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和小草》的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时间:2020-01-12 12:2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树和小草》的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树和小草》的教学设计》。

第一篇:《大树和小草》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许多的植物,在课堂上学生们也对植物有了一些了解。但学生们大多是对植物的某一部分进行局部的研究,在植物系统方面研究相对较少。本课通过对大树和小草的观察、比较,引领学生对植物世界形成一些初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分析出树木和小草典型特点。

3.能够根据大树和小草典型特征归纳出草和树的共同特征。

4.能够根据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正确分辨常见植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观察讨论,找出小草和大树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研究大树和小草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

在学生研究大树和小草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地记录并根据记录进行分析归纳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要对周围环境进行了解,确定课上要研究的树木和小草。

2.采集树木(局部)和小草。

3.大树与小草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活动引入

1.请学生回顾以前科学课上所学的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

2.教师讲解: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的植物,它们有的高大挺拔,有的柔弱细嫩,这些植物千姿百态,数不胜数。你们能说出我们学校内有哪些树木和小草呢?

学生讲述自己所知的植物名称。

3.教师提出本课活动内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们学校内的大树和小草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二、提出活动要求及安排

1.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进行观察比较

先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去观察比较。

教师听取学生讨论时根据学生的讨论指导学生从植物的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方面去观察比较。可以对植物体进行解剖。

2.指导学生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师直接提出这么多的观察结果怎样进行记录呢?

学生简单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出记录表格:

三、学生分组进行室外观察

学生3-4人一组到校园内进行观察。

教师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进行指导。

指导内容一是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二是帮助学生解剖植物,使学生了解所观察植物的内部情况如茎等;三是指导学生进行记录;四是教育学生要爱护植物不要轻易的折拔植物。

四、分析归纳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1.各组汇报整理自己的观察结果,小组内分析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与不同。

教师各组巡视,了解学生归纳的情况。

2.各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和二者的不同:

小草:茎部疏松、柔软、支持力较弱。

大树:茎部较硬、支持力强。

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教师给出概念:人们通常根据植物在某一方面的明显特征,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别。像黄花蒿、马莲那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较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像柳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五、出示大树和小草课件学生分辨

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学习评价:

学生能够认识一些身边常见的植物;能够根据外观正确区分草与树;能够对树木和小草进行仔细的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布置作业:

利用课外时间观察周围的植物是草还是树?

课后小结:

第二篇: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小草和大树》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后压力下,发奋写作的事。他满怀希望的寄诗给当时著名的作家罗伯特·骚塞,却遭到巨大的打击。但他没有失去信心,而是更加努力写作,最后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文坛的作家。设计思路:

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品味“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结合文本语言细思量哪些语句体现了她的生命“艰辛”,哪些语句体现了她的生命“壮丽”?在读中思考: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在思考中感受到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感受到要让生命绽放绚丽的色彩需要钢铁般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品质。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品味“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的深刻含义,感受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3、通过抓关键词感受夏洛蒂面对逆境时坚强不屈的品质和聪明过人的智慧。

4、领悟在逆境中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教学重点:

1、品味夏洛蒂·勃朗特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是如何靠钢铁般的意志和聪明才智绽放生命的“壮丽”的。

2、学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逆境,懂得“人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体会夏洛蒂·勃朗特被罗伯特·骚塞训诫这个打击很大,从而理解她们成功的深远意义。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揭题设疑,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课题《小草和大树》,教师引导交流小草和大树的差别。

2、可是在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课文中就有这样一棵“小草”,“它”偏偏不信命运,心中一直梦想着成为一棵参天“大树”。(相机板书:小草大树)“它”的梦想能实现吗?请大家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二、抓住主旨,直奔中心。

1、学生默读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交流:这棵“小草”指谁?她的梦想实现了吗?文章中作者是如何评价她的?

2、直奔中心,有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夏洛蒂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a、学生齐读。

b、交流: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什么,有什么好处?

c、你认为可以抓住哪些词语有感情朗读,尝试朗读。

三、生命的“艰辛”

1、学生默读2——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夏洛蒂所经历的逆境;用波浪线画出她面对逆境时的表现。

2、交流感悟。

(一)逆境一:家庭不幸

& 学生交流第一个逆境,朗读相关句子,相机板书。

& 配乐《小草》,想像说话:

夏日炎炎,别的孩子(),而夏洛();

寒冬腊月,别的孩子(),而夏洛蒂();

(),别的孩子(),而夏洛蒂();

夏洛蒂的童年()

& 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学生交流:(身世坎坷、日夜操劳、勤奋好学------)

&小结:是的,就是这样一个出生贫穷、生活艰难的女孩却不放弃学习、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她的生命因(富有理想)而壮丽!师引读:“------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

(二)逆境二:请教遭训

师过渡:当20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寄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希望得到前辈的指导,没想到的是她收到的却是——

&抽生读,交流:她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锥心之痛、悲痛欲绝、痛不欲生、------)。

&自由读,想:信中哪些字眼让你感到刺心的痛?通过你的朗读来体现。

&出示:时代背景资料,想象在当时如果别人看到她在写作会怎么说?她又是怎么做的?

&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学生交流:(不屈不挠、坚强勇敢、百折不挠、坚持不懈------)

&小结:是的,就是这样在世俗的嘲讽中她没有哭泣,而勇敢地昂起头来坚持写作!她的生命因(不屈不挠)而壮丽!师引读:“------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

(三)逆境三:写诗失败

&学生交流:好运并没有眷顾夏洛蒂,她又遭遇的逆境是什么? 面对逆境,她是怎么做的?

&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学生交流:(聪明智慧、开拓创新、------)

&小结:面对失败,她能果断抉择,另辟蹊径,这需要多大的智慧和勇气呀!她的生命因(开拓创新)而壮丽!师引读:“------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

三、生命的“壮丽”

&对夏洛蒂来说一切需要从头再来,她的选择对么?她成功了么?用你最响亮的声音告诉全世界!配乐《怒放的生命》齐读6、7自然段。

&她们为什么会成功?谈谈自己的想法。(对梦想的坚持;钢铁般的意志;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

&从她们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总结延伸,推荐阅读

1、感受文题的巧妙,体会作者的写作写法。

2、交流生活中逆境成才的例子,师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3、推荐阅读《简·爱》。板书设计:

夏洛蒂 小 草 和 大 树

艰 辛 ——

壮 丽

富有理想

不屈不挠

开拓创新------

第三篇: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小草和大树

教学目标

1.交流文后第二道练习题八个成语的意思。2.把握文章脉络,体会课题的精妙。

3.品味“她的生命艰辛而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等两个比喻句的含义,并组织语言恰当表达出来。

4.能组织书面语言准确清晰地表达夏洛蒂勃朗特取得成功给自己的启示,课后写一篇完整的读后感。

学习重点和难点:

把握文章脉络,体会课题的精妙。

品味“她的生命艰辛而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等比喻句的含义。

教学思路:

逆境——成才

学习过程:

一.交流练习题中八个成语的意思,了解对文章内容的熟悉程度。出示ppt(1)出示词语

第一组:嗷嗷待哺要强好胜 第二组:惴惴不安大名鼎鼎 第三组:寥寥无几节衣缩食 第四组:孜孜不倦脱颖而出

(2)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交流词语的意思。

(3)这两组词语其实概括了夏洛蒂勃朗特逆境成才,奋斗的一生,你能到文中找到一句话来概括吗?

二、纲举目张,把握文章脉络 1.找出中心句

2.由中心句“以长篇小说《简爱》著称于世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中的中心词“逆境成才”展开教学。

3.文章哪些地方描写夏洛蒂三姐妹遭受的逆境和成就的伟业?

三、感受三姐妹生存“逆境” 1.自主学习

师:那么夏洛蒂又是处于什么样的逆境之中艰辛地生活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把有关主人公在逆境中艰辛生存的句子划出来。

生:(学生自主学习,做点评)2.交流反馈,品读句子.(1)家庭不幸的逆境 生交流家庭生活的不幸。

师: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母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从此,她的生活更加艰辛。根据下列句式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出示)夏日炎炎,别的孩子(),而夏洛蒂();寒冬腊月,别的孩子(),而夏洛蒂()。再读“作为姐姐,她不得不„„”(2)遭遇训诫的逆境

师:尽管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了近20年,但是她们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的尝试,她们希望用文学之笔敲开生命的幸运之门,她们所希望的幸运之门为她们打开了吗?从哪些情节可以看出来呢?

ppt出示:她苦苦的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等到一封远不至她失望的回信,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冰冷冷的口吻训诫她:“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

师:读了这些句子,你们的感受是什么?注意联系下面的语言思考。生交流。

你们的感受尚且如此,三姐妹呢? 指名学生朗读,品味三姐妹的内心世界。齐读三姐妹在遭遇训诫之后的所思所想。

师:姐妹们发誓要在文学这条路上闯出一条路来,结果怎样呢?(3)出版失败的逆境

生:夏洛蒂姐妹的诗却写得不少,发表出来却寥寥无几,姐妹三人节衣缩食,于1946年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结果仅卖出了两本。

师:至此,夏洛蒂三姐妹遭遇的不幸已经摆在我们眼前,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完善板书: 逆境————————————————成才 家庭遇不幸 写诗受嘲讽 出版遭失败

四、痛定思痛孜孜不倦

师:沉重的打击只会使弱者低头叹息,却会使强者更加发愤图强。三姐妹痛定思痛,另辟蹊径,决定改写小说,她们是怎样抢回自己在诗的迷途上失去的时间的?读第六自然段。

五、逆境成才脱颖而出

1.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三姐妹的成功。然后个别学生展示朗读。

用成语来说说三姐妹的成功,相机板书:脱颖而出轰动文坛 2.准确表达比喻句的含义

出示: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此处的“小草”加了双引号代表什么,“大树”加了双引号代表了什么?三姐妹由默默无闻的小草变成了轰动文坛的大树靠的是()。

3.夏洛缔姐妹取得成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让我们把自己的心声下来吧!(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不能满足于学生简单的口号似的话语。学生交流时,老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精彩的发言,对学生进行第二次指导,以期待每个学生在这一个环节里表达能力和认识能力均上一个台阶。师:这是文章第几次出现小草和大树这样的字眼?

六、谈谈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文章中的“小草和大树”刚出现了3次,一次是在课题,一次在骚塞的回信中,一次是在文末。引导学生分别交流自己的认识:

回信中的“小草”指的妇女能从事的事业,“大树”指的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小草不能变成大树,小草就是小草,大树就是大树,言下之意,文学是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即使从事了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言语中充斥着对妇女的蔑视。

文末的“小草”指的传统观念中妇女不能从事文学事业,“大树”则是指的夏洛蒂姐妹在文学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和影响,小草浇灌成大树,即指,夏洛蒂姐妹打破了妇女不可能从事文学事业的传统观念和陈腐偏见,取得了巨大成功。

课文题目中“小草”和“大树”还有这样的意思在里面:

把成功前的夏洛蒂比喻成了小草,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在接踵而至的艰辛和磨难中,以顽强的生命力,茁壮成长;将成功后的夏洛蒂比喻成大树,突出了她的成就非凡。在自然界里,小草虽然不能成为大树,但在文学界里,夏洛蒂姐妹却创造了这样的奇迹!题目通过鲜明对比,暗示主人公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

八、总结全文。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命,你会自然而然想起那句话——“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结合文章内容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生交流,师概括这句话出现在第一段中,是对夏洛蒂个人事迹的简要概述。作者在文中把夏洛蒂比作“仙人掌花”,意在突出她在恶劣环境中钢铁般的意志,从中可以看出她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

九:板书设计 钢铁般的意志

逆境————————————————成才 家庭遇不幸脱颖而出 写诗受嘲讽

出版遭失败轰动文坛

第四篇: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小草和大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齐读课题 学生交流对大树和小草的认识。

课文所写的夏洛蒂.勃朗特成材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

二、自读课文:

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词语:指名读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词以及新词。说说对词语的理解。齐读词语。

嗷嗷待哺 要强好胜 节衣缩食 脱颖而出 寥寥无几 惴惴不安 孜孜不倦 大名鼎鼎

四、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1、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一(1节):概述了《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以为在逆境中成材的典范。

二(2-4):讲述了生活在极度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坚持学习、写作,不断遭受着打击与失败。

三(5-7):讲述了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经过慎重思考,从写诗改为写小说,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终获成功。

五、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一大段

1、默读,文中把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什么?

2、认识仙人掌花吗?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感受到主人翁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生命力。)

三、学习第二大段

读第二自然段

1、朗读课文,说说主人公遭遇到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翁是怎样艰难谋生的?用笔把表现主人翁艰难谋生的词语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1)抓“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一连串生活细节体会主人翁为生活而奔波而忙碌的形象,感受主人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

2)抓“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上不起学,在家里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翁热爱学习、要强毫升的性格。

3)抓“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翁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

1、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 1)遭遇诗人嘲讽训诫。

2)自费出版诗集,只卖出两本。

2、体会夏洛蒂向诗人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抓“惴惴不安”等,开展对话交流,想象主人翁害怕而又充满期盼的心情。

3、夏洛蒂热切盼望的结果怎样?

抓“原样退回”等词语理解诗人所说话的意思。

4、面对这样傲慢的训诫,夏洛蒂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抓重点词开展想象,体会倔强、不屈服的性格。

5、沉重的打击,夏洛蒂屈服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学习第三大段

1、夏洛蒂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

2、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翁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五、回顾全文

1、交流对课题的理解。

(通过题目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翁与命运和世俗的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追求理想的性格。)

2、回顾全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蒂成功的人生启示。

第五篇:《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1

教材解读:

文章中的“小草和大树”共出现了3次,一次是在课题,一次在骚塞的回信中,一次是在文末。

回信中的“小草”指的妇女能从事的事业,“大树”指的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小草不能变成大树,小草就是小草,大树就是大树,言下之意,文学是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即使从事了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言语中充斥着对妇女的蔑视。

文末的“小草”指的传统观念中妇女不能从事文学事业,“大树”则是指的夏洛蒂姐妹在文学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和影响,小草浇灌成大树,即指:夏洛蒂姐妹打破了妇女不可能从事文学事业的传统观念和陈腐偏见,取得了巨大成功。

纵观全文,题目除了以上两个意思,还将成功前的夏洛蒂比喻成小草,在接踵而至的艰辛和磨难中,以顽强的生命力,茁壮成长,将成功后的夏洛蒂比喻成大树,突出她的成就非凡。在自然界中,小草虽然不能变成大树,但在文学界里,夏洛蒂姐妹却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我们现在都是“小草”,将来可以成长为“大树”——栋梁之才。那我们从夏洛蒂身上应该得到什么启示呢?

题目的深刻含义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私下认为,只有在深入解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生才可能感悟到将之作为题目的原由,放在初读,并引出文章的大体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实在不妥。

教学设计思路:

一、抓住重点,感悟形象

1、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1)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说说主人公遭遇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用笔把表现主人公艰难谋生的词句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抓住“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替富有人家带孩子”等词体会主人公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形象,感受主人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人物性格,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上不起学,就和弟妹们在家里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抓住“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公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2、结合立志写作、遭遇打击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百折不挠的性格。

(1)朗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感受。

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

(2)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夏洛蒂向骚塞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3)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吓洛蒂的坚强性格。

3、结合“反思权衡,开拓新路”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不服输的性格。

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服输了吗?你从那里看出来?

4、结合“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的有关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为改变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强毅力。

夏洛缔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她是如何敲开的?

5、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二、回归整体、感悟成功

1、交流对课题“小草和大树”的理解,领会题目通过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公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

2、回顾课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缔取得成功的人生启示

板书设计:

小草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立志写诗,遭遇打击

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一、揭题导入。

1、一颗矮小、柔弱的小草,它随地而生,往往遭人践踏、蹂躏,它历经了生命的艰辛。而这棵大树却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充满活力,它的生命如此灿烂壮丽。与大树相比,小草简直弱不禁风。可是,小草却是能够浇灌成大树的!实现这一奇迹的就是——(夏洛蒂三姐妹。)

文中有一句话,精确地概括出了这三姐妹的一生。这句话就是——

出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沙漠中的仙人掌花。

2、命运对夏洛蒂姐妹似乎特别不公平,几乎是从一出生开始,她们就经历了无数的艰辛。

二、体会“艰辛”。

1、德国著名的诗人、思想家歌德说过:聪明的人应当用两只眼睛来看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也就是说我们看课文,一方面要读懂文字,另一方面还要品味这些句子背后的意思

下面就请我们同学自由读一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夏洛蒂经历了哪些逆境,在你有感受的句子旁写下你所体会到的意思。

2、学生自由朗读。

3、交流反馈。

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文字来诠释“艰辛”二字的。你找到了哪些语句,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1)、家庭不幸的遭遇。

出示:“童年的一段生活„„替富有人家带孩子。”

a、穷牧师家庭——家境贫困,生活凄凉,艰苦——对夏洛蒂的成长来说这是逆境!童年:靠富人施舍,在慈善学校度过

b、夏洛蒂经历了更大的不幸——她母亲在她5岁时,便不幸因病去世了。可见,三个弟弟妹妹年龄更小,文中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嗷嗷待哺(读准——理解: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母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从此,她的生活更加艰辛。

(2)、遭遇训诫的遭遇。

过渡:等待夏洛蒂的不仅仅只是家庭不幸带来的逆境,还有更多的不幸。我们继续交流。

出示: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妇女的事业。

a、哪些字眼让你觉得刺心的疼痛。

b夏洛蒂遇到了如此不可思议的逆境,骚塞的回信像是一把利剑,把她的心刺得鲜血淋淋。在骚塞看来,妇女应当服从上帝的安排甘心去做小草,而不应去追求大树的事业,妄想当什么文学家。

C、练习朗读,读出“傲慢”、“冷冰冰”的语气。

d、夏洛蒂写信难道是为了让人奚落的吗?联系课文说说写信的初衷。——但这封信有提携和指导吗?有的只是——冷酷和偏见

罗伯特·骚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偏见呢?

引入材料——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

[资料一] 19世纪的英国,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无论是上流社会,或是底层百姓,男性完全占据着家庭的主导地位。绝大部分妇女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完全依附男性而生存。她们只能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摘自《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现状面面观》 e、骚塞的回信无异是一盆冷水,使夏洛蒂从头凉到脚;又像是一把利剑,把她的心刺得鲜血淋淋。此刻她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失望、羞惭、痛苦、愤怒„„)

f、“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

“锥心”是什么意思?那是怎样的羞和痛啊!能用成语来形容吗?

(3)出版失败的逆境

当夏洛蒂满怀着希望在文学道路上蹒跚前进的时候,却接连遭遇挫折。命运继续捉弄夏洛蒂,“逆境”还依然与她相伴----(夏洛蒂姐妹的诗却写得不少,发表出来却寥寥无几,姐妹三人节衣缩食,于1946年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结果竟卖出了两本。)

三、品味成功

家庭生活的窘迫,作家的讽刺,追求的失败,所有这些沉重的打击,像几座山一样压在夏洛蒂柔嫩的肩头。如果你是她,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做法呢?

令人惊奇的是,不久后的夏洛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出示“一年后,夏洛蒂的《简·爱》出版了。小说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几乎同时,艾米莉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艾格尼斯·格雷》相继出版,同样获得极大的成功。三姐妹同时脱颖而出,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

2、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一些当时的文豪对这本书的评价。

驰名文坛的萨克雷在写给这本书的出版公司编辑的信上说:“《简爱》使我非常感动,非常喜爱。请代我向作者致意和道谢,她的小说是我能花好多天来读的第一本英国小说。”

《西敏寺评论》评价书说:“肯定是这一季度的最佳小说„„值得仔仔细细地读第二遍。”

3、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样的两段话,思考:柔弱、不能经历风雨的小草是如何长成参天的大树的?(钢铁般的意志、用汗水和心血浇灌而成)

四、感悟夏洛蒂生命的壮丽

1、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看看夏洛蒂如何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

2、交流(1)出示“她从小要强好胜,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

“尽管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她们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希望之门。”

a.她不肯放弃的是什么?她始终没有停止的是什么?她心中的希望又是什么?

b.从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夏洛蒂?板书:富有理想。(读出她的满腔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来!)

c.带着理想,她用读书和写作这种方式默默地奋斗!难怪,作者在一开始就这样高度赞扬她(屏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学生齐读。此时,她的生命因什么而壮丽?板书:生命,因富有理想而壮丽。

(2)出示“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

学生齐读。

她做出了哪两个举动?她昂起的仅仅是头吗?昂起的还有什么?

a.此时,你看到了怎样的夏洛蒂()

b.两个举动,一种坚强,一份抗争。谁能读出这份坚强与抗争来。

(过渡)这时,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屏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学生齐读。

板书:生命,因坚强不屈、顽强抗争而壮丽。

小结:在这里,作者紧紧抓住夏洛蒂的心情和动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两个举动,一个“昂”,一个“钉”,让我们看到了她的不屈,看到了她的抗争,看到了她傲然崛起的形象。这样的细节描写,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一起关注细节,感受精神,学习写法。

(3)出示:她说:“想来咱们的生活遭遇适宜用小说表现。不必再枉费心血去强摘诗的苦果子了,咱们改写小说!”

简短的话语,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夏洛蒂?板书:充满智慧

这同样昭示着——(出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我们同样深深地感受到:生命因什么而壮丽?板书:生命因充满智慧而壮丽。

(4)出示:“夏洛蒂以自己为原型,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简?爱》。她和妹妹们怀着一样强烈的愿望和急切的心情,要把在诗的迷途上失去的时间、精力抢回来。三姐妹以罕见的精神毅力,争分夺秒,孜孜不倦地写作着,她们走路、干活、会亲友,都带着铅笔、本子,随时随地把脑子里闪现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a.她们是在怎样地创作?

b.那是何其高涨的写作热情啊!那是何等罕见的写作场面啊!仅仅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三姐妹就分别写完了几百万字的长篇小说。让我们关注一个深夜写作的场景,发挥想象,可以抓住夏洛蒂忘我写作时的一个神态或一个动作或一处心理等进行细节描写,把她驰骋神思妙笔的情景写下来。

c.带着想象,带着敬意,读第6节。

d.过渡:此刻,我们仿佛看到她的生命之火在燃烧,生命之流在澎湃,生命之花在怒放。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多像——学生接读。

这份壮丽来自什么?生命因(不懈努力)而壮丽。

五、升华情感

过渡:天道酬勤,皇天不负有心人。不屈服,不认输,从羞惭中抬起头来的两个姐妹共同努力,最终脱颖而出成为震惊英国文坛的作家。

1、出示“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2、夏洛蒂·勃朗特,一个从事文学事业的女性。用行动、用成功给了陈腐的观念和世俗的偏见有力的回击。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难道不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吗?

3、夏洛蒂艰辛而壮丽的生命,勃朗特三姐妹的成功经历带给你哪些启示呢?

六、推荐书籍,延伸拓展

今天的学习,我们最大的收获是用联系上下文的办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同时被夏洛蒂姐妹的坚强的意志征服,启发我们做生活的强者,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奋斗自己的一生!课文只是夏洛蒂成长过程的一个缩影,想要继续走进夏洛蒂,同学们不妨在课外与她的成名作握手,与她面对面交流。读简·爱的善良智慧、独立自主、执著追求,犹听人生奋斗的最强音。希望你们课后好好阅读,从中汲取生命的力量!

下载《大树和小草》的教学设计(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树和小草》的教学设计(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六年级《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六年级《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草和大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奋斗与生存”主题单元的精读篇目。本主题课文的单......

    教学设计:小草和大树[范文]

    小草和大树 如东县掘港镇华丰小学 金海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

    9.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坚持学习,尝试写作。当她满怀希望得到大诗人指点时,却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但......

    9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9、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和反思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 (原生态教学) 黑龙江省五常市雅臣小学樊淑芝 教材内容: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大树和小草》。 教学理念;学生一般对高大的树木有较深的印象,再......

    小草和大树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第一课《小草和大树》教学内容:《小草和大树》教材分析: 六年级的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许多植物,在科学课及其他一些学科的课堂上,他们也曾不......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范文)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知道大树与小草的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的软硬,相同之处在于都生长在土壤里,......

    9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9、《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