨矜:夸。功伐:功劳,“伐”与“功”同义。⑩奋:振,这里有极力施展的意思。师古:效法古人。(11)力征:以武力征伐。(12)寤:同“悟”。(13)过:错。(14)乃:竟然。引:拿过来,这里有找词儿的意思。

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

2、杜牧、王安石、李清照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2、毛泽东

钟出风雨起苍皇,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毛泽东1949年4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小结:项羽失败的原因很多,宜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其中,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项羽灭秦之后,逆历史潮流而行,袭周制“分裂天下而封诸侯”,使社会再次回到秦统一以前的分裂、**的状态。但从个人性格来看他的失败应该是性格的悲剧,所以有一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大家大平时一定要加以注意。

四、总结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远的魅力。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无论是暴戾、辉煌还是悲壮,无论是抗鼎拔山的人杰,还是自刎乌江的鬼雄。

五、作业

写作:

1、发挥想象,描写《鸿门宴》中范增的心理活动。(300字)

2、以《我最喜欢------》或者《我最讨厌-------》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标题横线上填写《鸿门宴》中的人物名字。

(2)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自圆其说。

(3)800字左右。

3、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例文] 性格的祭奠(节选)

田诺

„„

项羽在灭秦战争中彻底表现出来的肆意恣睢、刚愎自用、凶狠残暴的性格为他日后的失败写了伏笔,其实此性格项羽早已有之。从杀宋义始至破秦,他一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走了过来,这无疑滋长了他的这种性格,使之恶性发展起来而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他一出现就是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形象,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更使得他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他开始把自己看作神了。能支撑起他这一精神世界的惟一支柱就是赢得胜利。每一次胜利,固然使他的精神支持更坚强一些,然而,这胜利更大地加重了精神世界的自重。如此,他将一轮轮战斗下去,周而复始,项羽陷入了他为自己制造的一个怪圈,无法自拔,却又不愿自拔。

项羽心底要维系“永不败”神话的欲望,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几乎是本能的崇敬,并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性格。由此也就不难回答项羽把那一份份残酷的祭奠献给了什么,他自身的矛盾又来自何方。

在项羽心理怪圈的一来二去之中,中国人口已从战前的一千万骤减至五百万。天下人对项羽心态的无法认同使得时代终于作出了抛弃项羽的选择。

项羽不好计策与外交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可是现实无情地打破了他的梦想,他只有叹息着,用死亡来反抗这现实,为自己性格的篇章写下了最后的一笔,也为自己一生执著的性格献上最后的也是最虔诚的祭奠。

赳赳武夫的内心是多情的,尽管表现这多情的却是无情。性格的祭奠是悲壮的,因为它的代价是生命、执著和无奈。

第四篇:《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以及《二十四史》等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

4、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5、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教学重点:

一、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二、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

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课时安排:六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下面四副对联哪一幅是写司马迁的?(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4)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屈原、欧阳修、杜甫、司马迁

二、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介绍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作者基本上站在同情被压迫者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嘲笑了封建社会的最高权威,鞭挞了贪官酷吏和土豪劣绅,同情并歌颂了农民起义的领袖和当时被社会所贱视的小人物;他写的一些人物传纪,不仅表现了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大部份有很动人的艺术力量。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时代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三、疏通课文读音(第一、二段)

王(wàng)飨(xⅰǎng)为(wâⅰ)说(shuì)尹(yǐn)毋(wú)鲰(zōu)内(nà)当(dǎng)要(yāo)卮(zhī)籍(jí)吏(lì)蚤(zǎo)1.把生字写在黑板上,学生把拼音写出来师评讲。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竞赛朗读第一段和第二段。3.全班齐读课文第一第二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第二段。

二、继续疏通课文读音(第三段——第七段)

骑(jì)戮(lù)郤(xì)亚(yà)(shì)数(shuî)玦(juã)不(fǒu)(lǔ)樊(fán)哙(kuài)戟(jǐ)(pū)帷(wãi)嗔(chēn)眦(zì)(jì)参(cān)乘(shēng)斗(dǒu)(zhì)切(qiē)啖(dàn)还(huán)(jiàng)臾(yú)都(dū)俎(zǔ)(jìn)纪(jǐ)郦(lí)芷(zhǐ)(jiàn)度(duï)桮(bēi)杓(sháo)1.把生字写在黑板上,学生把拼音写出来师评讲。2.师范读第三段,指名学生读。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竞赛朗读第四、五、六、七段。4.全班齐读课文第三至第七段。

侍虏仆跽彘将靳间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学习小组合作读完课文七个自然段。

二、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军霸上”、“王关中”:“霸”和“王”同为名词作动饲用,读第四声。“成五采”、“为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2.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是‘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人“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古今异义:“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固不如也。”“固”,本来。通假字:“具以事告”,“具”通“俱”;“要项伯”,“要”通“邀”;“毋内诸侯”,“内”通“纳” ;“不敢倍德”,“倍”通“背”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词类活用:“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调用,编造名册。“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特殊句式:“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谁”介宾短语“为大王”作“为”的状语,“者”助词“的”。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2.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3.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3.思考下列问题: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第四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这样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也”。这是为什么? 2.解释重点字词。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之所,省略之)。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三、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第三段:

1.指名学生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的事件。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玦”,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4、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叹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外貌描写:“瞑目视项工”,头发上指,目眺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意、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在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人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从策略上看,“以攻为守”。

5.自由诵读课文(小组分角色读三、四两段)。6.完成“思考和练习”

二、四两题。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2.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第五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一个字来概括?(“忍”)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成语,意思是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道苦阳间行。”(间,从小路道)“沛公不胜格构。”(广不胜相构”,指酒醉,以“拒构”借代酒水。)“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2.提问: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 走,目的也在此。)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工牛“‘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备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法,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针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

四、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1.试以樊哙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②从哪些方面描写?③浓墨重彩写樊哙有无必要,为什么?提示:第二课时对樊哙已作了具体分析,这里侧重于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

2.以项羽、范增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用对比方法写人的技巧。提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比、映衬手法。

五、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 1.文中的迷信成分。

2.作者的英雄史观: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六、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五题。

第六课时

一、分析课文内容主旨以及故事情节

本文共七段,可按“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会、宴后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曹无伤的密告。这是矛盾的“导火索”。二是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明他有“天子气”,劝项羽“急击忽失”,这是火上添油,使矛盾更为激化。三是项伯夜访张良,紧张的形势开始有了转化。四是张良与刘邦商量对策,拉拢项伯。项伯被收买,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以身翼蔽沛公”留下伏笔。五是项伯劝说项羽勿击刘邦。这一部分写形势从紧张到渐趋缓和,从而转到下一场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并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部分(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刘邦到项羽军营,说了一番好话。项羽虽设宴招待刘邦,宾主双方都各有打算,斗争时紧时弛,变幻莫测。可将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三起: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动手杀刘邦,气氛趋紧张。二起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就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三起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最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

三落:一落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还赐座。三落是刘邦“如厕”是名逃脱是实。

这一部分总共写了刘帮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四件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项羽内部范增与项羽杀不杀刘邦、项庄与项伯“杀刘”与“卫刘”的矛盾。这两种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使人为之惊心动魄。

第三部分(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文章不仅写项羽在鸿门宴中斗争失败,失掉消灭刘邦的机会,而且加深了他与范增间的矛盾,埋下了最后彻底失败,自刎于乌江的祸根。而刘邦诛杀了曹无伤,内部则更加团结了。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节选,却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二、讲评写作特点

司马迁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放在典型环境中来表现。他既没有插入第三者多余的说明和解释,也没有作静止的心理剖析,而是通过典型细节和个性鲜明的对话来描写人物。以项羽为例。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优柔寡断,又带有直率的武夫的性格。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项伯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等话后,又改变了主意,就答应项伯“善遇之(刘邦)”,等到刘邦到了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出来,以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无成见。宴会上范增的多次杀刘邦的示意,他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也视若无睹。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将他有板有眼地训斥一番,他不仅不暴跳如雷,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生彘肩,赐座。其实樊哙的话,是刘邦前边说的话的重复与补充,只是换一个角度来说而已。而他在虚伪的“仁义”幌子前,却感到刘邦和樊哙的话全是对的,而自己却反有内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至刘邦的脱逃,他也毫不在意了。到刘邦逃后,张良奉璧给他,他随手置之座上,没有什么反应。文章写他的细节与对话虽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刘邦的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范增的老谋深虑;张良的老练多谋;樊哙的勇猛豪爽。作者寥寥数语,就生动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人物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如主帅项羽和刘邦,谋士范增和张良,部将项庄和樊哙,内奸项伯与曹无伤,除曹无伤着墨不多之处,其他人物无不栩栩如生,互相映衬,跃然于纸上。

三、拓展延伸,关于后人对项羽评价的一些作品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

第五篇: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共四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一个巨匠,一部巨作: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语句知识,学习创造性阅读。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两个英雄,两种性格:利用人物性格,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矛盾斗争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即两种认知态度:

(1)学以致用的态度:感受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

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2)领悟态度:认识项羽悲剧的原因,到底“败”在哪里?领悟良好的性格决定一生的命运。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2)通过激烈的斗争刻画人物性格,赏析语言的精炼。学习一分为二地批判人物 教学难点:学习创造性阅读,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

一、导入新课

老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刘邦和项羽这两位历史人物吗?”同学们回答,如有知道的,老师就请同学起来谈谈他(她)所知道的刘邦和项羽,若大家摇头或表示疑惑,老师就展开PPT,通过一些图片来向大家展示历史上刘邦和项羽的形象,并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鸿门宴》中的中心人物,要求大家在观看图片的同时用一两个词来形容刘邦和项羽给大家的初步感受。

二、背景介绍:

鸿门是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城东约5公里的新丰镇上的一个村,由于被骊山流下来的雨水冲刷,北端出口处状如门道,形似鸿沟,故名鸿门。

“鸿门宴”的故事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作了楚王,也叫楚怀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入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便开始了。

(介绍背景时,配上一些鸿门宴遗址以及表现鸿门宴当时情形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作者介绍: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鸿门宴》即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四、诵读全文,整体感知:

1、先推选几位同学分段朗读,一人读一部分,查看预习情况。

2、欣赏朗读录音,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文中一些容易读错的字词注音,并注意断句的地方。(诵读结束后,PPT上放映易读错的字:玦:juã,飨:xiǎng,鲰:zōu,说:shuì,卮:zhī,数:shuò,戮:lù,瞋:chēn,眦:zì,跽:jì,彘:zhì,俎:zǔ,王:wàng,,内:nà,樊哙:fán kuài)

(2)文中主要写到了哪些人物以及讲到了哪些事件。

(明确:人物:刘邦、项羽、曹无伤、项伯、张良、范增、樊哙、项庄。

事件:学生根据初步了解,回答出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因小人

之言而发生矛盾,项羽欲除掉刘邦,但是后来刘邦因为很多人的帮助成功逃脱即可。)

(3)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学生可随意回答。比如:刘邦,因为感觉很多人在帮他。项羽,因为全部人都对他毕恭毕敬等)

第二课时(课文解读)

一、解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故事的开端):

集体诵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并让大家展开讨论:

1、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事情?

明确:无伤告密、亚父定计(根据 “主要人物+事情” 的方式总结。)

2、项羽为什么要大怒?

明确:沛公军霸上,欲王关中。

(要结合项羽的性格来说,项羽刚愎自用,又是贵族出生,当农民出身的刘邦已占据咸阳的时候,内心的愤怒怎么可能不生发出来呢?这体现了项羽唯我独尊、自大的性格特点。)

3、故事的开始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明确:紧张、剑拔弩张的氛围。(战争仿佛马上就要打响)。讨论时,串讲第一自然段中的一些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

(a)名词活用作动词:

军:驻军、驻扎。

言:说。

王(wàng):称王(b)形容词用作名次:

小:小的方面。(2)通假字:

采:通“彩”,彩色的意思。(3)一次多义:

为击破沛公军:(wâi,替、给,介词)

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wãi,做,担任,动词)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wãi,是,动词)

(总结“为”字的读音用法,用作动词时读二声,用作介词时读四声。)(4)古今异义:

山东:古:崤山以东 今:指山东省。

二、解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1、由学生推荐选出一名同学起来诵读第二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明确:项伯夜访,刘邦订策,项王许诺

2、讨论:项伯作为项羽营中的高官,当他得知项羽欲击破沛公军的时候,为何马上跑到刘邦营中报信?同学们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明确:A、项伯报信,并不是因为刘邦,而是因为刘邦营中有曾经救过自己的好友——张良。他的这种行为是为了报恩。属于知恩图报,是不应该批判的。

B、刘邦作为项羽营中的左尹,本属于集团内部高官,加之他又是项羽的小叔叔,与公与私,他都不应该在这种危急关头向敌方报信。因为他的报信,最终致使整个集团落入了一个悲哀的结局,实属不该。

(学生亦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发表意见,言之成理即可。)

3、讨论:张良在得知项羽“欲击破沛公军”的时候并没有独自离开,而是选择了告诉沛公,并且积极出谋划策,这一做法体现了张良怎样的特点?

明确:忠、义、沉着冷静、足智多谋(在得知项羽的计划后,张良并没 有逃走,更没有慌。他先问沛公:“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他又立即提出请马上前去告诉项伯,就说自己从来都不 敢违背项王。以此拉近了刘邦与项伯的距离,使项伯可以为自己一 方在项羽面前说好话。)

在讨论时,串讲第二自然段中的一些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a)名词活用作动词:

不可不语:告诉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b)名词作状语:

项伯乃夜驰之:在夜晚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c)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下来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秋毫不敢有所近:靠近

e)形容词用作名词:

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

(2)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全、都。倍:通“背”,背叛,忘记。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3)一字多义:

幸:妇女无所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故幸来告良(幸亏,副词)(4)古今异义:

婚姻:古:儿女亲家;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出入:古:进来,偏义复词;

今:进出

非常:古:意外的变故;

今:副词,很、非常

第三课时(课文解读)

一、解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一)、集体诵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出现了哪些人物?发生了哪些事情?

明确:人物有:刘邦,项羽、范增、项庄、项伯、张良

事情有:刘邦谢罪——项羽留饮,范增示意——项王不应,项庄舞剑——项伯翼蔽

(二)、讨论:

1、设鸿门宴本欲是除掉刘邦,但从项羽的一系列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真的想要除掉刘邦而后快吗?

明确:不是。

他其实也是犹豫不决,目标并不明确的。当刘邦前来谢罪,说了一些“讨好的话”之后,他便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为自己找台阶而下,并且留沛公饮。在宴会中,范增举珏示意,他也是默然不应,可见,他的内心其实并没有说一定要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同时,作为一个将军,当樊哙怒闯军帐时,他完全可以因为以下犯上、以及以“刺客”的罪名将刘邦一行人拿下,可是,他还是没有那么做,相反,其称樊哙为壮士,还赐以彘肩、美酒),可见,他内心并没有说一定要除掉刘邦而后快的。这体现了项羽优柔寡断、自大轻敌、寡谋轻信、刚愎自用同时又坦率豪放的性格。

2、让大家看到第三自然段开头,老师请同学读刘邦向项羽谢罪时所说的那一段话,请同学们讨论分析这一段话中刘邦的语气是怎么样的?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说的 时候有没有什么条理呢?

明确:他的语气中带有一种谦卑、谨慎。他之所以这样谦卑,是因为当时大军压境,项羽力量强大,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项羽对自己的误会。他先言二人合力而攻秦,表明自己与对方是战友而非敌人,然后,他又言自己是“不自意”先入秦,即自己也没有料想到,态度非常诚恳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项羽对他的偏见。最后,刘邦说今者是有“小人之言”,即将项羽愤怒的原因、以及各种责任都推到了曹无伤的身上,为项羽找了一个台阶下,同时,也为自己找了一个洗清罪名的理由。可见,刘邦说话时条理清晰,态度诚恳,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后来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总结:刘邦谢罪——项羽留饮。)

3、请大家回到课文,看看文中刘邦“谢罪”以后,项羽有什么反应呢?后来又发生了一连串的什么事情?主人公是谁?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特点?

明确:项羽的反应是留饮,然后基本上是“默然不应”。(对应上面讲的动摇了杀刘的决心。)后来项羽的谋臣范增示珏、召项庄,体现了范增老谋深算,能够清晰洞察时局的特点。同时,项伯翼蔽沛公,又再一次照应前文第二自然段“约为婚姻”,可见项伯还是在一心帮助沛公。(总结:范增示珏——项王不应,项庄舞剑——项伯翼蔽)

追问:大家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在整个故事情节以及氛围当中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呢?整个情节是平坦的还是跌宕起伏的?

明确:情节跌宕起伏,从刘邦的角度来看,是经历了“两起两落”:一起一落:范增示珏——项王不应;二起二落:项庄舞剑——项伯翼蔽。这两起两落,将故事推向高潮,故事即将达到顶峰。同时,刘邦在这两起两落中逐渐由被动走向主动,项羽由主动逐渐走向被动。(引出下一段即将出现的第三起三落,故事达到顶峰。)

4、在学习第4自然段之前,请同学们注意第三自然段中关于宴会上座次的问题,为什么作者要花这么多的笔墨介绍座次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根据座次其实是可以体现人物尊卑的一种方式。(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关于座位上的礼仪跟大家一起分享呢?请同学自由谈谈。)同学回答后,老师补充:现代有现代的座次礼仪,而古代也有古代的礼仪。同学们有没有知道古代座次礼仪的呢?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项羽居尊位的原因,一是出身高贵(名门、名将之后),二是巨鹿一役后成为反秦主力,诸侯皆臣服之,三则是因为实力强大。(刘邦当时不是他的对手)。

同时,根据座次的安排,可以看出项羽性格的一些特点:居尊不让的心理意蕴表现出他“自衿功”、“欲以武力经营天下”善斗勇、狂妄自大的性格特点。

而刘邦居臣位(卑位)的原因,一是因为实力不济(“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灞上。”)。二则是先入咸阳,且得民心。项羽对之怀恨在心。(“旦日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同时,也体现了刘邦在不利的形势下善于采取积极退让的应变之策,展现了老练成熟、老谋深算、能屈能伸的性格特点。)说明:

1、双方的军事力量悬殊。

2、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

3、刘邦能屈能伸,处境令人担忧。

二、解读课文第四自然段。(高潮,达到顶峰)

(一)、朗读:(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请同学们自荐或者推荐选出三名同学代表,分别饰演项羽、樊哙、张良。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人物角色,可配合一定的动作、表情,其余同学读旁白,并注意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有哪些人物,讲了哪些事情,最后由同学们选出表演最好的同学。)

明确:主要人物有:张良、樊哙、项羽

主要事情有:张良召哙——樊哙闯帐,义责项羽——项羽不应

(二)、讨论:

1、这一段主要讲的人物是谁?给同学们一点自由讨论的时间,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心目中樊哙的形象是怎么样的?文中有哪些句子体现。

明确:

忠:鸿门宴上杀气腾腾,危机四伏,刘邦命悬一线,张良趋出告急,然而未等张良开口,樊哙已从其匆匆步履中窥知鸿门宴上已是剑拔弩张,险象环生,焦急关切之情不由冲口而出:“今日之事何如?”没有寒暄,没有客套,有的是一份忧虑,一种机警,一颗赤胆忠心。当得知“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时,樊哙迫不及待请命:“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寥寥十字,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其势之迫,其性之急,其情之切,足见樊哙与主公生死与共、患难同当的君臣之义。平淡、简洁的两句话凸现了樊哙急人(主公)所急,忧人所忧,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耿耿忠心。

勇:军营帷帐之内,主帅宴饮之时,肯定是重兵把守,层层设防,卫士交戟,刀剑如林。可是,十万火急之际,生死存亡之时,只见他“带剑拥盾”,侧盾冲撞,一路闯去,所向无敌。“卫士仆地”,“欲止不内”,可见酒宴布控严密,戒备森严,犹如铜墙铁壁一般令人望而却步,又从侧面烘托出樊哙单枪匹马勇闯军帐的强悍骁勇。三句话,三个动作,或正面,或侧面,勾画出樊哙横冲直撞,粗豪威猛的勇武形象。威:“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几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漫画的笔调,描神绘态,神韵十足,气势充沛。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樊哙当时的形象:火冒三丈,怒目圆瞪,热血沸腾,情绪亢奋,直视项王,咄咄逼人,怒发冲冠,忍无可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完全是一个眼露凶光,面带杀气,威震敌胆,怒杀万夫的彪形大汉。他的威猛,他的霸气,他的凛然无畏,他的气吞万夫,被太史公刻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壮:樊哙带剑拥盾,直闯军帐,说轻点是莽撞无礼的举动,说重点是武装挑畔的行为,项羽对此却不怒不责,反而一再称其为“壮士”,还赐酒,赐肉,赐坐,这种反常的表现一者见出项王糊里糊涂,敌我不分;二者见出项王坦荡直率,光明磊落。他看重的不是不共戴天,铲除异己,而是粗豪勇武,坦率直爽,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好汉,他怎么能不对眼前这位突如其来的力敌千钧,气雄万夫的壮士钦羡有加呢?项羽的钦羡、赞赏从侧面烘托出樊哙的威武豪壮、霸气逼人。有意思的是,文中还写了一个樊哙吃肉的细节。“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羽赏赐给他的是一大块半生不熟的猪腿,樊哙当即倒扣盾牌,放下猪腿,拔出宝剑,把猪腿切成几块,几下功夫,狼吞虎咽,“消灭”得干干净净。如此粗豪勇猛,如此干脆直爽,怎么能不让胸无城府同样直率爽快的项羽深深佩服呢? 智:樊哙不仅仅是一个忠勇可嘉、威壮可贾的勇士,更是一个机智干练、能言善辩的智士。这一点从他义责项羽的一番慷慨陈辞当中可以看得出来。樊 哙喝酒壮胆,借酒发威,吃肉壮志,志在必得。他瞅准时机,巧妙发难,一番理直气壮、滴水不漏的陈辞让项羽心服口服,无言以对。先数暴秦之罪,“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虎狼之心,残暴至极,天人共愤,实则暗刺项羽杀人如麻、血腥发家的累累罪恶。再忆怀王之约,夸沛公之功,“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关。”暗指项羽背信弃义,平庸无能。次表沛公之德:“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刘邦约法三章,自律律人,雍容大度,知恩图报,映射项羽目光短浅,气量狭小。最后假以推心置腹之语,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前硬后软,引君入瓮,最终满足了项羽沽名钓誉之心,刚愎自用之志,彻底摧毁了他“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那份怒火和霸气。

一番煌煌大论,几度欲擒故纵。寓假于真,藏虚于实,慷慨陈辞之中有隐喻,有引用,有伪饰,有托辞,思虑周密,论辨有力,足见樊哙反应之机敏,胸怀之韬略,头脑之机巧,语言之精彩。

总结:综上所析,我们不难看出司马迁用少而又少的文字描绘了“樊哙闯帐”这一精彩片断,又用精而又精的笔墨描绘了武士樊哙的言行举止,然而,透过这些简洁精炼的笔光墨影,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血肉丰满、神气活现的英雄形象,他竭尽忠智,威而有胆,勇而有谋。这样,一方面也看出了写《史记》的司马迁,写作功力深厚。

在讨论的过程中,对第三、四自然段中的一些要用于帮助讨论的文言知识进行初步理解。(由于高潮中要讨论的内容较多,所以文言知识的详细总结会放在下一课时。该课时结束后会以总结高潮部分的文言知识为作业。)

第四课时(课文尾声解读,归纳总结,扩展延伸)

一、回忆课文的高潮,对第三、四自然段中出现的文言知识进行归纳: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的高潮部分大家还有印象吗?想起来是不是还会热血沸腾、心扑扑跳呢?呵呵,现在,请大家将心放安静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么精彩的段落之中有什么需要我们必须掌握的文言知识,好吗?好,现在请大家自愿起来将课后总结出的该部分的文言知识告诉老师。

同学答。答完以后,可问还有没有不清楚的,有的话联系课文给以解决,最后,由PPT放映出该部分全部文言知识,让学生与自己所做的进行对比,至此,该部分的文言知识总结完毕。

(1)词类活用:

a)名词活用作动词:

范增数目项王:示意,使眼色

若入前为寿:走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惩罚

b)名词作状语: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c)使动用法: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停步;

内:使„„进入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

d)动词用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2)通假字: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贴身卫士

(3)一字多义:

意: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意愿)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杀人如不能举(全、尽)

击:为击破沛公军(动词,攻打)因击沛公于坐(动词,刺杀)

(4)古今异义: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河北省,河南省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古:小人离间之言;

今:仔细说来

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之所以„„是因为„„;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二、解读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故事的尾声):

1、全班齐读课文的最后部分,总结故事的内容。

明确:沛公脱险,刘邦锄奸

2、结尾部分,刘邦离开后派张良留谢,张良奉沛公之命献上白璧和玉斗,项王和范增反应有什么不同?体现了什么?

明确:项王问了一句:“沛公安在?”之后,就置之坐上,而范增拔剑撞而破之,并说出“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这一方面写出了项羽的沽名钓誉,自大轻敌,有勇无谋,同时,写出了范增老谋深算以及骄横浮躁的性格。

3、最后一自然段,用一句话写了刘邦回营后对曹无伤的处置。大家可联系项羽对项伯的态度,以及刘邦对张良、樊哙,和项羽对范增的态度,大家觉得刘邦这样的做法与项羽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体现了什么?

明确:对待内奸的态度,以及对待谋臣的态度上有所不同。项羽用人唯亲,对项伯很好,对范增提出的有些有用意见却不以为然;而刘邦知人善任,并且对待出卖自己的奸臣,是有奸必除。体现了他们在用人方面的差异。

4、串讲结尾,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a)名词活用作动词:道芷阳间行:取道

b)名词作状语: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2)通假字:沛公不胜杯杓:杯杓:通“杯勺”,杯子勺子,指酒力

(3)古今异义:我为鱼肉:古:鱼和肉;

今:鱼的肉

(4)一字多义:

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动词)哙拜谢(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告辞,告别)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谢罪)军:沛公军霸上(驻军,动词)从此道至吾军(军营,名词)为击破沛公军(军队,名词)

去:亡去不义(离开,动词)相去四十里(距离,动词)

胜:刑人如恐不胜(尽,形容词)沛公不胜杯杓(禁得起,动词)辞:卮酒安足辞(动词,推辞)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动词,告别,辞别)大礼不辞小让(动词,顾及)三.合作探究,总结全文:

1、同学们,学习了全文,大家能够分别对刘邦、项羽、樊哙、项庄、张良、范增、项伯、项庄的形象有一个总结吗?

同学们自由总结,然后推荐人起来回答。

项羽:唯我独尊、光明磊落、宽宏大量、“仁义”皆施、直率鲁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优柔寡断、眼见不远、不善用人等 刘邦:虚心请教、多谋奸诈、能言善辩、头脑清醒、善于应变、虑事周到、善于用人等

范增:老谋深算:夺天下者必沛公也!洞察饭锐:力促击刘、举佩示意、出召项庄。骄横浮躁:拔剑击斗、斥骂项羽。

张良:多谋善断:言沛公不敢倍项王也、山召樊哙。处事不惊:亡去不义、君臣商议、军门见哙。沉稳机智;张良留谢。处事有方:大王来何操?

樊哙:忠、勇、威、壮、智。有勇有谋,粗中有细,主动请战。

项庄:没有头脑,剑术不佳,刺杀刘邦末成,笨拙无能。有勇无谋,被动。

项伯:讲哥们儿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禁不住刘邦的拉拢,竟然做了刘邦的内奸。周密,谋略:夜访张良、极力劝羽、翼蔽沛公

曹无伤:投机却不聪明,最后丢了性命。

2、纵观全文,大家觉得刘邦和项羽有什么不同呢?他们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那些地方?可进行总结。

明确:项羽刘邦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是通过相互映衬、对比、烘托表现出来的。

(1)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顾虑。(一系列的“不应”,由主动到被动)

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刘邦谢罪)

(2)项羽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不应范增,对樊哙的闯入也无以应)

刘邦采纳意见,又随机应变。(刘邦谢罪,以及最后寻借口出)

(3)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范增、项庄)

刘邦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临危受命。(张良,樊哙)

(4)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项伯,曹无伤)

刘邦有奸必肃,能争取敌营的人自己效劳。(曹无伤,项伯)

3、学完全文,大家觉得司马迁在人物塑造上是不是很成功呢?成功的表现在哪些地方?同学们可以自由讨论,然后老师总结。

明确:(1)、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斗争中描写。(刘项两个集团之间的矛盾)

(2)、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人物。(比如樊哙闯帐,项伯翼蔽,项王按剑而跻。樊哙的义责项羽,项羽对樊哙说的话等。)

(3)采用对照衬托的手法塑造人物。(比如项羽和刘邦的对照,张良和范增的对照,樊哙和项庄的对照,项伯和曹无伤的对照。他们分别是君王的对照,谋臣的对照,武士的对照,以及内应的对照,写得非常好。)

(可结合同学们的写作,让同学们用于写作。)

四、布置作业(两个作业,任意选一):

1、本文在人物塑造上写得非常好,请大家学习此文的人物塑造方法,写一篇文章描写生活中的某人,要求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字数不限。

2、本文讲述的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个故事,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查阅其他有关项羽或者刘邦的故事,以简述的方式写出来。要求还是要突出项羽或者刘邦的性格,字数不限。

五、结语:

这一次鸿门宴之后,刘邦回到属地休养生息,最后,在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中击败项羽,成为建立汉朝的汉高祖。刘邦和项羽的结局似乎正好被鸿门宴上的范增所言中,不过,这也正是由于他们二人的性格差异的不同所造就的。项羽在乌江边自刎,留下霸王别姬的美好故事,同时,也留下了一首悲壮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的悲剧,在几个“奈何”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去反思,去领悟。下面,让我们带着的深情,一起齐读一下这首《垓下歌》。

教学反思:本课的篇幅较长,需要识记的字词也较多,可以让学生在老师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同时,在相关工具书的帮助下,自己先梳理文意,包括自己先整理相关重要字词。在老师讲解完本课后,一定要让学生把课文反复地读熟

下载《鸿门宴》 教学设计(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鸿门宴》 教学设计(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鸿门宴》教学设计

    广东实验中学 申青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 (2)积累文言字词句,重点掌握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了解文言虚词用法及辨别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浅......

    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今天面试的第x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鸿门宴》。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课时安排、说教学流......

    《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 上传: 熊琴红更新时间:2013-1-29 18:51:34 《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字词等文言知识,培养文言文理解能力。 2、结合背景分析人物形象......

    鸿门宴教学设计

    黄晓霞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司马迁及其《史记》的相关知识;掌握部分重点实词和虚词;初步掌握一些翻译的技法和规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文......

    《鸿门宴》教学设计

    一场权利的游戏 ——《鸿门宴》教学设计 新安江中学 鲍芳飞 教学目标: 1. 通过事件的发展和事件的结局,分析人物形象。 2. 试解鸿门宴之谜,试破鸿门宴之局。 一、 导入 二、......

    《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掌握文言现象,并且识记‚举‛‚谢‛‚为‛‚斗‛‚因‛等词语的含义......

    《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方法......

    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2.认识鸿门宴这一斗争的性质,注意本文情节起伏的结构特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